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食品工業規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存在的問題
1.缺乏人才規劃。事業單位長期以來缺乏對人力資源的規劃,對內不了解事業單位每個崗位實際需求的人數,更是不能合理預估未來人員的需求情況,從而也不能保證未來人才的供給與人才的需求相匹配。由于缺乏對人才崗位的規劃,許多招聘進來的人才專業與實際分配的工作不相匹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將人員招聘進事業單位后沒有合適的崗位,完全不考慮人才本身所學的專業,盲目將人員安排到基層進行鍛煉,打消了人員對于工作的激情和創造性,最終使得招聘進來的人員辭職,造成人員流失,增加事業單位的招聘成本。2.崗位設置不合理。自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以來,全國各省、市及廣大事業單位認真貫徹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建立了因事設崗、按崗聘用、以崗定薪、合同管理的用人機制,促進了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但是,近年來,隨著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例如國家不斷對事業單位進行整合,精簡機構,許多事業單位被合并或是撤銷,使得許多事業單位對于招聘的崗位沒有決定權,因此在崗位設置上也缺乏對實際情況的了解,崗位設置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調整、細化和完善,這就導致事業單位招考的崗位設置不合理,既不能提升事業單位的運行效率,也不能滿足招聘人員本身的工作需求。3.人才能力與崗位不匹配。事業單位除了缺乏對人才的規劃,其崗位的設置也缺乏科學性,不能根據目前市場上的人才進行能力分析和需求分析,導致人員與崗位不匹配。在實際事業單位的運行過程當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一是事業單位由于不能合理分析崗位需求,某些普通崗位也招聘學歷較高的人才如碩士、博士等,但是實際崗位工作比較基礎,學士學位畢業的人才就能做好的一些工作,讓碩士或是博士去做,是對優秀人才的浪費,一些人才由于不能在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價值紛紛辭職,事業單位不得不再次招聘,增加招聘成本。二是有些關鍵重要的崗位招聘進來的一些人才是本科或是缺乏工作經驗的人才,使得人才難以完成工作,事業單位整體運行效率降低。事業單位沒能實時了解目前高等院校培養人才的能力,更沒有對自身的崗位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造成了人才和崗位不匹配,資源浪費。三是人才隊伍建設不盡合理。近年來,部分民生事業單位業務發展迅速,各項工作服務量逐年遞增,年收入呈現大幅度增長,但是由于編制總量的控制,甚至精簡部分事業單位的編制數量,導致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并未得到增加,反而不斷減少,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結構也不盡合理,工作人員負荷較大,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培訓跟不上,亦無法按新時代事業單位改革的要求轉變模式,因此造成人才隊伍建設不合理,導致能力與崗位不匹配。4.崗位說明書不明確。事業單位的工作內容和運作流程不夠透明,使得報考人員想要在報考前了解事業單位的工作內容和崗位職責只能通過崗位說明書,但是目前崗位說明書的編寫太過泛泛,讓應聘者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道事業單位的某些崗位具體是做什么工作的,缺乏對一些具體工作的說明,對于有些工作內容的描述過于高深,使得報考人員望而卻步?;蚴怯械膷徫粚嶋H只需要基礎的工作人員卻在崗位說明書中描述的過于嚴苛,造成報考人員對于崗位認識有偏差。
二、推進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規范化建議
1.逐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事業單位要主動推進自身人事制度的改革,主動解決目前單位當中存在辦事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和人員冗雜的問題。一直以來,人員冗雜和辦事效率低下都是我國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等發展的絆腳石,與其坐等國家頒布各項政策被迫改革,不如自己先從制度上進行創新與改革,具體可以參考改革做得比較好的其他事業單位的做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創新與改革,使得我國事業單位的發展能夠匹配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例如醫院和學校等事業單位,可以參考國際市場上運行較好的醫院或是學校的招聘制度和流程完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或是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的醫療或是教育機構的崗位設置和招聘流程以及薪資待遇情況,調整本單位公開招聘的流程,為單位吸引到更多優秀的醫生和教師。2.加強對人才需求的規劃。政府等主管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下放事業單位自主招聘的權利,讓事業單位能夠根據用人的實際需求制定招聘崗位,選擇本單位實際需要的人才。同時事業單位要進行長期和短期的人力資源規劃,進行崗位需求分析,還要及時了解市場上現在的人才的綜合能力,根據市場上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動態的崗位和招聘人數調整。深入到各個工作崗位當中,與目前在職的工作人員了解目前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充分了解目前本單位什么崗位還缺乏什么樣的人才,配合工作經驗較為豐富的工作人員制定出詳盡科學的人才需求規劃以及人才培養方案,還要根據本單位的變化及時靈活地調整人才需求方案。同時盡可能將公開招聘的時間確定在七月份前后,能夠在應屆生求職季集中進行求職的時候招聘到優秀的人才。3.重新修訂崗位說明書。事業單位還要根據崗位運營的實際情況修訂崗位說明書。在崗位說明書修訂的過程中,盡量刪除一些比較泛泛的描述,多增加一些崗位職責的具體內容的闡述,以及所招聘崗位需要的是哪方面的人才,需要哪些專業能力或需要學習哪些專業技能,描述得越具體越詳細越好,減少“學習能力強”這樣比較概括性的描述,應該具體強調出對于哪方面的要求,比如說要求對“計算機技術”的學習能力強等。最好是能夠對崗位未來的晉升空間和職業規劃進行簡要的描述,要讓招聘者充分了解崗職責和具體的工作內容,合理評估自身的能力進行報考。4.加強對應聘者的崗位選擇指導。許多應聘者在報考事業單位時,對于其自身所報名的崗位和單位根本不了解,只是一味地從眾,周圍的人都報考事業單位自己也報名,根本沒有想過自己報考的崗位是否適合自己的專業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更有的應聘者只是單純地覺得事業單位工作輕松穩定,就業觀還存在想吃“鐵飯碗”的思想,這樣使得事業單位招聘進來的人工作沒有激情并且效率低下,也不利于單位的整體發展。為此不僅學校要對學生就業做好指導工作,事業單位本身也要做好應聘者的崗位指導。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為應聘者進行在線崗位咨詢,充分解答應聘者在崗位選擇上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同時還可以根據應聘者所學的專業以及特長進行報考指導,為應聘者在選擇崗位時提供一份有價值的參考。
三、結語
【關鍵詞】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食品工業 思路 對策
食品工業是朝陽產業、民生產業和世界第一大產業,同時也是河南省和鄭州市的支柱產業、品牌產業和優勢產業。河南省以從食品工業大省向食品工業強省跨越以及從“中國糧倉”向“國人廚房”和“世界餐桌”跨越為目標,鄭州市則致力于打造食品工業強市和全國重要的食品工業基地。而作為河南省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規劃發展目標是打造河南省食品工業重點集聚區和中部地區有重要影響的食品工業園區。因此,為實現上述發展目標,鄭州市政府必須深入分析開發區食品工業的現狀和問題,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加強具體保障措施的研究。
一、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食品工業發展現狀
1、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現狀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河南省鄭州市東南部,成立于1993年,2000年2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目前河南省唯一的一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開發區原規劃面積12.49平方公里,經過三次擴充,當前規劃控制范圍為鄭州市的隴海鐵路以南、機場高速以東、鄭民高速以北、萬三公路以西,規劃控制面積達到137平方公里,區內常住人口、產業工人及從業人員10萬余人。開發區以生產汽車及零部件制造、裝備制造、食品工業、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為五大主導產業,已經成為河南省和鄭州市對外開放的先導區和重點產業園區,外資企業、工業企業和出口加工企業的聚集地以及鄭州東南部的綠色產業園。
2、食品工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在“工業立區、科技興區”發展戰略的指引下,開發區食品工業堅持把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結合,依托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良好的區位交通、廣闊的市場規模等優勢條件,緊緊把握中部崛起戰略、東部產業轉移、區域食品產業振興規劃和居民食品消費升級的良好機遇,以跨越式發展為主題、以產業布局調整為主線、以項目投資為載體,形成了加快發展的良好基礎。
2008年,區內規模以上食品工業產值由2006年的7.17億元提高到9.35億元,逐漸發展成為開發區的支柱產業。目前區內已擁有鄭州益輝食品、河南省天冰冷飲、河南笑臉食品、河南牧鶴飼料添加劑、鄭州紅門飼料、鄭州東海九鼎飼料、鄭州上好佳食品等七家規模以上食品類企業。同時,通過招大引強和內引外聯的策略,一批投資規模大、產值效益高、帶動作用強、品牌效應突出的食品類重點項目相繼進駐,如河南中煙工業公司鄭州和新鄭卷煙廠聯合易地技術改造項目、中糧集團和益海嘉里糧油加工項目、百事可樂鄭州灌裝廠及配套吹瓶廠項目、雙匯集團肉類加工及物流配送項目等。開發區在食品工業的四大行業門類(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飲料制造、煙草加工)都有企業涉足,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食品工業體系。隨著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開發區食品工業將呈現高速增長的跨越式發展局面。
二、食品工業存在的問題
1、產業規模偏小、產業配套能力較低
開發區食品工業起步較晚,近年來雖取得長足發展,但食品工業產值規模仍然偏小,2008年產值不到10億元,占開發區同期120億元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不足8%,與鄭州市內的新鄭薛店中原食品工業園、二七區馬寨食品工業園、以思念和三全為主體的速凍食品工業園等差距明顯,甚至不如三全、思念等食品龍頭企業的產值規模。同時食品機械、食品配料、食品包裝、生物制藥等食品工業的輔助產業發展緩慢,物流配送、金融、保險、中介、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也比較滯后,不利于建立產品銷售網絡和有效承接產業轉移。
2、缺少行業龍頭企業
開發區內的食品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缺乏具備品牌規模優勢、支撐輻射作用強的行業龍頭企業,現有投產的規模以上企業僅七家,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只有一家(河南牧鶴飼料添加劑有限公司2008年工業產值為5.71億元),超過1億元的也僅有四家,它們的輻射帶動作用極其有限,對做大做強開發區食品工業十分不利。
3、研發創新能力弱
區內食品企業研發力量薄弱、新產品研發投入不足、技術裝備較差,僅河南牧鶴飼料添加劑有限公司設有研究中心,但也僅為市級,層次和水平不高。雖然鄭州市擁有一批食品行業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但開發區以及區內食品企業與這些機構并無密切的聯系和合作。研發力量的薄弱和研發投入的不足導致開發區內食品工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有限,難以有效進行產業鏈的延伸。
4、空間布局和行業產品結構不合理
區內食品企業的空間布局基本是自然形成,缺乏應有的前期規劃,無論是現有企業還是開工建設中的新進企業,在空間上分布比較零散,企業間的協作幾乎不存在,難以形成集聚效應。同時,現有食品企業主要集中于傳統的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而且原料來源過分依賴本地,省外高附加值、低成本原料利用較少;食品市場、食品工業與農業原料的產業鏈尚未真正的形成,產業鏈條短且產品大多屬于初加工產品,加工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品種比較單一,缺少高附加值的新產品,而且產品主要供應區域和國內市場,尚未有產品出口海外。
三、食品工業的發展思路
基于開發區食品工業的發展實際和存在問題,為實現將開發區打造成河南省食品工業重點集聚區和中部地區有重要影響的食品工業園區的發展目標,開發區必須以食品工業的跨越式發展為主線,緊緊圍繞食品安全、消費升級、精深加工、創新引領的總體要求,秉承“科學發展、生態環保、自然和諧、綠色健康”的發展理念,遵循“開放帶動、龍頭引領、品牌競爭、創新制勝”的基本宗旨,通過強化招商引資、扶持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優化空間布局、改善投資環境、健全食品安全質量體系等途徑,形成結構優化、品牌集聚、布局合理、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現代食品產業基地。同時,應注重食品工業的協調發展,優先發展產業基礎較好、重點項目覆蓋面廣以及享有資源優勢的面制品、肉類加工、飼料加工、煙草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飲料制造等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行業;積極發展市場潛力大、發展前景好以及代表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的功能食品、綠色與有機食品、都市休閑食品、方便食品等高成長性行業;鼓勵發展食品包裝、食品機械、包裝印刷、食品物流等相關行業。
四、保障措施
1、健全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一是認真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強化上述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公眾尤其是食品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二是建立健全食品質量保證體系,加強對原料采購、食品加工、流通、消費等重點環節的全程監管,建立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和食品召回制度;嚴格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嚴格審查企業生產條件,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嚴格產品出廠檢驗,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引導和鼓勵食品企業開展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鼓勵企業實施良好作業規范(GMP)和建立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HACCP)質量安全體系,強化食品安全全程控制。三是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和檢測體系,綜合協調各職能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職責,實施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逐步建立起以預防為主,有效干預、快速反應為核心,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食品安全監管新模式和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整合現有的檢測資源,形成企業自檢、行業自律、部門監督抽檢相結合的覆蓋全面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四是加強食品行業自律和企業誠信體系建設,以加強質量誠信為核心、以守法遵章為準繩、社會道德為基礎、企業自律為重點,以保障食品產品質量安全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為目標,通過“政府指導、推動,行業協會加強自律,企業履行主體責任,社會各界參與并監督”,逐步建立誠信效果可評價、誠信獎懲制度能落實的企業誠信體系。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針對開發區食品工業產業規模偏小、產業鏈條短的發展現狀,開發區必須加強招商引資力度,按照引進大項目――上下游配套――形成完整產業鏈的思路,通過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產值效益高、帶動作用強、品牌效應突出的重點項目和技術含量高、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廣的中小型項目,迅速壯大食品產業規模。一是明確招商引資的原則,即“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為主”。二是確定招商引資的對象,樹立“區外即外”的招商引資意識,抓住境外和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充分利用各種關系資源尋找信息,重點圍繞大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產業鏈延伸配套尋找項目信息,圍繞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找項目信息。三是拓寬招商引資方式,充分利用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會展招商、登門招商、駐點招商、委托招商、網上招商、飛地招商等各種方式,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四是做好招商項目的包裝、推介、洽談和落實等工作,對重大項目實行責任制,實行全過程“保姆式”跟蹤服務,確保項目落地。五是明確目標責任,加強考核獎懲,建立“月統計、季通報、年考核”的招商引資考核機制,完善“不埋功、不藏拙、不虧待”的招商激勵機制。
3、扶持培育龍頭企業
一是充分利用區內現有骨干企業和名牌產品優勢(如牧鶴飼料公司),通過兼并、重組、合資、合作等手段,不失時機地進行企業規模擴張和品牌擴張,在不斷完善原有產品體系的基礎上,鞏固骨干企業地位,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發展成為龍頭企業。二是選擇一批機制“靈”、產品“精”、有發展前景的中等企業(如上好佳食品公司)作為龍頭企業的重點扶持培育對象,通過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加強企業間合作和重組,逐步做大做強。三是依托即將入住的大企業項目,如中糧集團、雙匯集團、河南中煙、百事可樂等,鼓勵它們以強化主業、培育核心競爭力為主線,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資金注入、品牌運作、技術輸出、管理輸出等多種方式,迅速擴張,壯大規模。四是直接引進世界500強和“國家隊”大企業。為培育龍頭企業,必須從資金投入、信貸服務、稅收優惠、用地管理、電價優惠、改善農產品流通環境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4、實施名優品牌戰略
引導鼓勵企業樹立和強化品牌競爭意識,積極進行名優品牌創建活動。一是以優勢骨干企業為主體,通過自主創新、品牌經營、地理標志保護、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等手段,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和市場競爭力強的知名品牌。二是積極支持企業創建國家、河南省及鄭州市名牌,對獲得國家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及河南省和鄭州市名牌和著名商標的食品企業,分別給予相應的獎勵。三是支持企業加大品牌宣傳,對在中央一級媒體做產品廣告的食品生產企業,按照宣傳費的一定比例予以補貼,鼓勵食品企業參加國內外重大食品交易會、展銷會、博覽會等會展活動,對參展企業進行補貼,補貼金額根據參加展會的規模、層次等具體情況而定。四是對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在技術改造、技術引進、科研立項、銀行貸款等到方面優先安排財政貼息,在質量管理、信息市場等方面提供優先服務。五是每年選定一批基礎條件好的企業進行重點培育,聘請境內外專家、學者建立專家咨詢委員會,幫助企業推動品牌建設。
5、鼓勵推動技術創新
從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入手,形成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三位為一體的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體系,以科技水平的提升推動食品工業的升級。一是發揮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創建以企業為主體,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為支撐,自主創新、集成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的食品工業創新體系。二是鼓勵食品工業關鍵技術的開發研究和成熟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和水平。三是鼓勵企業采用電子信息、生物工程等先進技術提高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并按相關政策給予一定的補貼。四是鼓勵企業進行新產品開發和節能環保生產,用足用好國家、河南省及鄭州市對食品企業新產品開發和節能環保生產的支持性政策。
6、優化投資環境
改善環境、優化服務是增強外商投資吸引力和實現招商引資成功的基礎性條件。經濟發展環境中,硬環境是基礎,軟環境是核心。在硬環境的優化方面,應繼續推進和完善以道路、水、電、氣、通信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信息、技術培訓、生活設施、研發平臺、社會服務等相關配套設施。在軟環境的優化方面,一是在用足用好國家、河南省和鄭州市支持性政策的基礎上,結合開發區食品工業發展實際,在稅收、土地、貸款貼息與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鼓勵支持政策。二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繼續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程序、規定時限、公開透明、規范操作;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建設,積極落實鼓勵投資的優惠政策,不折不扣地兌現承諾;樹立“親商、重商、扶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建立與客商定期交流信息制度、對重點客戶進行定期走訪溝通制度、定期召開企業聯誼會制度、節日對外來企業家進行慰問走訪等制度,幫助解決好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真正做到全托式服務、人性化服務、“無邊界”服務。
【參考文獻】
[1] 婁源功、戚建永:信陽市糧油食品產業集群發展模式選擇[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0(3).
《規劃》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國食品工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嚴峻挑戰,并指出,當前全球食品工業已進入空前的密集創新和產業振興時代,世界主要經濟體特別是發達國家,均加快了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全球食品格局也正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斷向多領域、全鏈條、深層次、低能耗、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續方向發展,愈來愈深刻地影響我國食品工業。
我國食品工業從未像今天這樣與全球食品工業緊密關聯。近年來,食品跨國集團空前活躍,在全球范圍內通過資本整合,以專利、標準、技術和裝備的壟斷以及人才的爭奪,將技術領先優勢迅速轉化為市場壟斷優勢,不斷提升核心競爭能力,采用兼并、控股、參股等多種手段大舉進入我國市場,使我國競爭力尚不夠強的食品工業面臨著嚴峻的國際競爭挑戰。
以乳品業為例,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我國乳制品行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發展并不理想,以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主的乳產品更是遭到消費者嚴重的質疑,洋奶粉趁機而入,奪取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增強了在中國市場的話語權和定價權,更甚者頻頻漲價挑戰消費者的神經。數據顯示,以多美滋、美贊臣、惠氏、雅培等為主的洋奶粉已經占據我國50%以上的市場,在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上的占有率更是高達70%以上。
趨勢:新技術催生新業態(一級)
隨著我國人口增長、國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鎮化的深入推進,“十二五”時期,城鄉居民對于食品消費的需求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趨勢。
2011年,我國人均GDP已接近5000美元,進入了中等收入階段,城鄉居民對食品的消費將從生存型消費加速向健康型、營養型、享受型(品質、品位、品種“三品”型)消費轉變,從“吃飽、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轉變,食品消費進一步多樣化,繼續推動食品消費總量持續增長。
高新技術應用加速,食品工業不斷涌現新業態。食品科學是高度綜合的應用性學科,其他科學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都會直接或間接帶動食品工業的技術創新。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發展迅速,與食品科技交叉融合,不斷轉化為食品生產新技術,如物聯網技術、生物催化、生物轉化等技術已開始應用于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到消費的各個環節中。營養與健康技術、酶工程、發酵工程等高新技術的突破,催生了傳統食品工業化、新型保健與功能性食品產業、新資源食品產業等新業態。
格局:產業集中度提高(一級)
《規劃》提出將培育形成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發展前景好、具有競爭力優勢的大型食品企業和企業集團,提高重點行業的生產集中度。到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百億元以上的食品工業企業從2010年的27家增加到50家以上;支持骨干企業做強、中型企業做大、小型企業做精,規范小企業、小作坊經營,形成以大型骨干企業為龍頭、中型企業為支撐、?。ㄎⅲ┬推髽I為基礎的共同發展新格局;引導和推動優勢企業實施強強聯合、跨地區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產品結構將取得明顯改善。高科技、高附加值和深加工產品的比例穩步提高,鞏固和壯大“老字號”食品品牌,努力擴大品牌食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培育一批食品知名品牌。
培育新興食品產業。積極適應食品消費需求結構轉型升級的新要求,培育新的食品經濟增長點,加快推動傳統主食品工業化,培育壯大方便食品、功能食品等產業,增強品牌企業實力,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食品工業企業群體。
區域結構布局更加合理。利用東部地區技術優勢和中西部地區資源優勢,形成東中西部食品工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鼓勵和支持食品加工企業向產業園區集聚。到2015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食品工業產值占全國比重提高到60%左右,全國建成數百個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區域影響力的現代食品產業園區。
1食品工業旅游的意義
1.1滿足游客求知求新求奇的目的
食品工業旅游之所以能成為旅游項目的一種,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既能滿足游客求知求新求奇的需求,又能讓游客達到愉悅的精神享受的目的。理論上講,所有的個體都是食品工業的現實和潛在的消費者,對于大多數的食品消費者來說,自己日常消費的食品到底在什么樣的地方、由什么樣的人、使用什么樣的設備、在什么樣的環境下生產,以及為什么某些食品具有其獨特的風味和營養價值,都是其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如經常吃火腿腸的消費者肯定對雙匯股份公司怎么加工其“雙匯”牌肉制品系列非常感興趣,而貴州茅臺鎮對很多喜歡喝茅臺酒的消費者來說甚至會成為其心目中酒文化的圣地。因此,各種獨具特色的食品工業和知名食品品牌都會引發消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使其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成為食品工業旅游大軍中的一員。
1.2擴大食品企業的品牌影響
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其對食品企業的印象僅僅停留在其消費食品本身及企業投放的各種廣告上,而缺乏對食品企業的進一步認識。通過食品工業旅游,可以使游客充分認識到食品企業的生產能力、技術能力、質量控制能力以及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等,并將其在消費者中間廣為傳播。由于游客能通過自身的親身經歷了解到企業的相應情況,因此其傳播的相關食品企業信息的可信度大大超過企業自身所做的各種廣告。因此,很多企業都很注重對工業旅游游客的接待,如青島海爾就專門在公司設置了旅游接待室,為其企業品牌影響的擴大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014年武漢光博會期間,楚天激光邀請游客看激光秀,見識實景激光3D模擬器等,使品牌知名度不高的楚天激光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通過采取類似措施,食品工業旅游同樣能起到擴大食品企業品牌影響的作用。
1.3提高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任
由于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的頻繁發生,食品企業的安全保障能力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質疑,而食品工業旅游則有利于提高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如2008年三聚氰胺有毒奶粉事件,人們對奶粉類食品企業產品的質量安全嚴重缺乏信任,很多中國消費者甚至不敢再購買國產奶粉。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奶粉類食品企業的知名品牌蒙牛率先推出食品工業旅游,將游客直接邀請到其奶制品生產線上,不僅可以現場觀摩奶制品的生產過程和質量控制過程,而且由相應的講解員對游客詳細講解其先進的衛生消毒設施和嚴格的質量控制程序,并由游客親自品嘗不同階段的奶制品,從而使游客認識到中國的奶制品在食品安全方面并不比國外知名品牌差,而且很多地方還有國外企業難以企及的優勢,比如其營養搭配更符合中國人的實際情況等。而2011年被中央電視臺曝光的“雙匯瘦肉精”食品安全事件,更由于雙匯集團一直注重對食品工業旅游的游客的接待,使消費者通過游客對雙匯集團的參觀,了解到這只是雙匯集團質量控制過程中的一個意外,并已采取改進措施保證不再發生相應的食品安全事件,從而最大程度地恢復了消費者對雙匯集團肉制品食品安全的信任。
1.4使消費者參與食品企業管理
食品工業旅游還開辟了消費者參與食品企業管理的新路徑。參與食品工業旅游的游客,幾乎都是對此品牌的食品非常感興趣的消費者,這些游客游覽食品企業的過程,實際上也是這些消費者對食品企業進行監督管理的過程。游客在了解相關食品企業的生產設備、生產流程、技術質量控制以及具體的管理規定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同企業的管理人員進行各種各樣的交流。這種交流不僅可以更大程度加深消費者對被參觀的食品企業的了解,改善消費者同食品企業之間的關系,而且還能促使游客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對食品企業的相關管理制度提出質疑及相應的建議,從而使消費者能積極參與食品企業的管理,進一步提高食品企業的管理水平。
1.5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作為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食品工業旅游對食品企業所在地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知名品牌的食品企業所在地政府積極組織相應的食品工業旅游的主要原因。如中國最有名的啤酒產地青島一年一度的“青島啤酒節”,江西婺源的生態觀光旅游茶園等。有的地方食品工業旅游甚至成為了當地旅游經濟的支柱,如河南漯河即主要以“雙匯”、“”兩大國內知名食品品牌為其旅游開發的基礎和重點,貴州茅臺鎮的旅游則幾乎全部依賴于“茅臺”這一享譽世界的知名白酒品牌。
2食品工業旅游開發面臨的現實困境
食品工業旅游雖然隨著中國旅游業的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其進一步發展卻由于各種問題的存在,而面臨著一系列的現實困境。
2.1旅游項目設計比較單一
中國目前的食品工業旅游項目設計比較單一,絕大多數只包括參觀生產線和品嘗產品及廠家介紹三部分,而且安排的時間非常有限,很多情況下甚至將其作為其他旅游項目附帶的購物旅游的一部分。不僅難以充分發揮食品工業旅游的正面作用,甚至還會因為將其強行附加于某些主要旅游項目中而使游客產生厭惡情緒。食品工業旅游存在的關鍵原因是激發游客對相關食品工業的好奇心,要最大程度地吸引相關游客,并挖掘食品工業旅游的價值。因此必須對相應的旅游項目進行全面且綜合性的設計,從各個方面全面展示相關食品工業的魅力。如法國波爾多地區設計的葡萄酒旅游項目。游客不僅能參觀葡萄酒的全部生產過程并現場品嘗生產的葡萄酒,而且還能體驗波爾多地區特有的風情和傳統,進入葡萄園了解葡萄生長的具體情況,觀賞葡萄酒莊的獨特環境,學習如何釀造葡萄酒,參加當地的葡萄酒節等。從而能使游客在參觀葡萄酒生產的基礎上,對葡萄酒釀造的地理環境、原料選擇、工藝控制都有著全面的了解,而且還通過游客親自品嘗以及學習釀造的方式滿足游客親身體驗的好奇心,最大程度地使游客產生愉悅的旅游體驗。
2.2游客參與度不高
食品工業旅游之所以能起到滿足游客的好奇心,其重要原因是游客能親自參與食品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原料選取、生產加工、質量控制、運輸存儲等。但是,在大多數的食品工業旅游的過程中,很多食品企業將游客的親身參與限制在對特定生產線的參觀和試吃上,其他方面要么由廠方簡單介紹,要么干脆略過不提。比如參觀某地的茶文化,其流程被設計為,在固定的路線上欣賞茶園風光,觀看茶葉的加工過程,然后是參觀茶文化陳列室,講解和表演茶藝,品賞茶水,乘車返回。很大程度上,作為消費者的游客被食品企業進行了某種程度的隔離,以防止其對正常生產管理的干擾或泄露企業秘密。在這樣的情況下,游客在食品工業旅游中的參與度不高,會直接影響游客的積極性,從而對食品工業旅游產生全方位的負面影響。
2.3食品企業自身重視不夠
絕大多數知名食品企業均沒有對其企業進行相應的食品工業旅游規劃,對企業的參觀主要限于商務洽談、政府協調、同行觀摩和學校組織學習等方面。如王老吉雖然在白云山南麓建立了所謂的王老吉涼茶博物館,但同其企業不僅距離遙遠,而且只能進行純粹的參觀,與食品工業旅游的親身體驗要求相距甚遠。就算已經開展了食品工業旅游項目的食品企業,企業也很少對其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規劃,從而出現上述的項目設計單一、游客參與度低等問題。因為食品企業是食品工業旅游的載體,在食品企業自身對其重視不夠甚至完全缺乏相關意識的情況下,食品工業旅游必然因為缺乏食品企業自身的配合而陷入開發困境。
2.4缺乏專門的硬件配套
食品工業旅游吸引游客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其對食品生產的親身體驗,要達到這一目的,食品工業旅游的開發過程中必須建立一系列的配套設施。包括專門接待工業旅游團的接待點的設置,專門供游客參觀和參與的生產線、實驗室,供游客品嘗產品的專門區域,對游客進行講解的陳列室、多媒體設備,收集游客意見和建議的表格、網站的設計和建設等。但是,對大多數食品企業來說,其一般只具備商務接待和洽談的配套設施和場所,甚至都達不到工業旅游的最低要求。很多已經開展工業旅游的食品企業,也往往因為游客并不能為其帶來可觀的直接利益而盡量節省開支,從而不愿意建立完善的工業旅游的配套設施。對于大多數的食品企業來說,其在專門的硬件配套上的缺乏,表現為不僅沒有專門的旅行社為其負責接待工業旅游的顧客,企業本身也沒有相應的旅游人才的儲備,沒有設置專門的工業旅游接待點,以及建立相應的配套設施等。在這樣的基礎上開發食品工業旅游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然使其發展陷入困境。
3食品工業旅游開發的改進路徑
3.1對食品工業旅游項目進行全面綜合的設計
需要食品企業和旅行社積極合作,對項目進行全面綜合的設計,仿效上述的法國波爾多的葡萄酒旅游項目,在堅持以參觀和參與食品工業生產線為旅游基礎的情況下,大力開拓同食品生產相關的其他旅游事項。如貴州茅臺鎮酒文化旅游系列就設計得比較科學,除了參觀茅臺酒生產線之外,企業還組織游客參觀作為其主要原料來源的有機高粱基地,并去其“污水處理中心”體驗茅臺集團對環境污染的重視,去“國家酒檢中心”體驗茅臺集團對質量檢驗驗證及質量體系認證的重視,親自動手體驗相應的檢測過程。除此之外,茅臺集團還建立了規模不小的茅臺中國酒文化城,設立了展區,向游客全方位反映中國酒文化的精髓,并與當地政府合作,定期舉辦“中國酒都文化節”,集祭水儀式、文藝匯演和相關酒文化主題互動活動于一體。這樣才能充分挖掘其內在價值,為其全面綜合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2對同一地區的食品工業旅游進行系統整合
在對食品工業旅游項目本身進行全面綜合設計的同時,還需要政府部門、旅行社和食品企業三方合作,對同一地區的食品工業旅游進行系統整合,以更好地發揮同一地區食品企業在工業旅游方面的互補作用,在為游客帶來更多更大的價值的同時,更好地促進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比如青島擁有眾多的名優啤酒企業,當地政府即定期舉行“青島啤酒節”,并通過各大旅行社大力推廣啤酒節旅游項目,不僅使游客可以通過一次食品工業旅游能盡可能多地體驗到各種不同風味的優質啤酒,而且為青島的各大啤酒品牌提供了一個可貴的展示舞臺,同時促進了青島旅游業的發展。河南漯河市組織的食品工業旅游,則將中國最大的肉制品企業雙匯集團和知名速食食品企業組合在一個旅游項目之中,既可以使游客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了解漯河市食品企業的主要特色,而且將其主要的兩大支柱食品企業進行了很好的推廣,同時大大促進了漯河市旅游產業的發展。
3.3加大對食品企業工業旅游重要性的宣傳和教育
食品企業本身對食品工業旅游的重視,是食品工業旅游開發的根本所在,但大多數食品企業并沒有意識到食品工業旅游對其發展的重要性,因此很多食品企業根本就沒有進行任何食品工業旅游的開發,已經進行開發了的部分食品企業開發程度也遠遠不夠。在這樣的情況下,相關政府部門尤其是旅游行政部門有必要對食品企業加強工業旅游重要性的宣傳和教育。尤其對某些知名食品品牌企業,因為其品牌本身即具有很高的旅游價值,再加上食品工業旅游對其品牌效應和地方經濟的促進作用,更應成為政府部門進行食品工業旅游重要性宣傳和教育的重點。只有使這些企業充分意識到了食品工業旅游對其自身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才能使其逐步加大對食品工業旅游方面的投入,從而促使食品工業旅游開發的順利進行。
3.4加大對食品工業旅游專門人才的培育
[關鍵詞] 東北振興;哈爾濱市食品工業;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2-0010-02
食品工業是現代經濟發展中快速成長的一個工業體系,也是完全競爭性的行業。作為哈爾濱優勢產業之一,食品工業近年來一直是拉動哈爾濱市工業經濟增長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最近,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借助落實東北振興的重大戰略機遇,哈爾濱將以食品產業等重點產業為我市結構升級的突破口和經濟發展新增長點,力爭謀劃和生成一批大項目,從而帶動哈爾濱市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助力老工業基地重振雄風。
一、哈爾濱市食品工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食品工業已經發展成為哈爾濱市重要支柱產業
哈爾濱市的食品工業始于上世紀初,受俄羅斯及歐洲食品文化影響較大,一直保持了自己獨有的特色。近年來哈爾濱市食品工業發展迅速,特別是近五年來呈高速發展的態勢,產值平均增速達到23.3%,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逐年提高。食品工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4.4%,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7%,是哈爾濱市支柱產業中發展較快的產業。
(二)食品工業產業集聚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一批支撐產業發展的骨干企業
近年來,哈爾濱市初步形成了一批食品企業密集區和多個農產品加工產業帶,聚集成經開區、高開區、利民開發區、賓西開發區、雙城新興開發區等五個食品工業園區。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食品加工類企業共21家,其中7家已在哈爾濱市投資;中國500強企業中食品加工類企業共26家,其中10家已在哈爾濱市投資。
(三)投資拉動強勁,食品產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期
2015年,食品行業共有413個500萬元以上開工建設項目,共完成投資237.5億元,新增產值達300億元。隨著投資的逐年加大,食品產業將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四)自然資源豐富,綠色有機食品原材料市場優勢明顯
哈爾濱市位于北緯44°04′-46°40′的地理位置,處于世界公認的玉米種植和奶牛養殖黃金帶,哈爾濱市的水稻、大豆、玉米等農作物和奶牛、黃牛、生豬、肉禽蛋等畜產品,享譽全國乃至海內外。
二、哈爾濱市食品工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從食品工業產值比較,產業規模尚且不優不強
2015年哈爾濱市食品工業總產值指標在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七;在東北四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在末位。與沈陽、大連和長春相比,哈爾濱市規模以上食品工業總產值差距較大,食品工業的產值和增速均處于劣勢。
(二)從龍頭企業比較,哈爾濱市缺少產業支撐和牽動力大的巨型企業
精深加工的龍頭企業少,是哈爾濱市食品工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例如,長春大成實業集團對全市食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39.6%;而哈爾濱市15戶10億元以上企業,對全市食品工業產值增長的貢獻率才39.4%。也就是說,哈爾濱市15戶食品企業不抵長春一戶“巨無霸”企業的貢獻。而且,哈爾濱市初加工產品多,產業鏈條短,深加工水平低。價值1元的初級農產品經加工后,在美國可增值約3.72元,而哈爾濱市只能增值約0.38元。
(三)從食品工業園區和基地建設比較,產業集聚能力和基地支撐作用還不夠突出
哈爾濱市食品工業布局分散,基地建設滯后,產業趨同,企業原料不足的問題比較嚴重。沈陽市農業資源不如哈爾濱市豐富,但由于加強農產品工業園區建設,形成了產業集聚發展的優勢。沈陽市輝山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作為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區,目前已擁有農產品深加工企業428戶,實現農產品深加工產值598億元,已成為優勢企業和優質品牌的聚集地。哈爾濱市尚缺少產業高度集聚、產業鏈充分延伸的食品工業園區。同時,哈爾濱市生產基地建設滯后,區域化、標準化、規?;I化程度低,影響了原料的供應。
(四)從名優品牌比較,哈爾濱市品牌培育開發不夠,資源優勢尚未充分形成產業發展實力
哈爾濱老字號企業歷史悠久,食品風味獨特,但由于缺乏技術創新和企業改造,市場占有率高的優勢品牌極少。例如,2006年全國有430家通過了“中華老字號”認證,哈爾濱市只有“大眾肉聯”、“老都一處”、“老鼎豐”、“世一堂”、“正陽河”等8個品牌入選。其中一些企業由于管理水平、營銷模式落后,漸漸失去了品牌優勢和市場份額。
(五)從發展環境比較,哈爾濱市對食品產業扶持力度不大,沒有形成優勢發展的政策環境
武漢、長沙等很多城市都設立了食品工業領導機構,制定食品工業發展規劃,從農業產業化到食品加工及物流業形成了一系列的產業扶持政策。除“普惠”政策外,對引進龍頭企業和延長產業鏈的項目,更是“一企一策”,在土地配套及基礎設置建設上給予特殊扶持,千方百計留住企業。而哈爾濱市卻缺少食品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沒有形成環境優勢。
三、新形勢下哈爾濱市食品工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扶持企業做大做強,不斷壯大食品工業規模
一是擴大哈爾濱市知名食品企業的生產規模。針對企業的生產能力,擴大原材料供給,使其達產增效。像哈爾濱啤酒、雨潤雪花啤酒、賓西牛業、大眾肉聯等計劃進行投資建設的大型企業,給予配套支持,落實項目建設。選擇優質本埠企業,加快運作上市,做大做強一批地產品牌企業,打造產業航母。二是圍繞大型食品企業和延伸產業鏈條項目招商。認真梳理哈爾濱市食品產業鏈條,謀劃生成一批招商項目,面向世界500強以及全國食品行業百強企業進行對口招商,有針對性引進具有精深加工能力、高附加值產品,以及產業鏈條缺失的企業。三是培育壯大規模以上企業。對有望達到2000萬產值的企業,進行摸底排隊,建立信息庫,擴大規上企業增量。對現有規上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增強發展實力。
(二)加強園區建設,促進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延伸
加強產業規劃布局,合理規范每個園區重點發展的產業。一是糧食加工產業以九三油脂集團、北大荒米業等企業為龍頭,依托哈爾濱市優質大豆、大米、玉米等資源優勢,進一步整合名優品牌,提升技術標準和加工精度,形成糧食加工的規模效應。優化食品結構,改進傳統的加工技術,加大營養食品、快餐食品的開發力度,擴大市場份額。二是乳制品加工產業以雀巢、完達山集團、龍丹乳業等企業為龍頭,依托哈爾濱市奶源的質量優勢,發揮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改變哈爾濱市乳制品單一結構,積極采用和跟蹤國際乳制品加工業的先進技術和生產工藝,開發新產品,使乳制品向功能型、系統化發展。三是肉類加工產業以大眾肉聯、正大實業、賓西牛業公司等企業為龍頭,在發展優質肉的基礎上,大力開發安全方便熟肉食品,提高熟肉制品在肉類加工產業中的比重。四是飲品制造產業以哈爾濱啤酒、華潤啤酒等企業為龍頭,實施規模和品牌擴張戰略,帶動協作與配套企業發展。五是規模推進產業化基地建設。發展綠色有機高端食品產業,加快有機奶、有機米、有機肉、有機菜生產基地建設。
(三)實施品牌戰略,擴大市場份額
加快培育本土企業品牌,打造一批有市場知名度的大品牌,形成依托綠色食品基地、有機食品基地的“哈字號”群體品牌效應。一是實施著名品牌戰略。對完達山乳品、五常大米、肉聯紅腸、九三豆油等一批知名品牌,采取融資、聯合等多種方式,聯合行業內企業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共同開拓市場,逐步打造成為能在國內獨樹一幟的著名品牌。二是實施品牌開發戰略。利用主導產品的品牌優勢,進行“一主多輔”的產品開發、多元化經營,逐步提升品牌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三是實施綠色品牌戰略。積極鼓勵和推動龍頭企業充分利用哈爾濱市綠色資源優勢,在打造綠色品牌上下功夫,打造出一批新的土特產品品牌。四是實施品牌升級戰略。將企業品牌和區域品牌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發揮龍頭企業、拳頭產品和知名品牌的優勢,積極申請國家級及省級著名商標,由地方品牌向全國名牌、國際名牌發展,提高企業和產品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四)搭建交易平臺,搞活食品產業的市場流通
一是通過期貨交易、電子商務和農副產品市場等交易平臺建設,構筑以哈爾濱為中心、內聯生產基地、外接消費市場的營銷網絡,打造我國最大的綠色食品集散中心。二是建立食品產業物流配送體系。鼓勵大型企業建立農產品物流中心,形成延伸哈爾濱市食品產業布局的物流配送體系。三是搞好營銷策劃和會展活動,突出“中國綠色食品之都”的宣傳策劃,結合洽談會、哈爾濱之夏、冰雪節等節慶活動,大力推銷具有地域特色的名優食品,營造“綠色糧倉,食品之都”的濃厚氛圍。
(五)加強食品安全體系建設,提高食品產業市場競爭力
一是健全管理機制。國務院實施大部制改革后,食品安全監管將由分段監管體制,轉為食品藥品監督部門統一管理。在體制過度階段,更要整合力量,實施生產、流通全程監管,杜絕監管的盲點空白點,形成全覆蓋的監管機制。二是開展專項治理。小作坊是假冒偽劣食品的主要來源,直接沖擊食品安全,擾亂市場秩序。應統籌由工商、食品藥品監督、質監部門負責,對小作坊進行專項治理整頓。三是制定生產標準。對名特產品,要盡快制定技術規程和生產標準,占領產業標準的制高點。四是建立追溯制度。擴大哈爾濱市大中超市食品、商品追溯體系,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
(六)制定出臺食品工業的發展政策,形成政府主導的政策洼地
研究制定推進食品工業發展的政策,針對食品工業關聯度高的特點,統籌制定和完善食品企業、食品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化基地等產業關聯的政策措施。一是設立食品工業發展專項基金,用于支持食品工業園區和骨干企業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等重大建設。同時,科技、農業等專項資金,要提高對食品產業項目支持比重,充分發揮引導激勵作用。二是對國家和省級農業產業化企業、食品精深加工企業、新購入設備進行技術升級企業給予財政獎勵和稅收支持。三是對重點食品產業園區新建食品項目及環保設施項目給予支持,加大對食品園區環保設施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四是制定規范產業集聚區項目入駐的審核審批辦法,對食品產業入駐工業園區的項目,優先安排用地,優先辦理手續。進一步調整優化有關政策,切實打破行政區域限制,讓食品產業項目入駐符合功能定位的產業集聚區。
總之,哈爾濱大城市、大農村,大工業、大農業的基本市情,決定了食品工業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和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因此,哈爾濱市必須樹立大食品產業觀念,進一步鞏固食品工業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做大做強食品工業,打造“中國綠色食品之都”,在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攻堅戰中走出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參 考 文 獻]
[1]張艷,謝武.我國食品工業發展分析[J].市場論壇,2010(5)
[2]呂世翔,陳凱新,李家磊.黑龍江省食品工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農業科技管理,2012(5)
[3]李萍,宋曉松,宋魁.中俄農業和食品工業合作[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13(4)
工業和信息化部2月24日《糧食加工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形成安全營養、優質高效、綠色生態、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協調發展的現代糧食加工體系,產業發展水平明顯提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不斷提高,糧食加工供應和應急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實現稻谷、小麥加工業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飼料加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糧食加工業總產值達到3.9萬億元,2020年達到6.9萬億元(按2010年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2%,效益不斷提高。形成一批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的大型糧食加工企業集團,建成一批糧食加工產業園區,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同時,滿足糧食消費需求,確保2015年和2020年口糧供給不低于5150億斤和5050億斤,飼料用糧不低于4000億斤和4550億斤,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占玉米消費總量的比例。健全糧食應急加工體系及高效供應網絡,到2015年大中城市及重點地區的應急加工及供應覆蓋面穩步提高,到2020年形成覆蓋全國的糧食應急加工及供應體系。
糧食加工技術和裝備自主化研發和應用水平明顯提升,到2015年和2020年,糧食加工業技術進步貢獻率分別達到40%和45%,加工關鍵設備自主化率達到60%以上和80%;分別建成6個和1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個和30個行業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臺。
兩部委:支持部分城市試點肉菜流通追溯
財政部、商務部2月20日聯合通知,2012年將繼續支持部分城市開展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
食品安全近年來引發公眾的廣泛關注,如何對蔬菜的來源進行查詢,確保是放心肉放心菜,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話題。近日,財政部等通知提出,以肉類、蔬菜“一葷一素”為重點,在有條件的城市建立覆蓋全部大型批發市場、大中型連鎖超市、機械化定點屠宰廠和標準化菜市場,以及部分團體消費單位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
財政部表示,要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建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管理平臺,主要承擔信息存儲、過程監控、問題發現、在線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同時在定點屠宰企業、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團體消費等主要流通環節建設追溯子系統。鼓勵城市根據當地肉類蔬菜的不同包裝程度、流通模式及經營者信息化管理水平,采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條碼、CPU卡等不同信息傳遞載體和技術模式,提高追溯精度。
首屆中國淮北食品工業博覽會4月舉辦
2月23日,記者從中國淮北食品工業博覽會組委會獲悉,首屆中國淮北食品工業博覽會將于4月8日至10日在安徽省淮北市舉辦。本屆博覽會以“綠色?美味?營養”為主題,以投資貿易洽談、招商項目推介、產品展示展銷為主要內容,共布設展位600多個,展覽總面積將達2.2萬平方米。
一、各級領導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食品工業改變了排擠、讓位的地位
推進新型工業化,把食品工業的發展作為銅梁縣的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來抓,縣委提出“2363”總體發展戰略,將食品工業作為六大基地之一,成立了食品工業發展領導小組,把發展食品工業列上議事日程,組織力量認真統籌規劃,協調指導,把此項工作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明確發展總體目標是:到2007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20億,利稅5000萬元;到2010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40億元,利稅1億元。并提出了具體的工作措施。需相關部門協同努力。
二、生產規模、產品品種不斷擴大,大的企業在競爭中占有優勢
企業瞄準市場發展前景,不斷注入資金擴規上檔,爭取更大的發展,是企業做大做強的有效組成形式體現。規模較大的企業在開拓市場、生產經營、提高產品質量和數量及效益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因此,以具有較強實力的企業為重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因勢利導,催生和扶持超億破千大型企業,可有效提供優質、安全、衛生、營養的食品。
三、整合現存資源,擴大加工能力,顯現出各種形式的聯合聯營企業
生產企業與科研單位聯合。如銅龍公司與重慶第三軍醫大聯合開發新產品,以優質產品為龍頭的聯合;重慶佳豐米業的生產企業間的聯合,是一個發展的新苗頭。米業、銅龍實施“企業+基地+農戶”或“公司+農戶”的模式,擴大農業訂單量。同時,政府和相關部門加以鼓勵和獎勵,培育發展一批食品龍頭企業,圍繞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進行立項和產品定位,依靠科技進步,注重新產品開發,樹品牌、創名牌,實現產品由低檔次低附加值向高檔次高附加值的轉變,食品龍頭企業走經營規?;?、企業集團化的路子,加強質量管理,提高產品質量,進一步加強糧油、畜禽產品、蔬菜制品等的品牌建設,培養市場名牌產品。根據資源狀況要重點培植“超億破千”企業3個,重點扶持的企業10個,根據地方特產資源重點開發、發掘有潛力的企業30個。收據市場開發力度,以國內市場為重點,發展內需產品和外向型出口的產品。
四、食品工業布局趨向規?;?、合法化,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
銅梁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具有富裕的加工資源和廉價勞動力及閑置設備、原料成本低等優勢。企業應盡,陜學會和適應市場生存,加決調整經濟結構,深化改革。用政策手段把企業組織、鏈接起來,生產優質、衛生、安全、綠色食品,走專業化、標準化的食品生產道路,引導企業依法、守法經營,靠誠實經營邁進小康,農民增加收入,引導食品工業生產布局向做大做強的戰略調整。
五、似市場為導向,培育農產品原料基地,實現企業與農戶雙贏原料的品牌和質量及數量,是制約食品企業發展的前提。銅梁縣建立了20萬擔繭基地、1000萬只水禽基地、2萬畝蔬菜基地、2萬畝茶葉基地、1萬畝葛基地、5000畝黃花基地、名優魚基地、山羊和兔為主的草食牲畜基地、10萬畝優質大米和3萬畝優質小麥基地、60萬頭生豬和20萬頭瘦肉豬基地等十大農產品加工業的原料基地。應加以實質性的控制,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產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大力支持農戶和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品牌的創立和質量的提高,建立健全產品營銷網絡,為銅梁縣的食品打入國際國內市場奠定基礎,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使企業與農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六、大力實施精品名牌、引資戰略,以產品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的增長
通過進行合資、合作方式,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和資金及技術,使產品迅速融入大公司大集團的營銷網絡,帶動企業快速發展;對傳統食品工業進行技術改造,在生產規模、工藝、設備、包裝、產品質量及換代、管理等方面,運用高新技術全面改造提升,增強企業競爭力。加強質量認證,擴大品牌宣傳度和知名度,通過保質量、保服務、保產品的升級換代,保市場競爭力,強化管理,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加大對名牌的扶持,壯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
七、制定扶持政策,強化協調服務,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 300350)
摘要:食品加工產業是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應從食品加工產業對全世界以及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出發,探討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需求及其意義,闡明了建設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必要性。
關鍵詞 :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食品加工產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6-0143-03
食品加工產業是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食品加工產業是現代科技研究和開發的重點,得到各國重點支持
民以食為天,食品加工產業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有著密切的關聯。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提高的追求,現代食品已朝著營養、綠色、方便、功能食品的方向發展,未來還會研發多種功能食品,集合植物學、食品工程學、營養學、生理生化學、遺傳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采用高新技術,從天然動植物資源中尋找和提取各種特殊功能因子,或者采用生物技術進行微生物的轉化生產。多種學科集合研發新型食品產品,必將使食品加工產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世界上特別是經濟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食品加工行業的發展,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實現了農產品保鮮產業化、食品加工企業的標準化管理、原料基地的固定化建設、農業生產各環節的管理以及食品加工市場體系的完善,進而促進了食品加工工業的蓬勃發展。以美國為例,以農產品加工為基礎的食品加工業已成為該國各制造業中規模最大的行業。現在,更是把食品工業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各國都意識到食品工業承擔著為世界人口提供安全、放心、營養、健康食品的任務,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產業,因此在食品加工業的技術投入及設備研究開發等方面都進行了很大的投入。未來各國食品加工的發展趨勢是將高新技術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的每個環節,提高精細加工能力,最終朝著安全、綠色、休閑方向發展,并且重視加工設備的研發,向新型、節能、高效、環保方向發展。
(二)食品加工產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
我國食品產業科技發展“十二五”重點專項規劃指出:“食品產業是與營養科學、食品科學、現代醫學及生物、信息、工程、新材料和先進制造等新技術密切關聯,與國民營養健康息息相關的民生產業和基礎產業。新世紀以來,我國食品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2010年總產值突破6萬億元,其增加值占國民經濟GDP的4.6%。預計未來5~10年食品產業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成為拉動內需、增加就業、保障民生和促進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睂I技術人才能夠推動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因此,食品加工行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在食品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隨著食品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很多新興食品專業崗位(群)不斷產生,這對企業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人才隊伍和從業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傳統食品加工從業人員已難以勝任。目前,食品加工企業十分缺乏能掌握和運用新技術的人才,尤其缺乏從事食品加工工作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需求
(一)國家食品加工行業企業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人才,企業技術革新和員工培訓等缺乏標準、缺乏資源,急需教學資源庫
國家及地方經濟發展對食品行業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人才的培養急需教學資源庫 首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力發展農村經濟需要大批的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人才。我國的食品工業還是以農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為主,農副產品原料的加工直接關系到農業增效、就業增加和農民增收。食品工業是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城市轉型的戰略性產業,許多地區將食品工業建成精良產業,帶動了現代農業轉型升級。這些都需要大批的食品加工專業技術人才,大批人才急需建立教學資源庫加以培養。其次,天津市發展地方經濟需要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人才。我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繼續突出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兩條主線。通過創新,大力推動食品工業大項目、好項目的實施,全面搞好食品安全和企業誠信體系建設,通過產學研緊密結合,不斷提升全行業整體發展水平。目前,天津市共有食品及相關產品獲證生產企業1 612家。2013年,市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總產值達到1 907.33億元,同比增長了43.9%,實現利稅201.28億元,產值同比增長43.9%。我市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工程,2014年,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了《2014年天津市食品安全監管計劃》,將不斷開展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和專項整頓工作,大力開展放心食品系列民心工程建設。天津市食品工業經濟的發展、食品項目的開發以及食品安全的監管都需要專業人才的支持,因此培養緊缺的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人才迫在眉睫。
食品行業的發展依靠大量食品專業技術人才推動 首先,食品行業快速發展依靠食品技術專業人才推動。近十年來,我國食品工業總產值快速發展。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戰略研究指出:“食品工業規?;s化水平逐步提高,出現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知名企業或企業集團。全國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的數目逐漸增多。同比之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工業總年產值也比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工業的快速發展也會帶來許多就業的機會,因此食品工業就業人員的數目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毙袠I發展如此之快,急需從事食品加工和生產的專業技術人員。這些人員除了需要掌握相應的現代食品貯藏、加工、管理、營銷等相關理論知識外,更需要具備較強的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其次,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急需食品專業技術人才。農產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行業中占據一定的比例,我國農業總產值與食品工業產值相差懸殊。因此,食品加工工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度珖饕r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指出:“農產品加工業科技基礎薄弱,企業創新發展的后勁不足,企業技術人才缺乏,在全國食品加工企業職工中,大中專畢業生只占1.5%左右?!庇纱丝梢?,國家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急需大批具有一定知識技術水平的食品專業技術人才,而這些技術人才的培養更急需教學資源庫系統。
食品加工企業技術革新、員工培訓等缺乏標準和資源,急需教學資源庫 新形勢下,食品加工企業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行業裝備水平和關鍵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經過技術和設備引進,食品大中型企業裝備水平基本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并且研制開發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食品加工關鍵裝備,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與食品企業自主創新體系和研發投入配套的是食品企業創新型人才培養和機構建設。依托于食品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大研究項目,食品企業領軍人才數量不斷增加,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高?;A型人才培養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產學研聯合初步形成。為了培養適應新形勢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必須加強現代企業培訓體系的建設。由于培訓資源不完善、不系統、不規范,暴露出企業培訓體系的較多問題。
總之,食品加工行業的技術進步和高技能人才缺乏,食品企業的技術創新、員工培訓等都要求高職院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建設高職教育食品加工專業教學資源庫,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就是其中的重要舉措之一。
(二)全國食品加工技術專業院校資源資料嚴重不足、缺乏高職特色,急需教學資源庫
由于各院校所處區域不同、食品加工技術專業辦學歷史不同,職業院校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的服務面向有很大差異。目前,教學資源與資料嚴重不足的主要表現是:已有教學資源嚴重不足,其中信息化、數字化程度較低,在對當前專業課程進行全面改革的過程中,現有教學資源已經無法滿足需要,尤其是實驗、實訓類的文本、視頻、動畫資源不足已經嚴重影響了專業課程的改革與發展;已有教學資源建設沒有遵循統一的標準,使得建設成果無法實現大范圍的共享;缺乏系統性、標桿性的教學資源建設成果;缺乏教學資源共享和應用推廣平臺。另外,缺乏能夠體現高職教育特色的教學資源,因為職業教育是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為驅動的,需要將實訓過程中所涉及的技能訓練、理論知識、素質鍛煉貫穿始終。而目前建設的教學資源庫主要以文本、視頻、課件、素材等傳統資源為主,有利于技能訓練的虛擬多媒體、模擬仿真和實景展現操作演示的資源等比較匱乏。
所以,急需建立全國統一的、具有示范性的、能夠共享應用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共享型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可以大力推動全國各院校相關專業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帶動高職院校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整體提升我國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
教學資源庫是示范性院校數字化展示和推廣優質教學成果的資源平臺,也是促進主動式、協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學習,形成開放、高效的新型教學模式的網絡學習平臺。因此,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必將帶動全國高職教育教學資源開發,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意義
第一,能夠提高職業院校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教師的基本能力和綜合能力,重點突出實訓、實踐能力。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使用對教師非常有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庫的資源進行備課、授課。同時,教師通過學習資源庫中的材料,能夠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師根據食品加工資源庫的資源,能夠指導學生掌握食品加工工藝、食品機械與設備的操作以及維修、對食品生產中常見單元操作進行分析和控制的能力;掌握控制食品檢驗理化指標、出具檢驗報告、整理分析檢驗結果的能力;掌握原輔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質量控制和管理能力、配方及配料管理能力、進行產品研發與產品改良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勝任食品質量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教師可促進自身專業課示范教學能力的提高。
第二,能夠幫助在崗員工提高并更新技能。教學資源庫建設應以企業技術應用為重點,與行業企業共同設計和開發。由于匯集了國內食品加工行業企業知名專家、代表性院校和高水平教師團隊,專業資源庫將建設成為集開放性、先進性、實用性、通用性等特點于一身的共享平臺。企業利用教學資源庫中內容新穎、貼近實際、生動開放的教學資源,可對企業員工進行專項技能培訓、新技術培訓、崗前與崗后培訓、職業資格認證培訓;便于企業了解學校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學生實習與就業信息,制定人力資源計劃,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有機結合。
第三,可以為學生提供系統化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自主學習與個性化學習的需要??衫寐殬I資格鑒定與認證培訓等資源對學生進行初、中、高不同等級的相關技能培訓;可方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能力要求,所對應行業、產業的職業崗位,相關課程的性質與設計思路等,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
第四,可為社會人員再就業提供學習、考核及技術能力評價平臺。社會人員尤其是農民工是推動中國經濟和社會變革的巨大力量。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可為社會人員搭建再就業平臺,讓社會人員盡快致富。職業技能培訓是提高社會人員崗位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社會人員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職業院校可根據我國職業標準和不同行業、不同工種、不同崗位對從業人員基本技能和技術操作規程的要求設置培訓課程,通過資源庫中的培訓素材,使社會人員經過培訓后各方面的技能都能得到行業單位的認可。
教學資源庫中的素材豐富且新穎,既可增加教學的容量,充實、拓寬教學內容,又可提供比較完整的教學解決方案,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學習者的需要,方便他們進行自主學習。依托先進開放的網絡平臺,教學資源庫可為廣大用戶提供跨院校、跨企業、跨地區的學習,可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通過網絡實現良好的互動和無界化便利服務,從而提升食品加工專業的社會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國家發改委產業司課題組.我國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戰略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3(4):3-23.
[2]黃衛萍,楊昌鵬,農志榮.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人才崗位需求分析[J].法制與經濟,2008(9):128-129.
一、國外發展概況
目前,全球食品添加劑的市場銷售額為200余億美元,其中最大一類產品是調味劑,其次是酸味劑。脂肪代用品和營養強化劑是近10年來增長最快的品種。目前,全球各類食品添加劑的總消費量已接近1000萬噸。其中,淀粉及其衍生產品的用量最多,約占50%。
食品添加劑的消費水平與食品加工業和生活水平緊密相關。美國是全球食品添加劑消費量最大、使用品種最多的國家,各種食品添加劑的年消費量已超過140萬噸,直接使用的品種達2300種以上。西歐是全球第二大食品添加劑的消費地區,各種食品添加劑的消費量已近500萬噸,其中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消費量高達404萬噸。
由于飲食習慣的不同,世界各國的食品消費方式和消費結構有所不同,但是今后推動食品添加劑工業發展的動因基本相同:一是人們對于健康和營養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近年來,大量科學研究證明,心臟病、癌癥、高血壓等疾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系;為了追求體形美而進行節食會給身體帶來嚴重的損傷。正是這一原因,刺激著氨基酸、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大豆提取物、具有保健功能的添加劑,如殼聚糖、硫酸軟骨素等消費量的增長。二是人們對于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意識在增強。這將促進天然或半天然食品添加劑消費的增長。比如抗氧劑異vc、木糖醇以及其他糖醇產品,消費量近年來都在不斷增加。三是方便食品的盛行。生產方便食品需要大量的各種各樣的添加劑,以保證其營養、新鮮和味美等。
此外,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食品。這類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一些必要的添加劑,就會起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因此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大量的試驗證明,維生素、抗氧劑、膠質食品,以及植物提取物和一些碳水化合物,都有助于疾病的治療和預防。
二、我國食品添加劑工業現狀和發展趨勢
1、我國食品添加劑工業現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國食品工業在“九五”期間的發展速度高于GDP增長水平,因此食品添加劑的生產也隨之不斷擴大。2000年全國食品添加劑工業的產值約200億元,主要產品產量近200萬噸,某些產品的出口量占全球總貿易量的90%以上。食品添加劑行業已成為我國精細化工的重要出口創匯行業。
2、我國食品添加劑工業今后發展重點。食品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今后我國的食品工業將繼續得到快速發展。根據規劃,“十五”期間食品工業產值將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因此,作為現代食品加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食品添加劑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當今世界食品消費的新潮流,是風味多樣化,家庭烹飪方便化,天然保健營養化。對中國人來說,為減輕家務勞動,方便快捷的食品是年輕一代的追求。因而糧油、肉禽加工停留在初級加工階段的狀況進一步改變,食品加工業占農牧業產值的比重將不斷提高。根據食品工業發展規劃,今后我國食品添加劑的發展重點,一是一日三餐方便營養食品的添加劑,二是滿足不同人群需要的特殊營養食品添加劑。一日三餐無非是主食、副食,還有調料、飲料等。一日三餐的食品生產發展了,食品工業的結構才能從根本上轉變。作為食品添加劑,只有一日三餐的食品發展了,它才能得到更多、更快的發展。
我國的北方居民喜面食,全國有2500多萬噸面粉在城鎮消費。我國的小麥面筋質低、強力差,所以面筋增強劑是提高面食質量必不可少的。作為主食中的面食,包括面條和饅頭等等。目前加工這些產品的規模普遍較小,生產過程中基本沒有使用必要的添加劑,夏天易變質,口感也差。如按50%的面粉加工成可口的面條和其他面食品計,年加工量將達1200萬噸。保鮮劑按0.1%計,需1.2萬噸;增稠劑按0.5%計,需6萬噸;磷酸鹽水份保持劑按0.3%計,需3.6萬噸;抗氧劑按0.02%計,需0.24萬噸;面粉處理劑按0.05%計,需0.6萬噸;面粉改良劑碳酸鈣按0.003%計,需0.036萬噸;合計共需食品添加劑11.6萬噸。
2001年全國肉類總產量已超過6000萬噸,是全球第一大肉類生產國,但肉制品產值只有350億元,僅占食品工業產值的5%左右。所以,方便衛生的肉類制品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也為食品添加劑提供了商機。如果其中1200萬噸加工成西式火腿或肉制品,也只是肉類總量的1/5,共需各類添加劑10萬噸以上。
社會是年齡不同的人群組成的。研究開發食品新產品。必須考慮如何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不同年齡段、不同體質、不同工作崗位等等,他們所需要的食品營養組成是不同的?,F在已批準使用的營養強化劑有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三大類80種左右??梢愿鶕煌瑺I養缺乏癥和不同的需要,在各種食品中添加。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高血脂的病人有增多的趨勢, 因此應發展脂肪代用品添加劑;另外,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應該發展既有能量和營養價值,又不影響血糖的糖代用品,如高甜度甜味劑,蔗糖的改性產品等。
3、重點發展的產品
第一、乳化劑。食品乳化劑是指在食品加工過程中能使互不相溶的液體形成穩定乳濁液的添加劑,我國主要以脂肪酸多元醇酯及其衍生物和天然乳化劑大豆磷脂為主。用量最大的是脂肪酸甘油酯,其他還有司盤、吐溫、丙二醇酯、木糖醇酯、甘露醇酯、硬酯酰乳酸鈉和鈣、大豆磷脂等20多個品種,產量近3萬噸。當前世界食用乳化劑消費量已超過40萬噸,主要品種有單甘酯和雙甘酯、卵膦酯及山梨醇酯。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但乳化劑消費量不足世界的1/10。今后首先要加快單甘酯的發展,美國一年要耗用單甘酯12萬多噸,而我國目前產量僅為1.8~2噸,且以混合單甘油酯為主。其次,卵磷脂的發展也必須加強,美國現每年的用量已超過5萬噸,我國有比較豐富的卵磷脂生產原料,但卵磷脂用量還在千噸級,今后幾年要加快蒸餾單甘酯的發展,還要開發蔗糖酯系列產品和復配型添加劑。
第二、營養強化劑。包括氨基酸、維生素、蛋白質及礦物質等,目的是提高食品的營養成分。尤其是嬰幼兒、老年人食品需加入各種營養強化劑,如賴氨酸、全營養氨基酸、維生素e、微量元素(鐵、鋅等)。今后發展的重點是:1β-胡蘿卜素。這是人類一系列營養素中最重要的一種,具有防癌、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衰老等功能。目前上海、廣東等地都在開發研制,但尚未工業化生產。2大豆提取物。大豆中除油脂已被廣泛利用外,其他具有較高營養和保健價值的成分,如大豆異黃酮、大豆皂代等,尚未被合理有效地利用。近年來,歐美國家比較重視大豆的綜合利用,從中提取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的元素大豆異黃酮等。3加快維生素的發展。我國的小麥由于土壤和氣候等原因,其養分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國家有關部門已頒發了關于強化面粉的要求,要求對普通的食用面粉實施添加維生素的強化措施,這其中包括添加煙酸、煙酰胺、葉酸等。因此維生素的需求將擴大。
第三、甜味劑。甜味劑分營養型和非營養型兩類。營養型甜味劑包括各種糖和糖醇類,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異構糖、麥芽糖、山梨糖醇、木糖醇、甘露醇等;非營養型甜味劑有羅漢果、甘草提取物(天然)、糖精、甜蜜素、安賽蜜等。美國是全球甜味劑消費水平最高的國家,其人均營養型甜味劑消耗量為68kg/a,人工合成甜味劑的年消耗量已超過1.2萬噸(主要是阿斯巴甜)。由于飲食習慣不同,我國甜味劑人均消費量只有7~8kg/a。目前我國甜味劑主要是蔗糖和淀粉糖,年產量近900萬噸。隨著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國人工合成甜味劑的消費量已比較大,但主要是糖精和甜蜜素,因此必須提高我國甜味劑產品的檔次。1低聚糖類。這是近幾年新開發的新型功能性甜味劑,日本發展最快,我國已開發了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甘露糖醇等產品。我國這方面資源豐富,加之此類糖對老年人尤為合適,而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因此加快低聚糖發展很有必要。2果葡糖漿。美國此類糖的消耗量僅次于蔗糖,人均年用量已接近28kg。我國雖然在20世紀八十年代就建設了果葡糖漿生產裝置,但由于市場等因素的影響,所建裝置并未發揮作用??紤]到我國飲料生產在發展,食糖價格在上升,玉米價格走向低迷,有必要發展果葡糖漿。
第四、防腐抗氧劑。我國現允許使用的食品防腐劑有28種,抗氧劑14種。除苯甲酸類及bha、bht外,近幾年國內開發的防腐抗氧劑主要有山梨酸類、丙酸類、異vc鈉、茶多酚等。山梨酸是安全性較高的一種防腐劑,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山梨酸生產國,產品不僅供應國內市場,還大量出口。此外,性能優良的天然抗氧劑異vc鈉也已有較強的生產能力,產品也供應國外市場。根據食品添加劑應高效安全的原則,今后應重點發展天然或安全性較高的合成防腐抗氧劑,如丙酸鹽系列產品、異vc鈉、兒茶酚等。同時應重視復配型產品的開發,以提高防腐抗氧的效果。
第五、增稠劑。主要用來改善和穩定食品的物理性質或形態。國內目前使用的增稠劑有海藻膠、cmc、果膠、明膠、卡拉膠、黃原膠及淀粉和改性淀粉等。今后發展的重點應為改性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