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宏觀經濟與管理范文

        宏觀經濟與管理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宏觀經濟與管理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宏觀經濟與管理

        第1篇:宏觀經濟與管理范文

        【摘要】土地管理作為參與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可以實現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保障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國土地管理參與宏觀經濟調控存在的相關問題,提出了土地管理參與宏觀經濟調控的若干途徑供參考。

        【關鍵詞】土地管理 宏觀調控 土地

        1 引言

        自2004年開始,中央提出將土地政策作為一種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運用土地政策參與宏觀經濟調控的綱領性文件,明確要求國土部門利用土地政策參與宏觀經濟調控,對土地總量和利用結構進行干預,以加強對經濟總體運行進行引導和調節。2006年8月,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成為我國土地管理參與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轉折c,體現了中央決定通過土地閘門(又稱之為“地根”)實現對經濟調控、土地保護等多重目標,這是我國在快速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背景下宏觀調控措施的必然選擇,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重大戰略措施。今后,必須從站在實施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高度來充分發揮土地管理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積極有效地提高土地管理在宏觀調控中的影響力和作用力,從而實現對我國宏觀經濟進行重要的調控作用,保障國民經濟平穩運行。

        2我國土地管理參與宏觀經濟調控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土地管理參與宏觀經濟調控的意識

        長期以來,我國在制定具體的土地管理政策時缺乏參與宏觀經濟調控的意識,主要是由于將土地管理作為國家或地方宏觀調控手段還處于摸索階段,既缺乏理論研究成果,又缺乏實際經驗。基于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現狀,要實現土地管理參與宏觀經濟調控的功能,不僅要求土地管理能有效解決市場經濟體制下土地市場混亂、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土地違法現象、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一系列問題,還要求土地政策能夠從戰略層面上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例如通過不同地區的土地政策來引導土地作為生產要素在不同產業之間的合理利用和優化配置,促進區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及地方經濟轉型發展。

        2.2 中央和地方土地管理目標相互博弈

        長期以來,中央政府一直強調要加強耕地保護、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要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則一味地追求GDP第一,過于強調經濟增長,正是由于中央和地方在土地管理目標方面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博弈,才導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制定具體的土地利用政策時,存在著相互打架的現象。眾所周知,由于土地是不動產,加上土地利用的不可逆性,中央政府牢牢把握著土地的監控權和審批權,而具體的土地使用權則在地方手中。一旦等到中央查出地方政府在具體土地利用過程中存在土地違法違規現象時,土地用途已經發生改變。正式由于上述土地利用違法現象存在時間差,才導致地方政府一味地為了追求經濟發展和領導個人政績而亂占濫用土地,尤其是大量占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耕地,使得土地“閘門”長期控制不緊而直接影響了國家對經濟實施宏觀調控的效果。

        2.3土地收益分配和監督機制不完善

        我國現行《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30%要上繳中央財政,70%要留給地方政府專項用于耕地開發。但事實上這70%的有償使用費由于中央對地方的監督機制不完善,在現實中往往不能完全做到“專款專用”,實際上被大量地被挪作他用,而中央政府顯然不知情。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就是由于地方政府通過土地征收和出讓行為,可以獲得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這種不完善的土地收益分配和監督機制使得許多地方政府對于中央的土地政策執行力度不夠到位,甚至“陽奉陰違”。因此,要使我國土地管理制度和政策真正能發揮宏觀經濟調控作用,首先就必須要對財政分權體制下的土地收益進行合理分配,同時也要更進一步地加強對土地收益分配的監督。

        2.4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未發揮“龍頭”作用

        從我國前三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的情況來看,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并沒有真正發揮出規劃的“龍頭”作用,各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難以在實際中落實,使得規劃只是流于“手上畫畫、墻上掛掛”。具體而言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現行體制下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約束力不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經過多方論證并由上級政府嚴格審核批準并實施的,從法律層面來說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約束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一旦審批通過,就必須嚴格執行,否則就是違法行為。而現實情況卻是現行的規劃大多數反映的是地方政府部分領導的意圖,一些領導一味地為了追求個人的政績而無視規劃的嚴肅性和其法律地位,使得規劃在執行中權威不夠、約束力并不強,難以操作;二是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上下級銜接不夠,具體表現在一是由于前期基礎工作不扎實,規劃編制采用的基礎數據不實和缺乏深入調查研究、評價反饋及論證等步驟,導致基礎數據不詳實、上下級溝通不暢、相互銜接不力,導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龍頭”作用并不能有效發揮出來。

        3土地管理參與宏觀經濟調控的途徑

        3.1調整土地供給結構,優化土地利用配置

        如何有效實現土地管理積極有效參與宏觀經濟調控、引導和調節宏觀經濟總體運行,首先要看土地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能否起到調整土地供應結構、優化土地資源配置的作用。土地供給政策不同,則其所產生的激勵與約束作用也會有所差異,會導致土地利用主體、相關利益主體在土地開發利用過程中表現出不同的行為選擇結果,從而會直接影響土地資源利用及配置效率。運用土地供給政策實現參與宏觀經濟總體運行調控,就其本質而言,是以各級地方政府對土地供給總量的控制和和土地利用的直接干預,充分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以及優化土地資源在不同地區、行業和部門之間的配置,進而實現對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

        3.2嚴格執行土地利用規劃,充分發揮“統領”作用

        目前,我國依然處于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市場機制自身還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缺陷,僅僅依靠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很難實現公共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因此客觀上要求中央必須加強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我國《土地管理法》已經明確規定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法律地位及其嚴肅性,根據科學合理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城鄉土地利用布局、功能分區和控制不同用地類型的數量,從而達到從宏觀上來協調區域經濟發展、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布局、調控土地供應總量和結構以及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土地資源的目的。今后,要更加突出各級土地利用規劃參與區域宏觀調控的作用,繼續加強土地利用規劃管理,堅持以供給引導需求的原則,嚴格執行土地利用規劃,充分發揮規劃的“統領”作用;同時,嚴格執行實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充分運用新一輪規劃參與國民經濟宏觀調控,嚴禁修改調整高標準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對于確實需要修改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務必要從嚴審查、從嚴監督管理,確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法律地位。

        3.3構建土地政策調控體系,強化其與其他政策的協調配合

        目前我國土地管理參與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政策包括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政策、土地供給政策、土地市場政策、土地稅收政策、不動產登記政策等。今后,要實現土地管理積極參與宏觀調控的職能就要努力構建有效的土地政策參與宏觀調控的體系,加強在不同的土地政策之間、不同的土地政策與外部實施環境之間形成有效的配合與互動關系,尤其是要進一步強化土地資源、資產和資本“三位一體”的屬性,要充分地意識到土地管理參與宏觀調控不僅是調控土地資源、土地資產,更是調控土地資本。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土地管理政策和其他各項財政金融政策的協調。因此,要實現土地管理積極參與宏觀調控,就必須要堅持土地管理政策和其他宏觀調控政策實施的步伐一致、協同推進。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加速轉型,如果完全采用發達國家或地區實施宏觀經濟調控的方法,難以有效完成現階段宏觀調控目標。因此,在現階段積極有效推進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完善、有效發揮調控功能的同時,要強化土地政策與貨幣、財政政策的協調與配合,這就要求未來土地宏觀調控政策要堅持國家一攬子宏觀調控政策統領,既要主動出擊、積極參與宏觀調控,又要能夠及時與其他政策協同一致;又要適時考慮自身角色,既不能“失位”,也不要“錯位”,只有如此真正實現土地管理參與宏觀經濟調控。

        參考文獻:

        [1]關濤,吳次芳,宋曉杰.土地管理宏觀調控政策的思考[J].農場經濟管理, 2004,(5).

        [2]葉劍平,吳正紅.正確理解土地管理參與宏觀調控[J].中國土地,2006,(11).

        第2篇:宏觀經濟與管理范文

        一、我國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創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社會化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 

        社會化生產是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基礎,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國民經濟體系中不同部門間的交流愈發緊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生產流通業愈發頻繁、便捷。在這樣的生產發展背景下,依照一定比例進行社會勞動分配,是確保市場經濟常規運作的基礎。僅依賴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不足以滿足市場調節需求,國家需進一步強化宏觀經濟管理能力,以促進各地區不同部門間的和諧發展。此外,就現階段社會化生產而言,國家并不能對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進行具體的指令性規定,社會生產普遍處于一種無政府管理狀態,如完全放任各經營單位自主生產,就容易引發市場經濟混亂,從而影響國民經濟良性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國家需通過宏觀經濟管理,協調經濟發展整體戰略方向,從而確保經濟發展的秩序性和穩定性。 

        (二)對于健全市場體制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市場經濟背景下,采用的資源配置方式以市場為主,其在社會資源配置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在實際經濟發展中,可以發現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全方位地解決市場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市場競爭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根本,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的重點維護對象,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維持市場發展所需求的動力。但惡意競爭不但不會促進市場經濟發展,還會起到反向的促進作用,此時市場調節就無法解決。另外,我國現有經濟體制仍存在部分計劃經濟影響,市場經濟體制客觀存在一定的缺陷,只有通過宏觀經濟管理完善、健全市場體制才能確保市場經濟穩定的快速發展。 

        (三)維護經濟體制作用分析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一項最基本特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政府具備的經濟管理職能也相應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國有企業經歷多次改革之后,所有權、經營權分離,進而融入到市場經濟體系之中。政府雖然不在直接管理國企經營事務,但仍以其他身份參與著國企的經營決策。因此,強化國家宏觀經濟管理,有助于維護經濟體制。 

        二、促進我國宏觀經濟管理創新的實際措施分析 

        (一)宏觀經濟管理目標創新分析 

        針對宏觀經濟管理目標進行創新,對于宏觀經濟管理整體創新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宏觀經濟管理目標具體是指,政府期望通過宏觀經濟管理實現的國民經濟發展預定目標,是衡量宏觀經濟管理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具體創新操作如下:一是提高管理目標的選擇性。在市場經濟背景下,針對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態,相應開展的宏觀經濟管理目標側重點不同。如經濟發展過熱,就需要控制經濟增長速度。如經濟衰退,就需要通過相應的調控刺激經濟增長。在當前的經濟發展背景下,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的首要目標應該是維持經濟發展總量平衡,其次就是優化經濟結構進一步升級;二是強化宏觀管理在居民消費中的創新。我國居民消費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逐漸趨向穩定和成熟發展,針對這種情況,宏觀經濟管理應發揮其作用,促進整體經濟的平穩發展;三是優化進出口產品比例。進出口產品是促進經濟交流的重點內容,政府應不斷優化進出口環境,為進出口貿易奠定扎實的條件基礎。 

        (二)宏觀經濟管理手段創新分析 

        宏觀經濟管理手段具體是指政府完成經濟管理目標過程中使用的具體方法,常見的管理手段包括經濟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傳媒手段等。針對不同的經濟管理需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才能切實發揮出宏觀經濟管理的實際效用。宏觀經濟管理手段創新,具體包含以下幾點:一是強化宏觀經濟管理中的法律管理。我國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制經濟,通過法律手段強化經濟管理,有助于國民經濟的規范性發展;二是加強政府智能化管理建設。電子商務在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政府應積極推動電子政府建設,為宏觀經濟管理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三)宏觀經濟管理主體創新分析 

        宏觀經濟管理主體具體是指國家依法成立,且履行相應經濟管理職能的機構,通常由政府組織領導。在當前經濟發展背景下,針對宏觀經濟管理主體進行創新,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需進行組織創新,即進一步完善政府機構改革,具體包括優化政府職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等;其次,針對此類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創新,從而全面提高宏觀經濟管理決策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宏觀經濟管理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顯示意義。當前的經濟發展情勢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因此宏觀經濟管理也應該做出相應的創新調整,以滿足經濟發展實際需求。只有實現目標、手段、主體的全面創新,才能全方位提高我國宏觀經濟管理水平,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嚴紀芹.關于宏觀經濟管理的創新性研究[J].中國外資(下),2013(07) 

        第3篇:宏觀經濟與管理范文

        趙德海教授、和淑萍副教授主編的《宏觀經濟學》一書已于2010 年 1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經是第三版。該書基于宏觀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時引入大量具體的宏觀經濟管理案例、特別是引入了我國2008年經濟危機前后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情況,以中國實際發生的經濟事件為主要闡釋對象,把新理論、新觀點和新資料及時反映出來,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實用性。該書受到了哈爾濱商業大學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的資助。它的出版無論對于宏觀經濟學的教學還是學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結構清晰,內容詳盡,系統性強

        全書共分為十二章。第一章是宏觀經濟學導論,主要介紹了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宏觀經濟學定位、發展歷程及基本研究方法。從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別對國民收入核算、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和產品市場與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三個方面對宏觀經濟學所包含的最基本的理論作全面的介紹。從第五章到第十一章分別就宏觀經濟學的核心部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總供給和總需求、失業與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理論和經濟周期理論等作了系統而全面的介紹。第十二章對當代西方的主流宏觀經濟學流派的的發展、基本觀點、分歧及新近動向作了簡單的介紹。從全書的目錄可以看到,作者對其中每個部分的理論和實踐案例部分作了若干詳細劃分,結構清晰。同時,對本學科每部分所涉及的核心知識點進行了深入、系統地闡述和辨析。這是此書區別于其他宏觀經濟學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

        二、語言通俗易懂,可接受性強

        宏觀經濟學在進入中國的很長時間里,給人的感覺往往是高不可攀,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得懂、聽得明白的學科,認為那是政府官員的事情,和普通百姓生活沒有關系。因此,很多的教材、專著對于宏觀經濟學的介紹基本上采用的是晦澀難懂的語言,讓人敬而遠之。讀過這部宏觀經濟學教材后發現作者敘述的語言簡練、直白,讓讀者看后能夠感到宏觀經濟學并不是遙不可及的,是可以學得懂的。尤其是其中引入的案例,其語言直白、透徹,把經濟中的問題用百姓的話說了出來,讓人更容易接受。語言的通俗性是這本教材的一大優點。

        三、反映了學科的重要進展與主流成果,具有前沿性

        作者不但介紹了已較為成熟的宏觀經濟學基礎理論,而且還加入了近期國內外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把新理論、新觀點和新資料及時反映了出來。如在國民收入核算部分對當前熱門話題綠色GDP的介紹,失業與通貨膨脹部分對中國的通貨膨脹水平分析等,這些都是目前政府關心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大量的這些前沿性研究資料的引用是本書的特點之一。有學者在討論我國學術界的學術規范性時曾說過,判斷一本學術著作或論文的價值之高低,資料來源的多寡和可靠性不能不視為一個重要的標準。從這方面來看,本書的資料是豐富、新穎而又可靠的。

        四、宏觀理論實踐化,兼顧理論的國際化與本土化

        宏觀經濟學真正的舞臺是闡釋現實中的經濟問題,而這些問題本身也由于充滿了理性而足以開發心智,令人樂而忘返。在對理論介紹的同時,書中在每一個重要章節甚至知識點之后,都附有相關的案例及分析。例如,為什么美國20世紀90年代末通貨膨脹水平和失業率如此之低?亞洲金融危機的成因是什么?……這些案例大都分析透徹、精辟到位,能很好地體現出真實世界中所蘊涵的經濟學原理。同時,書中出現的案例,大部分都是發生在中國國內的宏觀經濟問題,包括了一些作者對中國宏觀經濟問題的研究所積累的成果。這就克服了時下不少翻譯出版的國外宏觀經濟學著作在聯系中國實際方面存在的不足。

        現實中,要想從“我聽說過”進入到“我懂得”的境界并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翻閱《宏觀經濟學》一書時,給我感受深刻的是以趙德海、和淑萍為首的編寫團隊甄選相關案例的良苦用心。其實對讀者來講這更是拋給我們很多富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相信此書無論是對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還是對政府工作管理人士,都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

        第4篇:宏觀經濟與管理范文

        關鍵詞:獨立學院 宏觀經濟學 教學改革

        20世紀經濟學的一個主要突破是宏觀經濟學的發展,它促使人們更好地理解如何應對周期性經濟危機和刺激長期經濟增長等問題(薩繆爾森,2008)。《宏觀經濟學》是國家教育部根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規定的專業核心課程——《西方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宏觀經濟學》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宏觀經濟基本理論、研究方法和實證分析技巧,在對基本理論和方法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思維分析、研究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國際貿易、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等其他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教學內容堅持適用性和系統性原則

        相比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公式、圖表數量大大減少,理論難度相對較低。所以,《宏觀經濟學》授課相對容易。獨立學院宏觀經濟學教學應該堅持“理論知識夠用,強調技能,提高素質”原則,讓學生入門即可。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是教學重點。《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按照由淺入深的邏輯順序,先后幾章分別闡述NI-AE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以此構成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最簡單的模型:NI-AE模型,I=S,一個方程,一個未知數國民收入Y;IS-LM模型,兩個方程,兩個未知數Y、r[在NI-AE模型基礎之上,引入利率r可以得到IS曲線;再給出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貨幣需求和利率r有關),得到貨幣市場均衡的LM曲線];AS-AD模型:兩個方程,兩個未知數Y、P(AD曲線可由IS曲線和LM曲線推導得到,在前面模型基礎之上,引入一般物價水平P,通過總量生產函數得到AS曲線)。

        二、教學案例堅持實用性原則

        《宏觀經濟學》是研究政府行為如何對經濟產生影響的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主要通過兩方面工作體現應用性原則:一是數據,二是案例。數據方面,在介紹國民收入核算時,加入2012年中國GDP數據,并和同時期外國GDP數據進行比較,讓學生了解中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PPT中加入國內各地區的GDP數據,了解浙江省在全國的經濟地位;PPT羅列中國經濟增長四架馬車(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的數據,讓學生認識我國經濟增長主要靠政府投資和出口的現狀,掌握用支出法核算我國GDP的方法;在PPT中羅列中國近20年的CPI數據、中國失業率、中國大學生就業率、科藝學院就業率和就業單位等數據,更加深刻掌握中國物價波動的原因、就業市場現狀等相關內容;通過人民幣匯率波動等數據,讓學生更好學習開放條件下的宏觀經濟等。西方經濟學理論性強的學科特性決定了案例教學的必要性,應用性強的學科特性決定了案例教學的可能性,而案例教學的特點又為其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教學中以蘇州工業區中合資企業芭比娃娃和羅技鼠標(羅技鼠標美國售價40美元,中國只能賺3美元)、肯德基漢堡和翠苑電影票的利潤分成為例,讓學生了解GDP/GNP的區別,延伸到中國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上的地位以及微笑曲線相關理論,引導學生更加深刻認識所處的世界;在勞動力工資和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結合數學公式講述中國出口企業為什么會面臨匯率風險、訂單減少,深刻體會中國經濟增長模式面臨的瓶頸和弊端;通過2012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資本外逃和熱錢流入對國際收支平衡的影響、索羅斯的賣空操作賺取12億美元、美元國際霸權、以汽車產業為例反思中國利用外資的利弊等案例學習開放經濟下的宏觀經濟。

        三、強調課堂練習的重要性

        《宏觀經濟學》課程教學特別強調案例和習題的作用,多進行課堂練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在介紹完“NI-AE模型”后,布置課堂練習,然學生通過“I=S”方法,計算均衡國民收入;然后再增加投資的金額,再計算均衡國民收入后會發現投資增加,國民收入成倍增加。通過該計算過程,可以切身體會乘數理論。

        四、鼓勵學生參與,加強師生互動

        圍繞中國案例展開討論,讓學生做等PPT(內容包括中國通貨膨脹的原因、經濟增長的源泉等)在課堂上講授。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融合到課堂與實踐教學環節中。

        五、通過試題庫抽題進行考試

        考試試卷由教師自主命題而不是試題庫抽題。自主命題時,試卷的標準化程度、難易程度、題量大小等各方面難以控制。利用計算機進行試卷的自動生成,通過試題庫抽題能夠真正實現考、教分離,規范同門課程所有教師的教學活動,克服個人命題中容易出現的片面性、隨意性。而且保證了命題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對試題和試卷的保密管理將變得高效而便捷。

        參考文獻

        第5篇:宏觀經濟與管理范文

        一、引言

        切塊拼接法模式是一種團隊合作的學習模式,具體來講就是將所有學習成員分成若干小組,同時將完整的學習任務分割成若干部分,安排每個學習成員掌握其中的一部分,其次,將分在不同小組中的擬學習同一部分任務的成員集中到一個新的小組,組成若干“專家組”,充分討論同一部分直至熟練,然后全部成員回到原小組分別將自己負責的部分向組內其他成員講解直至所有成員全部掌握,最后進行效果檢驗的一種學習方法。

        由于切塊拼接法在教學過程中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而成為一種廣受歡迎的學習方式。近年來,為了改善課堂教學效果,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對切塊拼接法進行了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研究,意大利學者FrancescaPozzi(2010)通過實驗、觀察和調查問卷等方式研究發現切塊拼接式學習模式在在線學習合作學習方面能提高學生的社會認知度與參與度。國內學者劉晨燕(2017)、霍美麗(2015)、高欣漫(2014)、葉海智和程清杰(2015)分別將切塊拼接法應用于英語閱讀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大學化學課程以及在線學習課程中,幾乎一致地研究發現,切塊拼接法能顯著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以及課堂學習效率。但目前為止,針對切塊拼接法應用于經管類案例課程的研究缺乏,具體探討《宏觀經濟學》課程的切塊拼接法的應用研究更是沒有,鑒于此,本文擬將切塊拼接法模式應用于經管類專業基礎課程之一的《宏觀經濟學》課程的案例教學之中,構建切塊拼接法應用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從而對切塊拼接法在《宏觀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合理準確地評價并改進。

        二、基于切塊拼接法的《宏觀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中的實施方案

        根據《宏觀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的特點,依據切塊拼接法的教學模式對案例教學課程進行了設計,并在參考切塊拼接法教學模式核心步驟的基礎上將案例教學課程劃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評估階段三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

        該階段主要根據參與《宏觀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學生的人數、性別、性格及個人成績等特征對其進行分組,其次根據分組情況來分配學習任務和職責分工,然后教師依據切塊拼接法的要求、內容及任務等組織參與學生進行集中學習與培訓。

        (二)實施階段

        該階段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環節。在此階段,我們首先將《宏觀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資料選定為“供給側改革”,并按照所選擇案例的任務劃分為五部分,即A(供給側改革的理論依據)、B(里根時期的減稅政策為什么屬于供給管理)、C(供給側改革的實施背景)、D(供給側改革的意義)、E(供給側改革的相關配套政策內容),由教師和每個小組的組長根據學生性別、性格和成績等特征對任務進行分配,每個成員選擇一個任務并成為負責學習該任務的專家,然后小組內的每個“專家”根據自己所分配的任務,先進行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再次,每個小組負責相同任務的“專家”組成專家組,再然后負責各主題任務的“專家”回到原小組,將自己所負責的主題匯報給其他組員,并由其他組員提問、質疑,同時“專家”提問“新手”,最后每個小組展示并匯報小組學習成果,由專業教師進行打分,形成展示小組的成果匯報總成績。另外,專業教師針對學生在匯報過程中的不足及薄弱環節進行進一步的闡述和講解。

        (三)評估階段

        評估階段主要是對《宏觀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的效果進行考評。本文主要從成員自評、組內互評、小組成果評價與試卷成績評價四個方面進行考評:

        1.案例教學效果的自評指標體系主要由六部分組成,即①獲取案例信息的能力,占到總分值的10%;②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占到總分值20%;③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占到總分值的15%;④實際動手能力,占到總分值的15%;⑤寫作能力,占到總分值的15%;⑥口頭表達能力,占到總分值的25%。

        2.“專家組”組內互評是指“專家組”組內成員互相評價,主要涉及的指標體系包括學習積極性(占20%分值)、表達能力(占25%分值)、任務完成情況(占30%分值)和認同度(占25%分值)四個方面,每個指標按照四個等級,即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分別賦于相對應的分值。

        3.小組組內互評是指原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評價。主要涉及的指標體系包括學習積極性(占20%分值)、表達能力(占25%分值)、任務完成情況(占30%分值)和認同度(占25%分值)四個方面,每個指標按照四個等級,即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分別賦于相對應的分值。

        4.本項目實施后的評價還包括閉卷考試,教師根據該案例材料設計一份試卷,包含客觀題與主觀題兩大部分,參與案例討論的每個學生參加答卷,最終根據卷面成績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

        三、結語

        第6篇:宏觀經濟與管理范文

        關鍵詞:紅松 人工林 培育 經營管理

        人工栽培紅松林,在我省是在本世紀50年代才開始的。1952年在尚志市老山附近的荒山荒地上栽植了零星小片的紅松林,1953年在帶嶺涼水林場皆伐跡地上進行了小面積的栽植試驗[2]。勃利縣通天一、通天二等國有林場從1956年開始進行人工栽培紅松,到目前已成功地培育起14729hm2紅松人工用材林和部分種子林,并處于中幼齡階段。隨著森林分類經營工作的實施,如何提高紅松人工林的林分質量,縮短其經濟收益間隔期,并有效地將這部分森林培育成優質高效的商品林,已成為我縣乃至我省當前林業生產中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為此我們在借鑒已有的紅松人工林經營技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1997年開始對我縣紅松人工林培育技術進行了探索,并建立標準示范觀測林。現將我們在生產實踐中的具體做法整理如下,為紅松人工林培育及合理經營提供技術支撐。

        1、現有紅松人工林調查與分析

        通過對通天一林場試驗地調查,上層落葉松全部伐除的樣地,平均胸徑為8.2cm,平均樹高為6.5m,近5年徑生長3.05cm,近5年高生長2.26m,林內衛生狀況不良,急需撫育;對照區(上層落葉松公頃保留200株),平均胸徑為5.9cm,平均樹高為4.8m。近5年徑生長2.12cm,近5年高生長1.28m,紅松長勢較弱,上層落葉松需及時伐除。通天二林場紅松修枝樣地與對照區(沒修枝)對比,修枝的試驗地結果為平均胸徑21cm,平均樹高為14.8m,近5年徑生長1.63cm,近5年高生長1.13m。樹干圓滿,林內衛生狀況較好,對照區(未修枝)的試驗地平均胸徑19.4cm,平均樹高13.9m,近5年徑生長1.52cm,近5年高生長1.04m。樹干欠圓滿,林內衛生狀況一般。通天二林場紅松果材林改建試驗地,平均胸徑為20.1cm,平均樹高為13.3m,0.1 hm2樣地內球果數78個,林內衛生狀況較好;對照區,平均胸徑為18.4cm,平均樹高為12.7m,0.1 hm2樣地內球果數為52個,林內衛生狀況不良。紅旗林場柞林漸伐冠下更新紅松樣地,柞林全部伐除的,紅松平均胸徑為11.2cm,平均樹高為8.4m,近5年徑生長1.84cm,近5年高生長0.98m;對照區紅松平均胸徑為9.8cm,平均樹高7.2m,近5年徑生長1.58cm,近5年高生長0.83m,柞樹平均胸徑16.4cm,平均樹高13.8m,紅松生長受到影響,有的頂芽已磨掉,柞樹需要及時伐除。

        2、紅松人工林良種基地建設

        2.1紅松人工林的培育

        2.1.1營造落紅混交林

        在采伐跡地上營造落紅混交林,混交比例為行混2:1,造林密度為5600株/hm2,其中落葉松株行距為1.5×1.5m,密度為4500株/hm2,紅松株行距為3×3m,密度為1100株/hm2,10年時進行第一次透光撫育,間隔5年間伐一次落葉松,到25年時把影響紅松生長的落葉松全部伐除,剩下的紅松培育成紅松果材兼用林。

        2.1.2 林冠下栽培紅松

        落葉松第一次漸伐伐后保留500-550株/hm2,林冠下栽植紅松,株行距為2×2m,密度為2500株/hm2,落葉松第二次漸伐伐后保留200株/hm2,待紅松生長穩定,林齡10年時伐凈上層落葉松。漸伐天然柞林培育紅松林,漸伐蓄積強度為50%,伐后保留0.5的郁閉度,林冠下栽植紅松,株行距為2.5×2.5m,密度為1600株/hm2。造林10年后一次伐除上層柞樹。

        2.1.3紅松大苗移栽培育紅松果材兼用林

        選取原初植密度較大的用材林地的紅松,苗齡10—15年生,樹高0.6—1.5m,本著密間稀留的原則進行移植[4]。春季土層化凍25—30cm的時節為宜。株行距3×3m,1100株/hm2。自制挖樹和運樹工具,要防止挖傷,碰傷樹根,樹冠及土坨,挖土坨50cm左右,移栽穴徑要大于土坨徑5—10cm,深度要高于土坨厚5cm以上,栽時要培土,踩實、扶正,覆蓋上樹葉,減少水分蒸發,確保成林。

        2.1.4 利用紅松嫁接苗培育紅松果林

        選擇土壤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陽坡或半陽坡退耕還林地。采用四年生以上,地徑0.4cm以上,根系完好,徑根發達的一二級紅松嫁接苗。株行距離4×4m,625株/ hm2。造林季節選用春季造林,在土壤解凍15cm左右時進行頂漿造林,用尖鍬進行栽植,植苗時苗根舒展,栽正培土踩實。利用行間種植矮科作物,可根據造林地具體情況,種植作物3—5年,即撫育了紅松,又增加了經濟收入。

        2.2紅松良種基地建設

        宏偉林場1982年嫁接的7 hm2無性系種子園,現林分密度較大,913株/ hm2,林內衛生狀況不良,側枝已相互搭接,影響林木生長,且光照量減少。2008年底計劃進行疏伐,疏伐強度為株數30%左右,本著留優去劣,均勻保留的原則進行。清理林內的非目的樹種及藤條灌木,對保留的紅松母樹進行修枝,修枝季節選取在冬季伐木時進行,修枝高度為1.3m,用修枝鋸對1.3以下的紅松側枝全部清理掉,修枝時鋸口要與樹干平行,不得損傷母樹。

        2.3 紅松人工林的經營技術

        從八年的撫育改建效果看,改建后的林分高、徑、材積生長明顯加快,林分質量得到提高,結實率在改建后的前三年不明顯,三年后明顯提高,而且紅松球果相對較大,種粒飽滿,病蟲害發病率減少。改建后的種子產量和經濟效益也比改建前有明顯的提高,其中:21—30年生林分改建后的公頃產量增加了17.9倍,公頃增加經濟效益3186.00元;31—40年生林分改建后的公頃產量增加了5倍,公頃增加經濟效益5400.00元;41年生以上林分改建后公頃產量增加5.2倍,公頃增加經濟效益9018.00元。

        5、結論

        通過不同培育和經營方式得知,在我省東部山區的宜林地上培育紅松人工林是切實可行的。

        紅松做為長周期樹種,培育期限長,成本高,我們提出的結論,有的與生產實踐有一定的差距,需加大投入和培育力度,真正發揮紅松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還要加大科學試驗力度,積累更多的第一手材料,對紅松這一課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第7篇:宏觀經濟與管理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s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based on the pattern of 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 then dynamics model of 3-dimension based on government, land agent and consumers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the paper puts foreword some advices and analyze it with examples as the interest rising as well.

        關鍵詞: 房地產;供求平衡;三維動力學模型;升息

        Key words: real estate;balance of supply and demand;model of 3-dimension dynamics;interest rising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5-0102-02

        0 引言

        此前,已經有許多學者在房地產市場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袁萌萌和賈秀娥[1]以房地產金融風險概念為基礎,提出了防范房地產金融風險的具體措施。王曉雙[2]提出加強房地產網絡營銷管理的建議,對房地產網絡營銷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孔行等[3]以我國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大直轄市為例,從供給、需求等經濟基本面角度測算了四大直轄市房地產的長期均衡價格。湯偉偉和高朋[4]在個人決策行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構建了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行為的動態模式,指出了未來可能研究的內容。周畢文和程嘉許[5]通過分析調控效果,探究房價高漲的原因,以改變調控的思路,變“急治”為“緩治”。王金明和高鐵梅[6]利用可變參數模型對我國居地產市場需求、供給進行了動態的定量分析。

        本文建立三維動力學模型來分析影響政府、房地產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并就該模型對于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指導作用進行合理分析,以便為相關決策提供借鑒,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三維動力學模型的建立

        設全市生產總值N(t)是時間t的函數;D,T,C>0分別為房地產商的資金投入、消費者的消費投入、政府的宏觀調控對二者的影響;γ>0為偶然因子。

        首先我們假設:①N(t)的時間變化率與資金投入、消費者的消費投入成正的線性相關,與政府的宏觀調控對二者的影響成負的線性相關;②如果生產總值較多(或者較少),那么消費水平就應調高(或者調低);③如果資金投入較高(或者較低),那么就需要政府充分考慮房地產商和消費者承受能力,通過加大(或者減少)影響因子來進行合理地調控。

        在生產總值為Nm,且近期的消費水平有一個標準TM時,根據前面的假設,我們得到如下關于政府、房地產商和消費者之間之間的三維耦合非線性微分方程動力學模型:

        dN/dt=(D+T-C)N-γN2dT/dt=δ(Nm-N)dD/dt=k(T-Tm)(1)

        其中:δ,k為比例系數δ,k>0。

        通過應用Routh-Hurwitz判別準則、穩定性判別法[7]以及極值來對模型(1)進行分析,可得:

        定理1:當Nm>k/γ時,三維耦合微分方程動力學模型(1)有穩定的平衡點:(N*,T*,D*)=(Nm,TM,C-TM+γNm)(2)

        參考文獻:

        [1]袁萌萌,賈秀娥.我國房地產金融的風險及防范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09,(1):75-78.

        [2]王曉雙.探析房地產網絡營銷[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52-55.

        [3]孔行,黃玲,于渤.區域房地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長期動態協調關系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9,(3):54-59.

        [4]湯偉偉,高朋.房地產項目投資決策行為模式與方法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7,(26):94-96.

        第8篇:宏觀經濟與管理范文

        目前人口經濟學家對人口紅利理論的研究較多是針對宏觀的區域(多國或一國家)進行的。本文試圖將人口紅利理論引入一個較小的區域,研究廣東省這一特定區域的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產生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人口紅利理論的研究范圍,加強了該理論的研究深度。

        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領頭雁廣東省,它的人口紅利狀況是怎樣的?廣東省人口紅利對經濟的貢獻怎樣?廣東省人口紅利有沒有得到充分實現?若沒有,應采取哪些措施來促進人口紅利的最大化實現?本文正是基于這些背景來研究廣東省人口紅利及其實現的。

        二、廣東省人口轉變狀況及人口紅利分析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動分析

        廣東省歷年人口變化情況(單位:‰)

        數據來源:各年廣東統計年鑒。

        建國以來,廣東省的人口轉變大體經歷了恢復發展時期(1949―1958年)、緩慢增長時期(1959―1961年)、快速增長時期(1962―1970年)、控制增長時期(1971―1979年)、有計劃發展時期(1980―1989年)和有效控制下的低速增長時期(1990年至今)等六個階段,目前已總體實現了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較高的自然增長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的轉變。

        不可避免,大約在2025年前后,廣東的人口紅利將有可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社會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故可以認為,從上世紀80年代到本世紀20年代,是廣東利用人口紅利的最佳時期。

        (二)廣東省人口撫養系數的變動趨勢

        數據來源:各年廣東統計年鑒。

        1964年,廣東的總人口撫養系數高達83.01%,這主要源于高少兒人口比例導致的高少兒撫養系數。其后,出生率和少兒系數不斷降低,少兒撫養系數隨之下降,1989年降至55.19%。由于老年撫養系數變動的幅度不大,總撫養系數變化的曲線與少兒撫養系數基本一致,也是先有下降,再緩慢上升而后快速下降的趨勢,但上升的時期較短。1993年以后基本是趨于下降的,即從1993年的65.66%下降到2007年的36.04%。人口撫養系數的降低,減輕了勞動力的供養負擔和社會負擔,有助于增加勞動投入和資本積累,為經濟增長提供重要的支持。

        在此過程中,伴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緩慢提高,老年撫養系數漸趨升高,但速度較慢,從1982年到2007年,僅升高1.05個百分點。但隨著出生率在低水平上穩定下來,勞動年齡人口增長的減緩以及老年系數的不斷增大,老年撫養系數升高的速度將會加快。

        從以上兩點分析可以看出,廣東的人口紅利期在2015年左右即將結束,人口紅利視窗即將關閉,人口老齡化現象將會越來越嚴重。老齡化的逐漸發展使得人口紅利的優勢將逐漸弱化甚至消失。因此,提高人口紅利的利用效率,最大化的兌現人口紅利以加速廣東省經濟增長顯得尤為重要。

        三、廣東省人口紅利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判斷人口紅利是否為經濟增長所利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利用,需要使用長期的經濟增長數據、人口數據和其他影響經濟增長績效的變量數據進行分析。

        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假設經濟總產出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Y=ALαKβ(1)

        其中,Y代表經濟總產出,以地區生產總值表示;L為勞動力,用從業人員數表示;K為資本投入,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表示;α為勞動力投入的產出彈性系數;β為資本投入的產出彈性系數。

        對(1)式兩邊取自然對數得到:

        InY=InA+αInL+βInK

        本文數據來自《廣東統計年鑒2009》,利用2009年廣東統計年鑒中的最新數據,運用動態計量模型考察1978―2008年廣東省總體勞動力投入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由于時間序列數據一般是非平穩的,如果直接采用OLS回歸分析就可能產生“偽回歸”的現象,因此要對這三組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和協整分析,以得到三者之間長期穩定的關系。本文計量分析采用Eviews5.0。

        (一)變量時間序列單位根檢驗

        在進行協整檢驗之前,要先對地區生產總值(InY)、從業人員數(InL)和社會固定資本投資總額進行ADF 單位根檢驗,來考察它們的平穩性。

        結果如下表,對數化后原序列非平穩,經過二階差分后為平穩序列,因此,三者都是(2)階單整序列。

        變量序列的單位根檢驗結果

        注:表中D表示一階差分,D2表示二階差分;C表示漂移項,t表示含趨勢項,p表示之后階數。ADF檢驗中是否需要加漂移項、趨勢項,以其相應系數是否具有非零顯著性為準則。滯后階數p的選擇標準為AIC,AC最小。

        (二)協整分析

        由于InY、LnL、LnK 都是I(2)階單整序列,滿足協整檢驗的條件,我們采用AEG檢驗法。

        第一步:進行協整回歸

        用LnL、LnK對InY進行OLS回歸,得方程(2):

        InY=-13.1+2.08InL+0.61InK+e(2)

        (4.6) (9.67)

        R2=0.99, F=1700

        其中括號里的數字是t值,e是回歸殘差。

        第二步:對殘差序列e進行平穩性檢驗

        如果殘差序列是平穩的,則說明InY、LnL、LnK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擬合方程中的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之間存在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反之,變量之間不存在穩定的均衡關系,回歸方程是一個“偽回歸”。在檢驗殘差序列e是否平穩時,我們同樣采用ADF檢驗法。

        殘差序列e的ADF檢驗結果

        由于ADF 值小于顯著水平5%時的臨界值,可以認為估計殘差序列為平穩序列,故InY、LnL、LnK之間存在協整關系,且InY=-13.1+2.08InL+0.61InK+e。

        從模型的各項檢驗指標來看,R2=0.99,可以看出方程擬合優度。從t統計量來看,變量的顯著性較高。同時該模型的F值為1700,說明方程的總體對數線性顯著,該模型通過方程總體的顯著性檢驗。

        從模型中可以看出,廣東省勞動投入的產出彈性為2.08。說明每增加一單位勞動,可帶來2.08單位產出的增加,可見廣東省的勞動投入彈性較高。

        四、廣東省人口紅利兌現情況及原因分析

        數據來源:各年廣東統計年鑒數據計算所得。

        從就業率與勞動年齡人口比重的比較上來看,仍有一部分勞動年齡人口沒有參與經濟活動,而且近10幾年來有逐漸擴大的趨勢。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率先設立了經濟特區,吸引了境外資本的流入,主要建立了勞動密集型的制造加工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較大,勞動力的充足供應是這一經濟增長模式的重要源泉,因而勞動力的增加對經濟增長起到重要的作用。此階段,就業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但隨著經濟實力的加強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廣東在繼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同時,逐漸進行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從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轉向資本和科技密集型為主,因此,雖然對勞動力的需求依然很大,但需求的層次正在或已經發生變化,從低端的體力型勞動力需求轉為高端的技術型勞動力的需求。從2003年開始,珠江三角洲出現了用工短缺,即所謂的“民工荒”。實際上,這種勞動力的短缺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民工短缺,而是對具有專門勞動技能和高級腦力勞動力的需求出現短缺,是結構性的短缺,而不是數量上的。

        勞動力資源被充分利用是實現人口紅利的關鍵。蔡

        等認為,如果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那么人口紅利就難于兌現, 社會也承受巨大的就業壓力。因此, 充分就業是實現人口紅利和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關鍵。于學軍進一步指出, 在人口紅利期, 機遇與挑戰并存。如果勞動力人口不能充分就業, 那么勞動力人口與未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就沒有區別,不僅未能發揮勞動力優勢, 反而成為社會的負擔人口。因此, 在人口轉變帶來的人口紅利式微和視窗關閉之前, 應以最大化就業為目標, 充分開發和利用相對充裕的勞動力資源。

        五、總結和政策建議

        前面已提到充分就業是實現人口紅利的關鍵,那么如何做到充分就業使得廣東省人口紅利得到最大化的實現?結合廣東實情,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通過擴大就業最大化開發廣東尚存的人口紅利。由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存在,廣東仍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勞動力的充分供給,但這要以城市化速度的加快為前提。這就要求推動相關領域的政策調整和制度建設,包括消除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制度。

        其次,加快人力資本積累的力度。首先,通過重新配置教育資源, 擴展教育領域和受教育時間,建立終身學習型社會。其次從健康角度,尋找并抓住最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質的關鍵領域,如青少年健康素質、婦女生殖健康和勞動者健康和工傷保險等,也可以提高人力資本形成效率。此外,加快發育勞動力市場,通過形成一個機制完善的勞動力市場,給予人力資本以正確的回報, 鼓勵和加快人力資本的形成和積累,并且形成準確的勞動力價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第9篇:宏觀經濟與管理范文

        關鍵詞:信心指數;宏觀經濟;先導作用

        中圖分類號:F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494(2013)03-50-05

        目前,信心指數已經被各國作為反映宏觀經濟現狀和未來趨勢的先行指標[1]。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密西根大學調查研究中心為研究消費需求對經濟周期的影響,首次編制了消費者信心指數,之后,有關部門又相繼編制了企業家、投資者、經濟學家等信心指數[2]。編制信心指數的目的在于,綜合反映并量化不同市場參與群體對宏觀經濟形勢評價以及對經濟前景的主觀感受[3]。我國的信心指數主要使用消費者信心指數、企業家信心指數和經濟學家信心指數三類,這些指標均由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定時[4]。研究探討信心指數對宏觀經濟形勢反應與預測的能力,在學術界成為一個比較熱門的課題。本文使用相關背景數據,利用多元時間序列中的向量自回歸模型等方法,分析消費者、企業家和經濟學家三類信心指數對GDP指數反應與預測的能力,根據實證結果形成結論性意見,為預判宏觀經濟形勢提供決策參考。

        一、數據與模型

        (一)數據來源與現實描述

        本文選用的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定期的信心指數數據,各變量數據均來自國家統計局等法定單位。宏觀經濟數據來源于中經網統計數據庫。同時,考察信心與GDP的關系。

        1.信心指數數據。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的信心指數,主要是消費者信心指數(COCI)、企業家信心指數(ENCI)和經濟學家信心指數(ECCI),消費者信心指數為每月,后兩項指標為每季度。本文將選擇2004—2012年第三季度該機構對外的數據。從指數編制來看,消費者信心指數和經濟學家信心指數分別由即期指數和預期指數加權而得,而企業家信心指數包含了各行業負責人對宏觀經濟的看法和信心。

        2.GDP及其他變量。

        宏觀經濟數據選取2004—2012年第三季度中經網統計數據庫的宏觀月度數據,GDP取每季度的同比增長速度。

        考慮到模型結果的穩健性,在模型中引入上述變量之外的解釋變量。基于C-D生產函數的理論,選擇引入資本投入增長指數(K)和勞動力投入增長指數(L)。由于資本形成的月度數據處理起來較為復雜,考慮將新增固定資產增速作為前者的替代指標;而后者則直接使用各季度城鎮從業人員數的同比增長數據,此兩項數據均來源于中經網宏觀月度數據庫。

        3.信心與GDP的關系描述。

        二、實證分析

        將依次把消費者信心指數、企業家信心指數和經濟學家信心指數,引入到向量自回歸模型中,整個計算過程在M.Kr[a][:]tzig等人編寫的多元時間序列軟件JMulTi中完成。

        (一)數據平穩性檢驗

        在用向量自回歸模型擬合數據之前,需要驗證模型中數據的平穩性,以避免出現偽回歸問題。這里對各指標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單位根ADF檢驗,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在水平為1%的檢驗水平下,各指標均未能通過單位根檢驗,說明模型的備選變量均不是平穩的。對選取指標進行差分后再次進行ADF單位根檢驗可以驗證,所有指標在1%的檢驗水平下均高度顯著通過檢驗,故可以認為他們是1階單整序列(即I(1))。

        (二)模型建立與結果分析

        1.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

        擬建立三個模型,分別對應消費者、企業家和經濟學家三類人群的信心指數,考察三類信心指數對GDP的反應。建模時均使用誤差修正模型(VECM)。

        2.考察信心指數對GDP的預測能力。

        利用向量自回歸模型的脈沖響應和預測方差分解方法,可以進一步考察三類信心指數在已擬合模型基礎上對GDP指數的預測能力。

        從預測方差分解圖可以看出,從第1階到第10階,三類信心指數對未來GDP指數的預測方差解釋比例在逐漸增加。其中,對GDP指數變動解釋程度最大的還是經濟學家信心指數:該指標對GDP指數的向前9步左右的預測的方差解釋比例基本達到平穩,解釋了約44%的變動信息;而其他兩個信心指數僅解釋了其中的9%。這也再一次說明了,在三類信心指數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對GDP指數的預測能力最強。這體現了經濟學家相對其他群體,對未來宏觀經濟形勢更具有敏銳的洞察力。

        此外,可以發現,勞動力投入在對GDP指數的預測過程中沒有發揮顯著的作用:三個模型顯示該指標的預測方差貢獻為0。這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我國近年來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資本的投入,而不是勞動力的投入。

        3.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上文利用VECM考察了三類信心指標對GDP的預測能力,為了進一步從統計上掌握這三類信心指數與GDP的關系,需要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該檢驗結果列于表4。從表4結果可以看出,在置信度1%的水平下,消費者信心不是GDP指數變動的Granger原因,即該指標的波動并不會導致GDP的變化,而企業家和經濟學家的信心則對未來的GDP有著顯著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宏觀經濟形勢也并不會直接明顯影響消費者、企業家和經濟學家群體對經濟作出的主觀判斷。

        三、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我國2004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消費者、企業家、經濟學家信心指數和同期宏觀經濟數據,運用建立向量自回歸模型、誤差修正模型(VECM),向量自回歸模型中的脈沖響應和預測方差分解,以及Granger因果檢驗,分析了三類信心指標對GDP指數的反應與預測能力,得出以下結論:

        (一)信心指數與GDP指數之間均存在較為穩定的關系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的信心指數,反映了不同市場群體對宏觀經濟形勢所持的信心,三類信心指數具有可靠性、代表性,能夠在較長時期在一定程度上刻畫出我國經濟的即期與未來發展趨勢狀況。不同信心指數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程度不同,其中,最能反映實際經濟狀況的是經濟學家信心指數,其次是企業家信心指數,消費者信心指數與GDP的關系并不顯著。

        (二)信心指數對宏觀經濟反應與預測的能力存在差別

        對現實描述時發現,企業家信心指數和經濟學家信心指數表現出了提前GDP指數約1期左右的趨勢變動;作實證分析后發現建模結果與現實差別不大,企業家和經濟學家信心指數對GDP指數有明顯的反應與預測能力,尤其是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的能力更加突出,而消費者信心指數對經濟的敏感性不高。

        (三)信心指數與宏觀經濟政策

        信心指數是反映宏觀經濟形勢的先行指標,與經濟增長存在長期穩定的相互關系[6]。現實中,經濟學家和企業家這類地位相對優越、資源相對集中的市場群體,是影響國家政策制定和出臺的重要力量。建議通過財稅、投資等方面的政策調整,轉變政府職能,改善公共服務,優化發展環境,以增加各類市場群體的信心,達到熨平經濟波動,避免經濟大起大落的目標,引導宏觀經濟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此外,筆者認為,后續研究可以進一步考慮兩個問題:一是Granger因果檢驗表明,企業家信心指數與經濟學家信心指數同樣是GDP指數變動的Granger原因,但在預測能力上前者并不比后者明顯,也許是因為該指標中包含了多個行業的信心指標,并不是所有行業都承擔了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因而可以研究各行業的信心指數對GDP指數的預測能力,做出更真實的實證結論。二是模型擬合結果(表3)顯示本文中選取的勞動力指標并不具備很強的內生性,其他的滯后指標對勞動投入的影響均不顯著,為此,一方面可以將該指標作為外生變量引入,一方面可以基于內生增長理論選擇合適的人力資本指標做深層次的分析。

        參考文獻:

        [1]Matsusaka,J.G.and Sbordone,A.M.Consumer confidence and economic fluctuations. Economic Inquiry, 1995(33):296-318.

        [2]Mourougane A. and Roma M. Can Confidence Indicators be Useful to Predict Short Term Real GDP Growth?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03:519-522.

        [3]陳彥斌, 唐詩磊. 信心、動物精神與中國宏觀經濟波動[J]. 金融研究, 2009(9):89-109.

        [4]張 華. 經濟先行指數與我國宏觀經濟增長的動態關系分析[J]. 經濟問題,2012(11):9-1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 | 亚洲欧美偷拍另类A∨ | 中文字幕看片在线a免费 | 日本乱码视频免费播放性爱 | 午夜福利理论片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