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豬養殖對策范文

        生豬養殖對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豬養殖對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豬養殖對策

        第1篇:生豬養殖對策范文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對肉食類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同時,國家政策鼓勵畜禽養殖發展(如能繁母豬財政補貼政策),農村畜禽養殖業得到大力發展。在此過程中,文成縣的畜禽養殖業也得到迅猛發展,尤其是生豬數量大增。前幾年,文成縣的生豬養殖業發展提高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然而,這種無序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給文成縣城人民和溫州市500萬人民飲用水源安全的“大水缸”——珊溪水庫重要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提出嚴峻挑戰,對飲用水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當前,生豬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成為市收集整理、縣兩級政府和社會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筆者對文成縣的生豬養殖污染做了一些調查和研究,在此基礎上,通過本文展現文成縣生豬養殖污染現狀,分析當前文成縣在生豬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就污染治理提出膚淺的對策建議。

        一、文成縣生豬養殖污染現狀

        (一)生豬養殖的基本情況及分布

        文成縣地處浙南閩北,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支撐的欠發達縣。畜禽養殖業作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文成縣得到快速發展,這其中又以生豬養殖為主。根據筆者調查和農業部門統計的數據,截止2011年底,文成縣生豬養殖量110962頭,其中母豬存欄數20482頭、肉豬26163頭,具體情況如下表1:文成縣生豬養殖調查統計表。

        表1 文成縣生豬養殖調查統計表

        從表中看出,文成縣生豬養殖主要集中在黃坦、南田、大峃、玉壺、百丈漈等5個鎮。該5鎮生豬98046頭,占全縣生豬總養殖量的88%,存欄母豬19076頭,占全縣總量的93%。據統計,全縣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場有567個,其中黃坦鎮302個、南田鎮99個、玉壺鎮41個、百丈漈鎮33個、大峃鎮32個,該5鎮合計507個,占全縣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場89.4%。

        (二)文成縣生豬養殖污染現狀

        近年來,文成縣生豬養殖業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持、豬肉市場價格上漲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共同刺激下,在黃坦鎮母豬養殖給農民群眾帶來不菲經濟收入的“示范”下,文成縣的南田、百丈漈、玉壺、大峃等鎮農民群眾紛紛加入生豬養殖“大軍”,生豬養殖得到快速發展。然而,這種無序發展,養殖污染物未加合理治理,直接排入溪流匯入河道,造成水質不斷惡化,導致水體嚴重富營養化,水體發臭發黑。黃坦坑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黃坦鎮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場有302個,每年大量養殖糞便和污水直接或間接排入黃坦坑,在枯水期的時候,整條河流嚴重污染,黃坦坑地表水水質長期處于劣ⅴ類,對下游珊溪水庫飲用水源安全構成嚴重威脅。2010年5月,珊溪水庫就因承包期屆滿,承包人大量捕食藻類鰱魚,同時黃坦畜禽養殖污染物大量排放,曾一度出現藻類異常增殖現象。與此類似,南田鎮有生豬50頭以上的養殖場99個,主要集中在玉泉溪上游的光明村、十源村,該鎮大多數養殖場采用傳統粗放的養殖模式,有處理設施的也只有單一的沼氣池,養殖場普遍采用沖洗欄舍的方式沖洗糞便,養殖廢水直接向玉泉溪上游排放,導致玉泉溪上游水體變臭發黑,嚴重影響農村生產、生活。文成縣其余50頭以上的養殖場主要分布在玉壺鎮金星社區桃坑村,百丈漈鎮篁莊社區鎮頭村、西段村,大峃鎮中樟社區的茶龍村和周南社區的中南村。這些珊溪庫區養殖場尚有很多未實施雨污分離、干濕分離和建設沼氣池、氧化塘、人工濕地等污染治理設施,同時部分已經建設的污染治理設施卻沒有加以管理或者嚴重超負荷運載,導致現有的部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

        二、文成縣生豬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縱觀文成縣生豬養殖業發展態勢,筆者以為,導致污染產生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農牧脫節,養殖廢棄物得不到充分利用

        我國傳統的養殖業是以家庭分散養殖為主,養殖廢物通過周圍農田施肥、果蔬施肥以及環境自然消納,能夠保持良性循環。但是,近幾年,文成縣隨著規?;i養殖的迅速發展以及向城郊和附近水域轉移,造成農牧嚴重脫節,導致養殖業與種植業分離。養殖者不種地,糞便不能及時消納,糞便作為一種農業有機肥資源不能及時得到充分利用。同時,農業生產大量使用高效化肥和文成縣青壯年勞動力外出經商、務工,導致農業種植者不愿意使用畜禽糞便有機肥,養殖廢棄物得不到充分利用,使養殖廢棄物處理失去了原來傳統的出路,從而出現養殖廢棄物堆積和集中排向附近水域,形成養殖污染。

        (二)養殖規模遠超庫區環境容量,引發環境污染問題突出

        文成縣不少鄉鎮,大力發展生豬養殖,不講科學發展和生態發展,只有發展目標,沒有總量控制指標,從而步入環境污染、治理無舉、發展受阻、民怨沸騰的境地。在局部養殖密度嚴重超出環境容量的地區,環境污染問題先后引發。如,黃坦鎮母豬養殖量遠超環境容量, 而引發了下游珊溪水庫局部庫區藻類異常增殖現象;百丈漈西段村、鎮頭村以及上游南田鎮的五原村局部區域集中養殖超出環境容量,也曾一度出現百丈漈水庫部分水陸交界處藻類異常增殖現象。文成縣生豬養殖規模遠超庫區環境容量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正逐步暴露出來。因此,對文成縣生豬養殖實行總量控制勢在必行。

        (三)污染治理經費投入不足,設施單一不配套

        文成縣從2006年開始逐漸試行建設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設施,起初是先從1000頭以上的規?;B殖場開始修建沼氣池,然后逐步向規模小的養殖場開展。但修建沼氣池的前期投入較大,而且又難以給養殖業主帶來直接經濟效益,導致養殖業主:一是不愿投入資金治理污染;二是治污設施建設標準不落實,“小馬拉大車”。治污設施建設不搞可行性研究,隨意建一個沼氣池,從而導致污染物排放量與治污設施處理能力不配套,治污效果差,達不到治污標準,造成大量清洗畜禽體和欄舍場地產生的污水不能有效實施凈化處理,更談不上達標排放,導致直接污染附近水域,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使水體變黑發臭,嚴重危及養殖場周圍水體的質量和居民的健康。據統計,在文成縣眾多養殖戶中,以中小養殖戶為主,這些養殖戶一般都是養殖幾十頭生豬為主,經濟實力有限,僅靠自身投入很難做到污染物達標排放,他們大多沒有修建化糞池和沼氣池。如百丈漈鎮水庫周圍的西段村、鎮頭村的養殖戶,畜禽糞便只經過畜糞池便直接排放,嚴重影響天頂湖水庫水質,給當地群眾安全飲水造成潛在危險。

        轉貼于

        (四)環保意識淡薄

        廣大農村的基層干部對生豬養殖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足,防治畜禽污染的措施不到位,導致生豬養殖廢棄物污染嚴重。此外,農村大多數生豬養殖戶不懂得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性發展。筆者在基層環保工作時,曾對黃坦鎮馱岙村、新康村和南田鎮的五源村共3個村40戶小型養殖戶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對于畜禽養殖廢棄物防治的含義,只有12.5%的養殖戶比較清楚,65 %的養殖戶不夠清楚,而有22.5%的養殖戶不清楚。可見,廣大養殖戶的環保意識淡薄和總體素質低下,缺乏遏制環境污染的主觀能動性、污染治理經驗和防治措施,嚴重影響了文成縣生豬養殖廢棄物治理的進程和成效。

        三、推進文成縣生豬養殖收集整理污染治理的對策建議

        珊溪水庫是溫州500萬人民飲用水源的“大水缸”,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源地保護工作,現任陳德榮市委書記、陳金彪市長先后來文成縣專題督查調研珊溪水庫水源保護工作。可見,抓好生豬養殖業污染治理,保護水源地水質,勢在必行、刻不容緩。筆者就文成生豬養殖污染產生的原因,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建議:

        (一)積極開展循環利用生豬養殖廢物,變廢為寶

        生豬養殖廢物中含有豐富的營養肥料,是一種很好的有機肥,要加以充分的利用,變廢為寶。要按照“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和“多種形式、多種渠道”的治理原則,全面推廣過程控制與末端治理相結合的清潔養殖方式和農牧結合生態型治理模式。如在過程控制中實施“干濕分離、雨污分離”,末端治理通過“果園養殖業”、“畜禽-魚塘”、“畜禽-沼氣-果園”等模式的農牧結合生態型治理模式,積極引導養殖業從傳統模式向規?;?、集約化轉變,推進規?;B殖場和生態養殖小區建設。如黃坦鎮占里村沼液利用示范項目和文成縣新偉養殖有限公司綜合整治項目,充分開展循環利用畜禽養殖廢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占里村沼液利用示范項目主要采取以發展“豬-沼-菜”、“豬-沼-糧”、“豬-沼-苗”、“豬-沼-水生植物”、“豬-沼-竹”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整治養殖污染,通過建設氧化塘,種植茭白、聚草等水生植物以及綠化苗木等,變畜禽養殖廢物為資源。文成縣新偉養殖有限公司用豬糞制造有機肥,糞末和豬尿發酵產生沼氣經過壓縮進行沼氣發電,沼液用于灌溉金銀花、蔬菜和養殖水生動植物。

        (二)依據環境容量,逐步削減總量,優化發展布局

        文成縣是珊溪水庫重要飲用水源地,根據有關規劃,文成縣的畜禽養殖為2.26萬頭生豬當量的環境限制總量,因此,生豬養殖規模遠超環境容量。針對文成縣養殖總量嚴重超出環境承載能力,文成縣政府早在2006年就頒布了《文成縣畜禽養殖禁養區和限養區劃分規定》,但是除了大峃鎮、黃坦鎮等部分鄉鎮根據《劃分規定》要求分別劃定了禁養區、限養區外,大部分鄉鎮均為明確進行劃分。因此,各鄉鎮要嚴格按照《劃分規定》對禁養區、限養區進行劃分,合理控制養殖規模,從根本上解決盲目發展、隨意擴張的問題,通過關停拆除禁養區養殖戶削減養殖總量,對被關停拆除的養殖戶給予適當補償,同時政府部門應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補助養殖戶轉產轉業。對于限養區的養殖場,首先,我們要鼓勵養殖戶轉產轉業;其次,堅持適度集中養殖與分散養殖相結合優化養殖布局,要以能否消納所產生的畜禽養殖廢物為出發點;第三,因地制宜,適度集中建設生態養殖小區,引導位于溪流附近、建成區、居民集中區等敏感區域內的養殖戶進行適度集中,有利于集中處理畜禽廢棄物。

        (三)加強政府引導,加大對養殖污染治理的財政資金投入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政府在重視工業污染治理的同時,也應在養殖污染治理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在發展養殖業的同時應加大對養殖污染治理的財政資金投入。據測算,每頭母豬需配套建設3.2m3的沼氣池和4.8m2的氧化塘,根據筆者多年基層工作接觸估算,建設1m3的沼氣池需要約700元,1m2的氧化塘100元,每頭母豬僅建設沼氣池和氧化塘的污染治理投入約為2720元,因此一個100頭母豬養殖場的治污設施投入需27.2萬元,這還不包括土地政策處理和排污管網投入,可見養殖污染治理投入的成本很高,而養殖產業本身利潤低,治污投入又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從大多數中小養殖業主的經濟狀況看,其抽出資金治污的可能性小。因此,政府應著眼綜合、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大對養殖污染治理的投入,給予治污設施建設一定的資金支持。如在黃坦鎮已開展實施的“雨污分流,干濕分離”污染處理技術改造,養殖戶及時清掃干豬糞,由集糞中心統一收集加工成有機肥,政府部門通過生態補償資金給清掃豬糞的養殖戶每噸200元的財政補貼,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外,政府應該通過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價格政策和補償機制等多種方式引導養殖業主不斷加大治污的投入力度,將養殖污染治理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造其他農業基礎設施等統籌規劃,加大對養殖污染的治理力度,使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與環境保護和諧統一。

        (四)強化宣傳教育

        首先抓學習。把環境保護法規、知識,尤其是《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畜禽養殖業環境管理技術規范》等納入基層組織、干部的學習內容,開設環境保護專題講座,舉辦畜禽養殖戶環境知識培訓班等,切實提高基層干部和廣大養殖戶的環保法規、知識水平。轉貼于

        其次,抓宣傳。充分利用各鄉鎮、社區的有線電視、廣播,開辟環境保護專欄;環保、畜牧、司法、宣傳、教育等部門開展環保知識送下鄉活動,向廣大養殖戶發放環境保護宣傳資料,播放環境污染案例分析電視片,舉辦群眾參與性強的環保知識競賽,努力提高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第三,抓引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農村環境保護提到議事日程,做到環境保護天天講、時時講,切實提高廣大基層干部的環境意識,樹立起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思想觀念。此外,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組織基層領導和農民參觀生態示范縣、生態示范鎮或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交流畜禽養殖廢棄物管理經驗,激發他們參與養殖廢棄物管理的熱情。

        (五)完善地方法規和標準,依法治污

        盡管國家相關部委相繼出臺了一些有關防治畜禽養殖污染的法規、辦法和標準,為畜禽環境污染的治理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法規標準體系不健全、不實用的問題依然存在,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參照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等,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增強可操作性。一是在國家環??偩种贫ǖ摹缎笄蒺B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出臺符合本地實際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辦法,配套制定一些相應的操作規范,使養殖污染治理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加強畜禽環境污染執法隊伍建設。推行執法責任制,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使畜禽污染控制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軌道。

        第2篇:生豬養殖對策范文

        關鍵詞 pH值;酶聯免疫法;生豬尿樣;瘦肉精;試劑盒

        中圖分類號 S85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1-0286-03

        Effect of Different pH Value on Content of 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 in Pig Urine Detected with Enzyme Linked Immunoassay

        LI Qian LI Xuan-tong * ZHENG Fei-teng LUO Shu-xian PAN Guo-shan

        (Xiaolan Town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Zhong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Guangdong 528415)

        Abstract The Italian reagent box and three surrounding area reagent box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 content and the pH value of pig urine. Results showed that,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 content and the pH value of samples in certain pH scope. The different reagent boxes demanded different pH of sample,the test results were effected by the sample pH,and there was the same change trend,while there were different influence degree.The change of sample pH value was small among the recommendation pH scope of the reagent box,while the sample pH value had the remarkable difference to the test result with pH regulation of each unit out of the recommendation pH scope of the reagent box.

        Key words pH value;enzyme linked immunoassay;pig urine;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reagent box

        β-興奮劑(俗稱瘦肉精)是一類高選擇性的興奮劑和激素,具有水解脂肪、合成代謝和對非條紋肌肉組織的松弛作用[1],近年來被一些人非法添加至飼料中以提高脂肪型動物的瘦肉率和加速動物的生長[2]。人食用了飼喂瘦肉精作為添加劑的動物生產的禽畜產品后,殘留的瘦肉精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出現肌肉震顫、心悸、精神緊張、頭疼、肌肉疼痛、暈眩、惡心、嘔吐、發燒、戰栗等癥狀,嚴重者可引起死亡,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極大威脅[3]。世界多個國家都有因食用瘦肉精殘留的食物導致中毒的案例,動物養殖業非法使用瘦肉精也成為公眾關注的社會問題[4]。

        近20年來,免疫學分析方法發展較快,特別是在使用了標記抗原和抗體的分析技術后,其敏感性和特異性是原來許多經典的分析方法所不可比擬的[5]。繼20世紀50年代的免疫熒光(IFA)和60年代的放射免疫(RIA)分析技術之后,20世紀70年代初期又建立了酶標記抗原或抗體的分析技術。由于酶具有高效生物催化作用,1個酶分子在數分鐘內可以催化幾十甚至幾百個底物分子發生反應,產生了放大作用,使得原來極其微小的抗原或抗體在數分鐘后就可被識別出來,這種技術被稱為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該法自20世紀70年代初期由VAN WEEMEN、SCHUARS ENGVALL及PERLMARN等報道后,現已引起廣泛重視[6]。

        ELISA的基本原理有3條:①抗原或抗體能以物理性地吸附于固相載體表面,可能是蛋白和聚苯乙烯表面間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并保持其免疫學活性;②抗原或抗體可通過共價鍵與酶連接形成酶結合物,而此種酶結合物仍能保持其免疫學和酶學活性;③酶結合物與相應抗原或抗體結合后,可根據加入底物的顏色反應來判定是否有免疫反應存在,而且顏色反應的深淺是與標本中相應抗原或抗體的量成正比的,因此可以按底物顯色的程度顯示試驗結果。由于ELISA法一方面是建立在抗原與抗體免疫學反應的基礎上,因而具有特異性。且由于酶標記抗原或抗體是酶分子與抗原或抗體分子的結合物,它可以催化底物分子發生反應,產生放大作用,正因為此種放大作用而使該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因此,ELISA法是一種既敏感又特異的方法[7]。

        ELISA檢測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簡便易學,但其影響因素較多,主要有試劑盒內部因素和實際操作中的影響因素[8]。試劑盒內部影響因素有以下5點:①固相載體??扇苄钥乖蚩贵w吸附于固相載體而成為不溶形式,這是進行酶標記測定的基本條件。②抗原。在ELISA中,包被于固相載體表面的抗原或抗體的來源和制備方法對試驗結果均有影響。包被所用的抗原必須是可溶性的,而且要求是優質和穩定的制劑,純度和免疫原性要高。如果不純,抗原中所含雜質就會競爭固相載體上的有限位置,降低敏感性和特異性。③結合物。在ELISA中,用酶標記的抗體或抗原統稱為結合物,此為進行ELISA檢測的關鍵試劑。常規使用ELISA法的主要問題是能夠簡便地制備酶結合物,而此種制備好的酶結合物要求穩定,具有很高的酶活性,抗原或抗體的特異性,產量高、成本低。④洗滌劑與稀釋劑。為了使特異性結合的抗體量盡可能多,包被微量反應板凹孔的抗原應該稍微過量。但在孵育或洗滌過程中,已吸附的抗原可能有部分會從固相載體上被洗滌下來,從而很可能會使加入被檢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以外的蛋白質吸附到原來包被抗原凹孔的空白處,增加本底顏色,產生假陽性反應,這是限制ELISA特異性的一個因素。⑤底物。各種酶都有對底物的特異性,所以使用不同種類的酶要求有不同的底物[9]。實際操作中的影響因素有以下5點:①環境溫、濕度。ELISA檢測中所用試劑與酶的活性有很大關系,試劑盒在用于正式試驗前是否充分回溫、反應過程中溫度變化是否都達到試劑盒要求的反應條件、環境濕度過高或過低對微孔反應板也有較大的影響[10]。②反應時間。ELISA中所加酶結合物濃度,與加酶結合物后孵育時間以及加底物后孵育時間的3個因素也是相互影響的。一般講,酶結合物濃度低,則要求孵育時間長些,而酶結合物濃度高則要求孵育時間短些,可根據試驗的具體情況,變更不同因素,以取得良好的結果[11]。③洗板。洗板不夠充分或者洗板次數過多、洗板時間過長、甩板過干都會對檢測結果有不同程度的影響。④儀器要求。清潔所用儀器如吸管、燒杯試管,用于酶結合和底物的吸管和容器一定要分開。⑤試驗樣品。血清、血漿或其他體液,均可作ELISA的試驗樣品(標本)。不同樣本的組成成分、理化性質都有較大區別,樣品性質不同對酶聯免疫反應的影響也各不相同。目前常規試驗分析中所用的試劑盒是既定的,在實際工作中的檢測人員操作嫻熟、技術精湛,環境因素也比較穩定,在嚴格控制實驗條件的情況下應按照試劑要求進行操作。對試驗結果影響最大的是樣品固有的理化性質[12]。

        1 材料與方法

        選取156份新鮮生豬尿樣進行試驗分析和描述性統計,對156份樣品的pH值和瘦肉精含量均進行測定,并從中選取有代表性的樣品對其pH值進行調整,測試pH值對檢測結果的影響。供試試劑盒分別由意大利公司和深圳市三方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造,2種試劑盒所推薦的測試組織及肝臟中瘦肉精含量的pH值范圍分別為6.5~8.0和9.0~11.0。利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豬尿樣pH值分布

        從圖1可以看出,在156份樣品中,pH值為7.5~8.0的樣品所占的比例最大,為34%;其次是pH值為7.0~7.5的樣品,所占的比例為25%;占比例最少的是pH值低于6.0的樣品和pH值為6.0~6.5的樣品,所占比例均為5%。該研究中的樣品有41%為酸性樣品,有59%為堿性樣品,陽性樣品的平均pH值為6.2,陰性樣品的平均pH值為7.5。

        目前,常用的瘦肉精檢測試劑盒(如三方圓、弗賽、望爾、意大利等)并未對試劑盒適用的生豬尿樣pH值范圍進行明確的規定,但都對飼料、肝臟及組織的檢測適用pH值范圍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其中意大利瘦肉精檢測試劑盒推薦的pH值適宜范圍為6.5~8.0,按此進行分類統計可知:在156份樣品中符合此要求的樣品所占的比例為72%,即有28%的樣品不在此范圍內,若不調節pH值直接進行檢測可能無法反映樣品中瘦肉精的真實含量。

        2.2 生豬尿樣瘦肉精含量與pH值的相關性分析

        2.2.1 生豬尿樣pH值平均值及其與瘦肉精含量的相關性分析。對156個樣品的pH值和瘦肉精含量進行分析可知,pH值平均值為7.44±0.69,瘦肉精含量為(0.38±0.50)μg/mL。從表1可以看出,生豬尿樣pH值與瘦肉精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

        2.2.2 陰性樣品pH值平均值及其與瘦肉精含量的相關性分析。對144個陰性樣品pH值和瘦肉精含量進行分析可知,pH值平均為7.54±0.57,瘦肉精含量為(0.26±0.21)μg/mL。從表2可以看出,陰性樣品pH值與瘦肉精含量呈極顯著負相關。

        2.2.3 陽性樣品的pH值平均值及其與瘦肉精含量的相關性分析。對12個陽性樣品的pH值和瘦肉精含量進行分析可知,pH值平均值為6.23±0.81,瘦肉精含量為(1.74±0.84)μg/mL。從表3可以看出,陽性樣品pH值與瘦肉精含量之間無顯著相關關系,這與陰性樣品及整個研究樣品的pH值與瘦肉精含量之間的相關關系不一致,這可能是由于樣品中陰性樣品所占比例較大而引起的。

        2.3 不同pH值對生豬尿樣中瘦肉精檢測結果的影響

        2.3.1 不同試劑盒檢測同一樣品不同pH值條件下瘦肉精含量的描述性統計。從表4可以看出,用意大利和三方圓試劑盒檢測樣品中瘦肉精含量受pH值影響的規律比較明顯,隨著pH值由低到高的變化,瘦肉精含量均逐漸降低。但是與意大利試劑盒檢測結果相比,三方圓試劑盒對應的檢測結果都較低,且當pH值調至6.0以上時,檢測結果受pH值影響的趨勢不穩定,效果不明顯。

        2.3.2 同一樣品不同pH值與瘦肉精含量之間的相關性。從表5可以看出,用意大利試劑檢測同一樣品不同pH值條件下瘦肉精含量時,pH值與瘦肉精含量之間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從表6可以看出,用三方圓試劑檢測同一樣品不同pH值條件下瘦肉精含量時,pH值與瘦肉精含量之間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比較意大利試劑盒與三方圓試劑盒檢測樣品中瘦肉精含量與樣品pH值之間的相關系數可知,用意大利試劑盒檢測樣品中瘦肉精含量受pH值的影響趨勢更明顯。

        2.4 不同pH值對檢測瘦肉精含量的影響

        2.4.1 意大利試劑盒檢測不同pH值時樣品瘦肉精含量的方差分析。從表7可以看出,樣品一的pH值由4.0~9.0逐漸增加的過程,瘦肉精的含量相應的逐步降低,pH值為6.0和7.0時所對應的瘦肉精含量間差異不顯著,pH值為4.0、5.0、8.0、9.0時所對應的瘦肉精含量間差異顯著;樣品二在pH值由5.0~8.0逐漸增加的過程中,瘦肉精的含量隨之降低,且在pH值為5.0、6.0、7.0、8.0時所對應的瘦肉精含量之間差異顯著。

        2.4.2 三方圓試劑盒檢測不同pH值對樣品瘦肉精含量的影響。從表8可以看出,在樣品一的pH值由4.0~9.0逐漸增加的過程中,瘦肉精含量總體趨勢為逐步降低,pH值在6.0、7.0、8.0、9.0時所對應的瘦肉精含量間差異不顯著,pH值為4.0、5.0時所對應的瘦肉精含量間差異顯著,同時與pH值在6.0、7.0、8.0、9.0時所對應的瘦肉精含量間也有顯著差異;樣品二在pH值由5.0~8.0逐步增加的過程中,瘦肉精含量總體趨勢為逐步降低,且瘦肉精含量在pH值為6.0 、7.0時所對應的瘦肉精含量之間差異不顯著,在pH值為5.0、8.0時所對應的瘦肉精含量差異顯著,pH值為6.0、7.0時測定的瘦肉精含量與pH值為5.0、8.0時的測定的瘦肉精含量差異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生豬尿樣中瘦肉精含量與樣品pH值之間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陰性樣品中瘦肉精含量與樣品pH值之間呈極顯著負相關,陽性樣品中瘦肉精含量與樣品pH值之間無顯著相關關系,這可能與該試驗所選用的試驗樣品中陰性樣品占的比例較大有關。用意大利試劑盒與三方圓試劑盒檢測同一樣品不同pH值條件下生豬尿樣中瘦肉精的含量并進行相關分析可知:這2種試劑盒檢測的樣品中瘦肉精含量與生豬尿樣pH值之間均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意大利試劑盒受pH值變化的影響更大,這可能與意大利試劑盒所推薦的樣品適宜pH值范圍比三方圓所推薦的樣品適宜pH值范圍窄且偏酸性有關。

        對初始檢測結果為陽性的中性樣品進行pH值調節后進行分析可知,在試劑盒所推薦的適宜pH值范圍內樣品的檢測結果受pH值影響的差異不顯著,在試劑盒推薦的pH值范圍以外每調高或調低1個pH值單位都會導致檢測結果間產生極顯著差異。

        建議在用酶聯免疫法檢測生豬尿樣中的瘦肉精含量時應提前將樣品pH值調節至試劑盒推薦的pH值范圍內,以減少因樣品理化性質不同對檢測結果帶來的影響。同一樣品不同pH值時檢測結果差異顯著,其原因是由于pH值的變化影響了樣品中的組分及其活性,還是樣品pH值的變化影響試劑盒所采用的試劑活性尚需進一步研究。

        4 參考文獻

        [1] 劉國艷,柴春彥.如何全面認識“瘦肉精”[J].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2(6):1-3.

        [2] 張桂才.鹽酸克倫特羅――違禁藥品[J].湖南飼料,2001(3):11.

        [3] 曾蕓,李軍.克倫特羅的殘留與危害[J].廣西畜牧獸醫,2003(2):93-95.

        [4] 楊曙明,高生,范里,等.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飼料中克倫特羅[J].中國飼料,2002(10):15-16.

        [5] 米建萍.鹽酸克倫特羅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8(8):1687-1689.

        [6] 李峰,金池國.酶聯免疫法在克侖特羅等β興奮劑檢測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3(2):208.

        [7] 陳存社,呂會田,郭鳳蓮.ELISA檢測鹽酸克倫特羅殘留的方法學評價[J].食品科學,2006(9):200-203.

        [8] 徐國茂,胡翊煒,王,等.鹽酸克倫特羅檢測中存在的問題[J].廣東飼料,2007(3):37-38.

        [9] 范鋒,毛愛民,倪谷間.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鹽酸克倫特羅常見誤差分析及解決對策[J].畜牧獸醫雜志,2008(1):28-29.

        [10] 賀艷,鄭文杰,劉,等.酶聯免疫法測定豬肉中克倫特羅殘留量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9(4):123-126.

        第3篇:生豬養殖對策范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自主學習;學習能力

        一、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職學校的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化高職院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基本目標。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也已經成為提高高職院校學生整體素質,實現高職院校學校目標的關鍵手段。

        二、自主學習的概念及其內涵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自覺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自主學習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學習方法最大的區別在于自主學習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分析能力以及探索實踐能力,來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的提高。自主學習是一種現代化的科學學習方法,也是提高高職學生自律性、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的有效手段。自主學習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導學生自我學習的機制,其實質就是學生自我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能力以及掌握學習策略的過程。

        (2)高職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對于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目標具有很強的自,這很適合于高職學生在技能學習階段來提高自己學習的積極性。

        (3)自主學習作為一種指導型的學習模式,通過以總的教學目標作為框架性的指導,在教師的具體指引下,高職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條件完成學習任務的全新學習模式。

        三、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方法與能力培養工作的意義分析

        (1)自主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高職階段學習的適應性。高職學生結束高中階段的學習步入高職院校后,由于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內容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導致學生的學習不適應,學習目標不明確、動力不足,通過自主學習可以促使高職院校的學生逐步的適應高職院校的學習生活,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規劃。

        (2)自主學習能夠實現學生學習角色的轉換。通過自主學習能夠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設計以及自主求知創新,可以實現高職教學方法手段、教育創新意識水平的提升,對于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自主學習能夠有效的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效率。高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通過自主學習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強化高職學生的實踐探索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四、目前高職學生在自主學習方法與能力培養方面的制約問題

        (1)影響高職學生自主學習的客觀因素。影響高職學生自主學習的客觀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為社會因素:由于當前社會環境更為復雜,商業氛圍更加濃厚,各項娛樂項目多樣且極為吸引青少年,使得整個社會的向學氣氛并不濃烈;學校制度因素: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職學校由于要吸引生源、在學生的教育管理上存在著“嚴進寬出”的問題,這就導致高職學校里的學習氣氛不夠濃厚;生源因素:由于考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和成績上普遍與考入本科院校的學生存在差距,部分高職學校的學生不能樹立自主學習的主觀意念,學習主動性不高;因此高職學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學習目標不夠明確,更是難以學以致用。

        (2)高職學校學生自身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高職學校的學生在高中進入學校以后,在學習上仍然像高中階段一樣以教師作為學習中心,機械的學習,無法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和方法,在學習上不夠積極主動,在學習方面的興趣不高,缺乏獲取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驅動力。

        (3)高職學校學生自主學習方法陳舊。學習方法是確保高職學校學習效率的關鍵,但是現階段部分高職學校的學生在學習方法上依然較為落后,尤其是未能結合現代教學方法,對于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先進教學手段應用力度不足,導致高職學校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不高。

        五、提升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意愿以及學習能力的可行方案

        (1)轉變教學理念,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實現高職學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在教師方面應該提供寬松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提供良好的條件。首先,在高職學校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的設定上,應該深入分析學生對于學習的需求,通過設計與學生認知水平相適應的課堂活動來激發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中的積極性。其次,對于教學手段教師應該積極的補充各種教學資源以及手段來為高職學校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的條件,例如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或者自主編寫教材等方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第三,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由于高職學校的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主,因此在教學內容上應該結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通過深入工廠或者是車間等方式來強化高職學生的體驗,增強其自主學習的信心。

        (2)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以及提高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高職學校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因此針對現階段部分高職學生缺乏自主學習動力的問題,應該將其作為重點對高職學校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優化。首先應該對高職學校的學生展開系統的入學教育,讓學生在學習伊始就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讓學生都能夠認識到學習是一種需要自主性的活動。其次,高職學校的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激發高職學校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情感上激勵學生自主的學習,通過激發高職學生的上進心來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效果。

        (3)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高職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的途徑。首先高職管理部門應該針對高職學校的學生在網絡資源的使用方面強化培訓,促使高職學校的學生能夠自主的使用網絡學習系統,充分利用在線學習資源以及圖書館數字化資源,獲取信息量豐富的教學資源,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其次,應該做好網絡技術學習的反饋工作,由于學生在自主利用網絡資源學習過程中會存在各種疑問,因此針對學生在網絡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應該由教師組織做好反饋工作。通過有教師組織定期答疑,對學生在網絡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釋疑,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效果。

        (4)完善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首先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應該積極的做好引導工作,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掌握方法,讓學生明白如何看書、如何利用學習資源,讓其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同時可以設置設計課程讓學生自行參與分析。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例如設置學生講課活動,并由專業教師進行點評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興趣,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六、結語

        在當前我國社會需求的大背景下,對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就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必須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及學習能力,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水平,推動高職院校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水平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福奎.網絡環境下高職生“一體兩翼”自主學習策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8):174-175

        第4篇:生豬養殖對策范文

        關鍵詞養豬業;存在問題;發展對策;安徽肥東

        畜牧業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首選產業和有效途徑。在畜牧業中生豬產業所占比重大、優勢明顯、潛力巨大,是絕大多數農民家庭肉食品自給和增加現金收入的重要來源。為了全面掌握肥東縣養豬業的發展狀況,筆者深入村鎮廣泛開展調查,在了解掌握肥東縣養豬業現狀、特點、優勢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快發展養豬業的對策措施。

        1肥東縣養豬業存在的問題

        1.1養豬成本與養豬效益非正比增加的矛盾

        從2009年養豬效益看,雖然養豬效益較往年有所提高,每頭生豬出欄純收入(除勞動力)達300~400元,在純收入提高的背后卻是養豬成本迅速上漲:一是仔豬、飼料成本的增加。仔豬價格不斷攀升,豬飼料價格不斷上漲;每出欄1頭生豬,飼料成本增加40~50元,仔豬成本增加200~250元[1]。二是勞動力、水電費用增加。農村勞動力結構變化較大,外出打工者增多,在家養豬不如外出打工掙錢多,從事生豬養殖既臟又累,還要承擔疫病和市場風險,導致散養的農戶減少[2]。加之水電、運輸、勞動力等飼養成本居高不下,使得生豬養殖效益的增長空間受到壓縮,在“養豬一頭不如打工一周”的效益比較下,不少青壯年農民寧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從事養殖業。

        1.2生豬市場價格波動大與養殖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低的矛盾

        與其他產業相比,養豬業屬“三高一低”產業,即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低回報。目前,生豬養殖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從長期生產看,生豬產業缺乏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養殖戶經不起市場低潮沖擊;傳統的生豬養殖缺乏組織動作,組織化程序低,無法將分散的養殖戶組織起來形成養殖合力,難以預測和適應市場的變化,無法承受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只能被動應付,使養殖者失去養殖的積極性。

        1.3疫病形勢嚴峻與防控難度大的矛盾

        傳統分散飼養中公共衛生防疫建設存在部分空檔,加上動物防疫可追溯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動物疫病嚴重威脅著養豬業的發展。一些常規疫病在一些規模飼養戶和防疫空白村時有發生,造成一定經濟損失[3,4]。2007年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在一些規模養殖戶和新進豬群中發生,疾病多數引起全縣豬大批死亡,對養豬業的危害性極大。同時多數養豬戶對豬的防疫保健意識不強,重飼養輕防疫、重治療輕保健,沒有按要求和需要建立免疫程序,對新的病種沒有足夠重視,不采取免疫措施,一旦發病損失較大,將影響養殖戶增養補欄的積極性。

        1.4生豬良種體系建設與現代化要求的矛盾

        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肥東縣母豬飼養量總體較少,大多數養殖戶母豬飼養水平低下,農戶自繁自養能力不強。從外省調入的仔豬抗病能力較弱、疫病風險較高、損失較大,導致仔豬購買成本增加。由于資金投入少,品種改良規模小、范圍窄,加之生豬生產以農村散養為主,沒有形成完善的良種繁育體系和科學的飼養管理體系,使良種良養普及率低。

        1.5投入不足與畜牧業快速發展之間的矛盾

        養豬業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又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圈舍、良種、飼料、防疫等都需要一定的投資。據預算,一個千頭豬場僅固定資產投入就需要60多萬元,同時商品豬從出生到出欄上市約6~8個月內需花費1 100~1 200元,資金周轉周期長,需要流動資金大。由于規模養殖土地大部分為租來的閑置土地,養殖場不能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導致很多規模養殖戶多年來處在低水平運行狀態。而養豬除省級有一定項目投資外,縣鄉級對養豬業建設項目的配套投入較少,信貸投入、民間資本以及外資投入也不足。另外,加工龍頭和市場建設滯后,除圍繞縣城供應的定點屠宰廠外,市場信息體系建設滯后,制約著養豬業產業化進程。做大做強生豬業,要社會資金及金融資金進入,需要各級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良種推廣、動物防疫、養殖戶貸款政策性貼息等方面加大投資。

        2肥東縣養豬業發展對策

        通過對肥東縣養豬業的調研,認識到肥東縣養豬業資源較豐富,市場容量較大,技術較成熟,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重新審視養豬業的現狀、外部條件和發展前景,不得不認識到:養豬業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應確立發展生豬產業、做大做強生豬產業的科學定位,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用工業理念和產業化思路來謀劃、推進生豬產業的發展;以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產業提質增效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突出良種繁育、疫病防治、標準化養豬示范基地建設為重點;實施養豬業良種化、標準化、規模化經營,推進養豬業生產方式的根本轉變,促進全縣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2.1切實加強對生豬生產的組織領導

        把生豬生產納入各級領導的重要議事日程,立足肥東縣實情,統一思想,上下一致,齊抓共管,針對肥東縣的資源優勢和生產潛力,對畜牧業內部結構進行比較客觀的調整。按照“以農養豬、養豬促農”的要求,穩定千家萬戶養殖,重點發展適度規模養殖。采取個人、集體、國家有機結合的辦法大力發展養豬業,選擇養豬水平比較高的地區,發展養豬小區、家庭規模養殖場等適度規模養殖,開展仔豬繁育和商品豬生產基地建設。

        2.2完善良種繁育體系

        將豬的品種改良作為提高養豬生產能力的一個突破口,從行政到業務給予高度重視,按照《畜牧法》及畜種區域規劃,加大對引進和出售種豬的管理,實行良種鑒定、登記制度,堅決取締劣雜公豬,加快瘦肉型豬改良推廣步伐,促使豬種品質優化。按照養豬生產“三化”繁育體系的要求,加大新品系的培育和優良豬種引進;鼓勵農戶飼養二元生產母豬,大力推廣豬的人工授精和三元雜交優質肉豬生產技術;建立穩定的區域性母豬飼養基地,提高高繁優良母豬比例,增加仔豬來源。

        2.3轉變養殖方式,大力推廣標準化養殖

        飼養方式落后是養豬產業發展緩慢、效益不高的一個關鍵性制約因素,加快發展養豬業,必須大力轉變傳統的養殖方式,將現代化養殖作為今后生豬養殖的關鍵措施來抓,將綜合配套技術應用于養豬,突出良種應用,配合飼料、疫病防治、科學飼養流程與生態養殖、沼氣池建設利用等技術的應用。在今后工作中因勢利導,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扶持,加快示范村、養殖小區建設和扶持大戶規模養殖,加快推進標準化養殖,在一些條件成熟,生產有一定規模和實行標準化養豬的地區,開展無公害、有機畜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全面推進標準化養殖,便于統一優良品種和科學飼養防病技術。

        2.4加強養豬技術培訓,提高科技含量

        畜牧業現代化需要養殖戶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只有掌握了系統理論知識的人才能切實做好動物防疫工作,才能生產出無公害的畜禽產品。在今后工作中結合生產實際,以人為本,下大力氣開展不同層次的科學養豬技術培訓。全面認真實施千家萬戶科技入戶工程,做好畜牧科技普及型培訓工作。針對規模養豬戶(場),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和技術難點,建立健全長效培訓機制,實行注冊登記長期跟蹤培訓,深化培訓內容,從普及型培訓轉向專業型培訓。同時鼓勵飼料獸藥廠家和經銷商結合產品推廣開展科學養豬技術培訓。要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努力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理論與實踐操作的能力。要加大對新技術推廣應用力度,密切關注國內外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發展動態,及時推廣人工授精、生態養殖、標準化養殖等技術,全面提高養豬業的科技含量。

        2.5加強防疫保健,確保養豬業健康發展

        針對現階段豬病十分復雜的現狀,切實加強生豬防疫保健:一是積極爭取資金加強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加強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和防疫冷鏈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免疫、檢疫和疫病監測,突出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等重大疫病的防控,落實強制免疫,強化內防外堵,確保不發生大的疫情。二是積極引導和指導養豬大戶強化豬的防疫保健意識,把防治疫病資金用在防疫保健上,并制定切合本場本戶生產實際的免疫程序,做到計劃免疫,對一些新的病種有免疫防治。三是畜牧部門要根據養豬生產實際,強化疫病的監測工作,對近年來疫病監測中發現的新病種及時制定防控方案,開展早期預防免疫。四是將發展暖棚養豬與沼氣池建設、資源循環利用、環境保護等工作結合起來,強化對糞水及其他污物的再利用,防止糞水污染環境。在集約化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建設一批利用養殖場糞污生產沼氣和有機肥項目。

        2.6切實增加投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發揮養殖戶、加工企業市場主體作用的同時,政府必須在基礎設施建設、良種推廣、動物防疫、政策性貼息補助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對優質種源生產場應給予相應的財政補助,農村認真落實母豬補貼和保險,對種公豬引進也應給予相應的政策性補貼,以保障生豬生產的基礎。二是建立生豬產業扶持和穩定發展基金,對因產業發展波動而受損的規模養殖給予政策性扶持補助,穩定肉豬市場供應。三是加大科技推廣,重點解決生豬養殖中的技術問題,如優良雜交組合篩選、提高母豬生產力、重大疫病監測防治等,幫助養豬者提高生產能力,節約生產成本,節支增效。四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安徽省有關生豬產業扶持政策,搞好項目篩選、養殖小區的驗收完善和省級龍頭企業的上報工作,爭取國家和省級資金扶持。爭取縣財政資金支持,扶持生豬產業發展。

        2.7積極推進生豬產業化進程

        一是畜牧部門積極為公司、協會、合作社、農民牽線搭橋,使其形成發展合力,有效解決肥東縣生豬生產中農戶單打獨斗、品種和產品規格多、飼養小規模與大市場難于銜接的問題。積極引導養殖戶成立生豬產、銷合作社,將分散的農戶形成合力,使養豬做到規模化、標準化。鼓勵專業合作組織和大型豬場投資建設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和專業批發市場,發展訂單生產,形成“公司+合作社+養殖戶”和“龍頭企業+養殖小區+養殖戶”的經營模式,增強養殖戶擴大規模養殖的信心。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營造寬松的投資環境,爭取在良種、飼料、加工等方面引進資金、技術、廠商,解決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三是積極扶持協會及經濟合作組織和畜產品經紀人及營銷隊伍,建立健全產前、產中、產后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畜牧業市場化進程。四是健全和完善市場流通體系,建立專業交易市場,開通綠色通道,鼓勵和支持生豬專業定點收購及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壯大;加強預警體系建設,科學預測市場和消費需求走勢,正確引導生產和經營決策。

        3參考文獻

        [1] 祁跟兄,胡永杰.青海省民和縣養豬業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養殖與飼料,2008(6):108-109.

        [2] 陳開升.諸暨市養豬業生產現狀和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中國畜禽種業,2007(10):62-63.

        第5篇:生豬養殖對策范文

        一、生豬出欄價格下降

        調查戶出欄生豬均價12元/公斤,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與上季度13.13元/公斤相比下降了1.13元,降幅8.61%。

        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2014年春節前后豬價不漲反跌,生豬價格淡季不淡、旺季不旺,部分養殖戶又惜售壓欄,繼續熬著,導致生豬存欄偏高。

        二是豬肉消費需求下降。今年春節前后氣溫比往年高,消費者儲藏肉減少,豬價下跌。

        三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提高了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豬肉的替代品選擇不斷增多,提倡少吃肉,多吃菜,合理膳食,豬肉消費比例有所降低,生豬供應和豬肉消費量此消彼長,致使豬價和肉價雙雙下滑,這也使生豬價格下降的原因。

        四是中央八項規定等一系列禁令出臺,國家提倡勤儉節約,杜絕浪費,再加上公款消費的大幅減少,餐飲業受到很大影響,隨之豬肉消費也受到影響,這樣對豬肉的需求量減少,也不同程度上加劇了生豬供大于求的矛盾,從而導致生豬價格的持續下降。

        二、仔豬價格下跌

        三、生豬飼養總成本略降

        規模調查戶生豬頭均飼養總成本1199.65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80.48元,降幅為13.08%,環比下降了106.74元,降幅8.17%。飼養成本下降的原因是仔畜費下降。由于今年以來我縣生豬市場行情低迷,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受挫,導致仔豬價格有所下降;其次由于生豬價格下跌,養殖戶養的豬,縮短養殖期,使其飼養成本低,這樣養殖戶減少虧損。

        四、生豬養殖虧損

        規模調查戶生豬頭均凈利潤為69.02元,環比下降38.39元,降幅為35.74%。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生豬市場的客觀因素。今年我縣生豬價格持續低迷,造成了生豬養殖虧損。

        另一方面是養殖戶的主觀意識。部分養殖戶為獲得更大效益,在1月份生豬價格相對較好的時候壓欄惜售,期待春節前的好價格,但春節前后生豬價格不漲反降,且一跌再跌,后期養殖戶壓欄大豬被迫出欄,致使一季度生豬養殖出現深度虧損。

        針對生豬價格下跌之實際問題,應采取相關對策:

        1、扶持生豬生產,保持必要的地方凍豬肉儲備、維護市場穩定;鼓勵肉食加工企業增加加工消耗。

        2、加強政府調控,以穩定生豬生產,保障養殖戶利益。

        3、建議廣大養豬戶密切關注相關部門監測的生豬生產和市場價格信息,合理安排生產,做好飼養管理,加強疫病防控,及時調整生豬存欄結構,適時出欄,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第6篇:生豬養殖對策范文

        平陰縣物價局對平安養豬場和南壇養豬場調查顯示,今年以來,平陰縣生豬市場行情低迷,生豬出售價格持續走低,生豬價格一跌再跌,養殖戶虧損。

        一、生豬出欄價格下降

        調查戶出欄生豬均價12元/公斤,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與上季度13.13元/公斤相比下降了1.13元,降幅8.61%。

        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XX年春節前后豬價不漲反跌,生豬價格“淡季不淡、旺季不旺”,部分養殖戶又惜售壓欄,繼續熬著,導致生豬存欄偏高。

        二是豬肉消費需求下降。今年春節前后氣溫比往年高,消費者儲藏肉減少,豬價下跌。

        三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提高了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豬肉的替代品選擇不斷增多,提倡少吃肉,多吃菜,合理膳食,豬肉消費比例有所降低,生豬供應和豬肉消費量此消彼長,致使豬價和肉價雙雙下滑,這也使生豬價格下降的原因。

        四是中央“八項規定”等一系列禁令出臺,國家提倡勤儉節約,杜絕浪費,再加上公款消費的大幅減少,餐飲業受到很大影響,隨之豬肉消費也受到影響,這樣對豬肉的需求量減少,也不同程度上加劇了生豬供大于求的矛盾,從而導致生豬價格的持續下降。

        二、仔豬價格下跌

        仔豬均價12.53元/公斤,與去年同期16元/公斤下降了3.47元,降幅21.69%,環比下降了2.47元,降幅16.47%。據調查戶反映,受豬價的持續低迷,仔豬補欄進度比較緩慢,從而限制了仔豬價格上行,出售仔豬虧損依然較重。

        三、生豬飼養總成本略降

        規模調查戶生豬頭均飼養總成本1199.65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80.48元,降幅為13.08%,環比下降了106.74元,降幅8.17%。飼養成本下降的原因是仔畜費下降。由于今年以來我縣生豬市場行情低迷,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受挫,導致仔豬價格有所下降;其次由于生豬價格下跌,養殖戶養的豬,縮短養殖期,使其飼養成本低,這樣養殖戶減少虧損。

        四、生豬養殖虧損

        規模調查戶生豬頭均凈利潤為69.02元,環比下降38.39元,降幅為35.74%。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生豬市場的客觀因素。今年我縣生豬價格持續低迷,造成了生豬養殖虧損。

        另一方面是養殖戶的主觀意識。部分養殖戶為獲得更大效益,在1月份生豬價格相對較好的時候壓欄惜售,期待春節前的好價格,但春節前后生豬價格不漲反降,且一跌再跌,后期養殖戶壓欄大豬被迫出欄,致使一季度生豬養殖出現深度虧損。

        針對生豬價格下跌之實際問題,應采取相關對策:

        1、扶持生豬生產,保持必要的地方凍豬肉儲備、維護市場穩定;鼓勵肉食加工企業增加加工消耗。

        2、加強政府調控,以穩定生豬生產,保障養殖戶利益。

        3、建議廣大養豬戶密切關注相關部門監測的生豬生產和市場價格信息,合理安排生產,做好飼養管理,加強疫病防控,及時調整生豬存欄結構,適時出欄,盡量避免不

        必要的損失。

        第7篇:生豬養殖對策范文

        關鍵詞生豬產業;發展優勢;現狀;制約因素;對策;安徽定遠

        1定遠縣生豬產業發展優勢

        一是養豬基礎好。定遠縣是養豬大縣,省級已把江淮肉豬帶作為全省五大產業帶重點實施,在2003年開始的畜產品優勢區域規劃中,已將江淮地區規劃為安徽省和全國生豬優勢區域,定遠縣已納入全國生豬優勢區域重點縣。二是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定遠縣是國家瘦肉型商品豬基地縣,又是國家農業標準化—瘦肉型豬生產系列標準試點縣??h委、縣政府早已將三元雜交豬生產列為定遠縣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從事生豬產業。按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對定遠縣優質瘦肉豬產業化建設進行重點扶持。三是畜牧獸醫科技服務體系健全,技術力量雄厚。全縣22個鄉鎮畜牧獸醫站,基礎設施建設較完備。全縣有畜牧技術人員168人,他們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為全縣畜牧業的發展提供較為完善的服務和技術保障。四是地理環境優越。安徽省滁州市是省轄市,下轄2區(瑯琊區、南譙區)、2市(天長市、明光市)、4縣(鳳陽縣、全椒縣、來安縣、定遠縣),位于安徽東部,地處江淮要沖,緊臨長三角發達地區,地理位置優越。

        2生豬產業發展現狀

        一是生豬飼養量持續增長。2009年,盡管受甲型流感的影響,但定遠縣生豬生產仍取得較快增長。2009年全縣生豬出欄1 273 722頭,生豬存欄640 412頭,其中能繁母豬存欄83 596頭,比2008年分別增長9.1%、15.0%、3.2%。二是畜牧科技推廣不斷深入,科技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通過采取加強領導、科技幫扶、技術培訓、印發科技明白紙等措施,推廣畜禽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及動物疫病的綜合防治技術,提高農戶科學養畜意識和商品意識,實現了畜禽廄舍改造、配合飼料應用、秸稈青貯、三元雜交豬生產、科學飼養、良種良繁及疫病綜合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2004年定遠縣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時,重新聘用68名技術能力強、業務素質好的鄉鎮畜牧獸醫技干和181名村級防疫員,逐步形成縣級技術人員包鄉及重點養殖大戶,鄉鎮技術人員與村級防疫員包村的技術服務體系。三是適度規模養豬發展迅速,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截至2009年底,定遠縣有1萬頭以上豬場5戶,1 000頭以上豬場147戶,100頭以上豬場1 568戶,生豬規模養殖比例達到65%。近幾年,生豬養殖戶自愿組織,成立合作社和協會,已成立各類合作社、協會86家,成員數6 941家,帶動農戶數12 015家。

        3制約因素

        一是生豬生產用地問題難以解決。隨著城市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以及國家對基本農田保護力度加大,畜牧業用地受到制約。一些畜禽養殖場被強制性搬遷出城鎮,有些由于無法落實土地而被強制關停;新發展的規模養豬戶在土地的落實上更加困難[1]。二是規模豬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定遠縣大多數規模豬場無污染物處理設施,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環境污染問題不僅使養殖場與周邊農民的矛盾越來越大,農民上訪事件時有發生,造成社會不穩定,而且由于環境污染,又嚴重威脅生豬生產的持續發展[2]。三是生豬產業組織化程度仍然偏低,產業結構不完善。雖然定遠縣生豬產業發展有一定的規模和基礎,但專業化、規?;饺缘?。雖有86家養豬生產合作社和協會,但管理松散,不能形成緊密團體,對生豬產業發展起不到相應作用。另外,定遠縣生豬產業仍處于初級階段,無大的龍頭企業和深加工企業,仍以對外出售生豬為主,受市場因素制約大。

        4對策

        一是制定出臺生豬產業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進生豬產業穩步發展[3]。定遠縣雖然早已將三元雜交豬生產列為定遠縣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從事生豬產業,但真正落實到位的較少??h政府應每年拿出部分資金,用于生豬生產,將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同時,相關部門要在用地、用水、用電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鼓勵農民投入生豬生產,以促進生豬生產穩定發展。二是統籌規劃,妥善解決規模養殖用地問題。按照“保護耕地、統籌規劃、妥善解決”的總體要求,充分利用定遠縣的荒山、荒地,科學編制畜牧業用地規劃,解決好生豬產業用地困難。三是制定生豬產業污染物治理規劃,走循環經濟發展之路[4]。針對定遠縣生豬產業現狀,制訂生豬產業污染物治理規劃,科學處理養豬場的污染物,遵循循環經濟原則,把豬糞尿制成有機肥,或制成沼氣綜合利用,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四是加強疫病防控,確保生產安全。縣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制定生豬疫病防治計劃,實施豬口蹄疫、豬瘟、豬藍耳病等重大疫病強制免疫,確保健康發展。同時,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重點解決和提高村級防疫員福利待遇,建立一支穩定的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確保定遠縣生豬產業發展。

        5參考文獻

        [1] 譚美英,武深樹.關于加快生豬產業化發展的思考[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5,26(4):53-54.

        [2] 賀飛,王志成,馮德英,等.對生豬生產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8(6):105-106.

        第8篇:生豬養殖對策范文

        關鍵詞:豬肉價格;CPI

        一、豬肉價格影響因素及其對CPI的影響機制

        (一)豬肉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1 頻繁變動的豬糧比擾亂養殖戶預期

        2 政府調控政策的順周期性

        3 散養比例偏大

        4 疫情頻發導致生豬供給不足

        (二)豬肉價格對CPI的影響機制分析

        通貨膨脹從本質上而言是一種貨幣現象,因此豬肉價格也會受到貨幣供給量的影響。近兩年來迅速上漲的豬肉價格以及居高不下的CPI,很大程度上源于金融危機后政府為了刺激經濟增長所投放的天量貨幣。但同時應注意到,由于生豬養殖的周期性特征,生豬價格還具有在貨幣量影響之外的內在變動機制,且這種與貨幣量無關的價格變動同時可能傳導至其他商品,進而對CPI產生影響。

        1 豬肉價格對CPI的直接影響

        豬肉價格作為CPI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其變動必然會對CPI造成一定影響。我國CPI構成共含有8類商品,其中食品類商品占比最大,權重超過33%;而豬肉在食品類商品中權重超過10%,成為CPI中權重最大的商品之一。2007年4月至8月,豬肉價格上漲幅度達56%,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2007年3月份我國CPI突破3%的警戒線,8月份達到6.5%,創下自1997年以來的10年來最高點。

        考慮到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食品類消費支出占比總體呈現出下降趨勢。2011年國家統計總局調整CPI權重,其中食品類商品比重所下降2.21%;但食品依然是CP]中最大的權重部分,食品價格上漲10%,CPI就會被推高3%。2011年6月的CPI達到6.5,創3年的新高。其中,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2.4%,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4.38%,占CPI漲幅的67.4%;而豬肉價格同比上漲56.7%,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1.46%,占CPI漲幅22.5%。

        2 豬肉價格對CPI的間接影響

        豬肉價格的變動,會導致相關商品價格的變動,進而進一步增加對CPI的影響。在我國,豬肉在消費者動物蛋白類食物中占絕對優勢地位。雞肉、雞蛋均對豬肉的替代效應,要遠強于豬肉對雞肉、雞蛋的替代效應。因此當豬肉價格上漲時,消費者的食物支出顯著增加,豬肉價格上漲到一定程度后,消費者將選擇雞肉或者雞蛋等其他動物蛋白類食物來代替豬肉,需求的增加將推動雞肉、雞蛋等其他動物蛋白類食物的價格上漲,促使CPI進一步上揚。

        同時,豬肉是我國居民動物類蛋白的主要來源,其價格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居民消費支出結構,甚至會影響居民日常支出結構。這種機制同樣會對其他商品的價格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具體影響機制較復雜,此處不作具體分析。

        二、相關對策建議

        (一)遵循科學養豬的規律,提高養殖水平

        近幾年,我國生豬養殖飽受疫情影響,直接導致存欄母豬、仔豬死亡,影響下一輪豬肉供給,豬肉供給的大起大落與疫情有著直接的聯系。雖然,近幾年政府推出生豬保險、加強防疫工作力度等措施;但是,科學養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合理優化生豬養殖結構

        從我國目前的生豬養殖狀況來看,散養比例超過60%。與規?;B殖相比,散養對疫情的防疫能力較差;承受價格波動風險的能力較低;養殖彈性偏大。但是,散養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之處。據相關數據顯示,散養獲得的主要產品產量高于規模養殖;而且,散養不同于規模化養殖所采用的定位欄,能夠使得生豬擁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提高生豬體質,瘦肉含量更高。此外,相比于規模養殖戶,散養戶對于市場的信息更為靈敏,正是其飼養的靈活性,可以有效均衡市場供給。

        (三)變順周期調節為逆周期調節

        目前政府的調控手段顯示出較強的順周期性,與市場自身的調節作用重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豬肉價格波動幅度。因此,面對豬肉價格的波動,政府應該轉變調控手段及思路。

        首先,應該采取逆周期性的調節方式。當豬肉價格高漲或下跌時,應該放棄補貼政策,讓位于市場進行調節,因為價格高漲本身就會對養殖戶形成補欄的刺激信號,價格下跌會減少補欄積極性。其次,應側重于信息方面的宏觀調控,建立及時的生豬相關數據平臺。包括,由國家設置信息分級預警機制和根據地域建立市場供求信息平臺。根據不同地域的生豬市場狀況信息,可以有效調控豬肉的流通,理順豬肉流通機制,緩解部分地區的供求矛盾。

        (四)鼓勵養殖戶積極參與期貨市場,增強避險能力

        與其他行業相比,豬肉養殖業對于飼料的依賴性較高。其中,飼料成本可以占到生豬飼養直接成本一半。養殖戶可以應用期貨市場進行玉米和豆粕合約的操作,來規避其飼料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期貨交易風險性較大,養殖戶往往由于專業知識欠缺和認識不足,形成對期貨市場的抵觸。這就需要由中期協牽頭,期貨公司參與,開設相關的期貨市場知識宣傳班,深入農村進行知識普及,提高廣大養殖戶參與期貨市場的積極性。

        此外,根據國情,推出生豬期貨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基礎已經具備,生豬期貨理應提上日程盡快推出,從而促進生豬供給和實現價格穩定,推動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生豬期貨推出也為眾多生豬養殖戶提供了規避生豬價格波動的風險。

        (五)將農超對接作為豬肉銷售的新思路

        農超對接是國內很多學者針對蔬菜價格波動劇烈提出的解決途徑之一,但是通過分析發現,我國在蔬菜方面實現農超對接的客觀條件有待進一步完善。農民與超市存在打交道的困難;蔬菜在超市銷售并不能成為利潤點,而且蔬菜不宜儲存。

        與蔬菜相比,豬有一定的特殊性,反而使豬肉可以成為農超對接突破口。首先,與一般的肉店相比,超市規模大,信譽好,冷藏設施更加完善,為其食品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提高居民消費豬肉的放心度。其次,超市與屠宰場都以規?;癁橹鳎奖銓?。規模是超市和屠宰場盈利的關鍵因素,只有規模足夠大,才能保證盈利。規?;耐涝讖S中具有相關檢疫環節,可以將經過檢疫的豬肉直接運往超市進行銷售,有效地減少中間環節,降低豬肉價格,為居民提供價低質優的豬肉。

        參考文獻:

        第9篇:生豬養殖對策范文

        [關鍵詞] 價格傳導;誤差修正模型;豬肉產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05. 101

        [中圖分類號] F32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5)05- 0210- 03

        0 引 言

        目前,中國生豬養殖產業的典型特點是,以農民家庭為單位的農村散養戶和規模生豬養殖戶并存,農村散養戶數量多,其生豬出欄量占據總出欄量的較大比重。農村散養戶由于其知識水平有限,獲取市場信息的能力較差,導致在經營管理上只注重短期經濟利益,對生豬價格變化的預期和相關的決策反應是大致相同的。出現了價格上漲時擴大投資“一哄而上”,而在面對生豬價格下跌時也會集體選擇迅速退出市場,對生豬養殖產業造成巨大沖擊,這種沖擊會進一步導致養豬業價格的變化。

        為了促進豬肉產業的健康發展,近年來我國豬肉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我國豬肉產業不斷兼并和重組,提高了產業的集中度,生豬養殖戶的數量減少,而經營規模增大。生豬養殖戶非常關注豬肉供應鏈的競爭力,認為從豬肉批發商到生豬養殖戶的產品價格變化傳導缺乏效率。該問題關系到效率和福利分配問題,已經引起了政策制定部門和學者的廣泛關注。

        價格是連接市場各個部門的主要工具,因此從市場到農產品生產者的價格傳導,是農業生產和效率提高的根本。制定農業政策的目的不僅是要降低市場失靈,提高競爭力,更主要的是降低貧困,保證食品的供應安全,因此準確掌握從批發商對生產商的向下游價格傳導程度,對合理的制訂相關的政策具有重要作用。依據上述情況,本文研究主要有以下目的:①通過實證檢驗批發商和養殖戶的豬肉價格是否具有協整效應;②檢驗批發商豬肉價格變動是否能有效地傳導給養殖戶的產品價格;③評價批發商和養殖戶豬肉價格之間的動態關系。

        1 我國豬肉市場的結構分析

        我國居民對豬肉的消費量占到肉類總消費量的60%以上,同時在總產值方面,生豬養殖業幾乎占到畜牧業總產值的一半,比重高達47%。豬肉供應產業在我國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關系到我國食物供應安全和社會穩定。

        生豬養殖規模逐年提高。作為傳統產業,我國生豬養殖產業生產規模相對較小,生產方式落后粗放,以農村家庭為單位進行副業經營為主。近年來,豬肉產業發展較快,規?;徒M織化程度有了極大提升,年出欄量在1~49頭豬的零散養殖戶的出欄量為38.65%,年出欄量在50頭豬以上的規模養殖戶的出欄量比重為61.35。年出欄量在50~499頭豬的規模養殖戶,出欄量的比重達到29.68%,比例幾乎占到規模養殖戶出欄量的一半。而特大規模的養殖比例還偏低,比如年出欄量5 000頭豬以上的規模養殖戶的出欄量比重只占到總出欄量的9.75%。

        雖然豬肉產業中散戶的年出欄量的比重不斷下降,但是生豬養殖散戶的數量占總養殖戶數的96%,仍然偏高。而規模養殖戶數(50頭豬以上)占總養豬戶數的4%;1 000~3 000頭豬養殖規模的養殖戶的比重為0.028%;萬頭豬以上規模的養殖戶的比重僅為0.004 8%??梢钥闯鲐i肉產業中大型規模養殖戶的發展明顯不足,比重偏低。家庭散養戶的仔豬一般從仔豬市場購買,出欄時由生豬收購販子上門收購。家庭散養戶規模小,管理技術水平粗放,飼喂行為不規范,不能保證生豬的質量,由于飼養人員知識水平有限,盲目跟風,加劇了豬肉產業鏈的波動。

        養殖規模較大的生豬養殖場或由各飼養戶組成的養殖專業戶,仔豬一般是養殖戶自己繁殖并飼養的,有完善的種豬繁育和飼料廠體系,飼養技術科學、規范。出欄的生豬通過長期合約定向供應指定的屠宰場,豬肉的質量和供應量比較穩定、有保障。

        2 豬肉產業縱向價格傳導機制

        縱向價格傳導分析用來評價市場中不同部門之間的整合效率。價格變化從市場鏈的一個部門傳導到另一個部門的速度和程度,對部門之間福利分配、競爭力和持續能力具有重要影響。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生產力鏈條中某一環節的價格變動沖擊將會帶來另一環節價格的相同變動,市場效率要求二者之間存在價格均衡關系。

        根據市場的運作環境,兩個不同環節的價格可以有不同的變化關系方式,可以隨著一方的價格變動另一方價格呈現完全或部分變動,也可以呈現當期變動或滯后變動,還可以呈現線性或非線性方式變動。目前在該領域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市場供應鏈的不同環節價格變動的傳導類型、變動程度、變動速度。在這些研究中,價格變動率通常通過上下游價格的滯后關系來衡量,非對稱價格響應用來評價下游環節價格對上游環節價格上升或下降的反應。

        很多關于價格縱向傳導的文獻,把價格傳導的不完全性歸因于市場的不完全競爭性。可以把制約農產品價格變動從一個市場向另一個完全、對稱傳導的眾多因素歸納為以下幾點:①農產品生產者的市場勢力;②企業對產品數量、價格、投入或產出進行調整時,所帶來的不同環節的成本變動;③政府對農產品的價格干預;④不完全信息;⑤市場供應鏈不同環節的價格彈性不同;⑥農產品的易逝性。

        研究縱向價格傳導的模型,起初主要是通過價格數據差分或價格差分的滯后期為變量來構建回歸模型進行研究,但是這些模型往往是不可靠的。由于產品價格數據不平穩、一階差分的錯誤應用、產品價格之間存在協整關系的問題,實證檢驗存在偽回歸,模型錯誤地驗證了理論假設。為了解決模型存在的缺陷,Engel 和Granger(1987)根據協整理論提出了新的計量方法,指出兩個非平穩的時間序列如果存在相同階數的單整,那么二者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

        Cramon,Taubadel(1998)應用非對稱誤差修正模型(AECM),對非平穩的價格序列進行非對稱價格傳導檢驗。在該方法中,提出了將誤差修正項分解為正向和負向兩部分,來判斷價格上升或下降是否帶來傳導機制的不同。Meyer(2004)指出在對價格傳導進行分析時,存在的計量問題可能會對結果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特別需要注意以下問題:①多重共線性問題;②結構突變問題;③數據的頻率分布;④調整成本;⑤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造成價格不對稱傳導的深層次原因。

        3 豬肉產業價格縱向傳導的檢驗方法

        回歸模型中包含非平穩時間序列將會導致偽回歸的結果,造成原本沒有關系的變量之間表現出顯著的統計關系。因此,縱向價格傳導分析的第一步要判斷時間序列是否存在單位根,對單位根檢驗的可靠性取決于模型的選擇是否能夠模擬真實數據的產生過程?;貧w方程中是否包含截距項和時間趨勢將會影響臨界值t的統計量,多余的參數將會降低模型的自由度,導致單位根檢驗失效,導致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被錯誤的拒絕。

        單位根檢驗用來檢驗時間序列數據的平穩性過程,如果時間序列分析是非平穩的,根據協整理論進行協整檢驗,然后應用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來衡量價格傳導的方向??紤]到時間序列的協整關系,本文應用兩階段誤差修正模型來分析變量X對Y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同時對因變量和自變量變動的調整速度進行計量。第一步我們根據方程(1)做Y對X的回歸,得到了回歸的殘差項Z。第二步,估計方程(2)做Δyt對Δxt-1的回歸加上均衡誤差項Zt-1。這個方程可以由一個基本的ECM結構表示,α2代表X對Y的短期相應,φ代表誤差修正項的系數(ECT)。

        yt = α0 + α1xt +zt (1)

        Δyt = α0 + α2Δxt-1 - φ0zt-1 (2)

        Δyt = α0 + α2Δxt-1 - φ0ECTt-1 + εt (3)

        Δyt = α0 + α1Δxt-1 + α2Δxt-1 - φ1ECT +t-1 + φ2ECT -t-1 + εt (4)

        最后,根據Cramon-Taubadel ,Loy(1996)測量價格非對稱傳導的方法,本文將誤差修正項(ECT)分為對長期均衡的正向偏離和負向偏離。如方程(4)所示,將誤差修正項分解為正、負兩部分,用來說明價格傳導是否具有非對稱性。

        4 縱向價格傳導關系的實證檢驗

        本文研究價格傳導問題,采用2000年1月~2013年11月全國豬肉和生豬每周價格為研究樣本(共167期)。以2000年1月的豬肉價格和生豬價格為基期價格,分別計算2000年1月~2013年11月的豬肉和生豬物價指數。數據來自中國畜牧業信息網和中國農業信息網。

        采用ADF方法對生豬價格指數、豬肉價格指數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生豬價格指數和豬肉價格指數的t統計量分別為-0.837和-0.704,而5%的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為-2.886,兩個變量無法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因此生豬價格指數和豬肉價格指數是非平穩的時間序列。而對兩個變量一階的一階差分進行ADF檢驗,t統計量分別為-6.91和-6.424,而5%的顯著性水平的臨界值為-2.886,兩個變量的一階差分序列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即是平穩時間序列。

        由于生豬價格指數和豬肉價格指數序列都是非平穩的時間序列,且都是一階單整I(1)。對兩個變量進行Johansen秩檢驗,來判斷二者是否存在長期協整關系。檢驗結果,拒絕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原假設,說明生豬價格指數和豬肉價格指數之間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而最大特征值檢驗表明,可以在5%的水平上拒絕協整跡為0的原假設,但無法拒絕協整跡為1的原假設。

        通過對兩個變量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判斷價格傳導的方向,檢驗結果,由于P值為0,拒絕了原假設,說明生豬價格變動不是豬肉價格變動的原因。如果不能拒絕原假設,說明豬肉價格變動不是生豬價格變動的原因。因此,生豬價格變動導致豬肉價格變動,而豬肉價格變動不能導致生豬價格變動。

        本文應用誤差修正模型(ECM)來估計豬肉供應鏈不同環節價格序列的動態關系,通過誤差修正模型,短期可以估計自變量對因變量沖擊的短期效應,長期還可以估計出系統在受到沖擊之后調整到均衡狀態的速度。由上面格蘭杰因果檢驗可知,生豬價格指數(X)變動引起豬肉價格指數(Y)的變動,豬肉價格變動不是生豬價格變動的原因。因此,豬肉價格指數序列Y位于等式的左邊。通過兩階段單方程誤差修正模型估計,得到結果如下:

        Δyt = 0.005 2 - 0.359 6Δyt-1 + 0.717 8Δxt-1 - 0.567 8ECT (5)

        (1.20) (-2.29) (5.43) (-4.85)

        估計結果中,誤差修正項ECM的系數φ為0.567 8,t統計量為4.85,在5%的水平上顯著不為0。短期效應的系數β為0.717 8,在5%的水平上顯著不為0。說明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且當期生豬價格對下一期豬肉價格的短期影響也非常顯著。

        為了考察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之間的傳導是否具有對稱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采用下面的模型來考察,當生豬價格上升或下降時,對豬肉價格影響的調整速度是否存在差異。

        Δyt = 0.013 1 - 0.342 7Δyt-1 + 0.693 9Δxt-1 - 0.790 6ECT+

        - 0.297 4ECT- (6)

        (1.98) (-2.19) (5.24) (-4.31) (-1.43)

        估計結果中,代表價格下降影響的ECT-的系數為-0.297 4,t統計量為-1.43,在5%的水平上不能拒絕不為0的原假設。代表價格上升影響的ECT+的系數為0.790 6,t統計量為-4.31,在5%的水平上顯著不為0。實證結果說明,豬肉價格傳導速度是非對稱的,當生豬價格上升時,豬肉價格的調整速度比較快,當生豬價格下降時,豬肉價格調整速度不具有統計顯著性。

        本文的實證結果具有重要的政策含義,由于豬肉供應鏈價格的非對稱傳導,生豬養殖戶處于弱勢地位,增加了其獲取利益的困難。如果豬肉的市場價格信號不能有效地傳遞到生豬養殖環節,生豬養殖戶將不會根據豬肉市場結構的變化及時有效地調整生產機制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5 結 論

        本文通過實證分析得出以下結論:①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之間存在長期單向的協整關系,價格傳導的方向是從生豬價格向豬肉價格單向傳導。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可知,生豬價格變動是豬肉價格變動的原因,而豬肉價格變動卻不是生豬價格變動的原因,因此價格縱向傳導過程中,只存在上游環節向下游的傳導,傳導過程不可逆;②當期生豬價格對下一期豬肉價格具有顯著的影響。通過實證檢驗可知,生豬價格變動對豬肉價格變動存在短期的顯著影響,尤其是當期生豬價格對下一期豬頭價格的影響;③當生豬價格上升時,豬肉價格的調整速度明顯變快。當生豬價格下降時,豬肉價格的調整速度相對較慢。誤差修正模型中,正向的誤差修正項統計顯著,而負向的誤差修正模型統計不顯著,表明從生豬到豬肉的價格傳導是非對稱的。

        從以上實證結論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豬肉產業化過程中,過分地強調通過轉變生產技術方式,來提高生豬養殖戶的競爭力水平的政策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應該針對豬肉產業價格傳導的現狀,重點進行機制設計,提升產業鏈中從豬肉價格到生豬價格的價格傳遞效率,保證豬肉的市場價格信號有效地傳遞到生豬養殖環節,使其根據豬肉市場結構的變化及時有效地調整生產機制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主要參考文獻

        [1]苗珊珊.我國大米產業波動的來源及沖擊路徑[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4(1):64-71.

        [2]李文煌.我國豬肉價格走勢與生豬飼養業格局變化的相關分析[J].價格

        理論與實踐,2013(7):60-61.

        [3]朱險峰.2011年以來糧食價格分析及后期走勢展望[J].農業展望,2011

        (8):3-5.

        [4]張利癢,張喜才.外部沖擊對我國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研究[J].管理實

        踐,2011(1):22-29.

        [5]趙守軍,趙瑞瑩.山東省生豬價格波動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2(5):69-73.

        [6]楊.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生豬價格預警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11,

        47(18): 6-9.

        [7]易澤忠,高陽,等.我國生豬市場風險的主要特征和危害及政策建議[J].

        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33(4):425-429.

        [8]國輝,張峰.農戶生豬養殖新技術選擇行為的影響因素[J].中國農學通

        報,2010,26(14): 37-40.

        [9]閆振宇,陶建平,徐家鵬.我國生豬規模化養殖發展現狀和省際差異及發

        展對策[J].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12,33(1):13-1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级电影在线亚洲 | 亚洲资源站中文在线 |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尤物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日本乱码伦电影 | 中国Av免费在线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