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生心理幫扶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朝陽行動”是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青年志愿者協會于xx年3月起啟動實施的一項志愿服務項目,項目通過組織青年志愿者以長期結對幫扶、節假日幫扶、特殊試點幫扶、心理幫扶、物資幫助、健康幫扶等方式,對在粵的農民工子女進行關愛志愿服務。“朝陽快樂營”——關愛農民工子女活動是其中的一個專項行動。
為了讓農村的農民工子女更好的感受到城市對他們的關懷,營造社會關愛農民工子女的良好氛圍,潮州市山區計劃志愿者于六月初組織開展了以“快樂童行,愛心傳遞”為主題的“朝陽快樂營”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活動。
二、主要思路與做法
近幾年來,農民進城務工人員的涌入數量不斷增加,潮安縣歸湖鎮白藤坑小學農民工子女數量劇增。白藤坑小學全校學生共49人,其中留守少年兒童30人。這些留守少年兒童隨著父母生活在縣城的邊緣,他們的教育與生活上的狀況不容樂觀。本次“朝陽快樂營”則以歸湖鎮白藤坑小學的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以“感受城市”為服務內容,以“快樂童行,愛心傳遞”為活動主題,通過“結對幫扶+項目推進+接力關愛”的方式,開展了一次“朝陽快樂營”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活動。
本次“朝陽快樂營”的主要活動內容包括:一是感受大學——參觀韓山師范學院;二是感受歷史文化——參觀潮州市博物館;三是感受科技電影文化——觀看一部電影。
三、實施效果
“朝陽快樂營”通過志愿者與農民工子女分組結對(一個志愿者結對四個小學生為一組),全程由志愿者帶領陪伴結對的學生進行活動,取得良好效果?;顒泳唧w內容為參觀韓山師范學院的圖書館、田徑場、體育館等,感受大學的風采和魅力,開闊孩子們的視野,激勵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參觀潮州市博物館,讓孩子們了解家鄉潮州的歷史文化,激發他們熱愛家鄉、建設潮州的熱情;最后在志愿者們的陪伴下,孩子們觀看了最新上映的電影《功夫熊貓2》,感受科技電影文化。
通過志愿者結對幫扶農民工子女的形式開展活動,一方面為青年志愿者與農民工子女關愛幫扶、溝通交流搭建了橋梁;另一方面“朝陽快樂營”活動令他們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讓農民工子女在“快樂營”里面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在“快樂營”里面健康成長。
四、基本經驗
總結本次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活動,主要有以下幾點基本經驗:
一是整合多方資源?;顒觿訂T潮州市所有的山區計劃志愿者參加,并聯合了韓山師范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同時配備四名帶隊老師,一名醫師以及若干工作人員等,確保人手充足;
二是明確分工,落實責任。由于活動參與人數眾多,活動提前做好明確詳細的分組分工安排和具體工作部署,并在活動開展之前召開專門的志愿者工作會議,落實各級負責人的具體工作,確?;顒禹樌_展;
三是加強安全意識,做好各項安全措施?;顒右?ldquo;安全第一”為準則,活動開始前特別強調了志愿者的各項工作要求及孩子們須注意的重要事項,強化志愿者和孩子們的安全意識,由一名志愿者負責帶領四名小學生,同時由帶隊老師和醫師協助管帶,做好各項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活動安全進行。
五、存在不足及改善的舉措
總體來說,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宣傳方面僅限于網絡平臺,媒體報道宣傳欠缺;經費籌資方面,雖然省青基會下撥專項資金支持活動開展,但由于活動人數多,規模較大,導致經費預算超出,最后由饒平縣大埕鎮的山區計劃志愿者李瑞龍提供一部分專項經費贊助,使活動得以按計劃開展;服務對象方面,本次活動主要面向歸湖鎮白藤坑小學,范圍比較小,社會影響力不夠大。
針對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改善的舉措如下:
一、宣傳方面:活動舉辦前應聯系好報社、電臺記者,充分利用電臺、報紙、網絡平臺等,多渠道加強活動的媒體宣傳報道,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二、經費籌資方面:開展活動前應詳細做好各項經費預算,可積極通過愛心企業贊助、愛心人士捐贈、義賣籌集善款等方式,多方面整合社會資源,確?;顒佑谐渥愕馁Y金經費,順利開展活動;
關鍵詞:地方高師院校;教育幫扶;校地合作;“四點半課堂”
一、玉林師范學院“四點半課堂”項目的做法
玉林師范學院“四點半課堂”志愿服務團隊是由該校團委領導,為玉林市經濟相對落后及困難地區提供以教育幫扶為主的志愿服務團隊。該項目于2013年啟動,是校地合作的新載體。自成立以來,先后赴南觀社區、北流羅政村、茂林長望村等10多個鄉村、社區,提供志愿服務300多次,志愿服務時長累計達600多小時,參加的大學生達300多人。該項目以理想信念教育、興趣培養、心理輔導、科普教育為主題開展教育幫扶工作,是該校加強校地合作、協同育人的新模式探索,根據學生的多樣性、層次性需求,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
二、實施教育幫扶工作的成效
1.理想信念教育
通過開展系列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中國夢深入人心。比如,每周舉行的勵志成長故事講壇,以激勵學生向榜樣學習,幫助學生從小樹立遠大志向。
2.學業輔導
志愿者借助圖片、游戲、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為小學生完成課后作業提供專項輔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既能促進學生按時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又能為學生解答一些在課堂上遇到的難題,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興趣培養
為了充分挖掘學生個人潛能,提高自信心,針對部分家庭經濟較為困難的學生,志愿者根據當地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唱歌、跳舞、書法、繪畫、武術、籃球等活動,以此挖掘學生個人潛能,增強學生自身的自信心。
4.心理輔導
該活動針對鄉村及社區的留守兒童、進城務工子女、單親家庭子女等特殊對象,幫助他們解決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心理困擾。通過開展系列心理團隊輔導活動,志愿者們與孩子們加強溝通,了解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階段中出現的問題,鼓勵他們樂觀向上,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5.常識教育
通過進行安全、衛生等方面的知識輔導,以講座、游戲互動、展板等形式,開展防火、防電、防水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有利于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
三、采用校地合作、協同育人新模式過程中的總結與反思
1.關于經費投入的問題
在教育幫扶工作中,用于活動的經費主要是從有限的辦公經費和教育局下撥的少量經費籌集而來,由于經費極為有限,所開展的交流活動次數、程度也受到了限制。我們認為,合理的專項經費投入,是高校利用自身優勢服務地方發展,將高校的人才培養、教育幫扶工作落到實處,促使志愿服務活動正常開展的保障。
2.關于教育幫扶任務的制訂
在實施教育幫扶的過程中,鄉村與社區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優勢與不足,而且學生的發展是處于不斷變化的階段,因此,在開展教育幫扶工作過程中,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開展適宜的教學活動、心理團隊輔助活動等系列主題活動,堅持以學生為主,以滿足服務對象的合理需求為出發點來制訂教育幫扶服務計劃。
3.善于開展教育幫扶活動的研究工作
玉林師范學院“四點半課堂”項目自2013年啟動至今,實施時間不長,發展歷程較短,許多工作的開展都處于探索階段,表現為“重輸血而輕造血,重實施而輕研究”現象,因此,如果要使該項目產生更大的效益,應該在教育幫扶工作中,安排相關的科研指導團隊,針對幫扶工作中的教學管理、教學手段、教學效果等具體工作,為志愿者提供專業指導,總結經驗,將該項目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上半年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進我市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
1、積極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全面落實我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切實加強學校規范化建設。我們要求各學校從本學校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發展的趨勢出發,找準自己的優勢和強項,不斷提煉與升華,各方面管理做到“嚴、細、實”。狠抓制度管理,體現一個“嚴”字;強化過程管理,落實一個“細”字;立足實際成效,突出一個“實”字。通過“嚴、細、實”的管理機制的建立,扎實有效地提高學校管理的整體水平,努力實現學校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把學校辦成特色學校和品牌學校。年底,我們將在全市中小學評選出14所教學管理先進校。
2、改革了招生制度。從去年開始義務教育階段全部取消擇校生。從今年開始重點高中招生實行指標生制度。2009年、2010年指標生占正式生的比例為30%,11年將擴大到50%,這一政策有效控制了跨學區入學。務工人員子女在居住地所在學區入學,與學區內學生享受同等待遇,磐石戶口的享受指標生待遇。
3、提升中小學教學管理水平。從狠抓《吉林市中小學校教學管理規范》的貫徹落實入手,以農村中小學為重點,通過調研、視導、督查、評估等方式,加強學校教學的精細化管理和規范化管理。今年3月份,為提高中小學教學質量,提升學校領導的業務水平,我們分小學、初中、高中召開了教學管理工作專項會議,總結回顧中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經驗教訓,明確下一步具體的整改措施,切實加大了對學校教學管理的工作力度,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推進新課程改革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積極引導各學校緊緊圍繞課堂抓業務、教學抓管理、學科抓突破、品牌促發展開展各類教學活動,走抓常規管理,樹品牌效應,促質量提高的內涵發展之路。小學基礎年級教學質量通過對五年級進行期末抽測進行評價;小學畢業年級教學質量將通過初中分班統一考試進行評價;初中基礎年級期末考試全市統一組織異地監考。
3、加大控輟工作檢查評估力度。我們在認真貫徹落實《磐石市控輟工作實施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落實了各學校和相關人員的控輟工作職責,切實把學生輟學情況與各相關單位、各中小學年度工作考評緊密聯系起來,并于今年年初對去年6所控輟工作先進學校進行了單獨表彰。今年6月份,我們又會同督導室對各鄉鎮政府和農村初中的控輟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項督導檢查。
4、認真組織村小教學質量“百里行”活動。為提高村級小學的教學質量,我們從去年開始,組織開展了村小教學質量“百里行”活動,采取不打招呼、不定時隨機抽查的方式,先后對部分村級小學的教學管理、課程計劃執行情況、教師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和中心校對村小的管理情況進行了隨機檢查。今年4月份,我們已經對16所村小的教學進行了檢查和隨機抽測,進一步加大了對村小日常管理工作的檢查監督力度,促進了全市村級小學的教學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5、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整體提升教師素質。
(1)積極開展對口幫扶活動。今年我們廣泛開展了“校對?!?、“師對師”、“手拉手”、“捆綁式”等“雙優送教”、“鄰校共研”互助活動。要求全市中小學的“全天候”優秀任課教師,必須要完成“三個一”的幫扶任務,即:幫助一名農村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到一所農村中小學送教、指導農村中小學一個學科的教學教研,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整體推進,全面推進教師隊伍建設,提升薄弱學校教師素質。
(2)廣泛開展鄰校共研活動。小學按學校位置共分成7個區域,采取統一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活動。統一活動是指由教研員參與組織。今年上半年每個區域選派4名優秀教師對所研究的主題進行教學研究,全體教研員深入到區域中,現場對課堂教學進行針對性點評,共有45名教師參加了4個學科的課堂教學。初中分為東西南北四片,牽頭學校定期輪換,牽頭學校負責定期組織開展本片的教學活動,如片上學科集體備課、教學觀摩課、經驗交流、優秀教師送課、教學競賽、質量檢測等,一般每學期開展2次以上活動。
(3)整合優秀教師評選活動。我市的吉林市級農村初中優秀教師評選活動是與我市全天候教師、秀教師評選活動相結合進行的,是按照磐石市農村優秀教師、磐石市全天候優秀教師、吉林市農村優秀教師三個級別評選的,分區域教學研討課、說課、答辯、集體備課、教案、教學反思、學法講座、示范作用發揮(含送課)、工作匯報、組織考核十個程序進行。
6、認真組織好“助殘日”捐資活動。今年在全國第十九個“助殘日”到來之際,我們按照吉林市教育局的文件要求,認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助殘日”活動。在活動期間共收到社會各屆捐款33萬元,其中僅教育系統就籌集助殘捐款29萬元,極大地改善了特教學校的辦學條件。
二、扎實抓好高三教學的調研、檢查和指導工作
1、增加高三工作調研的頻率,加大檢查、指導、督促的力度。我們普教科和進修學校高中部分別在高三開學初,一模考試前和一??荚嚭?,二輪復習初,二??荚嚽昂投?荚嚭髮Ω鞲咧羞M行了高三教學專項調研,通過聽課和研討等方式,了解一線的教學情況和師生狀態。通過對各高中教學的專項調研,我們發現五所高中都在備課、上課、知識和方法的落實、能力的培養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與高三領導和教師共同研究最適合本校學生的復習方法,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最佳的師生狀態。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各校的高三課堂效率都有所提升,教學效果比較明顯。另外,我們根據各校的基本情況不同,問題不同,解決方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及時改變了調度會的傳統開法,采取在各校分別召開的方式。主管教育的市長和教育局局長親臨一線參加各校的二模調度會,與各學校主抓高三教學的所有領導坐到一起,共同研究適合本校的最佳的備考方案。讓高三復習工作更扎實,更實效。
2、加強教學指導,落實對口幫扶。我們從高三一開學就開展了高三復習專項指導工作,精心挑選了九位全市各科高三優秀教師,利用五天時間,對高三各科全體教師分別從復習計劃、復習重點、復習題的選擇、資料的篩選、復習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指導。高三教師們都很受益,特別是新上高三的教師,經過系統的指導后在復習工作中明確了方向和路徑,少走了彎路,避免了多功低效。同時我們又落實了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對口幫扶工作。一中對實驗中學,五中對二中。對口學校之間認真研究幫扶的方式、方法和內容,在教學管理、教師培養、教學信息等方面進行幫扶。剛進入二輪復習時,普教科和進修學校高中部聯合組織一中、五中的高三各科優秀教師下到二中和實驗中學進行各科整體復習和課堂教學的專項指導,一對一、面對面的研究探討高三復習工作的最佳打法,取得明顯的效果。
3、認真抓好高中新課改工作。我們會同進修學校高中部強化基礎年級的調研指導,認真總結了兩年來高中課改的經驗和教訓。在模塊教學、單元組合、選課、學分、學業水平考試、校本教材開發等方面加強了研究,深入開展了教師培訓、優質課競賽等教研活動,切實提高了一線教師新課程的駕馭能力。
三、切實做好幼兒園“綠色教育”工作
1、制定評估細則,強化規范化管理。
3月初,我們召開了“全市幼兒教育工作總結表彰會”,分別對獲得綜合管理先進單位、進步單位和改善辦園條件先進單位的市幼兒園、機關幼兒園、富太中心幼兒園等10所幼兒園和16位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獎勵,對2008年的幼兒教育工作做了全面總結并對2009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同時,根據《吉林市幼兒園常規管理工作評估細則》,結合我市幼兒教育工作實際,制定并下發了《磐石市幼兒園常規管理評估細則》,進一步強化了我市幼兒園的常規管理工作,規范了日常教育教學行為,提高了各幼兒園的保教質量。
對私立幼兒園辦園資格實行了動態管理。結合今年大部分私立幼兒園辦園許可證都已到期的實際,我們改革了管理辦法,將到期的許可證全部收回,實行年審制度。由各相關部門對幼兒園辦園資格進行審查,合格的以部門為單位下發審批表,通過所有部門年審的繼續開辦,否則予以取締。這一辦法有效促進了私立幼兒園的規范化管理。
2、搭建園際交流平臺,促進幼兒園均衡發展。
一是實行園長例會制。每月25日為園長例會日,各園總結本月工作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并提出現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共同商討解決辦法,及時總結經驗,糾正偏差,相互借鑒和學習,取長補短,使工作更具計劃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繼續開展“城鄉互動、愛心鏈接”系列幫扶活動,強園一帶三或一帶二,和薄弱園結成幫扶對子,開展系列幫扶活動。此外,根據地域,建立三個學習研討共同體,由各組組長和副組長牽頭,針對幼兒園發展實際,定期組織形式各異園際交流和教學研討等活動,為各園集思廣益相互交流和學習搭建平臺,有效地促進了園與園、城與鄉之間縮短差距,均衡發展。
3、加強培訓學習,提高教師業務素質。一是組織開展了全市私立幼兒園數學教學現場觀摩培訓會。會上現場觀摩了經過們精心篩選的各年齡段典型的數學常規教學活動,并就數學常規教學活動基本內容、方式、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進行了詳細的培訓。為糾正私立幼兒園的教學誤區,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和專業素質起到了極大的引領和促進作用。二是會同教師進修學校組織開展了全市幼兒園教師課間操培訓。4月份,在2008年全市幼兒園課間操評比中,選出編排比較突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手指操、徒手操、模仿操、韻律操和器械操共五套,除現場教授以外,還刻錄成光盤,便于教師更好的掌握和學習。這次培訓為促進了幼兒課間操的豐富和普及以及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開展。三是會同進修學校組織開展了全市幼兒園教師鍵盤三期培訓活動的“一期培訓”。這次培訓針對各幼兒園教師的實際水平,從最基礎的知識和技能入門為起點,循序漸進,務求使參加培訓的教師能夠掌握彈奏和編配伴奏的知識技能,能夠滿足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的需要。四是會同進修學校組織開展了全市幼兒教師說課展示活動。通過本次活動,使全市教師對幼兒園課堂活動的設計和方式方法步驟都有了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掌握了說課的基本形式及方式方法,為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起到了很好的引領和促進作用。通過開展學習述各種有針對性、實效性的主題培訓及各種學習、觀摩、評比等活動,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高了園長和教師的業務水平級教育教學水平,進一步促進了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4、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為幼兒提供揚長舞臺。我們組織開展了慶“六一”幼兒紙藝手工小制作評比活動,使孩子們真正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節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審美意識和環保意識。并要求各幼兒園將5月份做為幼兒教育工作宣傳月,結合本園實際,緊緊抓住慶“六一”這一有利時機,廣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意義深遠的“六一”慶?;顒樱尯⒆觽冊趨⑴c中體味快樂,受到教育,促進其全面健康和諧發展,同時以不同形式對社會和家長開放,并通過宣傳欄、展板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家長大力宣傳和展示幼兒園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果,不斷提升家長和社會對幼兒教育工作的正確認識,積極營造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理解和支持幼兒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圍。
5、抓好各種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工作。我們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采取多種措施有效預防、控制風疹、手足口等各種傳染病工作。要求各幼兒園定期對學校內部各室、各處進行通風消毒,定期開展衛生防病知識宣傳教育,堅持每日晨檢制度,發現傳染病患病學生,要立即隔離,做到傳染病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同時積極中開展針對性的預防性疫苗接種宣傳工作,本著幼兒和家長知情、自愿、安全的原則,積極動員家長領學生到衛生部門接種疫苗。教育局聯合衛生部門對各幼兒園傳染病防控工作進行了兩次培訓、兩次集中檢查。
四、認真開展“露一手”系列活動
08年開始,藝術教育劃歸普教科管理,我們便將學校體育和藝術教育與“露一手”系列活動有機結合,使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學校集中展演、全市集中展演相互促進。
1、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
我們以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關于落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的意見》和《關于開展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的通知》精神,在5月中旬,隆重召開磐石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大會。全市有52個代表隊的近千名運動員參加了本屆賽會,共有28人次打破磐石市以前歷屆運動會最高記錄。這屆大會,規模之大,范圍之廣,形式之新都是空前的。團體操編排新穎、主題突出、規模宏大、氣氛熱烈;賽場內外,洋溢著熱烈、進取、祥和的氣氛,展示了青少年的勃勃英姿,實現了競賽水平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
2、成功舉辦第九屆中小學生藝術節。5月25日,我市中小學生的一場精彩文藝演出,為歷時5個月的吉林市第九屆中小學生藝術節磐石市專場展演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本次藝術展演活動全市有51所學校3萬多名中小學生參加,每所學校舉辦1個專場展演。經過5個月的層層選拔,從近三百個文藝作品和1200多幅美術作品中,選拔出18個文藝節目和500多幅美術作品參加吉林市第九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本次藝術展演活動藝術水平之高,活動范圍之廣,參與學生之多,收到效果之好,都是前所未有的,充分展示了我市藝術教育的豐碩成果,進一步推進了全市中小學校素質教育工作的深入實施。
五、其他工作
1、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完全按學區免費、面試、就近入學,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其他特殊群體學生在居住地學區學校入學,與學區內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2、各中小學都能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和上級減負規定,課程、課時開出率100%。
3、達到了每鄉鎮一所中心幼兒園。
為了給這些留守兒童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從****年起,我校就在全鎮范圍內啟動“留守兒童關愛工程”,現將這一年多來的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確定了工作目標
通過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找到了影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狠抓落實,全面推廣“關愛工程”,為留守兒童營造了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同時還加強了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建立目標責任制,完善工作考評制度,不斷提高了廣大未成年人的結合素質。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機制,發揮學校陣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領導負責制度。
學校成立了以陶建志校長為組長的關愛工程領導小組,制訂了具體計劃,實施了“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學校成為了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
2、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和聯系卡制度。
我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調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兒童的底數,建立了每個留守兒童的專門檔案和聯系卡,通過聯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強的了學校與學生家長及其他監護人的聯系,共同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絡。
3、實施教職工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的制度。
在學校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全鎮確立了七十一對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建立了教職工關愛留守兒童的成長日記,培養了更多的優秀的教師成為“家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缺失家庭教育進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4、建立健全教師與留守兒童的談心制度。
中心學校做到了每月召開一次幫扶教師、留守兒童、監護人或委托監護人的座談會。
5、建立了關愛留守兒童的應急機制。
學校建立了留守兒童、學校、家長(監護人)、政府之間完備的聯系方式和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層層簽訂了安全責任書,明確責任,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6、注重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開設了心理教育課,大力開展了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讓他們削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7、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中心學校積極研究了科學考核評估的辦法,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考評制度,定期對學校和教師進行了考評,作為獎優罰劣的重要依據。
(二)構建教育網絡,形成關愛合力。
1、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或監護人的交流與溝通。
2、加強了委托監護人的培訓教育。
3、加強同社區、村組和家庭的合作,營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圍。
(三)明確職責,創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
1、加強了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和管理。
2、加強了對貧困留守的資助工作。
對留守兒童在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特別的照顧,將家庭困難的留守兒童納入到“兩免一補”、“濟難救助”中來,確保他們完成國家規定義務教育。
3、整治校園周邊環境。
4、建立健全保障外出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工作包制度和機制。
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為重點,以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基礎,以“主題活動月”為載體,努力開創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1、著力打造一支能力較強的少先隊小干部隊伍,并充分發揮小干部的作用。
2、通過過各種渠道,加強德育教育。提高我班德育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3、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養成教育,使學生養成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三、工作要點:
(一)強化育人意識,致力德育隊伍建設。
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德育格局,推進家校聯系,從而建立以學校教育為中心,家庭教育為基點,社會教育為依托的三位一體的德育管理網絡。一方面積極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和“預約家訪”活動,密切學校與家長的聯系。通過家訪,促進家校的了解和交流,把學校的關懷送到家,把家長的建議帶回校,把家教的方法送到家,把學生的情況帶回校。
(二)進一步細化常規管理工作,在學生的養成教育上下工夫。
本學期要以xx大的召開為契機,開展“感受新變化迎接xx大”“人人是形象文明禮儀伴我成長”主題教育教育系列實踐活動。重點是文明交通教育活動,倡導遵守社會公德,培養文明習慣,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認真落實《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重視科普工作,提高健康知識知曉率,引導學生成為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好少年。
(三)認真組織主題月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1、民族精神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
結合教師節、中秋節、建隊日、國慶節、元旦節、等重大節日及紀念日,舉行各種慶祝、紀念活動,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同時結合“感受新變化迎接xx大”“人人是形象文明禮儀伴我成長”主題教育教育系列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2、法制教育系列活動。
加強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教育,并以《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參考教材,利用午會、班會活動等形式,利用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等形式,宣傳、普及有關法律知識,增強自護意識和能力。
(四)加強對后進生教育、轉化工作。落實對后進生的幫扶提高工作,建立后進生檔案。
(五)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心靈,及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對個別學生,要提供特別的咨詢服務,并做好心理健康咨詢記錄。
(六)進一步做好貧困生資助工作。
四、活動安排
九月份:科教衛生月
1、召開隊小干部工作會議,制定本學期德育工作計劃。
2、慶祝教師節活動。
3、繼續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布置美化教室。
4、參加學校學生格言的評選活動,人人寫自己的人生格言。
5、參加校園“科技節”活動。
7、開展“規范文明言行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
8、上交中隊(班主任)工作計劃。
十月份: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教育月
1、結合國慶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開展講愛國故事等活動。
2、結合建隊日進行中隊委改選。
3、開展“誠實守信我先行”主題教育活動。
十一月份:文明禮儀教育月
1、開展“人人是形象,文明禮儀伴我成長”主題教育系列實踐活動。
(1)開展“學習禮儀知識,爭做文明公民”主題教育活動。
(2)以“維護公共秩序,塑造公眾形象”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
2、召開家長會,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
3、進行小干部的培訓。
十二月份:法制安全教育月
1、元旦慶祝活動。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學發展,堅持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堅持辦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根據溫州市教育局和省教研室、教科院的工作要求,深入貫徹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與改進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精神,圍繞“有效教學”這個核心,突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兩大重點,做好為“教育教學、行政決策、自我發展”的三方面服務,履行教研部門“研究、指導、服務、管理”四項職責,為溫州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二、重點目標
(一)研究目標
1. 完成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溫州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策略研究》。
2. 繼續編寫中職文化課地方實驗教材;編寫出版《校本教研行動在溫州》、《珍愛生命》師生讀本;編寫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學科《教學課例設計》。
(二)指導目標
1. 考核92個市級名師工作室,表彰優秀工作室主持人;召開名師工作室經驗交流會??己巳械谝?、第二層次骨干教師。舉辦2次特級教師骨干教師大講臺(初中段、小學段)網絡直播教學活動,舉辦20期名師大講堂。
2. 大力倡導有效教學,總結、推廣有效教學的經驗。深化、細化普高“分層指導、分類推進”策略;加強對高職單招單考的教學研究;實施初中畢業生英語聽力和口語考試。開展“精品百課”活動(初中);啟動小學課改領航系列現場會。
(三)服務目標
1. 運用《教育部中小學生學業質量分析反饋指導項目》報告,研究分析抽樣地區、學校的學生學業質量狀況及影響因素。完善學業質量監測評價oar系統。建設小學新課程學業質量檢測命題資源庫。
2. 評選表彰“小數學家”,啟動“小科學家”、“小文學家”培養計劃。
(四)管理目標
1. 做好《溫州教育》欄目調整及改版工作。驗收農村義務教育“教學四項規范達標”學校(第三、四、五批)。
2. 制訂與績效工資制度相適應的教研(科研)員崗位績效考核制度。舉辦教研(教學)工作論壇;評選優秀教(科)研員、優秀教研組長。
三、工作任務
(一)推進課程改革,突破疑點難點
1.開展“疑難問題”培訓。反思、總結新課程實施情況,做好典型經驗的宣傳、推廣工作。高中、初中、小學繼續開展新課程新教材“疑難問題解決”專題培訓,針對前階段課程改革中學科教學遇到的疑點、難點問題,搭建研討與培訓平臺,聚焦課堂,關注有效教學,建設生本課堂,突破教學疑點與難點,提高一線教師新課程新教材的教學能力,努力把新課改理念轉化為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
2.編寫優秀課例設計。總結、整理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以來全市高中課堂教學的新進展和新成果,編寫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的學科《教學課例設計》(暫名),推廣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優秀課例設計,為高中教師研究和改進課堂教學搭建交流與分享的平臺。進一步完善我市課改信息網絡體系,以《溫州課改資訊》為載體,及時反映我市在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中的經驗與成果。
3.實施“三小”培養計劃。健全評選獎勵機制,評選“小數學家”,啟動“小科學家”、“小文學家”培養計劃,建設“數學家搖籃”工程基地學校、“小科學家”培養基地學校、“文學社聯盟”,推廣溫州市實驗小學的“家庭實驗室”建設經驗;設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相聯系的系列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努力發現、選拔和培養具有潛質的青少年數學、科學、文學的優秀苗子,鼓勵他們立志投身數學、科學、文學的探索、研究,盡早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深化教學研究,倡導有效教學
1.協作實施校本教研,促進有效教學。以有效教學為主題,加強教(科)研員校本教研聯系校的制度建設,研究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積極探索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對策。使校本教研走向常態,走向合作聯盟;做好《校本教研行動在溫州》的定稿出版工作,召開全市校本教研工作會議;做好“區域推進校本教研”協作研究項目(鹿城、甌海、龍灣、平陽)的工作,擴大校本教研的推廣、輻射力度;做好市局直屬學校校本教研聯盟的組織工作,加強校際之間的合作交流,召開溫州中學“三磨”(磨題、磨課、磨人)項目現場觀摩會;以《浙江省義務教育教學管理指南》的落實為載體,做好省校本教研示范校的結對幫扶工作。
2.強化普高“分層指導、分類推進”策略。動態調整“五個層次”的普高分類方案,分層次開展高中學科教學研究基地建設,發揮高中各學科新課程研究指導小組和新課程重難點項目組的作用,指導學校根據區域校網布局和辦學歷史狀況,準確定位,培育辦學特色;發揮同類同質學校協作體的“同伴互助”作用。加大選課指導力度,實施走班上課,促進高中學生在共同基礎上的有個性發展。強化備考研究與指導,認真研究《考試大綱》、《考試說明》,組織好全市兩次高三適應性考試、四個層次的高三適應性考試分析研討交流。加強信息技術上機操作考試的指導;及時做好全市高中會考數據的分析、反饋、指導。 中學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計劃 |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動計劃 | 2011年學校工作計劃 | 2011年高考備考工作計劃 | 秋季學期學校工作計劃 | 第一學期學校工作計劃 | 2010——2011學年度學校工作計劃 | 2011學年度學校工作計劃 |
查看更多>>
3.義務教育“精品百課”“課改領航”活動。加強2011年全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命題研究工作、英語聽力和口語考試工作,做好學業考試網上閱卷工作。深入學習執行《浙江省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義務教育階段),將課程理念及優秀教研成果轉化為有效的教學策略。初中繼續開展“精品百課”展示推廣活動,收集疑難問題,確定研究主題,打造精品課例,引導教師研究教材、研究設計、研磨教學、反思交流,創造有深度、有創新、有特色、有實效的課堂案例,產生教學的輻射與引領作用。舉行“溫州市小學課改領航系列現場會”(溫州市實驗小學“整理課”、瑞安安陽實驗小學“尊重教育”等),發揮課改領航學校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培育特色,形成課改精品,引領我市小學第二輪課改的特色發展、內涵發展和跨越式發展。
4.農村學?!敖虒W四項規范達標”驗收。抓重點樹典型,推出一批農村學校辦學的典型案例和研究成果,探索教學規范達標活動的常效機制,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各縣(市、區)繼續推進第三、四、五批農村學校、教師“教學四項規范達標”驗收評估工作,以評促建,有效推進教學規范的落實,市級做好“教學規范達標”驗收的抽查與審核認定工作,用好農村小學新課程資源叢書。深入調研幼兒園業務園長與教師的工作,建立城鄉幼兒園“三級幫扶網絡”,通過共性問題集中突破,個性問題現場指導的方式,幫助民辦幼兒園健全教學管理制度,提升業務園長與教師隊伍的水平。
(三)加強教育科研,提升研究水平
1.深化課題研究。以教育部《溫州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策略研究》課題結題為契機,全面總結新課程實施的成功經驗。篩選、調研、指導部分有全局性推廣價值的重點課題,參加全省第四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四年一度)評選;召開重點課題成果推廣交流會;舉行小課題與校本教研結合專題研討;做好2011年各項課題申報立項和全市論文、案例評比;組織、參加省“三項教學評比”。擬制學校教科室評估標準和方案。
2.改版《溫州教育》。做好《溫州教育》的改版和欄目更新工作,擬設立行動、動態、故事、時評、思想、研究、創新、借鑒、健康等欄目,加強對全市基礎教育重大項目、典型學校、有效教學、名師人生等經驗的推廣、宣傳。定期刊出《溫州教科研通訊》。
3.指導“生命教育”。編寫、出版《生命教育》師生讀本;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上崗資格認定的有關工作和中小學心理輔導等級站評估工作;加強對班主任德育的研究力度,借鑒校本教研模式與經驗,提升班主任隊伍的德育研究意識。
(四)聯系社會實際,拓展中職教研
1.發揮教學調研功能。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圍繞我市的社會發展目標,幫助學校開展專業設置研究,特別要加強重點、特色專業建設和示范性專業建設,加強先進制造業等緊缺人才的培養,為溫州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加強宏觀指導,注重調查研究,深入學校進行課堂調研、教學視導工作。以8個學科(專業)的專業委員會為輔助平臺,積極開展多形式、多層面的教育教學研究活動。
2.編寫地方實驗教材。開展新大綱、新教材培訓,進一步推進專業課和文化課的課程改革。結合溫州中職教育實際,繼續編寫中職文化課地方實驗教材,指導實驗學校學習新大綱、用好新教材。修訂改進分類分層的課程設置與課程實施的方案,讓中職學生根據興趣、特長、愛好有選擇地學習,提升中職教育的吸引力。發揮全市中職學校高三教學聯盟的作用,加強高三教學研究和高職單招單考的研究、指導工作。
3.完善綜合學分評價。繼續推進評價制度改革,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張揚學生個性,扎實推廣、實施“綜合學分制”;及時總結經驗,加強省級重點課題《中職學校實施綜合學分制研究》的研究。改革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引導有效備課、有效上課、有效評價。拓展中職學生的德育工作途徑,提高德育工作成效,舉辦“我愛職?!闭魑谋荣惡汀奥毥讨恰痹u選活動。積極配合市教育局做好農村預備勞動力培訓的指導服務工作,高質量完成培訓任務。
(五)改革教育評價,提高教學質量
1.深化教育部學業質量監測項目研究。以《教育部中小學生學業質量分析反饋指導項目溫州推廣應用研究》為抓手,通過參與教育部“中小學生學業質量分析、反饋與指導項目”的系統實施,建立可與全國各地參照的質量數據常模,逐步形成包括“與他人比較、與自己比較、與標準比較”三個維度的中小學生測評、分析機制,以適應我市基礎教育內涵發展需要。認真研究和解讀我市(直屬學校和三區兩市)中小學生學業質量分析、反饋報告,分析我市中小學生學業質量和教育教學現狀,及時發現學校教學過程中的經驗與問題,有效調控教育教學行為,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提供依據。
2.監控教學質量、改進命題技術。開展教育測量評價研究,完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加強教學質量的過程監測、預警。以高考、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會考數據為基礎,開展學業質量監測評價(oar系統)項目研究,以數據分析、反饋全市及各縣(市、區)教學質量狀況,為教學診斷提供依據,進一步增強學校、教師的質量意識。通過對試題難度、信度、效度、區分度等項目的監測,加強對命題技術的研究、調控。啟動小學學業質量檢測命題資源庫建設;進一步探索小學階段有效的學科學習質量評價,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質量抽測工作,引導我市小學新課程改革與發展。 (2)
中學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計劃 |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行動計劃 | 2011年學校工作計劃 | 2011年高考備考工作計劃 | 秋季學期學校工作計劃 | 第一學期學校工作計劃 | 2010——2011學年度學校工作計劃 | 2011學年度學校工作計劃 |
查看更多>>
(六)強化隊伍建設,提升整體水平
1.搭建名師引領平臺。指導、考核市級名師工作室的工作,表彰優秀工作室主持人,召開名師工作室經驗交流會;考核第一、第二層次骨干教師。充分發揮三個層次骨干教師在教育教學上的示范作用,共享優質教學資源,舉辦2次特級教師骨干教師大講臺(初中段、小學段)網絡直播教學活動,舉辦20期名師大講堂;配合市局做好第十批特級教師候選人的業務培訓指導工作,鼓勵骨干教師脫穎而出,構建“大師+優秀團隊”的師資隊伍格局,為培育溫州教育家奠基,提升全市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2.打造一流教研隊伍。舉行全市教研(教學)工作論壇,交流推廣有效教學、校本教研、隊伍建設等方面的經驗;組織學習教育理論,開設教(科)研員講座、讀書報告會、專業論壇。倡導教研員展示課堂教學藝術,加強教研組建設,在全市教科研機構、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優秀教研員、優秀教研組長評選活動。分層、分批、分段開展骨干教師、教研組長的新課程教學研修工作,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完善教研(科研)員考核辦法,引導教研員面向師生、面向基層、面向教學,把主要精力投入課程與教學研究,努力成為師風師德的表率、名副其實的學科帶頭人,打造全省一流的教研(科研)團隊,宏觀上為教育改革發展提供科學指導和理論依據,微觀上為提高教育水平和質量提供策略和技術支持。
自2007年北京市召開德育工作會議以來,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2004年中央8號文件精神,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暢通育人渠道,創新工作機制,把握教育契機,凸顯活動特色,服務學生成長,首都中小學德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1.以暢通渠道推動育人,搭建全方位育人平臺
我們夯實學校主渠道,抓《學科德育指導綱要》的引領,抓德育課程和學科德育的建設,抓《我愛北京》、《志愿服務》、《北京精神》等地方課程教材的編寫和實施,使課堂成為系統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陣地。我們強化實踐育人,積極建設社會大課堂,整合社會資源1276家,初步形成類課程體系,推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深度融合。我們大力推進家長教師協會、網上家長學校的建設,搭建家長和教師交流和學習的平臺,讓家校協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軌道。我們努力拓展育人新陣地,大力打造中小學數字德育平臺,建設沙燕心理網、數字博物館、班級博客聯盟等網絡陣地,讓網絡成為學生成長、發展的又一空間。
2.以機制創新強化育人,增強德育工作活力
我們通過舉辦德育觀摩交流周、校長談德育論壇、學科教師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搭建起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我們通過“三走進”的方式,發現和推廣基層好的做法和經驗,宣傳身邊的好學校、好老師、好榜樣。我們通過完善“紫禁杯”優秀班主任表彰獎勵機制、舉辦優秀班主任事跡報告會、建設優秀班主任工作室,在全社會營造愿意做班主任、做好班主任的良好氛圍。我們通過持續開展全市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監測,形成年度測評報告,建成累計1200萬數據的在線數據庫,為教育行政決策提供有效依據。我們通過開展實施素質教育綜合督導,引導區縣加強中小學校德育工作的評價與督導工作力度,使全市中小學德育有了系統的質量分析體系。
3.以教育契機抓實育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2007年以來,我們先后迎來了北京奧運會召開、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國慶60周年、建黨90周年、雷鋒逝世5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社會活動。這些都是難得的教育契機和生動的教育課堂,為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我們大力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感受改革開放30年成就、“祖國發展我成長”、“黨在我心中”、“學習雷鋒,踐行北京精神”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唱響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在全市中小學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引導全市中小學生以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到各種大型紀念活動,引導中小學生學做志愿者、踐行志愿服務精神,樹立首都中小學生十個文明形象。
4.以品牌活動優化育人,凸顯首都德育特色
我們整體推進,分段指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中小學德育的核心內容,落實到各學段教育中。小學強化基礎養成,抓文明禮儀教育;初中關注中小銜接,抓青春期教育、同伴教育;高中重視“三觀”形成,抓生涯教育,形成了小學生傳唱“新童謠”、中學生“尋找身邊的道德榜樣”、高中生“模擬聯合國”等一系列層次清晰且富有特色的德育品牌活動。我們面向全體,重點關注,讓每一個學生都成長成才,面向來京人員隨遷子女,開展手拉手活動和融入教育,以興趣特長強自尊、樹自信,針對行為不良學生,推進專門學校課程教學改革,建立動態監測機制,啟動學困生幫扶項目,做好教育轉化工作。
5.以實事工程服務育人,助推學生健康成長
2008年開始,我們用三年時間,累計投入1億元建設學生社會大課堂;2010年又啟動了“牽手計劃”,兩年投入2000萬元,推動農村山區學生和打工子弟走進社會大課堂;2012年又投入2個億,保障所有中小學生每學年至少有兩次外出開展社會實踐和課外學習。我們采取措施將奧運會、國慶60周年、音樂史詩復興之路等系列先進文化成果的光盤以及《“三個北京”校園讀本》、《青少年黨史叢書》、《感動青春》系列書籍、《北京精神新童謠》等,免費發放至中小學校,為師生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我們先后舉辦德育科長、德育校長、骨干班主任、心理教師研修班,提升德育工作者的專業水平、智慧和魅力。
五年來,首都中小學德育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郭金龍市長親自啟動的社會大課堂、堅持近10年的學生思想道德測評、擁有26個特色欄目的北京市網上家長學校等都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特別是2012年,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北京召開,社會大課堂作為典型經驗在會上向全國作現場展示和經驗交流。
五年來,全市各區縣和中小學校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創造和積累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形成了一批具有首都特色的德育品牌,如東城區的藍天博覽課、朝陽區的同伴教育、海淀區的教育資源聯盟建設、豐臺區的融入教育、通州區的傳統美德教育、延慶縣的班主任隊伍建設等,以及宣師一附小的新童謠文化、中關村三小的民族團結教育、北師大實驗中學的生涯教育,等等。這些鮮活的經驗是推動工作發展的寶貴財富,
最令人欣慰的是,根據堅持近五年的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監測顯示,首都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整體得到提升,這也在歷次首都重大活動中得到了印證。近年來還涌現出一批在全國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優秀學生典型,如見義勇為獲得教育部“舍己救人優秀學生”稱號的付冬梅,熱心公益、立志做環保先鋒并獲得“全國十佳杰出志愿者”稱號的袁日涉等。先后有48位優秀中學生在北京市優秀中學生事跡報告會上向同伴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
關鍵詞:農村小學;親情;親情教育
親情教育就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對學生親情方面的態度、感受、信念和情緒等予以關注、引導和深化,使其能正確處理親人關系,充分感受親人溫暖,并具備一定的回報親人的能力。而小學階段的親情教育就是要讓我們的小學生看到小事情中的深意,真正感知到親人所付出的艱辛,啟發其感悟父母的良苦用心,引導其關愛、回報親人。[1]
親情教育是對孩子的源頭教育。魏書生曾在《家庭漫談》中說:“孩子孝敬父母,才會愛同學、愛老師、愛人民、愛社會、愛祖國”。因此,親情教育是對人的基礎教育,小學學生恰好處于基礎教育階段,因此對小學生實施親情教育尤為重要。農村小學由于其各方面的原因,親情教育的缺失成為農村小學學生學習、生活和人生成長中的最大障礙。在農村小學小學生中實施親情教育也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農村小學學生親情教育的現狀
(一)家庭在親情教育方面嚴重缺位
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發家致富的觀念深入人心,學生家長的心思和精力基本上都放在掙錢上面,在最需要與自己孩子培養親情的時候外出務工。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現有留守兒童近23萬人,其中農村留守兒童比例占86.5%,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占比例高達18%~22%,父母雙方都外出務工,兒童不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高達56.17%,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留守兒童人數每年都呈上升趨勢。
農村兒童在享受義務教育的過程中雖然可以在學校里得到老師的教育和幫助,得到社會的關心和愛護,但是,有近2000萬兒童卻得不到來自家中父母親的親情關懷和教育。[2]中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的性格表現、生活習慣和道德修養養成的重要階段,而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農村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家庭結構處于不完整狀態,長時間的直接家庭教育和親情關懷嚴重缺失,致使留守兒童學習習慣、人格個性和情感心理等方面發展都不完善,有的農村兒童家長甚至只關心或者不關心兒童的學習成績,完全忽略其親情教育。
有的農村家庭中,兒童的父母之間感情淡漠,溝通較少,對待老人及其他親戚朋友也非常淡漠,兒童處于這種環境中,也會慢慢對親情冷漠。
(二)學校教師不足,教育缺乏正確引導
1、教師配備不足
農村地區教師數量明顯不足,品德教師配備數量更少,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品德課老師,這門課幾乎成了擺設。有的農村學校學校語文,數學老師在完成自己教學任務的同時也要擔任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工作,對教師的工作無疑造成了壓力,甚至會影響原有工作的完成。此外,即便有語文數學老師擔任思想品德課,但是到了學期期中或者期末的時候,語文數學老師占用思想品德課的現象非常嚴重,所以思想品德課的開設形同虛設,那么農村小學學生想通過思想品德課接受親情教育更是難上加難。
2、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
許多農村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重視小學生智力的發展,只重視分數,在親情教育方面卻缺乏對小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得學生無法樹立正確的親情觀,面對父母的付出,他們沒有任何的感激之情,沒有親情意識,不懂感恩,正是學校在親情教育上與實際脫離,缺乏正確引導所致,真正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觸動學生心靈的比較少,學生體會差,實用性也較差。
(三)社會大環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親情教育的缺失與淡化,與社會大環境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經濟發展、文化多元化導致人價值觀的嬗變,道德價值取向也呈現多元化趨勢。小學生作為社會成員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多元化價值觀的影響,思想容易出現混亂。[3]在農村地區,夫妻分居式家庭、雇人代養、隔代撫養家庭等現象比較明顯,加之互聯網的普及,農村地區各種不正規小網吧猖獗,網絡中一些兇殺游戲、暴力影視等的影響不利于青少年親情教育。
二、強化農村小學學生親情教育的應對措施
(一)家庭在加強親情教育中的作用最為重要
法國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經這樣忠告做父母的人:培養你們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為親情的撫慰和關懷有助于孩子的成長。[4]
有條件的農村家庭,父母要盡可能把子女帶在身邊,即使沒有條件帶在身邊也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教養環境,通過電話、書信等方式加強與子女的聯系,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不要只停留在對兒童物質與學習上的關心,防止過度物質滿足,正確對待學生成績,多關心孩子心理的成長,積極聆聽兒女的心聲,體會他們的感情變化,了解他們成長的煩擾和需要,讓孩子可以獲得心理上的依戀滿足和情感上的支持,使他們健康成長。
父母應及時與學校的老師經常保持聯系,隨時掌握孩子的學習、生活和思想動態,多與孩子們交流,讓他們理解父母親工作的艱辛、生活的困苦,鼓勵他們好好學習,珍惜父母親為他們創造的良好環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具有言傳身教的作用,因此父母在家庭中首先應該起到模范作用,尊敬、關心體貼長輩,利用家庭特殊的環境對孩子進行情感傾注,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健康溫暖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二)學校應充分發揮教育優勢
校園環境作為一種環境教育力量,對青少年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道德人格的完善、身心素質的培育具有重要影響,學校應重視親情教育,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強大功能,采取措施來幫助兒童克服面臨的種種困難,推進課改,開設適合當地學校的“校本課程”,“校本教材”,加強農村學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重視情感教育、道德教育、自我教育,開展法制、安全教育等。
1、提高師資力量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配備合適數量的德育教師、生活老師和心理輔導老師,開設相應課程,并在課堂與課下留心觀察孩子的身心發展變化,給予他們生活上、心理上的體貼與溫馨,及時疏導他們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有一個穩定的情緒、積極的情感,發現問題及時與孩子溝通,培養孩子
良好的心境與情緒,營造和諧大家庭的氛圍。
2、將“親情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
“德育無閑人,人人都育人”,農村小學由于條件不足,單獨開設親情教育課程對有的學校來說不太現實,因此任課教師更要在教學中努力挖掘教材,找到切入點,將“親情教育”滲透到學科領域。學校有針對性地把“親情教育”納入學科教學計劃中,通過親情熏陶,激發學生的人生感悟,使教師將激情帶進課堂,將微笑帶進課堂,將趣味帶進課堂,使師生間形成良好的親情氛圍,更富有人情味。
3、以活動為載體,把親情根植心中
農村學校可以充分利用學?,F有的板報、廣播站等各種宣傳渠道,以學生喜聞樂見而又深入淺出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持續推出。班主任可以組織同學們開展“親情”傳遞活動,“感恩親情”主題班會,經典誦讀活動,講感恩故事,以長期的正面引導,達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5]
4、對農村留守兒童傾注更多的關注
對于農村留守兒童,學??梢酝ㄟ^建立檔案制度,摸清留守兒童的狀況;通過結對幫扶等制度化方法激勵老師對留守兒童傾注更多的關注和愛;充分利用各種時機,在留守兒童生日、兒童節、中秋節等節日,學校可以開展適當的活動,使留守兒童感到溫暖,使其情感適時升華督促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與外出打工的父母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向家長反映留守兒童在學校的情況,增強相互間的溝通與感情交流,彌補因長期分離造成親情教育的缺失,共同致力于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三)社會也應該為加強親情教育提供條件
在教育大環境下,教育主管部門對待城市小學和農村小學要一視同仁,要改革對農村小學教育成績的評價體系,不要片面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重要的是要全面評價學生,將他們與城市中兒童一視同仁,特別是要重視學生道德品質方面的評價。
同時,作為社區也要針對本區實際開展有益于家庭和睦、促進人際關系和諧和學生成長的各種活動,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人文氛圍。比如婦女兒童之家、文化活動站、鄉村少年宮、“七彩小屋”等,聘請社會工作者和社會公益人士參與開展經常性的關愛教育活動。
社會也要為農村小學生親情教育創造良好環境。政府要加強對農村文化設施的投入和監管力度,一定要將文化設施納入財政預算,足額下撥,購置圖書和電子閱覽物品,投資到文化、體育公益事業,凈化農村周邊社會環境,建好文化館、少年宮、少年活動中心和體育館舍,讓農村小學生在雙休日和課余時間有休閑、健身的活動場所,而不是迷戀于網吧等不適宜的場所。
社會對學生發展情感的傾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科學要求和合理評判,成為家庭和學校共同作用的催化劑。社會對基礎教育的科學認定和親情關注成為當今教育的時代要求。
只有充分結合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綜合力量,才能促進農村小學學生的親情教育,推進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也只有順應時代要求,才能夠使我們的農村學校學生也成為與時俱進、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史錦榮.基礎教育階段實施親情教育的意義和策略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2007,(8).
[2]劉屹,唐紹洪.對留守兒童親情教育缺失的理性思考[J].社會科學家,2006,(6):155.
[3]陳會昌.德育憂思[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
一、寄宿生主要的心理表現及其成因
1 自控力差,容易沖動。寄宿生和走讀生相比,寄宿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不少孩子在缺乏監護人的教育管理情況下,自我約束能力低,造成學習落后和行為表現差。特別是留守兒童,大多數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對孩子過分溺愛,疏于管理和教育,甚至對孩子聽之任之。他們更多的是從生活方面滿足孩子們的需求,而很少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
2 缺乏安全感,情緒焦慮。首先是過早的獨立生活方式導致學生情緒焦慮。寄宿生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改變。學生突然離開了家庭,離開了親人,很容易產生一種自卑感。如:怕被同學欺負,怕有病無人照顧,怕尿床,怕從床上掉下來,怕自己學習差,處理問題的能力差,被同學恥笑等不良心理反映。其次,小學生處于人生中的關鍵時期,個體心理的發展經歷著童年期與少年期的交替,此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懷,而父母卻不在身邊,當他們獨立面對許多問題的時候,會感到很茫然而產生情緒焦慮。第三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簡單,孩子寄宿于學校,一般不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一旦孩子有了學習上的問題,他們會采取謾罵、責打的粗暴態度,從而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第四是學校規范化管理與競爭機制給他們帶來心理壓力,特別是競爭帶來了精神上的緊張與疲勞,從而讓寄宿生會有許多的不適應。
3 不善交流,性格孤僻。有八成以上的家長和孩子情感溝通時間減少,由于寄宿生每個月都有二十幾天不能和家長見面,到了放假回家,又由于家長要上班也不能和自己的孩子很好地溝通。特別是留守兒童,幾乎沒有與父母交流的時間,導致他們和自己的父母之間的共同語言日漸減少。長期如此,自然會出現情緒異常,如憂郁、膽怯、孤僻、優柔寡斷、冷漠,有的孩子會出現心理早熟,感情脆弱,不容易溝通等心理問題。
二、寄宿制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 加強聯系紐帶,拓寬溝通渠道。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家庭的人際關系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有些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所以,無論是了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咨詢、矯治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都需要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因此,我校在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是定期召開幫扶教師、寄宿生座談會,提高他們與人溝通的能力:第二是定期讓寄宿生與父母通話,匯報學習、生活、思想等情況,讓他們感受父母的關愛;第三是通過采取辦家長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電話溝通,任課教師有針對性地家訪等形式,指導家長或臨時監護人加強與兒童溝通的方法技巧:第四是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心理矯正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感恩教育等,使寄宿生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實踐表明,有了家長的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進行專門教育,掌握方法技巧。我校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巧。課程分為兩部分:心理衛生與健康理論和實際訓練操作。前一部分為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后一部分是在小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為有效的方法。實際訓練活動操作內容包括角色扮演、與心理輔導老師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泄痛苦、發泄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使他們能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