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數(shù)學新課標要求,教師應對每個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負責任,促進每一個學生發(fā)展,注重發(fā)展的全體性、全面性、主動性、差異性和持續(xù)性,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不同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些是以精英培養(yǎng)為目的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難以實現(xiàn)的。討論法,在新課程實施中因師生互動、小組學習,被教師廣泛采用。我在此僅把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應用討論法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在思想上轉變觀念
教師要重視觀念、角色的轉變。教師角色轉變是新課程實施的基本要求。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扮演知識的占有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文化知識的傳遞者、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課程計劃的執(zhí)行者的角色。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角色必須發(fā)生轉變,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學習機動的激發(fā)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課程的研究者和決策者、課堂氣氛的營造者。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如果不轉變教育觀念,就不可能成為新課程實施中的合格教師。
教師在傳統(tǒng)角色中,更多關注的是如何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如何完成教學任務,如何使學生在各種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進入“學生發(fā)展促進者”角色的教師,應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發(fā)展過程”上,要關注學生,心里有學生,要以學生為本,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角;要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更注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要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有體驗數(shù)學的機會。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為學生提供“做”數(shù)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經歷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
二、選擇討論法的依據(jù)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結合具體的客觀條件和自己主觀情況,進行周密的計劃方可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選擇討論法時需考慮以下依據(jù):(1)教學的具體目標和任務。教學目標少,學習要求不高,學生容易引起誤解;學習目標多,要求高,學生難以理解,這都不適合運用討論法。(2)教學內容特點。教學內容不多,且有規(guī)律性,才適合討論法。(3)學生的學習基礎。對于一般學生均適用討論法,但基礎差的學生達一半的不適合討論法。(4)學習時間和效率的要求。討論法比較適合教學時間充足、課時安排較多的課題。另外,還要考慮教師自身素養(yǎng)、教學方法本身特性、教學環(huán)境、教學設備等情況。要結合各種因素,從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再確定是否采用討論法。
三、討論法教學的課前準備
1.教師在課前要認真?zhèn)湔n,精選問題。問題不宜多,以4~5個為宜,要為學生留有討論的余地。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基礎,知道哪些問題是學生經過努力才能達到的、在哪些問題上容易出現(xiàn)偏頗,在、哪些問題容易產生討論的火花、哪些問題學生感覺比較難等等。問題太易,學生人人能回答,不用討論;太難,都不會,就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2.學生的課前準備。學生在課前對課文進行必要的閱讀,通過閱讀使其在了解的基礎上提出不懂的問題。當然這里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方法。有一次,我在聽《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一課時,教師首先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然后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這里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沒有錯,關鍵是應該讓學生在課前對問題有個大概的了解,這樣學生的時間會更多地運用在討論上,而不是對問題的提出上。務必使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對知識了然于胸,對于不會的問題要在課文中標出來。要討論的問題,要求學生在課前就已知道,有所準備。這樣在上課時學生就知道自己該如何發(fā)言,該提出哪些疑難問題。
3.分組的準備。從學生基礎、性格差異、男女比例等考慮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以4~6人為宜,要使學生在本小組內感到愉悅、有幫手、有朋友、有“老師”。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學習效果,每個學習小組應由能力不同、性格各異的學生組成。為此,組建合作小組之前教師應該熟悉和掌握每個學生的能力、個性和他們之間的人際關系。分組時,教師應盡可能給予照顧,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好伙伴和他同組,促進小組內部的有效合作。
四、討論過程
在課堂上宜采用“小組討論——釋疑解難——班級展示”的模式進行。先在小組內討論老師布置的問題,要求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要巡回指導,深入到學生之中去,對卡殼的問題給予提示;善于發(fā)現(xiàn)新穎的解答思路,以利于在班級展示中有的放矢地指導;可以用暫停方法對問題做出修訂和補充,學生在答疑解難中提出的問題也可以提到全班討論。最后,把各小組討論的成果在班內展示,讓有不同解法的同學上臺交流,使學生體會討論的快樂,激發(fā)起對其他小組解法的興趣,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技能得以提高。
五、運用討論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體育教學 口頭語言 信息傳遞
語言是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工具,是傳達課堂教學思維的最基本途徑。如果體育教師能夠正確合理地運用語言法,就會像磁鐵一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具有良好的語言運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對上好一堂體育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有講解法、問答法和討論法。下面具體講述這三種方法以及它們在教學中的運用。
一、講解法
講解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tǒng)地傳授體育知識、向學生傳授運動技能的方法。所謂講解的方法,是體育教師運用邏輯分析、論證,形象地描繪、陳述,啟發(fā)誘導性的設疑、解疑,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清晰地獲得全面而系統(tǒng)的知識的手法。
由于語言的無處不在,講解法自然是一種主要的體育教學方法。其他的教學方法也都依托于講解法。然而,由于體育教學的特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多地使用講解法,不能形成“滿堂講”的局面;要“精講多練”,同時也不能“只練不講”,因為“既懂又會”的教學目標要求有高超的講解水平,“精講”正是高超的講解水平的表現(xiàn)。具體而言,運用好講解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講解目的明確、內容正確
在教學中講什么,怎樣講,什么時間講,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研究。切不可靈機一動,想起什么講什么,愿講多少講多少。講解要根據(jù)課的任務、教材、氣候和學生情況的不同來安排。一般說,教授新教材時可多講一些,復習舊教材時就要有針對性地少講一點。氣候炎熱可增加一些講解示范的時間,天氣寒冷就應少講多練,講解的內容應該正確無誤。
2.要抓住教材的關鍵,簡明扼要地進行講解
講解時,要抓住教材的關鍵,突出重點。如跑的教材重點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點是后蹬,教學中教師就應著重講解后蹬技術。講解時應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出動作的要領。
運用教學口訣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我在教起跑時,用抬(臀)、移(身)、壓(起跑器)、聽(發(fā)令聲)幾個字概括了動作的要領。在教三步上籃時,概括為:一大二小三高跳。語言簡明扼要,生動形象,條理清楚,學生喜歡聽,容易懂,記得住。
3.講解要符合學生實際
講解要啟發(fā)學生思維,教師講的深淺、語言的運用都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可以運用他們已經有的知識進行講解,如講解彎道跑為什么要求身體向內傾斜時,可以聯(lián)系“離心力”的物理知識進行分析。有的可以聯(lián)系生活常識進行講解,如利用火車軌道在拐彎處外側高于內側的道理來說明人在跑彎道時也應向內傾斜。
講解要由淺入深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教師可以用提問的形式來啟發(fā)學生動腦筋、想問題。如在教“前滾翻”時,可以問學生:怎樣才能向前滾動?怎樣才能滾得好?身體怎樣才能成圓形?這樣做不僅能使學生理解得深、記得快,還能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講解要注意時機和形式
體育教學當中,大部分時間是讓學生練習,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具體情況,隨時提出要求,給予指導。
如在做支撐跳躍練習時,應提醒學生快推手;在跑的時候,要提醒學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但是,在學生做靜止用力動作或者做危險性較大的動作時,如單雙杠,頭肘倒立,教師不要做過多的講解,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傷害事故。課上的講解除了集中進行外,還要加強個別講解。
二、問答法
“問答法”也稱“談話法”,是教師和學生以口頭語言問答的方式完成體育教學的方法。它是一種歷史悠久、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代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都曾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在現(xiàn)代的體育教學中,問答法被廣泛地采用。它的優(yōu)點是便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喚起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的作用。由于體育教學的特點,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問答與在文化課課堂中的問答在形式上有以下幾點不同:
1.體育教學中問答往往是用簡短的語言來進行的。
2.體育教學中問答不能有太長時間的討論。
3.體育教學中問答以伴隨練習的思考為線索。
4.體育教學中問答分散在練習和講解之中,但在開始和結束部分更顯重要。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實際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提問:老師做得好不好呀?(注:教師做完示范后問,學生回答“好”)我們做練習積極性高嗎?(注:在同學們做完練習后問,學生回答“高”)他做得好嗎?好,我們?yōu)樗恼啤#ㄗⅲ航處熯x出學生做示范后,學生回答“好”并鼓掌)。這些問題沒有調動學生的思維,有些甚至是違背學生的意愿的,因此沒有教學意義。如果我們修改一下上面的提問會更有效果,如:想想剛才老師做的示范和你們自己的動作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學生可以歸納出教師動作與自己動作的不同點,不存在好壞的評價,屬于歸納性評價)大家評價一下第一組和第二組,哪組做練習的積極性高?為什么這樣說?(同學們可以自主判斷,屬價值判斷和歸納性問題)誰來回答一下,他做得示范好嗎?有哪些不足?(也屬價值判斷歸納性問題)。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體育知識或輔助運動技能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
討論法的優(yōu)點在于能促進全體學生積極參加學習活動,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參加集體思考的能力,同時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情緒。在體育教學中,全體學生參加討論是比較困難的,也是比較低效的,因此體育教學中的討論法往往是伴隨著“小群體教學法”來進行的。
四、運用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時要遵循的幾點基本要求
1.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
2.教師的語言要清晰、簡練、準確、生動,并富有感染力。
3.要多用設問和解疑。
體育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和教材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富有啟發(fā)性和思考價值的問題,但要注意:
(1)問題要符合學生知識與能力情況,難易適度;
(2)問題要明確具體;
(3)要善于鼓勵和引導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4)要敏感地抓住學生認識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或錯誤之處,及時地加以糾正。
4.結合黑板、掛圖、游戲等進行講授和討論等。
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探討和交流的時間,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學中運用迎面接力比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檢測他們的學習成果。從整個比賽過程來看,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比賽中。而且都能遵守比賽規(guī)則,在激烈的角逐中,為了激勵學生,我讓失敗的一組表演了一個節(jié)目,過后學生激昂的情緒逐漸平靜了下來,但個別隊員互相埋怨,為了讓學生學會合作,我要求各組組長立即帶領組員討論為何會失敗,有人認為應該把隊伍重新調整一下,讓跑得快的排在前面和后面;有的認為要團結,團結才會勝利。當我宣布第二次比賽開始時,各小組都卯足了勁,每個同學都認真地準備著,互相加油鼓勁,比賽很快結束了,結果出乎意料,實力相對很弱的第三小組取得了勝利,于是我請組長談談他們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做的。組長說:“我們組將跑得快的同學和跑得慢的同學搭配開,每個同學接棒的速度都十分快,不耽誤時間,而且我們都很團結,所以取勝了”。聽完后我讓他們慶祝一下,這一組同學高興地歡呼起來,其他組同學投來了羨慕的目光,這時我及時對他們進行了充分的肯定,讓他們懂得團結是取得勝利的一個重要條件。
總之,課堂教學實質上就是以語言為中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共同活動過程。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憑借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術技能,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分析和評定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任務、要求,不同的教育對象,復雜多變的教學環(huán)境,將不同的語言方式加以最優(yōu)化組合,讓體育課堂教學語言鮮活起來,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金祖云. 田徑技術教法新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葉奕乾,祝蓓里. 心理學[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 體育院系教材編審委員會. 運動心理學[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7.
[4] 體育理論教材編寫組. 體育理論[M]. 高等教育出版社.
[5] . 教育學[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關鍵詞:初中生物 教學方法 探索
在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fā)者、輔導者和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者。教材中的實踐活動多,思維訓練多,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但是針對新教材的教學方法發(fā)揮也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如何探索出一種既符合教學目的需要,又適合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如何創(chuàng)造一種科學的、合理的,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的學習氛圍是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的問題。根據(jù)生物課的特點,我把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 學和做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和諧快樂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
一、常用生物教學方法
生物教學方法包括教法 ,教法主要有語言的方法 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及討論法) ,直觀的方法 (包括演示法、參觀法 ),實習的方法包括(實驗法、練習法、實習法及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教法,還要對學法進行正確指導。下面介紹基礎生物學的常用教法――講授法和討論法。
1.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tǒng)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它既可用來傳授新知識,又可用來鞏固舊知識,且其它教學方法的運用,常要與講授法配合。因此講授法是生物學教學常用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方法,而生物學則主要采用講述法和講解法。
講述法是教師向學生敘述事實材料或描繪所講對象、現(xiàn)象的方法。生物學中的形態(tài)、結構、生活習性、分類及應用等知識,屬于對生物界對象或現(xiàn)象描述的性質,一般都采用講述法。實驗、實習、參觀等的指導也常用此法。初中低年級采用較普遍。
講解法是教師向學生說明、解釋或論證概念、原理、規(guī)律的方法。生物學中的生理功能(包括生長和生殖發(fā)育)、遺傳變異、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生態(tài)學等知識。屬于對生物界自然現(xiàn)象說明、解釋或科學論證,一般采用講解法。
2. 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yōu)點在于,由于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yǎng)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fā)言提綱,。②討論時,要善于啟發(fā)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lián)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機會。 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tǒng)的知識。
二、準確把握抽象的課程內容
生物課的內容比較抽象,如何上好 《生物》課呢?我的教學原則是:“既不能脫離課本拋開考點,又不能拘泥課本照本宣科。”
1.從緒論課開始緊緊抓住學生
緒論是生物的第一課,上好緒論課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不拘泥于課本,另外列舉大量的事例,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愿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2. 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保持良性循環(huán).包括 :用比喻突破難點 ,用古詩詞激發(fā)興趣, 用兒歌法助記。 用科幻法展開聯(lián)想的翅膀。 用比較法綜合復習,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多用實物,多動手作實驗等等方法和形式。
3.利用課堂教學,進行教育的滲透。
立足課堂,依靠教科書,利用課堂教育這個主渠道,適時、適量、適度地滲透 。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課程內容與教育內容的結合點,及時挖掘。例如:結合植物學部分的教學,介紹植物在環(huán)境保護中的作用,教育學生要綠化環(huán)境,自覺愛護一草一木;結合動物學部分教學,介紹青蛙、鳥類的益處,提倡愛護動物,不要亂捕濫殺;結合“人體生理衛(wèi)生”部分的教學,介紹環(huán)境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學生認識到關心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每一個人自身的健康。在滲透課進行環(huán)境知識教育時,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第一,找準與教材的結合點,避免牽強附會。第二,掌握好滲透的比重和程度,不能過分展開,上成專業(yè)課。第三,老師應列出滲透教育提綱,做到備課上有要求,教案上有體現(xiàn)。
三、上好典型課。
與傳統(tǒng)教學中師生正襟危坐、課堂氣氛肅穆而沉悶不同,在案例教學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暢所欲言,師生之間接觸增加,交流更頻繁,教師的親和力和感召力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在與學生交流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提示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來提高自身知識水平,以應對突況。
二、民法教學中案例教學形式的選擇
案例教學法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教學形式。目前在民法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形式主要有:1.示例性解說法。教師在講解某一具體民法概念或制度時,為便于學生理解所列舉的案情簡單、結論明了的案例,這類案例針對性強調,多由教師根據(jù)所講授知識點杜撰而成,并由教師以隨堂提問的方式解決。2.講評案例法。教師為教授學生案例分析方法,選擇案情較為復雜、結論具有內在邏輯聯(lián)系的案例,由教師主導分析整個案情,教學重點在案例分析方法而非民法知識點的運用。3.辯論法。為檢驗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鍛煉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教師選擇案情較為復雜、結論具有爭議性的案例,由學生自主分析案情并進行論證。這類案例通常爭議較大,結論不具有唯一性,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均可展開論證,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4.角色模擬法。為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和操作能力,在教師的組織下,由學生分別扮演法官、律師、原告、被告等角色模擬庭審現(xiàn)場,讓學生通過體驗司法實踐中每個法律職業(yè)獲得法律真實感和職業(yè)使命感。這類案例通常具有一定的爭論,但教學重點在于加深學生對訴訟程序以及審判方式的認知。5.觀摩法,包括庭審旁聽和教學視頻賞析兩種。庭審旁聽是組織學生到當?shù)厝嗣穹ㄔ骸⒅俨脵C構、調解委員會、律師事務所等機構參加庭審旁聽。教學視頻賞析是由教師選擇適合的法制類視頻資料,播放給學生觀看。通過觀摩審判實踐,學生可以了解審判人員審理案件的程序,學習律師的辯論方式,思考案件的切入點及判決依據(jù)的合理性。選擇何種教學形式應根據(jù)民法教學內容及教學目的的要求,不能盲目為之。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學習其他法學院校做法的基礎上,筆者認為:從大的方面來說,民法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法應與案例教學法相對分離,即將民法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分開開課。民法教科書先總則后分則的編排順序不利于旨在培養(yǎng)綜合實踐能力的案例教學法發(fā)揮作用,在學生學完全部民法理論知識后再單獨開設民法案例分析課程,既能幫助學生將零散的民法知識點系統(tǒng)化,又能讓學生橫向比較各知識點并靈活運用。在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中,案例教學形式各有側重:理論教學重在講授知識,示例性解說法較為合適,其他形式因課時和學生知識儲備等限制,難以充分運用;案例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處理案件的能力,以講評案例法和辯論法為主,以角色模擬法和觀摩法為輔較為適合,其中角色模擬1-2次基本足矣。
三、民法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要求
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是民法課程改革的方向,要想讓案例教學法在民法教學中發(fā)揮重大作用,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準備中滿足案例教學的基本要求,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一)教學計劃內容精煉、時間安排靈活
由于案例教學法更多地運用于民法案例分析課程中,所涉知識點跨度大,注重綜合能力的運用,在學生已經系統(tǒng)學習民法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其教學計劃內容的設置不宜以理論教學的章節(jié)為依據(jù),可以考慮以民事權利為主線。教學時間的安排需要結合案例教學法的形式,運用辯論法和角色模擬法時,可以提前布置案例,由學生課下完成熟悉案情、查找資料、整理論據(jù)等相應準備,課堂時間僅用于辯論或模擬,時間安排上要充裕,盡可能多的給學生表達觀點的機會。
(二)案例選擇具有代表性,經典與熱點相結合,形成體系化的案例庫
案例選擇是案例教學法成功的關鍵因素。教師選擇案例的范圍可以是身邊發(fā)生的,如超市以糖果代替找零現(xiàn)象;可以是法院審判過的,如2001年四川瀘州發(fā)生的小三狀告原配訴求遺贈財產案;可以是正在發(fā)生的法律爭議,如2015年1月新疆最大狗頭金歸屬之爭;可以是司法考試、研究生考試中出現(xiàn)過的案例;可以是俗諺俗語及地方風俗,如“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民間不許“寡婦攜幼子帶產改嫁”;可以是教師根據(jù)考核需要自編的案例等。無論案例取材于何處,案例的選擇都應貼近生活,有一定深度,具有典型性和疑難性,每個案例都有各自側重點,案例考核點覆蓋民法教學重難點,具有系統(tǒng)性。
(三)教學組織到位
案例教學法對教師的課堂掌控能力有較高要求。教師不僅自己要有深厚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高超的法律實務技能,還要充分了解教學對象的民法理論水平。因此,民法案例教學的教師應盡量與理論教學的教師保持同一人,且應加強法律實務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爭取到當?shù)胤ㄔ骸⒅俨脵C構等部門實習鍛煉。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理論水平、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等方面?zhèn)€體差異較大,教師可以圍繞案例提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但問題不宜過細,以免限制了學生思維。為營造輕松、自由、多維互動的課堂氛圍,教師要面色和藹地要鼓勵學生發(fā)表意見,及時肯定學生的努力,必要時可穿插一些民事領域的奇聞異事。在每一個案例分析討論結束之后,教師都應就學生準備情況、分析問題的程度、發(fā)言狀態(tài)等進行全面總結,并提出改進建議,幫助學生提高案例分析能力。
(四)考核方式多樣化
關鍵詞:物理教學;講解方法;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教學方法發(fā)生了一些新的改進。在教學改革中涌現(xiàn)出一些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隨著教學過程的變化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它是在某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組成的方法體系。
一、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主要講解方法
講解法是指教師的演講與解釋,也包括學生回答問題時的講解。講解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講解要求科學性。①講解內容的科學性。物理學是一門嚴格定量的自然科學,概念、定律、原理有嚴格的含義。這是對物理教學語言功能的最基本要求。要正確、深刻給予其理解,將其轉化為教學語言傳播給學生,如引力常數(shù)的重新測定、質量概念的擴展等。同時要把物理原理在應用中出現(xiàn)的新成果通過講解傳播給學生,如程控交換機原理、磁懸浮列車原理等,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思維。②講解要有科學的態(tài)度。要用科學的方法論、認識論指導教師的備課,把辨證的觀點融入教案的講解中,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的科學方法。在物理概念的形成、規(guī)律的建立過程中和在原理的推論過程中要實事求是,引述必須正確、準確,推理要科學嚴謹、細致。③講解要采用科學的語言。物理課堂教學的講解,一定要使用物理學的專業(yè)術語,用物理學的“行話”確切表達物理知識信息,防止產生歧義、出錯。比如速度快慢、速率大小,而不能說速度大小,原因是速度有方向,而方向只有方位之分沒有大小之分。說速度大小,是一些物理教師常見并沒有注意的錯誤問題。
(2)講解要具有教育性。教育性即是傳授知識、形成品德和發(fā)展能力。要突出:新、實、活。“新”是講授的內容具有時代特色,傳授新知識,使學生耳目一新,消除學生的厭倦心理。例如講勻速圓周運動時,可講述我國神八的成功飛行,贊揚中國宇航員的奉獻。“實”是講解學生耳聞目睹的事實、親身經歷和感受過的物理事件,以事實說理,配合演示實驗,使學生感到真實可信。“活”是將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融入物理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各種感官一齊活動,受到生動活潑的自我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教師不僅要用語言表達信息,還要有舉止裝束、面部表情的變化,適時、恰當?shù)嘏浜象w態(tài)語言,為人師表,正面給予學生以熏陶感染,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同時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但不能扼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熱情,不能用不當語言加以訓斥和諷刺學生。
(3)講解要有啟發(fā)性。這要求教師講解時,要把物理學基礎理論研究中的重大事件和有待解決問題用淺顯的形式融合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對物理學產生的濃厚的興趣,建立將來獻身物理學研究的遠景學習動機。同時,教師要把物理學在生產、科技和國防中的重大應用成果和技術成就淺顯地融合在物理講解中,啟發(fā)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的重要性,下定決心學好物理。
(4)講解要富有感情。①以情育情。教師要以自身的情緒培育學生的相應情感,情緒飽滿,熱情洋溢,學生就會深受感染,喜聞樂聽。②樂教于情,教學相長。教師在備課時,應句句精心設計,字字反復琢磨;在開講前,應自我培養(yǎng)情感,排除雜念,進入角色,傾注熱情。教師只有聲情并茂,才能打動學生,吸引學生,激勵學生。同時,教師也要注意控制情感,不可故意賣弄,裝腔作勢。
二、物理教學相關因素的綜合運用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否正確運用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要綜合研究與教學方法相關的各種因素,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1)物理教學要與教學具體目標相適應。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要與具體的教學目標相適應。若教學目標是要傳授物理新概念,就選擇以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法,若教學目的是要形成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就要選擇以實驗法為主的教學方法;若教學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能力,那么討論法最為合適;若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學則是首選的教學方法。在物理教學中,因其教學目標的多樣性,采用的教學方法也必須是多種方法的組合。
按照物理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要注意把比較抽象的、宏觀的教學目的或課程目標分解轉化為比較具體的教學目標。《中學物理新課程標準》把物理課程總目標分解為三個維度的具體目標,為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提供了有效幫助。所以,為有效選擇教學方法,教師要按課程目標的三個維度來制定每節(jié)的教學目標,并把這些具體的教學目標作為確定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jù)。
(2)物理教學要符合學生的特點。教學方法的選擇還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基礎等。對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高中學生,一般采用抽象性、獨立性較強的教學方法,如討論法、實驗法、探究法等。學生知識基礎的差異,也可能影響教學方法的選擇。如在學習一個物理概念時,若學生己有大量相關該知識的感性認識或生活常識,教師僅通過一般的講解,學生就能夠理解,不必采用直觀教具的演示;相反,教師就必須采用實驗演示的方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關鍵詞]心理健康;心理咨詢;角色扮演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2-118-0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實施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同時也要通過一定的途徑,只有在一定原則指導下通過適當?shù)耐緩絹韺嵤┐髮W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為滿意的效果,順利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為了提高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我們要努力探究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造成引導學生全面提升個人素質的嶄新平臺。
一、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學法,提高心理健康課實效性
目前心理健康課的主要教學方法還是傳統(tǒng)的講授法,授課方法的單一必然損害心理健康課的教學效果,如何才能夠提高心理健康課的實效性呢?探究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是一種必然的選擇,除了講授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還可以運用的教學方法如:
(一)討論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圍繞某一中心問題,交流意見,互相啟發(fā),弄懂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想;便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等。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的題目和方法,指導學生搜集資料、調查研究,并寫好發(fā)言提綱;討論中,要求學生輪流發(fā)言,教師要啟發(fā)誘導,鼓勵學生發(fā)表個人觀點,圍繞主題聯(lián)系實際;討論結束時,教師要進行總結,評述。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就是設定某種情境與題材,讓學生扮演一定角色,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充分體會角色的情感變化和行為模式,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際交往、內心沖突等心理問題。角色扮演的重點不在演,而在于通過觀察、體驗,分析討論,使學生受到教育。常用角色扮演法如情景劇表演、空椅子表演、角色互換、小品表演等。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指把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的典型心理問題作為案例,交給學生進行分析討論,探究其心理問題的特點,形成的原因,矯治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們對心理問題的認識,使學生有效預防心理問題,在出現(xiàn)類似心理問題時能夠識別并運用有關技術進行自我調適。
(四)心理訓練法
心理訓練的方法是指通過有目的的心理練習,對被訓練者進行有意識的影響,使其心理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以達到適宜的心理程度,滿足提高心理水平,增強身心健康需要的教育手段。學校開展心理訓練應與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結合,其主要內容為:學習教育與訓練、情緒和情感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社會交往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擇業(yè)和社會適應心理健康教育與訓練。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應以心理健康課的內容為基礎,依據(j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采取適當?shù)撵`活多樣的方法,將形式與內容完美地結合起來,方法為內容服務,并且使內容更好得得以表現(xiàn)。
二、探究心理咨詢的合適方法,積極開展心理輔導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病,優(yōu)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高職院校心理機構的現(xiàn)狀,為適應學生對提高心理素質的迫切需求,心理咨詢人員要探究心理咨詢的咨詢方法。
心理輔導的方法有很多種:討論法、角色扮演、行為訓練、各種習作與活動、演講會、報告會、參觀訪問、影視觀賞等。一般根據(jù)參加對象的不同而不同。例如:“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這樣一個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可以先選取一個故事,請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現(xiàn)故事:第一種情況是角色任意發(fā)泄情緒以致造成不良后果;第二種情況是角色調控情緒事情向良性方向發(fā)展。然后,大家一起討論這個故事,總結調控情緒的技巧。最后,大家根據(jù)所總結的技巧分小組進行角色扮演的行為訓練。在這樣一個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學到了如何調控情緒的辦法而且進行了練習,真正提高了個人的心理素質水平。
三、探究各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方法,進行積極課堂教學
作為學校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脫離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各高職院校應當把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滲透到各科的具體教學活動中去,使其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從而形成一個以提高心理素質為核心統(tǒng)帥各科教學的教育體系。
要達成心理健康教育與各科教學的融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創(chuàng)建積極課堂,積極的課堂是指那些在課堂的教與學活動中,教師擁有積極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緒,能夠注重營造課堂積極的氛圍,并能夠使用一定的方法,注意調節(jié)學生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使其常處于積極的狀況,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思考,師生之間有效的溝通與互動,取得上佳的教與學的效果。
要在課堂上建立和諧、民主、寬松的師生關系。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不良的刺激如師生關系緊張、教師對學生的諷刺挖苦等會影響學生的情緒,甚至極大地損害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我們要重視建立和諧、民主、寬松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愉快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在課堂上對學生多鼓勵,多肯定,多表揚,使他們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以獲取信心,帶著樂觀、愉快、輕松的心境去學習。
教師還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比如,輕松自然的游戲、幽默的故事,新穎的教具都可以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
參考文獻:
[1]郭啟華.高校管理者人格素質結構的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8):106-107.
[2]郭亞.管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助力器[J].銅陵學院學報,2007(4):111-113.
一、多元智能理論與高中化學的特點
新課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既往的課程構架,構建了學科基礎知識與人的認知能力相互融合的新體系,體現(xiàn)了以學生的個性和個人能力的發(fā)展作為教學工作的出發(fā)點。多元智能的理論對傳統(tǒng)的課程體系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對我國新課程改革與實踐產生了比較廣泛和深遠的影響。總體來看,多元智能理論與高中化學具有以下特點:(1)與傳統(tǒng)化學教學相比,新課程標準不再只局限語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而是轉向發(fā)展學生的多元化智能,在此基礎上,構建了知識和技能相結合、技能與方法并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相互融合的一種新型化學課程教學目標體系。(2)新課改后,高中化學課程逐漸劃分成多個模塊,主要分為必修內容和選修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拓展學生的選擇空間,并為教師實施創(chuàng)造性教學、進行教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平臺,使得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的智能結構特點而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工作中不斷反思和總結,從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據(jù)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新課程更加重視學生對科學研究的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強調科學探究意識和思維,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從而使學生在實踐鍛煉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逐步培養(yǎng)其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3)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同時也對學生的活動表現(xiàn)情況十分重視,基于這種多維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式,教學評價能夠廣泛滲透到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各個領域和環(huán)節(jié)中,從而對每位學生都能產生激勵作用。
二、多元智能理論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將多元智能的理論作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的背景,其具體思路是:首先,要明確具體某一課對學生智能的要求,并將該項智能作為培養(yǎng)的重點,將大部分時間應用到啟發(fā)和訓練該項智能中;其次,教學設計也應該圍繞著該項智能而展開,運用智能手段設計課堂教學,還要保證其能夠讓不同智能結構的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職能,并將這種職能運用到學習中。最后,改變既往整齊劃一的聆聽式教學方式,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課堂展示中來,在課堂上展現(xiàn)出自身的智能強項,運用最擅長的方式進行化學學習,以改善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應用實驗法
實驗法能夠直接避免過去“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將其作為化學課堂直觀教學的主要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采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化學,讓學生發(fā)揮善于觀察的特長,準確地認識化學實驗的反應規(guī)律和相關化學物質。比如,在認識氯氣一課中,可以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認識氯原子結構圖,分析氯原子的結構分布特點,進一步判斷氯氣可能會產生的化學性質,根據(jù)具體的分組實驗結果確定氯氣的性質。
(二)范例法
傳統(tǒng)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一般是以化學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作為教學基礎,雖然隸屬于新課標中“知識與技能”這一范疇,但在本質上更加偏重技能教學。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化學教師在設計和優(yōu)化課堂教學時,要將“過程與方法”納入到教學中心工作中,運用范例法向學生講授知識。例如,教師在教授“守恒法”一課時,可以結合具體范例進行分析,向學生展示守恒法的計算技巧,使學生把握化學反應之前和之后物質量的具體等價關系。
(三)討論法
討論法能夠使學生之間加強交流和互動,使化學課堂呈現(xiàn)出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并通過探討一系列的化學問題,來觀察和分析不同學生人際關系方面的智能表現(xiàn)特點。例如在“氣體體積計算”一課中,可以讓學生分工計算氣體、固體以及液體的摩爾體積,并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比如分析溫度對體積有無影響。
三、結束語
案例教學是通過對一些真實的、典型的實例講解、分析和討論,使學生掌握有關專業(yè)技能、知識和理論的教學方法和過程。其最早的雛形出現(xiàn)在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但直到1910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商學院和法學院才真正作為一種教學方法使用,后又被廣泛運用于管理學界。目前案例教學法已成為一種風靡全球、被認為是代表未來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在國內該教學法也逐漸被廣大教師所接受,廣泛地應用于很多課程授課中,如市場營銷、企業(yè)管理、公關文秘、法律等,并被列入了很多高校的教學改革計劃之中。案例教學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yōu)勢:
(一)案例教學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教育在本質上是對人本身的一種完善,是人從不完善走向文明、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激發(fā)學獲取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思想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種主動性與積極性發(fā)揮得好,教學效果就好;發(fā)揮得不好,教學效果就差。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呢?首先要使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在教學的過程中巧妙地運用適當?shù)慕虒W法,例如用案例引路,用事實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學收益會比較高。比如在保險學的授課過程中講到人身保險的有關內容時,給學生提供一些涉及其自身利益的案例(人身意外傷害險案例、健康保險案例等),從而使學生于實例中切實感受到保險學教學不僅是課程學習的需要,也是他們日常生活的需要。這樣一來,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便不言自明了。
(二)案例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接受了教師的知識傳承之后,能夠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教學的基本目的之一,尤其是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而言。保險學是金融及保險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也是高職高專院校國際貿易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該課程主要介紹基本的保險理論、保險合同基本原則以及保險公司基本經營管理方法,是一門集方針與業(yè)務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且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的應用課程。如果在授課過程中僅憑教師課堂上進行理論講解,運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的。而且,單純的講授使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單調而緊張的狀態(tài),容易產生枯燥感,更談不上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而通過實施案例教學法,學生會在教師的指引下充分調動大腦去思考,一方面要闡述和討論自己的分析判斷,同時又要傾聽他人的意見。這就給學生提供了表達自己意見和進行思維創(chuàng)造的機會,改變了單純進行保險條款講解的枯燥感和抽象感,將保險原理還原到實際生活中去。
(三)案例教學法可以及時反饋信息,促進教與學的雙向交流。案例教學是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多向信息交流方式,它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單向傳遞信息的方式,使學與教都處于教師、學生及案例所組成的全方位、多層次的體系之中。在案例教學中,學生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并能得到教師的及時指導,深化和鞏固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學生在案例分析中提出的多角度的觀點可以發(fā)現(xiàn)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督促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考慮問題更全面、更細致。
二、案例教學法在保險學教學中的應用心得
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發(fā)展,各行各業(yè)對人才的衡量標準和人才價值觀念日益發(fā)生著變化,用人單位選擇人才時更看重應聘者的實踐經驗及技術應用能力。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育模式主要以培養(yǎng)社會建設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致力于高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高職教育中開展實踐性教學的意義尤其重大。就保險學這門課程的教學而言,相應的實踐性教學主要是案例教學。保險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從學生接受的角度來講,如果教師只是介紹抽象出來的理論和既定的保險條款,而不是與實際應用聯(lián)系起來,會給人枯燥空泛的感覺,也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的角度看,案例教學是學生了解現(xiàn)實問題的重要媒介,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促進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如果能與討論、角色模擬等形式相結合,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要想使案例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事情:
(一)案例選擇要適當。案例是案例教學的核心,案例的選編是案例教學的基礎和關鍵點。一般來說,選擇案例要考慮案例的典型性、真實性和分析價值等要求。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識應當是學生已經學過或即將學習的知識,這樣才能保證案例教學的順利進行,才能使學生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比如在保險學的教學過程中保險合同是該課程研究的重點,涉及大量重要的基礎概念,并且保險合同內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講授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先是給學生提供一些已經填寫好的保險合同(有規(guī)范的,也有不規(guī)范的),然后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的考慮一下,如果自己是一個有風險防范意識的人,在同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時,要考慮哪些方面的內容,讓學生提出他們的見解后,再引入話題:這個考慮過程看似簡單,其實里面包含了很多內容。因為保險雙方當事人所處的利益位置不同,簽訂合同時所關心的問題是不一樣的。而且,一份保險合同包括的內容很多,有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保險條款等等。那么這些內容又包含了許多小的方面,這也正是保險合同這章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一來,學生對于該次課的學習興趣就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了,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高了。
(二)正確處理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之間的關系。案例教學不是孤立存在的,理論教學是案例教學的基礎,而案例教學有利于加深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保險學不是完全的實驗課,它必須要先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論、概念和方法,然后進行實務性的學習。如在講述“保險的基本原則”一章時,有這樣一個案例:張某將其汽車投保了車輛損失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后該車墜崖落水。事故發(fā)生后,張某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經過現(xiàn)場查勘,按推定全損理賠。張某看到采購貨物的現(xiàn)金還在車內,就將殘車以一定的價格轉讓給王某,雙方約定:由王某負責打撈殘車,車內現(xiàn)金歸張某,殘車歸王某。殘車被打撈起來后張某和王某按約行事。保險公司知悉后,認為張某未經保險公司允許擅自處理此殘車是違法的,遂成糾紛。對于這個案例而言,一定是在相關概念都講授完備的基礎上,再組織案例分析。如果學生連最基本的概念,比如推定全損、損失補償原則的基本要求、物上代位的含義等都不理解的話,就很難對該案例作出一個合理的全面的判斷。
成功的案例教學是在講解基本理論時,結合案例分析,引導學生明確地認識案例所涉及的知識點,把生動的案例與理論知識融為一體,鞏固學生學習的基本原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樣的案例教學實施方式。案例教學的實施方式有很多具體的形式,比如課堂討論法和講解分析法等。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章節(jié)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講授“企業(yè)和家庭財產保險”一章時,由于該章主要是關于財產保險的險種介紹,實務性較強,所以主要采用課堂討論、保單分析等形式授課,即在學完各類條款內容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參考老師給出的案例資料,開展課堂討論,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在講授“保險的基本原則”一章時,由于該章內容是保險基礎理論的核心部分,涉及大量重要的基礎概念,要學生一下子通過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對實際問題作出準確回答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就采用講解分析的方法。講到一種保險原則時,先把該原則的含義、基本內容、需注意的關鍵點講解清楚,然后引入相應的案例。在實際授課過程中,除講清案例的背景、經過、主要問題及解決方法以外,教師也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一些討論。在案例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關系,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也要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克服怕羞、怕說錯的心理,師生共同打造既嚴肅又活潑的學習氛圍。
三、關于運用案例教學法的思索
案例教學法由于其自身的優(yōu)越性,在教學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要使案例教學取得預期的效果,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有些問題需要加以注意:
(一)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在不同的案例教學實施方式中,老師所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在使用講解分析法時,老師處于主導地位;而在課堂討論法中,老師要把表演的舞臺盡可能的放給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既要善于引導學生,又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fā)言,也就是說一方面要避免出現(xiàn)“冷場”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話題范圍不要過于寬泛,使課堂討論始終圍繞案例進行,以促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深化。
一、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種類多樣,但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必須以一定的科學思想作指導。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論使用何種教學方法,都必須符合地理教學的基本要求,這是我們選擇和運用地理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我認為常用的教學方法應是“講讀練”。即指“講、讀、練綜合運用”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可以將“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閱讀指導法”、“練習法”等各種教學方法的功能分別發(fā)揮到講、讀、練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發(fā)揮出它們的綜合效力 。這種方法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眼、耳、口、手、腦等感覺或思維器官,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及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的心理活動處于主動、活躍的狀態(tài),進而有效地達到教育目的。
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為什么要借助大量的教學手段?這是由于受地理學科特點所決定的。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環(huán)境和人地關系的科學,而地理學科是取材于地理科學,因而地理教學的內容具有廣泛性(涉及的領域廣闊) 、綜合性(各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之間的綜合聯(lián)系性)和區(qū)域性(地區(qū)差異性)的特點。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的比較抽象 (如地球的運動),還有大量的內容無法讓學生直接感知。就我們的教育對象――學生來說,他們的認識、理解能力比較低,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比較貧乏,涉足地理環(huán)境的空間也比較狹窄。因而使他們對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的認識、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輔以直觀的教學手段,去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障礙,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 而且還會使他們喪失學好地理課的信心,帶著沉重的心態(tài)被動地學習,的確是索然無味的苦差。
三、生動而豐富的教學語言。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指老師在完成教學任務時,使用語言作為工具和學生交往,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教師以“舌耕為業(yè)”,總是憑借一定的語言去“傳道、授業(yè)、解惑”。所以,地理教學無論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求教師用生動的語言去表達。地理教師課堂語言是否生動,直接影響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