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加強企業規章制度建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企業制度;建設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10-000-01
規章制度建設是企業長期的基礎管理工作之一,是內部控制體系貫徹執行的保障,同時它也是對企業各項管理工作和生產要素組合所做的規定,是企業成員必須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和行為準則,是實現一切管理活動的手段和載體。為了加強制度建設,堅持“簡明、實用、系統、高效”的原則,是企業加速推進制度建設步伐的根本。
一、一些企業制度建設管理現狀
本文就制度建設情況對一些公司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這些公司在基于內控體系建設的情況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規章制度體系。但從執行層面上看,存在以下問題:
(一)業務領域制度缺失比較嚴重
有效制度覆蓋不全面,另有一部分制度在用,但沒有以正式文件形式下發執行,缺乏一定的效力。
(二)現行制度缺乏統一的管理
由于管理權限分散,沒有負責規章制度整體規劃和綜合管理的職能部門,各業務部門都可以獨立地制度,不可避免地出現從自身業務需求出發考慮管理要素和條款內容的情況,導致制度的局部功能大于整體功能,沒有形成管理的合力。
(三)管理層級多
從制度的制定與渠道看,大部分企業分為公司、公司機關、基層單位、生產單元等4個層級。各個層級制定制度的標準和程序不統一,公司級別的制度沒有自己的制度程序,參照公文進行管理,基層單位和生產單元的制度在管理上缺乏統一的規范,編寫和缺乏統一的標準。
(四)規章制度內容的可操作性不強
有的制度規定程序復雜,不夠簡潔實用,有的制度一經出臺,長期不進行修訂,不能支持實際工作。由于缺乏統一的管理,部分規章制度存在錯位、交叉和職能真空。
(五)規章制度的落實執行不到位
規章制度一經出臺,就明確了企業運營的秩序和規則,但由于相應的培訓宣傳不同步,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監督機制不配套,導致制度的實際執行效力弱化,企業內部仍存在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現象,按章辦事、依法合規的意識和氛圍還沒有有效建立。
針對以上問題,企業需要從全局出發,立足頂層設計,構建科學規范的規章制度管理體系。
二、立足頂層設計,建立科學規范的體系制度
整體結構:統領發展戰略,強化頂層設計,集中強化管理,努力實現戰略保障和法律合規功能。具體為:
公司層面:以《制度管理辦法》為依據,加強制度的管理;
二級單位:主要作為總部制度的具體貫徹執行者,不再單獨制度。
在制度的管理上,實現集中管理:進一步加強規章制度歸口管理,嚴格把關管理程序。
(一)制定詳細《規章制度管理細則》,實現歸口管理
在制度的審查程序上,本著先立項再審核的原則,把好立項關。立項階段:立項部門需要提出立項申請,說明立項的原因、依據等,經領導審核通過后方可立項。審查、審定與頒布階段:首先進行沖突性和專業審查,其次根據制度內容進行專業辦公會審查或經理辦公會審查,為保證制度的效力,審查通過的制度以紅頭文件形式下發執行,使制度的設立過程更加嚴謹。
在制度的監督執行上,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監察力度。業務部門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對照制度檢查執行情況,是否按章行事,是否履行簽字審批程序,是否做到了有效授權,同時也要定期檢查制度是否跟得上形式的發展,能否滿足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制度進行時時的修改;審計監察部門要充分發揮監察職能,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同時以公司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為載體,對制度的實際執行效果進行客觀記錄和評估,以發現執行效果偏差。針對檢查考核結果,對制度落實不到位情況進行查處,對規章制度本身的不足進行調整,實現規章制度的自我改良和完善,有效提高制度執行力。
(二)編撰《規章制度手冊大綱》,構建科學化、規范化的制度結構體系
通過加強對各職能部門業務的綜合分析,按照少而精的原則構建制度體系,并在相應制度結構上進行配套整合與優化,形成《制度手冊編撰大綱》。
從結構設置上,《大綱》由“部分―篇―章”三層結構組成。
該制度手冊編撰大綱將為公司搭建起未來規章制度體系的框架,為體系規范奠定基礎。
(三)完善制度計劃管理,確保清理整合工作有序進行
結合《規章制度手冊編撰大綱》確定體系架構和規范要求,按照優化結構、完善體系、控制數量、提高質量的要求,結合自身生產管理特點,制定分階段建設規劃和目標,保證各項工作有章可循。
在制定制度計劃時,要充分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逐一對照手冊編撰大綱,結合各部室的職能定位,系統梳理現有制度,確認是否有遺漏的制度,是否存在職能真空的情況。
2.結合內控測試發現的問題,就流程涉及的需要完善和修訂的制度列入制度建設計劃。
3.公司領導在各類會議中明確要求建立或完善的制度內容;
4.年度重點關注的工作,尤其缺乏制度支撐或制度不完善的要列入制度建設計劃。
(四)編制基層隊管理(操作)手冊,推進基層管理制度的結構優化
為有效解決管理體系多,基層負擔重,崗位標準不統一、制度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在基層小隊建立《基層隊(站)管理手冊》和《基層隊(站)標準化操作手冊》,按照簡單、實用、標準化的要求,運用信息化手段,編制、應用兩冊,整合制度、流程、標準、體系、資料、表單等各項管理要素,進一步明晰崗位職責,建立統一的工作標準,切實減輕基層工作負擔,實現崗位管理標準化、精益化、信息化。
通過制訂《管理手冊編制規范》和《操作手冊編寫規范》,由前期的“手冊標準文本”向“手冊管理標準”的轉變,以此來推進基層管理制度的結構優化,切實簡化基層管理制度。
(五)構建規章制度管理平臺,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傳統的制度管理手段面臨著制度查詢不全、宣傳不廣、執行情況反饋渠道不暢通等問題,而且,制度審查人員對相關制度的內容參考難度較大。構建規章制度管理平臺,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三、幾點認識
(一)制度承載著公司的戰略規劃,承載著企業文化的傳承,更承載著一種集權還是分權的管理模式,體現公司的管理意志,所以制度頂層設計尤為重要,特別是在新舊體系交迭、清理整合的關鍵時期,必須設計嚴謹,穩扎穩打,不能急于求成。
企業規章制度基本概述
規章制度是指企業在履行職能期間,根據不同主要內容,從而制定的具備一定約束力的制度與規范,比如,結合界定管理責任、規范工作流程、開展檢查考核工作等。企業的規章制度與我國法律法規相類似,法律法規主要是用于確保國家各項事務能夠正常運作的重點,而規章制度的核心是促使企業能夠更好實現經營發展目標,在履行企業管理職能、實現企業發展目標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企業作為獨立法人實體,不僅要針對外部要求制定相應文件,同時還要在不同要素基礎上,實現對文件統一管理,這樣才能使得各個工作流程能夠在完善制度體系下展開。在企業管理工作落實中,對于管理責任要作出明確,確保不會出現重復疊情況以及遺漏情況等。針對規章制度,采用一體化、結構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將規章制度對于企業的引導作用與規范作用發揮出來,推動企業更好發展。
信息化過程中規章制度對企業的重要作用
如今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不僅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發生諸多變化,對于企業發展也能夠起到推動作用。信息化對于企業發展而言,不僅可以減輕工作人員工作量,而且更加輕松完善數據信息收集工作,提升數據信息利用率,增強企業在社會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對于信息化過程中,規章制度對于企業之間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闡述與分析:企業信息化主要體現在企業各個管理工作中,在具體工作落實期間,要加強對先進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可以實現對數據信息全面記錄,同時在信息數據處理中具備高效性特點。保證數據信息真實性與有效性,為企業領導、管理者的正確決策提供有效信息參考。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要及時做好管理創新、體制創新以及技術創新工作,不斷提升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優勢。企業信息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為企業提供更多服務。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對管理對象屬性信息、行為信息以及操作信息等進行收集,并根據相應邏輯設定對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得出的最終結果,可以為企業領導工作以及企業決策提供更多幫助與保障。信息管理系統還可以將決策信息,直接傳輸給管理對象。在此期間,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以及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安全性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防止認為干預等情況出現。企業信息管理工作可以為企業高層提供高質量服務,促使企業能夠創造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企業信息管理工作的落實,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但同時自身也存在一定風險。安全風險來自于不同方面,比如,不法分子的有意破壞、病毒入侵等。在這一過程中,如果信息管理工作沒有規章制度進行約束,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通過規章制度可以為信息系統使用者的行為進行約束,避免因自身利益而對系統內容造成破壞,或者篡改其中的消息。在得到規章制度的保障后,才能使得信息管理工作能夠將自身價值發揮出來。在信息化時展當中,企業需要擁有完善規章制度,在合法、合規、科學管理的環境下展開各項工作,為企業更好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信息化過程中企業規章制度建設與管理措施
加強信息管理制度的建設與管理
信息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企業更好發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企業在不斷發展期間,對于不同方面,比如,組織方面、財務方面、人力資源方面以及資產方面等,已經形成相應的規章制度。這是企業寶貴的財富,同時也是實現企業安全穩定運行的重點。企業信息管理規章制度,能夠對企業信息管理行為進行約束與規范,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類先進技術手段、信息管理技術都會被廣泛應用在企業各環節工作中。企業加強信息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為信息化管理做支撐。另一方面,企業各類管理制度規范信息管理具體的要求,企業針對自身的管理架構與管理流程,要及時做好優化整理工作,通過加強對先進信息處理方式的應用,將其納入到系統當中進行管理。這樣傳統抽象的規章制度,可以確保其精確性,能夠被更好應用在企業各環節工作中。在信息管理技術的應用之下,使得管理制度的創新性與完善性得到保障,促使管理效率與管理質量能夠得到提高。例如,在不同管理表格的填寫中,以往需要采取人工填寫方式,在填寫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誤差等問題,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都無法保障,受到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借助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選擇最為合理的方式,實現對數據信息的規范填寫,能夠與系統之間實現直接通訊,落實數據加工處理工作。在這一過程中,管理表格關系到企業規章制度,那么就要根據這一信息化特點,對規章制度進行完善,確保規章制度能夠符合企業發展。
實施規章制度信息化管理
充分利用信息系統管理企業各項管理制度,將管理制度信息數字化。每項管理制度的都會經過企業內部決策機構的集體審議、制度等環節,這個過程中的相關文件和資料應進行準確的收集和登記,借助信息系統,搭建制度信息管理平臺,將每一項制度的基本信息、審定會議類型、審定會議紀要、發文通知、制度文稿等傳輸到信息系統中,形成可供員工查閱的信息臺賬,一方面方便企業全員查閱、學習、使用規章制度,為各項制度落地實施打基礎;一方面隨著企業的發展、規章制度的更迭,逐步將規章制度信息積累在企業信息系統中,做管理信息數字積累,為日后企業管理發展演變分析、常規審計等提供信息資料;最后也為企業規章制度規范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措施和平臺。
明確信息管理規章制度分類
企業信息管理規章制度一般分為管理制度和標準規范兩類。企業管理制度納入信息化管理要求,是規章制度的一個新形式和要求,要讓企業信息管理工作的展開起到促進作用,需將其貫穿到企業整個管理過程中,具備強制性特點,將其深化到企業管理制度體系中。企業各項管理措施的信息化過程往往會反映具體操作當中,例如,不同系統維護操作規范,對管理人員的管理行為進行約束等等。在管理制度、流程的編制與修改,同樣要遵循規章制度進行。企業信息化發展,對于規章制度提出更高要求,要結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對規章制度進行完善與管理,為未來企業更好發展提供保障。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對信息管理規章制度分類有全面認識與了解,這樣規章制度構建的完善性與合理性都可以得到保障,為后續工作展開打下良好基礎。
遵循工作原則
企業在規章制度的構建與管理中,需要遵循相應工作原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規章制度構建的有效性與合理性。為實現這一目的,在具體的規章制度構建中,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遵循效率性原則。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得企業能夠更好、更快適應市場發展與企業發展,從而推動自身的進步。規章制度建設期間,要保證合規高效、工作人員易于理解,這對于規章制度的落實能夠起到很大推進作用。遵循精確性原則。精確性原則也就是說,規章制度內容要保證精確,結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落實,在每制定一條規章制度中,都要對各方面問題進行綜合考量。完整性原則。規章制度在構建過程中,要保證能夠覆蓋到企業各個層面與各環節工作中,那么其完整性需要保證。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提前對企業各方面發展進行了解與分析,避免在規章制度中出現遺漏情況。
一、內部會計控制的定義
《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中的內部會計控制,是指企業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內部會計控制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企業各級管理層及內部各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并結合業務不斷的修訂、完善。從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管理層對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認識不足、不夠重視
當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成為企業管理的需求時,內部會計控制才能有效實施。目前,一些企業的管理層對建立內部會計控制認識不足、不夠重視,甚至存在誤解;有些企業管理層對規章制度缺乏敬畏,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成為“一紙空文”,失去了應有的嚴肅性和剛性。
(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
1.內控會計制度建設缺乏系統性、權威性。目前,很多企業對各項業務都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業務流程、管理辦法,未整合成一套系統、全面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不利于制度的貫徹、執行及監督和評價。有些企業在制定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時,沒有認真對照相關法律、法規,使某些規定缺乏法律依據;或沒有深刻領會相關法規精神,使有些規定偏離現行法規,影響了制度的權威性。
2.內控會計制度不合理,可操作性不強。一些企業制定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合理,沒有涵蓋企業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各項經濟業務及相關崗位的關鍵風險控制點,有些制度內容空泛,沒有具體操作指引,不具有可操作性,從而造成制度無法執行。
3.內控會計制度建設滯后,制度梳理不及時。一是企業重視生產經營,輕財務管理及會計制度建設,形成了“業務先行、制度滯后”的情況,導致控制缺位;二是忽視了內部會計控制是落實到企業決策、執行、監督全過程,相互監督、相互制衡的控制體系,對不適用的規章制度或業務操作流程不及時清理、修訂,發生有效無效規定并行的混亂狀況。
(三)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不嚴、監督不力
1.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不嚴。一方面有的企業管理層,不能嚴格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使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制定制度僅為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審計,而沒有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另一方面有的財務會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專業素養低,執行力差,責任心不強,不敢于堅持原則,執行制度不嚴;有的人無視法紀,為了共同的經濟利益違法違紀,導致內部會計控制失效。
2.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監督不力。一方面,內部審計部門沒有獨立性、權威性,制度執行中以財務自查代替內部審計“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導致監督失效;或者重視內部審計檢查,對于是查出的問題輕描淡寫,不監督整改,對違規者不進行處罰,影響了員工執行制度的積極性和警惕性。另一方面,企業審計人員隊伍建設較落后。有些企業內部審計人員配備的人數、業務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難以適應會計業務發展,從而使內部審計走過場,監督乏力。
三、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對策
(一)提高企業管理層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程度
當內部會計控制真正成為管理的內在需求時,內部會計控制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一方面要提高企業管理層的守法意識,對規章制度產生敬畏,創建自覺遵紀守法的企業文化及管理理念,做好遵章守紀的表率。另一方面要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管理責任制,企業負責人應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負責,應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執行與業績考核結合起來,層層負責,將內部會計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二)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促進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財務相關法律規定,結合企業或本系統內部會計控制規定及自身業務經營情況,建立健全適合本企業業務經營特點和管理要求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組織有效實施,并隨著外部經濟環境、業務經營的變化,與時俱進,不斷修訂和完善,為實現企業發展戰略“保駕護航”。
(三)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執行力
企業應加強對員工的法律法規、內部規章制度、思想道德及有關案例的宣傳、培訓、教育,增強其法制觀念和遵守內控制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財務人員隊伍綜合素質,嚴格規范操作,實行程序控制,加強重要崗位、重點環節控制,完善激勵、考核約束機制,嚴明獎懲,提高制度執行力。
(四)強化監督制約機制
1.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的職能,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進行評價。企業應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配備具備獨立性、業務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的審計人員,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設計及運行的有效性進行監督和評價,真實反饋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及存在缺陷,并監督嚴格落實整改,以強化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推動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
2.引入外部評價機制,聘請會計師事務所依據獨立審計準則,對特定基準日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的有效性進行審計、評價,對內部會計控制的有效性發表意見,對企業實施會計控制。
3.強化政府、社會監督約束機制。政府監管部門依法監督企業建立健全系統、科學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規企業負責人進行問責,對存在的問題嚴格監督企業限期整改,實施有效監督。另外,通過社會監督的力量,促使企業依法合規經營,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維護社會正常經濟秩序。
關鍵詞:國有企業;發展;內控建設
前言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管理,因此內控制度建設對于企業尤為重要。各國有企業在不斷發展下也逐漸意識到內控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均大力實施改革,基本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內控制度體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影響著內控制度的實施效果,如何強化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是現今仍需解決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圍繞加強國有企業內控制度建設進行細致的探討研究。
一、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作用
企業內部控制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方法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避免或降低企業內部或外部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產生的不良影響。可以說內部控制是企業各種經營活動開展過程中的自我制約及調節機制,涉及到經營活動的每個細節中,所以,企業的經營管理及各種經濟活動都應匹配相應的內控制度。由此可見,企業內部控制是保證企業內部各項活動正常運行的基礎,若在企業管理中缺少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會直接對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產生影響[1]。在企業管理過程中,需與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相結合,同時依據當前社會管理需求,實施全方位的自我調整、自我檢查以及自我制約。加強國有企業內控制度建設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都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同時也利于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有效監督企業的各項活動;把握國有企業的資產和資金流向,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提高國有企業資金使用效益和經營效率,最終保障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建議措施
上文已詳細闡述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作用,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國有企業要高度重視,結合自身實際,從如下方面努力,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建設,為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
1.優化內控制度體系
首先,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具體是與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相結合,進行國有企業各項業務的重新梳理,結合自身經營實際和管理要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對于一些不健全的制度應及時補充修訂,如制定時間較長、操作性不強以及不能有效促進企業發展的規章制度,需要結合國有企業當下情況進行及時的修訂。其次,重點解決管理漏洞及管理缺位問題。針對國有企業存在的管理漏洞及管理缺位問題,國有企業應具體落實到各職能部門,解決管理漏洞、填補空缺,如國有企業內部信息傳遞、無形資產以及業務外包管理等方面,從而實現管理的全覆蓋,防止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最后,明確國有企業各項業務管理職能與要求。重點解決責任不明確的問題,如國有企業存貨、購銷業務、產品質量以及工程項目管理等方面,從而進一步明確部門和崗位職責,更好地落實責任,強化管理。
2.創建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
在公司治理過程中,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經理層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其中董事會主要負責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實施,處于企業治理的核心位置;監事會主要負責監督董事會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執行情況;經理層主要負責內部控制工作的日常運行和開展。所以,在國有企業內部控制中,需遵循基本規范的要求,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如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等組織。同時需要根據國資委意見,任命外部董事,并在董事會下設置專業的委員會,如風險控制委員會、內部審計委員會、發展戰略委員會以及全面預算委員會等,從而形成權利、決策、監督、經營管理者間相互制衡的機制。董事會中需設置職工代表,并且人數不能低于總人數的1/3,監事會的成員中也最好設置職工代表,在此基礎上保證在企業內部控制中發揮出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的作用,最終有效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除上述措施外,還需建立完善的外部監督機制,與企業治理結構相配合,通過對內部控制、風險的評價與監督,從整體上提升企業運作效率,同時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保證企業在內部控制有序實現下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3.強化內部監督檢查
首先,從內控自我評估入手。國有企業應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組織全體人員評估內部控制系統,實時掌握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效果,從而保證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2]。其次,加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在監督內部控制各環節發揮著作用,對于現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中的薄弱環節,應針對性的制定出解決方案,強化內部審計獨立性及權威性,保證企業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進一步加大內部審計范圍,除了進行財務審計外,廣泛實施管理審計。做好會計賬目審核工作的同時,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以及企業組織機構職能效率進行稽查與評價,將最終的評價結果上報至企業最高管理層,以實現企業制定更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
4.實施嚴格的考核獎懲
在各國有企業發展中,在其內部已經擁有了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一部分制度實現了執行效果,而仍存在一部分制度未能實現執行效果,僅僅流于表面。所以,為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實現“令行禁止”這一目的,國有企業需要重點檢查內控制度的建設與執行情況,將其納入績效考核體系中,在實際檢查中,對內控制度嚴格執行、取得顯著成效的,予以獎勵,保證制度的執行力;對發現發生的違規違章事項,嚴格根據制度進行處罰,檢查結果直接關系到年度績效獎勵和職務晉升,動力與壓力共同作用下,保證績效考核激勵作用與約束作用的有效發揮,從而激發全體員工參加內部控制的主觀能動性。
5.強化人員素質
首先,深化人本理念。儒家文化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而儒家管理理念中以人為本是關鍵的內容。所以,在國有企業內控制度建設中,應深化人本理念,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出員工的作用,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主動性及創造性調動下,實現內控效果。其次,強化人員的專業能力與道德修養[3]。在企業人員的專業能力上,應為會計人員提供繼續教育服務,對其進行定期的培訓與考核,在不斷培訓中保證其專業能力與素質的提升,要求企業會計人員深入了解掌握所在崗位的內控知識,在準確應用內部會計控制方法下,實現內部控制目標。對于企業的管理人員,強化其政策法規、職業道德與業務的培訓教育,保證管理人員組織性與紀律性的進一步強化,使其在具體工作中富有責任感,依據法律法規履行職責。此外,強化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與道德教育,使其深刻了解自身職責的重要性,依據正確的審計方法進行實施內部審計工作,發揮出監督內部控制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的發展需要有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支撐,可以說企業的經營管理及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由此可見,強化內控制度建設對國有企業管理意義重大,甚至與企業是否能實現健康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因此,要保證國有企業的良好發展勢必要將重點放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上。具體可以從:內控制度體系、法人治理結構、內部監督檢查、考核獎懲以及強化人員素質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并采取切實措施保證國有企業內部制度的有效執行,從而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宋云.關于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內控制度建設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8(2):219-220.
一、企業內部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1、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率的要求
經濟是隨著社會進步而不斷變化和發展的,企業必須緊隨經濟發展的步伐。只有不斷完善自我,才能積極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發展給我國企業的前進點亮了明燈,這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前提。建立一套權責分明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夠促使企業規范內部管理工作,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經營效率,促進和保障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需要企業內部自上而下的全力配合,覆蓋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各部門相互銜接,才能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從而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順利實行,實現企業經營目標。
2、提升企業競爭力的要求
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使企業內部的先進科學技術地位越來越重要,經濟全球化趨勢使企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風險。企業風險的進一步加劇,促進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通過采取措施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制度建設,能夠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經營效率,順利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3、企業順利實現經營目標的要求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實現企業有效內部監督的有效措施之一,健全完善的企業內部制度建設能夠監督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工作是否有序進行,能夠體現內部控制制度的良好控制作用和監督作用。同時,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不斷完善,也能夠不斷發現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找到有效措施予以糾正,從而使得企業內部各項規章制度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企業,促進企業不斷向前發展。
4、保證會計信息真實的要求
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是企業一切經營管理決策的根本,失真的會計信息容易導致企業決策失誤,從而影響企業的良好發展,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及時發現會計信息在每一環節的真實有效性,從而進行有效地監督和控制,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地反映企業目前的經營管理狀況。
5、企業防范風險的要求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環境日益復雜化,使得企業的經營風險也不斷加劇,沒有對風險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企業就無法順利地發展壯大,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夠有效發現企業自身弱點,加強風險的識別和評估工作,保證經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存在的問題
1、企業內部制度建設的意識淡薄
目前,對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探究和認識還僅僅是停留在企業內部互相牽制的階段,把企業內部控制和內部監督這兩份職責混為一談,大部分企業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去執行就可以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這只是對企業內部控制最淺顯的認識,由于我國企業內部制度建設起步晚發展快,但仍然很不完善,由此也導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資產流失。
2、觀念落后,內部控制結構不完善
由于我國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發展較晚,很多企業管理者都是停留在過去的思想和模式上,對于新的制度建設難以接受,沒有轉變經營觀念,這就使得企業的職位設置和相應職責形同虛設,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無法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完善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發展緩慢。
3、企業內部風險意識不足
日益激烈的企業競爭和市場競爭,促使企業不斷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然而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企業內部對于風險并沒有很強的意識,也沒有跟隨經營管理的改變而改變,風險意識不足,阻礙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進程。
4、權責不分明,無法追責
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可以讓企業中從上到下每一個成員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職責所在,在現實情況中卻在存在互相踢皮球的現象,相互推責,推卸責任,最終無法追責,造成資源的浪費和企業內部決策失誤的不良后果。因此,權責分明,各司其職,才能促進企業內部制度建設的健康有序發展。
5、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監督
在我國的企業中,形式主義的存在是普遍現象,由于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很多制度和計劃都沒有進行有效的執行,只是走形式,缺乏相應的執行結果,很多計劃都是不了了之。這就使得企業內部制度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控制作用,流于形式。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都不到位,企業一些違規和錯誤不能及時得到有效糾正,妨礙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6、企業會計人員素質不高
目前,大部分企業的會計人員都缺乏思想上和業務上的專業培訓,即使有培訓也是流于形式,不能達到內部控制制度提高的相關要求,想象意識的缺乏和業務經驗的不足,導致很多企業會計人員忽視嚴肅的法律法規,為所欲為,造成了嚴重的資產流失,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嚴重,擾亂了內部制度建設秩序。
三、改進措施
1、提高員工素質,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
企業要建立健全的賞罰機制,用以激勵和約束員工行為規范,側面引導員工自覺遵守應有的紀律和規則,自覺維護和實現經營任務目標。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所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提高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員工的自身素質和修養,有利于企業目標的實現。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員工行為規范化的要求,是企業團隊建設的要求,也是企業內部制度建設得以有效執行的要求。
2、健全企業內部制度建設環境
政府在我國市場經濟中的主導作用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影響力較強,自我疏導能力十分有限,政府應該充分發揮“指揮棒”的作用,為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營造良好氛圍。現代企業制度是市場競爭的必經階段,實現權責分明、政企分管的現代企業制度,才能建立明確的目標,才能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保證其有效進行。
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寶貴經驗和做法,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社會主義內部控制理論體系。由于我國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具有公有性,一些國情特殊問題就不得不考慮,特別是在保護國有資產,防止資產流失的制度功能上要充分進行考慮,選擇和借鑒適合我國國情特點的理論和模式,以國家利益為前提,加快我國內部控制制度的標準化建設進程。
3、加強企業制度建設的監督執行
企業內部制度建設是否良好有序發展,企業風險是否得到有效防范,都與恰當的評審、監督息息相關。監督可以分為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主要是管理部門和內審部門進行監督和評價,連續有效的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實行監督評審應作為日常經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應當具有獨立性和專業性,堅持公平一致、獨立性等原則進行,監督部門的工作人員應當具有良好的專業性,對企業的內部制度建設進行監督評價,發現企業內部存在的隱患,才能確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才能提升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確保企業經營的合法性和合規性,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才能實現企業發展的長期戰略目標。
4、提高企業內部溝通和信息交流
加強企業內部信息交流與溝通,能夠及時傳達領會內部控制的準確信息,使得信息能夠在企業內部進行有效溝通,這是企業內部制度建設的前提條件。通過相互傳遞和交流,能夠使企業內部上下都能夠及時清楚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信息和情況,了解其崗位職責,及時進行交換和交流,從而減少由溝通不暢導致的額外成本和負擔。應該建立全面的內部控制信息系統,其有效性取決于各方面數據的及時準確性,該系統應該涵蓋到企業業務的全部,這是信息溝通與交流的良好渠道。加強對員工該方面的培訓工作,使他們明確自己在企業內部信息溝通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不斷完善企業內部信息交流制度,才能夠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企業,支持和促進企業內部制度建設進程。
5、加強外部約束與監督
政府要發揮在企業內部控制建設這一方面的重要作用,多數企業管理者內部控制思想較為淡薄,政府應加大對企業內部制度建設的監督,以推動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實施的有效性,促使企業自覺規范內部控制建設并進行有效實施,并且加大監督執行力度,對不按要求健全內部制度建設的企業依法追究責任。另外,可借助于會計事務所等機構,在公平角度提供有效地內部控制報告,幫助企業糾正內部制度建設中的不正確行為。
6、提高現代化信息技術利用率
現代化信息技術能夠改進和提高內部控制制度水平,企業內部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促進內部控制制度完善。信息系統的程序、維護和數據處理等不斷完善,都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系統控制,提高其可靠程度。充分利用各種原理,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建立從上到下一系列全面的內部管理制度,并進行不斷改進,使之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企業內部制度建設不斷完善。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安全生產
一、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設的現狀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安全文化的建設可以將許多風險隱患、危害消滅在萌芽狀態,預防風險事故的發生,保護建筑施工的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中,建筑施工的規模從大到小,參差不齊,個別建筑施工企業只謀求經濟上的效益,偷工減料,為了達到自身的經濟利益,對安全文化建設思想認識不到位,忽視了安全文化的建設。
(二)安全文化建設制度不健全。建筑施工文化建設是通過柔性而非剛性的文化引導,建立起規范、合理、制度的安全文化心里環境,以及協調和諧的工作氛圍,并逐漸內化員工的心理,使安全文化轉化為成員的自覺行動。事實證明,安全文化制度建設這種軟性管理所產生的協同力比剛性的管理有著更為強烈的控制力和持久力。而很多建筑施工企業在安全文化制度建設方面,缺乏實踐性,只注重條例的制定,而忽視了工作中實踐的約束,導致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制度建設流于形式。
(三)缺乏有效的監督環節。監督是對建筑施工工作人員的行為是否能夠按照安全條例,規章制度的要求進行監督的。安全文化的建設為企業順利的施工奠定了基礎,但是如何強化安全文化建設的作用,這就需要有效的監督環節,來進一步提高安全文化建設的有效性,從而更好的保障建筑施工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而個別建筑施工監督方面做的不精,查的不嚴,留下了安全隱患問題。
二、加強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設的策略
(一)加強思想認識,強化員工認同。首先,建筑施工的企業管理層要充分認識到企業施工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風險無處不在,風險無時不在”,只有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從思想上提高認識,付諸于行動上,才能武裝好頭腦,從根源上避免風險事故的發生。其次,應把施工安全文化通過一定的強化灌輸方法使其深入建筑施工的所有員工,具體做法包括:一是充分利用一切宣傳工具和手段,大張旗鼓地宣傳安全文化的內容和要求,使之人人皆知,以創造濃厚的安全文化環境氛圍。二是培訓教育。有目的的培訓和教育,能夠使企業員工系統地接受和強化認同企業所倡導的安全精神和文化。同時,培訓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當前,在建筑施工的業余活動中融入安全文化的基本內容和價值準則,往往不失為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二)鞏固落實,健全規章制度。在建筑施工安全文化演變為全體員工的習慣行為之前,要使每一位成員都能自覺主動地按照企業的安全文化和精神的標準去行事,是幾乎不可能的。即使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已經成熟后,個別的員工背離安全制度的行為也是會發生的。因此,建立某種獎優罰劣的規章制度還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建立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精心分析。在施工過程中,應當將存在的安全問題,及潛在的安全問題等進行系統的分析,反復的研究,必要時要吸收有關專家和員工的合理化意見。二是全面歸納。在系統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的整理、歸納、總結和反思,經過科學論證和實踐檢驗,將安全問題予以條理化、格式化,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安全制度條例。三是率先垂范。建筑施工的領導者在塑造企業安全文化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本人的模范行為就是一種無聲的號召和導向,對廣大員工會產生強大的示范效應。所以任何一個建筑施工如果沒有領導者的以身作則,要想教育和鞏固優秀的安全文化都是非常困難的。這就要求建筑施工的領導者要率先垂范,真正肩負起帶領員工共同構建和諧安全文化氛圍的重任。
一、抓好制度建設,加強本局依法行政組織領導
1、加強組織建設。要充實調整依法行政領導小組及辦事機構成員,根據人員變動,及時調整成員,確保本局依法行政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2、加強制度建設。要以文件的形式制定出臺《區司法局行政執法信息公開制度》、《區司法局告知服務制度》、《區司法局執法回避制度》、《區司法局執法聽證制度》等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要征求各科所意見,并要經局依法行政領導小組討論,出臺后的規章制度要匯編成冊,發至各科所學習。
二、抓好隊伍建設,提高本局干部依法行政意識
1、開展各類法制學習培訓活動。通過舉辦法制講座、參加培訓班及業余自學等形式,組織本局干部學習《行政許可法》、《行政強制法》、《法律援助條例》、《基層法律服務所管理辦法》等與本職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依法行政意識。
2、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崗位培訓。組織一批干警參加全市統一執法證培訓與考試,提高我局執法上崗率。
三、抓好本職工作,推動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水平
1、推進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提升維護社會穩定能力。開展司法所“一所一品”活動等工作,提升司法所規范化建設水平;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力度,切實解決好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民生問題;積極培育我區規模較大的企業人民調解組織,提高企業化解人民內部矛盾的能力,促進我區經濟發展;抓好社區矯正日常監管制度的落實。全面開展社區矯正動態報備工作,提高社區矯正工作質量。充分發揮社區矯正電子監管系統的功能,繼續推進社區矯正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自動化監控,提高監管工作水平。
1 計算機網絡安全及保密管理發展
1.1 計算機網絡安全
所謂計算機網絡安全,就是指計算機硬件、軟件、網絡服務和數據資源等受到保護而使之能夠正常運行的狀態。其實質是網絡信息安全,具體指網絡信息的可控性、真實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的技術與理論。
1.2 保密管理
因為計算機安全的實質是網絡信息安全,所以這里所說的保密管理就是信息安全的保密管理。所謂信息安全,指的是在一定時間內,有關國家或企業利益的信息只能為特定人群所知。為保護國家或企業的切身利益,必須將其有關信息進行隱秘和偽裝,確保這些信息不被泄露和破壞。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就是為確保涉密信息安全,通過各種手段來開展的相關管理工作。它是從信息被定位機密到其被解除密級的一個動態管理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保密部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來確保國家或企業的涉密信息不被泄露出去,以維護其安全與利益。
2 計算機網絡保密安全管理必要性
2.1 網絡信息泄密嚴重
信息化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不法分子的不法行為提供了便利。不法分子可以通過網絡途徑等更加隱蔽的手段來竊取涉密信息,給國家、企業或個人等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據調查,我國多數網站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很容易將國家、企業或個人信息泄露出去。再加上很多交易網站和門戶網站都容易遭到黑客攻擊,使得更多網絡用戶的信息和財產安全等受到嚴重的威脅。據統計,我國上百萬的網站都存在信息安全高危漏洞,數以億計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出去,并且泄露比率在逐年的增長。因此,為保證網絡信息的安全,必須強化保密安全管理。
2.2 政府信息公開的需求
為保障公民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自2008年開始,我國就已經實施政務信息公開。大部分政府機構為保證政務公開的透明度,都建立了自己的門戶網站。但是,由于計算機保密技術不純熟和缺乏有關的規章制度等問題,各單位或部門的門戶網站都存在不同程度涉密情況。據調查,政府機構門戶網站上的泄密行為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因此,政府在建設陽光政府的過程中,不僅要為保障公民的權利而進行相應的政務公開,還要提高對國家和集體利益的保密工作。
2.3 涉密單位網絡泄密事件增多
我國在積極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同時,由于缺乏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使得有關部門在實施具體工作時早不到有效的依據,造成計算機網絡泄密事件逐年上升,使國家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失。并且計算機網絡使得國內外反對勢力的手段更加隱蔽,對我國核心要害部門的信息安全造成了威脅。因此,為保證涉密單位的網絡安全,必須加強其保密安全管理。
3 加強計算機網絡保密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要遵循相關的管理原則
所謂的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原則,就是指各相關人員要要嚴格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防止涉密信息的泄露或破壞等。我們知道,任何科學的規章制度如果不被執行或實施不到位,都無法取得其預設中的效果。因此,必須嚴格執行相關的規章制度。第一,各涉密單位和部門要將《保密法》落到實處,按涉密信息等級確保其有關信息只能被哪些相關工作人員知道。第二,在招聘涉密人員時,為確保單位或部門的信息不出問題,要對涉密人員進行嚴格的審查。第三,要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在具體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中加強涉密人員的保密意識教育,提高涉密人員的保密素質,以積極應對保密工作中的問題,減少泄密事件的發生。第四,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勤于總結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中的經驗,以提高涉密工作人員的保密工作水平。
3.2 要加強保密工作的規章制度建設
首先,在涉密人員管理制度建設方面,一是要對涉密人員進行等級劃分管理;二是要對涉密人員進行嚴格的審查和任用管理;三是要與涉密人員簽訂相關的保密協議;四是要對涉密人員進行定期的相關內容的培訓;五是要保障涉密人員的相關利益;六是要嚴格限制涉密人員處境。
其次,在涉密計算機網絡制度建設方面,一是要將涉密網絡與非涉密網絡分開管理;二是要對涉密網段的信息、終端和場所等加強管理;三是要嚴格管理涉密網絡環境和設備。
最后,在涉密設備制度方面,為確保涉密設備中的信息安全不被泄露或破壞,要對各種涉密設備進行明確的劃分,將涉密設備的管理責任落實到個人。
3.3 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涉密人員工作隊伍
隨著不法分子竊密手段的變化多樣,在保密安全管理中不僅要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更重要的是要引進高科技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工作隊伍。因此,在保密管理工作中,一是要加強涉密設備、網絡安全和存儲介質等方面的安全防護;二是要積極引進掌握信息安全、保密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的高素質優秀人才。
4 結語
在新時期,保密安全管理工作不僅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論和制度,還設計到計算機、法律和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的相關知識。因此,在保密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堅持以國家集體的利益為核心,通過運用各種學科知識構建科學合理的保密安全管理體系,以確保國家集體的涉密信息安全。
一、加強制度建設,從嚴規范干部
完善的制度建設,是有效實現管理監督工作的根本環節,也是規范監督行為,健全約束機制的基礎性工作。
一是提高制度的配套性。由于油田保衛工作具有特殊性,與其他行業或部門有著較大的區別。為此,要重點圍繞加強監督、強化責任和加強干部的廉政建設,制定出有效的制度規定。要著眼于油田保衛行業的特殊性,增強制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系統性和配套性,努力在規范和監督上取得新進展。
二是提高制度的知曉率。要把學習貫徹各項規章制度,列入保衛系統各級班子學習、干部教育培訓、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的重要內容。要重點學習并充分發揮集中學習、自主學習兩方面優勢,制定出詳細的學習計劃,明確不同時期的學習內容、學習重點和學習效果,做到提前學習、提前掌握,學得懂、學得深、會應用。
三是提高制度的執行力。要以踏石有印、抓鐵留痕的狠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制定規定的各項工作流程,嚴格各工作環節的操作規程,并形成事前報告、事中監督、事后檢查、追究失責的監督鏈條,做到有章必依、執法必嚴、違規必究。
二、加強監督約束,從嚴管理干部
干部的監督管理是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我們要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改進方式,強化效果,建立起嚴格的干部監督約束機制。
一是強化自我監督。總結保衛系統干部管理工作的多年經驗,加強保衛干部的日常監督是一個首要環節。要定期在干部中開展“五查、五看”活動,強化保衛干部的自我監督意識。即通過查思想,看黨的宗旨觀念、大局意識強不強;查能力,看專業知識牢不牢、工作能力強不強;查方法,看工作方法好不好、工作效率高不高;查作風,看“花架子”有沒有、為基層辦事多不多;查紀律,看遵紀守法和廉潔自律過不過硬。使廣大干部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分之想,常懷律己之心,常修從業之德。
二是拓寬監督渠道。首先,要把黨內監督作為重要環節。充分發揮紀檢監察、組織等部門的監督作用,做到各負其責。以批評與自我批評為基本方式,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制度,防止圖形式、走過場。建立起干部民主評議制度、誡勉談話等各項規章制度。其次,要建立起有效的群眾監督。要在嚴格執行常規監督機制的基礎上,堅持拓寬渠道,切實提高監督實效,發動員工群眾,重點對保衛干部八小時之外的行為實施有效監督。
三是完善監督鏈條。要注意過程的監督。針對油田保衛工作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按照管理高效、準確、到位的原則,進一步明確管理程序、執行關系和關聯責任。嚴格信息上報、案件處理、繳扣物品、統一調動等業務流程,杜絕保衛干部利用崗位之便發生謀取不正當利益行為。注重關口前移,由事后查處向事前監督轉變。通過上述兩項監督環節發現干部隊伍中存在的不良傾向和問題,及時開展防范性的勸誡、誡勉和行為早期糾正,努力把不健康思想遏制于萌芽之中,消除于未果之前。
三、強化責任追究,從嚴要求干部
保衛人員要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執行命令和履行職責的行為規范,對于違反規定的,堅決予以處理。
一是正視法律的威懾性。要教育本單位及身邊的干部員工,認識到法律這條紅線不能碰,一旦觸及,輕者傷、重者亡。要經常用身邊的案例教育警醒大家,這不僅僅是個人失去自由的問題,它還會給自身家庭帶來滅頂之災,給工作單位造成負面影響,給企業造成政治和經濟上的損失。
二是強化制度的嚴肅性。在從嚴管理上并不缺乏監督制度,而是缺乏有效的執行。要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強化制度的執行,確保各項工作規范運行。要形成長效機制,堵塞隱患漏洞;要明確責任,抓好制度的落實;要堅持原則,維護制度的嚴肅性。
三是表明執行的堅定性。制度一旦形成,就必須有效執行,否則就形同虛設,誤事誤人。對于發生的違紀、違規行為,必須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加大對保衛人員“八條禁令”落實情況的督察,對違反“八條禁令”人員,要按有關規定給予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對違反法律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絕不姑息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