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水庫保護區條例范文

        水庫保護區條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水庫保護區條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水庫保護區條例

        第1篇:水庫保護區條例范文

        關鍵詞:生態文明 水庫水資源 保護

        一、基本情況

        瀏陽市株樹橋水庫發源于瀏陽市大圍山北麓,截瀏陽河主要支流小溪河形成。1986年10月動工,1990年11月11日下閘蓄水,1991年7月15日第一臺機組發電;2001年3月10日由湖南省水利廳批準為長沙市第二水源,2005年動工,2010年8月29日正式向長沙市供水。

        (一)地理位置

        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地位于瀏陽市東部,距瀏陽市30公里,長沙市80公里。水庫面積16050畝,總庫容2.78億立方米,年徑流量5.55億立方米,是長沙市最大的水庫。水源地控制流域面積564平方公里,全部在瀏陽市境內,涉及5個鄉鎮,轄27個行政村,總人口5萬8千多人,林地面積72萬畝,水田4萬7千畝,森林覆蓋率為87%,天然資源好。

        (二)水文特征

        株樹橋水庫流域處于我省三大暴雨區中的湘東暴雨區,出現暴雨的概率高,強度大,暴雨持續時間一般為1-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601mm,最大年降雨量達2165 mm,壩址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55億m3,多年平均流量17.8 m3/s。受季風環流影響,株樹橋水庫流域降雨量年內分配很不均勻,全流域2-8月一般占全年的77%左右,連續最大3個月降雨量一般出現在4-6月,占全年44%。

        (三)水資源概況

        株樹橋水庫是一座大Ⅱ型水庫,壩址控制流域面積564km2,占小溪河流域面積的75.30%,壩址多年平均徑流量為5.55億m3,多年平均流量17.8 m3/s,水庫總庫容2.78億m3。流域內各個鄉鎮的水資源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株樹橋水庫流域內各個鄉鎮水資源概況

        鄉鎮名稱 多年平均降雨量(mm) 地表水資源量(億m3) 地下水資源量(億m3) 地下水與地表水重復計算量(億m3) 水資源總量 (億m3)

        張坊鎮 1601 2.81 0.22 0.22 2.81

        小河鄉 1601 1.12 0.09 0.09 1.12

        七寶山鄉 1601 1.42 0.11 0.11 1.42

        中和鎮 1601 0.11 0.01 0.01 0.11

        高坪鎮 1601 0.30 0.02 0.02 0.30

        合計 5.77 0.45 0.45 5.77

        (四)水源保護區劃分

        2005年12月頒布2006年5月1日實施的《長沙市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中將株樹橋水庫集水區域劃分為飲用水水源保護范圍,其中包括自然保護區和一級保護區;在一級保護區內劃定核心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為小溪河源頭(上洪七星嶺)到張坊鎮小河河口。一級保護區為張坊小河口至株樹橋大壩的水域及兩岸水平外延500米以內的株樹橋水庫集水區域,核心保護區為丁家灣水電站大壩至株樹橋水庫大壩水域及兩岸至第一層山脊線以內的株樹橋水庫集水區域。

        二、污染源調查分析及水源地水質狀況評價

        (一)污染源概況

        株樹橋水庫水源保護區內污染源主要有工業污染(化工、木材加工、食品業)、農業污染(種植污染,主要使用農藥化肥產生的污染,養殖業污染)、鄉鎮生活污染(生活污水排放污染、生活垃圾和糞便)及三產污染(餐館、修理店、醫療衛生)。

        (二)水質評價

        根據采用長沙水環境監測中心提供的株樹橋水庫流域株樹橋、蔣埠江、丁家灣三個監測斷面2011年監測數據。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評價結果如下:

        株樹橋水庫大壩取水口斷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項目監測指標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質標準,不存在監測指標超標的情況,水質狀況良好。

        蔣埠江斷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監測指標按單因子評價法進行評價,糞大腸菌群全年平均值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質標準;此外,總磷指標總體上能達到Ⅱ類標準,但全年出現個別月份超標的情況,其余監測指標達到Ⅱ類標準。

        丁家灣斷面:汛期、非汛期、全年各監測指標除糞大腸菌群指標之外,均達到Ⅱ類水質標準。其中糞大腸菌群在汛期和非汛期均有個別月份有超過Ⅱ類標準情況。

        (三)流域水污染問題分析

        從株樹橋水庫水質現狀監測來看,水庫的三個監測點株樹橋、蔣埠江和丁家灣總體上水質較好,蔣埠江和丁家灣存在個別月份時段糞大腸菌群、總磷超標的現象。根據對株樹橋水庫污染源調查和有關資料的分析,目前水庫的水質環境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文面:

        工業上污染雖然得到有效控制,但還需繼續加強整治。自《長沙市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實施以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株樹橋水庫的保護方面的投入,特別是對周邊工礦企業實施整治,關停了流域內的多家污染企業,并整頓了一些排污大戶,經過一系統的整治,污染嚴重的工業企業基本搬遷,水庫周邊的工業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來自食品廠和覆膜紙廠的年廢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還占有一定比例,需要有關部門引進重視。

        農業污染嚴重、禽畜、水產養殖業在水庫周邊分布較廣,加上周邊居民的主要農副業,呈現分散廣的特點,對于污染的治理產生了很大的困難。另外,農田徑流污染較難控制,由于農藥的使用,化肥的流失,氮素和磷素等營養物質、農藥以及其他有機或無機污染物質通過農田的地表徑流和滲漏形成水環境污染,大量的氮和磷營養元素隨農田排水或雨水進入庫區,導致水體的營養化,污染水質。農業面源沒有得到全面控制,水體中氮磷指標和糞大腸菌群指標一直是影響水質達Ⅱ類的主要因素。

        生活污染逐漸擴大,隨著城鄉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生活廢水和生活垃圾成了新的污染源。由于沒有排水措施,生活污水直接或間接排放入庫,污染著水庫水體,生活垃圾由于缺乏經常性的管理資金,大部分直接堆放在庫區周邊,在雨水淋溶和沖刷下,絕大部分則通過坡面匯流入河后流入水庫,造成水庫形成了明顯的岸邊污染帶,特別是白色垃圾,對水庫水質造成的影響周期比較長久,處理起來比較困難。

        污染治理缺少宏觀控制和整體規劃,鄉鎮行政區之間缺少協調、合作和溝通。對于株樹橋水庫污染源的治理方面,沒有對株樹橋水庫進行過水環境保護、水污染控制的總體規劃,沒有明確的保護目標和任務分解,各鄉鎮行政區之間的污染治理比較分散,沒有形成統一的協調機制,缺少有效的合作和溝通。

        另外,水源保護投入沒有有效的資金保障,對于庫區的水源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三、實施保障措施

        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涉面廣,投入大,任務重,需要各級和各部門通力合作,才能實現。為保證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政府在認真對待,切實加強領導,采取有效措施;各部門要統籌規劃,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層層抓落實,處處有保障。

        (一)建立管理長效機制

        法律法制保障。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和《長沙市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等,這些現有的法律法規是實施的重要依據。有了《條例》,株樹橋水源保護工作有了專門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武器。瀏陽市人民政府了《關于加強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的通告》,水政、漁政部門按《條例》規定委托授權水庫管理局對核心保護區內的水政、漁政進行執法,株樹橋水源地保護有較完備的法制保障。

        技術保障體系。從保護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的角度出發,制定出具體定量的適用標準體系,如水質安全標準、水量安全標準、監測數據統計報表制度、儲備標準、應急分類、衛生防護帶設計標準以各供水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等。

        監測與應急體系。建立并落實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源地監測預報體系;加強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監控系統建設;建立健全水資源戰略儲備體系,建立特枯或干旱年以及水質受到污染情況下的供水安全儲備,建設水質預報和突發水污染事故的預警預報系統,加強株樹橋飲用水水源地監管能力建設。

        社會參與體系。利用各種媒體加強宣傳教育,鼓勵和激勵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通過信息制度、獎懲辦法、培訓和宣傳制度等,針對不同層面的人群,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報紙、電視、廣播、講座等各種宣傳形式,積極宣傳水資源的開發、保護與城市的生存發展的辯證關系,形成全社會共同保護飲水安全的大趨勢。徹底克服錯誤觀念,牢固樹立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法制意識,促進水庫各項整治措施的落實。

        (二)組織管理保障

        2009年瀏陽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長為組長的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并將水源保護工作納入政府對16個成員單位和5個相關鄉鎮的年度績效考核。保護區5個鄉鎮相應成立了由書記或鄉鎮長任組長的保護領導小組,明確一名副職任水源保護辦公室主任。在保護區27個村設立33人的護水員隊伍,建立了市、鄉(鎮)、村三級保護網絡。水庫管理局成立3個水源保護專業機構,配備近70人專職從事水源保護工作。構建了較強的水源保護組織機構和齊抓共管的聯動體系。

        (三)經費保障

        第2篇:水庫保護區條例范文

        論文摘要:保護好庵里水庫水源地,保證城區供水及下游農業、漁業用水安全及城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尤為重要。

        1基本情況

        1.1庵里水庫

        1.1.1流域概況。庵里水庫位于涇河一級支流四郎河上游的西坡鄉庵里村。四郎河發源于本縣東部子午嶺山麓的宮河寺,由東向西匯入涇河,全長88km,水庫上游為子午嶺林區,流域面積150km2,河道長16km,河床平均比降17.98‰。

        1.1.2工程現狀。庵里水庫樞紐主要由土壩、泄洪洞和輸水涵管三大部分構成,土壩于1958年開始興建,1960年建成蓄水,壩頂高程1 210m,壩高22m,為壤土均質壩。后經1972、1979年兩次加高,壩高31.50m,壩頂長420m,水庫總庫容538.39萬m3。現已發展成為集防洪、灌溉、城區供水、水產養殖于一體的綜合性水庫,控制農田灌溉面積1.50萬畝,保灌0.70萬畝,養魚532畝,解決縣城3.50萬人的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有效地促進了正寧縣工農業生產及城區建設和經濟的發展。

        2004至2005年對庵里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水庫總庫容833萬m3,死庫容175萬m3,興利庫容291萬m3,防洪庫容408萬m3(其中公用庫容41萬m3),有效地保護了水庫下游近2.50萬人口,2萬畝耕地,國道211線羅川段,省道303線秦家店子段,紅豐渠、石家灣子,自流灌區,沿川輸電及通訊線路,設施農業等安全,同時為縣城3.50萬人提供了生活水源,并為下游1.50萬畝農田節灌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為緩解城區供需水矛盾,增加保灌面積,減輕下游洪水威脅及區域經濟發展起著巨大作用。

        1.2正寧縣城區供水工程

        1.2.1供水工程概況。正寧縣城區供水工程是省計委2003年立項,西北市政設計院設計,國家投資的國債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 349.82萬元,其中國投600萬元,省投以工代賑資金50萬元,地方配套699.82萬元,工程于2004年3月開工建設,2006年5月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共安裝庵里水庫取水口至原泵站重力輸水管道6.95km,秦家店子一級泵站至后莊子凈水廠壓力輸水管道5.60km,城區配水主管網9km,新建各類閘閥井、消防井144座,容積為100m3蓄水池1座,完成取水口閘室土建28m2,二級泵站機房167m2,凈水廠855m2,機加池1座,架設10kV輸電線路0.80km,安裝配、變電設備29臺,水泵11臺,啟閉機2臺,流量計3臺,工程投入使用后,日供水8 000m3,解決了縣城3.50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1.2.2水源情況。正寧縣原城區供水工程,從設置在四郎河庵里水庫下游6.70km處,秦家店子村河道旁的取水口井進行提水,近幾年由于水庫上游子午嶺林區退耕還林和禁牧,上游農戶均遷移至下游河道兩岸,人畜活動使河道水嚴重污染,水質變差,致使城區居民發病率較高,嚴重威脅到城區人民的身體健康。為了讓正寧人民真正吃上安全、干凈、衛生的放心水,在正寧縣城區供水工程中改用庵里水庫作為城區供水水源。

        2水源保護區劃情況

        四郎河供水水源地保護范圍西起張坪,南北以四郎河兩側分水嶺為界,即南沿南邑、五頃塬、高風坡、八只窯,北沿宋家畔、南橋、石坡子、艾蒿店,東至子午嶺,全長21km,總面積214.90km2。一級保護區范圍以秦家店子取水口處向四郎河下游100m,上游至庵里水庫以上2km,河道兩側分別外延2km,全長8.70km的水域范圍和陸域范圍,總面積41.50km2。二級保護區范圍在一級保護區外向四郎河上游至子午嶺,下游至張坪,南北以四郎河兩側分水嶺為界,即南沿南邑、五頃塬、高風坡、八只窯,北沿宋家畔、南橋、石坡子、艾蒿店,長21km,寬9.00~13.50km,總面積173.40km2。

        關于水源地保護。水域的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的惡化是危及人民群眾生命和生存的大事,強化水庫一級飲用水水源管理顯的尤為重要。首先要禁漁,禁漁是一項階段性工作,管理卻是一項常規性的工作。只禁不管,等于不禁。再次,杜絕投餌垂鉤,庵里水庫承雨面積大,上游為子午嶺林區,營養豐富,是非投餌鰱魚、鳙魚等環保型魚的好場所。然而,前些年一些企業單位,不惜以犧牲環保為代價,片面追求政績和利潤,在水庫上游建投餌養殖基地,養殖基地建成后,每年總投放餌料高達數十噸,直接對水體造成污染。同時,要取締水上游樂經營項目,嚴禁人為造成水體污染。

        3存在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3.1有關部門對庵里水庫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范圍內的五傾塬鉛鋅冶煉廠進行了強制停產,目前該廠有自私投產的跡象,一旦恢復生產,必將對縣城供水水源地--庵里水庫造成極大污染,對縣城區居民及少數民族聚居區人民群眾身體建康構成極大威脅,應采取切實措施對鉛鋅冶煉廠進行搬遷。同時,采取措施,鼓勵該企業轉產(發展無污染的環保型企業),利用鉛鋅廠的泵站揚水工程及地形高差大的優勢進行技術改造,為五頃塬鄉直機關及附近群眾解決飲用水問題。

        3.2雖然在劃定的水源保護區入口設立了保護牌和標志,但是由于資金缺乏,管理人員不到位,管理力量相對薄弱。建議加強管理人員力量,增設水質檢測儀器及設備,定期對水源水質進行檢測化驗。

        3.3正寧縣城區供水工程取水口在利用原庵里水庫輸水洞在庫內取水,由于輸水洞進水口位于迎水面壩坡接近右壩肩處,右壩肩山坡雨水沖刷或庫內水面漂浮物經常集中在進水口處,影響供水工程質量。建議在原來Φ600輸水洞進水口再安裝180mΦ100混凝土管道至庫內現有的東邊小島,避免飄浮物進入及右肩壩山坡雨水沖刷水土流失淤堵進水口,保證水源清潔。

        3.4庵里水庫上游為子午嶺次生林區,植被較好,但靠近庫區出口處,由于人為因素,放牧及農作物耕種,水土流失嚴重。建議充分利用國家退耕還林及天保工程等優惠政策,在壩址處南北岸山坡(約4 000畝)徹底退耕封山禁牧,植樹種草,自然恢復植被,根據庫區天然林生長情況,北山坡宜種植刺槐、椿樹、楸樹、松柏、落葉松、杏樹、文冠果等樹種,南山宜種植松柏,楊樹等,林下可間作柴胡,防風,芍藥等多年生中藥材,保持生態多樣性,綠化美化水源地環境。

        3.5實施皮豐店石洼村移民搬遷工程,改善林區少數民族聚居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同時可減少或避免林區群眾生產、生活垃圾及施用農藥、化肥等對水源的污染。

        3.6在葦店子一帶種植蘆葦等水生植物擴大生物防污治污能力。

        第3篇:水庫保護區條例范文

        關鍵詞: 水庫;環境;依法治理;生態;保護

        Abstract: Tianjin Luan-channeling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projec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due to water conservation project, new city of culvert engineering and existing dedicated channel regulation, the project is a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d reservoir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 to undertake preliminary, to solving method are discussed, emphasizing the lawfully water pollution, according to law,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to ensure our city drinking water quality, to realize water ecosystem benign loop,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water supply.

        Key words: reservoir; environment; law; ecological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S27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引言

        水資源是人類和所有生物不可缺少的一種特殊的自然資源,維持著經濟生產能力、人類生活和全球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完整。人類修建水庫將這寶貴的自然資源儲存起來,為附近的地區提供自來水及灌溉用水,利用水壩上的水力發電機來產生電力,進行徑流調節,蓄洪補枯,使天然來水能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較好地滿足用水部門的要求。水庫是人類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庫環境問題直接影響著人民的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城市的經濟發展。

        2 水庫主要環境生態問題

        于橋水庫向天津市供水10億立方米左右,它已成為天津市的一個重要水源。引灤入津工程25年來,通過加強引灤規范化管理、實施引灤水源保護工程、開展引灤輸水設施維護改造等,確保了全市安全供水,為經濟社會發展、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和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支撐和保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但是隨著引灤沿線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資源管理保護手段的不完善和引灤水源保護工作面臨的問題日趨突出。由于引灤上游地區污水處理設施滯后,未經處理的污水和選礦廠尾礦沙直接排放,污染物入河入庫總量不斷增加;潘家口、大黑汀水庫網箱養魚無序擴張,水體水質不斷下降;于橋水庫移民返遷重回水庫周邊居住,生產生活垃圾無序堆放,水庫非法捕魚及周邊養魚、采砂等活動突出,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程度不斷加劇,水體水生態環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等。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一方面將使我市面臨著城市供水安全的巨大隱患,給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威脅,另一方面將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的發展,影響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因此,加強引灤水源保護工作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2.1 水質逐漸惡化

        于橋水庫匯流流域是引灤輸水過程的一個重要區域,貫穿該流域主要有三條較大的河流:淋河、沙河、黎河,其中淋河是3條入庫河流中流域面積較小的一條,流域面積252km2,河長僅47km,年均入庫水量0.28×108m3。沙河流域面積887km2,河長70km,多年平均入庫水量為1.355×108m3。黎河流域面積488km2,河長55.5km。流域的中南部是人口密集的遵化市,該地區有許多工廠企業,是向下游排放污染物較嚴重的地區。遵化市城區坐落在沙河流域,該流域面積850平方公里,城區的生活污水排放通過管道向沙河直接排放。

        污染源是影響水質的重要因素。通過對污染源的調查,可確定水體的主要污染物質包括庫區的工業廢水、農田排水、城鎮污水、大氣降落物以及養殖水體的過量施肥投餌。由于進入水體的污染物類型和特性不同,因此造成的水污染形式也各異。按污染的屬性進行分類,可分為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水庫兼有河流和湖泊兩者的特征,其自凈能力比湖泊大、比河流小,另外,由于水庫的修建改變了水體的水溫結構,從而導致其在物理、化學及生物特性方面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排入的污染物若超過了水體自凈能力,就會使水質惡化,擾亂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正常功能。水體中氮、磷等營養元素增多會引起富營養化現象。水體呈富營養化狀態時,藻類大量繁殖,并成片成團地覆蓋水體表面,水體透明度明顯下降,溶解氧降低。被淹沒的植被和腐爛的有機物會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氣,并釋放沼氣和大量二氧化碳,同樣導致溫室效應;懸移質沉積于庫底,長期累積不易遷移,若含有有毒物質或難降解的重金屬,可形成次生污染源。水庫修建后改變了下游河道的流量過程,從而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水庫不僅存蓄了汛期洪水,而且還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會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斷流,并引起周圍地下水位下降,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斷絕水的來源而干涸;下游地區的地下水位下降;因河流流量減少,使得河流自凈能力降低;以發電為主的水庫,多在電力系統中擔任峰荷,下泄流量的日變化幅度較大,致使下游河道水位變化較大,對航運、灌溉引水位和養魚等均有較大影響;當水庫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斷流時,勢必造成水質的惡化。

        2.2 對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

        當前社會上極為關注的是大壩建設對洄游魚類造成的影響。事實上,洄游魚類由于種類不同,其生存的環境也各不相同

        (1) 對陸生植物和動物的影響: ①永久性及直接的影響,庫區淹沒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對陸生植物和動物都會造成直接破壞; ②間接的影響,指局部氣候,土壤沼澤化、鹽堿化等所造成的對動植物的種類、結構及生活環境等的影響。

        (2) 對水生生物的影響:主要指對水生藻類植物的影響。水庫淹沒區和浸沒區原有植被的死亡,以及土壤可溶鹽都會增加水體中氮磷的含量,庫區周圍農田、森林和草原的營養物質隨降雨徑流進入水體,從而形成富營養化的有利條件。

        (3) 對魚類的影響:切斷了洄游性魚類的洄游通道;水庫深孔下泄的水溫較低,影響下游魚類的生長和繁殖;下泄清水,影響了下游魚類的餌料,影響魚類的產量;高壩溢流泄洪時,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過于飽和,致使魚類產生氣泡病。如,長江葛洲壩,下泄流量為41 300~77 500 m3/ s ,氧飽和度為112 %~127 %,氮飽和度為125 %~135 %,致使幼魚死亡率達32. 24 %。

        2.3 對水資源影響

        由于興建水庫、大壩等水利工程,改變了水資源形成和轉化關系,對下游水資源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又由于人類生活生產的需要,人工引水增加水循環的復雜性,改變了自然水循環,加劇水資源消耗和供需矛盾;改變了該區域的氣候,由于水的熱容量大,使得水庫和陸地上空的大氣壓力發生改變而形成風。在水庫影響區域內,有風天數明顯增加。此外,水庫附近上空的濕度增加,由于水庫和陸地的溫度存在差異,冬季可能使降水有所增加,而夏季可能會使降水減少。還有,水庫對當地氣溫起著明顯的調節作用,能縮小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溫差。

        3 水庫主要環境生態問題解決方法

        加強引灤水源保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污染物減排為核心,以保障飲用水安全為重點,嚴格按照國家加強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有關要求,正確處理水源保護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通過采取保護、修復等工程措施和經濟、法律、行政、科技等非工程措施,建設生態修復體系和完善的水源保護體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提高引灤水源保護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3.1 加強流域水源保護

        引灤水環境管理、治理是一個跨流域治理管理問題,各個行政內受到人文地理區域利益限制管理存在極大差異。在不同的政區、河段對水環境的污染程度不同,要做到科學地控制引灤水質污染必須建立一個引灤全線統一的執法保護機構,并建立建全引灤水源保護法。依法治水,依法治污。地處河北省遵化市涉及到工廠向下游飲水河道排污得不到控制,造成飲水水源的嚴重污染。因此,依據法律和水質標準作為非常狀態下污水排放決策依據,以引灤水源保護法為依據,理順水源所有權,監督到位,實施運行有效的統一管理體制,才能節遏制亂排、亂放現象。按照《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經濟與社會發展合作備忘錄》,我市在2009年至2012年每年安排2000萬元資金,集中用于河北省境內灤河上游地區污染源治理、削減污染負荷等水資源保護工作。加強應急處置。水利部門要建立于橋水庫、爾王莊水庫的水體富營養化(水華)預警系統。加強對水草、藍藻和其他應急突發事件的預警,制定應急處置預案。一旦菹草、水草爆發,及時采取打撈、攔截、調水稀釋等綜合措施,確保安全供水。

        3.2 依法清除污染源

        水污染災害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經濟結構不合理,生產模式粗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關系處理失當。為此,水污染防治工作應從戰略上作出調整:從末端治理轉向源頭控制,從單純的工業源污染治理轉向面源污染和內源污染的統一綜合治理,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實行廢水資源化利用等。在引灤輸水的天然河道和水庫匯流流域內,除存在多種相交的排污口、渠造成水源污染外,由于匯流流域城市化發展,和庫區周邊農業的多種經營方式規模的擴大,所產生的廢棄物大多隨處棄置,污物垃圾、人畜糞便堆在河邊,出現的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現象。推進污染源綜合治理。薊縣人民政府以于橋水庫庫區周邊的點面污染源治理為重點,盡快實現水庫周邊村落垃圾污水污物統一管理與處置。農業、交通部門和薊縣人民政府加強于橋水庫周邊畜禽養殖的監管,做好庫區機動船只管理,加快水庫周邊魚池的清理。水利、公安、工商、衛生、國土房管、旅游等部門和薊縣人民政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取締非法旅游,拆除庫區農家院、餐館飯店等非法旅游設施;堅決禁止非法采砂。對污染嚴重的重點企業進行治理,特別是硫酸廠、啤酒廠、化肥廠和糠醛廠,它排放的廢水是向一類引用水水源地,排放必須達到向一類保護區的排放標準,不能達標的企業要砍掉,堅決按國家的環境保護法、水污染法、水法執行,維護地區和流域的水環境不受侵害。

        3.3 實施工程保護措施

        劃定保護區、緩沖區、開發利用區和保留區,并在各區域周圍設定明顯的保護標志,提醒進入該區域的人注意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明確保護對象,預防人為因素對保護區的破壞,禁止在徑流區濫挖濫采。《天津市引灤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引灤水源保護區內禁止采石、放牧、亂砍濫伐樹木、破壞植被,禁止未經批準擅自采砂、取土等行為。第十八條規定:禁止破壞引灤水源保護區的防護設施和保護標志。第三十二條規定:在引灤水源保護區內采石、放牧、亂砍濫伐樹木、破壞植被,或者未經批準擅自采砂、取土的,由環境保護、水利、林業、土地等部門依據相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建立一個前置凈化緩沖區,對輸水的前期和第一場降雨的入流進行凈化調節,滯留在該區域一段時間,使后期水進入水庫,可達到水處理目的。

        3.4 限制污染物總量排放

        對水庫上游和周邊污水的排入進行控制,減少營養物質的排入,在河口區域或庫灣區適當培植水生高等植物,通過水生高等植物吸收水體中的氮碳等營養物質,降低水體中營養鹽類的含量,借以降低浮游生物的數量,提高水體的透明度。

        3.5 利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方法防治水庫環境污染

        現代生態學研究的基本單元是生態系統,但大多數研究是單純針對水生態系統或陸地生態系統的。然而,水生態系統有其脆弱性:易受岸上周邊地區影響,包括生命活動和自然過程。與此同時,水始終是陸地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生態因子,對陸地生態系統的研究從來不能離開有關水的研究而進行。所以,將流域視為一復合生態系統,將水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的研究結合起來,開展流域生態學的研究在理論及實踐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3.5.1 流域生態學技術

        流域生態學技術是以流域為研究單元,應用現代生態學理論和系統科學方法,研究流域內高地、沿岸帶、水體等各子系統間的物質、能量、信息流動規律。因流域有著明確的地理學上的邊界,流域生態學在實際應用上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因地制宜的選擇符合庫區特點的生態工程,采用源頭控制和徑流控制相結合的方法能有效的治理水庫污染。

        3.5.2 生態河堤技術

        生態河堤技術是一種新型的護岸技術,其在充分考慮生態效果,保護生物生存環境和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建設合適生物生長的仿自然狀態的護堤。生態河堤的優點是適合生物的棲息與繁衍,能夠凈化水體,調節水量、滯洪補枯,保持河流和生物的多樣性。

        3.6 加強宣傳,增強居民的水患意識

        采用多種形式進行廣泛、深入、持久的宣傳教育活動。在電視、廣播等各大媒體大力宣傳和推廣科學用水、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好方法、好典型,對浪費水源和破壞水質的行為進行公開曝光。對人進行有關水的教育是一個很有希望的起點。非常有必要在學校中(也可以在公眾中)開展一些有意識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達到教育年輕人的目的。通過宣傳,使廣大的干部群眾掌握科學用水知識,樹立正確的用水觀念,增強全民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合理用水、節約用水的自覺性,把建設節水型城市目標變成自覺行為。

        4 遵循依法治水,依法治污,依法管理的基本原則,保證城市飲用水水質優良

        嚴格遵守《水法》、《防治水污染法》條例規定,堅持治污為本,源頭控制。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限制排污總量,建立排污總量及濃度雙重控制機制。依法管理,創新機制。著力推進引灤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的立法工作,創新引灤水源保護流域層面的管理機制。完善監測和執法體系,根據《天津市引灤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條例》和《天津市漁業管理條例》,加大對相關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引灤水污染防治責任的落實和追究。

        5 結束語

        我國水庫一般都肩負著防洪、發電、灌溉、航運及水產等多種功能和任務,利用上述方法盡快解決水庫的環境生態問題意識刻不容緩。生態技術是治理水庫非點源污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立足于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自身的平衡,不會給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除此之外,人們的自覺性也很重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種寶貴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目前我國水資源的特點是水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少,時空分布不均勻。所以,在這樣一個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建立科學用水、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盡量完善保護水源生態環境,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教育等綜合手段,減少破壞環境的行為,使水庫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能真正地協調發展,確保人們用水安全。

        參考文獻

        [1] 天津市人民政府文件,2009

        第4篇:水庫保護區條例范文

        關鍵詞 廣西;臨海工業園;水源地保護;必要性和效益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82-0078-02

        1 水資源概況

        廣西大型臨海工業(欽州)園區的周邊主要有大風江、金鼓江、金窩江等獨流入海的小河流。金窩江流域內的金窩水庫是工業園區的主要水源地,集雨面積24.6km2,總庫容7 900萬m3;有效庫容5 373萬m3;金鼓江上建有小(一)型水庫——企山水庫,總庫容314萬m3,有效庫容212萬m3,集雨面積2.18 k㎡,作為金窩水庫向欽州港工業園區供水的輸水走廊,另外還有烏石江水庫集雨面積8k㎡,總庫容780萬m3;有效庫容624萬m3、對坎龍、湴龍江等小(一)型水庫作為備用水源地;大風江作為郁江調水工程水源地。

        2 水質狀況

        2003年金窩水庫、企山水庫水質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質,水庫水受到工業污染的影響較小,水質狀況良好; 2006年為國家Ⅲ類水質標準;2012年第二季度廣西沒海水環境監測報告顯示,臨海工業園區水源水質均為Ⅲ類水質,水質尚好,水庫富營養狀態評價為中養,水質大不如從前,隨著工業園區的不斷發展壯大,人口城鎮化的迅猛發展,水源受污染呈惡劣態勢,對水源地水質的保護已是刻不容緩。

        3 水質污染源現狀

        水源地污染現狀調查發現,金窩水庫和企山水庫相對高程較高,沒有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體,但兩水庫及其流域沿岸的山嶺上種植有甘蔗和速生桉樹,蔗地和林地距離水庫面僅幾米,遇雨季雨水將蔗地農藥和腐殖質帶入水體,速生桉附近的水域變黑,對水質造成一定的污染;兩水庫中均有網箱養殖情況,飼料的投放對水質造成污染;區內土壤呈酸性,屬沿海咸酸地帶,降雨及周邊匯水通過土壤有滲透進入水庫可能使水庫水質pH值下降;水源林被毀600畝,植被受損,水土流失嚴重,嚴重影響水份的涵養和水質保護;烏石江水庫庫區內有幾個村莊,生活污染水排入水體,對農村人飲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

        4 保護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人們對水質、水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排放到水體的污染物也不可避免的增多,規劃的供水水源地水質均有被污染的威脅,為保護好這些水源水質,需加強水資源保護工作和采取有效的措施。

        為保護水源水質,需對供水水源地劃定保護區。根據欽州市水資源保護規劃,劃定金窩、企山、對坎龍、湴龍江、烏石江等水庫為水源保護區,水質保護目標為Ⅱ類。水庫沿岸500m內屬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并設置警示牌,不得建設任何產生水污染的企業,禁止一切廢水和生活污染水排入水庫。

        切實控制農業污染,使用農藥應符合國家有關農藥安全的規定和標準,不得使用劇毒和高殘留農藥,嚴格控制農藥的使用品種和數量,增加有機肥使用比例,控制使用化肥,推廣農業高新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流失,加強農業環保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禁止使用電、撒網、炸藥、等捕殺保護區水域內的魚類及其它水生生物,禁止在水源地從事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動,如游泳、旅游等。

        嚴格控制采沙,取土活動,禁止新建、擴建與取水設施、水利設施無關的建設項目,禁止在最高水位線以下的洼地和坡岸堆置存放工業廢物、生活垃圾和取土棄物。

        水庫中禁止養殖活動,協同環保、水政執法等部門把4736m2的網箱、圍網養魚取消,拆除兩座新建的圍堰,攔網抓魚設施取締,拆遷養雞場3個。

        F、在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內,宜林山地設立水源林、護岸林保護區,25°以上坡地行進退耕還林,大力進行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金窩水庫屬欽州市“園林生活十年計劃”的生態綠化工程,每年堅持投入對庫區水源林的保護和更新,做到有序地規劃開發,加強管理。禁止開礦、洗礦、淘礦,周圍山嶺林地實行封山管理,禁止毀林開荒、亂砍濫伐。管理單位要與政府相關部門協商,將保護區內的甘蔗退耕還林,不種植速生桉,盡早把被毀的水源林恢復。以確保水庫水質安全。

        5 監督管理措施

        加強對區域水環境的監督管理,用行政、法律、技術、經濟等非工程性措施,管理好水源,既要發展經濟,又要建造好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使水資源千秋萬代地為人類永續利用。

        加強水環境監測和管理,定期對水庫水質進行監測,發現污染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飲用水源的衛生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水污染防治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流域內的污染源要求由濃度達標轉向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推行排污許可制度。保護水源地的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

        實行取水許可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制訂和完善水資源調度方案、應急調度預案、調度計劃,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調度和監督管理,加強取水許可的水質監督管理,對主要水源地制定專門的保護條例;提高公眾覺悟,選擇正的水資源消費模式,推動公眾參與保護水資活動和樹立節約用水的觀念,

        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的科學研究,包括開發和完善供水水源管理信息系統等,為飲水水源的保護與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第5篇:水庫保護區條例范文

        第一條官廳水系的洋河、桑干河、媯水河及其支流,是官廳流域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河水匯入官廳水庫,流經永定河引水渠,是首都市區工業用水、河湖、地下水和部分飲用水的重要補給水源。為了保護官廳水系水源,防治水污染,確保首都用水安全和流域人民健康,促進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對官廳水系水體進行環境規劃、管理、評價時,執行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83)。官廳水庫、永定河引水渠、桑干河的神頭泉、媯水河的香村營河段的水質執行第二級標準;響水鋪河段、冊田水庫的水質執行第三級標準。

        第三條官廳水系流域劃分為三級保護區,其區劃如下:

        一級保護區:官廳水庫最高水位線(四百七十九米高程)以內范圍,永定河的官廳大壩至三家店閘山峽河道和永定河引水渠兩側各一百米范圍。

        二級保護區:官廳水庫最高水位線以外五公里范圍。

        三級保護區:上述地區以外的官廳水系流域范圍。

        第四條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保護官廳水系水源,有權對污染和損害水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和檢舉。

        第二章保護要求

        第五條在一級保護區內,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新建排污口;

        二、不得向水體排放污水和有毒有害液體,傾倒工業廢渣、垃圾和其他固體廢棄物;

        三、不得在水體內清洗裝貯過油類、農藥或有毒物質的車輛和容器,以及向水體排放殘油、廢油;

        四、不得在灘地和岸坡及引水渠沿岸堆放、存貯固體廢棄物和其他可能導致水體污染的物質;

        五、不得使用炸藥、、電流捕殺魚類;

        六、不得使用劇毒和高殘留農藥。

        第六條在二級保護區內,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新建、擴建、改建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工程項目。

        二、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原有的企業事業單位,其排放的污水超過國家《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G8I4-73)和國家有關排放標準的,由當地環境保護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決定對其限期治理;對污染嚴重又難于治理的,得責令其停業或者關閉。

        三、不得使用有機氯農藥。

        第七條在三級保護區內,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新建、擴建、改建的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辦理。

        二、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原有的企業事業單位,其排放的污水應符合國家《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淮》(G8J4-73)和有關排放標準的規定。對污染嚴重的,當地環境保護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決定對其限期治理;對污染嚴重又難于治理的,按有關規定責令其關、停、并、轉、遷。

        三、地處第三級保護區范圍內的延慶縣、懷來縣境內,不準建設電鍍、制革、造紙制漿、土煉焦、漂染、煉油、有色金屬冶煉,土磷肥和染料等污染水源的企業。

        第八條凡直接或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都要大搞綜合利用和回收利用,努力改革工藝、設備和流程,減少廢水和毒物排放量,加強管理,搞好設備維修,嚴格防止跑、冒、滴、漏;實行清污分流,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盡可能把有害廢水消滅在生產過程中,化害為利,消除污染,促進生產。

        第九條凡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應嚴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凡發生事故性污染的單位,要立即采取緊急措施,消除危害,防止擴大污染,并及時報告主管部門、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

        第十條在官廳水系水源保護區域內,要大力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嚴禁亂砍亂伐樹木,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禁止捕殺珍貴、有益的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

        第三章監督管理

        第十一條官廳水系水源保護工作由官廳水系水源保護領導小組統一領導。

        官廳水系水源保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二條官廳水系水源保護區域內的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水源保護的領導,把防治流域水污染列入日常工作的議事日程。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在制定區域經濟建設規劃的時候,要根據自然地理條件和水源保護的要求,統籌安排經濟結構,合理布局,使保護水源和發展經濟相協調,要切實采取有效對策和措施,防治水污染。

        各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要切實行使對本地區水系水源保護統一監督管理的職權。

        第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在執行本辦法第六、七條如不能保證達到第二條所規定的水質要求時,應制訂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并采取其他措施保證達到規定的水質要求。

        第十四條加強水質監測。官廳水庫管理處監測站,張家口地區、張家口市、雁北地區、大同市、豐鎮縣、興和縣、延慶縣等七個地方環境保護監測部門組成官廳水系水源保護監測協作組,與地、市、縣衛生防疫站和水文站、廠礦化驗室密切配合,形成監測網,在官廳水系水源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有關省、地、市、縣環境保護部門領導下,進行水質監測工作。

        水質監測工作按《官廳水系水源保護監測工作條例》執行。

        第四章獎勵與懲罰

        第十五條凡認真執行本辦法,在保護官廳水系水源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十六條對違反本辦法第五條第一款、第六條第一款、第七條第一款和第三款者,除責令該建設項目立即停止建設或使用外,由當地環境保護部門根據有關規定,處建設單位和責任者以罰款。

        第6篇:水庫保護區條例范文

        【關鍵詞】引灤水源;生態環境;問題;措施;于橋水庫

        一、引灤水源現狀

        引灤入津工程1983年建成通水,至今已整整32年,國家環保部歷次在引灤宜興埠泵站后池監測的水質結果,均符合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據了解,天津市各自來水廠的出水水質綜合合格率為99.86%,高于95%的國家標準。引灤的水質雖然一直保持地表水Ⅲ類水平,但總氮、總磷總體呈上升趨勢。總氮、總磷上升,將會加重水體的富營養化,導致藻類大量繁殖,暴發藍藻的風險加大,這將嚴重影響天津城市的供水安全。造成引灤水質氮、磷營養物質上升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來自潘家口、大黑汀水庫及其上游的污染

        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庫內養魚網箱總數近70000箱,每年投放餌料140 多萬t,餌料的沉淀腐蝕和死魚等造成了水體水質的嚴重污染;潘、大水庫上游有排污企業近千家,連同生活污水年排放量近7000萬t;兩座水庫周邊及上游地區有近800家礦選廠,年排入河道尾礦砂300多萬t、污水4000多萬t;庫區周邊的旅游、賓館飯店和村落污染物直接入庫。據了解,潘家口水庫總氮、總磷自2000年以來上升趨勢明顯。

        2.來自潘家口、大黑汀水庫以下、于橋水庫以上河北境內的污染

        于橋水庫上游有沙河、黎河、淋河等3條主要入庫河流,沿河共有鐵選廠200多家,年排入河道污水近2 000萬t;沙河河道內存在近千個養魚網箱;黎河是引灤輸水借用的天然河道,沿岸分布7個鄉鎮79個自然村,共6萬余人,生活垃圾未經收集轉運,這些面源污染隨著汛期降雨直接排入河道,進而匯入于橋水庫;在3條主要入庫河流上還分布著很多支流,支流匯集的污染物隨雨水沖入主河道。

        3.天津市境內的污染

        于橋水庫周邊有耕地近13萬畝(15 畝=1 hm2,下同)、果園3萬多畝,尤其是22 m以下警戒區內有4萬多畝耕地仍施用化肥農藥,有1萬多畝魚池;保護區內有百余家餐館、農家院,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庫區周邊有197個村約15萬人,其中86個村生活垃圾未經處理,有35萬m2 的畜禽養殖糞便未經處理;于橋水庫以下為封閉式管理,直接的污染并不存在,但輸水沿線周邊生活垃圾未完全實現收集轉運,從水環境管理與保護的角度講,還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

        二、所采取的保護措施

        1.加強水源保護立法,為城市供水管理保駕護航

        1998年出臺了《天津市引灤工程管理辦法》,2002年出臺了《天津市引灤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條例》,這兩部地方性法規,劃定了引灤水源地保護區以及引灤明渠保護范圍和管理范圍,規定了禁止行為,為保護水源工作提供了依據。成立了引灤水政支隊,同武警、公安、漁政和管理人員一起建立了“五位一體”的巡護機制,并實施常態化管理,為城市供水安全保駕護航。

        2.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引灤水源污染

        2002―2007年投資24 億元實施了引灤入津水源保護工程,新建34.14 km輸水暗渠,解決了利用天然河道州河輸水帶來的排瀝矛盾和水污染問題;對64.2 km的引灤明渠進行了全斷面襯砌、堤岸綠化,安裝隔離護網,實現了封閉式管理。2009―2012年投資3億元完成了于橋水庫周邊水污染源近期治理工程,實施了水體生態修復、村落垃圾集中收集轉運處理、沼氣池建設、溝道坑塘支流治理、湖濱帶生態防護、庫區周邊魚池清除和黎河支流口治理示范工程等項目。安排大修和專項維修資金開展水環境保護項目建設,在平交口門建設截污墻工程,在重點部位設置警告警示標識牌,對黎河西鋪、龍灣、馬各莊和莊溝等沿河區域進行環境綜合整治等。

        3.加強日常管理,預防水源污染

        建立了跨省界水文水質監測斷面,引灤沿線共設水質監測斷面54個,還就外來水以及交叉河流水源等實施監測監控,及時掌握水源地水質、汛期瀝水、周邊外水水質和供水水質變化。增添了藻類、藻毒素等檢測設備,于橋實驗室已開展34項地表水監測項目,且通過了國家計量認證。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對沿線及周邊區域開展污染源調查,編制污染源調查報告,明確污染源位置,繪制污染源示意圖,積極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進行治理和預防。

        三、做好引灤水源保護工作的思考

        2013年為確保城市供水安全,天津市水務局進一步編制實施了《關于加強引灤水源保護的工作方案》,全力構建政府主導、屬地負責、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的引灤水源保護機制,努力實現工程管理、資源管理和環境管理全覆蓋,保證引灤水質穩定在地表水Ⅲ類標準,水體富營養化得到有效改善,并力求在此基礎上不斷改善引灤水質。

        1.率先做好天津境內的引灤水源保護工作

        努力實現引灤入津工程全封閉管理,果河兩側設立護欄網,環于橋水庫警戒區建設湖濱帶、截污溝、護欄網、巡視路,對引灤輸水明渠、爾王莊水庫周邊封閉設施進行更新改造,完善引灤入津水源保護警示標志標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完善監控監測設施,建設果河沿線、于橋水庫警戒線視頻監控系統,完善引灤輸水明渠視頻監控系統,增加水質水量在線監測斷面;理順于橋水庫漁政管理體制,將于橋水庫漁政管理和執法權委托水庫管理部門,延長休漁禁漁期,嚴厲打擊機動船捕魚和毒、電、炸、釣魚等非法捕撈行為;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建立環保、水務、規劃、水產、公安等部門常態化執法機制,并與沿線地方政府定期開展水污染聯合執法活動;對北辰區和薊縣段暗渠保護范圍內違章占壓設施徹底清理。

        2.全面加強于橋水庫周邊水污染防治

        按照《薊縣新城規劃》,加快工程建設步伐,早日實現“南遷北管”的建設目標;調整于橋水庫周邊種養殖業結構,水庫警戒區內農耕地及魚池實施“退耕還庫”“退漁還庫”。保護區內養殖業實行生態養殖,實現無污染零排放;加快文明生態村建設,于橋水庫周邊和引灤明渠、爾王莊水庫保護區范圍內村落全部建成文明生態村,率先實現道路硬化、街道亮化、能源清潔化、垃圾污水處理無害化、村莊綠化美化;完成于橋水庫周邊剩余86 個村落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建設,實現天津市境內于橋水庫匯水流域村落垃圾收集轉運系統全覆蓋。落實垃圾收集轉運處理系統運行管理費、垃圾處理費和設備維護更新費;建設于橋水庫保護區內醫院、賓館、餐館、農家院和村落污水處理設施;實施水庫周邊剩余84 km2 匯水山地小流域綜合治理、封山育林和生態林、經濟林建設,完成時臨河、關東河等溝道的治理。

        第7篇:水庫保護區條例范文

        【關鍵詞】引灤水源;保護;現狀;問題;建議

        引灤入津工程是天津的生命線,自1983年9月11日建成通水以來,已累計供水超過二百億m3,為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水源保障。位于上游河北省境內的潘家口水庫、大黑汀水庫(以下簡稱潘、大水庫)則是灤河水聚寶盆,是天津市飲用水源之源。近年來引灤水源污染日益加重,嚴重威脅天津市城市飲用水供水安全。基于此,本文就引灤水源保護的現狀問題與建議進行了探討分析。

        一、引灤水源保護現狀

        1、上下游都積極治理對引灤水源進行保護。(1)海委以潘、大水庫水源地保護綜合治理工程實施、庫區網箱養魚清理和建立跨省市水源地生態補償機制這“兩項工作、一個機制”為突破口,加快推進潘、大水庫水源地保護,牽頭組織,在津冀兩省市提出的方案基礎上,提出落實“兩項工作、一個機制”的總體方案。編制了水源地保護規劃和實施方案;編制了潘、大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方案;與津冀兩省市開展引灤水資源保護聯防聯查工作;提出恢復引灤水資源保護領導小組意見;編制了“引灤水資源保護條例草案”;組織推動實施全國重要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工作等。(2)河北省灤河上游地區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政策機制、構建治理項目支撐體系、嚴格環境準入、推進工業污染治理和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管理、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河北省政府批復了河北省水利廳編制的《灤河水源保護工作方案》,明確了制定灤河流域水源保護規劃和編制潘、大水庫網箱養魚清理方案等內容。(3)天津市首先治理好下游的水橋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確保城市供水安全。一是實施了引灤水源保護工程。2002―2007年,投資24億元實施引灤水源保護工程,新建34.14km州河暗渠工程,對于橋水庫以下實施了封閉管理。安排了水庫周邊水土保護工程;徹底清除了庫區網箱養魚。二是實施了于橋水庫周邊污染源治理工程。先后實施了庫區水體生態恢復工程、村落治理工程、污水多級溝塘處理工程、黎河治理示范工程、庫區周邊魚池清除工程、水質監測設施完善工程、科學研究、湖濱帶生態防護林工程、垃圾處理場工程、黎河支流治理工程等,明顯改善了于橋水庫周邊水生態環境,有效降低了入庫污染物,水庫水質得到有力保護。三是標本兼治,六大舉措全面保護水源地。

        2、區域加強合作進行引灤水源保護。依托津冀備忘錄和框架協議,天津市政府自2009年起,每年安排2000萬元,2011年調整為3000萬元重點支持河北省承德市和唐山市引灤水源保護項目建設,至今總共投入了1.3億元。共支持河北省水源地63個項目,帶動當地投資9億多元,針對引灤水源污染現狀,重點支持取締網箱養魚、消除面源污染等方面的項目。

        3、二、引灤水源保護存在的問題

        1、劃定潘、大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無法落實的問題。2011年2月國務院批復的《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區劃》,公布潘、大水庫為第一批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明確規定,國家建立飲用水源保護區制度,飲用水水源地必須劃定保護區。由于潘、大水庫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后,當地要依法承擔相應水源保護責任,水庫周邊產業發展將受到限制,因此地方政府態度堅決,不同意劃定保護區。致使取締水庫中網箱養魚、清理水庫周邊賓館飯店、限制新建污染項目等水源保護工作無法得到現有法律支持。

        2、取締潘、大水庫網箱養魚的問題。潘、大水庫網箱養魚已形成規模,并被農業部確定為北方淡水魚養殖基地。養魚網箱總數由2003年的2萬箱,增加到了目前的6.95萬箱(河北省稱已達12.86萬箱)。潘、大水庫網箱養魚已形成集飼料魚苗供應、養殖、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具有規模大、投入多、產值大、涉及村鎮人口多等特點,取締網箱養魚涉及庫區周邊群眾和后靠移民生計,且多年來一直存在潘、大水庫移民上訪情況,取締網箱養魚問題十分復雜,難度很大。

        3、建立跨省生態補償機制的問題。建立跨省生態補償機制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牽頭,列入國家級生態補償范疇,且存在著資金缺口大、考核指標水量、水質達標難等諸多問題。盡管環保部、水利部多次協調,天津市環保局也按要求編制了引灤水源保護生態補償方案并上報環保部,但至今沒有結果,致使引灤水源保護生態補償機制仍未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不建立,上游地區對引灤水源保護缺乏積極性,引灤水源保護等措施難以組織實施。

        三、引灤水源保護的建議

        1、開展水源保護區共建。推進京津冀水源涵養區建設,協調北京市、河北省完善燕山山地丘陵水源涵養生態維護區建設,在天津市境內的薊北山地丘陵區保護與建設水源涵養林,建設清潔型小流域,加強采礦跡地生態和景觀恢復,綜合治理荒山荒坡及溝壑。開展于橋水庫主要入庫河流沙河、黎河、淋河匯流區域的污染治理。

        2、推進區域水污染聯防聯治。以水功能區規劃、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海河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等為依據,明確京津冀區域內水質及生態水量目標,合理制定河流納污總量控制方案、生態流量控制方案、水生態修復治理方案,提出分年度實施計劃,協同治理,建立河流生態廊道。構建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體系,全面提高海河流域應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的能力。

        3、強化流域綜合管理能力,盡早對流域綜合管理立法,從全流域角度統一編制水資源保護規劃。

        4、推動建立高層次跨界水源保護協調機制。建立國家發展改革、水利、環境保護等有關部委和兩市一省政府參加的省部際聯席會議,組織開展京津冀水源協調保護有關規劃編制,將劃定潘、大水庫水源地保護區、清理養魚網箱、建立跨境生態補償一攬子解決方案納入規劃;制訂跨界水質標準;協調解決跨界水資源重大問題和跨省市重大水糾紛,促進區域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結束語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背景下以強化流域綜合管理為抓手,建立有效協調工作機制和跨境生態補償機制,區域聯動、共建共享,實現京津冀地區水源真正有效保護。應逐步建立流域水源地綜合治理模式,強化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能力建設,切實提高飲用水源地風險防控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繼明.引灤入津工程水源保護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水利,2014(7)

        [2]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于橋水庫周邊水污染源近期治理工程環境效益評估報告[R].天津:2014.

        [3]環保部,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R].北京:2012.

        第8篇:水庫保護區條例范文

        關鍵詞 流域 生態環境 補償機制

        一、生態補償機制及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內涵

        生態補償是為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而采取的措施。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是為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調整各相關方的利益關系而采取的措施。

        (一)生態補償和生態補償機制

        生態補償的概念十分寬泛,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理解,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三種認識:

        (1)自然生態補償。生態補償最初源于自然生態補償,《環境科學大辭典》將自然生態補償定義為“生物有機體、種群、部落或者生態系統受到干擾時,所表現出來的緩和干擾、調節自身狀態使生存得以維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態負荷的還原能力”。自然生態補償強調的是生態系統內部補償。

        (2)生態系統補償。是對生態環境本身、生態環境價值或生態服務功能的補償,側重于從生態學角度對生態補償的一種直觀解釋,它考慮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通過人工治理措施恢復自然界的生態能力;強調的是對生態系統的補償,不包括對環境資源保護作出貢獻者的經濟補償。

        (3)生態保護的經濟手段。生態補償是將生態保護行為外部性內部化,是對行為或利益主體的補償。側重于從經濟學的角度對生態補償更深層次的認識,它重點考慮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對提供生態服務、保護生態環境的人給予補償。它是實踐工作中制定生態補償政策的重點。

        國內學者在研究生態補償時習慣將其譯成英文“Ecological Compensation”,而國外學者常使用“Payment for Ecological Services”或者“Payment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即生態服務付費或環境服務付費。從術語的使用就可以看出國內外學者對生態補償的認識和側重點的不同。補償(Compensation)強調的是受益方從道義上對付出方的回報。付費(Payment)則強調雙方地位平等,通過契約或市場交換,一方獲得生態產品,另一方則獲得了相應的報酬。

        綜合國內學者的研究,我們認為:生態補償是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目的,通過調整保護或損害生態環境主體間的利益關系,將生態保護中的外部性成本內部化,從而調動保護者的積極性。根據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和所提供生態服務價值,由受益主體向生態保護者進行補償。一般而言,生態補償是對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補償,不包括環境保護補償。

        生態補償機制是指調整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相關方利益關系的一系列行政、法律和經濟手段的總和,主要是對生態補償主體、補償對象、補償內容、補償標準等作出制度性安排。其實質是利益調整,通過對生態建設和保護中各種利益關系進行協調,達到既保護好生態環境、又協調好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

        (二)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是指以保護流域水資源和水環境、促進人與水生態和諧為目的,通過調整流域水生態受益者與保護者、破壞者與受害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將流域水生態保護中的外部性成本內部化,從而調動保護者的積極性,約束破壞者的行為。流域生態環境補償包括生態和環境服務受益者向保護者的補償,也包括破壞者向受害者的補償。流域生態環境補償包括流域生態補償和流域水環境保護補償。

        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是指為維護和改善流域水生態服務功能,根據流域生態保護和恢復成本、發展機會成本、水生態服務價值,綜合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調整水生態受益者同保護者、破壞者同受害者之間利益關系的制度安排。其本質是調整流域相關主體水生態利益及其經濟利益的關系,激勵對水生態保護,約束對水生態破壞和過度利用水資源的行為。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包括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和流域環境補償機制。

        二、建立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依據

        (一)理論依據

        研究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需要從理論上厘清為什么要進行補償、如何進行補償和如何確定補償標準等問題。建立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理論基礎主要有:公共產品理論、外部性理論和生態資本理論。

        1、公共產品理論

        按照微觀經濟學,社會產品分為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特征。水資源及其所提供的水生態服務屬于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其使用具有非競爭性,往往導致過度使用,最終導致水資源短缺,水生態破壞,出現全體用水戶利益受損的“公地悲劇”。建立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就是通過支付補償金的方式,利用制度設計來激勵公共產品的足額提供,從而避免水資源和水環境利用中“公地的悲劇”,減少“搭便車”現象的發生。因此,公共產品理論解決了為什么要進行流域生態環境補償的問題。

        2、外部性理論

        環境資源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外部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源開發造成生態環境破壞所形成的外部成本,二是生態環境保護所產生的外部效益。前者導致因資源開發產生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但這部分成本沒有納入經營者的生產成本;后者所產生的生態效益被其他個體無償享用。古典經濟學家庇古認為,當社會邊際成本收益與私人資本邊際成本收益背離時,難以靠合約規定的補償辦法解決,表現為市場失靈,必須依靠外部力量,即通過政府干預加以解決。政府可以通過稅收與補貼等經濟手段使邊際稅率(邊際補貼)等于外部成本(邊際外部收益),使外部性“內部化”。羅納斯?科斯的產權交易理論則認為,外部性問題的實質在于雙方產權界定不清,在產權明晰和交易成本為零的情況下,外部性問題可以通過市場解決。由于水的流動性,使得上下游水事活動具有高度關聯性,對水資源的不同利用方式都會產生外部效應。不論是正的外部效益還是負外部效應,都會導致私人邊際效應成本和社會邊際效應成本發生偏離,進而導致資源配置扭曲。既然水資源利用存在外部效應,就需要建立補償機制來消除外部效應的影響。

        3、生態資本理論

        根據環境經濟學理論,整個環境都是資源,都具有價值,其價值大小受稀缺程度和開發利用條件的影響。同其他生產要素一樣,自然資源和環境也是資產,作為自然資本向社會提供其獨特的生態服務,這種生態服務的提供也應得到相應的資本權益。因此,利用生態環境資源也應支付相應的費用,從經濟上建立保護生態環境的機制。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是資源和環境有

        償使用制度的重要內容,它的建立要求生產者、開發者、經營者改變水資源及水生態是公共物品無需付費的觀念,要求全社會認同水生態功能的價值。

        (二)法規和政策依據

        我國資源與環境的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在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中,均有涉及生態補償的內容。

        1、已有法律法規中有關生態環境補償的規定

        現行的《環境保護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以及《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退耕還林條例》、《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均從不同的角度對水資源有償使用、排污總量控制和排污收費、水環境保護補償和生態建設補償等制度作出了規定,為我國建立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奠定了法律基礎。如2008年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七條規定:“國家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對位于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區域和江河、湖泊、水庫上游地區的水環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第二十四條規定:“直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當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和排污費征收標準繳納排污費”。《森林法》第八條規定:“國家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用于提供生態效益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森林資源、林木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水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并繳納水資源費,取得取水權”。

        2、有關政策文件的規定

        中央高度重視建立健全生態環境補償機制。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實行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制度,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增加對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用于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補償的財政轉移支付,逐步使當地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各地區要切實承擔對所轄地區環境質量的責任,建立跨省界河流斷面水質考核制度,運用經濟手段加快污染治理市場化進程”。《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提出,“落實流域治理目標責任制和省界斷面水質考核制度,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國家環保總局《關于開展生態補償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生態補償機制是以保護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為目的,根據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生態保護成本、發展機會成本,綜合運用行政和市場手段,調整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相關各方之間利益關系的環境經濟政策”。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誰污染、誰付費。要明確生態補償責任主體,確定生態補償的對象、范圍。環境和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者要承擔環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態環境恢復責任,賠償相關損失,支付占用環境容量的費用;生態保護的受益者有責任向生態保護者支付適當的補償費用”。

        此外,部分省區的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生態補償的相關政策。如浙江作為全國第一個全面推進生態補償實踐的省份,在2005年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在省域范圍內實施生態補償的框架和思路。遼寧制定了《跨行政區域河流出市斷面水質目標考核及補償辦法》,探索了流域上下游間水環境污染的賠償標準。山東、河北、江蘇、福建等地也出臺了流域水環境補償的有關法規和規定。

        三、京冀間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框架

        海河流域總面積31.8萬平方公里,包括海河、灤河和徒駭馬頰河三大水系、七大河系、10條骨干河流,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內蒙古和遼寧8省(區)。區內經濟發達,大中城市眾多,包括北京、天津等26個地級以上城市。流域人口和GDP分別占全國的10%和15%,但水資源量只占全國的1.3%。水資源過度開發,水生態環境呈持續惡化趨勢,省際間因爭水、水污染引發的沖突時有發生。

        (一)京冀間水緣關系及面臨的主要水生態問題

        1、跨京冀河流概況

        北京從東到西分布有薊運河、潮白河、北運河、永定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除北運河上游的溫榆河發源于北京市的軍都山外,其他四大水系均自河北流入。官廳水庫和密云水庫是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官廳水庫位于永定河上,密云水庫位于潮白河上,兩庫上游流域面積的42%和75%在河北境內。

        2、面臨的水生態問題

        河北省的張家口、承德兩市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地。自1999年華北地區進入連續干旱枯水年以來,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惡化等問題日趨明顯。主要表現在:上下游用水矛盾突出,官廳、密云入庫水量明顯減少;官廳水庫入庫水質下降;水源區生態保護與地區發展矛盾突出。

        (二)京冀間生態補償實踐情況

        近10年來,為了補償河北省相關地區因保護水源經濟發展受限的損失,國家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對官廳、密云水庫上游地區的生態建設、水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等給予了大力支持。北京市也通過省際間的合作,對張承兩市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給予補償,增強水源區生態保護力度和發展能力。

        1、以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為主的生態補償

        國家在水源區實施了《21世紀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規劃》等工程。此外,還有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國家支持項目。

        2、京冀間合作共建的生態環境補償

        北京市圍繞農業節水、水環境治理、水源涵養林建設等,與張家口和承德兩市進行合作共建和實施生態環境補償。2005年,北京市與張家口市、承德市分別組建了水資源環境治理合作協調小組,制定了《北京市與周邊地區水資源環境治理合作資金管理辦法》,確定從2005年到2009年,每年安排2000萬元支持張承兩地相關區縣水資源保護。2006年10月,北京市與河北省政府簽署了《加強經濟與社會發展合作備忘錄》,確立包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等九個方面的合作項目。2006年開始在潮白河流域實施“稻改旱”工程,在張家口市赤城縣實施“稻改旱”1.74萬畝,北京市按照每年每畝450元標準,補償“稻改旱”農民收益損失。2007-2008年,連續在張家口市的赤城縣和承德市的豐寧、灤平縣實施“稻改旱”10.3萬畝,2008年的補償標準由每畝450元提高到每畝550元,并增加每畝10元的管理費用。

        3、生態環境補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無論是以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為主的生態補償,還是京冀間合作共建的生態環境補償,都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解決的問題。一是流域生態環境補償缺少法律支撐。有些重要法律法規對生態環境補償的規定不到位或過于原則,如《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國家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建立健全對位于飲用水水源保

        護區區域和江河、湖泊、水庫上游地區的水環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但至今也沒有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二是國家投資的生態建設項目,缺乏部門協調和長效機制。國家對官廳、密云水庫上游區實施的生態補償,主要通過林業、水利、環保等部門實施,不能構成相互協調、相互支撐的補償體系。三是京冀間的合作機制有待完善。由于京冀間生態環境補償還沒有建立責權利統一的長效補償機制,實施的水資源和水環境補償項目達不到預期目標時,難以追究相關者的責任。四是補償方式較為單一。在官廳、密云水庫上游實施的生態補償,主要是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北京市有部分財政支持。這種完全依靠財政補償的方式,沒有全面體現“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

        (三)京冀間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框架

        針對京冀間存在的水資源和水環境問題,海河流域京冀間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框架包括: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省際間水資源利用補償、省際間水環境保護補償(圖1)。

        (四)京冀間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分析

        根據永定河和潮白河流域的特點,在京冀間應重點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水資源利用補償機制和水環境保護補償機制,具體分析如下:

        1、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

        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是按照“誰保護、誰受益”的原則,由國家和北京市政府向密云、官廳水庫水源保護區提供水源涵養、保護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成本和管護費用補償的制度安排。

        (1)補償主體與補償對象。實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補償的責任主體,主要是各級政府。考慮歷史上的多種因素,對官廳、密云水庫水源地保護區的生態補償主體是國家;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北京市政府也應承擔一定的補償責任。由于水源保護區的各項保護措施主要由地方政府組織實施,保護區內各級地方政府應是主要補償對象。

        (2)補償內容和補償標準。①對實施生態工程和水資源保護工程的投入和管護費用的補償。補償標準按生態保護和建設投入成本和管護費用確定。②對由于水源保護的要求,保護區內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造成經濟損失的補償。補償標準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至第五十九條限制產業發展規定,給保護區所造成的機會成本損失。

        (3)補償資金籌集。①通過稅收政策改革籌集補償資金。國家開征水源生態補償附加稅,征收辦法可在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基礎上增加水源生態補償附加稅,建議稅率為5‰,在國家公共支出中專用于生態補償。②用水企業和個人承擔。在水費中增加水源生態保護費項目,建議每立方米征收0.1元。

        (4)建立水源保護區補償機制的必要條件,按《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劃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

        2、京冀間水資源利用補償機制

        北京、河北山水相連,水緣關系極為密切。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水資源利用補償機制。

        (1)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情況一:當河北省通過各項節約用水措施,將節約的水量供給北京時,經雙方協商同意,可參照《取水許可和水資源征收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實行有償轉讓,北京市按供水數量對河北省相關地區支付補償費用。補償主體是北京市政府,補償對象是上游轉讓節約水量的河北省相關地方政府。補償標準由雙方協商確定。情況二:當河北省未按國務院有關水量分配文件中規定的出境水量向下游地區供水時,河北省相關地區應向北京市補償由于減少了供水量造成的經濟損失。補償主體是河北省政府或上游地區相關地方政府,補償對象為北京市政府。具體補償標準可由相關地方政府協商確定。

        (2)補償方式和補償資金籌措。京冀間水資源利用補償,主要通過省、市政府財政轉移支付,也可以由用水戶承擔。

        (3)建立水資源利用補償機制的必要條件。省際間建立水資源利用補償機制前提是以有法律效力的水量分配方案作為依據,2007年國務院批準的《永定河干流水量分配方案》(國函[2007]135號)和國務院批復實施的《21世紀初期(2001-2005年)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中潮白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應是建立京冀間水資源利用補償機制的依據。

        3、京冀間水環境保護補償機制

        京冀間水環境保護補償機制,是按照“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由京冀間政府就水環境保護作出的制度安排。

        (1)補償主體和補償對象。由于上游水質不達標或水污染事故給下游地區造成經濟損失時,河北省相關地區對下游北京市予以必要的經濟補償。如有明確的污染主體,由污染責任主體負責支付經濟補償;如難以區分責任主體時,則由河北省有關地方政府作為補償主體承擔補償責任。補償對象是北京市有關地方政府、企業或個人。省界斷面污染物超標,補償標準可參照“河北子牙河流域水環境污染補償”測算;當上游發生水污染事故給下游地區造成經濟損失時,有關責任主體應根據經濟損失評估報告,與補償對象協商補償額。

        (2)補償方式和補償資金籌集。當上游地區補償主體和下游地區補償對象都是地方政府時,通過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方式進行補償;當上游地區補償主體是企業或個人,下游地區受償對象是地方政府、企業或個人時,按雙方協商的補償數額,直接向補償對象支付補償金。

        (3)建立跨省區水環境保護補償機制的必要條件。一是要明晰省界斷面水體質量標準和保護的法律責任。二是要建立健全流域省界斷面水質監管制度。明確海委水資源保護局在水資源保護方面的監督管理職能,建立河流跨界斷面水量、水質監測、監管制度,定期省界斷面水量、水質信息,為跨界河流水環境保護補償提供依據。

        四、建立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政策建議

        我國流域生態環境補償尚處于探索階段,建議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制定有針對性的生態補償政策,具體建議如下:

        (一)加快生態環境補償立法進程,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建立和有關生態環境補償政策的實施都需要國家或地方立法的剛性約束。雖然我國資源、環境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在一些法律和政策文件中對生態保護和建設補償有所涉及,但多數為原則性規定,難以具體指導實踐。生態環境補償立法已成為當務之急,需要以法律形式明確生態環境補償的原則、補償主體、補償對象、補償范圍、補償方式和補償標準等,以利于消除生態環境補償中存在的主觀性和隨意性的弊端。考慮到生態環境補償工作的急切性和法律出臺需要一定的程序,建議先以國務院名義下發關于開展生態環境補償工作的指導性意見,明確生態環境補償對于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地區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以及需要加快開展生態環境補償的領域和地區。在指導意見的基礎上,通過實踐經驗總結,力爭早日出臺《生態環境補償管理條例》。就流域而言,在《流域法》出臺之前,先制定《流域生態環境補償辦法》。與此同時,抓緊研究制定在產權明晰的前提下如何進行排污權和水資源使用權交

        易的法律規定,促進生態環境補償市場化。

        (二)完善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財政政策

        在現階段,應發揮財政政策在生態環境補償中的重要作用。

        (1)將生態保護的發展機會成本作為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的因素。在中央和省級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中,對重要生態功能區和大江大河源頭因保護生態環境而造成的財政減收,作為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分配的一個因素考慮。

        (2)建立不同層次的生態環境補償專項資金。政府是生態環境補償的重要主體,對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建立負主要責任,但政府可使用的資金有限,而生態環境補償對資金的需求量又很大。因此,需要建立不同層次的生態環境補償專項資金,保證生態環境補償工作的正常進行。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國家、省、地、縣分別從各自財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以及從征收的水資源費、排污費和水費中提取部分資金,作為生態環境補償專項資金,由本級財政設立專戶管理。國家生態環境補償專項資金,用于跨省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大江大河源頭區、國家級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和建設補償。省級生態環境補償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對所轄區內跨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省級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和建設補償,以及對上游地區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補償。地市級生態環境補償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對所轄區內跨縣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市級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補償,以及對市域上游地區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補償。縣級生態環境補償專項資金,主要用于對所轄區內跨鄉鎮飲用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補償,以及對縣域上游地區水資源和水環境保護補償。逐步建立生態環境補償專項資金績效考核評價、審計和相應的獎懲制度,使其更好地發揮激勵和引導作用。

        (三)構建流域生態環境補償協商合作機制

        建立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不僅是一種利益協調機制,更需要一個利益協調平臺,讓利益相關者平等協商。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等七大流域均有流域水資源保護管理機構,可以作為建立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協調機構,組織流域內水資源補償、水環境補償等事宜的協商和談判。加強流域上下游區域經濟合作,扶持上中游地區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鼓勵下游受益區企業到上游區發展環保事業等。

        (四)積極推進市場化流域生態環境補償

        在保護方和受益方明確的前提下,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流域生態環境補償中的重要作用。水資源使用權轉讓和排污權交易是流域生態環境補償市場化的重要手段。在水量分配明晰、排污權初次分配有償使用的基礎上,加快建立流域水資源使用權轉讓和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制度,逐步形成上下游間水資源有償使用市場轉換和排污權交易機制,通過市場調節和政府引導使水資源合理配置、水環境有效保護。

        參考文獻:

        ①中國生態補償機制與政策研究課題組:《中國生態補償機制與政策研究》,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②萬本太等:《走向實踐的生態補償》,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③張詢書:《試論政府主導型流域生態環境補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廣州環境科學》2008年第2期。

        ④周映華:《流域生態環境補償的困境與出路》,《公共管理學報》2008年第2期。

        ⑤張郁:《我國跨流域調水工程中的生態補償問題》,《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

        ⑥陳兆開等:《流域水資源生態補償問題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年第3期。

        ⑦張炳淳:《生態補償機制的法律分析》,《河北學刊》2008年第1期。

        ⑧李文國等:《生態補償機制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及中國的研究現狀》,《渤海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⑨王偉中:《我國全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政策建議》,《經濟觀察》2008年第6期。

        ⑩宋秀清:《論京津與承德灤、潮河流域生態與水資源補償機制的建立》,《河北水利》2006年第5期。

        (11)王青云:《關于我國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思考》,《宏觀經濟研究》2008年第7期。

        (12)河北省水利廳:《關于建立張承地區水資源與生態補償機制問題的匯報提綱》,2008年9月。

        (13)周大杰等:《流域水資源管理中的生態補償問題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14)李克國:《對生態補償政策的幾點思考》,《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15)李磊:《我國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探討》,《軟科學》2007年第3期。

        (16)楊道波:《流域生態環境補償法律問題研究》,《環境科學與技術》2006年第9期。

        第9篇:水庫保護區條例范文

        關鍵詞:水利;資源

        一、概況

        朱莊水庫位于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汾陽滏陽河支流沙河上的一座以防洪、農業灌溉、城市供水、發電、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控制流域面積1220km2,總庫容4.162億m3工程等級為大II級,為河北省七大水庫之一,是邢臺市最大的水庫,壩總長544m,壩高95m,其中河床以上高65m,是華北第一高壩。大壩有六孔泄洪洞,每孔泄洪洞有一座高14m、寬12m的重達24t的鋼制閘門,汛期可泄洪1800個流量。水庫整個水面長達20km,寬1000~3000m,水深10~50m,湖水常年清澈,水質優于國家II類標準,是邢臺市生活用水備用水源保護區。

        二、豐富的資源優勢

        (一)水資源

        朱莊水庫水源豐富: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220km2,總庫容4.162億m2;水質優良:水庫管理處2006年至今關閉了上游流域內所有的采礦業,養殖業,有污染水源的相關工廠,取締了一切非法取土采沙活動,目前水質達國家2級飲用水標準;儲水量大:水庫每年除滿足邢臺市工農業供水需求外,正常蓄水在1.5~2.0億m2。

        (二)魚資源

        朱莊水庫有水面24000畝,水最深達50米。水質良好,非常適應各種魚類生長。水產品年產量都在30萬kg以上。魚種類以花白鰱、鯉、鯽、草、鯰、蝦、池沼公、銀魚等幾十個品種。水庫中的魚類生長全部在原生態環境下依靠天然食物,不投放任何飼料。因此,各種魚類色澤鮮艷,肉質細嫩,口感滑嫩,營養豐富,尤其是水庫產的池沼公、銀魚,更是遠近知名,遠銷京、津、魯地區。

        (三)土地資源

        朱莊水庫征地高程為255.0m,淹沒耕地6001畝,移民高程為261.5m,遷移人口6327人。在高程為262m淹沒線以下,經過水庫管理處的多年植樹、養護,庫區內的土地土質肥沃,青草遍地,無污染、無噪音、無閑雜建筑,交通便利。這些土地位置優越,環境適宜,有非常大的開發利用價值。

        三、主要做法

        (一)立足水資源優勢,開發生態旅游資源

        朱莊水庫作為邢臺市城市供水的備用水源地,關系到工農業和全市經濟發展的大局。所以必須做好,一要供好水:加強水庫水資源統一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切實保障邢臺市工業發展、農業灌溉、居民用水需求。二要保好水:朱莊水庫作為二級飲用水保護區,要嚴格按照水資源保護管理辦法,加強對水源地環境安全的防控。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群眾對水源地保護的認識和法律意識,堅持對庫區及庫面環境的巡查,加強對水源水質進行監測,加大水源地保護工作力度。三用好水:牢固樹立水資源是生活資源、命脈資源、稀缺資源、戰略資源的觀念,發揮水利效益,搞好綜合利用。

        朱莊水庫距邢臺市區35km,這里遠離市區,無污染,空氣新鮮,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資源兼備,山、水、林、農、古跡傳說等一應俱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都市人向往自然,向往空氣清新、環境幽雅的心情日趨迫切,對旅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回歸自然是現代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朱莊水庫休閑旅游正好適應人們的這種心理需求。憑借區位優勢,以秀麗的自然山水生態景觀為依托、水源保護地生態旅游為主題、休閑觀光為突破口、政府主導和市場動作為原則,對朱莊水庫水利風景區生態旅游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分期建設、滾動發展,加快景區資源的開發和景區建設,使本風景區發展成為以生態旅游、休閑旅游為主要功能的水利風景區,實現風景區生態旅游帶動經濟,生態旅游促進生態保護和庫區發展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提高水利風景區的社會認可,擴大影響,給水庫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利用宜養優勢,發展漁業資源

        朱莊水庫是邢臺市飲用水備用水源地,水庫依據國家水產養殖政策,依靠國家支持,每年向水庫投放一定比例種類魚苗,用于水生態平衡保護,魚類生長依靠的是自然生長,是純天然水產品,是無公害農產品。朱莊水庫魚作為純天然水產品,在周邊地區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實施品牌戰略,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市場經濟,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水產品屬于鮮活產品,不易長距離運輸,可探索水產品深加工,實行產業化經營,實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設立專賣店,掛牌銷售,不斷提升朱莊水庫魚的品牌效應。作為水產品養殖基地,只有靠優良魚種、大規模投入魚苗,實現產量化、名優化、特色化,從而增強品牌效益,提高經濟效益。

        (三)利用土地資源,促進招商引資工作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 一级似看大片中文字母 | 日韩中文无线码在线视频观看 | 午夜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TV国产精品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