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微生物方法學范文

        微生物方法學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微生物方法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微生物方法學范文

        關鍵詞:冰酚軟膏;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學驗證

        冰酚軟膏是我院自行配制的醫院制劑,其主要成分為冰片、丹皮酚等,具有消炎止癢之作用,多年來一直備受廣大患者的推崇,經多年臨床驗證表明,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小。為更好地控制藥品質量,我們參考相關文獻[1-4]對其微生物檢查方法進行驗證。

        1 儀器與材料

        1.1 儀器設備:凈化工作臺;PL2001-L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HTY-761勻漿儀、HTY-ⅢA集菌儀、開放式薄膜過濾器(杭州高德泰林有限公司);BIO-Ⅱ-A2生物安全柜(上海振梓空氣凈化設備有限公司);YQL-LS-50SⅡ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上海博訊實業有限公司);GHP-9162電熱恒溫培養箱(揚州慧科電子有限公司);MJX-160B-Z霉菌培養箱(上海博訊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 。

        1.2 試藥與培養基

        營養肉湯培養基、改良馬丁液體培養基、改良馬丁瓊脂培養基、營養瓊脂培養基、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膽鹽乳糖培養基(BL) 、亞碲酸鈉肉湯培養基等均由中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稀釋劑:pH7.0蛋白胨-氯化鈉緩沖液(稀釋供試品用,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聚山梨酯80(分析純)

        1.3 供試品:冰酚軟膏(規格:每盒重10g,生產廠家:上海海虹(實業)集團巢湖今辰藥業有限公司,批號:20130511,20130512,20130513)

        1.4 試驗菌:

        大腸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B)44102〕,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10104〕,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001〕,均由中國醫學菌種保藏中心提供;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003〕,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

        2 方法和結果

        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附錄ⅩⅢ C有關微生物檢查方法驗證試驗[2][3]。

        2.1 菌液的制備 ①取經35℃培養18~24h的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的新鮮營養肉湯培養物1mL,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10倍稀釋至10-5~l0-9,使成50~100cfu?mL-1,經活菌計數后備用。②取經25℃培養24~48 h的白色念珠菌液體培養物1mL,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10倍稀釋至10-5,使成50~100cfu?mL-1,經活菌計數后備用。③取經25℃培養1周的黑曲霉斜面培養物,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5mL洗下黑曲霉孢子,吸取出孢子懸液1mL,加0.9%無菌氯化鈉溶液適量稀釋,用標準比濁管比濁,其濁度與標準比濁管濁度相當后,取此孢子懸液1 mL,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10倍稀釋至10-5,使成50~100cfu?mL-1,經活菌計數后備用。

        2.2 供試液制備 取10g供試品,加45℃的含0.1%聚山梨酯80的pH7.0的無菌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稀釋至100mL,用勻漿儀攪勻,制成1:10的均勻供試液.

        2.3 平皿法

        2.3.1 試驗組 取1:10倍供試液1mL和1mL已制備好的菌液,注入同一平皿,迅速倒入15~20mL45℃左右的相應瓊脂培養基,待凝,每個菌株制備2個平皿。細菌在30~35℃培養箱中培養48h;霉菌在23~28℃培養箱中培養72 h,點計菌落數,取均值。

        2.3.2 菌液組 分別取菌液1mL注入平皿內,每種菌平行制備2個平皿,測定所加的試驗菌數。

        2.3.3 供試品對照組 按試驗組方法,不加菌液,測定供試品菌數(本底菌)。

        2.3.4 回收率測定 按下列公式:

        試驗組的菌回收率%= 試驗組平均菌落數-供試品對照組平均菌落數菌液組的平均菌落數 ×100%(以下同)計算回收率,平皿法的回收率結果見表1。

        從表1結果看,采用檢查供試品,人工污染5種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回收率低于70%,在3次獨立的試驗中,大腸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大于70%,因此可以采用平皿法對該藥品的霉菌和酵母菌進行計數檢查。

        2.4 培養基稀釋法

        2.4.1 試驗組 取1:10倍供試液0.5mL?皿-1、0.2mL?皿-1,分別與已制備好的1 mL細菌菌液注入同一平皿,迅速倒入15~20mL45℃左右的營養瓊脂培養基,待凝,每個菌株制備2個平皿,倒置在30~35℃培養箱中培養48h,點計菌落數,取均值。

        2.4.2 菌液組 同2.3.2。

        2.4.3 供試品對照組 按試驗組方法,不加菌液,測定供試品菌數(本底菌)。

        2.4.4 回收率測定 方法同2.3.4,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通過培養基稀釋法,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回收率還是不能滿足要求。

        2.5 薄膜過濾法

        2.5.1 試驗組 取1:10的供試液1mL,加入到50 mL pH7.0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中,再經開放式薄膜過濾器濾過,分別用pH7.0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300mL,每次100mL進行沖洗。在最后1次沖洗液中分別加入已制備好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與枯草芽孢桿菌1mL,過濾,取出薄膜貼于瓊脂培養基上,平行制備兩膜。

        2.5.2 菌液組 同2.3.2。

        2.5.3 供試品對照組 按試驗組方法,不加菌液,測定供試品菌數(本底菌)。

        2.5.4 回收率測定 方法同2.3.4,結果見表3。

        第2篇:微生物方法學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磺胺甲惡唑的微生物檢驗;方法:用低速離心法和薄膜過濾法和培養基稀釋法降低磺胺的抑菌性;結果:通過幾種方法的連用,使回收率達到了70%以上;結論:此方法可用可靠,能達到試驗目的

        【關鍵詞】:磺胺甲惡唑;細菌數;霉菌及酵母菌數;驗證

        隨著2010年中國藥典的實施,所有的品種都需要有方法學驗證,而磺胺甲惡唑本身有抑菌性,采用常規法不能夠得到很好的回收率,所以本文采用了低速離心的方法和薄膜過濾和培養基稀釋的方法,幾種方法的連用來解決其回收率達到70%以上,將試驗結果如下。

        1 試驗用菌種

        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大腸埃希菌〔CMCC(B)44102〕枯草芽孢桿菌〔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菌〔CMCC(F)98003〕以上菌種均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

        2 試驗用培養基

        PH7.0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 批號:101103

        營養瓊脂培養基 批號:091225

        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 批號:0911182

        改良馬丁培養基 批號:090211

        營養肉湯培養基 批號:101122

        以上培養基均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

        3 磺胺甲惡唑

        壽光富康制藥有限公司 批號201012105 201012103 201012101

        4 儀器和設備

        生化培養箱 水浴鍋 勻漿儀

        5 菌液制備

        取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枯草芽孢桿菌的新鮮斜面培養物接種于營養肉湯培養基中,30~35℃培養18~24小時,接種白色念珠菌的新鮮培養物之改良馬丁培養基中,于23~28℃培養24~84小時,分別取上述培養液用0.9%無菌氯化鈉溶液10倍稀釋至10-6、10-7、10-5、10-5,約為50~100cfu/ml備用。取黑曲霉菌新鮮斜面培養物,加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無菌氯化鈉溶液5ml,將孢子洗下,吸取菌液1ml至一個無菌試管中,用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無菌氯化鈉溶液10倍稀釋至10-4,約為50~100cfu/ml備用。

        6 細菌、霉菌和酵母菌計數驗證試驗

        6.1 供試液的制備

        取10g磺胺甲惡唑,加PH7.0氯化鈉-蛋白胨緩沖液100ml,用勻漿儀分散均勻,作為供試液。

        6.2 試驗組

        細菌計數采用低速離心-薄膜過濾法,取1:10的供試液10ml置無菌條件下離心(500轉/分)3分鐘,取上清液1ml加至100ml稀釋液中,依薄膜過濾法過濾,沖洗量為800ml,并在最后一次沖洗液中加入1ml相應陽性細菌試驗菌,取出濾膜,菌面朝上,貼于營養瓊脂平板上,不得有空隙和氣泡,于30~35℃培養3天,測定細菌數。霉菌計數采用培養基稀釋法,取1:10的供試液1ml,分別注入5個平皿中(每皿0.2ml),并將1ml相應陽性霉菌試驗菌平均注入5個平皿,注入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于23~28℃培養5天,測定霉菌數。

        6.3 菌液組

        取稀釋好的菌液1ml,分別加入平皿中,加入相應培養基,置規定條件培養,測定所加的試驗菌數,每株試驗菌制備二個平皿。

        6.4 供試品對照組

        細菌計數采用低速離心-薄膜過濾法,取1:10的供試液10ml置無菌條件下離心(500轉/分)3分鐘,取上清液1ml加至100ml稀釋液中,依薄膜過濾法過濾,沖洗量為800ml,取出濾膜,菌面朝上,貼于營養瓊脂平板上,于30~35℃培養3天,測定細菌數。霉菌計數采用培養基稀釋法,取1:10的供試液1ml,分別注入5個平皿中(每皿0.2ml),注入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于23~28℃培養5天,測定霉菌數。

        6.5 稀釋劑對照組

        第3篇:微生物方法學范文

        【關鍵詞】 物理思維方法;培養

        在課程標準改革和物理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應重視對學生思維方法的培養,這對學生整體思維素質的提高起著積極的作用。常見的思維方法有理想化方法、類比方法、分析方法和綜合方法、抽象和概括方法等等。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著重應培養如下幾種思維方法。

        一、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人們為了科學研究,通常需要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拋開具體事物中的無關因素和次要因素,抓住影響事物的主要因素,從而使物理問題得到簡化。理想化的方法是科學家們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利用好教材,向學生滲透這種思維方法,從而使學生逐步認識科學家們為簡化實際問題所采用的這種思維方法。

        例如,在《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一節的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認識“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將怎樣運動”這個問題。在教學中,我首先提出:在地球上完全不受力的物體是沒有的,那么我們又如何來研究呢?接著通過講解使學生認識:水平軌道上運動著的物體,雖然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但這一對平衡力對于水平方向運動的物體來說不會產生影響,是無關因素。因此,我們把物體不受外力的情況一般簡化成物體在運動方向上不受外力的情況來研究,就把本來不存在的事物變成了客觀存在的事物。在此基礎上,我通過教材中的實驗引導學生得出:“運動的小車在不同的水平軌道上運動,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就減小得越慢,運動的距離就越長”的結論。然后引導學生作出推想:如果有磨擦,運動的小車在水平軌道上將怎樣運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較自然地得出結論,其中滲透著理想化的思維方法,教師切不可草草了事。再如力學部分中的“動滑輪可省一半力”問題,也涉及理想化的問題。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挖掘教材,盡可能使學生多接受理想化思維方法的訓練。

        二、類比思維方法

        許多物理規律的建立,都采用了類比,類比也是一種常用的思維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我們也應重視對學生進行類比思維方法的訓練,使學生逐步領會這一思維方法。

        例如,在功率、電功率的教學中,為了反映做功快慢的情況,我們均可采用類比方法,仿照速度的概念建立,能較容易地引導學生形成功率、電功率的概念。又如在慣性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認識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這一知識,我也采用了類比方法進行教學:一個正常健康人具有勞動能力(假定成立),正常健康人在參加勞動時具有勞動能力,在休息時也具有勞動能力。物體的慣性正如正常健康人的勞動能力,物體無論是否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都具有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也就是一切物體任何時候都具有慣性。運用類比方法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慣性概念,起到較好的效果。

        三、分析與綜合的思維方法

        任何事物和現象,都是由許多要素,許多屬性組成的統一體。分析就是以事物的整體與部分為客觀基礎,為了從總體上把握事物的性質以及運動規律,就必須了解其各個組成部分和要素的性質、特點和相互聯系。客觀事物的整體與部分的這種關系,使得運用分析解決物理問題不僅成為可能,而且成為現實。綜合是把事物各個部分、側面結合在一起,找出它們的共性和聯系。分析與綜合所關心和強調的面不同,但都是重要的思維方法。掌握分析與綜合的方法,提高分析與綜合的能力,是中學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最主要內容。因此,教師應充分重視對學生進行分析與綜合思維方法的訓練。

        例如,《歐姆定律》的教學中、為了探索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相互關聯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就采取了先分析后綜合的思維方法。先保持其中一個物理量不變,研究其與兩個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再保持另外一個物理量不變,研究剩余的兩個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通過實驗在得出:“保持電阻不變時,電流跟電壓成正比;保持電壓不變時,電流跟電阻成反比” 的結論,在此基礎上,再綜合得出歐姆定律。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引導學生領會探索電流、電壓、電阻三者變化關系的思維方法,這比學生知道歐姆定律的結論更為重要。

        四、抽象與概括的思維方法

        第4篇:微生物方法學范文

        關鍵詞: 食品微生物學 學習興趣 教學改革

        食品微生物學是一門研究與食品有關的微生物的科學,通過對微生物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的教學,學生能辨別有益的、腐敗的和病原的微生物,從而在食品加工中,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制造出種類更多、營養更全面的新產品;控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以防止食品的變質,延長其貨架期[1]。食品微生物學是食品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是學好發酵食品學、糧油制品加工工藝、食品保鮮等課程的基礎。在專業體系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該課程內容較多,涉及面廣,有些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實用性、操作性強,而高職學生一般基礎較差,逆反心理強,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課程有些難度而產生畏難厭學情緒。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盵2]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近幾年我們嘗試著進行一定的教學改革,取得了一些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授課過程中多理論聯系實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食品微生物學與食品專業多門專業課程及生活中的很多實際情況有著密切的聯系。純粹地講基礎理論,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有時還難以理解,如果在授課過程中,講理論知識的同時多舉一些生活中的常見實例,使學生切身感受到微生物在實際生活中的存在、所起的作用或造成的危害,就可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影響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因素這一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影響微生物生長的幾個環境因素:溫度、pH值、水分活度、氧氣等,可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為什么冬天家里做饅頭時,要在火爐旁邊或炕上醒面?為什么干菜、方便面、奶粉可以常溫下存放很長時間,而新鮮蔬菜、濕面條、液態奶就是在冷藏條件下放不了幾天就變質了呢?為什么在做酸豆角時要把放豆角的壇子蓋蓋嚴,否則豆角表面會覆一層白膜,俗稱“起花”?通過對以上生活中經常碰到的情況的思考,學生會有一種頓悟:原來生活中很多事情是跟課堂上所學的微生物知識相聯系的,而這一點會使他們對微生物知識產生極大的興趣。

        這種方法簡單可行,它要求教師做個有心人,平常多思考,多搜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生活實例,這樣在授課時才能有例可舉,同時要注意實例要與授課內容有聯系,能說明所講解知識點,不能偏題。

        二、引入多媒體教學

        食品微生物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個體微小,類型多種多樣,學生往往感覺其知識繁瑣、抽象和難以理解。而通過Flas、PPT課件、高清晰顯微照片、視頻、相關網絡聲像資料和新聞報道等CAI教學軟件,可使微觀世界宏觀化、教學內容形象化[3]。這對教學中難點的突破有很大作用,讓學生感到難點不難,在增強學生信心的同時,激發其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如在細菌的形態與結構部分中,革蘭氏陽性菌與陰性菌細胞壁的不同點一直是授課的重點,同時也是個難點。以前教師需要在黑板上畫出兩種菌體的細胞壁的結構圖,以便講解兩者在化學組成、厚度、疏密度等方面的不同。這樣比較費時費力,學生有時還不一定理解?,F在引入多媒體教學后,通過高清晰顯微鏡照片或電腦制作模型的放映,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兩者的差異,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PPT課件的制作,圖片、動畫及視頻的搜集等。另外,由于使用多媒體,授課信息量增加[4],速度加快,學生可能會來不及記筆記、分不清主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注意突出重點。

        三、改善傳統的授課模式,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

        食品微生物課程內容多而瑣碎,若采用傳統的授課模式,學生會覺得乏味,記不住。如果學習是在學生自己探索、討論、總結中進行,學習效果會好得多。

        比如在講食品中常見霉菌(毛霉、根霉、曲霉和青霉)的形態特征時,若簡單地給學生畫一張表格,將四種霉菌的特征如菌絲有無隔膜、孢子類型、孢子顏色等填入其中,讓學生去背,學生會覺得沒意思,記不住。而如果換一種教學方法,安排一次顯微鏡觀察四種霉菌的實驗課,讓學生自己去看四種菌體各方面的特征,將其記錄下來,并總結制成表格形式,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大家一起討論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由于用顯微鏡觀察時各種原因造成的假象,最后將結果填入一張表格里,由于這張表格是由自己觀察、總結得到的,學生對它的印象會深得多,同時會有一種成就感,對以后的學習更感興趣。

        這種方法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對教學內容熟悉的基礎上,優化內容,根據食品微生物學知識體系的要求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和主動性,啟發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充分發揮以教為主導,以學為主體的作用,做到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自身主動地進入到學習狀態,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感覺到自己是課堂主角,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以上是幾種在食品微生物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方法,如注重實驗環節,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興趣,等等。這里不再一一詳述。這其中每個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在教學過程中是相互滲透、相得益彰的,如果能在教學實踐中恰當地運用,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與教學質量的提高就一定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朱樂敏.食品微生物學[M].北京:化學出版社,2006.

        [2]朱宏飛.微生物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的幾點探索[J].微生物學通報,2007,34,(1):173-175.

        第5篇:微生物方法學范文

        一、數學思維能力的含義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黃金階段,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是教師重要的任務之一,數學學科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教師要重視課堂效率,將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置于關鍵位置,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方法。

        數學思維能力主要是指小學生將邏輯思維運用到數學知識中的一種能力。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有的學生能夠多角度、多思維進行思考,有的學生卻不懂得數學知識之間的有效轉化,舉一反三的能力較差,這就關系到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往往運算快、解題方法多、邏輯思維強,他們非常善于將復雜的數學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然后形成自己可以理解的數學知識框架。不僅如此,具備較強數學思維能力的學生還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培養學生思維的方法

        思維能力對數學學習來說至關重要,關系到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成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1.運用數形結合強化思維深度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在數學實踐中進行,教師應當耐心地引導小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培養思維能力。數形結合是數學教學中經常應用的教學方法,由于很多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小學生很難深刻理解其概念,而數形結合將抽象與具體的數學知識有效結合,小學生就可以更加直觀理解數學知識,其思維水平也會隨之得到提升。數形結合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當學生看到某種數量關系的時候,他們能夠將其轉化為空間上的形態,從而掌握其本質。教師在講解長方形周長的公式時會讓學生花時間去記憶長方形周長公式,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無法讓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學生缺乏創造力。教師應該將數形結合的方式應用其中,讓學生自己畫一個長方形,然后計算周長,這樣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得到了培養。

        2.創設教學情境

        知識源于實踐,單純的數學理論講解只會讓小學生感到枯燥,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也無法得到培養。因此,教師要耐心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為他們創造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對于事物的理解往往會停留在表面,比較直觀,他們的抽象學習能力比較欠缺,教師可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幾何圖形時,不能局限于課本上所列出的內容,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積木,并在課堂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玩過積木嗎?會不會搭建呢?這節課我們來搭建出你們認識的幾何體?!睂W生積極參與,數學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都得到提升。

        3.數學教學生活化

        數學思維的培養不應局限于教材知識,教師應該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通過生活化教學來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思維和探究思維。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例如:在學習圓的面積計算時,教師可以將教材中枯燥的圓形放到生活中,計算花壇的面積和圓形鋪磚面積。數學教學生活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際的思維方式,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在生活中靈活應用數學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4.布置開放式作業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需要教師把好作業關,通過適當地布置開放式作業啟發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做作業是一個鞏固所學知識,應用所?W知識的過程。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學會獨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因而作業是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開放式作業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例如:計算矩形面積時,教師可以布置作業,即針對教室里的兩扇窗戶的尺寸來購買窗簾布,窗戶的高和寬分別為2米,應該購買多大尺寸的窗簾才能滿足需求?這一問題并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答案,而是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從實際出發,考慮陽光、窗簾褶皺、美觀度等多個因素。學生會發現這并不僅僅只是計算出每個窗戶的面積就可以了,還要確保窗簾的面積大小能夠徹底遮住陽光,兼顧窗簾之間的重疊部分和褶皺部分。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互動,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生對面積知識點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入,遇到問題時懂得思考多個可能性因素。

        5.循序漸進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第6篇:微生物方法學范文

        關鍵詞:微生物學;課堂教學;實驗與實習

        微生物學是農學專業開設的必修專業基礎課,是學好土壤肥料學、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等課程的基礎。在專業體系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由于微生物學是現代生命科學領域中最熱門的方向之一,也倍受同學們的關心和喜愛。研究表明:影響大學生學習心理的重要因素有兩種:一種是智力因素,另一種是動機因素,所謂學習動機,是指一個人學習活動內在的動力因素。它表現為個體需要學習,這種需要內化著大學生的學習意向、愿望、興趣等,對學習起著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如何激發同學們的學習動機心理,就顯得十分重要。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嘗試著進行一定的改革,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一)根據教材,制作多媒體課件,以直觀形象的新式教學方法授課

        過去,課堂上大部分時間老師忙于講授、板書,學生還是忙于記筆記。這種老師板書、學生記筆記的傳統方法,是一種效率非常低的方法,必須加以改變。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改革過去粉筆加黑板的老式教學方法,爭取實踐多媒體課件授課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

        微生物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其自身獨特之處。如:它的研究對象為形態微小,肉眼幾乎不可見的個體[1]。也正因為此,微生物相對于別的生物類學科(動物學和植物學)而言,其研究歷史較短,故認識也較有限。而以往的教學也正因為同學們缺乏對微生物的感性認識,往往容易產生畏難厭學情緒。把多媒體教學引入課堂后,授課時,可引導大家觀看大量生動形象的圖片、表格甚至是動畫等視頻素材,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再者,同以往的僅僅教授課本內容的方法比較,多媒體教學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加[2]。因為,教師在課前做了大量準備,授課時只需輕點鼠標,大量翔實、圖文并茂的幻燈片就會呈現在學生眼前。省出的板書時間,則可講授更多更實用的內容。當然,這對同學們的學習和記筆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來自于教材及互聯網的海量的信息,學生有可能會不知所措、來不及記筆記、難以分清主次。針對這種局面,教師應有應對措施。如:課前把哪些是應知的、哪些是應會的告知學生,每次課后總結、下次課前提問,反復重復學生需掌握的重點和難點。

        如《微生物學》第一章細菌的形態與結構,這一章主要講細菌的形態、細菌的基本結構、細菌的特殊結構。以往講授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畫出細菌的各種形態、細菌細胞壁的結構、細菌的特殊結構、莢膜、鞭毛、菌毛、芽胞,比較費時費力,現在結合幻燈片放映,同學們能夠很好地掌握了細菌的基本結構,特殊結構。同時,利用微生物實驗一:細菌革蘭氏染色、鏡檢這一實驗內容,能夠使同學們較好地掌握了革蘭氏染色的原理,同時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細胞壁結構之不同點有了更清晰、更明確的認識。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緊密聯系實際,要求學生學寫專題綜述,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

        微生物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既是基礎課,又是應用科學,它與農學各專業課有著密切的聯系。它的理論和應用研究都非?;钴S,科技信息量猛增。由于教師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時間也有限,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十個學時內把本學科的知識、技術百分之百地傳遞給學生。

        為了使學生對微生物在其專業中的應用和研究動態有較全面的了解,以彌補教材的短缺與滯后,在開始授課時,結合現實的情況,適時提出一些論題,要求學生課后到圖書館檢索,查找文獻資料,然后寫出綜述,在課堂上指定幾名同學講解、然后點評。例如:在學習病毒這一章節時,可聯系我國2003年非典型肺炎的發生,讓同學書寫對SARS病毒的認識(冠狀病毒的變種),通過寫綜述及講解,同學們了解和掌握了冠狀病毒在人畜傳染中的危害。

        通過寫綜述及在課堂上讓同學們講解,一方面培養了學生自己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另一方面,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激發同學們學習的興趣,使之及時了解了本學科最前沿的科技動態和最新技術;同時,還可鍛煉大家的文獻檢索、寫作、演說及初步的科研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積累相關經驗,可謂一舉數得。

        二、注重實驗和實習,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實驗和實習教學是開發學生智力和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通過實驗和實習,使學生動手用腦開發智力,訓練其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合格的大學畢業生,不單是看理論知識掌握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理論聯系實際,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大學生在校期間努力學習好理論知識的同時,積極參與實踐性教學活動。實驗室是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基本實驗技能的場所。實驗實習不但可以讓學生學會儀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的操作技能,同時培養學生實事求是、一絲不茍的嚴謹作風。但是由于學生對實驗和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不深,再加上實驗內容大多是驗證性的實驗,學生對實驗缺乏興趣,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得不到應有的訓練和提高,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自覺投入到實驗中去,我們在微生物實驗及實習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將實驗課成績以一定的分值計入期末考試總成績

        過去,實驗課都附在理論課上,處于從屬地位,沒有成績,期末考試的試卷成績作為本門課程惟一的一次成績。故而學生對實驗課重視不夠,覺得可有可無,因而實驗的效果較差。針對此現象,我們重新設置了期末成績的計分的方法,期末試卷成績占60%,實驗課占20%,考勤及課堂提問占20%,并把以上改革向同學們明示。此后,同學們上實驗課的熱情較高,出勤率有所增加,實驗課基本沒有無故缺習現象。這樣,全體同學都可較好地掌握微生物學的實驗技能。

        (二)改革微生物學實習內容、方法和考核方式

        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最關鍵的一點是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使學生興趣得以充分的激發,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增強責任感。應用科研手段,將科研思想、方法和技術引入實習,既豐富了實習教學內容,又提高了實習教學的質量。過去的實習多數為單一的分散的實習內容,學生對實習缺乏興趣,重視程度不夠,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把實習作為教學的內容之一,我們把培養基的制作、消毒與滅菌、微生物接種、常用消毒殺菌劑的配制等實用性強的內容集中起來安排一周時間進行教學實習。并且要求學生填寫實習日志(存檔)、給出實習成績(不及格等同于理論考試不及格)。

        這樣使各實習密切銜接,讓學生知道微生物實習操作是一個連續系統的知識體系,各實習項目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而且也使學生知道上一個實習項目的成功與否將影響到下一個實習項目的進行,從而增強了責任感,培養了嚴肅認真的科研態度,通過實習內容的改革與實踐,同學們的普遍反映效果不錯。

        微生物學實習是實驗基礎上的進一步深化,是進一步把微生物與生產實踐相聯系的一個重要實踐環節。過去采用實習結束后筆試方式考核?,F在采用“實驗綜合操作加口試”的方法進行檢驗,當場測試,當場做出成績。如:高壓蒸汽滅菌的操作要點是什么,某個培養基的配方是什么等等。這種綜合性的考試方式包括了實驗、理論、操作技術及口述,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學生往往比較重視,考試前都能認真進行復習,這樣,既能全面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把握,又能促進動手能力的鞏固和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阜棣,胡正嘉.微生物學[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第7篇:微生物方法學范文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 趣味性 提高

        高中生物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因其知識的抽象性導致學生難以理解,致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提高,而教師枯燥、無趣的教學方式也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生物的興趣。針對這一問題,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了幾種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趣味性的有效方法。

        一、提高教師語言表達的趣昧性

        生物課程中有很多概念是很抽象和復雜的,如受精卵、細胞膜、細胞質、細菌等,這些概念是我們在通常情況下不易用肉眼直觀看到的,需要借助相關的生物儀器方可觀察。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此類教學時,需注意在語言表達上運用恰當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可以借助比喻法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如此便能讓學生易于理解,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另外,還可以借助古詩詞進行講解,使枯燥的講解變得生動、有趣。

        例如,在講解人體受精卵的發育過程時,教師可以將爭相與卵子結合的比作公螞,將卵子比作螞蟻家族中負責生育的母蟻,從而將與卵子的結合過程比作一只公蟻從出生到和母蟻相遇的旅途過程,并具體講述公蟻在和母蟻相遇前經歷了哪些困難,以及最后大部分情況下只能有一只公蟻和母蟻完成了結合的過程。如此,既使學生掌握了“受精卵”這一概念,又使教師的語言增添了趣味性,提高了生物課堂教學效率。

        又如,著名詩人楊萬里描寫的“小荷才露尖尖角”這一詩句,將植物生長規律中頂芽優先發育的現象描寫得活靈活現。教師引用這句古詩詞進行教學,既達到了生物教學的目的,又增加了教師語言表達的趣味性,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設計有效的課堂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開展生物課堂教學時,設置有效的課堂提問,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變得踴躍、活潑,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人體體溫調節》這一節時,為了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家想一想,我們在發燒時可采取哪些方法來降溫?”通過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之后學生便會展開積極的探討,有學生說:“穿厚衣服和喝熱水,多發汗?!比欢灿袑W生持有不同的意見:“蓋上被子豈不是會阻止人體散熱了嗎?”他們說的都有道理,在生活中都可以見到這樣的情況,但是誰更有道理呢?通過學習本節課,學生明白了在發燒時人體的散熱是小于發熱的,所以為了讓人體散熱大于發熱,無論是穿厚衣服和喝熱水多發汗,還是脫掉衣服讓汗液順利排出,這兩種做法都是正確的。如此貼進生活進行設問,既讓學生了解了人體體溫調節的知識,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教學增加了許多趣味性,提高了生物教學的質量。

        三、積極引入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的趣味性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新時代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來為高中生物教學服務。引人多媒體技術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先進的多媒體成像技術可以將聲音、文字、圖片、視頻等眾多形式的信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從而使生物教學中的一些抽象、復雜的概念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生物教學的趣味性和質量。

        第8篇:微生物方法學范文

        一、導課的方法

        1.漫畫導入法。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積極的成分,也是學習活動中最基本的內驅力因素。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到生物課的學習樂在其中,這是生物課教學成功的關鍵之所在。而不同年齡時期的樂趣,產生于不同的感知能力和認知水平。初一學生剛從小學進入中學,從心理特征來看,多處于少兒時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對具體的、直接的、新鮮的事物最敏感,而對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卻感到乏味、枯燥、甚至厭倦。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必須利用有利的一面,轉化不利的因素,采用巧妙設計,變換形式,激發興趣。利用精彩的漫畫開頭,就像磁石一樣把學生吸引住,使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輕松愉快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比如,對于“軟體動物”一節中所介紹的河蚌,同學們不太了解,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也感到乏味。為了喚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將“鷸蚌之爭,漁翁得利”這一典故繪成漫畫,展示給學生,由學生講述這一故事。同學們感到非常新奇,熱情高漲,爭先恐后。教師因勢利導,提出問題:1.為什么蚌能將鳥最緊緊夾住,它靠什么結構?2.蚌殼長時間關閉會不會憋死,它靠什么呼吸?3.珍珠是怎么形成的?4.蚌殼很硬為什么稱之為軟體動物?5.軟體動物有何主要特征?還有哪些種類?6.軟體動物有何經濟價值?同學們的興趣一下被激發出來了,積極看書,認真思考,熱烈討論,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2.實驗導入法。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觀察和實驗是生物學研究和教學的重要方法。初中生物學,主要學習感性的、淺顯的、側重生命現象的基礎知識。用觀察與實驗導入新課,充分利用了直觀教學手段,不僅生動具體,把學生對生物現象觀察的興趣引導到對生物學理論的學習上來,而且這種直觀的感受與抽象的思維相結合,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和科學素質的形成都起著積極的作用。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精心設計好新課導入,一開始就能緊緊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

        3.詩歌導入法。在教學設計中,新課的導語至關重要。有時運用小詩導入新課,既可導出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又能在新課一開始就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牽引住學生的思維。例如,在講授“生物與環境”時,可運用古代詩人描述生物的優美詩句來導入新課,“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薄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適當運用小詩歌輔助生物課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美的享受中使學生思維得到啟迪,

        “施教之法,貴在引導,妙在開竅。”新奇的導課,可激趣,催思,挑疑,生情,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探究之中,藝術性的導課,是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必不可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當、精彩的開端,它猶如文章的“鳳頭”雖小巧玲瓏,卻能安定學生的情趣,誘發學生的感情,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導入設計在知識深度上必須具有可行性,在實施教學目標上要把握方向性,在設計的形式與內容上要增強趣味性,在思維的訓練上要具有引導性、為完成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及思想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結課的方法

        以精煉的語言,通過歸納總結、實踐活動、轉化升華和設置懸念等方式結課,對所學知識和技能及時地進行系統鞏固和運用,使新知識有效地納入學生的認識結構中的過程。完善、精要的開頭和結尾,可以使課堂教學錦上添花,余味無窮。

        1.歸納法。結束后,教師將課堂教學內容有條理地、簡明扼要地歸納出來。這樣既能理清學生紛亂的思緒,構建知識網絡,又能點明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使學生的學習有所側重。此法可由教師來做,也可引導學生來做或師生共同歸納。

        2.前后照應法。寫作文講究前后照應,我們不妨把這一理念應用到生物教學中去。生物課堂教學,應使首尾銜接自然。前后呼應有序,力爭達到首是首,尾是尾,不偏不倚,渾然一體的境界,從而可使授課主題得到升華,也能給學生以不小的驚喜。另外,還應處理好這堂課尾與下節課首的銜接與呼應。

        3.練習鞏固法。課堂結束或部分教學內容結束時,都可以適時安排學生的達標鞏固和實踐活動。這樣既可使學生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得到強化和應用,又可使課堂教學效益得到及時反饋,從而獲得下面或下節課教學內容乃至教學方法的調整信息。達標鞏固包括實驗操作、習題訓練,也可以讓學生討論比較,做題組測驗、解題競賽,也可以讓學生上講臺練習。

        第9篇:微生物方法學范文

        教學中要有創新意識,關鍵要有指導創新的方法,換言之,只有生動活潑的教法,才能使學生愿意學,學得進,“親其師而信其道”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活動,培養創新思維習慣。為此,在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設疑質疑等環節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創造氛圍。

        一、創設情境的方法有:

        1、問題情境:課堂教學始終以問題為主線,通過設計一系列相關問題,全面調動學生思維參與性,激發學習內驅力,達到訓練思維的目的。

        如我在講述《家鴿》一節時,就是以“大多數鳥類何以能展翅翱翔”這一問題情境作為教學主線,以各種靈活的探究方式實現了師――生合作,教――學合作。

        2、競爭情境:老師利用學生好勝、爭強心理以分組討論、個人搶答等多種競賽形式,鼓勵爭辯切磋,突出個性,弘揚自信。如在《兩棲動物的生死和發育》中,創設競爭情境,運用分組競賽,代表發言,師生配合的形式創設人人參與的學習氛圍。引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3、活動情境:重參與、重實踐、重創造是這一情境的主題。例如:在觀察和使用顯微鏡的操作實驗中,我們變結果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首先創設了讓學生自主活動,自由觀察的情境,學生在對比了紙、頭發、西紅柿皮、指甲、甚至血液等材料后,自己獲得“光學顯微鏡只能辨析薄而透明的實驗材料”的感性認識,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實踐操作能力,又提高了分析、比較、概括、綜合等方面的思維能力。

        二、激發興趣:合理的情境創設必然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探求動機和濃郁的學習興趣。因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學中利用謎語、歌謠、故事、俗語等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如我在《節肢動物》一課的導言設計時,自編了趣味謎語,例“神機諸葛亮,穩坐中軍帳,布下八卦陣,單等飛來將?!?、“春天到,百花香,誰在叢中匆匆忙,飛到東,飛到西,釀得百花鮮蜜糖?!薄吧砼F甲,神武大將軍,八足齊上陣,橫行到幾時?!钡龋謩e引出了幾種常見的節肢動物:蜘蛛、蜜蜂、蟹。學生興趣盎然,在講授《遺傳變異》時,利用故事引入,俗語說明的方式拉近了生活與科學的距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另外,也可以利用現代教育媒體或直觀實驗,通過聽、觸看等多種感官刺激,培養興趣。也是很好的方法。還有我在課堂教學中,從不給學生布置大量的枯燥練習,而是通過妙趣橫生的簡單的練習游戲為學生的志趣注入了生命力。

        三、設疑、質疑: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薄皩W起于思面源于疑”,質疑和釋疑是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應時刻注意留給學生思索和探究的空間,使學生在探索中發展能力。例如在觀察鳥卵的結構中,卵的哪一部分將來可以發育成雛鳥?

        在教學中要特別強調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淡化統一結論,以達到尋差求異,發揮創造的高目標、高層次。例:我在講《家鴿》一課時,在課的結尾設計了一題多解的實際應用問題,請同學討論:人由于缺乏了某些適飛特征,所以不能象鳥類一樣任游天空。然而聰明的人類卻利用頭腦把自己送上月球,那么除了飛機、火箭外,你還有哪些好辦法,使人類能“自由飛翔”?學生即時就激情投入,暢所欲言,靈感倍出,課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達到了激思創見的。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亚洲日韩欧洲日本国产综合 |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的天堂在线 | 午夜飘花国产精品 | 亚洲无遮挡一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