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媒體運營中存在的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手機報困境對策
一、手機報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現實困境
自2004年7月,《中國婦女報》推出全國第一家手機報開始,全國各地陸續推出了手機報,用戶訂閱手機報的費用無需專門到有關機構去支付,只需通過手機發送短信即可。因此,手機報有著明顯的渠道優勢,2004年以后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影響力比較大的全國性手機報有《人民日報手機報》、《新華手機報》,地方手機報有《浙江手機報》、《華西手機報》、《齊魯手機報》、《湖南手機報》、《廣西手機報》等。此外,各地方版報紙的手機報升級到7000號平臺,開始面向全國手機用戶發行,外省的讀者們也可以通過手機來閱讀當地的報紙。比如從2007年3月底開始,揚子晚報手機報升級到7000號平臺面向全國手機用戶發行,據稱在試推廣期間,已有近1萬名來自上海、安徽、山東、北京等省市用戶訂閱了揚子晚報手機報。
2007年,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都把手機報業務作為重點業務來發展,表面看來手機報業務發展很快,但此項業務尚處在市場導入階段,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由于技術上存在瓶頸,特別是盈利模式的限制,加上受眾需求的多樣化,使手機報,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了許多困境。
1.政策問題
手機報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上游環節完全掌握在無線運營商手里,無線運營商的政策決定了手機報的價格及發行是否通暢。“運營商究竟有多大的誠意和興趣來跟我們這些傳統媒體一塊分享手機傳媒的蛋糕,從我個人的判斷而言,目前形勢不是特別樂觀。”中國婦女報手機報主編姚鵬說:“在手機報方面,中國婦女報雖然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但是坦率地說,幾年下來,這只螃蟹還沒有吃出味道。”目前,手機報的上游環節完全掌握在運營商手中,手機媒體存在的關鍵問題不是技術,而是政策問題。
手機報發展過程中,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手機媒體與無線運營商之間的關系問題,因為手機報的發行渠道掌握在運營商的手里,無線運營商的政策決定了手機報的價格、發行是否通暢,也就是說你的生死大權完全被人家所操控。而目前的手機報,無論是彩信還是WAP,只不過是運營商的增值服務項目而已。運營商決定了手機報成本居高不下,不能被更多的用戶接受。
只有在能夠對手機媒體的內容、發行,以及盈利模式,都有一個比較充分的操控前提下,才是報業滿意的手機媒體形式。一個新媒體的命運如果控制在移動運營商手里,控制在一個具有壟斷地位的企業里面,這個前景很不好,手機報的盈利模式也就無從談起。需要政府行業管理部門做更多的協調關聯產業、關聯行業的工作。
2.盈利模式的問題
眾所周知,廣告收入是我國傳統媒體的主要利潤來源。而手機短信、彩信和手機上網等無線增值業務從一開始就是收費項目,付費使用無線增值業務也已形成習慣。但正因為訂戶付了費,他對未經其許可強行推銷給他的任何東西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從現狀看,手機報的廣告營銷和廣告收入還只是一個理論構想。從電信營運商方面講,在手機中做廣告是明令禁止的,這在合同中有明確約定,如發現可馬上中斷業務并給予處罰,用戶也可以投訴。從手機報訂戶方面講,一般不愿意接受廣告,如果收到了廣告,或是退訂,或是投訴,電信營運商對投訴都很重視,對投訴業務的處罰也是很重的。而從廣告商或是廣告業主方面講,一是對手機報有個認識和接受的過程,對手機報的廣告傳播效果缺乏認識和評估;二是目前手機報缺乏一個穩定的、合法的、有吸引力的廣告營銷的平臺。①這三方面的因素,導致了目前手機報的廣告經營活動只能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很難付諸實踐。
3.內容同質化的問題
目前手機報最大的弱點是沒有自己的原創內容,其媒體業務、市場開發、新聞來源主要依附于傳統媒體和互聯網。“內容同質化”也將成為手機報未來發展的死穴。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各家報社在內容制作上已經開始尋求突破,向分眾化的需求方向發展,如設置了“綜合”、“新聞”、“財經”、“體育”等多個欄目。但這樣做還遠遠不夠,手機報的信息模式應該是基于多媒體的,除包含傳統報紙的文字、圖片等基本形式的信息外,還應該向集音頻、視頻、游戲、娛樂、互動等多媒體形式的內容方向發展。另外,由于用戶和渠道資源都掌控在移動運營商手中,各報社與用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溝通障礙,不能夠充分的挖掘用戶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手機報的分眾化發展。
4.缺乏有效的營銷手段
從手機報的營運實踐看,影響手機報的幾大關鍵因素分別是有吸引力的內容、穩定的技術和通道、符合無線增值業務的營銷方式。
從目前國內的實際情況來看,電信運營商對于手機報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不僅是因為手機報訂閱費中的一部分要交給電信運營商,更為重要的是,電信運營商可以通過舉辦一系列的資費優惠,吸引更多潛在的用戶訂閱手機報。
在手機報三方(或兩方)的利益共同體中,擁有壟斷性渠道資源優勢的電信運營商是居于主導地位的。因為作為內容提供商的媒體和作為服務提供商的技術支撐公司,都不是不可替代的,只有擁有壟斷性渠道資源優勢的電信運營商,才是不可替代的。然而,手機報的無線增值服務收入,對于無線運營商來說顯得微不足道,因此手機報的營銷也處于不被重視的地位。
三、對策
1.媒體要加強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
從目前成熟經驗來看,與運營商的強強聯手無疑是手機報在發展初期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海外市場上,許多手機報都是通過借助運營商來增強自己的實力。在日本報業走下坡路之時,《朝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紛紛向日本頂級移動運營商NTTDoCoMo伸來了“橄欖枝”,NTT的手機用戶只要交納一定的信息費用,就可以每天通過手機上的菜單選擇閱讀《日本經濟新聞》、《朝日新聞》等報紙的內容。
手機報的營運模式,是由媒體提供內容、電信運營商提供渠道、電信服務商提供技術支撐的三位一體的模式,是一個依托手機這個通訊終端整合各方資源、謀求市場收益的利益共同體。在這種“統一戰線”中,如何既堅持各自的原則立場,又尊重合作各方觀點、意見和運作習慣,就成為維持手機報這個合成系統良性運轉的重中之重。“做手機報其實首先是做公共關系”。華西手機報與自己的戰略合作伙伴四川移動經過碰撞、磨合,建立了相對高效的運作機制,得到了合作伙伴的理解、尊重,最大限度獲得了通信政策和營銷手段方面的支持,有效地促進了華西手機報的經營。
2.結合實際,選擇盈利模式
從手機報的范圍來劃分,可分為全國手機報和地方手機報。全國手機報參與者由報社、移動運營商和SP共同組成,地方手機報主要參與者是報社和移動運營商,雙方直接合作。無論哪種方式,收入來源主要為每月5到15元不等的包月費和WAP網站瀏覽費。在盈利手段上與傳統的報紙相比,缺乏廣告的盈利方式。有研究文章指出,手機報可以通過企業冠名欄目、大型企業點播、分類信息服務等方式開展廣告經營。即通過企業冠名或者點播的方式,讓手機報用戶免費獲得新聞內容,這部分訂閱費用由廣告業主支付,就是“免費+廣告”的模式。另外一種模式,即目前手機報的運營模式,即“訂閱費+無廣告”的模式。
反觀手機報的發行,由于是順價發行,決定了隨著發行量的增加手機報的收入也增加,而且由于手機報的成本支出相對固定,發行量越大對利潤的貢獻越大。
3.在內容方面,要細分受眾,注重信息的有效性
手機報首先應該對于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定位,特別是對于自己用戶的定位。常州手機報對五千多位讀者進行調查,86%讀者年齡在35歲以下;男性讀者明顯高于女性,占76%;浙江手機報受眾總共已近10萬,大多為城市白領、公務員、中小創業者、企事業管理人員和其他知識分子等,其中80%以上為男性。總體來看,目前手機報讀者大多為男性,年齡在25~45歲的比例最高,這就使得手機報在自己的內容定位上有所偏重。
信息內容要量身定制。中國移動廣西公司在對手機報客戶的回訪中發現,客戶渴望更貼身、更細致的信息服務。對此,《廣西手機報》正計劃細分受眾,開發地市版和有關影視娛樂、房產、汽車、飲食等專版。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由合作媒體派出記者自主采訪,以掌握和即時發送第一手的信息。
從海外市場的情況來看,以人為本也成為衡量手機報好壞的主要標準。挪威電信和數字電視運營商Telenor的有關人士表示,現在的問題不在于能否賺錢,而在于能否為讀者提供足夠好的新聞,我們必須保證手機報用戶認為值得為收到的信息支付費用。他們提出的一個方案是“主動與被動的結合”:主動——報紙將每天的標題新聞打包,然后以極低廉的價格(甚至完全免費)提供給手機報的用戶;被動———讀者對某一條新聞感興趣,為之支付費用,獲得詳細報道。
4.注重手機報與報紙、網絡的互動共贏
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瀟湘晨報社社長、紅網董事長龔曙光認為,“現在的互聯網和傳統媒體還是可以多贏的,”他指出:紅網是2005年的10月份正式并購過來,到2007年元月份,獨立IP從9萬到40萬,收入從1200萬到2000萬;與此同時,瀟湘晨報的增長率也在兩位數以上。“晨報增長中有相當一部分就來自于和紅網的互動”比如,2007年五、六月份,紅網舉辦了一個網絡“漂亮寶貝”的評選活動,瀟湘晨報是協辦媒體,“美容美發對我們平面媒體是沒有廣告的,但是通過網絡來做這一個活動,把美容行業的客商帶到了我們的平面媒體。”
除了網站,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數字產品是手機報,它在第一時間提醒讀者最及時的短消息,報紙再深度報道,網絡持續進行深度的跟蹤。網絡在一定意義上推進靜態新聞向動態新聞的發展。同時又向手機報和報紙提供更新的新聞資料,“從這個意義上講,無論是資源性還是收益,這種多贏的格局都是可以形成的。”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手機報的內容多是來源于傳統媒體,特別是對于已經刊登過消息的再次使用。隨著手機報的發展,用戶肯定不滿足這樣的現狀,希望尋求更大的信息容量,這不僅需要手機報在信息的采集上,能夠增加自采以及突發新聞的報道,更要能夠突破不同媒體之間的隔閡,尋求新的發展空間。有專家預言,傳媒業發展的最終結果,就是傳統媒體平臺與新媒體平臺的完全融合、互動,產生更為可觀的價值和更長的產業鏈。
注釋:
劉騫:《手機報:傳統報業的數字化介入辨析與猜想——以〈華西手機報〉為例》[J],《新聞界》,2007年第2期。
關鍵詞:政務微博;科技
一、政務微博發展中的現狀
2010年微博在中國互聯網中迅猛發展,獲得了億萬網民的青睞,也因此這一年被稱為是“微博元年”。
隨后,2011年,也就是“微博紅年”,政務微博成為了政府機構和官員因管理公共事務而設的微博。用于收集意見、傾聽民意、信息、服務大眾的官方網絡互動平臺。其目的主要在于通過與公眾的良性互動,搭建一個社會化參政、議政、問政的網絡交流模式與平臺。
2012年,政務微博穩步發展,在信息、收集民意和官民互動等功能正在逐步完善。
2013年,政務微博逐步走向成熟、在信息公開、關注民生、問政行政等方面都形成了較為平穩的運營機制,塑造了政府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
2014年,政務微博活躍度繼續提升,內容更加趨于多元化,方式更加親民,互動更加頻繁,已成為各級政府部門權威信息、加強政民互動、引導網絡輿論、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據統計,截至2015年9月30日,經過新浪平臺認證的政務微博達到150131個,較6月底增加了5115個。其中政務機構微博112602個,公務人員微博37529個。政務微博呈現集群化發展特點,從中央到地方,覆蓋不同職能部門和不同級別的政務微博矩陣。政務微博運營對政府部門而言不再是簡單的信息平臺,而是政府提升工作效率、為廣大人民群眾解決反饋問題的新的社會治理手段。
二、政務微博存在的問題
(一)政務微博注冊、命名、認證和自身定位不明確
首先注冊無規范。我國提供微博注冊的門戶網站有80多家,并且對公眾注冊政務微博均無限制,且各個網站的微博都是相互獨立的,使得公眾與政府機構或是黨政干部被物理隔離,很難聯系到一起,無法實現官民的良性互動,不利于信息共享,統一管理和及時的提供服務。其次命名混亂。由于沒有統一的規范,導致黨政機關或公務人員根據個人喜好隨意命名微博帳號,有的政務微博命名甚至與機構名稱毫無關聯性,不利于公眾的正確的識別自己所要關注的政務微博。不利于政務微博的宣傳和發展。更有可能被不法分子以黨政機關的微博帳號別做他用,嚴重影響黨政機關的信譽度。再次,認證混亂。政務微博存在程序不規范、規劃不統一、標識模糊、假冒糾察以及認證錯誤等諸多問題。最后是自身定位不明確。政務微博與黨政干部個人微博界定不明確,政務微博是黨政機關的形象代言人,具有官方屬性,某些官員不顧及政府整體形象,隨意發表個人情緒觀點,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沖擊。
(二)政務微博內容和言語不當
政務微博的發文內容和形式過于單一,有的甚至不是政務信息。大部分政務微博的內容過于官方,缺少些人性化,便于人們對信息的理解。呈現出政務微博形式化、空心化、名利化等問題。由于黨政機構和公務人員的思想覺悟、職業道德素質和綜合能力的不同,經常會出現油腔滑調,內容單薄,套話等很多言辭不當的現象。極大影響政府部門的形象。
(三)政府與民眾互動性不強
大多數黨政機關人員開通政務微博后都棄之不顧,出現“僵尸微博的現象”。政務微博缺少耐心和主動與公眾互動的意識觀念,也嚴重打擊了公眾參與反饋的積極性。
(四)政務微博運行機制不完善
由于政務微博缺乏注冊、認證及安全運營等方面的系統運營機制,政務微博處于自發狀態,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對政務微博的運行進行約束和限制。主要表現在:信息不及時,不能及時解決民眾反饋的問題。
三、對策
(一)明確政務微博的自身定位
要明確政務微博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一個黨政機關群體。即使政務微博的信息是由個別人負責的,但它代表的是一個政府機構的聲音,行使的是一個政府機構的行政職能。其次,政務微博主要服務的對象是人民群眾,要擺明自己的服務態度,不能把微博當作擺設,流于形式,避免出現“僵尸微博”。
(二)加強政務微博內容建設
由于政務微博面向的是廣大人民群眾,民眾受教育水平不同,理解也就能力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政務微博的內容應該相對嚴謹、感性、言簡意賅更加生活化,不可妄下定論,這樣才能吸引民眾的關注,親近民眾。
(三)加強政務微博的互動
政務微博是政府部門引導公眾輿論的重要工具。政府機構通過與民眾的微博互動,了解社會現象和民眾想法,及時、準確的引導社會輿論,避免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網絡輿情危機。一些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在社會化政務微博平臺上,通過政府與民眾的良性互動,得到很好的解決。如果政府機構單方刪帖、刪評論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會嚴重影響政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四)完善政務微博運行監管機制
1、完善政務微博的命名認證機制
政務微博是政府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簡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和效率的互聯網手段。將各微博門戶網站運用信息技術建立一個聯通的整體,統一劃分,并由指定監管部門對政務微博的注冊、命名、認證流程及標準進行嚴格的統一管理。對于那些虛假的官網機構,一經發現,立即追究其法律責任。
2、完善評估和激勵機制
政府機構的微博評估應納入到政府績效評估中,通過政務微博信息的數量、更新效率、及時性、粉絲數量、被評論轉發以及互動的活躍程度來綜合評估。還應加強與微博運營商的合作,對政務微博的信息情況、民意征集情況以及民意反饋的情況定期開展評比,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激勵機制,以調動各政府部門的積極性。
3、完善突發事件處理機制和反饋機制
政務微博要對民眾反映的問題作出及時回應。在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有關政府部門能夠利用政務微博及時最新信息,消除民眾疑慮,引導輿論,避免民眾恐慌。政府部門首先應該設立專門的工作人員收集網絡輿情。把民眾關心的人點問題提上工作議程,進行整理、監測。其次對網絡輿情進行分析。然后將監測結果報送給決策者,供其參考。最后,政府努力擴大信息分布和覆蓋面積,以便信息的傳達效率。
將政務微博的運行狀況反饋到相關部門或機構,及時對政務微博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正和完善。利用社會群眾的力量,對政務微博進行監督,并有權進行反饋。以促進我國政務微博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吉林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 竇寶國.“我國政務微博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當代社科視野{J},2012年第3期
[2] 崔學敬.當前政務微博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黨政干部學刊,2011(11)
[3] 周麗.我國政務微博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2012(6)
關鍵詞:傳媒業;資本運營;創新
中圖分類號:F2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12-0200-02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傳媒業實行的是“行政單位,事業管理”。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財政撥款,處于與市場基本絕緣的狀態。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對外開放程度的加大,中國傳媒業的生存狀態發生了深刻變化,媒體運營方式從事業模式逐步向市場化、產業化發展[1]。
一、傳媒業資本運營的內涵
資本運營是指對企業可以支配的資源和生產要素進行運籌、謀劃和優化配置,以實現最大限度資本增值目標。資本運營的目標在于資本增值的最大化,資本運營的全部活動都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2]。
資本運營是以利潤最大化和資本擴張為經營目的,是一種以價值管理為主要特征的經營方式,是對傳統的生產經營的突破,是現代企業一種以資本增值為目的的經營管理理念。資本運營的范圍非常廣泛,實現途徑多種多樣。首先,資本運營既包括企業內在的經營管理活動,又包括企業為了有效整合外部資源而采取的戰略舉措;其次,資本運營不僅是一種經營管理方式,還是一種更高層次上經營思想的創新,它是以資本管理為中心的經營活動。
傳媒業資本運營是資本運營的一般原理在傳媒領域的具體運用,基本原理與形式和其他行業的區別在于運營主體的特殊性。傳媒業以傳播媒介與經營實體的雙重身份存在,因此,對于其資本運營的研究,既要有初級的產品資本運營,又有高級的原型資本運營。
綜合相關理論而言,傳媒資本運營,就是將傳媒所擁有的可經營性資產,包括和新聞業有關的廣告、發行、印刷,信息、出版等產業,也包括傳媒所經營的其他產業部分,都可視為有經營價值的資本,通過價值資本的流動、兼井、重組、參股、控股、交易、轉讓、租賃等途徑進行運作,優化傳媒資源配置,擴張傳媒資本規模,進行有效經營,以實現最大限度增值目標的一種經營管理方式。
二、中國傳媒業資本運營的現狀
在中國市場經濟日益成熟、傳媒業政策也逐步松綁的背景下,傳媒資本運營不斷傳來利好的消息:自從首家報業集團廣州日報集團組建之后,全國幾十家報業集團先后組建,如青島報業集團等等。一些有傳媒背景的公司相繼上市,傳媒企業開始與證券市場結合籌資融資。1999 年《成都商報》收購四川電器,采用借殼上市的策略,實現了報業資本經營的邊緣突破;同年,湖南“電廣傳媒”的上市掀起了一輪傳媒投資的熱潮。河南省的《銷售與市場》雜志,引進戰略投資,進行市場化運營,于2005年12月通過美國證監會的批準,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隨著資本運作的逐漸到位,《銷售與市場》又確立了走集團化發展之路的發展目標,成為中國發行量最大的營銷類第一品牌期刊。
可以看出,在中國傳媒業發展的經濟環境越來越好,產業的雛形已經基本上成型,傳媒業正表現出強勁的產業化發展趨勢,帶動了許多相關行業的發展。但盈利模式單一、收入來源結構性失調等問題仍然制約著中國傳媒產業的發展。另外,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加快與深化,外國傳媒集團紛紛進入中國市場,涉及幾乎所有的傳媒領域,包括電影、電視、廣播、報刊、圖書、網絡等。在電視媒體方面,日前,已經有超過30個境外電視頻道獲準在中國有線落地。今后,傳媒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以及市場壁壘的不斷降低,國外傳媒巨頭絕不會滿足于打球的方式,這一切都會為中國傳媒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通過分析研究,中國傳媒業在資本運營方面還存在以下問題:
1.體制束縛。傳媒同時具有商業及文化事業的雙重屬性,在中國,這種“雙重屬性”被表述為“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作為黨和國家的重要喉舌,媒體的政治屬性一直被放在第一位,其產業性質長期得不到認可,傳媒的核心領導由來自上層建筑的行政權力決定,資本運營對核心領導的影響相當有限,越是接近于傳媒運作的核心部分,其構造的市場化因素就越少,這就極大地阻礙了傳媒產業的發展。
2.產權主體不清。目前,中國傳媒內產權關系十分模糊,傳媒資產的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權利、責任不明確,國家對傳媒資產的監管制度尚未建立,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傳媒業規模化發展趨勢極需大量社會資本的流入,以突破阻礙自身發展的資本瓶頸。
3.開放程度有限。雖然,中國政府頒布了一些有關文化領域投資、融資的法律、法規文件,通過給予優惠政策,引導、鼓勵非公有制資本進入文化領域,促進中國文化產業的市場化;但是,政府對于文化產業的核心圈層,尤其是核心圈層中的傳媒產業上,基本還是嚴格控制非公有資本的進入,遲遲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解禁。
4.行業政策限制。由于受到行業政策限制,傳媒業上市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與其他傳統行業相比較為復雜,使得上市傳媒公司的業務遠離傳媒核心業務。例如,“中視傳媒”也是影視城的房地產和旅游資產,“歌華有線”是以網絡工程為主,“賽迪傳媒”主要是影視制作和信息咨詢,這種模式的弊端導致傳媒企業關聯交易多、業務透明度低、業績易受操縱阻礙了上市公司的發展[3]。
縱觀國內外傳媒業發展的現狀,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傳媒業資本運營的步伐仍然比較慢、規模比較小。如果具體到單個傳媒單位,難以看到跨媒體、跨行業、跨區域的強勢傳媒集團,中國的傳媒產業并不強大。現代傳媒產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傳媒產業要想生存和發展,最佳途徑在于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資源,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應,建立中國的巨型立體化傳媒集團,以迎接國際媒體行業集團日益臨近的競爭與挑戰,實現跨媒體、跨地域的飛躍發展。
三、傳媒業資本運營的創新性思考
中國傳媒企業具有社會與經濟的雙重屬性,追求社會與經濟的雙重效益。與一般企業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不同,傳媒通過資本運營實現經濟收益的最大化不是其最終目的,還要實現傳媒的社會效益。因此,對于中國傳媒來說,不僅擔負著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經濟責任,還擔負著黨和人民喉舌的社會責任。
中國傳媒業多年來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體制,如何根據傳媒的屬性和特點,結合國內傳媒市場的經營實際,借鑒國外優秀傳媒集團的運作經驗,進行創新性的資本運營管理,成為中國傳媒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課題。
1.創新體制,加快跨行業、跨區域、跨媒體發展的步伐。資本市場對傳媒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體制束縛、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嚴重制約,傳媒業在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實現市場化運作的過程中,屢屢受挫,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因此,傳媒業要加快跨行業、跨區域、跨媒體發展的步伐,就要進行體制創新,體制問題不理順,既有悖于傳媒產業存在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特點,又有悖于市場和資本流動性的規律。在這方面,國家相關部門不僅要有思路,還要有明確的激勵政策和具體措施。從管理體制上,減少多頭管理、明晰行業所屬、杜絕條塊分割,為跨區域、跨媒體發展清除障礙。
2.創新機制,建立健全有利于資本運營的人才體系。傳媒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技術和人才的競爭。同一般企業相比,傳媒行業身兼事業和企業的雙重屬性,既熟悉傳媒業務又精通資本運營管理的人才,對于構建傳媒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場環境的新變化,要求傳媒業改變以往“重采編輕經營”的觀念,在具體的聘用機制上有所創新,調整傳媒行業的人才資本需求結構,引進和重視精通傳媒資本運營和傳媒經營管理人才。南方報業提出在人才發現和使用過程中引入市場機制,建立人力資本庫,以保證后續媒體資本運營的順利進行[4]。
3.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引進戰略投資,創新治理機制。上市是資本運營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手段,最關鍵的是企業要真正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資本運營的途徑有很多,除了上市之外,還有資本及產權的流動與重組、兼并、聯合等方面的運作。在這些方面,國外傳媒企業進行過有效地嘗試和探索,已經有成功經驗可循。傳媒業完全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實現內部治理結構的完善,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傳媒業產權結構的單一性,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解決制約中國傳媒業發展的體制問題和機制問題,在多方權益主體的情況下,實現國有資本權益分散和風險平攤。同時,資金的引進會伴隨著智力資本和資本運營管理理念的注入,能夠提供傳媒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提升傳媒業的核心競爭力。
4.建立傳媒業資本運營服務機構。針對中國傳媒業在資本運營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困惑,可以嘗試建立一個傳媒行業專業的資本運營咨詢服務機構,為有意投資傳媒的出資人和需要融資的媒體提供幫助,從而降低資本運營風險,實現雙贏[5]。
中國傳媒業具有特殊性,在資本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具有中國特色,因此,咨詢服務機構的組建,需要精通國內傳媒行業生存環境和國內外資本運營理念的專家隊伍,通過深入全面地把脈診斷,實現理論創新與實際運作的有效嫁接。咨詢服務機構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可以開發專業化的資本經營方式,如信貸創新融資模式、階段性股權融資模式、無形資本運營模式等等,充分發揮傳媒業資本運營的潛力,實現資本的優化高效配置。
參考文獻:
[1] 趙淵.傳媒資本運營的路徑抉擇:基于制度創新的視角[J].北方經濟,2011,(11):87-88.
[2] 陳東升.資本運營:理論·方法·案例[M].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98:3.
[3] 陳立新.中國傳媒產業資本運營存在問題及對策[J].記者搖籃,2011,(4):70-71.
新媒體環境的發展,既為我國的互聯網企業提供發展的機遇,又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互聯網企業激烈的競爭,社會對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促使互聯網營銷面對新的挑戰,目前互聯網營銷中確實存在制約發展的因素,因此,本文通過對新媒體環境進行研究,探討互聯網企業營銷模式的發展以及促進發展的途徑。
【關鍵詞】
新媒體環境;互聯網企業;營銷模式
互聯網企業是近幾年信息發展和媒體發展的綜合產物,尤其是在新媒體環境中,互聯網企業更是成為備受關注的行業,其是影響媒體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保障互聯網企業在新媒體環境中具備有效的營銷模式,成為互聯網行業比較重視的問題,促使互聯網營銷迫切面臨重大的改革,適應現代社會新媒體的發展,同時保障互聯網企業的實際效益。
1 互聯網企業的簡介
新媒體是互聯網企業的主要運營環境,新媒體環境具備更新、創新的特性,其對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模式具有實際的推進作用[1]。我國互聯網企業的運營來源主要是網絡,其包含的行業類型有:商務類、軟件類等,在新媒體環境的約束下,為消費者提供不同的產品、服務,所以互聯網行業衍生出多樣性的類型,例如:新浪、搜狐門戶網站;百度、搜狗搜索引擎;BBS、facebook社區;MSN、QQ通訊;b2b、b2c商務;盛大、武易游戲等。可見:互聯網企業獲益的途徑多種多樣,但是其必須依據有效的營銷模式,才能提高互聯網企業在網絡市場中的競爭力以及綜合能力,保障互聯網企業獲取更多、更大的效益。
2 互聯網企業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企業在進行營銷時,一方面可為用戶的生活提供方便和樂趣,同時其在營銷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降低了互聯網企業的信譽度,影響了互聯網企業的發展,針對互聯網企業營銷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以下分析:
2.1 模糊互聯網營銷的市場定位
互聯網企業只有找準市場營銷的方向,明確市場定位,才可制定合理的營銷模式,目前互聯網企業的消費市場結構多樣、層次不一,但是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模式單一,不能使用市場需求,進而無法保障企業具備自身的特色[2]。互聯網企業的營銷市場基本出現模仿、偏重性等特點,缺乏創新的市場定位,既不能保證互聯網企業產品的多元化發展,又不能提高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力。
2.2 互聯網營銷觀念的落后
互聯網企業在營銷過程中,仍然保持傳統的營銷模式,即將企業的利益做最大程度的放大,忽視消費者在互聯網市場中的重要性。消費者的心理趨向,決定互聯網市場的發展,在營銷模式中,互聯網企業單純注重效益的追求,其在產生效益的過程中,失去大量消費用戶,進而無法產生大規模的效益。
2.3 營銷行為缺乏約束性
互聯網企業的市場資源呈現一定的限度,導致有限的資源被多方互聯網企業進行配置,導致互聯網企業在進行競爭時,采取不法手段或不透明的行為,例如:域名搶注、釣魚網站等等,互聯網營銷市場出現秩序混亂的現象,由此導致互聯網企業的營銷行為極其缺乏約束性。
3 互聯網企業中營銷模式的改進
以新媒體環境為背景,針對互聯網企業在營銷模式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提出適合互聯網企業收益的營銷模式,具體分析如下:
3.1 端正互聯網營銷模式的市場定位
創新是營銷模式對互聯網市場最正確的定位,同時也是互聯網企業營銷模式制定的市場導向[3]。因此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模式必須樹立品牌意識,提高營銷活動力,例如:互聯網企業可重點培養網絡人才,通過人才對市場的視角分析,制定合理的營銷模式,提高互聯網企業對營銷市場的定位能力。首先企業中需引進高技術和高素質的網絡人才,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的配置,利用網絡人才對國內外的互聯網走勢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市場定位,避免出現偏離市場的現象;然后企業重點培養電子商務人才,21世紀是電子商務的時代,其為互聯網公司提供的發展機遇不可估量,利用電子商務發現互聯網營銷的市場商機;最后互聯網企業通過對市場的明確定位,制定合理的營銷模式,保障其處于動態的變化中,以便根據市場消費者群體的變動,及時更改市場營銷模式。
3.2 樹立正確的互聯網營銷觀念
樹立互聯網企業以新媒體環境為中心的營銷觀念,不僅可發揮企業營銷模式的指導性,而且可保持互聯網企業的營銷觀念具備時代性和發展性。在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模式中,觀念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規范企業的營銷行為,首先樹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營銷觀念,以此制定相關的營銷模式,發揮消費者在營銷模式中的影響力,將消費者的心理放在企業營銷的首位,以此可為企業的營銷模式提供效益依據;其次提高互聯網企業營銷的服務觀念,企業的服務意識是營銷模式中的形象,其為消費者帶去的不僅企業的尊重,更是企業的關懷,由此實現消費者與企業發展的和諧統一;最后通過營銷模式觀念挖掘新媒體環境中發展能力較強的消費方式,例如:游戲網站、門戶網站、電子商務平臺網站等是互聯網企業中消費較高的模式,企業可通過觀念的培養,對營銷模式進行創新發展,提高企業的運營能力和效益能力。
3.3 保障營銷模式執行的監管
互聯網企業中設立監管部門或監管條例,可強化營銷模式的執行力,眾多互聯網在新媒體環境中,為保障獲取利益,忽視了網絡資源需進行合理的配置,促使互聯網企業形成依賴性的發展,為此,必須針對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模式,提出對營銷模式的監管條例,為互聯網企業營銷模式的運營提供法制環境保障,采取規范化的措施干預互聯網企業營銷模式的發展[4]。例如:國家可頒布類似《互聯網企業行為管理條例》等內容的制度,約束互聯網企業的營銷行為,監管互聯網企業的網絡市場或網絡平臺,嚴格控制互聯網企業出現不良行為或不法行為,一方面提高互聯網企業的運營質量;另一方面保障網絡消費者的個人利益。
4 結束語
新媒體環境本身具備多樣性和多變性,其對互聯網企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互聯網企業只有通過有效的營銷模式,才可保障互聯網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保障互聯網企業抓住用戶的心理需求,及時為用戶提供訊息、資訊,由此,不僅可以保障互聯網企業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發展,而且可促使企業內在理念保持創新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成陽.企業網絡新媒體營銷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23).
[2]魏繼平.基于微博的企業網絡營銷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12(02).
摘要:2011年開啟政務微博元年,經過兩年的大發展時期,政務微博的數量急劇攀升,同時在運營管理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本文主要關注政務微博在開通后,運營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并探尋解決對策。分析微博運營的特點,對政務微博進行準確的定位;提高運營主體的專業性;加強政務微博的規范化、常態化建設。
關鍵詞:政務微博;特點;問題;規范
政務微博作為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有效方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各地政府機構,政府官員及公務員紛紛開通認證微博,一時間政務微博成為各地、各部門、各層級信息的渠道、為民服務的平臺以及政民互動的空間。
一、 政務微博及其特點
政務微博是利用新的信息化手段,借助新媒體武裝政府、優化豐富政府為人民服務的特殊平臺。它能更加及時有效指導科學發展、推進政府工作,提升政府績效。同時它也是現代網絡和服務型政府、陽光政府、責任政府、誠信政府的有機完美結合。
1、實踐的創新性。政務微博實質上是政府在社會管理中的一種新的探索,創新了政府部門與群眾互動溝通的新平臺,促進政務管理的社會化、公開化、網絡化。
2、積極主動性。建設政務微博的重心就在于政府要改變執政理念、工作作風、政風、學風、網風,掌握輿情的主導權,真正走進基層、走進民眾,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3、時效性。及時、便捷、迅速的網絡特點,特別是在突發事件、災情等,政務微博能及時把權威信息迅速傳遞給公眾,同時,也能及時了解群眾的民意,實時幫助群眾排憂解難。
4、權威性。它所的信息是來自政府本部門,而不是新聞媒體的報道轉載轉抄。
5、服務性。其開設目的在于服務于政府部門,是政務公開的新平臺,更好地為社會為民眾服務的互動平臺。[1]
二、當前政務微博存在的問題
在政務微博數量迅猛增長、黨政部門和黨政干部開設微博的熱情不斷高漲的形勢下,政務微博作為新生事物,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制度規范,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主要問題如下:
1、是政務微博命名定位模糊混亂。很多政務微博命名隨意性較大,不嚴謹,更有部分黨政工作人員界定模糊,身份紊亂,個人微博與職務微博不分,影響了微博的使用效果,進而影響政府形象。
2、是缺乏有效的管理運營措施。政務微博的運營主體非官方,沒有統一的網絡運營機構,都分散在不同的微博平臺上,這不僅給政務微博的監管帶來不便,同時也存在黑客攻擊,平臺癱瘓等突發性狀況的安全隱患。
3、是問政的專業技術性有待提高。有些政務微博存在著“僵尸”現象,甚至開通后長期處于棄用狀態。問政言語“官話套話”,有失親和力。
4、是制度和組織保障缺失。有些政務微博的責任、部門聯動機制不暢通、投入不足、人才匱乏、運行制度不規范、績效考核和賞罰不明。
這些問題既不利于微博“公媒體”的長遠發展,也障礙了其積極作用的發揮,更影響了政府權威性,公信力和社會的安全穩定。
三、 加強政務微博的規范化建設
政府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制,將政務微博作為信息的渠道、為民服務的平臺、了解民意的方式和干群互動的空間,以提升黨政機構和官員的“執網能力”,必須重視加強政務微博的規范化建設,真正踐行執政為民的理念。
1、健全政務微博管理的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政務微博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運營管理不規范,急需健全相應的法律體系。針對當前政務微博的管理,各地相關部門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地方政務微博的運營規范。2011 年 6月底,南京出臺 《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微博建設的意見》,這是第一個市級政府針對政務微博管理的專門文件,政務微博法規建設提供了借鑒[2]
2、完善政務微博管理的制度建設
各地政府部門要制定政務微博的管理制度,包括政務微博開通的審核、信息審核流程、信息內容規范、網上辦事流程等多方面。建立政務微博反饋機制,統一互動信息處理,統一信息結果反饋,及時將群眾信息反饋給相關部門和機構,以供政府決策參考。建立政務微博監督管理機制,規范政務微博行為。建立評估機制,對政務微博在信息、輿論引導、社會管理服務、政府監督等方面的社會效果、公眾反映等進行評估。[4]
3、 建立政務微博管理的運行機制
政務微博運行機制主要包括工作流程機制、輿情導向機制、政民互動機制、部門聯動機制。
(1) 工作流程機制
建立嚴格的政務微博運行工作流程機制,包括政務微博開通的審核、信息審核流程、信息內容規范、網上辦事流程等多方面。通過建立健全工作流程機制,實現政務微博管理科學化、規范化運作。
(2) 輿情導向機制
加強的政務微博的權威與公信力,促使其成為國家健康發展的溝通工具,形成主力的引導,把握信息傳播的主動權,增強輿論引導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3) 政民互動機制
提高政務微博的親和力,使其成為政府與群眾進行直接溝通的互動平臺,緊密了干群聯系,切實解決群眾民生,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4) 部門聯動機制
建立多部門協同處理機制,多方聯動信息處理,及時將群眾信息反饋給相關部門和機構,以供政府進行多部門協同處理,提高政府對緊急事件的處置能力。[4]
4、提升政務微博主體的綜合素養
政務微博主體的綜合素養直接關系到政務微博的問政效能。主要是通過業務培訓,提升政務微博運營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與服務意識,提高他們的輿情分析與鑒別能力,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質。把握網絡傳媒的特點、手段;要善于利用網絡語言,采用平實簡樸,活潑可讀的語言風格,在體現官方權威性的語言表達的同時,兼具個性風格,以民眾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傳遞信息、互動溝通,實現政府部門與媒體與民眾的有效溝通和良性互動。(作者單位:吉首大學)
[基金項目]湖南省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政務微博的規范化建設研究”(CX2012B404)
參考文獻:
[1]瞿旭晨.政務微博的管理風險及運營策略 [J]. 新聞大學,2011 ( 2) .
[2]姜勝洪 .我國 “微博問政”的發展狀況與完善路徑 [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1 ( 8) .
一、手機閱讀的內容和特點
手機閱讀是基于用戶對內容的閱讀需求,整合各類內容,以手機、電子閱讀器等移動終端為閱讀載體進行的一種閱讀行為。
1.手機閱讀內容
廣義上,手機閱讀內容包括一切通過移動終端接收到的信息,有手機小說、手機電子書、手機報以及定制的個性化信息四種形式。
手機小說是移動運營商通過移動終端上的應用軟件為用戶提供的付費文學作品;手機電子書主要是通過電子書閱讀器、移動終端的閱讀軟件閱讀的電子書籍,與手機小說不同,手機電子書一般不需要進行付費,多是因為文字產生的流量費用;手機報是一種由報紙、移動通信商和網絡運營商聯手推出的報刊閱讀形態,將傳統媒體的新聞內容通過無線技術平臺發送到彩信手機上,從而實現短信新聞、彩圖、動漫的接收;定制化的個人信息是指通過媒介終端上的APP應用等對互聯網上的信息進行個人化的選擇、和接收,定制個人信息實現了用戶對個性化和隱私的需求。
2.手機閱讀的特點
匡文波認為手機媒體“基本特征是數字化,具有網絡媒體交互性強、傳播快、多媒體的特性,最大的優勢就是使用方便”。
首先是人性化。手機是帶著溫度的媒體,也是個人化的媒體,是人類感覺器官的延伸。相比于在線閱讀和其他數字閱讀,它具有更強的靈活性、便捷性、隱私性,更符合用戶的行為習慣,也更好地適應了用戶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狀況。
其次是碎片化。社會轉型期的中國,整體呈現出了碎片化(Fragmentation)的特征,信息聚斂和生活多變,意味著人們的注意力很難持久,在吃飯、等車、會議、睡前等碎片時間和空間里進行的短平快的手機閱讀,能有效地利用了碎片時間,這對于手機媒體來說,會更加有效地實現傳播力。
最后是互動性。社會學中,互動一般認為是社會交往活動,包括人的心理交感和行為交往過程。在手機閱讀中,互動性體現的是即時的反饋,意義的交換與協商更為便利,它具有更強的交互色彩和反饋性。
二、手機閱讀發展中的問題
1.現在手機閱讀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
手機閱讀載體是移動終端(手機、電子閱讀器)和閱讀軟件。普通手機和智能手機都可以進行手機閱讀,但是相比于普通手機,智能手機對閱讀軟件的兼容性更好,但是智能手機因為技術和成本的限制,價格相對較高,限制了智能手機的市場占有率。
運營商的不同使得出現了多種手機閱讀軟件,常見的有百閱、熊貓讀書、書客等等。它的限制使得支持的電子書格式也大不相同,電子書編碼混亂問題也比較突出,這些都是目前影響手機電子書閱讀體驗的因素。
手機閱讀還存在手機上網的技術問題和資費問題。一份報告顯示:目前發達國家互聯網使用價格不到其收入水平的1%,而中國的比重超過10%,這就意味著手機上網費用負擔很大。
2.手機閱讀內容方面的版權問題
版權一般也稱著作權、知識產權,是傳播者依法對自己的著述、創作和通過自己的勞動所獲得的其他原創性信息所享有的處置權。我國雖然制定了關于版權的法律、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體系對版權進行約束和保護,但是,在數字閱讀尤其是手機閱讀這方面,尚未形成專門的細則對運營商、機制進行約束。
版權保護機制的不力導致了另外一個惡果就是內容的同質化,抄襲行為的存在使得內容重復現象嚴重。這在內容為王、內容決定體驗的今天是非常不利的,版權保護問題刻不容緩。
3.手機閱讀用戶的閱讀習慣問題
中國網民是5億,通過手機上網是4億左右。《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手機閱讀的群體只有51.4%的人在過去一年中進行過付費閱讀,而有48.6%的人只看免費的手機讀物,這對于手機閱讀產業價值鏈的形成非常不利。
此外,根據調查,手機閱讀用戶呈現“學歷越低,閱讀率越低”的特點。讀者多是年輕人和學歷較低者,所以手機閱讀內容多是網絡小說、穿越小說等大眾化的內容,缺乏深度。同時,盡管手機閱讀用戶人數正在逐步提高,但是紙質閱讀方式并不會湮滅。想改變人們長久以來的閱讀習慣,適應電子閱讀方式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過渡。
三、手機閱讀持續發展的應對措施
首先是完善手機閱讀終端
手機閱讀的主要載體是移動終端即手機和電子書閱讀器。手機閱讀終端除自身技術條件限制之外還存在著市場方面的問題。普遍來看,手機市場呈現出了用戶群固定、價格呈現兩極化的現象。這就要求移動終端廠商要確定自己的用戶群,針對不同的用戶群細化市場,有重點地推廣不同的機型,對年輕人群推行適用的智能手機。
其次是提高手機閱讀內容的質量
內容就是一切。要明確手機閱讀的生存之道在于手機閱讀的內容質量,提供優質的內容給用戶是手機閱讀能夠持續發展的根本。提供有用的信息給用戶,使手機用戶可以獲取有價值的內容,提高內容的可信性和可讀性。除了進行原創以外,也要積極開展和其他媒介的合作,引進其他媒介的內容,尤其是對優秀紙質書籍和作品的引進。在內容上要堅持走原創和“全媒體”同步出版相結合的路線。
最后是促進手機閱讀產業鏈的形成
手機閱讀的產業鏈包括應用內容提供商、運營商、平臺開發商、手機終端提供商和最終用戶。手機閱讀產業鏈的形成就是要實現內容生產、內容傳播和銷售以及衍生產品三大環節的分工與合作。在手機閱讀產業鏈的形成中,要明確各個環節的角色,使每個角色的利益得到有效保護和實現。
然而,一派光鮮靚麗背后,自媒體領域卻也存在著讓人無法忽視的“成長的煩惱”。由自媒體交易平臺一道網聯合問卷網發起的《自媒體人生存狀況調查》顯示,中國自媒體人在運營自媒體的過程中不得不面對包括受眾需求難以滿足、傳播范圍受限、內容生產成本高、盈利方式被動、抄襲成風維權難、管理經驗不足、平臺資源分散等各種問題。這群以80后為主力軍,橫跨70后、90后的“新”媒體人,不管是單打獨斗,還是團隊合作,要在這一新興領域中可持續地生存下去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事實上,自媒體行業規模雖與日俱增,但仍有相當多的自媒體人難以獲得盈利以維持經營。1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發出屬于自我、忠于自我的聲音是許多自媒體人共同的理想,然而要實現這個理想,并在自媒體圈長久地存在下去還有很多坎兒要過。
問卷網調查發現,目前最讓中國自媒體人鬧心的問題莫過于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尤其是在內容生產成本短時間內還無法降低、以廣告為主的盈利模式占主導地位的當下,要想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可觀的盈利,不只是生產優質原創內容吸引受眾閱讀、關注那么簡單。
在資深自媒體專家范衛鋒看來,自媒體從業者的進場早期紅利期是2013年以前。目前進場的自媒體人持續增加,同時之前進場的人并未退出,自媒體行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這種情況下,除了極少數“游俠”狀態的自媒體大號仍在單槍匹馬運作,大多數想要做大的自媒體,便需要進行內容運營、商務合作、產品開發等等工作。據了解,范衛鋒是證券時報財經傳媒集團投資總監,曾多次幫助自媒體品牌獲得資本支持,是自媒體資本化、團隊化的堅定支持者。
問卷網《自媒體人生存狀況調查》獲得的數據還顯示,60%的受訪者正在有團隊、有組織地運營自媒體。然而,即便團隊分工合作,由于自媒體運營經驗不足、行業規則混亂等多種因素影響,中國自媒體人仍面臨自身資源管理不到位,自媒體平臺過于分散以致分身乏術,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原創文章抄襲成風、維權困難等困擾。而其中,原創內容抄襲在業內已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甚至有高達35.8%的受訪者能夠接受或已經進行了內容抄襲。此外,“山寨號”也成為了讓自媒體人頭疼的問題。例如,雜志《創業家》的官方微信被命名為“創業家雜志”,就是由于“創業家”三字被惡意“搶注”而導致的無奈之舉。1關于原創稿件轉載抄襲的調查結果[保存到相冊]
對于自媒體領域普遍存在的抄襲行為,范衛鋒分析稱,自媒體目前要想做到所謂的“大號”、營銷號,純原創的成本過于高昂,而轉載的代價過低。因此,大多數此類自媒體,走向了“編輯號”、“文摘號”的路線。他認為,抄襲的普遍存在是自媒體生態圈的毒藥。而當前自媒體人的維權成本對于每個個體都太高,難以承受。對于侵權者來說,代價和成本卻又太低,無法起到制止此類行為的作用。
路還很長,在摸索中尋找方向
作為剛嶄露頭角的新興行業,自媒體一方面承載了許多創業者、媒體人的期待與想象,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因為“新”而出現種種問題。在愈發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的自媒體人也正想方設法做著不同的嘗試,寄望通過自身的努力找到可行的生產運營方式,同時拓展盈利模式。
他們中的一些人開始回歸自媒體的本源,將打造優質原創內容作為主攻方向,通過內容本身的吸引力來積累并固定受眾。這在目前以文章閱讀、內容轉發為擴大粉絲群及知名度的主要方式的自媒體領域中,是一種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競爭力的積極行動。1
當然,內容質量的提高往往伴隨著制作成本的上升,這勢必要求內容的原創性得到保護。已有一部分自媒體人開始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權益。最近自媒體賬號“異見”的運營者黃楊和“花邊閱讀”的運營者侯俊謀就起訴了兩家侵權微信公眾賬號,并各索賠萬余元。雖然結果還是未知數,但隨著自媒體人維權日益增多,類似侵權行為也將逐漸受到關注。
移動互聯網大潮來臨,基于移動端的各種新聞客戶端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媒介,這也成為新舊媒體融合發展中的一大主要態勢。與過去典型以來編輯操作的傳統媒體不同的是,如今的移動新聞客戶端把機器的角色放在了首要位置中。這是新科技革命為媒體發展帶來的福利,技術驅動型媒體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搭建開來,共享經濟環境下全民創作勢不可擋。隨著更多種類豐富的內容不斷誕生,有限的編輯勞動力感受到了運營的負擔,及時編輯部投入很大的運營成本增加運營人員,在個性化閱讀者日益差異化的閱讀興趣面前仍顯得微弱。在資本和技術的推動下,“大智移云”成為時代背景,技術公司成為主導媒體生態的一大重要角色,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被廣泛運用。
個性化新聞客戶端最先由“今日頭條”帶動而來,如今在北京的大街上,到處可見它的商業廣告,各方數據也不斷說明今日頭條所獲得的用戶群體已占客戶端相當大的一部分;接著,騰訊新聞客戶端、一點資訊客戶端、搜狐新聞客戶端陸續引入個性化推薦的機器算法,實現編輯+機器二力共同作用的新聞信息制作模式。任何一個人的手機頁面中,都能夠出現更多符合個人興趣點的多方面內容,突破了新聞單一枯燥的特點,正在得到更多人的好評。
二、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中的問題
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讓忙碌的人們不再受困于海量信息,能夠在很快的時間內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但這種機制的優勢也容易帶來不可忽視的缺陷。
(一)自媒體平臺門檻低導致內容源參差不一
以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為例,現在幾乎每家客戶端都搭建了自媒體平臺,所有有能力參與創作的人都可以通過注冊賬號提供內容,而這些文章一經,便通過高度快捷的個性化推薦機制傳播到各處。這種傳播效率令人欣慰,但需要思考的是,這些科技媒體擔負的不再是媒體的角色,新聞專業主義從來也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在商業化運營的過程中,這些提供內容制作的平臺把海量內容當作吸引流量的入口,大肆鼓勵各行各業的人們參與創作,既要滿足大類閱讀需求,更要滿足小眾群體的長尾閱讀需求。我國網民呈現出低年齡、低學歷、低收入水平的特點,而當這些人參與到個性化推薦客戶端的制作中后,就很容易暴露出更多問題。
(二) 內容娛樂化、淺薄化帶來亂象
以“今日頭條”為例,筆者通過長時間的使用,觀察發現其并不能做到基于讀者興趣的個性化推薦,首屏推薦內容多為娛樂八卦類內容。一點資訊客戶端的首頁推薦基本符合用戶興趣,但也夾雜著筆者并未訂閱過的娛樂八卦內容。社交媒體環境下,碎片化的淺閱讀已成為常態。技術的運用、硬件的升級,使得如今的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打破了傳統媒體單一的功能,它所承擔的多功能價值已經對它自身的功能提出挑戰,它已成為集媒體、社交、娛樂、購物于一體的多功能媒體,而這同時也折射出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所面對的社交場景。事實上,人類已走進娛樂時代,任何人都深受著“娛樂至死”的影響,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的內容除了新聞信息,同時提供了視頻、游戲、小說、音樂等其他娛樂方式。數據表明,視頻、游戲、音樂已經成為用戶最熱衷的移動娛樂方式。娛樂化時代,人們忽視了嚴肅新聞的方向,過多了關注了娛樂性,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從內容和功能上來說,已是促使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自身文化不斷娛樂性的原因所在。
(三)個性化推薦客戶端限制用戶視野
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的特點在于,人們基于“強關系”而產生的社會信任,使人們形成了較之以往更為密切的社會互動,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社會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人們為了感知世界的變化,不再主動去尋找自身需要的文化信息,而是依賴于社交媒體所形成的社群氛圍,社群傳遞什么樣的文化信息,人們就選擇接受什么樣的文化信息,因此,自身對于世界的認知過程已經變成了對這一社會群體中文化信息所形成環境的印象。在移動社交時代,人們的生活與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注定徹頭徹尾的捆綁在一起,正如麥克盧漢所說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在一個快速變動而有豐富多元的移動化時代,移動互聯網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方式,而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也將這個時代的媒介文化呈現出不同特點。
三、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的發展
以智能手機媒體為代表的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無論是對于電視環境下成長的一代,還是對于互聯網環境下成長的一代,都帶來了全新的改變。作為一種肩負文化傳播的平臺,它也應該營造出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和諧發展的場景,從而也使越來越多的優秀文化形態被傳遞。
(一)打破媒體局限,發揮新聞力量
當前,我國在繼續推進社會改革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突出了表現為社會轉型過程中,由于人們的社會權利不平等造成的不均衡的利益表達機制,使得弱勢群體的話語權被牢牢掌握在強勢群體。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的出現于普及,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借助媒介平臺進行公共活動的討論,這是新時期為公民賦權的一個最好機會,應該牢牢把握這個有利的形式實現社會民主的進程。所以,現在應努力打破移動社交平臺娛樂化、碎片化的信息傳遞局限。
(二)彌補法律空白,營造媒體環境
新聞客戶端的迅速到來,對我國現有關于媒體文化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監管提出了挑戰,我國關于手機等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的法律還依然存在空白。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的快速性和網絡傳播模式,很容易在各個環節滋生問題,任何個體作為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環節,其不良行為都有可能誘發社會問題的產生。面對當下對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的控制越來越難的情況,政府應該觀察這一新媒體的快速應用帶來的危害,盡快完善監督管理立法,盡早出臺個性化推薦新聞客戶端方面的立法,從媒體終端運營到媒體內容制造等方面規范各個環節,減少由于技術失誤帶來危害媒介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的問題發生。
(三)提高媒體技術,豐富媒體內容
關鍵詞: 手機廣告;受眾;廣告監管
中圖分類號:F713.8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671-1297(2008)11-156-02
手機的普及給人們帶來了通信的便捷,同時隨著技術的發展,手機逐漸成為繼電視、廣播、報刊、互聯網后的全新媒介形式,即“第五媒體”,這已得到業界共識。似乎有媒體的地方就伴有廣告,手機作為媒體的性質一顯露,人們就開始琢磨如何在手機上做廣告,有些商家也已經初嘗甜頭。近日,中國聯通正式推出手機廣告業務,為精準營銷開拓了新時代,也為聯通拓展信息服務與新傳媒奏響序曲。
一、 手機廣告的特點與優勢
手機廣告指基于手機的媒介特性,以文字、圖片、特殊圖片(優惠券、二維碼)、視頻、電話號碼、手機外呼等作為傳播形式,以各種業務為傳播載體,包括:短消息、WAP、語音、彩信等,向手機終端用戶傳遞廣告信息。
(一)手機廣告的特點
第一,廣告的受眾龐大。從統計數字顯示,2006年中國手機用戶已經達到4.26億,手機網民接近1億,這樣為快速傳播一條信息或者廣告資訊奠定了非常好的受眾基礎。
第二,廣告媒體的私人性。我們大家都知道,手機一般人手一機,正常情況下不會他人共同分享的,這為我們定點識別打下了基礎。
第三,它的貼身性。手機與人隨身而行,這個為廣告在其中傳播創造了機會。
第四,廣泛的傳播性。手機短信有意義的價值情況下,它的轉發性的可能性很大。
(二)手機廣告的優勢
1、分眾
即按消費者特性及需求,對消費者群體的劃分和歸類。廣告客戶對手機廣告的興趣源自這樣一種理論:手機廣告能夠創造與消費者間的親密聯系。手機非常普及而且面向個人用戶,廣告客戶可以根據年齡、性別、位置特定的廣告,克服了傳播的盲目性。可以根據不同人群的特點和廣告主的要求提供不同的廣告服務。
2、定向
以用戶數據庫為基礎開展精確定向營銷,準確地篩選出目標用戶并施以有針對性的行銷策略 。手機廣告的傳播除了可以針對特定的群體定向傳播,廣告的時間和頻次也可以進行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根據用戶的意愿進行調整。廣告主還可以根據產品流通情況自由選擇區域,數量可根據受眾情況進行調控,便于廣告主的業務安排。同時通過發送系統及時統計用戶反饋,對廣告效果進行更加科學的評估,為受眾和業主提供高價值的服務。
3、互動
指在廣告傳遞過程中,廣告主與終端用戶的雙向交流。手機短信的互動性有多個層面,首先是人機互動。也就是說,接受者對信息具有選擇權,可定制信息,可改變信息的內容和形式。其次,是與傳統媒體的互動。手機與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的互動,在一些互動式節目和訂閱方面已經比較成熟;隨著移動互聯業務的發展,和互聯網的互動也日漸成熟。這種互動可以使手機短信這一定向傳播的廣告方式和大眾媒介的傳播相結合,從而在傳統媒體實現普及,知名度提升的同時,增強目標消費者的品牌認知。最后,這種互動還能與銷售終端的互動,可以立刻、及時地調動消費者的行動,使之產生購買意向。
4、及時
由于手機自身的隨身特性,信息可以在第一時間及時到達受眾,克服了傳播的盲目性,并根據用戶反饋,對廣告效果進行更加科學的評估,為受眾和業主提供高價值 。
5、低成本
短信廣告的費用非常低廉,與傳統媒體動輒上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廣告費用相比,短信廣告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通過短信平臺提交短信廣告,比直接用手機發短信息更便宜,大大降低了廣告主的廣告成本。
手機廣告的精準性
(三)手機短信與平面媒體的比較優勢
例:普通一份市級報紙跟手機短信廣告的對比。
1、廣告價格
市級報紙:1/3頭版6萬/期,1/2頭版10萬元/期 1/3底版3.8萬/期,1/4底版2.8萬/期,1/2底版5.3萬/期普通全版15萬/期,6-8萬/半版,1/4版3-4萬(投入高)
手機短信廣告:每條信息只需0.04-0.07元,以日發送量20萬條計,每日投入只需8千至1萬多元,發送1-5萬條僅需幾百至1千多元。(投入甚少)
2、到達率/瀏覽率
市級報紙:發行25萬份,閱讀40萬人次,整版瀏覽率據統計約20%(8萬),半版約5%,其它小版面與版花瀏覽率不足2%,重復瀏覽率一般為0。到達率、瀏覽率低 。
手機短信廣告:選擇精華號段及收集的實號段,到達率95%以上,普通號段85%以上,帶強制性收閱,瀏覽率100%,到達率、瀏覽率高。
二、手機廣告的基本形式
(一)PUSH類廣告
即將分眾后的廣告信息“推送”到用戶面前,有短信、WAP、彩信三種形式。PUSH廣告的核心優勢是可進行分眾化精確營銷,這是其他媒介所不具備的。
1、短消息PUSH
即通過發送短消息的形式將廣告信息告知用戶,覆蓋面廣,可覆蓋所有手機用戶,到達率高,成本低廉。
2、WAPPUSH
即將企業WAP信息發送到用戶手機上,用戶點擊鏈接,即可查看廣告信息或進入企業WAP站點,其優勢有百萬級的高端用戶極具開發價值,受眾接受度高。
3、彩信PUSH
即將廣告信息發送到彩信用戶信箱。其優點有超大容量,支持文本、圖片、視頻、音頻等不同格式,表現力強;90%的商務用戶,皆為高端人群;傳送速率快,用戶認可度高。
(二)WAP類廣告
1、手機門戶站點類
類似于互聯網門戶。例如,中國聯通的WAP站點為“互動視界”。“互動視界”每天的用戶訪問量可達到100萬人次,極具廣告開發價值。其用戶群體偏年輕,中高收入階層,學歷普遍在大專以上,公司員工占相當比例,有很強的消費欲望和消費能力。用戶群體特征決定了適合進行手機廣告投放的是中高端產品或品牌,如IT通信、家電、金融保險、旅游餐飲、建材家居、零售商貿、汽車交通、醫療保健等行業將在中國聯通手機廣告平臺上大有可為。以“互動視界”站點為依托,中國聯通推出WAPMINISITE(企業手機站點,相當于迷你型企業網站)特色服務,為廣告主的WAP站點提供接入服務。
2、無線互聯網廣告
手機上網時往往是處在時間間隙和移動的狀態中,手機網絡廣告應該針對用戶的使用習慣做設計。
(三)置入類廣告
將廣告主各種信息置入到手機中,分為永久性置入和非永久性置入兩種。其置入的內容可以是圖片以屏幕保護、 壁紙、開關機畫面方式內置,電視廣告作為視頻內置,廣告歌曲作為來電鈴聲內置,品牌主題游戲內置,有利于品牌和消費者建立長久聯系。
1、手機程序廣告
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手機程序的廣告潛力也開始顯現出來。這一塊可以采取廣告支持的免費游戲軟件供使用者下載的模式。軟件典型的有手機版的城市生活指南軟件,提供了美食,電影,音樂,展覽,休閑,血拼等各類信息。
2、游戲廣告
手機游戲插廣告 。
3、間隙廣告
意思是在下載手機電影、游戲時的廣告。
(四)藍牙類廣告
藍牙廣告是一種新興的媒體形式,集圖形、聲音、文字、視頻、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于一身,在終端手機上得到完美展現。不但給終端用戶提供新穎的信息服務體驗,同時也給廣告主提供精準的數據資料和科學的數據分析。
(五)手機視頻廣告
隨著3G(甚至廣播模式的手機電視)的到來,未來手機視頻廣告的帶寬瓶頸肯定不再是問題,在播放視頻的時候屏幕下方顯示廣告鏈接,用戶可以隨時可以點擊。
三、 手機廣告存在的問題
在商業社會,特別是現在的信息社會,手機廣告的特點及其優勢,讓人們看到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以及豐厚的利潤增值項目。但另一方面,手機廣告的強制介入等特點,也影響了用戶的正常使用。綜合來說,現階段,手機廣告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技術方面的問題
1、廣告形式單一,吸引力有限
目前的短信廣告以文字表達的形式為主,內容直白,訴求過于明顯,而且短信70個字的容量限制了傳遞的信息量。相比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吸引力有限。
2、信息安全
一些手機的黑客針對手機的軟件專門設計了一些病毒,對廣大的手機用戶進行攻擊。
(二)法律方面的問題
1、缺乏相關政策和監督管理
我國目前尚沒有專門的機構對無線廣告進行管理,現行的廣告法中也沒有涉及短信,我國首部個人信息保護法還在起草中,管理相對滯后,也影響了行業的穩定發展。
2、手機號碼的法律問題
手機運營商向廣告商出售手機是非法的,法律問題有待解決。
3、手機號碼的隱私問題
由于手機的極端個性化,隱私問題是一個障礙,如何獲取用戶數據庫,由此涉及到隱私問題。
(三)運營商方面的問題
1、手機媒體被認為是電信運營商為主導的“壟斷媒體”
運營商對于手機廣告的態度將直接決定手機廣告的生意能否做得成。
2、手機費用問題
中國的手機收費高,而且是雙向收費,用手機上網更加昂貴。
3、垃圾郵件問題
信息垃圾目前,中國網民平均每周收到的垃圾郵件數量已經超過正常郵件數量。垃圾郵件給使用具有上網功能手機的用戶帶來的煩惱與損失更大。此外,垃圾短信也已經成為一大公害。
4、傳播效果問題
信息盲目發送,傳播效果不好。對手機短信這一新興媒體的研究還處于開始階段,對它的傳播規律的認識不足導致廣告信息盲目發送,成了騷擾信息,這是目前有限的手機短信廣告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
四、 發展我國手機廣告業務的對策和建議
(一)改變用戶態度
手機廣告要取得突破性發展,關鍵要消解受眾的抵觸情緒,變被動接受廣告為主動接受,也就是變“推”為“拉”。要達到這一目標,首先,要在內容和形式上下功夫,使用戶樂于接受廣告信息。廣告商應充分發揮手機的互動性,擴大用戶的選擇范圍,并通過調查進一步掌握用戶的需求,提供準確的新產品信息和促銷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把廣告融入手機可訂閱及下載的內容中,讓用戶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信息,以消減用戶的抵觸心理。
(二)政府應加強監管
探究我國手機廣告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因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而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加強對手機廣告的監督、管理,使之逐步走向專業化、制度化,把手機廣告合理納入現有的廣告法制體系。
1、集中手機廣告權
目前,我國手機廣告的者不但包括電信運營商、SP服務供應商,而且包括直接發送廣告的商家和個人,廣告者非常分散,較難管理。為便于監督、管理,尤其是為了控制向同一部手機用戶發送的廣告數量,需要適當集中手機廣告權,對商家或個人直接大量短信廣告的現象予以限制,從而實現手機廣告有節制、有針對的發送,維護手機廣告的可持續發展。接收者也可以通過手機運營商明確表示是否愿意繼續接受手機廣告。
2、建立手機廣告經營登記制
作為新興廣告形式,手機廣告也可以靈活采用經營登記管理制,使廣告經營規范化、專業化。這既能保證手機廣告經營者的專業水準和經濟實力,同時也有利于對手機廣告經營實施監督和管理。
3、實行手機廣告審查
(三)建立合理的盈利模式
到目前為止,手機短信廣告還沒有可供借鑒的商業模式。手機短信廣告要想成功,就必須建立起能兼得現存的廣告業和通訊業之長的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而且該模式充分尊重價值鏈中各要素的作用。
在這一產業鏈中,有廣告主、移動運營商、內容提供商和消費者。廣告主是價值鏈中最重要的一環,因為收入取決于廣告主償付給移動廣告公司開展廣告活動的資金數目。移動運營商作為信息傳送的載體,擁有傳送移動服務的設備和技能,控制著傳輸渠道。服務商提供各種增值服務和技術服務,用戶最終是通過服務商獲得各種應用服務的。最后是消費者的態度,它決定了手機廣告的未來。如果受眾不買賬,手機廣告也不可能生存。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手機短信廣告還有很多欠缺。不僅在我國,就是在國外目前也沒能形成成熟的發展模式。整個產業鏈中的各環節之間仍然沒能很好地整合,產業現狀還比較零散,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連良.淺議手機廣告的發展空間[J].理論研究,2007,(1).
[2]戴麗娜.手機媒介廣告運作初探[J].商業經濟,2004,(7).
[3]穆寬.手機廣告成精準傳播新熱點[J].傳播前沿,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