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計算機理論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在我國的許多高職院校中出現了一個極為嚴重的教學怪象,許多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將計算機的理論知識以及計算機開發工具的使用作為教學目標,而不重視對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工作相關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的學生應該是為畢業后的工作而學習的,而不是如許多本科學生般為深造而學習的,高職院校這樣的目標定位會導致學生畢業時還不了解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要求,使學生的就業變得無比艱難。
1.2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在許多高職院校中,對于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教學課程設置相當不合理,與企業需求相悖。高職計算機軟件技術人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就是在畢業后能夠快速地融入工作環境,企業所需要的高職計算機軟件技術人才是工作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然而,許多高職院校對于計算機課程的設置過于注重理論體系的完整,而缺少針對工作需求的特色課程,導致畢業生理論知識豐富卻沒有必需的工作技能。
1.3教師教學水平較低隨著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熱門,高職院校逐步擴招了許多計算機相關的教師,許多教師的教學水平卻達不到專業要求。在高職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教師隊伍中,有許多教師是畢業后直接參加教學工作的,這些教師一是教學經驗不夠豐富,無法施行有效的教學,二是自身也沒有在企業中的工作經歷,無法培養學生的工作能力,從而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素質較低,無法達到企業的要求。
2高職計算機軟件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策略
2.1明確教學目標在高職計算機軟件技術人才培養模式中,必須要明確科學的教學目標。對于高職院校的計算機軟件技術教學來說,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標準化執行能力等為就業服務的能力,而不是計算機理論系統的完整性以及軟件開發工具的使用規范。因此,高職院校的計算機軟件技術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工作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以傳授計算機理論知識為次要教學目標,使高職畢業生能找到計算機相關的工作,就業后能快速的融入工作環境。
2.2設置實用的教學課程設置實用的教學課程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出發:第一,高職院校可以對信息科技相關企業的需求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選定一些針對企業以及就業的特色教材,加入計算機軟件技術相關專業的教學課程之中,使學生能學到最為實用、最符合企業要求的知識,保障畢業生的就業率;第二,高職院校可以邀請信息科技相關企業的資深工作者以及教學經驗豐富的計算機教師,根據目前企業的需求以及學生的大致情況來設立合適的教學課程,將最新的計算機相關知識以及應用技巧傳授給高職計算機軟件技術相關專業的學生。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可以考慮與信息科技相關企業進行合作,讓學生在寒暑假時能進入企業進行實訓,加強學生的工作意識。
2.3針對教師進行在職培訓前文已經講到許多計算機教師教學經驗不夠豐富,無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全面的教學,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重視對教師的相關培訓。對于那些沒有信息科技相關企業工作經驗的教師,高職院校應該為這些教師提供一些短期的在職培訓,即將教師分配到合作企業,讓這些教師體會到計算機工作中最需要的部分,并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學生。對于那些教學經驗豐富但年紀較長的教師,高職院校應該為其提供免費的新知識培訓,使這些教師能學到最新的計算機軟件技術,并將新技術加入計算機軟件技術教學之中,使學生所學到的計算機知識跟得上時代的腳步。
3總結
計算機理論計算機系統維護實驗教學改革初探
對于《計算機系統維護實驗》課程的教學改革問題,學術界有許多改革建議,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本文主要從我校教學實際出發,摸索一條改善本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在較短的學習時間內使學生對本門課程產生興趣,掌握本門課的學習技巧,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 使本門課程的教與學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我們針對傳統模式下本門課程的不足,探索了三種較為有效的培養學生興趣和增強其動手能力的方法,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 計算機系統維護實驗課程的傳統教育模式及不足
《計算機系統維護》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課程,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在于多做實驗。因此《計算機系統維護實驗》課程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但在我校,《計算機系統維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程都是專業選修課,且課時十分有限,因此,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計算機系統維護實驗》課程的教學存在的不足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一) 重理論而輕實踐
《計算機系統維護》作為專業選修課程,課時比較少,而在這較少的課時中,理論教學的課時比例卻占了總課時的三分之二還多,實踐教學課時所占比例還不足三分之一。這種嚴重失調的教學比例,就是重理論輕實踐的表現,是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極為不利。
(二)傳統教學手段難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手段對本課程的教學都是從計算機的內部結構講起,講授計算機的主要配件的性能和基本原理。然后對計算機主要部件出現的故障進行分析,進而告訴學生如何排除故障。接著講授操作系統的一些知識。這樣的教學內容安排,一方面使用傳統教材和知識更新都比較慢。另一方面也會使學生學習興趣逐漸削弱,使一門原本非常生動活潑的課程變得枯燥乏味。
(三)忽視了本課程的基礎作用對學生學專業技術的重要性
學校教學計劃的指針通常是偏向專業重點課程的教學與實驗。對于這類基礎的選修課程,往往是任學生自由發展,學校不作硬性要求。事實上,學好了這門課程,對學生畢業就業和進一步的學習和工作都有重大影響。故不能忽視本課程的基礎作用對學生掌握專業技術的重要性。
二、《計算機系統維護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
教學改革的方法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學校指導思想的重視及對教師的教學要求。二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經過多年理論與實踐教學工作的總結,歸納了幾種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一) 學校教學指導思想上的重視和對教師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要求
對于學校教學指導思想和理論教學等問題已經有許多教師加以研究過了,在此我們無需贅述[2],只著重談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受:
教師的教學能否吸引學生,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因此學校對教師高標準嚴要求就顯得尤其重要。在這方面,我們認為,學校首先應當從指導思想上樹立起重視專業選修課程的實踐課程觀點。在教學計劃上,當理論課時與實踐課的課時相沖突時,應重實踐。而且要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即:上理論課的教師必須上該門理論課程的實踐課程,而且必須要精通,否則難以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
(二) 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實踐方法
這是本文要論述的重點,也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之所在,具體可歸納為三種方法:
方法之一:加強對硬件知識(特別是計算機的新標準)的講授
教師要結合當前計算機市場上最新硬件發展情況,以及社會對計算機硬件維護人才的需求,激發學生學好、用好計算機,維護好計算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去感受新的計算機硬件的特性,感受新知識帶來的好處,而不是局限于實驗項目中所要求的知識點,讓學生在實驗中眼、手、腦并用,通過學生自由討論實驗,教師掌控全局,最后由老師集中分析講解學習中出現的突出問題,使學生每次實驗都能學到新東西,在緊張有序的實驗課中完成實驗項目所要求的任務,切實讓學生在每節課中都有所獲,有所得。
求學網為您編輯了“計算機理論探析文博系統信息化建設”
計算機理論探析文博系統信息化建設
文博系統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充分利用文物信息資源,全面提升文物保護、搶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它可分技術的信息化、數據處理的信息化、管理和辦公的信息化、藏品研究和管理的信息化及虛擬博物館等五個層次。它涉及到計算機技術、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等多項現代技術。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正從根本上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它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傳統的文博系統如何調整管理模式以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與整個社會共同成長,如何讓科技之光照耀不朽文明,讓中華文明重放異彩,是當前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一、文博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促進文博隊伍建設的專業化。在文物調查和數據采集中,指標體系比較復雜,這不僅要加大人員的培訓力度,更要注重培訓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充分發揮專業人員的傳、幫、帶作用,使基層工作人員在培訓、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文物系統信息化的建設過程也是對文博干部的教育、培訓、提高的過程,通過文物系統信息化建設,可為文博系統培養一批高素質的信息化專業隊伍。
3、促進文博行業管理的科學化。隨著文物資料信息數據庫的建設和摸清文物家底,使文博信息數據一目了然,從而為文物的搶救、保護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使我們文博行業管理機構在資產管理、經費管理、宏觀決策工作上更趨科學、合理。同時文物數據庫管理系統的建立,使各級文物收藏單位文物保管的科學性大為增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文博系統的數字化建設可直接帶動保管研究、陳列展示、宣傳教育、對外交流等工作,提高了文物保護資金的使用效益,促進博物館教育功能的發揮,提升了博物館社會服務水平,擴展了博物館的生存發展空間。 4、促進文博資源效益的最大化。作為不可移動文物資源來講,除部分作為旅游景點開發利用以外,大部分資源價值未得到利用;作為館藏文物來講,除部分通過博物館展示以外,大部分塵封在庫房,文物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價值得不到體現。而信息化建設的開展為文博資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礎,特別是數據庫建設項目的實施,給文博管理、文物宣傳和文博資源信息的合理利用提供了許多啟示和契機。
5、促進先進文化的大眾化。通過文化遺產信息資源開發,借助虛擬展示和交互技術,建立基于祖國深厚傳統文化內涵的電子游戲、網上歷史文化和革命傳統知識庫。通過校園、家庭、網上等多種途徑,把優秀文化生動具體地融入青少年成長的各個環節,用健康、益智、有趣的游戲和傳統文化知識吸引青少年,使他們在游戲和娛樂中也能得到身心放松、知識積累和情操陶冶。通過數字博物館建設,擴大、延伸文物展覽的空間和時間,改善展示手段,從而更加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使人民群眾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自主欣賞不同地域、不同主題的文物和文化知識、充分享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接受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和革命傳統的教育,增強文化認同感。
方法之二:借鑒項目教學法
受許建豪先生“高職計算機系統維護專業教學改革探索”[1]一文的啟發,試用其項目教學法進行教學。
具體的做法是:將該課程分為三大項目板塊, 采用項目化實訓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1)機房計算機系統維護;
(a)利用計算機網絡調查當前計算機主要配件的品牌、價格、性能等,每組學生在任務完成時需根據自己的調查,為實驗室配置一臺滿足計算機教學需要、價格在4000元左右的電腦。
(b)獨立對計算機整機進行拆裝;
(c)利用fdisk與pq進行硬盤分區;
(d)BIOS的設置;
(e)操作系統安裝及優化;
(f)裝機必備工具軟件的使用;
(g)網線制作與網絡連接以及局域網設置。
(2)計算機軟硬件常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
(a硬盤數據的恢復;
(b)恢復惡意代碼對注冊表的損壞;注冊表備份及還原。
(c)操作系統的備份及還原;
(d)機房大量電腦操作系統的還原;
(e)計算機維護及監測軟件使用;
(f)主板故障處理(利用檢測卡分析、排除主板故障)。
(3)常用辦公設備的使用及維護。
(a)打印機的使用、維護、故障排除;
(b)刻錄機的使用、維護、故障排除;
(c)掃描儀的使用、維護、故障排除;
(d)數碼設備(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等)應用。
方法之三:搭建虛擬計算機實驗平臺進行計算機軟件類實驗
虛擬機是一個想象(邏輯)的計算機,是利用軟件方法在實體(物理)計算機上模擬出一臺或多臺與物理計算機功能完全一樣的邏輯計算機。由于虛擬機的功能與物理機功能完全一致,在虛擬機上做《計算機系統維護》的軟件類實驗是完全可行的,并且不會破壞原物理機的系統環境[3]。
學生實驗程序
學生做實驗時,根據實驗項目首先創建相應的操作系統虛擬機,如做硬盤分區、高級格式化實驗,首先創建DOS操作系統或者Windows 98操作系統虛擬機后再進行實驗。
三、在實踐教學中運用新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收獲
本課題組在運用新教學方法進行計算機系統維護實驗教學過程中,有如下收獲與大家分享:
(一)用虛擬機完成《計算機系統維護》軟件類實驗項目優勢明顯
首先, 經濟實惠,節約教學成本
由于虛擬機實驗平臺是共享“軟件實驗室”的硬件資源,這就大大地減少了“維護維修實驗室”的經費投入,因為要在“維護維修實驗室完成”這些實驗,則“維護維修實驗室”要配置約30OO一5000元/臺的物理計算機2O臺及相應的配套設備~HHUB等才能達到實驗要求,其經費投入大約在8—12萬元人民幣之間。而采用虛擬機方式,則節約了這部分經費的開支[4]。
其次,實用性強,易維護
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實驗過程順利及效率高。由于虛擬機實驗平臺是建立在高性能物理計算機上,實驗過程中極少出現硬件類故障,確保實驗順利進行。此外,由于物理機的性能佳,使實驗進程加快,學生能在一次實驗中對相應實驗進行多次驗證而提高熟練程度。二是減少了硬件的維護維修。由于共享了其他實驗室的硬件資源,“維護維修實驗室”就僅存在微機組裝及硬件維護維修兩項實驗,這兩項實驗對硬件要求不高,也不存在過多的維護維修。若出現了故障,上實驗課的教師就能帶領學生予以排除,而不必設置專職崗位。對于軟件實驗室,由于虛擬機是軟件方式,因此也不會增大該實驗室的硬件維修工作量。
再次,是專業知識的社會價值的體現
教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可指導學生,還可以為各類計算機公司提供相關咨詢,體現自己專業知識的社會價值。同時還可以為學生建立若干教學實踐的基地,收到一舉三得的效果。
(二)項目教學法強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帶著項目問題進行市場調查,使學生能對當今計算機的發展狀況有個全方位的認識和了解,更好地做到課堂理論教學與計算機市場實際相結合。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教師輕松地完成了教學計劃規定的教學任務,效果較好。此外,通過該項目的實訓,在訓練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還兼顧和結合訓練了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等多種職業能力。
其次,實驗室實驗項目的科學化分,使學生從一開始就具有極大的好奇心,而迫不急待地進入實驗環節的學習。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有限的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得到加強,同時為其掌握計算機硬件維護與維修技能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
(三)改進《計算機系統維護》課程的理論教學方法,及時將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興趣指導下,主動吸收新知識和新信息,為其進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5]。
綜上所述,本課題組成員經過近兩年認真負責的研究和實踐工作,終于在理論課程《計算機系統維護》的實驗教學環節找到了適合本校學生學習和本校教師教學的新方法,那就是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教學方法要新穎化,教學理念要具有前瞻性,教學態度要端正,掌握過硬的實踐知識和實踐技能,但最終是要與市場接軌,根據市場的需求和市場變化來教育學生[6]。而學生則更多是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力爭在短暫的學校課程學習過程中,積累豐富的計算機系統維護與維修的實踐經驗,為自己畢業就業或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2] 李兵.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田[J].寧波大學學報,2003,(3):29-32
[3]胡慶芳,程可拉.美國項目研究模式的學習概論[J].外國教育研究.2003(8).
[4]連為民,李寅虎.計算機組裝與維護[M].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
[5]蘇國彬等.計算機組裝與維修基礎培訓教程[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教學 實訓中心 培訓平臺
一、建設方案
辦學理念、教育教學思路、教學計劃、教學模式是學校得以發展的精髓。而實訓場所的規劃與建設是學校發展中最重要的硬件條件之一。目前,高職院校實訓中心建設存在投人大、規劃難、設備淘汰快、實訓效果不理想等問題。為此,我們構建了現代化實iJl}中心,以最少的設備投人、多樣的實訓方式、優良的實訓效果、優異的性價比,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
1.在內容上以規范、標準、安全要求為重點,以培養崗位能力為主線。現代工業逐漸向大型化、復雜化、連續化、集成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要求在生產過程中達到高產、優質、低耗、低污染、無人身設備事故,因此對工人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培訓平臺”素材采集均以規范、標準型號的設備和標準操作控制為依據,從而達到安全、可靠地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崗位操作的應用能力的目的。
2.在形式上是計算機仿真十真實裝置。仿真培訓在國內外已開始廣泛應用。在一些發達國家,一個新的生產工藝、新的裝置的制造都有仿真模型的產生,以便對系統進行分析論證,同時在人員上崗之前通常需通過仿真培訓,我國的許多大型企業也都運用計算機仿真技術對員工進行在職和r’館`u培訓。但是,無論是國內國外的計算機仿真都是基于某一對象或某一過程的培訓,而職業技術類院校是面向多專業、多技能的培養,因此,我們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建設網絡化的包含計算機仿真的教學培訓平臺規劃和目標,以此提高職業技術類院校的實驗實訓效果,同時提高經費投人的性價比。
3.在管理上實行集中管理、聯合開發,實現資源整合與優化。“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培訓平臺”把各專業的典型案例進行集中整合、統一管理,再配以實際裝置和合適的仿真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滿足職業教育中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與真實的仿真效果相結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另一方面可以解決學院在實習、實訓中因為學生多、設備少、在規定的實習實訓時間內使每位學生的知識技能都能得到提高的要求,同時還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和發展的需要,通過讓學生自主選擇培訓項目進行操作練習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4.在服務上為社區、地方、行業的培訓事業提供平臺。由于“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教學培訓平臺”是一個開放系統,其素材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更新和設定,同時也可以按照不同行業的培訓要求及時更新培訓內容,學生通過在教學實訓平臺的培訓,再結合一些真實裝置的操作,可以很快適應崗位需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設內容與規劃原則
在建設內容上,一方面滿足專業實驗和實訓要求,配置、規劃、建設好電子教室和多媒體學術報告廳;另一方面著重規劃技術研發中心,鍛煉并打造一支具有較強能力的科研隊伍。
基本方案:計算機仿真與實際工業對象相結合。教學內容可分為知識的理論部分(應知)和知識的應用操作能力(應會)。計算機仿真教學系統的開發,是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手段,把應知和應會內容分別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教件)和仿真實訓的形式表現出來。其中理論學習、機理研究中的實驗(驗證型和研究型)和對問題的理解主要用教、課件描述,而實訓過程中的操作技能及同一動作過程精細、準確、穩定性的培養則采用大型仿真培訓軟件培訓。
三、采用三層局域網模式實現方案
采用三層局域網模式可以方便地對系統進行擴充和統一維護管理。包括進行遠程登錄、調試、系統組態。所有資源共有共享。第一層,操作層面(實物層面);第二層,方案組態對象及連接層面(同一對象下可進行多個實驗實訓項目);第三層,對象模型或實際對象層面。
四、計算機仿真和實際裝置結合方案的主要特點
1.投入大大下降,實驗實訓效果大大提高.沒有實訓平臺時:(1)設備投人一個標準班10組(每班40人計);(2)設備需維護、維修(需投人人力、物力);(3)設備的更新、淘汰快(財力不斷投人);(4)實驗實訓的能耗和耗材。有了實訓平臺后:(1)每人一臺,各自互不干擾,并可反復練習,任意起點;(2)可以改變時標,太快的可放慢,太慢的可加快;(3)具有在線幫助系統,實時提供學習提示;(4)自主選擇培訓內容;(5)在線考試系統,及時檢查學習效果。
2.將不易實訓的內容變為可能。(1)消防過程(危險過程)的實訓;(2)易燃易爆環境下(危險場所)的實驗實訓;(3)易損設備的操作實訓;(4)一次性設備的實驗實訓等均可以實現。
3.滿足培訓和專業調整后,新建、重組實驗實訓環境。(1)培訓:高職學院的發展必須走學歷教育(全日制、成人)和各類培訓相結合的道路,從國內外高職學院典型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各類培訓年學生數一般都超過學歷教育的年學生數,同時不難算出各類培訓的經濟效益更高,其培訓的特點是崗位多、專業廣、同階段學習人數少。該平臺可以同時滿足不同崗位方向的培訓人員同時在線進行不同的培訓,同時達到在不同的實驗實訓環境中進行培訓的要求。(2)專業調整、新建、重組后的實驗實訓投人不大,建設周期短。
4.計算機網絡方案使資源共享成為可能.合法用戶學生和教師可在任何一個終端登錄使用資源庫的教學資源,合法用戶們可在同一個機房進行不同的實驗實訓練習,集中管理資源更安全,添加、修改更方便。
五、結論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 課堂 教學 就業 導向
以就業為導向,就是要求學校在制定學生培養計劃時能結合社會對就業崗位的要求以及學生自身的發展需求,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加強學生社會經驗的積累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在一定的計算機教學思想或理論指導的條件下,建立一個可以長期穩定發展的教學活動框架和活動程序,在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下,更利于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的高效開展。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對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必須立足于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來對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進提高。首先,能夠改善目前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難的現狀,避免了計算機畢業生出去找工作時發現自己在學校學的東西和社會的要求不吻合的問題產生,因為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中一直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早已將教學要求和社會要求相結合,從根源上避免了專業能力與社會要求不對口的問題。其次,可以對中職計算機的教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因為在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基礎上開展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工作,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
二、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現狀
(一)課堂教學模式過于呆滯
在計算機專業課堂教學中,教師會花較多的時間在對計算機專業知識和上機操作步驟講解中,而且講解方式較為單一,是一種灌輸型的教學模式。第一,導致學生接受知識過于被動,難以對課堂學習提起興趣。第二,在對課堂知識講解花費過多時間但效果不好的同時,教師很少騰得出時間來對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研究。長期下來,導致學生難以將課堂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在實際中使用。
(二)教師自身條件限制
計算機行業具有更新快的特點,因此,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增加、改變速度較快。計算機專業的教師就應該具備較強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技能更新能力。但是實際中,教師在短時間內對更新的計算機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并將其整合到相關課程教學中是很難實現的。因此,學生對計算機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能的學習也很難迅速、及時跟上時代步伐。此外,相當一部分的中職計算機教師只具備較強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卻缺乏許多計算機的實踐操作能力,導致理論和實際相差較遠。學生在上機操作中遇到的問題無法得到很好地解決。
三、對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
相對于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不再是在課堂上教師講PPT,學生在下面聽的形式。而是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安排,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對內容進行相關調整,靈活地采用多種方法來開展課堂教學,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在進行課堂內容講解時,教師要聯系實際,對教學中所導入的案例進行分析探究,這時要求教師在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可以對案例只提出幾個問題和思考點,讓學生自由組隊來參與課題討論活動,然后收集學生的討論結果,及時引進相關的計算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比如,在講PS運用的時候可以分析《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課本中的飛機投影這一例子,讓學生們模擬課本上的操作,并陳述自己對圖層的理解,來引導學生對生活中倒影實例的認知,既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也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能力的提高。
(二)對教師綜合能力進行增強
作為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教師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高低對學生計算機學習的影響可見一斑。首先,教師要有較強的自律精神,對計算機專業學習、研究、深造有決心、有毅力,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將新知識整合到舊知識中,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其次,學校方面也應該重視計算機教師專業能力需要不斷提高的需求,可以鼓勵、組織教師去相關企業進行參觀、實踐、交流等,促使教師豐富計算機行業經驗,了解計算機市場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或者學校也可以和企業進行合作,要求邀請企業專家對教師進行計算機相關技能進行培訓,增強教師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教師也可以將所了解的市場信息內容及時向學生進行反饋,樹立學生就業意識,使學生主動地強化自己的相關職業技能。
(三)結合實際要求來對學生進行培養
首先,對中職計算機專業設置進行優化。可以先對中職校內計算機的專業進行一個評估,并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排序,明確列出個專業的優勢和劣勢,進行揚長避短,比如研究表明目前市場中的動漫設計、辦公自動化以及電腦廣告設計更受用人單位的喜歡,相對于其他專業優勢更強,可以對這些方面的專業進行優化設置,以及時和市場需求接軌,加強計算機專業的實踐性和操作性,為學生營造一個較好的學習氛圍。
其次,針對目前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更偏向理論的情況,學校應該多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或者鼓勵學生在業余時間如暑假寒假等多去參加計算機相關的社會實踐,讓學生在多重的實訓環境下能夠從理論出發,將所學知識用到實際中,使學生能提前感受到企業中的實際工作氛圍,及時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
最后,學校還應該及時更新、維護計算機設備,對教學條件進行改善,為學生進行計算機學習提供更優質的教學環境。
四、總結
綜上可見,以就業為導向,來進行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進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通過對計算機教學模式的以就業為導向的方向探討,可以進行項目教學模式和技能訓練模式的建設,為中職教學和技能訓練在新形勢下的模式探索提供思路,以促進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偉波.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探討[J].信息系統工程,2012(5).
[2]覃浩桓.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界,2014(28).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 實踐教學 職業學校
職業學校的一大重要特色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而計算機學科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計算機理論與實踐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承的,要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技能,實踐是計算機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通過上機操作實踐,可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增強感性認識,解除理論學習中的疑難問題,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通過技能訓練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綜合水平,下面就本人通過在職業學校多年的計算機教學,與大家一起探討計算機實踐課的教學方法。
一、計算機實踐課的計劃和提綱
上機實踐計劃是實踐課的總體安排。包括實踐題目、時間地點、組織形式、課時分配、實踐進度、實踐次數等。以便任課教師和實驗室(計算中心)能夠很好的溝通配合,及早安排上機實踐有關事宜。每一次上機實踐要有實踐提綱。實踐提綱要指明實踐目的和要求,布置實踐內容和步驟,對于實踐中易出現的問題、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實踐后的思考題也要給予提示或指導。實踐提綱必須和實踐計劃一起編制,要和實踐計劃協調一致。實踐提綱是實踐計劃的具體內容和實施細則。學生必須在實踐提綱的指導和安排下上機實踐,完成各項實踐課業。教師也要按實踐提綱的要求和布置來檢查、評定學生上機實踐成效。學生還要根據實踐提綱執行情況進行總結,并書寫實踐報告。
總之,教師要認真編寫上機實踐提綱。教師對每次上機實踐課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和周密的安排。
二、計算機實踐課的準備
計算機實踐課的準備工作相對于其它實踐課來說顯得更加繁雜、細致和重要。一般來說,在計算機實踐課之前要做好以下幾項準備工作:
1、硬件環境的準備
學生上機實踐所用的各臺計算機及相關設備要功能完好、運行正常;學生實踐所用磁盤及其它附件要配備齊全、合理分配;有關實踐的環境設備,如輔助教學設備(投影儀等)、調控設備(空調器等)及桌椅燈具也要滿足上機實踐課的需要。
2、軟件環境的準備
結合教學和實踐的需要,要選擇好所需要的操作系統軟件、應用系統軟件、語言系統軟件預先裝備到實踐所用各計算機內,并調試好,隨時可用。輔助教學軟件、各種檢測軟件及實踐所用例題、習題程序根據需要選擇裝入。
3、安全環境的準備
計算機的安全操作要放在首位,學生的安全操作意識要加強,實驗室內安全設備(穩壓電源、不間斷電源等)要齊全完好。計算機內外設備檢測系統軟件要常備,尤其是計算機病毒檢測和清除要經常進行(或定期進行),同時要備有功能強、效率高、版本新的計算機病毒檢測清除軟件。
4、學生的組織和管理準備
計算機的使用要嚴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實踐秩序,實驗室實踐守則,要嚴令學生遵守。
學生上機實踐要組織好,最好有學生干部協助教師進行組織。實踐學生眾多時最好分設實踐小組,以便管理和輔導。尤其是計算機少學生多時則要考慮分組分批安排實踐。
三、計算機實踐課的實施
計算機實踐課是計算機理論課教學的繼續,也是理論教學成效的初步體現。與其它實踐課一樣,上好計算機實踐課必須注意唱好“三步曲”,即入門指導、巡回指導和結束指導。在入門指導中,教師要重申本次實踐課的目的要求,指明實踐要點和注意事項,對實踐中的疑難之處或易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必要的分析、提示或說明,對學生初次使用的軟件或命令,教師要進行演示講解。在巡回指導中,教師應把握整個實踐進程,注意觀察和檢查各學生的實踐情況,及時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糾正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的錯誤,對一些共性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解。在結束指導時,應對本次實踐課進行歸納小結,布置實踐作業,明確撰寫實踐報告的有關要求。
由于計算機實踐課的特點,要上好計算機實踐課,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實踐課開始,輔導老師要重申本次實踐課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實踐要點和注意事項。對于實踐中疑難之處或易出現的問題,要給予必要的提示或說明。實踐過程中學生初次使用的應用軟件或生疏命令,教師要親自進行演示講解。
2、要盡可能發揮計算機優勢,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和電化教育手段,協助教師對學生的實踐進行檢測、評定和輔導。比如Windows系統學習軟件,中文輸入和指法練習軟件等都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學生易于操作,教學效果不錯。教師也可根據實踐要求和學生上機情況,自己編寫輔助教學程序在實踐課中使用。
3、學生的基本技能訓練要高標準嚴要求。學生使用計算機操作要規范標準,要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練好基本功。要注意培訓學生在計算機使用中的應用能力和應變能力,為學生今后獨自操作使用計算機打好基礎。
4、計算機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要同步進行,課時比例搭配要合理,這也是提高實踐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大部分學校由于條件所限,不可能將每堂課都安排在微機房,有些課程也無需每堂課都到微機房去上,一般情況下都是先在教室講授或演示,然后安排一定的課時給學生進行實踐。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對不同課程有不同的要求,應根據課程特點與微機房的接納安排能力統籌安排,按照筆者的教學實踐,對操作性較強的應用性課程,象Windows、WORD、EXCEL等,此比例定在1:1為宜,而對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如程序設計課,該比例可定在2:1。
四、計算機實踐課的總結
通過上機實踐,學生對教師講授的計算機知識、技術和程序都有了真切的體會、深刻的認識,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教師要及時引導和督促學生總結上機實踐中的收獲,鞏固所學的知識。為此,學生要寫好實踐報告就很重要。計算機實踐報告,直接體現學生實踐操作情況。學生寫實踐報告,就是對實踐過程進行概括和總結。完成實踐課業,寫好實踐報告都是計算機實踐課的整體要求。實踐報告中的“上機題目”、“上機目的”和“上機要求”各項,基本與相對應的實踐提綱相同。報告中的“上機步驟”,是學生實踐操作的真實體現會要求學生如實地寫。即使是錯誤的操作或運行失敗,也不應回避或遺漏。要詳而不繁,簡而不缺。要多用專業術語簡明扼要地描述把實踐中的重要體會、深刻認識都要寫進去。這樣才能真實地體現出學生的實踐狀況和水平,總結出寶貴經驗和教訓。學生的要求、希望和建議,都可寫入“上機總結”內,以便與教師相溝通。
總之,計算機實踐課,也有著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只要我們把握住其特點和規律,努力抓好每一環節,計算機實踐課就能夠獲得成功,搞好整個計算機課的教學,也就有了可靠保證。
參考文獻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16-0000-02
1 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的特征
1.1 教學內容豐富
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方面,幾乎涵蓋了所有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從計算機的硬件到軟件,從理論探討到實際應用,包含有豐富實用的內容,例如計算機保養和維護、系統軟件、辦公軟件、電腦防護等。這就要求學生在掌握牢固的理論知識之上,又要有實際動手和熟練操作的能力。因此,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必須從計算機理論和實踐鍛煉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內容豐富而全面的教學,為學生在以后課程的學習中,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能夠用自己過硬的專業知識來解決問題,幫助他人,并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1.2 教學實踐性強
一方面,計算機有很強的實踐性。在高校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實踐能力是相對重要的,相比理論知識能力,實踐能力更需要學生在學好學會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中來,并解決遇到的問題。如果學生只重視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不到學校電腦上進行實際操作鍛煉,則很可能造成學生眼高手低的狀況。因此,教師在實踐課上對學生進行精心細致的輔導并嚴格要求學生學習,并制定好相關的考核方式,對于不合格的學生進行專門化輔導,以幫助學生養成動手的能力。
另一方面,理論和實踐是有機統一的。有的有電腦的學生,雖然也會操作電腦,也能較為熟練的應用一些計算機軟件,對許多知識都知道一些。但是,理論學習不深入,不具體,不知其所以然,對理論仍然是一頭霧水,理論知識不全面,比扎實,會導致學生對許多問題產生片面的認識和理解,因此,教師在講課中,應注意防范學生出現類似的情況。
2 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2.1 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在目前的高校計算機教學中,隨著我國對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高校教育重視理論而輕視實踐的教學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由于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許多高校由于擴招,普遍存在硬件水平不足的情況,導致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講授比例不協調,由于缺乏計算機操作,導致學習到的理論沒有用到實踐中,也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例如,對于Office等辦公軟件,學生在教材上,很容易的就能看出哪一個步驟如何操作,教材上所列出的難點和疑點,但是對于電腦操作則是另外一個情況,學生在應用辦公軟件時,往往不知所措,先期理論知識的學習完全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因此,計算機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會造成嚴重的問題,導致學而不用,學而無用,還會導致學生的畏難情緒和厭學情緒,降低教學的效果。
2.2 對專業課重視不夠
在大學中,由于開設了許多不同的專業,專業之間細的分度較高,對相應的計算機要求也不一樣。如藝術類學生,主要需要多媒體軟件和畫圖、美化軟件,而統計專業的學生更多的是要學習Access等數據統計軟件,理工科的學生更多的要學習工程機械軟件等等。在計算機的教學中不能要求每個專業的學生把所有的軟件都學會,應該根據專業的需要開設相應的教學軟件,這樣,才能切實解決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 促進高校計算機教學提高的對策
3.1 采用差別化教學
差別化教學就是學生依據學生計算機的水平,在入學的時候對學生的計算機水平進行測試,然后根據學生計算機基礎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差異,在充分尊重學生學習意愿的基礎上,進行分班教學。
對計算機教學進行分級。根據不同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和需要,對全校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設置初級基礎班和中級提高班以及高級強化班。初級基礎班:就是針對計算機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這可以是一個快速前進的過程,目的是讓學生快速有效的掌握計算機的基礎內容。中級提高班:是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而開始的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同時,擴大多各個軟件的了解和掌握,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高級強化班:就是根據學生專業的需求而開設相關的課程,進一步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恰當的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水平,投入教育資源,因地制宜,讓學生掌握將來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合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2 按學生需要實施教學
第一,教學要更加貼近專業。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采取分類對待的方法。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計算機要求不同,學習管理類專業對計算機要求較低,而專業性較強的統計、藝術設計等專業對計算機的要求較高。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的過程中,注重各個專業的實際需求,在復雜中尋找統一性,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設計好教學內容。
第二,教學應和社會專業需求接軌。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計算機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在學生學習統一的計算機課程中,學校應設置較高水平的基礎知識學習,要重點突出辦公軟件和多媒體的應用。根據社會對各個專業計算機能力需要的不同,管理類的應注重辦公軟件的教學和培訓,師范類的要注重對PPT等多媒體軟件的培訓與教育。同時,根據學生自己的不同,進行有效的指導,根據專業而實施相關的教學教育,為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
3.3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在高校的計算機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傳統教學中的不足,進行改革和創新。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學校計算機的教學教育水平。
一方面,要增加實踐教學課時。增加實踐教學課時的與我國目前高校學生計算機動手能力較差息息相關的,需要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更加強化計算機實踐課的講授,同時,計算機理論課和實踐課也可以同時進行,分階段,教師講授一節,學生就可以進行練習。同時,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準備每一堂課程,從理論到實踐的各方面內容,充分做好課前準備,這也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預習中,對不會的事先思考和記錄,便于和老師交流。這樣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進行指導,給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幫助個性化的學生學習,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另一方面,理論和實踐學習應同步提高。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用理論去指導學生具體的教學實踐,同時還要求引導學生在實踐鍛煉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注重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同步進行同時提高。這要求學生在求學時做好計劃,并在此基礎上做好學習記錄,從而起到強化培養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善于觀察與思考的習慣,使學生在學習與實踐中發現問題,并追根求源地分析問題,啟發學生進行探索性的思考,從而達到理論與實踐實驗真實的融合。
4 小結
高校計算機教育事關我國大學教育整體能力和素質的提高,而計算機教育有較強實踐性,需要我們在實際中多進行教育投資,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程仁貴,孫平安.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10):8542-8543.
1.1改變了傳統計算機教學形式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豐富教師教學的手段與途徑,還可以拓展學生學習的方式,學生不再僅僅局限在課堂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通過現代網絡技術學習更多的計算機知識,因此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計算機教學形式,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了教師的單一主導課堂的落后模式,使得教學過程更加具有互動性與趣味性,同時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對于傳統的以班級為授課形式來說也具有革命性,通過運用網絡技術,學生學習不再以班級為主要形式,可以采取一對一、小組互動學習的模式。
1.2實現了教學重心的轉移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首先改變了教師主導課堂的模式,實現了教學重心由教師向學生的轉變,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的突出,教師的教學活動要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應用能力為中心。其次創新計算機教學目標。傳統的計算機教學就是向學生灌輸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應用概念等,教師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成績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此種模式下,提高學生掌握計算機專業理論知識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而實施現代教育技術以后教學活動不再以單純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為目標,而是更加側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比如在計算機教學活動,教師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各種復雜的計算機理論知識以生動的視頻形式展現出來,并且將這些枯燥的理論知識以在社會生活中實際應用為例給學生講解,這樣一來必然會增強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社會實踐應用的理解與掌握。
1.3實現了互動式教學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其他人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活躍了課堂氛圍,豐富了課堂知識,首先教師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就某些知識向同學們設定問題,學生可以就這些問題開展相互探討,如果遇到不懂的或者存在疑惑的知識點就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向老師提出問題,老師就這些問題向同學開展一對一的教育培訓,這樣一來極大的活躍了課堂的氛圍,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由學習時間,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教師通過系統平臺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遠程監控,及時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及時的指導學生在學習中所出現的誤區。
2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計算機教學模式
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計算機教學就是利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技術,為學生創設不同的學習環境氛圍,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以及動手能力等,實現高職教育的最終目標。
2.1基于多媒體計算機的演播式教學模式
演播式教學就是利用多媒體技術以班級的形式進行有關計算機知識內容的演示教學,演播式教學是最普遍的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模式,其主要包括:大屏幕投影儀、音箱、實物投影儀等設備,一般而言演播式教學采取的多媒體高校計算機為單機形式,不需要連接網絡,而需要教師制作相關的課件(投影片、幻燈片以及光盤)就可以完成,在演播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以語言講解的為主、多媒體資料輔助的形式存在,比如教師在講解有關計算機理論知識時,配合一定的圖像說明等會將枯燥的知識點形象的展現出來。演播式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現了聲圖的結合,將教師不易表達的知識以多媒體演播式展現出來,同時學生通過多媒體顯示可以直觀的了解到計算機演示的過程,便于學生的掌握。但是演播式的教學模式是以單向的傳播為主,學生只有觀看,而沒有任何的參與權,雖然這種模式具有傳播效率高的特點,但是由于缺乏學生的互動參與,導致學生在觀看演播式課件時缺乏應有的主動性,導致協助教學的目的不能實現。因此教師在使用演播式教學模式時,一定要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根據學生的狀態及時的調整演播進度。
2.2基于多媒體網絡教室的互動式教學模式
網絡教室教學模式就是在高校計算機機房內進行教學,在教師內構建一個小型的教學網絡環境,學生通過計算機設備進行學習,開展網絡教室教學就是要保證教室內設置網絡,并且配置專用的網絡教學軟件,教師通過該軟件實現對學生上機操作的控制,實現了網絡教學。通過多媒體網絡教室互動式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習任務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學習規劃,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開展差別化的教學,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2.3基于虛擬實驗室的模擬式教學模式
高校計算機教學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的鍛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為學生創建各種社會實踐鍛煉的機會,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仿真實驗室建設是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仿真實驗室就是利用網絡與計算機進行連接,從而營造出與實踐操作相同的環境,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同時利用虛擬仿真教學可以實現各種因素而導致難以實現的實驗操作。
3結束語
計算機理論試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
求學網小編為你提供論文范文:“計算機理論淺談中專計算機組成原理教法初探”,大家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寫出論文。
計算機理論淺談中專計算機組成原理教法初探
計算機組成原理的教學內容強調以計算機硬件部件和和整機系統知識為主的同時,還必需適當兼顧與硬件關系最密切的基礎軟件知識的學習。那種把計算機組成原理完全作為純硬件課來處理,是陳舊的認識和過時的做法,不符合當今計算機研究和教育發展的潮流。學好這門課的目的是為了了解計算機的構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學生應能抽象出一個計算機模型,在此基礎上,理解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但是計算機組成原理這門課專業性很強,很抽象,也很枯燥。而現在的中專學生基礎差,缺乏學習主動性,學習新知識時理解能力也相對比較薄弱。本文針對中專學生的這一特征,提出了怎樣教授計算機組成原理這門課程。利用一種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聯系實際能力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并就該模式下的課堂理論教學、課后練習與輔導、教學效果檢驗等三個環節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用簡單的問題切如枯燥的學習知識
二、實踐教學內容的模塊化
實踐教學內容的模塊化是指將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所涉及的實踐教學內容根據實踐項目的作用、手段及能力培養的目標等因素進行分類,并按類進行整合,形成模塊。各模塊間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在不同地域、不同類型的高校中,人才的培養目標及職業定位也有所不同。對于以為制造業培養信息化建設人才為主的理工科院校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而言,重點圍繞“ERP原理及應用”課程,將實踐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和整合并模塊化,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決策及ERP系統的設計與應用能力。
ERP即企業資源計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用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按照ERP系統的設計、實施及應用能力的培養要求,一般可將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分成四個模塊,即課程實驗模塊、專項實訓模塊、項目實踐模塊和學科競賽模塊。四個模塊間的關系具有系統性、銜接性、遞進性。每個模塊內部又可細分成若干個模塊,以達到全方位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目的[3]。
1.課程實驗模塊。是將要求實踐應用的課程配上必要的實驗,以實驗配合理論課教學,對課堂講授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模擬及設計,通過課程實驗培養學生的ERP操作能力和分析設計能力。該模塊又細分為驗證試驗、模擬試驗和設計實驗。
2.專項實訓模塊。是學生必備基本能力的培訓活動,主要結合職業技能、創新能力和知識體系等展開。該模塊又細分成平臺實訓、模塊實訓和方案實訓。平臺實訓是培養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的實訓,包括數據結構課程設計、ERP原理及應用課程實踐、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信息系統平臺設計等,重在培養學生的基本專業技能。模塊實訓是根據學生選擇的專業方向和角色定位進行的實訓。包括ERP軟件開發、ERP系統實施、ERP系統應用等。學生可以根據ERP軟件設計員、ERP實施人員、ERP業務員等職業角色選擇不同的模塊,重在培養學生ERP專項技能、職業能力和知識整合能力。方案實訓是向學生提供選題難度相同、企業背景不同的若干實訓備選方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重在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
3.項目實踐模塊。是學生結合具體項目進行的實踐活動。該模塊又細分成創新性實驗、開放性實驗和實際的項目實施。“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是教育部“十一五”期間設立的教學改革工程項目之一,重在培養大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該項目由學生擔任項目負責人,項目組由3~5名學生組成,由任課教師擔任指導教師,由學生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正式立項,國家提供一定的經費資助,在本科學習期間由教師指導完成。通過實踐,很多項目的實驗結果申請了專利,發表了論文,并在實際中得到了應用。開放性實驗項目是由教師作為項目負責人,組織20~30名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的實踐活動。學校提供一定的項目經費,以保證項目能夠如期完成。此類項目參與的學生較多,項目的難度適中,可作為普通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例如ERP軟件分角色模擬過程項目、電子商務網站設計項目等均可列入此類。實際的項目實施是指教師從申報的各級縱向課題和橫向課題中選擇適合學生做的任務交給他們并指導他們去完成。例如派學生參加ERP實施項目,讓他們走出學校、走進企業,親身感受企業對信息化人才的能力要求,進而培養其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ERP實施能力。
4.學科競賽模塊。是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外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高水平競賽。該模塊學科競賽又細分成技能類、模擬類和設計類。例如,ERP軟件技能大賽可培養學生對ERP軟件的應用技能,ERP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可培養學生在模擬的企業運營中進行經營決策的能力,電子商務創業設計大賽可培養學生創業方案的設計能力等。這些學科競賽均以團隊形式參賽,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競賽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4]。
三、實踐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不同的教學實踐內容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式,才能使教學實踐達到預定的目標。
課程實驗模塊主要在實驗室實施,學生按照教師布置的實驗內容,對基本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模擬和設計,主要采用情景教學進行環境模擬。
專項實訓模塊主要采用課程設計、課程實踐和實習的方式,讓學生在集中的時間里進行比較系統、完整、感受性較強的實踐活動。例如,企業經營模擬課程設計在ERP沙盤模擬實驗室進行,五人組成一個模擬企業,讓多個“企業”面臨同樣的市場環境模擬運營,展開競爭。 項目實踐模塊主要在課余時間或假期進行。學生通過參加由學校組織的、由專任教師作為指導教師的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開放性實驗項目以及教師的橫向、縱向科研課題,在大學期間做真實項目的鍛煉,將為盡快適應未來職業角色奠定基礎。例如,可以請學生參加橫向課題“ERP軟件實施項目”,讓學生跟隨專業實施人員進行企業ERP項目的實施[5]。
學科競賽模塊主要是讓學生參加由學校教務處、學院組織的各項學科、技能競賽。通過層層選拔甚至可以參加全省乃至全國的高水平競賽。學校應要求學生在校期間至少要參加一項競賽,旨在讓學生把競賽當成學習的一種手段,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四、實踐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使教學目標更完美地實現。
課程實驗一般在計算機房進行,先進的計算機軟件需要與之相配套的硬件環境做支撐。因此,實驗室必須及時更新計算機設備才能確保實驗的速度和準確性。在實驗教學中采用先進的實驗教學平臺系統,教師可以在教師機上隨時查看每臺學生機的實驗情況,還可以通過教師機控制學生機,使之與教師機保持同步。
專項實訓一般通過在學校課程設計或者去企業參觀實習來完成。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特點要求學生必須在一個信息化程度比較高的環境下進行設計和實習,而學校缺乏這樣的環境,企業里這樣的部門又是“禁地”,不方便接待大學生,無法達到預期的實訓效果。因此,在學校建立基于ERP的信息化模擬實習工廠是一項必要的選擇。學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在模擬的信息工廠里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和實習。
項目實踐是由專業教師做指導教師,要求學校實驗室、機房全天候開放,保證學生隨時可以進行實驗和研究的活動。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采用多媒體進行交流、溝通,可以通過網絡教室遠程視聽各種課程,為學生多途徑汲取新知識提供了平臺。
校內的學科競賽一般采用網上競賽的方式開展。學生通過網絡與眾多看不見的對手進行較量。因此,充分掌握網絡技術,利用網絡環境進行學習和教學顯得尤為重要[6]。
五、實踐教學考核的標準化
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各項教學實踐活動,掌握本專業所必備的專業技能,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對于是否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用標準化、科學化的考核方法來評價。實踐教學考核主要從實踐教學的內容、實踐的時間、學生應具備的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具體實施。
定量方式主要有筆試、上機考試等,以分數確定考核成績。例如對“ERP課程實踐”的考核主要采用上機考試方式進行。學生進入考試系統環境界面,注冊用戶名,登陸考試系統,在真實的ERP軟件環境中,按照題庫要求做完業務處理題,并提交試卷,考試系統自動得出考試成績。這種考試方式更具透明性、客觀性。
定性方式主要有項目答辯、實踐態度和合作意識考查等,以等級確定考核成績。
參考文獻:
[2]王永紅,何健新.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3).
[3]李敏.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辦公自動化,2011(5).
[4]黃淑偉,權奇哲.以就業為導向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1(7).
[5]段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與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1).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計算機專業 教學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60
隨著計算機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及社會對計算機技術的普遍需求,使得計算機專業實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強,而具備較強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尤為搶手。為此,怎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如何讓學生成為受社會歡迎的實用型人才?這也是中等職業教育教學的熱點話題。
1 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目標構建的意義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努力造就高素質技能人才”也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辦學的目標,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計算機專業技術實用型人才,這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計算機技術實用型人才除了要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基本理論基礎,還要有著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目標包括:第一,計算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使其具有較強的計算機知識運用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第二,在計算機教學中教學模式的定位,以打造學生高水平實踐操作能力為主,并注重學生解決計算機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性教學使學生領會并感悟,進而突破教材的思維定性,達到培養實踐操作能力專業人才的目的。因此,合理教學目標的定位,科學的授課模式,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起到積極的作用,對推動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建設及課程設置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2 當前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現狀
第一,計算機理論與實踐課程的比例與實際脫節。眾所周知,在中職學校任何學科的教育教學中,基本理論是每位學生都需要掌握的知識,但是計算機專業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過多的理論知識不能達到教學目的,也無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受課程體系影響,重視理論知識傳授而學生實踐能力不足的現狀最為突出。
第二,學生基礎差專業知識接受能力弱就讀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80%以上都是“雙差生”,基礎薄弱,據統計,雙差生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因此,學生接受專業知識的能力較弱,作為職業技術學校,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是第一要務,需要認清學生現狀,結合實際,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也是對專業教師的必然要求。
第三,教師實踐經驗缺乏、教學模式死板計算機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用人企業對于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也很高。傳統教學方法更多強調的是教師“如何教”,忽略了學生“如何學”,學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所以我們應該盡快轉變教學觀念,將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為主。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開展“以學生為中心,在實驗與實踐中學習”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學主動、學習主動。
3 培養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措施
為了改善當前計算機專業學生實踐操作能力較弱的狀況,進行以提高實踐教育教學為目的的教學改革也是當前最迫切的話題。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計算機課程改革,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減少計算機理論知識在專業課程設置中的比例,通過各種改善以達到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為主,理論為輔的目的,以期培養具有實踐操作能力的高素質計算機專業技能人才。增加計算機實訓課時數,如會聲會影、Photoshop、Dreamweaver等能激發學生感興趣又能達到學生能力培養的課程。
第二,通過國培及各種途徑不斷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師素質,計算機實踐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計算機專業教師要應適應信息時代技術飛速發展的趨勢,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身能力。第一,計算機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要根據自身特點選擇發展方向;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多為專業教師提供進入相關行業的學習實踐機會,實現校企合作資源共享,使教師提高實踐操作經驗;第三,通過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選派教師培訓學習,掛職鍛煉,不斷提高教師實踐教學能力。
第三,改變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中等職業學校傳統教學方法必須該變。①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教育教學目標,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不能一貫“照本宣科”,多實踐,帶動學生到計算機專業實訓室上課,多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②鼓勵學生參加“技能大賽”、“文明風采”等,多讓中職這些平時飽受挫折的學生享受學習的成功。
第四,加大計算機專業設備的投入。較好的計算機專業設備是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得以提高的基本保障,即使專業課教師教得再好,但無法實踐訓練,那只是一紙空談,因此,計算機專業設備,應嚴格按照《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辦學標準》來配備相關專業實訓設備,以滿足實踐操作能力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
綜上所述,作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畢業生能否適應社會的發展,能否為企業、社會創造價值,這關系到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中職學校培養學生本著“以就業為導向,為社會需求的目的”的辦學目標也是大勢所趨,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學生的就業,只有不斷通過教育教學改革,用最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更多優秀的高素質實踐操作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榮.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思考[J].考試周刊,2011,(40).
[2]潘懷.淺談計算機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