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區建設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時,我們也有不利的方面:一是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強調要根據新形勢新情況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二是今年國家確定投資總量與去年持平,但信貸增量減少了2萬億的規模,資金供給能力會有所下降。三是國家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是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這就要求我們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任務更為艱巨。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將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在今年的工作中,在新一輪的競爭和發展中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快調整轉型,實現跨越發展”為主線,搶抓《*—*經濟區發展規劃》實施機遇,強化稅源建設,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著力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切實改善民生,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加快建設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現代化城區步伐。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8%,力爭達到14%;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6%,力爭達到17.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5%。
全年實施重點項目90個,總投資673億元,年內完成投資132億元。其中續建項目30個,總投資235億元;新建項目33個,總投資152億元;前期項目27個,總投資286億元。策劃包裝單體投資2億元以上的建設項目15個以上。爭取上級資金1億元以上。
完成今年目標任務,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要堅持乘勢而上。把握大勢才能把握大局。我們要全面辯證地看待形勢、認識形勢、把握形勢。既審時度勢又未雨綢繆,順勢而為、乘勢而進,再鑄新的輝煌。
第二,要堅持加快轉型。轉型升級是*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要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中實現非公經濟大發展;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中實現傳統商貿業提升和現代服務業大發展;在加快區域結構調整中實現“三大板塊、六個中心”的大發展。
第三,要堅持狠抓落實。加快發展的主體在人,事業成敗的關鍵也在人。好的思路只有落實才能體現價值,好的政策只有落實才能顯現效果,好的項目只有落實才能開工建設、發揮效益。今年全區的主攻方向和總體要求已經明確,我們務必全力以赴,細化責任,嚴格獎懲,抓好落實。
今年重點工作
(一)以民樂萬達廣場開業為契機,全面推進*商業復興
以建設國內一流品牌商圈為目標,對*沿線街景和商業布局進行再規劃、再提升。加快沿線重點項目建設步伐,確保萬達商業步行街、新瑪特、裕華商廈、保康大廈、國貿大廈5個項目建成開業。加快萬達*酒店、民安大廈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公安*分局搬遷步伐。啟動建國巷周邊、市四院周邊和市中醫醫院周邊等棚戶區改造項目。加快順城巷周邊改造,打造最具人文、生態特色的休閑娛樂文化長廊。實施*和東新街道路拓寬改造工程。實施*沿線夜景亮化、立體綠化。舉辦豐富多彩的商業推介活動,聚集*人氣、商氣,營造最佳消費環境。
(二)以*國家遺址公園開園為契機,激活城北地區經濟發展
*核心區如期開園是今年的一件盛事。我們務必抓住機遇,有所作為,帶動城北。全面完成遺址公園*范圍內自強路以南、西部建材城等項目拆遷工作,確保遺址公園在今年10月1日建成開園。努力構建與*保護辦的聯合招商引資新機制。借助*國家遺址公園的城市名片效應,鼓勵大型城市運營商參與核心區土地一級開發。在核心區周邊加快實施商業、旅游和房地產項目,提升*板塊經濟價值。積極推動*村、火車站北廣場等重大項目的實施,以大項目帶動周邊區域環境提升和經濟發展。
(三)以軍工企業搬遷為契機,加快推進東郊崛起
關注軍工企業搬遷動態。著手編制區域結構調整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加大與軍工企業的協調力度,爭取將企業總部、研發機構、民品生產環節繼續留區發展。積極爭取幸福林帶區域規劃方案通過審批。進一步發揮好科技產業園帶動作用,積極引進高附加值的生產型服務業。重點引進工業設計、軟件設計、咨詢策劃等新型工業和服務外包業。協助市級相關部門做好企業外遷后的土地儲備工作。
(四)以金康路等特色街區建設為抓手,加快發展城區特色經濟
發展特色經濟,兌現城市價值。制定出臺支持特色街區經濟發展若干意見,明確政策措施,重點發展餐飲娛樂業。繼續提升金
(五)以獲得全國金融生態區為新的起點,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突出金融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助推作用。進一步完善區域金融生態環境。更加注重引進證券、保險、信托、風險投資等金融機構,優化轄區金融業結構。延伸金融產業鏈,積極發展各種對地方經濟帶動作用更強的卡中心、數據中心等后臺服務機構。發揮金融機構在項目評估等方面的優勢,實現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三方合作共贏。扶持壯大區基司、城司等區級融資平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發揮樓宇資源在總部經濟中的基礎作用。建立完善轄區總部樓宇資源信息庫、總部企業信息庫和擬引進重點總部企業信息庫。建立完善對全區總部經濟發展的考評機制。進一步完善我區加快總部經濟發展政策意見,明確扶持政策。年內引進36家企業總部入區發展。
大力發展會展經濟。研究出臺支持區域會展經濟發展的政策意見,營造全區發展會展經濟的良好氛圍。以索菲特國際會展中心為龍頭,整合世紀金源大飯店、金花飯店、新興戴斯酒店等平臺資源,統一策劃,宣傳推廣。以“*省會展年”活動為契機,配合搞好國內外大型知名展會。精心辦好第六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省信用建設論壇等展會。結合商貿優勢突出、軍工企業眾多、醫療資源豐富等區域特點,主動策劃具有*特色的品牌展會。
積極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圍繞*國家遺址公園建設,加快旅游產品開發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圍繞“八辦”和革命公園周邊環境改善,積極創建“八辦”國家3A級旅游景區,進一步發展國際青年旅社等特色旅游休閑娛樂和住宿業。加大對東岳廟、韓森冢等潛在旅游資源的保護開發力度。依托老企業、老廠區品牌和資源優勢,探索發展工業旅游和創意產業。
(六)以提升年工作為抓手,全面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
切實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推動提升年工作由主干道、城市出入口向背街小巷、居民小區的拓展。重點實施門頭牌匾示范街、綠化亮化示范街工程。完成環城路、東二環等處立體綠化,新建綠地廣場3個,拆墻透綠1000延米,新增綠地1.1萬平方米。加強轄區交通秩序治理,開展百日整治專項行動。繼續加大渣土車野蠻拉運、占道經營、違法建設及亂搭亂建治理力度。全力推進數字化城管,創建規范化執法中隊10個。全面完成雙減排任務。積極開展“四城聯創”,爭創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加大閑置土地清理力度,積極做好存量土地的收購儲備工作。啟用全區規劃模型展廳,打造我區對外宣傳新窗口。
全面加快舊城改造步伐。堅持拆、遷、建、效并舉,舊城改造重點由大拆遷轉向大安置、大招商、大建設、大見成效。年內投資44億元,完成*村、*村2個村的整村拆除,完成南新街—炭市街等7處棚戶區改造拆遷工作,全年拆除各類建筑物100萬平方米以上。加快游*等已拆遷土地招商和項目建設進度。加快祥和居、*、*等安置項目進度。年內建成安置房30萬平方米,確保5000戶被拆遷群眾順利安置。
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做好地鐵一、二號線建設和地鐵三號線拆遷的配合工作。以緩解轄區南北交通壓力為重點,加快道路管網改造步伐,加快實施公園南北路拓寬改造和經九路項目。完成環北路等7條道路7000米線纜落地工程。加快無障礙設施建設步伐,全面消除道路“三爛”。充分利用地上地下資源,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興建各類停車設施。
(七)以*高陵工業園建設為突破口,積極發展“飛地經濟”
拓展發展空間,發揮商貿比較優勢,延長產業鏈、彌補工業發展“短板”,探索經濟發展新模式。加快對接步伐,明確園區范圍、利益分成、合作機制等關鍵問題。著手編制專業園區總體發展規劃和專項規劃,明晰產業定位,盡快啟動園區建設。強化與轄區企業和大型商戶的銜接溝通,鼓勵擬搬遷項目和產業鏈延伸項目入駐園區。積極爭取上級支持“飛地經濟”發展的具體政策。
(八)以獲得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為引領,推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作為老城區、中心城區,在全力爬坡轉型的同時,我們將更加關注民生,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造福*人民。
實施和諧社區建設“八項工程”。全面實施社區強基、溫暖、再就業、健康、平安、風尚、敬老、凝聚力建設等“八項工程”。落實政策規定,逐步解決社區工作人員待遇問題。改善社區辦公條件,完成區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抓好兩個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20個社區服務站試點工作,年內創建“六好”和諧社區15個。
認真做好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依托區人力資源市場和勞動保障三級平臺,發揮大學生創業基地和教師家屬創業基地輻射帶動作用,加大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力度,力爭全年實現就業1.2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3000個,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700萬元。加大廉租住房保障力度,年內完成廉租住房保障700戶以上,其中實物配租100套以上。
全面發展科教文衛事業。投入資金868萬元,支持區域自主創新。積極實施“蛋奶工程”和“校園安全工程”,完成*中學與*中學合校工作,完成*遺址保護區內含元殿小學等3所學校拆遷工作,啟動2所新建學校建設。年內組織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260場次,安裝健身路徑12套。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質量。
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加快區技防信息化項目建設步伐。在*醫院周邊等主干道、重點單位新增180個監控設施,提高突發事件快速處置和打擊犯罪能力。進一步提升“三率”。加強安全監管,確保全年無安全生產重大責任事故。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進一步規范秩序,全面創建“三無”街道,爭創“三無”區。
(九)以“抓落實年”為統領,著力提升政府效能
全面加強學習。要將學習作為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形成自覺讀書學習、深入思考問題的良好風氣。在加強對科學發展觀學習基礎上,重視學習經濟和城市建設管理知識,加強經濟運行形勢和經濟指標分析。提倡多讀書、讀好書。做到學以致用,把知識轉化為思路,把思路轉化為項目。堅決克服學而不思、學而不信、學而不行的傾向,做到真學、真懂、真用。
強化服務意識。樹立“為企業服務、為居民服務、為上級服務、為街道服務、相互服務”等五個服務理念。突出抓好為企業服務,在全社會營造尊重企業家、支持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堅持深入企業調查研究,把主動服務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為企業發展加油鼓勁。全面掌握重點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給予扶持。加強督查,確保投資環境不斷改善。
強化考評作用。強化責任意識,對部署的各項工作,逐級分解細化,落實到人。政府公務人員每天心里要明白干什么、怎么干。通過考核評比,要讓大家知道工作誰在干,誰在承擔壓力,誰在做貢獻;誰向上級爭取支持多,誰幫企業解決問題多。
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研究制定《*區依法行政工作考核辦法》,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認真做好區政府機構改革后續工作。加強政府機關內部管理。全面完成區屬五大公司改革。按計劃解決街道自收自支人員財政供養問題。按照國家新醫改要求,積極推進全區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簡會議和文件,把精力和時間更多投入到調查研究、項目建設上。加大行政監察力度,堅決查處各種侵害群眾利益的違法問題。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理想信念、黨風黨紀、廉潔從政和艱苦奮斗教育,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促進各項工作健康開展。
2、切實樹立創精品、突亮點、出形象的工作思路,著力抓好模范特色社區創建工作。要以完善社區功能、豐富居民群眾生活,改善人居環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3、認真貫徹工作思路,全面提升社區建設整體水平。要高水平創建和諧社區,建立社區基礎配套服務設施,健全社區管理、社區服務制度和機制。將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人(殘疾人)康復活動中心、圖書閱覽室等直接面對普通居民群眾服務的功能項目有機結合起來。
4、全面開展星級社區建設工作,加快社區服務信息化建設,逐步構建起連接街道和社區,覆蓋全區社區建設、社區管理、社區服務的信息網絡體系,突出牌樓路社區特色。
5、大力發展社區服務,積極探索社區服務發展模式,完善社區服務網絡體系,夯實社區發展基礎。以社區為載體,從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入手,提高社區服務質量。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繼續做好便民利民服務和下崗失業人員就業服務,建立健全針對低保戶、五保戶、殘疾人、老年人和優撫對象等弱勢群體和特殊群體就醫、就學等救助救濟服務體系。
6、加強社區干部隊伍建設與管理,有效提高社區干部隊伍的整體水平,有利于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的發揮。建立和強化社區干部培訓機制,并適時組織社區干部學習交流,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
[關鍵詞]軟件產業軟件園軟件社區
【Abstract】This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software park,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Guangzhou Tianhe Software Park Gaotang new district planning, proposes the software park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 based on the “The Software Community” model.
【Keywords】Software industry,Software Park,Software community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信息的創造、加工、處理和傳播成為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源泉,軟件產業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具代表性的高技術產業,其發展趨勢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軟件園作為軟件產業的物質載體,以其綜合功能、人才與科技集聚等特點,成為信息時代拉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巨大的動力和亮點,其規劃建設方法的研究將有助于為軟件產業提供符合行業特點的工作環境和生活平臺。
1軟件園的概念、分類及發展階段
軟件園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硅谷[1],是高科技園的一種,是由政府、高校院所或企業興辦,積聚了眾多軟件企業及相關服務機構,以軟件研發與生產為主要活動的產業綜合體。軟件園以生產知識和信息產品的產業活動為主要內容,以密集的創造性智力勞動為主要特征,其開發建設需要營造局部優化的政策環境,形成較為優越的研發、生產及工作生活環境。在空間布局上需要將有限的資金和人力資源集中起來,構成產業化的基地和企業群體,產生局部的聚集效應和示范效應。[2]
軟件園按與城市的空間關系,可分為位于市區的依賴型軟件園和位于城市邊緣的自足型軟件園;按開發建設形態,可分為物理軟件園和虛擬軟件園;按開發建設主體,可分為市場主導型軟件園、政府主導型軟件園和“政府+市場”型軟件園。迄今為止,軟件園共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以軟件生產為主的軟件產業園;第二階段是生產與研發相結合的軟件園;第三階段是既適宜創業、又適宜居住的社區化軟件園,即軟件社區;第四階段是“物理+虛擬”園區的軟件產業總部。軟件園發展過程中,其區位逐步由市區走向城市邊緣區,功能逐步由單一走向綜合,布局及建設形態從散點式物理園區到集中式物理園區。
2廣州天河軟件園高唐新建區規劃
廣州天河軟件園高唐新建區屬于自足性軟件園,開發建設形態主要為物理軟件園,開發建設模式為“政府+市場”型,是“智慧廣州”示范區“天河智慧城”的核心。規劃的功能定位為以通信信息服務產業、數字創意產業、軟件外包服務產業、金融創新服務業、電子商務產業為主導的社區化生態型高新技術研發區。規劃形成“一心兩軸八區”的功能結構,結合軟件產業的需求,引入“HOSECA”理念,在中心區設置辦公、商業、展示等公共服務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特色鮮明的城市公共空間。
城市設計總平面規劃圖總體鳥瞰圖
3規劃創新與特色
規劃從規劃角度、理念、布局模式、技術手段上進行了創新,著力突出產業特色,將城市綜合管理和智慧運營理念融于規劃之中。
3.1 規劃角度創新:從區域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超前規劃
規劃從區域發展的角度審視軟件園發展的問題,跳出以往產業園區規劃從“工業區產業園區”的簡單升級改造模式,結合國內外軟件產業發展趨勢,提出“軟件社區”的發展模式,并考慮未來軟件園將從相對獨立的產業發展組團轉變為城區的一部分,提出“社區+城區”的發展模式,最終實現“工業區產業園區軟件社區社區+城區”的發展目標。結合這一發展目標,規劃將原軟件園功能由單一的“產業+科研”向“產業、科研、居住、生活配套+教育培訓、文化娛樂、商業商務、管理服務”多元化轉變。
3.2 規劃理念創新:強調“低碳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在園區運營、管理和服務方面,著重強調“低碳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如在城市設計指引中強調低碳、節能的新材料的應用;在交通規劃中引入“綠波交通”;在市政規劃中利用中國電信IDC數據中心實現電信網、互聯網和廣播電視網“三網融合”;在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中設置技術中心、創新中心、展貿及體驗中心,為電子商城、社區網站、在線公共服務、遠程教學等網絡化遠程服務提供空間載體;在項目策劃中,引入廣州超級計算中心、中移動南方基地等項目,為構建“天河智慧城云服務產業基地”提供技術支撐。
3.3 布局模式創新:突出軟件產業特色,采用“軟件社區”模式進行布局
軟件開發主要依托人的智慧和創造性思維,而且崇尚效率,因此從業人員的工作時間不是固定的,白天和夜晚都可能是他們的工作時間,這對人性化的生活環境、提供連續服務的生活配套設施提出了需求。針對以上需求,規劃提出“軟件社區(SLAIG)”的開發建設模式。軟件社區是軟件園發展的高級階段,是軟件產業 “社區化” 的產物,是具有一定規模(3平方公里以上),以軟件為主導產業,產業區和生活區一體化,集研發、居住、教育、商務、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社區。軟件社區一般由軟件產業(Software industry)、生活配套(Life support)、公寓(Apartment,)、產業配套(Industry support)和公共綠地(Green)五項主要功能組成,以軟件產業功能為基礎,以公共綠地為核心,生活配套、公寓、產業配套緊密布局,形成軟件社區的 “SLAIG” 布局模式。以此為據,衍生出由相鄰兩個軟件社區共享服務設施的軟件社區共享布局模式“S-LAIG-S”,并進一步提出由多個軟件社區和公共服務中心組成的“社區型軟件園”布局模式。
軟件社區布局模式 軟件社區共享布局模式社區型軟件園布局模式
3.4 技術手段創新:運用GIS技術對山坡地使用進行科學分析
規劃涉及山坡地的利用問題,從保護環境和適當開發相結合的角度出發,規劃運用ARCGIS生態敏感分析輔助用地選擇,GIS技術進行地貌信息分析與處理,綜合分析用地的高程、坡度、坡向及地表徑流等信息,劃定適宜開發范圍和保護范圍。對適宜開發范圍內的山坡地,結合軟件產業特點,對其進行具有保護性的低密度開發,并保留范圍內具有生態價值的樹林和植被;對不適合進行開發的保護范圍,規劃為公園,其范圍內的用地為保護為主,嚴禁進行破壞環境的開發活動。
4結語
軟件產業以創新為主要驅動力,輻射帶動力強、附加值高,對推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作用。而軟件產業以知識和創新為動力的特征和軟件從業人員工作時間的不固定性,導致了其對場地和空間的需求異于傳統產業,因此,傳統的工業園區和產業園區的開發建設模式已經難以滿足軟件園的開發建設需求。本文通過廣州天河軟件園高唐新建區規劃的實踐經驗,探索將生活配套功能與產業功能相結合,并將其融入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的方式,創造出既適宜創業、又適宜居住,且環境優美的社區化軟件園,對軟件園的開發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軟件園的建設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問題,必須立足實際,充分考慮產業特點、地方特色和業主需求,兼顧各方面影響因素,才能創造出滿足各方需求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軟件園。
[參考文獻]
[1]安筱鵬. 大連軟件園的發展研究[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1,17(1):91-95
[2]《軟件世界》產業經濟研究室. 是現象?還是特色?―軟件基地建設的回顧與思考[J].《軟件世界》,2002,187(9):51-60
[3]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廣州天河軟件園高唐新建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010
[作者簡介]
李東明,男,工程師,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主創規劃師
王鷹翅,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所長
一、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1、對紙房頭工業園區進行二期規劃,對磚廠內500畝土地進行統一規劃、布局,修建貫穿磚廠南北的水泥路,配套設施兩側路燈、兩側排水、一側給水,一側網通、一側電力。
2、對園區中心路兩側綠化帶進行規劃。
3、建設創業輔導基地辦公大樓,集中提供行政執法、法律咨詢、金融擔保、物業管理、招商引資為一體的綜合性、一站式服務。
4、規范物業管理,為企業發展提供更高層次的服務。
5、建設公交車站。
二、千方百計擴大招商。
1、嚴格控制投資比重,投資比重每畝低于100萬元的項目限制進入。
2、爭取引進一個超億元的大項目、好項目。
3、堅持擴大對外招商渠道,始終保持較高的投資增長率,尤其要打響招商引資的“三優”品牌,一是優良環境;二是優質服務;三是優惠政策。
三、堅定不移地大上項目,上大項目。
(一)、加快新簽約項目建設
1、**紡織品有限公司,占地30畝,總投資3000萬元,年產值6000萬元,年創利稅1000萬元,該項目土地手續已辦結,8月份將入廠開工建設,力爭年底投產達效。
2、*廣源公路養護有限公司,占地13畝,總投資3000萬元,年創利稅500萬元,該項目正在辦理土地變更手續。
(二)、擴大在建項目投資規模
(1)、*市四星玻璃拔管有限公司,占地47畝,總投資6500萬元,年創利稅2000萬元。項目共分三期進行建設,建設周期三年,三年內達到生產藥用玻璃管10萬噸的生產基地,可實現產值8億元。*年一期建設投資已完成,進行了生產車間、辦公設施等主體工程建設和一臺T型全電熔式窯爐的安裝建設,共完成投資2500萬元,目前已投入生產。今年8月份將進行二期工程建設,投資1000萬元進行T型全電熔式窯爐“一爐兩線”的安裝建設,力爭年底全部投產達效。
(2)、*市豐達石油機械*油套管分公司,占地56畝,總投資1.5億元,年產各類油套管4萬噸,年創利稅3500萬元,該項目一期工程已竣工,完成投資4500萬元,生產設備總投資2500萬元,主要設備有:800噸平鍛機、500噸平鍛機、300噸液壓鐓鍛機、150噸液壓鐓鍛機和大型可控熱處理電阻爐。主體工程投資1000萬元,流動資金1000萬元,今年將進行二期工程建設,進行辦公廠區的建設。
(3)、*田豐液壓制造有限公司,占地80畝,總投資7000萬元,年產值1.5億元,年創利稅2800萬元,該項目已完成投資1000萬元,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的兩個生產車間主體工程已完工,8月份進行二期工程建設,進行沖洗車間及辦公樓建設。
(4)、*市方舟冷拔鋼材有限公司技改項目,新建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冷拔車間一座,總投資1000元,基建投資200萬元,設備投資500萬元,流動資金300萬元,預計8月底工程全部完工。
(5)、*碧水藍天飼料有限公司技改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100萬元,一期主體工程已完工,其中設備投資700萬元,基礎工程投資200萬元,流動資金200萬元。8月份將進行二期工程投資。
(6)、滄縣匯恒豆業有限公司技改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500萬元,主體工程已完工,正進行籌措資金引進設備。
(三)、加大力度,使在談、謀劃項目盡快入駐我鄉
(1)、*天淼化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技改項目,總投資2.1,占地100畝,主要產品為恒溫集裝箱。
(2)、一次性藥品回收項目,總投資1億元,占地20畝。
(3)、古跡鋪村新農村改造項目,對全村進行全新改造建設住宅樓,占地400畝,總投資4億元。
(4)、*瑞躍機床加工項目,占地15畝,總投資1500萬元。
(5)、*市四星玻璃拔管有限公司與美國外商合資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其中外資200萬元美元),主要產品為玻璃試客和一次性采血器,投產后可實現利稅800萬元,外方主要以設備進行投資,雙方已基本達成意向。
(6)、鐵路器材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占地20畝。
同時,扶持原有企業,抓技改、提檔次,著力擴大投資規模,壯大特色產業實力,拉動我鄉經濟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四、以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繼續培育壯大苗木花卉、甜瓜兩大產業,加快小棗品質改良工程,促進農業由數量型向效益型,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特色型轉變,促進農民增收。苗木花卉業重點抓好引導農民從事網上生產和貿易,逐步加強與*年奧運及西部大開發的對接。林果業要通過對傳統品種的嫁接改造和推行生物技術來提高果樹品質,推廣無公害管理,增強市場競爭力。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大力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二是搞好科技信息服務,加強與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的聯系與合作,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進度;三是完善畜禽疫病防治體系和突發疫情應急預案,鞏固防疫成果,強化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常年免疫密度100%,保護產業健康發展和農民的切身利益。
五、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新農村建設
1、抓好吊莊、古跡鋪兩村的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實現硬化、亮化、凈化,達到創建要求。
2、超前謀劃,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的前期準備工作,確保醫療合作制度健康運行。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正確履行政府的社會管理與公眾服務職能,提高社區應急自救能力,創新應急管理體系,維護我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我區經濟社會和諧穩定。
二、組織領導
區政府成立社區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由區政府常務副區長任組長,區政府辦副主任、應急辦主任任副組長,區城管局、區建設局、區規劃和國土分局、區衛生局、區安監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質監分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隊及各街鄉分管領導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應急辦,負責社區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組織協調和指導工作。
三、工作目標
編制區社區應急總體預案,完善預警處置機制,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宣傳和消防設施建設、開通社區醫療急救綠色通道,建設社區應急避難場所。
(一)在現有預案的基礎上,建立標準化的社區應急預案體系,健全社區應急組織機構,明確專職聯絡員,進一步完善社區突發事件預警及處置機制。
(二)配合市民政部門培育發展社區志愿者組織,組建社區應急志愿者隊伍。
(三)做好社區消防安全、應急知識和應急避難場所的宣傳工作,將工作納入年度應急宣傳計劃,在5年內逐步完善社區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建立社區消防網絡。
(四)在市衛生部門的指導下,推進社區醫院的急救綠色通道建設。
(五)根據轄區內社區分部情況,充分利用我區中小學操場等現有設施,逐步建設應急避難場所。
四、責任分工
區應急辦負責全區社區總體預案的編制工作,并承擔社區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的總體協調和督辦任務。各街鄉、各相關部門分工如下:
(一)社區應急專項預案的編制和預警處置機制完善
責任單位:各街、鄉負責,區城管局、區建設局、區規劃和國土分局、區衛生局、區安監局、區質監分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隊提供指導
(二)社區應急志愿者隊伍建設
責任單位:區民政局,各街、鄉
(三)消防安全、宣傳和消防設施建設
責任單位:消防大隊,各街、鄉
(四)社區醫療急救綠色通道建設
責任單位:區衛生局,各街、鄉
(五)社區應急避難場所建設
責任單位:區教育局,各街、鄉
五、時間安排
(一)對全區社區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咨詢專家意見,完成編制全區社區應急預案的相關準備工作;
(二)召開工作部署會,布置工作任務;開展社區應急演練;組織各街、鄉及社區分管領導現場觀摩;
(三)5月份:各街、鄉,各部門制定工作計劃,編制相關社區應急專項預案,并上報區應急辦;
(四)6月份~11月份:完善預警處置機制,強化硬件設施建設;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委、政府〔〕3號文件要求,以“轉人、減畜、增收、增綠”為抓手,圍繞畜牧業功能區劃和產業布局,加快推進“兩轉雙贏”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新牧區。
二、主要目標
從年到年,每年減少牧區人口2000-2500人,牧區人口降至1萬人。每年壓減7-8萬頭只牲畜,牧業年度牲畜頭數控制在90萬頭只以內,其中大畜增至20萬頭,牲畜良改比重達到98.2%,母畜比重達93.12%。建設圍封集中連片打草600萬畝、高產飼草料基地10萬畝。植被覆蓋率達到80%。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500元。牧區實現“三個100%”、“三個50%”,即100%的牧戶通電、100%的牧戶接冬羔、100%的牧戶劃區輪牧,50%的牧戶達到三電合一、50%的牧戶使用沼氣、50%的收入來自產業化。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編制工作,決定成立全新牧區建設規劃編制(試點)指導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五、重點內容
(一)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工作。以為單位,結合畜牧業功能區劃,在近三年平均草載畜量的基礎上,下調10%確定“十一五”后三年及今后五年牲畜飼養規模,按照分布實現小康目標,計算出2010年和年生態容量,即:當地環境資源能夠承載的牧業人口、戶數,促進人、草、畜的協調發展。制定規劃要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建立完善生態恢復良性機制,加快轉變草牧利用方式,規范草牧流轉行為,集中連片圍封草牧,擴大禁牧,嚴格休牧,推廣輪牧,認真落實草畜平衡制度,緊緊扭住政策、服務、培訓、就業四個關鍵環節,突出抓好牧區人口轉移工作,促進生態持續恢復。
(二)做好畜牧業生產工作。按照“兩區一帶”畜牧業產業布局,支持優勢畜產品生產和特色畜牧業發展。一是適度擴大種養規模。堅持以優化開發區為重點,以水為中心,整合投入涉牧資金,加強以圍封打草、高產飼料地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采取股份、合作、承包等多種方式,集中培育家庭牧、牧民聯戶、工廠化養殖和養殖小區,提升畜牧業產業化水平。二是加快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繼續調整優化畜牧業結構,實行以大換小、以良換土,加快推廣冬羔育肥、兩年三羔、經濟雜交和種牛繁育、肉牛育肥等先進適用技術,進一步提升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
(三)大力改善牧民生活條件。進一步加強牧區道路交通、電力能源、信息網絡、牧區住宅和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牧區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建立健全牧區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改善牧區生產生活條件。
六、實施步驟
(一)年3月5日前,各要成立組織機構,全面開展調研等前期工作。各指導單位要深入試點(分)聯系指導工作。
(二)年3月6日—3月31日,在有關涉牧單位的指導下,各完成規劃編制(試點)工作并報農牧業局。
(三)年4月1日—4月5日,由農牧業局匯總各試點(分)規劃,修訂完善全新牧區建設規劃,提交全新牧區建設規劃編制(試點)指導工作領導小組。
七、有關要求
近一年的班主任實踐工作告訴我:班級文化建設是形成良好班集體的關鍵,有怎樣的班集體文化就會培養出怎樣的學生。
就此,曬曬我的班級文化建設。
一、注重自身修養,彰顯人格魅力
身為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是一盞明燈,為班級提升品位指明方向。我十分注重自身修養,豐富自身內涵,彰顯自身魅力。一是博覽群書,博采眾長,堅持寫讀書筆記;二是以人為本,因勢利導,堅持不離不棄;三是尊重科學,發揚民主,堅持用好助手;四是樂觀博愛,服務至上,堅持反思總結。我逐步把自己打造成學生的偶像。
二、協調科任教師,樹立教師形象
班級學科教師在班級文化建設中是一針興奮劑,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推波助瀾。我們的學科教師,在教書育人中,努力實踐自己的諾言。一是為人師表。吐故納新,學高為師;以身作則,身正為表。學生固然親其師而信其道。二是團結協作。因為團結了就有力量,和諧了就是幸福。教師的樣子就是學生的尺子。三是更新觀念。教師豐富知識,反思教法,注重學法,形成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就會如磁石般地吸引學生。四是關注生成。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缺點;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優點。學生就會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彰顯個性,健康成長。
三、確立班級目標,攜手奮發圖強
我們利用班會課,共同確立了班級發展目標,并且在班級活動中不斷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形成全班學生的共同追求。
1、我們的班級姓名是“陽光”。意為全體師生均應樹立快樂心態,打造陽光團隊。
2、我們的班級口號是“陽光灑脫,攜手拼搏,看我(3)班,氣勢磅礴”。意為我們在陽光下成長,在快樂中學習;我們團結向上,形成一個堅不可摧、學無不勝的班集體。
3、我們的班級風氣是“團結、友愛、樂學、善思”。意為我們全體同學應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相互支持,攜手前進;應獨立思考,善于思考,在思考中尋求方法,在學習中體驗快樂。
4、我們的班級歌曲是“陽光”。班歌的主題是“我們在陽光下健康成長,在勤學中體驗快樂;班級是我家,向上靠大家。”
四、制定文明公約,養成文明習慣
我們認真分析班級存在的問題,共同制定了班級文明公約,并督促大家按文明公約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1、講究衛生的習慣。個人衛生、班級衛生、學校衛生、家庭衛生、社會衛生合為一體。
2、愛護公物的習慣。學校、家庭、社會公共財物均需愛護。自己損壞了公物,應勇于承認,照價賠償;別人損壞了公物,應敢于檢舉。
3、禮貌用語的習慣。會用普通話交流,語言優雅得體,切忌出口成臟,惡語傷人等等。
4、遵守秩序的習慣。上、下樓梯靠右行,用餐、購物排好隊,穿過馬路看好道等等。
5、助人為樂的習慣。善于發現并且樂于幫助在身體上、心理上、生活上、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同伴、朋友、長輩等等。
6、知恩圖報的習慣。只要別人幫助了我,不管事情大與小,都要感謝別人,知恩圖報,要有“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心懷,感恩同學,感恩老師,感恩家長等等。
五、擬定學習公約,養成學習習慣
全班同學認真反思了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反復商討,擬定了班級學習公約,并制定了相應的評價機制,督促大家遵照執行。
1、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開學初,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學科內容,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2、課前認真預習的習慣。充分利用已學知識,借助各種學習手段,提前預習學習內容。
3、課上認真聽課的習慣。聽課精力集中,善于思考問題,大膽質疑,踴躍發言。
4、課上重點筆記的習慣。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抓住教學重點的內容,作出簡明扼要的筆記。
5、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完成作業,獨立思考;遇到難題,合作思考;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學會管理“錯誤集中營”。
6、課余認真復習的習慣。及時復習新課內容,梳理課堂筆記,消化所學知識;系統復習階段學習內容,將文字概括、編寫提綱、畫圖制表有機結合;重在方法掌握,理解記憶,切忌死記硬背。
六、記錄成長過程,分享成功喜悅
不斷提高全體居民安全生產意識和素養,促進安全、健康、和諧發展。推動全鄉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為構建本質安全型鄉鎮提供支撐。
二、工作計劃
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安全社區建設基本要求》和省、市、區關于全面推進安全社區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廣泛宣傳安全社區理念,積極推進我鄉安全社區創建工作,形成全民關注安全,全民參與安全的良好氛圍,預防和減少社區內各類傷害,共享健康和安全,創建安全、和諧的生產、生活環境。在“十二五”期間,全鄉4個行政村14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和務本中小學校,建成區級安全社區(以村民委員會為單位)4個,市級安全社區1個,2014年底全鄉建成安全社區。通過創建活動開展,使全鄉社區群眾的參與率和基本安全知識的知曉率均達到50%以上,社區居民對社區安全滿意率達50%以上,各種傷害事故有所減少,讓人人享受安全與健康的權利。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涉及面廣,內容豐富而全面,對夯實安全生產監管基礎,提升基層安全管理層次,構建本質安全型鄉城具有重要意義,各村民委員會、機關、學校要緊緊圍繞構建本質安全型鄉鎮這個中心工作,切實開展安全社區建設。各村委會主任,學校校長為第一責任人,把安全社區建設納入政府和各企事業單位的重要議事日程,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措施落實,建立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由鄉安委會領導牽頭,各村民委員會、鄉屬各企、事業單位負責人要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由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安全社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轄區內的安全社區創建工作。
2、擬定計劃,明確范圍,積極穩妥地推進安全社區創建工作。
為積極穩妥地推進全鄉安全社區的創建工作,鄉人民政府將采取先重點后一般的工作思路。確定烏拉村、務本中小學校、烏拉風情谷等單位為我鄉安全社區創建的先行重點單位。重點創建單位要突出亮點,加大宣傳,以點帶面,逐漸推開全鄉安全社區創建工作,各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詳細的安全社區創建實施方案,組織實施多種方式的安全促進項目。
四、做好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完善相關基礎工作。
各村民委員會、鄉屬各企、事業單位,要本著對群眾負責的精神,高度重視本單位安全社區創建重點的基礎性工作,做好創建過程中的全面記錄。建立規范完整的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檔案,采取多種形式,全程記錄本地區安全社區創建重點工作情況,做好文件資料、表格照片、圖片等相關歸檔工作,全面反映創建成果。
五、建立激勵約束機制,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為保障全鄉安全社區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鄉安委會將在鄉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牽頭將全鄉安全社區創建工作納入年終安全生產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結合年終綜合目標考核,將先進單位和個人分別給予表彰獎勵。
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這是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確定的今后五年的一項重要任務。時下,山東省**市改革傳統的政府公共服務機制,創造性地開展“政府主導、科學定位、貼近基層、服務農民”的農村社區化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1257個村莊規劃建設了20*個農村社區及社區服務中心,20*年6月底已全部建成并投入運行。**市農機部門結合當前基層農機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特點,把農村社區建設與基層農機管理服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完善和充實了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中間環節,推動了農機服務的市場化、規模化、產業化。
社區有了“農機站”
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市先后進行了較大規模的鄉鎮區劃調整和機構改革,鄉鎮(街道)農機管理站職能并入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把地域相鄰的幾個村莊規劃為一個社區,在社區設立政府公共服務機構,通過打造“兩公里服務圈”,提高了農村公共服務效益,優化了生產要素配置,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
農村社區的建設給新形勢下農機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服務平臺。**市農機局以全市建設農村社區為契機,立足部門職能特點,梳理農機服務項目,及時調整思路,積極參與農村社區化服務與建設,把農機服務進社區作為新形勢下推進基層農機工作開展的關鍵環節來抓,把基層農機工作有機地融入到農村社區化服務中去。努力做到社區建設在哪里,農機服務就延伸到哪里,及時解決社區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使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受到快捷周到的服務。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有人”,既充實和豐富了農村社區化服務內容,又創新了農機管理服務形式,彌補了鄉鎮(街道)農機管理職能弱化問題,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和諧,為農機化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為農服務“零距離”
**農村社區建設,在醫療衛生、社區環衛、文教體育、計劃生育、社會保障、治安保衛等方面已具備了較高的服務水準。農機服務作為社區主導服務的延伸,同樣改變了農村農機服務的“邊緣化”狀況,農民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服務和實惠。
為充分利用農村社區這一平臺,為農民提供更加貼心、周到的服務,自去年以來,**市農機部門結合本市實際,在加強調研、搞好試點、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探索出適合本地實際的發展思路和模式。在全市2*個農村社區中,根據不同地域,不同機械分布及機械需求狀況,選擇了42處社區作為農機服務主打服務區,建立了固定的農機服務窗口。主要服務內容包括農機法律法規、農機購置補貼及有關農機化政策的宣傳和咨詢;當前農業生產中急需的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農業機械的掛牌登記、年度檢驗的服務預約和有關事項的咨詢;拖拉機、聯合收割機駕駛員培訓報名,農機職業技能資格證審核發放;三夏、三秋農機跨區作業協調調度;村級農機服務組織的建設指導和農機大戶的發展培育,除在中心社區設立農機綜合窗口外,在其它社區設立農機服務流動窗口,由社區人員代辦,或鄉鎮農機站人員下鄉輪流駐社的形式,在每個月設有固定的日期或電話預約,專門辦理本社區的農機業務。在交通條件便利、農機保有量大、農機作業集中的社區,選擇維修質量好、信譽高的農機修配廠點提供農機配件、油料供應,承擔農機維修業務,提升農機維修服務水平。國家政策性新技術推廣項目,也在社區得到良好的應用,今年開展的保護性耕作新技術推廣項目,大都是在社區“服務圈”內完成的。
農機管理“上水平”
為進一步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在聯系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一方面,他們借助農村社區農機服務窗口,以本社區為主要服務區域,以社區農民為主,動員周邊村的農機大戶和農民以土地、機械、現金等形式入股,成立農機服務合作社,主要在本社區開展耕地、播種、機械收獲、機械灌溉等農田作業服務。并根據農時需要,同時開展好跨區作業服務,提高農機使用率,增加機手收入。另一方面,利用社區信息、技術、物流、人員集中的優勢,逐步將組織健全、示范帶動能力強的合作組織向社區轉移,更好地整合原有的農機服務資源,提升基層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全是依托農村社區成立的農村專業合作社就有14家,占合作社總數的35%。農機專業合作社納入農村社區服務后,整合了社區內機械、技術和信息資源,更加便捷地組織協調農機戶、農機大戶、農機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耕、種、耙、播、收、澆灌等相關服務。從根本上解決了“用機難、沒活干”的矛盾,提高了農機使用率,增加了機手收入,滿足了農民生產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