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企業完善制度建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內部控制;新會計準則
內部控制是企業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而制定和實施的一個控制系統。有效的內部控制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防止錯誤舞弊的重要基石。我國的內部控制體系是以內部會計控制的形式來規范的,基本形成了“以內部會計控制為主,兼顧與會計相關的其他控制”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體系。這套體系已成為有關部門、會計師事務所和單位內部實施內部控制評價的主要參考依據,對促進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改變我國目前企業內部控制乏力、會計信息失真嚴重、企業內部管理散亂的現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幾年來的實踐證明,我國目前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還存在一定問題,很多方面還亟待完善;而2006年2月頒布的新會計準則,從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在新的制度環境下應如何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更好地發揮內部控制應有的保證作用,便成為了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課題。
一、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執行的現狀
到目前為止,財政部針對當前會計及相關工作中最為薄弱的環節,按照分批分步的方式,了《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和6項具體內部控制規范,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體系初步形成。《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對內部控制的定義、目標、原則、方法和內容等基本問題都做出了規定,是制定后續規范的基礎與依據,該規范的出臺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隨后,我國又頒布了六個具體規范,體現了從會計控制入手,突出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等環節,并向其他管理環節延伸的控制思路。
以上規范自開始實施以來,從制度源頭上為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建設提供了保障,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綜觀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現狀卻不樂觀,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環節、實施環節和監督反饋環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企業內控制度制定環節存在不足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會計控制認識不足,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建設持冷漠態度,以傳統經驗代替規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根本沒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有些企業雖有建立,但在內控制度的制定環節,還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對企業經營的某個或某幾個關鍵點進行控制。比如企業將付款環節對原始單據的審核作為關鍵控制點,但供應部門因弄虛作假或失職,購進了質次價高的材料,會計部門依然會在審查原始單據無誤后照價付款,這就只能實現會計的事后核算、監督功能,未能對整個生產經營進行控制。在當前常見的企業分口管理制度下,企業內部的管理形成條塊分割,這樣的內控制度設計沒有滲透到公司的各項業務過程和各個操作環節,沒有覆蓋到所有的部門和崗位,未能實現立體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風險預防監控,內部控制建設不成體系,步入了內控建設的另一個誤區。
(二)企業管理者越權現象比較嚴重
由于體制等原因,我國較為嚴重的“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導致了“內部人控制”現象,很多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或對經濟活動進行越權干預的現象比較嚴重,崗位設置及權限、審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環節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相背離,這是造成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失效,進而導致舞弊行為發生、會計信息失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因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力導致經營失敗的案例在我國可謂屢見不鮮。
(三)會計人員素質有限
一方面,有些會計人員專業知識水平不高,缺乏應有的辨別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無法適應內部會計控制所需的知識層次,影響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另一方面,部分會計人員雖具有足夠的專業技術水平,但出于個人利益驅動無視會計職業道德,對單位領導及其他業務經辦人員的違規行為視而不見,對發現的內部會計控制的漏洞,不僅沒有主動提出建議對制度加以完善,反而直接參與貪污、挪用公款、盜竊資金等違法違紀活動。會計人員的這種專業素養和道德素質無法滿足投資者及企業發展的要求,制約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使內部控制流于形式。
(四)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發揮有限
在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過程中,內部審計既是控制活動的一部分,又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未能履行其應有職能。首先,內部審計獨立性不夠。我國企業大多實行的是單一的廠長經理模式,這就導致內部審計不能監督上級,高層管理者是實質上的“自由人”。同時,對受廠長、經理直接領導的其他職能部門也不易進行監督,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嚴重受限。其次,對內部審計的職能理解存在偏差。有關人員,包括內部審計人員自身在內,經常將內部審計的職能簡單理解為會計監督,而且過分強調“查錯糾弊”,忽視了“防錯防弊”這一職能,未能發揮其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的作用。再次,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相當部分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視和支持,內部審計部門力量薄弱,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這些都是阻礙內部審計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
二、 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對內部控制產生的影響
從有關定義中看到,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可以說“防范會計信息失真,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是當前大家普遍關注、也是內部控制所要著力解決的一個問題。會計信息失真必然與會計信息產生的某個或所有環節相關,而高質量的會計規制是產生高質量會計信息的基礎。高質量的會計規制,只有得到有效執行才能產生高質量的會計信息,這就需要內部控制制度充分發揮其作用。而會計規制無法得到有效執行的原因分為以下兩種:一是由于執行人員專業判斷有誤所導致的偏差;二是執行人員故意違背會計規制。相應地,會計信息失真可分為三類,即規則性失真、行為性失真和違規性失真。規則性失真是指由于會計域秩序的動態性,會計規制制定者將會計域秩序轉變為會計規制的過程中存在的偏差,這是由會計規制質量的高低所決定的,不屬于內部控制所能影響的范圍;行為性失真是指會計人員根據會計規制的基本要求而運用專業判斷有誤所導致的偏差,由此而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違規性失真則是指出于主觀故意或外部壓力弄虛作假、粉飾舞弊而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信息的行為性失真和違規性失真是內部控制應著重關注并加以防范的失真。
針對“防范會計信息失真,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這一目標,內部控制要對會計信息的行為性失真和規制性失真進行治理。2007年1月1日開始,我國上市公司開始全面施行新的會計準則,并鼓勵其他企業執行。現有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將停止使用。這個過程使會計信息行為性失真的風險增大。首先,新準則規定下的會計科目、賬務處理、報表格式及編制要求等方面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準則的應用指南于2006年底正式,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在較短的時間內熟悉及掌握新會計準則,并做出適當的銜接調整。相比現行會計規制而言,會計人員若對新準則理解不夠準確、專業判斷有失偏差都可能增加會計信息行為性失真的風險。其次,關于會計準則的制定模式存在很多討論。國際趨同后的會計準則需要會計人員進行更多的專業判斷,這些選擇空間本身就增大了會計信息行為性失真的風險。因此,按照我國“以內部會計控制為主,兼顧與會計相關的其他控制”的內部控制的思路,新會計準則在“會計控制”中最基本的環節就向內部控制體系提出了一個極大的挑戰。
會計信息違規性失真則是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的一項頑癥,其與真實會計信息的偏差程度遠大于其他類型的會計信息失真,后果也比另外兩類失真更加嚴重。雖然我國有關部門已對此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從完善法規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進行控制,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對于新會計準則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的會計信息違規性失真的風險,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要保證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必須為其實施提供良好的內、外部支持環境,這就需要從制度制定層面和企業實際操作層面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提高相關人員的道德修養和專業素質,是內部控制機制得以順利運行的前提。首先,要加強會計人員的政策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會計人員紀律性,使其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在履行職責中遵紀守法,無論何種情況都不喪失原則。其次,應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堅持定期培訓,定期考核,嚴格上崗證的管理,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業務素質;同時,會計人員還應掌握崗位所需的內部會計控制知識,能正確應用內部會計控制方法實現企業的控制目標。另外,對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也不容忽視,只有使內部審計人員意識到自身職責的重要性,掌握了科學的內部審計方法,內部審計才能真正起到對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作用。
第二,倡導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實現“軟控制”。內部控制作用發揮的關鍵,在于能否將其變為企業內部自發需要。應通過對相關知識的宣傳,提高企業管理者對內部會計控制的認識水平,將內部會計控制置于企業的戰略高度。對于普通員工,更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圍繞人的價值管理,展開企業內部控制活動的各項內容,協調企業內部控制中的各種關系,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制定相應激勵措施,使每個員工都能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企業管理,充分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這樣,無論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制定環節,還是執行環節,都能變“要我控制”為“我要控制”,從而達到內部會計控制的最佳效果。
第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在很多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內部控制的一些基本的原則、職能、方法與措施基本都得到了貫徹實施,但還會頻頻出現“內部人控制”的現象,進而導致會計信息的違規性失真。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改變國有股、法人股“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保證決策的民主、科學性,遏制“內部人控制”和“管理者越權”現象。其次,完善董事會,增強董事會中董事的獨立性,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增加決策的科學性和透明度。再次,強化監事會對財務報告的監督,并建立、完善與公司治理結構相適應的外部監督機制,引入外界有關機構對企業風險進行合理監督,減少管理層對財務報告的操控,為內部會計控制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第四,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要確保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切實得到執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須對其施以恰當的監督,企業中最主要的監督評價方式就是內部審計。當務之急是確立內部審計在監督、檢查內部會計控制工作中的獨立地位,并切實實現內部審計由事后監督職能向事前、事中監督職能的轉變,使其監督具有日常性與全過程控制性,并將監督、評價結果及時反饋,協助企業進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制定。當然,企業也可考慮引入外部監督力量(如注冊會計師)對其進行監督評價,形成有效的監督合力,以保證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
第五,強化風險意識。對風險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企業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戰略制定階段,內部控制服務于風險管理的需求;戰略實施階段,風險管理體現于內部控制的過程。無論二者關系如何,對風險的積極管理是進行內部控制的大勢所趨。我國當前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是按業務項目分別制定的,對風險評估、風險管理的要求分散貫穿于各個規范中,在今后對規范的制定與修訂中,應進一步強化對風險因素的重視,督促企業樹立風險意識,針對各個風險控制點,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通過對風險的預警、識別、評估、分析、報告等措施,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進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另外,還應完善內部會計控制評價體系。企業應對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科學評價,從中發現使內部會計控制系統作用弱化的原因及薄弱環節,進而推進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企業還應在內部會計控制實踐中積極探索有效的內部控制方法,使內部會計控制在企業的內部管理中發揮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躍明. 2007. “內部控制發展方向: 風險導向”. 《財會通訊》. 第1期.
[2] 高一斌, 王宏. 2005. 《對加快推進內部會計控制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 《會計研究》. 第2期.
[3] 紀青. 2005. 《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探討》. 《經濟師》. 第7期.
[4] 樓繼偉. 2006.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建設的可貴實踐和嶄新突破》. 《會計研究》. 第2期.
[5] 彭曉芳. 2003. 《淺析違規性會計信息失真》. 《廣東審計》. 第1期.
一、“雙師型”教師隊伍現狀
1、數量嚴重不足:根據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的評估要求,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應占專任教師的50%以上,占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師的70%以上。目前,高職院校的師資引進渠道包括吸收高校畢業生直接任教、其他高校調入、科研機構調入、企業調入等。湖南省調查顯示(下表),從學校到學校的教師占65%以上,從企業或科研機構調入的教師比例很小,要達到人才培養工作的目標相差甚遠。
目前湖北省還沒發現這方面的全面調查數據,就本校而論,專任教師180人中,具有雙師素質者僅29人。近幾年新進教師77人,只有5人是從企業調入,占新進教師的6.49%,其他全部是應屆高校畢業生,要達到雙師素質,還需要一個長期的培訓過程。
2、質量不高:即使是從企業調入的教師,還有一部份在企業從事的是產品設計、結構設計等與生產不直接相關的工作,要他們指導學生實踐也不行,因為他們有的只是設計經驗,自己本身也從沒動過手做生產工作。而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要求是從事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要能動手做產品,顯然這部份教師雖然具有“雙師型”教師資格,卻不具備“雙師型”教師的實際能力。如我校新從企業調入的5名教師,有3名是搞機械設計的,對機械加工、模具生產、數控編程與操作都不熟悉,不能直接指導學生實踐;2名是電子技術教師,還可以動手指導一下,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只占企業調入教師的40%。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途徑
職業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可由二個方面著手:一是對具有理論知識的教師進行實踐能力培養;二是對具有實踐能力的技師進行理論知識培養,使他們達到“雙師型”或“雙師素質”的要求。
教師企業實踐。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才是真正的實踐能力。從近幾年我們組織學生參加數控大賽的培訓可以看出,經過長期實踐操作訓練的學生,最后的動手能力和加工經驗比老師們都強。因此,教師獲得實踐經驗的唯一途徑是到企業去做產品加工。近幾年國家組織了不少骨干教師培訓,我校每年都派出了老師參加,但收效甚微,因為承擔培訓任務的是一些本科高校,只能講理論知識,沒有實踐條件,與企業的實際生產要求相差甚遠。
實踐教師理論進修。企業的能工巧匠、技術能手實踐經驗豐富,但一般學歷都不高,要達到教學要求必須經過理論學習,要調入學校也必須達到規定的學歷要求。這就要求其本人有學習要求,并且單位能提供理論進修的機會和政策,這條途徑需要政策的調整與引導。
三、教師企業實踐的問題
目前各學校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重點放在提高理論教師的實踐能力上,讓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活動,這是提高學校“雙師型”教師比例的重要途徑,但在實行中遇到以下問題:
企業不熱心。教師到企業實踐,要占用企業的人力、設備資源進行學習,參與產品加工還可能會產生廢品,給企業造成損失。所以很少有企業愿意接收教師到企業實踐,即使去了,也不愿意讓老師們動手操作機床做產品。因此,必須有讓企業在教師實踐中有利可圖的政策或機制,才能達到讓教師在企業真正實踐的目標。
教師沒動力。在沒有形成對“雙師型”教師有明確優厚待遇的情況下,教師們不愿意離開講臺去企業做臟、累的活計。因為:1)、缺乏激勵機制,教師們鍛煉了實踐技能也不會增加收入,反而回校后要從事實踐教學,相比在講臺上肯定要臟、要累;2)、一般在本市范圍內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企業,可能要到其他城市,長時間離家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的;3)、到企業去了要向工人師傅學習,有些人覺得拉不下架子,放不開面子。
四、教師企業實踐的管理與建議
要真正使教師的企業實踐落到實處,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達到以下效果:1)、讓真正的“雙師型”教師相對非雙師型教師職稱晉升優先、課時收入高、獎金分配多,在經濟收入上給予鼓勵;2)、考核制度要嚴,讓一些想混個“雙師型”資格的人混不到。教師在企業實踐回校時要通過操作技能考試,達到中、高級工的要求才算合格,否則實踐期間的工資收入要扣發,同時不認定實踐經歷,不認可“雙師型”教師資格;3)、建立學校與企業雙考核制度,學校認可企業對教師實踐期間的考核,對在企業實踐期間不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工作時、被企業退回學校的予以待崗半年的處罰,重新到企業實踐合格后才能返校上崗;4)、專業教師45歲以下的必須取得“雙師型”教師資格,否則職稱降一級聘用;5)、教育管理部門出臺政策,對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證的取得不僅僅考核普通話、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內容,還要考核其實踐水平,先取得相關職業技術資格,才能取得教師資格;6)、改革人事制度,對具有優秀實踐能力的技術能手降低聘用門檻,不一定要非要本科以上學歷,可以先予以錄用,享受正式職工的一切待遇,在工作中提高學歷,待學歷達標后再轉正式編制。
關鍵詞: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會計信息;監督;崗位輪換
企業內部會計制度作為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會計工作方法,能夠實現對企業經濟和財務等方面的有效管控,為企業會計核算、監督及相應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據。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處于轉型時期,企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這對企業會計工作帶來了嚴竣的考驗。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企業需要建立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內部會計制度,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大幅度提升企業資金利用率,確保企業資金的安全,為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加強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的必要性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的新形勢下,資本在國際市場的流動速度有了質的提升,特別是電子商務的出現,金融交易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這種大環境下,企業需要擁有健全的、能夠應對內外部變化的會計制度,否則會對企業的經營帶來不利的影響。在當前我國企業發展過程中,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十分普遍,這其中涉及到會計制度缺陷和人員素質等因素,為了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企業需要針對自身的特點建立一套與其相符的會計制度,并進一步完善人才選拔機制,全面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企業會計制度作用的發揮,需要避免企業內部工作職能不同員工之間出現串通作弊的現象,因此在企業會計制度中,需要對不相干的職位進行分離處理,這樣企業各部門之間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牽制的局面,有利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同時企業還要確保行使控制職能人員的素質與崗位的要求相符,從而為內部會計制度作用的發揮提供必要的條件。另外,還要完善企業內部相關管理制度,使業務制度與財務制度相互催進、相互監督,這樣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占據優勢,有效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加強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的方法
(一)轉變會計觀念
為了能夠更好的落實財經法規的改革,需要深入學習理解新制度,因此要求企業會計人員要及時轉變觀念,加快推進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完善,在思想意識方面提高對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的前瞻性。要在企業內部設立完善的會計體系,做好人員配備,并對其進行規范化管理,針對企業的發展實際來采取適宜的會計核算方式,全面提升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在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基礎上,制定適合企業自身的會計制度,從而實現對企業會計事務的有效管理。
(二)創建有利的環境
在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過程中,企業需要不斷對自己的環境進行調整,從而為內部會計制度建設創建一個有利的環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要保證會計組織機構設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兼顧不同崗位之間相互監督以及相互配合的原則。建立良好的培訓和學習機制,以此來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實現對資產的有效管控,實行全面預算管理,以此來強化對資金和成本的預算重審,全面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控制,進一步建立健全風險預警、評估和報告制度,實現對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的全面防控。在企業不斷改善內部環境的同時,還要注意與良好的外部環境有效銜接,以此來推進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的建設進程。
(三)完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
企業在完善內部會計制度過程中,需要與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有效結合,可以適當的參照和借鑒成功的經驗,制定出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內部會計制度。同時還要對企業內部財務工作崗位進行規范設置,明確每個財務崗位的職責。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還要體現出企業發展特性,并針對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進行分析,確保企業會計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在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時,還要對企業各個部門進行綜合考慮,以督促企業全員對會計工作的有效配合,從而形成部門之間的有效制約,更好的促進企業的更快更好發展。
(四)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監督機制
根據企業所處行業以及自身生產經營特點,建立多層次的會計結構,形成規范的企業內部、外部監督機制,共同監督企業會計工作。一方面分別設置企業內部審計機構以及會計機構,各部門人員明確職責、相互制約,避免會計監督遭到人為干擾,進而杜絕財務信息造假的情況;另一方面通過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和其他獨立的第三方,對企業會計工作進行客觀、公正、全面的審計監督。
(五)建立并完善崗位輪換制
由于會計部門作為企業內部一個較為特殊的部門,因此企業要建立并完善崗位輪換制,即定期和不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崗位輪換,以此來預防財務人員任職期間一些錯誤發生后帶來了的危害。而且實行崗位輪換制過程中,財務人員在換崗位過程中都需要對賬目進行一次全面核實,可以有效的預防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在定期換崗的基礎上加入不定期換崗制,可以對財務人員起到警示作用,規避其工作行為,減少違規事件發生的機率。對于崗位換輪制的實施,不僅僅單指會計人員,凡是企業內經手財務的人員都可以實施崗位輪換制,這樣企業會計工作能夠更好的滲透到企業各個環節中,更好的發揮出會計的重要職能,進一步對企業內部管理工作進行完善。
三、結束語
隨著企業發展過程中內外部環境的越來越復雜,企業對內部會計制度建設給予了更多的重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以合法性、適應性、科學性、效益性和內部控制等作為會計內部制度建設所需要遵循的原則,為會計制度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進一步做好會計制度建設的基礎工作,強化內部監督,確保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的完善,從而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回建國.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問題探討[J].菏澤學院學報,2013(08).
[2]金瑩.關于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的研究[J].經管空間,2014(10).
今年以來,我們貫徹落實中央《實施綱要》和全省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突出重點,強化領導,扎實開展制度建設推進年活動,深入推進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一、加強領導,切實把制度建設工作擺上重要位置
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建立起反腐倡廉的制度體系。根據中央《實施綱要》、省委《具體意見》和市委《實施辦法》,在經過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今年初我們起草并以縣委文件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實施意見》,提出近期具體、中期原則、長期宏觀的我縣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框架。作為紀檢監察機關,我們積極發揮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的職能,著力推進制度建設向縱深發展。
一是成立工作班子專門抓。為扎實開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推進年活動,我們成立了由一名副書記和一名常委負責,辦公室牽頭,有關室參加的制度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并根據省市統一要求,專門下發了《____年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今年制度建設的目標任務、實施步驟,做到有計劃,按步驟推進制度建設工作。
二是分解目標任務具體抓。制定了《縣級機關貫徹落實縣委〈實施意見〉任務分解表》,將縣委《實施意見》中提出的制度建設進行細劃,任務逐項分解到縣級機關部門,明確主辦單位和協辦單位;將制度建設工作作為對鄉鎮、部門紀檢監察工作年度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采取部門自報項目和縣紀委交辦項目相結合的方式,確定重點部門制度建設的具體任務,增強了部門制度建設工作的針對性。通過分解任務、加強考核,形成了縣委統一領導、紀委協調指導、部門各負其責,上下齊抓共管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工作格局。
三是認真清理文件啟動抓。我們組織專人對____年以來縣委、縣政府、縣“兩辦”和縣紀委、監察局出臺的反腐倡廉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登記造冊。同時,要求各鎮、各部門對本單位出臺的反腐倡廉制度進行梳理、登記。在清理的基礎上,逐一提出意見。已經過時的進行廢止;還適應形勢的進行修改完善。
二、突出重點,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水平
去年,我們結合貫徹落實《實施綱要》,對全縣反腐倡廉制度建設情況進行了認真的調研。今年,根據省市“制度建設推進年”的要求,我們結合實際,按照“靠實、管用、真抓”的原則,突出從三個方面抓制度的制定完善,努力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設的水平。
首先,抓重點,規范權力運行的關鍵環節。腐敗就是對公共權力的濫用,防治腐敗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對權力運行設置規則。根據這個指導思想,我們一方面注意抓好領導班子議事、決策這方面的制度建設,推進黨委議事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新一屆縣紀委常委會產生以后,率先出臺了《縣紀委常委會議事規則》,對常委會議事范圍、議事程序、議事要求、議事紀律等進行了規范。并將《規則》印發各鎮、各部門,接受社會的監督。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真對鎮、部門黨委議事、決策的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指導望直港、范水兩個鎮認真制定了黨委議事規則,建議縣委將××鎮的《黨委議事規則》向全縣進行了轉發,要求全縣各鎮、各部門積極加強自身建設,建立完善議事規則,約束黨委議事、決策的各個環節,切實提高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水平。另一方面,注重抓好領導干部從政行為的規范。相繼起草了《關于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實施辦法》、《關于領導干部勤廉公示實施辦法》等一批制度、規定,經縣委常委會討論下發。同時,各鎮、各部門也高度重視制度建設,不少單位結合實際,就規范黨員干部的行為制定了有針對性的制度、規定。
其次,抓熱點,解決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從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圍繞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健全各項制度,是我們今年抓制度建設的又一個重點。先后出臺了三項制度。一是針對群眾反映少數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借開會、培訓、考察之名用公款組織干部職工外出旅游的問題,我們及時研究出臺了《關于嚴禁用公款外出旅游的若干規定》。提出了三項禁止性和八條程序性規定,對哪些嚴格禁止的,哪些是必須報告批準的作了明確的界限。同時,對領導責任、紀檢監察組織職責和違規處理辦法等也都提出了具體規定。二是針對企業反映的企業年檢(審)程序復雜、時間較長、收費較高的問題,研究出臺了《全縣“列統”企業進行集中聯合年檢(審)制度》。該制度對企業集中聯合年檢(審)的原則、對象、部門、時間、地點、企業需申報的材料,收費項目、標準等均作了詳細、具體的規定。今年共有xx個部門集中參與了對xxx個企業的集中聯合年檢(審),深受企業好評。有不少企業負責人評價集中聯合年檢(審)制度的實施,融洽了政府部門和企業的關系,減少了麻煩,辦事環境寬松,收費標準適中。三是根據我縣城鎮化建設進程中房地產開發存在的問題,出臺了進一步優化房地產市場的五項制度。對在縣城規劃區內從事房地產開發企業推行收費扎口管理制、涉企執法檢查報備制、行政處罰備案制、聯合監管制和優質服務責任制。這些制度的出臺強化了對房地產開發項目規劃設計、工程質量、施工質量等日常監管,既維護了開發企業的利益,又使群眾的利益得到切實的保障。
第三,抓弱點,推進農村基層制度建設的突破。今年,我們針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制度建設這個薄弱環節。強化基層的制度建設,著力對村級組織民主管理監督,村級資產資源資產管理、村干部作風建設等方面進行規范。一是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在全縣村干部中開展爭當勤政廉政村干部活動的同時,重點出臺了村干部《勤廉雙述》的規定。對勤廉雙述的實施對象、內容、組織程序、實施方法等進行了明確規定。為充分發揮村干部在農村三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提供了保證。建立村干部離任審計和工作移交制度。規定村干部任期屆滿或離任時必須審計,村民委員會換屆工作結束或村干部離職必須將集體財務帳目、固定資產、工作檔案等進行移交。二是完善集體資產資源管理制度。和縣委農工辦一起對全縣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管理、發包情況進行了認真調查,根據存在的問題,借鑒廣洋湖的做法,對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水面、耕地、圩堤等集體資產資源的對外承包實行統一程序、統一招標公告、統一資金管理等“十統一”管理,規范了承發包行為。三是完善村務公開制度。我們堅持把完善村務公開各項制度作為基層民主管理的一項重要舉措。先后出臺了《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村務公開責任追究制度》、《村級財務公開民主理財制度》、《對村干部實施民主評議制度》、《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驗收評估標準》等一系列與村務公開密切相關的制度、規定,不斷拓展和規范了村務公開的內容、時間、程序和方式,為全面提升村民自治水平提供了保證。
三、強化督查,確保制度建設落到實處
我們堅持把落實制度擺在與建立制度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強化學習宣傳,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嚴格責任追究。
_、加強制度學習宣傳。學習、了解制度是執行制度的前提,我們把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縣紀委、監察局及兩辦出臺的各項制度,通過xx門戶網站、政務公開網、《xx日訊》等新聞媒體及時向群眾公開,讓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熟悉制度內容,增強制度觀念。縣財政局把本單位xxx多平方米的經營性房屋率先在全縣進行公開招標租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們對該局的這一舉措以文件形式進行轉發,促進了全縣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房屋租賃的規范操作。今年x月份,我們專門利用一期《xx日訊》“xxxx”專版,選擇了x家單位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在制度建設方面好的做法及經驗進行了刊登,供其他單位學習借鑒。對全縣各單位制度建設情況,我們正在以縣紀委文件專門編發通報。年底,我們還將對近年來縣級層面出臺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方面的制度、規定進行匯編成冊,印發至各基層單位。
_、加強監督檢查。我們把制度建設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范圍和各單位紀委(紀檢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的內容,堅持定期、不定期對各單位進行催辦和督辦。結合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我們要求各級領導班子把貫徹執行反腐倡廉制度情況作為自我檢查對照的一項重點內容。_月中下旬,由縣紀委常委帶隊,成立x個小組,分別對全縣xx個鎮和xx個部門貫徹落實縣委《實施意見》和《任務分解表》,重點是制度建設工作規劃、制度梳理和今年出臺的反腐倡廉制度制定、完善情況開展監督檢查。x月中旬,召開了全縣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工作會議。對各鎮、各部門在制度建設中的經驗進行及時總結,以督辦通知等形式對制度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認真排查。對重點部門制度建設,我們定期進行跟蹤督查。xx月底,我們還將組織縣重點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進行“一崗雙責”匯報。
關鍵詞:我國企業 內部控制 制度建設
一、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意義
企業要高效、有序開展內部控制管理就需要建設完善的內控制度作為基礎保障,因此,加強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總體發展趨勢,也是現代企業經營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企業科學管理的重要標志,同時還是市場競爭中企業走向全球化和一體化的產物。
另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必然選擇,而且對會計信息質量的保證,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資本市場的有效運行,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自我約束和自我調節的內在機制,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對企業的管理、經營乃至發展等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企業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證組織機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與有效運用,提高經濟核算的正確性與可靠性,推動與考核企業單位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評價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其制定過程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一要起到既有防錯防弊,又有促進經營管理效果的作用;二要起到事前預防和能在事中或事后及時發現工作漏洞的作用;三要在認真總結、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設計手續安全度、業務分工合理的制約方法,切忌過于繁瑣;四要根據情況的變化和出現的問題對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做出及時修正或建立新的內部控制制度。
三、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存在的問題
相對而言,我國現代化內部控制理念引入較晚,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科學化水平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法人治理結構不夠完善
現階段我國企業從治理結構上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設置了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和經營層等治理結構,但實際工作中,董事會和監事會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發揮,尚處于“有名無實”、“虛無縹緲”的狀態。雖然我國的企業均實行了股份制改革,但目前在大多數企業中仍存在董事長兼任總經理等職務,其權力難以得到有效的監督,臨駕于內部控制之上。很多企業都是以股份公司為外殼,并沒有明確劃分董事會、監事會及審計委員會等管理職能部門的責任和權限,沒有從根本上實行科學的法人治理制度。
(二)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認識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領導下,很多企業都十分重視經濟效益。認為企業內部控制不能迅速地為企業產生直接經濟效益,其間接的經濟效益也需要很長時間積累才能得以體現,此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與實施在起步階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所以很少有企業肯在內部控制上開功夫,大多數企業都從眼前利益出發,把主要的精力花在產品的生產上和銷售上,對于內部控制這個重要的控制環節抱“無所謂”的態度,甚至連有些企業內部控制的經驗也被慢慢淡化。一般來說,我國企業目前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主要有兩種:一是習慣了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或者滿足于目前企業的發展;二是能夠認識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度建設過程中過于片面強調組織結構的重要性,而對于控制方式卻沒有特別提出。不論是第一種認識還是第二種認識,都不利于內部控制建設的改革和創新,都不利于內部控制制度功能的有效發揮。
四、加強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
從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為全面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宏觀調控、完善包括企業內部控制在內的各項制度建設,全面提升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一)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保持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為了讓董事會、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發揮應有的作用,就必須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以確保監督的有效性。我國目前有的中小企業沒有獨立的審計部門,這就談不上保證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有些企業設有審計部門,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內審工作一般也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我國企業應該按照《基本規范》以及五部委的《配套指引》,在股東會下設董事會和監事會,然后再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而審計部是審計委員會的常設機構,對董事會負責,接受監事會的指導,以確保審計部門的獨立性。
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實施企業內部審計,是監管方式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制度的確立,有利于公司治理層更好地履行監督內部控制的責任,防范管理層凌駕于控制之上的風險,完善公司內部治理機制。通過內部控制審計,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質量、審計委員會對內部控制的信心、公司防止和發現舞弊的能力得到提升。因此企業要加強對內部審計重要性的認識,以推動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作用。
(二)從內部管理流程改進內部控制建設
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是一項十分龐大的系統工程,在制定、評估、運用等方面都需要花費很多資金,增加成本的投入。因此想要降低企業成本,做到內控的有效控制,需要企業對控制方法進行適當的改進和創新,以提高內控效率。目前,我國已經從粗放型發展道路走向了集約型發展道路,因此企業管理也應該走資源集約化、經營專業化、組織構架扁平化的道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精簡組織機構,各種風險才能夠集中控制。
工作中,要從人員行為控制和資金運用方面來確定企業的管理流程,落實貫徹內部牽制與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細化每一種經濟業務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各種要求,以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五、結束語
實踐結果證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對企業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做好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對企業的發展有極其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若干思考[J].工業審計與會計,2010,(05)
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離不開法律制度的約束引導,企業對外經濟聯系日趨密集的今天,企業與外部關系以及企業內部關系也變得更為復雜化,依賴于原有的人治模式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境,特別是解決企業相關法律問題時變得舉步維艱。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法治經濟環境下,作為政府調控經濟運行以及引導企業發展主要途徑的法律手段越來越受到青睞;以平等主體身份參與市場經濟的企業,其內部以及外部關系的調整也無時不受到法律規范的調整,特別是應用在調整和規范企業間關系以及其內部勞動、財務管理、關系等領域的合民商法律相關知識使用頻率更高。在這種形式下,企業法務制度的建設完善對于克服企業發展與管理瓶頸更顯得極為迫切。
二、企業法務制度建設的途徑
第一企業領導層充分提高認識,明確法務制度建設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意義,積極出臺相關政策,將企業法務制度建設提高到企業發展戰略高度,引導企業員工整體法律意識提升;第二完善企業法務部門職能建設,實現企業高層領導負責,業務部門共同配合企業法務工作的組織模式,建立健全事前法律風險防范為主,事后救濟為輔的工作機制;第三企業定期開展合同審核管理、法律事務調研、員工法律培訓以及企業行為法律風險評估等科學、規范的企業法務工作制度,進一步明確量化企業法務部門工作職責、具體工作流程限等;第四提高企業法務專員工資待遇,拓寬培養渠道,注重法務專員隊伍建設,努力培養一支理論水平高、業務素質強的企業法務工作團隊。同時,國家有關部門積極出善我國法務制度相關政策與立法,在法律層面賦予企業法務制度建設的必要性,針對企業法務專員職稱積極出臺相應政策,明確企業法務專員地位與工作職責,規范業務行為;企業注冊地主管政府部門積極建立企業法律風險防范獎勵機制,通過組織所轄企業開展法律風險預防和企業法務制度建設評比等活動,針對法務制度建設突出的企業與個人予以獎勵,對法務制度缺失或不規范企業予以通報批評,并進行適當經濟處罰;通過組織企業定期經驗交流,促進所轄企業法務制建設落到實處。
三、結語
一、目標
通過完成制度建設工作,實現集團公司制度管理的標準化,加強制度的執行與落地,提高制度建設水平。
二、范圍
集團公司各機關職能部門、管理處、子公司
三、制度建設、修編時間
20**年8-10月
四、成立制度建設委員會
主任:z
副主任:z
成員:z
五、制度建設工作現狀介紹
集團公司已建立起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按照有關標準和規定,完成了《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匯編》。該匯編中制度的編制運用了國家標準結構格式,即國標體(T1.1格式),并在內容上實現了標準化、程序化。集團公司原有的管理制度大都沿用著傳統結構格式,即章節條,格式上與國標體不統一。
六、實施步驟
1. 確定制度范圍、種類、數量、職責歸口(8月中旬)
各部門相關人員確認制度范圍、種類、數量、職責歸口,填寫“管理制度清單”,詳細規定每個制度的名稱、編號、起草人、負責人等信息,方便溝通,一目了然。
2. 組織召開制度建設啟動大會(8月下旬)
組織召開制度建設啟動大會(具體時間另行通知),公司領導做動員講話,各部門、子公司統一思想,積極配合,全員參與,穩步推進制度建設工作。
3. 組織培訓(8月下旬)
參照國標體的規范格式,組織對制度編制方法的培訓。各部門、子公司選派不少于兩個人參加培訓。
4. 實施文件修編(8月下旬-10月上旬)
各部門相關管理人員,經集中培訓后,按照要求對本部門歸口管理制度進行修編,并經本部門領導初審。
5. 匯總整理,制度建設委員會會審(10月上旬-中旬)
企業管理處組織制度建設委員會成員進行會審,重點針對新增、內容變動較大的制度,各部門根據會審結果實施改進,進一步完善制度文件。
6. 組織召開制度文件、實施大會(10月中下旬)
制度文件修編完善后,企業管理處將制度匯編成冊,同時組織召開制度文件、實施大會,制度體系文件令。制度文件實施后,各部門及時組織宣貫培訓。
七、工作要求
1.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充分認識開展制度建設工作的重要性,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2.管理處自行編制的制度,于公司制度匯編后,按照要求修訂完善,年底前完成。
3.子公司參照方案實施步驟開展本公司制度建設工作。
關鍵詞:企業管理;制度建設;對策;研究
規章制度建設指企業圍繞建章立治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是企業管理的基礎。企業管理沒有科學、全面、完善的規章制度,沒有覆蓋全面的管理措施,就會造成生產管理職責不明確,執行者就會變得無所適從、相互推諉、相互扯皮、導致生產過程控制出現許多變數。
當前企業規章制度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
一、規章制度的設計
制度框架體系距離科學合理尚有差距。部分企業的制度框架體系是通過借鑒上級單位或兄弟單位的制度框架體系建立,這種拿來主義快捷,但如果不切實際盲目照搬照抄,不僅使制度建設缺乏本單位的文化傳統和企業特色,而且使制度建設更多地流于形式,脫離實際。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目前規章制度設計程序是由各個職能部門自行制定管理體制。
對策研究:需要企業管理者、部門負責人及執行著代表成立規章制度規劃小組,設計、制定企業規章制度框架體系。對上,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符合行業規范要求,符合上級公司的章程、發展戰略、企業文化;對外,要不拘一格,充分借鑒和吸納國內外、同行業優秀企業的先進理念和管理精華;對內,要結合企業自身改革發展需要,延續本單位文化傳統和行為習慣,適合企業經營管理需要。
二、規章制度的制定
規章制度先天存在缺陷,缺乏可操作性。有些規章制度已經執行很多年,內容出現滯后,跟不上形勢發展,又不及時修訂和完善,導致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不強,逐漸陷入生搬硬套、機械操作模式,影響了管理人員靈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很多企業在制度建設方面沒少下功夫,制定的制度也很多,也建立了縱向貫通、橫向配套的制度體系,但在企業實際管理中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作用,主要原因就是不少制度規定程序復雜,缺乏可操作性。
對策研究:一是制定制度應盡量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做到內容清晰,含義明確,可操作性強,要讓大家看得懂,也能夠方便執行。二是制定制度一定要全員參與,要讓當事人參與制度編寫,大家討論,群策群力,要尋求制度合法、合理、合情的均衡點,這是制度全面執行的基礎保證。三是制度建設必須要優化管理流程,減少辦事層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各項成本。要使制度流程簡捷、科學、有效,不要有冗余的過程,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三、規章制度的執行
有的企業制定了程序性規范管理規章制度,但缺乏適用性監督控制管理制定的支撐和保障,使規章制度在執行、評估過程和約束措施中存在重制訂輕執行、重責任輕權利、重約束輕處罰的現象。沒有形成有效的執行文化。有的規章制度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制定,協同執行,但往往是一個部門制定,其他部門會審,由于個別部門領導工作繁忙,對送來會審規章制度未認真審閱,對具體內容沒有查閱和研究。
對策研究:企業制度就是企業的、企業的法律。制度執行力是制度建設的核心,必須要堅決培養有章可循、有章必依、執行必嚴、違章必究的企業管理習慣。企業建立的制度,對下屬各個單位和廣大干部員工個人都具有約束力,必須要維護其絕對的權威性。
四、規章制度的宣傳教育和監督管理
企業規章制度管理的價值在于落實,沒有嚴格執行的制度只能稱之為“制度文件”。執行者對制度內容的理解和認同是關系到制度執行與否、執行好壞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相關主管領導對規章制度內容有充分的理解。只管埋頭制定、傳達,下發之后就不聞不問,沒對所涉及的各個基層單位和員工有進行及時、有效宣貫。對規章制度的宣貫、落實、檢查工作沒有形成制度化和長期化。
對策研究:要加強宣傳教育,要及時將規章制度宣傳下去,讓員工明白為什么要推出這項制度,有什么好處,目的和意義在哪里。只有讓大家真正明白了、理解了、認同了、才會真正自覺地遵守執行。實行企業管理者責任制,在規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誰,只要違反了制度,都必須接受相應的處罰。
五、規章制度的完善
部分企業制度建設沒有形成動態管理機制,十幾年“墨守成規”地堅守著一套規章制度、一種行業標準,未能隨著國家有關政策的改變而及時修訂,未能隨著企業發展變化及時完善和改進,使制度建設明顯滯后于企業管理需求的步伐,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管理成本,導致效益的損失,而且還影響職工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進而制約企業的發展。
對策研究: 首先,規章制度制定后,要暢通反饋渠道,制度制定部門要及時整理匯總各種意見和建議,可在一年征詢一次意見,進行一次評估,據情對規章制度進行修訂,促進規章制度不斷完善,保持過程管理的穩定。其次,要把國家法律法規對企業的要求,內化為企業的規章制度1.建立企業創新管理機制,開放式地吸納外部先進管理理念;2.規范各項規章制度立、改、廢等工作流程;3.健全統一有效、全面覆蓋、內容明確的規章制度體系;通過規章制度的力量來管人、管權、管事,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六、結論
規章制度建設是科學管理的起步、是企業興衰成敗的生命線,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優化、持續改進的過程。規章制度的推行要與管理念、管文化、抓意識相互融合。“欲木之長,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遠,必先溯其源泉”,企業要根據自身特點,開拓管理思路、創新管理模式、規范管理行為,在生產、經營、質量、技術、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制定精準、規范的規章制度,促進企業的決策與響應速度的提高、促進企業管理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促進企業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提高,才能更好地保障企業健康、穩定、可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勇軍.企業戰略管理淺議[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7.
[2]畢睿罡.企業戰略管理淺談[J].創新科技,2010,05.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 內部控制 制度建設 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施工企業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作為當前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武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自我約束機制的建立與完善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施工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建筑施工企業內容控制制度建設的意義表現的越來越明顯。
第一,建筑施工企業可以通過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方式對具體的經營行為進行規范。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筑施工企業為實現其施工管理的經濟效益目標,不惜采用一些不正當甚至違法亂紀的手段,這對建筑企業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建筑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過程中,建筑施工企業監管人員可對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具體作業環境和流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并且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生產經營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因此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通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落實,可以有效地防范各種生產經營風險。從建筑施工企業的生產經營過實踐來看,整個運行過程中時刻面臨著多樣化的風險,如何正確有效地應對這些風險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即企業內部控制是加強風險預測與控制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實踐證明,完善可靠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實現風險評估的基礎,對于強化企業管理弱項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通過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落實,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可將建筑施工企業自身的財務部門、施工技術部門以及質檢部門有效地結合起來,彼此之間可以相互促進和監督,對于提高各部門之間的有效合作,充分發揮企業自身的整體優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將其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與落實,可以有效地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企業和諧環境的構建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中主要的問題
從實踐來看,雖然建筑施工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施工技術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制度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目前來看,國內大部分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還不夠健全,因為現有的制度難以涉及到企業中所有人員和部門,也沒有很好地滲透到建筑施工企業中的具體業務操作領域之中。比如,企業票據和印章的分管機制以及企業會計人員之間的分工制衡機制都沒有建立健全。可想而知,以此為基礎所編制成的記賬憑證、財務報表以及登記賬簿和財務分析等,都缺乏說明力,甚至沒有任何的利用價值。
(二)資金管理與預算機制不夠合理
據調查顯示,當前國內多數建筑施工企業自身還沒有建立相對比較科學、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對于具體的企業內部管理事項很難做到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程監督與管理。一般而言,預算機制的編制會涉及到很多的部門,比如設計、統計、生產以及研發等部門,彼此之間要形成合力方可編制一套比較全面有效的預算機制。但現實中并非如此,多數企業的預算編制工作主要依賴于財務部門,由于僅靠該部門很難涉及到更廣泛的領域,根本沒有辦法了解整個企業的全部現實狀況。實踐中,雖然很多施工企業針對報銷審批制度制定相關的配套機制,但實施效果上來看并不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制度制定的時間相對比較早,在日新月異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已經難以適應客觀發展需求,比如報銷制度中的差旅費補助規定,明顯就是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
(三)重要性認識深度和重視程度不夠
建筑施工企業內控制度制度落實人員的素質普遍較低,而且缺乏領導重視,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如果建筑施工企業內部人員的業務水平存在著缺陷,則其內部信息資料的質量將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據調查顯示,當前很多建筑施工企業財會人員的業務培訓與思想教育往往跟不上發展的要求,甚至有些工作人員連最基本的會計業務技能也沒有掌握好就開始工作,以致于錯誤百出,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實踐中還存在著個別企業的領導本身對會計制度和業務一竅不通,但仍然獨斷專行,全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判斷問題,因此成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與完善的最大桎梏。
三、加強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對當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筆者認為要使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就必須認真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強思想重視,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審計管理。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企業應當立足于實際,建立一套具有預防功能、科學完善的監管制度,并使之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發展。在建筑施工企業實際運行過程中,通過該套監管機制可以及時地發現和分析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及時做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對于企業而言,其工程項目建設本身實際上就是一個動態的系統,在此過程中只有充分地掌握主動權,才能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還要不斷加強建筑企業內部的審計監督管理,作為一個相對比較獨立經濟監管職能部門,筆者建議審計應當直接參與到企業的內部控制之中,這樣更有利于監督管理。同時,還要加強事后監督管理,在企業會計部門中設立一個專門的崗位,將監督過程中所得到的信息進行匯總、分析,然后及時地反饋到財務管理部門。
第二,加強企業風險管理,提高職能部門管理效率。對于建筑企業而言,企業應當重視風險評估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強對重點業務環節的控制,加強企業財務核算與資金籌集管理。建筑企業應當進一步加強機械設備、施工材料的采購管理,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機制,專門負責材料的周轉、建材的采購、驗收入庫以及出庫消耗和固定資產管理等問題,對企業中的各項設備進行統一的調配、管理,從而提高其使用效率。
第三,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結構的建設。對于建筑企業而言,筆者認為應當進一步強化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并根據企業的實際狀況確定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通過股東會、董事會以及監事會與經理層的設置,建立一套互相制約、相互協調的運轉機制。企業應當與技術管理人員簽訂一份長期的勞動合同,以免因人員頻繁變動而造成人才的大量流失。同時,還建議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管理機制,并以此來激發企業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潛能。此外,企業還要不斷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一個信息管理與應用平臺,從而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內部網絡系統,引入辦公自動化管理設備,對企業進行統一管理和統一經營,最終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活動的一體化。
四、結語
本文主要對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建設性建議,但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與完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劉榮.關于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探討[J].中國經貿,2010(16)
[2]李建明.淺談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J].會計師,2011(12)
[3]陳連穎.淺析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J].現代商業,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