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村小學教學管理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中小學;教學管理;科學化;策略研究
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的中心環節。所謂教學管理,就是按照教學規律和教學特點,通過一定的管理手段對教學工作進行的計劃、組織、控制、監督的管理活動,使教學活動達到學校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教學管理是學校教學工作乃至全部教育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進行,是實現正常教學秩序、工作秩序和活動秩序的重要保證,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重要基礎。健全的教學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有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利于學校工作的有序高效開展,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找準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學管理的問題所在,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一、農村中小學教學管理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管理理念比較陳舊
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樹立把教的質量和學的質量相結合的管理理念。有些學校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太死板且不注重實效,教學要求、教學進度、教學質量和教學評價整齊劃一、統一規范、統一標準,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都要有固定的模式,認為這就是科學的教學管理。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的工作成效和學校的教學質量并沒有得到提高,為什么?就是忽視了教的主導性與創造性,忽略了學的主體性和差異性。有些學校認為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升學;所以為了升學率,不惜取消思想教育、勞動技能、體育藝術等輔助課程。雖然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是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卻下來了。
(二)教學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教學管理制度是保證教學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的重要依據,保證了教學的有序進行,同時避免了教學管理的盲目性、主觀性和隨意性。有些學校沒有明確的教學管理制度或者教學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些學校雖然有一套健全的教學管理制度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得不到有效的執行,造成教學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這就造成了教學過程中教師隨意的教,學生盲目的學,教學的各個環節沒有得到有效落實,教學成效和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
(三)教學管理過程不夠扎實
教學管理過程是學校教學管理制度落實的重要體現,也是整個教學管理中關鍵的階段,應該引起教育管理者的足夠重視,將教學管理工作落實下去。目前,教學管理過程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學校的教學管理辦法不能落實到位,對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檢查和整改,沒有健全的評價、激勵機制,導致教學管理過程不夠扎實。
(四)評價考核辦法不夠完善
評價考核體系的建立是確保學校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科學的考核評價辦法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過程起到良好的引導和激勵作用。但是從目前來看,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評價考核體系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教學評價中不夠規范全面,導致教學評價流于形式,過于重視升學率的考核指標,沒有形成科學、全面的適合學校自身特點的評價體系。以上這些問題是現階段農村中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典型問題,也是影響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要解決以上問題,我們就要實行規范化、科學化的教學管理,改變以往機械、呆板的管理方式。
二、加強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學管理的對策
(一)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加強科學管理
教學管理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按照教學規律和特點,對教學過程的全面管理。[1]教學管理的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教學質量的高低也是檢驗教學管理工作有效與否的關鍵環節;因此教學質量應該成為教學管理的中心。教學質量是整個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通過學校領導和相關部門的管理者的全面管理來實現。因此,我們應首先樹立以教學質量為核心的教學管理理念。1.重視“教”的科學管理。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真正有意義的學習是建立在正確的人際關系、態度和素養上的。”[2]一個合格的中小學教師應該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現代教學的理論修養,并能熟練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因此,作為教學管理部門,首先應該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一是要狠抓中小學教師的文化素養,可以通過繼續教育和業務進修手段,使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得到同步提升,以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要。二是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理論修養,用先進的教學理論武裝教師,使他們能夠敏銳的把握教育改革動向,解決教學中面臨的焦點和難點問題。三是倡導教師進行教學經驗總結,不斷更新教學方法與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其次要加強教學各個環節的管理。課堂教學管理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效果的優劣與教師課堂組織有密切關系,教學組織嚴密能把學生有效地組織起來,充分調動其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學效果自然良好。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必須采取新穎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來引導學生達到能夠容易的接受和消化知識和技能的目的。例如:舉辦公開課是一種十分常用且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教師尊重教學規律,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能夠極大的推動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再次要重視教研科研能力的提升。教師教學研究的水平直接影響著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專業的發展水平。通過引導教師參與教科研課題研究,反思自身的教育實踐,深化問題導向的教學改革,感悟教育教學規律,幫助教師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2.重視“學”的科學管理。教學不僅僅指教師教,還包括學生學,二者相輔相成,只有二者都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教學管理還要加強學的管理,在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上加大教學管理力度。只有指導學生學會如何去學習,才能夠說明我們的教育是有效的、成功的。學校在加強學的管理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進行現代化的學習觀念教育,通過班會和課內外活動將有效的學習觀念灌輸給學生,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二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環節進行知識的傳授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的知識和操作手段。三是要鼓勵學生進行積累總結,在各式各樣的學習方法中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學習特點,自己喜歡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達到會學的目的。
(二)完善教學管理制度,確保教學質量
健全的教學管理制度是辦好學校的重要條件,因為規范化的教學管理制度能夠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能夠有序的、健康的開展,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和協調性,避免了教學管理的隨意性和盲目性。1.完善教的規范化管理。首先,教學計劃管理要規范化。教學計劃是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訂的有關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是學校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教學計劃管理是學校管理者按照國家統一的各年級學習科目,設置和安排學校課程,指導、控制、總結和評價教學實踐及其成果的活動,包括教學計劃的制訂、執行、修改、原則及要求等。教學計劃管理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學校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考核的各個環節要進行規范化管理,嚴格按照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教學大綱和課程計劃組織教學活動。其次,教學過程管理要規范化。教師是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組織者與管理者,在教學過程管理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與作用;為此,教師課前要認真備課,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課中要實施有效教學,加強教與學的互動性和生成性;課后要認真批改作業,重視學生學習的指導,確保整個教學過程規范有序地開展。第三,教學質量管理要規范化。教學質量管理就是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安排教學活動,并對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和環節進行質量控制的過程。由于教學目標的綜合性,教學質量表現出多項性、整體性,于是教學質量標準具有整體性、綜合性特點;因此,對教學質量的管控就非常復雜。學校必須加強對教學質量進行規范化管理,對不同的受教者,對不同的教學管理過程和環節,就應采取不同的質量管控方式。2.強化學的規范化管理。以學生為本是教學管理的核心,所以,管理者要以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實施教育教學。[3]在學的方面,學校要樹立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對學生的學習環節和學習過程加強規范化管理。在學習整個過程中,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預習、聽課、作業和復習等環節進行指導;尤其在課程總結和復習鞏固環節,一方面要求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總結優化,不斷的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夠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激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三)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優化激勵機制
1.適當組織日常教學檢查。教學檢查是推動制度落實的重要手段,具有督促、反饋以及指導的功能。學校要認真執行教學檢查制度,確保教學各個環節執行到位。教學檢查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要組建一個比較權威的工作小組,可以由校長牽頭,教務處領導參加;二是要集中時間和精力,在一定的時間內按照教學管理制度全力以赴,狠抓落實;三是要制定工作程序,保證教學檢查按程序、有計劃如期完成。加強教學檢查,既可以使管理者明確學校的教學現狀,了解制度的執行情況,對不符合管理制度的情況進行指導和整改,有利于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又可以發現教學問題比較突出的教師,加強思想教育和業務指導,幫助他們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有利于教師的改進教學和提高水平。
2.合理開展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是保障中小學教學順利進行的重要措施,沒有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就沒有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提高。[1]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是檢查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并能起到保證教學檢查的方向性和標準化。一是要制定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標準、內容和要求;二是要建立一個工作小組,確保教學評價的權威性的合理性;三是要明確評價工作操作流程,采取教師自評、學生評價和專家評價相結合的手段;四是要及時反饋評價結果,教學評價目的是促進教師專業性發展,促進學生學業性發展,促進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3.積極發揮激勵的強化作用。激勵是教學管理中常用的手段,是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抓手;因此,學校應積極發揮激勵的強化作用,對教學工作出色的教師和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進行必要物質和精神獎勵。對教師來說,激勵不僅能夠促使教師更加熱愛自己的職業,而且會促使他們不斷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對學生來說,激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參與的需要,從而積極投入到學習之中,并主動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以培養和磨礪自己。[4]因此,作為教育管理者要積極運用激勵手段,充分發揮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
作者:儲為權 單位:浙江省寧海縣長街鎮教育管理辦公室
參考文獻:
[1]鄒程程.如何有效提升中小學教學管理有效性[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2(7):259.
[2]金岐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管理的研究[J].教育管理與評價,2005(4):64-66.
關鍵詞:農村;小學校長;教學管理;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144-01
農村小學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方面相對落后,學校發展相對緩慢,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也自然而然落后于城鎮,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較快的促進農村小學的發展,校長的教學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任農村小學校長以來在教學管理方面的一些體會。
一、校長要走進課堂
作為農村小學校長,要深入到教學管理中,最有效的捷徑就是要經常與師生交流,走進課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聽課,透過課堂教學現象挖掘其背后潛藏的學校教學管理問題,從而為逐步改進學校教學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實的依據。
1、在課堂教學中去發現學校管理的制度問題。校長通過聽課,透過課堂教學現象,可以發現學校哪些教學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還需完善。比如校長的推門聽課,就可以發現哪些教師做到了課前準備充分,哪些教師體現了課改思想,其間還有誰沒有做到這些?這些沒有做到的教師可能是什么原因?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習慣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實行新一輪課改后,教師在課堂上有哪些變化,其變化如何?凡此種種,只有在聽課之后,校長才能有所思考,學校的教學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進一步完善。
2、在課堂教學中去尋求學校的辦學特色和辦學方向。辦學特色是一個學校的窗口,如果一所學校在外界看來沒有什么特色和明確的辦學方向,那這所學校不是成功的學校,校長也必定不是成功的校長。因此,校長日常所要思索的就是如何體現本校的特色。尤其是農村學校,要讓自己的辦學特色和辦學理念得到大家的認可,更是困難重重。而課堂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可以提供給校長更多的思索空間,關鍵是校長如何在聽課中去發現。
二、校長要研究業務
校長要不斷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就必須不斷學習研究,擴大和豐富自己的知識視野,拓寬知識層面,掌握現代教育理論,要管理好教學工作,逐步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校長必須是教學的行家里手。校長是學校教育教學、行政指揮的核心,學校以教學為主,會抓教學質量、會聽課、會評課、會上課、會指導課。不僅能忙于事務,還要及時了解教改信息,指導教師制訂課改計劃、努力培養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校長在學校管理中,方方面面都要想到、做到,這固然很辛苦,但一個不懂教學業務的校長肯定是管不好一所學校的。所以,校長要根據自身特點加強學習,既要多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和管理知識,也要多學習新課程改革和校本教研等方面的知識,在分析學校特點的基礎上,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三、校長要關注教師
1、分析教師隊伍的特點,在管理上力爭做到因人而異。任何一所學校的辦學思想都應該是與本校本地區實際相適應。為此,校長要真正深入到教學管理中去,就必須和廣大教師一起,共同研討出適合學校教師的辦學思想。如果教師理解不了校長的辦學思想,那校長的辦學理念就只能是空想。因此,要真正深入到教學管理中,就要先研究自己所管理的教師的特點,在管理上力爭做到因人而異,而不是讓教師硬著頭皮來適應校長的管理思想。
2、校長要走進教師心靈,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在教學管理中,僅靠制度管理是不全面的管理。民主管理、制度管理與全員管理相結合,才是真正的管理。為此,校長要像走進學生心靈中那樣走進教師的心靈中去。教師是有感情的生命體,教學管理也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情感,做到以情感人。校長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強“感情投入”,學會熱情關心人、充分信任人、誠懇對待人、善于激勵人。一旦教師把校長現為了知己,他們往往會為那份用金錢買不到的情感,情有獨鐘地工作。
四、校長要有敢創名校的勇氣
1、校長要用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指導教學管理。當天時、地利、人和都相對具備時,校長要真正管理好一所學校的教學及各方面的工作,就要站得高、看得遠,作為校長必須要有敢創名校的勇氣。
校長決不能故步自封,做井底之蛙,而要放眼山外,立足發展。在教學管理中一切都要為創名校而做準備。用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指導教學管理。就縱向而言,當小學生入學后,就要構思全學段教育計劃,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管理措施;就橫向而言,各年級之間要形成一個系統的競爭激勵機制;在本區域內,本單位與兄弟學校的差距在哪里,有多大的差距,做校長的都要清楚,都要思考。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 課堂制度文化建設 研究
1當前中小學課堂制度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當前中小學,特別是農村中小學的課堂制度文化建設存在許多薄弱環節,特別突出的問題主要有:
1.1課堂文本制度存在嚴重的缺陷
我們不否認,當前中小學的課堂文本制度建設,在許多方面了重大進展,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第一,制度是專橫的,因為學校有關課堂的制度規范并沒有征得教師和學生的認同;第二,制度是病態的,因為它把重點放在糾正師生的“錯誤行為”上,而不是放在養成積極健康的行為上。因此,制度以“管住”師生、不讓師生出事為工作目標;第三,制度是形式的,因為學校所強調的課堂行為規范以及所開展的訓練活動,是特地“創作”出來的,它們只是學校的工作,而不是師生的生活。
1.2課堂制度文化民主要素嚴重缺失
學校師生能否參與學校課堂教學各種制度的決策,體現了學校制度文化是否內含民主要素。而農村中小學的現實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要么師生根本不參與決策與管理,他們僅僅是領導意圖的執行者;要么他們也參與了學校的決策,但參與程度受限,表現出漠然的態度。他們認為讓他們參與學校決策和管理像是“學校的虛假的贈品”,“學校想讓自己假裝參與其中而不會真正影響學校的動作”。學校中的學生守則、宿舍公約、教學管理制度等,多半是領導的決定。
1.3課堂制度執行力嚴重疲軟
制度不僅要有科學性,而且更需要強執行力,否則就是學校特意“創造”出來的“裝飾品”,不可能影響、規范學生的生活。當前農村中小學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學校的課堂管理制度雖很完備,卻由于各種原因而無法執行。久而久之,制度由于缺乏執行力而喪失引導價值、規范行為的作用力。
2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課堂制度文化建設的策略思考
針對當前中小學課堂制度文化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生為本,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課堂制度文化建設,構建先進的課堂制度文化應采取如下行之有效的建設策略:
2.1科學理解課堂制度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1)確立先進的辦學理念,明確課堂制度文化建設的方向。
正確的教育思想和先進的辦學理念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靈魂。為此,農村中小學制度文化建設,首要的工作就是在師生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經校長辦公會研究確定了學校的辦學宗旨、辦學理念、校訓、校風、學風,從而使學校制度文化有了靈魂。
(2)突出以生為本,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
學校堅持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突出以生為本,體現人文精神,建立健全了包括教學常規管理、辦公考勤管理、學生行為規范管理、后勤工作管理、教育教學質量評估、班主任工作、職稱評審、評優選先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根據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發展的需要不斷充實、完善、發展和更新,使學校課堂教學各項工作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人性化。
(3)強化文本落實力度,構建行之有效的課堂管理制度運行機制。
課堂制度文化作為學校文化的內在機制,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但僅有完整的規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負責將各項規章制度予以執行和落實的組織機構和隊伍,為此,學校應依據民主、平等、公正的原則,建立健全教代會、基層工會、團委、婦聯、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管理機構,并充分發揮這些組織的作用,從而使社會、家長、教師、學生參與到學校課堂制度文化建設中來,促使廣大師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2.2準確把握課堂制度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1)轉變觀念,從“服從”走向“服務”
長期以來,中小學,特別是農村中小學的課堂文化建設中,普遍存在著“管理唯上”的現象。面對課程改革提出“以生為本”的新要求,每一個管理者必須用一種全新的眼光來詮釋課程管理與學生、教師、家長之間的關系,努力實現“從管住學生到相信學生的轉變”。學校的任務不是為了“管住”學生,以實現自己的管理目標,而是充分相信學生,根據學生的需要、興趣與經驗,創造足夠多的機會,讓學生在課程管理的過程中得到主動的發展。
(2)明晰內容,從“結果”走向“過程
一是注重備課過程,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材觀。盡量減輕老師的備課壓力,減少無效備課,徹底拋棄那種以檢查備課教案為主的行政管理模式,明確備課與寫教案的關系,教案寫的多,字寫得好,不一定說明備課備的好,注重備課的過程,學校管理者主動參與老師的備課過程;二是上課過程 從過去關注教師轉移到學生,讓老師從當好“演員”轉變到做好“導演”。提倡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讓老師盡可能的為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機會,引導學生參與,而不是簡單的給與,讓課堂充分展現學生學習的過程;三是學生的作業管理,提倡布置一些收集信息、綜合學科、面向社會、面向生活的探究性作業。
(3)完善制度,從“靜態”走向“動態”
首先要建立教師課堂行為制度。教師的課堂角色定位與角色行為要從學校的層次上提出來,并監督執行;教師要把表揚當作課堂最有力的武器,承擔一切傷害學生自尊行為而來的責任;要給學生設置競爭平臺,每堂評比“優勝小組”與當堂“學習之星”;設置多種渠道,比如課堂之外的圖書、網絡、媒體等,將學科與生活問題溝通起來,以提高學生興趣;課堂上充分尊重主體地位,留足時間,留夠空間,讓學生發展自我。
其次要建立學生的課堂行為規則。小組合作制度、班級競爭制度、學習評價制度、角色責任制度等。
一、管理者應主動轉變管理觀念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農村小學管理人員具有什么樣的管理觀念,就決定了他們在管理工作中會采用什么樣的方法與措施,這直接影響著管理成效的高低。因此,要想在農村小學管理中較好地滲透“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就需要管理者主動了解這一管理思想的內涵與優點,積極用該觀念武裝自己的頭腦,并在日常管理活動中將其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與城鎮小學相比,農村小學管理難度更大,一方面學校管理本就是一項龐大的、復雜的工程,另一方面農村學校的管理制度大多不夠完善,管理方法也較為落后,且缺乏民主性。因此,在“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引導下,農村小學管理人員應重新審視,積極從命令者、控制者轉變成領導者,和廣大教師站在同等地位,相互尊重,從而有效提高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熱情與主動性,進而形成積極向上、團結一致的管理風氣,最終促進農村小學健康、快速發展。在農村小學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應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將自己置身于廣大教職工隊伍中去,與他們一起協商學校管理方案及方法。在實際操作中,農村小學管理人員在制訂管理辦法和制度時,應依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全面征求教師的意見與建議,耐心傾聽廣大師生的心聲,盡可能站在學生、教師及家長的角度看待問題,將廣大教職工及學生團結在一起,借助集體的力量推動學校各項管理工作有序、高效進行。
二、教師管理方面的有效策略
在農村小學教師管理工作中,構建“以人為本”的激勵制度與教學制度是確保學校管理各項目標高質量實現的前提條件。在“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中,對教師教學管理應體現在以下幾點:①全面了解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業務能力,積極為教師提供專業成長及業務水平提升的平臺與機會,使得教師在提高教學能力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②由于農村小學教學設施較為落后,因此在教學管理中,管理者應盡可能優化教師的工作條件與工作環境,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創造有利條件。在教師管理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只有充分激發教師的自我管理,才能切實提高管理實效。因此,農村小學管理人員應依據教師需求及特點,制訂激勵制度,最大限度優化教師自我管理的熱情。
三、學生管理方面的有效策略
在“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影響下,農村小學管理應充分尊重、激勵與關心學生。只有這樣才能讓小學生體會到他們不僅僅是學校管理的對象,也有充分的話語權,并享受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從而使得他們產生主人翁意識,進而更樂意接受并參與學校及班級管理工作,最終逐漸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覺悟與能力。在實際管理中我們發現,小學生普遍具有敏感、情感細膩等特點,假如教師管理的過于嚴格,極易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逐漸疏遠教師,甚至產生較強的對抗情緒,這不利于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管理人員及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管理方案的合理性及科學性,并可用民主、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學生。這需要教師善于傾聽學生的心聲,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并幫助學生解決一些他們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激勵學生對各種管理措施提出意見及建議,從而利用學生的智慧完善管理工作,進而為學生營造出更符合他們需求的管理措施。
1.創設敬業樂教環境
教學環境包括優美的物質環境和溫馨的心理環境,美好的環境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我校根據“烏木成金,遠航”的辦學理念,凝練出以“揚”為核心的學校文化。“三風一訓”“主題文化墻”“文化宣傳欄”“廊道文化”“班級文化”等環境打造,讓師生氤氳在馥郁的文化氣息中;小葉蓉、丁香、魚尾葵、臘梅等花木及學生從山坡上移植的花草,把學校打扮得四季蔥綠,花香四溢;親情聊天室、心理咨詢室及時補充孩子清感營養;“三味書屋”“鄉村學校少年宮”讓留守兒童在課余不僅浸潤書香,還學到了藝術特長;“班班通設備”的添置,全面改善教學條件,充分發揮其教學輔助作用。師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工作、學習得安心快樂。
2.健全教育教學管理制度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教育教學管理是穩定教學秩序,提升教學質量的保障。為使教育教學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就應該根據學校實情不斷完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從而逐步形成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教學管理模式和質量監控體系。我校制定完善了《教學過程督查制度》《教研活動制度》《教學質量監測制度》《業績考核辦法》等,把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與教師年度考核、評優晉級等掛鉤。發揮激勵機制,對教學成績優秀和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爭取社會和家長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影響學生。如我校與鎮上一知名企業建立校企共建機制,該企業每期對我校優秀師生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激勵全體師生奮發向上。
3.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建立一支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能大大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我校多措并舉,努力提高教師素質。一是重視學習培訓。利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大培訓力度。大力支持教師參加國培、遠程培訓、市縣組織的聽課、講座等活動;邀請領雁專家、市縣教育專家及名師到校指導教學。老師在學習培訓中獲取最前沿的課改信息,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以開放的心態吸納先進的教育教學藝術。二是重視校本教研。每周利用一定時間進行集中學習培訓,學習培訓主體可以是學校教學領導,也可以是骨干教師、學科組長等。另外,教師自主學習并做學習筆記,在每周的集中教師會上分享。三是重視課堂教學研究。學校教研制度規定每學年必舉行學科研究課、骨干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賽課等,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升,形成有效課堂、高效課堂。四是重視青年教師培養。農村小學教師流動性較大,特別是優秀教師考調進城等因素,要求學校培養一批批“接班人”。年輕教師雖教學理念先進,但教學經驗不足,課堂上容易“抓瞎”。實施“青藍工程”“一幫一”等活動,讓年輕教師少走彎路,盡快成長起來,填補教師流動的教學“空缺”。
4.落實教學常規管理
“說出千遍,不如做出一遍”,光有教育教學制度而不抓落實,教育教學質量就根本無法保證。作為學校分管教學的行政人員,首先要帶頭深入課堂、深入教學第一線,特別是要多聽年輕教師和年老教師的課,了解把握每位教師每個班級的教學狀況,多與老師溝通交流,進行教學評析,優化課堂教學。其次是教導處要加強教學過程的督查管理。教學質量是整個教學過程創造出來的,這個過程是若干個環節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完整過程,每個環節都對質量的產生和形成有著直接和聞接的影響。因此,教學質量的管理必須抓質量形成每一個環節。也就是要加強對教師備課、上課、輔導、作業批改、培優輔困等的督查管理,跟蹤部分教師教學軌跡,以避免出現整班質量不佳的現象。最后就是要對教學進行科學評價。不僅進行終結性評價,更注重教學過程評價,引導、激勵師生調整學習狀態,積極追求更優異的教學成績。
5.關注留守兒童學習
農村小學學生中留守兒童居多,以我校為例,約占70%。這個群體的學習成績直接影響整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尚在形成階段,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而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這些孩子的教育就只能依賴學校教育,可見,學校教育的成功與否可謂決定留守孩子學習成績的優劣。要提高整所學校的教育教學成績,一定要關注留守兒童群體。這些孩子一般l生格內向、害羞,如果他們在生活上無人關心、情感上無人關注、學習上無人輔導,極易變成“學困生”。班主任、科任教師除了經常對他們噓寒問暖,隨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向外,還應該在學習上給予他們更多愛心和耐心,如當面糾錯、課外輔導、表揚鼓勵等都能促進他們學習成績的提升,讓他們樹立自信。
當然,影響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因素還有很多,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辦法也不一。總之,結合本校實際,因地制宜進行策略化管理,就會縮小農村小學與城市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差距,逐步達到教育均衡。
〔關鍵詞〕山區農村小學 實驗室建設及管理 現狀 建議
近年來,為進一步推動實驗室的建設,教育部陸續頒布了《中小學理科實驗室裝備規范》、《初中科學教學儀器配備標準》和《小學數學科學教學儀器配備標準》等一系列法規性文件,以此來加快中小學實驗室規范化建設的步伐。
然而,由于長期對實驗教學、管理重視不夠,我國山區農村小學實驗室規范化建設及管理的現狀卻不容樂觀。
一、山區農村小學實驗室建設及管理現狀
(一)、經濟條件比較差,教育經費的投入相對有限。一些學校在實驗室建設方面投入嚴重不足,實驗教學裝備數量嚴重不足,教學儀器老化,破損嚴重,部分學校用于添置更新實驗教學儀器和設備幾乎是零,實驗室建設與國家標準相去甚遠。
(二)、一些學校實驗室雖然配備了較為完備的儀器設備,卻因管理水平低下而未能發揮其應有功能,造成設備閑置及資金浪費。如:有的學校因撤校合并,學生猛增,沒有了專門裝備成套設備的實驗室;有的學校雖有一間專門的實驗室,但地面不平整,主電源沒有到室內,主水管沒有接通,有的學校甚至沒有標準儀器柜。儀器設備要么束之高閣,不敢用;要么隨便堆放在一起,沒有專人管理、統一規劃,實驗教學工作受到了嚴重影響。
(三)、思想認識還沒完全到位。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有些領導和教師認為實驗還未正式納入升學考試的范籌,缺乏統籌規劃,實驗室管理機制不夠健全,職責不夠明確,普及實驗教學不夠熱心,出現只要分數,不管實驗的現象。
這些都不符合實驗室的建設標準,極不利于實施新課程,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利于深化素質教育,不利于全面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學校實驗室規范化建設及管理,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二、山區農村小學標準化實驗室的建設及管理建議
1、充足的實驗設備(器材)是標準化實驗室建設的基礎。加強學校的實驗室的硬件建設,督促學校在實驗室的硬件建設上下功夫,鼓勵學校在實驗室的硬件建設中盡量做到面積要達標,這樣為爭取項目提供有利的客觀條件。積極主動爭取上級有關部門項目支持,廣泛宣傳,動員社會、企業、個人捐贈,鼓勵教師自制教具。多渠道爭取資金,改善實驗室裝備。
2、規范的組織管理是標準化實驗室管理的保證。首先要構建實驗室領導管理系統。成立分管教學的校長,教務處主任,實驗室主任組成的實驗室領導小組,形成校、處、室三位一體的管理體制,實行主管校長,教務處主任,實驗室主任三級責任制。
其次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具體要制訂出實驗室財務管理,器材管理,實驗管理,教學管理等一系列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制度,使實驗室儀器管理規范化,實驗藥品、標本管理科學化,實驗教學管理經常化。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確保教學儀器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的可用狀態,保持科學、文明、衛生、安全的實驗教學環境。
做為**鄉最大的一所小學,我們努力使學校在教學上辦出自己的特色,力爭成為一所優秀的農村小學。因此,我校依據上級文件和學校管理辦法,以校領導為首建立健全了各項教學制度,成立了校委會、德育、家長學校等工作領導小組,完善了學生管理制度和教學管理制度,使校務工作有章可循。
在學校管理中,我們以“三風”、“一訓”為基本要求,樹立“領導為教師服務,教師為學生服務”的服務意識,以制度來規范行為,用科學的方法來改進辦學思路和教學方法,以提高學校的競爭力。
在學校教學中,我們始終堅持以德育為核心、“五育”并進的基本教學理念實施教學,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領導以身作則,建立起“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德育工作體系。以“讓每一位進入學校的學生都能獲得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最大程度地挖掘他們的潛能,從而助其成材”為教學宗旨實施教學。
對于學生,我校在每學期初都安排學生學習《守則》、《規范》,有意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教育。開學第一課和學期最后一課都是以安全教育為主的專題課,每學期都安排“安全教育月”,適時進行安全演練,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自救技能。結合我校實際,在“六、一”、“元旦”等傳統節日舉行文藝匯演,在“國慶”等特殊節日舉行朗讀或圖畫展,每周一舉行升旗儀式,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為增強學生體質,除了堅持“兩操”以外,我校還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多種體育活動,如本學期就安排了“學生身體素質達標運動會”和“冬季長跑運動會”。
在本學期初,我校組織教師學習了《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校規校訓以及學校的相關制度,加強教師職業修養,提高教師認識,要求教師全員參加繼續教育培訓,使教師整體素質得到了提升。在教學安排上,我校嚴格依據國家課程標準開齊開足各門課程,教導處定期對教師進行常規教學檢查。各教研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各項教研活動,以“教研興校”為目標,提升學校的軟實力。
由于長期以來校領導以身作則,深入教學一線參與教學及教研,使學校的各項教研工作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多位教師的教學論文在縣市獲獎。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全體教師高度的責任心作保障,學校的各項工作都穩步向前良性發展。從***年至今,我校轄區內學生的入學率、鞏固率和畢業率都達到了100%。學校無亂收費現象,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教師無有償家教現象。
一、影響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因素
1.優秀教師資源稀缺
受交通、經濟發展條件的制約,很多小學教師由鄉鎮轉移到城區進行教學,導致一大批鄉村優秀教師的流失,導致農村小學教學教師資源缺乏,不利于提升農村小學教學質量。
2.農村地區的家庭教育不夠
教育的有效進行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之間的充分配合,三方如果有一方和農村地區的教育發展脫節,就會直接影響農村地區教育質量的提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下,農村地區的很多家長到外地打工,長期在外工作,無法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3.留守兒童數量多
農村地區中有很多學生的家長在外地工作,不能照顧自己的孩子就將自己的孩子托付給自己的父母、親朋好友。這些孩子的成長從小缺乏家庭的溫暖,在學習中很容易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迷戀網絡、逃學曠課等不良學習習慣。4.農村地區優秀學生的外流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下,農村地區的家庭經濟情況也得到了好轉,家長對自己孩子接受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農村地區的家長會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長此以往,導致農村地區的學校失去更多優質的學生,影響了農村地區教學質量。
5.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存在問題
地區經濟發展落后,一些農村學校不具備開辦幼兒園的條件,對于達到一定年齡的兒童,學校會將這些學生安排到一個班級中,對這些學生進行基本的教育。受師資力量的影響,很多幼兒學校不具有專職的教師,只是安排一名教師管理一個班級的全部學生。幼兒階段學習教育的缺失對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習產生不良影響。
二、提升農村小學教育的策略
1.提高農村地區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
教師是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力量,其素質高低對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的影響。為此,提高農村地區小學教學質量需要提升農村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在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下,一些農村小學形成了自己的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實現了信息化教學。信息化教學的實現對農村地區小學教師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農村小學教師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農村小學教師素質具體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第一,聘請校外的優秀教師到學校對農村教師進行培訓,引導農村教師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學方法。第二,組織農村學校的教師到更先進的學校進行學習交流,并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對農村教師進行培訓。第三,完善農村教師的備課制度。對于農村青年教師要積極組織他們學習聆聽優秀骨干教師的示范課,并做好相應的聽課記錄,通過學習交流提升自身教學素質。
2.加強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需要充分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地區一些農村小學也安裝了多媒體,彌補了傳統黑板、粉筆教學的局限。為此,教師可以應用這些多媒體軟件開展小學教學,實現教學的形象化、直觀化。比如在進行語文新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上網收集一些和講授課程有關的圖片以及歷史背景,利用多媒體軟件將這些文字、圖片配以聲音向學生展示,加深學生對語文課堂的熱愛,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3.形成完善的學校內部管理
學校內部管理制度對學校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農村小學更需要強化自身的內部管理。農村小學要更進一步強化自身內部管理的原因是本身基礎設施和師資力量發展薄弱,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劇了優質師生資源的流失,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完善的內部管理需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在微觀上實行年級負責制,在宏觀上,學校各個年級要分組檢查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做到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管理。
4.加強校園環境建設
教育是平等的,o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學生都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權利。農村小學教育教學已經逐漸成為現代教育行業中必須要關注與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但是,縱觀當前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現狀,我們不難發現,現階段的小學教師的教學興致和熱情并不是很高,教師是推動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的中堅力量,教師出現問題便會直接影響到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要想盡辦法激發起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熱情,調動起農村小學教師參與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農村小學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何為滿意度,其主要指的是農村小學教師對自己的工作環境、教學條件以及待遇狀況等眾多方面的一種綜合性質的感受,教師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是影響教師教學質量的最直接因素。以下是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管理工作經驗,就當前農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幾點拙見,希望能夠對其相關工作的開展有所啟發和幫助。
影響小學農村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因素分析
工資待遇不理想。工資待遇以及福利待遇是影響農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的重要的影響因素,當前很多的農村小學教師之所以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其根源就在于他們對于自己的工資收入以及各項福利待遇都不是很滿意,眾所周知,教師這一行業本應該享受著非常高的社會地位以及工資待遇,但是,在農村,事實卻不是如此,按照國家法律的相關規定,教師的工資水平不能低于公務員的工資水平,在很長的一點時間內,農村小學教師的工資水平是明顯低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的,這就導致農村小學教師對此心生不滿。
對工作條件不滿意。對于教師這一職業來說,其工作條件主要集中表現在以下幾點,分別是教學條件、學校工作環境以及教師住房。我們必須要明確一點,那便是在近些年當中,農村小學,無論是在硬件教學設備還是其他教學條件等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但是,這些改善還不足以滿足農村小學教師的實際需求,從整體工作條件來看,還是比較落后的。很多的農村小學教師愿意進行創新和改革,也在努力嘗試全新的教學方式,但是,落后的工作條件只能讓教師的這些想法成為真正的空想,思想在超前也不會產生真實的效果。如果教師教課連基本的教學設備都不到位,其教師工作滿意度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很多的農村小學教師根本享受不到完整的福利待遇,國家頒布的各項福利政策也沒有實現全部的普及,這也成為現階段農村小學教師不滿意自己的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因。
工作內容繁多,壓力過重。現階段,農村教師的工作內容是非常繁重的,他們不僅僅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還要頻繁地去應對上級的各種檢查,參與各種評比活動,很多的農村教師都為此抱怨不斷。在當前,很多的農村小學也采用了寄宿制的教學管理模式,小學生由于年紀小,自理能力差,這就給農村小學教師身上又增添了一種壓力。很多的農村小學教師都是身兼數職,教學與生活管理都歸在教師身上,男教師除了教學,還要負責學校學生的安全管理,女教師除了教學,還要照顧很多低年級學生的生活起居,教師們都千起了本不應該屬于教師的工作,還有一種最典型的現象,就是一個農村小學教師他可能要教同一年級的不同學科,或者一個人要教不同年級的同一學科,這些工作對于一名單純的教師來說壓力的確太過重大。
農村小學教師對成長空間不滿。一般情況下,學校有義務為教師們提供一個非常科學且廣闊的自我升值的空間和環境,教師們只有看到自己的晉升空間,才會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更有努力的動力,特別是對于一些比較年輕的農村小學教師來說,他們是有著很高的理想和抱負的,他們不愿意在原地打轉,他們內心對于廣闊的上升空間是有著非常大的需求的。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農村學校當中,很少能夠有學校能夠滿足教師們的愿望以及需求,教師們也難以找到發展提升自己的機會,甚至在一些偏遠落后的農村小學中,教師想要看書學習的機會都沒有。農村教師很少能夠得到培訓和進修的機會,名額有限,很多的農村教師等了好多年才能夠等到一次機會,有的教師及時得到機會,學校也拿不出足夠的經費進行支持,教師不得不放棄學習的機會,久而久之,教師便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欲望,教師們看不到自己工作的前途,斗志也被逐漸磨滅掉,最終呈現出一種在學校混日子的狀態。
如何有效提高農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
提高農村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工資待遇。我們必須要正視這一問題,教師的較高社會地位以及經濟地位必須要通過漲工資、提高福利待遇表現出來,我們不可在對此問題視而不見,否則,這會成為一種遺留問題,對農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產生永久影響。
首先,從國家方面,必須要重新審視自己的政策制度,繼續加大對農村學校教學的扶持和傾斜力度,建立國家指令性補給政策和規范的農村基礎教育財政逐級轉移支付的制度,強令要求各級政府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改善對策,明確自身應該承擔的重要責任,將農村教師隊伍的激勵機制的重要功效發揮到最大化。除此之外,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必須要拿出專項資金來給予農村教師更多的補助,讓農村教師切實感受到國家和政府對他們工作的支持和重視,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價值。
然后,農村學校也要從自身的管理制度以及獎勵政策方面做出全新的改善和優化,提升管理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充分考慮廣大一線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真正從教師的角度和立場考慮和看待問題,逐步完善學校的教學環境,讓教師們能夠在教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改善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環境。教師的重要使命便是教書育人,教書的目的是為了育人,這就決定了教師這一職業的特殊性。因此,我們必須要竭盡全力來對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環境進行進一步的調節與改善,想盡辦法來為教師們提供更加良好的辦公環境,創設更加輕松、專業的教學環境,比如,在農村小學中建設圖書館,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料,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更好地輔助教師的教學,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此外,農村小學領導層,必須要對教師施行民主管理,重視起教師的重要價值和重要作用,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通過人性化的管理手段,讓教師們享受其中。
分散農村教師的工作壓力。在當前的農村小學教學中,小學教師的職稱評定以及福利獎金等等很多切身利益都與小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升學率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與此同時,新課程改革又對農村小學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更嚴的要求,很多的教師為之感到非常大的工作壓力,一時之間難以找到有效的解決渠道,社會各界以及小學必須要關注到教師的這心理,制定出可行性高的政策和制度來幫助他們減壓,學校領導要與一線教師多交流、多溝通,鼓勵教師們多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幫助教師們找到有效的發泄途徑,不要將對教師的管理全部依靠在各種強制性的管理制度以及懲制度上面,要堅持軟硬兼施的管理方案,全面提高農村小學教師工作滿意度。
給予農村小學教師足夠的發展空間。農村小學必須要進一步創新和完善教師們的進修和發展制度,為教師們的職位晉升創造足夠的發展空間,除此之外,還要在日常的教學與管理工作中注重培養教師們的職業責任感,讓教師們感受到自己在教學工作中所獲得的肯定和成就。以下是我就此問題提出的兩點建議:
明確晉升條件:我們都知道,一個農村小學,其行政崗位的確是有限的,但是正視因為其有限性,我們必須要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學校內部建立起一套足夠科學、完善、透明、公平、合理的競爭機制,對于學校的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提出與之相匹配的任職條件,讓滿足資格的教師們都能夠獲取競爭的機會,與此同時,農村小學可以積極開拓多種晉升渠道,比如在教學業務或者教研方面等等都可以開創全新的晉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