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范文

        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

        第1篇: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范文

        一、結對幫扶葛寨鎮南坪村情況

        自2017年1月份以來,我辦主要領導和幫扶工作組成員定期走訪結對幫扶村葛寨鎮南坪村,現將幫扶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多次協調,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針對南坪村孩子上幼兒園難的問題,多次協調縣教體局出資,并聯合籌資40萬元,將原村小學閑置校舍改造成了一所設施一流的普惠幼兒園,使全村120名適齡兒童享受優質學前教育。

        (二)發展產業扶貧,有效推進村民脫貧致富

        聯合教體局、檔案局籌資15萬元建成蘑菇蔬菜種植大棚9個,利用互助金項目為貧困戶辦理貸款資金,帶動18戶貧困戶發展蘑菇蔬菜種植。

        (三)是改善基礎設施,整體提升村容村貌

        出資3萬元,為村街道安裝太陽燈路燈8盞,修繕、增加體育器材5處,改善籃球場1個、戲臺1個,新建老年活動室1個。

        (四)增添文化墻,營造積極向上生活氛圍

        維修文化墻3處、新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五星支部”創建、二十四孝圖、善行義舉榜等文化墻5處。

        二、2018年結對幫扶葛寨鎮黃嶺村情況

        2018年以來,我辦主要領導和幫扶工作組成員定期走訪結對幫扶村葛寨鎮黃嶺村,現將幫扶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積極組織幫扶人員上門走訪慰問

             不斷加強幫扶人員與被幫扶貧困戶的溝通聯系,各幫扶人員每月至少到結對幫扶貧困戶家中對接一次,完善當卡資料、精準核對信息、制定幫扶放哪 ,對大病患者、殘疾人等,定期上門慰問、探視。

        (二)幫助貧困戶享受各項扶貧優惠政策

            今年以來,共為17名貧困戶中慢性病患者辦理慢性病門診卡,為63戶貧困戶辦理到戶增收63筆,發放到戶增收資金31.5萬元,為3戶貧困戶辦理小額貸款共計7萬元,積極協調申報雨露計劃13人,并組織短期技能培訓班,共培訓報名23人。

        (三)幫助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爭取上級部門資金63萬元,對通村公路進行了改造提升,客運車輛每天早、中各一班,交通便利,可滿足群眾日常出行,實施農網改造,確保戶戶通電,普及率達100%,另外,實現了寬帶暢通,信號覆蓋全村。

        第2篇: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范文

        一、A縣學前教育的基本情況

        A縣地處我國西南部,下轄26個鄉鎮247個村(居、社區),總人口為66.97萬人,其中0-6歲人口為5.6857萬人,0-3歲學前教育適齡兒童3.0951萬人,是一個典型的經濟欠發達地區。2010年,該縣完成生產總值86.87億元,財政總收入21.5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8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1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87萬元,①均低于國家平均水平。2010年該縣統計數據顯示,全縣共有37所幼兒園和183個學前班,其中已掛牌的省級一類幼兒園1所,省級二類幼兒園1所,省級三類幼兒園3所,初步形成了公辦、民辦、民辦公助(即政府向民辦幼兒園分派部分教師)三種形式并存的格局。全縣共有幼兒園教職工414人,專任幼兒教師236人,代課教師54人。2010年,該縣幼兒園在園(班)人數已由2006年的1.375萬人增長到1.7113萬人,其中縣鎮幼兒園在園人數為4920人,農村在園幼兒1.2193萬人,學前三年入園(班)率為55.29%,與2006年相比,增長了13.77%。但由于原有基礎薄弱、無學前教育專項投入等原因,該縣學前教育還存在著大量問題。

        二、A縣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一)學前教育機構數量嚴重不足且分布不合理

        經調查發現,2010年全縣有公辦幼兒園4所,民辦幼兒園(包括民辦公助幼兒園)33所,學前教育入園(班)率上升至55.29%,但仍有44.71%的適齡兒童未能接受學前教育,現有的幼教機構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從布局上看,該縣的37所幼兒園中有17所分布在縣鎮,其中包括4所公辦園;而247個村(居、社區)只有20所幼兒園,并且均為民辦園。此外,在調查中還發現仍有6個鄉鎮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開辦幼兒園。幼教資源過度集中于縣鎮地區,農村地區學前教育資源匱乏,發展步履艱難,大量適齡兒童特別是農村適齡兒童未能接受學前教育。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加劇了學齡前幼兒入園機會的不均等;另一方面,不利于該縣人才的培養和全縣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各級政府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嚴重不足

        由于我國各級政府對學前教育投入機制不健全,學前教育經費短缺,致使當地政府發展學前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從國家層面來講,學前教育獲得的投入甚微,僅為總財政教育投入的1.27%,并且在有限的投入當中還存在分配不公的問題,[2]政府對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后的中西部貧困地區、農村地區以及兒童中的弱勢群體投入不足。[3]從A縣政府的投入來看,由于該縣經濟發展滯后,地方教育經費籌措渠道不暢,造成A縣幼兒教育經費匱乏,有限的財力物力經過統籌安排、權衡分配,落實到鄉鎮幼兒園,可供其使用的教育經費幾乎沒有。如:A縣對4所公辦幼兒園除建園時的投入外,沒有生均經費等其他投入,擴大整修園舍、購買教學器材等日常開支和教師培訓費用大多是從幼兒園收取的學雜費中支出;對民辦公助幼兒園也只是分派一定比例的公辦教師,除此外無其他形式的投入;對民辦幼兒園而言,一直以來都沒有幼教專項經費的扶持,在收費等政策上也未給予傾斜照顧。

        (三)辦園(班)條件簡陋且多數幼兒園不達標

        1.幼兒園規模小且園舍建設不合標準

        學前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對幼兒園園舍條件有較高的要求。在調查中發現,全縣的37所幼兒園大都條件較差,無論是生均占地面積、生均校舍面積、生均活動室面積,還是生均睡眠室面積、室外活動場面積以及綠化面積,都遠遠低于《城市幼兒園建筑面積定額(試行)》中規定的最低標準。安全整潔的室內外互動場地是幼兒開展各項活動的基本保障。由于A縣大部分幼兒園室內外活動場地的缺乏或不足,使一些幼兒園無法正常開展各項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嚴重影響到幼兒基本動作的訓練和智力的開發。

        2.幼兒園設備欠缺

        由于資金緊缺,幼兒園和學前班的基礎設施十分簡陋。不少幼兒園基本沒有游戲器械、體育設施等大型活動器械,以及嬉水池、砂坑和30m長直跑道等設施,使各種游戲活動難以開展。同時,幼兒園和學前班教學器材匱乏,全縣生均圖書占有量約2.7冊,農村地區幼兒園圖書資源更為短缺,12193名農村在園(班)幼兒僅擁有6750冊圖書,占全縣圖書總冊數的14.3%,生均圖書占有量僅為0.55冊;教學用錄像錄音帶共有2586盤,班均占有量僅為6.7盤;一些民辦幼兒園沒有配備適合幼兒特點的桌椅板凳,而是配備小學生用桌椅,不符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學前班大多是附設于完全小學或獨立成班,園舍條件更無標準可言。小學附設學前班的教學及輔助用房就是小學教室,沒有獨立的活動場地。獨立成班的學前班一般都是家庭作坊式,辦園條件更加艱苦。

        3.校車質量差且超載現象嚴重

        民辦幼兒園大都地處鄉鎮地區,居民居住相對分散,幼兒園的輻射半徑可達到10公里。為吸引生源,幼兒園實行校車接送制。但由于山路崎嶇、校車質量較差,再加上校車存在超載現象,校車在接送幼兒時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盡管A縣政府和教育局不斷強調要注重校車質量,但這一問題仍未從根本上得到很好的解決。以P幼兒園為例:3輛加長型長安車和1輛中巴車負擔了全園600多名幼兒的接送工作,安全問題令人擔憂。

        4.幼兒園大班額現象嚴重

        按照《幼兒園工作規程》(1996)的規定:小班(3至4周歲)幼兒人數一般為25人,中班(4至5歲)規模為30人,大班(5周歲至6或7周歲)規模一般為35人,學前幼兒班一般不超過40人,而調查發現A縣幼兒園的班級容量遠遠超過了規定的標準,大班額現象嚴重。如:在M幼兒園中,在園幼兒有430人,共有8個班,平均每班54人,專任教師22人,師生比為1∶20左右。

        (四)學前教育師資力量薄弱

        1.教職工缺編現象嚴重

        教職工是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但在我國貧困地區,幼兒教師數量嚴重不足。據調查,A縣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在編教職工(包括專任教師、園長、保育員等)有55人,占全縣教職工總數的13.3%,在編專任教師有46人,占全縣學前教育專任教師總數的19.5%,占教職工總數的11.1%,保育員均無編制。由此可見,該縣學前教育職工缺編現象嚴重。若按照《全日制、寄宿制幼兒園編制標準(試行)》中規定的教職工與幼兒比(1∶7)計算,全縣應再配備2031名教師才能滿足現有在園(班)幼兒的需求。若按所有需要接受學前教育的適齡兒童計算,所需的教師數量將更多。以公辦幼兒園Y幼兒園為例,全園在園幼兒160名,在編教師僅6人,師幼比約為1∶27,遠遠超出國家規定的1∶7的標準。

        2.教職工學歷普遍偏低

        在A縣236名學前教育專任教師中,本科畢業的教師共有10人,約占全部專任教師的4%;專科畢業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2%;高中畢業的教師約占40%;另外,高中畢業以下的專任教師10人,占總數的4%。從教師的學歷層次來看,高中及高中以下畢業的教師仍占較大比例,教師的學歷層次亟待提高。同時,民辦幼兒園園長和教師的學歷普遍偏低,如:在當地的3所民辦幼兒園中,只有1位園長是幼師畢業,并且考取園長資格證,其余2位都是高中畢業。由于缺少專業訓練,使他們對幼兒園的管理難度加大。此外,保育員大多沒有取得保育資格證,如:X幼兒園的21位教職工中,僅有3位是幼師畢業(中專),其他都是高中畢業。

        3.教師接受培訓機會相對較少

        近年來,在縣政府和教育局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幼兒園和東部地區某些學校、幼兒園之間建立了教師培訓合作項目,并且每年還有幼兒園教師參加A縣所在地區的教師培訓,但對于大多數教師而言,接受培訓的機會仍然很少。如:該縣和杭州市的合作項目中,每年只有10名教師有機會參加培訓,這種培訓只占到幼兒園教師總數的2%左右。

        4.公辦幼兒園教師老齡化且缺乏流動

        調查發現,由于教師流動體制機制不健全,A縣公辦幼兒園已有十五年沒有招聘過任何新教師。一方面,很多年輕的幼兒教師不能及時進入幼教領域;另一方面,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幼兒教師退出機制,在編幼兒教師老齡化現象嚴重。經了解,該縣55名在編幼兒教職工的平均年齡為47.5歲,最年輕的也有33歲。在這部分教職工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農村地區學前班師生營養不良

        A縣農村地區多為山區且居住分散,農村小學下設學前班的輻射半徑可達十余公里,師幼多為走教、走讀,為節省他們往返學校的時間,學校采取上午10:30上課、下午3:30放學、中午不休息的作息制度。但由于鄉村學校沒有設食堂,教師和學前班幼兒中午都不吃午飯,餓著肚子完成教學任務。以S學校為例,學生最遠離學校8公里,教師最遠離學校20公里,學校沒有食堂,師幼午飯無法解決,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三、解決貧困地區學前教育問題與困難的對策

        解決貧困地區學前教育的發展問題,要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原則,公益性和普惠性并重的底線,廣覆蓋、保基本的要求,按照公益事業、公辦為主、公辦教師、公共投入、公共服務的原則,齊抓共管,合力推動學前教育的發展。

        (一)制定學前教育行動計劃,調整結構布局

        地方政府是發展學前教育、解決“入園難”問題的責任主體。[5]基于貧困地區學前教育機構數量嚴重不足、分布不合理的問題,政府應結合當地社會發展狀況和適齡人口分布、變化趨勢,科學預算入園需求和供需缺口,制定階段性發展目標,分年度完成,整體規劃幼兒園的數量和布局。特別是要按照《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制定好學前三年行動計劃,采取切實措施,調整結構,科學布局,為學前教育的均衡布局,科學發展提供條件。當前要抓好兩項工作:一是充分利用當地豐富廉價的土地資源,以基本滿足幼兒入園需要為原則,[4]聯合當地計生委和公安部門共同核準當地適齡幼兒數量,依據科學適當的師幼比來規劃幼兒園數量,大力新建一批公辦幼兒園(班),同時遷建、改擴建部分幼兒園,確保每個鄉(鎮)至少有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二是要科學規劃幼兒園的布局,在幼兒園分布較為集中的區域要適當合并、改建部分劣質幼兒園,扶植優質幼兒園,擴充優質學前教育,從而實現幼教資源的有效整合。

        (二)建立以政府為主的學前教育投入體制

        在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長期缺乏基本的財力保障,[3]對于貧困地區而言,制約其學前教育發展的最大“瓶頸”是資金的匱乏。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學前教育對于政府來說是一種高回報的人力資本投入,[2]增加幼兒教育投資,使學齡前兒童入學率提高一個千分點,可使人均GDP提高0.36~0.58個百分點。[5]政府應從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角度出發,根據實際,制定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和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把學前教育納入政府財政預算,依法設立學前教育專項經費,并逐年提高。可將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部分用于學前教育。要劃出一定比例的國有土地出讓金用于學前教育,切實加大學前教育的投入。要投入一定資金重點獎勵、扶植鄉鎮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幼兒園(班)建設。各級政府要實施弱勢群體財政補助政策,逐步建立弱勢群體資助體系。[6]資助的對象主要是貧困地區低收入家庭子女、福利機構監護的兒童、五保供養兒童等。政府及社會各界應為這部分群體提供一定的保育資助費,有條件的幼兒園(班)可對家庭困難的入園(班)幼兒實行“免費營養餐”制度,保障這部分弱勢兒童能夠平等的接受學前教育。此外,幼兒保育和幼兒教育工作還應該避免政府包辦獨攬,[7]建立健全政府、社會舉辦者、家庭合理負擔的投入機制,實現學前教育投入的多形式和多渠道。A縣在貧困地區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加大對幼兒園的民辦公助力度,擴大扶持對象,加強扶持力度,擴展扶持形式,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減免租金、以獎代補、派駐公辦教師等形式,大力扶持社會力量辦園,不斷提升民辦幼兒園的整體辦學水平。這種方式不但能減輕政府的負擔,提升貧困地區學前教育的整體水平,同時還能激發社會和民間力量辦園的熱情,促進當地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資源

        按照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大力發展城鎮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社會力量舉辦幼兒園的原則,將幼兒園作為新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優先建設;多渠道、多形式地擴大城鎮公辦幼兒園資源,努力解決城鎮入園難問題;鼓勵有資質的社會公益團體、基金會、事業單位、企業、街道(社區)、農村集體和公民等舉辦幼兒園,不斷擴大學前教育資源。

        (四)“以園帶園”提高學前教育整體辦學水平

        當前采取“以園帶園”的方式應分步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要重點辦好當地基礎較好的公辦幼兒園,對其園長及幼兒教師進行培訓,實現公辦園質量的提升。第二階段,由第一階段重點辦好的公辦園對其他鄉鎮的公辦中心幼兒園(或準備規劃建立的公辦中心幼兒園)園長、教師進行幫扶、支援和培訓,提升其辦學水平。如:可采用送教上門的方式,讓第一批受訓的園長和教師進入幼兒園進行現場指導,選派優秀教師或有專長的教師到受援學校作教育教學輔導和保教經驗交流等。第三階段,除第一批受訓的公辦園外,其他鄉鎮中心幼兒園應承擔起對當地民辦幼兒園、民辦公助幼兒園的指導和幫扶。通過這種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方式,能夠有效實現貧困地區學前教育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五)“引培結合”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隊伍是學前教育事業成敗的關鍵,通過“引培結合”的方式,五年內實現逐年補充幼兒教師,充實幼兒師資隊伍,建立合理的教師準入和退出機制,逐步建設一支能夠滿足當地普及學前教育的幼兒教師隊伍。

        1.及時足額補充學前教育師資

        按照1:7的師生比有關規定,多渠道及時足額補充教師,建立完善教師進出的合理流動機制。

        2.提高學前教師待遇

        幼兒教師只有具備了相應的地位和待遇,這支隊伍才能穩定下來。[8]因此,在物質上,要改善幼兒教師尤其是邊遠地區幼兒教師的生活、工作環境,提高教師工資水平,適當增加一些津貼,如設立貢獻工資、優秀教師補貼、發展津貼等;在精神上,要鼓勵和支持貧困地區幼兒教師的進步發展,如表彰宣傳優秀幼兒教師的先進事跡,幼兒教師在職稱評定、崗位設置上,中、高級比例應與小學教師傾斜。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穩定農村和邊遠地區的幼兒教師隊伍,而且有助于吸引一批年輕、優秀的幼師畢業生到農村和邊遠地區工作,從而充實當地的幼兒教師隊伍。

        3.加大對現有學前教師和小學輪崗教師的培訓力度

        一是要搞好園本培訓。園本培訓立足于幼兒教師的日常工作環境,[9]從他們最困惑和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入手,組織相關的培訓或講座。培訓內容要豐富多彩,不僅要包括文化專業知識,提高其理論修養,而且要包括專業技能,使他們能彈會唱、善于舞蹈表演和繪畫。培訓途徑要多種多樣,如:教師進修學校承擔的培訓、崗位培訓、縣教育局組織骨干教師培訓等。二是要鼓勵幼兒教師外出參加培訓。對于省、市、縣安排的一些專業培訓和教學觀摩活動,應積極鼓勵、安排教師參加,參加學習的教師回來后可以以講座或現場示范的方式展示給全園教師,在提升教師個人專業技能的同時,又帶動全園教師進步。

        第3篇: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范文

        一、基本情況

        我按照個人主題教育調查研究工作方案,以義務教育保障為核心,在改善辦學條件、均衡配置教師資源,加強控輟保學、建立健全資助體系等方面進行全面調研。先后深入到***等6鄉鎮6個貧困村進行實地調研,實地走訪了75戶貧困戶,召開鄉鎮層次座談會6次、教育局全體領導班子座談會1次,村級座談會6次。在調查研究過程中,共征求意見建議6條,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8個。通過調查研究,我縣教育扶貧取得決定性進展,實現了貧困學生不因貧困而輟學。

        (一)控輟保學措施有序實施。一是強化行政控輟。多次召開教育保障指揮部、教育局黨委會等相關會議對控輟保學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縣政府制定下發了控輟保學工作方案,縣教育局、各學校以及鄉鎮均成立了控輟保學工作領導組織。實施縣、鄉、村三級包保責任制,建立了輟學臺賬,按照“一生一案”的要求,實行周報告制度,隨報隨分析,及時發現解決問題。加強對控輟保學工作的督導檢查,縣教育局把派駐各學校的教育督導員作為控輟保學督導員不定期地對各鄉鎮、學校控輟保學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檢查。二是強化依法控輟。開學前印發了《致家長一封信》,讓每個家長知道送子女入校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是家長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督促家長主動送子女上學。同時,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勞動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法律法規宣傳,提高群眾,特別是義務教育兒童家長的思想認識和法制觀念,使相關法律法規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對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的父母或法定監護人,責令限期改正。同時,積極與公安、司法、人社、市監等部門密切配合,發揮各部門在控輟保學工作中的作用,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三是強化情感控輟。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積極開展有益身心健康、學生樂于參加的文體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校園綠化、美化和人文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環境和氛圍。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受教育的權利,防止弱勢群體學生因入學權利受到侵害而輟學。通過家訪、談心交流、單獨輔導等方式,積極開展心理激勵和學業幫扶,幫助其樹立學習信心,避免因喪失學習動力而輟學。耐心細致做好因基礎差而厭學、殘疾兒童、家庭經濟困難、思想有問題、行為失范等特殊群體學生的感化、轉化工作,切實將幫扶關愛工作落到實處。四是強化扶貧控輟。認真落實教育各項資助政策,確保資助到位。積極動員不愿到普通初中學校就讀的學生到職業學校進行初中滲透職業教育,強化技能學習,讓學生學到一技之長。緊緊抓住齊市技師學院對口幫扶我縣的契機,為貧困學生爭取了“六免一優先”的優惠政策,為貧困家庭學生尋求升學和就業提供了保障。為切實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入學工作,保障殘疾人受教育權利,實施了送教上門服務,對因身體原因不能到校上學的學生,各學校根據學生實際,制定了專門的課程表,安排相關教師進行送教上門。

        (二)學生資助政策得到落實。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完善資助體系。成立教育資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生教育資助工作,落實上級有關資助政策文件精神,各個學校也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形成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協調一致的工作運行機制。制定了《拜泉縣教育扶貧資助實施方案》和《學生資助工作管理辦法》等多項制度,逐步建立從學前至大學各個學段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二是加強政策宣傳,提升知曉率。通過縣電臺、宣傳手冊、主題班會、宣講團和大喇叭等多種方式,全方位精準宣傳學生資助政策和資助申請辦法,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系,讓所有符合條件的學生和家長知曉政策內容,明確申請方式,清楚申請時間和具體流程。三是規范資助程序,狠抓政策落實。嚴把個人申請關。要求各級學校申報貧困生一律由學生提出書面申請,并由扶貧部門和民政部門審核把關。嚴把資助條件關。嚴格按照省市文件執行,班級、年級、學校評議 ,年級組、學校審核,班級、學校公示。嚴把材料建檔關。資助中心和各級學校都要規范建檔。嚴把公示公告關。學校不僅要把資助政策在學校進行公告,而且要把享受資助的名單、對象及標準在學校進行公示,做到政策公開、條件公開、名單公開。嚴把信息錄入關。把貧困生資助與學籍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按時將貧困學生基本情況和貧困生受助時間、金額、資金等情況錄入到學生資助管理系統中。

        (三)基本辦學條件有效改善。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下,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新建維修公立幼兒園20個;大力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大薄弱學校改造力度,有效地縮小了城鄉教育差距,標準化學校達到100%,義務教育實現了基本均衡,通過了全省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驗收;推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第一中學、第四中學的校舍進行維修改造;逐步完善職業教育體系,職教中心擬建的10800平方米的綜合實訓樓,完成前期圖紙設計、地勘等工作,明年開工建設。

        (四)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大力實施師資隊伍優化工程,2015年以來招錄特崗教師和安置90年代末師范生451名,交流中小學校長29名、教師229名,逐步實現了教師資源配置校際間相對均衡;大力實施優秀校長培養工程,組織中小學校長赴北京大學、上海寶鋼中學、浙江紹興魯迅中學、重慶巴蜀小學等名校,學習先進教育思想和全新辦學理念,建設了一支專家型、創新性、務實型校長隊伍;大力實施教師成長搖籃工程,培養學科后備帶頭人33人、第三梯隊成員52人、骨干教師300人,開展國培網絡校本培訓、專任教師培訓、特崗教師培訓、跟崗位實踐研修和送教下鄉培訓等各類培訓2564人次,建設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五)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義務教育學校“結對幫扶”活動由支援學校和受援學校形成長期合作協議的形式實施“一對二”的結對幫扶活動。農村學校根據地域和交通劃分成6個片區,片區聯合開展活動。片區學校共建教學資源庫、共同探討教學設計、學進度、同步實施學業監測等實現教學資源的充分整合;通過網絡開展專題講座、共辦教研活動、課題研究等形式,為片區學校搭建教科研平臺,加快各學校校園網的建立和完善。片區內教學進度統一,集體備課統一,教研活動相互觀摩,教育質量統一評估;片區內定期集體備課,定期進行教學交流”,教育片區共同體的建立,有力的促進了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高了貧困學生學習積極性,滿足貧困學生享受優質資源的需求。

        二、存在問題及成因

        群眾要脫貧,教育要先行。雖然我縣在教育扶貧中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教育面廣、人多,在教育扶貧中也存在一定困難,主要表現在:

        (一)留守兒童管理有待加強。我縣中小學留守兒童占學生總數的12.4%,留守及單親兒童基本由隔代監護,缺乏父母的保護和教育,學習成績差,輔導跟不上去,對學習沒有興趣,進而產生了厭學心理,存在輟學風險。

        (二)農村教師隊伍有待加強。受特崗計劃政策的影響特崗計劃是我縣補充教師唯一的渠道,近幾年,由于特崗計劃不斷減少,達不到教師“退補想當”的要求。我縣每年退休教師在150人左右,招錄特崗教師在幾十左右,造成了教師隊伍年齡結構非常不合理,形成了年齡大、知識結構單一、教育理念老化的教師占絕大數,年富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占比較少。

        (三)家長法律意識有待加強。在走訪調研過程中發現,家長對《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基本上都沒有概念,不了解學生輟學后,家長應該負有什么法律責任,加大了學生輟學風險。

        (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待較強。受多種因素影響,留守學生、學困生、貧困生出現自卑、孤寂內向,甚至厭學心理。同時,政府、慈善機構及愛心人士層面在關愛這些學生時,多數注重進行物質資助,忽略了情感交流,導致一部分受過捐助的學生缺乏感恩和上進心。

        (五)貧困代際傳遞有待破除。多數貧困家庭的學生家長自身的文化素質不高,思想觀念陳舊,對孩子的培養教育能力和意識不足,認為賺錢比上學有用,多數孩子完成義務教育就選擇輟學,這種現象惡性循環、周而復始,加大了貧困家庭代際傳遞。

        (六)企業用工管理有待加強。未滿16周歲輟學的學生,由于剛剛步入社會,沒有一技之長,大多數都從事餐飲、美容美發等服務行業,這些私營業主法律意識淡薄,沒有嚴格執行《勞動法》有關規定,給輟學學生提供生生存空間,同時,缺乏對私營業主有效監管,加劇了輟學幾率。

        (七)寄宿制學校建設有待加強。我縣共有義務教育學校29所,有貧困寄宿生的只有8所,因住宿條件差等原因,所以大部分住宿學生都在校外住宿,導致貧困寄宿生總數少、占比低。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貧困學生心理教育。在控輟保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這部分學生“物質上的貧困”,更要關注這部分學生“精神貧困”,要將物資資助與精神激勵、情感交流和心理關懷有機結合起來,增強貧困學生自信心和發展動力。加強推行師生“一對一結對幫扶”措施,及時解決他們在學習中的問題和困難。加強“家校合作”,攜起手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同時,組織受助學生參加志愿者服務活動、黨員主題活動等方式,創造和拓寬貧困學生回報社會的途徑,讓他們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加強社會主義核價值觀教育。

        (二)持續加大教育事業投入。按照《關于打贏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要求,不斷完善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完善學校配套設備。繼續推進職教中心建設,建立健全職業培訓體系;謀劃建設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加強學校食堂和宿舍建設;繼續推進公立幼兒園建設,新建興農鎮幼兒園和豐產鄉幼兒園,達到公立幼兒園覆蓋每個鄉鎮。同時,實施學校燃煤鍋爐改造計劃,改善學校周邊空氣質量;繼續推進職教中心建設。

        (三)完善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不斷補充教師隊伍,建立教師補充長效機制,達到教師“退補相當”。在整頓上保持高壓態勢。加大對教師進行教育和警示力度,堅持日常監督和集中整治相結合,重點抓好寒暑假期間教師有償補課,嚴格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暢通舉報渠道,開展“微腐敗”專項整治,嚴厲查處違規行為。在制度建設上保持健全規范。按照市里關于師德師風的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健全制度建設,規范師德師風,做到制度管人。在培訓學習上保持經常持續。發揮進修學校作用,對教師培訓達到制度化和經常化,采取“走出去、引進來”方式,學習更新先進教學理念,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四)強化法律知識普及層面。深入開展《勞動法》、《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保護法》等方面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搞好輿論引導,通過電視臺、自媒體和召開主題班會等方式,普及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發揮法制副校長作用,積極開展法治教育進校園活動,將普法教育課納入教學計劃,爭取每月上一節法制教育課。

        第4篇: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范文

        一、以創新發展激發教育活力

        創新教育工作思路。堅持“兩條腿走路”辦好市域教育,一要堅持問題導向,建立市級教育咨詢投訴服務中心;二要堅持抓住根本,從縣級黨政領導、市教育局、縣教育局、學校、校長、教師、家長、學生、宣傳九個層面開展工作。

        創新教育治理體系。完善市域教育治理體系,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從“正確引領教育方向、營造尊師重教氛圍、落實教育投入政策、教師隊伍建設”等四個方面進行考核。同時建立學校法人治理結構,多舉措改革。

        創新校長隊伍管理。加快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推進“提升千名校長、打造教育強市”工程,從嚴管理每一位校長,落實好校長履職考核制度。

        創新教師管理制度。健全“招聘引進、培訓培養、從嚴要求、提高待遇、轉崗退出”管理體系。實行教師發展行動計劃,成立教師發展中心。

        深化招生考試改革。扎實推進中考改革,提高示范高中招生名額定向分配到薄弱初中的比例,在中考中增加生物、地理、藝術等科目,統籌普通高中和職中招生比例。完善義務段劃片招生、免試就近入學政策,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實現100%的公辦小學劃片免試就近入學,95%以上的公辦初中劃片免試就近入學。

        加強學生創新教育。開發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在校園營造科技創新氛圍,開展科技大篷車進校園等活動。提供創新平臺,因地制宜探索。提高參與性,保護學生的好奇心,突出參與性、全體性、體驗性。

        二、以協調發展促進教育均衡

        補齊教育結構短板。①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大力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縣域內中職資源整合和中職學校標準化建設。③加強特殊教育發展。④重視發展家庭教育。⑤規范教育培訓機構。⑥促進民辦教育發展。

        促進城鄉校際均衡。實施“千校達標”工程,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形成學校辦學特色。實施義務段大學區制管理改革,推進高中學科研究指導中心建設,均衡優質教育資源,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充實鄉村教師隊伍。

        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構建內容、途徑、保障為一體的德育體系,成立德育研究中心。深化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豐富中小學生課程選擇,落實教學常規管理。探索成立學校中層建制的體育藝術中心,開展常規性體育藝術比賽、校園藝術節等。

        三、以綠色發展引領教育風尚

        營造綠色教育生態。相繼推進正風肅紀、推進依法治教、優化教育結構,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生態。

        大力建設綠色校園。通過高層次的綠化設計,提升校園的綠化水平,實現四季有綠、鳥語花香,營造濃郁綠色校園環境。

        培養師生綠色觀念。加綠色教育,培養綠色行為,實施綠色評價,推進綠色生態教育進課堂、進教材,引領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四、以開放發展拓展教育資源

        樹立開放理念。辦學校、辦教育都不是孤立的,特別是教育領導者、學校領導者,應該把“對外開放”作為市縣教育和學校工作的重要工作思路,以更寬闊的胸懷和視野主動對社會開放,深化與社會的聯系,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擴大教育交流。成立市級教育對外交流中心,積極銜接做好對外留學、師資交流以及與省內外兄弟地市的交流學習工作。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舉辦中外校長“課程改革論壇”等。

        五、以共享發展促進教育公平

        實施教育精準幫扶。①建立從學前到大學的完善教育資助體系,精準識別統計貧困學生,大力向社會宣傳教育資助政策,實施從學前一年到高中階段13年免費教育,確保每一個孩子都不因貧困而失學。②精準扶貧人口中的幼兒,優先安排在公辦幼兒園上學。③建立精準幫扶制度,對精準扶貧幫扶的學生從學業指導等方面加強力量。

        第5篇: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范文

        民生事務涉及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包括教育、醫療、住房、養老以及生活環境等多方面內容,而且投資巨大,比如2012年貴州省完成各類民生支出達2157.04億元,占全省公共財政支出的78.4%;2013年計劃投資550億元為群眾重點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實際投資702億元,為年度計劃的128%。

        兜住民生底線是發展重任。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說:“要以‘馬不停蹄’的步伐改善民生,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提高教育、就業、收入、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精準化扶貧水平,倍加關愛老人孩子、困難群眾和返鄉農民工,讓各族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首要民生:精準扶貧

        扶貧,是2014年十件民生實事的核心目標。

        “貴州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是全國扶貧開發的一個主戰場。向貧困發起總攻,發展就是最大的扶貧,發展是解決貴州貧困的關鍵。”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日前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道出了貴州發展的主要障礙和任務。

        扶貧是貴州的第一民生工程。2013年貴州首件“民生實事”提出“減少貧困人口100萬人”。完成的情況是,6個縣172個貧困鄉“減貧摘帽”,減少貧困人口166萬人。

        經過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2011―2013年,貴州省累計減少貧困人口43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33.4%下降到22.2%,累計有14個重點縣366個貧困鄉實現“減貧摘帽”。

        “減貧摘帽”、精準扶貧居2014年貴州“十件民生實事”之首。今年的目標是,新增8個縣、95個鄉鎮“減貧摘帽”,建成全省精準扶貧信息平臺。

        跳出扶貧抓扶貧,扶貧需要大思路。今年1月4日至6日,省委書記趙克志在威寧縣迤那鎮調研時,首次提出結對幫扶、產業扶持、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造、生態移民和基礎設施建設“六個到村到戶”精準扶貧重要措施。當前,貴州省已經實現駐村幫扶全覆蓋,全省11590個村都已派駐同步小康工作隊,精準扶貧與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協同共進。

        精準扶貧的要義是“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需要對貧困人口、貧困狀況等進行精準識別。貴州省已將貧困人口規模分解到縣并基本完成貧困人口識別工作,為“六個到村到戶”幫扶工作提供了重要條件。

        與全面深化改革結合,貴州省成立了“精準扶貧體制機制改革專題組”。這個專題組發揮著“特攻隊”作用,深入推進精準扶貧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提高扶貧工作成效。

        《關于以改革創新精神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黔黨辦發[2014]23號)于5月16日印發。該實施意見從改進貧困縣考核機制、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等十五個方面對貴州扶貧開放工作進行了部署,并配套出臺了《貴州省貧困縣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辦法》和《貴州省財政扶貧項目管理辦法(試行)》。

        這份實施意見強調,從2014年起,對全省5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行扶貧導向考核,把扶貧開發工作實績作為評價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的重要內容,由主要考核地區生產總值向主要考核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轉變,引導貧困地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把工作重點放在扶貧開發上。

        扶貧,更要扶教育

        教育落后成為貴州“窮”的突出表現,“只有讓孩子們不輸在起跑線上,才能割斷貧困的世代傳遞。”近3年來,貴州投入1500億元啟動教育“四項突破”工程和“9+3”計劃,將計劃用3―5年時間基本普及15年基礎教育,再用“兩個五年”的時間把教育搞上去。2013年,省級壓縮5%行政經費共計5992萬元,全部用于支持教育“9+3”計劃。

        在貴州,不少農村地區教育基礎設施欠缺,百姓對改善基礎教育條件期盼很高。作為全省民生實事之一,2013年新建或改擴建鄉鎮、街道辦事處公辦幼兒園400所,建設農村中小學學生宿舍10萬平方米。2014年,這項民生工程繼續推進,其計劃是,建設農村中小學學生宿舍80萬平方米,新建、改擴建200所鄉鎮、街道公辦中心幼兒園。

        目前,貴州省教育廳已下撥公辦幼兒園建設資金2.82億元,現已開工建設241所,開工率為61.6%,其中竣工24所,竣工率為6.14%。供2014年建設學生宿舍使用的10.6億元資金已經下撥,共計實施項目749個,目前已開工建設658個,開工率87.85%,其中竣工148個,竣工率19.76%。

        破解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難題,是貴州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據貴州省教育廳數據顯示,2013年,貴州農村留守兒童約為240萬人,其中,在校生留守兒童為98萬人,2014年為94萬。建設800個標準化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列入今年貴州全省十件民生實事之中。

        配備電腦、電話、電視機等設備的留守兒童之家,可以讓孩子們和遠在他鄉的父母視頻聊天,孩子們也能在這個“家”里閱讀、娛樂。留守兒童之家多作為農村中小學的軟硬件設施,各地投入力度較大。比如在大方縣,2012年至今,已經建設了100多所留守兒童之家,縣財政投入400萬元統一配備了標牌、閱覽桌椅、電子琴、籃球等設施,每所留守兒童之家有市級投入100萬元配備電腦、電話等物品。

        貴州省教育廳4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省擬新建標準化農村留守兒童之家818個,其資金來源是省級補助與自籌相結合。6月底,部分標準化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陸續啟動,預計9月份完成近60%的建設進度。

        提升百姓生活質量

        在2014年貴州省“十件民生實事”中,住房保障工程也與扶貧直接相關。根據部署,貴州省今年要開工城鎮保障房40萬套、竣工15萬套,改造農村危房35萬戶,建成扶貧生態移民房4.3萬套。

        “早安排、早部署、早開工”,提前完善項目土地、規劃、施工等各項建設手續,貴州省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2014年項目于去年12月中旬提前開工。

        務川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其農村危房改造已于5月底全面開工建設,預計11月底完成。2014年,務川將投入各級補助資金1761.95萬元,對1800戶危房進行改造。在錦屏縣,農村危房改造指標已分解落實到各鄉鎮,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部竣工入住,受益群眾將達5000余人。

        安居方能樂業。作為我國首個農村危房改造試點省份,在完成了自2008年以來的192.48萬戶后,貴州計劃自2014年到2020年再改造完成農村危房178.63萬戶。

        據《貴州扶貧生態移民規劃(2012―2020)》,到2020年,貴州將建成1041個集中安置點,對全省47.7萬戶204.3萬人實施搬遷,安置地以小城鎮、產業園區為主。在該規劃實施的前兩年即2012、2013年,貴州省已搬遷貧困人口25萬人,建設扶貧生態移民安置點302個,住房5.9萬套,共投入資金49.33億元。

        貴州引導生態移民到城鎮、產業園區、企業等地就業,將進城移民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使移民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通過扶貧生態移民搬遷,移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得到明顯改善,就業渠道不斷拓寬,人均收入增加。2013年,全省移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5732元。截至目前,貴州搬遷移民中,97%的有就業需求的勞動力實現就業,14.7萬人參加新農合,5.58萬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

        就業是民生之本,2014年,貴州省繼續推進“3個15萬元”政策,新增扶持微型企業2萬戶、帶動就業10萬人以上,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8萬人。2014年年初至5月,“3個15萬元”政策新增扶持微型企業6832戶,共投入扶持資金 2.6億元,帶動就業3.6萬人。

        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建設生態文明,也是一個很大的民生問題。

        按照工作計劃,今年7月前,貴州要完成全省88個縣城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及縣域河流出境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為實施嚴格的水、大氣質量管理監測,省環保廳已制定并引發了《貴州省環境質量公示》、《貴州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月度排名及公布辦法》,目前,省環保廳每月10日在其官方網站及官方微博公開全省13個設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及排名,水環境、大氣環境質量按月公布。

        第6篇: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范文

        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實施辦法》適用范圍主要包括全省普通中小學、職業中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及各級教育科研機構、電化教育機構、青少年宮等校外教育機構中的在職教師和教研人員。民辦中小學校可參照《實施方案》,參加中小學教師職稱申報評審。

        《實施辦法》明確,在職稱體系建立上,將原來相互獨立的中學教師職稱系列與小學教師職稱系列統一并入新設置的中小學教師職稱系列。在職稱等級設置上,改變原來中學教師最高等級為副高級,小學教師最高等級為中級的規定,統一將中小學教師職稱設置為五個等級,資格名稱依次為:三級教師(員級)、二級教師(助理級)、一級教師(中級)、高級教師(副高)和正高級教師(正高),與原中小學教師職稱的對應關系是:三級教師對應原中學三級教師和小學二、三級教師、二級教師對應原中學二級教師和小學一級教師、一級教師對應原中學一級教師和小學高級教師、高級教師對應原中學高級教師。也就是說,中學教師在原中學高級教師(副高級)的基礎上,可申報評審正高級教師;小學教師在原小學高級教師(中級)的基礎上,可申報評審高級教師(副高級)和正高級教師(正高級)。

        此外,《實施辦法》還包括按照突出師德素養、教育教學業績的導向要求,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切實改變過分強調學歷和論文的傾向;按照社會和業內認可的要求,建立健全同行專家評價為主的業內評價機制兩方面的內容。

        據了解,云南省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工作將于2016年年底前完成首次評聘,初步實現制度入軌,具體步驟為:6月底前完成資格過渡,8月底前完成三級教師、二級教師、一級教師的評審和高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的申報推薦工作,10月底前完成高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評審工作;2017年全省轉入常態化評聘。

        雙江縣多種措施抓實教育精準扶貧

        《云南日報》消息 雙江縣圍繞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把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頭號民生工程來謀劃,把群眾素質提升工程作為推進脫貧攻堅工作8個重點之一來抓,著力解決貧困群眾子女入學難,實施貧困村、直過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教育精準扶貧。

        自2014年起,雙江開始實行高中階段免學費入學,統一由縣財政撥款支付。去年全縣財政收入達48 356萬元,教育投入達到25 666萬元。從2014年至今共免除高中學費416.72萬元。“2017年要實現全縣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學齡前兒童入園(班)率達到90%以上,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確保無因貧輟學學生;繼續實施高中免學費教育,農村貧困戶幼兒入園每生每年補助300元,2018年起實施14年免費教育。”縣委書記黃光富介紹。

        加快實施教育扶貧,雙江縣全面落實少數民族教育優惠政策,深入實施少數民族人才培養工程,每年面向全縣招收品學兼優的4種主體民族學生各15名,縣級財政給予每人每年補助1 000元,并實行動態管理、重點培養。

        第7篇: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范文

        一是切實加強對家庭教育工作的領導。市婦聯作為家庭教育工作牽頭單位,每年召開一次家庭教育工作會議,對全市家庭教育工作進行總結部署;每年召開一次家庭教育講師團會議,對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梳理;每年開展各類家庭教育道德實踐活動,今年,我們開展了一場以智慧應對逆反為主題的家庭教育知識專題講座、“關注女童安全保護兒童權益

        創建平安家庭”為主題的兒童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等,對家庭教育知識進行宣傳和普及。

        二是家教工作者合力推動。根據家庭教育工作需要,我們整合資源,發揮三支家教工作者隊伍作用。一是發揮市級家庭教育講師團作用。吸收了社會各界人士組成家教講師團,廣大講師團成員根據自身特長,制作課件,在全市開展舉辦講座,成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二是各學校都把辦好家長學校納入學校的整體計劃,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由校長或分管副校長擔任家長學校的校長,學校領導與德育處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任課教師一起,采用集中宣講與個案輔導相結合的方法,共同研究推動學校的家教工作。三是發揮家教志愿者作用。在農村、社區,通過組織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員、婦女干部、優秀家長擔任家教志愿者的方式,為廣大家長提供咨詢指導服務。部分老同志年屆七旬,熱心公益,無私奉獻,令人敬佩。

        一是發揮家長學校主陣地作用。我們在原有家長學校創辦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我縣家庭教育陣地網絡,盡量使家教知識輻射到每個年齡段的的學生家長。截至目前我市中小學家長學校數135所,幼兒園家長學校數23所,中等職業學校家長學校數1所,機關家長學校數1所,企事業單位家長數1所,孕婦學校數1所,新婚夫婦學校數數1所,人口學校數280所,各家長學校都制定了詳細的授課計劃,健全了相應的管理制度,確保家庭教育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并通過舉辦家庭教育報告會、專題講座、巡回大講堂、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委員會活動等形式,開展品德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禮儀、法制宣傳等教育。

        二是發揮時間節點的作用。在節假日來臨之際,各家長學校通過向家長發放《致家長的一封公開信》、《告家長書》,與學生簽訂《假期安全文明承諾書》,發送假期安全短信,加強對孩子的學習、安全和社會實踐教育,提醒家長要盡好監管責任,讓孩子過一個平安、快樂、有意義的假期;我們還利用“三五”、“六一“、“七一”、“十一”等節慶,開展主題活動;在母親節、父親節、老人節、

        教師節等節日,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同時,我們還將家庭教育工作與學習型家庭、平安家庭、綠色家庭、和諧家庭等各類特色家庭創建相結合,讓廣大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增進思想道德修養,做一個品行端正的人。一是實施貧困家庭關愛行動。今年春節期間我們與慈善協會聯合對市15戶貧困家庭發放慰問品及慰問金,活動共計捐助慰問金3000余元,捐物100余件。在每年的六一期間,由市婦聯領導班子帶頭,市婦兒工委各成員單位、企業、社會愛心人士紛紛開展慰問活動,各鎮辦也根據各地實際開展慰問活動,送錢送物送溫暖,讓困難兒童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愛。我們還開展了“家政、月嫂培訓班”,許多婦女通過培訓已經拿到了上崗證書,解決了她們在生活上的困難。我市自實施“春蕾計劃”以來,累計捐助資金十萬余元,救助貧困女童350余人。其中,有90多名貧困女童已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二是實施留守流動兒童關愛活動。2月下旬,我們與市教育局聯合在全市開展了以“關注女童安全 保護兒童權益 創建平安家庭”為主題的兒童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此次活動,我們以留守流動兒童集中的龍門鎮西塬小學、新城辦第五小學為重點集中開展安全知識宣傳互動活動。此次活動共發放宣傳冊400余本,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家長們對兒童安全知識普及的重要性、緊迫性以及科學性的認識。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深刻地認識到,我市家庭教育工作仍存在一定的薄弱環節:

        一是對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培訓指導不夠。近年來,雖然省上經常會有家庭教育講師的培訓,也定期召開講師團成員會議,分析研究存在問題。但是,隨著新時期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變化、兒童身心發展的新特點以及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新需求,如何使我們的家庭教育工作更能貼近家長和兒童的需求,成了新時期家庭教育工作亟需思考的問題。但我市家教工作者也有部分是兼職,對家教工作參與熱情應該說也高,在本校本地講課還是可以的,但要成為專家還有一定距離,我們希望能多培養幾個專家型的,哪里有需要就可以到哪里去宣講。希望省婦聯能創造機會和條件,組織各地專家進行培訓交流。

        二是家庭教育工作發展仍不平衡。由于城鄉家庭教育觀念、信息資源等存在一定的差異,城鄉家庭教育發展仍不平衡。在城鎮,各種教育資源相對集中,為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且家長對家教工作普遍較重視,家庭教育知識普及率較高;在農村,特別是較為偏遠的貧困山區,由于生活條件、隔代帶養、親戚寄養以及家長自身素質的影響,家教知識的宣傳普及仍是薄弱環節。此外,各年齡段家教工作開展也不平衡,小學、幼兒園家長學校開展活動多,中學家長學校開展活動較少,需進一步加強。

        三是家庭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有待加強。一些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對孩子重智輕德、重知輕能現象較重,對子女過分溺愛和過分期望現象較重,一些家長還忽視自身品行的修養,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等,家庭教育的盲目性、隨意性比較大。此外,外來流動人口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撫養等特殊情況家庭的子女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懷,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教育工作和關愛幫扶工作。

        四是假期兒童安全問題仍需進一步關注。近年來,每年寒暑假時,兒童墜樓、墜陽臺、溺水事件頻頻發生,事件大部分都是家長缺少對孩子的安全知識的教育,特別在城區,孩子一個人留守在家的現象也較為普遍,兒童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目前我市家長學校辦學體制不完善,家長學校都是校中校,設在學校和幼兒園內,由學校、幼兒園負責管理,管理不正規,家庭教育水平較低。但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由于目前家長學校校中校的辦學模式有自身的弊端。這樣的體制,就是在平時召開家長會,老師把學生的情況告訴家長,學校、幼兒園偶爾搞一次講座,家長也不一定參加,學校、幼兒園對家長也無可奈何,且家長的受教育面也不廣,比如:幼兒園的家長學校面對幼兒的家長,小學的家長面對小學的家長,中學的家長面對的是中學的家長,雖然有針對性,但也有缺失,如準爸爸、準媽媽、0—3歲小孩的父母,爺爺、奶奶等。

        二是家庭教育責任觀念仍然落后。部分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了學校,教育孩子就屬于學校的事了,培養和教育好孩子是學校的應盡之責。近些年,很多家長忙于生計,將孩子交到學校之后就不聞不問了。特別是到了高年級,有些家長從來不到學校或向老師了解子女在校學習情況,連家長會也不來參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班級,老師是誰,對孩子學習情況就更不清楚了。家長不關心在校子女的表現,有些家長還習慣替子女說話,庇護孩子的缺點和錯誤。部分家長與學校缺乏配合和協調,致使學校教育成效減弱。

        三是家庭缺失家教知識不足。從我市學生家庭結構變化看,家庭結構日趨小型化、多元化,獨生子女家庭成為家庭的主流格局,還出現了較多的流動家庭、空巢家庭、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等多種類型的家庭,家庭的缺失給家庭教育帶來了困惑。“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良好夙愿仍舊是每一名學生家長的共同心聲,當家長發現孩子做錯事情,學習成績不理想時會嚴肅批評教育,但總感現在的孩子不服管、不聽話,所掌握的家教知識不足,遠遠滿足不了目前家庭教育的需要。

        一是加強培訓,提升家教工作者水平。要進一步加大對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力度,讓教育者先受教育,及時進行知識更新、理念更新、方法更新。建議省婦聯成立家庭教育培訓指導中心,能定期組織培訓、進行交流,提高廣大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我們市里也要及時跟進,運用各種形式,層層抓好培訓,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業務能力、指導水平和服務質量。

        第8篇: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范文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積極發揮家庭教育在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現就加強家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對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工作開展的如何,關系到孩子的終身發展,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近年來,經過各地不斷努力探索,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相關資源缺乏等問題,導致一些家庭出現了重智輕德、重知輕能、過分寵愛、過高要求等現象,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提升家長素質,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從落實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不斷加強家庭教育工作,進一步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持網絡,推動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進一步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

        1.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法定職責。廣大家長要及時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表現和成長特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要始終堅持兒童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個性,創設適合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和生活情境,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規律性;要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積極發揮榜樣作用,與學校、社會共同形成教育合力,避免缺教少護、教而不當,切實增強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2.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律。學齡前兒童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培養孩子健康體魄、良好生活習慣和品德行為,讓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小學生家長要督促孩子堅持體育鍛煉,增長自我保護知識和基本自救技能,鼓勵參與勞動,養成良好生活自理習慣和學習習慣,引導孩子學會感恩父母、誠實為人、誠實做事。中學生家長要對孩子開展性別教育、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孩子積極學業態度,與學校配合減輕孩子過重學業負擔,指導孩子學會自主選擇。切實消除學校減負、家長增負,不問興趣、盲目報班,不做“虎媽”“狼爸”。

        3.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廣大家長要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增強家庭教育本領,用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正確行動教育引導孩子;不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堅持立德樹人導向,以端正的育兒觀、成才觀、成人觀引導孩子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重視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要時時處處給孩子做榜樣,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響和幫助孩子養成好思想、好品格、好習慣;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間,不斷創造家庭教育機會,積極主動與學校溝通孩子情況,支持孩子參加適合的社會實踐,推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有機融合。

        三、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強化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導。各地教育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行政區域內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家長參與、學校組織、社會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中小學幼兒園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機制,統籌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家長開放日、家長接待日等各種家校溝通渠道,逐步建成以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長、幼兒園園長、中小學德育主任、年級長、班主任、德育課老師為主體,專家學者和優秀家長共同參與,專兼職相結合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將家庭教育工作納入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學校長培訓內容,將學校安排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計入工作量。

        2.豐富學校指導服務內容。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實踐,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家庭美德發揚光大。要舉辦家長培訓講座和咨詢服務,開展先進教育理念和科學育人知識指導;舉辦經驗交流會,通過優秀家長現身說法、案例教學發揮優秀家庭示范帶動作用。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定期開展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的參觀體驗、專題調查、研學旅行、紅色旅游、志愿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以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為契機,通過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文藝、體育等活動增進親子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溝通和反饋學生思想狀況和行為表現,營造良好家校關系和共同育人氛圍。

        3.發揮好家長委員會作用。各地教育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普遍建立家長委員會,推動建立年級、班級家長委員會。中小學幼兒園要將家長委員會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訂家長委員會章程,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作為重要任務。家長委員會要邀請有關專家、學校校長和相關教師、優秀父母組成家庭教育講師團,面向廣大家長定期宣傳黨的教育方針、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傳播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

        4.共同辦好家長學校。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配合婦聯、關工委等相關組織,在隊伍、場所、教學計劃、活動開展等方面給予協助,共同辦好家長學校。中小學幼兒園要把家長學校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部署,幫助和支持家長學校組織專家團隊,聘請專業人士和志愿者,設計較為具體的家庭教育綱目和課程,開發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動指導手冊。中小學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1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幼兒園家長學校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家庭教育指導和2次親子實踐活動。

        四、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持網絡

        1.構建家庭教育社區支持體系。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推動建立街道、社區(村)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利用節假日和業余時間開展工作,每年至少組織2次家庭教育指導和2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將街道、社區(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社區教育體系。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可以派教師到街道、社區(村)掛職,為家長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2.統籌協調各類社會資源單位。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積極引導多元社會主體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利用各類社會資源單位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實踐活動,擴大活動覆蓋面,推動有條件的地方由政府購買公益崗位。依托青少年宮、鄉村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陣地,為城鄉不同年齡段孩子及其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家長提供及時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3.給予困境兒童更多關愛幫扶。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指導、支持、監督家庭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要特別關心流動兒童、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和貧困兒童,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以城鄉兒童活動場所為載體,廣泛開展適合困境兒童特點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關愛幫扶。倡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持體系。

        五、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地教育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協調領導機制,制訂實施辦法。積極爭取政府統籌安排相關經費,中小學幼兒園要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把家庭教育工作作為中小學幼兒園綜合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開展督導工作。中小學幼兒園要結合實際制定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具體方案,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生。

        2.加強科學研究。各地教育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設立一批家庭教育研究課題,形成一批高質量家庭教育研究成果。依托有相關基礎的高等學校或其他機構推動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基地,發揮各級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和家庭教育學會(研究會)等社會組織、學術團體的作用,重視家庭教育理論研究和家庭教育學科建設,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論體系。

        3.加強宣傳引導。各地教育部門要開展家庭教育工作實驗區和示范校創建工作,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煉先進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整體推進。教育部將遴選確定部分地區為全國家庭教育實驗區,部分學校為全國家庭教育示范校。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樹立先進家庭典型,宣傳優秀家庭教育案例,引導全社會重視和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為家庭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政策解讀

        切實加強家庭教育工作指導努力培養新時期合格家長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 就《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 工作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請介紹一下出臺《指導意見》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

        答:家庭教育是家長對孩子進行的教育,是家長的法定責任。《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家長應當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有關國家機關和社會組織應當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教育法》也規定學校、教師可以對學生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當前,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非常迫切而且意義重大。

        一是貫徹黨和國家對家庭教育的要求。去年以來,關于家庭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家庭教育在少年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參加學校少年隊主題隊日活動、與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強調“家長要時時處處給孩子做榜樣,用正確行動、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教育引導孩子”。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又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再次強調“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系列論述,深刻地指出了家庭在人一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家教在人一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為貫徹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四中全面精神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教育規劃綱要中“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在兒童少年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教育部制定了《指導意見》,明確了當前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家庭教育工作的具體舉措。

        二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要。新形勢下家庭教育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方面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家長的家庭教育取向和水平,直接影響著少年兒童養成好思想、好品格、好習慣,也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當前,由于各種原因,一些家長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未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不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不注重培養子女的良好習慣,與學校的溝通配合不夠,導致家庭教育未能發揮應有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工作是對家長進行教育,普及家教知識,更新家長觀念,提升育人水平。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推動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形成綜合育人體系,把廣大少年兒童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是家庭教育工作現狀亟待改進。近年來,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現實狀況不容樂觀。社會各界對家庭教育的認識不到位,家庭教育工作水平還不高,家庭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相關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還沒有形成合力,這些問題導致在育人方面出現了一些違背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現象,如缺教少護、教而不當、重智輕德、重知輕能、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等。因此,切實加強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是讓每一位學生享有人生出彩機會的關鍵環節,是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是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現實需要。

        問:請介紹一下《指導意見》的研制過程。

        答:《指導意見》的制定是一個深入開展調研、廣泛征求意見、不斷修改完善的過程,盡可能凝聚廣泛共識、形成最大公約數,使其科學、嚴謹、可操作性強。

        一是深入開展調研。我們委托有關研究機構深入開展文獻研究,對家庭教育工作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梳理,并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了解地方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的相關意見,吸收地方有益工作經驗。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文件征求意見稿。

        二是廣泛征求意見。為了讓意見征求更廣泛,更有代表性,我們多次召集有關家庭教育的專家、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人員、學校校長、教研人員、一線教師、家長舉行小型座談會,集中征求文件修改意見。

        三是不斷修改完善。在多次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我們對文件進行反復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了《指導意見》。

        問:《指導意見》在加強家庭教育工作方面對家長提出什么要求?

        答: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法定職責。《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

        一是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廣大家長要及時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表現和成長特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規律性,切實增強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二是嚴格遵循孩子成長規律。廣大家長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幼兒園、小學、中學階段特征,把握學齡前兒童、小學生和中學生家庭教育的規律性,明確各個階段家庭教育的重點內容和要求。

        三是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廣大家長要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不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重視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間,推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有機融合。

        問:《指導意見》對各地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主要措施?

        答:《指導意見》就如何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4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強化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導。各地教育部門要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家長參與、學校組織、社會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中小學幼兒園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機制,統籌各種家校溝通渠道。

        二是豐富學校指導服務內容。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實踐,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家庭美德發揚光大。通過培訓講座、咨詢服務、社會實踐、親子活動等形式營造良好家校關系和共同育人氛圍。

        三是發揮好家長委員會作用。各地教育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普遍建立家長委員會。中小學幼兒園要將家長委員會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訂家長委員會章程,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作為重要任務。家長委員會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

        四是共同辦好家長學校。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配合婦聯、關工委等相關組織,在隊伍、場所、教學計劃、活動開展等方面給予協助,共同辦好家長學校。中小學幼兒園要把家長學校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部署。

        問:《指導意見》如何推動社會支持家庭教育工作?

        答:《指導意見》就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持網絡提出了3點意見。

        一是構建家庭教育社區支持體系。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推動建立街道、社區(村)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利用節假日和業余時間開展工作。

        二是統籌協調各類社會資源單位。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積極引導多元社會主體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利用各類社會資源單位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和實踐活動,擴大活動覆蓋面,推動有條件的地方由政府購買公益崗位。

        三是給予困境兒童更多關愛幫扶。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指導、支持、監督家庭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要特別關心困境兒童,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持體系。

        問:《指導意見》在加強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答:《指導意見》對如何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保障措施明確了3方面的要求。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狠抓文件落實。各地教育部門要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訂實施辦法。積極爭取政府統籌安排相關經費,中小學幼兒園要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把家庭教育工作作為中小學幼兒園綜合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開展督導工作。中小學幼兒園要結合實際制訂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的具體方案。

        二是加強科學研究,提升專業水平。各地教育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設立一批家庭教育研究課題,形成一批高質量家庭教育研究成果。推動成立家庭教育研究基地,重視家庭教育理論研究和家庭教育學科建設,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論體系。

        第9篇:幼兒園貧困兒童幫扶計劃范文

        *鎮總人口*萬人,共有*個行政村*個社區居委會,20*年財政收入*萬元。轄區內現有普通完中*所,教師*人,學生*人;有*所完小,教學點*個,*所幼兒園,小學生*人,教師*人(含幼兒公辦教師*人)。學校布局合理,基本能適應我鎮初等義務教育的需要。對我鎮教育工作督導評估進行全面的自評,具體情況如下:

        ㈠領導職責

        1、確立地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鎮教育工作的目標,我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鎮政府工作計劃,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三個”優先:即在制定發展計劃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在制定年度經費計劃時優先保證教育事業的需要;在研究具體工作時優先安排部署教育工作。我們把落實教育工作目標責任制、為教育辦實事、組織協調各部門關心支持教育工作和多種形式的助學活動作為常規工作來抓,并建立了有效的運行機制,教育的優先發展的地位得到保障。如:鎮黨委、政府對教育工作實行定點包干責任制,建立健全了目標管理責任制,建立了鎮黨委督查機制,全面開展督政督學工作,建立了教育工作執行情況、通報制度,從而增強鎮、村兩級及相關部門的責任意識。

        2、履行職責。鎮黨委、政府堅持從實際出發,遵循教育發展規律,順應教育發展形勢,在制定*鎮“*”、“*”規劃中把教育的發展納入規劃中并出臺了獎教獎學及村兩委履行教育工作責任制等一系列文件和決定,確保了義務教育政策得到落實。如:結合我鎮人口出生及經濟發展情況,就近就便推進了小學布局調整,將*、*、*等較遠山村的學校撤并到*和*小學,借城市道路建設之機異地新建更能適應城市發展需要的*小學,既優化了教育資源,又適應義務教育和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為推動*鎮教育事業發展,充分發揮鎮村組織在農村義務教育中的作用,鞏固“雙高普九”成果,充分發揮學校綜合功能,實施“三教”統籌,服務“三農”,把加強勞動專業技術培訓作為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的重要手段。

        (二)經費投入與管理

        為了推動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鎮黨委、政府積極謀劃,保證了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投入,同時規范了經費管理,使經費用在刀刃上。

        1、根據區財政文件規定,對全區教育財政撥款,預算內年生均教育事業費、教師工資、預算內年生均公用經費實行以區統籌的原則,明確了對教育事業經費的保障責任,保證了教育事業經費、生均公用經費和教師工資逐年增長和及時到位。從未出現拖欠、扣發、擠占教育經費和教師工資的現象。

        2、預算外資金、財政轉移支付補助資金全部及時足額撥付,并用于學校教育。20*—20*年,鎮財政對教育總投入預算內支出合計*萬元,預算外支出累計投入*萬元。

        3、保證了“兩免一補”資金。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一費制”收費政策,全面推進公示督導、責任追究、教育收費資金“收支兩條線”制度,嚴禁截留、平調、挪用、擠占學校經費。“兩免一補”優惠政策得到落實,上級下撥的“兩免一補”及資助貧困學生的資金專款專用,足額發放到貧困學生手中。

        4、建立健全助學制度,開展多形式的助學活動,鎮政府和學校都建立了完整的幫扶貧困家庭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體系,建立了貧困學生檔案,采取學校減免、社會捐助等形式,對貧困學生進行扶助。我鎮適齡少年兒童無一例因家庭貧困而輟學,促進我鎮義務教育發展。

        (三)辦學條件

        1、為確保教育發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資源,調整學校布局,學校布局合理、班生規模適中,文化戶口、綜合報表健全;建立了文化技術學校,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培訓材料齊全,實現了勞動力的適時轉移。

        2、進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既重視學校管理與維護,更重視學校基礎設施的整改與建設。對學校安全實行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并建立排查檔案,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召開有關會議研究整改措施,并把每一個安全隱患整改責任落實到具體學校及人員身上,限期整改,確保了學校安全。

        3、調動村級辦學積極性。鎮多次召開教育工作會,協調解決學校實際困難,20*、20*年村級社會投資*萬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心系家鎮教育事業于*年*月*日委托其女兒將節儉下來的*萬元捐贈給*中心小學建食堂。從20*年度起*村對屬*村籍的在校小學生課本費、本子費、保險費全部由村負責支付。鎮、*村及*村每年安排一定資金,更換學生課桌椅。

        3、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困難。近三年*鎮為*十中解決綜合樓及教工宿舍、學生公寓及謝洋小學欠款,鎮財政實際支付*萬元;同時為*小學解決操場歷史遺留問題,每年由鎮財政支付*元。多次召開鎮村學校協調會,解決*幼兒園、*中心園的遺留問題,為*小學食堂建設積極籌資*萬多元。

        (四)教師隊伍建設

        我們堅持把校長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整個教育工作的重頭戲來抓。一是完善校長負責制度。擇優聘任了德才兼備的村小學校長,中小學校長都按要求參加各級舉辦的校長崗位培訓班和提高培訓班。二是規范教師編制管理。根據小學生源和邊遠地區學校實際情況,在上級下達的編制總額內,調整了各完小教職工編制。三是教師的繼續教育。加強教師崗位培訓,中小學專任教師全部參加崗位培訓。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學歷進修,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四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

        (五)教育管理

        1、依法治教,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法律法規,認真宣傳貫徹《義務教育法》,使教育法律法規進村入戶,深入人心,形成了依法治教氛圍。

        2、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加大教育支持力度

        我鎮積極開展校園及周邊治安重點整治,對轄區中小學和所有的幼兒園不定期進行安全大檢查,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同時對轄區網吧的清理整頓工作堅持每月開展一次。鎮綜治辦、*法庭、派出所和司法所積極開展“以法護航,關愛青少年”活動,深入學校與師生座談,上法制課,進行以案釋法,并到學校上法制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鎮婦聯對在校家庭貧困女童實行扶助。鎮將教育工作納入對村及鎮干部的目標考核當中,形成大家關心教育的良好氛圍。

        3、認真對待區級教育工作督導檢查,及時進行整改;同時及時組織開展鎮級教育工作督查,并完善了檢查機制。

        (六)教育改革與發展

        制定并下發村兩委履行教育工作責任制對輟學學生實施跟蹤管理,由學校摸底建檔,鎮政府發出復學通知,下村干部入戶動員,教師分類指導教育,保證進得來留得住。教育事業發展指標得到落實,各項表、冊、卡健全,義務教育檔案完備,并實行滾動跟蹤管理,通過加大控輟保學力度,我們扎實把好了殘疾兒童隨班就讀關,建立了“三殘”人員檔案,我鎮“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達100%,保障了我鎮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初中輟學率控制在*%

        3、農村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做到教學場所、培訓措施、培訓經費、教學制度和培訓活動四到位。文技校備有兼職老師,有教材教案,有教學管理制度,并作出了每年度培訓計劃及培訓總結,有學員花名冊、簽到表等有關資料,對農民進行職業技能培訓。開展“綠色證書”教育,加大勞動技術等實用技術培訓,不僅促進勞動力轉移,也提高勞動者的生產技術水平,有力推進產業的調整。

        (七)努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

        1、設立獎教獎學制度。鎮每年教師節評選一批先進教育工作者,并對其進行表彰獎勵;鎮對*中學中考、高考實行獎勵,各村對各完小教師實行獎教。根據學校及教師在同類校的評分結果實行獎勵,積極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經濟條件好的村對本村學生中考、高考進行獎勵如赤水村對學習好的本鎮學生,鎮政府給予一定獎勵。

        2、建立扶貧助困制度。協調關系,采取社會的幫扶、采取與貧困生結對子等措施,解決他們的學習費用來源;努力貫徹“兩免一補”政策,讓所有的貧困生都能繼續上學。

        二、存在問題

        我鎮教育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鎮教育改革和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一是教育事業發展還不能很好適應城市建設及經濟社會的需要,特別是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任務很重,優質教育資源相對不足,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二是由于鎮、村財有限教育經費投入還不能完全滿足教育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學校建設和發展經費比較短缺。

        2、要實現“教育強區”目標,任務艱巨。從教育工作督導評做復查的情況看,“辦學條件”和“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等各項指標得分率不高。因此,實現“教育強區”目標還有較大距離,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快發展和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才能真正實現區委、區政府確定的2010年實現“教育強區”的目標。

        三、“督導評估”驗收后的奮斗目標

        盡管我們在許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擴展,人們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教育督導評估后,我們將更加扎實地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想方設法增加教育投入,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力爭在短時期內使我鎮的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 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 | 亚洲国产无遮挡在线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