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職業道德教育原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1)
【摘 要】軌道交通運輸類高職校園文化融入行業文化能更好地實現高職人才培養目標。構建融軌道交通運輸行業文化需要遵從特色原則、主體參與性原則、動態性原則、原則和系統性原則,并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宣傳機制、校企聯動機制、激勵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以確保構建融軌道交通行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順利進行。
關鍵詞 融合;原則;機制;校園文化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一般課題“對接軌道交通行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構建理論與實踐研究”(XJK013CZY023)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侯德文(1980.03—),男,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職業技術教育。
高職院校旨在培養面向生產和服務一線的實用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與企業、行業實際需求相適應,緊密結合企業和行業需求調整辦學思路,深度開展校企合作,將企業的職業元素融入學校的人才培養過程中,使學生更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鐵道類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融入軌道交通運輸行業文化不僅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有利于提升高職院校市場競爭力,更有利于培養適應企業需要的人才。
1 融軌道交通運輸行業文化的校園文化構建原則
1.1 特色原則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組織文化既具有組織文化的一般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特性。這種特性一方面要緊密結合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發展規劃,同時要融入典型企業文化。鐵道類高職校園文化首先要體現其職業性,所構建的文化要能培養學生的“鐵色”職業素養,通過精神層、物質層、行為層和制度層以及課程層的建設為學生提供仿真的鐵色職業環境,將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理想、職業人文素質等內容融入其中, 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 使學生具有較快的社會適應能力,實現進入軌道類相關崗位的零距離就業。此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深挖各院校內涵,要將辦學特色、管理制度、校訓和校風等有機統一起來,一方面突出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區別,另一方面突出與其他職業院校的區別。
1.2 主體參與性原則
融軌道交通行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構建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人的參與性。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包括全體師生員工以及企業行業專家,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各有不同。教師與學校行管人員起著主導的作用, 他們的學識、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風對校園文化的建設起著引領和示范的作用;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他們的精神面貌和行為是校園文化建設成果的集中體現,他們的求知欲、人際關系以及心理狀態等深刻地折射到校園文化中,成為校園文化的集中體現;后勤服務人員是校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們的服務態度和工作水平對校園文化有著重要的示范作用。除全體師生員工外,高職院校還可以聘請企業、行業專家參與校園文化的構建,他們對企業文化有著深厚的感悟和實踐經驗,他們從企業的角度對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企業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議,避免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閉門造車,同時可以在學校開展企業文化專題講座,使師生員工加深對軌道交通運輸企業文化的認識,引進企業專家參與理論和實踐課程的開發和建設。
1.3 動態性原則
任何事物都是處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中的,高職校園文化同樣也處在運動變化之中。校園文化存在著一個形成、發展、更新、重構的動態過程。高職院校隨著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變化而在發展戰略、辦學定位、人才培養計劃、課程設置、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適應時代的調整,相應地校園文化也會發生變化。當前軌道交通運輸企業文化在根據內外部環境不斷優化,調整后的企業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后也會引起校園文化的調整。這也需要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遵循動態性原則,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適時更新并為校園文化補充新鮮血液。
1.4 原則
高職院校與軌道交通運輸企業屬于兩個不同的組織形式,兩者側重點有所區別。高職院校以教書育人為主,側重對人才的培養與塑造,企業以用人為主,側重通過企業文化提升員工的工作績效。此外高職院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凝聚了自身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與軌道交通運輸行業文化有相同點,也有區別。這就使得高職院校在構建融軌道交通行業文化的過程中不能全盤接收,要在融入軌道交通行業文化共性的基礎上保持自身的特性。
1.5 系統性原則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不同層面、不同部門、不同元素,需要各方面充分協調一致才能發揮出其整體作用。就建設內容而言涉及到物質層、精神層、制度層課程層和行為層的建設,各層面的建設內容非常復雜;就參與者角度而言涉及到教師、學生、后勤和行管人員以及企業相關人員,他們在知識水平、能力、思考問題的角度等方面存在不同;就參與部門而言,需要黨政工團各部門的參與;同時高職校園文化中還存在著許多亞文化,這些亞文化之間該如何構建也是一個復雜的命題;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之間存在著共性,也存在著差異性,如何尋找兩種文化之間的對接點也比較復雜。構建融入軌道交通運輸行業文化的校園文化涉及各層次、各方面的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因此在構建的過程中要堅持系統性原則進行構建。
2 融軌道交通運輸行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構建機制
2.1 保障機制
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健全的機制做保障。首先是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機構,對企業文化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的構建進行科學規劃,確定總體戰略和階段目標以及校園文化構建的內容,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工作內容,對目標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可以實行目標責任制。其次,要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機制,要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提供充足的保障,保證各項計劃能順利推進。再次要建立制度保障,通過各種規章制度保證校園文化的順利構建。
2.2 宣傳機制
融企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廣泛而深入的宣傳。在建設過程中要建立起宣傳機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宣傳制度,通過制度保證各種主題宣傳活動的順利實施,利用學校的各種活動、競賽和媒體播報對校園文化進行報道,加強師生員工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責任心和榮譽感,激發其參與性。
2.3 校企聯動機制
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企業文化是兩種文化的有機對接,這就離不開雙方的共同參與,因此要建立校企聯動機制。當前高職院校圍繞著實習實訓普遍開展了校企合作,并建立了校企合作機制,這種合作不應該僅停留在幫助學生技能提高上,還應該體現在校企文化共建上。校企雙方合作協議中要約定文化共建的內容,建立聯動制度,明確雙方的權責利,明確校企共建的具體內容,推進校園文化構建,從而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2.4 激勵機制
融企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全體師生員工和企業相關人士的深度參與,僅有宣傳機制不一定能調動各方的積極性,要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指標完成較好的單位或個人可以給予獎勵,對于不能完成或完成質量不合格的給予一定的處罰。通過激勵措施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認同感和積極參與性以及創造性。在激勵過程中要注意將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手段有機結合使用。
2.5 考核評價機制
融企業文化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效如何需要一套評價機制。在構建校園文化過程中要制定科學有效的總體方案、切實可行的建設條例以及一些具體實施細則和要求,并盡可能對有關指標進行量化。要從多維度選取指標評價者,包括學院教職員工、企業行業專家、用人單位、周邊社區居民,并賦予各方一定的權重進行考量。校園文化建設的評價要注意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方法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從而得出科學的綜合性評價。
參考文獻
[1]宋紹成,張建忠.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六原則[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3).
[2]彭才根,郭永生.職業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機制與策略的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7).
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強大,然而在這新的歷史時期,人們對職業道德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充分體現了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職業道德廣泛地存在于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深化改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必須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它對于發展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是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黨的歷史工作報告中,適合自身特點的職業道德規范,并制定了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公約,由此可見,我們國家對職業道德的重視。改革實踐也告訴我們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絕不是單純地搞經濟,而是要不斷地搞好文化思想素質,提高為經濟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的支持。職業道德教育涉及各行各業、方方面面,滲透在物質文明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它對于培養有文化高素質的人力,鼓勵職工做好本職工作,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質量,處理好職業內外的關系有重要意義。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有利于克服和糾正市場經濟對人們的消極影響。從實質上講,市場經濟不可避免的引起追求名利和個別消極現象。如見利忘義、金錢至上等。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的商品意識、競爭意識增強,在追求利潤目標中,出現損人利己,不守誠信,為了眼前利益參假使假,損害消費者的人身健康等問題,出現了思想靈魂的商化。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進行忠于職守,誠實守信以及嚴守職業紀律和政策法令等職業道德教育,用社會主義道德調整人們的社會職業行為。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榮譽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行業之間的往來、跨國貿易、文化體育的競技,這樣國人的素質、業務能力、文化修養、服務態度與質量政策水平、文明禮貌、舉止儀表等不僅關系到本地區本人的信譽,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榮譽。
二、在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由于行業不同、職業不同,要從作業人員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教育要針對行業和職業特點開展,我們知道,不同職業的人們工作服務對象,特點和目標不盡相同,與之相聯系的行業職業道德內容也不一樣,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要求,如:干部、教師、工人、商人、自由工作者等,他們的職業規范存在很大差異,各不相同。因此職業道德教育要因行業、職業而異,不能搞一個模式,要針對單位各崗位的實際情況制定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有的放矢的開展每一項工作。職業道德教育要根據人們存在的問題和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首先要進行思想調查,了解在深化開拓的現階段,職工思想道德價值觀念,工作作風等方面發生的變化,存在的問題,進行說服教育與引導相結合,正面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相結合,重點問題和一般相結合,使我們每個人都愛企業、愛崗位,愛本職工作,牢固樹立愛崗敬業思想。
三、人們在社會生活所處的地位崗位和思想基礎不同,職業道德教育要有層次的進行
職業道德教育要區別不同的社會角色而有所不同。我們現在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深化、開拓、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宗旨和人民服務的原則是不變的,所以我們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要從實際出發。不論你在社會擔任什么角色、什么崗位,都要高標準,嚴要求,都要遵守共同的職業道德、社會公約。還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質,社會上涌現出眾多的道德模范就是榜樣。還要顧全大局,勇于為事業而獻身,盡職盡責奉獻精神的教育。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教育,在公平競爭中,為國家為。人民多做貢獻。職業道德教育要考慮人員的思想基礎來區別進行,在現實生活中, 由于各種因素,人民的思想基礎千差萬別,職業道德也不盡一樣,因此在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標準和實際情況進行不同層次的教育,以達到好的效果。
四、我們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們的職業道德素質,促進社會和諧和文化文明建設,為此重視實效尤為重要
人人都具有自我實現的需求與欲望。但處于變革的大時代下,眾多價值觀相互交錯,高職大學生容易受不良價值觀念的影響。為更好地構建大學生職業道德體系,促使其快速成長,并盡快融入社會,高職院校有必要推動職業道德教育改革,以提高大學生職業道德素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國夢”的需要。高職大學生是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國夢”建設的主力軍。培養大學生愛國、敬業的精神有利于營造整個社會的良好氛圍,也有利于加快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早日實現“中國夢”。
2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現狀
一是教學方法單一。一方面,部分教師教學理念陳舊,教師權威觀傾向有增無減,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難以有效發揮,以致職業道德教學成為教師直接宣講的媒介。另一方面,填鴨式教學重結論,輕過程,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難以有效發揮,職業道德教育內容不容易為人所熟知。二是系統性、整體性、科學性不足。課時少,講授粗淺,深入學生內心深處、生活社會深處的內容不多。另外,部分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主要針對畢業群體,忽視了非畢業群體的全面培養;專業課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的成分不多,以致學生的專業學習與職業道德素養的提高相互脫節。三是工學結合程度不深。部分高職學生還相對缺乏長遠的職業規劃,對未來要從事的職業缺乏深刻的認識,即使鄰近畢業,他們也需要自己尋找實習單位,而教師卻沒有對其實習過程進行有效監控。另外,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將主要精力放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上,且高職院校的專職職業道德教師嚴重不足,大部分教師都只是兼任職業道德教育課,在了解企業文化上還未有爐火純青的技藝。
3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創新;統計;職業道德;教育
統計職業道德是統計從業人員在職業生涯中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是一般道德在統計職業生涯中的具體體現。統計職業道德教育是針對統計從業人員進行的職業道德規范和社會公德教育。加強統計職業道德教育,創新教育理念對于提高統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外部教育與自律教育不可或缺
統計職業道德教育有外部教育和自律教育之分。在統計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長期修煉過程中,外部教育與自律教育不可或缺。前者是基礎,后者是關鍵。
(一)外部教育是基礎
統計職業道德外部教育指統計主管部門、統計培訓機構、高等院校等專業機構對統計從業人員進行的職業道德教育與培訓。統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和觀念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通過多途徑的職業道德外部教育來獲取。統計從業人員只有通過外部教育廣泛學習道德相關知識,才能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職業之間的道德關系,從而逐步形成與統計職業實踐相關聯的道德理想、道德觀念與道德準則,這是提高統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修養的基礎與前提。
統計職業道德外部教育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統計人員崗前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加強系統規范的統計崗前職業教育,培養統計從業人員熱愛統計崗位,敬重統計職業,珍惜職業榮譽的美好情感,從而激發他們鉆研統計業務,提高工作技能的激情。二是統計人員后續職業道德教育。不僅應將統計職業道德規范納入統計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考試范圍,還應通過違紀案例教育來警示統計從業人員,使之在統計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職業道德修養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二)自律教育是關鍵
統計職業道德水準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統計從業人員的自律程度。自律教育就是統計從業人員在統計職業生涯中不斷用統計職業道德規范來自我約束,從而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理想和道德觀念的過程。與職業道德外部教育不同的是,這種自律教育是依靠統計人員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來自覺自愿完成的,其教育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統計從業人員自身的道德覺悟和自律能力。當道德覺悟和自律能力達到較高程度時,統計從業人員便能主動地、自覺地運用統計職業道德準則來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達到行所必行,止所必止的道德境界。因而,自律教育是提高統計人員職業道德修養的關鍵所在。
二、教育理念貴在創新
理念決定行動,方式決定效果。在統計職業道德教育實踐中,創新教育理念是確保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徑。
第一,“德”、“才”并重。在統計職業道德素養的長期修煉過程中,把握“德”是根本、“才”是前提的原則尤為重要。我們要通過統計職業繼續教育培養一大批道德高尚的統計職業工作者,就應該從道德教育入手,注重職業道德教育與統計業務技能培訓緊密結合,齊頭并進。只有把道德培養滲透到統計職業繼續教育的各個環節中去,才能造就德才兼備的統計職業隊伍。
第二,“正”、“反”結合。正面形象是旗幟,催人奮進;反面形象是警鐘,使人清醒。在開展統計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既要運用反面典型進行直觀、形象的警示教育,使統計從業人員吸取教訓,遵紀守法,防微杜漸,起到自省、自重、自治的作用,又要運用正面典型開展示范教育,大力宣傳表彰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堅持原則,奉公守法的統計人員,以弘揚正氣,鼓舞士氣。只有把正面示范宣傳與反面教育警示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不斷增強統計人員恪守統計職業道德的信心和決心,并在全社會營造誠信光榮、造假可恥的輿論環境。
第三,“剖”、“析”并舉。在統計違紀違法警示教育過程中,通常的做法是通過剖析一些典型案例,探尋統計違法犯罪人員的人生軌跡,教育警示統計在崗人員堅守統計職業道德規范,樹立統計行業的良好信譽和統計職業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但有些案件還存在剖多析少,即擺事實,講經過多,從違法者人生觀、價值觀深處查找原因少的問題,其警示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在統計違紀違法警示教育方式上,只有堅持“剖”、“析”并用,既披露違紀違法現象與手法,又結合案件分析尋找原因,并及時彌補管理制度上的缺陷,才能使統計違紀違法警示教育成效顯著。
第四,“情”、“法”兼顧。“情”、“法”兼顧是統計職業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我們既要通過典型案例教育感化統計人員,使那些抱有錯誤觀念和模糊認識者摒棄僥幸心理,增強法律意識,充分認識恪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從而在統計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不出假數。又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那些無視統計法律法規,蓄意虛報、瞞報、拒報和偽造、篡改統計資料的違法違紀人員,依照《統計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嚴加懲處。唯有如此,統計法律法規的尊嚴和統計信息的公信力才能得到切實維護。
關鍵詞:高職;職業道德;實效性
一、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的意義內涵和意義
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行為標準和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概話而言,職業道德主要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忠于職守,樂于奉獻;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依法行事,嚴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務社會。黨的十提出,2020年我國將建成小康社會。大學生素質的高低,又特別是職業道德教育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我國家未來的發展前途和命運。高職院校把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搖籃,培養一批素質良好、知識夠用、能力很強的面向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當作各高職院校的根本任務。加強對高職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是適應目前我國社會就業崗位技術狀況的需要,是扭轉高職院校教學中重能力培養、輕育人,重專業教學、輕職業道德教育傾向的需要,是提高職業技術院校學生素質,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需要。
二、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的現狀以及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調查。
盡管職業道德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職業道德狀況不太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情況令人擔憂。
1、從學生對職業道德教育的了解程度分析,在對本院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很多的高職學生對職業道德教育不重視,僅有25%的學生認為需要開設這門課程,82%的學生對自己要從事的職業道德要求了解不清楚,大部分學生沒有認識到職業道德的高低關系的自身的職業的發展,關系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認識上的不重視,也就導致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在職業道德的遵守出現了很大的偏差,甚至認為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職業習慣的養成會在職業中自然實現。
2、在對用人單位的調查中發現,有56%的單位認為大學生更缺乏“實干精神”,48%的單位認為大學生缺乏“綜合素質”,而在大學生中,選擇缺乏“實干精神”和“綜合素質”的只有13%和21%;22%的單位認為大學生缺乏職業道德。由此可見,用人單位呼吁高校重視大學生的職業道德,而大學生自身幾乎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3、當前不少大學生職業道德觀念的缺失和錯位。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的確存在很多問題,如:在擇業觀上,很多學生在未踏入職場之前,其擇業觀就已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他們往往對所提供崗位的工資待遇、工作地點極為關注,大城市、薪水豐厚的工作幾乎是大多數大學生的共同愿望。在敬業精神方面,缺乏奉獻精神,他們十分強調奉獻與索取成正比,并將二者置于同等位置,帶有明顯的功利主義傾向。他們有成就事業的愿望,但缺乏腳踏實地的精神。在團隊協作方面,由于現在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往往在剛工作時表現出傲慢自負,不愿聽從他人的意見,缺乏互助精神、團隊意識和應有的禮儀修養,不能很好的處理人際關系等問題。在誠信方面,制作虛假簡歷的現象十分普遍,據了解,有的招聘單位收到的學生自薦表中,在“任職”一欄中填寫同一學校學生會主席、副主席或一個班的班長、副班長的竟高達十余人,甚至一些畢業生為滿足用人單位對學習成績的要求,隨意修改自己的成績單;單方擅自違約的事件也屢有發生,目前,有部分已簽約的畢業生不顧學校、單位的利益,不顧個人誠信,隨時擅自違約,使用人單位對該校的學生在誠信感上大打折扣。
三、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問題的根源探討
1,從思想意識方面來看,很多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上仍然是重智育輕德育。一方面,由于就業率的壓力,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表現出功利化、實用化的特征,應試教育仍然是主要的教育方式,傳授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課程在學生的學習任務中占有絕對比重。另一方面,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把大學生的德育工作視為一個孤立而封閉的系統,多以陳舊的原理和案例進行枯燥的意識形態灌輸和說教,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服從性,存在較多的消極的影響和不足。思想意識的保守和落后顯然阻滯了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培養的時代性和針對性,不利于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2、從職業道德教育的落實情況來看,職業道德教育成為高職院校的點綴品。到目前為止,專門開設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的高校很少,大部分高校還是把職業道德教育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課或就業指導課上,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上,涉及職業道德教育的只有“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程,而在我們考察了不同版本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科書后,發現職業道德教育盡管其中某些章節對職業道德有所涉及,然而內容都很少且不具有系統性,更沒有專業性與實踐性。
3、職業道德教育內容不適用,教育方法單一。課堂上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思想狀態,教育方法沒有針對性,不重視教育方法創新,缺少吸引力,采取單調沉悶的說教形式和簡單生硬的灌輸方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我國高校職業道德教育主要以具體的職業道德知識為切入點,以職業道德的傳授乃至灌輸為主,甚至許多學校還停留在黑板加粉筆的程度,把狹義上的知識當做職業道德的全部,忽略了對職業道德情感、職業道德行為的培養,沒有讓學生在生產中實踐職業道德的原則與規范,進而把職業道德規范轉化為自身處事原則。
4、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評價機制不夠完善,同時也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這個問題包括對大學生成長的評價監督和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監督兩個方面。從大學生評價機制監督思想道德評價來看,高校一般采取德智體美勞全面考察的方式評價一個學生,而實際上對學生的德育和就業、實踐較為輕視,不能均衡看待。從對高校的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的監督考核來看,目前的教育評價機制仍然具有單一化、片面化的特征。高校教育的評價主要表現在軟硬件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方面,而尤其偏重于與科學研究和人才的智育方面的培養效果,在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還不夠重視。
四、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研究
1、明確職業道德教育目標,設置一個更加完善的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
構建一個適合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職業道德教育體系,是目前改進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中開設專門的章節。在適當的時候開辦相應的課程,制定專門的教學計劃和大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適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內容,在講授時,提高學生對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認識到職業道德是實現大學生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職業道德能夠幫助大學生進行合理的自我定位,明確人生目標,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職業道德
作為從業者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和規范,具有自律性和他律性。這一特點有利于大學生及時調整自身行為,正確處理各種社會關系,不斷向實現人生目標努力。
2、創新職業道德教育方法,拓寬職業道德教育途徑
(1)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改變現在教師一言堂,只重視理論傳授。如組織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職業道德小品,實現自我教育,寓教于樂。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優秀的電視電影教學片,在藝術欣賞中了解英雄人物的光輝事跡,樹立向英雄人物學習的遠大志向。
(2)要積極開展社團活動。學生社團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如辯論賽、演講比賽、讀書會等,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進行自我教育,實現職業道德思想與情感的升華,使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已經在思想上重視職業道德的重要性。開展專題教育活動,每個專題貫穿一個學期,以專題為中心,組織開展各項活動,取得實際的效果。
(3)典型示范。高職院校可以邀請行業中的優秀人士到學校與學生進行交流,請他們同學生談經歷、談體會、談收獲,圍繞人生與奮斗、學習與創業、個人與集體、親情與師愛等熱點問題暢談感想,觸動學生的思想靈魂,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通過真實、實在的案例,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無疑能達到課堂教學不能有的效果。
(4)實施開放式、實踐性教育。職業道德基本規范主要是在職業活動中培養形成的,職業道德教育應切實重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大實踐性教學環節,為職業道德實踐提供客觀條件。只有讓學生到實踐中去領悟、體會和感受職業道德,才能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
3、學校要建立職業道德評價機制。
可以對學生建立一個職業道德評價檔案,這個檔案將跟隨學生的一生。這個檔案不僅包括在課堂中的理論學習成績,更有學生在實踐教育中、社團活動中的表現,工作做得好的學生及時表揚,大力宣傳,隆重表彰,形成氛圍,弘揚正氣;對做得不夠好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對屢教不改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使在畢業前重視職業道德的重要。畢業以后,這個檔案隨學生一起到所在的企業,企業將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做出評價,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的的習慣,也可以促使學校重視職業教育的培養,形成長效的監督機制。
參考文獻:
[1]李麗芳,張曉明.大學畢業生職場素質社會評價調查分析及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09,(3).
關鍵詞:會計專業 教學 職業道德教育 高職院校
在職業學校職業道德教育體系中,“職業道德”課無疑是職業道德教育的主陣地,然而專業課教學滲透了職業道德教育后,有助于在專業教育全過程中形成職業道德教育的合力,使得職業道德觀念綿綿不斷地滋潤學生的心田。由此可見,在各專業課教學中有機滲透職業道德教育不僅重要而且必要,它可以使職業道德教育更具全面性和長效性,所以在專業課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1.專業課教學中有機滲透職業道德教育意識的確立
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過程中應首先抓住教師的主導作用,職業學校在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職業道德教育要求時,應充分注意到積極引導專業課教師參與職業道德教育。首先要提高各專業課教師的認識,使他們感到在專業課教學中積極滲透職業道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適應市場競爭,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需要。二要幫助專業課教師,在把握專業課教學大綱,排出專業課授課計劃的同時找出相關的職業道德教育的結合點、定出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并有機滲透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之中。
2.專業課教學中有機滲透職業道德教育內容的結合
2.1結合熱愛專業思想的確立,突出敬業意識教育。
根據培養目標的行業特點,突出各種不同的職業要求,不僅有利于專業知識的傳授、專業技能的培養,而且有利于塑造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反過來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又會促進專業課的學習,為專業課的學習提供認識、情感和意志的動力支持。在專業課教學之前,可以組織學生先到社會上的企事業單位參觀學習,通過參觀教育使學生樹立職業思想,從而堅定學好專業,報效社會的信念。在專業課教學之中,可以通過典型專業案例分析,舉辦優秀畢業生事跡報告會等,激發學生了解專業、熱愛專業、獻身專業的熱情。
2.2結合專業知識的傳授,突出行業職業道德規范教育。
每一個教師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不管是有意或者是無意都會影響著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因此作為每個專業課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充分利用各個課程的特點,有機滲透職業道德教育。如商貿專業課教師,在講授《市場營銷學》中就貫穿著推銷員、售貨員的崗位規范教育,從敬業樂業、到質量意識、競爭意識、遵紀守法等職業道德規范都有機地滲透于教學之中。又如工民建專業教師,在專業課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注意穿插施工員、安全資料員、質量員、專業工長及項目經理等崗位職責和道德規范要求的講解,有機地進行了敬業意識、樂業意識、規范意識及勤業精業意識的教育。
3.專業課教學中有機滲透職業道德教育途徑的實施
3.1抓住實踐性教學環節
在實踐性教學中有效進行相關職業道德行為的養成教育與訓練。某些專業課教學實踐性很強、學做合一,教師只要做好有心入,教學過程中,找準著力點,有機進行教育是會有很好的效果。
如:會計專業教師應把會計知識與技能作為形成會計職業信念的前提和道德行為的基礎,提出相應的職業訓練目標:樹立一顆紅心、打好一把算盤、練好一支筆、記好一本帳、培養一種特長;提出以獲取多證書為學習導向:珠算等級證書、外語等級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計算機中級證書、畢業證。學生在刻苦訓練掌握技能的過程中,逐步樹立起會計專業的事業心,培養起財會計專業職業規范。
3.2注意教學方法,有機滲透職業道德教育
專業教師應能注意到知識傳授與職業道德教育的主次地位,而不使課堂教學偏離主題,造成喧賓奪主的情況。教師以本課程的教學任務為中心,靈活的選擇本專業的職業道德內容,一一滲透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之中。
以工民建專業為例,如通過對典型的不朽建筑物中國的趙州橋優美的曲線,富有韻律的拱門的力學分析,告訴學生,建筑將人類的聰明才智包括力學知識藝術的固定在地球上,優美的建筑是凝固的藝術,建筑行業是高晶位的行業。讓學生接受知識的同時產生對將來職業的熱愛,為今后愛崗敬業打下良好思想基礎。
又如在教學中講工程預算時,強調專業技術人員在編制工程預算時要堅持原則,實事求是,按具有法令性的定額條文和圖紙來正確計算工程量,堅決抵制抬高造價,虛報材料數量,貪污受賄等行業不正之風,這樣就有機地對學生進行了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的職業道德教育。
再如在講述既要保證施工質量又要注意節約、壓縮施工成本時,舉了一個例子:小浪底工程中,一個中方施工者不慎掉落4顆鐵釘,既沒碰著人,也沒砸壞物,卻迎來了索賠:浪費材料,索賠28萬元。聽似天方夜譚,但事情卻是真的:1個工作量掉了4顆釘子,1萬個工作量就是4萬顆,釘子從買回到投放于施工中,經歷了運輸、儲存、管理等11個環節,成本便翻了32倍。因小見大,舉一反三,從而教育學生養成愛惜施工材料,勤儉節約,精打細算的好習慣,努力降低成本,增加盈利,也只有這樣才能與國際工程管理全面接軌。
綜上所述,只要專業課教師爭先做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有心人,充分挖掘教育潛能,在專業課的教學之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就一定能取得立德樹人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李麗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探析[J].科學之友,2010,(2):121-122.
[2]劉曉音.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方式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0,(2):137-140.
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要手段,使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
1.必須教育學生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讓他們懂得,相互服務是人之間新型關系的一個基本內容。人際關系的和諧和社會的安寧,很大程度上是同各種崗位工作者的服務質量、服務態度、盡忠職守密切相關的。
2.要立足于社會現實和自身實際。崇高的理想必須與社會現實和自身實際相結合,必須與所學的專業知識相結合,要與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相結合。要讓學生懂得,要把自己追求的職業理想與社會現實和自身實際相結合,只有這樣,經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教育他們干一行,愛一行,與同甘苦共命運,積極參與企業改革,充分發掘自己的潛力,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建議。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
二、要努力拓寬學生的職業道德面
1.將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
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單靠職業道德課是不夠的,要讓所有教學分擔教育任務,在各科教學中全程滲透職業道德教育,增強育人效果。比如,專業教師在傳授會計專業知識和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反復強調會計崗位是一個特殊的崗位,會計人員直接同金錢打交道,處在處理各種利益關系的特殊位置上,不僅要掌握各種系統的會計專業知識更需要有高度的原則性和專業精神,要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進行職業道德教育
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和專業特點,開展與職業道德相關的課外活動。教師可以在帶領班學生春游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愛護環境教育,引導學生用眼睛去欣賞美,用心靈去感受美,用感情去體會美,讓情操得到美的熏陶。
3.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
努力創造職業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圍和環境。在美麗的校園里,隨處可見的名言警句以及家肖像使學生耳濡目染,不知不覺地受到良好的職業道德教育。
三、要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社會實踐活動
1.職業道德教育必須把理論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實踐是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的基礎,也是職業學校的顯著特點,職業道德教育要以實踐為落腳點。只有通過實踐,增加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才能使學生體驗到職業道德標準的意義,并予以嚴格要求、嚴格訓練,使他們更好、更多地觀察了解社會各個方面,使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轉化為行為。
國家非常重視職業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并把職業道德素質作為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一個重因素。隨著大學生就業競爭的加劇,用人單位不僅要求高校畢業生掌握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而且要求其更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多方面的綜合素質能力,尤其是愛崗敬業、吃苦耐勞、踏實肯干、勇于奉獻的職業道德素質,把職業道德素質作為錄用人才的必要條件之一。
二、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層面第一,輕視職業道德的培養。目前,在大學生中普遍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有一身過硬的本領,就能提高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實現順利就業、擇業和創業,而對職業道德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認為平時遵紀守法,不出大事就是好學生,對職業道德提升就業競爭力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第二,不講信仰和誠信。由于受西方文化和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有的學生缺乏理想信念,價值觀扭曲,沒有遠大理想抱負和目標追求,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產生懷疑。對政治漠不關心,思想上不求進步。有的學生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不強,職業道德缺失,考試抄襲、學歷造假、騙取貸款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些必然會影響學生就業競爭力和學校就業率。第三,缺乏吃苦和敬業精神。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歷層次決定了其就業方向主要是專業技能型崗位,換句話說多數是工人崗位。這就需要有能吃苦、能出力、能堅守,具有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但我們有的學生還存在著怕苦怕累、急功近利、缺乏責任感和實干精神等;寧愿領取在辦公室工作的低工資,不愿賺取在施工工地上的高工資,寧愿當白領,不愿當工人,確乏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
(二)學校層面第一,缺乏足夠的重視。目前,多數學校還沒有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高度去認識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更沒有認識到職業道德教育與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關系,只重視專業課教育,不重視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據了解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沒有開設專門的職業道德課程,有的學校把職業道德教育放到了政治思想課里,而涉及職業道德的內容很少,構成不了一個體系,也不夠專業,更談不上在學校和企事業單位結合上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的培養教育和養成。存在著認識不到位、培養目標不明確、師資不專業、課時沒保障、設施無投入、教育內容陳舊、方法死板、模式單一等。第二,缺乏完善的課程體系。據調查了解,只有少數學校專門開設了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多數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增加了職業道德教育部分,有的學校只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有的學校只對應屆畢業生進行簡要的職業道德教育,有的學校只在會計專業開設《會計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等,大多數高職院校還沒有建立起科學完整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第三,缺乏方法和模式創新。其表現為:課堂教育多,社會實踐少;灌輸理論多,實踐理解少;學校教育多,家庭教育少等。因此造成了學生只是被動在室內聽課,不能深入到企事業單位了解職業道德的真正內涵;只是從理論上認同,很難達到感情上接受和心靈深處的內化;只是得到父母在物質、精神、生活上的滿足,缺乏最基本的吃苦耐勞品德、堅強意志的磨煉和艱苦奮斗精神的培養等。造成職業道德教育方法和模式單一的原因:一是學校對職業道德教育重視不夠,沒有提升到以人為本和提高就業競爭力等高度認識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二是教育隊伍薄弱,確乏專職的職業道德教育教師;三是學校與企業、社會和家庭聯系較少;四是家庭只重視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忽視思想道德培養。第四,缺乏針對性和時效性。一是沒有從職業教育的“社會性、生產性、職業性、適應性、中介性和產業性”的屬性去修正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內容;二是沒有從服務與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人才培養目標的角度去檢驗職業道德教育的效果,使職業道德教育存在脫離實際和假大空的現象。第五,確乏科學的評價。目前,在分數決定一切的社會大潮中,在教育教學改革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學校只能憑一張考卷來評價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這種評價方式的弊端是:重視知識考查,輕視行為評價;重視教師的評價,輕視學生的評價;重視學校的評價,輕視家庭和社會的評價,不能從學生、教師、學校、社會、家庭等多維度進行科學評價,導致了學生只追求考試分數,不追求個人道德品質的修養,只重視學校的課堂學習,不重視到社會實踐中去培養鍛煉,使其評價結果具有較大的差異性。第六,確乏專業化的教師。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師多數是專兼職教師相結合的,其中兼職的居多。兼職教師中大部分是從事政治工作和行政工作,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去深入研究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問題。由于兼職教師不是專門從事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師,加之學校對其培養進修不夠,使其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得不到提高和鍛煉,所教的課程滿足不了企事業單位對畢業生職業道德素質的要求。
三、加強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建議
(一)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學生的必修課《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實施職業教育必須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因此,職業院校要提高職業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把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目標和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必修課。一是要列入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制定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把職業道德教育落到實處。二是編寫好教材,確定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其中要涵蓋就業創業的內容,使其適應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三是為職業道德教育提供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條件保障。四是把學生職業道德素質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
(二)構建與時俱進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還不夠完善,即便有了課程體系也沒有把就業創業內容融入到課程中去,職業道德教育存在著無水之源,無本之木。因此,職業院校要高度重視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和開發,構建與時俱進的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一是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考慮學生就業創業,彰顯學校辦學特色,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時俱進的課程體系構建原則,做好課程體系的構建與開發。二是課程模塊的設計要充分考慮“知和行”的關系,不僅注重課堂教育的“知”,而且要特別關注學生社會實踐的“行”。“‘靜態認知’課程是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基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知’,‘動態行為’課程模塊設置重在培養學生基本的職業道德行為,幫助學生塑造恰當的‘行’。”[1]“職業道德教育課程的設置必須與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需要相匹配,從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兩個維度出發劃分為‘靜態認知’和‘動態行為’兩類課程模塊。”[2]三是在構建職業道德教育課程體系同時的,學校要根據教學實際,做到教師與學生的結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在兩個主體互動中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學校與企業相結合,讓企業員工將自己關于職業道德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同學們,從而達到榜樣示范的作用,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顯性與隱性課程相結合,通過思想政治課程和專業課程了解職業道德觀,通過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各項活動引導學生自覺樹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服務人民等職業道德觀念;四是與時俱進,開發職業道德教育校本教材。
(三)創新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模式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模式要與時俱進,目前應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職業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圍繞“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來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奉獻意識,求真務實、精益求精的誠信意識,遵紀守法、公平競爭的規則意識,團結協作、顧全大局的合作意識,學習模范人物、弘揚先進文化的文明意識,與時俱進、不斷進取的創新意識,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意識。在教育模式的改革創新上,要改變單一課堂灌輸模式,構建“親情關懷式”人文素質教育模式,[3]注重發揮學生積極性,積極倡導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將各學科職業道德感悟內化為自己的自覺意識;要改變單一的空洞的教育模式,注重案例和模擬教學,如模擬財務室、談判室、法庭等,使學生在“行動中學習”理論知識、職業技巧、社會經驗、職業道德等;要改變唯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師與學生互動式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職業道德教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生多思考、多提問、提高學習方法和能力;要改變只有職業道德課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的模式,其他專業課也要融入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要改變單一的學校教育,注重家庭、企業和社會的教育,采取請進來走出去方法,使學生多接觸企業和社會,了解職業道德的真正內涵,并將責任意識上升到信仰層面,[4]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有競爭力的職業道德人才。
(四)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高職院校開展職業道德教育要做到:一是一定要結合職業教育的屬性,要與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與生產實踐相結合,與專業崗位相結合;二是一定要服務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緊密貼近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和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目標安排重要調動教育內容;三是一定要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專業技能和適應崗位能力為標準,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五)建立科學的職業道德教育評價體系要堅決改革以試卷考核為主的單一考核評價方式,從教師、學生、社會、家庭等多維度進行綜合評價。一是建立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在試卷考核的基礎上,建立由學生、教師、管理人員參加的學校考核評價委員會,充分聽取不同群體對學生的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行為的評價,特別是要聽取各科教師和學生的綜合評價;建立大學生實習階段職業道德考核評價機制,充分聽取實習單位對學生職業道德的評價;建立家訪制度,定期聽取家長對學生職業道德培養的期待和意見。二是建立以思想道德品行為主要評價指標的評價機制,把大學生的言談舉止、坐臥立行、校內校外表現、參加政治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實踐動手能力等行為表現作為評價大學生職業道德的重要指標。三是要探索把培養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緊密結合起來的評價方式,建立由黨、政、工、團等各方面齊抓共管、各負其責、綜合施教的全員、全程職業道德教育機制。四是要建立考核激勵機制,采用科學方法和技術對職業道德教育情況進行個體的考評和整體的評估,對表現好的學生和教師給予獎勵,并優先推薦就業和職稱晉級。
【關鍵詞】 職業學校 職業道德教育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新時期,各種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了劇烈的碰撞,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一方面人們的競爭意識、效益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大大增強,但同時也滋長了拜金主義、唯利是圖和其它一些不正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市場經濟本身的功利性等負面因素,對職業學校的職業道德教育已經形成了巨大的沖擊。
目前我國新增勞動力中,約有60%是由各類職業學校輸送,其職業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從業人員隊伍的整體職業道德水平。職業學校如何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把學生培養成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德才兼備、知行統一的高素質勞動者,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一、加強中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意義
1. 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有助于中職生真正做到愛崗敬業。職業道德教育必須教育職業勞動者熱愛自己的職業,并忠誠于自己的職業,也就是忠于自己所屬的職業團體,信守該團體的原則規范與理想目標。事實上,只有付出真誠,才有可能自覺地把自己與所從事的職業緊密聯系起來,并全身心地融于其中。
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有助于中職生真正成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中職生的成才意識很強烈,但一部分人缺乏明確的目標定位,在實際工作中,眼高手低,缺乏敬業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獻意識,責任心差,集體觀念淡薄,對工作環境、待遇等較為挑剔。
3.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是各行各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職業學校肩負著為各行各業培養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實用人才的重任,其畢業生的職業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員工的整體職業道德水平。加強和改進職業學校的職業道德教育,不僅關系到一所學校的聲譽,也關系到一個企業的發展興衰和市場形象。
4.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職業學校的職業道德教育,是形成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基礎,而這些畢業生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職業道德風險的大小,職業學校畢業生作為社會新增勞動力的主體,其職業道德風險的客觀存在,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安定和文明。
二、加強中職生職業道德教育的舉措
1. 注重職業道德教育與其它專業的整合與滲透。職業學校在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先從課堂理論教學入手,逐步向養成教育和實踐教學過渡,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及要求,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學會自我職業生涯設計,根據市場需求擇業;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使學生能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并將職業道德知識內化為信念,將職業道德信念外化為行動。
2.將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中。學校要營造一個文明、衛生、優美、高雅的學習生活環境,努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通過組織學生勤工儉學,開展“文明小區建設”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吃苦耐勞的品德;通過“文明班級”、“星級宿舍”的評比培養學生講文明、講衛生的習慣和團結協作的精神;通過“職業生涯設計大賽”、專業技能比賽等,提供給學生施展才華的平臺,從而提升學生職業道德水平。
3.在實習、實訓中將行業要求與職業道德教育結合起來。行業要求與職業道德教育結合起來,是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學生只有在職業實踐中感受、體會和鍛煉,才能形成優良的職業道德。加強實習、實訓,既是職業學校專業實習訓練的需要,也是職業道德養成過程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在職業道德實踐中去感受、體會和鍛煉,才能形成優良的職業道德素質。因此,加強學生的實習、實訓,既是職業學校專業實習訓練的要求,也是職業道德養成過程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整合師資隊伍結構。一是加強教師的崗位培訓,提高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心理素質;二是建立專業課教師定期下企業掛職鍛煉制度,以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體驗性和實效性;三是從企業中聘請相關專家或從生產一線挑選品質高尚、有經驗的師傅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充實職業道德教育的師資隊伍力量;四是樹立有良好師德的教師為全校教職工學習的楷模,同時挑選部分優秀教師有組織地開展以職業道德教育為主的科研工作,以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和理論水平,并逐步成為德育學科的帶頭人。
5.學校與家庭、企業、社會形成合力,齊抓共管。職業道德課是顯性課程,而整個職業道德教育則更多地屬于隱性課程的范疇。學校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不能脫離社會,忽視家庭、企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父母對子女的啟示和引導、社會對職業道德評價和認同,都會對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形成和能力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6.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效性最終體現在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上。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提高自我認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調節能力的過程,是一個人在道德修養上自覺能動性的表現。職業道德教育是否有效,歸根到底取決于教育對象的“自我”作用。因此,在職業道德教育工作中,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資格,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在教育的方法上,應使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改變為平等、民主、開放式的教學,尊重和開發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主動系統地學習有關職業道德理論知識,在社會實踐中自覺地按照應承擔的社會道德義務進行自我監控和自我矯正,從而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總之,中等職業學校的職業道德教育應隨時展不斷更新和進步。在實踐中逐步樹立知行統一的教育觀念,樹立開放育人、發展育人的理念,重視政府部門對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指導作用;加強學校與企業、學校與社會以及學校與學校之間的聯系,共同努力、積極探索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提高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參考書目】
【1】杜愛玲: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優秀教案選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詹萬生李書華:職業智慧――《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學習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潘玉昆:關于加強高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思考[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