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范文

        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

        第1篇: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范文

        一、微觀經濟學課程特點

        從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看,該門課程特點表現為:第一,理論體系具有綜合性,理論比較抽象。

        一方面,是因為經濟規律屬于社會科學,由于學生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和對社會現象的分析,對于理論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經濟理論是以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經濟為背景的,與我們國家的國情背景、市場經濟發展現狀存在較大差距;同時,在理論介紹中包含各種假設條件,理論的應用是有前提條件的,使學生在理解和應用這些理論時有一定的難度。

        第二,經濟學思想、經濟數學及經濟曲線三者的相互融合貫穿于教學始終。

        該課程以其新穎性和有用性而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同時它又是一門邏輯性和系統性極強的課程。微觀經濟理論的研究內容主要以量化分析為主,其理論的得出與變化,可以通過圖表來形象直觀的再現,便于說明理論的存在與發展。同時,數學知識運用頻繁。許多經濟理論和方法的得出,都是通過數學推導得來的;通過數學證明其自變量的變化是如何導致因變量變化及變化的程度,對數學知識掌握應具備應用和分析的能力。

        二、微觀經濟學教學的探索與創新

        (一)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

        微觀經濟學課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學生掌握微觀經濟學基本理論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提高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運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

        在教師備課、資料準備、授課、學生做習題、專題討論、考試等主要環節上都努力體現這個目標性特征。做到每章節目標明確、重難點清楚,緊緊扣住《微觀經濟學》的課程目標,理論聯系實際,針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開展《微觀經濟學》課程實驗。

        (二)確定合理的教學內容

        1.把握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內容體系

        在講授微觀經濟學具體內容之前首先概述微觀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了解該理論體系的研究中心、研究目的、研究的主要問題及特點是什么,理解和掌握微觀經濟學的一些實質性問題。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關心微觀經濟學的統一性,以便將知識點串連起來。微觀經濟理論是一個系統的學科體系,可以歸納出如下幾點:一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如稀缺性、均衡、機會成本、邊際、市場結構、市場失靈等。二是要掌握三大均衡:需求與供給的均衡,消費者均衡,生產者均衡。三是要掌握微觀經濟學的十大規律:如需求規律、供給規律、供求定理、科斯定理等。通過復習歸納使學生掌握了這門課的內容體系及重點。

        2.增加前沿教學內容的介紹

        教學中充分反映學科最新進展,同時結合教師科研,豐富教學內容。《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現實,把經濟學的最新發展引進到課堂,形成了一種科研促進教學的良性機制。比如,結合每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介紹經濟學學科前沿的發展情況,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視學科方法的學習,實施方案為刪減一些不必要重復的內容。使學生在掌握傳統的經濟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之上,對融合的新方法、新背景以及新的挑戰和機遇都有所了解,為學生理解和應用理論研究拓展視野。

        (三)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1.多媒體設計與教學設計相結合

        強調改變教學理念的創新,努力探索《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方法,強調教學方法從傳統的“講課”向“綜合性教學系統”轉變,形成一套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更新和不斷自我完善的教學系統。突出表現在多媒體教學的不斷創新,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多媒體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設計為:從經濟現象入手一提出問題一引出課程講授內容一提問式教學一穿插課堂思考、身邊的經濟學故事一多種方式闡釋經濟學原理(散文式語言、圖表、模型、案例等)一討論、課堂實驗一網絡、媒體資料一經濟學理論應用一復習小結一課后練習和閱讀參考資料加深理解。該過程充分體現在多媒體課件設計中。通過這樣的系統教學,有利于課程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滿意度。

        2.組織微觀經濟學實驗

        為學生營造了活躍的學習環境,讓他們發掘自身對經濟事件的好奇心,并且主動思考問題的答案。在實驗前、實驗中和實驗后進行討論,對于激發學生利用經濟學原理來思考周圍的世界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對沒有修過經濟學基礎課程的學生和有一些經濟學基礎的學生都十分有用。每一個實驗應包含以下內容:實驗說明部分,對實驗進行指導說明;實驗討論部分,提出與實驗相關的經濟理論;實驗報告部分;課后作業。實驗和討論的交替使課堂變得富有節奏。實驗報告幫助學生在現實世界中應用經濟理論和分析結果。課后作業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3.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

        微觀經濟學理論體系是對市場配置資源運行機制的規律總結,其理論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向性。因此,在教學方法上,要注意將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可以先講解理論要點,然后引入案例;也可以將案例融入到理論要點的講解當中,引導學生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理解和體會微觀經濟學理論的精髓和分析方法。作為授課教師平時就應該保持敏銳的觀察、聯想力,為案例教學準備素材。比如,筆者在講授壟斷市場的價格歧視時,以電影票分為成人票和學生票,來分析壟斷市場進行實行歧視性價格的條件和利潤等。

        三、結論

        第2篇: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范文

        上個世紀 80 年代以后,國際高教界對實踐教學和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越來越重視。為了與國際接軌,中國的多數高校也紛紛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中對實踐教學越發重視,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師也清醒地認識到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社會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應用型本科教育成為各高校普遍的辦學定位,應用型本科重在應用。因此,要改革以往的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要注重地方特色,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微觀經濟學作為研究微觀經濟主體的決策行為以及其對經濟資源配置影響的一門科學,日益發揮著對社會經濟現象和活動的解釋和預測的功能,所以說微觀經濟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但仍有很強的應用性,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實際,突出應用二字,提出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思路。

        二、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分析

        1、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性質分析微觀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微觀經濟領域內的問題,研究對象為單個經濟,其核心問題是價格問題,研究的重點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微觀經濟主體的決策行為及其對經濟資源配置的影響。從理論上講,微觀經濟學既是經濟學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經濟學其他研究領域的基礎。所以,它是一門理論性學科;從實踐上講,微觀經濟學理論既可以用于指導企業或消費者的決策行為,又可以用于指導政府的決策行為。因此,它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

        2、微觀經濟學課程的特點分析

        (1)章節多,內容抽象難懂。從目前使用較好的幾本微觀經濟學本科教材來看,章節都比較多,如曼昆編著的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有 22 章,黃亞鈞主編的微觀經濟學教材有 16章,岳賢平主編的微觀經濟學教材有 15章等。從內容上看,以曼昆編著的教材為例,主要內容有:經濟學十大原理、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相互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供求均衡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賦稅的代價、國際貿易、公共部門經濟學、成本理論、市場結構理論、生產要素市場理論和微觀經濟學前沿等內容。大部分內容是對西方國家微觀經濟學發展過程中理論成果的總結,而且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采用公式、圖形和數學模型來闡述經濟發展規律的,比較抽象,這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所以,大多數學生反映學起來費勁難懂。

        (2)研究方法多,數學知識是基礎。隨著微觀經濟學課程的不斷成熟,其研究方法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如規范分析法、實證分析法、靜態分析法、動態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非均衡分析法、數理公式分析、幾何模型分析等。但總體來看,還是以實證分析法為主,主要是大量運用數學模型及推理來論證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自數學進入經濟學以來,它提高了經濟分析的水平,對于微觀經濟學課程而言,一是借用了微積分,尤其是偏導數和全微分等武器,提出了一般經濟均衡問題,創立了當今的消費者理論、生產者理論、壟斷競爭理論等;二是借用了集合論與線性模型分析了相關的經濟學問題。可見,數學對于微觀經濟學課程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學生在學習微觀經濟學的過程中,必須得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

        (3)圖形多、曲線易錯亂。為了便于理解,微觀經濟學課程把經濟變量之間的復雜關系,通過理論假設,用圖形來直觀闡述。但該課程涉及圖形分析的章節比較多,而且曲線太多且有相似之處,學生在記憶時往往會產生錯亂的現象,要么記錯了曲線移動的方向,要么記錯了曲線的種類,導致在分析實際經濟問題時出現差錯。

        三、微觀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強化實踐教學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形成一種理念十八屆三種全會以來,很多高校為了響應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這一精神,紛紛喊出了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加強實踐教學,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響亮口號,高校微觀經濟學課程也隨之改革。但從實際情況看,真正落實到位的高校很少,絕大多數高校只停留在口頭上,老師上課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沒有調動起來。可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設,對于多數高校來說還沒有形成一種理念。

        2、老師缺乏實踐經驗,沒有形成良好的實踐型教學團隊從目前的情況看,一方面,高校擔任教微觀經濟學課程的老師,基本上都是從高校畢業之后直接走進高校,缺乏對經濟學知識的實踐鍛煉,基本上沒有嘗試過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難以勝任相關的實踐指導工作,更談不上科學合理地培養應用型人才了。另一方面,高校教師缺乏實踐教學環節的專門訓練,派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或到相關高校進行實踐培訓的也屈指可數,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對于實踐教學、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至于說組建實踐型教學團隊更是紙上談兵。

        3、教學手段和方法仍顯短缺和落后,沒有形成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一是高校多媒體教學設施短缺,不能滿足教師案例教學、實務展示等教學環境的需要,并限制了教師教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二是目前的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其方式主要局限在課堂上,自始至終都是老師講,學生聽,而且學生早就厭煩了這種被動式學習的方式,根本不想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因而無法活躍學生的思維。再者,因章節多,課時偏少,老師需要趕進度,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案例教學或課堂討論。另外,據學生反映,有些老師準備的案例太長或太老,學生沒有足夠的耐心和興趣,即使參與其中進行課堂討論也是被逼無奈,應付了事。可見,教師從本質上沒有真正把理論和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

        四、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路徑

        1、加大宣傳,讓師生認識到微觀經濟學實踐的重要性微觀經濟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政府的許多決策如果能夠科學地運用微觀經濟學知識,就會減少決策的盲目性;對于企業而言,微觀經濟學中的均衡價格理論、彈性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成本與收益分析、市場結構理論等等對于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決策更具有指導意義;對于消費者來說,微觀經濟學中的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可以指導他們的選擇行為。因此,要通過大力宣傳,讓師生都認識到該課程實踐教學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和行動。

        第3篇: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范文

        一、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1.課程內容方面。第一,理論多且抽象。微觀經濟學又被稱為價格理論,其主要包括了供求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市場結構理論、要素市場理論等。理論抽象,一方面是因為這些規律屬于社會科學,不像自然科學那樣可以在實驗室內再現,學生由于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對于理論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例如對于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學習,學生很容易能感受出來,但是進一步在研究消費者行為時,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相等時消費者行為最優[1],這就使得學生感覺到很抽象;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理論的總結,是以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市場經濟為前提的,與我們國家的國情背景、市場經濟發展現狀、人們的觀念和行為方式以及假設的條件均有區別,比如說這些理論中的每一個結論的成立都包含有相應的假設前提(“經濟人”假設和完全信息假設),這就使得學生在理解一些結論時,往往很難和現實直接聯系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這些理論時有一定的難度。第二,圖形多且復雜。微觀經濟理論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為主,其理論的得出與變化,往往通過圖形來形象直觀地再現,并且一個最終結論的得出可能需要借助很多圖形來推導。因此,學生想要把微觀經濟學理論理解透徹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研究一些復雜的圖形。一些能夠靜心琢磨的學生在課后的復習中會發現,借助圖形來學習微觀經濟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收獲不小。第三,數學知識運用廣泛。在微觀經濟理論中,廣泛地運用數學推導和數學模型來論證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如需求函數與需求曲線、供給函數與供給曲線、生產函數、成本函數等運用的都是高等數學的函數分析。對數學知識掌握一般且缺乏應用能力的學生來說,掌握這些知識有一定的難度。

        2.教師教學方面。(1)課堂教學重知識學習,輕知識運用。從教師課堂教學來看,課堂教學以知識傳授為主,理論聯系實際較少。一方面是由于教師備課不充分,知識面不夠所致;另一方面,對于知識點繁多、抽象、難以理解的微觀經濟學教學內容來說,微觀經濟學72課時左右的授課時數則顯得非常有限,任課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常常要趕進度,時間上的拮據客觀上導致了教師授課只能在有限時間內,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中主要知識點的講授上,造成了案例教學的減少,進而學生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經濟現象的興趣和能力下降。(2)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陳舊。從教學方法來看,微觀經濟學教學以講授法為主,由于教學內容多而抽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時間用于講授概念、原理等,用于討論和提問的時間較少,這種以教師“教”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缺乏教與學的互動,使學生習慣于通過被動的接受來了解基本的知識點,掌握一些結論性的原理;另一方面,由于一線教師的工作任務繁重,難以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組織安排富有互動性和生動性的思考與討論,難免使學生的學習陷入無趣之中。(3)考核方式不完善。微觀經濟學教學環節的考核主要基于平時出勤、作業和期末考試,內容上以習題,包括計算、名詞解釋、論述為主。考試方法過于簡單,不能較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一些富有創新能力和思維活躍的學生來說還會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

        3.學生學習方面。(1)學生對微觀經濟學課程缺乏正確的認識。由于學生的價值取向日趨務實,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普遍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輕視理論學習。他們比較重視開設的課程能夠有什么用處,可以給他們帶來什么。而微觀經濟學的教材內容以理論為主,著重于知識的積累及方法論的形成,學生普遍感受不到該門課程的即時利益,所以大部分學生對微觀經濟學課程的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厭學。(2)學生思維方式偏重于感性認識,數理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學生的思維方式過于感性,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講授微觀經濟學的一些經典案例以及經濟學家的生平故事時,學生非常感興趣,但講授經濟學的一些邏輯推導、圖表、圖形分析和數學公式等內容時,由于學生的數理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則明顯表現出缺乏學習的興趣,不愿意接受圖表、圖形分析和數學公式等內容。(3)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努力程度不高。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對于容易量化考核的環節,如老師布置的作業,由于要上交且計入平時成績,因此按時上交作業的學生比例較高;而對于一些預習、自主復習、閱讀課外資料等不容易量化考核的環節,學生的表現并不理想。以筆者授課班級情況為例,90%以上的學生都能按時交作業,且大約96%的學生作業是自己完成的,但在自主學習方面表現欠佳,能做到課前經常預習的學生只有3%左右,課后經常復習的約為10%,而能經常閱讀課外資料的學生還不到10%。由于微觀經濟學課程內容抽象,知識之間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如果學生能夠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適當做些習題,學習效果就會好一些,而現實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努力程度不高,這種情況不僅對學生學習不利,同時也挫傷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影響教學效果。

        二、提升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思考

        1.引導學生對微觀經濟學樹立正確的認識。授課中,注意引導學生對微觀經濟學樹立正確的認識,明確學習微觀經濟學的價值所在。教師要在正式開始講授經濟學理論之前對學習經濟學的必要性、現實意義,學好與否的差異性等給學生作充分的說明與介紹,告訴學生微觀經濟學不僅是一門理論基礎課,同時也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實踐課。在授課中,可以通過大量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讓學生了解微觀經濟學的實用性,另外,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請進來”的策略,邀請企業老總、實戰專家、研究員來做專題報告,這樣,學生不但可以學到書本上的理論,還可以學到很多企業和社會的知識,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奮斗目標。

        2.采用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經濟學不僅是一門嚴謹的科學,也是一門有趣的學問,教師應該更多地采用啟發式教學,把知識和趣味融為一體,引導學生,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如在教學中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參加課堂討論,多用引疑釋疑的方法,制造學生內心中的認知沖突,開展學習競賽等,使學生“樂而好學”并主動學習[2]。

        3.加強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理性思維。對于經濟學初學者,面對著厚厚的既有數學公式,又有圖形的經濟學教材,總覺得經濟學充滿了統計數據和專業術語,既枯燥又乏味。但是,如果在教學中引入一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他們感興趣的例子或案例來闡述微觀經濟學理論,進行討論學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通過案例進行各種觀點的討論分析,學生會用更理性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最終鞏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其理論聯系實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案例教學的其他形式,如一些有代表性的新聞摘錄、評論、背景資料,或引出問題,或印證所述原理,或討論評議,加強對學生經濟學思維能力的訓練。

        4.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緊密結合。傳統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教學各有所長,應該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多媒體教學可以形象直觀展示教學內容,信息量大,生動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僅僅拘泥于多媒體,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說多媒體僅僅是一個工具,是學生與老師溝通的橋梁,學生有時候往往重視了那些華麗的外表而忽視了課程的內容,加之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速度快,學生可能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傳統方法粉筆加黑板,學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師的思路,理解所學的內容。所以,要把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一部分內容采取板書,而涉及到的案例、圖表等資料用多媒體展示以節省課堂教學時間[3]。

        5.進一步完善考核方式。在教學中,要改變單一的考核方式,采用課上考核、課下考核和考試考核三位一體的考核方式,以便更好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課上考核用來考查學生學習積極性,主要從能否按時上下課、是否認真聽講、課堂討論是否積極發言、是否在課堂上經常就不懂問題提問等等方面考察;課下考核用來考查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除了布置一些固定模式的作業外,應加大以論文等靈活形式考查學生是否能夠將經濟學理論與社會現實問題相結合,能否將自己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和觀點用文字形式表述出來的能力;最后是考試評價,考試評價應該以基礎知識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對經濟理論和經濟學知識的掌握水平。通過課上、課下和考試三位一體的不同方向的考查,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和評價學生對經濟學的學習情況。

        教無定法,學無定式,微觀經濟學課程由于具有獨特的知識結構、理論體系及專門的工具、模型等特點,需要任課教師長期不懈地實踐與思考,解決教學問題,優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第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75.

        [2]盧安.關于經濟學教學的幾點思考及建議[J].商場現代化,2006,(17):398.

        [3]魏布誼.工商管理類專業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17):227-229.

        第4篇: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范文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均衡分析;消費者;企業

        一、問題的提出

        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體系,其主體內容來源于經濟學理論發展史的兩次革命(第二次和第三次)。其中“邊際革命”(第)產生了新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凱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產生了凱恩斯主義理論體系。二戰后,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學派對這兩大理論體系進行了綜合,將主要研究微觀經濟主體行為的新古典經濟學理論歸納為《微觀經濟學》;將主要研究總體經濟運行的凱恩斯主義理論歸納為《宏觀經濟學》,由此得到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理論框架。這一理論體系引入國內后,為了與馬克思經濟學理論體系相區分,我國理論界稱之為《西方經濟學》。在我國大學本科高等教育階段,《西方經濟學》尤其是《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可以讓學生理解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經濟分析的基本邏輯、思維范式。當前,《微觀經濟學》已成為經管類專業本科生的經濟基礎課,甚至成為很多其他專業本科生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但由于《微觀經濟學》是一個內容繁多、結構復雜的系統性理論體系,對邏輯推演和數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該課程教學中,普遍感覺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對這樣一門體系嚴密、邏輯關聯性強的基礎理論性課程,教師通過框架式教學,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整個理論體系,掌握各部分理論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和經濟學分析的基本思路,為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

        二、《微觀經濟學》理論體系與結構

        《微觀經濟學》研究稀缺性條件下的資源配置問題,涉及的概念、理論繁多。國內本科教學中該課程課時安排一般在48~72課時之間,教師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普遍感覺課時不夠,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課時,不降低課程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提綱挈領的把握課程的核心內容,教學的重點應該在主要理論框架的搭建,而不是一味地追究某些具體理論問題的細節。從課程的理論體系和結構的整體來看,《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兩個市場上的兩個主體”,內容包含“七大主要理論”。

        1.兩個市場上的兩個主體。《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經濟制度下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以微觀主體行為分析為出發點。經濟運用涉及兩類市場:產品(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市場交易雙方是相同的兩個微觀主體:消費者和企業。在產品(商品)市場上,企業生產并銷售產品(商品)是產品(商品)市場的供給方;消費者購買并消費產品(商品)是產品(商品)市場的需求方。在要素市場上,消費者擁有并銷售原始生產要素(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四類),是要素市場的供給方;企業購買并使用要素進行生產是要素市場的需求方。

        2.七大主要理論。《微觀經濟學》內容豐富,包含眾多的經濟學理論,但如果圍繞“微觀主體理及其結果”這一邏輯主線,本課程主要包含以下七大主要理論:供求均衡理論、消費者均衡理論、生產者均衡理論、市場均衡理論、要素市場供給理論、要素市場需求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其中,消費者均衡理論主要分析消費者在產品市場上的消費行為;生產者均衡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主要分析企業在產品市場的供給行為;要素市場供給理論主要分析消費者在要素市場的供給行為;要求市場需求理論主要分析企業在要素市場的需求行為;一般均衡理論探討所有市場同時均衡的可能性和條件;市場均衡理論闡述了消費者和企業理性選擇下供給規律和需求規律的相互均衡。這七大理論基于“經濟人假設”,分析微觀主體(消費者和企業)理性選擇及其后果,從而得出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

        三、《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與內容

        通觀《微觀經濟學》的主要理論,其核心問題是分析如何實現稀缺資源的最優配置。對應“兩個市場上的兩個主體”這一研究對象,資源配置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消費者通過將既定收入在產品市場上進行最優配置以實現效用最大化;二是生產者基于成本收益決定要素的最優使用量(即決定產量)以實現效用最大化;三是消費者將擁有的既定原始生產要素在要素供給和保留自用兩種用途上進行最優配置以實現效用最大化;四是生產者通過將既定成本在要素市場上進行最優配置以實現利潤最大化。這四方面的資源配置問題,新古典經濟學(即《微觀經濟學》理論)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均衡分析法,主要內容包括均衡的決定和均衡的變動。以消費者均衡理論為例,消費者均衡理論的主要內容是消費者均衡的決定分析及消費者均衡的變動分析。消費者均衡理論通過構建一個簡化模型來分析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假定收入既定,消費者將全部收入分配于兩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效用最大化。這部分分析存在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兩種理論。

        1.消費者均衡的決定。消費者均衡的決定是指如何得到給消費者帶來最大效用水平的最優商品消費組合。(1)基數效用論假定效用水平可以具體衡量,可以構建相關效用函數,通過求解預算約束條件下的效用函數最大值,并可得到消費者效用最大化條件。結論為消費者均衡條件是兩種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相等,即消費者花費在每種商品上的最后一單位貨幣帶來的效用水平必須相等。(2)序數效用論認為效用水平不能具體衡量,只能相互比較高低,因此不能構建相關效用函數。運用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線兩個分析工具,得到消費者均衡條件為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與其價格之比相等,即兩種商品按照效用水平的交換比例與按照價格水平的交換比例必須相等。無論是基數效用還是序數效用論,消費者均衡的決定關注的是達到均衡的條件,以及均衡條件下的均衡狀態。對于均衡取得的過程,以及非均衡狀態的特征并不關注。兩種理論下消費者均衡決定都是采取了靜態均衡分析方法。

        第5篇: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范文

        它在微觀經濟學上的分析價值僅僅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對市場經濟的效率進行評價,二是對市場經濟的社會福利效應做出解釋。本文認為,一般均衡理論更大的價值在于解釋宏觀經濟方面,它應當作為宏觀經濟學的起點和基本的分析工具。本文第一部分對一般均衡的涵義作了分析。微觀經濟學教科書大多認為,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必然會形成某種價格、工資和利息,以確保產品市場、勞動市場和資本市場同時出清。本節指出和糾正了上述解釋的偏頗之處,認為一般均衡只是各種產品市場和各種要素市場供求關系、價格和產量變動的一般趨勢,不存在同時出清,只存在時際出清,從而使對一般均衡有一種正確的解釋。第二部分解釋了一般均衡與生產結構變換和總量增長的關系。

        庫茲涅茨通過系統分析 21個國家 100150 年的經濟統計數據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定律,即各國的實際總產量的增長是由生產結構的變換所引起的。宏觀經濟學本應把生產結構的變換如何導致產出總量的增長作為一項重要的研究內容,但是傳統的宏觀經濟學卻沒有對這一問題做出解釋。本文第二部分用一般均衡理論分析了生產結構變換和實際總產量增長的關系,從而彌補了傳統宏觀經濟學的不足之處。第三部分分析了新產品發明、生產和供給對經濟增長的獨特作用。200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基德蘭德普雷斯科特在1982 年提出并論證了真實經濟周期理論。該理論否定了貨幣周期理論,認為推動實際總產量增長和引起經濟波動的主要因素不是貨幣供給量的變動,而是來自技術進步等供給方面的真實因素的沖擊。基德蘭德普雷斯科特模型是 1980 年代以來宏觀經濟理論的最重大的發現之一。但是這一理論有一個明顯缺陷,它沒有把生產技術的進步與新產品的發明、生產和供給對經濟增長的不同作用區分開來,沒有對新產品發明和供給對經濟增長的獨特作用進行專門分析。本文第三部分運用消費者均衡和生產者均衡的分析方法,解釋了新產品的發明和供給的沖擊將如何創造新增需求量和新增產量,促進總產量的增長和經濟繁榮。

        本文第三部分的分析補充了真實經濟周期理論的這一缺陷,使之更加完善。對一般均衡理論應當有正確的解釋。所謂一般均衡,實際上是指在充分競爭市場中,各種產品和各種要素的供給與需求,都要在相對價格的調整下走向均衡,從而形成穩定的最優產量和價格。它不能被解釋為所有產品和所有要素在某一時刻同時達到供需均衡。斯蒂格利茨在他的經濟學教科書中寫到: 經濟系統的一般均衡要求找到各種商品和各種投入品的價格,使每種商品的需求量等于供給量,以及每種投入品需求量等于供給量。一般均衡要求價格、工資和資本收益確保所有的產品市場、勞動市場和資本市場( 以及其他生產要素市場) 同時出清。斯蒂格利茨的這種解釋顯然不符合實際經濟運行的經驗。由于各種產品發明和成功進入市場的時間不同,以及人們對它們的消費欲望的強烈程度和供給條件等方面的差異,達到均衡的時間必然會不同。因此,所有產品和所有要素同時出清,同時實現均衡根本不可能。只要認真觀察經濟運行中的實際經驗,就很容易驗證上述結論。各種產品由于在發明和成功進入市場的時間不同、生產和供給條件不同、人們購買和消費欲望的強烈程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它們將在不同的時間點實現均衡。而不是像斯蒂格利茨所說的那樣,在某個時間點所有產品和要素的供給與需求在某一時間點同時達到均衡。

        第6篇: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范文

         

        并且,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第一次論述了市場(價格)機制的有效性問題,即“看不見的手”的原理。“看不見的手”的原理涉及的就是今天的微觀經濟學所說的資源配置效率問題。因此,我們可以把《國富論》看作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基之作。

         

        從19世紀3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在價值論上的分野開始,到19世紀70年代的“邊際革命”,在“價值由什么決定”的論爭中,微觀經濟學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到19世紀90年代,阿弗里德·馬歇爾把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的綜合和提升,使微觀經濟學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我們可以把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1890年)看作是微觀經濟學的代表作。

         

        微觀經濟學雖然在19世紀末就已經比較成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微觀經濟學的內容和體系就已經完善了。隨著西方市場經濟自身的發展變化,隨著經濟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分析工具的使用,微觀經濟學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獲得了許多發展,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這些發展及其成果大大豐富了微觀經濟學的內容。本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概括微觀經濟學在20世紀的發展。

         

        一、消費者行為理論的發展消費者行為理論也叫需求理論,主要是解釋單個家庭(消費者)在面臨一組約束條件時如何對商品組合進行選擇;它以經濟人假設為基礎,試圖找出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的條件,論述需求曲線為什么一般向右下方傾斜(需求規律)。解釋消費者行為的理論先后有基數效用論、序數效用論和顯示性偏好理論。基數效用論產生于19世紀,是需求理論中的古典理論。

         

        雖然在19世紀末,一些經濟學家就觀察到效用的不可測性,提出了序數效用論的思想,如埃奇沃思(Francis Ysidro Edgeworth)、安托內利(G..Antonelli)、費雪(Iving Fisher)和帕累托(Vil—,埃奇沃思(1881年)和安托內利年)甚至在19世紀80年代就使用了無差異曲線的概念,但是,序數效用論成為現代微觀經濟學的一個有機構成部分則是得益于斯盧茨基、希克斯(John R.Hicks)和艾倫(Roy George Douglas AIlen)等人的貢獻。

         

        斯盧茨基的貢獻是提出了后來被稱之為“斯盧茨基方程”的消費者行為理論。這位前蘇聯數學家、統計學家兼經濟學家在1915年7月的意大利《經濟學家雜志》上發表《關于消費者預算的理論》一文,第一次提出了商品價格的變化對需求量的影響可以分解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實際收入不變,商品相對價格變動引起消費者用價格較低的商品的消費替代價格較高的商品的消費,從而引起對價格較低的商品的需求量增加,這被稱作“剩余可變性”,希克斯后來把它稱作“替代效應”;另一個是貨幣收入不變,商品價格下降引起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增加,實際收入增加引起消費者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這被稱為“收入效應”。斯盧茨基進一步認為,這兩個效應是獨立的和可疊加的,二者的代數和就是“價格效應”。即價格效應一替代效應+收入效應,這就是斯盧茨基方程,后來又稱之為“價值理論的基本方程式”。斯盧茨基還進一步認為,收入效應可以是正數——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量隨收入增加而增加,也可以是負數——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量隨收入增加而減少,而替代效應則始終是負數。

         

        斯盧茨基方程的意義是從理論和方法上完整地解釋了單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為什么一般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即完整地證明了為什么存在需求規律。

         

        有的西方學者認為,斯盧茨基在1915年發表的這篇文章最終給出了序數效用函數的假設。[1](蹦∞希克斯在帕累托等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系統化了序數效用論,使之成為現代微觀經濟學的一個有機構成部分。

         

        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第三篇主要是論述基數效用論(包括需求彈性理論)的,這種需求理論在希克斯的《價值與資本》(1939年)出版以前一直是最權威的理論而受人敬仰。還在20世紀年代前期,希克斯就對這種基數效用論提出質疑。

         

        在《價值與資本》一書中,希克斯認為,馬歇爾的需求理論是從最大限度的總效用觀念出發,通過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達到所購買商品的邊際效用必定與其價格成比例的結論。希克斯就此提出疑問:這種被消費者追求的最大限度的“效用”是什么?什么是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確切基礎?他認為馬歇爾對這些問題沒有進行透徹的論述,而帕累托對此做過有價值的討論。

         

        希克斯從埃奇沃思和帕累托那里接過無差異曲線分析,用無差異曲線與消費者的預算線相切來確定消費者的均衡條件,用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取代兩種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用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取代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并且討論了“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推導了“收入一消費曲線”和“價格一消費曲線”。

         

        由于序數效用論不以效用數量的衡量為基礎,它用兩種商品的變化量之比來間接衡量兩種商品的邊際效用之比,這就克服了基數效用論“效用如何計量”的難題,從而使得序數效用論成為被普遍接受的需求理論。

         

        無論是基數效用論還是序數效用論,都是研究消費者如何使其偏好或效用最大化。但是,消費者的偏好是觀測不到的,能夠觀測到的只是消費者做出的選擇。那么,有什么辦法說明觀測到的消費者需求行為是否是由于偏好關系或效用函數的極大化而產生的?有什么辦法能夠從消費者的實際選擇行為推論出他的無差異曲線而不是依靠他公開聲稱的偏好?保羅·薩繆爾森(1938年和1947年)發現的顯示性偏好理論就是用來回答上述問題的。

         

        顯示性偏好理論的優點在于,研究者不必知道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圖,也無須知道每一種商品(或商品組合)的效用大小,只要知道消費者對有關商品組合的選擇行為就可以了。根據顯示性偏好理論,一個消費者之所以在兩種商品(或商品組合)A和B中選擇了A而不是B,只有兩個原因:要么他偏好A,要么A比B便宜。如果A不比B便宜而消費者仍然選擇A,我們就可以判定,這個消費者對A的偏好一定大于對B的偏好。為了給出顯示性偏好理論精確性的證明,薩繆爾森和于澤(H.Uzawa)等人又進一步提出了顯示性偏好的弱公理和強公理,這就是一致性公理和傳遞性(transitivity)公理。

         

        序數效用論以無差異曲線已知為前提。如果無差異曲線未知或不確定,則無法確定消費者均衡。顯示性偏好理論可以用來確定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和需求曲線。

         

        顯示性偏好理論不但用來替代偏好理論作為消費者行為分析的基礎,而且還被用于證明競爭性均衡的存在性和穩定性,這種分析技術還在社會選擇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中得到進一步推廣應用。

         

        二、廠商行為理論的發展西方主流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把單個廠商生產者)也看作是一個理性的行為者,其目標也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樣,廠商的行為和消費者的行為一樣,都可以用一套最優化方法來進行分析。于是,廠商均衡條件(或生產要素最優組合條件,或利潤最大化條件)以及圍繞這個條件展開的產量理論、成本理論和收益理論,成為微觀經濟學中廠商行為理論的主要內容。

         

        世紀廠商行為理論的發展主要有兩方面的成果:一是各種各樣的“廠商管理理論”(man—的提出。這些理論的共同點是認為廠商的目標(實際上是企業經理的目標)不一定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這些理論也可以稱作“非利潤最大化”的廠商行為理論。

         

        二是對“理性人假說”的批評和修正。

         

        “非利潤最大化”的廠商行為理論起始于世紀三四十年代一些西方學者對廠商決策行為的經驗研究。1939年霍爾和希契在對38家企業定價決策行為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發表了題為《價格理論與企業行為》的研究報告。L31該報告得出的一個主要結論是:企業并不按照“MR—MC”

         

        的原則來做出價格決策,也不一定根據市場需求圃來定價,因為企業很難獲得關于單個產品的需求曲線的信息;企業對其產品定價實際上使用的是“成本加成定價法”,即根據產品生產所耗費的平均成本再加上一定的利潤幅度,這個利潤幅度相當于一個行業內部的平均利潤或正常利潤。霍爾和希契認為,在“成本加成定價法”流行的情況下,利潤最大化只是一種偶然的結果,而不是企業經常追求的目標。1946年,萊斯特(Richard Les—通過對美國南部430家企業的調查研究后發現,企業的產量決策和用工決策一般并不考慮“邊際成本”或“邊際產品價值”變動,因為企業難以估計這兩個變量。這項經驗研究成果也證明企業并不按照利潤最大化原則行事。

         

        貝利(A.A.Berle)和米恩斯(G.C.合著的《現代公司與私有財產》(1932年對廠商(企業)理論的發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這本書得出的一個重要認識是,現代資本主義的特征是大公司在生產部門占據了統治地位,在這些大公司里,所有權和控制權分別掌握在股東和經理手里;由于存在不完全競爭的資本市場和非競爭的產品市場,企業經理將擁有追求利潤最大化以外目標的空間。

         

        在貝利和米恩斯研究的基礎上,一些學者提出了各種各樣的“非利潤最大化模型”。在這些模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鮑莫爾的“銷售最大化模型”、彭羅斯等人的“企業成長理論”和威廉姆森的“管理斟酌決策權理論”。

         

        鮑莫爾在1959年出版的《企業行為、價值與成長》一書中提出“銷售最大化假說”(sales maxi—。[41在這本書中,鮑莫爾把在某種利潤約束條件下追求銷售總收益最大化看作是寡頭壟斷者的典型目標。這里的利潤約束是指企業股東認可的最低利潤水平。鮑莫爾認為,企業之所以追求利潤約束下的銷售最大化,主要是因為銷售量與經理人員的薪酬存在正相關關系,其次是因為銷售量下降會使得企業喪失一部分客戶和分銷商,降低企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能力。

         

        “企業成長理論”

         

        歸功于彭羅斯和馬里斯的開創性研究。

         

        這種理論把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看作是一種“公司經濟”(corporate economy),也就是公司企業主導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公司管理者(經理)擁有斟酌選擇公司追求目標的權力,這就使得這種經濟成為一種有管理的經濟,而不是完全的市場調節的經濟。這種“企業成長理論”關注的是“企業擴展的時間路徑”

         

        。在動態過程中,經理們通過把企業成長作為追求目標來滿足其權力、稱霸(domi—、威望(prestige)的本能,而諸如企業安全和職業成就的動機誘導經理們把“企業的評價率”

         

        ’s valuation ratio,它是企業股票市值聊與其資產賬面價值是的比率,即鉚/是)作為其追求的目標。資本市場通過兼并和接管機制對這種評價率的高低施加約束,如果評價率低于某一水平,企業將被購并。企業面臨的這種約束條件下的最優化問題可以形式化表述如下:

         

        。一U。(g,口) …….£.u≥可 ……其中,U。是管理效用函數,即企業經理的目標函數,g是企業的成長率,可是對企業的評價率,可是資本市場約束,當u<面時,企業將被購并。給定一個成長一評價函數(即U。),其中釘和一定水平以上的g負相關,經理們將面臨著圖所示的斟酌權衡:

         

        礦’

         

        /…一凇{i\成長嚳圖1企業成長模型一評價曲線在A點以前,企業成長率g和評價率u正相關,在A點以后,g和曰負相關。企業經理對成長率和評價率組合的偏好可以用無差異曲線I來表示。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約束,最優點將是最高的無差異曲線I。與成長一評價曲線相切的切點B。

         

        如果評價率不能滿足資本市場約束條件口≥百,那么,最優的成長率將由受約束的最大化解(百,蠆即C點給出。顯然,C點的成長率要高于B點的成長率。

         

        “管理斟酌決策權”

         

        理論是威廉姆森在1964年出版的《斟酌決策行為經濟學:廠商理論的管理目標》一書中提出來的。[7¨管理斟酌決策權”是指公司經理們追求他們自認為有利可圖的目標的能力或權力,而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競爭程度將決定著這種斟酌決策行為的范圍。

         

        威廉姆森認為,在兩權分離的現代大公司中,經理們有一種支出偏好(expense preference),這種支出偏好通過某些企業支出如營銷支出、職工報酬支出來獲得滿足。這些支出會給經理們帶來正價值,因為通過擴大這些支出有助于實現經理們追求薪酬、威望和權力的目標。雖然這些目標對于企業來說是一些“非金錢目標”(non—pecunia—,但是這些目標決定著經理行為,從而影響著廠商行為。

         

        理性人假說是關于廠商行為和消費者行為的一個基本假說,微觀經濟學的許多理論都是建立在這個假說基礎上的。自1947年開始,西蒙.Simon)在一系列論著中反復強調經濟當事人的理性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而不是理性人假說所暗含的完全理性。∽以完全理性為基礎的新古典經濟學的主觀效用論是建立在這樣三個前提條件之上的:(1)可供選擇的對象是給定的,而且是固定不變的;(2)每種選擇結果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指主觀而言);目的是為了使一個給定的效用函數的期望值達到最大化。西蒙認為,這些假設條件并不一定與我們想要知道的實際經濟選擇過程相一致;通過放松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假定可以得出“有限理性論”。

         

        西蒙所說的“有限理性”是指那種把經濟當事人在認識方面的局限性考慮在內的理性選擇——包括知識和計算能力兩方面的局限性。西蒙認為,雖然經濟當事人總是期望實現最優化,但是他們事實上做不到,因為經濟當事人的行為要受到獲得有關選擇機會的信息成本和對不確定性未來的無知的約束,他們實際上只能追求一種比較滿意的目標或滿足水平,只追求實質性與程序性的理性。有限理性理論假設可供選擇的對象不是一個固定的數集,而是存在一個產生各種方案的過程;假定不知道結果的概率分布,而把這些情況的估計程序納入分析結構;尋找那些應對不確定性的策略,這種不確定性假定人們不知道其概率分布;也可以不作效用函數最大化的假設,而只設想一個令人滿意的策略。有限理性理論是這樣一種選擇理論和決策理論:假定經濟當事人希望達到某種目標,并且為此竭盡他(或她)的心智,但是在描述決策過程時又把人們頭腦的實際智能考慮在內。西蒙強調,要把經濟學和管理學建立在一種關于現實的人的行為描述的基礎上,必須用“有限理性”來取代完全理性。

         

        薩金特(Thomas J.Sargent)進一步把“有限理性”概念應用于宏觀經濟分析。[91他假定經濟行為人確切地知道行為的規律本身是不隨時間而發生變化的,他們努力尋找實現理性預期的方法,但是他們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因此,宏觀經濟模型不一定要建立在理性預期和最優化假設之上。薩金特認為,在有些情況下,基于理性預期假說的模型得出的預測很難與觀察到的實際結果相符,而有限理性理論可以修正理性預期模型得出的過于嚴格的預測。

         

        三、對“看不見的手”的原理的證明在市場經濟中,雖然每個人的目標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其結果卻會增進社會利益,即個人利益和社會(或公共)利益可以得到和諧協調。這就是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看不見的手”的原理所表達的思想。在斯密看來:“每個人都力圖利用好他的資本……使其產出有最大的價值。確實,一般說來,他既不打算促進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促進的公共利益是多少。……他所追求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而他在這樣做的時候,像在其他許多場合一樣,他受一只看不見的手的引導,去實現一個并非他本意想要實現圃的目的。……通過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通常會促進社會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要促進的社會利益更大”。[10]㈣23¨‘看不見的手”的原理告訴我們,分散的市場經濟不但沒有造成混亂,反而導致經濟運行有秩序并且資源配置是最優(有效率)的狀態。

         

        在亞當·斯密以后,西方主流經濟學都著力證明“看不見的手”的原理的正確性。19世紀下半期,瓦爾拉斯(Leon Walras)在其《純粹經濟學要義》(1874—1877年)一書中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論。這個理論證明,在市場機制的自動調節下,總是存在一組價格(或價格向量),使得經濟中所有市場的供給和需求都恰好相等,即存在整個經濟體系的一般均衡。瓦爾拉斯把這個結論稱作(一般)均衡價格決定定律,后來被稱作“瓦爾拉斯定律”(walras’s 1aw)。當一般均衡存在時,各類市場既不存在超額供給,也不存在超額需求,每一個市場都可以自動出清,所以,瓦爾拉斯定律又可以表示為:只要效用函數是連續的、嚴格遞增的并且嚴格擬凹的,經濟體系中所有市場上的超額需求的價值之和等于零。在一般均衡存在時,市場交易者都能獲得最大化滿足,即效用最大化。瓦爾拉斯寫道:“在自由競爭支配下的市場中進行多種商品互相交換是一種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所有一種商品、多種商品或一切交換商品的持有者,都能獲得他們欲望的盡可能大的滿足。”[11]佃168’

         

        但是,在對一般均衡理論的證明中,瓦爾拉斯是通過假定模型中的方程式(供給方程式和需求方程式)的數目等于未知數(待決定的商品市場的價格)的數目而得出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的。這個結論無法通過數學方法來驗證,因而不能使人信服。因為如果未知數的數目和方程式的數目相等,這個方程組可能無解。我們不能責怪瓦爾拉斯的數學水平不高。客觀的情況是,在他提出一般均衡理論時,解決一般均衡存在性問題的數學工具——集合論、博弈論、拓撲學等,還沒有出現或沒有運用到經濟學中來。

         

        瓦爾拉斯之后的60年里,對一般均衡理論感興趣的經濟學家都力圖證明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這些經濟學家包括帕累托(Ⅵlfredo Pareto)、希克斯(John Hicks)、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麥肯齊(L.Mckenzie)、阿羅(Kenneth J.Arrow)和德布魯(Gerard Deberu)等人。尤其是麥肯齊的《論Gra—的世界貿易與其他競爭性體系模型的均衡》

         

        年)一文、阿羅和德布魯合作發表的《競爭性經濟中均衡的存在性》(1954年)一文和德布魯的《價值理論:經濟均衡的公理分析》(1959年)一書,對一般均衡的存在性給出了形式化和公理化的證明。這些證明是簡潔的并且是有力的,從而確定了一般均衡分析的標準框架。此后,德布魯和其他人還證明,一般均衡雖然不是惟一的,但是均衡的數目是有限的并且必然是奇數的。

         

        那么,當瓦爾拉斯一般均衡存在時,經濟中的資源配置是否就是帕累托最優呢?福利經濟學的兩個定理進一步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

         

        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在完全競爭的經濟中,如果存在競爭性的一般均衡,那么這種均衡就是帕累托最優的。

         

        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如果存在完全競爭,并且個人的無差異曲線和生產函數都是凸的,那么通過初始資源稟賦在個人之間的再分配(再配置),每一種帕累托最優的資源配置都可以通過瓦爾拉斯的競爭性均衡來實現。

         

        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說明,如果經濟是完全競爭性的,分散的市場經濟可以達到瓦爾拉斯一般均衡,這種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最優的。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說明,在完全競爭的經濟中,每一種帕累托最優的資源配置都可以通過市場機制的自動調節來實現。個人要做的只是通過市場交易或通過政府進行某些初始資源總量的再分配(再配置)。第一定理是實證的或描述性的,它說明了完全競爭的分散的市場經濟的結果如何。第二定理是規范性的,它說明了要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應當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德布魯、舒比克(Martin Shubik)和斯卡夫.Scarf)等人后來進一步證明,如果把市場經濟中的均衡點的集合稱作“核”(core)的話,那么,競爭性均衡必然位于核中;尤其是,隨著經濟的增長,資源的核配置的集合將收斂到競爭性均衡配置;如果經濟是一個足夠大的經濟,核和競爭性均衡在極限上是一致的。

         

        四、市場結構理論的發展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西方經濟學中流行的市場結構理論是完全競爭的市場理論。早在年,埃奇沃思(F.Y.Edgeworth)就試圖對完全競爭下一個系統而嚴格的定義;[12]到年,完全競爭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已經全部確定,并成為此后經濟分析的標準模式。

         

        根據完全競爭理論,由于一個市場上存在大量的供給者和需求者,買賣雙方都擁有完全信息,每一個廠商向市場提供的產品都是同質的,廠商進出一個市場是自由的并且是無成本的,所以在這種市場上,單個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并且需求曲線和邊際收益曲線、平均收益曲線重疊。這意味著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單個廠商和單個消費者完全不能控制價格,價格由這個市場上的供求均衡來決定,他們只能是價格的接受者。當完全競爭市場處于長期均衡時,產品的價格等于最低的長期平均成本,廠商實現了利潤最大化,市場是完全出清的,不存在供給過剩或短缺。因此,完全競爭市場是一種理想的市場類型,它可以保證資源得到有效率的配置。

         

        年,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夫人分別對完全競爭理論提出挑戰,提出不完全競爭理論或壟斷競爭理論。[13][143張伯侖指出,現實中的市場并不是完全競爭型的,許多廠商出售的是有差別的產品而并非是無差別的產品,這就使得有差別產品的生產者就是這種產品的部分壟斷者,這種生產者面臨的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需求曲線。這說明單個廠商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通過擴大或減少產品產量來改變其價格,他對產品價格有一定的壟斷權。在長期均衡狀態下,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存在生產能力過剩;與完全競爭市場不同,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存在浪費性競爭。

         

        以1982年鮑莫爾等人出版《可競爭市場與產業結構理論》一書為標志,[15]西方經濟學家們又提出了可競爭市場理論。這種理論可以看作是對完全競爭理論的發展。可競爭市場(contestable market)是指來自潛在競爭者的競爭壓力,對正在市場上的供給者“在位廠商”)的行為施加了很強的約束的那一類市場。一種市場要成為可競爭市場,必須滿足以下條件:進入自由,退出無成本,市場在均衡狀態下無超額利潤,在位廠商之間的定價和資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不論市場上是僅有一個壟斷者還是有許多競爭者,可競爭市場總是具有這些特性;來自潛在進入者的潛在競爭,而不是在位廠商之間的競爭,對在位廠商的均衡行為產生有效的約束。

         

        完全競爭理論強調的是一個市場上在位廠商之間的現實競爭。在完全競爭市場上,競爭的程度取決于在位廠商的數目;在位廠商的數目越少,這個市場的競爭程度就越低或壟斷程度就越高。

         

        與完全競爭理論不同,可競爭市場理論強調的是潛在進入者的潛在競爭壓力對在位廠商的行為從而對市場競爭程度的作用,競爭的程度取決于進入這個市場的障礙的大小。

         

        可競爭市場理論假定潛在進入者具有這樣的特性:(1)與在位廠商一樣,潛在進入者可以不受限制地獲得相同的生產技術,為同一個市場提供生產。(2)潛在進入者進入一個市場無需負擔額外的成本,也就是不存在斯蒂格勒意義上的進入障礙。(3)在進入一個市場之前,潛在進入者可以暫時把在位廠商的價格看作是不變的,并用這個價格來計算其進入利潤。

         

        可競爭市場理論認為,只要市場是可以自由進入和退出的,不論一個市場上在位廠商的數目是多少,來自潛在進入者的競爭壓力同樣可以約束在位廠商的行為,從而保證市場在配置資源方面是有效率的。當市場上有兩家或兩家以上的廠商時,潛在競爭的約束使得在位廠商按照邊際成本定價;當技術經濟特征要求一個市場由一家廠商來進行生產(自然壟斷)時,在位廠商將按照財務可行性的原則實行按平均成本定價。潛在進入者的競爭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作用呢?可競爭市場理論的解釋是,在可競爭市場上,潛在進入者可以采用“打了就跑”(hit—and—run)的策略。對于潛在進入者來說,既不存在進入和退出市場的障礙,也不存在生產技術上的劣勢或歧視,如果在位廠商囡的定價行為提供了一個(超額)利潤機會(這時價格高于邊際成本或平均成本),潛在進入者就會迅速進入這個市場,并在在位廠商做出反應(例如降價)時毫發無損地退出這個市場。因此,潛在競爭是懸在在位廠商頭上的一把達摩劍。在潛在競爭壓力下,為了防止進入真的發生,在位廠商——無論是寡頭壟斷廠商還是完全壟斷廠商,就必須制定一種正好收支相抵的“可持續價格”(sustain—。因此,在可競爭市場上,一個可持續的市場結構或均衡的產業結構與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有相同的經濟績效。

         

        可競爭市場理論得出的一個重要推論是,壟斷不一定會減少社會福利;在一定的條件下,在位廠商定價的“可持續性”和拉姆齊最優性是一致的,所以,在可競爭市場的壟斷均衡中,總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都能夠實現最大化。

         

        可競爭市場理論的政策含義是:在市場是可競爭的條件下,自由放任政策比政府管制(regu—能夠更有效地保護一般公眾的利益。根據傳統的壟斷市場理論,一個市場只有少數幾家大廠商時,資源配置是低效率的,消費者的利益是受到損害的。可競爭市場理論卻認為壟斷不一定是有害的,甚至可能是更有效率的。但是,可競爭市場理論并不認為無約束的市場可以自動解決一切經濟問題,也不認為所有的管制和反托拉斯行動都是不應該的,都是有害的。因為現實經濟中的市場與可競爭市場還是有或大或小的差距的,市場改革的方向是取消進入市場的障礙,取消對在位廠商的人為保護,使得潛在進入的壓力真正對在位廠商的行為形成有效約束。

        第7篇: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范文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微觀經濟學;步驟;實踐;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2549(2021)01-0108-02

        項目教學法是針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被忽略,機械般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導致教師上課積極性受挫,教學效率低、教學效果差的現狀提出來的。在現實教學設計中,將課程所涉及的內容,再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分解為一些可操作的任務,再將這些任務細化分解為不同的子任務,交給學生讓他們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學生完成項目的全過程中適時指導,引導學生保質保量完成相應的任務。通過項目的實施,學生在場景中學習掌握知識,提升各項能力。項目化教學法重在克服當前教育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難題,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使教學工作能夠幫助學生進步,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參與者,保證了課堂教學質量。

        一、項目教學法的內涵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對授課任務進行靈活處理的教學方法,具有鮮明的實踐意義。怎樣才能夠展開項目教學法,哪些課程適合運用項目教學法?這是采取項目教學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根據克伯屈對項目教學法的解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首先,教學目標與現實的聯系比較緊密,能夠結合現實獲得解答。其次,學生憑借現有的基礎知識水平可以完成計劃的任務,在完成任務時,學生不會因為知識儲備不足而完不成事先計劃的任務。其次,學生的分組依據需要合理地權衡,因為小組成員齊心協力才會使任務保質保量地完成。再次,教師對整節課的各個環節有較高的操控能力,具有極強的應變水平。最后,任務完成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與學生相互之間的評價一定要客觀公允,一旦評價不真實就前功盡棄了。正因為項目教學法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所以能夠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教育的真正目標,它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與認可。

        二、“微觀經濟學”教學中項目教學法運用的可行性

        微觀經濟學的特點決定了項目教學法實施的可能性,它的授課內容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分配理論等。微觀經濟學注重單個經濟單位的研究,分析單個生產者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在各種商品的生產上以取得最大的利潤;單個消費者如何將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種商品的消費上以獲得最大的滿足。同時,微觀經濟學還分析單個生產者的產量、成本、使用的生產要素數量和利潤如何確定;單個商品的效用、供給量、需求量和價格如何確定等。通過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運行和相應的經濟變量單項數值的決定來說明價格機制如何解決社會的資源配置問題。使學生在掌握微觀經濟學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提高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能夠客觀地分析問題,正確地解決問題。理解微觀經濟學中的基本概念、觀點,重要的數學模型等,運用微觀經濟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分析、解釋市場經濟中常見的一些經濟現象。

        學生的自身條件是項目教學法得以施行的重要原因。本科院校的學生有著扎實的基礎知識,他們學習態度端正,主動參與課堂教學,良好的表達能力,與人合作的集體精神等都是項目教學法能夠付諸實踐的前提條件。相對于專科學生而言,本科院校的學生的知識體系已經形成,他們能夠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解決比較復雜的現實問題;具備一定的辨別是非能力與應變能力;具有較強的口語表述能力;同人交往時,能夠營造公平公正的氛圍;在遇到困難時會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不會退縮,不輕易放棄。這些特點都是項目教學法得以順利、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

        三、項目教學法的課堂實踐

        “微觀經濟學”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它為學生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奠定了相應的理論基礎。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知識的學習,夯實專業技能,在課程的學習中運用了講授法、案例法、小組討論法、提問引導法、練習法、項目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根據教學的任務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消費者的選擇”這兩個教學任務就是運用項目教學法完成的。項目教學法分五個步驟進行:第一步是課前準備,資料搜集。第二步是情境導入,明確任務。第三步是分析資料,制定方案。第四步是分工協作,具體實施。第五步展示結果,修正完善。第六步是評估檢查,拓展升華。為了使項目教學法能夠順利展開,特地將這兩章的理論難點進行了講授,接著學生聯系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經濟問題,結合供給、需求以及價格均衡、消費者主體等的問題開始了材料的搜集,任務的確定等工作,他們以自己使用中的物品為商品,營造了兩個時代的社會場景,一是以商品經濟不發達為背景的商品買賣的場景,二是現代化氣息濃厚的城市社會場景。通過運用項目教學法完成授課任務,讓學生在模擬的場景中感受知識點,鍛煉能力,整個課堂授課效果較為理想,使自己的課堂講授能力得到了提高,也留下了需要繼續改進的一些教學問題。為了能夠清楚地了解項目教學法的優勢,特就供給、需求以及價格均衡這一部分運用項目教學法的情況加以敘述。

        在講解供給、需求以及價格均衡這一章時,先將理論知識給學生梳理了一遍,接著讓學生從書中找出這一部分的重點、難點,給學生列出了與此章相關的一些書目,并布置學生查閱后英國把洋布運到中國銷售的事例、2008年的“限塑令”對供需的影響,“老干媽”針對辣味不同級別客戶的銷售策略,“洛陽紙貴”的故事。當看完這些同供給、需求密切相關的事例后,同學們如果發現了問題,碰到了疑惑就可以通過QQ、微信、微博等媒介相互討教,針對問題展開討論,尋找答案。等到同學們的熱身工作做足后,項目教學法實施的準備工作也就有眉目了,也就是說課前準備,資料搜集這一步工作完成了。接著開始第二部分,即情境導入,明確任務。先讓學生說說閱讀矛盾《春蠶》的感受,這部小說主要寫的是清明節后所發生的,關于老通寶一家在一個月時間里,經過“大緊張,大決心,大奮斗,同時又是大希望”之后,好不容易獲得了蠶繭的大豐收,可是賣繭的收入反而還不清買青葉所借的債務。明確學習目標供給、需求、價格均衡的關系,我們要掌握需求的含義,影響需求的因素,需求的函數,需求表和需求曲線,概括需求定理,需求量的變動和需求的變動。供給的含義,供給的影響因素,供給函數,供給表和供給曲線,供給定理。均衡價格的含義,均衡價格的形成,均衡價格的變動,供求定理。彈性的含義及類別,需求彈性與供給彈性的含義及計算。在確定了學習任務之后,結合相關資料,制定方案。全班30名同學分為五組,每組五人,依據同學們來自不同的地域進行分類,按南北方同學組合,不同區域同學組合的原則確定了每組人員。各小組分工之后就開始了第四步工作,相互協作,完成任務。教師在探討、質疑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引導學生完成所有任務。每一組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后,由小組選出的成員代表一一解答問題,有異議的問題可以存留,作為課后作業繼續探討,這一過程就是第五步工作。最后,學生之間互評,教師根據每位同學的表現給他們分別打分。再將學生和教師的打分平均就得出學生最后的分值。至此,項目教學法的六個過程就結束了。

        通過總結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學生將現實生活中觀察到的供給、需求的事例引入課堂,使整堂課氣氛活躍,很接地氣;積極思考的同學可以帶動不善思考的同學;含羞拘謹的同學也被活躍的氣氛所感染,表達自己的想法;課前查閱資料,擴大了同學們的知識面,開闊了他們的視野;老師的一言堂變成了學生成為主人的課堂新關系,學生是主體的地位真正確立了。

        四、合理科學地擬定評價標準

        項目教學法有其自身的優勢,但也有一些不易把握的環節,譬如如何科學合理地評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就是一個大難題。在教學中多次運用項目教學法,對擬定評價標準產生了以下兩點想法:第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客觀合理,應把握以下標準。每組同學能否理解分配的任務,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小組成員能夠主動承擔任務,正確處理相互關系,協助他人完成任務;是否具有獨立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否運用拓展知識解決問題;完滿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邏輯思維清晰。第二,學生相互之間的評價要公平公正,不能挾帶個人情緒。同學能否積極參與小組任務中,盡心盡力;同學之間能不能相互包容,對有爭議的問題是不是持保留態度;當遇到難題時不退縮,大家齊心協力克服難題。

        五、課堂反思

        課堂教學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側重知識點的歸類與總結,結合以前所學的經濟學基礎知識,能夠對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有一個系統的認識與理解,并能夠結合現實的經濟問題加以分析。

        第8篇: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范文

        關鍵詞:地方普通院校 西方經濟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b)-0108-02

        我國高等學校按隸屬關系一般分為:中央部屬高校和地方所屬高校兩類。地方所屬高校按規格又可分為5大類,即省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大學;地方重點院校;地方普通院校;獨立學院和地方高等專科學校。本文所指的是地方所屬高校中的地方普通院校。該類學校在全部高校中占有較高比重,其學生的素質和質量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地方普通院校在辦學條件、資金來源及生源質量等等方面均與重點院校有別,地方普通院校為適應經濟社會對人才的新要求,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自身的發展目標。西方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被我國高校引進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該門課程理論性較強,以曲線和模型為分析工具,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對經濟主體進行長、短期分析。高校教學中學生普遍反映是一門較難理解和應用的課程,尤其是地方普通院校的西方經濟學教學始終存在一些問題困擾著教師與學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地方普通院校的具體情況及西方經濟學本身的課程特點等都對地方普通院校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1 地方普通院校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776年,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奠定了近代經濟學的基礎,經過200多年的發展,西方經濟學已經成為一個相對完整成熟的學科體系。在我國,西方經濟學是財經專業的12門核心課程之一,是學生學習其他專業知識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教學效果卻差強人意,地方普通院校表現尤其明顯。抽象性與現實性并存,大量數學知識與圖形并用是西方經濟學區別于其他經濟學專業課的最大特點。目前,地方普通院校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需要加以重視和解決。

        (1)受各種因素制約,教師無法完整、全面講完西方經濟學。

        第一,學生缺乏經濟敏感性和自學能力。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只在升入大學后,才開始接觸專業課。對經濟的感知只源自于高中之前的生活經驗,要將之轉化為專業課學習,既需要濃厚的興趣,又需要思考角度、學習方法的轉換。授課之初教師要花大量時間,將大量案例引入教學內容,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對經濟的敏感性,這將占用一定課時。地方普通院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及重點院校學生,大多習慣于被動接授知識,如果教師將知識點面面俱到,又將占用一定課時。以微觀部分為例,供求理論、效用論、生產論及成本論的講授一般會花費全部課時的近3/5。市場結構、生產要素理論及一般均衡和市場失靈相關知識則無法細致講解,甚至草草收尾。

        第二,圖形和推導占用大量時間。借助曲線與數學模型闡述經濟學理論是西方經濟學的學科特點,需求函數、供給函數、效用函數、生產函數、成本函數是微觀部分最常用的函數關系,相應的需求曲線、供給曲線、效用線、等產量線、各類長短期成本線也是在分析消費者和廠商行為時借助的工具。國民收入恒等式、各類消費函數、投資函數、總需求函數和總供給函數是宏觀部分最基本的函數關系,相應的IS曲線、LM曲線、AD曲線、AS曲線以及相應的IS-LM模型和AD-AS模型又是宏觀部分分析國民經濟中的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均衡以及國民經濟總需求和總供給均衡必須用到的曲線和模型。經濟學專業中,除計量經濟學和統計學等經濟學課程較多用到數學知識外,經濟學專業中再沒有哪一門課程會用到如此多的數學知識。但不可否認的是地方普通院校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其數學基礎多停留在高中數學階段,對于微積分、線性代數及概率論的學習則相當薄弱,學生初學時的好奇心和興趣往往受挫于較多的圖形和計算,教師不得不花大量時間講解相關模型,從而影響教學計劃的進行。

        第三,課時所限。西方經濟學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部分,作為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又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應當給予較為充為的學時安排,但現實教學中,卻經常受到其他專業課學時的擠占,導致學時有限使學生無法系統學完西方經濟學。以高鴻業版的西方經濟學為例,一般來說微觀經濟學的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學和市場失靈部分,宏觀經濟學中的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及后面章節,都會因課時原因,無法講完。

        (2)微宏觀轉變困難。

        一般學生對于西方經濟學知識的把握表現出如下特點:微觀學習好于宏觀,前面章節的學習好于后面章節,對于局部均衡的理解好于一般均衡的理解。雖同是西方經濟學的組成部分,但微觀和宏觀的學習方法和切入角度是不同的。許多學生感覺微觀的知識比較好接受,因為學生自身就是消費者,對商品有需求,同時又是未來生產要素的供給者,在講解微觀的知識點時,學生會感同身受,所以接受起來較容易。微觀理論比較具體,又是個量分析,不需要延伸太多知識即可理解,但學習宏觀經濟學時,一方面由于微觀章節中的一般均衡問題和市場失靈因種種原因沒有全部學完,致使學生對一般均衡的學習不透徹,同時,由于宏觀經濟學涉及內容從封閉到開放,從二部門到四部門,變量多且復雜,學生往往難以把握。

        第9篇:微觀經濟學的供求模型范文

        (一)專業基礎課我們所說的《經濟學》其實就是傳統意義的《西方經濟學》,在高職院校多以《經濟學》命名,其內容體系和《西方經濟學》沒有什么區別。西方經濟學闡述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總結歸納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運行和國家調節的重要理論、概念、政策主張和分析方法,被稱為“社會科學之王”。鑒于這樣的內容體系,《經濟學》基本上是所有高職院校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必修課程,是學習經濟類、管理類課程的基礎。

        (二)理論體系成熟西方經濟學歷經了兩百多年的發展,理論派系很多,內容豐富,理論體系已經趨于完善和成熟。高職所學的《經濟學》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部分,微觀經濟學是研究家庭、廠商和市場合理配置經濟資源的科學,以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為對象;以資源的合理配置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價格理論為中心理論;以個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觀經濟學則是研究國民經濟的整體運行中充分利用經濟資源的科學,以國民經濟整體的運行為對象;以資源的充分利用為解決的主要問題;以收入理論為中心理論;以總量分析為方法,其基本假定為市場失靈、政府有效。

        (三)抽象難懂由于經濟學的內容來源于西方國家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主張,這些理論都是以假定某些條件成立為基礎,然后根據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建立經濟學模型。其內容的表現形式多為數學模型和圖表,如供求函數、消費者均衡、最佳生產區域、LM-IS模型等。無論是假設條件還是經濟學模型,都比較抽象。高職學生數學基礎普遍不好,數學思維和理解力相對較差,因此,學生普遍感覺《經濟學》難懂難學,在補考中,《經濟學》補考人數所占比例最高,是一門讓學生叫苦害怕的課程。

        二、《經濟學》課程的幾點錯誤認識

        (一)是一門純理論課程由于《經濟學》理論性很強,理論體系成熟,因此幾乎是所有的高職院校都把《經濟學》當作一門純理論課程,其教學目標主要是:通過領會與掌握經濟學理論知識,為學習其他專業課打好理論基礎。它的確是講解西方經濟理論,是基礎理論課。但是這樣的教學目標與職院現行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相背離。在這樣的目標驅動下,教師在上課時只會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忽略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只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忽略了學生解決經濟問題的能力。

        (二)難以進行課程改革2006年教育部16號文件后,高職院校做出了積極響應,進行了如火如荼的教學改革,重新界定了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著重培養技能性人才,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表現在職業崗位標準開發、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教材開發、教學團隊建設、實訓基地開發利用等方面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調整。而對于理論體系嚴密的《經濟學》課程,被認為主要培養學生經濟思維能力,不可能采取項目教學模式,因此也難以進行課程改革。

        (三)課程地位削弱高職院校的改革中,各校積極推動專業建設,紛紛創建示范專業、特色專業、骨干專業、優勢專業等。經濟學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所培養的能力目標很難在職業崗位上直接凸現出來,其地位和作用很容易被忽略,所以在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建設的環節,就被壓縮或裁減。在2006年高職教學改革前,我校《經濟學》的課程是72學時,改革后,已縮減為45學時,減少了三分之一多。這反映了《經濟學》地位在削弱。也因為這門課程不能為專業建設提供成果支撐,無論是職院還是任課教師都沒有高度重視。

        三、《經濟學》課程教學引進杜威生活教育觀的可行性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幕 | 午夜视频精品视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网999久久久综合 | 无遮挡国产在线视频 | 污网站国产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