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職業院校學生教育管理
一、目前職業院校學生的現狀
近幾年學生生源質量有所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學生的基礎知識普遍有些薄弱,學習自覺性不強。有的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對學習產生厭倦,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進取心,產生逃避學習的心理。有一部分學生到職業學校是不得已而為之,對專業不感興趣,抱著混文憑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從學生的行為規范抓起,根本就談不上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二、學生教育管理中的辨證實踐
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學校各項管理工作重要的一環。做好學生工作就如同“大禹治水”,要講究“堵與導”、“嚴與寬”的教育技巧。
(一)堵與導
“堵”即規范行為,是對學生中可能發生的不健康思想或行為采取必要措施進行約束和防范。“導”即教育疏導,是通過真情交流對學生進行說服教育,引導學生從他律轉向自律。二者結合,在疏通中引導,在引導中疏通。
在學生管理中,導而不堵,導就顯得蒼白無力;堵而不導,也是無法堵得住的。要把導與堵這兩種手段緊密結合起來,雙管齊下。一方面要認真貫徹“導”的原則,教育學生要入情入理,情景交融,要發現學生閃光點,啟發學生自覺;另一方面要加大“堵”的力度,做到思想啟迪與行為約束并舉,化解問題與有效防范并舉,強調自律與強化紀律并舉。
1、不斷完善學生管理制度,科學規范學生日常行為,用“堵”的手段約束不良行為。
以嚴格科學的學生教育管理制度來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使學生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對學生管理要做到有理、有利、有節。有理就是要依據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有利就是要把他具體的落在實處;有節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處理。
2、在日常檢查考評中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處理,“堵”要做到及時有效。
學生管理工作是一個體系,細節決定成敗,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狀況、出勤狀況、生活狀況等等需要每天去關注,只有每天都嚴格的依據學生管理制度去做,才能把工作做細、做實。每一項工作都要落實好檢查、督促、評比和總結環節,并及時反饋結果,表揚先進。對發現的問題要積極想辦法解決,要明確管理也是教育的意識,對于各項制度必須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3、讓學生充分了解學院的教育管理制度,加強自身行為習慣的養成,用“導”的方法引導學生從他律轉向自律。
任何一種成功的教育管理,僅有教育管理者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生的教育管理僅靠制度的制約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所以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使學生充分了解和理解學校的管理制度,讓他們自覺自愿、積極主動地發展自己,使學生從他律轉向自律。
(1)要認真組織學生學習相關制度,要結合具體實例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通過談體會進行交流,使學生深刻領會學院規章制度的意義及其重要性。
(2)通過專業教育實踐及校企合作使學生樹立信心,結合市場人才需求現狀和專業發展前景、優勢,使學生了解并熟悉本專業概況及人才需求規格,明白一個職業人該具有的素質,以便調整自己認識和行動上的偏差。
(3)加強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主義觀念,注重對學生毅力的培養和引導,使學生規范自己的言行、培養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提高與人相處和合作的能力。
(4)結合學生實際利用各種宣傳媒體進行教育引導,使學生辨是非、明事理,并因勢利導致,以此使學生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增強紀律、安全和法制意識。
(5)及時表彰先進,評選常規管理先進班、各類明星學生等各種獎以此激勵學生。
(6)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的積極作用,正確引導大學生社團朝著有利于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向發展。
4、培訓、指導并鍛煉學生干部,引導學生自我管理,擴大“導”的影響。
職業院校的學生干部大多都是些新手,缺乏經驗,大多數同學很有為同學服務的熱情,但工作能力和水平不高,所以學生干部必須通過多種形式培訓、指導和鍛煉,對其進行考核獎勵,產生鞭策作用。
面對學生干部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疏導、鼓勵,對于遇到的困難,要鼓勵其克服困難,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干部的素質不斷提高,充分發揮他們在管理上的積極性和骨干作用,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嚴與寬
嚴和寬要統一。嚴不是無情無義,寬也不是遷就縱容。嚴是對學生任何小的錯誤都不放過,寬是要以極大的信任和寬容等待學生改正錯誤的那一天。如果僅僅是慈母式的照顧學生,就會削弱學校規范教育的作用,就會喪失管理和引導的作用。只有做到“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教”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結論:
在學生教育服務與管理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也就是要以學生為本,首先就是尊重學生,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心理、生理發展是漸進的。為此,應該要耐心用客觀的、變化的觀點去正確評價和研究他們的現狀及其需要。
再次“以人為本”的德育理念要求我們要尊重學生所處的環境和集體,要進行整體的綜合認識和評價,要求我們工作思路不能單一,工作方法不能粗暴,工作態度不能一蹴而就,要有耐心。
但尊重而不是放縱。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落腳點是最終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職業人才,要達到這樣一個實實在在的目的并長久保持,就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否則各項工作落不到實處。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其綜合素質得不到提高,一切尊重都是空的。所以,為了讓我們對學生的尊重、對學生的愛有份量,就必須首先嚴格要求學生,明確他們該做的和不該做的,加強思想教育工作,處理好堵與導、嚴與寬的關系。
參考文獻
隨著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中職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從教育目標來看,中職學校是將學生培養成合格的技術工人,使學生獲得一技之長,以便適應社會的需求。從中職學生生理方面的特點來看,中職學生的年齡一般為15歲-19歲,正處于身體發育的旺盛高峰期,開始形成第二性征;體內各器官和組織不斷完善,功能不斷增強,整個人逐漸成熟起來。生理的成長成熟是心理成長成熟的基礎,中職學生上述生理方面的生長特點,為他們的成熟、成才奠定基礎。從心理方面的特點來看,中職學生處于青春期,他們身心發展迅速,認知水平向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階段發展,交際面不斷擴大,接收的信息量日益俱增,但是他們情緒不穩定,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煩惱,變得多愁善感;對異性充滿好奇,期望與異往等。除以上特點,中職學生在品德發展以及思想觀念等方面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對于中職學校來說,應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確定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推動中職學校的發展。
2中職學校應用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中職學校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關注的是應以中職學生作為主體,以中職學生為核心來開展各種教育管理活動。中職學校所應用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將人作為教育管理的出發點與根本點,其強調的是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與尊嚴所進行的尊重,目標是在張揚中職學生愛好以及興趣等的基礎上,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從上文對中職學校學生特點分析來看,中職學校要結合中職學生的這些實際情況,通過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應用,來對中職學生實施正確的指導,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來推動中職院校的發展,這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在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下,中職學校無論是在教學工作中還是行政管理等等諸多方面都需要優化教育理念,改變原有的以中職學校為主體,以教師為核心的教育管理理念與教育管理方式,通過以人為本教育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的應用,將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中職學校所有工作的出發點與根本點,一切以學生為核心,推動中職學生在教育與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全面的發展。
3中職學校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構建對策
結合上文對中職學校學生特點以及中職學校應用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必要性的分析,本文確定以下中職學校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構建對策。
3.1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要求中職學校首先應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這就要求中職學校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應嚴格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中職院校的教育管理中實現學生和教師能夠直接或者間接的參與到學校的決策中[4]。強調的是中職院校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應具有服務意識,把自身教育管理工作的關鍵點放在滿足中職學生的需求方面,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尊重中職學生自然天性的基礎上,推動中職學生能夠自由個性的發展,進而優化中職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3.2制定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中職學校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構建還需要具體規范的教育管理制度。中職學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關注教育管理制度所具有的執行性與操作性,以不同學校的專業結構特色以及學生特點為基礎確定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只有這樣,中職學校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才能有章可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才能真正的在中職院校的教育管理中發揮作用。簡而言之,只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且關注到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才能確保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進而推動中職院校的發展。
3.3營造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氛圍中職學校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作用的發揮,還需要文化的支持,中職院校應營造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氛圍。也就是說,中職院校還應關注到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等方面的工作,在美化校園環境與教室布局等方面做到以人為本。在精神環境方面貫徹校園的校風以及院校的學風等等[5]。通過各類積極向上的集體活動的推動,調動中職學生的創造性與積極性,進而推動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發展。
3.4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實施中職學校以人為本教育管理模式在實施過程中應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專業教學方面,注重基礎教學和專業教學兩者的融合,關注學生在教學方面的適應性與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人才培養多元化方式的應用,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更多的創造性人才。中職院校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建立起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4結語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現代職業教育;學生特點;管理工作
近年來教育改革促進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飛速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成了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頒布了一系列扶植職業教育的政策《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等,大大促進了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管理工作是職業教育的重點,主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文化素養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如何根據中等職業學生特點,中職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學生管理優化工作成為很多中職教育工作者關心的問題[1]。
1中職學生的特點
中職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綜合素質不高。我國中職學校基本都是實行免考試注冊入學制度,也就是參加中考的學生,沒有被高中錄取的學生,基本都可以被中職院校錄取。再加上最近幾年高中不斷的擴招,導致中職學生的錄取分數比較低,基本都是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學生的學習能力、自我約束能力和心理素質等各個方面都出現問題。中職學生叛逆心理強,學習興趣低下。中職學生年齡在16-18歲左右,基本處于青春叛逆期,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不愿意家長或者老師的管理,但是身心發育不成熟,一些問題自己處理不了,需要別人的幫助,這種矛盾的心理導致學生很難集中精力學習,學習興趣低下[2]。獨生子女偏多。在中職學生中52%的學生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里的掌中寶,這些學生在學校生活中往往缺少合作意識和奉獻精神,二胎放開后,部分學生有了弟弟或者妹妹,父母對弟弟妹妹的高關注度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心理的缺失感無處發泄,厭學成了主要特征。
2中職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學校管理制度不完善。目前大部分中職院校學生管理制度采用班主任說服教育為主,單調的說服教育管理效果不明顯,說服教育管理制度在“80后”“90后”的學生中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對于“00后”的學生,傳統的管理制度難以教育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教育管理效果不明顯。同時中職院校在專業學習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實踐管理等方面缺少具體的管理細節。管理教師隊伍建設需提高。大部分中職院校的學生管理教師同時負責一線教學,平時教學工作比較忙,導致學生管理工作懈怠,疏于對學生進行深層次的管理和心理疏導等。中等職業院校管理教師需要不斷豐富管理知識和管理手段,這就需要學校定期組織管理教師進行培訓,但是考慮到經費問題,管理教師很少有機會參加培訓。直接導致管理教師隊伍業務能力不能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需要[3-4]。學生管理工作中忽視了后進生。中職院校學生管理教師很頭疼對于差等生的管理,從心理上覺得“后進生”很難教育好,缺少對“后進生”的心理疏導工作,不注意尋找“后進生”的真正病結。最終導致這類學生產生厭學、對老師有情緒,嚴重者產生報復社會的心理。
3教育生態學視角下中職學生管理工作中優化對策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提高中職學生的管理水平,需要建立基礎性的相關管理制度。學生管理制度包括學生的學習制度、日常生活制度、考核制度、評價制度等。學生明確了管理制度后才能更好的約束自我。中職學生管理者也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認識到在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下,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現代化靈活的學生管理方法,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中職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具有強烈的自卑感,管理教師在工作中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積極尋找自身的優點。重視管理教師隊伍建設。在招聘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時多引進一些年輕、懂管理、高學歷的教師,具有豐富的心理學、教育學相關知識,同時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可以和學生進行無障礙溝通。這樣的教師專門負責學生管理工作,中職學校制定一系列優秀管理教師選撥制度,及時對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物質獎勵,也可以在晉級中給予優惠政策。中職學校定期召開學生管理教師的培訓工作,多鼓勵教師外出學習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尤其是年輕教師多參加,管理教師之間多加強交流,對于工作中出現的共同問題進行探討,相互取經,共同進步。學生管理工作中重視學生的差異發展。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發展和個性特征。無論學習成績好不好,相信每個學生的品質都是好的,在教育學生過程中摘掉“有色眼鏡”,努力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教育方式。比如:對于一些成績一般、性格內向的學生,多鼓勵參加一些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對于一些成績較差、性格孤僻的學生,學生管理者用愛心去感化學生,盡量保持平和的語氣、和藹的態度,以朋友的身份多與學生進行交流,詢問學生遇到的困難,真正的為學生“出謀劃策”。總之,學生管理者要幫助每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總之,教育生態學視角下,進一步完善中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成為現代職業教育的重點工作。學生管理工作需要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基礎上,培養出具有良好的品德素養、高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曾繼華.關于新時期中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亞太教育,2017.17.
[2]鄭丹.新形勢下中職學生管理工作路徑探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5.03.
[3]宋青梅,丁偉偉.新形勢下中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16.09.
關鍵詞:高校;教育;管理;問題;對策
眾所周知,大學階段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階段,其直接影響著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高校作為大學生生活與學習的重要場所,擔負著培養祖國未來建設者的重任。因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將直接影響培養與教育大學生的質量。當前,我國的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教育管理的理念有待提高、師資管理隊伍有待加強、重視學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夠等方面。作為高校層面和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應當不斷地探索高校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有針對性的解決當前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形成合理化的對策與建議,以期指導具體的教育管理實踐。
1當前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問題
1.1教育管理的理念有待提高。高校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場所,其教育管理工作開展的如何,將直接影響高校教育教學的質量。近年來,隨著國家擴招政策的出臺,高校中大學生的人數呈現出逐年增多的態勢。而相應的高校教育管理人員卻沒有隨之配套增多,一些管理上的問題勢必隨之產生。可以說,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經成為當下社會的一個熱點問題。而更為關鍵的是,社會在不斷發展,國內高校的人才培養方式也在不斷優化,但是高校教育管理中一些傳統的管理教育理念卻沒有相應的改變,這勢必會影響教育教學等相關活動的開展。據調查顯示,在國內有相當一部分的高校,其教育管理理念存在著嚴重的滯后性,教育管理思想也較為陳舊,者嚴重影響了高校整體的發展,對于培養優秀大學生也起到了阻礙作用。1.2重視學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夠。通常來看,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一直倡導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并對具體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在實際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則表現出高校層面重視學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夠的問題。由于一些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有相當一部分數量的高校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招生、就業等方面,對于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則放到了次要方面。另外,高校在具體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往往只側重于管理,而忽視了教育與服務這兩大功能,沒有將三項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并沒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沒有做到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1.3師資管理隊伍有待加強。如上文所述,由于國家擴招政策的出臺,高校大學生的人數呈現出逐年增多的態勢。而對應的教育管理人員卻沒有相應的增加。同時,這些人員的管理素質與水平也普遍不高。可以說,高校的學生教育管理隊伍呈現出一種薄弱的態勢。具體來看,一些從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員一般是由輔導員、行政教師或是助理輔導員(高年級學生)組成。這些人員和大學生的配比情況呈現出嚴重不足的傾向,往往一個輔導員要管理將近200個學生,其管理的工作量較大,在工作中就不能面面俱到的對大學生進行教育與管理。這樣就導致了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開展的不夠全面、不夠深入。另外,在對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這些管理人員也并沒有充分的利用現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沒有將先進的教育思想與實際的管理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可見,高校師資管理隊伍的人員數量與管理水平成為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塊短板。
2解決當前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2.1加強學習,實時更新教育管理的理念。無論是從高校層面,還是在從相關教育管理工作人員的層面來說,都應當依據當前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局勢,加強學習,努力做到與時俱進,實時更新教育和管理的理念。首先,高校層面應當對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到清楚的認識,切實將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放在辦學的重要位置,更新管理思想與理念,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在教育管理思想上提升了認識,才能有效地開展具體的教育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層面及其管理者應當在教育和管理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努力做到柔性管理,以理服人。同時,在教育和管理的過程中,還應當根據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進行積極的引導,充分尊重現代化教育管理的規律。2.2規范管理,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對于高校的教育管理來說,更是如此。高校只有建立科學化、合理化的教育管理制度,才能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并通過規范化的教育與管理模式,增加高校學生管理的質量與效率,保證正常的教育秩序。這樣也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校紀,促進了高校精神文明的發展。2.3增加培訓,不斷提升師資管理隊伍的質量。眾所周知,高校師資管理隊伍的素質與水平的高低,對于高校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有重要的影響。管理隊伍水平高,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就有明顯的效果。鑒于此,高校層面應當著力加強相關管理隊伍的建設工作。第一,在人員數量上,選拔業務水平強、政治素養高的人員加入到教育管理的隊伍中來,補充管理人員和學生的人員配比數量。第二,加強培訓,為相關的管理人員提供參加業務技能培訓的機會,定期舉辦經驗交流會,努力探索解決當前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第三,加強教育管理隊伍中人員與大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要做到充分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解決問題,努力營造出一個良好、和諧的學習環境。
3結語
當前,我國高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教育管理的理念有待提高、對學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力度不夠、師資管理隊伍有待加強等方面。鑒于此,作為高校層面和相關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應當解放思想,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具體來說,應當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實時更新教育管理的理念;做到規范管理,不斷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為相關的教育管理人員提供參加培訓的機會,逐步提升師資管理隊伍的質量與水平。高校層面只有在教育思想上不斷解放,清楚地認識當前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切實解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地優化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最終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從而培養出綜合素質高的優秀大學生。
作者:穆天菊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任勝濤.構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創新思考[J].渭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3).
[2]陳觀權.我國高校教育管理:新挑戰、新理念、新手段[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4).
關鍵詞:大學文化;成因分析;大學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077-01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民辦大學如雨后春筍般拔起。民辦大學是大學的新生力量,是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大學,雖然沒有深厚的文化底缊,但是,大學的各項功能依然存在。大學,自紐曼“大學是傳授知識的場所”的斷言與中世紀巴黎大學模式,經威廉·洪堡“大學也是研究高深學問的機構”的創見與柏林大學模式,到范·海斯“大學還是提供社會服務的部門”的新識與威斯康星大學模式以來,在歷史延展中承擔了育人、科研、服務的職能。大學文化,是大學之根本,一個大學能否發揮出它的職能,與它的大學文化建設有著緊密聯系。所以探討民辦高校“大學文化”的建設途徑有一定的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大學文化內涵的理解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它既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文化包含了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
大學文化,泛指大學內部的一切活動及活動方式,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大學文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現形式。大學文化不僅僅只是一些校園活動、宣傳標語、刊物、板報、宣傳欄、校園綠化等外在物質形態表現,而且還包括辦學思想與理念、價值觀念、道德規范、思維和行為準則、制度、教育模式、教學模式、方法與手段、評價標準等。
二、民辦大學文化建設成因分析
目前各類民辦大學的辦學質量參差不齊,既有高水平的民辦大學,也有中低水平的民辦大學。總體來說,民辦大學在硬件建設上有一定的優勢,有嶄新的教學大樓,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先進的計算機機房等設施。但是民辦大學沒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沒有豐富的教育管理經驗,沒有自己的特色專業、特色學科,缺乏社會聲譽,沒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民辦大學的投資主體往往不是專門的教育工作者,不熟悉、不了解大學的教育管理運行方式。大學的管理目標與企業的管理目標是完全不一致的,因此管理方法是大相徑庭,但是有些民辦大學的投資者卻過多地參與到大學的管理事務,外行人指揮內行人,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糾紛,嚴重影響日常的教育管理。
民辦大學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教師隊伍不穩定,良莠不齊、整體教學水平不高。高職稱、高學歷的教師屈指可數,甚至是沒有。
由于民辦大學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它的教育管理制度一般采用拿來主義,也許在民辦大學的初期發展中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畢竟教育對象不同,管理制度也應相應地有所變化,這樣才能因材施教,更貼切自己學校的特點。有些民辦大學管理制度要么過于嚴格,類似高中的教育延伸,要么過于松懈,徹底“民主”,這些都是不利于教師、學生、學校的全面的、長遠的發展。
三、民辦大學建議大學文化的途徑
1.組建科學合理的大學管理機構,實行民主、科學的管理模式,這是民辦大學實現有效管理的基石。民辦大學是民間投資,有些投資主體比較強勢,過多地涉入到學校的日常管理,形成了專制的、家族式的“一言堂”的管理方式。因此為了更好地管理民辦大學,必須避免投資人和教育管理者之間的沖突,將兩者的關系獨立開來,成立校董事會,授權予校長,建立校長責任制,聘用專業的教育管理人員,成立各類專門的職能機構,由校長牽頭開展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
2.組建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高層次的教師隊伍,這是民辦大學培養人才的根本保證。由于民辦大學的體制原因,教師隊伍整體教學水平不高,兼職教師較多,新教師較多、退休教師較多、甚至在有的民辦大學兼職教師是教師隊伍的主體。這種狀況嚴重影響民辦大學的教學質量。這樣的師資力量對于學生的培養是極其不利的,只有一流的師資,才有可能培養出一流的學生。解決教師的編制問題,讓民辦大學的教師納入到普通高校的教師隊伍中,解決廣大教師的身份問題,才能使教師自身的發展與學校的發展聯系在一起,才能使每一位教師以校為榮。
3.加強各類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執行,建立必要的獎懲制度,這是民辦大學發展的客觀需要。規范民辦大學內部管理,建立有助于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的各種激勵制度,做好獎罰分明,全校教職員工形成共同一致的價值觀點,從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風格。
4.建設特色學科、特色專業,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這是民辦大學建立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元素。大學的基本功能是培養人才,服務社會。學科建設、特色專業是一所大學的核心競爭力,民辦大學只有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學科、特色專業,才能培養出有特色的專業人才。
5.多途徑地建設校園文化環境氛圍,這是民辦大學建立大學文化的必要載體。創建優美的校園環境,建立先進的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等硬件設施。
四、結論
民辦大學的大學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它涵蓋了一個大學全面建設,體現了民辦大學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它體現了民辦大學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辦學特色、辦學目標、辦學方向。
參考文獻
[1]吳勇.大學文化:理想與現實的沖突[M].中學大學出版社, 2010.
團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管理的有效形式,為使我校團校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試行):
一、所有團員在入團前必須參加團校學習,通過團校考核合格后方可入團,入團后必須積極參加團校的各項活動。
二、團校在校黨總支和校團委的領導下,由校團支部委員負責組織建設,各班級協助并開展日常工作。
三、團校的基本任務:對入團申請人進行團的基本知識教育;培養團的干部;指導團的工作;為團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和組織生活提供示范;促進團支部建設,推進學校團隊工作發展。
四、培訓內容:共青團的光輝歷史;團的基礎知識;黨的方針政策;以及團員自身工作能力、自律習慣的培養。
一、以“文明班級”評選活動為載體,開展“集體建設”工作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單位,在學生教育管理方面,通常的做法是組織開展先進班集體創建活動。
多年來,我校在組織開展先進班集體創建活動中主要是組織開展“文明班級”評比活動。即以“文明班級”評比活動為載體,推動班集體建設,努力創建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這種工作模式首要的是制定出一套的制度(如我校的“文明班級評比細則”)。制定制度首先要依據“守則”和“規范”的基本要求;其次是要與學校實際和學生實際相結合、符合學校和學生的發展要求;第三是制定出來的制度要有可操作性,能較客觀的考核評價各班級的發展情況。
制度定出來后就要采取相應的措施落實制度:圍繞“細則”,以政教處為主要責任部門,不斷地調整和改進措施,整合行政人員、班主任、團委、生管組和保衛科等方面的力量,在學習、紀律、衛生、安全和行為規范以及各種主題教育活動等方面對各班級實施多角度教育、全天候管理和全方位的考評。
考評數據每月一統計。成績較好的評選為“文明班級”,成績不好的責成落實整改;被評為“文明班級”的或未被評為“文明班級”的都要及時總結、分析得失、提出下階段努力方向,爭取把工作做得越來越好。
“文明班級”創建情況還與班主任的工作津貼和年度先進評選活動掛鉤。
這種“獎優罰劣”的管理模式,在實踐中發揮出極大的效應:班級學生和班主任一道在“集體榮譽高于一切”旗幟指引下,嚴格遵守各種規章制度,認真落實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嚴于律己、勤奮努力,共同致力于創建良好的班集體;“學先進、比先進、創先進”蔚然成風,學校的教育管理秩序穩定有序,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得扎實有效,學生的紀律意識、文明行為意識不斷地增強,校園衛生和安全環境不斷地改善……。“文明班級”評比活動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線,形成占據主體地位的德育文化。
但只強化“集體建設”工作還不能取得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最大化。如同學校的基本組成單位是班級,在學校層面上加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加強班集體建設工作一樣,班集體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學生,要抓好班級建設工作,就必須抓好學生個體建設工作。因為各個班級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學生個體,沒有學生個體的發展也就沒有班集體的發展;要更好的發展班集體,就必須加強“個體建設”工作。
二、以“星級學生”評選活動為載體,開展“個體建設”工作
與實施“集體建設”工作一樣,組織開展“個體建設”工作,也應該搭建一個載體、創建一個模式來推動學生個體建設工作,促使學生“科學發展”。
近幾年,我校在“個體建設”方面,主要是組織開展“星級學生”評選活動,這種工作模式可歸納為“個體建設一、二、三”模式,即“一套制度、兩支隊伍、三項評議”模式:
1.一套制度:指“班級管理制度”(或稱“班級公約”)。“無規矩不成方圓”,做人做事,總得立個規矩、定個準則。更何況要管理管理一個由幾十個人組成的班集體,更要堅持制度管人。所以,同實施“集體建設”一樣,實施“個體建設”首要的是制定管理制度。而定這個制度,應該由班級學生自己來制定,只有學生自己制定的制度才有執行力。要在班主任的指導下,根據“守則”、“規范”和“文明班級評比細則”的基本要求以及班級實際來制定。制定出來的制度既要符合班集體發展的需要,又要符合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既要有針對性,能有效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又要有實效性,能不斷地激勵學生奮發有為、積極向上。同時制度還要有可操作性,便于班干部對班級同學日常的行為表現實施管理和考核。
2.兩支隊伍:指班委會和“民主評議小組”(由班級選舉產生)。班委會是班主任實施班級管理的骨干力量。班主任要對班干部作適當的分工,讓班干部根據“班級管理制度”對班級實施“依法治班”,對班級同學日常的行為表現做出客觀公正的考核。
考核數據每月一匯總,匯總后的數據提交到“民主評議小組”審議。在此基礎上,“民主評議小組”再對班級同學一個月來的表現作公開評議:表現不好的,要指出存在的問題并且幫助改正;表現好的要給予肯定,并推薦為“文明禮儀星級學生”,接受學校的表彰。每被評選一次加一顆星,被加幾顆星,就稱為“幾星級學生”,讓他成為全校學習的榜樣,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比、學、趕、超”的競爭意識。進而在全校范圍內凝聚“正能量”。
3.三項評議:指根據學生個人的考核情況和表現情況(含學習行為表現及其學習成績),由“評議小組”綜合評議推薦評選“星級學生”,評議確定學期“操行等級”,評議推薦評選學年度各類學生先進。
“三項評議”體現的是一種“民主管理理念”,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有助于營造和諧健康的育人環境;“三項評議”更是一種評價激勵機制,對學校建立和完善學生評價體系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此外,要把“星級學生”評選活動這一“個體建設”模式做好、做實、做出成效來,在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提高以下幾個方面的思想認識:
1.制定制度要堅持“與時俱進“思想,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的調整完善制度,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校情和班情,提高班級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要加強班干部和“民主評議小組”成員的培訓工作。班干部和“民主評議小組”成員只是一群學生,工作經驗不足、民主意識不強、責任心需要進一步培養。所以,班主任日常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有計劃的組織開展班干部培訓工作,要有意識的培養班干部,增強他們的民主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讓他們盡早成熟起來,真正發揮“骨干”的作用,真正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也是對學生的一種能力鍛煉,對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促使其全面協調發展有幫助。
3.“民主評議”不是挖苦損人、打擊報復,要公開、公平、公正、客觀。組織開展評議活動要全體同學都參加,可采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式:對同學們的優點和亮點要肯定,缺點和不足也能夠客觀、中肯的指出來。
4.要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對有缺點、較落后的同學不歧視、不嫌棄、不拋棄。要鼓勵先進的幫助后進的,幫助他們改正缺點、讓他們看到進步的希望,進而積極努力、發憤圖強;幫助他們擺脫內心的陰影,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進而正視自己,熱愛生活。
三、協調統一“集體建設”和“個體建設”工作
1.我們在強調“個體建設”工作時,并不排斥“集體建設”工作。“集體建設”和“個體建設”工作是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兩個方面的手段(或措施)。在實際工作中,二者應該是并行不悖、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的;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廢。所以,在日常要一手抓“集體建設”,一手抓“個體建設”。也只有同時加強兩個方面的“建設”,才體現學生教育管理措施的完整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取得工作的實效性。
2.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時要考慮二者之間的內在關聯性。“集體建設”是建立在”個體建設”的基礎之上的,“個體建設”是“集體建設”的組成部分。在制定“集體建設”管理制度時要考慮到班級個體發展的實際需要,制定“個體建設”制度時要照應“集體建設”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1.突出中學人性化管理的特色
中學個性化管理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中學人性化管理的特色,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潛能和特長的發展,調動師生教育教學和參與學習的主動性,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對于中學教育管理來說,中學管理涉及校園秩序、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校園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在管理過程中積極滲透人性化的理念,從而可以起到積淀校園文化、推進和諧整體、協調校園發展的重要作用。在這種理念之下,通過落實中學個性化管理的具體措施,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有效整合校園各個方面的優質資源,從而更好地推進每一項具體工作的順利完成,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質量,這對于不斷提升中學教學管理效果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
2.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需求
實現中學個性化管理,對于滿足學生多元化的發展需求有著無比重要的幫助作用。在進行教學管理的時候,通過結合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行為習慣、接受能力、興趣要素來進行管理方式的選擇,力求能夠最大化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從而不斷地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和綜合實力的增強,從而達到多元發展的教育目的。總之,實現中學個性化管理,對于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實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推動了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為他們的長遠進步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基于中學個性化管理的管理方式探究
怎樣建構中學的個性化管理方式,在此結合我校的管理實踐經驗和個人的反思的研究成果,提出如下措施:
1.構建完善、多元的校園管理制度
制度是行為的保障,是實現規范管理的基礎。構建完善、多元的校園管理制度,不斷地促進個性化管理的順利實現,從而促進素質教育目標的落實。第一,在進行校園管理制度擬定的時候,應該結合學校教育目標、管理目標、學生特點、教師能力等多方面的要素,進行充分調研和綜合評議,來進行妥善有效的安排和管理,從而科學制定嚴格詳細的管理制度,從而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制度本身的應用價值。第二,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理論素質,引導他們從管理學、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角度出發來進行校園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實,準確地把握中學現階段的具體特征,從而來制定合適符合實際的管理標準,保證校園管理制度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為后續的實踐打下基礎,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2.打造多維、立體的日常教學體系
打造多維、立體的日常教學體系,實現學校管理的常態化、規范化,是不斷推進實現個性化管理的必然途徑。具體到實踐中,應該充分地結合學校定位、教育目標、教學方式、學生個性特點、教師綜合素質、校園文化、學校管理理念等幾個方面的因素,來推進機制體制建設,進行有效的實施,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此來不斷地構建多維化、立體化的教育教學體系,實時地解決師生工作、學習中的各類問題,從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將結構化、最優化、人性化的這種教學理念滲透到日常的教學管理行為中去,來督促教師的專業素質提升和學生的身心健康,更好地進步和發展成長,從而實現學校人性化管理的教學改革的目標。
3.注重對于教師隊伍的培養和素質提升
教師是教學管理的具體組織者和執行者,注重對于教師隊伍的教育理念培養和專業素質提升,是不斷促進中學個性化管理的關鍵所在。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老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督促者,必須要不斷地提升個人的管理素質,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學會對于學生心理、教學行為、教育目標、人際互動管理學、哲學等方面的問題的觀察記錄,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分析和反思總結,從而更好地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之下,學校應該對教師隊伍進行有效的培訓,在提升其專業素質的基礎之上,來進一步地強化他們的管理能力和育人素質,從而將個性化管理滲透到教學實踐的各個環節。
4.營造寬松、開放的中學校園文化
營造寬松、開放的中學校園文化,是促進個性化管理的關鍵所在。將個性化管理的理念積極滲透到校園文化的構建中,學生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啟悟思想,提升智慧,感受人文關懷的價值,實現學習進步和能力發展雙豐收。對于學校來說,應該結合校園廣播、宣傳欄、校園網站等平臺來灌輸自由、平等、尊重、友愛等思想,不斷地拓展延伸學生的思維,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讓師生浸潤在文化氛圍之中,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塑造形象,凈化心靈,這樣能夠不斷地促進個性化管理效果的達成。總而言之,通過構建寬松開放的中學校園文化,在實現對于學生管理效益的同時,還能夠為他們帶來更多個性化的正能量,促進他們未來的成長和進步。
一、關愛學生,為人師表,嚴守教師職業道德。
班主任應具備高尚的品行和良好的作風,嚴以律己,為人師表;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自覺做到公平、公正;與學生交往、接觸要大方得體,自覺踐行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人。
二、落實管理制度,掌握班級動態。
班主任應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負責;認真落實學校有關學生的各項管理制度,秉公處理各種違紀事件,對本班出現的各種突發性事件及時做工作,及時匯報,防止事態擴大,并配合上級組織做好善后工作;班主任應熟悉本班級每一位學生的情況,了解學生的生源地、家庭成員、家庭經濟背景等;重點做好學業困難生、經濟困難生、心理弱勢群體的工作,并建立相應的檔案資料。
三、做好班級常規教育管理工作
班級的有效教育管理是建立在班級的日常全過程管理的基礎之上的。為此,班主任必須對班級管理工作過程的環節負責:
1、班主任是本班學生的直接教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不但自己要全面正確地領會學校領導意圖,堅決貫徹執行學校工作計劃,而且還要把領導意圖和學校工作計劃變成班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指導思想和行動依據,及時通暢地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彼此溝通,相互理解,共同搞好班級工作。
2、班主任應在新學年開始后,盡快搞好班級組織建設,了解或熟悉學生家庭情況、思想動態、愛好特長等,便于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3、在和學生接觸中,班主任的品格和作風,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因而班主任時刻應在衣著打扮、言談舉止、生活習慣等方面為人師表,樹立自己的威信。
4、熱情關懷、愛護每一位學生,堅持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育學生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各項規章制度,幫助學生建立生活常規和正常的學習秩序,努力把本班培養成勤奮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集體。
5、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健康,加強生活管理,組織本班學生認真做好“兩操”,積極參加文體活動,搞好個人和環境衛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生活習慣和鍛煉習慣。
6、經常與科任教師聯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情況,向本班任課教師反映學生正當意見,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改正學習方法,發展自學能力,學好各門功課。
7、經常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教育。對于學生的不良習慣及時找學生談話,與家長配合,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習慣。
8、持之以恒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9、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學校布置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本班學生若因班主任指導不力、管理不善而造成事故的,應追究班主任的責任。
為了上述工作任務得以落實,現與你簽定工作目標責任書。本責任書一式兩份,班主任和學校各留一份,自簽訂之日起執行,執行情況將直接與你學期考核、職務、職稱晉升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