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趣味數學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讓學生在新穎的教學內容中產生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最好的學習動機,乃是對所學材料本身發生興趣?!币虼?a href="http://www.baojiexiang.com/haowen/28084.html" target="_blank">趣味數學課教材,要精心選擇形式新穎的內容,如數學故事、趣味數學題、古今中外數學名題、數學謎語、數學史料等,不受教材、大綱的限制,只要學生覺得這些題難而有趣,高而可攀。比如我教完《數的整除》后,上了一堂“趣味數學課”。選了這樣一道趣味題:有人要殺100頭豬,他把豬排成一行,先殺第一頭,然后隔一頭殺一頭。殺完第一遍后,不打亂豬的隊伍,又用同樣的方法殺第二遍。如此繼續下去,直到剩下一頭時,他才停刀不殺。試問排在第幾號的豬才太平無事?
讀題后,學生爭著發言,但都說不到解題的點子上。于是我提示學生,先殺10頭豬,看哪頭豬能避難?學生就把10頭豬編上號碼:1、2、3、4、5、6、7、8、9、10。照殺100頭豬的方法,殺單數,不殺雙數,結果發現第八頭豬能避難。為什么?因為10以內各數(自然數)分解質因數“8”,只有這個數分解質因數有3個2(8=2×2×2),質因數2最多,所以第8號豬能避難。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閘門打開了,學習的情緒高漲,個個拿著筆,把100以內各數分解質因數,探索質因數2最多的數,他們終于在愉快、緊張的氣氛中,找到正確答案:第64號位置的豬太平無事。
實踐證明:教學內容生動有趣,能使學生保持良好興趣,提高學習質量。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些實驗材料證明,六七歲兒童的注意力只能連續10----15分鐘,稍大孩子的注意力也不能持久。教學中應注意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發展兒童的有意注意。
比如一堂“趣味幾何”課,首先讓學生聽一個配樂故事《我國古代的幾何學》。故事的簡要內容:我國古代人已掌握不少幾何知識。有一幅出土的畫,畫的兩位原始人--伏羲和女媧,伏羲手拿“矩”,女媧手拿“規”。所謂“規”就是圓規,所謂“矩”就是類似三角尺那樣的工具。大禹在治理河流時就用“矩”進行測量。
聽完之后,教師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睂W聽了這個故事,不僅是興趣濃,增長了知識,而且還受到了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接著讓學生動手操作:要學生數一數大小正方形的個數的題如右圖,這對四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我先教學生數出小正方形和最大的一個正方形的個數,再用剪刀把每個小正方形剪下,再分別拼擺,從中使學生產生了興趣,摸到了規律,掌握了這個圖形共有三十個大小不一的正方形。
在此基礎上,要學生猜謎語:
圓圓腦瓜尖尖腿,
走起路來一腳飛,
轉個圈兒又起立,
宏偉藍圖它來繪。(猜數學用具)
謎語一出現,個個躍躍欲試,很想猜出,爭論得十分激烈,在爭議中猜求,因此高效率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這堂課里,聽故事,動手操作,做游戲等,多種教學手段都在發揮著各種不同的作用和效果,這使我們感到趣味數學課中各種因素不是處在孤立、靜止的狀態中,而是互相聯系的。因此應把各種教學手段彼此有機和諧地聯在一起,并在適當的場合予以運用和發揮,從而使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使學生的興趣持久、穩定。
三、讓學生在感受成功的歡樂中激發學習興趣
“在學習中取得成功,是學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產生克服困難的能力,激發學習愿望?!?/p>
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情境,精心設計提問,富有啟發性。比如教學高斯小時候做過的一道題:1+2+3+4+5+……+99+100=?
首先,讓學生觀察下列一串數,規律是什么?
1,2,3,4,……99,100。
學生觀察后發現這樣一個規律:
1+100=2+99=3+98=……=49+52=50+51
學生發現規律后,要學生用語言敘述:只要用第一個數與最后的一個數100相加求和,再乘以這列數的個數100,最后除以2,就是所求的結果。
在啟發學生講算理的基礎上,安排學生獨立做一做:①1+2+3+4+5+6+7+8+9+10+11+12+13+14=?(④3+5+7+9+11+13+15+17+19+21=?由于教材安排有坡度,故全部學生都掌握了簡便方法,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繼而津津有味地簡算:①求白1開始連續100個奇數之和。②求自2開始連續100個偶數之和等題,并能口述道理。對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創設條件“墊坡”,啟發學生開動腦筋而獲得成功。從而提高了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發展了學生的智力。
在教學過程創設學生成功的情境,還必須教給學生的學習法。教會學生審題,分析數量關系,清理和掌握解題思路的法;要教給學生掌握數與形的特點,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抽象出數學概念以及運用概念的方法等。學生掌握了學習數學的方法,就容易通過獨立思考,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
比如學生解一道趣題:“遠望巍巍塔七層,紅燈點點倍加增。有燈三百八十一,請問尖層幾盞燈?”由于學生學會了作圖方法,根據
題意畫成了一個塔: ,理解了
題意和數量關系,就迎刃而解。學生用了算術思路,設尖層燈數為1份,這樣第六層2份,第五層4份,……第一層64份。由此得:38l÷(1+2+4+8+16+32+64)=3(盞)。還運用了方程思路:設尖層有燈數x,則第六層2x,第五層4x……第一層有64x。由此得:x+2x+4x+8x+16x+32x+64x=381,解得x=3。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性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趣味性的例子,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的有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喜歡上數學,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小學生正處于邏輯思維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知識積累的黃金時期,在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為學生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事例,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是快樂的,知識是有用的,這樣才能培養起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也才能讓學生在感受到學習快樂的同時更愿意學習,實現我們教育的價值。
一、趣味數字,在認識中感受數學的趣味性
數字教學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個主要內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數、感知數、應用數是我們教學的關鍵。但是數字教學看似簡單,教好卻很難,即理論很簡單,但是學生在做題時卻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不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算理,而是學生對于計算興趣不高。因此在教學時要通過趣味性的問題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奇妙,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如在二年級下冊《加與減》的教學時,因為學生在運算時借位、進位時總出現一些錯誤,于是我給學生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愛因斯坦的生日是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是個大科學家,你想成為大科學家嗎?那么我們現在算一算,愛因斯坦的生日可以看成數字1879314,我們將數字隨便排列得出一個新數字,如9371481,那么用大的減小的,得出的差是7492167,將差中的各數位上的數相加得出和為36,再將和的各位數相加結果為9。我跟學生說你的生日這樣算一定也為9,如果不是9,我就倒著走。一時之間學生的學習氣氛高漲,都趕緊去嘗試,但試了之后,結果真的如此。這時我說看樣大家都能成為科學家,但是科學家不是靠出生日期的,關鍵還在于多學習、多探索,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由此在練習了多位數加減法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到了數學的神奇。
二、趣味字母,在應用中體驗數學的趣味性
數學不僅僅是算術,由數到式是一個飛躍,也是代數的精髓。數學中用的字母很多,但不是隨意的,相當于多有特指。如π指的只是圓周率,這是一個定值,無可替代。其它的可能就會不一樣了,像公式中的a、b,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可以表示任意數,可我用你也行不用你也罷,我用c、d一樣可以表示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但是由于習慣使然,有一些也是不可更改的,如h一般表示高,s、v、t一般表示路程、速度、時間,S表示面積,C表示周長等等。在教學時我們要充分運用好字母的特指性和通用性,實現學生由具體數到字母的跨越,這是我們教學的思考,也是為學生下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
如在四年級下冊《認識方程》的教學時,一開始有好多學生根本不知道數與字母的聯系,這時我利用多媒體和學生一起溫習了一下幼兒園時都會唱的兒歌“數蛤蟆”:一只蛤蟆一張嘴,兩個眼睛四條腿;兩只蛤蟆兩張嘴,四個眼睛八條腿……,這時我提問當有n只蛤蟆時有幾張嘴,幾個眼睛幾條腿?這時學生由規律很簡單的就可以得出結果,由此實現了由數到用字母表示數的飛躍,為學習方程奠定了基礎。在此教學中,學生能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數的強大功能,并由此回扣原來學過的運算律,更加深了對字母表示數的認識。但它最神奇也是最實用的還是在方程中,通過設未知數x或y并根據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列出等式構建成方程,比我們原來用算式來解應用題要簡單的多。由此可見趣味數學重在應用,會應用并為我所用才是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
三、趣味1+1,在應用中實現數與形的結合
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構成了我們基礎教學階段數學的基本框架。數學的趣味性不只體現在某一塊,更多的體現在它們之間的結合上。如數形結合是我們數學的一種重要思想,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讓學生體驗由數到形或由形到數是我們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方法。在教學時,我們要通過具體的事例,讓學生感受到數形結合思想及其它數學思想的重要作用,讓思想指導我們的具體學習,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形成思想。
如在學習分配律時,我讓學生制作了兩個長方形,一個的邊長為a、b,另一個的邊長為a、c,我問,它們的面積和是什么?一部分學生的列式是ab+ac,說明的理由是兩個長方形分別的面積加在一起;還有一部分學生的列式是a(b+c),說明的理由是可以把它們合成一個大的長方形,在學生說明列式理由的前提下,我問學生這兩種列法都對嗎?學生一想是都可以呀,由此我寫出了等式a(b+c)=ac+bc,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分配律。并且再讓學生利用具體的數來驗證,通過驗證更加證實了式子的正確性。用圖形來解決數或用數來解決圖形問題是我們常見的問題,只有實現了兩者之間的互通,才能達到知識的融合,也就實現了數與形的有機結合。
趣味數學重在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的有趣才能讓學生更主動積極的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來,也才能實現我們教學的效果。趣從何來,可以是數學小故事,可以是由生活實例改編成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自己的所感所想。趣中生理,樂在其中,只有讓學生徜徉在學習的樂趣中,才能使學生有再發現、再探索的追求。
【參考文獻】
[1]孫海東.趣味數學 樂在其中[J].發展,2011(05)
一、改革教育方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教育手段輔助教育,激發學生的興趣、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是系統性很強的抽象知識體系。應把數學知識“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興趣是激發學生積極參加學習活動和掌握知識技能主要的內動力。
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要使學生作為認識和發展的主體,情報處理的主體,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根據學生的思路進行教學活動,引導、開發、擴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組織課堂教學時,教師應有下列心理準備:
1.應該深信學生。
2.應該給學生思考時間。
3.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少學習量。
例如:《圓柱的認識》教學中,學生們在預習教材內容之后,能夠理解圓柱的特征,而且能夠說出圓柱的特征。但學生的思維范圍很窄,離不開教材。因此,教師須引導開發學生的思維。
教師提問:“圓柱側面展開一定是長方形嗎?”
學生操作回答的結果是不同的。
1.沿側面上的一條線剪開展平長方形(正方形)。
2.斜著剪開展開平行四邊形能剪拼成長方形。
3.任意撕開展開不規則圖形能剪拼成長方形。
這樣的操作要求是教材里沒有的。但設計這樣問題,能讓學生動動手、動動腦,探索出新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練習題設計上,在一些練習題的訓練過程中同樣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乘法分配律練習中,把兩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延伸到三個數,四個數的和同一個數相乘以及兩個數的差同一個數相乘,使學生的思維不斷開拓,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再如,在用算術方法和用方程解應用題的比較中,我注重設計一題多解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這樣一道應用題:李老師買《趣味數學》和《故事大王》各4本,付出20元,找回7.6元,每本《趣味數學》1.6元,每本《故事大王》多少元?這道應用題學生就用了四種以上的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解答。
關鍵詞:職業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新課改
新課改要求高等職業教育要增強專業適用性,開發體現新知識、新科技、新工藝和新方法等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數學作為基礎學科,更應該從各方面與職業高中教學相適應,滿足高職學生就業和升學的基本要求,使數學成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有效工具。
一、職業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由于生源的原因,職業高中數學教學相較于普通高中數學在內容上基本相同,但要求略低。學生基礎相對薄弱,學習能力和興趣都不高。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在教學上容易出現內容枯燥、方式單一,導致學生逐漸對數學產生厭煩的心理,學習效果低下。
二、職業高中數學教學改革路徑探析
新課改的提出是為了滿足公民的基本數學需求,同時也是為了滿足其進一步進修提供必要的數學知識儲備。筆者認為,職業高中數學教學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大眾數學
所謂大眾數學,即基于“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而生的一種教育理念。數學作為基礎學科,在各行各業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個人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特別是在計算機科學滲透到每一個科學領域當下,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更是緊密不可分割了。如何貫徹落實這一教育理念,是我們首先要思考的。
數學是基礎學科,但是數學的每一個知識點,是否都是基礎知識點呢?顯然不是,所以,我們應當深入調查研究,以確定哪些內容是必修的,哪些又是選修的,并且根據不同的專業,其學習的深度各異。通常來講,我們會確保學生學習到通用的基礎知識點,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盡管數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提升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但是這種鍛煉無法定量衡量。相比較普通高中主要以升學為目的的數學教學而言,職業高中的數學教學在“不同的發展”上有著更多的要求。
2.趣味數學
考慮到數學知識點學習的特點,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趣味數學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所謂趣味教學,即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通過一系列的方式方法體現學科的趣味性,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理念,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情景教學,通過在課堂上創建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情境,以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以符號和數字來連接現實與理想,我們所學習的知識點都是透過這些符號和數字展現出來的,要建立學生熟悉的情景,不是簡單的事情。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經常與學生在一起,了解學生的狀況,知道他們所想,關注他們所關注的焦點,然后從這些焦點中去尋找與數學知識有關的問題,或借鑒、或改編。讓學生在情景中自然而然地使用數學知識,也就更能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好奇心理,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再比如,文化教學,任何一門學科的誕生都有著它悠久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必然有著很多離奇曲折、感人肺腑的故事,這些故事往往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其中奧妙的探索激情,同時也能消除學生對于數學的疲勞感覺,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
3.應用數學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任何一門學科都可以用數學來進行表述,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大部分職業高中的學生畢業后就直接走向工作崗位,數學的應用對于他們來說就顯得更為重要。在教學改革中,為了提高數學的應用性,我們需要將本專業與數學進行有機結合,針對不同專業,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深度。例如,數學聯系緊密的計算機、會計類專業就要學習更深層次的內容,而旅游、餐飲類的專業則要求較低。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結合這些專業進行專門訓練,以使學生走入社會后能夠更加從容地面對工作中的問題。
職業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應以職業高中教學目標為基礎,體現職業高中的教學特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增強數學應用能力,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學習必需的數學,并能夠通過學習數學有所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鵬飛.關于職業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2(29):94.
【關鍵詞】數學史;數學教學
一、從《大綱》角度看數學史教育的重要性
《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a綱》(2009年版)在“課程性質與任務”中指出:“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史是數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人類文化中處于獨特的地位。學習數學史,可以知曉數學在文化史和科學進步史上的地位與影響,進而讓學生理解數學的人文價值;《大綱》在“拓展模塊”中指出:“學校根據學生興趣和學校條件舉辦‘數學與文化’、‘數學史’等專題知識講座”;在“教材編寫建議”中指出:“素材的選取要有利于學習興趣的提高。 教材內容的呈現……要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展現數學的概念和結論的形成過程”。課堂中融入數學史教學,通過揭示知識在歷史上的發生、發展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經歷概念逐步形成的思維過程;通過跌宕起伏的歷史事件,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與信心。
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的中職數學(基礎模塊)中數學史內容的分析
從上表可見,課本中數學史出現的方式有四種:①數學家的名言,出現在頁面的兩側,共有4處,鼓勵中職學生立下志向,培養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還可讓學生感性了解一些著名的數學家。但現在的學生學習環境中,警句格言有泛濫的趨勢,因而教育作用也在下降。這種名言效應有多大作用,需要時間來檢驗。②以小資料、趣味知識加框的形式,出現在頁面兩側,共3處,對知識點所涉及到的數學史加以說明。一般只有簡短幾句話。這種形式很靈活,可在某個點或側面對數學史料作一個簡略介紹,提高課本的可讀性、趣味性,此類型書中不多。③在閱讀與欣賞中,以故事加簡歷介紹的形式較大篇幅地加以呈現。這是課本中用來介紹數學史的主要形式。選取的史料詳細可靠,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識性,是學生了解知識歷史背景的好材料。其中有4處介紹數學家,2處介紹數學事件。④在正文(一般在趣味數學或知識鞏固的例題中)呈現,共2處,篇幅較大,但篇數明顯太少。這種形式由于在正文中,因此教育的意義比以上幾種都要大;并且它們常常與教學內容融為一體,數學史與數學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自然,既不擠占教學時間,又有趣味性、知識性,在史料的處理上是難得的好形式。但遺憾的是,這種形式在教材中太少了。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數學史志教育在新教材中得到了一定的體現,形式多樣。但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數學史料在書中還不豐富,形式上期待更加多樣化,在書中數學史的人文價值有所體現,但它的數學思維鍛煉價值表現得相當欠缺。
三、從中職數學教師角度的一些看法與建議
(1)數學史料的充實以及教學方式的選擇問題。根據以上分析,教材中數學史料明顯不足,教師備課時應有意識地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加以這方面的補充。但史料的融入要有選擇、有目的,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精簡裁剪,切忌為數學史教育而教育。譬如在“等比數列的定義”這一節教學時,可舉下面問題鏈來引出等比數列的概念: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名周,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同時他也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哲學家。在其代表作《莊子?天下篇》中提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①每次取出的木杖長度依次排列成一個數列,請寫出這個數列的前5項;②這個數列從第二項開始,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之比有何特點?在與學生互動探索中得出了等比數列的定義。在“等比數列通項公式”中,可再用這個例子,要求寫這個數列通項公式;在“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中,再用此例,要求寫出此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這樣,史料根據教學內容改編成符合課程要求的題目,自然地融入進教學中。史料的選擇做到了精簡,避免過多、過雜,沒有重點。本例是中國古代學者中已孕育有無窮與極限思想的有力例證,思想教育意義特殊。這個數列又是學習數列極限的經典問題,為學生以后進一步學習作了鋪墊。
數學史融進數學教學的方式一般地分為補充式與融合式。前者是將史料外加在教學內容中。如學習解析幾何前,先介紹笛卡爾蜘蛛織網發明坐標系的故事。補充式操作簡單,在課堂中最常用。但它把數學史外加在學習內容上,帶來教學時間不足的問題。形式上常常以講小故事等方式進行,次數多了學生會覺得單調。建議教學中“少用”“奇用”這一方式,嘗試用情景劇、動畫等新奇的形式進行,避免教學上的呆板和學生熱情冷淡。融合式是將史料與教學內容綜合考慮,進行合理的課堂設計,對史料再加工,使它自然地融合到學習中。這一方式增進了學習趣味,設置了知識背景,增加數學文化內涵,卻不加重課堂負擔,受到師生的歡迎,消除了數學史融入與課時不足的矛盾。例如:課本下冊第8頁的“趣味數學”小高斯從1加到100的巧妙算法即為這種方式,它讓學生簡單了解偉大的數學家高斯,通過小故事激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并為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推導鋪設階梯,“一舉三得”。再如本文“莊子取棰”在課堂中的融入,也是這一方式成功的運用。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不妨多考慮使用這一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
(2)數學史志教育所涉及的教學領域,通常我們更多地集中在課堂教育。其實,從備課到課后練習測試,都可滲透。如在等差數列求和練習中,可加入這樣一道習題:畢達哥拉斯是公元前6世紀末古希臘的哲學家和數學家,他所創立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是西方美學史上最早探討美本質的學派。他定義的“三角數”是下列三角圖形中的各個點數:即1,3,6,10……。①求第6個三角圖形的“三角數”。②求第n個三角圖形中的三角數。這種練習集“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應用、歸納能力訓練、數學史教育、美學教育”于一身,是非常好的教學素材。
(3)數學史志的學習媒介,不局限于數學課堂。我曾在所教的二個班作過調查:你通常從哪些途徑獲得數學史知識? (多選)A、數學課堂 B課外書 C網絡 D報刊影視或聽他人介紹。從反饋結果看,選A的學生有85%,選B有23%,選C有55%,選D的僅有9%,也有同學認為可以從歷史古跡或黑板報宣傳櫥窗獲得數學史知識。這表明,課堂、網絡、課外書、報刊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教育載體。當今學生除了課堂外,網絡已經成為他們獲取數學史料的重要途徑。他們中很大一部份人習慣于上網,而不習慣于看課外書或報刊。老師對學生上網應當引導與鼓勵,但課外閱讀也需要培養與倡導。不妨采用開辦“班級圖書館”,“有書大家讀”等形式,買些數學史書同學間相互傳閱,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增進他們的課外知識,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也可利用黑板報、學習園地等欄目,進行必要的宣傳,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4)按數學史教育的時間集中度來分,可分為課堂常態教育與數學史選修課教育。對于開展數學史選修課的問題,我曾在所教的二個班作過調查:你希望學校開設數學史選修課嗎?(單選)A、非常希望 B、有點希望 C、無所謂 D、不希望。選A的學生有33%,選B有22%,選C有24%,選D的有21%。從結果看,一半左右的學生希望能開設數學史選修課程,學校開設選修課程時可作為一個參考。但從高等教育出版社為中職教育所編教材看,目前是沒有數學史選修課本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只有為普通高中編有《數學史選講(選修3-1)》。這里面的內容有些是不適合中職學生的。如《康托爾的集合論思想》、《羅素悖論》等章節,思維有一定的深度,不太適合職高教育。而中職學生喜歡的趣味數學、職業數學內容太少。因此中職學校數學史教育,現階段重點是在平時課堂中進行數學史融入。開設選修課,對于手頭資料有限,又因教學任務而疲于奔命的一線教師,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教育部門應當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課程專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進行課程開發,讓數學老師做 “飯”有“米”可下,這樣選修課才能順利開設起來。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組織編寫.《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2009
[2]李廣全,李尚志主編.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數學(基礎模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關鍵詞:職業教育;數學教學;現狀;優化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中等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的辦學方針,為企事業單位輸送合格的實用型初中級人才。中等職業教育數學課堂教學應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策略研究為主導,由“教師中心”向“學生中心”轉變。數學科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礎課,學習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專業課的學習。因此,如何在中等職業教育數學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便成為數學科教學探討的一大課題。
一、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1.關于課程內容
目前,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沒有完整的數學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隨意性很大,拿本教材學到哪里算哪里。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材版本多,但好教材少,缺乏職業教育特色。就拿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北大教授丘維聲主編的中職數學教材(基礎版)來說,在中職領域內算是獨樹一幟了,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到了第二冊,有些章節根本脫離了編寫者本來的意圖。如解析幾何部分,整章的編排格式就是推公式、代公式,老師教得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2.關于數學教師
中職數學教師的首要問題是中職數學觀的迷失。就業導向下,數學為什么要學、學什么、怎么學,教師們失去了明確而令人信服的回答。沒有了大綱,沒有了統考,教師們教學像中的一艘船,失去了航向。其次是職業倦怠感。老師們普遍反映,有那么一群學生,無論自己怎么樣付出都是白費勁,有的教師上課如臨大敵。上課不是體力腦力上的疲倦,而是心理上的一種壓抑,沒有成功感和滿足感。
3.關于學生的數學學習
一是學生的數學基礎差。調查統計,約30~40%的學生基本的計算不會算,如基本的數學概念不知道。二是中職學生數學興趣淡漠。根據調查統計,一個45人的班級里通常有15個左右對數學感興趣,占33%;12個左右對數學一竅不通且一點也不感興趣,占26%;近20個對數學沒什么興趣,數學基礎也不好,但在老師的誘導下也能學一些,這部分學生占41%。
二、優化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
1.挖掘教材內容,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中等職業教育數學教材中多處涉及到數學史介紹與中國數學成就。教學時可結合這些素材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道德觀。同時也可介紹當代數學家陳景潤摘取“哥德巴赫猜想”這一數學皇冠上明珠等故事。有意識地補充講解這些史實,既豐富了學生的數學知識,又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激發興趣
由于中職校學生數學基礎比較差、理解能力不強,因此在教學中更應優化課堂教學,介紹一些數學趣事和趣味數學等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如在講“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時,可介紹高斯的計算:1+2+3+…+100=5050及印度國王與國際象棋發明人錫塔的趣事;在講“不等式”時,可舉一些趣味數學的例子,象“嚴冬松柏樹,斑鳩夜來住。每樹臥三只,五只無去處。每樹臥五只,空了一顆樹。問鳩、樹各幾數?”等。同時也可結合教材的內容,引入一些數學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的例子。通過這些軼事、趣事和趣味數學的教學,既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渴求,又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數學知識。
3.采用“低起點,慢開頭”的教學方法
數學是中職校學生感到最頭疼的科目之一,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循序漸進,由易而難,采用“低起點,慢開頭”的教學方法。如在三角函數的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教學時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cos(a±b)=cosacosb±sinasinb公式??膳e求cos15°和cos75°的值例子,通過分析:把15°=60°-45°、75°=30°+45°轉化為兩角和、差來求解,學生就能容易掌握兩角和與差的余弦公式,達到教學的目的。
4.優化課堂教學,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變“填鴨式”“注入式”的教學方法為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如在“立體幾何”的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是學習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可采用實際模型、模具及具體的實物等,進行直觀教學來加深學生的空間意識,啟發他們去發現空間圖形中的點、線、面的幾何關系,從而得到正確的解題方法,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立體幾何是那么抽象、空洞了。又如在“函數的單調性”這一節中,可讓學生運用初中學過的代數知識作出函數y=3x,y=-3x,y=x2的圖象,然后根據函數圖象及x值與y值之間的變化關系敘述函數的增減性定義。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及應變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學習數學的自覺性。
5.中等職業教育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在課外“應用數學”
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在購買商品房時,人們向銀行按揭貸款,每月還銀行的錢是如何計算?還清貸款時被銀行多拿了多少錢?讓學生應用數列知識來解答。又如體育彩票和福利彩票的各個獎項的中獎概率是多少?如何應用組合和概率的知識進行計算的?這樣學生就必須要走出課堂,深入社會,去了解這些問題的來龍去脈以及它與教材中的數學知識的聯系,讓學生既掌握了數學的基礎知識,又懂得如何“應用數學”。實踐證明學生對這類貼近生活的作業十分感興趣,每位學生都會自覺去完成,這對學好數學是很有幫助的。
中等職業教育數學教學是職業教育實施素質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陣地,廣大教師必須要用戰略的眼光看待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既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又要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挖掘學生的潛能,切實有效地在數學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新一代高素質的實用型初、中級人才。
參考文獻:
[1]梁俊.問題與對策:關于中等職業教育數學基礎課教學的思考.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14).
[2]黃國東.中等職業教育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和方法.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
【關鍵詞】創設情景;數學情感;品味數學
在我們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循循誘導,盡心盡力,可是我們的學生,經過了幾年的教導以后,卻變得不那么喜歡數學,甚至討厭數學,原因在哪里呢?那就是我們沒有注重數學的情感培養,沒有讓我們的學生心平氣和去做數學,情真意切地去欣賞數學。我們不可否認與兒童的天性和鮮明的年齡特征,生理、心理發展的自然規律相比較,數學學習顯得有些嚴肅了,能夠持久地對數學感興趣的概率是相當低的。因此,數學情感的培養迫在眉睫,我們可以從這幾方面試試。
一、教師心中有“情”
1.教師要有濃厚的數學“情”,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去欣賞數學美。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對于數學有一種專業的愛好,擁有深厚的數學文化底蘊和扎實的基本功。平時看看數學發展史,讀讀數學家的故事,了解了解那些數學猜想等等,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及時更新知識結構。涉獵一些拓展性的知識,如基因、克隆、稅收、儲蓄、股份等做好學科之間的溝通與綜合。還可以做做競賽題,畫畫圓,線,背背圓周率等等。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的數學”情”就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燃料,從你的語言、行為中體現出來,感染學生,點燃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興趣就是認識需要的情感表現,是對學習所抱的積極態度,是學習的內動力。以數學文化為基礎,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設置恰當的教學情景,喚起孩子們的興趣,激情,使學生愿學、善學、樂學、會學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師生情感相投、彼此親近,學生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并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境界。
【案例一】學習平面圖形的時候,可以引進“黃金分割”,讓學生查找資料什么是黃金分割?比較“黃金分割” 與普通圖形給人在視覺上的差異,甚至可以選擇世界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讓學生用”黃金分割”來解釋畫面帶給人的美感。
【案例二】結合”軸對稱”圖形,可以介紹中國的古代建筑很多都是對稱的,如天安門、故宮,這里面還有很深的文化背景呢!可以鼓勵學生去瀏覽這方面的史料,增進學生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了解?,F代建筑中的 “對稱”也比比皆是。
【案例三】結合”圓”的教學,可以向學生介紹中國漢字的歷史上曾經用“圓形符號”(最早是方形)讀作“零”,和阿拉伯數字的“0”有聯系都表示沒有的意思,但它是一個圓,不是一個橢圓,使學生感到文字的美妙。表示半徑的r是英文單詞“radius”的首字母,意思是“半徑、車輪上的輻條”,直徑d是“diameter”的首字母,意思是“直徑、對徑”,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圓的半徑=車輪的輻條”,生動形象,充滿了兒童的情趣。在學習圓的周長時,可以向學生介紹“圓周率”的發展和“割圓術”,感受數學研究中方法的神奇和美妙。
2.教師要善于創設數學“情”,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趣味美?!皵祵W好玩”,這是在數學家大會上唱響的至理名言。興趣不是自發產生的,是學生在不斷的獲得發現的快樂之后產生的情緒體驗,這是一種良性循環,反之則是一種惡性循環。所以教師要創設情景,使學生發現數學的趣味美,不斷積累積極的情感體驗。
【案例一】在學習奇數,偶數之后,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找奇偶數,學生會說出好多來,教師可以再深入的去問,“為什么會這么編排呢?”這樣,知其然爾知所以然,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達到舉一反三之效。
【案例二】學習數的認識時,讓學生觀察身邊的數,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數,同學們能說出很多,有的說自己家電話號碼或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有的說自家的門牌號,有的說汽車、摩托車牌號…….還可以介紹一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數如,人的心跳每分鐘75下,人的平均壽命等等。由于數學學習與身邊的生活聯系起來了,使數學知識生動起來,鮮活起來,久而久之學生就對數學產生深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傊谶@樣的活動中,學生不僅經歷了數學學習的認知過程,更多的是體驗到了數學的價值,學習數學的成就感、自信以及濃厚的數學情感。
德國一位學者有一句精辟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咽;但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景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融入湯中,才能被吸收;數學知識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被學生理解和掌握。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實際,恰當地創設數學情景,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內驅力,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或置身于渴望解決問題的情景中,學習將會取得良好的效果。讓數學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從而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案例三】三年級上冊教材的《分數的初步認識》。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題圖”游樂園”的素材,設計”小猴和小豬分吃西瓜”的故事情景,增強學習的情趣性。當然這只是表面的興趣,其實更高境界的”興趣”應該來自數學知識本身。
二、學生眼中有“情”
【關鍵詞】初中 數學 興趣小組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0-0140-01
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才能學好數學,提高學習質量和成績。而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質量。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用形式多樣的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好數學、愛上數學,提高數學綜合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開展好興趣小組活動呢?
一 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是開展活動的第一步,是保證整個活動切實可行的首要環節。所以,在開展活動之前,教師要認真結合學生實際學情,制訂詳細的活動方案,確?;顒拥目尚行浴T谥朴喎桨笗r,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明確開展活動的目標:通過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展現數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水平。其次要做好活動的具體時間、地點安排。根據學生的課余時間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根據學校的活動安排,確定活動地點。再次要選好具體的參與活動學生:可以讓學生自愿到學習委員處登記報名,老師也可以建議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另外,在明確學生名單后,要做好參與學生的分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自主選擇分成幾個小組,要求小組整體水平趨于一致。為激勵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以向學校申請活動經費,準備一些激勵性的小獎品等。
二 要選擇豐富多樣的活動內容
興趣小組活動重在激活學生的參與興趣,活動內容是整個活動的精華所在,直接影響活動效果,只有選擇好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才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達到開展活動的目的。所以,教師要選擇豐富多樣的活動內容,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數學。可以開展趣味數學活動,把數學融入故事情節,讓學生從有趣的故事中學到知識。如一位老婆婆去賣西紅柿,第一次賣掉全部西紅柿的1/2多一個,第二次賣掉剩下的1/2多一個,第三次也是賣掉剩下的1/2多一個,最后籃子里還剩下1個西紅柿,問:老婆婆原來有多少個西紅柿?通過這樣有趣的題目,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知識。還可以開展數學指導培訓活動,聯系課堂知識,進行課后輔導,化解學生課堂困惑,樹立學生學習信心。
三 要做好活動過程的調控和指導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開展數學興趣小組活動的目標之一。教師在發揮自身主導作用的同時應注意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有時學生會對課堂知識感到迷惑不解,教師不應直接告訴解法和答案,而是要做好引導工作,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摸索找到答案,學會解法,舉一反三。如一些學生學習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時,一般都是注重將數學公式應用到題目中,忽略數學公式的推導過程,從而對數學知識點理解不透徹。在興趣小組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推導數學公式,創設問題情境,設計三個一元二次方程,引導學生找出方程根的規律。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通過“每道題目中a、b、c起到的作用”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這樣,促使學生從“聽”知識變為“鉆”知識,培養學生的探求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自主探求中體會數學的魅力。
四 要做好興趣小組活動的總結與反思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情境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8-272-01
前言
當前教育形式在進行著深入的變革,小學數學的教育方式和教學策略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小學教師教學中最感到為難的地方在于如何通過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由于需要學生運用大量的數字計算和公式理解,因此許多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表現出一定的困難。通過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可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并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習興趣,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方式。是當前小學數學中最為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策略之一。
一、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具體概念
1、有效問題情境概述
實踐證明通過有效環境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對于提升教學質量有著莫大的幫助。有效問題情境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語言表述或行為表現構建的能夠體現問題主要內容的教學環境的總稱。有效問題情境的特點在于教師所設置的問題情境具有三個主要特點,即目的性、現實意義和挑戰性。設置有效問題情境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課本知識和解題技巧,更重要的是通過環境的設置,催化學生的思考和創造欲望,提高小學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小學數學所涉及的問題大多都是基本的數學問題,因此讓學生的學習“生活化”就成為提高學生學習參與性的重要方式。創設有效情境正是通過將書本問題生活化,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日常生活問題的求知欲。
(2)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推動力,而通過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教師可以貼近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設置教學案例。根據教案和教材的規定,將教學內容融入學生喜歡的情境之中,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和興趣,方便教師對教學內容和課堂秩序的掌控。而且,通過趣味性問題情境的設置,還可以對趣味數學的部分內容與教學進程相結合,拓展學生的思維維度和聯想能力,建立良好的數學探索基礎。
(3)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可以增強師生的溝通交流
小學數學師生之間的交流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創建有效的問題情境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對話于交流,使教師的教學主動性大大提高,進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創造性,提高師生之間感情的融合程度。
二、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數學教學策略
1、引入動畫創設問題情境
對于當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如果在教學中引入故事情境的創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關注的小故事、動畫片,制定教學內容的情境設定。提高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提高教學的課堂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情境1:在講述圓周長的時候,可以建立以下情境:以“熊出沒”動畫片為情境的背景,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片視頻,視頻中播放的是光頭強追逐熊大、熊二的動畫片片段。通過這種動畫情境的創設,在課堂的開頭部分,鞏固學生的興趣吸引點。然后提出問題,熊大熊二圍繞圓形路線跑,光頭強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追上,就此引出“π”的定義及運算公式。最終結合書本中提及的公式給出正確的計算方式和結果。動畫片引入小學數學的教學并不新鮮,但是教師利用動畫片來提升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則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實踐嘗試。讓學生們對圓周的具體概念和計算目的形成具象化的理解,方便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教學效率。
2、基于生活的情境創設
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基于生活環境中的問題也是創建有效問題情境的良好素材。結合日常生活情景,可以讓學生迅速進入問題所設置的背景中,以自主學習的視角對問題進行解答和探索。
問題情境2:在進行乘法計算的講解時可以創建以下情境。教師對于當前班級內部桌椅排列的并不滿意,讓學生根據小組的多少計算出每個區域擺放的行列數和人數。對此,學生就需要充分調動大腦,對桌椅擺放的位置進行設想。并且尋找最佳的擺放方式以及位置人數。此時,教師就能夠將前期講述的乘法口訣和計算方式帶入環境問題中,讓學生以更為便捷的方式找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式。
3、有效問題情境創設的注意因素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應當注意以下幾點內容:
(1)問題情境的創設需要符合當前小學生的接受能力,不能超出小學生的理解范圍
(2)要根據學生較為關注和感興趣的內容設置教學情境,不能隨意帶入
(3)要注意問題情境的創設要以教材為基礎,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不能僅憑教師的思維來創設問題情境,忽略了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4)問題情景的創設要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意義,其中包括趣味數學的引入也要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的現實狀況來選擇合理的問題情境
結束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的教學也必將會出現較大的變化。對此,在未來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更加注意學社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通過切實可行的有效問題情境來建立良好的教學方式,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的手法,為促進我國教育改革和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貢獻出應有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劉玉眾.巧設情境提高效果――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5):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