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描寫人物動作的句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訓練序列 人教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A-
0045-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起步在三年級,每學期至少安排了18次習作訓練(不含小練筆),到了六年級有將近200次習作。經筆者在每年期末考試改卷時觀察發現,有相當數量五六年級學生的習作還停留在三年級的水平。同時,筆者通過多年聽課調查發現,部分教師的習作教學明顯存在缺憾,突出的問題是重點把握不準,訓練點設計不合理,訓練難度沒有層次,沒有引導學生形成相應的習作能力。上海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吳立崗教授指出:“探索和建立作文訓練的科學序列,是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迫切需要,是當今語文教學科學化的重大課題。”
只要細心研讀教材,我們就會發現教材在習作教學的統籌安排上有明顯的訓練序列,形成了一套隱性的體系。一些教師存在習作教學指導困難,正是由于他們沒有在習作課前弄清小學習作訓練內在的訓練序列。以下,筆者試對人教課標版教材的寫人習作訓練序列進行梳理,并力求對單元習作具體要求、習作訓練點等進行探究,結合教學實際挖掘合理的訓練重點,初步構建出小學階段寫人習作訓練序列,探索小學各年段寫人習作的訓練方法,為一線教師進行習作教學提供參考。
一、人教版語文教材人物描寫習作一覽表
二、寫人習作訓練序列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中年段(三、四年級)是寫人習作起步階段,要求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并且寫完后讀給所寫的人聽。習作的目的是讓學生貼近生活實際,使得學生樂于表達,易于完成習作,旨在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和信心。寫作完成后,學生讀給所寫的人聽再進行修改,分享了習作的快樂,并不知不覺地修改了習作中明顯的錯誤;四年級的習作要求是寫敬佩的一個人,是在三年級掌握運用事例說明人物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人物的優秀品質,習作完成后,學生進一步學習修改習作中明顯錯誤的詞句。高年段(五、六年級)的習作要求是寫特點鮮明的人,如五年級習作提示學生運用課文中的方法進行表達;六年級要求通過兩件事來介紹自己的小伙伴,描寫的對象沒有大的變化,只是習作要求從寫一件事增加到寫兩件事,并且要求將人物的特點寫清楚。可見,三到六年級寫人習作的難度逐步加大,并且都非常重視習作的修改,從自我修改的提高到相互修改的共同進步。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留心自己的學習生活,在實踐中寫作,說真話、心里話,不寫空話、假話。雖然高年級的寫人習作有一定難度,但都是在學生可以掌握的范圍。
三、初步構建寫人習作訓練序列策略
要較好地完成寫人習作教學,初步構建起寫人習作訓練序列,教師要善于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機融合,注重讀與說、讀與寫的有機結合。
(一)中年段寫人習作訓練教學策略
1.抓住對話描寫,確保寫人習作“言之有物”
小學生第一次寫人習作是“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三年級上冊的單元課文都是講述名人的平凡小事,讓學生從一件件小事中感受他們的不平凡。課文的對話描寫非常多,四篇課文中的對話均占內容的一半左右,故事情節大多是通過對話描寫展開。例如,以下是《灰雀》一課的人物對話片段。
(列寧)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列寧問:“會飛回來?”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以上文本內容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必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對課文內容的分析上,只需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一兩遍課文,著重理解人物對話描寫的幾種表達形式,注意冒號與引號的正確用法。然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情境,通過活用造句、造段等方式讓學生進行仿說、仿寫。結合本單元四篇課文的強化訓練,再加上學生在二年級就有了關于對話的專門訓練,學生能夠掌握簡單的寫人習作方法,即通過對話描寫把一件事情說得比較完整。
2.按一定的順序表達,使學生寫人習作言之有序
第二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要求“介紹我自己”。本單元課文講了幾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怎樣看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單元的另一個重點是訓練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事情寫具體,如在《驚弓之鳥》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更贏怎樣正確判斷大雁會掉下來展開討論;在教學《畫楊桃》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對文中最后的講話進行討論,并且背誦下來,學生就容易發現和掌握課文描寫的順序,從中受到啟發。由于有了上次習作訓練的基礎,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提醒,學生很容易把作文寫好。教師在習作之前可制作表格,表格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重、長相中最滿意的地方、興趣愛好、喜歡的食物、最擅長的功課、性格特點”等,學生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在小組內進行匯報,請同學幫忙指正,這樣學生就能夠對自身的特點有了清楚的認識。為了達到“按一定的順序說(寫完整)”的習作目標,教師可以通過實物投影介紹某個中等生的表格,請學生參照表格介紹自己,最后師生共同參與,將表格中的文字變成我們日常說話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學生依據表格進行介紹時雖然能夠按一定順序說(寫),但是這樣的表述沒有重點,教師還要指導學生著重通過一件事來說一說自己的性格特點,讓學生從中掌握表達的技巧。
3.初步學習抓住細節描寫人物,使寫人習作言之有情
小學階段的第三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四年級上冊,要求學生看圖習作或寫一寫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圖片主題為“勝似親人”。通過對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快樂和幸福。課文中的很多片段非常感人,如課文《搭石》倒數第二自然段是關于大家怎樣過搭石的場面描寫,《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第二自然段是關于小錢躺在病床上的描寫等,教師可以訓練學生由課文內容出發,聯系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感人故事,抓住動作、語言描寫表達出感人的場面。如以下是教師引導學生品讀《橋》中描寫老漢的細節片段,并指導學生抓住細節描寫人物。
(1)出示句子: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神態描寫;老漢的沉著、冷靜)
(2)出示句子: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語言描寫;堅定、果斷、命令式)
(3)出示句子: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動作描寫;“揪”“吼”說明十分憤怒,“沖”動作果斷,不容置疑)
教師小節:“文章中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進行描寫,并適當地加入環境描寫烘托氣氛。正是這一處處令人感動的地方,讓我們感受到一位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教師出示一張學校舉行運動會或是學生熟悉的場面特寫,讓學生進行小練筆,指導學生根據今天學習到的細節描寫嘗試在課堂上說一說,課后安排寫一寫。這樣的習作訓練,加強了學生對場面描寫的運用,讓學生在學習中不知不覺地滲透學著關心、幫助他人的德育品質。
4.抓住側面描寫,使人物描寫更加精彩
小學階段的第四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四年級下冊,要求寫“我敬佩的一個人”。教材中本組課文講的都是人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故事。教師在課文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重點抓住外貌、動作、神態、語言等表現人物的品質。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均有從側面描寫主要人物,如《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通過斜塔周圍議論的人們突出伽利略的堅定,《全神貫注》最后一個自然段茨威格回憶的話語突出羅丹的全神貫注等,教師只要稍微點撥并加以鼓勵,就會讓學生嘗試學習運用。
(二)高年段寫人習作訓練教學策略
1.熟練運用外貌、語言和動作等細節描寫
小學階段的第五次寫人習作訓練安排在教材五年級上冊,習作內容是與父母交流、溝通,表達自己的心意。本組課文展示的是父母之愛的一個個側面,通過對課文學習,學生們感受到了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學習課文時,教師要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繼續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抓住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寫作方法,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關注生活細節,抓住細節運用外貌、語言和動作描寫表達父母的愛。例如,以下是課堂教學中品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的細節片段。
(1)出示句子:我有個慈祥的母親,她常常對我說:“巴迪,這是你寫的嗎?精彩極了!”我還有個嚴厲的父親,他總是皺著眉頭,說:“這個糟糕透了。”
(2)師:多年以后,作者經過深思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投影:一個作家,應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作的源泉。但是僅僅如此是不全面的,它可能把人引入歧途,所以我們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提高。”
教師小結:這份獨特的感受源于作者深刻的思考和體會。我們一起讀這句話,感受一下愛是什么。(作者的感受是那么真切、細致、獨到,這是最寶貴的)
細節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學生抓住了人物的一個個細節,在習作中就能做到言之有物,表達出樸實真摯的情感。
2.綜合多種方法進行習作訓練
1、第一種答題步驟是:修辭手法+句子內容+(作者情感)。中考常考的修辭是比喻、擬人和排比這三種,但是對偶、反問、反復、對比、夸張等偶爾也會考查到。正常情況下,修辭至少有一種,作者的情感有的句子包含有,有的沒有,這都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別。這類答題步驟主要適用于寫景物的記敘文。
2、第二種答題步驟是:刻畫人物的方法+句子內容+(作者情感)。刻畫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除以上五種之外,還有蘊含其中的細節描寫。這類答題步驟主要適用于寫人的記敘文。
3、第三種答題答題步驟是:動詞+句子內容+(作者情感)。這種情況是句子既沒有修辭手法,又沒有刻畫人物的方法,或者是文章指定要分析加點的詞語。
(來源:文章屋網 )
沈師附中賈淞
人物是生活中處處可見的,不同得人有不同的品性和外貌,雖然描寫起來認為簡單,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鼻子,兩個眼睛,一個耳朵和嘴巴,但要想把一個人通過不同的事例來描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也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需要把這個人與眾不同,頗有特點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才能使人眼前一亮,仿佛如見其人。這才會給人流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說幾個對寫寫人作文拿高分的要點:
1、抓住你熟悉的人來寫,如果人物已給出,例如讓你寫有關于爸爸或媽媽的文章,那么就抓住所寫人的明顯特征,例如性格、外貌的不同:這個人幽默或者愛嘮叨??外貌上面比如臉上有個美人痣等等。并把這些特點結合他(她)的典型事例進行夸大。如果被描寫人外貌、形態以及性格上不是很出眾,那就挑選他(她)良好的品質來進行描寫,比如他(她)善良、勤勞??
寫人物一定要結合著事例來說明,所謂寫人離不開寫事,不加以事件證明,不足以使人物形象化。如果被描寫人所做的事情不突出或表現不出人物良好的品質,那可以以平常小事來加以細致描寫夸大其內在品質。如果被描寫人干脆沒有良好品質或和藹可親的性格可以直接反面寫,寫他(她)的缺點,以達到警示或從他(她)身上感悟出某寫做人的道理的作用。
2、抓住典型事例,寫出最讓你銘記的事情,發自你內心地去寫,這樣也能一步達到讓人對被描寫人產生深刻印象的效果。寫事時要對事物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并對事件來龍去脈把握清楚。
3、用五大描寫刻畫人物,將五磊描寫融于事件中,五大描寫分別為:肖像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
(1)肖像描寫。也稱外貌描寫,是對人物的外貌特點的簡短描寫,不宜過長,因為肖像描寫只是讓人對被描寫的人物有一個大致的外形輪廓,不是主要對象,正所謂,在文章不要說人長得帥、美、漂亮一類的詞,因為說某個人漂亮極了,讀者也并不知道他她有多漂亮,具體什么樣,還是以事物來展現人物內在的美,是得分的關鍵。所以好的肖像描寫著墨不必多,甚至只有一兩個詞,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語言描寫。語言描寫是通過文章中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的一種方法。語言描寫可以清楚地表現人物性格,使人物更有個性化。如果想寫愛幽默的人,可以把他她的語言寫得風趣一些。如果想寫愛嘮叨的人,例如媽媽,可以把她的語言寫得多一些,長一些,一些句子重復出現,
造成使人心理厭倦的效果,從而達到一種嘮叨的感覺。所以語言描寫很重要。
(3)行動描寫。行動描寫是用具體行為動作來展現人物性格特色的,恰當到位的行動描寫往往能觸動人心。例如:有禮貌的哥哥又一次紳士地向大家了個躬。或表現父親勤勞質樸可以說:爹用他那粗糙的手指一遍一遍地數著錢。行動描寫時一定要抓住人物最典型的動作加以修飾,描寫,或“父親頭也不抬地一遍遍地在田里耕地”。一般性格內斂,平時不愛講話的人多半用動作描寫,這樣可以更好的表現他(她)的內在品質。
(4)心理描寫。心理描寫是指人物在一定環境中的心理狀態、思想活動的描寫。心理描寫可以直接表現情感與看法,對刻畫人物思想品質很有幫助。例:對于事物的憎恨可以寫,我心想,我明天一定要把它除掉。要把人物內心真實感受寫出來。
(5)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對人物的某個細微地方所作的描寫。細節描寫可以豐富文章內涵,可以使人物更加生動。描寫一個年邁的老人孤獨的樣子可以說: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走回那無人的家。細節描寫可以使畫面更生動,無非就是一些修飾性的語言或數詞,量詞,成語來細致刻畫人物,但一定要合理恰當,不要過于繁瑣。
以上是五大描寫,五大描寫采用其中2至3個就可有好效果,更多更好。這五個描寫在某種意義上還可互通,例如用神態來表現心理活動,例:小妹妹聽完我給她講的故事后,瞪大了雙眼看著我,我早看出了她的心思,于是我為她耐心講解。
4、采用不同時間段敘述法。這種方法難度較高,但卻可以用人物的不同時期或不同年份來表現,通過對應時期所做的事來更加強烈地表現人物。
例:二十年前,母親還年輕+事件……
十五年前,母親憔悴了+事件……
十年前,母親蒼老了+事件……
5、擬用小標題。把人物每做一件事的大體概括下來,也可另類些,可以達到建筑美也稱結構美。
6、開頭可用回憶式、反問式??開頭增加讀者閱讀興趣。開頭也可使用歌曲中的歌詞或名言警句。
7、可埋下伏筆。在某一段落,采用鋪墊或設伏法,使文章更有特色,不過這種方法難度較大,做不到下筆之前胸有成竹或對全篇文章有個總覽草圖的盡量不要輕易嘗試,但使用好了必然會使文章有深度,從而獲得高分。
8、適當加入插敘或開篇使用倒敘,這會給人造成一種空間上的美感,
使人更有讀下去的興趣,但不要造成突兀的感覺,反倒影響了文章的整體效果。
9、多次說話可采用多分段式,使文章更整齊。
例:母親說:“……”。
我又說:“……”。
父親說:“……”。
10、段與段之中,可夾雜過渡句或過渡段,可以使文章更完整,銜接更順暢,避免出現兩段文意不同而造成的突兀感。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和觀點,不當之處請多多批評和指正。
有更多咨詢請加QQ:929189856
我的其他作品:
《如何寫好寫景作文》、
《如何寫好寫人作文》、
《如何寫好寫事作文》、
《如何寫好議論文》、
《名言警句500條》、
《從小必看的詩句名篇》、
1 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2 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3 對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命題規律】
1 體會詞句含意型。一般情況下,高考對文學類文本閱讀中的詞句含意的考查,重在對那些包含在文中具有指代義、引申義、比喻義等詞語的含意深奧的句子的考查。常見命題形式有:①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某句的深刻含意;②從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③依據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話。如2011年高考四川卷第14題:怎樣理解第1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個鐵鈴鐺,盡情地唱過了呢”在文中的含意?
2 鑒賞人物形象型。記敘性寫人散文或小小說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更重視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鑒賞是此類文體的命題重點。常見形式有:①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賞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②根據原文簡要描述某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③請簡要評價某一人物形象。如2011年高考廣東卷第17題:文中海龍的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
3 評價價值取向型。就是在閱讀、分析、理解作品之后,站在一定的立場上,運用一定的觀點方法,對作品的思想內容、作者的觀點態度以及作品的寫作藝術、風格流派等進行分析判斷,評判作品的優劣,衡量作品的欣賞價值,評價作品的社會教育意義等。如2011年高考大綱全國卷第16題:文中反復出現的“針挑土”有哪些豐富的內涵?
【真題解讀】
例1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針引線的工作”一句單獨成段,聯系全文,談談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以及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評析】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的能力。這道題的題干包含兩問,答案也應包含兩部分。句子單獨成段,應從結構上分析作者如何安排的用意。這個句子處在文章中間,作用一般是承上啟下、補充說明、為下文作鋪墊、埋下伏筆、設置懸念、形成呼應等。分析句子的含意,“穿針引線”是關鍵詞。結合文本看,“穿針引線”是穿起苗寨文化走向世界旅游舞臺的針線,這是“負責任的旅游”中黑妮倡導的;后面還寫到她教苗族婦女開展創造性的刺繡,這本身也是穿針引線。回答時務必結合這兩點具體闡述。
【答案】用意:①總括上下文的相關內容;②突出這句話在文中的重要性。理解:①黑妮組織的“湘援游”,在外來游客和湘西苗族之間穿針引線,促使苗族婦女更好地傳承優美的苗繡藝術;②黑妮以“負責任的旅游”概念推動“湘援游”,聚集當地志愿者。為湘西生態和文化的可持續發展作貢獻;③此句用比喻的手法,交代黑妮的身份及其愛心。
例2 “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
【評析】本題考查欣賞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性格特點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把人物放在具體的故事情節中,了解人物在故事情節中的表現:抓住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特別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細節描寫來分析人物形象: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為它們直接決定人物的言行,影響人物的性格;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活動,所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一定要結合人物活動的社會歷史背景;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答案的每個要點都應先根據小說的相關內容進行概括,再結合具體情節展開。如果概括對象不是人物,而是景物,思路也是這樣。
【答案】①有擔當,明大義:在老丈人危難時,以親情、和睦為重,不計前嫌,施以援手,最終贏得信任。②執著隱忍:面對老丈人的排斥,不輕言放棄,不莽撞行事,捍衛了自己的愛情。③幽默樂觀:說話風趣,與人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態。
例3
文中反復出現的“針挑土”有哪些豐富的內涵?
【評析】本題考查對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的能力。“針挑土”既是題目,又是文章的線索,結構上還用與之相關的諺語做到首尾呼應,所有這些都為描寫黑妮這個人物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針挑土”式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品格而服務。文章充滿了對黑妮“針挑土”式的精神品格的贊美與歌唱,寫出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感悟。
【答案】①黑妮工作狀態的寫真:從一點一滴做起,持之以恒,積土成山。②“湘援游”現狀的隱喻:苗族傳統文化正慢慢消退,要促使湘西生態和文化可持續發展,如針挑土。③水滴石穿、永不言敗的精神象征:“成家好似針挑土”,“賺錢好似針挑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方法攻略】
1 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①抓住重要語句的附加成分,結合語境探討其具體含意和表達藝術。要理解重要語句的含意,首先必須分析句子修飾語的意義,然后抓住對重要語句進行闡發解釋或者論證的語句,探討其具體含意及所運用的表現手法。
②從結構特點人手,根據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分析。該方法適用于體會富有哲理意味的句子的含意。所謂哲理意味,指用語簡練的警句所表現出來的深刻且能給人以警示作用的含意,有很強的思辨性和啟發性。這樣的句子多位于結尾部分,作用是卒章顯志、升華主題、總結全文等,結合文章的主題就可以理解。
③從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上體會語句含意。主要適用于體會運用了象征等表現手法或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句子的含意。通過分析句子使用的表現手法或修辭手法,探尋作者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本意。
④根據寫作背景與創作意圖推斷句子的含意。適用于體會表達作者情感態度的語句的含意。因為作者的情感態度往往會受到自身的生活背景、社會環境及寫作意圖的影響。
2 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①從人物的外形特征、動作、語言等描寫切入。無論是小說,還是以記人為主的散文,都要對人物進行肖像、心理、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以此來表現人物的性格、情趣、愛憎、喜怒等。
②從抒情、議論性的句子切入。欣賞作品形象,賞析作品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時,散文應抓住抒情句、議論句,小說則應從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切入。
③從分析環境描寫的句子切入。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雖然自然環境能夠影響人物的命運,但是真正決定人物命運的還是社會環境。
④從文章的情節切入。故事情節一般是通過描寫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關系、人物命運的變化展開的。在情節的展開中,通過對人物外貌、行為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再現人物的鮮明個性。
3 對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①立足文本,追本溯源。立足文本,指沿著文本的價值、情感傾向發掘作品中隱含的價值認知與審美追求。正確評價文本,應該從文本出發,認識起于文本,終于文本。評價,無論是贊美還是否定,都要在文本中找到相應的依據。杜絕用刻板、教條、單一、概念化的模式去觀照文本。
教學目標:
1、學習瀏覽課文,默讀課文有一定的速度,邊讀邊想能復述故事。
2、抓住文中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體會海力布熱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
3、能從海力布舍棄生命,拯救鄉親們的感人故事中受到教育,對故事中的人和事有自己的體會,對民間文學產生興趣,熱愛民間文學。
4、完成課后小練筆。
教學重點:
抓住文中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細心體會海力布熱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
教學難點
邊讀邊想復述故事,并完成小練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談話導入
書空課題
齊讀課題。
2、用比較簡潔的幾句話,概述課文主要內容。
3、想要讓故事中人物更生動、豐滿。我們可以對這個人物進行一些什么樣描述?
二、精讀課文,體會人物特點
1、找到了對海力布動作描述的句子,小組相互討論一下。
預設:動作描寫(他抬頭一看,一只老鷹正抓著一條小白蛇正從他頭上方飛過。他急忙搭箭開弓,對準老鷹射去)這是幾個十分熟練的連續動作,可以體會到海力布同情弱者、富有愛心,還能體會到海力布本領高強。
師:指導讀句子。
生二:心理描寫(海力布想,珍寶我倒不在乎,能聽懂各種動物說的話,對一個獵人來說,實在是太好了)可以感受到海力布不貪心、特別在意寶石。
師:指導讀句子
生三:心理描寫(海力布力布知道著急也沒有用,不把為什么要搬家說清楚,大家是不會相信的。再一遲延,災難就要奪去鄉親們的生命。要救鄉親們,只有犧牲自己。)可以感受到海力布非常著急,同時也能感受到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精神。
師:指導讀句子。
生四:語言描寫(他急忙跑回家對大家說:“咱們趕快搬到別處去吧!這個地方不能住了!”)這里可以體會到海力布為了讓大家搬走,他很著急。
師:指導讀句子
生五:語言描寫(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淚,說:“我可以發誓,我說的話千真萬確。相信我的話吧,趕快搬走!再晚就來及了。”)從這里可以體會到海力布急得掉了眼淚,他是為鄉親們著想,一心為別人著想。
師:指導讀句子。
生六:語言描寫(他想到這里,就鎮定地對大家說:“今天晚上,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沒大地,你們看,鳥都飛走了。”)我從這些話這里體會到,海力布已經想好犧牲自己,舍己為人,大無畏的精神。
2、重點讀海力布在聽到鳥們議論之后的語言描述。想一想應該怎么讀這幾句話?
3、聯系上下文,想一想,海力布為什么會這樣說?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討論
師:海力布為什么急忙跑回家對大家說那句話?
預設:生:因為他聽到了鳥的議論: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沒。(第七自然段最后一句話)
師:他為什么急得掉下眼淚?
預設:生:海力布不想讓鄉親們遭受災難,可是鄉親們不聽海力布的話,不搬到別處去。
師:那到了后來,海力布為什么又變得鎮定了呢?
預設:生:因為海力布下定決心,要犧牲自己,救鄉親們。
師:你能帶著這種感受,再讀一讀這句話嗎?
生:他想到這里,就鎮定的對大家說:“今天晚上,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沒大地,你們看,鳥都飛走了。”
師:是呀同學們,當海力布聽到鳥兒們議論說: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沒大地,他急忙跑回家對大家說:
生齊讀:咱們趕快搬到別處去吧!這個地方不能住了!
師:哎呀,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沒大地,他急忙跑回家對大家說:
生一:咱們趕快搬到別處去吧!這個地方不能住了!
師:不好啦,災難馬上就要來了,他急忙跑回家對大家說:
生二:咱們趕快搬到別處去吧!這個地方不能住了!
師:面對鄉親們的不理解,海力布十分著急,他急得掉下眼淚,說:
生齊讀:我可以發誓,我說的話千真萬確。相信我的話吧,趕快搬走!再晚就來及了。
師:怎么辦呢,再不走,后果將不堪設想,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淚,說:
生齊讀:我可以發誓,我說的話千真萬確。相信我的話吧,趕快搬走!再晚就來及了。
4、隨文識字“焦”
5、感受海力布的人物特點。
師:讀到這里,你覺得海力布是個怎樣的人?
生一:我覺得海力布是一個犧牲自己,舍己救人的人。
板書:
舍己為人
三、復述故事
1、看復述要求,明確要求之后,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
2、生自由復述故事
四、小練筆:石頭“海力布”。
1、看練筆小建議,自己讀一讀。
2、根據提示進行小練筆。
3、生展示。
五、課堂延伸
做一個繼承、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小使者。
六、板書設計
一、散文的分類
散文分為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記敘性散文以寫人敘事為主,主要表達方式是記敘、描寫,兼有抒情。這類散文要求有真實感。抒情性散文以抒發主觀感情為主,主要是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這類散文具有空靈飄逸的特點。議論性散文的說理往往借助事理的簡述、形象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來進行,表達方式以抒情、議論為主,文學色彩很濃,但又不同于議論文。這類散文以議論文的框架,散文的筆調呈現作品,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
二、散文常用的表現手法
散文常用的表現手法有:象征、襯托、先抑后揚(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對比、聯想、想象、以小見大、卒章顯志等。
三、散文的線索
散文通常以人、事、情、物、時間、地點為線索。如何尋找散文的線索呢?首先應注意標題,有的文章標題直接揭示線索,有的標題則包含線索的因素。其次注意文中反復出現的句子、詞語,這些也提示了文章的線索。再次注意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事情的進展、人物的活動、感情的發展、一線穿珠的物件。最后注意文中的議論句、抒情句,它們對文章的線索也起到了提示作用。
四、散文的主題
散文的主題是作者對自然、社會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了作者融會在文章內容中的主觀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主題。
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去把握散文的主題:1.概括文章所選的材料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觀點、態度、情感,從中找到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2.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暗示主題的提示語、關鍵詞語,從中領會文章的主題思想。
五、散文的表達方式
1.記敘是敘事性散文中最基本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做的敘述和交代。它的作用是令讀者了解故事情節,交作背景、人物等。
2.描寫是散文中最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散文中的描寫主要包括景物描寫、人物描寫等。人物描寫主要是考慮外貌、神態、動作、心理、語言描寫,有關細節描寫也值得注意。人物描寫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3.抒情是散文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它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記敘的基礎上直接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則是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物來抒發作者的情感。
4.議論是散文中的一種表達方式。敘事散文和抒情散文中的議論句起著明析事理,點明所敘之事的內涵,提示或深化文章主旨,畫龍點睛之作用,使文章更加鮮明,深刻。
六、散文的語言
散文語言的特點:質樸、自然;生動、形象;深刻、雋永;優美、凝練。
七、常見考點
1.整體感知
(1)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寫作意圖、作者的寫作思路的把握。歸納為三點:文章寫什么,為什么寫,怎樣寫。
(2)散文的結構分為:總—分—總,分—總,總—分等。
2.品味語言,分析詞語
(1)解釋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
考題形式:結合語境解釋詞語的含義。
解題思路:考慮文章或段落的主題,結合主題來分析詞語的含義。“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根據該詞語前后語句的內容、含義來判斷詞語語境含義。
答題格式:詞語的原意+語境含義,這個詞原指……這里指……
(2)詞語的表達作用。
考題形式:加點詞在句(文)中的作用或表達效果。
解題思路:分析詞語的表達作用要結合語境或主題思想來回答,有時要考慮詞語對描寫的景物、意境所起的作用或對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有時還要從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的角度分析。
答題格式:原義+語境義+表達作用,這個詞原指……這里指……在文中起到了……作用。
3.理解句子的含義及作用
(1)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義。
解題思路:從句子表現的句意及與主題的關系上分析,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通常找動詞、形容詞或者副詞)。有的句子運用了修辭手法,這時我們不僅要分析句子要表達的主要內容,還要分析該修辭手法的作用。含有哲理性的句子,我們不僅要分析關鍵詞的表層含義,還要分析它的深層含義和雙關含義。
(2)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題時應從以下角度入手:
從內容的角度分析:概括句子在內容上寫了什么。這類句子往往起點明主旨,深化主題,升華情感的作用。
從結構的角度分析:句子起總領全文,承上啟下,為下文作鋪墊,推動情節發展,點題,總結上文,設置懸念等作用。
4.散文中描寫的作用
(1)肖像、神態描寫的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處境、經歷以及心理狀態、思想性格等。
(2)語言、動作描寫的作用: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質,有時還起到了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3)心理描寫的作用:形象生動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質。
(4)散文中的景物描寫與小說中的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不同的。答題時,重點分析文中景物描寫對表達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答題模式是: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主題)。
一次,金泰斗乘人力車外出辦事,一路上滿腦子思考著一個哲學問題,突然有所悟,于是馬上想到要與好友陶孟如交流。遂急令車夫停車,跑到路旁的電話亭前打電話。
“我找陶孟如。”他撥通了電話。
“您哪位?”陶孟如的女傭在電話里問。我哪位?金岳霖摸摸腦袋。一時竟想不起來。
“我是陶孟如的朋友,請他說話。”
“您貴姓?”傭人是個較真的人。可金泰斗還是想不起自己“貴姓”。無奈,只好央求女傭高抬貴手,讓他與老朋友通話。女傭恪守職責,不予通融。無奈中,金岳霖轉而向自己的車夫求教。“我是誰?你知道嗎?”車夫剛給他拉車,也叫不出這位大名鼎鼎的學者的名字。但他依稀記得別人都叫他金博士。“別人都叫你金博士。”金岳霖一拍腦門念了聲“阿彌陀佛!原來我姓金啊!”這下終于想起來了。
后面有一道題目:本文對這位大學者的描寫生動形象、幽默風趣、栩栩如生。請對畫線句子進行分析。
不難看出,這道題其實就是一道記敘文閱讀賞析題。在記敘文閱讀中,賞析類題目常常以“壓軸題”的形式出現,由于這類題目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分值一般較高。
那么,如何解答記敘文閱讀中的賞析類題目呢?可分三步進行:
首先,要準確切入。在記敘文中。一般以寫人敘事為主,穿插寫景、抒情和議論。賞析類題目的命題語段,無非就是寫人、寫景、抒情和議論幾種。在解答賞析題之前,首當其沖要確定所給的語段屬于哪一種,力求做到準確無誤。因為寫人、寫景、抒情和議論的賞析方法各不相同,如果一開始切入錯誤,那就有可能“走錯路”。答錯題。比如前面\所舉的例段中的畫線句子,就是寫人,賞析就要圍繞寫人進行。
其次。要全面分析。所謂全面分析,就是在對相關片段進行賞析的過程中。要力求多角度,把所出現的賞析點全部列舉出來。
寫人。對于寫人,同學們都非常熟悉,常用的手法有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在賞析的時候。要力求把出現的寫人的手法都搜尋出來,不出現遺漏。然后在此基礎上,指出這些描寫在刻劃人物形象、表現人物情感世界及蘊含哲理上有何作用。比如上述例子中的畫線句子,就用了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兩種寫人的方法,寫出了金博士的健忘。
寫景。寫景常借助于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描寫景物特征,展示景物的精神內涵。除此之外,還經常運用一系列的形容詞、動詞,從動靜態的角度來刻劃景物:當然,有時還通過觀察的遠近來展示景物的不同風貌。在賞析的時候,同樣要把所有寫景的手法都羅列出來,然后據此來分析景物描寫所寄托的人物情感,以及與主題之間的關系。
抒情。對抒情性語段的賞析,主要就是判斷抒發的是什么情感。記敘文中常見的情感有報國、思鄉、懷人、詠景、激動、悲嘆等,一般情況下,一個語段只有一種主要情感,但也不排除在短短的幾句話中包含作者復雜多樣的情感,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要把這種復雜的情感全都梳理出來。
議論。記敘文中的議論性語段,一種是直接亮觀點,對某一事表示贊成或反對,表揚或批評:二是借用他人言論來曲折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傳達自己的觀點;三是發表自己獨特的感悟。比如人生體悟、生活感受等。賞析這類語段,一般只要指出議論中的道理就行。但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議論性語段中含有多層道理時,一定要講全面,講透徹。
最后。要簡要表達。找準了賞析的切入點,對語段進行了全面分析,理出了賞析的具體思路后,接下來就要進行表達。如何進行表達呢?最基本的一條原則是,把自己想要說的話說出來,說清楚。而要達到這個要求,必須抓住兩點,一抓“簡”,力求簡潔明了,不噦嗦;二抓“要”,抓住要領,不遺漏中心。比如前面的例題答案就可以簡要地概括為:活畫出金岳霖在生活瑣事方面愚鈍天真的可愛形象。
如果同學們在解答記敘文中的賞析題時,能按照上述三步進行,做到有感而發,“賞”、“析”結合。那么,就一定能答好這類題目。
“賞析”切忌“賞”而不“析”
賞析題是記敘文閱讀中經常出現的題目。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這里的感情傾向、作品情境、人物形象、語言特色等,一般就是賞析題的命題點。
賞析,顧名思義,就是欣賞并分析。這就要求同學們在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要進行“賞”,說出相關語段的妙處來:與此同時,還要再進一層,對這些妙處進行剖析,說說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妙處。至此,題目才算解答完畢。
但在實際答題中,有不少同學都是“賞”而不“析”,只說妙處,大談自己的讀后感受,卻對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表達效果只字不提,或一帶而過。這樣一來,就導致答案不全面,自然也就拿不到滿分。
譬如下面這個語段:
我們一家人在院子里乘涼。①輕風像一壺老酒,把門前的幾棵柳樹灌得有點微醉,細小的枝葉擺來擺去,像邁著小醉的步子走在回家路上的旅人。父親就在這個時候才顯出他內心深處慈祥的一面,寬手掌在我的頭上摸來摸去,給我講著小故事。我聽著聽著,往往就睡著了。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②而母親,總是不時地從家中的洋芋害里拿出一個大大的西瓜,切開,把最大最紅的一牙給我。之后,她就坐在黃昏時早就鋪開在院子里的一塊涼席上。借著月色,一針一線地納著布鞋。偶爾她也會哼唱起兒歌。我從來都不知道,母親的聲音竟然是如此得美!多年之后,母親唱的兒歌,仍在冥冥中感動著我,溫暖著我。也讓我在這樣一個聲音魚龍混雜的年代里,能夠分辨出什么才是真正的音樂。
此段寫的是一家人夏夜納涼時的情景,題目要求對語段中畫線句子①進行賞析。不少同學在回答時都說這是一處景色描寫,把夏夜之中柳樹的樣子寫得生動形象,富有情趣。你看,“賞”得非常精彩吧。但夏夜中的柳樹為什么會讓人感到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呢?許多同學都忘記了再去“分析”一下。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因為這里動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式,才傳神地寫出了夏夜的靜謐曼妙,使讀者如臨其境。如果在“賞”之后再這么一“析”的話,答案就顯得完整無缺,這也才點到了問題的核心所在。
當然,在做賞析類閱讀題時。有時候是先“析”后“賞”,有時候側重于“賞”,有時候側重于“析”,這要靈活應對。
譬如若對上述語段中畫線句子②進行賞析,細細一讀,我們就會發現,這一句話表現的是母親對我的無私的愛,而這種愛是通過“把最大最紅的一牙西瓜給我”這一細節描寫體現出來的。在答題時。為了順暢,我們就可以先“析”,然后再進行“賞”,而且應把重點放在“析”上。
請不要用腳
孫道榮
五一那天,一家人去逛街。一排宣傳牌傾斜地豎立在地上,高不足一米,是一個公益廣告。其中有幅宣傳牌,畫面上是一個山區孩子,坐在破敗、幽暗的房間里,看書寫字。
這是教育兒子的好素材。我一把拉過兒子,用腳尖指指那幅宣傳牌,對他說,你看看這個山區里的孩子,學習條件多么艱苦……
兒子看看我,又低頭看看我的腳,輕輕說,老爸,你能不能別用腳?用手指,好嗎?
我的腳尖,僵硬地停在半空中。
因為宣傳牌有點低矮,腳尖可以直接“指”到它,如果用手“指”的話,就必須彎下腰。怕費事,我才下意識地用腳尖隨意指了一下。猛然意識到,我的腳尖,與這個畫面,多么不協調!我的行為,顯然也傷害了兒子。
我向兒子道了歉。然后,蹲下身,用手指著那幅畫。
兒子也蹲下了身。
我和兒子,蹲在那幅宣傳畫前,進行了交流,我似乎很久沒有和兒子進行這樣的交流了,正在迅速躥高的兒子,身高已經慢慢超過了我。
兒子給我上了一課。
這篇短文,通過對“爸爸”無意中用腳指宣傳牌、“兒子”立即進行糾錯這個生活小故事的描寫,告訴人們,教育無小事,為人父母者在子女面前應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給孩子“示丑”。而文中這位父親面對孩子的批評,能知錯就改,誠懇道歉,如此“風范”值得每個為人父母者學習。同樣,文中的兒子敢于指出父親的錯誤,其鮮明的個性,也讓人過目難忘。練習:1,“我”的腳尖。為什么僵硬地停在半空中?
思路點撥:這一題的考查點是對人物心理進行分析。分析、揣摩人物心理,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在這個語段中,父親的腳之所以僵在半空中,是因為他用腳指宣傳牌,兒子表示出不滿,他一下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心生慚意。解答此題就應該圍繞這個思路進行。參考答案:兒子的話讓“我”猛然發現自己的失態。一下子愣在那里。
一、抓住關鍵詞句理清課文脈絡,概括內容
錢夢龍先生明確指出,閱讀教學要扎扎實實過“四關”:認讀關、概括關、感悟關、探究關。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既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也是段的訓練的重點。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主要是培養學生學會篩選主要信息的能力,這需要老師教給學生科學的方法。比如,對事實信息的篩選:記事的段落要篩選的事實信息是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這個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特點;寫景狀物的段落,要篩選的事實信息是什么景或物、什么特點。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抓住原文中重點詞句來篩選主要信息。在此基礎上,老師還要引導學生引用通暢、簡潔完整的語言將主要信息歸納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將概括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如教學四上寫景課文《夾竹桃》,讓學生找課文中哪個重點句概括了夾竹桃特點?(如此婉美,有這樣的韌性,又能這樣引起的想象,我愛上了夾竹桃。)課文哪些自然段分別寫夾竹桃婉美、韌性、引起想象的特點?(2、3、4)抓住關鍵詞“婉美、韌性、引起想象”到每個自然段中細讀。三下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也有這樣的句子“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人,不僅是一座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抓住這樣的關鍵句細讀,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課文《迷人的九寨溝》第3、4自然段各圍繞自然段中某關鍵詞寫,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什么景物,有什么特點?)邊讀邊找,很容易找到“山絢麗多彩”、“深秋,天氣多變”。《白鯨》一文中,每自然段都有中心句,讓學生學會概括段意方法。其中,第3自然段中心句是過渡句,利用過渡句既是總結上一自然段意思,也是引出下一自然段主要內容。抓住這個過渡句可以概括上一自然段及下一自然段意思。概括這篇文章主要內容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把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連起來。《莫高窟》一課也有這樣的過渡句,抓住過渡句,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學習概括自然段內容的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學會在習作中試著運用這樣的過渡句,使自然段間關系更緊密,全文渾然一體。
二、抓關鍵詞想畫面,讓學生進入情境
通過文本語言想象情景,把語言轉化成腦海中的畫面,當把想象到的轉化成學生口頭表達出來的過程則是語言再創造的過程,是讓經過咀嚼過的語言散發出芳香的過程。如寫景類文章,作者一般會描寫此處景物特點,在引導學生品讀課文中,可抓住描寫景物及景物特點的詞閱讀,感受景物特點。《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中,作者分別從一年四季描寫了小興安嶺既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引導學生讀描寫春、夏、秋、冬的自然段時抓住關鍵詞想象:作者寫了每個季節的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點?在頭腦中組成畫面。《夾竹桃》一文中,月光下的夾竹桃引起無限想象,學生可伴隨音樂一邊讀一邊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似乎聞到了什么?讓學生在讀中結合關鍵詞想象,進入情境,讓學生能更快捷進入寫景文章描繪的情境。讀中想象,品味語感,體驗情感。在課文中找到生活,在課文中找到自然,創設想象發揮的空間,使學習活動伴隨著情感進行。
三、故事類文章,循文本結構學習,提升閱讀能力
寫人寫事的文章,它的文章結構一般是人物、事件、精神。梳理清楚文本結構,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詞體會人物形象,能提升閱讀能力。課文《一次特殊的實驗》中,第3自然段科學家受重傷后繼續研究情景。勾畫句子中科學家動詞,(夾、抬頭看看、寫、淌、抽動、記錄)再讀一讀句子,讀好動詞,想象當時情景,你能感受到什么?(科學家在身體極度難受的情況下還堅持記錄。在這種情況下,科學家沒有放棄研究。)[你認為這是一位怎樣的科學家?(熱愛科學、無私奉獻、意志堅定……)] 指名讀第3自然段,評議,齊讀,表現科學家品質。《軍神》一文中,文章主要人物(),事件(身受重傷卻微微一笑,術前拒絕麻醉很平靜,術中一聲不吭,臉色蒼白默數刀數),結合事件及描寫人物神態的詞與側面描寫沃克醫生對態度轉變(冷冷――驚疑――柔和――怔住――緊張、擔心――慈祥)感受意志如鋼的品質。循著文本結構進行教學,就能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
關鍵詞:動作描寫;原因;“四式四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159-02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和下冊第七單元都是寫人的文章,其中動作描寫是凸顯人物的一種很重要的寫作手法。五年級學生對人物的描寫比中年段時有了很大提高。但大量的習作中反映一個較為薄弱的共性問題,主要體現為動作描寫較單一、欠具體。孩子大多數只簡單地寫了做什么,沒有寫具體怎么做。不會把一個復雜的行為過程分解成一個一個具體的動作,從而更好地突出人物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內心世界。因此,筆者對如何讓五年級學生對人物動作描寫更精彩進行了方法的探析。
動作描寫,就是對人物行為、動作的描寫。通過描寫人物做什么和怎樣做來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面貌,凸現鮮活的人物形象。老舍先生也曾說:“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一個或一處成功的動作細節描寫往往勝過千言萬語的表白,使人物真實可感、栩栩如生。
一、巧觀察,善積累
第三學段的習作教學目標要求:“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①此外,于永正老師的《五重教學》中也提出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②
進行有效的動作描寫首先要引導孩子從身邊出發,觀察人物復雜多變、連貫的動作,重視語言的積累,還有生活的積累和感受。此處的觀察并非走馬觀花,而是帶有目的性的。作為老師,我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每一步由幾個動作完成,把一個復雜行動分解成幾個階段,再把幾個階段的行動分解為幾個簡單的動作。例如體育運動時,孩子通過觀察其他人的腿部運動,從而體會寫腿和腳的動作的詞就很多。“踢、跑、跳、蹦、滑、跨、蹲、蹬、踮、溜、走、轉、退。”學生在衛生值日時,觀察擦玻璃、掃地等情景。例如擦玻璃時,“撣玻璃,換濕布,哈氣,踮腳,抓窗柩,用手指摳,用干布擦。”從而感悟怎么做這一系列過程把事情寫具體。
學生平時對生活經驗與語言材料的積累,是學生對人物動作描寫寫作“素材庫”的自我建構的過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引導學生積極體驗生活,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培養學生勤讀課外書,多讀報雜志的好習慣;做好摘錄筆記,及時記錄好的構思;廣泛收集信息,尤其是關于人物動作描寫的資料,并分析整理。
二、引導分解,使用準確的動詞
俄國偉大作家托爾斯泰說:“人的動作是‘人的心里的鑰匙。”③不同的動作體現了人的不同狀態,要把人物的動作寫準確,令人感覺傳神、傳情。
“一個人從馬上爬下來。”“一個人從馬上跳下來。”“一個人從馬上跌下來。”同樣是描述一個人從馬的背上下來,“爬”字體現了那個人對馬的極度恐懼的心理便躍然紙上。改為“跳”就把一個勇敢的人寫活了。“跌”字讓人不禁聯想到有可能是馬的性子剛烈,那個人無法駕馭從而跌倒的情景。
此外,引導學生在觀察人物時把一個復雜行動分解成幾個階段,再把幾個階段的行動分解為幾個簡單的動作,并選擇恰當的動詞寫出來。
有學生在習作中這樣描寫運動員賽跑。“400米比賽開始了。小豪跑啊跑啊,一直跑在最前面。最后,他第一個跑到了終點。”此時的描寫沒有過程,缺少具體動作,人物的特點不夠鮮明,文章顯得很空洞。我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每一步由幾個動作完成,引導他們觀察運動員的手臂、雙腳、身體有什么變化,思考每個動作之間有一定的聯系。
“400米比賽開始了,在跑道上的小豪就像離弦之箭向前飛奔著,只見他有力的雙臂一前一后地擺動著,雙腳越邁越快,很快便把對手甩在身后。他的身子向前傾斜著,像要倒下似的,奮力向前迅跑。跑到終點線處,他頭一抬,胸一挺,終于取得了第一名。
孩子修改后的片段使用了“飛奔、擺動、邁、傾斜、抬、挺”等一系列動詞,讀者就會在頭腦中形成小豪跑步時有聲有色的畫面,進而佩服他身輕如燕,奮力拼搏的個性特點。它顯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動作、表現人物形象方面的獨到之處。
三、揭示人物性格特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
高爾基所說:“要使藝術作品具有令人信服的教育作用,就必須使主人公們盡可能地多做事,少說話”。 人的行為、動作是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最直接、最具體的表現。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取、提煉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特征,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行動。
“雨楊拿起黑板旁的抹布,蹲在水桶旁,用力上下搓著。隨后將干凈的抹布小心翼翼疊成方形,用手按住一邊,慢慢從左移到右,他弓著身,低下頭,那一絲不茍的神情就像是在雕琢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
在這個習作片段,學生使用了“拿、蹲、搓、疊、按、移、弓、低”等一系列東西,抓住雨楊的一舉一動去反映他愛勞動,做事情認真負責的個性特點。從而令讀者從心底里佩服他這種做事情的態度。
四、巧用適當的修辭手法
巧用比喻、夸張等適當的修辭手法可以使人物的個性特征更加突出,更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引導學生思考日常觀察到的動作,并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體會人物動作描寫的方法,運用到習作用去。
“‘砰’的一聲槍響,他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了出去,又像一只饑餓的獵豹一樣向前狂奔。”“只見他用力在踏板上一蹬,隨即身子瞬間騰空而起,在空中劃過一個漂亮的圓弧,落入沙坑,雙腿彎曲,雙腳深深嵌進沙地。”描寫跑步、跳遠的句子都巧用了比喻的修辭,讓人對速度飛快的運動健將印象深刻和跳遠時選手騰空飛躍的情景歷歷在目。
注釋:①吳忠豪《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208)。②于永正《于永正與五重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0)。③陸恕、劉濟遠《學作文“小問號”》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31)
參考文獻:
[1] 郝文武.實現三維教學目標統一的有效教學方式[J]. 教育研究. 2009(01)
[2] 肖春遠.感悟新課程――試論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觀[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