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年習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素描這種訓練方法,是從美術教學中得到啟示而創(chuàng)造發(fā)展起來的。素描是繪畫術語,是指以單色調描繪的畫一是美術教學的一種方法。按照美術教學的經驗,要畫好人物或環(huán)境,首先要通過各個局部的素描來訓練造型基礎。例如要畫好臉,先要進行眼、耳、鼻、嘴和臉型的素描;要畫好人,先要分別進行手、腳、頭和身軀的素描。否則,畫起臉來五官安不妥,畫起人來身體站不穩(wěn)。這種注重基本功的起步訓練方法,很值得作文教學借鑒。尤其是小學中年級“片段訓練”,更是小學作文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習作中的素描訓練仍是以觀察實物為途徑的,以片斷和簡短的篇章為形式的,將描寫敘述結合起來,(即運用“白描”的手法)反應周圍生活的記敘文訓練,其目的是幫助兒童認識周圍世界,培養(yǎng)觀察和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基本功。
一.素描有助于培養(yǎng)搜集材料的能力
小學生的習作材料,主要來源與三個方面:現(xiàn)實生活本身,現(xiàn)實生活在書本和圖畫中的反映。因此要教會小學生觀察實際欣賞圖畫和閱讀書本,而最要的是教會他們觀察。素描這種教學形式,對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十分有利。具體地說,素描能幫助學生:第一,掌握最基本的觀察方法(如主次順序法,方位順序法、分析綜合法等);第二,學會通過觀察抓住事物典型特征,確定那些與表現(xiàn)文章主題有關的材料;第三,學會用準確的語言把自己的觀察、聯(lián)想和感受記錄下來;第四,養(yǎng)成經常寫觀察日記的習慣。
實踐證明,素描訓練不僅具有明顯的“發(fā)展性”,既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陶冶他們審美的感情;也具有明顯的“工具性”,即教會學生準確地用詞造句。
二、素描有助于培養(yǎng)提煉中心和安排文章結構的能力
中年級是小學作文訓練由段到篇的過度階段。技能訓練重點:三四年級進行片斷(即“段”的基本結構)和最簡單的篇章訓練。這里說的“段”,是介乎“句”和“篇”之間的形式。它既不是指以退格形式表示的自然段(即“小結”),也不是結構完整(包括“起因”、“發(fā)展”、“”、“結局”等環(huán)節(jié))的篇章。他是能反映獨立思想的句群,在形式上可以是一個自然段,也可以是幾個自然段,相當于日常講的“層次”,或者“片段”。而中年級的分類素描,從形式上正是一種“段”的素描訓練。例如,景物描寫的對象是一株花,一棵樹或者大自然的一角。人物素描的對象是一組動作,一席對話,或者幾種神態(tài)。因此,三四年級的素描也可以叫做“段”的素描或者“片段素描”。正因為“段”必須在意思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所以“段的素描可以練就提煉中心思想和命題的基本功。
三.素描有助于培養(yǎng)用詞造句的能力
關鍵詞: 高校藝術類人才教育理念人文素質
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藝術行業(yè)越來越為人們所熟悉、重視與青睞。各藝術高校均積極培養(yǎng)各類藝術人才,為社會文化發(fā)展提供主力軍。藝術工作者本身就是精神食糧的創(chuàng)造者,藝術工作者人文素質直接關系到其人格的生成和藝術品位的趨向,這就要求藝術工作者比其他行業(yè)人員具備更廣博豐富的人文底蘊。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在培養(yǎng)藝術人才的過程中,藝術類人才教育理念存在偏差,將藝術與人文割裂開,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個體本身都存在視野狹隘的問題。這一片面教育理念導致,目前我國藝術類學生人文素質缺失現(xiàn)象十分明顯。不少藝術類學生人文知識匱乏、道德觀念模糊、審美情趣低俗、哲學思維缺失,人文精神淡薄、適應能力欠缺。比如,現(xiàn)代藝術類大學生成長于流行文化時代,由于種種因素,一些學生沉溺于網絡文化,耽于網絡游戲,止于文化快餐,人文知識荒蕪,甚至有些學生連最基本的人文知識也是通過網絡游戲間接獲取的。而這些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人認為這“無傷大雅”,只要培養(yǎng)的學生將來“有飯吃”、“能混”就行了。然而,藝術體現(xiàn)的是對生命的理解,是對生命理解的深化。藝術類學生如果缺乏人文底蘊就很難弄懂人生、情感、心理甚至藝術規(guī)律本身的一系列問題,也就更談不上藝術的創(chuàng)新。
現(xiàn)代高校藝術類人才教育理念應包含、融合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概念廣泛,它不僅僅是育智的過程,更主要的是育心、育性、育德、育情,進而育人的文化心理過程。然而,習慣上藝術類人才教育理念與人文教育視野的狹隘,導致最終藝術培育成果的缺憾。轉換這一觀念十分重要:從社會的角度而言,培養(yǎng)的藝術人才不應是政治觀念的物化物,而是個性豐富的人;從學校的角度而言,培養(yǎng)的藝術人才不應是盛裝知識和美德的容器和口袋,而是具有鮮活情感的精神主體;從藝術類學生個體而言,成長的結果不應是以自我為中心、私欲膨脹、沉迷物質享受的人,而是具有高尚生命和完美人格的人,對他人、對社會、對自然友善、寬容并富有責任感的人?,F(xiàn)代高校藝術類人才素質教育理念的更新勢在必行。
一、彰顯藝術專業(yè)的人文學科性質
藝術本身是為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而產生的。藝術是人文精神、人文主義的一種體現(xiàn),它本身是歷史傳承的媒介,是人類文明內在靈魂的表達方式。因此,毫無疑問,藝術專業(yè)本質上屬于人文學科。然而,現(xiàn)階段人們往往將藝術專業(yè)看成是簡單的技術學科,將其看做是某種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將其工具化。工具化是以技術、操作的層面看待藝術,藝術不過是某種類似實業(yè)的“事業(yè)”,不過是一種可以人為設計、有意識操縱便能規(guī)劃、引導的事情。藝術類學生與家長將其作為將來進入社會謀求生存與發(fā)展的敲門磚,教師將其作為簡單的技能訓練。藝術被工具化、功利化了。它僅僅是一種方式,一種可以分解、改裝、組合、拼接以適應不同背景、不同階層、不同時間、不同目的的表現(xiàn)方式。于是藝術創(chuàng)作可以毫無精神痛苦地由指定的創(chuàng)作小組進行,它可以背離精神現(xiàn)實,可以無視生命的真實被制作出來,某一類型可以成批量組織生產,經由審查、修改、調整后,最后定型推出……
然而,真正的藝術從根本上說是人文學科,不是“技”,而是“意”;不是“形”,而是“神”。
第一,藝術與人文密不可分。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就是藝術與人文密切關系的很好表現(xiàn)。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開創(chuàng)了一個現(xiàn)實主義藝術的新時代。
第二,專業(yè)課程也是人文課程。藝術專業(yè)學習是一門藝術陶冶、涵育人文素養(yǎng)的學習課程。藝術領域包含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等方面的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藝術知能,鼓勵其積極參與藝術活動,提升藝術鑒賞能力,陶冶生活情趣,并以啟發(fā)藝術潛能與人格健全發(fā)展為目的。藝術是人類文化的結晶,更是生活的重心之一和完整教育的根本。藝術以其專門的術語,傳達無可言喻的訊息,提供非語文的溝通形式,進而提高人們的直覺、推理、聯(lián)想與想象的創(chuàng)意思考能力,使人們分享源自生活的思想與情感,并從中獲得知識,建立價值觀。不僅是藝術專業(yè)學生,所有的人都需要機會學習藝術的語言,以領會經驗和了解世界。
第三,專業(yè)培養(yǎng)更是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藝術專業(yè)的培養(yǎng)是為發(fā)展學生的基本藝術素養(yǎng),傳承與創(chuàng)新藝術,培養(yǎng)文明且有素養(yǎng)的國民,重視并發(fā)展值得尊敬的文明。透過廣泛而全面的藝術教育,藝術專業(yè)學生在參與音樂、舞蹈、戲劇演出、視覺藝術等活動中,學習創(chuàng)作和表達其觀念與情感,分析、了解、批評、反省其作品所涵蓋的感受與經驗所象征的意義,進而認識藝術作品的文化背景與意涵。并使藝術學習能夠促進、聯(lián)結與整合其他領域的學習?,F(xiàn)今的藝術教育已逐漸脫離技術本位及精致藝術所主導的教學模式與限制,而邁入以更自主、開放、彈性的全方位人文素養(yǎng)為內容的藝術學習。
第四,藝術與生活密不可分。藝術源于生活,也融入生活,生活是一切文化滋長的泉源。因此藝術教育應該提供學生機會探索生活環(huán)境中的人事與景物;觀賞與談論環(huán)境中各類藝術品、器物及自然景物;運用感官、知覺和情感,辨識藝術的特質,建構意義;訪問藝術工作者;了解時代、文化、社會、生活與藝術的關系;提供學生親身參與探究各類藝術的表現(xiàn)技巧,鼓勵他們依據(jù)個人經驗及想象,發(fā)展創(chuàng)作靈感,再加以推敲和練習,學習創(chuàng)作發(fā)表,豐富生活與心靈。
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思想
(一)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思想從根本上說是尊重學生個體,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1.辦學是為了學生而不是為了學校、教師的利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能因為學校的利益犧牲學生的利益,不能因為一味追求提高學校效益而辦學。不能因為現(xiàn)在有什么教師就開設什么課,而要根據(jù)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開課?!耙匀藶楸尽钡乃枷朐诟咝V械捏w現(xiàn)就是“以學生為本”。使每一位受教育者感受到來自學校、來自教師的信任、尊重和愛護。
2.內化藝術類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藝術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中與其他專業(yè)相比較,往往更需要強調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更注重對個性、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方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不同思想理念的人往往才能創(chuàng)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同時,作為將來需要“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勇于承擔民族使命”的藝術類學生,必須能夠傳承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繼承民本思想,學會人文關懷;培養(yǎng)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學會用終極關懷的眼光看待人類的現(xiàn)實和未來。
3.體現(xiàn)人文關懷,挖掘學生潛能。人文素質教育可以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積極營造的輕松、愉快、和諧的人文學習氛圍中,學生是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和考試的“機器”。人文素質教育能使藝術類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磨礪堅強的意志,掌握學習方法,學會為人處世;培養(yǎng)學生具備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完善、不斷發(fā)展的能力;通過校園環(huán)境的陶冶、班集體凝聚力的內化、負面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導、學生社團有益活動的歷練等人文素質教育活動,啟迪學生自覺自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最終培養(yǎng)新時代既具有深厚傳統(tǒng)功底,又具有寬闊國際視野,同時擁有良好社會道德與責任感的藝術人才,幫助他們實現(xiàn)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角色的轉變。
(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辦學思想就要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教育目標。
1.促進學生人文素質與專業(yè)技術全面發(fā)展。必須使人文素質教育與專業(yè)技術教育相結合,一方的發(fā)展不能以犧牲另一方為代價。人文素質教育為專業(yè)技術教育提供基礎,專業(yè)技術教育依托人文素質教育更好發(fā)展。現(xiàn)代藝術的知識體系就像一個縱橫交錯的立體網絡,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我們固然可以將它劃分為各種形式,以不同學科進行教學,但不存在價值等級或孰優(yōu)孰劣之分,對于藝術類學生的整體和諧發(fā)展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以往教學中所存在的涇渭分明的界線和迎合社會一時之需的側重,如輕人文知識重專業(yè)知識,輕歷史、情感、思想知識重工具實用知識,都會造成學生知識結構的片面性,局限視野,禁錮對客觀世界的全面認識??傊宋呐c專業(yè)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作用于藝術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給學生的全面、穩(wěn)定發(fā)展以強有力支持。因而,人文教育和專業(yè)教育是藝術類專業(yè)教育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一方的發(fā)展不能以擠占另一方發(fā)展空間為代價。
2.促進藝術類學生終身發(fā)展。在藝術類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能夠支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必須貫穿于藝術類學生生命的始終,樹立全程教育觀。所謂全程教育,就是使教育貫穿于每一個受教育者的成長過程和每一個受教育者成長過程的始終。人文素質教育不只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知識,而是培養(yǎng)學生自己能動學習與吸收人文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理解人文,形思想的方法,不斷提高自身人文素質的能力。要讓藝術類學生在今后漫長的藝術生涯中不斷進步,必須依靠全程教育,促進他們終身發(fā)展,使教育成為一種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存在。
參考文獻:
[1][德]藝術哲學―德國古典美學的經典[M].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07-01.
[2]杜時忠.人文教育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3]張文斌.服裝工藝學[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05,(第三版).
[4]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21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M].中華書局,2009-09-05.
[5]管仲連等.中國文化與可持續(xù)發(fā)展[M].海洋出版社,2006-01-01.
論文關鍵詞:信息素養(yǎng),黨校教師,提升
1開展信息技術培訓,下足“學”的功夫。
由于黨校許多教師沒有系統(tǒng)接受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學習,普遍存在一種“信息恐慌”,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科研的能力極其有限。對此,黨校要結合實際,針對不同崗位、不同學科,科學制定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規(guī)劃,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在實際操作中,應把握好以下兩點:
1.1培訓形式力求多樣化
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是一個綜合性工程,需要加強組織、統(tǒng)籌安排,面向全體、因地制宜地進行校本培訓是最具活力的培訓方式。黨校應建立信息技術校本培訓制度,有針對性的編寫培訓教案,包括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等常用軟件的操作技術,采取組織理論學習、專家講座、技術操練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手段,使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在觀念和技術上得到總體提高。同時,必須把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與他們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進行自我培訓,以推動教育信息化向縱深發(fā)展。另外,有條件的黨校還可以積極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即派送教師到高等院校等專門的信息技術教育培訓中心進行集中培訓,培養(yǎng)一批信息素質較高的骨干教師群體,以起到示范帶動作用,進而大面積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水平。
1.2加強對培訓的管理
為使培訓收到成效,還要加強對培訓的管理,全面測評培訓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情況,使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在培訓中得到真正提升。為了及時檢測培訓效果,在培訓過程中應將測評貫穿始終,把培訓任務適當分解,完成一項就進行考試,及時檢測培訓的即時效果,避免培訓走過場、流于形式。為此,黨校應為每位教師建立信息素養(yǎng)培訓檔案,將信息素養(yǎng)考試成績作為重要一環(huán)列入其中,作為衡量教師培訓效果的科學依據(jù)和完善培訓措施的一個參考。“測”只是一個手段,“用”才是最終目的,因此,對培訓的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培訓過程之中,還應延伸到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具體實踐應用上,通過追蹤調查的方式及時反饋教師信息素養(yǎng)情況,進行補充性或補救性的指導培訓,使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與教育教學同步發(fā)展。
2豐富教學軟件資源,做實“用”的文章
黨校應重視教學軟件資源建設,充分利用中央黨校遠程教育C級網站的教學資源,并加強與兄弟黨校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的合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信息孤島”[2]現(xiàn)象。在豐富教學軟件資源的同時,還應鼓勵教師將信息技術與學科實踐有效結合,鼓勵他們應用信息技術去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使信息素養(yǎng)的最終價值體現(xiàn)在應用上,具體應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2.1營造積極的信息技術應用氛圍
“板書加講授”是黨校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很多教師沒有養(yǎng)成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習慣,因此,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氛圍十分必要,它往往能起到感染和引導作用。事實上,通過課程信息化技術比賽、課件制作比賽等活動載體,掀起教師學習信息技術的,提高教師的學習熱情,從而使他們產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的興趣,增強教師的自覺參與意識,鍛煉教師的信息能力。
2.2鼓勵教師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有效結合
豐富的教學軟件資源是提高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前提,如何將信息技術與教學科研有效結合則是防止教師“只學不用”的關鍵。黨校應注重引導教師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本學科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過程當中,并鼓勵他們將信息技術與課程進行有效整合,在實踐中應用、研究信息技術,提高信息素質,同時把自身的信息素質整合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從而促進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整體耦合,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
2.3建立動態(tài)教學資源庫
利用中央黨校遠程教育C級網站的教學資源,將其整合及研發(fā)為適合黨校教師成長的本土化資源,以提高資源庫建設效率[3]。繼續(xù)完善校園網建設,運用播客RSS技術,針對不同課題建立不同的知識頻道,并鼓勵教師向校園網動態(tài)資源庫貢獻各種多媒體教學資源,實現(xiàn)教學資源共享,將其作為評價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依據(jù)。
3提供良好硬件環(huán)境,加大“保”的力度
信息技術硬件建設是培養(yǎng)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前提和保障。在推進信息化進程中,加強對信息技術教育基本設備的投入,確保硬件、軟件建設同步進行,是錘煉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培養(yǎng)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物質基礎。信息化建設特別是信息技術設施前期建設需要很大投資,而資金不足往往是困擾很多黨校的一個難題,因此,黨校應從長遠目標出發(fā),充分認識到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教師提供良好硬件環(huán)境做好保障工作:
3.1積極爭取財政資金的支持
黨校辦學經費的來源主要是財政撥款,由于信息技術硬件建設投資巨大,積極爭取財政資金的支持尤其重要。黨校應主動向黨委政府報告黨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引起領導的關注,妥善解決財政對信息技術硬件建設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傾斜問題。
3.2采取開源、節(jié)流并重的辦法
在依靠上級撥款僅是解決信息技術硬件建設的前提下,黨校還應統(tǒng)籌規(guī)劃,可采取開源、節(jié)流并重的辦法,全方位開辟籌資渠道,比如黨校與電信部門合作解決建網和網絡使用費用問題,黨校和個人各出一部分錢解決教師使用計算機問題,用“筆記本電腦﹢便攜式投影儀”構建可移動多媒體教室,等等,使有限的資金發(fā)揮最大效益,為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的硬件環(huán)境。
3.3提高現(xiàn)有硬件資源的利用率
硬件設施投資大、更新?lián)Q代快,如果束之高閣或利用率不高,就是巨大浪費。黨校要建立硬件資源管理數(shù)據(jù)庫,正確認識各類硬件資源的功能和特點,如CPU、內存、顯卡、硬盤等,對各種硬件資源進行選擇和整合,拓寬校內硬件資源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同時,教師還可利用閑置時間不停充電,做到“人歇機不歇”,最大限度地提高硬件資源的利用率,以教師這一重要課題資源帶動硬件資源的建設。
4強化考核激勵機制,落實“管”的措施
如何全面評價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能力,調動他們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相應的考核激勵機制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黨校應從信息素養(yǎng)的含義出發(fā),在培訓的基礎上,通過合理機制,將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教師業(yè)務素質考核結合起來,從而鍛煉教師的信息能力。
4.1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標
從管理的角度來講,黨校應適當調整評價教師的考核機制,在考核機制中加入評價信息素養(yǎng)的內容。鑒于黨校教師信息素養(yǎng)水平參差不齊,制定符合不同層次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標準,使教師在信息素養(yǎng)方面有自我提高和自我評價的參照。對晉級和新調入的教師,要求必須完成規(guī)定信息技術學習內容,并進行嚴格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建議黨校在電教科的牽頭下,成立專門的信息素養(yǎng)考核委員會,定期對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進行考核,并與評先樹優(yōu)、職稱評定相掛鉤,考核指標要突出實踐性,可操作性要強,避免教師信息素養(yǎng)與平時的教學、教研實踐“兩張皮”現(xiàn)象,使教師自覺樹立信息觀,將信息技術能力自然地應用到日常的工作中。
4.2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
科學的激勵機制是調動教師提升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因素,黨校應從信息化建設的大背景出發(fā),使考核與激勵同步進行,將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形成使用信息技術的良好氛圍。為調動教師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黨??梢詫δ切┢綍r教學科研中積極采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教師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從而在教師隊伍中,形成一種盡快掌握和利用信息技術為教學科研服務的緊迫感和提高自身信息素養(yǎng)的使命感。另外,激勵機制要常態(tài)化,結合信息技術的特點,使教師與時俱進地增強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引導教師將加強信息素質的培養(yǎng)作為自已終身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張倩葦.信息素養(yǎng)與信息素養(yǎng)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1(2):9.
[2]胥茜.讓學校不再是“信息孤島”—綿陽構建教育城域網側記[N].中國教育報,2004-3-1(5)
學校:
班級:
姓名:
成績:
注意:卷面整潔、字跡清晰,共21個題。答案詳見教材和教師用書。
1.
簡單機械有哪些?
答:
2.我們祖先生產和狩獵的工具有哪些?
答:
3.在生產、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杠桿?
答:
4.
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斜面及螺旋?
答:
5.
生活中有哪些像螺絲刀一樣的機械?
答:
6.
在生產、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輪軸?
答:
7.
身邊有哪些建筑物是支架結構?
答:
8.
哪些動物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答:
9.
哪些動物的繁殖方式是胎生?
答:
10.
我們應該怎樣珍愛生命,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答:
11.
巖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答:
12.
你知道哪些礦物?
答:
13.
鉛和石膏哪些用途?
答:
14.
地球上哪些資源是可再生的?地球上哪些資源是不可再生的?
答:
15.
我們能為保護礦物資源做些什么?
答:
16.
大腦哪些功能?
答:
17.
我們的左腦有什么功能?我們的右腦有什么功能?
答:
18.
我們怎樣保護大腦?
答:
19.
人體有哪些重要的感覺器官?
答:
20.
人們通常有哪些不同的交流方式?
答:
21.
關鍵詞 中老年 輕中度高血壓 美卡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3.050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是心腦血管病嚴重事件(心肌梗死和腦血管意外)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選用理想的降壓藥物治療,不僅是治療成功的前提,更是能明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2011年4~11月選用美卡素對30例老年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對療效及不良反應進行評估,結果滿意,療效確切,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齡40~82歲,平均61歲;均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通過3次非同日血壓測量(測量血壓時,患者先于室內安靜休息10分鐘,臥位測量右肱動脈收縮壓和舒張壓,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測量間隔5分鐘。根據(jù)korotkoff音確定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明顯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嚴重肝損傷終末期疾患、生活不能自理、以及有美卡素禁忌證者。按高血壓分類標準:收縮壓140~180mmHg,舒張壓90~110mmHg。高血壓病史4~39年,平均7年4個月,其中合并冠心病7例,血脂異常8例,心律失常3例,糖尿病6例,腦血管后遺癥2例,心功能不全4例,無腎功能不全患者。
治療方法:本組患者均經利尿劑、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等降壓藥物治療后療效欠佳或因藥物不良反應換為美卡素治療。治療前測患者右上臂臥位血壓,測心率、心律,且停用正在使用的降壓藥物及可能對血壓造成影響的藥物,美卡素片80mg,1次/日口服,晨起服藥,服藥后每天早6:00,下午4:00各測血壓1次。做超聲心電圖,心臟DR片,心電圖,查肝腎功能,血脂,血糖作為對照。
療效判斷標準:在1個月內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合并糖尿病控制血壓的目標值<130/80mmHg。①顯效:DBP下降>20mmHg;②有效:DBP下降<20mmHg,但已達到正常范圍或下降10~19mmHg;③無效:未達以上標準。
結 果
臨床療效:本組患者服藥后3天內血壓無明顯下降,第1周血壓達最低水平,至療程結束時收縮壓平均下降25.6mmHg,舒張壓平均下降16.8mmHg,且有效的維持24小時的降壓作用,晝夜降壓幅度差異無顯著性,但不影響原有血壓的晝夜生理變化。合并癥中原有心絞痛7例,服藥后發(fā)作癥狀、持續(xù)時間及次數(shù)明顯減輕、減少、縮短;其中6例癥狀無發(fā)作;心律失常3例,發(fā)作發(fā)作頻繁者頻率明顯下降,2例恢復正常心律;心功能不全Ⅱ級4例,均明顯改善,恢復為心功能Ⅰ級。部分心電圖缺血程度有所改善,心臟B超顯示心臟收縮舒張功能增強,心臟DR片示治療后,心功能不全者肺瘀血減輕。
不良反應:本組患者服藥后2例出現(xiàn)咳嗽,頭痛,頭暈,惡心;1例出現(xiàn)腹痛,腹瀉,疲勞,隨著劑量增加不良反應有所增加,但患者均可以耐受,且沒出現(xiàn)耐藥現(xiàn)象,隨著用藥時間延長,不良反應明顯減輕,絕大多數(shù)患者不良反應消失。治療過程中無心腦血管意外發(fā)生,心率無明顯變化。肝功能、腎功能及血糖血脂前后無明顯改善。
討 論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而又復雜的疾病,目前發(fā)病人數(shù)已近2億,其復雜性主要表現(xiàn)在機制復雜、治療復雜。常見高血壓病需要長期的降壓治療,降壓藥物需要作用持久,效果穩(wěn)定,不引起血糖、血脂代謝紊亂,對肝功能,腎功能無損害,不增加心肌耗氧量。降壓治療能改善高血壓病患者的預后,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為目的。美卡素是非肽類血管緊張素Ⅱ(ATⅡ)受體拮抗劑,其與ATI亞型有高親和力,可通過選擇性與ATI結合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并降低血醛固酮水平,從而產生降壓作用。本藥可使收縮壓及舒張壓均降低而不影響心率,受點無部分激動劑效應,也無抑制血漿腎素及阻斷離子通道的作用。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相比,其干咳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該藥具有緩和持久的降壓效果,半衰期長,可以1次/日服用起效平穩(wěn),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不受食物影響。心臟局部存在腎素-血管緊張素(RAS)系統(tǒng),長期應用美卡素,血漿AngⅡ水平升高。血漿和心血管組織中醛固酮降低。血漿和心血管組織沒有醛固酮逃逸現(xiàn)象,對減輕心衰有明顯療效,對高血壓合并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可改善預后。眾所周知,清晨血壓上升與此時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高有關,美卡素1次/日降壓效果保持24小時,尤其是在夜間及清晨低血藥濃度時降壓效果仍能維持,從而減少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美卡素對各種程度的高血壓均有良好療效,是目前治療高血壓的理想新藥,該藥療效確切,藥效持久,用藥劑量小、次數(shù)少,服用方便,患者依從性好,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 陳達光,林金秀.治療高血壓病ASCOT的方案[J].中華高血壓病雜志,2007,15(4):265.
2 劉力生,吳兆蘇,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3(7):70.
3 覃天錦,王際軍,閆婷.替米沙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脈壓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2,16(1):63-64.
關鍵詞:教學團隊;考核體系;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8-0172-02
0引言
改革開發(fā)三十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高速發(fā)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截止2010年3月,全國各類高校在校生人數(shù)達到3105萬人,毛入學率達到26.5%,規(guī)模位列世界第一。高等教育的迅猛發(fā)展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文化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資源保障,然而成就的背后依然存在著不足,如部分專業(yè)設置和結構不盡合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不足、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亟待提高等。鑒于此,如何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逐漸成為高校改革與發(fā)展的主題。
2007年1月,教育部和財政部決定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以簡稱質量工程),其中重點提出要加強教學團隊和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重點遴選和建設一批教學質量高、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的機制,推動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開發(fā)教學資源,推進教學工作的老中青相結合,發(fā)揚傳、幫、帶的作用,加強青年教師培養(yǎng)[1]。由此可見教育部對教學團隊建設的高度重視,這也是我國改革高等學校教學、提高本科生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舉措。
自“質量工程”實施以來,我國教學團隊建設發(fā)展迅速,國家級教學團隊從2007年的100個上升到2010年的309個,數(shù)量逐年上升,質量穩(wěn)步提升,并輻射帶動了一大批省級、校級教學團隊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研室組織由于缺乏成員合作和雙向互動,隨著教學工作量增加,已逐漸不能適應現(xiàn)代化教學的需要,而教學團隊可以使教師人盡其才,發(fā)揮團隊的最大優(yōu)勢。但是由于理論研究缺乏和實踐時間較短,教學團隊在建設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如形式主義盲目跟風、管理考核制度滯后,導致教學團隊運行低效,團隊建設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明確教學團隊的概念和特征,探討教學團隊的組織要素,對于不斷提高高校教學團隊能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培育高素質人才,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1教學團隊的概念理解與特征分析
團隊的概念最初誕生于企業(yè)管理中,它是指由少數(shù)有互補技能、愿意為了共同的目的、業(yè)績目標和方法而相互承擔責任的人們組成的群體[2]。團隊的組成是以任務為導向,擁有共同的行為目標,成員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彼此之間的工作內容交叉,相互協(xié)作性強。
上個世紀70年代,管理團隊在日本風行,隨著團隊理論和實踐逐漸走向成熟,這一概念也被引入其他領域,例如大學教學領域。Shower(1985)和Joyce & Showers(1982)提出了“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概念,提倡教師共同工作,形成伙伴關系,通過共同研習、示范教學,以及有系統(tǒng)的教學練習與回饋等方式,彼此學習和改進教學策略,提升教學質量[3-4]。
與傳統(tǒng)的個體教學相比,教學團隊具有多方面優(yōu)勢,一是可以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二是可以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積極的人際關系,三是提高團隊成員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將此概念引入教育系統(tǒng),開始了教學團隊的實踐。由于概念提出的時間較短,概念界定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認識,筆者對此進行歸納,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如表1所示)。
根據(jù)上述概念匯總,我們認為教學團隊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非正式性。教學團隊是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群體,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并沒有嚴格固定和正式的行政組織機構,它是高?;鶎訉W術組織的自然延伸和補充。第二,目標明確性。和其他團隊一樣,教學團隊都有著明確的目標和使命。一般的,教學團隊的目標是基于某門或系列課程或課程群,旨在更好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建設教學梯隊,推進教學研究,而在團隊成員之間展開經驗溝通和教學合作,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共同發(fā)展。第三,背景同質性較大。從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而言,團隊一般是由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近的教師組成,知識的專業(yè)性和傳承性決定了教學團隊不能像科研團隊和創(chuàng)新團隊那樣要求團隊成員的背景多樣化。第四,合作一致性。教學團隊的建設需要團隊精神和協(xié)作意識,強調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協(xié)調一致,并且每個成員都要為實現(xiàn)團隊目標而共同負責。
2教學團隊的組織要素
筆者把教學團隊的組織要素概括為團隊構成要素、團隊管理要素兩個基本維度。下面分別加以論述。
2.1 教學團隊的構成要素
2.1.1 團隊負責人團隊負責人是教學團隊的核心和靈魂,作為團隊指揮和先行官,身兼研究者和帶頭人的雙重角色。首先,團隊負責人本身應當是本學科(專業(yè))領域具有較深學術造詣和創(chuàng)新學術思想的專家,品德高尚,治學嚴謹,常年堅持在教學第一線為本、??茖W生授課,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突出的教學成果、優(yōu)秀的教學質量;其次,團隊負責人要能準確的把握學科專業(yè)或課程的發(fā)展方向,熟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和課程教學改革的趨勢,樂于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教學團隊建設工作;再次,團隊負責人要表現(xiàn)出一種非職位的個人魅力,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能夠適時的對團隊成員的教學工作進行指導。
2.1.2 適度的團隊規(guī)模團隊規(guī)模是影響教學團隊工作績效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一般而言,團隊成員不宜過多,否則難以形成凝聚力和信任感,這點學術界已基本達成共識。但是團隊的最佳規(guī)模為何,目前學術界尚無定論。當團隊規(guī)模大于5個人后,就會顯露出“社會惰性”,即群體或團隊中出現(xiàn)隱藏個體努力的現(xiàn)象[10]。根據(jù)實踐經驗,要想塑造富有成效的教學團隊,團隊規(guī)模在5-7人之間是比較有效的,此外根據(jù)教學任務的難以和復雜程度,團隊規(guī)模控制最好控制在12人以內,否則團隊體系龐大不利于課程設計和管理,協(xié)調性差??紤]到老教授和學校領導參與課程管理和建設,可以設置一個2-4人的顧問小組作為教學團隊的補充。
2.1.3 合理的團隊結構團隊成員在年齡、技術職務上應有一定的梯度,以實現(xiàn)團隊成員的技能互補和共同提高,這將直接決定團隊的整體績效。團隊成員的年齡結構以老、中、青相結合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梯隊形式,其中老教師占兩成,中年教師占五成,青年教師占三成較為合適。團隊成員的專業(yè)技術職務結構由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組成,其中教授占兩成,副教授和講師占3成,助教占兩成。教學團隊內部的適度差異有助于教學經驗互補,集中團隊優(yōu)勢,營造最佳的能力結構。
2.2 教學團隊的管理要素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光有團隊的構成要素,沒有相應的管理內容,最好的教學團隊勢必難以繼續(xù)和持久,乃至分化或瓦解。因此,把管理因素納入教學團隊的要素組成是十分必要的?;诙址ǎP者把管理類要素簡單歸結為兩種相反相成的要素,即考核(或約束)要素和激勵要素。
2.2.1 考核要素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可以有效的調動團隊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升團隊核心競爭力,是教學團隊持續(xù)穩(wěn)定運行的重要保障。教學團隊績效考核體系應當立足于教學團隊的內涵和特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為課程教學效果的主要目標,鼓勵教育內容和方式的創(chuàng)新。在考核過程中,要做到教育改革科研和教學效果并重,既要考核國家級和省部級教育改革縱向課題科研,還要重視課堂教學和試驗教學效果、學生素質提高和學生能力培養(yǎng)?,F(xiàn)在高校教師考核“重科研、輕教學”,收入和晉升與科研績效掛鉤,而教學考核只占較小比重,這也是目前本、??平虒W質量下滑的原因之一。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個體績效與團隊績效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團隊成員的個體績效考核主要包括教師個人承擔任務的完成情況,個體對團隊績效的貢獻情況,引導成員實現(xiàn)團隊產出最大化;團隊績效包括團隊整體的任務完成情況,團隊成員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意識,團隊是否取得了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的標志性成果,團隊成員執(zhí)教能力和教學水平是否提升等等。單純的個體績效考核可能會加劇團隊成員之間的競爭,忽視了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互動關系,束縛團隊合作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而團隊績效考核突出了團隊的整體性,鼓勵團隊成員的相互合作,有助于教學合作文化氛圍的形成。在考核內容上,采取目標考核和過程考核向結合的方式。分階段設置考核目標,教學團隊的建設項目在預期時間內完成后,組織專家對項目建設成效進行評估和驗收,評估合格后納入下一輪資助計劃,通過評估考核促進教學團隊的發(fā)展。教學團隊的績效特征具有動態(tài)性和滯后性的特點,因此考核周期不宜過短,否則就會導致團隊建設的急功近利。根據(jù)實踐經驗,教學團隊的績效考核周期一般為2-4年,根據(jù)團隊項目建設任務的復雜性周期可略做調整,期間可以進行過程監(jiān)控和中期檢查。
2.2.2 激勵要素為了使教學團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必須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以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對于進入國家級、省部級資助計劃的教學團隊,學校應給予獎勵并輔以配套經費資助,由團隊負責人進行分配或使用。如果教學團隊階段考核合格,則進入團隊建設下一輪資助計劃;如果教學團隊階段考核優(yōu)秀,則在政策上允許團隊成員的崗位津貼上浮,并在技術職稱評聘過程中給予認可;如果教學團隊階段考核不合格,學??刹扇〈胧和馨l(fā)建設經費,并責令院系限期整改,如果整改后仍不合格,則取消教學團隊建設項目,追回項目建設前期投入經費。對于團隊別突出取得標志性成果的成員,可在出國進修、技術職稱評聘、崗位聘任、科技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重點推薦和適度傾斜,從而在教學團隊中營造健康的具有競爭性的氛圍。團隊成員的薪酬可劃分為保健薪酬和激勵薪酬兩部分。保健薪酬按照學校政策規(guī)定,但平均水平應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團隊成員的工作安全感,保證教學團隊工作的穩(wěn)定開展,而且還可以吸引團隊外部人才的加盟,為團隊的持續(xù)成長和創(chuàng)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激勵薪酬鼓勵適度拉開團隊內外以及團隊內部成員的薪酬差距,以利于吸引和穩(wěn)定團隊優(yōu)秀人才,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供團隊效率。此外,在教學團隊的激勵設計上還不能忽視團隊薪酬的設計,設置團隊薪酬的目的就是為了鼓勵團隊培養(yǎng)和營建良好的團隊合作文化,激勵團隊成員與團隊的融合,促進團隊目標的實現(xiàn)。教學團隊的組建原本也是為了促進團隊內部的知識共享和成員交流,但高校現(xiàn)行的激勵政策并沒有體現(xiàn)出促進知識共享和團隊合作,因此探索新方式新方法,激勵團隊內部合作勢在必行。
3結論
教學團隊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立項伊始就應當從校級層面予以規(guī)劃。學校應當根據(jù)教學定位和教學改革的要求,明確重點扶持的課程和改革方向,創(chuàng)造有利的團隊建設氛圍和制度環(huán)境。盡管教學團隊的建設涉及到多方面內容,但是必須首先明確教學團隊的基本特征和組織要素,注意審慎的進行團隊負責人的遴選,把握適度的團隊規(guī)模和合理的團隊結構,建設合理的教學團隊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只有多管齊下,才能順利保證教學團隊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財政部. 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Z]. 2007-1-22.
[2]喬恩?R?卡曾巴赫等著. 團隊的智慧:創(chuàng)建績優(yōu)組織[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3]Showers, B.. Teachers Coaching Teachers[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2(7):43-48.
[4]Joyce, B., & Showers, S.. The Coaching of Teaching[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82, 40(1): 4-10.
[5]徐達奇. 地方工科院校的發(fā)展與定位[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6,(3): 17-19.
[6]孫麗娜, 賀立軍. 高?;鶎咏虒W組織改革與教學團隊建設[J].河北學刊,2007, (5):162-165.
[7]馬廷奇. 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目標定位與策略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2007,(11): 40-42.
[8]俞祖華,趙慧峰,劉蘭昌.本科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5(2):90-96.
[9]張意忠.建設高校教學團隊,提高教師教學水平[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13(2):40-43.
【摘要】對36例青少年消化性潰瘍病例進行誘發(fā)因素分析,認為精神因素、飲食因素、幽門螺桿菌(HP)因素是最常見的誘發(fā)因素,遺傳因素、藥物因素也較常見。通過分析和討論認為,減輕精神壓力、倡導合理飲食、規(guī)范殺滅HP對于提高青少年消化性潰瘍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病因;青少年
消化性潰瘍(pepticulcerPU)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多發(fā)性疾病,該病病程長,周期發(fā)作,易并發(fā)消化道出血,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極大痛苦。該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近年臨床發(fā)現(xiàn)青少年患病人群有逐漸增多趨勢。為了更好地防治本病,筆者對本院2010~2012年間經胃鏡確診的36例青少年潰瘍患者進行誘發(fā)因素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共36例,男26例,女10例,男女比約為2.5:1;年齡14~18歲,平均16.2歲;初中學生22例,高中學生14例;病史1~3年。全部病例經電子胃鏡(富士能88型)證實為消化性潰瘍,其中胃潰瘍10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26例。
1.2臨床表現(xiàn)均有上腹部隱痛不適。13例有飽脹感,15例噯氣、泛酸;19例大便潛血呈陽性,10例有黑便史;16例患者有惡心嘔吐,其中4例為咖啡色液或暗紅色血性液,其余嘔吐物為胃內容物;8例初中生患者有消瘦、發(fā)育遲緩。
2誘因分析
潰瘍病患者常由某一誘因致病或幾種誘因共同致病,幾種誘因往往同時并存,現(xiàn)分析如下。
2.1學習、精神緊張等因素占80.56%??赡芘c患者學習任務重,競爭激烈,各方面壓力大,長期持續(xù)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抑郁及部分患者的父母期望高、經常打罵、教育方法粗暴等因素有關。在這方面,高中生的發(fā)病率要明顯高于初中生?;颊咭蜷L期受到心理應激,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和(或)減弱胃十二指腸黏膜抵抗力,從而誘發(fā)潰瘍[1]。
2.2不良生活飲食習慣占72.22%。主要與飲食無規(guī)律、飲食量不節(jié)制、暴飲暴食等因素有關。有些學生為了趕上課,連早餐也顧不上吃。有些學生為了貪玩或為了趕功課囫圇吞棗地將飯咽下,常常也會三口兩口吃完用湯泡的飯或開水泡饅頭。長期如此就容易引起潰瘍病。因過時誤餐使胃部完全排空引起高度饑餓感,造成胃逆蠕動,致胃黏膜血管擴張,黏膜水腫,胃酸的破壞使局部炎癥潰瘍。飲食過飽時,胃竇部高度擴張,胃泌素分泌減低了幽門括約肌的能力,引起十二指腸液的反流,容易破壞胃黏膜的屏障機能而引起潰瘍[2]。
2.3幽門螺桿菌(Hp)感染占54.17%。Hp感染是消化性潰瘍發(fā)生的重要病因,文獻報道在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的檢出率為95%~100%,在胃潰瘍患者中為70%~85%[1]。本次病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低于以上數(shù)據(jù),可能與中學生主要在家里吃飯,飲食環(huán)境比較單調有關。
2.4藥物因素占15.28%。本組服用非甾體類藥物占8例,服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3例,可能與此有關。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可引起胃酸、胃蛋白分泌增加,胃黏液分泌抑制,胃腸黏膜的抵抗力降低,易使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形成,短期內大量使用可以促使?jié)兂鲅┛?;非甾體類藥物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及抑制胃黏膜合成內源性前列腺素分泌引起潰瘍[3]。據(jù)有關報道服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和非甾體類藥物引起消化性潰瘍者為正常人的2~7倍[2]。
2.5應激性潰瘍占4.11%,本組中腦挫傷2例,大面積燒傷1例。因這些疾病可引起交感神經強烈興奮,大量兒茶酚胺類物質釋放,使胃腸道血管平滑肌、黏膜缺血缺氧損傷致通透性改變,垂體-腎上腺軸釋放大量糖皮質激素,使胃酸分泌增加,蛋白質合成抑制,阻礙黏膜上皮細胞的再生修復引起潰瘍[4]。
3討論
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胃、十二指腸黏膜及其深層組織的一局限性缺損,是成人常見的胃腸疾病,而青少年消化性潰瘍臨床癥狀不典型,疼痛比較彌散,多在臍周,與進食無關。潰瘍病多為十二指腸潰瘍,少為胃潰瘍和復合性潰瘍,男性明顯多于女性。青少年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目認為,Hp感染與消化性潰瘍有密切關系。青少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由于這個群體特殊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決定了他們在潰瘍病的誘發(fā)因素上與成年人有所不同。其中以學習、精神緊張等因素和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最多見,而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明顯低于成年人。為盡早診斷青少年消化性潰瘍,減少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臨床醫(yī)生應警惕青少年消化性潰瘍的存在,避免誤診、漏診,引起不良后果。青少年消化性潰瘍病對藥物治療的反應良好,病情易控制,預后佳。但治愈后易復發(fā),因此,探索一種合理預防復發(fā)的治療方案,一直是臨床突出的難點、弱點問題之一。
4.預防
4.1消化性潰瘍的形成和發(fā)展與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故切忌空腹上班和空腹就寢。
4.2在短時間內(2~4周)使?jié)冇线_疤痕期并不困難,而關鍵是防止?jié)儚桶l(fā)。潰瘍反復發(fā)作危害更大。
4.3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減少煙、酒、辛辣、濃茶、咖啡及某些藥物的刺激,對潰瘍的愈合及預防復發(fā)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743.
[2]杜嗣廉,鄭明新.小兒胃腸病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51.
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每一位家長都對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家長常常對孩子的智力開發(fā)比較關注,卻往往忽視了對他們教育情感的開發(fā)。加之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智力發(fā)育還不夠成熟,耐心、自制力較差等原因,他們一般會對一些直觀的、感性的內容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教師應有效利用教學設備以及多媒體等,將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通過聲音或形象的傳達,更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進而掌握相關的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教學中的相關游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有效開發(fā)智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或朗讀比賽等,有效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從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他們語文閱讀習慣和閱讀素養(yǎng)的目的。
二、有效利用教材內容,提升學生的思想意識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結合教材內容,以開發(fā)學生智力為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能的同時,抓住思想教育的重點,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還能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在課文閱讀教學中,針對文章的主旨思想,教師應重視教材內容對學生“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加深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全面統(tǒng)籌規(guī)劃,不僅要考慮學生對以前知識的掌握度,還要考慮他們對新知識的掌握度,同時要不斷鉆研教材,發(fā)掘新的教育知識,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合理利用鼓勵措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谋頁P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因此,教師應營造積極愉快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提升學習效果。然而,由于學生的性格和學習成績有較大的差異,面對一些學習成績較差,性格又比較內向,甚至有消極情緒的學生,教師應認真觀察,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對此類學生實施表揚和鼓勵策略,這樣才能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此外,在教學中還可以針對這類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特點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例如,在課堂中,可以對平時學習積極性不高、性格較內向的學生優(yōu)先進行提問;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可以在課外進行輔導,讓他們的學習成績逐漸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作業(yè)設計方面,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感到學習困難的學生,降低作業(yè)難度,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教師還要和學生之間加強溝通和交流,這樣才能更加有助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情感溝通,逐漸在學生之間建立一種信任感,了解學生的最新動態(tài),知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從而采取有效措施,對癥下藥,解決學生的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遇。
四、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得法于課內,得益乃至成長于課外?!苯處熢陂_展語文閱讀課程教學時,可以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將所學教材中的內容或知識與課外閱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逐漸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為了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在實踐中可以開展各種有趣的讀書活動,如“共讀一本書”“親子共讀”等活動。以“共讀一本書”為例,即挑選一本或兩本書,如《小豬唏哩呼?!贰侗说?潘》等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書籍,讓學生在課堂上共同閱讀。之后通過問題搶答、分析人物、練習說話等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還讓學生通過交流與思考,明白更多的道理,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健全的人格。再如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即讓家長和學生一起讀書,可以是家長讀給學生聽,也可以是學生讀給家長聽,這種讀書方法不僅可以讓家長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還可以增進親子關系。
高校青年教師的角色轉換及心理沖突
角色是指一個人在其工作、生活中所處的地位以及由此所履行的一套行為規(guī)范。高校青年教師的角色轉換是一個角色集群,構建和形成的效果如何,直接受以下兩種心理沖突影響。
(一)高校青年教師作為社會成員的角色心理沖突
人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中,作為社會成員,時常對自身的社會地位進行分析和與其他社會成員做比較。尤其是青年教師,社會交往比較廣泛,思想比較活躍、激進。在剛剛參加工作之際,努力奮斗實現(xiàn)自己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愿望非常強烈,成就動機很高。不僅希望自己能夠在工作崗位上勤奮工作,作出成績,也希望自己的勞動能夠為社會、為國家的發(fā)展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同時,更希望自身價值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xiàn),如領導對自身專業(yè)理論功底的肯定,對工作能力的認可,對生活的關心等等。高校青年教師也是學校發(fā)展建設的生力軍,是學校更加興旺發(fā)達的未來。近些年來,黨和國家及高等學校自身,都在一直努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社會地位、經濟待遇等等,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通過這些工作,穩(wěn)定了高校青年教師隊伍人數(shù),提高了他們的管理水平,尤其是給高校青年教師施展才華的空間和舞臺,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盡管有極少部分高校青年教師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壓力和負擔,如有的高校青年教師面臨婚姻、家庭、贍養(yǎng)老人、培養(yǎng)子女等現(xiàn)實情況,生活會有一定的困難,但這都只是暫時的問題。通過個人努力和社會、國家及學校的幫助和關心都會得到解決。其實,從歷史角度來看,在排除物價上漲等因素外,高校青年教師的收入水平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要高;從橫向方面來說,在社會成員中,收入水平也是居于前列。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由于經濟原因產生的高校青年教師心理沖突問題并不是根本問題。
此外,有的高校青年教師對自己所擔負角色的社會地位也常常產生心理沖突。高校青年教師作為教育者的角色,處于社會文明的主導地位,社會對他們的期待較高,角色規(guī)范比較嚴格,而社會上尊師重教之風卻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在與其他社會成員的交往過程中,由于對他人的政治、經濟地位和行為態(tài)度表現(xiàn)以及高校青年教師自身認知的敏感性等原因,常常會對自身的高校青年教師角色造成不良認知,產生有高校青年教師不滿意,甚至有不良情緒體驗。當然,這也只是在很少一部分高校青年教師中存在的想法,通過個人的學習成長和學校的幫助教育,這些認識和體驗都會得到改善和加強。
(二)高校青年教師作為學校教育者群體成員之一的角色心理沖突
人們不僅作為社會成員對自己的社會地位進行認知,而且由于人都從屬于一定的群體,對自己作為群體成員之角色也在認知,這種群體內自己角色地位的認知對個體心理及行為的影響更大。高校青年教師經常從自己群體內的地位、應履行的角色義務、他人對自己履行角色義務的評價等方面,對自己的角色進行認知。在認知過程中,如果感到滿意,工作熱情會高漲,反之則降低。高校青年教師在教育者群體內的角色有兩種,二者都會引起角色心理沖突。
1.教師自身的角色。高校青年教師一般剛走上工作崗位,因此就存在著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角色關系。作為教育者,由于剛從大學校門出來,理想主義色彩較濃,社會適應能力相對較差。對人對事書卷氣太濃,在與領導相處過程中,經常會因思想、觀念、行為等方面的差異出現(xiàn)矛盾。這種矛盾的出現(xiàn)一般會使高校青年教師產生心理挫折感。
2.高校青年教師是群體中普通一員的角色。在一個群體中,作為一般成員的角色是比較普遍的。但在普通成員中也存在著群體中角色地位的差異。高校青年教師群體內角色地位的差異一般來說是由資歷、經驗以及人際關系等因素造成的,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經驗和教學能力。
如何解決高校青年教師的心理角色的轉換問題呢?一是有效提高高校青年教師資格準入的門檻,把心理健康作為高校青年教師任職資格的重要條件之―。二是營造有利于高校青年教師心理健康的氛圍。三是學校應有針對性地促進高校青年教師的心理健康。四是高校青年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高校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場所,高校青年教師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占有主導地位,高校青年教師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主要力量,也是落實“科教興國”,培養(yǎng)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力量。教育家孔子說過“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之不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就是說,高校青年教師如果缺乏高尚的職業(yè)道德就無法為學生樹立效仿的楷模,就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神圣職責。高校能否為適應新世紀需要,培養(yǎng)出大量的高素質的合格人才,高校青年教師擔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特別是高校青年教師在這歷史階段擔負著這一繁重的任務,因此,高校必須要建設好一支高素質的青年教師隊伍,高校的每一位青年教師都要根據(jù)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要求,努力培養(yǎng)和提高自身素質,爭取做到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格高尚、精于教書、勤于育人,為培養(yǎng)出新世紀的高科技人才作出努力。
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
學校作為人類文明傳承的紐帶,在對公民進行系統(tǒng)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發(fā)揮主陣地作用,結合學校的實際,充分發(fā)揮教育優(yōu)勢,把教書與育人緊密結合起來,積極研究道德建設的規(guī)律,堅持道德建設的正確方向,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古人云:“師者,教人以德者之稱也。”作為青年教師是高校的教師隊伍中的重要成員,在教學工作的崗位上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稱職的高校青年教師不僅要認真地教好學生,而且還要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去熏陶學生,以人格的魅力去感染學生,以崇高的行為去教育學生,所以,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高校青年教師也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實施過程中,學校作為公民進行系統(tǒng)的道德教育陣地,要不斷提高教育水平和加強師德建設,從落實教育法律法規(guī)和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入手,把師德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和教育行政管理、學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通過抓學習、建制度、搞活動、嚴獎懲等方式,不斷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把師德建設和業(yè)務工作結合起來,把師德與履職考核、評先推優(yōu)、職稱職務評聘結合起來,堅決懲處、清除個別師德敗壞、違紀違法的教師,努力凈化、純潔教師隊伍。高校的青年教師的成長和進步與大學生的發(fā)展、成長和進步是同步的、是相互影響和滲透的。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素質高低,是一個人能否從事教師職業(yè)的重要條件。如果高校青年教師不能在政治上過硬,那就不能正確積極地教育和影響身邊的學生。這就要求高校青年教師:首先,要思想政治堅定。政治素質在人的綜合素質中起著根本性的導向作用,為其他素質的培養(yǎng)提供動力。只有堅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地位,才能使全面素質教育不迷失前進的方向;其次,是思想政治過硬,我們的學校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大學,應該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以培養(yǎng)“四有”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任務。高校青年教師必須具備這一素質,才能在培養(yǎng)大學生的過程中把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素質放在第一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學科教學之中,使學生在課堂上接受教育;再次,是勇于競爭,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國民素質的提高居于根本性的地位。要使我國的綜合國力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必須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科學文化素質,把思想政治素質作為最重要的素質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在未來世紀的競爭中,只有政治上合格勇于競爭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政治上堅定的大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生是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在學術上展現(xiàn)自己獨創(chuàng)的觀點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是國民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造性大顯身手的世紀。作為21世紀人類靈魂工程師的青年教師更應順應社會和時代的要求,在完成本職工作之余,加強對計算機、心理學、教育學、外語等課程的學習。高校青年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業(yè)務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遵照創(chuàng)新教育、素質教育的規(guī)律、方法和要求,努力提高教學能力,學會和掌握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和應用技能。因為在未來的新世紀,沒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底蘊、沒有創(chuàng)造能力,就只能跟在別人后邊爬行,甚至失去生存的能力。因此,為人師者必須有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意識,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的心理、思想、行為發(fā)生的許多變化,高校青年教師要從新的高度著眼,從新的方法著手,從新的角度著力,在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前提下,將教育方式推陳出新,將教學內容不斷刷新,不斷地在科學研究領域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努力在教學上形成自己的風格,在學術上展現(xiàn)自己獨創(chuàng)性的新觀點,在科學研究領域成為有特色的專家和學者。
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道德素質,以人格的力量啟迪和感化學生
高校以教學為主,學生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時間用于業(yè)務學習。他們的思想品德往往在業(yè)務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因此,通過教師業(yè)務課教學育人,是最有效的途徑與方法。高校青年教師應結合教學工作,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專業(yè)思想、治學態(tài)度、學習方法、創(chuàng)新精神及職業(yè)道德方面的教育。這不僅必要、重要,而且也符合教學規(guī)律和人的成長規(guī)律要求。因此,一名合格的高校青年教師,不僅具有豐富淵博的知識,還要具有較強的教書育人能力。但是,個別高校青年教師認為“教書就是育人”,只要把教學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了。因此,忽略了自己道德的修養(yǎng),行為品格不良,師德意識淡薄,思想行為失落,影響了高校青年教師的社會形象,也影響了學生的成長。如有的高校青年教師缺乏敬業(yè)精神,重金錢輕事業(yè),八小時馬虎過關,八小時后汗流滿面;有的高校青年教師缺乏進取精神,平時不注重知識更新,還有的高校青年教師缺乏對學生的尊重和愛心,有時諷刺挖苦學生,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缺少人文關懷,這些個別現(xiàn)象嚴重損害高校青年教師的整體形象,也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這樣的高校青年教師又怎能培養(yǎng)出新世紀的高質量人才呢?因此,對這樣的高校青年教師必須加強法制教育和職業(yè)道德教育,使高校青年教師明確自己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和國家法律的要求,自覺嚴格要求自己,抵制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在這方面要長期加強對高校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和教育。不斷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高校青年教師,必須有較高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同時還要有深厚的專業(yè)知識,懂得教育規(guī)律,具有教學和教育的各種技能。這就要求青年教師要博覽群書、勤奮鉆研、積極進取,只有不斷的提高職業(yè)道德素質,才能適應高校的綜合素質教育。青年教師要以人格的力量啟迪和感化學生。真正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21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提高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改進教育模式
高校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才,必須建立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模式,改變舊的教育模式。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青年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的同時,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適應將來社會,謀求發(fā)展的能力。作為新世紀的勞動者必須具備較全面的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新能力和學習能力,才能不被激烈的競爭所淘汰。人才對素質需求的變化給青年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校的青年教師必須具備綜合性的素質。使其對人才的培養(yǎng)達到素質化、知識化和終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