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微觀經濟層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針對發改委的批判,在推崇市場化的經濟學家里已屢見不鮮,在去年9月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張維迎即指出“自從成立發改委后,中國改革的步伐就大幅放緩”。而此番許小年的“解散發改委”言論,其字面邏輯則顯得更為徹底一些。
不可否認,自2003年5月發改委成立以來,其對宏觀經濟的統籌、區域經濟的平衡,以及產業分布的調整上功不可沒。而其在快速應對2008年次貸危機帶來的沖擊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更是一度讓包括非洲等落后國家、甚至歐美在內的市場化國家奉為榜樣。
但是,在承認發改委部分功績的同時,我們不宜“一白遮百丑”,從而忽視其巨大的負作用。發改委的負作用,最為核心之處即是對微觀經濟的過度干預,之于當下而言,發改委不僅主導物價調整、項目投資、產業補貼、企業債發行的審批,而且還參與制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土地政策,并且直接管理國家糧食局和國家能源局。
發改委對我國經濟運行的全面滲透,以致其一直被戲稱為“小國務院”。而其對微觀經濟的過度干預,不僅已造成其與其他職能部門的沖突,還大幅增加了整體經濟的運行成本,更嚴重違背了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以與其他職能部門的沖突為例,物價調整本應商務部最具發言權,企業債發行證監會應更具專業性;再以加大經濟運行成本為例,當下項目投資走完全部審批流程,最快也要10個月時間;最后再以違背市場經濟屬性為例,由發改委主導包羅萬象的物價審批,尤其是事關食品、消費品等價格的審批,不僅阻礙了市場的充分競爭,而且還使近兩年的通脹治理已然進入“治亂循環”的軌道。
從市場主體的事實層面看,正是因為發改委具有巨大的資源配置權力、且在資源配置的實施中過于向國企傾斜,從而導致當下“國進民退”的日漸嚴重,而以民資為主體的中小企業群體,自去年以來“倒閉潮”更是頻頻發生。
從宏觀經濟的現實趨勢看,發改委作為應對次貸危機沖擊的主導部門,在其快速應急取得短期巨大成效之后,不僅使當下地方債務(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府)高達近20萬億元,而且近年來,我國的通脹水平亦高企在5%上下。
之于發改委經濟運行層面權力的過度集中、對微觀經濟的過度參與,以及資源配置對國企的明顯傾斜,其實質呈現的更多是“計劃”的影子,而非真正彰顯“改革”的功能。當然,如果對“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全稱進行字面解構,也許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其對市場化改革的事實阻礙,可能在其10年前成立之日起即已注定―通過“發展”在前、“改革”在后的全稱解構,不難看出當初成立時“改革”為“發展”服務的邏輯設定,亦即是說,只要“發展”這一終極目的得到實現,“改革”可以相對忽視、乃至階段性反向行之。
但是,缺乏真正市場化改革的發展,能夠長久存在嗎?依賴行政投資主導的經濟增長,能夠不帶來隱患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之于當下而言,我國經濟增長不僅已趨下行通道、出口順差更是4年來降幅最大高達47.5%,而且已經形成地方債務、銀行潛在壞賬率、通脹水平的“三高”困境,更為嚴重的是,在行政對微觀經濟的過度干預下,市場自發主體的創新活力已經持續萎縮。此外,過于違背市場化的微觀經濟干預,亦已嚴重弱化發改委之于宏觀調控的核心職能,比如,近年來,其調控通脹,物價卻屢屢攀升,其調控房價,房價卻企高難降,其調整產業結構,真實成效卻微乎其微。
之于當下而言,發改委大一統的權力結構亟須改變,在其提高宏觀經濟調控水平的同時,應徹底減少對微觀經濟的干預。其與其他職能部門的權力交叉,應逐漸向具體職能部門過渡,其與微觀經濟牽涉的具體事務,應盡快縱向轉移至地方政府、甚至可以轉移給市場中介組織具體操作。
摘要:宏觀經濟學探討的是國民經濟總體的運行規律,主要解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宏觀經濟影響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學習宏觀經濟學有利于從整體角度把握社會發展狀況,從經濟學的層面分析社會發展趨勢。本文主要簡單的闡述了對宏觀經濟學的認識,內容涉及到宏觀經濟學的定義、研究內容、發展經歷、與微觀經濟學的區別與聯系等,在此基礎上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中國失業現象。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內容;發展;中國失業現象
中圖分類號:F0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0-0000-01
一、宏觀經濟學概述
(一)什么是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是通過研究整個國民經濟各種總量的變化,來說明資源利用是如何得以優化的經濟學理論。由于宏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就業總水平以及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被稱之為就業理論、收入理論。
(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宏觀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作為研究對象的,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廣泛。縱觀宏觀經濟學,研究內容可以分為三大部分: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計量模型[1]。宏觀經濟理論主要包括投資理論、貨幣理論、經濟周期理論、消費函數理論、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等等。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政策工具、經濟政策機制、經濟政策效用等。宏觀經濟計量模型主要包括各派理論建立的不同的經濟模型,主要用于經濟理論的驗證等。
二、宏觀經濟學的發展
宏觀經濟學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總體說來,它的產生發展大約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萌芽階段。凱恩斯之前,經濟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觀領域,但是部分經濟學家也開始涉足宏觀經濟問題,從經濟整體角度來看待國民經濟的發展,這就是宏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又被稱之為宏觀經濟學的古典學派。第二階段:形成階段。宏觀經濟學的形成與著名的凱恩斯革命是分不開的。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使古典宏觀經濟理論陷入了困境,美國失業率在不斷上升,同時國民經濟總產出在不斷下跌,在這一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西方經濟學家開始意識到失業率和總產出不是常量,而是變量。于是,以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積極探索宏觀經濟理論,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從理論上分析了失業長期存在的原因,這標志著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產生。第三階段:補充拓展階段。凱恩斯革命之后,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開始關注起了宏觀經濟,對現代宏觀經濟學理論進行了補充和拓展。著名的IS―LM模型、消費投資與貨幣需求理論、經濟增長理論、菲利普斯曲線等都是這一時期宏觀經濟學的發展成果。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M.Friedman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現代貨幣主義。現代貨幣主義認為,市場機制本身具有一定的恢復能力,主張政府應實行平衡預算的財政政策,與此同時,中央銀行應執行貨幣供給原則,保持貨幣存量的穩定增長。現代貨幣主義是宏觀經濟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這些經濟學理論構成了現代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架構。
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區別與聯系
(一)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聯系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是有一定的聯系的。首先,兩者均采用了實證分析法,都屬于實證經濟學。其次,兩者互為補充。宏觀經濟學是從宏觀角度分析國民經濟,微觀經濟學是從微觀角度分析國民經濟,兩者互為補充,共同促進社會資源的最優化。最后,微觀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的基礎。宏觀經濟學是在微觀經濟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宏觀經濟學并不是微觀經濟學的簡單加總[2]。
(二)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區別
第一,研究對象不同。微觀經濟學以家庭、廠商等單個經濟單位為主要研究對象;宏觀經濟學則以整個國民經濟為主要研究對象,從整體角度分析國民經濟的運行規律與特點。第二,研究方法不同。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經濟,即研究經濟變量的單項數值;宏觀經濟學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運用平均量或個量的總和來分析整體經濟運行情況。第三,基本假設不同。對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是基于完全理性、充分信息等基本假設,假設“看不見的手”能夠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假設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通過“看得見的手”調整市場機制的缺陷。第四,基本內容不同。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圍繞這一中心理論還涉及到生產理論、分配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具體包括開放經濟理論、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等。
四、宏觀經濟學論中國失業現象
(一)中國失業現象分析
根據宏觀經濟學的失業理論,失業主要分為三種類型: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周期性失業。不同的失業類型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經濟發展的同時就業反向惡化是中國失業現象的一大特色。下面就中國失業現象作簡要分析:第一,摩擦性失業。摩擦性失業主要是指因季節性或技術性原因而引起的失業。造成中國摩擦性失業現象嚴重的一大原因就是求職者缺乏就業信息,求職者自身條件與工作崗位難以匹配。現階段中國失業現狀是:社會經驗不足、技術能力不強的高校畢業生難以滿足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不少職員因各種原因而辭職失業;廣大農民工盲目涌入城市而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這些都造成了摩擦性失業。第二,結構性失業。結構性失業主要是指勞動力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失業。中國結構性失業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一是求職者數量質量與人才市場需求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征,造成有的地區擁有大量工作職位卻無人求職,而有的地區則多人爭搶同一職位,如東西部地區經濟差異性造成東部地區人滿為患,西部地區無人問津;二是求職者自身素質較低,專業性人才短缺,一方面大量求職者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企業苦于缺乏技術性人才。第三,周期性失業。周期性失業主要是指由于總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業,它一般出現在經濟周期的蕭條階段。2008年的經濟危機造成中國失業人數增加就屬于周期性失業。
(二)中國失業現象的應對措施
第一,多方位防止結構性失業。加強勞動力市場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打破地域界限,建立空崗報告制度,最大限度的披露空缺崗位,繼續完善市、區、街三級就業體系,促進就業人員的流動,全面提升就業者的專業性素質等等都是防止結構性失業的重要措施。第二,提高就業服務水平,防止摩擦性失業。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現階段中國各大高校頻頻擴招,難免會造成人才質量的下降。為了防止結構性失業,必須完善高校教育體制,注重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求職者的專業能力;加大社會職業培訓機構的資金投入,大力支持培訓機構的人才培養工作;同時,完善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培訓與職業指導,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職業素養。第三,加強政府宏觀調控,應對周期性失業。為了應對周期性失業,可以增加政府開支、降低稅率、增加貨幣供給量等。我國要實行積極的宏觀經濟政策,深化企業改革,確保經濟持續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完成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扶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大力加強民生工作,解決消費不足問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推行利率市場化等。同時,政府還可以建立社會保障體系,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養老金,失業者可以得到保險金,子女年幼的母親、殘疾人可以得到補助等[3]。
五、結論
總而言之,宏觀經濟學是將整個經濟活動看做一個整體,通過對經濟系統總體行為的分析,研究一國經濟的總體趨勢的一門經濟學科。宏觀經濟學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學理論的完善而不斷發展的,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宏觀經濟學將會真正應用于社會實踐,促進社會經濟的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1]武建奇.關于宏觀經濟學研究范圍的思考[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08(03)
關鍵詞 案例教學 微觀經濟學 應用
微觀經濟學是以企業的微觀經濟活動為基礎,企業為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在各種約束條件及諸多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將有限的資源加以最有效利用的學科。它將經濟理論和決策方法相結合,將邏輯分析方法和數學分析方法相結合,并廣泛運用數學知識來論證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比較抽象,因此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和能動性,是教學過程中的難點。
一、案例教學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作用
案例教學法是指通過對一個真實情境或事件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情境或事件進行分析、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由美國哈佛商學院在20世紀二十年代首創。案例教學法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最好教學方式,通過案例教學,不僅可以闡釋抽象的理論知識的要點,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而且有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案例教學在微觀經濟學教學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一)案例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對人思維的一種激發,是學習的內在動力。西方經濟學作為一門外引課程,許多理論與我國的現實國情差異比較大,同時它的基本內容大多是抽象化的理論和實證化原理,并常常會用到大量的圖形分析和數學論證,讓學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頭疼難懂。案例教學可以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原理具體化,讓它們處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過聯系實際了解這些概念、原理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和作用,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學習的動力。例如在講授價格理論時,可以將去年網絡上出現的流行詞“蒜你狠”、“豆你玩”引入到課堂案例中進行討論、分析,會使學生發現微觀經濟學理論原來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學生對微觀經濟學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提高了。
(二)案例分析有助于引導學生思考,開拓學生思維。
案例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溝壑,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并能學以致用。微觀經濟學的知識原理不僅能夠解釋很多的社會經濟問題,也能解答很多和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事情。教師在引入案例時,可從多個層面給學生以引導,開拓其思維。例如在講授“機會成本”這個概念時,可以通過具體案例讓學生討論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中如何運用這一知識;又可以啟發學生從生自身的角度思考并討論“你上大學的機會成本是什么?在繼續深造和參加工作中如何選擇?”等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
(三)案例教學有利于教育方式和教育觀念的轉變。
傳統的教育方式――應試教育,是以“填鴨式” 、“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方式,教師機械地滿堂灌,學生被動地聽,其后果是學生聽完就忘,或者只是靠死記硬背學習,而無法形成系統的經濟學理論體系。而案例教學則不同,案例教學往往是讓學生運用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分析解決現實經濟問題。通過案例分析討論,不僅使學生更好地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而且有助于學生了解社會實際經濟生活,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自主學習的思維方式。案例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對經濟問題的探索、歸納和推理,因而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能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由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也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目標和關鍵。
二、提高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效果的方式
案例教學對于微觀經濟學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只有科學地運用,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優勢。在微觀經濟學課程中要提高案例法教學效果,就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教學環節設計中不能重案例,而輕理論。
案例教學的優勢是明顯的,但也不是完全的,案例教學環節和理論教學環節應當相輔相成。理論教學為案例教學提供了分析的基礎和依據,而案例教學則有助于加深對理論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理論的灌輸中,傳統教學仍是必不可少,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案例教學將流于形式。并且微觀經濟學理論體系中存在著嚴密的邏輯推導以及知識推進的連貫性,這種連貫性是案例教學不能體現的。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不能顧此失彼,應使這兩種教學方法互相配合,以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案例選擇的典型性和時效性。
案例教學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能否選擇恰當的案例。好的案例應當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學理論的案例;同時又是具有時效性,能跟上時代的要求和反映當前經濟現狀的案例。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典型案例是指那些能夠充分說明相關理論,被反復引用,既通俗易懂又具有象征意義的案例。例如在解釋“邊際效用”這一概念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們的認識和理解,可以通過“鉆石與水的悖論”這一典型案例來說明。增強案例的時效性,教師必須不斷地進行案例更新,保證授課內容的鮮活性。因此,在選擇微觀經濟學案例時應更多關注我國現階段社會經濟中的熱點、焦點問題,以便將微觀經濟學原理與我國的經濟實踐較好地結合起來。例如在講授“寡頭壟斷”時,可以引入“京東、卓越、當當的圖書價格戰”這一既具有時效性又貼近學生生活的典型案例。
(下轉54頁)
(上接34頁)
(三)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形成教師與學生的良好互動關系。
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再好的案例教學活動,學生如果不參與,就無法從中得到收獲。學生的參與程度直接決定著學生收獲的大小,學生參與則是案例教學能否取得預期效果的關鍵。因此在案例教學中,教師不再是承擔簡單的講授任務,更重要的是將理論知識與案例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意識、有目的地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將西方經濟學理論用于實踐。案例教學不能都由老師“教”, 應當確立學生的“主角”地位,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通過不同意見的討論,把問題引向深入。這就要求任課教師不僅要非常熟悉西方經濟學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還應充分閱讀相關書籍和資料,注意知識的積累。同時,教師應在案例討論過程中,善于傾聽學生發言,又要適時地誘導學生,使案例討論的發言始終圍繞主題進行,并在必要的時候對基本原理和理論知識進行提煉和總結。除在關鍵時刻予以正確引導外,還要善于歸納學生討論中的各種意見,適時地給予充分肯定,也可以闡明自己的觀點,供學生參考。保證良好的師生互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教學相長。
三、結語
在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科學恰當地運用案例教學方法,注重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的合理互補,注重案例選擇的典型性和時效性,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同時,通過這樣的手段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具有較高的整體素質和較強的社會競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金Z,張毅.淺探管理經濟學案例互動教學[J].現代企業教育,2011(08)下期:138-139.
摘 要 和諧社會是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是在整體社會福利得到有效改善的前提下能夠充分體現效率、公平和法治的社會。經濟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本質,離開了經濟和諧的和諧社會只能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社會。傳統經濟學無法有效地構建和諧社會的經濟學框架,只能在局部范圍內對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一些方法論的理論支持。
關鍵詞 和諧社會 行為經濟學 微觀經濟
一、和諧社會的經濟學框架
和諧社會的經濟框架包括四個層面:現代市場體系的和諧、微觀經濟機制的改善、個體經濟行為的自我超越以及理性“經濟人”假設約束的放松。其中,現代市場體系的和諧是目標,微觀經濟機制的和諧是支撐平臺,個體經濟行為的和諧是基礎性條件,而非理性“經濟人”假設的重建是根本性的前提。
(一)現代市場體系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礎
現代市場體系的完善是經濟社會順利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經濟和諧可以通過現代市場體系的和諧來實現,因此,現代市場體系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只有建立完善的現代市場體系,才能為和諧社會的整體實現和各個組成部分的實現提供有效的物質平臺。現代市場體系的和諧主要表現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經濟發展與人口發展的和諧、經濟發展與教育改革的和諧、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的和諧、經濟發展與公眾主流價值觀的和諧等。
(二)微觀經濟機制的和諧是現代市場體系和諧的基礎
現代市場體系的和諧必須以微觀經濟機制的和諧為基礎,因為宏觀經濟的運行效果是通過無數個微觀經濟個體的經濟行為來實現的。沒有微觀經濟機制的和諧,就不可能建立和諧的現代市場體系,即和諧的市場體系的建立是以微觀個體之間的經濟和諧為基礎的。
微觀經濟機制的和諧是指市場經濟環境下所有的經濟個體之間的經濟行為都處于和諧的狀態。市場經濟下的經濟個體主要包括三類:生產者、消費者和政府,經濟個體之間的和諧是指這三類經濟個體之間及其內部的經濟行為處于和諧的狀態,具體包括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和諧、生產者與政府的和諧、消費者與政府的和諧、生產者內部的和諧、消費者內部的和諧、政府內部的和諧等六大類。而每一類的和諧狀態的內部又包括若干子類和諧成分。
因此,微觀經濟機制的和諧在理論上包括無窮類微觀經濟個體之間的和諧,所有的微觀經濟個體之間的和諧為市場經濟體系的和諧構建了基礎性平臺。
(三)個體經濟行為的和諧是微觀經濟機制和諧的基礎
個體經濟行為的和諧是指兩個經濟個體之間的行為博弈處于一種和諧的狀態,它是微觀經濟機制和諧運行的前提條件。盡管微觀經濟機制的和諧包括許多類別,但都可以歸結到個體經濟行為和諧這個統一的運行模式之下,即都可以看作是經濟個體雙方基于一定的理性經濟原則的博弈結果。信息經濟學的發展為個體經濟行為之間的博弈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信息經濟學主要研究非對稱信息下的最優交易契約,又稱為契約理論或機制設計理論。
二、和諧社會的經濟學分析
(一)和諧社會的經濟學方向
新古典經濟理論建立在嚴格的“經濟人”假設之上,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經濟社會運行機制中,很難完全將“理性經濟人”作為個體經濟行為的標準行為模式。現代經濟社會與一百年前的經濟社會在價值觀、物質基礎、生產方式與生產力水平等諸多方面已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此,“經濟人”約束條件的放寬可以在新古典經濟理論的基座上重建現代經濟學的理論框架,為和諧社會的經濟學研究開辟了新的方向。
和諧社會的經濟學方向就是探討在“非理性”經濟思想的支配下,經濟個體如何在新古典經濟框架下打破傳統福利經濟思想的約束,從而在自我福利改善的同時實現社會整體福利擴展的問題。
(二)和諧社會的經濟學實現機制
和諧社會的微觀經濟機制的實現過程也就是由于經濟個體的經濟行為的異化、升華和自我超越,從而引發整體社會福利改善的過程。整體社會福利的改善是和諧社會在經濟領域的一個重要的標志,是和諧社會在其他各個領域得以實現的基礎保障。并且,這種整體社會福利的改善過程是在一種“和諧”的過程中實現的,即不是在經濟主體極端地獲取自我利益的過程中實現的,它與爾虞我詐、巧取豪奪、貧富極端分化、社會動蕩、公眾價值觀缺失等非正常的社會現象是不相容的。這種整體社會福利的改善是在一種祥和、公平、互利、友愛、正義的過程中實現的,它使社會發展過程生機勃勃,能夠形成順應社會發展的、積極向上的、大部分社會公眾所認可的主流價值觀。在這樣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在明確的目標和健康價值觀雙重導向下努力去創造價值,各盡所能,在實現自我個體價值的同時也實現自我社會價值。
因此,和諧社會的經濟實現可分為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兩個基本的階段,初級階段的目標是實現個體經濟行為的和諧,高級階段的目標是實現群體經濟行為的和諧。個體經濟行為的和諧是要求經濟個體能夠擯棄極端的利己主義觀念,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人的利益。用經濟學語言來描述就是:個體的效用不僅取決于自己的收入,同時也取決于他人的收入,即經濟個體將他人的效用和社會效用納入到自己的效用函數之中。群體經濟行為的和諧是要求這種“非理性”的經濟個體在社會經濟主體集合中將逐漸占據優勢,從而引起社會經濟主體集合的“非理性”的“質”的改變,使經濟運行過程中的“非理性”經濟行為最終占據支配性的主流地位。傳統的經濟社會經過這兩個階段的“和諧性”改造之后,將轉變成真正的和諧性經濟社會。
三、和諧社會的經濟學內涵
和諧社會的經濟學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整體社會福利的改善,這種實現不僅依靠傳統的和非傳統的經濟學手段,而且必須賦予和諧社會的本質內涵。和諧社會的資源配置應該是公平而有效的,有效性保證了人與自然的和諧,而公平性保證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和諧社會是充滿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安定的社會,它是對自利、貪婪、狹隘、偏見、動亂的社會狀態的否定,因此很難與傳統經濟學的理性思想相融合。然而,現代經濟學的發展為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思想,尤其是行為經濟學、實驗經濟學、演化博弈論等新興經濟學的研究成果為和諧社會創立了新的經濟學基礎,改變了和諧社會的經濟學視角的研究方向,開辟了和諧社會經濟學研究的新領域,為和諧社會的實踐建立了科學的方法論體系。
四、結論
經濟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本質特征,和諧社會的運行必須建立在完美的經濟和諧的基礎之上。在經濟學意義上,和諧社會的實現包括兩個相互承接的階段,即個體的非理性化階段和群體的非理性化階段。和諧社會的構建過程應該建立在互惠性的利他思想基礎之上,才能與和諧社會的本質內涵相一致。
和諧社會的微觀經濟框架的構建與解析是和諧社會理論的重大發展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和諧社會的生成與進步,解決了和諧社會發展過程中一個基礎性的理論障礙,構建了嚴密的、科學的、務實的和諧社會的經濟學體系,合理地完成了和諧社會的人本化解釋,從而使和諧社會的研究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田國強.和諧社會構建與現代市場體系完善.經濟研究.2007(3):130-141.
[論文摘 要]西方經濟學作為大學經濟學及相關專業的主要必修課程之一,始終博得人們的廣泛關注。但隨著人口數量膨脹與資源稀缺之間地矛盾銳化,其所蘊含的傳統經濟學理念無法跟上時展,更無法對現在盛行的循環經濟體系給出合理解釋,呈現出一種與生態文明漸行漸遠的趨勢。而環境教育的多學科滲透特性可以彌補傳統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弊端。因此,在大學西方經濟學課堂中滲透環境教育是十分必要。本文在闡述目前大學西方經濟學概況的基礎上,指出在大學西方經濟學課堂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必要性,并給出幾點建議。
一、西方經濟學概述
西方經濟學被西方國家譽為“社會科學的皇后”,其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我國各高校的經濟學專業一直將此課程設置為專業必修課,管理類專業也紛紛將其視為專業基礎課。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無論從實踐還是理論研究的角度,此門課程受重視程度都逐步提高,有越來越多的專業開設了本門課程。
對于西方經濟學的介紹,國內出版過多種圖書。在大講意識形態的年代里,介紹西方經濟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批判,因此在介紹時,一般是為樹立批判的靶子,甚至斷章取義,改革開放之初,雖然我們開始強調有批判地借鑒西方經濟學,但由于從主導思想上否定市場經濟,所以對可供借鑒部分的分析很不充分。80年代中后期,隨著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忽視國情、盲目照搬西方經濟學的傾向又有所抬頭,一些在西方國家也存在很大爭論的理論和主張,諸如凱恩斯主義的用高消費和高投資及溫和的通貨膨脹刺激經濟發展的主張等,被不加具體分析地應用到中國經濟的研究和實踐之中,造成了認識上的混亂,并給實際的經濟運行帶來許多消極影響。
我國大學現行的西方經濟學課程使用的課本極其多樣化,但均由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兩大部分組成。目前我國大學廣泛使用的西方經濟學課程經過以古希臘思想家色諾芬為代表的“家計管理學”以及早期重商主義者安·德·蒙克來田、亞當·斯密主張的“政治經濟學”逐步演變而成。西方經濟學的誕生是以19世紀微觀經濟學從經濟學的陣營中獨立出來為標志,并由薩繆爾森在《經濟學》一書中綜合宏觀和微觀經濟學,最初形成西方經濟學的完整體系。此后西方經濟學學術成果輩出,并對整個世界經濟格局起到不可忽視的影響。
二、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必要性
在環境問題日益惡化的今天,如不符合自然發展規律,西方經濟學的發展就會日陷淺灘。為此,在大學西方經濟學課程中滲透環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體表現在:
(一)彌補課程自身缺陷
西方經濟學課程的自身缺陷,總的來說就是傳統經濟學理念的缺陷。從經濟理論來看,西方主流經濟學認為,只有進入市場體系的資源才是真正的經濟資源,才具有經濟分析意義。那些市場上難以計量的東西,如環境服務、自然資源、生態功能等即使很重要,但由于無法通過價格機制進行配置,就無法進行經濟分析,也就當然被排除在經濟理論考察范圍之外了。這種觀念從斯密、李嘉圖開始一直延續到現代經濟增長理論之中。在研究現代經濟增長的許多有影響的經濟學家的觀點中,他們無不忽視資源與環境的地位和作用。他們只是根據報酬遞減現象進行表面化的經濟分析,只注重對資源與環境可以納入市場核算的經濟價值部分分析,從未深究報酬遞減的原因是什么。事實上,對土地等自然資源要素的過度使用超過環境承載力,導致邊際報酬遞減現象。[1]而自然力服務并非是通過狹隘的經濟核算就可以完全計量的。很顯然,在西方經濟學狹隘地崇尚市場機制的視野內是無法看到自然資源與環境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的。為此西方學者埃爾斯曾經形象地比喻道:“看不見的手,沒有綠拇指”。[2]因此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滲透環境教育,能有效促進新時期課程發展。
(二)促進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要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發展。[3]如果人們的過度生產、消費超出環境承載力,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破壞,就會威脅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不經濟”。為此,西方經濟學的覆蓋范圍應從原有的人與人擴大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利益平衡,也就是偏重于循環經濟、穩態經濟研究。循環經濟是指物質、資源的循環利用,以達到節約資源成本目的。穩態經濟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完美境界,指物質、能量能夠得到無浪費的充分再利用。
在21世紀,這個提倡生態文明、發展循環經濟的時代背景下,應將環境教育融入到西方經濟學課堂中,使學生懂得人類如果過度破壞、利用環境,就會造成人類發展的不可持續。
三、在西方經濟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建議
西方經濟學課程分為微觀、宏觀兩大部分,其中微觀經濟學中主要講授關于供給與需求、消費者行為、生產、成本、生產要素定價等理論問題。宏觀經濟學則主要介紹國民收入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增長等理論問題。那么如何在這些復雜的經濟問題中滲透環境教育,使新型的西方經濟學可以彌補對于解釋循環經濟、自然環境與資源稀缺性等方面的缺陷?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微觀經濟學層面滲透
微觀經濟學主要研究單獨個體之間的經濟關系,研究內容主要分為兩個層面:
1.企業層面,西方經濟學主要介紹供給需求、生產、成本等內容。教育者可以以一個企業為例,將循環經濟的清潔生產觀介紹給學生。比如丹麥的瓦倫堡工業園區的建設:這個工業園區的主體企業是電廠、煉油廠、制藥廠和石膏板廠,以這四個企業為核心,通過貿易方式利用對方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和副產品,作為自己生產中的原料,不僅減少了廢物產生量和處理的費用,還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形成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良好循環。通過對瓦倫堡工業園區的建設以及一系列具體數據的換算,學生可以輕易的得出哪種生產模式更節省成本、更環保。從而讓他們受到很好的環境教育。
2.個人消費層面,傳統的西方經濟學所介紹的消費者行為強調“拼命生產、拼命消費”的理念。而通過滲透環境教育,我們則要求學生理解適度消費、層次消費理念。從而使學生建立起一種新的消費觀念,這種消費觀念應該是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綠色消費觀。
(二)從宏觀經濟學層面滲透
宏觀經濟學研究整體經濟學現象,主要包括gdp、經濟政策兩方面內容。
1.關于對待國內生產總值(gdp)的了解應更上一個層次。不能憑借傳統的思路,一味的追求gdp的盲目增長。在傳授與其相關的經濟學理論的同時,引用綠色國內生產總值ggdp概念,使學生在接受傳統經濟理念教育的同時可以認識到它的非決定性。
2.關于宏觀政策方面,可以聯系下新制度經濟學的內容,讓學生們在了解傳統的經濟政策同時,也能了解些關于政府改善生態環境,堅持循環經濟的決心與方針政策。
參考文獻
[1][2]閆敏,循環經濟國際比較研究[m],新華出版社,2006(7),17-18
[3]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我們共同的未來,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2,52
論文關鍵詞 經濟法制度體系 宏觀經濟法 微觀經濟法
在經濟全球化、全球市場化、市場競爭化的大背景下,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越來越離不開經濟法對社會經濟生活的調節。在經濟立法、司法甚至執法過程中,經濟法理論都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經濟法制度體系作為經濟法理論研究的一個基本點,對其進行科學系統的劃分不僅有利于我們對經濟法的整體狀況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同時,當我們從整體框架的意義上對經濟法的制度體系有了認知時,我們將更能從經濟法內部結構的意義上來認知經濟法的本質,從而為經濟法的具體體系的構建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一、經濟法制度體系需要重構問題的提出
從經濟法出現以來,眾多學者致力于對經濟法制度體系進行一個合理的劃分。各家學派的觀點在其學術著作或者編著教材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楊紫烜教授在其編著的《經濟法》教材中提出,經濟法制度體系可劃分為經濟法主體、市場監管法、宏觀調控法等。
李昌麒教授在其編著的《經濟法學》教材中提出,經濟法制度體系可劃分為經濟法主體制度、市場秩序規制法律制度、宏觀經濟調控法律制度等。
潘靜成教授、劉文華教授在其編著的《經濟法》教材中提出,經濟法制度體系可劃分為經濟法主體、市場規制法等。
從統編教材對經濟法制度體系的劃分我們可以看出,其基本上是按現有經濟立法狀況對經濟法律、法規作了一定編排和歸類,看似合理,實際上卻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制度與法律規范的關系。法律制度是指運用法律規范來調整各種社會關系時所形成的各種法律制度,它調整了多少社會關系就包含有多少種具體的法律制度如政治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經濟法律制度等。而法律規范是指通過國家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或者認可的,用以指導、約束人們行為的行為規范的一種。我們不難看出,法律規范是法律制度用以調整不同社會關系的手段而不是劃分標準。因此筆者認為,經濟法律制度體系不應當以法律規范為標準來劃分,而應當按照的法律、法規調整的特定經濟法律關系來確定法經濟法律制度體系。
綜上所述,在分析了我國統編教材對經濟法制度體系的相關內容后,我們應當意識到要正確理解經濟法律制度和經濟法律規范的關系,以特定經濟法律關系為標準來破解經濟法律制度體系的內涵和外延。現在,我們就沿著這個思路進一步對經濟法制度體系構成進行分析。
二、整體構成
法國經濟法學家A.雅克曼與G.施朗斯曾提出過微觀經濟法與宏觀經濟法的劃分,他們把以規制企業為中性的法律統稱為微觀經濟法;而把規制整個經濟活動為中心的法律統稱為宏觀經濟法。在傳統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學被分為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兩個領域。
筆者認為,微觀經濟法,主要是調整在財富創造領域(直接創造領域)、市場競爭領域(經營者與經營者作為市場競爭主體間的競爭關系)、及生活消費領域中的經濟主體間的特定經濟關系的法律。統編教材所劃分的經濟法制度體系沒有提出市場經營者與經營者之間競爭關系調整的歸類,這無疑是一大缺陷。
而宏觀經濟法,主要是調整生產領域中國家調控的整體合作和國家介入微觀經濟領域的國家幫助,以及消費領域中國家消費和社會消費中的特定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統編教材涉及這一部分的所劃分的經濟法制度體系并不全面,值得我們去完善。
下面,筆者將從微觀經濟法和宏觀經濟法的劃分為視角,以特定經濟法律關系為標準來重構經濟法制度體系,從而更好的讓微觀活動與宏觀控制結合起來,保障國民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微觀經濟法律制度
微觀經濟法側重于監管,監管在財富創造領域中勞動者直接創造財富、市場競爭領域中經營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競爭關系,以及生活消費領域中法律與不正當競爭、保護消費者的問題。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的相關法律如《個人獨資企業法》,《破產法(試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可以成為中國微觀經濟法的主要的來源。
(一)財富創造領域
微觀經濟法中的財富創造領域主要是指財富的直接創造領域,表現為一種合作創造與分享,這種合作創造是由勞動者進行的,因此也應由勞動者共同分享收益。筆者認為,勞動者可以分為主動勞動者和被動勞動者。主動勞動者,顧名思義,是指主動進入財富創造領域,占據優勢地位的勞動者,主要是指投資者。被動勞動者則是在主動勞動者投資的公司、企業進行直接勞動,與主動者一同對公司財產進行生產性使用的勞動者。由于被動勞動者普遍不具備稀缺性,依賴于主動勞動者的投資,因其在利潤的分享上仍不可與主動勞動者同日而語,被動勞動者的弱勢地位在目前一直存在著。主動者與被動勞動者對于公司而言,都是經營者,共同對公司財產進行生產性使用(只是使用方式不同),合作經營公司。
勞動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勞動創造能力,經營者們運用自己的勞動能力創造財富,促進公司、企業發展。財富創造領域的微觀經濟法調整公司、企業的主動勞動者與被動勞動者之間共同創造財富和相應地分配利益的關系,這可以從利益分配上公正地保障人們的經濟發展權,使人們基于對各自利益的關心促進整個公司、企業的發展,從而創造出更多的利益。
(二)市場競爭領域
微觀經濟法在市場競爭領域所調整的是經營者與經營者作為市場競爭者之間的競爭關系。筆者認為,競爭,是創造能力的比賽,是創造力權在競爭領域的表現,而不是財產權、公權力的比賽。法律的內部目標是體現公平,外部目標是追求效率,運用法律來保護能力的競爭可以從根本上實現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滿足消費者需求,降成本、提效益、增品種,實現交易機會,提高市場份額。
目前,在我國市場競爭中較普遍的存在著運用財產權、公權力干預競爭的現象。其實,財產權與公權力可以參與市場競爭,但是不能直接參與,而應當間接參與入競爭中。經營者可以行使財產權,使用資金培養勞動者的創新能力和業務素質,通過提升勞動者的自身能力來創造財富,提高市場競爭能力;而公權力的行使者們,可以通過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限制市場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競爭者的合法權益,為創造能力的提升創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以此達到參與市場競爭,獲得利益的目的。財產權和公權力的這種間接參與,不僅沒有違背公平,在穩定市場的同時發揮了自身優勢,以此獲得長足發展。
(三)生活消費領域
生活消費以競爭為基礎,在通過競爭法調整之后,主動勞動者獲得交易機會、交易份額,完成交易,而被動勞動者獲得工資、獎金、紅利等,由此勞動者們進入生活消費領域。
在生活消費領域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消費者弱勢問題。作為一個法制社會,我們在處這一問題時,應當制定相應的法律去規制經營者的優勢濫用,同時,還要鼓勵消費者同不正當競爭的經營者做斗爭,不僅由國家對不正當競爭者進行懲罰,而且還需由加害人對被害人進行賠償,并對主動追究的被害人加以獎勵。這樣一來,這不僅維護了消費者權益,也限制了經營者的不法行為,有利于生產力發展;其次,這有利于維護競爭公平,使正規經營者獲得更多交易機會和交易份額;再次,這有利于維護市場正常秩序,提升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
四、宏觀經濟法律制度
宏觀經濟法側重于調控,調控生產領域中國家機構與市場經營主體的合作,調控國家消費、社會消費等問題。它從社會總資本增值,即國民經濟總體發展的角度來調整特定主體間的經濟關系,采用促進國家機構與市場主體合作共贏、介入微觀經濟領域幫助合法主體等手段保障整個國民經濟充滿活力和增強國家的經濟競爭力,以達到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的目標。計劃法、財稅法、金融法、政府采購法、涉外經濟法、國際經濟法等是宏觀經濟法的主要來源。
(一)生產與競爭領域
競爭有利于平等的發展,使人們在經濟發展中享受到種種利益。但是競爭的自發性最終會導致兩極分化從而造成經濟過剩的經濟危機直至政治危機。同時,以社會化生產為基礎的競爭還會加速資源的枯竭、環境的惡化和生態失衡,這種狀態的持續會形成資源、環境及生態危機,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將不可持續。競爭作為人類社會的生存斗爭,是不可能由自然界自行平衡的,只有由人自己加以制衡才能預防和減輕危害。所以,競爭所引發的社會危機和自然危機是國家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控制的原因。因此,國家需要在生產和競爭領域中進行調控,以減少損失,防范危機的轉嫁。
在筆者看來,國家對國家經濟不應只承擔政治責任,還應承擔經濟責任,在此層面上,經濟法是國家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法。在生產領域中,國家作為經濟主體,國家機構應該與市場經營主體合作,在市場主體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造成整體非理性的狀況時,國家機構理應并且有權對此行為進行調控,這種調控不是民事行為(無違約),也不是行政行為(無侵權),而是國家作為經濟體,在國家機構與市場經營主體雙方行為都是正當行為時,市場監管者與市場經營者的整體合作。同時,國家也應當介入市場主體間的微觀經濟領域,在市場主體的個別合作中出現一些經營者利用不正當競爭,濫用壟斷地位,以損害市場競爭者和消費者的利益來獲得更大的利潤等問題時,國家應幫助合法主體,采取如為受害者代為訴訟等措施,更徹底的實現合法主體與國家的整體合作。
(二)消費領域
筆者認為,在宏觀經濟法律制度中,消費領域可以分為國家消費和社會消費。
【關鍵詞】 環境成本; 計量; 披露; 關聯會計
引言
當前,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球熱議的焦點問題之一,環境系統作為由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共同組成的開放系統,其核心的環境成本具有極大的特殊性,環境成本的成因及屬性均有別于一般意義上的企業成本或經濟成本。為此,環境成本成為理論與實務界廣泛關注與探討的議題。目前,研究者對環境成本的概念界定及其計量方法和口徑尚未統一,企業對環境社會責任成本的信息披露也并不充分。2006年,我國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在成本核算方面進一步完善了成本補償制度,同時將企業擔負的社會責任引入到會計系統中,上述相關規定將有利于更加科學、合理、全面地反映會計信息,并為環境成本的計量與信息披露指明發展方向。鑒于此,考慮到不同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環境信息的不同需求,以及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新模式的迫切需要,文章從關聯視角入手,拓展成本計量和信息披露的概念范圍、主體范圍、內容范圍、計量范圍、方法范圍、披露范圍等,試圖在一個更為宏觀的層面上,進行環境成本的計量與環境信息的披露研究。
一、關聯法與社會關聯會計
環境成本確認、計量、披露標準及方法的變化需具有一定的方法論基礎。本文選擇的關聯視角源于會計關聯法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關聯會計理論體系。
所謂關聯,是一種哲學的思維方法,其本質就是從事物的內在特征出發,基于客觀規律及客觀現實,建立不同事物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從而使不同事物關聯于一個有機系統之內的思維和研究方法。在我國,以關聯為主要研究方法,較為系統地探討社會關聯會計的學者是王曉東。將關聯思想應用于會計領域即產生會計關聯法,主要是指在會計研究的過程中,遵循辯證唯物主義普遍聯系的原理,從會計事物的本質出發,建立不同會計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找到會計事物產生的根本因素及關鍵影響因素,進而通過理論設計、制度設計、方法設計等引導會計事物的發展方向,實現企業目標或社會目標。
在會計關聯法下關聯會計理論體系得以建立。關聯視角下,以傳統的財務會計為基礎,環境會計、社會責任會計、人力資源會計、增值會計等新興的會計領域都被納入到社會關聯會計的研究范疇,而社會關聯會計模式下的成本核算,將是傳統生產經營成本基礎上的完全成本,是包含了環境成本、社會責任成本在內的全部外部性成本。將關聯思想應用于環境成本問題研究,其核心是拓展傳統環境成本會計確認和計量的企業主體邊界,對環境成本的確認、計量、報告進行關聯視角下的重新界定。
二、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界定環境成本的已有定義
(一)國外會計機構對環境成本的定義
國外會計機構對環境成本的定義以聯合國國際會計和報告標準政府間專家工作組(isar)、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日本環境省及荷蘭國家統計局(cbs)等為代表。
其中,isar的定義較為系統和完整的闡述了環境成本包括的主要內容。首先,在isar1998年第15次會議上,isar通過了《環境成本和負債的會計與財務報告》(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for environmental cost and liabilities)立場公告。在立場公告中,isar提出:“環境成本是指本著對環境負責的原則,為管理企業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業執行環境目標和要求而付出的其它成本。”這一定義從微觀角度限定了企業環境成本的主要內容;其后,isar在《環境管理會計:政策與聯系》中,進一步擴大了環境成本定義,將與環境破壞和環境保護有關的全部外部成本和內部成本納入環境成本范疇。
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將環境成本分為環境措施成本與環境損失成本。本質上來說,cica對環境成本的定義同樣是微觀的企業環境成本。cica將企業主動對環境進行保護而產生的成本定義為環境措施成本,即企業保護再生或不可再生資源而采取的行動成本或為減少、修復已造成的環境破壞而采取的行動成本;環境損失成本則是指企業因為環境問題而發生沒有任何利益回報的凈損失,比如,因違反環境法規或破壞環境而支付的罰款、賠償金等。
日本環境省稱環境成本為環境保全成本,主體界定仍然是企業,是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將環境保全成本定義為企業為保全環境而付出的費用和投資。環境保全是企業為降低環境負荷而采取的一種環境保護活動,該成本定義類似于cica定義中的環境措施成本概念。此外,荷蘭國家統計局(cbs)對環境成本的定義與日本環境省類似,同樣將環境成本定義為環境保護成本,即“出于防止企業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所發生的成本”。
國外會計機構對環境成本的定義一般基于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目的,因此,主體界定為企業,是一種微觀的環境成本。與此同時,環境成本內容多以環境保護為主,是一種積極的環境成本定義。
(二)我國會計學界對環境成本的定義
20世紀90年代,我國學者對環境成本的界定以郭道揚、陳思維、朱學義等為代表,以上學者對環境污染控制成本以及污染本身造成的損失進行分類和計算,認為環境成本主要包括:資源消耗成本、環境支出成本、環境破壞成本、環境機會成本等。
近年來,有關學者對環境成本的定義有所拓展,但本質上仍然圍繞企業微觀的環境保護和維護成本展開,如黃蕙萍、成(2000)將環境成本分為三部分,一是正常的環境開發成本,二是環境凈化和環境損害成本,三是環境的外部性成本,即因環境資源使用而對后代所造成的效益損失成本。惠尚文(2003)進一步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環境資源的使用、損耗、保護、恢復所支付的成本費用,歸納分類為耗減成本、損失成本、恢復成本、再生成本、保護成本及替代成本。
我國學者對環境成本的定義較國外會計機構更為細化,但從本質上來看,我國及國外會計機構對環境成本定義的立足點都是企業,其界定都是針對微觀環境成本而進行的。
論文 聯盟
(三)關聯視角下對環境成本的界定
基于不同的主體視角,環境成本的界定有所不同。上述概念的差異即體現了不同主體視角下的不同概念范圍。綜合來看,會計學界對環境成本的界定是立足于企業主體的微觀環境成本,根據主體的計量目的不同,又可進一步區分為微觀財務成本和微觀經濟成本。李明輝(2005)將企業的環境預防、維護和發展成本,環境的治理成本以及因遵循環境法規而導致的環境成本等納入微觀財務環境成本的確認范疇,從財務確認、計量的角度將企業承擔的、影響企業財務成果、與環境相關的直接和間接支出定義為微觀財務環境成本。而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社會環境造成的經濟損失總和定義為微觀經濟環境成本,其實質是企業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微觀經濟成本包括了企業活動可能對外部環境造成的全部貨幣性或非貨幣性損失,其中貨幣性損失可量化,通過一定的方法可以在會計核算系統中予以反映,而非貨幣性損失,如因企業污染而造成的周圍居民壽命降低、水質下降等等則無法在會計核算系統中量化反映,因此,在目前的會計體系下,微觀經濟成本不計入企業產品成本或期間費用,因而對企業的財務成果沒有影響。
由于當前能夠進入會計核算體系的主要是微觀財務成本,因此,環境成本的計量和披露范圍在會計系統中被限制和縮小了。為了全面反映企業與其所在的社會系統之間的環境交互關系,首先要拓展環境成本研究的主體,即在關聯視角下,重新界定環境成本。
關聯視角下,企業的本質從社會契約轉變為社會價值鏈中的一個節點,稱為社會關聯體。每一個社會關聯體都存在于社會關聯網絡之中,通過不同的關系與其他社會關聯體交互,同時負有向所有利益關系的關聯體提供信息的義務。在關聯視角下,企業本質的轉變要求對成本的界定從整個物質世界循環的角度進行,即成本不僅要考慮人類勞動耗費的補償,而且要充分考慮自然界各種物質資源的耗費、破壞的補償及更新或復原的補償,從而使自然界保持其原有的良好狀態,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從這個角度出發,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應該反映人們為制造該產品所付出的全部代價,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生產經營成本,也包括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社會成本。這種反映生產某產品或提供某種勞務人們所付出的全部代價的成本稱為完全成本。因此在關聯視角下,微觀層面上研究的完全環境成本,是指包含了微觀財務環境成本和微觀經濟環境成本的環境成本總和。
此外,當所有企業都成為社會價值鏈中的社會關聯體時,由于負外部性而產生的微觀經濟環境成本在整個關聯網絡中可以被整合為社會視角下的凈損失,即宏觀環境成本。關聯研究法允許將研究的主體范圍拓展到關聯體及其關聯關系,于是,內含于整個關聯網絡之內的每一個社會關聯體,可以作為環境成本的動因,與此同時關聯體之間的關聯關系也成為環境成本的驅動因素,整合了關聯體及其關系的關聯網絡作為主體,環境成本的范疇便從微觀拓展到了宏觀,在單一的微觀財務環境成本計量的基礎上,微觀經濟環境成本及宏觀環境成本的計量和信息披露成為可能。
三、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計量
(一)傳統環境成本計量模式
會計學中使用的狹義成本計量是指運用一定的計量單位,選擇被計量對象的合理屬性,確定應予記錄的各種經濟事項或交易活動及其影響的數量,進行成本歸集和分配的處理過程。成本計量模式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概念,從時間維度上看,分為傳統成本計量模式、現代成本計量模式和未來成本計量模式。
傳統環境成本計量模式嫁接于會計賬戶系統之上,是以微觀財務環境成本計量系統為核心,是以企業為主體的封閉系統。其成本計量過程如圖1所示。
由于傳統的環境成本計量系統依賴于會計的賬戶系統,因此,在結構上存在先天的缺陷,無法很好地滿足多目標、多層次、綜合性的信息要求,對于信息使用者而言,面臨著相關性消失的嚴峻挑戰,因此,需要在拓展的環境成本主體基礎上,建立和發展新的環境成本計量模式。
(二)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計量模式
會計的關聯法將環境成本的計量主體拓展到社會關聯體及其關聯關系,由此在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的確認、計量需要建立新的計量目標、對象、系統以及相應的方法。
1.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的計量目標
環境成本的起因與產品成本不同,它以環境負荷的發生和消減為起因,而所謂環境負荷,概括地講就是指社會關聯系統中,社會關聯體(包括個人與組織)對其系統內的環境所產生的負擔影響,包括社會關聯體直接利用環境資源所產生的負荷以及對環境造成損害所形成的負荷。因此,企業的環境成本就成為企業為減少環境負荷而付出的資源投入,這是傳統環境成本進行計量的目的。與此相區別,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計量以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帕累托最優為目標,為社會關聯網絡上的各個節點關聯體(包括社會大眾)提供利益相關的信息,為國家、企業、個人的戰略、規劃及發展決策提供有用信息。
2.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的計量對象
以關聯為基礎,環境成本對各個社會關聯體的環境負荷進行計量;同時計算關聯網絡上由于外部性而造成的環境經濟成本;最后,從整個社會的層面上計量整體的宏觀環境成本。
3.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的計量系統及計量方法
多層次、多維度、復合結構、開放性是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計量系統的主要特征,操作中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建立環境成本計量系統。
(1)基礎層:各社會關聯體自身的環境成本計量
該層次的環境成本計量是實現環境成本關聯計量的基礎,是在吸收借鑒現有財務環境成本計量模式的基礎上,突破會計賬戶框架,基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將成本計量與企業的戰略層、管理層、作業層相結合,滿足“不同目的,不同成本”要求,將服務于企業內部管理目的的環境成本納入微觀成本計量框架,建立多層次、復合結構的開放式成本計量系統,以此為不同關聯體之間建立關聯關系奠定基礎。具體可以采用作業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完全環境成本法等。
(2)網絡層:關聯體之間的環境經濟成本計量
經濟環境成本發生在關聯體的關聯網絡之間,引起負的外部性從而使其關聯網絡中的其他關聯體產生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又稱負外部性,是指由受益人之外的主體所承擔的成本,即某種不良的環境后果由主體a引發,但相應的損失卻由主體b來承擔。這些不良的環境后果主要有:未得到補償的健康影響、自然資源的折耗、當地生活質量的變化、噪音和美學的影響、長期廢棄物的處理、殘余氣體和水的排放等等。當前理論研究中主要觀點是將外部成本內部化,但在關聯視角下,該外部成本可以單獨計量,作為整個社會的凈損失予以反映,可以采用直接市場法、替代市場法、意愿調查法等。
(3)宏觀層:社會綜合環境成本計量
全部關聯體的有機整合成為宏觀環境成本的計量主體,宏觀層面上的社會環境成本不是微觀社會關聯體環境成本的簡單累加,因為在網絡層面外部環境成本的作用下,經濟關系之外的價值體系被納入宏觀環境成本的計量范疇之內,即宏觀環境成本還需考量承擔的社會環境責任成本。在社會環境責任成本中,除因外部性而產生的社會成本(如處理廢水、廢渣、降低能源消耗、對社會環境治理、居民身心健康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外,還包括因對社會福利的貢獻而付出的社會環境責任成本。對企業在全社會范圍內付出的環境責任成本確認和計量的難度較大,當前較普遍采用的計量方法有:調查分析法、支付成本法、成本收益法、替代品評價法、社會公正成本法、影子價格法等。
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綜合計量系統如圖2所示。
四、關聯視角下的環境信息披露
與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計量相對應,為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需求,環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也應在上述三個層面上分別進行,由國家統一規范,并將信息匯總為一份綜合報告。
(一)定量披露
關聯視角下的環境成本信息披露應首先包括定量信息,如微觀環境成本費用、外部環境成本費用。環境成本報告可以采取環境成本與經濟效益比較型模式(如日本富士通公司)或環境成本與環境負荷比較型模式(如日本理光公司)。
(二)定性披露
與企業社會責任成本有關的信息可采取定性披露為主的方式,在定性披露部分,可直接采用文字表達法進行敘述性反映,即以非正規形式或用文字說明企業經營活動對社會環境的影響、承擔了哪些環境社會責任等,或者以附注形式反映。
(三)綜合披露
以關聯整體作為報告主體,還需要披露宏觀環境成本信息,定量計算綠色gdp等或定性分析整個社會的環境責任履行現狀。
五、結論
成本動因的特殊性導致對環境成本的確認、計量與披露不同于一般的企業成本。當環境問題成為全球焦點問題之一時,對環境成本的量化必然突破單一的企業邊界,需建立起多層次、多維度、綜合性的開放計量系統。會計的關聯法恰恰契合了這一需求。為此,本文從關聯視角入手,深入探討了與環境成本有關的要素及其影響關系,在關聯視角下重新界定了環境成本的范疇、計量主體,構建了多層次、多維度的綜合環境成本計量系統,得出的主要結論如下:
第一,關聯視角下,環境成本的計量主體為各關聯體、關聯體間關系及內涵了價值體系的整個關聯網絡;
第二,關聯視角下構建的環境成本計量系統,其計量目標、計量對象、計量方法均有所變化和拓展,整個計量系統分為基礎的微觀環境成本計量層、多維交互的外部環境成本計量層以及整合的宏觀環境成本計量層;
第三,與三層次的環境成本計量系統相對應,對環境信息可采用定量披露、定性披露以及綜合披露等不同的方式。
【參考文獻】
[1] 王曉東.企業社會關聯會計問題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2] isar,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for environmental cost and liabilities[m],1998.
[3] 黃蕙萍,成.論國際貿易中的環境成本內在化問題[j].武漢工業大學學報,2000(6):97-100.
宏觀經濟調節——電子政務服務于傳統的調節資源流向、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目的;
微觀經濟管理——信息網絡手段被用于政府對經濟行為主體的精細化管理,通過創新管理方式實現政府的企業化管理;
產業結構調整——電子政務建設在創造對IT產業巨大需求的同時,也在促使整個經濟產業結構向信息化轉移,“以電子政務帶動信息化”戰略直接帶動了軟件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電子政務直接促進了政府信息公開與寓管理于服務之中的政府管理理念的轉變,為經濟發展提供一個公開、透明、誠信、高效的有利環境。下面即對電子政務的上述四項具體經濟職能進行討論。
一、宏觀經濟調節
在物理環境下,政府一般通過法律與經濟政策,運用利率、匯率、稅率、物價以及其他的宏觀經濟杠桿工具來調節整體經濟走向,實現經濟穩定發展。這些宏觀經濟杠桿能夠有效地引導社會經濟資源流向具有較高經濟效益的行業,以提高全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就電子政務的宏觀經濟調節功能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需求調節作用。政府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建設為國民經濟增加了巨大的有效需求,直接拉動了國內IT產業的發展。當然,從長遠來看,政府信息化與電子政務的這種需求拉動作用畢竟是有限的,與當前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的落后狀況密切相關。實際上,當前的信息化主要是硬件設備和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是信息化建設投資的骨干部分,待這一輪熱潮過去之后,政府信息化的投資將歸于平緩。因此,電子政務的這方面經濟職能不應過分強調。
其次是決策輔助作用。正確的經濟決策有賴于全面準確地把握經濟形勢與發展趨勢,而這就要求建立綜合復雜的宏觀經濟數據庫,及時掌握行業發展動態及物價、資金流動、需求變化等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的變化情況。這在以往的情況下是難以做到的,因為宏觀經濟信息的不完全、不充分而導致的“政策失靈”現象經常出現。而在信息網絡時代,憑借電子政務系統,中央或省級政府通過整合各政府部門在開展對企業和公眾的管理與服務(G2B、G2C)以及在進行市場監管過程中所收集到的經濟信息,能夠很快地應對市場信號的變化,隨時對影響市場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實施引導和組織。在這里,有兩點非常必要。一是宏觀經濟決策有賴于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精細化管理(如通過應用客戶關系管理技術對重點經濟活動主體進行管理與服務),并對來自不同經濟領域的微觀經濟數據進行整理與系統分析,從而得出有價值的政策信息;二是對反映市場形勢變化的經濟指標能夠進行跟蹤,及時了解影響其變化的主要因素。而要獲得這兩方面的信息,必須確保以下兩點:一是對中央各職能部門的業務管理信息能夠進行整合,并能夠及時地匯總各級地方政府的信息;二是全國統一市場的形成以及管理體制的協調。這就要求克服部門信息孤島、條塊分割的弊端,從政府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的表現形式來看,這就相當于要求以“金字工程”為代表的垂直業務系統和各級地方政府門戶網站在業務協作與管理流程的一體化方面能夠逐步“融合”。
中國早在1986年即開始建立國家經濟信息系統(SEIS),開設了7個業務應用系統:宏觀經濟預測系統、企業和產品信息系統、價格和市場信息系統、世界經濟信息系統、經濟法規系統、國外貸款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政府投資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而從實際效果來看,SEIS所發揮的作用其實很有限,除了因為原先的服務計劃經濟的目的外,還存在著管理體制、與信息化的要求結合不夠緊密、內部運作機制不暢等諸多問題。因此,有必要按照上述要求對國家經濟信息系統進行調整與改革,通過體制改革、業務整合以使國家的宏觀經濟能夠適應信息化時代的挑戰,為國家宏觀經濟管理與決策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微觀經濟管理
從管理體制上講,在物理環境下中國對微觀經濟的管理事實上存在著“條”與“塊”分別管理的現象。從業務來看,“條”的管理主要包括稅收(國稅)、工商管理、檢驗檢疫、海關等。而且,從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的職能管理有日益收縮與集中的趨勢,例如,從2004年開始,有關土地管理的權限又上交一級,實行省級直管。在“條”的管理中,又分“全垂直”與“半垂直”兩種,“全垂直”是指有關的業務、人事與預算完全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最典型的如海關、國稅等;“半垂直”管理是指有關的業務、人事與預算等由地方和中央共同管理,像土地管理、工商管理等。“塊”的管理主要包括內外貿易、統計、人事、勞動保障等,在這些職能中,對經濟主體及其經濟事務的管理職能相對較少,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服務的職能卻比較多,如文化、教育、衛生、交通、水利等職能。
從實施情況來看,上述物理環境下的經濟管理格局基本上被搬到了網絡環境下的電子政務領域。實際上,政府對微觀經濟的管理事務繁雜瑣碎、費時費力,因此借助于信息網絡技術代替人力從事相關的事務性管理,在電子政務發展初期,確實能發揮提高基層管理機構的工作效率、增加行政透明度、防止腐敗的作用。在這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領域的電子政務最能體現這種作用,其業務類型包括有關的表格下載、網上企業申請登記、網上年檢、資質鑒定、業務申請登記、商標管理以及各類行政許可事項等。其中每一類業務又都包含了不少的工作,如“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名稱登記管理”就包括“申請人申請辦理企業名稱預先核準的”“申請人申請辦理企業名稱變更預先核準的”“申請人申請辦理個體工商戶(坐商)及申請名稱的個體(攤商)申請名稱預先核準的”這樣三類工作,每類工作都必須交納不同的手續材料。由于“條”的政府部門其工作職能相對比較專業,業務內容比較單純,對其他業務整合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這些部門在電子政務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阻力相對較少,也容易取得成效。同時,根據2002年的《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指導意見》(即17號文件)的規定,“條”的政府部門的信息化(以“金字工程”為代表的垂直系統)的建設經費由中央財政承擔,建設資金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證,因而這些職能部門的微觀經濟監管事務的信息化能夠快速建成并取得實效。
而對于各級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設,特別是政府門戶網站及其相應的電子政務互動業務來說就沒那么好辦了。除了因為網絡建設資金的緣故外,更多的則是因為難以真正地開展網絡互動業務。其實,就“條”與“塊”在為企業提供方便的積極性方面,地方政府比“條”的職能部門更甚,因為企業對地方政府的利益影響更大,而對“條”的職能部門來說,并沒有多大的利害關系。因此,地方政府在通過門戶網站為企業提供互動的“一條龍”服務方面有著很強烈的愿望。現實中也是如此,那些希望實現信息共享的通常總是作為“塊”的各級地方政府。然而,對微觀經濟進行管理與服務的要害環節都已被各“條”的職能部門所分割了,如工商注冊登記、稅收、海關等,地方政府要真正開展“一網式”服務,就得跟每個“條”的職能部門協商,而其效果卻總是難以讓人滿意。因此,傳統的物理環境下的一些制度安排開始與電子政務應用產生了沖突,而且原來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到網絡環境下變得更為嚴重了,如因職能或業務的明細分工而導致的“信息孤島”現象。這也就是當前政府門戶網站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的根源。所以,隨著信息化的深入展開,政府的微觀經濟管理職能有必要進行遷移。除了傳統的微觀經濟管理之外,電子商務則為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提出了又一項嚴峻的挑戰。電子商務的交易方式、交易過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微觀經濟管理手段難以應付。電子商務的最大特點是對其他交易環節的配套條件要求更高,如必須具備征信管理體系、網上支付、物流配送體系等做支撐。這就要求對原來的“條、塊”分離體制進行調整,從政府管理職能上理順各方面的關系。
從政策上講,政府職能要從物理環境向網絡環境轉換,其關鍵是要處理好“條”“塊”之間對微觀經濟管理事務的日常管理關系。這可以有兩條路徑,一是“條”“塊”之間共享業務信息,二是“條”的業務權限向“塊”的轉移。從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權力關系來看,第二條路徑是不容易走通的,因為這會影響中央對地方經濟的控制權,從而進一步影響中央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節能力。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在利益關系方面可能存在沖突,如果地方管理權限過大,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就往往得不到地方的配合,政策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雖然也可將部分職能由“全垂直”向“半垂直”轉換,但是就中國經濟發展的總趨勢來看,只會有更多的經濟管理職能由地方政府向上級甚至是中央轉移,而不會發生相反的變化。從職能轉變的可操作性來看,第一條路徑倒是比較可行的,因為這并沒有涉及業務處理過程及其實際管理權限的轉移,實施起來阻力會相對較小。
其實施過程可以采取如下形式:在一級政府建立信息資源管理中心(但最好是在地市級;對直轄市而言,只建立市信息資源管理中心即可),將本地區的相關政府信息集中存放;同時,與本轄區內的各相關的“條”的職能業務部門的信息資源庫建立邏輯聯系,本級政府機關通過政府門戶網站獲取各類業務所需的數據。這樣,該級政府即可自如地根據互動業務的需要而建立網上業務流程。實際上,就電子政務的業務流程重組來講,“條”的各職能部門僅僅是為企業服務的業務流程上的一“段”,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將這些“段”經過排列組合而連接成系統完整的業務流程。從技術和理論上講,如果能夠建立完善的政府信息資源目錄與信息交換體系,并據此實現信息的完全共享,那么,即使是按照第一條途徑也可建立跨行政級別的業務流程,下級政府門戶網站也可以依據上級“條”的職能部門所建立的數據庫而整合完整的電子政務業務流程。
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真正要做到這一點還很難。這里有個誤區,也就是這些“條”的職能部門總是將自己所握有的數據信息看作是體現自身權力的代表和象征,不愿意讓其他部門共享自己的數據信息。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從國務院的角度頒布與實施有關政府信息共享的行政法規,對有關資源共享問題作出明確的規定,以促進地方電子政務的發展,從而提高地方政府管理與服務微觀經濟的能力。
三、產業結構調整
電子政務對整個產業結構的調整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電子政務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所具有的投資效應。這一點已在電子政務的“宏觀經濟調節”一節中談及,這里要強調的是,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在發揮需求調節作用的同時,亦在促進IT產業的發展,直接促進整個產業結構向信息化轉型。與此同時,除了電子政務的硬件基礎設施能夠為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動力外,電子政務的日常運營、管理與維護等也為IT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市場機遇。實際上,硬件建設只在電子政務發展的初期具有重要的投資拉動作用,隨著電子政務的日益成熟,以外包為業務形式的電子政務IT服務將為IT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市場動力。
二是電子政務的業務拉動作用。也就是說,企業和公民為享受到政府通過信息網絡提供的管理與服務,必須首先具備能夠連接到互聯網的終端設備。雖然就某個企業來說,這種要求不會對產業結構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是一旦企業應用規模達到一定水平,這種購買力將成為一個規模龐大的市場。與此同時,一些企業會由此而對信息化的應用效果獲得巨大的認同,對企業自身管理的信息化也會相應地產生需求,如CAD、MIS、ERP等系統的應用。當然,這種影響是比較緩慢的,它只有在整個社會的信息化應用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相應的配套條件都已具備的情況下,企業信息化的應用效果才能顯現出來。同樣,一般公民也可能受電子政務的影響而搭上信息化的快車。可以認為,政府部門的信息化本身會對整個社會的信息化產生重要的拉動作用。因此,2002年提出的“以電子政務帶動信息化”的主張有著合理的依據,多年來的發展事實也證明其效果是明顯的。
三是政府信息資源對現代服務業的促進作用。根據有關學者的看法,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歷了農業社會、工業社會,現在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農業社會,土地是最豐富的資源,也是最重要的資源;在工業社會,資本是最豐富也是最重要的資源;而在信息時代,信息則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資源。從產業結構的分類來看,信息資源服務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在整個服務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從整個社會的信息資源分布來看,政府信息資源占其中的70%以上,對整個信息資源服務業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信息資源服務市場來看,政府信息資源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是信息咨詢、市場調查等信息資源增值服務行業的基礎,因此政府信息資源政策將能夠有力地促進信息資源服務業的發展。國家對信息資源服務業的發展非常重視,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04]34號,以下簡稱34號文),34號文將信息資源劃分為政務信息資源、公益性信息資源以及商業性信息資源三類,并對每類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提出了專門的政策意見。不過,就實施來說,34號文仍然顯得過于原則性,對一些具體問題并未作出明確的實施政策。如對17號文件中的人口、企業法人、宏觀經濟、空間地理信息等四個基礎信息資源庫的性質問題則未做界定,也未對其建設、運營、應用與管理問題做具體的安排,這不能不說是該文件的一大缺陷。此外,該文件在討論信息資源類型的劃分時,用的是“政務信息資源”而非“政府信息資源”,從外延上講,前者是后者的子集,因此這實際上也限制了政府在促進信息資源服務業發展、實現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的職能作用。
為促進政府信息資源對現代服務業的促進作用,應該考慮以下的途徑:
一是強化《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工作。明確政府信息的具體內容、公開與保密的界限,明確信息公開的方式、方法及職責、收費原則。
二是實現政府信息資源的數字化與網絡化。長期以來,我們一直習慣于政府信息的物理保有方式,對數字化保存不太熱心,這種心理作用嚴重地阻礙了政府信息資源的價值實現進程。為此,必須從組織、資金和人才保障方面促進政府信息資源的數字化、網絡化工作,并將其看作是促進電子政務發展的基礎性工程。
三是通過上述四大基礎信息資源庫的共建共享,實現政府信息資源在各級政府機構之間的資源共享進程。這也是提高政府信息資源市場價值的重要途徑。分散割裂的政府信息不僅不利于電子政務的開展,也減低了政府信息的市場價值,因此,必須從產業發展的角度規劃政府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利用。
四是增加政府對市場信息資源的需求。政府不僅充當信息資源的供給者,也是信息資源的需求者。以往政府在做相關決策的時候,通常憑借過去的經驗或是有關的文件,而這對本地經濟發展來說政策的效果并不一定好。為此,中央政府一直強調各級地方政府要注意政策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加強對現實經濟的研究。因此,各級政府部門應該轉變觀念,充分發揮信息咨詢與市場調研公司的作用,培育信息資源服務業中介市場,以促進整個信息資源服務業的發展。
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
就電子政務優化經濟發展環境而言,可以從經濟發展的一般狀況和電子商務兩個層面來分析。
就經濟發展的一般層面而言,電子政務的職能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政府信息公開透明以及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電子政務既為本地企業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外部發展環境,也提高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
二是電子政務為構建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提供了新的更為有效的運行環境。在傳統的技術條件下,社會誠信除了有賴于歷史人文因素外,也需要政府或行業的強制手段或措施,而這樣做的成本相對會很高、時間也相對較長久,因而社會與市場誠信一直難以建立起來。如果政府應用信息網絡技術建立企業或個人的誠信記錄,那么只須較少的社會成本就能很快地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有效規范各類經濟行為的誠信網絡,為合同執行與其他各類經濟交易提供安全保障。這樣做的前提條件是金融、財稅、工商、質監等諸多政府部門應通力合作、共享有關市場交易信息,為全社會共同構筑一道嚴實的誠信安全網絡。例如,就個人征信信息系統而言,除了包括個人身份識別信息外,還包括商業銀行的貸款信息、信用卡信息、非銀行信用信息、法院民事判決、完稅情況等信息,這就要求共享各公安機關、司法機關、稅務機關、商業銀行等諸多部門的有關業務信息。實際上,如果這樣的征信系統能夠建立起來并在全國范圍內聯網應用,那么就能夠輕易地控制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各類炒房行為,為落實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提供有力的政策手段。
就網絡交易特別是電子商務而言,它所需要的發展條件相對較多,總的來看,這些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有良好的法律法規環境。因為電子商務與傳統的交易過程、交易形式等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必須就此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加以規范,而這屬于電子政務的法治職能。
二是必須具備良好的網絡信用環境。根據國際發展經驗,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是電子簽名技術。雖然中國李廣乾?論電子政務的經濟職能從2005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電子簽名法》以及《電子認證管理辦法》為電子簽名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該法律真正要實施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它尚不能完全地應用于電子政務領域。為此,今后政府的職責就是要盡快完善電子政務領域電子簽名的有關規定,通過電子政務領域的應用來帶動電子簽名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應用。
三是網絡支付體系的完善,即網上銀行的普及。
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的哲學線索和歷史線索全文如下:
摘 要:針對國際貿易理論本科教學中存在的難以在知識的深度性和課堂的生動性之間把握平衡等現實問題,認為,在教學中缺乏哲學和歷史思維的導入是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礎上,對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存在的哲學線索和歷史線索進行完整的梳理和提煉,希望有助于同行本科國際貿易理論的教學和研究。
關鍵詞:國際貿易理論; 本科教學; 哲學線索; 歷史線索。
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師生們來說,面對《國際經濟學》、尤其是其中的國際貿易理論部分的教學,都頗有畏懼之心。主要原因之一是,國際貿易理論較之國際金融理論和其他經濟學科,具有更多的幾何圖形和數理實證分析,理論發展又具有較強的邏輯連貫性,要求學生既具備扎實的微觀宏觀經濟學基礎和基本的高等數學知識,又要有一定的邏輯分析能力,甚至還需要一點對經濟問題研究的熱情和興趣[1]。在教學中,教師往往難以在知識的深度性和課堂的生動性之間把握平衡,容易陷入乏味的說教中去;
在學習中,學生往往忽視邏輯思維整體把握,割裂各個數學模型間的聯系,陷入死記硬背的痛苦境地從而,在教與學方面,都達不到良好的效果。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國際貿易理論的教學中忽視哲學和歷史思維的導入; 缺乏哲學和歷史的視野,必然將國際貿易理論說教成干巴巴的數學模型和幾何線條,使得課程的教學缺乏生氣和現實感。哲學方法和歷史方法是一切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方法,綜觀幾百年來的國際貿易理論演化史,我們發現,國際貿易理論與其他社會科學一樣,其發展也存在著清晰的哲學線索和歷史線索。把握好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的哲學線索與歷史線索,才能使我們對國際貿易理論的理解和學習提升到一個更高層次上。以下,筆者結合自己本科教學的心得體驗,對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的哲學線索和歷史線索進行提煉和總結,希望對同行的教學有所幫助,并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把握國際貿易演化中存在的潛在規律。
一、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的哲學線索。
國際貿易純理論在長久的歷史演化中潛藏著一條哲學線索,我們可以套用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首句來形象化地描述它,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2]這句話是老子從哲學的層面上來探索宇宙萬物演化的規律,也可以從系統的層面上來揭示國際貿易理論整體邏輯演繹的哲學規律。
( 一) 道生一。
所謂的道生一,即,經濟學為說明資源配置之道,逐漸建立一套一般均衡理論分析框架。
國際貿易理論其本質是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是研究既定市場經濟制度下的資源配置問題,所以國際貿易理論所要討論的是世界范圍內的資源配置問題。微觀經濟學為了說明理性人進行資源配置之道,數百年來,從亞當斯密提出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的原理以來,西方經濟學家們進行著一場構建一般均衡理論大廈的智慧接力。到 19 世紀末,馬歇爾將古典的勞動和成本價值理論和新興的邊際效用價值理論綜合起來,從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構建一個以供求分析為基本框架的新古典經濟學范式[3],一般均衡理論分析框架初步建立起來,后經阿羅、德布魯等現代經濟學家的嚴格證明,使一般均衡理論實現了完全公理化。當我們通過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后,掌握了這個資源配置之道,接下來的《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學習中,我們就要將這個為說明資源配置之道而形成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國際經濟格局下進行應用,來討論世界范圍內的資源配置問題,即國際貿易問題。
( 二) 一生二。
所謂的一生二,指的是微觀經濟學的一般均衡理論在國際貿易理論中的應用,先后形成了古典自由貿易理論和現代自由貿易理論。
在微觀經濟學中,一般均衡模型,具有三大幾何分析工具: 一是生產可能性界曲線,二是相對價格線; 三是社會無差異曲線。生產可能性邊界在古典與現代貿易理論的不同理論假設的基礎上,呈現出不同的形狀:古典貿易理論,堅持勞動價值論,在勞動的同質性和唯一性的假設下,生產可能性邊界是一條直線段; 而現代要素稟賦理論,貫徹要素價值論的原則,引入另一種生產要素資本,在兩部門不同要素比例的條件下,生產可能性邊界呈外凸狀。在封閉條件下,國與國之間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和社會無差異曲線的不同形狀和位置導致了國與國之間相對價格的差異。相對價格的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于是古典貿易理論與現代貿易理論又進一步統一到比較優勢理論中去。這正是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在國際貿易完全競爭理論中的完美應用。
( 三) 二生三。
所謂二生三,系指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新階段,誕生了新貿易理論。
1970 年代后,國際貿易理論在引入規模經濟因素后,突破了一般均衡的完全競爭模型,將資源配置之道貫穿到國際貿易不完全競爭理論的分析中去,從而實現貿易理論的新變革。規模經濟因素的引入,導致遞減的機會成本,從而形成內凹狀的生產可能性邊界曲線。新貿易理論有三大貿易理論模型,它們是外部規模經濟模型、壟斷競爭模型和寡頭壟斷模型。外部規模經濟模型仍然應用一般均衡的三大工具,說明外部規模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 而壟斷競爭模型和寡頭壟斷模型則將微觀經濟學中的產業組織理論分析方法應用新貿易理論的研究中去,從而證明了產品的差異性、規模經濟,以及廠商的非合作行為在國際貿易中的決定作用。
( 四) 三生萬物。
所謂的三生萬物,是指在古典貿易理論、現代貿易理論和新貿易理論的基礎上,國際貿易理不斷演化,從多個研究的角度產生諸多理論流派和觀點,所有這些理論都可以統一在供求價值論的理論框架下。
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是價格理論( 供求價值論) ,即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給兩個因素共同決定的。國際貿易從其實務本質來說,就是一筆以國家為主體的交易,任何交易都存在供給方和需求方;一筆交易的達成,或是由于供給方的交易意愿較強,或是由于需求方的交易意愿較強,我們都可以從供給方和需求方去尋找其交易背后發生的動因。同樣,任何國際貿易理論,或是從供給層面,或是從需求層面來尋求不同形態貿易發生的基礎,或二者兼有之。綜觀各種貿易理論,其貿易基礎的決定因素可用下圖加以概括。
?圖 1 國際貿易基礎的決定因素[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從思維的高度展現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哲學脈絡。綜觀諸多國際貿易數理模型,大多可以從一般均衡框架中的三大幾何曲線的變化中得以生動說明。生產可能性邊界曲線的變化: 或呈直線狀( 古典貿易理論) ; 或呈外凸狀( 現代要素稟賦理論) ; 或呈內凹狀( 新貿易理論) ; 或內外移動或偏向不同的坐標軸( 反映要素積累對國際分工的影響) 。社會無差異曲線的變化: 或內移或外移( 反映一國福利水平的高低) ; 或偏向 X 軸或偏向 Y 軸( 反映一國對 X、Y 兩種產品的不同偏好性) ; 或彎曲或平緩( 反映一國對兩種產品組合的不同偏好程度) 。相對價格線的變化: 或相對平緩( 反映一國在 X 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 ; 或相對陡峭( 反映一國在 X 產品上具有比較劣勢,而在 Y 產品上具有比較優勢) ; 相對價格線上生產均衡點和消費均衡點的位置又呈相應的變化( 兩點合一反映一國處于自給自足的狀態; 兩點分離則反映一國參與國際貿易分工的狀態; 消費均衡點在生產均衡點左上方,反映一國出口 X 進口 Y; 消費均衡點在生產均衡點右下方,則相反) 。三條曲線不同的變化組合生動而深刻地揭示了不同的貿易基礎和貿易形態的變化。此外,作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的組成部分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則成功應用于貿易政策的經濟效應的分析中。所有這些分析又統一于以供求價值論為基礎的一般均衡框架,源于理人假設下的全球化資源配置之道。這就是資源配置之道在國際經濟格局下簡潔而有力的演繹。
二、國際貿易理論演化中的歷史線索。
國貿理論的講授,如果過多地滲透進數理的語言,不免顯得枯燥乏味。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對其學習和講授,歷史視野的引進也必不可少。縱觀數百年來的國際貿易理論演化史,筆者認為,存在著三大歷史動因推動著國際貿易理論的不斷發展。
( 一) 與貿易保護主義斗爭的需要。
歷史上,西方國際貿易理論主要存在著兩大流派:
一是自由貿易理論流派; 二是保護貿易理論流派。其中,前者居于主流地位,后者居于支流地位。在以國家為主角的全球經濟體系中,國際貿易所引起的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必然會影響一國國內不同部門的利益和不同國家利益的分配。西方學者或是站在本部門利益或是站在本國利益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貿易理論和政策主張。因此,國際貿易理論自身存在著強烈階級性和對抗性。整個國際貿易理論的演進史就是自由貿易主義和保護貿易主義的斗爭史。亞當斯密絕對成本理論的提出,是站在當時新興工業資產階級的立場上來反對重商主義; 李嘉圖比較成本理論的提出是為反對當時的《谷物法》,從而為英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進掃除了障礙; 李斯特為了保護德國的民族工業,提出保護幼稚產業理論,以對抗英法兩國經濟學家極力主張的古典學派自由貿易理論。各學派的理論觀點也是在相互尋找對方理論邏輯漏洞的過程中而提出的,他們背后是所代表的階級集團的對抗,在思想層面上同時也是他們各自貿易理論觀點的精彩疊呈的博弈。亞當斯密批判了重商主義金銀是財富唯一形態的財富觀,將絕對成本理論建立在更為科學的財富觀的基礎上; 李嘉圖為回應《谷物法》支持者對斯密絕對成本理論存在的邏輯漏洞的攻擊,創立了比較成本理論,夯實了國際分工的理論基礎,使自由貿易潮流波及到世界更廣的范圍; 李斯特則高舉民族主義的大旗,提出生產力理論以抗辯斯密的財富觀理論,創立符合德國國情的保護幼稚工業論,在理論上指導著德國走上了工業化道路。這些經濟學家的貿易理論都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階級烙印和人文情懷,其背景的充分展開,將展現出一幅生動而鮮活的歷史畫面。
( 二) 理論在邏輯方面自我完善的需要。
理論的發展既有質變,也有量變。當理論的質變所形成的范式固定下來的時候,理論就開始自我完善式的量變。這種量變是尋找固有理論在闡述或論證過程中所遺留的邏輯方面的漏洞和空白,進行自我填補、自我完善。這既是學術研究的路徑,也是推動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現實動因。這種動因,在推動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歷史上,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雖然成功論證了各國參加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的貿易基礎,但是李嘉圖的理論并沒有解決貿易雙方利益的具體分配問題,特別是沒有解決進出口商品交換比例如何確定的問題。李嘉圖留下的這一國際貿易利益劃分問題的學術空白,被其后繼者約翰穆勒所填補。于是,穆勒創立了相互需求說,從而補充和發展了比較成本理論; 此后,馬歇爾又運用數學工具闡釋了穆勒的相互需求說,以幾何圖形使這一學說精密化[5]62 -63,以臻于完美。此外,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和羅伯津斯基定理也是對 H-O 理論所遺留下的貿易利益在一國內部分配和要素積累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等問題的理論空白進行填補。
國際貿易理論在邏輯上的自我完善又表現為,隨著價值理論的發展,國際貿易理論日益將自己建立在更為科學的價值論的基礎上,使貿易理論的發展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越。價值理論是經濟學研究的基礎,西方主流經濟學經歷了勞動價值論、要素價值論、效用價值論到供求價值論的不斷更替,國際貿易理論也經歷了古典貿易理論到要素稟賦理論的演進,最終將技術、要素稟賦和偏好集于一體,形成了建立在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基礎上的國際貿易理論標準模型,從而使其理論基礎更為堅實完善。
( 三) 應對國際貿易現實挑戰的需要。
任何經濟理論都是對經濟現象的反映和解釋,當實踐的發展,經濟理論不能夠解釋說明新的經濟現象時,就必然會得到不斷的修正,甚至被否定,這就為新理論的誕生提供了歷史契機。國際貿易理論幾百年來的演化史,其實就是不斷地應對國際貿易現實挑戰的歷史,實踐給予貿易理論以新的生機,賦予其新的時代內容,甚至實現了其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越。要素稟賦理論認為,根據比較優勢原則,參加國際貿易的各國將出口密集使用其擁有量豐富的要素的產品,進口密集使用其擁有量稀缺的要素的產品。當里昂惕夫利用大量的統計資料來實證檢驗美國的進出口商品結構時,卻得出了與這一結論相反的結果。如何解釋這個被普遍認為正確的理論卻又與國際貿易的現實相矛盾的現象,引發了戰后一系列新的貿易理論的產生,從而推動著國際貿易理論向縱深發展[5]81。
回眸世界一百年來國際貿易發展歷程,從勞動分工形態演變的大尺度看,過去一百年國際分工的基本層面從產業間、產業內深入到產品內部的不同工序、區段、環節和流程; 為應對國際貿易現實的挑戰,國際貿易理論也順次經歷了產業間分工理論( 以比較優勢原理為核心的傳統貿易理論) 、產業內分工理論( 新貿易理論) 、產品內分工理論階段[6]。二戰后,國際貿易所表現的特征與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所預期的情形并不完全一致,尤其是 1960 年代以來,約2/3 甚至更多世界貿易是發生在技術、資源和偏好相似的發達國家之間,其主要以制成品貿易為主。這對以產業間貿易為研究對象的傳統貿易理論形成強大的挑戰,導致 1970 年代新貿易理論的誕生[4]94 -95。當前國際產品內分工深入發展的現實,對以產品為基本分工對象的國際分工貿易理論帶來了新的挑戰; 而正在發展成熟的產品內分工理論彌補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長期忽視工序層面分工現象的缺陷[6]。
以上三大動因,或單獨或共同地推動貿易理論大樹不斷地發展、繁榮壯大。例如,相互需求理論的誕生,既有填補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空白的需要,又與當時英國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貿易運動相聯系; 重疊需求理論的產生,既有應對發達國家間產業內貿易現實挑戰的需要,又彌補了傳統貿易理論長期忽視需求層面分析的缺陷; 普雷維什的中心外圍論的提出,則既有維護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分工利益的動因,又有理論應對國際貿易現實挑戰的需要傳統貿易理論認為自由貿易對參與國普遍有利,而二戰后的國際分工情形正好與之相反。
總之,國際貿易理論的講授與學習貫穿哲學的線索,能充分展示理論數理推導的邏輯美,增強教學的條理性和清晰性,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更好地把握國際貿易理論的內涵; 貫穿歷史的線索,則會增強理論課講授的生動性,使其更貼進社會科學的本源,這不僅有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而且有助于學生理論專業素養的養成,加深其對理論發展的來龍去脈的了解。聯系歷史背景,緊扣理論觀點,再配以條理性和系統性的模型解說,必然使課堂的講授張馳有度,更富有立體性。當然,這也對教師綜合知識的掌握提出了更大挑戰。哲學方法與歷史方法,是研究一切社會科學的根本方法; 同樣,高校在國際貿易理論的教學中,也必須將哲學和歷史線索充分展現,并且在必要時進行適當歸納,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講授效果。
參考文獻:
[1]文娟。《國際經濟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 經濟師,2009,( 07) : 115 -116.
[2]老子,。 道德經[M]。 長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3]朱富強。 計量經濟分析能夠發現理論嗎? [J]。 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9,( 01) : 74 -82.
[4]李坤望,張伯偉。 國際經濟學( 第二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