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統管理的主要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學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特殊教育學校管理是對特殊教育學校發展總目標的總的管理,學校管理者(主要是校長)要圍繞著這個總目標開展一系列的學校管理活動,具體來說,學校管理是對學校工作中的全部因素(包含人、財、物、環境等)進行統籌計劃、組織實施、監督控制等的整個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特殊教育學校管理具有不同于普通學校管理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學校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一方面,目前,我國教育信息化進程正在提速,學校管理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特殊教育管理的復雜性、時效性、時代性等,要求特殊教育學校管理要有信息技術的介入,要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學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管理以“數字化、網絡化、多媒體化、智能化、虛擬化”為主要特征,代表著先進管理模式的發展方向,在教育教學管理中有明顯的優勢。因此,特殊教育學校管理者決策者需要對學校管理進行重新認識,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學會運用信息技術來管理學校各項工作,主要是教職工信息、學生信息、學校各種活動信息以及學校物質信息、科研信息等諸多項工作。綜上分析,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學校管理工作中具有“信息收集全面—處理準確—傳送快捷—分析科學”等核心優勢,因此,特殊教育學校管理須臾離不開它,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學校管理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一個符合和標志,標志著特殊教育學校管理的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和現代化。因此,以信息技術融入特殊教育學校管理,是特殊教育學校管理模式的最新方向。
2以信息技術為平臺構建特教學校管理信息系統
從本質意義上說,特殊教育學校管理系統是“人-機-對話”系統。這一系統是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為主要特點的系統。系統平臺的建立依據日益發展的信息技術,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傳媒技術為主。這一系統的構成也并不復雜,它由軟、硬件兩部分構成。軟件部分,顧名思義是常用的各種與特殊教育管理相關的管理軟件,如系統的、管理的軟件以及其他軟件等。硬件部分,更容易理解一些,硬件由各類服務器、網絡管理、終端平臺等組建而成。這一系統功能強大,實用性強,能夠實現學校的全局化管理和局部化操作,從而減輕學校相關管理者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進一步提高學校管理的效率。特殊教育學校管理涉及教學管理、黨務管理、安全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學生信息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多個方面,每個小的系統管理是學校管理系統平臺上的子系統,子系統可以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從而更好的完成部門系統管理工作。就學校人事管理而言,可以購買、開發并使用人事管理信息系統。學校人事管理只要是對教職工的管理,這里包含教師靜態的基本檔案信息(如年齡、參工時間、籍貫、民族、政治面貌、原始學歷、家庭情況等)和動態的成長檔案信息(如,職稱晉升、榮譽獲取、年度考核、進修培訓、任教情況、業務成績等)。人事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快捷對以上內容進行登記、分類、查詢、輸出等。如工作中需要查找某位教師的信息,管理者直接打開人事管理信息系統獲取,省去了查找紙質原始檔案的麻煩,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另外班主任管理的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包含了學生基本信息、考核、獎懲、出勤等情況,系統能對以上信息進行查找、統計、排序、輸出等,該系統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水平和能力。除此之外,圖書室管理系統、康復培訓系統、財務管理系統、黨團隊管理平臺、財產管理系統以及工資合算發放系統等子系統對特殊教育學校整體管理系統化形成了保障。
3信息技術對特殊教育學校管理產生了重大影響
一是學校管理實現規范化。管理規范化是特殊教育學校管理的內在要求,傳統的管理方式方法不適應特殊教育發展的要求,應用信息技術管理學校優勢明顯。如在教師業務管理系統上,教師的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等教學計劃和學科教學進度等都能在管理系統平臺上直觀地反映出來,教導主任可以檢查考核,教師之間可以互相參考借鑒,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教師的教學設計、作業布置與批閱、學生測驗成績等均可通過管理系統平臺反映出來,規范便捷。再如在財務賬目管理上,應用信息技術,可使得財務管理透明規范,實現財務管理的公開民主。二是學校管理實現科學化。科學化管理是學校管理的方向,信息技術管理的科學化源自于信息技術內在的智能化。學校的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安全管理、學生管理等多個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統的應用以及由其構成的特殊教育學校管理信息系統總平臺的應用,使得特殊教育學校的管理方式產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是全覆蓋的全方位的變化,這一變化對特殊教育學校的管理來言是一個質的飛躍。
4提高特殊教育學校信息技術管理應用能力
摘 要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習慣了在手機端和電腦端獲取信息,在這種大數據的趨勢之下,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必須因時而動,根據社會技術的發展,調整自己的管理模式,使企業人力資源模塊更加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本文主要從當下人力資源發展的背景、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面對的困境以及人力資源模塊發展怎樣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以便為企業管理提供適應新時代的良方。
關鍵詞 人力資源 發展現狀 困境 移動互聯網發展
一、當下人力資源發展的背景
隨著移動網絡的發展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智能手機已經普及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據統計,截止到2016年,全球的智能手機用戶已經達到了20億人次之多。在智能手機爆炸式發展的同時,手機端的各種智能APP軟件也隨之興起,瞄準移動終端,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這種大背景之下,雖然互聯網的便捷性并沒有催生出根本變革的新型人力資源工作模式,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方式仍舊以傳統的模式為主,但是,與互聯網發展趨勢相融合的、更加快捷便利的、符合現代企業發展模式的人力資源新模式正在悄然產生,傳統的HR正在向“移動”HR發展,這種“移動”包含著兩層含義:思維的移動和位置上的移動。現在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不能總是坐在辦公室里等待其他職工對其提出工作需求,也不應局限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和固定的模式中開展工作,而是應該以“管理者”的思維,主動發揮自身角色,順應時代和社會潮流,隨時隨地、更加靈活地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二、傳統人力資源和互聯網人力資源的特點
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特點是靜態化、固定化。也就是說在傳統模式之下,人力資源的管理以事為中心,側重于近期或當前的人事工作,就事論事,只顧眼前,缺乏長遠,屬于戰術性管理和靜態管理;對于人員方面,也只是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質刺激,按照規章辦事,機械呆板,多為被動放應型;管理手段上,以人工為主,手段單一,往往只是上級的執行部門,很少參與決策。
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特點時動態性、先進性。其動態性的管理模式主要體現在其對各種辦公軟件和客戶端的有效運用,并充分貫徹落實人性化、激勵化的管理方法,實現情感鏈接、互動溝通,提升人才價值體驗;另外,其數據化人力資源決策與人力資源價值計量管理的管理模式,能夠實現即時反饋,從周期激勵變為全面認可激勵。
三、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面對的困境
雖然大多數企業現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式還是傳統化的,并且也能夠暫時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但是,在這種對比之下,傳統管理模式的弊端正在日漸凸顯。
(一)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對求職者的行業細分不足
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之下,不管是對于新進的求職者還是在職的老職工,都缺乏一種人員背景資料的細分,導致企業在篩找相應人才時,面對著大海撈針一樣的窘境。這種缺陷導致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和職工管理的過程當中,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沒有明確的人才目標市場和精準定位,導致人員崗位混亂,專業不對口,員工才能不能發揮的現象。
(二)人力資源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的互動性較差
傳統人力資源部門負責整個企業的人員管理,涉及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績效考評結果、薪酬的多少,但是往往由于工作模式死板、工作量大的原因,避免不了工作上的一些疏忽,部分從業人員往往力不從心,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侵害他人切身利益的行為,加劇了部門之間的矛盾。傳統的績效管理模式都是反饋型績效管理,一般都是定期進行,而且往往以一個月為周期,在過去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當中,這種績效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反饋控制。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企業的多方面經營,這種績效管理已經顯現出了頹勢:類似AP1000核電項目的建設企業中事務龐雜,人員流動性和工作內容的變動很大,傳統人力管理模式績效的考評結果記錄不夠及時,導致很多遺漏現象發生,失去了員工的信任;另外,由于只看重結果,不看重過程,給新入職員工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不利于員工潛力的發揮和人才的發掘,提高了企業的人才流失率。
(三)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造成培訓困難
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員工的定期培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比如建筑施工企業、AP1000核項目建設企業等等,工作模式和方式不同于其他企業,總是跟著工程的流動而流動,因此往往由于人員眾多,地域分散,培訓內容跨度大,增加了企業培訓的困難,給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帶來難題。
(四)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薪酬管理缺乏激勵效果
傳統的薪酬管理模式,是針對個人的,每個人的薪資待遇水平都是秘密,不能彼此討論和分析,一旦有員工提問他人的薪資,都會被看做是不禮貌的表現。雖然個人收入屬于個人隱私范疇,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沒有薪酬待遇之間的對比,薪酬工資就只是冷冰冰的數字,沒有任何的激勵效果。
四、AP1000核電項目建設企業人力資源模塊發展怎樣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
針對以上的一些問題,如果想要做好人力資源模塊的更新發展,使之更加適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并且更好地為企業的進步服務,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利用大數據進行求職者和在職者的行業細分
[關鍵詞]智能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硬件系統
中圖分類號:TN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6-0122-01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城市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劇的背景下,汽車保有量持續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時,也造成了停車難等問題。在城市的中心城區或者商務辦公樓集中區域,停車場的面積較大、車位多,但是存在著找車位困難,出來時找車難的問題。導致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傳統的停車場系統智能化程度不高造成的。這不但使得停車、找車困難,而且還容易使得停車場的收費流失、管理成本增加、管理勞動成本偏大等問題,不能滿足現代停車場對車輛停放安全性、和便捷性的需要。因此,設計一套高效的智能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尤為重要。
1、智能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的主要特點
所謂智能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就是指應用與現代停車場的停車收費及自動化管理系統的統稱,它通過將機械、計算機和自動控制設備與智能IC 卡技術融合起來,實現計算機管理之下的車輛圖像對比、自動收費、信息自動存儲等功能,同時能夠保證該管理系統在脫機狀態下運行,在電腦出現故障時依然能夠保證車輛的正常出入,是現代化小區建設及物業管理的理想設施。其主要特點包括如下:
(1)收費合理,管理質量高
與普通的人工收費管理方式相比,智能停車場的收費管理系統克服了人工收費方式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等問題。同時,還解決了人工收費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亂收費、資金流入私人口袋等問題,降低了停車場的運營損耗;有效的控制了收費過程中存在的失誤率,能夠解決傳統收費管理過程中的作弊情況,有效的維護了停車場的利益。
(2)更好的保障車輛安全
當使用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之后,任何進入停車場中的車輛都有一張專屬IC卡與之一一對應,這客觀上能夠提高車輛停放在車場中的安全性。與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相比,智能停車場的收費管理系統在保障車輛安全方面具有的優勢:① 克服傳統人工發卡、收卡可能出現的疏漏情況。因為智能停車場中的任何一輛車出入停車場都需要進行實時記錄;② 智能停車場的收費管理系統還能夠在車主遺失IC卡之后,依然能夠從計算機中獲得相應的車輛信息,保證車輛安全。
(3)IC卡具有更好的信息安全保障
IC卡中存儲的關于車主的個人信息都是通過特殊的加密技術處理之后獲得的,具有良好的信息防衛性,難以被不法分子竊取、仿造,有效的保證了車主信息的安全。
2、智能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功能分析
2.1 車輛信息識別功能
車輛信息識別是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之一,智能停車場可以采用識別車輛的感應IC卡的方式來實現。在IC卡中存儲持卡人的相關信息,從而確定車主信息。可以將IC卡設置在車輛的駕駛室中,當設置有IC卡的車輛通過對應的感應區之后,IC卡將自動讀取卡片中的相關信息,并將之傳遞給控制器,有中央控制系統對信息進行核對,若能夠與數據庫匹配,則車閘將自動開啟,同時攝像頭開始攝像,將車輛出入的信息,例如車牌號、時間、駕駛員姓名等記錄到計算機中。
2.2 臨時車輛的收費功能
臨時車輛收費功能句式當臨時車輛進入停車場時,通過向司機發放臨時用的IC卡,而在離開停車場時,車主向管理人員繳費,返還IC卡之后,方能離開。臨時收費功能實現的具體流程為:當臨時車輛來到入口時,設置在入口位置的地感線圈獲得臨時車輛到來,并在自動出票位置提示車輛駕駛人員領取臨時卡,臨時卡在讀卡器位置讀取之后,車閘將打開,車輛能夠進入到停車場中;當車輛需要駛出停車場時,在出口票箱位置設置有對應的讀卡器,將讀取車主的相關信息及需要交納的停車費用,車主完成繳費,并通過管理人員確認之后再打開車閘,車輛駛離停車場。
3、智能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設計
3.1 智能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的硬件設計
按照上文停車收費管理系統的設計實際需求,管理系統應該采用分散控制與集中管理的方式。為了實現該方式,將因特網引入到信息分享與監管當中,將系統管理分為:管理中心、過程管理及現場管理三個級別。在該三個級別中,控制中心的計算機是整個管理系統的中心;控制管理站的則是停車場出入口的計算機;現場控制的則是SPASS 主機和相關的控制設備。通過這種三級管理相互結合的方式能夠充分發揮分布管理系統的優勢。
因此,智能停車場的收費管理系統硬件主要包括計算機、SPASS 主機、IC卡發卡設備、IC卡自動識別裝置、車輛檢測設備、監控攝像設備和電子信息提示牌等,一個完整的智能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硬件構成如圖1所示。
3.2 系統軟件總體設計
該系統軟件總體設計是根據停車場的具體功能需求來進行設計的。通常,收費管理系統軟件的總體設計水平將影響車輛出入停車場的順暢程度,對提高停車場的運行效率有重要作用。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將出入停車場的車輛用IC卡分為月租卡、時租卡和特殊卡三種,在軟件設計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IC卡類型進行具體設計。
(1)月租卡設置
月租卡主要用于停車場中的固定出入車輛,月租卡的計費方式為按照時間進行標準收費。月租卡中包含了車輛信息、車主信息卡中的金額和對應的有效時間。當用卡超出了有效時間后,車主即使使用該卡也不能進入停車場。
(2)時租卡的設置
在設計收費方式時,時租卡的計費方式包括按時計費和按次計費兩種方式。其中,按時計費就是計算機記錄車輛出入停車場的具體時間,當車輛駛離停車場時將獲得車輛的總停車時間,然后乘以對應的計費標準即可計算獲得停車費用,所有過程均由程序完成;按次計費則是指計算機記錄車輛進入停車場的時間和入場的具體標識,而駛離停車場時將按照預設的計費標準對車輛征收對應的停車費用。
(3)特殊卡的設置
特殊卡就是停車場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而發放的卡,例如對于部分進入停車場的車輛不予收費,但是又必須對車輛的出入信息進行記錄,便于后續的統計和查詢,這時就需要用到特殊卡。
參考文獻:
[1] 劉寧.智能停車場管理信息系統集成技術的研究及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10.
關鍵詞:銷售管理;C/S模式;數據庫;.NET技術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9-0000-01
Car Sales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Based on C/S Model
Yang Chen
(Tianj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nd Resources and Housing,Tianjin300270,China)
Abstract:In automotive sales management system enables the business part of a coordinated marketing,and simple,clear accounts.Inquiry by the accounts,the company can obtain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sales information to develop appropriate decision-making.Therefore,the system is mainly based on actual demand,divide the system management,data management,information inquiry,sales management,contract management,statistics,customer relations,common tools eight modules,and use Visual Studio 2005 development tools and SQL Server 2005 database,using C/S mode to achieve the sales management,records and other aspects of automotive information to track data management services,largel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automotive sales management.
Keywords:Sales Management;C/S mode;Database;.NET technology
一、引言
傳統的汽車銷售管理,基本上是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管理銷售的環節,不僅耗費企業資源,而且容易出錯[1]。記錄、修改相關的汽車銷售記錄很繁瑣,效率低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節約成本,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專門的銷售管理軟件來管理銷售[2-3]。。汽車銷售管理系統對汽車銷售公司來講意義重大。它不但能使各業務環節協調一致,而且操作簡單,賬目清晰,通過賬目查詢,公司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銷售信息,從而制訂相應的決策[4-5]。
二、J2EE概述
隨著Internet的迅速發展,Java語言以其完全面向對象的設計風格和良好的平臺無關性,已經超越了語言本身的功能,成為了開發web應用的理想平臺。Java語言的主要特點是平臺無關性[6]:在一個操作系統下開發的Java對象可以不做修改的運行在另外一個操作系統上。Java虛擬機(Java Virtual Machine)封裝了各種底層操作系統在體系結構和語義上的差異,在此基礎上為Java對象提供了一個統一的運行環境。因此,只要是100%純Java語言實現的對象可以被各種具有相應JVM的操作系統所支持。
J2EE平臺由一整套服務(Services)、應用程序接口(APIS)和協議構成,它對開發基于Wbe的多層應用提供了功能支持,主要包括JDBC、JNDI、EBJ、RMI、JavaIDL/CORBA、JSP、JavaServlet、XML、JMS、JTA、JTS、JavaMail、JAF等13種技術,其中EBJ組件體系結構是JZEE平臺的主干。一個J2EE應用的核心由一個或幾個EJB組件組成,這些EJB組件執行這個應用的業務作業并封裝業務邏輯。J2EE平臺的其他部分,例如JSP,是對EJB體系結構的補充以提供呈現邏輯以及客戶交互控制邏輯等功能。
三、系統總體設計
通過對汽車銷售給管理系統的可行性分析與需求分析,基本可以確定系統的需求規格,根據分析可以設計系統方案的系統總體流程圖。
從系統總體流程圖中可以看出,系統接收的數據主要包括:員工資料、汽車資料、
客戶資料、汽車銷售信息、銷售合同、潛在客戶管理。
系統最終生成的數據流主要包括:潛在客戶管理、業績統計、銷售情況、打印合同、汽車信息、客戶信息、員工信息。
系統在工作流中將會產生以下數據庫表數據,其中包括:潛在客戶管理數據表、汽車信息數據表、客戶信息數據表、員工信息數據表、合同管理數據表、綜合數據表。
其中數據的流動過程如下:(1)普通員工獲得汽車銷售管理系統相應模塊的服務功能,在汽車銷售過程中記錄、刪除、修改數據,并把相應的信息存入數據庫。(2)管理員除了擁有普通員工的服務功能外,主要的是為普通員工銷售的汽車,與客戶簽訂相關的合同,然后存儲數據。(3)超級管理員看以擁有的服務功能是整個系統,主要的對銷售業績、員工績效進行管理。
根據對系統的數據需求的分析,設計實體聯系圖,其中主要包括實體有登入、潛在用戶、汽車信息、合同、員工信息、客戶信息、綜合。
四、結論
汽車銷售管理系統能使銷售業務環節協調一致,而且操作簡單,賬目清晰。通過賬目查詢,公司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銷售信息,從而制訂相應的決策。因此,該系統主要根據實際需求,劃分了系統管理、資料管理、信息查詢、銷售管理、合同管理、數據統計、客戶關系、常用工具模塊,并選用Visual Studio 2005開發工具和SQL Server 2005數據庫,采用C/S模式實現了銷售管理、汽車信息記錄等多個環節數據的跟蹤管理服務,基本上滿足了汽車銷售管理的需要。
參考文獻:
[1]Will Liam Walters.Practice of Real Estate Management for Experienced Property Manager[J].McGRAW,2003,83-86
[2]岳付強,羅明英,韓德.SQL Server 2005從入門到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9
[3]薩克,朱曄,金迎.SQL Server 2005范例代碼查詢辭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6
[4](美)埃克爾著,陳昊鵬譯.Java編程思想(第四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關鍵詞:投資項目;C/S模式;B/S模式;信息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73X(2008)1808403
Study on Enterprise Investment I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y
Integrate Method of C/S Mode and B/S Mode
LI Chuanxiu1,TIAN Dong2
(1.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Dongying,257061,China;
2.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ndong,266033,China)
Abstract:Based on users requirement,using integrate method of C/S mode and B/S mode,enterprise investment i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From prestudy,project proposal,criticism,achievement verification,benefit analysis,estimate cordiality and so on,the whole proc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 investment items is realized.Taking full advantage of their connection,it realizes not only safety and efficiency restrict,but also convenienc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the system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e betimes.And the quality and benefit of enterprise investment i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re improved.
Keywords:investment item;C/S mode;B/S mode;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明確提出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技術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為解決企業自身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改進產品質量,或增強自身技術儲備,越來越多的企業拿出大量的經費投資于切合自己實際需要的技術研究項目。隨著項目數量以及項目資助經費額度的增大,如何提高投資項目的管理質量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取得最優化的投資效益是企業管理者面臨的現實問題。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實行計算機管理已成為當務之急。為全面提高投資項目管理水平,更好地達到全面規范化管理的要求,提高管理者的業務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投資項目的預研、立項、中期檢查、成果驗收、效益分析、誠信評價等全過程綜合信息管理,為領導機關決策提供參考數據,有必要研究開發企業投資項目的信息管理系統[1,2]。
1 C/S模式與B/S模式介紹
長期以來,在信息管理系統程序設計開發中采用的是客戶機/服務器 (Client/Server,C/S)結構模式。C/S結構模式具有強壯的數據操縱和事務處理能力以及較高的數據安全性約束。它包含客戶端應用程序、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3層:客戶端應用程序提供訪問服務器數據的界面,應用服務器實現系統大部分的事務功能并向客戶端提供服務,數據庫服務器提供數據。因此,它的主要優點在于將工作分配到客戶端和服務器上去執行,使整個系統的處理負荷得到平衡,減少傳輸的數據量,較大地提高了應用程序開發的效率。但是,C/S結構模式復雜的客戶端應用程序不便于移植和升級,較高的開發成本和維護成本限制了它的應用和推廣。Web瀏覽器/服務器模式(Browser/Server,B/S)是相對于C/S模式而言的另一種新的軟件結構模式,它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迅速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通過內置于客戶端的瀏覽器,方便地實現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信息交換,增強了信息的瀏覽和傳遞,使瀏覽器本身的強大功能得到繼承。在開發企業投資項目信息管理系統時把C/S和B/S兩種模式[35]
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是一種優化的軟件程序結構模式。
2 企業投資項目及其管理
企業投資項目是由企業投資、針對企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而進行委托研究的一種項目課題。它的主要特點是研究時間短、快速攻關、針對性強,大都在1年內完成,一般不超過2年。隨著科技興企意識的增強以及企業發展規模的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高等院校或外部的研究院所等外部研發力量的作用,通過設立投資項目的方式委托他們進行合作研究,以解決其生產過程中隨時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題。這些受托的高等院校或研究院所被稱為企業的“外腦”。利用“外腦”為其服務,既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又節省了研發費用,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傳統的項目管理主要是手工的方式。在對內進行技術需求難題征集、對外進行技術征集和標書評選、立項信息通告、項目中期檢查以及結題驗收、成果轉化與項目評價等全過程管理中都是書信通知以及有關人員來往交流的方式。在此過程中要消耗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來從事事務性的工作,且差旅費和通信費用掉不少的項目經費。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以及企業設立投資項目數量的增大,傳統的利用項目卡進行人工登記、手工信息錄入、人工信息傳達與交流的項目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提高效益是企業的主要目標。大企業的投資項目一般采取由其自己的研究院所牽頭組織,其它多家單位參與研究攻關的模式進行工作。參與研究的單位多且比較分散。為便于項目的組織管理、節約管理費用,以及企業領導和下游生產部門隨時了解項目的進展情況,有必要基于網絡系統開發企業投資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項目信息的快速遠程共享,以節約管理成本、提高效率、保障企業生產流程的連續性。
3 企業投資項目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現
設計開發企業投資項目信息管理系統[6]的主要原則有3個:一是實現信息傳達的快速便捷,二是實現信息的分層次共享,三是保證信息和數據的安全。
3.1 系統網絡體系結構
根據企業投資項目管理的特點,本系統采用以C/S體系結構與B/S體系結構相結合的混合軟件技術架構。系統內部采用C/S結構模式,實現強大的數據維護、統計分析、報表打印等功能,而對于項目信息瀏覽功能則采用B/S結構模式,實現管理平臺上項目有關信息的快速瀏覽和查詢。這種瀏覽和查詢通過客戶機上的瀏覽器實現。系統網絡體系結構見圖1所示。
3.2 系統總的工作流程
首先根據企業發展需要以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技術難題,設計技術需求并確定項目的目標任務。然后向外界技術征集和招標公告,根據應標情況,聘請專家進行可行性論證和分析。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確定應標單位并組成項目組,進而開展研究工作。根據計劃和需要進行項目中期檢查,到期進行結題驗收,并進行項目成果評定和轉化,最終形成項目信息和負責人誠信記錄檔案。總的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
3.3 系統開發工具及運行環境
系統開發工具采用Delphi程序語言結合ASP網絡程序語言。客戶端服務器采用Windows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網絡服務器采用Microsoft Windows系統中的IIS,并采用TCP/TP網絡通信協議。
Delphi程序語言適合開發C/S結構的應用系統,它具有強大的數據庫應用開發功能,通過其封裝的BDE以及數據庫對象組件可以方便地實現各項設計功能[7]。采用ASP動態網頁技術和B/S模式來實現網上信息的、瀏覽和查詢。通過共用的SQL Server數據庫,可以方便地實現信息和數據的共享。
3.4 系統功能概述
根據工作需要,把用戶分為4大類:系統管理員、項目負責人、內部一般用戶、外部一般用戶等。系統管理員具有最高權限,一般由具有經驗的企業科技管理部門人員擔任,他可以設置項目以及項目負責人用戶、對系統負責維護和管理、有關信息等功能。項目負責人用戶可以對本人負責的項目的信息進行維護和管理,并按照管理辦法的要求以及系統發送的指令(系統通過郵件發送)和系統管理員進行交流。內部一般用戶包括企業領導、項目的應用部門、與該項目有關系的下游生產部門等,他是由系統管理員根據需要設置,他可以瀏覽該項目的一些內部信息,如財務審計部門可以隨時查看項目經費的支出情況,并根據需要提前或推遲劃撥經費。外部一般用戶是企業外部的用戶,例如根據企業的招標信息應標的單位或個人。外部一般用戶注冊時需要在系統中提出申請并通過系統管理員確認才能獲得訪問權限。
3.5 系統安全防護
為保證系統的安全運行,通過2種措施保障系統的安全防護。
(1) 采用用戶分類方式。如前所述,根據工作需要把用戶分為不同的類別,針對不同類別設置不同的權限。且除系統管理員外的所有用戶均需注冊,只有經過系統管理員確認的用戶才能根據合法的用戶名、密碼,以及惟一的隨機驗證碼進行登錄訪問。
(2) 采用網絡防火墻技術。通過網絡防火墻技術來控制進出的通信,防止外部非法用戶的未授權訪問[8]。
4 結 語
企業投資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把C/S和B/S兩種結構模式相結合,充分利用兩者的優點,實現企業投資項目的高效管理。該系統在某些石油企業的應用證明提高了企業投資項目管理信息管理的質量和效益,節約了人力、物力、經費和時間等管理成本。
參 考 文 獻
[1]何凌燕.淺析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動力及趨勢[J].商場現代化,2007(35):7.
[2]嚴霄蕙.煤炭企業運輸管理信息系統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05(9):3840.
[3]文遠保,馮莉.運用C/S模式與B/S模式相結合開發MIS系統[J].襄樊學院學報,2002(5):6971.
[4]Richard Anderson,Chris Blexrud.ASP3高級編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5]譚浩強.Web數據庫開發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6]任永昌.項目投資管理系統的分析與設計[J].福建電腦,2004(9):4344.
關鍵詞:ERP 系統風險 內部審計 影響及對策
作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ERP管理已成為當今社會先進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主流管理手段。ERP為企業實現了管理水平的提高,竟爭力的改善;但同時也有很多企業實施ERP管理,卻沒有達到應有的預期,甚至是慘痛的教訓。ERP系統的實施使企業管理方式發生重大改變,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的管理風險,給內部審計帶來很大的影響。
1.ERP系統管理的內涵和主要特點
1.1ERP系統管理的內涵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簡稱,中文意思企業資源計劃,是20世紀90年代美國著名的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公司加特納(GartnerGroupInc)提出的概念。他預測在今后信息時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和即將發生變革。 ERP是針對物資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資源管理、信息資源管理集成一體化的企業管理軟件。
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ERP系統集中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理思想於一身,成為現代企業的運行模式。ERP的應用涉及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從最高的領導層到最底層的操作人員。其主要目的是使企業的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優化管理,從而提高經營管理績效。
1.2ERP系統的主要特點
1.2.1系統集成性
ERP系統是個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包括財務、供應鏈、生產、HR、CRM(銷售)、BI(領導決策)、PDM(產品數據管理)、質量控制、售后服務等子系統,其最大特點是信息集成,實行財務與業務、財務與供應鏈、銷售鏈的一體化管理。
1.2.2可定制性
ERP要通過“定制”,才能形成適應特定企業業務處理所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統。所謂“定制”,就是在系統中設置很多控制系統運行的參數和一些關鍵數據,如企業結構、計劃策略、財務科目表等。一個標準 ERP 實施完成后,它將變成“量身定制”的適應特定企業當前業務處理需求的專用系統。
1.2.3開放性
ERP一般都要開放和其他系統的接口,同時也要提供二次開發的必要條件。一般商品化ERP產品源代碼是全部開放的,因為這樣才能使客戶充分理解和掌握 ERP 系統,給客戶提供二次開發的充分支持。ERP作為企業核心信息處理系統,通常要和工程設計,辦公自動化,自動控制設備,質量檢測設備等連接,所以ERP系統通常要提供標準接口。
1.2.4靈活性
ERP面對企業經常發生的業務改變,唯一不變是以靈活的定制手段輔之以二次開發,滿足各類單位管理業務不斷變化的需要。一個企業的結構難免要隨著業務發展和經營環境變化而進行改組,一旦改組,處理業務的ERP管理信息系統也跟著修改和調整。因此,ERP 系統只有具有巨大的靈活性,才能適應企業的實際需要。
1.2.5普遍適用性
ERP的適用性,建立在系統功能的高度可“定制”性上。而這種可“定制”性,又是建立在對社會上廣泛的企業和業務內在規律的理論認識基礎上。ERP的設計思想抓住了企事業等大量組織實體的業務處理任務的共性,輔之以定制手段,就可以普遍適用于大量不同類型的企業和非企業組織機構。使他們能夠利用ERP系統協助他們完成特定的業務信息處理任務。
2.ERP應用現狀、原因及系統實施風險
ERP在我國發展已有20余年,在目前擁有的15000多家大中型企業和1000多萬家中小型企業中,多數已實行了信息化管理。但據統計數據表明,ERP成功實施的也僅占10%―20%,約有30%―40%的企業只是實現了系統的部分集成。在ERP實施過程中,企業自行開發系統實施的占4.33%,企業委托開發自己實施的占23.16%,企業找軟件開發商實施的占35.25%,通過管理顧問制定實施的占37.26%。企業選擇自行開發或委托開發,主要是成本相對低廉,但同時也帶來了諸如系統局限性、升級困難、程序人員變動空缺等系列問題,不能適應標準化管理要求。后期較多企業選擇軟件供應商實施也遇到了難題:如何選擇軟件企業,什么樣的系統是適合的等問題。
據賽迪顧問調查報告顯示:在部份ERP應用不成功的案例中,因軟件選擇失敗的占67%,因管理協調不夠而失敗的占13%,因實施步驟過急而失敗的占9%,因人才流失而失敗的占8%,因軟件廠商服務支持不夠而失敗的占3%。從中看出,選擇軟件是ERP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但是信息技術復雜,企業適用各異,單憑企業自身或者軟件廠商都是無法做到的。除此而外,還有部分企業由于內部管理失控導致ERP系統失敗。這些對ERP的實施產生重大風險和隱患。
2.1技術風險
ERP系統的用戶無論在企業的哪個角落都能因其高度集成的功能獲得訪問和控制或改變重要業務參數。ERP高度集成的功能模塊使得任何一點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其他模塊的正常運行。同時傳統ERP系統所采用客戶端/服務器架構使系統管理的難度增大,系統更容易遭受攻擊。基于WEB的B/S技術的ERP系統支持異地登錄和訪問,由于通過因特網登錄,任何不正當的用戶授權都能導致對系統的非法訪問。ERP系統使用單一數據庫形式,這有利于ERP系統數據的一致性和信息共享,但如果對不合適的訪問權限,缺乏有效控制,那么系統中的一些機密數據將有導致企業重大損失的可能。
2.2管理和項目規劃風險
ERP實行流程化管理,導致組織結構改變,甚至是對業務流程的重新設計,因此必然對企業的整體運營產生影響。ERP系統的使用會改變員工的職權,這種工作角色的轉變和適應過程因其外部環境的適應程度具有不確定性。流程化的管理密切了部門之間的關系,系統用戶必須對自己的業務行為負責,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其他部門的業務能否順利進行以及整個企業運作的秩序。在ERP系統的規劃實施過程中,企業往往重視流程和技術因素,而忽視對人的重視,最終導致令人失望的實施結果。
2.3組織變革管理和培訓風險
組織變革管理和相應的培訓在ERP項目初期的預算制定和業務特征定義階段,往往被忽視。由于ERP的實施會給企業或組織帶來相當程度的變革,而在變革管理和培訓方面缺乏足夠的投入是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ERP項目的實施需要改變員工的工作方式和崗位職責,所以員工在參與ERP項目實施方面缺乏積極性。另外,員工需要接收大量的培訓去熟悉新的業務流程,并且通過對系統的熟悉來獲得使用技能,而這些是整個企業或組織適應新流程和新系統的關鍵。
2.4BPR(業務流程重組)對業務運作的風險
BPR在優化流程、提高流程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崗位變動的潛在風險。這是由于許多ERP系統實施商通常用業務流程重組(BPR)來描述ERP實施的第一階段。流程化的管理確實需要對崗位做出一定的調整,但這種調整更多的是對原有崗位特征的重新描述或者調整。對于習慣過去的組織結構和崗位要求的人來說,新的崗位角色可能會造成很多的不適應,其特點就是在ERP系統使用前期某些業務職能不能很好地實施。
3.ERP系統實施對內部審計的影響及對策
3.1ERP系統實施對內部審計的影響
ERP管理與傳統企業管理有著本質的不同。其通過流程重組,實現了企業管理變革的同時,也給企業的內部審計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3.1.1內部審計風險增大
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通過統一的ERP系統平臺進行處理后,傳統的審計線索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變化,企業及員工的工作習慣、思維方式、信息載體、控制手段和管理模式等都發生了根本變化。舞弊和失誤均由原來的手工操作變成了機器和系統程序操作,不留任何紙面痕跡;遠程聯算的應用致使某些原始憑證不在本地存放,記賬憑證與原始憑證不在一起存放等。ERP使企業經營風險層次提高、隱蔽更深,風險識別、評估的難度更大。
3.1.2內部審計重點發生了轉移
傳統審計主要重點是在財會部門,業務的發生都由財會部門來記錄;而當企業實施了ERP之后,業務的發生則是由生產部門開始與采購、生產、銷售、庫存等環節是緊密相連的。所以ERP軟件的其他功能模塊,對于核實企業資產負債的真實性、交易過程的合法性,檢查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都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傳統單純的財務審計需要向財務審計和業務審計相結合。
3.1.3內部控制環境發生變化
在ERP環境下,企業所有的工作流程都按照面向客戶、面向信息網絡、面向軟件應用的要求進行了重組,原有明確職責分工的作用被削弱,相關部分的內部控制點已建立于系統的應用程序中,由計算機自動執行各種檢驗、核對、判斷、監督以及對系統各功能的權限控制等。企業的內部控制已轉變成以整個業務流程實時控制與決策為核心的全方位綜合性控制,內部管理權限的嚴密性以及關鍵風險點的設置成為ERP環境下內部控制的重點。
3.1.4內部審計技術發生改變
在ERP環境下,由于內部審計環境、內部審計線索、安全控制和內部審計內容的改變,決定了計算機輔助內部審計技術是必不可少的。利用計算機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對電子化的經濟信息進行抽樣、檢查、核對、分析、比較和計算,能有效地提高內部審計效率、擴大審查范圍、提高內部審計質量。
3.1.5審計線索隱蔽化
在ERP信息系統中很多紙質信息轉換成只有計算機才能識別的編碼,數據的輸入、輸出及存儲趨于磁介質化。很多單據、憑證、報表等都可在ERP系統自動生成,經濟業務隱性化和數字化。不同于傳統的涂改方法,舞弊者一旦非法通過對計算機系統程序的篡改,不僅可以對數據資料進行修改、復制或銷毀,還可以消除行動軌跡,不會留下操作痕跡,傳統的審計線索就會中斷甚至消失。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內部審計調查取證的難度。
3.2ERP環境下的審計對策及建議
ERP實施實現了業務流程的整合,對內部控制產生重大影響,對企業風險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對ERP環境下業務流程進行分析,對內部控制進行測試,重新確定審計切入點。
3.2.1對業務流程的審計
ERP系統是建立在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重組的基礎之上的,它打破了原有的權力分配模式,系統實施后能否按既定的模式運行以及運行效果如何,關系到系統運行的成敗。業務流程會因實施后運行環境的變化而有進一步優化的必要,這樣才能使業務始終運行于相對較優的流程環境中。對業務流程的風險管理審計大體包括以下方面:應該在系統中運行的業務是否全部通過系統運行;信息是否及時錄入系統;錄入的信息是否真實、準確;系統運行是否正確;流程是否通暢,有無缺陷或舞弊的可能;識別、評價和應對流程風險的效果如何等。
3.2.2 對關鍵控制點的審計
ERP系統是由采購、生產、銷售、財務、人力資源等多個模塊高度集成起來的,每一模塊都有相應的關鍵控制點,對企業的經營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如銷售模塊中的信用控制點,是根據用戶的信用程度控制發貨的關鍵點,如控制不嚴,有可能使公司財產遭受巨大損失;銷售結算中的定價控制點,是根據發貨時間來自動劃價的,若銷售價格調整,而發貨時間控制不嚴,公司的效益損失將非常巨大。因此,對關鍵控制點的風險管理審計要關注以下問題:是否對關鍵控制點進行了識別及建立風險評價體系;是否建立了關鍵控制點的預警機制和應對機制及其適應性和有效性如何。
3.2.3對系統監控的內部審計
ERP系統的優點之一就是對業務和績效能夠進行動態監控。就關鍵控制點來說,如果隨時進行了動態監控,其風險將大大降低,即使偶有異常,也會因及時的動態監控而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減少損失。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系統監控功能進行內部審計,審查和評價企業是否利用ERP系統進行了業務和績效的動態監控、監控點及其風險如何識別和評價、監控的效果如何、發現問題的處理方式以及應對風險的效果如何、有無監控盲區或監控不力的區域、監控結果的利用情況如何等。
3.2.4建立健全、高效的審計信息化系統及操作平臺
在ERP系統環境下審計軟件應具備智能化、集成化、網絡化、通用性的特點,這就要求審計軟件應具有直接取數的功能、財務分析及測試功能、計算處理功能、報表及附注合并功能、自動生成部分審計底稿的功能、網絡訪問功能和審計項目參數設置功能等工具功能;同時,還應具有包含被審計單位資料管理功能、人事管理功能等管理功能。在開發和編制軟件過程中,內審人員應積極參與進來;在投入使用后要注意對軟件不斷進行優化。審計信息系統要能與ERP系統有效鏈接,實現資源共享。通過審計信息化系統和審計操作平臺的建立和完善,幫助企業發現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完善內部控制,提高內審部門在信息化條件下實施審計監督與評價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瑞君編著.e時代財務管理[第三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2]賽迪顧問專題報告.ERP應用現狀分析[R/OL].百度文庫,2011,10.
[3]陸培煒.ERP系統實施和應用的風險管理[EB/OL].中國會計視野,2003.05.
【 關鍵詞 】 文獻管理;數據庫;
【 中圖分類號 】 TP391.9 【 文獻標識碼 】 B
1 引言
在日常的工作中,科研人員需要查閱大量文獻資料進行調研。而隨著Internet的發展,文獻信息的電子化和網絡化越來越普及,通過網絡獲取的方式造成了信息的海量性,使得傳統的文獻管理方式難以滿足文獻資料的存儲、檢索和使用等各方面的需要,造成用戶查找困難,甚至因管理不當造成丟失等,從而需要建立文獻資料數據庫對文獻信息進行有效的管理。
本文介紹了一種面向Internet,基于Client/Server結構的電子文獻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該數據庫文獻全部以PDF格式進行存儲和管理,為電子文獻資料提供了科學、高效、安全的管理方法。
2 系統功能分析與總體設計
2.1 系統主要功能模塊
根據用戶需求,該數據庫系統需對各種類型的文獻進行存儲管理并實現幾個目標:系統具有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管理員可對用戶及文獻數據進行添加、修改和刪除操作;不同類別用戶可根據自身權限進行相應級別的文獻搜索與查看并進行打印;具體功能模塊,如圖1所示。
2.2 模塊功能說明
2.2.1用戶管理
添加用戶:錄入用戶的基本資料,生成一個新的系統賬號。
用戶修改:選中要修改的用戶,可在用戶資料詳細對話框進行修改,用戶數據表將做相應的更新。
刪除用戶:選中要刪除的用戶,刪除用戶表中已經存在的賬號。
2.2.2文獻管理
添加文獻:錄入文獻資料信息,包括了文獻名稱、文獻類別、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作者機構、國別、出版日期、出版刊物、關鍵字、摘要、文獻重要性、文獻密級以及文獻內容(PDF格式)。
文獻修改:選中要修改的文獻,可打開該文獻資料的詳細對話框,進行逐條修改,文獻數據表將做相應的更新。
刪除文獻:選中要刪除的文獻,文獻數據表將刪除該條文獻。
2.2.3文獻查閱
不同類型用戶可根據自身權限可以通過標題、關鍵字、發表時間、文章屬性、作者姓名等查詢方式檢索文獻,查詢后符合條件的文獻以PDF格式供用戶瀏覽。
2.2.4打印管理
根據用戶權限打印PDF格式文獻。
2.2.5系統管理
系統登錄:根據用戶名和密碼決定用戶是否有權限登錄,防止非法用戶進行登錄。
密碼更改:輸入原始密碼進行身份確認,再輸入新密碼進行更改。
日志管理:記錄用戶登錄系統的詳細信息,包括用戶名、用戶IP地址、用戶Mac地址、登錄時間、登出時間。
2.3 系統流程分析
根據定義的系統功能模塊和模塊之間的關系,整理出系統管理員和用戶登錄后的簡要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
2.4 系統數據結構設計
根據系統功能分析,電子文獻管理系統分為三類數據表:用戶表、用戶訪問日志表、文獻資料表。根據文獻專業的不同,文獻表又可分為許多子表。用戶表用來記錄用戶基本信息,包括的字段有用戶ID、用戶名稱、用戶單位、用戶級別、用戶密碼;用戶訪問日志表用來記錄用戶的登錄信息,包括的字段有用戶ID、用戶IP地址、用戶Mac地址、登錄時間、登出時間;文獻資料表用來記錄文獻的詳細信息,包括的字段有文獻ID、文獻名稱、文獻屬性、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作者機構、國別、出版日期、出版刊物、關鍵字、摘要、文獻重要性、文獻密級。
3 數據庫功能編程實現
本文獻管理系統采用Client/Server結構進行開發,它的主要特點是交互性強、響應速度快、具有安全的存取模式、利于大量數據的處理。所以基于C/S模式的文獻管理系統可以有效方便的實現文獻信息的共享交流。C/S結構通常采取兩層結構,服務器主要負責數據的管理,客戶機負責與用戶的交互任務。在該文獻系統中,服務器采用SQL Server 2008進行編程,客戶機采用C#語言進行開發。
3.1 用戶權限
用戶通過網絡訪問文獻管理數據庫系統時,首先進行用戶登錄,通過權限控制模塊進入文獻管理數據庫,并獲得不同的操作權限。其中,系統用戶分為管理員、一般用戶、特殊用戶以及超級用戶。不同的用戶類型在查閱系統中的文獻時具有不同的操作權限:管理員負責整個系統的管理和維護,具有最高的權限級別,對所有密級的文獻擁有瀏覽、添加、刪除、修改等各種操作權限,同時具有用戶管理、口令修改、系統管理、系統日志管理等權限;一般用戶擁有查詢公開文獻和內部文獻權限;特殊用戶在一般用戶基礎上還擁有查詢秘密級文獻權限;超級用戶可查詢包括機密級文獻在內的所有文獻。
3.2 系統編程設計
本系統采用C#編程語言進行開發,C#在數據庫編程方面采用作為訪問接口。在本數據庫的設計中主要包含了四個步驟。
1)與服務器數據源建立連接。通常使用Connection對象創建和連接數據庫。SqlConnectionwxzl=newSqlConnection(connectionStr);//定義文獻管理系統連接對象。
2)對數據源執行SQL語句或存儲過程。通常使用中的Command對象執行SQL命令。SqlCommand wxzll=new SqlCommand();//創建SqlCommand類對象,對文獻管理系統數據庫執行 Transact-SQL 語句。
3)在數據源和數據集(DataSet)之間進行交換數據,進行數據填充。數據集(DataSet)是存儲在內存中的數據表(DataTable)的集合,一個數據集可以包含多個數據表。為實現文獻資料的入庫, 使用DataApater對象寫入文獻系統數據集;同時根據用戶需要,將被修改后的文獻數據集通過DataApater對象實現數據集的改寫。
4)使用DataBind方法將數據集DataSet中的數據表綁定到各種顯示控件中進行顯示。wxzl. AuthorText.DataBindings.Add("EditValue",ds,Table+"."+ds.Tables[0].Columns[0].ToString().Trim());//將文獻資料中的作者信息進行綁定顯示。
3.3 文獻資料查閱
該文獻管理系統通過文獻名稱、第一作者、出版刊物、發行日期、關鍵字、摘要、作者國別等屬性查閱文檔資料。根據用戶權限控制,對于不在該用戶查詢權限內的文獻,不在查詢結果中顯示。當用戶點擊主界面中顯示列表的任意一項,打開該PDF文檔。可通過PDFView控件閱讀PDF文檔。PDF文檔閱讀界面如圖4所示。
4 結束語
系統實現了電子文獻管理的基本功能與需求,操作方便簡潔,通過客戶端軟件的安裝,即可實現對遠程文獻數據庫的訪問,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該文獻管理系統的設計方便了對海量文獻資料的保存與管理,同時為科研人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共享。
參考文獻
[1] 梁春燕等.基于B/S模式的科技文獻管理系統的策略和初步實現[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4.6:24-28.
[2] 范佛全. 基于SQL Server的圖書館文獻管理系統安全構建[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21(12):66-68.
[3] 黃文博.C/S結構與B/S結構的分析與比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25(4):56-58.
[關鍵詞]民航;空管系統;管制員班組;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V355;F5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9-0052-01
前言:近年來,科學和信息技術以日新月異的速度飛快發展,帶動了我國高新技術的進步,同時也促進我國民航業整體規模及工作人員數量不斷壯大。民航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最核心的力量來自于空管系統,在這種情況下,加強民航空管系統管制員班組資源建設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具有效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的民航管制員班組資源相對緊缺,然而我國已經構建起了專業的學校,積極進行人才的培養。本文在對管制員班組資源建設中,從現有資源建設狀況入手,以求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希望對我國民航空管系統的管制員班組資源建設起到促進作用。
一、民航空中管制現狀
綜合性、技術性強是空中管制工作的主要特點,管制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擁有較大的責任和風險,其不僅要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還應當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一來,在工作中才能夠兼顧空中、地面等多個角度現狀,因此管制人員需要能夠靈活、動靜結合的面對多種現狀,并在準確判斷的基礎上,有效進行信息的傳遞,保證飛機的正常運行[1]。現階段我國民航規模不斷壯大的背景下,傳統的由個人負責管制工作的現狀得以轉變,現階段需要多個成員,通過配合和交流的方式,最大程度的彌補互相的不足,并提升管制效率和質量。現階段,我國各個大型城市在不斷發展過程中,都構建了較大的管制扇區,也逐漸完善了空管系統管制員班組,如上海和北京等,同時還存在一些小型空管系統,其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需要兩個工作人員的相互配合。
二、加強民航空管系統管制員班組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民航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加強民航空管系統管制員班組資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在日常工作過程中,空管系統最主要的職能就是保證民航運行的高校性和安全性,這一現象的實現同管制員班組資源的質量具有直接關系,在日常工作過程中,管制工作人員不僅要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同時,還需要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加強管制員班組資源建設的過程中,能夠促使該班組組成更加具有科學性,促使成員在日常工作中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和缺陷彌補,能夠促使相關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始終保持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提升民航運營的安全性[2]。
三、民航空管系統管制員班組資源建設措施
(一)將整體資源優勢進行最大程度的發揮
管制員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擁有較大的職責,在通過話筒進行空中指揮工作的過程中,是在代表整個班組命令。同時,一旦了錯誤的命令,將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然而,人類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錯誤是客觀存在的,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要想減少錯誤的產生,必須將整體資源的優勢進行最大程度的發揮。
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應注重空管班組凝聚力、合作能力的培養,通過集體的力量,來彌補個人容易發生錯誤的地方[3]。管制員日常工作中,如果由個人來承擔一個席位的整個管制內容,其無法在犯錯誤時及時的覺悟,而在整體班組的幫助下,能夠及時彌補錯誤,保證工作順利、安全。
同時,要想空管系統當中的管制員班組能夠在最大程度的發揮職能和優勢,就要對該組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促使各個成員的優勢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并互相彌補不足,提升安全性[4]。從事該項工作的任意兩名管制人員,都是擁有不同性格、特點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應促使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行劣勢互補,在工作中能夠以較高的協調性和合作能力提升工作質量。因此,在加強民航空管系統管制員班組資源建設過程中,民航單位應當在招聘工作人員過程中,不僅考慮其專業能力,還應當對其性格、特點、工作能力和交際能力進行充分的考察,從而保證整個班組在和諧的環境中,相互團結、合作和監督,提升工作質量,為民航順利經營保駕護航。
(二)構建有效溝通機制
良好的溝通是促使民航空管系統管制員班組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的基礎。新時期在積極加強民航空管系統管制員班組資源建設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注重不同成員之間良好的溝通,促使其在明確自身職責的基礎上,明確企業的平等原則,只有明確整個班組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是需要平等承擔相關失誤責任的,才能夠有效維護班組工作中的和平關系。也只有平等的關系,能夠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夠互相幫助,而不是只在乎自身工作內容;同時也能夠對組內分工更加明確,合作更加順暢[5]。在構建有效溝通機制的過程中,加強了整個班組內部的交流,提升了班組的活力和工作效率,其在工作中能夠加快信息共享的速度。時效性是民航空管系統的主要性質,其也是溝通機制建立的主要原因,因為日常工作中所的信息通常具有及時性,管制工作人員如果無法對其進行正確的理解,會導致信息產生障礙,而管制員在進行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其思想和態度都將影響信息傳遞的質量,因此加強溝通機制建設,促使管制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擁有良好的心理和和平的環境至關重要。
結論: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民航業發展速度加快的背景下,積極加強民航空管系統管制員班組資源建設,能夠提升民航日常運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能夠促使民航逐漸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在加強民航空管系統管制員班組資源建設的過程中,首先應當科學選用班組成員,促使班組內能夠形成良好的溝通并實現劣勢互補,提升工作效率;其次,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促使職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夠通過共同努力,提升信息傳遞質量,為民航安全運行提供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月華.華東地區民航空管系統安全管理研究[D].復旦大學,2010.
[2] 以建設民航強國戰略構想為指導 推動民航空管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長王利亞作民航空管系統工作報告[J]. 空中交通管理,2010,02:11-19+10.
[3] 王利亞. 深化五個體系建設 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全面提升民航空管系統運行保障服務品質――2011年民航空管系統工作報告[J]. 空中交通管理,2011,01:4-12+1.
關鍵詞:ERP(企業資源計劃)會計信息角色轉變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與廣泛運用,人類社會也由工業經濟時代步入了網絡經濟時代,人們的生存環境和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正發生深刻的變化。毫無例外,作為企業重要職能部門的財務部門也同樣受到來自網絡經濟的猛烈沖擊而發生深刻的變革。而ERP(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則是這場變革的一個突出趨勢。ERP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導致了傳統會計作業模式向新模式的轉移,必然帶來會計人員角色的重新定位,本文主要探討國內企業導入ERP系統后,會計人員所發揮的功能和角色轉變趨勢。
一、ERP的主要特點
ERP(企業資源計劃),是在MRPⅡ(制造資源計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ERP的基本思想是將企業的運營流程看作是一個緊密連接的供應鏈,包括供應商、制造工廠、分銷網絡和客戶等。它的目標是充分協調企業內外部資源,確立企業全面競爭優勢。ERP系統是個較完整的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包括分銷、制造、會計、質量控制、售后服務、人力資源、運輸管理等子系統。ERP的主要特點體現在以財務管理為核心,實現財務和企業內部各業務的協同、與供應鏈銷售鏈的協同。與企業內部各業務的協同是指對于企業內部信息可以通過企業網絡傳遞實現內部的協同,如采購和銷售部門的業務員可以使用手持信息設備輸入各種商品或勞務數據,并實時或批量送給財務系統;公司職員借助聯網的信息終端進行考勤、申請借款、填報各項收支;財務人員可以坐在計算機前等待各種經濟數據傳過來,自動生成各種賬表,進行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與供應鏈、銷售鏈的協同是指通過四通八達的商業網絡和國際互聯網實現供應商、客戶和企業之間的協同和電子商務,如網上訂貨、網上采購、網上銷售的物流信息和資金流信息瞬間傳遞到財務系統;網上服務、網上咨詢使供應鏈的協同更加默契等。
二、ERP環境對會計人員角色的影響
企業導入ERP,實施ERP系統管理,對會計人員角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
(一)資料收集和鍵入等基礎工作被ERP系統取代ERP系統的最大特點是財務信息和業務信息的集成,實行財務與業務、財務與供應鏈銷售鏈的一體化管理,從信息的采集方式來看,ERP環境中的信息是由完成業務過程的各部門一次采集完成并通過網絡實現自動化傳遞,企業中的全部業務活動的全部數據,包括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的收集,都不需要人為干預或人為干預很少,這樣,許多原本由會計人員來完成的基礎工作已被取代。
(二)會計憑證的填制和傳輸基本實現自動化傳統會計信息系統的會計憑證大多都有會計人員自行填制和輸入,而在ERP環境中會計憑證不是都由會計人員填制,各部門在完成各自業務的同時,ERP系統會根據事先的設置,先由有關業務人員完成相應的業務(原始)憑證填制工作,再傳輸到會計信息系統,由會計信息系統自動生成會計憑證,會計人員只是對這部分會計憑證進行審核。
(三)賬簿、報表等信息輸出的自動化在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中,會計人員要根據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登記各種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并據此填制會計報表,工作量非常大,會計人員的核算角色在此體現很充分,但在ERP環境中,會計數據大多以原始的、不經處理的方式存放,在需要輸出時就可以按照用戶的信息需求,任意組合,準確地報告會計信息,基本不需要會計人員做什么工作。三、ERP環境下會計人員職能轉變趨勢從表面上看,ERP的導入對會計人員來說,確實是一大沖擊,或者說是一種“會計人員無事可做”的危機。但從深層次看,ERP的導入,本質上是會計工作內涵的新發展,是會計工作的重心轉移。會計作為一種高知識含量的工作,經濟越發展,會計就越重要,會計人員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只是會計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多方面技能,將只對會計問題的重視轉移到企業業務問題上來,實時、動態地為用戶提供信息。筆者認為,企業導入ERP后會計人員的工作或角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在收集、加工、披露會計信息過程中發揮自我優勢,實現會計的記錄、報告等基本職能。企業導入ERP后會計所需的原始信息由各業務部門填制并通過網絡適時傳遞給財務系統,由財務系統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和格式自動生成會計憑證,并按選定的會計政策和報告格式自動生成不同類型的會計報表。但這并不意味著會計可以完全被ERP系統所取代,仍有許多重要的“后臺”工作需要會計人員完成。例如在信息收集階段需要會計人員對數據的真實性進行審核與確認;在加工與披露階段需要會計人員面向信息使用者,按需提供信息產品(會計報告),也就是說除提供通用會計報告外,會計人員還要按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選擇相應的會計政策,提供適合不同決策需要的會計信息,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的專業優勢和主觀能動性。
(二)針對企業管理的需要,突出會計人員參與企業管理、輔助經營決策的職能。ERP系統中的財務管理模塊已經完成了從事后財會信息的反映,到財務管理信息處理,再到多層次、一體化的財務管理支持。它側重于財務計劃、控制、分析和預測,強調事前計劃、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饋。與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只注意會計的記錄和報告職能,而忽視了其參與管理、輔助決策的職能相比,ERP時代企業的理財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會計工作的重心也相應發生轉移。會計人員除了發揮會計的基本職能外,更重要的是發揮其參與管理,輔助決策的職能。會計人員要基于會計核算的數據,再加以分析,從而進行相應的預測、管理和控制活動,更好地參與到企業的整個管理系統中。
(三)在ERP環境下,更多的會計人員將改變工作場所,直接進入生產經營部門工作,并發揮重要作用。按傳統觀念,會計人員在遠離生產經營部門的會計部門工作,但隨著ERP的導入,不論企業規模大小,均有相當部分的會計人員走出會計部門,進入生產經營部門工作,作為這些部門的重要成員。他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經驗、分析能力與其它技能(預算、預測與成本會計等),在生產經營部門中扮演領導者、組織者、顧問、規劃與業務整合方面的專家等各種角色,促使各部門人員協調工作,保證過程有效,決策正確。
(四)會計人員既是會計信息系統的使用者同時也是系統的維護者。在系統開發初期,會計人員應充分考慮本單位經濟業務與管理活動發展的需要,參與會計信息系統的需求分析和設計,在考慮成本效益的基礎上進行系統優化,兼顧會計信息系統的通用性與專用性。在系統建成并投入使用之后,應由專職會計人員進行系統維護以保證系統安全、高效運行。此外,ERP時代加強內部控制具有更加緊迫和現實的意義,ERP中的財務帶來內部審計工作的變革,給審計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從而對企業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ERP時代的會計人員應該具有全局觀念,要從企業戰略全局出發,實現財務與企業整個管理系統的協調一致,發揮財務戰略與研發戰略、采購戰略、生產戰略、營銷戰略、人力資源戰略的協同效應。會計人員將主要從事:長期戰略計劃、過程改進、產品與顧客的盈利分析、會計系統和財務報告、短期預算、合并與收購、財務和經濟分析、外部財務報告、計算機系統運作等工作,為實現企業價值鏈各環節的一體化和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優勢,發揮會計人員的作用。
(六)最后,隨著ERP系統的不斷運用和發展,決策支持系統將會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工具和管理思想,同時企業聯盟、虛擬企業等組織形式不斷的出現,未來的企業決策形式不斷呈現出動態的、個性化的決策,這不僅帶來企業組織理論與管理理念的巨大變化,而且對傳統會計與審計理論和方法都帶來巨大沖擊。這些變化和沖擊都為會計提出了新的研究課題。安全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綠色會計、無形資產會計、R&D會計、衍生金融工具會計、訴訟會計等都需要企業會計人員和學者來從事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
四、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