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范文

        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

        第1篇: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范文

           一、編制預案的指導思想、原則及依據

           1.1前言

           為適應新時期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需要,切實做好本局公共安全工作,防范公共事件發生,有效降低和控制公共安全事件的危害,根據鄰府辦發【20xx】63號文件精神及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預案。

           1.2編制預案指導思想、原則及依據

           1.2.1指導思想

           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促進公共安全工作由處理向主動預防轉變,推動公共安全工作規范化。

           1.2.2編制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防抗結合”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自救與社會救助相結合”原則;堅持“明確職責,落實責任,依靠科學、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原則;堅持“先人員、后物質”的原則;堅持“先重要物品、后次要物品”的原則;全局所有工作人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參加或配合應急救援工作,服從統一指揮。

           1.2.3編制依據

           本預案的編制依據是根據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的通知精神以及有關法律法規。

           1.2.4主要事件類型

           全局主要事件類型分事故災害、社會安全事件、自然災害。尤以自然災害頻繁,輕、中度旱洪災害基本上年年發生,嚴重特大旱澇災害幾乎是十年一遇或兩遇。

           二、預案內容

           2.1組織領導

           為加強公共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組織協調,局成立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領導。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工作小組,保障組和專家組等。

           2.2工作職責

           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組織協調、現場指揮、臨機處理及后勤保障,靈通信息和善后處理;向上級報告突發事件及救援工作情況,與有關部門協調;組織單位職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及應急預案的演練。

           2.3總體要求

           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全縣農機職工要牢固樹立抗災減災、預防和應對突發事件、確保全體職工和群眾安全的思想,進一步增強抗災減災意識,立足于抗大災、防大事故,戰勝災情保平安,切實做好應急救援物質,資金的儲備和保障工作,積極組織,協調農機抗災減災工作服務,充分發揮農機抗災能力,把災害降到最低限度,最終杜絕災害。

           2.4預案適應范圍

           農機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適用于對農機系統造成損失的事故災害,社會安全事件,自然災害發生后,農機部門進行抗災減災工作。

           三、災情預警和災情報告

           3.1適時保持與縣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救災辦、氣象、水利、國土等部門的密切聯系,了解災情信息,接到災害預警后及時通知各工作小組,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小組匯報災情。

           3.2建議與對策

           各工作小組應根據災害預警和抗災減災物質配備情況向本級政府及上級農機部門提出抗災減災的建議及對策,必要時編制專項應急預案。

           3.3災情報告

           災害發生后,農機部門必須及時向當地政府和上級農機部門報告初步災情情況,并進一步實地調查核實。災情內容包括:災害種類、發生時間、地點、范圍、損失及發展趨勢,采取的措施,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各級農機部門接到災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主管領導,根據災害等級確定預案啟動時機。特殊情況下上級農機部門可直接指令下級農機部門啟動預案。

           四、災害等級劃分和預案啟動的條件及方式

           4.1災害等級劃分

           災害等級按縣應急預案規定執行。

           4.2預案啟動條件及方式

           發生重特大災害時,縣農機抗災減災預案啟動,受災片區推廣站站長在當地黨政領導下,啟動農機抗災救災預案。其他災害由受災片區推廣站站長根據具體情況啟動預案。

           4.3應急預案等級劃分

           根據全縣洪澇、干旱災害的嚴重程度和范圍,按照〈〈縣公共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的規定,劃分為三級應級響應預案:

           4.3.1I級響應預案

           縣局公共事件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主持會商,縣局各部門負責人和各片區推廣站站長參加,作出公共事件應急工作部署,宣布本縣進入緊急救援,迅速將本系統情況上報縣委縣府、市農機局。同時增加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根據預案轉移危險地區群眾,組織強化鄉村機耕道和機電提灌站查險和防守,及時控制險情,或組織強化提水送水、抗災救災工作。受災地區各級農機部門負責人,應按照職責赴分管的區域組織指揮和駐點具體幫助重災區做好應急救援工作。各抗災服務隊應發揚不怕苦、敢于碰硬的精神,認真履職、辛勤工作。

           4.3.2II級響應預案

           縣局公共事件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主持會商,縣局各部門負責人和相關片區推廣站站長參加,作出公共事件應急工作部署,根據情況下達本縣進入緊急防汛(抗旱)期,迅速將本系統情況上報縣委政府、市農機局。同時,增加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并做好抗災救災的應對措施和物資準備。

           4.3.3III級響應預案

           縣級公共事件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主持會商,縣局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片區推廣站站長參加,作出相應工作部署,加強工作指導,將本系統情況及時上報縣委縣府和市農機局。同時,增加值班人員,加強值班;根據預案組織救援搶險或派出工作組、專家組到一線具體幫助應急救援工作。

           4.4公共突發事件的應急行動

           突發事件發生后,突發事件地區農機部門要核查統計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突發事件應急力量和資源需求及缺口等情況,并按規定逐級上報。縣農機局根據突發事件情況及時向縣政府、市農機局報告,爭取農機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資金支持。

           4.4.1火災應急措施

           1、發生火災時,應積極自救,撲滅火災,同時立即撥打“119”報警。報警時要說明單位、地點、物質燃燒種類、是否有人員被圍困、火勢情況,請求滅火,報告人姓名,并記錄報警時間。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領導要現場指揮,組織滅火并組織人員、重要物資疏散。

           2、報警后,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要安排人員到指定地點迎接消防車,引導消防車輛人員到達指定位置。

           3、消防人員到達現場后,現場指揮員要向消防負責同志報告情況,移交指揮權,協同公安消防做好滅火工作。

           4、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要按照現場指揮的要求邊救火邊負責內外警械,維護公共秩序,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保證人員通暢。

           4.4.2農業機械事故應急措施

           農業機械發生事故,無論何方責任,車輛駕駛(操作)人員應第一時間搶救人員,保護好現場,通知主管部門和投保保險公司,并及時上報。

           4.4.3盜竊案件應急措施

           1、遇到或發現有盜竊案件時,值班人員要立即向帶班領導報告。

           2、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要組織人員保護好案發現場,任何人不得擅自觸摸和移動任何東西,包括罪犯經過的通道、爬越的窗戶、打開的箱柜、抽屜等留下的一切手痕、腳印、煙頭等,待公安部門人員勘察現場或勘察完畢后,方可恢復原狀。

           3、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記錄好被盜物品的名稱、價值等情況。

           4、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對犯罪分子遺留下來的各種物品,作案工具等妥善保存,交公安部門處理。

           4.4.4恐怖襲擊事件應急措施

           1、如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或發現可疑爆炸物等危險物品時,發現人應立即向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報告,并撥打報警電話。

           2、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相關人員保護現場,禁止任何人接觸可疑物。

           3、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對附近區域人員疏散,設置臨時警戒線,禁止人員入內。

           4、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對附近區域全面搜索,消除隱患。

           5、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協助警方排除爆炸等危險隱患和調查。

           6、如危險已經發生,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好搶救和轉移傷員,同時組織人員安全撤離,保護好現場。

           4.4.5群體上訪影響辦公秩序事件應急措施

           1、有5人以上上訪者來群訪時,值班室要通知辦公室,辦公室負責或協調有關部室接待來訪人員。

           2、辦公室接待人員通知相關部室做好應急準備。

           3、經解釋、勸阻無效,發生上訪人員群體性沖擊辦公樓情況,辦公室立即向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報告,并組織人員阻止。

           4、在人員阻止無效的情況下,辦公室迅速向上級部門匯報并經同意后報警,由警方負責解決。

           4.4.6破壞性地震應急措施

           1、發生破壞性地震,要迅速躲在桌、墻角等堅固處,禁止跳樓逃生。

           2、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向上級報告,指揮并疏散人員快速在室內安全地帶避震或沿安全地帶轉移。

           3、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自救同時撥打“120”和“110”求救。

           4、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維護現場,防止失盜。

           4.4.7洪澇旱災及泥石流應急措施

           1、發生洪澇旱災、泥石流災害,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2、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立即向上級報告,指揮并疏散人員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

           3、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自救,同時撥打“120”和“110”求救。

           4、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人員監測現場,防止災害事故擴大和人員物質二次損害。

           5、嚴格按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啟動預案。

           4.4.8搶運抗災減災物資。組織農機運輸機械搶運抗災減災物資和搶險物資等。

           4.4.9做好災后重建工作。根據災后重建工作需要,積極組織農機人員,設施設備投入災后重建工作。

           4.4.10做好宣傳工作

           按照當地公共突發事件報道口徑,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認真宣傳農機公共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成效和典型事跡,促進農機公共突發事件應急工作。

           五、農機公共事件應急工作機構

           農機公共事件應急機構由指揮決策機構、綜和協調機構和具體工作機構組成。指揮決策機構是各級農機部門成立的農機公共事件應急指揮部,綜合協調機構是各指揮部辦公室,具體工作機構是各級農機公共事件應急工作服務隊。縣農機局組建由局長任指揮長,副局長任副指揮長,相關股、室、站、校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機抗災減災指揮部。指揮部負責對農機與其他公共事件應急主管部門工作進行協調、部署、組織,指導農機公共事件應急工作。

           指揮部辦公室由管理站工作人員擔任,其職責是:

           1、向各公共應急服務隊傳達指揮部工作指令并監督落實;

           2、收集各公共事件應急服務隊工作進展情況;

           3、負責公共事件應急工作信息;

           4、及時向當地政府和上級指揮部門匯報災情和公共事件應急工作情況;

           5、協調公共事件應急過程中出現的困難;

           6、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農機公共事件應急服務隊由農機技術人員,基層推廣站人員及農機專業合作社成員組成。負責執行指揮部下達的指令,進行公共事件應急和事后工作

           六、公共事件應急準備

           6.1公共突發事件應急人員組成

           農機公共突發事件應急人員由農機部門工作人員、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手和突發事件地區的干部群眾組成。

           6.2公共突發事件應急物質儲備

           物質儲備工作主要包括:

           1、提前組織應急救援設施設備的檢修、維護,保證設備隨時處于正常運行狀態;

           2、提前采購、儲備應急救援工作所需設施設備及零配件;

           3、做好農機公共突發事件應急燃油儲備和用水用電協調工作。

           七、公共事件應急具體安排

           7.1成立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按照縣應急救援指揮部要求,全面組織領導防汛抗災工作。

           7.2應急救援工作隊

           隊長:

           副隊長:

           隊員:農機系統在職全體職工

           工作職責:在局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負責做好人員和國有財產等抗洪一線的搶險救援工作。

           7.3后勤保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負責做好全局抗災減災后勤物質保障及供給工作,負責搶險隊員的醫療及搶險工作。

           7.4國排站防汛抗旱工作

           7.5各片區公共應事件急救援工作。

           工作職責:負責做好公共事件應急救援的組織實施,現場處理險情,同時向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當地政府匯報災情,統計上報災情情況。

           八、公共事件應急救援紀律

           8.1公共事件應急救援是各單位和個人應盡的法律義務,要無條件地服從上級公共事件應急救援命令,決不允許推諉扯皮,討價還價,拖延塞責。對消極怠工、玩忽職守而造成損失或責任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8.2局應急救援隊隊員及各單位搶險小分隊人員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則勝。

           8.3各股室負責人要切實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公共事件工作,充分認識面臨的嚴峻形勢,嚴格落實局機關防洪指揮領導小組下達的各項指令。

        第2篇: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范文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糧食系統糧食的安全管理,防止發生糧食安全事故和區域性、行業性糧食安全問題,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促進我市糧食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和諧發展。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市糧食應急預案》,結合我市糧食系統工作實際,決定在全市糧食系統范圍內建立糧食安全應急處置機制,特制定本方案。

        二、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保障糧食安全為目標,以不斷促進糧食系統糧食儲存、加工發展為主線,對糧食安全實施有效監控,及時、快速、有效地處置糧食安全突發事件,預防和遏制糧食安全問題的蔓延,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糧食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總體目標

        通過實施糧食安全預警,及時有效地消除生產、流通領域糧食安全隱患,防止糧食質量問題和區域性、行業性糧食安全隱患的發生,形成生產、加工、流通領域糧食安全長效預警機制,增強生產和經營者的自律意識,增強廣大消費者對糧食安全的信心,提高社會滿意度,保障全市糧食安全。

        四、組織體系

        設立全市糧食系統糧食安全應急處置領導指揮機構,成立市糧食系統糧食安全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市糧食局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常務副組長,其他黨委成員為副組長,成員由市地方糧食儲備庫、面業有限公司、市飼料有限責任公司等6處市直企業及市糧食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等14處原改制糧所法人代表組成,負責系統內糧食安全應急預警及處置工作的組織、指揮和協調工作。市糧食局辦公室為糧食安全應急管理工作的日常管理辦公室。

        各單位也要按照要求建立以企業主要負責人為主的糧食安全應急處理工作機構和日常管理機構,結合本單位實際,負責本單位的糧食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

        五、警告與預警

        (一)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實施告知、警告和嚴重警告

        1、告知:發現企業存在有不安全行為或誘發不安全的傾向,及時告知所屬企業,做好預防和防范工作,及時消除隱患;

        2、警告:發現企業存在不安全行為、傾向對糧食企業有警示作用或影響較大的,及時給予警告,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3、嚴重警告:出現有可能造成糧食安全事故、社會影響或危害的行為,對有關企業給予嚴重警告,督促企業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實施預警

        1、發生糧食安全事故隱患的。

        2、在較大范圍內出現群眾大量集中搶購、糧食脫銷斷檔、價格大幅上漲等糧食市場急劇波動的。

        對發生以上情況的,按照安全事故的發生、發展規律,分析預測危害程度、發展趨勢,及時進行預警,有關單位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態的發展。

        六、監測、預警與報告

        (一)加強監測

        市局在糧食系統內建立統一的糧食安全應急事故監測、報告網絡體系,及時研究分析糧食安全形勢,對糧食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設立統一的舉報電話。加強對監測工作的管理和監督,保證監測質量。

        (二)加強預警

        1、加強日常監督

        各單位要加強日常監管,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糧食收購、銷售等重點環節的安全日常監管;及時分析糧食市場的價格走向,及時作出預警。

        2、建立舉報制度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市局舉報糧食安全事故和隱患以及相關責任單位、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規定履行糧食安全事故監管職責的行為。

        市局接到舉報后,及時組織有關部門對舉報事項進行調查處理。并視情節給予告知、警告或嚴重警告,情況嚴重時,啟動預警預案并及時采取措施。

        3、應急準備和預防

        對可能導致糧食安全事故進行分析,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措施;接到可能導致糧食安全事故發生的信息后,各單位應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并按照各單位預案做好應急準備、預防、處置及上報工作。

        (三)報告制度

        1、報告時限

        糧食安全事故發生后,單位必須在事故發生后的1小時內,向市糧食局進行初次報告;根據事故處理的進程或上級的要求隨時做出階段報告;在事故處理結束后10日內做出總結報告。

        2、初次報告

        應盡可能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進程、糧食供應量及報告時間、報告單位聯系人員及聯系方式、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等,如有可能應當報告事故的簡要經過。

        3、階段報告

        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也要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故原因等。

        4、總結報告

        及時對事故的處理工作進行總結,包括糧食安全事故鑒定結論,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今后對類似事故的防范措施和處置建議。

        5、責任報告人

        事故發生后的處置、報告的第一責任人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任何單位和個人對糧食安全事故不得瞞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遲報、謊報,不得阻礙他人報告。

        七、糧食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

        (一)應急救援

        1、糧食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后,相關單位主要責任人接到報告后,要視事故發生的程度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如果情況特別嚴重,應在采取緊急處置措施的同時,立即報告市局糧食應急管理辦公室,經市局糧食安全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在應急預案啟動的同時,市局糧食安全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應立即向市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和市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報告。并積極組織指揮相關單位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各級領導小組成員和相關單位工作人員要積極響應,立即趕赴事發現場指揮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2、糧食安全事故發生現場工作人員要根據事故發生的原因和事故發生情況果斷采取相應的救護措施。并封存造成事故發生的糧油或食品,保護好現場。

        3、市糧食局組織事發單位成立事故調查處理小組,調查事故發生原因,指揮處理事故善后工作。并根據相應情況,按規定及時向上級報告。

        (二)救援終結

        糧食安全事故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后,糧食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終結,應急救援人員撤離現場。#p#分頁標題#e#

        (三)后期處置

        1、善后處置

        有關單位要在市局的指導下,成立善后處置工作組,按照有關規定,負責糧食安全事故的善后處置工作。

        2、總結報告

        糧食安全事故善后處置工作結束后,要分析原因,吸取教訓,提出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并及時上報市局糧食應急管理辦公室和市局糧食安全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八、糧食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單位要充分認識糧食安全應急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領導,強化措施,認真做好糧食安全的監測、預測及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的損失,切實保障公眾的身心健康,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二)熟悉《預案》,組織演練。各單位組織工作人員認真學習,熟悉糧食安全應急預案,明確各自的職責和救援任務。事故發生后,視情況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在應急救援中,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真正做到反應敏捷、行動迅速、運轉協調、救援有利。凡因救援工作不利,造成事故損失擴大的,按有關規定追究其責任。

        九、獎勵與責任追究

        系統內的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市局糧食應急管理辦公室反應、舉報糧食安全事故和隱患,有權反應、舉報相關責任單位、人員不履行或不按規定履行糧食安全事故監管責任的行為。

        第3篇: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范文

        1.1編制目的

        正確、有效和快速地處理大面積停電事件,最大限度地減少大面積停電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編制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電力監管條例》、《電力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電力設施保護條例》、《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國務院電網調度管理條例》及《山西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制訂。

        1.3適用范圍

        (1)本預案適用于市應對和處置因電力生產重特大事故、自然災害、電力設施受外力破壞、電力供應持續危機等引起的對安全和社會穩定以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構成重大影響和嚴重威脅的大面積停電事件。

        (2)本預案用于規范在電網發生大面積停電事件下,各相關部門組織開展社會救援、事故搶險與處置、電力供應恢復等工作。

        (3)本預案中市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是指:電力生產受嚴重自然災害影響、嚴重人為破壞發生重特大事故,引起連鎖反應,造成電網長時間、大范圍減供負荷而引起的事件。

        1.4預案體系

        (1)本預案在《山西省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的原則指導下編制,規定了市發生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處置的一般程序,是市人民政府《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專項預案。

        (2)市行政區內電力企業和重要電力用戶應在本預案的原則指導下制訂相應的專業應急預案,各專業應急預案要與本預案相銜接。

        1.5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堅持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減少大面積停電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加強電力安全監督管理,落實事故預防的隱患排查治理措施,有效防止電力安全事故發生;加強電力設施保護宣傳工作和行政執法力度,提高公眾保護電力設施的意識;廣泛開展大面積停電聯合應急演練,提高社會綜合應急處置能力。

        (2)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在市人民政治統一領導下,各級部門、鄉鎮人民政府、電力企業和重要電力用戶按照分層分區、統一協調、各負其責的原則,組織開展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下的社會應急救援、事故搶險與處置、電力供應恢復等工作。

        (3)恢復電網,保證重點。采取必要手段,防止停電范圍擴大,保證社會基礎設施正常運轉。在電網恢復中,優先保證重要電廠廠用電源和重要輸變電設備設施恢復,提高整個系統恢復速度。在供電恢復中,優先考慮對重點地區、重要電力用戶恢復供電、盡快恢復社會正常秩序。

        2應急組織體系

        2.1市應急機構

        2.1.1電網大面積停電應急領導小組及職責

        市人民政府成立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見附件1),統一領導指揮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應急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

        (1)負責全市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處置的指揮協調,研究保證市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研究重大應急決策和部署;

        (2)統一領導大面積停電應急處置、事故搶險、電網恢復等各項應急工作;

        (3)協調各相關部門應急指揮機構之間的關系,協助指揮社會應急救援工作;

        (4)決定實施和終止應急預案,宣布進入和解除電網停電應急狀態,具體應急指令。

        (5)按授權信息。

        2.1.2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及職責

        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供電支公司。

        辦公室主要職責:

        (1)落實市應急領導小組部署的各項任務和下達的各項指令;

        (2)組織制訂市級應急預案,指導各鄉鎮及相關部門制訂應急預案并監督執行情況;

        (3)掌握應急處置和供電恢復情況。

        2.1.3成員單位

        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照市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和各自職責配合做好大面積停電應急工作,制訂本部門應急預案,報市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成員單位職責:

        (1)市委宣傳部:根據市指揮部的安排,協助有關部門統一宣傳口徑,組織媒體播發相關新聞;根據事件的嚴重程度或其他需要組織現場新聞會;加強對新聞單位、媒體宣傳報道的指導和管理;正確引導輿論,及時對外信息。

        (2)市發改局:負責電力應急救援所需物資保障工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應急救援防護用品的緊急供應、儲備和調運管理工作,負責電力企業恢復電力設施建設相關工作。

        (3)市經貿局:負責電力供應平衡工作;負責制定事故狀態下拉閘限電序位表、保電序位表和恢復供電序位表;協調全市供、用電力資源的供應工作,落實好社會應急措施綜合性工作;負責督促本行政區所監管企業緊急停電狀態下應配備應急和保安電源,完善各種保障措施;加強市場宏觀調控,做好生活必需品的監控和供應工作;

        (4)市公安局:負責協助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領導小組做好事故災難救援和電力設施保衛工作,控制并處理由電力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的治安事件,維護社會治安,保障社會秩序,保障救援工作及時有效的進行。

        (5)市財政局:負責組織協調電力應急救援工作所需經費,并列入年財政預算,做好應急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工作。

        (6)市交通局:負責統一調集、征用應急救援客貨運輸車輛,保障發電燃料、搶險救援物資、必要生活資料和搶險救災人員運輸,保障應急救援人員、搶險救災物資公路運輸通道暢通。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其他交通領域事故災難的應急救援工作。

        (7)市水利局:負責影響范圍內汛情預測和預報,做好影響范圍內水利工程的管理調度工作。

        (8)市衛生局:負責組織協調應急醫療救援和衛生防疫工作,為鄉鎮衛生部門提供技術支持。

        (9)市安監局:協調大面積停電事故引發相關領域應急工作,并監督應急措施的落實情況,統一組織實施相關領域的應急救援工作。

        (10)市聯通公司:負責組織協調通信、信息網絡安全等事故災難的應急救援、應急通信保障。

        (11)市氣象局:負責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救援過程中提供氣象監測、檢測和氣象預報等工作。

        (12)市煤管局:督促、檢查、協調煤礦企業應急措施的啟動和執行。對自供區電力用戶的監督。

        (13)市火車站:具體實施發電燃料、搶險救援物資、必要生活資料等的鐵路運輸。

        (14)市供電支公司:在市應急領導小組、忻州供電分公司的領導下,具體實施電網大面積停電應急處置和救援。

        2.2電力企業、重要電力用戶

        2.2.1電力調度機構

        各級電力調度機構是電網應急處置指揮中心,值班調度員是電網應急處理的指揮員,統一指揮調度管轄范圍內的電網事故處置。

        2.2.2電力企業

        在應急指揮機構領導下,市供電公司個體實施對全市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的處置,完善電網“黑啟動”預案,事件處置按調度管理權限和處置預案進行。成立大面積停電應急指揮機構,負責本企業的事故搶險和應急處理工作。

        2.2.3重要用戶

        負責本單位事故搶險和應急處置工作,做好自備應急電源配備和安全使用管理工作,接受各級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指揮機構的監督管理。

        3監測與預警

        3.1監測

        根據電網運行特點和規律,各相關單位加大對影響電網安全運行的各類因素的監測力度。電力部門加強對重要電力設備設施運行情況的監測,及時排查治理隱患;氣象、水利、林業、地震等部門加強對氣象災害、洪水災害、森林火災、地震災害等影響電網安全運行因素的監測。

        3.2預警

        電力部門根據監測信息,對發生電網大面積停電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當出現可能引發電網大面積停電的因素時,即報告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經綜合研判后,應急領導小組向社會電網大面積停電預警警報,當發生電網大面積停電的可能性解除時,應急領導小組就及時解除預警警報。

        分級

        按照電網停電范圍和事故嚴重程度,將大面積停電分為I級停電事件和Ⅱ級停電事件兩個狀態等級。

        4.1I級停電事件

        因發生重大電力安全事故、自然災害,或者電網遭受外力破壞等各類原因,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I級停電事件:

        (1)造成市電網大面積停電,減供負荷達到30%及以上,或者因重要變電站設備設施遭受毀滅性破壞或打擊,造成電網大面積停電,減供負荷達到20%及以上。

        (2)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引起連鎖反應,造成市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40%及以上。

        (3)電網拉限負荷達到正常值的50%及以上。

        (4)因重要變電站、重要輸變電設備遭受毀滅性破壞或打擊,造成電網大面積停電,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20%及以上。

        (5)因電網故障,造成居民用戶停電3萬戶及以上。

        4.1Ⅱ級停電事件

        因發生較大電力安全事故、自然災害,或者電網遭受外力破壞等各類原因,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Ⅱ級停電事件:

        (1)造成電網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10%及以上,30%以下。

        (2)造成市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20%及以上,50%以下。

        (3)因電網故障,造成居民用戶停電10戶及以上3萬戶以下。

        5應急響應

        5.1事件報告

        (1)發生I級停電事件時,供電支公司應急指揮機構應將停電范圍、減供負荷、采取的緊急措施、發展趨勢等有關情況立即報告市應急領導小組,市應急小組組長主持召開緊急會議,就有關重大應急問題作出決策和部署,并將有關情況向忻州市應急領導小組匯報,同時宣布啟動應急響應。

        (2)發生Ⅱ級停電事件時,供電支公司應急指揮機構應將停電范圍、停電負荷、發展趨勢等有關情況立即報告市應急領導小組,市應急領導小組就有關應急問題作出決策和部署,按本級應急處置預案進行處置,同時宣布啟動應急響應。

        5.2事件通告

        (1)發生I組停電事件后,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召集有關部門(單位),就事故影響范圍、發展過程、搶險進度、預計恢復時間等內容及時通報,使有關部門(單位)和公眾對停電情況有客觀的認識和了解。在I級停電事件應急狀態宣布解除后,及時向有關部門(單位)和公眾通報信息。

        (2)發生Ⅱ級停電事件后,由市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通報事故情況,事故信息。

        (3)在大面積停電期間要加強信息和輿論宣傳工作,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積極組織力量,發動群眾,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散布謠言、哄抬物價、偷盜搶劫等各種違法違紀行為,減少公眾恐慌情緒,維護社會穩定。

        5.3響應程序

        (1)電網與供電恢復:發生停電事件后,電力調度機構和電力企業要盡快恢復電網運行和電力供應。

        ①電力企業要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防止事故范圍護大、系統崩潰和瓦解;

        ②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獨立企業組織力量開展搶險救援、恢復電力設施工作;

        ③電力部門負責電網恢復工作。在電網恢復過程中,電力調度機構負責指揮協調電網、電廠、用戶之間的電氣操作、機組啟動、用電恢復,要保證電網安全穩定留有必要裕度。在條件具備時,優先恢復重點地區、重要用戶的電力供應;

        ④在電網恢復過程中,各發電廠要嚴格按照電力調度指令恢復機組并網運行,調整發電出力。

        ⑤在供電恢復過程中,各電力用戶要嚴格按照調度指令分時分步地恢復用電。

        (2)社會應急:發生停電事件后,受影響或受波及的地方鄉鎮各級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各類電力用戶在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按職責分工立即行動,組織開展社會停電應急救援與處置工作。

        ——對停電后易造成重大影響和生命財產損失的單位、設施等電力用戶,按照有關技術要求迅速啟動保安電源,避免造成更大影響和損失。

        ——車站、高層建筑、商場、影劇院、體育場(館)、學校、公共娛樂場所等各類人員聚集場所的電力用戶,停電后要迅速啟動應急照明,組織人員有組織、有秩序地集中或疏散,確保所有人員人身安全。

        ——公安、刑警等部門在發生停電的地區要加強對關系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點單位、重點目標的安全保衛工作,加強社會巡邏防范工作,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

        ——消防部門要做好各項滅火救援應急準備工作,及時撲滅大面積停電期間發生的各類火災。

        ——公安、交警部門要組織力量,加強停電地區道路交通指揮和疏導,緩解交通堵塞,避免出現交通混亂,保障各項應急工作的正常進行。

        ——商務部門要迅速協調、組織有關生活必需口的市場供應,保證居民在停電期間的生活必需品供給。

        ——衛生部門要督促開展急診、急救及手術治療的醫療機構,必須使用雙回路供電,并自備發電設備,保證重點科室電力供應,確保病人能得到及時、有效治療。

        ——停電地區各類電力用戶要及時啟動相應停電預案,有效防止各種次生災害的發生。

        ——電力企業要迅速組織力量開展事故搶險救災,修復被損電力設施,恢復災區電力供應工作。

        5.4應急結束

        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下,由應急領導小組經研究決定宣布解除停電事件狀態:

        (1)電網主干網架基本恢復正常接線方式,電網運行參數保持在穩定限額之內,主要發電廠機組運行穩定。

        (2)停電負荷恢復80%以上,市負荷恢復90%以上。

        (3)無其他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正常電力供應存在重大影響或嚴重威脅的危險因素。

        6應急保障

        6.1技術保障

        全面加強技術支持部門的應急基礎保障工作。供電支公司聘請電力生產、管理、科研等各方面專家,組成大面積停電處置專家咨詢小組,對應急處置進行技術咨詢和決策支持。電力企業應認真分析和研究電網大面積停電可能造成的社會危害和損失,增加技術投入,不斷完善電網大面積停電應急技術保障體系。電力大用戶應當加強涉網技術的分析研究,增加技術和設備的投入,不斷提高滿足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技術要求和應急處置要求。

        6.2裝備保障

        (1)建立預警信息采集平臺,加強通信和信息保障,配備必要的移動通訊裝備和應急交通工具,保證應急指揮和現場搶險救援的通信暢通,信息傳播無誤。

        (2)積極推進應急系統建設,滿足急救、搶險、救援的需要。

        (3)政府部門根據研究工作需要,儲備應對危機所需通用物資。

        (4)電力企業、重要電力用戶根據應急工作需要,建立健全救援裝備數據庫和調用制度,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

        (5)各應急指揮機構應掌握各專業的應急救援裝備的儲備情況,并保證救援裝備始終處在隨時可正常使用的狀態。

        (6)電力企業所需應急救援物資由電力企業自行解決,涉及全市各鄉鎮應急救援物資由市應急領導組協調。

        6.3人員保障

        電力企業應組建專業救援隊伍,通過日常技能培訓和模擬演練等手段提高各類人員的業務素質、技術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6.4財政保障

        (1)電力企業自身應急救援人員、裝備等所需經費自行解決。

        (2)涉及全市應急救援所需資金和電力預警信息平臺建設、運行所需的資金由市級財政進行協調。

        7宣傳、培訓和演練

        7.1宣傳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地方各級人員政府應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向全社會宣傳遇到大面積停電的緊急情況下如何采取正確措施處置,增強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電力企業和重要電力用戶應加強對員工防范事故的安全生產教育和應急救援教育。

        7.2培訓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各級應急指揮機構組織電力企業和重要電力用戶的有關人員進行定期專業培訓,加強專業人員的技術交流和研討,提高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的能力。

        7.3演練

        應急領導小組組織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聯合演練,以加強和完善電網經營企業、重要電力用戶以及社會應急聯動之間的協調應急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電力企業應根據自身生產實際,組織開展本企業的專業應急演練和反事故演習。所有預案三年內必須演練一次。

        8信息

        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對事故信息統一對外,并負責擬訂信息方案,及時采用適當方式信息,組織報道。

        9后期處置

        9.1事故調查

        大面積停電事件發生之后,按照《電力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事故條例》規定,特別重大事故由忻州市或者忻州市授權的部門組織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其他事故由市政府牽頭有關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各相關鄉鎮、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配合調查組的工作,客觀、公正、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發生過程、恢復情況、事故損失等。

        事故調查應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有機結合。事故調查組到達現場后要認真聽取現場應急處置工作情況介紹,并與現場應急指揮機構協調,參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事故調查工作包括:組成調查組,應急救援情況的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技術分析,事故原因的判定,事故性質和責任的查明,編寫事故調查報告,提出安全預防措施建議。

        9.2改進措施

        (1)大面積停電之后,電力企業應及時組織生產、運行、科研等部門聯合攻關,研究事故發生機理,分析事故發展過程,吸取事故教訓,提出具體措施,進一步完善和改進電力應急預案。

        (2)各相關鄉鎮、各有關部門應及時總結社會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社會停電應急救援、事故搶險與緊急處置體系。

        (3)對應急處置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市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和獎勵。

        (4)對應急處置過程中,、嚴重失職的單位和個人,根據國家法律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責任。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應急領導小組、市政府有關部門舉報。

        10附則

        10.1預案管理與更新

        隨著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以及實施過程中發現存在問題或出現的情況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

        10.2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市應急領導組負責解釋

        第4篇: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范文

        一、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

        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是有效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保障,是健全基層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內容。基層組織和單位作為社會管理的基本單元,在應急管理中負有災情報告、先期處置的重要責任,只有建設好協調聯動、一專多能的基層應急隊伍,才能做到對突發事件的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從而提高基層應急救援水平,把災害損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當前,基層應急隊伍建設和應急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縣區、鄉鎮等基層政府應急組織不健全,普遍缺少一支可以處置本區域內多發易發突發事件的綜合性應急隊伍;應急救援力量比較分散,有限的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各地、各專業應急隊伍之間的統一調度、協同能力差,應急聯動機制不健全、不完善;資金投入不足,應急隊伍裝備落后,培訓演練少,應急處置能力不高。各縣區、鄉鎮政府、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把基層應急隊伍建設成一支本區域本單位應對突發事件的基礎力量,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確保社會的安全穩定。

        二、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

        (一)基本原則。堅持專業化與社會化相結合,根據實際需要,依托現有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逐步加強和完善基層應急隊伍建設;堅持將基層應急隊伍建設(包括公安、消防、武警)和國防后備力量(民兵、預備役部隊等)建設一起規劃、整合配置,形成規模適度、管理規范的基層應急隊伍體系。

        (二)工作目標。本著“立足現實、充實加強、細化職責、重在建設”的方針,按照“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要求,加強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逐步形成統一高效、協調配合的專業應急救援體系。至年底,基本建成縣區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重點領域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得到全面加強;普遍建立鄉鎮、街道、企業等基層組織和單位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規范應急志愿者隊伍,形成統一領導、協調有序、專兼并存、優勢互補、保障有力的基層應急隊伍體系,應急救援能力基本滿足本區域和重點領域突發事件應對工作需要,為最大程度地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強基層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一)全面建設縣區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各縣區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隊伍、民兵應急分隊及其他優勢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為依托,財政、水利、民政、交通、地震、國土、市政、安監、教育、環保、醫療衛生、農林畜牧、食品藥品監督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等單位相配合,建立或確定“一專多能”的縣區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除消防工作外,還要承擔起地震等自然災害,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空難等生產安全事故,群眾遇險、恐怖襲擊等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救援任務。同時協助專業隊伍做好水旱、氣象、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生物災害、礦山、危險化學品事故及環境污染等突發事件的搶險救援工作。各地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特點和需要,在年底前,確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方案(縣級綜合救援隊伍人數應不少于人)、人員和職責,配備基本的物資裝備,年上半年初步組建完成并進行一次培訓和綜合演練。

        (二)加快建設街道、鄉鎮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各街道、鄉鎮要組織機關干部、民兵、預備役人員、基層警務人員、醫務人員等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員,建立一支綜合應急隊伍,發揮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先期處置、災情收集等作用,參與組織群眾自救互救、人員轉移安置、維護社會秩序、協助做好善后處置、物資發放等工作。街道、鄉鎮綜合救援隊伍人數由各縣區政府確定,年上半年完成隊伍建設方案,年下半年組建完成并開展培訓。

        四、建立健全基層專業應急隊伍體系

        各縣區要在全面加強基層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的同時,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大力推進基層專業應急隊伍建設。

        (一)基層防汛抗旱隊伍。縣區、鄉鎮政府,尤其是全省防汛工作重點縣區、鄉鎮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防汛抗旱隊伍建設,要加強管理,補充缺額人員,定期組織開展培訓和演練。基層防汛抗旱隊伍要在當地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的統一組織下,開展有關培訓和演練工作,做好汛期巡堤查險和險情處置,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

        (二)森林草原消防隊伍。全省III級以上森林草原防火重點縣區、鄉鎮的人民政府、村委會、林(農)場、自然保護區和森林風景區等,要組織建立森林草原消防隊伍。各有關方面要加強森林草原滅火裝備配套,開展防撲火技能培訓和實戰演練。要建立基層森林草原消防隊伍與公安消防、駐軍、預備役部隊、武警部隊和森林草原消防力量的聯動機制,滿足防撲火工作需要。

        (三)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應急隊伍。縣區氣象部門要組建氣象災害應急隊伍,負責接收和傳達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收集報告災害性天氣實況和災情,做好氣象災害防范的科普知識宣傳工作。地質災害易發頻發的縣區要建立由專業技術人員和群測群防兼職人員組成的地質災害應急隊伍,負責地質災害的隱患調查、科普宣傳、信息報告、人員轉移等工作。易受氣象、地質災害影響的企業、學校、農村等基層單位,要明確突發事件信息員和應急隊伍組成人員的職責,并在氣象、國土資源部門的組織下,做好相關知識的培訓和演練。

        (四)礦山、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伍。煤礦和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單位必須依法建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不具備單獨建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小型企業要建立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同時與鄰近建有專業救援隊伍的企業簽訂救援協議或者聯合建立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急救援隊伍在發生事故時應及時組織開展搶險救援,平時開展或協助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礦山、危險化學品單位屬地縣、鄉級人民政府要組織建立隊伍協調聯動和調運補償機制,要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培訓和應急演練,有關經費在企業安全生產費用中列支。

        (五)公用事業保障應急隊伍。縣區電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氣、供熱、交通運輸、建筑施工、市容環境等主管部門和基礎設施運營單位,要組織懂技術、有救援經驗的人員組建和完善本行業專職或兼職應急保障隊伍,承擔突發事件應急搶險救援任務。要充分發揮設計、施工和運行維護人員在應急搶險中的作用,配備應急搶修的必要機具、運輸車輛和搶險救災物資,加強人員培訓并建立應急聯絡制度,提高安全防護、應急搶修和交通運輸保障能力。

        (六)衛生應急隊伍。縣區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突發事件類型和特點,依托現有醫療衛生機構,組建衛生應急隊伍,配備必要的醫療救治和現場處置設備,承擔傳染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以及其他突發事件受傷人員醫療救治或衛生學處理,組織衛生應急培訓和演練。基層衛生應急隊伍要加強與市、縣區醫療衛生機構的協作,提高基層應急救護水平。市、縣區衛生部門要對基層衛生隊伍的裝備配備、培訓、演練等給予支持。

        (七)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隊伍。縣區人民政府要建立由當地農業、林業、衛生、公安、工商、質監、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管理人員、有關專家和動物防疫、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人員組成的動物疫情應急隊伍,承擔畜禽和野生動物疫情的監測、控制和撲滅任務。同時,加強應急處置所需的設備及疫苗、藥品、試劑、防護用品等物資儲備,提高應急能力。

        (八)突發事件信息員隊伍。縣區、街道、鄉鎮要組織建立由街道、社區、鄉鎮、村委會干部、應急志愿者或其他有經驗的人員參與的突發事件信息員隊伍。主要任務是突發事件初期階段的及時報告,協助做好預警信息傳遞、災情收集上報、災情調查評估等工作,參與有關單位組織的隱患排查整改。獲悉突發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新聞單位等組織,應當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或指定的專業機構報告。縣區人民政府應建立與新聞單位和應急職能部門的信息聯絡溝通機制。

        五、完善基層應急隊伍管理體制機制和保障制度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區人民政府作為推進基層應急隊伍建設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對縣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和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進行統籌規劃,確定各街道、鄉鎮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和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的數量和規模。要按照“規劃好、組織好、建設好”的總體要求,分解落實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目標任務。要充分發揮街道、鄉鎮等基層組織和企事業單位的作用,多種渠道建立群防群治隊伍體系,努力提高基層應急隊伍的社會化程度。

        公安、國土、交通、水利、林業、氣象、安監、環保、電力、通信、建設、市政、衛生、農業等部門要明確推進本行業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具體措施,加強對本行業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督促檢查和指導。其他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指導推進基層應急隊伍組建工作。

        (二)健全運行機制。各基層應急隊伍組成人員平時在各自單位工作,發生突發事件后,在各縣區政府或應急現場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立即集結到位,按基層應急管理機構安排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縣區、鄉鎮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基層綜合隊伍、專業隊伍和應急志愿者隊伍之間的協調配合,建立健全相關應急預案,完善工作制度,實現信息共享和應急聯動。同時,建立健全基層應急隊伍與其他各類應急隊伍及裝備統一調度、合理調配、密切協作、快速運送的工作機制,經常性地組織各類隊伍開展聯合培訓和演練,形成有效處置突發事件的合力。

        (三)動員社會力量。通過多種渠道,努力提高基層應急隊伍的社會化程度。充分發揮街道、鄉鎮等基層組織和企事業單位的作用,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建立群防群治應急體系。積極拓展社會力量參與應急志愿服務的渠道,鼓勵現有各類志愿者組織在工作范圍內充實和加強應急志愿服務內容。有關專業應急管理部門要發揮各自優勢,把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志愿者納入應急救援隊伍。充分發揮共青團和紅十字會作用,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紅十字志愿者應急救援隊伍,開展科普宣教和輔助救援工作。應急志愿者組建單位要建立志愿者信息庫,加強對志愿者的招募、注冊、培訓和管理工作。各縣區政府及其主管部門對志愿者隊伍建設要給予適當支持,推動應急志愿者隊伍能力不斷提升。

        (四)確保經費投入。縣區、鄉鎮兩級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及有關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工作經費要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按照財政適當支持、組建單位自籌、鼓勵社會捐贈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基層應急救援隊伍經費渠道。在礦山、危險化學品工業集中的縣區、鄉鎮,當地政府要對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及培訓演練工作給予適當經費補助。

        第5篇: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電力系統;突發災害;應急管理;制度創新;技術優化

        在新的發展階段,社會用電量越來越大,這就對電力系統穩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強化電力應急管理工作,找出其中的不足,進行制度創新和技術優化,能夠更好的應對電力系統突發災害,可以有效降低電力系統故障對人們日常生活以及經濟建設的影響,對電力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電力系統突發災害特點及分類

        1.1電力系統突發災害的特點

        對電力系統突發災害進行分析,可以得知電力系統突發災害具有災害源頭眾多、涉及環節眾多、造成損失較大等特點。電力系統的運行會受到自然環境、人為因素、設備性能等多個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都會引發電力系統突發災害,遇到自然災害、技術人員操作失誤或者非法分子故意破壞電力系統、電氣設備存在質量缺陷或者性能老化,都會引起突發性災害。電力系統的運行包括發電、配電、輸電、用電等工作環節,彼此之間聯系緊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一旦發生突發災害將會涉及到每一個運行環節,對整個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

        1.2電力系統突發災害的分類

        因為造成電力系統突發災害的因素多種多樣,所以可以將其分為不同種類。自然因素引起的災害叫做自然災害,比如天氣、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往往會對電力系統造成嚴重破壞。技術人員操作不當或者工作不認真出現失誤,以及非法破壞行為也會引發電力系統突發災害。電力系統中的各種電氣設備性能失效,無法發揮正常作用,將會直接影響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引發突發性災害。

        2.電力應急管理的介紹及現狀

        2.1電力應急管理的概念

        電力應急管理是為了應對電力系統突發災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能夠使電力盡快恢復至正常狀態,對降低電力系統突發災害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電力系統突發災害具有不可預測性和危害性,所以便需要針對其中出現突發災害的運行環節進行識別,做好應急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通過日常模擬、演練,保證突發災害發生時能夠做出快速反應,降低影響、減小損失,并盡快修復電力系統,使其恢復至正常運行狀態。

        2.2電力應急管理的環節

        根據電力應急管理具體工作,可以將其分為預防與預警、預警響應、應急響應以及恢復與重建四個環節。預防與預警是指識別出存在的危險因素,然后制定出針對性的應急方案;預警響應就是提前準備,是根據可能發生的災害事先做好應對措施,對可能造成的損失做好彌補措施,除此之外還包括日常演練、模擬;應急響應是發生災害后啟動應急方案,對事故進行妥善處理,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恢復與重建是指災難發生后對損壞的線路或者設備進行維修,使其能夠正常工作,提供用戶所需用電。

        2.3電力應急管理現狀

        從當前的電力應急管理情況來看,電力應急管理應急處置能力較低,特別是在協調配合方面與電力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目標存在較大差距,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有待改善。應急管理的認識不到位,電力應急知識尚未普及 ,各級人員對電力應急管理的概念模糊 ,對應急管理的內涵和原則認識不清晰 ,對電力應急管理工作在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加強社會穩定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到位。此外,社會普遍對電網大面積停電缺乏危機意識,不少用戶沒有應對大面積停電的相關措施。一些用戶電力應急管理方案過于理論化,缺乏實用性和可行性,不能有效解決突發災害;電力應急管理工作重心偏重于事后處理,而忽視了事前預防的重要性,無法從根本上降低突發災害的發生概率。應急救援設備比較落后,缺乏應急預案的聯合演練,電力突發事件往往是社會性事件 ,演練需要各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社會公眾參與,不同部門之間缺乏科學的協調,救援效率較低。這些都是當前電力應急管理工作中的的不足,必須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和優化,加強電力應急管理力度,提高應急救援效率。

        3.電力應急管理辦法的制度創新與技術優化措施

        3.1做好突發災害的檢查和預防

        對于電力應急管理工作來說,其工作重點不是災害發生后的救援,而是災害發生前的檢查和預防,只有做好突發性災害的檢查和預防,才能有效降低災害的發生概率。充分發揮國家自然災害信息的作用,加強與電力企業、用戶之間的聯系,建立自然災害預警機制,及時各項自然災害信息,為做好災前準備工作預留更多時間。電力企業應該定期或者不定期對電力系統進行巡視,加大隱患排查治理的力度,利用計算機技術時刻掌握電力系統的動態情況,當發現異常現象時及時啟動報警機制,同時協調好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做好電力應急管理組織、指揮工作。

        3.2構建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

        針對電力應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對管理體系進行創新,構建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依據和規范參考。明確電力應急管理工作核心,提高思想認識和重視力度,根據實際情況以及應急需求制定科學、有效的應急方案,提高應急方案的實用性和可行性,做好應急宣傳教育和培訓 ,提高基層單位和人員的應急能力和水平;加大技術創新,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應急管理中,及時獲取更加準確的信息,為救援準備提供了更加全面、精確的資料,提高了救援效率;制定科學、完善的應急預案,全面推動并協助地方各級政府開展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聯合應急演練,加強資源、信息管理,將管理責任明確劃分到不同部門,方便應急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3.3加強應急通信能力建設

        常規的通信通道都是在電能的支持下才能傳輸信息,當電力系統發生突發災害時將會影響信息的正常傳輸,影響了現場指揮救援工作,所以必須加強應急通信能力建設。利用衛星通信、光纖通信、無線數字通信的多項通信技術,可以在電力系統出現突發災害時保證信息的正常傳輸,能夠完成應急信息的收集工作,以圖片或者視頻形式將現場信息反饋到應急指揮中心,為救援指揮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能夠對現場救援工作進行科學、有效的指揮和組織,保證救援工作更加有序的進行。

        3.4加大應急方案的研究開發力度

        因為電力系統突發災害不可預測性較強,很難實現對突發在災害發生時間、地點以及范圍的準確預測,模擬實驗的精準度有待提高,難以實現對突發災害發生時以及所造成影響的精確模擬,導致電力應急管理效果不夠理想。針對這種情況,必須加大應急方案的研究開發力度,提高模擬方案的精準性,對電力系統實際故障和破壞進行更加準確的預測和估算,提供更加可靠的參考信息,實現更加理想的應急管理效果。

        結束語:

        電力應急管理是解決電力系統運行故障、保證電力系統運行正常的一項重要工作,針對當前電力應急管理中的不足,需要對其進行創新和優化,通過做好突發災害的檢查和預防,構建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加強應急通信能力建設,加大應急方案的研究開發力度,能夠有效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對減小電力事故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具有重要意義。

        第6篇: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范文

        關鍵詞:應急演練;安全監管;應急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14文獻標識碼: A

        一、應急演練概念

        應急演練是指為檢驗應急計劃的有效性、應急準備的完善性、應急響應能力的適應性和應急人員的協同性,按照應急預案所規定的職責和程序,在特定的時間和地域、執行應急響應任務的訓練實踐活動。其原則包括:結合實際、合理定位;著眼實戰、講求實效;精心組織、確保安全;統籌規劃、厲行節約。

        二、應急演練在安全監管工作中的重要意義

        簡單地講,應急演練就是一種模擬突發事件發生的應對演習。實踐證明,應急演練能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有效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迅速從各種災難中恢復正常狀態。應急演練具有如下重要意義:

        (一)提高應對突發事件風險意識。開展應急演練,通過模擬真實事件及應急處置過程能給參與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從直觀上、感性上真正認識突發事件,提高對突發事件風險源的警惕性,能促使公眾在沒有發生突發事件時,增強應急意識,主動學習應急知識,掌握應急知識和處置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其生命財產安全。

        (二)檢驗應急預案效果的可操作性。通過應急演練,可以發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在突發事件發生前暴露預案的缺點,驗證預案在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方面所具備的適應性,找出預案需要進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可以檢驗預案的可行性以及應急反應的準備情況,驗證應急預案的整體或關鍵性局部是否可以有效地付諸實施;可以檢驗應急工作機制是否完善,應急反應和應急救援能力是否提高,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是否一致等。

        (三)增強突發事件應急反應能力。應急演練是檢驗、提高和評價應急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接近真實的親身體驗的應急演練,可以提高各級領導者應對突發事件的分析研判、決策指揮和組織協調能力;可以幫助應急管理人員和各類救援人員熟悉突發事件情景,提高應急熟練程度和實戰技能,改善各應急組織機構、人員之間的交流溝通、協調合作;可以讓公眾學會在突發事件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減少恐懼感,配合政府和部門共同應對突發事件,從而有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應急反應能力。

        三、加強應急演練工作取得實效

        (一)存在問題與不足

        在應急演練實際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應急演練工作并未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1、演練所開展的內容、步驟和應急預案所寫不一致

        一部分單位在編制預案時計劃詳細、步驟完整,但在實際演練過程中,隨意性較大,沒有按照預案中的步驟認真執行,存在應付了事、簡化過程、草草收場。有的則套用其他單位現成的預案,但是事先并未對參與演練的員工進行認真培訓,員工未真正掌握預案的程序和流程,演練時隨意發揮,未達到演練的真正效果。

        2、安排的演練科目針對性不強,與本工程建設實際情況不吻合

        一些單位在選擇應急演練科目時沒有與本工程實際工作相結合,不是考慮本工程實際建設中最常見的風險隱患,而是選擇內容簡單最好開展的科目,甚至選擇與本工程建設毫不相干的內容。

        3、演練中沒有做到“真演實練”,達不到真正事故狀態下的要求

        有的單位演練過程一味追求場面熱鬧、卻忽視了關鍵性的安全細節。例如,某單位進行“水上救援演練”時,表面看起來場面很大、“熱熱鬧鬧”,救護車、巡邏艇等設施一應到場,警戒和警示標志明顯。但演練過程中, 現場參與演練人員表情輕松,甚至竊竊發笑,營造不出緊張的事故救援氣氛。

        4、其他方面的問題

        (1)應急人員的表現

        個別人員對報警程序不熟悉、報警電話未記牢;信息傳遞和匯報還有不符合實際的地方;沒有熟練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等。

        (2)應急物資及設施方面

        應急物資(設備)的種類不全、儲備不足,滿足不了各類事故狀態下以及開展應急演練時所需要。

        (3)應急演練培訓工作做的不到位

        基層單位還應該高度重視演練前的培訓環節,通過專業的培訓,使員工掌握正確的應急救援方法和應急處置技能,才能使演練做的更到位。

        (二)問題產生的原因

        1、人員思想認識存在誤區

        部分人員總是把演練與“演戲”等同起來,認為這些都是在走過場、走形式,根本不是真實事故發生的場面,從而從思想上淡化了危機意識。演練中隨隨便便,不緊不慢。沒有根本樹立起“演練即實戰,實戰即演練”和“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理念。

        2、領導重視和參與不夠

        通常演練我們會看到三種現象:第一,凡是領導重視、親自主抓的單位,演練工作就搞的扎實、有實效;相反凡是領導不重視的單位,員工也大多走走過場、應付了事。第二、凡是安全生產搞的好的單位,應急演練工作也抓得到位,而安全工作相對薄弱的單位應急演練工作也一定是落在后面;第三,越是生產任務繁忙的單位,應急演練工作以及安全培訓等工作開展的越及時。這些都表明安全管理(包括應急演練工作)與生產管理絕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工作。只有單位主要領導親自參加、親自組織本單位的演練,親自抓演練前的培訓,親自坐鎮演練現場的指揮,員工就會認真對待,真正重視,從而以正確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到這項工作當中去。

        3、獎罰考核不到位

        俗話說,沒有獎罰就沒有動力。管理者通過對應急演練工作制定標準、檢查考評,獎優罰劣,可以激發員工參與此項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糾正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錯誤觀念和行為,以激發其自身的反省能力,從而獲得經驗教訓,提升自身素質。

        (三)認真落實做好應急演練中的“演”與“練”

        應急演練,顧名思義一是要“演”,二是要“練”。

        1、所謂演,是指演示,就是把應急救援的基本流程演示出來。

        一是要“演”救援經過。要模擬事故發生的起因與救援過程,讓在場的每個人都熟知即將開展的應急救援演練是針對哪種情形,明白如何避開危險源,熟悉危險源特性,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面臨的危機事件,使應急救援演練更加具有指導性。萬一發生類似事故,按照平時的操練處理,才能游刃有余。

        二是要“演”現場氛圍。在平時的演練過程中就要以嚴肅認真、身處險境的態度去面對,演出現場氣氛,演出真實感覺,演出實戰場景。一旦發生事故,才能沉著冷靜應對。

        三是要“演”設備使用。向在場人員示范各類設施、裝備的種類、使用方式、注意事項和自救方法,規范設備使用步驟。發生事故時能夠判斷出設備是否能夠正常使用,確保每個人正確使用安全設施和裝備,把出現誤操作而引發二次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四是要“演”職責分工。演習各部門的職責履行,規范崗位設置。讓所有的人都明確崗位分工,不能像無頭的蒼蠅一樣亂撞,提高救援效率。通過演練重點解決救援時期各組人員工作的銜接問題,練習人與人之間的協調配合,練習物資的取用等環節,都是提高協調作戰能力的關鍵。配合的好,就有可能控制住事態擴大,配合不好就浪費了很多救援的時間,錯過最佳救援時間。

        2、所謂“練”,是指練習,就是把自救互救的基本功練習到位。

        一是要“練”安全警覺。有很多事故發生前有前兆,通過應急演練,讓每位職工熟知事故前的預兆,警示他們出現類似的情況時,應該立刻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通過應急演練,可以讓職工明白事故的危險性,引起職工的重視和危機感,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

        二是要“練”反應能力。事故發生時,職工的疏散速度和救援人員的集結、設備到位、進入危險區并臨時處理事故的速度非常重要。在救援時,每一秒都是“黃金救援時間”,每錯過一秒就有可能發生無可估量的危險,就可能喪失一條寶貴生命,造成原本可避免的損失,因此在應急救援演練時,演練人員要將演練當實戰來“打”,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把心態和意識放在緊急危險狀態中,真正鍛煉反應能力。

        三是要“練”現場指揮。演練過程中,指揮人員肩負重任,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綜合協調指揮能力。作為指揮人員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事件狀況和危害程度弄清楚,如何正確指揮,如何快速決策,如何進行最有效信息傳遞,如何協調調度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及時開展救援活動等,都要不斷從練習中鍛煉提高,達到應對自如。

        四是要“練”應急預案。按照應急預案程序完整的演練一遍,演練結束后要做出評價,并提出書面報告,指出演練存在的問題、預案存在的缺陷。不論哪種方式的演練,目的都是熟悉預案救援程序,鍛煉各種救援能力,發現預案問題,不斷修訂預案,完善預案,避免預案紙上談兵,使它成為具有規范性、系統性、科學性和操作性的預案,能在事故救援中切實發揮作用,拿之能用,用之能行。

        (四)加強應急演練工作的措施保障

        要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急演練的水平和質量,真正達到應急演練的目的和效果,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基礎工作:

        1、經常性的進行有關應急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全體人員的應急意識和安全技能。要將應急培訓納入到本單位年度培訓計劃中,組織各級、各類應急預案和應急知識、技能的培訓。重點培訓各級管理人員應急管理知識和應急指揮能力、應急救援專業人員執行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能力、員工安全操作、應急處置、自救互救以及避險能力,特別應組織好關鍵裝置、要害崗位、重點環節、特殊作業的生產操作人員和施工作業人員的崗前培訓和應急知識、技能培訓。要開展應急預案的宣傳工作,對涉及到相關方、周邊地區公眾的應急預案,應積極與相關方和地方政府協調溝通,將可能產生的危害、相應的防范措施及應急方法等告知相關人員。

        2、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應急預案的修訂編制工作。應急預案編制前,要成立應急預案編制領導小組;收集資料并進行評估;辨識危險源并評價風險;評價能力與資源。然后進行應急預案的編制,編制完成后還要進行組織評審等工作。編制預案時,要充分借鑒國內外同行業、同類事故教訓及歷年來應急工作經驗,尤其要對身邊近幾年來發生的各類典型事故和險情進行歸類匯總和整理,反復分析和查找問題發生的根源,從應對和預防措施方面仔細斟酌,形成應急預案中針對類似事故(事件)和險情的現場處置指南的素材。

        3、加強應急演練的領導和組織工作,提高演練水準,達到應有效果。

        第7篇: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范文

        1.1編制目的

        正確、有效和快速地處理大面積停電事件,最大程度地減少大面積停電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1)本預案適用于國家應對和處理因電力生產重特大事故、電力設施大范圍破壞、嚴重自然災害、電力供應持續危機等引起的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以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構成重大影響和嚴重威脅的大面積停電事件。

        (2)本預案用于規范在電網發生大面積停電事件下,各相關地區、各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社會救援、事故搶險與處置、電力供應恢復等工作。

        (3)本預案中大面積停電是指:電力生產受嚴重自然災害影響或發生重特大事故,引起連鎖反應,造成區域電網、省電網或重要中心城市電網減供負荷而引起的大面積停電事件。

        1.4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電力安全管理,落實事故預防和隱患控制措施,有效防止重特大電力生產事故發生;加強電力設施保護宣傳工作和行政執法力度,提高公眾保護電力設施的意識;協調發電燃料供給,規范電力市場秩序,避免發生電力供應危機;開展大面積停電恢復控制研究,制訂科學有效的電網恢復預案;開展停電救援和緊急處置演習,提高對大面積停電事件處理和應急救援綜合處置能力。

        (2)統一指揮。在國家統一指揮和協調下,通過應急指揮機構和電網調度機構,組織開展事故處理、事故搶險、電網恢復、應急救援、維護社會穩定、恢復生產等各項應急工作。

        (3)分工負責。按照分層分區、統一協調、各負其責的原則建立事故應急處理體系。電網企業按照電網結構和調度管轄范圍,制訂和完善電網應急處理和恢復預案,保證電網盡快恢復供電。發電企業完善保“廠用電”措施,確保機組的啟動能力和電廠自身安全。電力用戶根據重要程度,自備必要的保安措施,避免在突然停電情況下發生次生災害。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按各自職責,組織做好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準備和處置工作。

        (4)保證重點。在電網事故處理和控制中,將保證大電網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各種必要手段,防止事故范圍進一步擴大,防止發生系統性崩潰和瓦解。在電網恢復中,優先保證重要電廠廠用電源和主干網架、重要輸變電設備恢復,提高整個系統恢復速度。在供電恢復中,優先考慮對重點地區、重要城市、重要用戶恢復供電,盡快恢復社會正常秩序。

        2組織機構

        2.1國家應急機構

        2.1.1電網大面積停電應急領導小組

        國家成立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以下簡

        稱應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指揮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2.1.2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電監會安全監管局。

        2.1.3相關部門(應急機構)

        發展改革、公安、財政、鐵道、交通、商務、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部門或單位按照國務院大面積停電應急協調機構、應急領導小組、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和各自職責配合做好大面積停電應急工作。

        2.2地方應急指揮機構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比照國家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結合本地實際制定預案并成立相應的電網大面積停電應急指揮機構,建立和完善相應的電網停電應急救援與處置體系。

        2.3電力調度機構、電力企業、重要用戶

        2.3.1電力調度機構

        各級電力調度機構是電網事故處理的指揮中心,值班調度員是電網事故處理的指揮員,統一指揮調度管轄范圍內的電網事故處理。

        2.3.2電力企業

        有關電網企業、發電企業成立大面積停電應急指揮機構,負責本企業的事故搶險和應急處理工作。

        2.3.3重要用戶

        負責本單位事故搶險和應急處理。

        3事件分級

        按照電網停電范圍和事故嚴重程度,將大面積停電分為Ⅰ級停電事件和Ⅱ級停電事件兩個狀態等級。

        3.1Ⅰ級停電事件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電網進入Ⅰ級停電事件狀態:

        (1)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引起連鎖反應,造成區域電網大面積停電,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30%以上;

        (2)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引起連鎖反應,造成重要政治、經濟中心城市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50%以上;

        (3)因嚴重自然災害引起電力設施大范圍破壞,造成省電網大面積停電,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40%以上,并且造成重要發電廠停電、重要輸變電設備受損,對區域電網、跨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構成嚴重威脅;

        (4)因發電燃料供應短缺等各類原因引起電力供應嚴重危機,造成省電網60%以上容量機組非計劃停機,省電網拉限負荷達到正常值的50%以上,并且對區域電網、跨區電網正常電力供應構成嚴重影響;

        (5)因重要發電廠、重要變電站、重要輸變電設備遭受毀滅性破壞或打擊,造成區域電網大面積停電,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20%以上,對區域電網、跨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構成嚴重威脅。

        3.2Ⅱ級停電事件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電網進入Ⅱ級停電事件狀態:

        (1)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造成區域電網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10%以上,30%以下;

        (2)因電力生產發生重特大事故,造成重要政治、經濟中心城市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20%以上,50%以下;

        (3)因嚴重自然災害引起電力設施大范圍破壞,造成省電網減供負荷達到事故前總負荷的20%以上,40%以下;

        (4)因發電燃料供應短缺等各類原因引起電力供應危機,造成省電網40%以上,60%以下容量機組非計劃停機。

        4應急響應

        4.1Ⅰ級停電事件響應

        4.1.1事件報告

        (1)發生Ⅰ級停電事件時,電網企業應急指揮機構應將停電范圍、停電負荷、發展趨勢等有關情況立即報告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2)應急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召開緊急會議,就有關重大應急問題作出決策和部署,并將有關情況向國務院匯報。同時宣布啟動預案。

        4.1.2事件通告

        (1)發生Ⅰ級停電事件后,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召集有關部門(單位),就事故影響范圍、發展過程、搶險進度、預計恢復時間等內容及時通報,使有關部門(單位)和公眾對停電情況有客觀的認識和了解。在Ⅰ級停電事件應急狀態宣布解除后,及時向有關部門(單位)和公眾通報信息。

        (2)在大面積停電期間,要加強信息和輿論宣傳工作,各級政府要積極組織力量,發動群眾,堅決打擊造謠惑眾、散布謠言、哄抬物價、偷盜搶劫等各種違法違紀行為,減少公眾恐慌情緒,維護社會穩定。

        4.l.3應急處置

        (1)電網與供電恢復:發生Ⅰ級停電事件后,電力調度機構和有關電力企業要盡快恢復電網運行和電力供應。

        ——在電網恢復過程中,電力調度機構負責協調電網、電廠、用戶之間的電氣操作、機組啟動、用電恢復,保證電網安全穩定留有必要裕度。在條件具備時,優先恢復重點地區、重要城市、重要用戶的電力供應。

        ——在電網恢復過程中,各發電廠嚴格按照電力調度命令恢復機組并網運行,調整發電出力。

        ——在供電恢復過程中,各電力用戶嚴格按照調度計劃分時分步地恢復用電。

        (2)社會應急:發生Ⅰ級停電事件后,受影響或受波及的地方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各類電力用戶要按職責分工立即行動,組織開展社會停電應急救援與處置工作。

        ——對停電后易造成重大影響和生命財產損失的單位、設施等電力用戶,按照有關技術要求迅速啟動保安電源,避免造成更大影響和損失。

        ——地鐵、機場、高層建筑、商場、影劇院、體育場(館)等各類人員聚集場所的電力用戶,停電后應迅速啟用應急照明,組織人員有組織、有秩序地集中或疏散,確保所有人員人身安全。

        ——公安、武警等部門在發生停電的地區要加強對關系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點單位的安全保衛工作,加強社會巡邏防范工作,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穩定。

        ——消防部門做好各項滅火救援應急準備工作,及時撲滅大面積停電期間發生的各類火災。

        ——交通管理部門組織力量,加強停電地區道路交通指揮和疏導,緩解交通堵塞,避免出現交通混亂,保障各項應急工作的正常進行。

        ——物資供應部門要迅速組織有關應急物資的加工、生產、運輸和銷售,保證居民在停電期間的基本生活資料供給。

        ——停電地區各類電力用戶要及時啟動相應停電預案,有效防止各種次生災害的發生。

        ——電力企業迅速組織力量開展事故搶險救災,修復被損電力設施,恢復災區電力供應工作。

        4.1.4應急結束

        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下,應急領導小組經研究決定宣布解除Ⅰ級停電事件狀態:

        (1)電網主干網架基本恢復正常接線方式,電網運行參數保持在穩定限額之內,主要發電廠機組運行穩定;

        (2)停電負荷恢復80%以上,重點地區、重要城市負荷恢復90%以上;

        (3)發電燃料恢復正常供應、發電機組恢復運行,燃料儲備基本達到規定要求;

        (4)無其他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正常電力供應存在重大影響或嚴重威脅的事件。

        4.2Ⅱ級停電事件響應

        發生Ⅱ級停電事件時,由電網企業應急指揮機構和省級人民政府就有關應急問題作出決策和部署,按本級應急處置預案進行處置,同時立即將有關情況向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

        對Ⅱ級停電事件,由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或經授權的地方政府與電監會區域電監局共同負責通報事故情況,事故信息。

        5應急保障

        5.1技術保障

        全面加強技術支持部門的應急基礎保障工作。電力管理部門應聘請電力生產、管理、科研等各方面專家,組成大面積停電處置專家咨詢小組,對應急處置進行技術咨詢和決策支持。電力企業應認真分析和研究電網大面積停電可能造成的社會危害和損失,增加技術投入,研究、學習國際先進經驗,不斷完善電網大面積停電應急技術保障體系。

        5.2裝備保障

        各相關地區、各有關部門以及電力企業在積極利用現有裝備的基礎上,根據應急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救援裝備數據庫和調用制度,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各應急指揮機構應掌握各專業的應急救援裝備的儲備情況,并保證救援裝備始終處在隨時可正常使用的狀態。

        5.3人員保障

        加強電力企業的電力調度、運行值班、搶修維護、生產管理、事故救援隊伍建設,通過日常技能培訓和模擬演練等手段提高各類人員的業務素質、技術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6宣傳、培訓和演習

        6.1宣傳

        各電力企業和重要電力用戶應對全體員工加強防范事故的安全生產教育和應急救援教育,并通過各種新聞媒體向全社會宣傳出現大面積停電的緊急情況下如何采取正確措施處置,增強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

        6.2培訓

        各電力企業和重要電力用戶應認真組織員工對應急預案的學習和演練,并通過專業人員的技術交流和研討,提高應急救援的業務知識水平。

        6.3演習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至少每年協調組織一次應急聯合演習,加強和完善各電力企業之間的協調配合工作。各電力企業應根據自身特點,定期組織本企業的應急救援演習。

        7信息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事故信息統一對外,并負責擬定信息方案,及時采用適當方式信息,組織報道。

        8后期處置

        8.1事故調查

        大面積停電之后,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各相關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配合調查組的工作,客觀、公正、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發生過程、恢復情況、事故損失等。

        事故調查應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有機結合。事故調查組到達現場后應認真聽取現場應急處置工作情況介紹,并與現場應急指揮機構協調,參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事故調查工作包括:調查組的組成,應急救援情況的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技術分析,事故原因的判定,事故性質和責任的查明,編寫事故調查報告,提出安全預防措施建議。

        8.2改進措施

        (1)大面積停電之后,電力企業應及時組織生產、運行、科研等部門聯合攻關,研究事故發生機理,分析事故發展過程,吸取事故教訓,提出具體措施,進一步完善和改進電力應急預案。

        (2)各相關地區、各有關部門應及時總結社會應急救援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社會停電應急救援、事故搶險與緊急處置體系。

        9附則

        9.1預案管理與更新

        隨著應急救援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部門職責或應急資源發生變化,以及實施過程中發現存在問題或出現的情況,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

        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第8篇: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范文

        一、充分認識管道維護工作的主要性

        石油天燃氣是國家主要的戰略資源,石油天燃氣管道維護工作事關國家動力保證和發展不變大局。《石油天燃氣管道維護法》的執行,對進一步保證石油天燃氣保送安全和公共安全,維護國家動力安全具有主要意義和效果。我縣是石油天燃氣管道里程長、保送量大的主要區域,承當著向、等地的天燃氣和制品油保送任務,各級相關部分和企業必然要站在保證國家動力安全、維護發展不變大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管道維護工作的主要性,認真貫徹《石油天燃氣管道維護法》,保證我縣境內管道安全疏通。

        二、指導思想和總體工作目的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具體貫實《管道維護法》為總抓手,以增強監管責任、疏通溝通渠道、創新工作機制、維護運轉次序為重點,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分級治理、各負其責、專業維護和社會維護結合的準則,加大工作力度,依法律范維護和監管行為,切實保證石油天燃氣管道的平穩運轉,保證國家動力大動脈的安全疏通。

        (二)總體目的:落實管道安全責任制,完善管道設備維護工作長效機制,疏通溝通渠道,增強監管責任,規范監管行為,著力處理影響管道安全的突出問題,增強對管道沿線群眾的宣布道育,保證動力安全。

        三、管道近況及維護范圍

        (一)天燃氣主管道。全縣境內天燃氣主管道總長75.077KM。其中包括:1、陜京二線輸氣管道。2005年8月建成通氣,總長36.77KM,管徑1016mm,管壓10Mpa,年輸氣才能170億立方米,路過辛莊鄉、小作鎮、石街市陘礦區(1公里)、孫莊鄉。2、陜京三線輸氣管道。年12月建成通氣,長度38.3KM,與陜京二線基本并行,管徑1016mm,管壓10Mpa,年輸氣才能150億立方米。路過辛莊鄉、小作鎮、南陘鄉、孫莊鄉。3、陜京三線輸氣管道支線,估計年12月建成。長度18.3KM,管徑219mm,管壓6.3Mpa,年輸氣才能3億立方米。路過孫莊鄉、威州鎮、微水鎮。4、陜京三線輸氣管道支線城區管網管道。管壓0.4Mpa,管徑325mm,路過微水鎮、城區。

        (二)制品油主管道。全縣境內輸油主管道總長42KM,2007年建成投用,管徑355.6mm,管壓12.5Mpa,年輸油才能321萬噸,路過吳家窯鄉、南王莊鄉、南障城鎮。

        四、首要職責及任務

        (一)縣管道維護和監督工作指導小組:組織協調全縣管道維護等嚴重問題,組織批示應急救援工作。

        (二)縣管道維護和監督工作指導小組辦公室:把握全縣轄區內管道近況,已建輸油氣管道建設結構、建設質量、維護范圍、維護要求、安全運轉、應急救援等狀況,為管道維護和監管供應具體、精確的基本材料;指導監督各鄉(鎮)縣政府及有關單位實行管道維護任務;負責把握處置突發事情的具體狀況;制訂縣石油天燃氣管道突發事情應急預案。

        (三)各鄉(鎮)人民縣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管道設備維護和監管負總責。各鄉(鎮)人民縣政府管道維護主管部分負責制訂本區域內石油天燃氣管道突發事情應急預案并處置突發事情;依法查處風險管道安全的違法行為;組織對沿線群眾進行管道設備安全維護的宣布道育,并負責協調停決管道設備巡查、維修和事故搶修時的暫時用地等事項。

        (四)縣安監局:負責督促石油天燃氣企業落實管道設備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生產運轉安全防護辦法,整治事故隱患,監督檢查管道運轉生產安全狀況,組織或許參加管道設備事故搶險和事故救援工作,依照有關規則做好生產安全事故的上報工作。負責縣縣政府受權的生產安全事故查詢處置牽頭組織工作,參加或共同有關部分對其他非生產安全事故的查詢。

        (五)縣公安局:負責重點區域、重點地段的管道安全防備工作,嚴厲治理,嚴厲監控;依法查處侵犯、毀壞、偷盜、哄搶等風險管道設備安全的行為;負責突發事情現場交通控制和維持現場次序,依據需求組織群眾分散、避免次惹事故,組織消防部分參加管道設備安全事故的搶險、現場戒備和事故查詢處置工作。

        (六)縣住建局:負責督促城市門站以內管道燃氣企業落實管道設備安全維護和運轉工作,依法查處風險管道安全的違法行為;會同安監、環保等部分對治理建設選線方案的審核;對符合城鄉規劃的,依法歸入本地城鄉規劃。

        (七)縣國土局:負責依法查處各類違法用地的行為。協調停決有關管道設備巡查、維修和事故搶修時的暫時用地。

        (八)縣交通運輸局:負責道路施工時管道的安全,保證管道設備巡查、維修和事故搶修時道路的疏通等工作。

        (九)縣環保局:負責管道突發事情形成情況污染和生態風險區域及風險水平監測,并組織專家進行評價,提出處置建議。

        (十)縣監察局:負責查處相關部分不實行管道維護職責的行為,參加管道突發事情的查詢處置工作。

        (十一)縣林業局:負責避免在管道安全維護范圍內植樹造林及栽種深根作物等風險管道設備安全的行為。

        (十二)縣水務局:負責協調石油天燃氣管道企業和有關部分做好水土堅持等工作。

        (十三)縣質監局:負責組織專家對應急救援及現場處置進行專業技能指導。

        (十四)縣消防大隊:負責管道設備安全事故救援方案的制訂、搶險工作,參加事故查詢工作。

        (十五)石油天燃氣管道運營企業:是管道生產安全的責任主體,是管道安全第一責任人。要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構建自我約束、繼續改良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嚴厲執行管道設備運轉操作規程,堅持安全檢查、維修維護、事故搶修等安全治理準則;設置分明的安全維護標記,裝備專職人員巡回檢查;設立并向社會搶修電話,執行24小時價班;制訂應急預案,實時掃除、處置毛病和事故。

        五、工作要求

        (一)增強組織指導。各相關鄉(鎮)縣政府要依照《管道維護法》要求,明確主管部分,成立響應的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職責。首要指導親身抓,分擔指導詳細抓,堅持起“縣政府指導、部分聯動、地企結合、群眾參加監督”的安全防護工作機制,的確增強對管道維護工作的組織指導,構成管道維護工作的長效機制。要將維護工作列入主要議事日程,按期研討部署,協調停決工作中的嚴重問題,具體落實管道維護工作的各項辦法,把管道維護工作做細、做實,保證人民生命財富安全。

        (二)嚴厲落實主體責任。石油天燃氣管道企業是安全生產責任的責任主體,是第一責任人,要積極共同縣政府和有關部分的監管,切實實行好管道維護和安全運轉的責任。要進一步增強內部治理,加大技防和安保經費投入,切實健全和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準則,增強安全生產責任,做到警鐘長鳴,長抓不懈,嚴厲防備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要真正堅持一支高本質的管道巡護隊伍,加大力度,創新工作,完成有用的管道維護。

        (三)增強溝通協調。各級縣政府管道維護主管部分要與有關部分和石油天燃氣管道企業實時溝通,進一步摸清本轄區內管道近況,把握已建輸油氣管道建設結構、建設質量、維護范圍、維護要求、安全運轉、應急救援等狀況,為管道的維護監管供應具體、精確的基本材料。管道企業要自動向本地縣政府匯報工作,提交管道隱患整治目次,親密共同,實時處置影響管道安全的各類問題,一起做好管道安全維護工作。

        (四)增強指導檢查。各級各有關部分要增強共同、通力協作、分工負責,構成合力,要本著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實管道維護工作的指導,采取有用辦法,協助企業處理工作中呈現的實踐堅苦和詳細問題,堅持健全事故隱患排查管治準則、嚴重事故隱患申報準則和事故隱患排查管治責任制。對排查確認的各類事故隱患,要認真制訂完好改辦法,做到責任、辦法、資金、時間及應急預案“五落實”。對嚴重事故隱患排查管治不力的,要依法依規追查責任。要進一步增強管道安全信息化建設,堅持健全長途監控系統。完善安全結合督導工作機制,按期召開工作例會,分析存在的問題和緣由,研討探究監督治理工作辦法和方法,切實把監督治理工作落實到實處。嚴厲執行嚴重安全隱患整改指令督導準則,對重點事情和問題較多的管段下發《嚴重安全隱患整改指令書》,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五)大力清算違章占壓。針對違章占壓觸及面廣、牽扯好處復雜、清算難度大的特點,要本著“先易后難”的準則,有方案、有步調地清算違章占壓。對人口密集、占壓嚴厲、風險性大的占壓點,石油天燃氣管道企業要與本地縣政府管道維護主管部分一起研討辦法,組織力量集中整治。要積極探究由縣政府統一組織,主管部分牽頭,企業親密共同,集中清算整治違章占壓的有用方法,徹底消除管道占壓存在的安全隱患。

        (六)執行新建占壓申報準則。因為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加速,新的違章占壓隨時都能夠發生。石油天燃氣管道企業要增強巡護,一旦發現新建違章占壓,要實時申報本地縣政府管道維護主管部分,還抄報縣、市管道維護主管部分要會同石油天燃氣管道企業采取切實有用辦法,果斷避免新建違章占壓。

        (七)杜絕第三方施工毀壞。在管道安全維護范圍內進行施工,建設單位和個人要事前申報本地縣政府管道維護主管部分,本地縣政府管道維護主管部分要責成施工單位制訂管道安全維護方案,采取響應的維護辦法。石油天燃氣管道企業要安排專人負責到現場進行監督指導,24小時價班看管,保證不發生問題。管道沿線縣政府和有關部分在規劃審批項目,以及從事房屋、道路橋梁等建設工程施工時,要充分思索對管道安全的影響,新建或改擴建項目,如觸及管道安全,應約請安全監管部分和石油天燃氣管道企業參與項目審查。

        (八)加大對毀壞管道行為的打擊力度。各級縣政府管道維護主管部分要依照《管道維護法》規則,與公安、國土、安監等部分共同,積極采取有用辦法保證管道設備安全,實時組織有關部分避免、查處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侵犯、毀壞、偷盜、哄搶管道設備和管道保送的石油、天燃氣以及其他風險管道設備安全的行為。

        第9篇:對應急救援工作的認識范文

        一、背景分析:機遇與挑戰雙重變奏中的公共消防行政

        受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的公共消防行政將呈現出機遇與挑戰相互交織的雙重變奏局面。

        (一)經濟總量的迅速增長既給消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的經濟總量將呈現出持續增長的發展勢頭。這樣的發展態勢給消防工作帶來的機遇表現在:從政府部門到社會各界,以至廣大普通人民群眾,在主觀方面都迫切要求強化消防工作,保護發展成果和個人財富,在客觀方面則是社會財富的持續增長為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帶來的挑戰表現在:社會財富進一步增加,城市規模進一步擴大,可預知和不可預知的消防安全風險必將進一步增多,高層、地下、大空間、異型等特殊建筑以及石油、化工等特殊企業必將大量涌現,火災勢必存在一個潛在的上升空間,持續確保火災形勢平穩難度很大。

        (二)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既給消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計劃經濟時期,城市的單位和農村的是社會管理的最主要載體”,①是社會構成的基本單元,整個社會呈現出高度的整體性。改革開放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原先的“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形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和利益單元的個體化。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方面,個體工商戶、個體經營戶等“社會人”成為了獨立的利益單元,必須自主經營、自負贏虧,對自己的財產負責,相對比作為“單位人”時更加關注自身的消防安全;另一方面,消防部門面臨的監管面大大增加,如何改革消防工作模式,拓展消防管理主體,創新消防管理方式,怎樣發揮社區以及農村村委會等組織在消防工作中的作用,確保將消防服務運送到基層一線,面臨著新的挑戰。

        (三)文化環境的深刻變遷既給消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受中國傳統文化及計劃經濟體制影響,中國公民長期以來對行政權力習慣服從,普遍具有“父母官”情節,給政府部門以行政命令方式實施行政管理提供了得心應手的文化和心理“土壤”。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社會組織形式日益多樣化,價值觀念日趨多元化,公民的自主意識、權利意識、法治意識大大增強,促使人們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其它社會生活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被視為天然合理的政府行為方式,現在可能要面臨公眾的理性審視,甚至可能會因為不合理而受到公眾的拒絕。在此背景下,如何根據文化環境的深刻變遷,合理調整消防行政行為方式,規范消防行政執法,提高消防行政效率,增強消防執法公信力,盡可能減少消防行政阻力,最大限度取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理認同,既是新的機遇,又是新的挑戰。

        (四)消防部隊的職能拓展既給消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

        《消防法》修訂實施后,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職能成為了消防部隊的法定職能。這一重大修訂總體上符合消防工作的發展趨勢,但也形成了機遇與挑戰共存的局面。一方面,這一修訂使消防事業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為加強車輛器材裝備等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為消防硬實力創造了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消防部隊的任務,如何憑借現有警力和技戰術水平有效履行法定的防火、滅火和應急救援職能任務,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需要不斷探索、深入實踐。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發展環境,要求政府部門必須搶占先機,先行一步,在挑戰因素還沒有全面聚合爆發時,著力創新消防治理模式,提升消防綜合實力,提前做好打大仗、搶大險的準備工作,在機遇與挑戰的雙重變奏中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

        二、總體遵循:走契合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和消防工作發展規律的科學發展之路

        從根本上說,消防工作是一項服務性、保障性的工作,必須服從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服從服務于百姓民生。同時,消防工作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特點,不能完全背離消防工作規律來謀劃部署工作任務。我國著名哲學和思想史研究專家李澤厚指出:“……中國人的思維總喜歡要求科學直接為社會生活服務,因而,科學常常變成或只是技術,對科學的獨立意義、獨立力量,對科學本身思辨的完備等等,便不夠注意。”②消防工作發展中也存在類似的現象。由于消防部隊作為軍隊的特殊性以及火災的高度敏感性,近年來,消防行為動輒被上升為政治行為,容易陷入“泛政治化”的窠臼,一定程度上存在與消防工作規律相疏離的現象,即通常只注重強調消防工作為政治和經濟社會服務,對消防工作本身的發展規律、對消防學科體系研究得不深不透,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消防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有鑒于此,推進消防工作發展,總體上必須契合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和消防工作自身的客觀規律,具體而言需要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遵循一個規律:遵循消防工作社會化這個規律

        這是多年來公安消防部門一直堅持和宣傳的理念,修訂實施后的《消防法》已將其上升為消防工作原則。但是,一種理念或一個規定從紙面到付諸行動,尚有一段距離。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消防工作社會化還遠遠沒有達到深入人心的程度。在思想方面,表現在有些社會單位和個人沒有認識到自己應負的消防安全責任,認為消防工作僅僅是消防部門的事;在行為方面,表現在有些單位和個人雖然認識到自己應負的消防安全責任,但是卻怠于履行責任。當前,在應急救援已成為公安消防部隊法定職能的前提之下,不遺余力地推動消防工作社會化進程,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針對我國消防警力有限而民力無窮的突出特點,只有堅定不移而又積極穩妥地推動消防自逐步回歸社會,著力提升社會消防安全自治能力,才是做好消防工作的正道。反之,如果還是由消防部門對消防工作大包大攬,實屬越俎代庖之舉,消防官兵疲于奔命不說,對于提升全社會的整體公共消防安全水平實無益處。當然,消防部門也不可能完全推卸責任,只是要把責任落實到《消防法》規定的監督管理上面,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堅決遏制重特大火災尤其是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上面。

        (二)提升兩種實力:提升硬實力和軟實力

        消防硬實力與軟實力的關系和發展歷程,類似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和發展歷程。在物質基礎還極為薄弱的情況下,先要致力于發展物質文明,而當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必須堅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消防硬實力與軟實力也是一樣,如果只偏重某一方面,是難以提升全社會的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客觀地看待,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總量的持續增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消防裝備等硬實力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長,而全社會對消防工作的認知程度、公民消防安全素質等軟實力則還相對較為落后。從多年來的消防工作實踐看,火災的發生雖然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方面的原因,但絕大部分火災都是因人類的生產、生活而引發的,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人是最大的火災隱患。有鑒于此,必須堅持消防硬實力與軟實力并重,在堅持不懈地抓好消防硬實力發展的同時,采取實施消防人才工程、公民消防安全素質工程等舉措,著力提升消防軟實力,通過軟硬結合,提升全社會的消防安全綜合實力。

        (三)避免三種傾向:避免只務虛不務實的傾向、只務實不務虛的傾向、務實與務虛“兩張皮”的傾向

        只務虛不務實表現在常常以發文代替工作。應該說,消防局、總隊、支隊作為三級機關,發文是一種必要的工作手段,但是如果要求基層大隊也必須對上級發的每一個文件都套發一個,就是典型的務虛不務實的表現,因為基層大隊工作的關鍵在于結合實際抓好落實。只務實不務虛主要是指只注重埋頭苦干、不注重總結宣傳,致使一些好的做法沒有上升為經驗、沒有形成長效機制,這在支隊、基層大中隊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務實與務虛“兩張皮”,簡單的說,就是做的與說的不一致,結果是做得好的沒總結宣傳好,說得好的又沒有反映實際工作情況。正確的做法是在實干的基礎上總結提煉,上升為可供部隊學習借鑒的經驗做法。

        三、趨向探索:從管制型消防向治理型消防邁進

        近年來,在全球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中,治理成為了國際社會科學中最時髦的術語之一,尤其是在政治學和行政學領域,更是作為熱門詞匯隨處使用。治理與統治的區別在于:從主體來看,治理的主體是多元的,既可以是公共部門,也可以是私人機構,還可以是公共部門與私人機構的合作,而統治的主體則必然是社會的公共機構;從權力運行的向度來看,統治的權力運行方向總是自上而下的,而治理則是一個上下互動的管理過程。主張用治理代替統治,是因為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中,既存在市場的失靈,又存在國家的失靈,只有廣泛發揮政府、市場等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施行綜合治理,方能奏效。當然,治理也有效力高低之分,因此有學者提出了善治理論③。公共消防行政作為一種特殊的行政行為,既需要國家的主導,又涉及到社會各個層面,與每個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有綜合利用各種資源,不斷拓展消防治理主體,創新消防治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當前,推動公共消防行政從管制型向治理型邁進,重點要從以下八個方面努力。

        (一)消防責任立體化

        數千年來,中國社會一直處于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形態,在此社會形態中生活的中國人形成了一種封閉型人格,與現代工業社會的流動型人格相對應。這種封閉型人格表現在傳統中國人對公共事務缺乏興趣,參與性不強,所謂“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就是這一性格的突出寫照④。而火災作為一種不確定的風險,恰恰需要一定范圍的人群實施集體預防,只要有一人或者數人防范不到位,都有可能引發災難,因而常常容易陷入預防不足的困境⑤。進入近現代以來,隨著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變遷,社會文化和心理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數千年的傳統還是發揮著潛在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在廣大農村地區尤為明顯。因此,提升火災風險防范水平,最大可能減少火災的發生,關鍵在于在全社會構建立體化的消防安全責任網格。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原則,就是對政府、部門、單位和公民消防安全責任的具體規定。這四個層次主體的責任互有區分,互為補充,缺一不可。在落實政府責任方面,關鍵在于牢固安全發展理念,切實加大消防投入,絕不能以犧牲公共消防安全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發展;在落實部門責任方面,關鍵在于消除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門一家之事的錯誤觀念,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形成各部門抓消防工作的合力;在落實單位責任方面,關鍵在于按照權責明確的要求,牢固樹立業責自負的意識,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在落實公民消防安全責任方面,關鍵在于培養廣大公民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識,使大家都參與到消防工作中來,真正形成全民消防的工作格局。

        (二)治理主體多元化

        在傳統公共行政模式中,行政權力只能由政府來行使,政府包辦了所有公共事務。體現在公共消防行政中,政府充當了管家和保姆的角色,包攬了從政府到單位和個人的消防安全事務。在這種公共消防行政模式下,一方面,政府大包大攬,不堪重負,另一方面,單位和公民個人的消防安全責任缺失,隱患不斷,造成了政府在消防工作領域的高成本低效益局面。久而久之,政府成為萬能政府,社會的消防安全自治能力喪失怠盡,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坐等政府來消除消防安全隱患,坐等消防隊來撲救火災的等、靠、要現象。推動公共消防行政由管制型向治理型邁進,意味著政府不再是消防治理的唯一主體,還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市場等因素在消防安全治理中的作用,實現單純由政府包辦消防向政府與社會和市場合辦消防模式的轉變,進一步優化消防資源配置。要堅持統放結合的原則,對必須由政府承擔的責任,各級政府要堅決承擔起來,尤其是中央政府必須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力爭使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城市和農村的公共消防資源配置基本公平;而政府既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項,要堅決剝離出去,由市場和社會承擔起來。要積極穩妥地鼓勵中介組織參與社會消防管理服務工作,改變目前消防中介組織泛行政化的不良傾向,切實發揮其在消防產品質量認證、消防設施檢測、消防安全監測、消防安全評估、消防技術咨詢、消防職業技術鑒定等方面的作用。要用好經濟、保險、信貸、稅收等杠桿,督促單位強化自身消防安全風險管理。尤其要注重發揮保險的經濟補償和輔助社會管理功能,提高火災風險管理水平和災后救濟能力。

        (三)力量建設多樣化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鑒于消防現役警力增長速度遠遠不能滿足消防工作需要的現實,必須堅持現役消防力量和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兩條腿走路的消防力量發展模式。國家有關部門對于發展多種形式消防隊伍,也是有著明確認識的。但是,盡管近年來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表面上看起來轟轟烈烈,但是在建、養、訓、管、用方面,全國各地都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綜合起來看,主要有隊員經濟收入過低、缺乏歸屬感、沒有前景和出路、隊伍性質不明確、隊伍管理機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問題。解決這些困難和問題,必須從頂層設計入手,出臺切實管用的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為多種形式消防隊伍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法規、政策保障,避免長期處于低層次徘徊甚至停滯不前的不良狀態,切實發揮這支隊伍在火災撲救和應急救援中應有的作用。

        (四)城鄉防控一體化

        中國長期以來實行的城鄉分治政策,客觀上導致城鄉之間公共消防資源配置不合理。無論從消防力量的分布、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公民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機會等哪一方面進行考察,農村都遠遠落后于城市,甚至很多農村地區完全處于公共消防服務的真空區,火災防控基礎十分薄弱。盡可能縮小城鄉差別,為城鄉公民提供基本均等的公共消防安全服務,是政府應盡的義務。要著力推進城鄉公共消防資源的公平配置,盡快消除實現城鄉公共消防服務均等化的體制和制度障礙,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公共消防服務供給機制。要著力改變農村公共消防產品主要由農民自己供給、城市公共消防產品由政府負擔的不合理現狀,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村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把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轉向農村,結合扶貧開發、村莊整治、農村電網改造以及鄉村公路、人畜飲水、沼氣、信息等工程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公共消防設施。要加大對農村的消防宣傳教育力度。目前的消防宣傳教育主要集中在城市,偶爾延伸到農村。農民群體整體文化素質本身就低于城市居民,掌握的消防安全知識也就偏少。把宣傳的重點轉向廣大農村地區,一方面有利于增加農民的消防安全知識,提高消防安全素質,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彌補由于專業消防力量無法覆蓋農村而導致的消防服務欠賬。

        (五)監督執法規范化

        中央政法委、公安部部署開展“三項重點工作”(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和“三項建設”(公安信息化建設、執法規范化建設、和諧警民關系建設)以來,公安機關各警種都在積極尋找切入點和突破口。經過一年多來的探索實踐,執法規范化建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成為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從“三項重點工作”來看,公正廉潔執法不僅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關鍵,本身也可以是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內容;從“三項建設”來看,信息化建設是手段,執法規范化是要求,和諧警民關系是目的。從消防工作職能來看,滅火和應急救援是直接為人民群眾提供服務的工作,深受群眾擁護,而在消防監督執法領域,只要稍稍出點差錯,就會損害在滅火和應急救援工作中積累起來的良好聲譽。因此,抓好執法規范化建設,直接關系到消防工作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的地位和聲望。這是從消防工作領域內部來看待執法規范化建設的。從整個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的層面看,還必須把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置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個大前提下來看待。隨著法治建設進程的進一步推進,過去盛行的經驗型執法、粗放型執法必然要向規范化執法轉變,才能適應法治建設的根本要求,才符合社會發展的根本趨勢。

        (六)隱患整治常態化

        近年來,為遏制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發生,全國消防部隊常常是全警動員,全力以赴,大規模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尤其是在某一行業、某一領域發生重特大火災后,都要在全國部署開展專項行動。這種運動式的執法方式是典型的“雙刃劍”,一方面,通過大規模專項整治,消除了一些火災隱患,對穩定火災形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這種一陣風式非常規執法方式破壞了正常的執法秩序,不僅使基層官兵疲于奔命,而且有擾民嫌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的正常生活秩序。必須堅持解決現實斗爭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既要通過采取專項整治等非常措施,解決好消防現實斗爭問題,全力確保火災形勢平穩,又要逐步走出運動式執法的怪圈,構建火災隱患整治長效機制,實現隱患整治由運動化向常態化轉變。

        (七)滅火救援專業化

        《消防法》修訂實施后,將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日常性應急救援工作納入到消防部隊的法定職能里面來,進一步拓展了職能范圍。應該說,這是符合消防工作基本規律和國際慣例的。但是,在警力嚴重不足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履行新“統”進來這一部分法定職能,如何應對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高層、地下建筑以及異型大空間建筑火災、石油化工火災等現代火災,是擺在各級公安消防部隊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當前,必須結合消防部隊職能拓展的要求,立足疑難、復雜條件下的滅火救援任務,瞄準重大災害事故應急處置任務,強化基地化、模擬化、實戰化訓練,組織開展滅火搶險救援戰例和特殊火災撲救等重點課題戰術研究,提高部隊初戰控制、協同配合、組織指揮、攻堅作戰能力。要加強戰訓基礎建設,開展重大危險源火災風險及危害評估工作,完善跨區域作戰、災害事故類型和重點單位滅火救援預案,形成滅火救援數字化預案體系。要加快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建設,組織開展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特種疑難災害事故處置等專業培訓,著力應對高層建筑、地下建筑、危險化學品泄漏和地震災害、交通事故處置等任務。要著力加強部隊人員、裝備建設,不斷推進滅火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提升專業化水平,增強履職能力,使消防部隊切實承擔起以火災撲救、重大災害事故和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任務。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亚洲尤物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中文综合 | 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