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互聯網運營培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互聯網游戲產業;信息不對稱;專業化;跨平臺融合
中圖分類號:G89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2
一、我國互聯網游戲產業鏈的內涵及現狀
(一)互聯網游戲產業鏈的內涵界定
互聯網游戲產業鏈是用戶、網絡游戲銷售渠道、網絡運營商、網絡游戲運營商和網絡游戲研發商所構成的主線的鏈條。其中,屬于上游的網絡游戲開發商常常與網絡游戲運營商直接接洽,而下游的網絡游戲用戶玩家則與網絡游戲銷售渠道商所接洽,這將組成整個互聯網游戲產業體系的核心。而組成網絡游戲產業鏈的輔助體系則涉及互聯網媒體、電子設備制造業、IT產業以及展覽業等等。①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眾多的產業鏈與之相連,且隨著互聯網游戲產業規模化的不斷發展,相關產業也將就此獲得巨大的商業利益發展空間,尤其是電信產業和IT產業。
(二)我國互聯網游戲產業鏈的發展現狀
2016年,我國互聯網游戲產業實現實際收入多達165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達到17.7%。②游戲用戶逐年增長達到5.34億人,同比增長3.3%。國的互聯網游戲產業日漸龐大,游戲用戶的投入也隨之高速增長。 而過去五年間里,全球互聯網游戲產業基本穩定在8%左右。相比于發展更為成熟的歐美市場,像我國這類發展新興互聯網游戲市場發展更為迅猛,2016年中國互聯網游戲產業收入有望超越傳統的美國市場排名全球第一。中國互聯網游戲產業規模增速出現放緩跡象,這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方面,近年來游戲產業缺乏新的增長點,互聯網客戶端游戲增長日漸乏力,經典互聯網游戲收入整體呈下降趨勢,新興互聯網游戲多數依舊處于模式探索階段。加之我國互聯網游戲用戶基數過大,想要依舊保持互聯網游戲產業高速增長難度相對較大。
二、我國互聯網游戲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互聯網游戲產業缺乏自主知識產權
我國互聯網游戲產業近年來雖然發展迅猛,但在自主知識產權上卻不盡人意。當然,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研發成本的攀升、盜版猖獗版權意識淡薄、相關人才培養缺失等等。同時,由于我國尚未建立游戲產業相關分級制度,導致了部分佳作無奈尷尬下馬的窘境。加之我國游戲產業發展較晚,民眾未能樹立對游戲產業的良好認識,而各大媒體的曲解,致使游戲產業在專業化、規范化、職業化等方面止步不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倒退。另一方面,我國游戲產業與歐美國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_擊了我國的游戲產業。與此同時我國的游戲自主研發成本和運營成本都呈現出整體攀升的特點。
(二)互聯網游戲研發人才短缺
目前,我國的互聯網游戲產業研究開發相對于西方國家依舊處于較低水平,國內缺乏優質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游戲。我國是互聯網游戲消費大國,但在互聯網游戲研究開發水平上與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互聯網網游戲產業研發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互聯網游戲產業發展的瓶頸,培育和培訓已成為互聯網游戲產業的一個難題。互聯網游戲研發人才是既具有專業知識,又具有開創精神思想的人才,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智力支撐的作用。在一個互聯網游戲研發團隊中,要求成員 既要有熟練地獨立厭煩能力,同時需要較高的藝術素養和活躍的思維,既要有專業化的人才更需要全面化的人才。要推動互聯網游戲產業的發展,必須保障互聯網游戲產業人才的成長,目前,我國互聯網游戲產業人才培訓體系剛剛起步,培訓和培養人才均不能滿足互聯網游戲的發展。
(三)信息對稱程度不高
我國互聯網游戲產業信息化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互聯網游戲產業的發展。目前,互聯網游戲產業與受眾群體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戶的體驗和享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阻礙了玩聯網游戲交易產業的發展,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易因游戲開發商商并未提供良好的交易指導和信息服務,致使交易時常因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沒保障導致無法進行。與此同時,互聯網游戲產業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也阻礙了我國互聯網游戲產業的研究與開發,使互聯網游戲的開發運營時長陷入被動的局面。
三、我國互聯網游戲產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互聯網游戲產業成本攀升
我國游戲市場已經形成粗放式的特點,市場留給新興產品的空間非常有限,同時也對游戲產品的品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這直接提高了游戲的研發成本和經營成本。從研發的角度來分析:隨著對游戲相關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對相關游戲研發團隊提出了新的挑戰。早期的三至五人的小團隊早已不在適應市場的需求,目前普遍的游戲開發團隊多大數十人,甚有百人者,這無形的增加了所投入的人力成本。為了應對民眾對游戲品質的提高,研發團隊往往需要經過多輪的測試,從而為游戲市場提供保障,這由無疑的增加了游戲產品研發周期,游戲研發相關企業所面臨的投資風險也將與日俱增。
(二)版權問題依舊嚴峻
互聯網游戲產業依舊存在著嚴重的惡性競爭現象。首先抄襲、侵權、盜取IP、竊取源代碼等行為仍時有發生,引發了一系列侵權訴訟官司。此外,以借鑒學習為名,打著版權球,對其他熱門游戲進行大量的仿制,甚至是抄襲,甚至嚴重到游戲還未正式上線,市面就已經出現抄襲制作或是出現非法破解盜版資源。其次,互聯網移動游戲領域存在大量的虛假信息和惡略的刷榜行為,互聯網游戲企業通過虛假信息和在下載榜單中刷取排名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更多的流量;另一方面,這種間接提高自身的數據流量的手段,降低了互聯網游戲產業的整體信譽,間接的跟整個產業帶來了非常不良的影響,相關企業受益直接受到損害。自買自賣的行為雖然可以可以帶來不錯的短時間內的市場效益,但這種帶有欺騙性質的行為依舊無法代替好產品具有的市場價值和吸引力,同時破壞了互聯網游戲產業的良好生態環境、嚴重破壞了互聯網游戲市場的良好秩序。
(三)游戲產業人才培訓缺乏
我國互聯網游戲企業人才缺口的根本原因是我國互聯網游戲企業人才培訓體系還很欠缺,特別是像諸如互聯網游戲研究開發業這樣的培訓體系沒有建立。目前我國物聯網游戲人才培訓體系尚處于初探階段,我國的互聯網游戲的研究開發和運營無不需要強大的互聯網游戲相關人才的支持予以實現,而在互聯網游戲研究和開發領域人才方面相對匱乏,急切需要更多的專業化人才予以支持,這不僅需要對整個互聯網游戲行業有一定的見解,還需對互聯網游戲產業市場有一定見解。不僅需要專業化人才,同時也更需要全面化的職業技術人才,從整個產業的角度上去統籌整個互聯網游戲產業,而這部分人才正是我國目前相對匱乏和急缺的。
四、互聯網游戲產業發展對策建議
(一)政府應加強對互聯網游戲企業的管理
在促進我國互聯網游戲企業發展中政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要依照《“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等政策,調整互聯網游戲企業,規范網絡出版物的出版,移動游戲分類管理促進審批提速,并奠定游戲產業的有序發展。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厘清網絡出版物概念的表述,明確了管理職責,強調了游戲是網絡出版物;二是細化互聯網游戲出版服務的從業要求,明確企業的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三是實施支撐并保障“互聯網+”的新硬件工程,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順利進行,同時加快大數據、云計算和高端服務器等研發建設、核心芯片研發等應用③;四是科學的設定互聯網游戲出版服務許可的準入條件,規范與鼓勵并重;五是搭建“互聯網+”開放共享平臺,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鼓勵國家創新平臺向中小企業在線開放。
(二)提高互聯網游戲企業的競爭力
在推動互聯網游戲行業的發展過程的同時,也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重要作用。依托現有的互聯戲協會為核心,通過組建互聯網游戲分協會,以實現對互聯網游戲行業進行專門的管理、監管、規范、指導的目的。目前,我國的互聯網游戲企業,無論是規模、能力、盈利、品牌、產業運營能力,還是信息服務能力、國際市場份額等,都與跨國企業之間均存在著較大差距。通常具有核心技術的互聯網游戲企業,其硬件設施與技術設備也具有較高水準的現代化水平,同時應用效率也相應較高。行業協會要根據互聯網游戲行業的具體情況,調研其對核心技術的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指導其調整運營方式,提高其信息貿易水平,以適應互聯網游戲企業多層次發展的需要。
(三)提高互聯網游戲行業的創新能力
促進互聯網游戲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游戲行業的創新能力,這是互聯網游戲行業發展的生命線和必要條件。目前,創新需要資金的支持,我國小型的互聯網游戲開發工作室常常因融資力不夠而導致開發及創新力不足。因此,要提高互聯網游戲行業的創新能力,必須改變目前互聯網游戲產業從業企業的情況,在政策扶持上對小微互聯網游戲工作室進行一定扶持,引導互聯網游戲產業在研發上的創新投入,進而提高其創新能力及核心競爭力。同時要培育互聯網游戲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對互聯網游戲企業的創新要有相應的獎勵措施和補貼政策,推動互聯網游戲企業創新環境的形成。
(四)建立互聯網游戲人才培訓體系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新興職業,這是互聯網時展的需要。促進我國互聯網游戲行業的發展,必須根據互聯網游戲行業人才的需求建立長遠的互聯網游戲行業人才培訓規劃。互聯網游戲產業不僅僅需要專業化的精英人才,同時也更注重在專業化基礎上的具有相行業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將專業化的精英教育與技能教育結合起來,建立完善的互聯網游戲行業人才培訓系統,予以實現現代化互聯網游戲行業人才的基本目標,全面實現互聯網游戲行業人才的專業化、全面化、技能化。
五、結語
目前,中國整體經濟發展已進入一個新常態,雖然我們仍面臨著很多問題,但互聯網文化娛樂產業卻以超過30%的平均增速急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新亮點。在這種情況下,游戲作為整個互聯網文化產業最具活力的領域,互聯網游戲產業的發展將在很大程度決定著中國文化產業甚至是整個經濟發展的走向。從這個角度而言,影游聯動、電子競技、網絡直播、VR游戲以及海外市場無疑將是最值得我們關注的熱點領域。規范互聯網游戲市場,提升互聯網游戲貿易質量,促進互聯網游戲貿易市場有序發展。
注釋:
①李鳴.《中國互聯網游戲產業鏈分析》.
②于涵.《網絡游戲的互動因素探究》.
③ 《國家大事》.
參考文獻:
[1]李鳴.中國互聯網游戲產業鏈分析.北京郵電大學,2005.
(一)升級完善河南農業大數據中心。2016年10月11日,河南省農業廳與鶴壁市政府在中國(鶴壁)農業硅谷產業園,簽署聯合建設河南省農業大數據中心、“互聯網+現代農業”平臺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制作了河南省大數據中心建設宣傳片,對數據中心是硬件設備進行完善。目前,數據存儲能力已經達到5000T(1T=1024G),具備提供河南全省農業大數據各類應用所需計算和存儲資源支撐能力。
(二)初步建立了河南農業大數據采集、加工處理與預警服務平臺。搭建了農業大數據采集體系,對重要農產品生產、自然災害、重大動植物疫情等的監測預警和應急防控,整合農產品生產數據和主要批發市場流通數據,采集農產品主要產地生產、氣象、交通等數據,形成農產品供應趨勢預測,定時價格指數與市場風險預警信息。
(三)整合“河南農業信息網”門戶網站,建成一個“河南農業綜合業務信息平臺”。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政務信息系統整個共享實施方案的通知》(豫政辦〔2017〕116號)為依據,按照“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原則,以構建“大網站”、建設“大平臺”、融通“大數據”為抓手,從全局上和根本上解決政務信息化建設“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信息孤島” 的問題。依托我廳“河南農業信息網”門戶網站,將分散、獨立的廳直屬各單位網站統一整合為一個門戶網站。建成一個“河南農業綜合業務信息平臺”,將廳直屬各單位工作人員使用的政務業務信息系統接入“河南農業綜合業務信息平臺”,在不改變其應用形式的基礎上,共享數據庫出口,提取有效數據,完成政務信息系統整合,推動廳直屬各單位之間政務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為分析研判、信息獲取提供方便。
(四)開發建設互聯網+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平臺。2018年中旬,初步完成全省益農信息社管理平臺、運營服務平臺、第三方資源整合平臺的研發調試,并完成已建的村級益農信息社的數據導入與SAAS服務。
在2018-2020年重點任務為:
(一)運營益農信息社。運營益農信息社主要做好以下4方面工作。
1.建立“政府+運營商+服務商”三位一體的推進機制。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化建設、專業化運營的思路,創新運營模式,培育壯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誠信守法、有經濟實力和運營活力的建設運營企業,健全政府與運營和服務企業的合作機制,三方合力推進信息進村入戶。為農民提供免費或低價服務;服務商負責提供各類商業服務和通道服務,通過擴大市場規模獲得收益。
2.開展四類服務。完善信息進村入戶公益服務,應用12316三農服務熱線、信息服務平臺等渠道,精準推送農業生產經營、技術推廣、政策法規、村務公開、就業等公益服務信息,協助開展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土地流轉、農業綜合執法等業務。完善信息進村入戶便民服務,開展水電氣、通信、金融、保險、票務、醫療掛號、惠農補貼查詢、法律咨詢等服務。完善信息進村入戶電子商務,開展農產品、農資及生活用品電子商務,提供農村物流代辦等服務。完善信息進村入戶培訓體驗服務,開展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培訓,提供信息技術和產品體驗。
3.培訓信息員。每個村級益農信息社至少有1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務、會經營的村級信息員。由各縣(市、區)農業部門委托運營商對村級信息員集中培訓,主要依托現有教育培訓體系、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農村電商培訓體系和應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民智能手機應用技能等培訓項目,通過網絡電視、電腦、智能手機等信息傳播媒介,建立“上門培訓+集中培訓+網絡培訓”的多元化培訓模式,對村級信息員分區域進行培訓。
4.增強益農信息社持續運營能力。探索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依托運營商、服務商,拓寬經營服務內容范圍,通過提供政策、技術等公益服務和培訓體驗服務聚集人氣,通過代繳費、小額取款、物流代收等便民服務獲取適當收益,并開展網店建設裝修和運營推廣,應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渠道資源開展產銷對接、農產品上行等業務,提高信息員自身收入。
(二)管理運營網絡體系。省農業廳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建設運營、資源共建共享、風險防控、延伸績效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規范,指導全省各省轄市、縣(市、區)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工作。同時,研究制定益農信息社管理辦法,建立益農信息社登記、備案及管理考核制度,建立信息進村入戶服務規范,明確公益服務職責、商業服務內容及標準、法律責任,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防護能力建設,有效防控技術風險、經營風險和法律風險,確保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安全規范推進和運行。
(三)促進各類信息資源融合共享。按照集約建設、集中部署的思路,依托政務公共云平臺,充分利用我省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已有的政務服務、便民服務等功能和資源,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建設省級信息進村入戶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開發公益服務、農村電商、培訓體驗等信息進村入戶特色業務功能,并與國家信息進村入戶公益平臺加強對接。依托我省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實現省級信息進村入戶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與教育、科技、財政、交通運輸、商務、衛生計生、供銷、氣象、郵政等部門和科協等單位的數據交換與共享,對接社會化服務資源,推動電子商務、保險、金融等社會化企業網絡服務系統資源共享。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農獸藥基礎數據平臺、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平臺有機結合,推動協同并進、融合發展,實現互聯互通、開放共享。
(訊)2015年3月1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2014年下半年中國企業互聯網應用狀況調查報告》,涵蓋中國企業(不含個體工商)互聯網基礎應用發展狀況、企業互聯網應用發展狀況、電子商務及網絡營銷發展狀況等三方面內容。
信息化基礎設施普及已達到較高水平《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全國使用計算機辦公的企業比例為90.4%,使用互聯網辦公的比例為78.7%,實現互聯網寬帶接入的比例為77.4%。我國企業基礎設施普及工作已基本完成,連續數次的調查結果均顯示,在辦公中使用計算機的比例基本保持在90%左右的水平上,互聯網的普及率也保持在80%左右,在使用互聯網辦公的企業中,固定寬帶的接入率也超過95%。
企業互聯網應用深度有待進一步增加《報告》顯示,全國的上網企業中,利用互聯網開展發送和接收電子郵件、網上銀行、與政府機構互動的比例分別為83.0%、75.9%和70.6%,在各項企業互聯網應用中排名前三;但如網絡客服、在線員工培訓、企業級應用系統的應用比例仍然較低。一方面,采取提升內部運營效率措施的企業比例較低,之一在于企業的互聯網應用意識不足,之二在于內部信息化改造與傳統業務流程的契合度較低,難以實現真正互聯網化,之三在于軟硬件和人力成本較高,多數小微企業難以承受;另一方面,營銷推廣、電子商務等外部運營方面開展互聯網活動的企業比例較低,且在實際應用容易受限于傳統的經營理念,照搬傳統方法。
互聯網O2O商業模式興起,將帶動企業踴躍開展電子商務《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全國開展在線銷售的企業比例為24.7%,開展在線采購的比例為22.8%。盡管目前我國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仍然較低,但隨著互聯網O2O商業模式迅速發展,作為線下商品與服務的直接供給方,傳統企業在這一模式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傳統企業主動利用互聯網開展商業活動,另一方面是由大型互聯網企業主導,為拓展其業務范圍、增強O2O實力而連結傳統企業的被動觸網。在這一趨勢下,傳統企業在內部運營、市場推廣與服務和產品銷售方面,將會越來越多地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來源:東方財富網)
企業大學新思維
張文強:大家在總結這個時代的特點時經常會提到的三個概念是: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媒體及互聯網金融。先請兩位老師破一下題,什么是互聯網思維?或者怎樣理解這個時代的特點?
張善勇:從2013年開始很多人提到互聯網思維,在今年《企業大學》第3期上我也講了企業大學新思維―如何用互聯網思維去看企業大學,在互聯網思維下企業大學的發展之路是什么。關于互聯網思維,雷軍有經典的七字訣,即專注、極致、口碑、快;現在被大家認知的互聯網三個關注點,即痛點、尖叫點和引爆點。這些都是常規的互聯網思維。
現在互聯網面臨的最大困擾是信息超載,幾乎所有的網頁都包含海量信息。如何從中挑選有用的信息,怎樣選用少而精的元素……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在這種思維的引導下,《企業大學》雜志也需要轉型,需要做精、做專,幫助讀者篩選信息,這將是我們雜志當下和未來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內容。企業教育涉及的面太廣了,因此聚焦企業大學這一個點上的開放、創新思維,稱得上是智慧轉型。
馬成功:在互聯網思維中有一個最本質的東西就是回歸常識,即互聯網能為人們提供所有他們想知道的內容。對于一個組織來說,它也需要回歸本質,因為在組織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各種矛盾、斗爭都會隨之產生,從而使組織發展遠離初衷。從培訓的角度來說,一個企業的本質就是它的員工,以及產品會影響到的人群。這一人群的痛點是什么?怎么才能做出讓他們尖叫的產品?怎么讓他們成為企業的粉絲?這些都是企業需要不斷考慮的本質問題。現在看來,很多傳統企業在跟互聯網企業PK的時候,往往會丟棄以上需要考慮的本質,而互聯網企業則用現有的工具把這些本質抓得越來越緊。于是,PK結果顯而易見。
張文強:互聯網時代有一些什么樣的特點?抓住這些特點,然后再將其應用到教育培訓行業包括企業大學建設當中,也許就會有一些新的支點。
馬成功:互聯網時代的主體是85后、90后,他們與60后、70后這兩代人接受的信息不一樣,學習方式也不同。85后、90后更希望主動找知識、找圈子、找老師。這是一種“我是主動的,我來挑老師,我來挑資源”的觀點。
現代社會越來越強調干貨。有一種觀點是快餐時代已經來了。雖然很多人拒絕快餐時代,拒絕手機,拒絕iPad,但從培訓工作者的角度看,與其拒絕,不如學會適應。這兩天我們也在探討,有沒有一種方式,能讓忙碌的人們靜心工作?這是在新的時代下所有做培訓的人都要重新思考的事情。
在互聯網這種快餐和碎片化的模式下,傳統培訓需要兩三天解決的問題,現在可能一兩個小時,甚至幾分鐘就能解決。在京東內部,好的培訓課程往往能在2個小時里連續講解30個案例,節奏緊湊,學員完全被這種密集的、轟炸式的信息傳遞所吸引,根本沒時間玩手機。因為講解的案例多種多樣,即使學員的需求不一樣,但總有能啟發他的案例,一旦獲得啟發,學習就發生了。
目前,京東內部在探討一個假設,就是85后、90后從知道到做到的能力高于60后、70后。為什么呢?因為教育方式不同。國外的教育方式強調動手能力,知行合一;60后、70后接受的是記憶式教育,知行不合一,但85后、90后接受的是素質教育,已經強調知行合一了。大家在一起培訓,有的90后邊上課邊玩手機,但讓他做課程總結時他卻能總結得非常好,所以有些知識并不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掌握。85后、90后,甚至00后的素質會越來越高,他們更適合在互聯網時代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培訓者最核心的三種能力
張善勇:培訓者應該具備以下三種核心能力:
一是系統思維能力。看問題要全面、立體,要一分為二,甚至一分為四,因為這個時代是非常復雜的,單一思維已經不能解決問題。
二是快速學習能力。社會發展非常快,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培訓者要緊跟時代步伐,就必須具備快速學習能力。而且現在的員工大多是90后,思維活躍,作為培訓管理者只有及時學習,才能和員工有共同語言,才能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另外,混合學習能力也很重要,現在流行的反轉課堂,就是融合了線上、線下培訓,既有傳統又有現代的混合培訓方式。
三是數據分析能力。很多網站在一開始時對用戶是免費的,為什么?因為它需要在短時間內用免費吸引大批用戶,進而產生大流量。對互聯網企業來說,流量意味著商機,有了流量,就可以利用它進行數據分析,然后做轉化,最終達到贏利的目的。同樣,培訓者也需要收集產品信息、客戶信息,對其進行數據分析,然后針對不同的客戶,有針對性地提供培訓產品,提升培訓效果。優秀的培訓經理人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產品經理。
馬成功:互聯網精神的一個體現是培訓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特點安排學習。我曾在微信上參加了這樣一個討論:做培訓的人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最核心的工具和方法是什么?我把培訓管理人員的能力分為“老三樣”和“新三樣”。
“老三樣”指考察這個人是不是合格的培訓管理者:一是看他能不能在臺上講課;二是看他能不能開發課程;三是看他能不能運營一個培訓班或者策劃、設計一個培訓班。
“新三樣”跟互聯網思維有關。一是社群運營能力。我在面試的時候會問這個候選人有沒有粉絲,有沒有在朋友圈發起過一些活動,比如公益活動,大家參與的情況如何等。這些問題可以從側面反映該候選人的社群運營能力。有社群運營能力的培訓者會培養自己的粉絲群,借此可以將培訓中的講師與學員的關系變成偶像與粉絲的關系。眾所周知,偶像的號召力遠遠高于講師。在這種關系形成之后,即使培訓結束,粉絲(學員)也會緊緊圍繞在偶像(講師)周圍,從而為培訓內容的落地打下基礎,實現真正的學以致用。二是多媒體制作能力。能不能制作flash,會不會給PPT配樂,能不能操作一些音頻、視頻工具。因為我發現,有的內容如果光靠嘴講,可能需要一個多小時,但如果將所講內容做成一個flash,或者做成PPT,并配上音樂,可能5分鐘就能講完。培訓者有多媒體制作能力,就能將培訓知識碎片化,更便于學員理解。三是爆點營銷能力。電商經常講爆款,有一個爆款就能把用戶吸引過來,做培訓也是一樣。能不能吸引更多的關注度、更多的資源,更多的資源能否都用于該培訓項目,都需要培訓管理者具有一些營銷能力。
張善勇:去年我們講“三優”,一是優才,找到合適的培養對象;二是優課,有好的課程;三是優師。一個偶像講師能解決以上所有問題,因為有粉絲就代表他在這個行業中有影響力,能引領潮流。另外,培訓需要講引導。目前非正式學習多于正式學習,很多學習實際上是融入工作之中的,可能兩個人聊天就是很好的學習方式。最后我們談新技術,去年《企業大學》雜志在第12期專門做了“技術改變學習”專題,談論新技術對培訓的影響。新技術都是在互聯網思維下建立起來的,與移動學習、移動互聯網知識、大數據都是相關的。
張文強:談到技術,將來會出現很多新技術,它們將影響培訓的發展。京東大學內部目前經常采取哪種理念、哪種方式來對員工進行培訓?
馬成功:京東大學的培訓理念是以小博大,獲取更多的資源,吸引更多的眼球。比如我們用“標題黨”做培訓,去年做了一個“我和東哥做校友”項目,在一線員工中很有影響力。具體做法是京東大學邀請業績特別好的一線員工到京東CEO劉強東的母校―人民大學,進行為期一周的培訓。因為這些員工大都沒有上過大學,所以這個項目給他們的觸動頗大。還有一個項目是“我在京東上大學”,主要針對的是沒有上過高中的一線員工,讓他們能夠在京東大學學習高中、專科,甚至本科的相關課程。
今年我們還在醞釀的一個項目是“我在大學講京東”,這是更高層次的培訓。我們計劃把公司各個崗位的牛人聚集起來,讓他們秀才能,然后再從中挑選一些代表,送他們到大學講課。我們還專門聘請實踐專家到公司講微課程,幫助內部員工提升能力。如果這些員工經過學習足夠優秀,他們也可以代表京東去大學講課。以上項目完全針對一線藍領員工,比如配送、倉儲、客服等。他們大都學歷不高,這些項目能培養他們的工作自豪感和進取心。
如何用互聯網思維經營企業大學
張文強:我們怎么用互聯網思維經營企業大學?企業大學本身在中國的發展方興未艾,用互聯網思維去經營企業大學,可能跟之前的發展模式完全不一樣。雖然京東大學在創辦之初就在考慮怎么去適應時代的發展,但是還有很多行業的企業大學仍是傳統形態。兩位老師可以給它們一些什么樣的建議?怎么用互聯網思維去調整,做法是什么?
張善勇:其實在成規模的企業大學里互聯網已經成為標配。十年前,有的企業大學就開始上系統,現在有些企業大學已經開始自己做系統了。比如騰訊學院升級為騰訊大學后就開始采用互聯網模式開展具體工作。現在我們研究的是怎么用好互聯網模式。目前很多企業大學陷入了發展困境:由于企業員工的主動性不夠,企業就強迫員工每年必須學多少課時,導致培訓成了員工的負擔。企業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到了年底反饋培訓意見時,大家都對培訓頗有怨言,導致作為培訓主導者的企業大學地位尷尬。
還有一種傳統的模式,就是播放培訓視頻。這種模式雖然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但是因為缺乏互動,缺乏反饋溝通,培訓效果非常差。而互聯網因為具有社交屬性,可以使不同地域的人們進行交流溝通,很適合培訓后的信息收集。未來的企業大學也要具有社交屬性。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新的學習工具。很多公司已經開始嘗試這種新的學習工具,比如IBM的新員工培訓。我們也在考慮企業大學下一步到底應該怎么發展,目前大家都在做混合式學習,但混合式學習中各種方式所占的比例如何,還需要企業大學進行不斷的思考和實踐。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未來單純的講師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視頻授課會成為主流。視頻授課可以充分調動學員的聽覺、視覺,知識會被深深印入學員的大腦之中。
有些企業大學只有十幾人,但培訓對象往往有幾百上千人,用傳統的培訓模式肯定存在很多問題,只能采用互聯網模式,比如微信,其的學習量是比較大的。
互聯網時代對企業大學的影響
張文強:怎樣讓企業大學尤其是傳統企業大學具有互聯網思維?培訓工具的改變有可能對培訓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馬成功:我們也是傳統的企業大學,也在努力搭互聯網這班車。想要具有互聯網思維,一是需要回歸用戶、回歸常識。因為現在有很多培訓者開始把用戶當領導,而非學員,這就錯位了。回歸用戶,使學員受益,這樣學員的上級才會發現培訓其實很有效果,才會繼續推動培訓項目,才會向別人宣傳你的培訓。當用戶口口相傳,培訓者的口碑就樹立起來了。
二是利用互聯網的平臺模式。在培訓中有種方式叫重包,因為有時十多個人可能要服務幾千人、上萬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組織內部的每個人都要擔當職責。這個玩法就相當于社群運營,考驗培訓管理人員能不能推動內部講師加入其中。
從第二點可以延伸出一個邏輯:以往的培訓強調個體能力,或者說團隊能力的提升,而現在越來越強調組織能力的提升。在提升組織能力的過程中,最關鍵的點就是能不能保證組織知識的鮮活,所以京東大學內部有這樣一個邏輯:企業大學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將人腦中的知識變成文字,然后將這些文字裝訂成冊,或者做成知識庫存儲在電腦中。這樣,組織成員可以通過主動學習、檢索的方式,享受組織內部的知識成果,進而提升組織能力。
三是緊隨智能終端的變化而變化。現在依靠智能手機開展移動學習的做法非常火爆。未來手表、眼鏡、某個紐扣都有可能和智能手機一樣成為個體延展的器官,這些延展的器官可能會帶來新的學習改變。
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一個管理者跟員工說話的時候會收到這樣一條短信:你講得太多了,可以嘗試多問一些員工問題。培訓與管理可以進行實時交互,這樣就可以把組織能力提升納入日常工作中來,這符合“721”理論,即能力提升中的70%都是在實戰中進行的。未來可能會出現一臺像機器人一樣的碎片化知識終端來隨時跟進、鞏固培訓效果。
張善勇:企業大學是有成長階梯的,有些好的企業大學是一步步發展起來的。目前,國內好多企業大學還處于第一個階段即培訓的導入期,甚至福利期。它們只是將培訓作為員工福利,請老師來講課就夠了,不和組織績效掛鉤。
企業大學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從培訓的導入到培訓的管理。培訓管理是標準化、體系化的,這個階段關注的是培訓是不是有用,然后才會發現真正的培訓是從培訓到學習,解決學習的問題。
第三個階段是組織學習。組織學習的目的是人才的培養。
第四個階段關注人才培養,從人才培養再往上,需要把知識留下,就是知識管理階段。所以企業大學的核心階段是知識管理階段,到了這個階段,企業大學會發現一個問題―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知識管理?不僅是知識管理,還有知識的創造。
企業碰到的一個問題是很難將隱性的知識顯性化,因為很多員工不愿分享。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因此企業大學的再高一層就是解決企業文化問題。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維持組織的可持續發展,使組織變成柔性的組織。
企業大學開始從服務內向型向市場外向型轉變時,就需要做品牌管理。品牌管理走到最后就是取得社會認同,而認同感是企業大學及員工的最高層次的追求。企業大學取得組織和內部的認同感也是在這個層次。很多企業大學都會碰到一些問題,想走出困境就要分析現在的處境、狀況,找原因,然后制訂改進計劃。
時代在發展,企業大學必須摒棄傳統思維,采用互聯網思維,否則就走不下去了。
如何利用互聯網思維做培訓
張文強:請兩位老師給支支招,比如想用互聯網思維打造企業大學或者培訓中心,或者做好培訓工作應該怎么辦?第一步應該干什么?應該往哪個方向去努力?
馬成功:首先需要把“碗里”的東西做好,爭取將現有的培訓班做出尖叫點,讓學員覺得真的好、有價值,他們就會拉著別人來,這樣就做出口碑了。當你把“碗里”的東西做好了,其他的價值也會隨之而來。
另外,互聯網思維的關鍵點是關注用戶,因為用戶有時候甚至比客戶還重要。以前,人們認為客戶是有可能埋單的人,但他不一定用產品,而是送給別人,或者是替別人埋單;使用產品的人才是用戶。后來,大家對用戶又有了新的理解―用戶是只限于下次有需求的時候還來購買你的產品的人。現在對用戶的定義是什么呢?是能夠傳播產品的人,即使他們不一定使用產品。現在有句網絡流行語叫“飯前不拍照,臣妾做不到”。很多人喜歡在網上秀照片,吃的食物要秀,穿的衣服要秀,去哪兒玩了也要秀。這些人有強烈的分享欲望,而這種分享欲望能為產品傳播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有時候,有影響力的人的一句話就能為產品帶來幾百個用戶。所以培訓不僅要保證內容好,還要設計便于傳播的亮點,一個LOGO、一句口號甚至一個小細節,都能成為用戶傳播的切入點。
張善勇:我認為應該先給自己的企業大學做一個評估、盤點,總結企業大學現在處于哪個階段?老板對企業大學的期望是什么?企業大學現有的資源有哪些?然后考慮在哪個階段導入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屬于新的培訓模式,企業大學剛開始引入時不可能使老板和全部員工都接受,所以,可以先從一個點入手,取得突破,得到老板的認同,之后再繼續慢慢地推進。
比如,想從課程導入互聯網的思維,就可以盡量廣泛地使用微信、微博等互聯網工具,獲得年輕員工的認可和接受。不僅要讓員工接受新的工具形式,還要用成績讓領導和員工發自內心的認可。這就需要企業大學先挑出一兩個班做試點,讓大家看到效果,獲得前進的助推力。所有新技術、新思維的導入都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漸進,不然企業投入了幾千萬元,費時費力,但是做完之后發現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厚積,后APEC水立方品牌價值攀升
2014年,水立方在奧運后完成了又一項舉世矚目的盛事――APEC會議。一場風云際會的歡迎晚宴吸引了世界的注意力,也再次推動了水立方場館經營的新發展――場館軟硬件設施和場館服務實現了雙雙升級,場館游客量迎來了新一輪高峰,“水立方”的品牌價值再度攀升。
后APEC的注意力經濟效益明顯,水立方需乘勢而上,以便將水立方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轉化成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突出的社會效益。敏感的場館經營團隊緊抓這一機遇期,在場館品牌的商業價值升級和開發方面展開了新的探索和嘗試。
2014年底,水立方順勢推出了“APEC之旅”深度游項目,接著又充分利用APEC晚宴的特色地坪舉辦了“夢幻水立方”第五季“藍海奇緣”大型演出。2015年APEC熱度漸褪,水立方及時主動策劃,聯合場館內游泳俱樂部、嬉水樂園、北京環保娃娃公益發展中心、藍旗親子游泳機構以及山峽(中國)飛行俱樂部等10家兒童品牌共同推出了“熱迎暑期?親水六一”水立方兒童品牌推介活動,引起了傳媒和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一舉打響了水立方兒童業務子品牌。以此為基礎,水立方還著力打造起青少年成長平臺,建設青少年業務子品牌。
除此之外,水立方游泳俱樂部品牌發展也有顯著成效。游泳俱樂部自2013年6月成立以來,依托奧運場館水立方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堅持奧運水質標準,提供以會員為核心的優質服務,業務涵蓋群眾游泳、游泳培訓、群眾賽事、泳品售賣等領域,獲得游泳健身消費者廣泛認同。年度經營收入從開放之初的500萬元逐步上升到1500萬元,擁有會員超過1萬名。
截至2015年底,水立方已經累計為115萬人次群眾提供了游泳健身服務。同時,水立方舉辦各類群眾游泳比賽,加強與學校合作,教會萬余名青少年學會游泳。2015年以來,水立方游泳俱樂部構建和完善了游泳培訓管理體系,開發了游泳培訓的網上平臺,努力形成業務發展規模,實現游泳培訓項目的管理輸出,將水立方游泳業態資源整合推出,不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都贏得了品牌的好口碑,并獲得了良好的收益。
薄發,初探微信商城開發“互聯網+”藍海
各子品牌蓬勃發展,水立方品牌升級勢不可擋。為了整合場館內已有的業態資源,形成品牌合力,水立方摸索前進,在打通O2O(O2O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平臺)渠道上動起了腦筋。
打通O2O渠道的初步實踐是源于支持深冬奧工作的需求。2015年是2022年冬奧會的申辦年,水立方作為奧運遺產及未來的冬奧冰壺場館,在助力申冬奧的工作中不可或缺。年初起,水立方在官方微信上發起了“愛冰雪 挺北京”全球華人助威申冬奧活動,利用水立方官方微信平臺進行網絡照片傳遞支持申冬奧的活動。6個多月的活動周期,線上線下累計參與人數超過10000人。活動得到了冬奧申委的充分肯定和海內外華人的大力支持,也讓水立方看到了自身品牌的號召力和網絡平臺的影響力。
2015年6月初,水立方啟動了“在水立方”微信公眾服務號,開始了電子商務平臺第一階段手機微信商城的開發工作。商城于7月24日正式上線售賣商品,以參觀票、游泳票(卡、培訓課程)、嬉水樂園票(卡)、冰雪奇緣展覽票、游泳世界杯賽事觀賽票為主。
8月,距離游泳世界杯正式比賽還有一個月時間,水立方開始通過“在水立方”平臺搭建預售票系統,并分不同比賽場次同時進行7―9折門票打折活動,吸引了大量粉絲關注。同時,開始在官方微博、微信預熱,吸引購票。此次銷售活動中,網上商城門票設置150元和60元兩個價位,對于購買3張或以上的觀眾則有套票優惠價。微信購票平臺開啟不到24小時交易額已經近10萬元。
隨后一個月的售票時間里,“在水立方”平臺按照時間順序分批次調整門票折扣力度。截至比賽結束,該賽事的全渠道推廣過程中,“在水立方”微信商城銷售量占到賽事總票房銷售量的三成;尤其是29和30日晚上的決賽門票,幾乎銷售一空。
賽票銷售的火熱境況,讓水立方看到了“在水立方”微信平臺創造收入增量和新業務增長點的潛力。以此為基礎,水立方進一步開展盈利模式的研究,通過將“在水立方”公眾服務號打造成購物、體驗、娛樂、健身在內的互聯網一站式網上商城,將已經入駐場館的肯德基、太平洋咖啡、飛行俱樂部、藍旗親子游泳等商家結合起來,同時將水立方獨有的奧運遺產以及特許商品整合。
深耕,打造“在水立方”全系商務平臺
隨著微信服務平臺的運作成功,水立方也將觸角伸向了更為廣闊的“互聯網+”領域,并全力投入打造“在水立方”這一服務廣大游客和場館商務客戶的全系電子商務平臺品牌。
8月下旬,水立方開始借助淘寶以及天貓等開放式平臺,開始了第二階段電子商務平臺的打造――經營水立方天貓官方旗艦店。根據分析,天貓這一網絡平臺擁有海量的流量和重要的資源優勢,是水立方在天貓開設旗艦店并做大做強的重要基礎。以此為基礎,水立方再依托場館的品牌特性創新運營,必能將其打造為水立方重要的線上品牌運營窗口。
從8月旗艦店開始著手籌備,到9月30日基礎平臺搭建工作全部完成。11月10日,借助天貓“雙十一狂歡夜”活動在水立方舉辦以及天貓的“雙十一”促銷活動,水立方天貓官方旗艦店正式開始運營。這個融入了水立方奧運文化和品牌影響力的店鋪一經推出便吸引了許多人關注。
充滿國風國韻的APEC國宴瓷器套裝,蘊含了水立方特色和文化的特許商品,游泳俱樂部的游泳卡、兒童培訓卡,以及駐場商家飛行俱樂部的飛行體驗票、藍旗親子游泳課程、太平洋咖啡優惠券等店內商品在10日當天全部特價促銷。在“雙十一”將近30小時的活動期間內,水立方工作人員組織客服、技術支持團隊晝夜奮戰,實現了銷售額31萬元,店鋪訪問量達48萬人次,瀏覽量達120萬人次,共有966名買家達成交易支付訂單1053件。
立足“雙十一”贏得的高知名度和高關注度,水立方天貓官方旗艦店在豐富店鋪商品的同時,開始積極備戰一個月后的“雙十二”活動。12月初,水立方便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臺對旗艦店內參與促銷的產品進行推廣宣傳,吸引受眾關注。12月12日中午12:12分,旗艦店“雙十二”活動正式啟動。活動當天實現銷售額10萬余元。
作為場館內商業業態的品牌集合體,“在水立方”全系電子商務平臺品牌借助互聯網傳播優勢,開展水立方場館內多樣化業態的整合營銷,開拓出場館運營的新渠道,帶動了場館的整體發展。水立方場館也通過建設和完善“在水立方”商務平臺,聚合起內外部資源,強化了品牌整合能力,提升了品牌宣傳效果,挖掘出水立方品牌的新價值。
乘勢而上,水立方專門成立了品牌推廣營銷部,旨在進一步強化品牌整合營銷力度,將水立方的品牌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對于未來,水立方已經做好規劃:首先,利用好外部宣傳渠道,著力打造官網、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自媒體渠道,創新傳播方式,提升傳播效果,強化“粉絲”的粘合度;其次,繼續構建和完善“在水立方”平臺,以聚合場館內外資源,研究市場規律,打造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加速相關產品的迭代更新和服務的優化升級;再次,深挖市場潛力和商業價值,拓展更多有較強影響力的品牌合作伙伴和大客戶資源,形成強強聯合,讓品牌開發在場館整體發展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拓展,進軍“智慧旅游”場館全面融入“互聯網+”
“互聯網+”不僅僅是水立方的營銷工具,作為后奧運、后APEC場館,以及未來的冬奧場館,水立方更希望將“互聯網+”融入水立方里游客和商業客戶的全面體驗中。為此,水立方開始在游客參觀旅游等方面引入“互聯網+”思維――“智慧旅游”,打造智能體驗場館,提上了水立方的經營發展日程。
根據2015年初國家旅游局下發的《關于促進智慧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指示,到2016年,將建設一批智慧旅游景區、智慧旅游企業和智慧旅游城市,建成國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務網絡和平臺。到2020年,我國智慧旅游服務能力明顯提升,智慧管理能力持續增強,大數據挖掘和智慧營銷能力明顯提高,移動電子商務、旅游大數據系統分析、人工智能技術等在旅游業應用更加廣泛,培育若干實力雄厚的以智慧旅游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形成系統化的智慧旅游價值鏈網絡。
目前,水立方場館內已經具備了開發“智慧旅游”的基礎――場館內已經布設Wi-Fi無線寬帶,覆蓋率達到80%及以上。現在來水立方參觀的游客已經可以通過關注水立方官方微信自動或手動方式從后臺獲取最新景區數據、上傳信息等。未來游客還可以在設備上體驗查詢當前地理位置,自動識別并播放每個講解點的多媒體介紹,搜索、查詢景區地圖、規劃選擇游覽線路等服務。
水立方每年都會有上百萬游客來參觀旅游,為了讓游客們更好地體驗水立方獨特的奧運和APEC文化,水立方在APEC后開放了深度游項目,吸引了游客的極大興趣,日游客量超過1.5萬人次。為了確保游客的游覽質量,也出于疏導人流、預防安全隱患的考慮,水立方在旅游中首次嘗試了“互聯網+”手段――深度游開放的當天,水立方推出了網上預約排隊服務,請廣大游客使用移動設備遠程加微信號mywatercube,或登錄水立方官方網站,簡單操作后,可提前獲得預約碼,水立方現場會優先放行有預約碼的游客進入合影區。
追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近期水立方又推出了“360度全景漫游”,只需在微信上輕輕一點,游客就可以通過網絡直觀地看到水立方全貌。比賽大廳、嬉水樂園、捐資展廳等6處景觀都能以真實的空間體驗一一呈現,關于這些景觀的文字介紹、視頻短片以及建造花絮也將在瀏覽全景時為廣大游客展示。今后,無論是隨團還是自由行,游客都能享受到專屬的水立方空間導覽服務,幫助游客全方位感受立體水立方。
在門票銷售方面,水立方打造了電子票售票、驗票系統,讓游客在手機上即可完成購票,更方便快捷。場館檢票口也配備了配有手持移動終端設備并設有立式閘機,已經實現對門票的自動識別檢票功能。游客個人信息聯網且售票、驗票信息可以遠程查詢,并可實現場館內人流量的實施監控和控制,在旅游旺季和淡季實施不同的控流措施。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運營商;營銷策略
隨著互聯網業務在手機上的應用和普及,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迅速。截止2012年3月,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已達6億,移動互聯網正在成為互聯網發展的主流趨勢。
從全球來看,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與演進,歐美、日韓3G日益成熟,移動互聯網高速增長。從國內來看,2005年至今我國移動互聯網實現了快速發展,按照十二五規劃,2015年產業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從電信運營商來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帶來新增長點的同時,也對行業價值和市場規則造成巨大沖擊,特別是對企業的營銷體系提出了明顯挑戰,如何變革思路,實施新的營銷策略,是運營商必須面對的經營戰略課題。
一、目前移動互聯網營銷現狀
移動互聯網營銷是指利用手機等移動終端與無線上網技術相結合所構成的一個互聯網營銷體系。
1.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新營銷
移動互聯網將營銷前線推進消費者掌心,乘坐公交車時埋頭看手機的人多了,等候電梯時,人們關注的不再是視頻廣告,而是手機,甚至睡覺之前和醒來之后,重要的事情還是看手機......移動互聯網隨時隨地在線的特性使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24小時機不離身。
移動互聯網給營銷帶來巨大空間,但也帶來巨大挑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沿著檔案、行為、類別、信息的路徑進行挑選,在互動中建立“我的”客戶群,在正確的時間、地點瞄準正確的客戶,移動互聯網讓精準營銷成為現實。與此同時,消費者的觀念、不斷變化的需求和行為、時間的連續性、紛繁雜亂的業務、目標用戶群的聚集性等因素,使市場營銷工作面臨更多的困境,營銷針對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獲取用戶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2.移動互聯網營銷存在的問題
除主觀思想原因以外,在移動互聯網營銷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缺乏系統的移動互聯網營銷體系、營銷策劃能力相對偏低等。
之一,對移動互聯網營銷方式認識不清晰:還停留在廣告宣傳上,沒有準確傳達到真正的目標客戶,沒有找準對應的信息方式和渠道,缺乏針對性的業務推動措施等。
之二,缺乏系統的移動互聯網營銷策劃:業務賣點模糊,產品差異性不突出,沒有體現客戶價值,產品與渠道的適配性差,推廣方式不明確,售后服務準備不到位等。
之三,營銷意識和技巧偏弱:分類渠道營銷規劃不明確,不能準確找到目標客戶,缺乏對用戶的深度細分和研究,用戶所需信息推送不夠,活動效果分析評估不到位等。
總體來看,目前我國移動互聯網仍處于從早期市場向主流市場過度階段,盡管一些企業開始把移動互聯網營銷作為一個重要的營銷手段,如:銀行、保險等行業高度重視,積極行動。但整體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
二、運營商的移動互聯網營銷現狀分析
隨著3G的發展,國內電信運營商積極進軍移動互聯網領域,業務戰略,加強市場推廣,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從運營商自身的優劣勢及存在問題來看,運營商的開展移動互聯網營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營銷優劣勢分析
從網絡接入來看,運營商具有齊全的網絡接入資源,以及雄厚的技術優勢。但通信網不等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關鍵技術的不斷演進給通信網絡帶來明顯壓力。
從移動終端來看,運營商擁有較強的終端定制能力和控制能力。但也有終端商開始選擇運營商,建立自有應用門戶。
從用戶群體來看,電信運營商擁有龐大的移動用戶群體,從而占據了移動互聯網用戶身份識別等優勢。但由于缺少主導性的產品和應用服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移動互聯網用戶的影響力,如何加快移動用戶群向移動互聯網用戶群轉變不僅僅是營銷面臨的難題。
從服務能力來看,電信運營商具有豐富的客戶服務經驗和較強的服務能力,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用戶消費行為和消費需求的變化,如果沒有新業務和服務轉型,傳統的電信運營商就有可能成為帶寬的提供者。
2.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的突出優勢是掌握著用戶和網絡。但在市場競爭格局中,由于創新機制不健全、互聯網運營經驗缺乏、應用業務受制、競爭主體增多等問題,給市場營銷帶來較大影響和壓力。同時,由于業務轉型困難、使用門檻高、營銷渠道體系沖突等原因,致使傳統的營銷體系出新了反應慢、不適應等諸多問題,特別是在產品、渠道、終端、推廣等營銷環節亟待提高。
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健全的組織和機制保障。目前國內運營商尚未成立專門的機構和部門負責移動互聯網業務和市場拓展工作,盡管一些分支機構進行了管理體制探索,但受制于各方面影響,推進步伐緩慢;二是系統化的營銷能力不足,傳統的電信營銷與移動互聯網營銷接軌不到位,急需向移動互聯網營銷的思路轉變;三是互聯網營銷人才匱乏,業務人員的移動互聯網營銷水平有待提高。
綜上分析,運營商在做好全局性的戰略營銷同時,還應從市場營銷角度出發,完善并提升移動互聯網營銷能力。
三、運營商的移動互聯網營銷策略
移動互聯網營銷不同于傳統的電信營銷,運營商必須樹立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為中心、以提供一流在線服務為目標的核心營銷理念,更新觀念實施精細化營銷。
1.目標用戶分析
用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關健的成功要素,運營商只有深化對用戶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不斷提高影響力。首先是明確目標用戶。通過手機的在線活動等信息生成數據庫,從中分析用戶的行為、喜好,掌握目標用戶的第一手信息;其次是挖掘用戶需求。通過對用戶行為信息的梳理和歸類,進一步細分用戶群,分析其行為共性,為內容和應用等營銷服務提供支撐;最后是針對消費行為進行營銷。根據分析可以得出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能接受的價格等信息,據此進行精準營銷,用戶也會發現自己喜歡的內容越來越多。
2.產品拓展策略
在產品設計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品設計必須以用戶體驗為中心,運營商要從相關聯性、共有性、客戶參與、便利性等“賣點”進行設計優化,盡可能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便于傳播。同時,要不斷豐富產品的種類,擴大用戶的挑選范圍,滿足不同用戶的愛好和需求。
在產品推廣上,要積極實施差異化、靈活的資費策略,并基于用戶心理預期,通過逐步降低資費和簡化操作等手段降低門檻,提高用戶的參與度。
3.渠道營銷策略
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應采取拓渠引流策略,整合實體渠道、電子渠道等各項渠道資源,積極引入互聯網的營銷模式和傳播手段強化3G業務的發展。
對于實體渠道,要擴大體驗型渠道規模,提高三、四級中小型社會渠道的體驗服務,推進縣城級營業廳的賣場化轉型,全面提升實體渠道的移動互聯網營銷水平;對于電子渠道,要加大宣傳和政策引導力度,加強手機營業廳、短信營業廳乃至微博客服等基于移動互聯網特性的服務,逐步提高電子商務平臺的銷售占比;對于網絡渠道,要通過應用商店、微博、社交網絡、傳統互聯網渠道等新興營銷渠道,加快傳播速度和影響范圍。目前,基于App Store的成功,運營商都創建了自己的應用商店,中移動打造了OVI商店,中電信開創了“前店后廠”模式,中聯通開辦了沃商店。
4.終端拉動策略
以Iphone為代表的新終端出現,使智能終端快速上升為移動互聯網的新核心和增長引擎。對此,運營商應從自身出發,找準發力點,去獲得用戶和市場。
在終端營銷過程中,運營商要優化終端布局,確保中小型渠道終端供貨到位,強化大賣場等核心渠道的營銷力度,為社會渠道提供價格補貼等政策支持,提高其積極性。
在終端定制過程中,既要兼顧不同群體需求,又要順應并推動低端智能機快速普及的趨勢,積極組織千元智能機促銷活動,提高智能機的普及率。同時要不斷提高終端控制力。如:日本運營商DoCoMo就長期堅持定制手機入網策略。
5.流量經營模式
流量經營是移動互聯網的重心,運營商要從洞察移動互聯網用戶的消費習慣出發,建立和完善流量經營模式。
在經營思想上,要以擴大流量規模、提升流量層次、豐富流量內涵為經營目標,以獲取流量價值為目的。在經營策略上,要通過智能終端和豐富應用有效拉動流量規模;通過強化客戶接觸面體驗引導用戶積極使用;通過加快流量產品在全渠道的覆蓋,提升渠道銷售的積極性;通過建立和完善流量提醒服務制度,開展植入式營銷的流量關懷;通過一體化線上推送體系,實現流量經營精細化管控。
6.內容和應用營銷策略
優質的內容和應用是移動互聯網的靈魂。對此,運營商要大膽創新內容服務模式,強化應用的營銷推廣。
從企業內部講,要采取豐滿策略:強化研發,形成一批標準化、可商用、易推廣的應用產品,完善推介方案,開展持續性營銷活動。從企業外部講,要采取合作策略,理清通道,引入有實力的互聯網合作伙伴,創新運營商、SP/CP的合作模式,有效激發移動互聯網需求和實際流量。如:韓國SK聯合多家SP,提供遠程心電圖等醫療診斷輔助服務等。
此外,要采取造勢傳播策略,圍繞熱點應用和產品開展全員參與和圈子營銷,特別是對于新聞、社交、娛樂、游戲、支付等熱點或趨勢性應用要強化培訓和推廣。
7.體驗式營銷
體驗式營銷引爆了移動互聯網,Iphone的熱銷和App Store火爆都源自顛覆性的體驗。從實際操作來看,移動互聯網的體驗式營銷關健是對用戶需求與體驗的把握與理解,從挖掘潛在需求、建設體驗平臺到瞄準目標客戶、豐富體驗手段等環節,都要精心策劃、標準作業。
目前,電信運營商的體驗式營銷還屬于起步階段,必須扎實做好一些基礎性工作,逐步建立體驗式營銷模式。首先是制訂營銷腳本,實現輔導內容等標準化;其次是在渠道中設置輔導中心或體驗專區,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營銷和常態化輔導;最后是做好回訪和二次營銷,提高回辦率。三大運營商中,中聯通的體驗六步執行規范(察言觀色辯用戶、根據愛好做演示、見機行事拋優惠、規范辦理資料全、按需安裝多推介、業務告知免投訴)較為突出,值得借鑒。
同時,在體驗現場,要采取免費試用、優惠綁定等措施,突出對網速、內容、應用、智能終端等的體驗和試用。
8.針對性營銷
針對性營銷主要是做貼身的營銷和服務型的營銷及加固營銷。如:針對新老用戶要采取不同策略:對新客戶以捆綁銷售促進業務普及;對老客戶加強體驗與回饋,提高認知及使用率。針對不同用戶群體要突出不同的業務點:對集團客戶強調產品延伸至員工的終端;對家庭客戶突出節約實施全業務捆綁;對個人客戶聚焦于年輕時尚等目標客戶群體。
同時,針對不同的區域市場也要突出不同的側重點。如:對校園市場要突出流量經營;對農村客戶突出通信、娛樂功能等。此外,針對一些重大活動、會議、賽事等熱點,要積極開展針對性的事件營銷,強化傳播。如:針對2012年倫敦奧運會,運營商都推出了各自的奧運特惠套餐。
9.智能營銷
智能營銷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廣告,智能營銷只向用戶推送所需要的信息服務。運營商可在優化終端內置功能設計和運行系統的基礎上,利用數據庫和在線商業智能進行分析,據此提供對應的信息服務。如:用戶閱讀體育新聞時推送球賽信息、瀏覽汽車信息時推送車展信息等。
也可以說:但是,諸多問題、諸多可行性問題,也包括諸多認識論問題,使這一朝向步履蹣跚。而且,還可以說:當前中國信息服務最大的瓶頸不在于應用,而在于基礎設施。
所以,可以說:當電信運營商糾結于管道化困境之時,云計算走來,帶來一片曙光。
電信運營商在云計算基礎設施領域有著天然的優勢。互聯網接入資源、IDC、無線寬帶資源均掌控在電信運營商手中,這些資源是未來云計算發展的基礎資源。而在中國的通信產業發展環境下,互聯網企業很難獲得這些資源,因此,電信運營商在云計算領域并不像移動互聯網領域那樣存在定位模糊、利益沖突等諸多問題,相反,由電信運營商提供云計算基礎設施,倒是眾望所歸。只是在目前云計算產業前景尚未明朗的情況下,電信運營商是否能勇于出手,做好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中國移動對云計算抱有很大的期望。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認為云計算是未來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云計算可以使互聯網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成本更低。在2010年中國云計算大會上,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黃曉慶更是清醒地分析了云計算給中國移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黃曉慶認為,云計算是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中國移動在過去專注于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未來要兼顧于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做云計算基礎設施的提供商。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移動認識到云計算所帶來的增量市場,但是面對這一新的領域,中國移動目前似乎并沒有對外明確的激進觀點或信息。
四月鵬城,春風和暢,由《培訓》雜志主辦的“2015(第十一屆)中國企業培訓與發展年會”盛大開幕。本次年會緊扣時代脈搏,以“互聯網時代下的人才發展”為主題,共呈現了八十多場演講,有近兩千名來自國內外的行業同儕出席,規模和規格均創歷年之最。
年會開幕式上,《培訓》雜志主編朱偉正在致辭中指出,當今社會進入轉型期,互聯網的異軍突起對企業的人才發展和學習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它引發的企業學習、技術和實踐的革命,為現今的人才培養構建了進步的階梯。“在‘互聯網+’的當下,希望本次年會能夠給大家帶來互聯網時代下人才發展與學習培訓技術革命的雙重思考。”
主題分享 迎著趨勢奔跑
主會場的8場精彩演講由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負責人趙大偉拉開序幕。趙大偉從互聯網技術、商業模式、思維方式三個層面詳解了何為“互聯網+”,以及如何在互聯網的環境中擁抱變革、成功轉型。DDI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葉庭君、美世全球合伙人孫迅、中興通訊學院院長王殿平也都從互聯網轉型的角度談及了人才培養的新理念。
學習與發展是年會的核心議題,美國ebb公司總裁伊萊恩?碧柯(Elaine Biech)和騰訊學院院長馬永武不約而同地談到了學習與發展的未來趨勢。碧柯女士認為,在VUCA的世界中需要融入新的角色,把握學習與發展的趨勢;馬永武則針對輕量、有趣、個性、社交等四個未來學習趨勢的關鍵詞,分享了騰訊的相關實踐,對參會者啟發頗深。
七大平行分會場圍繞“互聯網與人才發展”“繼任計劃與人才梯隊”“培訓體系建設與運營”“領導力發展”“大數據與人才管理”“績效改進與干預”“學習項目設計與交付”“企業大學”等十大主題,舉辦了數十場演講,供參會者自由選聽。中國移動、攜程集團、中興通訊、立邦中國、招商銀行、網易、用友、美的、國家核電、惠普、圣象集團、萬達、大唐、唯品會、新奧集團等知名企業紛紛助陣,為參會者帶來了一場場思想盛宴。分會場話題的豐富程度和討論的深度滿足了參會者的不同需求,國內外知名專家的坐鎮也使參會者得以充分了解目前最熱門以及最實用的理念和技術。
成果
用互聯網思維做平臺
在本屆年會的開幕式上,主辦方《培訓》雜志了兩項最新成果,并揭曉了“2014年度中國人才發展最佳企業”“2014年度中國人才發展創新企業”“2014年度中國優秀企業大學菁英獎”以及“2014年度中國企業最佳學習項目”四大獎項的評選結果。其中,中廣核集團成為了首個榮獲“四大滿貫”的贏家。
作為全國企業培訓發展行業的服務平臺,《培訓》雜志自身也正經歷著互聯網的轉型,并且開始將互聯網思維應用到平臺搭建當中。
鑒于此,《培訓》雜志在大會上了最新開發的“培訓管理學院”在線學習平臺。該平臺依照ATD(原為ASTD)推出的素質模型而建立,從知識、技術、能力、行為四個方面幫助培訓工作者提升自己。
“培訓管理學院”具備智能自動匹配的特點,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為用戶匹配更多的學習資源。而在未來,《培訓》雜志希望與用戶共同完善該平臺。
《ISPI績效改進指南》三卷本中文版是當天的第二項重大成果。《培訓》雜志四年前便引進了國際績效改進協會主編的《績效改進指南》三卷本,旨在推動績效改進在中國企業中的運用,幫助更多的管理者認識、理解、應用績效改進。該套書籍的主策劃、《培訓》雜志副主編常亞紅,以及六位擔當翻譯工作的專家――安迪曼咨詢首席技術官崔連斌、安迪曼咨詢總裁胡麗、上海改進聯合創始人顧立民、華商基業首席績效改進專家易虹、韜鈺咨詢創始人周濤、《培訓》雜志專家委員會委員李家強,共同上臺了這套巨著,引發了參會者的強烈反響。
體驗設計 注重創新與趣味性
中國培訓與發展年會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一屆,每一屆主辦方都會在參會者的體驗設計上投入心血,今年也不例外。本屆年會采用了優慕科技UMU平臺,通過現場在線調查,實現臺上臺下的互動,加強參會者的參與感,并且使整個會場內的氛圍更加輕松活躍。
在演講會場之外,本屆年會還推出了“拍攝留念特刊封面”的活動,參會者在快易照設備中自行操作,拍攝屬于自己個人的《培訓》雜志封面。這為大家增添了不少趣味。
【關鍵詞】互聯網+物流 物流行業 人才培養 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C-0057-02
近年來,物流行業有了一些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表現在業務流程上,還表現在組織形式上。在“互聯網+”時代,如何改革高校物流專業教學,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并能滿足物流業務需求的物流人才,需要國家教育部門、各大院校和培機構、物流企業共同協作。
一、“互聯網+物流”對物流人才的需求分析
“互聯網+物流”是云倉儲、新物流系統、物聯網等加入了互聯網元素的物流產業綜合體。這要求大量懂操作的高素質的物流人員。
(一)云倉儲對物流人才的需求。高層立體貨架和倉儲系統的運用已經成了現代新物流的標志。高架立體倉庫、高速分揀系統、輸送帶系統的運作過程是這樣的:商品先從收貨點發到入庫區,通過傳送帶智能系統傳入立體倉庫中空的庫位進行存放,有出庫訂單后,再把商品自動從立庫分揀出來,然后通過輸送帶系統把貨物直接運送到工人手中或自動打包機下,打包之后送到發貨處進行配送。現行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都廣泛采取這個技術。與倉儲企業合作上,傳統的倉儲更像是一個臨時的倉庫,是產品的寄存地,以叉車進行入出庫作業,而配套電商的倉儲,庫存品種多,單品庫存少,在庫品管理方面要求高。如今電商對物流的要求不再是簡單的快遞,而是全供應鏈的優化,至少也是倉配一體化。在電商模式下,商品出庫、入庫要復雜得多,這使得電商企業對電商物流倉庫以及配套設施的要求非常高,對倉儲的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互聯網+”下的物流業需要以下方面的物流人員:高級操作員、倉管員、分揀員、管理員。
(二)新物流系統對單證員、客服員的需求。新物流系統包括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和智能化處理系統。即涵蓋了訂單管理系統、配送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車輛管理系統、客戶結算系統、客戶服務系統等模塊,軟件同時部署在云端和庫內數據中心,處理能力可以達到每秒一萬個訂單。這套系統實時對接了各大電商平臺和物流運輸企業,網購用戶下單后,軟件自動獲取訂單信息并控制自動化設備執行出庫,直接送到打包員手中,平均訂單履行時間只需11分鐘。因此,“互聯網+”下的物流業需要高級單證員、物流客服代表的輸入。
(三)物聯網對系統管理員的需求。物流網是利用局部網絡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連,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它包括互聯網及互聯網上所有的資源,兼容互聯網所有的應用,但物聯網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設備、資源及通信等)都是個性化和私有化。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提出,也成為現代物流運作的方向。傳統的投郵式快遞速度遠慢于今天的收派速度。如今由于物聯網的加入,手機或網絡終端機可以實時監控收派路線,隨時掌握貨物運輸的流向,也可以完成遠程確認、節點查詢、刷卡等物流金融活動。因此,“互聯網+”下的物流業需要大量的物聯網的物流系統工程師、系統操作員、物流文員的輸入。
(四)產業上對物流人才的需求。“互聯網+物流”改變了傳統的物流產業站點式、人工式的做法,把互聯網上可以利用的物流資源進行了重組。因此,“互聯網+物流”是全行業的大聯合,電子商務與物流的相互滲透越來越多,新物流公司已經不再需要大量購買車輛和倉庫,而是大量地利用配送中心進行調度了。因此,“互聯網+”下的物流業需要大量的電商物流復合型人才和配送人員。而且,國內有多家物流貨物運輸公司或運輸集團,甚至一些運輸公司也在做物流運輸業務,對各種調度員和司機的需求量很大。物流專業的學生進入運輸企業前,必須學習成功企業的先進業務流程和經營方式,如學習電商物流相關專業知識和管理知識。
二、“互聯網+物流”下物流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物流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一是重理論、輕實踐。學校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課時設置和教學計劃上重理論、輕實踐,如一門專業課程集裝箱運輸實務共有48個學時,理論課分配32個,實訓課只有16個學時,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二是對“互聯網+”和物流信息化的課程開發不夠。如物流信息技術課程,有的學校沒有開設,或是雖然開設有,但講的是比較陳舊的知識,沒有涉及云倉儲、大數據的運用、高層貨架的運用,學生對物聯網更是不了解。
(二)公司物流人員培訓存在的問題分析。有的物流公司培訓較少,或只讓員工學習一些簡單的機械操作,對“互聯網+”物流技術的培養不足。互聯網加速物流產業的發展,幾乎所有物流企業都在跟進互聯項目。“互聯網+”能促進物流有效資源配置,整合線上線下物流的車輛、運輸、倉儲資源,給管理者提供優化數據。數字物流、精細物流越來越成為社會的主要需求。客戶在評估貨物的同時,也是對企業的評比。在企業產品質量、配送過程、售后服務各個環節用互聯網進行精細監控,是“互聯網+”時代客戶都要求做到的。企業要發展,必須讓員工接受“互聯網+”的主要培訓。
三、“互聯網+物流”背景下物流人才培養的對策
針對上述物流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以下我們從兩個方面提出相應的改革對策。
(一)學校人才培養改革對策。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1.教學模式改革。基于“互聯網+”,應建立一套適用的新型物流專業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以業務下單、完成任務的形式進行課堂和課后實踐教學,使學生能在課上在線學習,在課下可以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即上崗,縮短崗前培訓時間,與企業工作崗位實現無縫對接,增加學生就業競爭力。這也需要教育機構給教師提供一個互聯網教學平臺,即“互聯網+高等教育”或“互聯網+物流教學”。教師通過這一平臺,掌握到最新的物流信息、技術、物流企業的需求,在教學中加入新理念,指導物流學生更準確地進行學習和就業定位。
2.高校可以設置物流創業、“互聯網+”物流信息技術、“互聯網+”貨代等新培訓項目或課程,讓學生在課堂學習和實訓中提高對現代物流的認識,學習更加先進的物流技術。例如,在課堂教學上,多采用討論案例和小組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查閱資源,完成PPT,完成企業的構建等業務。在實踐教學上,可以在具體的實訓教學中強化物流運輸流程訓練,并指導物流學生的實習期工作,在頂崗實習公司或企業中進行追蹤,從企業中學習,達到教學相長,真正實現物流專業教學做一體化。
3.學習運作物流營銷的過程。例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廣告業務運作過程:如何打開市場,達到全國知名品牌,但要注意進行保本的營銷。在購買廣告上要有側重點,有的企業重點放在購買電臺、電視、電梯廣告上;有的企業側重購買校園廣告和平面廣告。其中,有新意的廣告設計也成了學生設計的要點。攬客業務:練習如何與顧客有效溝通,學習內容包括傳統的電話溝通、上門拜訪、會議面談及現在的商務通、阿里巴巴、微信和QQ方式。給出具體的問答案例,讓學生進行分析和角色演練。在實訓中,注重對物流客服工作的訓練。學生只有保證回答問題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才能確保客戶滿意度。
4.使用一些相關的運輸軟件進行業務過程的模M和操作。根據物流類別區分,有三種類型的物流軟件操作性和實用性比較強,通過這些操作能讓學生更加了解和掌握現代運輸經營流程。首先,物流經營管理沙盤的學習和對抗賽。各大高校都比較注重這個沙盤比賽,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要及時關注企業現金流和訂單執行情況,充分體驗物流公司經營的優勝劣汰和運輸業務的經營過程。表現優秀的學生,除了在競賽中可以獲獎,在將來公司的運營中也將起到重要作用。其次,運輸經營實驗。基于公司運輸工作業務的經營實驗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探討。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可以了解到運輸經營的風險,如何有效判斷并規避風險,如何在運營中買到足夠的車輛,如何滿載運輸,如何報運價和打價格戰,如何保本及爭利。這個軟件是網絡版的,側重考察學生的運作和計算能力。最后,3D運輸實訓。可以引進先進的3D物流軟件系統,讓學生在實訓中擔任貨代員、報關員、關務員、文員、司機、報檢員、運輸經理等職位,完成一系列仿真任務(如進出口、物流倉儲、配送)。此實訓案例使用的是真實企業的案例,能夠逼真地完成運輸動作,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學生在實訓中對整個運輸流程有了全面的認識,對他們進入實習崗位有較大幫助。
(二)物流企業的人才培養改革對策。在以往的招聘中,物流企業看重的是文憑、工作經驗和各種職業技能證書。企業對物流人員的要求一般是:能滿足和適應現代工作特點,熟悉電腦制單;必須有一定的打字速度,錄單速度高。而在傳統企業的培訓中,往往是采用簡單的企業認識與安全培訓,再加上計算機培訓的慣常作法。員工在進入公司的前三天,必須認知公司的概況和全部工作內容。這種做法常常會忽略企業員工業務水平的提高。所有部門的新員工都放在一起培訓或是同樣場合下培訓,往往新員工只認識到公司的名字和概況,整個培訓就結束了。
現代物流公司都是做精細物流培訓,以提高員工對“互聯網+”的認識,并且通過做項目和開展業務小組評比的形式與員工績效掛鉤。第一條,安排員工參加物流師考試培訓,通過全國統一考試獲得專業上崗證書。對系統單據進行統一歸檔和整理,實現電子化檔案。第二條,安排以老帶新,由有經驗的人帶著新人做單據,這樣上手比較快。第三條,要求員工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如相關業務的員工可以學習商品管理對貨物的安全管理、學習物流管理對倉儲運輸等相關的優化管理等。第四條,加強公司的團隊建設,進行矩陣式業務管理,進行有效的績效考核,完善獎罰機制,杜絕鐵飯碗。
在上述培訓完成之后,超過85%的物流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比較容易融入公司工作中,許多學生的業務能力比較強。特別在物流車輛的選擇、經營過程、路線設計上,有較好的可執行選擇和設計方案,月報告書寫重點突出,業務量有所提升,能給公司創收,企業反映良好。
【參考文獻】
[1]拉特利夫.物流運作優化十原則[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4(8)
[2]楊華俊.加強企業物流資源整合再造企業物流流程[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