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秋興八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浪卷紛紛葉,檣沖澹澹煙。去心還自喜,廬岳倚青天。
蘆葦深花里,漁歌一曲長。人心雖憶越,帆態似浮湘。
石獺銜魚白,汀茅浸浪黃。等閑千萬里,道在亦無妨。
島上離家化,茅茨竹戶開。黃桑雙鵲喜,白日有誰來。
擔浪澆秋芋,緣灘取凈苔。回頭深自愧,舊業本蒿萊。
匡阜層層翠,修江疊疊波。從來未曾到,此去復如何。
水廟寒鴉集,沙村夕照多。誰如垂釣者,孤坐鬢皤皤。
晚泊蒼茫浦,風微浪亦粗。估喧如亥合,檣密似林枯。
地峻湖無,潮寒蚌有珠。東西無定所,何用問前途。
島香思賈島,江碧憶清江。囊橐誰相似,饞慵世少雙。
鼉驚入窟月,燒到系船樁。謾有歸鄉夢,前頭是楚邦。
南北雖無適,東西亦似萍。霞根生石片,象跡壞沙汀。
莽莽蒹葭赤,微微蜃蛤腥。因思范蠡輩,未免亦飄零。
全球十大強國: 1、美國
2、中國
3、俄羅斯
4、日本
5、英國
6、法國
7、德國
8、印度
9、巴西
10、意大利
1、美國 詳細介紹:世界上最強的國家目前依舊是美國,其GDP長期穩居世界首位,有著極其強悍的工業實力,以及完善的經濟體系,在金融方面的影響力也是足以撼動全世界。除此之外,美國在軍事方面的能力也是很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毋庸置疑。
2、中國 詳細介紹:雖然中國目前依舊是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但是我們國家整體的經濟、軍事以及國際話語權和政治影響力等各個方面,在國際上是有著很強的實力的,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貿易國以及世界第二經濟體,在多個方面是領先于全球。
3、俄羅斯 詳細介紹: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地位不用多說,而且擁有油氣資源儲量也位居世界前三,其出口量對于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力也極大,也是足以撼動國際能源市場,但在經濟方面就沒有過大的優勢了,但是整體的實力在國際上是很強且具有話語權的。
4、日本 詳細介紹: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工業和科技實力都是非常全面和發達的,科學界也是連續18年榮獲諾貝爾獎項,在國際貿易方面,規模也相當的巨大。
5、英國 詳細介紹:雖然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已經不再,但如今的英國依舊是世界主要強國之一,GDP位居世界前列,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金融和工業實力均十分強勁,在軍事上英國同樣在全球較為領先。
6、法國 詳細介紹:法國的2017年GDP在全世界排名第六,在核電、能源、航空、鐵路、汽車等很多領域的技術實力都是全球翹楚,而法國軍事實力也同樣強悍,維持著一支規模和技術實力都相當領先的軍隊,擁有除美國之外唯一一艘核動力航母。
7、德國 詳細介紹:德國稱得上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GDP常年排在世界第四和歐洲第一,精密加工和機械制造的名聲響徹全球,德國的工匠精神也是令人欽佩的。
8、印度 詳細介紹:印度的發展水平雖低,但其實實力也是可以的,GDP一度超越了法國,并且有著極大的人口優勢,現在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是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其服務業尤其是軟件制造業在全球都頗有名望。
9、巴西 詳細介紹:巴西算是是世界新興大國之一,曾經GDP最高達到了世界第六,在體量和實力都是南美洲的翹楚。但是目前巴西陷入了經濟困境,而這與過度依賴資源出口有關,導致產業結構失衡,所以在榜單排名中僅列在第九名,但整體的實力依舊是不容小覷的。
杜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
香稻啄馀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前言】
《秋興八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時創作的以遙望長安為主題的組詩,是杜詩七律的代表作。第八首表現了詩人當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游的詩意豪情。
【注釋】
1、昆吾:漢武帝上林苑地名,在今陜西藍田縣西。《漢書·揚雄傳》:“武帝廣開上林,東南至宜春、鼎湖、昆吾。”御宿:即御宿川,又稱樊川,在今陜西西安市長安區杜曲至韋曲一帶。《三輔黃圖》卷四:“御宿苑,在長安城南御宿川中。漢武帝為離宮別院,禁御人不得入。往來游觀,止宿其中,故曰御宿。”逶迤:道路曲折的樣子。
2、紫閣峰:終南山峰名,在今陜西戶縣東南。陰:山之北、水之南,稱陰。渼(měi)陂(bēi):水名,在今陜西戶縣西,唐時風景名勝之地。陂,池塘湖泊。紫閣峰在渼陂之南,陂中可以看到紫閣峰秀美的倒影。
3、香稻啄馀鸚鵡粒:即使是剩下的香稻粒,也是鸚鵡吃剩下的。此句為倒裝語序。
4、碧梧:即使碧梧枝老,也是鳳凰所棲。同上句一樣,是倒裝語序。此二句寫渼陂物產之美,其中滿是珍禽異樹。
5、拾翠:拾取翠鳥的羽毛。相問:贈送禮物,以示情意。《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6、仙侶:指春游之伴侶,“仙”字形容其美好。晚更移:指天色已晚,尚要移船他處,以盡游賞之興。
7、彩筆:五彩之筆,喻指華美艷麗的文筆。《南史·江淹傳》:“又嘗宿于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干氣象:喻指自己曾于天寶十載上《三大禮》賦,得唐玄宗贊賞。
8、白頭:指年老。望:望京華。
【翻譯】
從長安到渼陂,途徑昆吾和御宿,紫閣峰在終南山上閃耀。我想念一路的香稻和碧梧,在豐收的季節吸引著鸚鵡與鳳凰……等到春天,曼妙的仕女們還會采摘花草相互贈送,伙伴們在暮晚時分仍要移棹出發,不愿歸返。昔日,我可以憑借詞語鑿穿時代的黑井,痛飲山河甘洌,而今卻只能在回憶中圍攏水源,撫摸它岑寂的微光。
【賞析】
縱觀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迷茫與黑暗中給了自己一縷陽光、一線希望,最終為我們留下豐厚的精神寶藏。
杜甫的人生如他的詩一般沉郁頓挫,看著唐朝從興盛走向沒落的他,卻始終給自己一縷陽光,對國家抱有一線希望。他對國家始終懷著誠摯的愛,縱然皇帝并不看重他,但他的人生依舊大放光彩,他的寶貴人格也流芳千古。試想,倘若杜甫在安史之亂后對國家灰心,對自己失望,人生就此陷入一片黑暗,那我們今天還能有幸吟詠《秋興八首》么?還能為“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樣的人格所傾倒么?還能擁有這樣一位詩圣么?他給了自己一縷陽光,也給了后人一座無法撼動的豐碑。
杜甫在昏暗的社會背景下能給自己一縷陽光,時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在災難中給自己一線希望。
還記得在地震后漆黑的廢墟下,給自己嗷嗷待哺的嬰兒留下一條短信的媽媽么?她的愛是超越時空的愛。她不僅給了自己一縷陽光,還把這縷陽光通過短信傳遞給了她的孩子,更傳遞給了每一個在災難后體味失去親人家園之痛的人。災難不是最可怕的,因為我們能給自己一縷陽光,這陽光里有濃郁的親情,有飽滿的信心,有光明的希望!這是人類最可貴的精神財富。
《浮士德》中有這樣一句話:“善良的人在追求中縱然迷茫,也終將意識到有一條正途。”我想這正是因為他們心中總有一縷陽光,這縷陽光讓梵高找到向日葵中那明艷金黃的心,站在畫壇的塔尖;這縷陽光讓帕爾曼戰勝殘疾之苦,成為現代小提琴家中無可比擬的太陽;這縷陽光讓無數經歷災難的人們重振信心,重建家園。
無論個人的坎坷,還是社會的災難,都不能將我們打敗。只要我們能給自己一縷陽光,一線希望,我們就能找到那屬于自己的山水風光。
點評:
這篇文章值得稱道的地方有二。
其一,能準確理解文題中“陽光”的比喻義,并能結合文中援引的事例作深入的闡發。于是,我們看到了杜甫身處逆境而始終對現實懷抱一線希望;看到了人們在特大地震中雖遭遇滅頂之災,而對未來的信念卻依然不倒。
2.別有幽愁暗恨生,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其葉沃若。(《詩經?氓》)
4.樓船夜雪瓜洲渡,______。(陸游《書憤》)
5.______,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______!(李清照《聲聲慢》)
6.夫夷以近,______;險以遠,______。(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7.鳥雀呼晴,______。(周邦彥《蘇幕遮》)
8.______,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9.歲暮陰陽催短景,______。(杜甫《閣夜》)
10.纖纖作細步,______。(《孔雀東南飛》)
11.采之欲遺誰?______。(《涉江采芙蓉》)
12.山不厭高,______。______,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13.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______,______。(陶淵明《歸園田居》)
14.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15.積土成山,風雨興焉;______,______;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______,______。騏驥一躍,不能十步;______,______。(荀子《勸學》)
16.______,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17.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李白《蜀道難》)
18.______,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興八首》)
19.歌臺暖響,______;______,風雨凄凄。(杜牧《阿房宮賦》)
20.莫聽穿林打葉聲,______。(蘇軾《定風波》)
21.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______?(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22.薄霧濃云愁永晝,______。(李清照《醉花陰》)
23.______,知來者之可追。(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4.心非木石豈無感?______。(鮑照《擬行路難》)
25.______,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26.______,______,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軾《赤壁賦》)
27.出師一表真名世,______!(陸游《書憤》)
28.山寺鐘鳴晝已昏,______。(孟浩然《夜歸鹿門歌》)
29.______,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30.湖月照我影,______。(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31.戎馬關山北,______。(杜甫《登岳陽樓》)
3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屈原《離騷》)
33.______,開國何茫然!(李白《蜀道難》)
34.臥龍躍馬終黃土,______。(杜甫《閣夜》)
35.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______。(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6.______,可以卒千年;______,便作旦夕間。(《孔雀東南飛》)
37.云青青兮欲雨,______。(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38.水面清圓,______。(周邦彥《蘇幕遮》)
39.______,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40.風急天高猿嘯哀,______。(杜甫《登高》)
41.夫禍患常積于忽微,______。(歐陽修《伶官傳序》)
42.事不目見耳聞,______,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43.鷹擊長空,______,______。悵寥廓,______,______?(《沁園春?長沙》)
44.迢迢牽牛星,______。(《古詩十九首》)
45.少壯不努力,______。(《長歌行》)
46.駕一葉之扁舟,______。(蘇軾《赤壁賦》)
47.鍥而舍之,______;鍥而不舍,______。(荀子《勸學》)
48.______,乾坤日月浮。(杜甫《登岳陽樓》)
49.同是天涯淪落人,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0.今宵酒醒何處?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鈴》)
51.舞榭歌臺,______。(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2.一種相思,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53.煢煢孑立,______。(李密《陳情表》)
54.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閣序》)
55.花徑不曾緣客掃,______。(杜甫《客至》)
56.兩情若是久長時,______!(秦觀《鵲橋仙》)
57.亂石穿空,______,__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58.______,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______。(李煜《虞美人》)
59.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______,______。(杜甫《兵車行》)
60.千呼萬喚始出來,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61.嗚呼!______,非秦也;______,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宮賦》)
62.縱使相逢應不識,______,______。(蘇軾《江城子》)
63.憑誰問:______,______?(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64.______,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65.______,______。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甫《登高》)
66.老當益壯,______?窮且益堅,______。(王勃《滕王閣序》)
67.______,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68.______,石破天驚逗秋雨。(李賀《李憑箜篌引》)
69.______,______。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
70.于是廢先王之道,______,以愚黔首;______,殺豪杰;______,聚之咸陽,______,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賈誼《過秦論》)
71.山圍故國周遭在,______。______,______。(劉禹錫《石頭城》)
7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______,______,______。推此志也,______。(司馬遷《屈原列傳》)
73.北海雖賒,______;東隅已逝,______。(王勃《滕王閣序》)
74.______,最難將息。(李清照《聲聲慢》)
75.學而不思則罔,______。(《論語》)
76.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羨乎!(蘇軾《赤壁賦》)
77.______,塞上風云接地陰。(杜甫《秋興八首》)
78.映階碧草自春色,______。(杜甫《蜀相》)
79.______,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80.昆山玉碎鳳凰叫,______。(李賀《李憑箜篌引》)
81.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屈原《離騷》)
82.身無彩鳳雙飛翼,______。(李商隱《無題》)
83.______,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84.此地有崇山峻嶺,______,又有______,映帶左右。(王羲之《蘭亭集序》)
1、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蜀相》
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四首(其三)》
3、映階碧草自春*,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
4、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絕句二首(其一)》
5、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秋興八首》
6、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
7、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閣夜》
8、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9、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0、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客至》
11、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2、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13、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詠懷古跡五首》
14、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贈衛八處士》
15、萬里盡征戍,烽火被岡巒。——《垂老別》
16、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夢李白二首》
17、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兵車行》
18、昔聞洞庭湖,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陽樓》
19、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春日憶李白》
20、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四)》
22、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兵車行》
23、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懷》
24、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5、朱門九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2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
27、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曲江對雨》
28、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登高》
2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30、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3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3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33、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34、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
35、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36、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天末懷李白》
3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38、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曲江二首》
39、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江村》
40、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少須好顏色,多漫枝條剩。——《麗春》
41、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戲為六絕句》
42、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
44、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45、挽弓當挽強,用劍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46、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
47、桃花細逐揚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曲江對酒》
48、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贈化卿》
49、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絕句》
50、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夜喜雨》()
51、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52、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詠懷古跡五首》
5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
54、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
55、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春水》
56、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佳人》
57、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閣夜》
58、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夢李白二首》
《大學語文》是傳授語文基礎知識和提高寫作能力、文學閱讀欣賞能力的一門綜合性文化基礎課。要求學生在專科階段所學《大學語文》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文化素養,為學好高等教育各類專業課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實的基礎。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專升本語文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專升本語文知識歸納11、提倡“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唐代詩人是:白居易
2、先秦諸子散文主要以(議論)為主.
3、提出“不平則鳴”的是:韓愈
4、范增這一人物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5、開創我國文學中“悲秋”主題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辯》
6、《劍南詩稿》是陸游的作品集.
7、《一個和八個》的作者是郭小川
8、《道德經》屬于道家的作品.
9、《王貴與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0、被后世尊為“亞圣”的是:孟子
11、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屬于:志人小說
12、我國古代第一部斷代史為:漢書
13、與孟浩然同屬一派的詩人是:王維
14、“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將進酒》
15、明清傳奇是:戲曲
16、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文言短篇小說集為:聊齋志異
17、岑參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
18、寫李楊愛情的詩作是:《長恨歌》
19、《詩經》中的《風》:量大,多為民歌
20、舒婷《致橡樹》的主題是:愛情
專升本語文知識歸納2詩歌發展線索:
《詩經》《離騷》——三曹、七子、七賢——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散曲——清末龔自珍
《詩經》:現實主義源頭,國風。詩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賦、比在中國詩歌中很常見,唯獨“興”是《詩經》特有的。
興:欲言此物,先引他物。《關雎》《蒹葭》
三曹、建安七子——建安文學的代表,“建安風骨”,慷慨悲涼。
竹林七賢——正始文學的代表,嵇康、阮籍。
龔自珍:晚清最后一個大詩人。《己亥雜詩》,浪漫主義,305篇,最后一部詩集。
散文發展線索:
先秦散文——南北朝駢文——唐代古文運動——宋代詩文的革新運動(歐陽修)——清桐城派
唐宋家(唐2宋6,散文著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清中葉桐城派:強調“義法”,方苞、姚鼐、劉大櫆
(古典)小說發展線索:
萌芽:先秦神話雛形: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成熟:唐傳奇發展:宋話本再發展:明擬話本頂峰:明清長篇章回
古體詩\近體詩:
1.唐代之前所有詩歌均為古體詩。
2.唐代開始,在詩歌字數、句數、平仄、押韻、對偶等諸多方面作出了嚴格規定。
符合這些規定的看作是近體詩(格律詩:絕句、律詩);不符合這些規定的仍然視作古體詩(古風)。
現當代文學1919-至今:
與現代文學
(1915)是現代文學(1919-1949)的背景。兩面旗幟:民主與科學1919-1937啟蒙階段:反封建1937-1949救亡階段:反帝
“現代文學六主將”:
魯迅:領軍人物。
A《吶喊》《彷徨》小說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往事的回憶);《野草》散文詩集
B作品評價:雜文是“投槍與匕首的組合”,批判力度強。
C《狂人日記》——現代文學開山之作;《祝福》:祥林嫂,表現封建制度對女性的摧殘(《故鄉》表現人與人的隔膜;《社戲》表現孩提時代的童趣);《傷逝》:涓生、子君,唯一一部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
郭沫若:歷史劇《屈原》(《王昭君》;《關漢卿》);新詩詩集《女神》(浪漫主義)。
:《文學改良芻議》(8條意見,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
茅盾:
1《子夜》書名由來(自然界23時-次日凌晨1時是最黑暗的時刻,“子夜”象征暗示當時的中國是最黑暗的時刻)。
2《林家鋪子》(反映民族資產階級的困境)
巴金:巴金的逝世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五四時代)“愛情”“激流”;《家》:覺慧是巴金本人寫照。《隨想錄》(回憶錄):反思。
沈從文:中篇小說《邊城》、散文集《湘西(行)散記》。“詩與散文的組合。”冷靜、客觀、深情的文字。
專升本語文知識歸納3古代散文
語錄體:《論語》(《論語十則》)
紀傳體:《史記》(通史)
史傳:《張中丞傳后敘》(敘事散文)
書信體: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史論體: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游記體: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
古代詩歌
1、古體詩
四言古詩(《詩經》體):《詩經》的《氓》(棄婦詩、敘事詩)、《關雎》、《兼葭》(愛情詩);
五言古詩:陶淵明《飲酒》、《歸園田居》(田園詩);
七言古詩: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樂府古題、愛情詩)、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樂府舊題);雜言詩:屈原《漁父》、王粲《登樓賦》(借景抒情詩)、李白《行路難》(樂府舊題詩);楚辭體:屈原《離騷》、《國殤》;
樂府詩: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古題樂府(《行路難》、《春江花月夜》、王昌齡《出塞》)——新樂府(《游子吟》(五言古詩);歌行體: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悵恨歌》、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樂府舊題)、李白《行路難》
2、格律詩
(1)絕句(四句一首)
五絕:李白《靜夜思》
七絕: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樂府古題)、張繼《楓橋夜泊》李白《望天門山》、王維《送元二使安西》(送別詩)
(2) 律詩(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
五律:王維《山居秋暝》(山水田園詩)
七律:杜甫《登高》、《秋興八首》;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愛情詩)、《錦瑟》;陸游《書憤》(愛國詩)
3、歌行體
王昌齡《從軍行》(七絕、邊塞詩)、;曹操《短歌行》(四言詩);
陸游《金錯刀行》(愛國詩);白居易《長恨歌》、《琵琶行》;
古往今來,歌詠人生的詩詞真是太多了,但大多帶有悲觀色彩,及時行樂的一面。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便是很典型的。全詩只四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愈是“念天地之悠悠”,便愈是“感人生之短暫”,前瞻后顧,孤獨悲涼,再加上人生坎坷,處處失意,便不免“愴然而涕下”了。這里有說“人生易老天難老”且不是悲觀面對,而是告誡我們大自然的規律不容回避,應該珍惜生命,造福人類。雖然古今詩人們看到的是同樣的客觀存在,是同樣的有限與無限的聯結,但是經無產階級革命家這么一說,便沒有悲觀的味了。這就是和其他詩人在世界觀上的不同之處。
這首詞的核心句子,或者說最足以代表這首詞的精神的,便是那句“戰地黃花分外香”了。這是對革命戰爭的由衷贊美。誰都知道,戰爭是伴隨著犧牲和災難的。尤其處在第一線作戰的人,隨時隨地都有犧牲的可能。如果一是對革命戰爭具有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如果一是把戰爭看作是一種幸福,一種愉快,他就不會對“戰地黃花”有一種“分外香”的感覺了。這如同當年馬克思回答他女兒的話。女兒問他:“你的幸福是什么?”馬克思只回答她兩個字:“斗爭。”這就是說,為全人類的幸福而斗爭,才是他最大的幸福。可見,與馬克思的人生態度多么一致。
這樣的世界觀,帶給他的是革命的樂觀情緒。這在的詩詞中,不止一處可以看到。如《大柏地》:“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也是一例。村壁上留下一些彈痕,按常理說有什么好看的呵?但是在偉大的革命家筆下就是與常人不同。那些彈洞村壁,在斜陽、彩虹如帶的映照下,就顯得與眾不同了。
這是詞的上半闋。
2、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唐〕韓愈《師說》。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4、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朱舜水集·勸興》。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6、疾學在于尊師。 ——《各氏春秋·勸學》。
7、師以質疑,友以折疑。師友者,學問之資也。 ——(清)李惺《西漚外集·冰言補》。
8、無論哪里,原則的基礎就是傳統。——美國
9、傳統是巨大的阻力,是歷史的惰力。但是,它是消極的,因此一定要被摧毀。——恩格斯
10、學至乎沒而后止。——《荀子·勸學》
10、學習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12、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14、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15、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 ——《呂氏春秋》卷四《尊師》。
16、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17、貧而無謅,富而無驕。——子貢
18、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9、這種落于俗套的高貴和風雅是再平庸低劣不過的。——雨果
20、若要好,問三老。 ——唐海《中山狼》第三出
21、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22、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23、人不可以不就師矣。 ——王符《潛夫論·贊學》
24、師哉!師哉!桐子之命也。 ——楊雄《法言·學行》
24、師友貴隆親,古學當自反。——(宋)劉過《湖學別蘇召叟》
2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26、師道立則善人多。——《海瑞集·贈陳元山任古田司訓序》。
27、古之學者必有師。 ——韓愈《韓昌黎集·師說》。
28、最革命者,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最古老的傳統的人。——羅曼·羅蘭
29、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進學解》
30、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162.圣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30、不師者,廢學之漸也。 ——《呂衡州文集·與族兄皋請學春秋書》。
3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
32、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33、假如傳統或“世代相傳”的意義僅是盲目地或一絲不茍地因循前人的風格,那么傳統就一無可取。——艾略特
34、君子隆師而親友。 ——《荀子·修身篇》。
35、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孟子
36、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37、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茍子》。
38、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
3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增廣賢文》
40、師者,人之模范也。——楊雄《法言·學行》。
41、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佚名
42、古老的種子,沱生命的胚芽蘊藏于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的土壤里播種。——泰戈爾
43、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44、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身而反損其衣食也。 ——(清)王卓《今世說》
45、讓一得百,爭十失九。——馬克
4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4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48、謙遜是美德的色彩。——提奧格尼斯
4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50、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禮記·學記》
51、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學。 ——出自(漢)韓嬰《韓詞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