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范文

        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

        第1篇: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范文

        現代金融經濟國際化、微觀數理化的趨勢迫切需要金融從業人員具備較深厚的數學功底,以適應在我國資本市場不具備半強有效性的條件下建立數學模型測度金融風險,改進預測資產收益率的方法,尋求資本市場價格運動規律等。

        金融數學,亦稱數理金融學,是以數學為工具解決金融問題的交叉學科。其研究對象是在對金融經濟現象進行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應用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研究金融經濟系統的數量表現、數量關系、數量變化及其規律性 [1] 。

        國際上從事金融數學教育的機構主要是大學的數學院系和相關的研究所,如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英國的利茲大學數學系等,設立碩士學位、學士學位以及培訓證書。在國內,1997年北京大學率先成立金融數學系。 由于國內外的社會制度、學科劃分、金融運行體制以及教育基礎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國內外在課程的設置、師資的配備、教材的選編等方面各院校情況不盡相同,形成了各自的金融數學教育教學特色。在學士學位層次,西方國家院校在金融數學方向開設的金融類課程和統計類課程要比國內院校開設的門類多,覆蓋面廣,而數學課程相對于國內少而精,在課程教學上重視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國內的金融數學教育教學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初具規模,在與我國金融經濟具體實際相結合上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例如,廣州大學是國內創辦金融數學本科層次教育較早的地方高校,現已初步形成了碩士、學士兩個辦學層次,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課程設置的有效性、合理性,教材的選編, 課程教學環節的有機設計,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等諸多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形成了自己寬基礎、重實踐的教育教學特色。

        從多學科多專業交叉融合的視角分析可知,在金融數學教學中, 金融類課程要用定量和定性混合的方法來教學,本著經濟―金融―經濟,貨幣―信用―銀行,定性―定量―定性的三結合原則, 圍繞金融經濟現象所呈現的各種本質特性,進行金融問題的數學建模、產品定價和風險度量。這種定量定性的多學科交叉教學,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多元多專業性的復合型知識結構。而在學生方面,同樣需要具備多專業知識的積累,通過對其多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達到累積綜合效應遞增。在基礎課程方面對數學專業和金融專業應同等重視,缺一不可。金融與數學專業交叉程度高的課程(如保險精算、金融工程學、證券投資學、金融時間序列、風險管理學、統計軟件操作等)是金融數學的核心所在,應根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則 [2] 合理取舍教學內容,重點突出應用性。因此,只有深入細致地研究金融數學教育教學上的這些特殊性,結合實踐中的經驗數據和調查數據,才能深刻認識金融數學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質量間的相依關系,避免只從金融學或數學片面看待和認識金融數學。

        二、課程建設與培養目標

        本科層次的金融數學教育的目標應至少使學生懂得數理(微觀)金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備初步的金融數據統計建模、產品定價求解和風險度量能力。為此,廣州大學依托數理統計、隨機分析、模糊集方法等數學學科優勢,整合力量,校企聯合,做好金融學與數學的重點交叉課程建設,用概率統計碩士點的金融數學核心方向的研究帶動該方向本科層次教育,形成了金融數學教育寬基礎、重實用的特色。然而,當前金融部門需要金融數學人才的崗位入職資格提高至碩士、博士層次,這迫使金融數學方向本科生的培養目標調整到既要為地方金融經濟發展提供實用人才,又要注重向研究生教育輸送優秀人才。在新生入學時要求學生做好個人規劃,或立志考研深造,兼修金融學或會計學或保險第二專業,或在課程設置中按選修課形式加入相應專業模塊,使學生的知識結構與金融學或會計學專業或保險專業學生基本相同。同時,要處理好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做好向碩士研究生層次輸送人才的工作,對于數理金融能力較強的學生應鼓勵其考取金融數學方向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郝華寧,孫曉群.金融數學的教學與研究[J]. 遼寧工學院學報,2004(2):98-99.

        [2]姜禮尚,徐承彪.金融數學課程體系、教材建設及人才培養的探索[J]. 中國大學教學,2008(10):11-13.

        第2篇: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范文

        關鍵詞:復合型金融人才; 能力構成;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11)05-0059-04

        經濟全球化和金融一體化、信息化的發展,使得重大社會經濟問題, 特別是金融問題的解決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 從而對金融管理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迫切需要高等金融教育適應經濟金融發展的新趨勢,培養出復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筆者在對我國金融教育現狀分析的基礎上,界定了復合型金融人才的概念, 提出了復合型金融人才的能力要求, 并就構建我國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模式提出思路。

        一、我國金融人才培養現狀

        金融服務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 金融人才的質量是現代金融服務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 我國金融服務業呈現出金融監管機制日趨成熟, 金融市場體系逐步完善, 金融服務產品不斷創新,金融業務范圍持續拓展的蓬勃發展局面,金融業正處于向專業化、信息化、國際化發展的新階段。與此同時,適應金融業發展的需要,我國金融人才的培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也取得了長足進步, 但總體而言, 與金融業發展趨勢及我國金融業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還有較大差距。目前,仍然沿襲著計劃經濟時代的培養模式, 主要依托相關高等院校財經專業進行培養, 培養方案主要以理論知識灌輸、 金融專業技能課堂訓練和少量業務實踐鍛煉為主 [1] 。具體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人才定位目標單一、模糊與金融發展多樣化、實務化和全能化的人才要求不相適應; 較為單薄的能力塑造與金融業對人才全面的能力要求不銜接; 依托相關高校進行學院式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與金融行業實際業務需求難以契合; 填鴨式理論灌輸的人才教育方法與人才發展規律嚴重背離。

        鑒于我國金融人才培養與金融業和現代金融學科的發展要求相脫節的現狀, 有必要借鑒國際上比較先進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理論對其培養模式進行全面審視, 研究滿足現代金融人才專業化、 信息化和國際化要求的“復合型金融人才”的能力結構, 以培養符合時展要求的金融人才, 同時為我國金融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優化提供理論參考和思路借鑒。

        二、復合型金融人才及其能力構成

        復合型人才(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最早起緣于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博雅教育觀(Liberal Education)。一般認為,復合型人才是精通一個專業,并熟知多個相關專業或者通曉多個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多個學科知識交相融通、結構合理,且在分析解決具體問題時能夠利用多學科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審視和創造性思考, 具有較強的知識遷移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的人才 [2] 。

        自1945年哈佛大學校長科南特發表《自由世界的通才教育》積極倡導復合型人才培養以來,隨著現代科學門類的不斷交叉融合和技術發展的不斷多元綜合,市場對人才能力要求的不斷全面化和立體化,復合型人才培養逐漸成為國際教育界的主流教育模式。美國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英國劍橋大學的綜合教育以及日本大學中盛行的交叉學科教育等, 都是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典型模式 [3] 。

        囿于計劃經濟時代采取的蘇式重專業、偏理論、窄口徑的教育模式的影響, 我國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都起步較晚。 將復合型人才培養理論應用到金融人才培養領域, 直到進入21世紀我國金融制度日臻成熟以及金融服務業迅速發展對人才提出專業化、信息化和國際化新要求后,才逐漸受到關注。黃達(2001)在對金融、金融學和金融學科建設等金融人才培養問題進行論述時, 較早地觸及了復合型人才培養理論在我國高校金融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4] ;中央財經大學“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項目(2005)率先對我國高校金融學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進行了集中式的研究討論 [1] ;曾康霖(2005)對當代金融學科與其他科學交叉融合發展做了全面梳理, 對復合型金融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益參考 [5] ;彭建剛(2006)針對金融學專業碩士生培養提出優化課程設計、改進教學方法、 進行研究性培養等舉措以提升碩士研究生金融人才的知識整合能力 [6] ;王東升(2009) 對基層復合型金融人才的培養進行了研究, 提出了改革培養方案、加大校企合作等改進措施 [7] ;徐學峰等(2010)分析了金融危機后我國金融人才培養面臨的新問題,給出了寬口徑、復合型、應用型金融人才培養發展的具體建議 [8] ;廖宜靜(2010)從我國高校金融專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等方面對金融人才全面綜合能力的培養做了系統論述 [9] 。然而,縱觀已有金融人才培養文獻, 在談及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時,往往只是泛泛提及,不但對復合型金融人才定義模糊,而且鮮見對其能力體系的全面刻畫。筆者將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 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與實踐思考, 對復合型金融人才及其能力構成做出系統解析。

        復合型金融人才,可以認為是以金融學為專業,能夠從事金融相關研究、管理或一般性工作,精通相應金融領域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同時諳熟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經濟法學、心理學、 金融外語等與其具體工作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業務技能,具備扎實的自然與人文科學基本素養,具有較強的交流溝通能力、 理解學習能力、 知識遷移能力、工作適應能力、自我調控能力,能夠對具體問題進行創新性綜合分析與解決的各層次金融專才的統稱。 復合型金融人才根據培養層次可以劃分為基礎業務人才、中級管理人才、高端決策人才以及研究與技術專才。 各類人才根據其對應工作層級和具體工作情況, 均應具備相應的以本專業知識和本職業務為主、 相關專業和相關業務為輔的多專業理論知識與多業務技能構成的知識與能力結構, 并在基本科學素養和職業修養上素質過硬, 掌握必備的信息化技術,具備國際化視野和外語溝通能力,能夠創新性地解決具體問題。 各個層次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具體能力結構根據其工作內容和業務要求有不同側重。 具體各層的能力構成如表1所示。

        復合型金融人才作為涉及到諸多不同的具體金融工作、專業領域和市場類型的一大類人才的統稱,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其具備足以勝任本職工作需要的復合知識與能力結構、良好的專業化、信息化和國際化知識積累和能力積淀。當然,就具體工種和職責而言, 復合型人才因工作的具體內容和要求而具有不同的內涵, 這些個性化的復合型能力要求需要在對特定市場需求和工作特點進行深入把握后進行個性化的設計, 從而使得金融人才培養能夠著眼實際,發揮出金融人才的最大效用。

        三、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在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方面, 可借鑒的國際經驗較多,美國哈佛大學“通識教育”、斯坦福大學的實用教育、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性教育、英國劍橋大學的綜合教育以及日本大學中盛行的交叉學科教育等,都是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典型模式。國內清華大學“停、轉、并、改”的教改探索,南京大學的教學、能力和科研“三位一體”教改實踐,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的“寬口徑、厚基礎、嚴要求”的教學實踐等,也為我國復合型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參考[10] 。但在金融這一具體專業領域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相關探討還很不充分。 通過對我國金融人才培養既有模式及其存在問題的思考, 并在對適應我國新時期金融業以及金融學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知識結構和能力進行具體分析基礎上,我們認為,有必要從根本上轉變我國現有的金融人才培養模式, 應明確將培養復合型金融人才作為我國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之一, 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新模式。 在具體構建中, 應著重把握以下幾點。

        1. 構建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的目標體系。 結合我國現有本、碩、博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現狀,以及復合型金融人才不同層次能力構成特點, 對我國現有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各組成部分具體培養任務進行明確分工。 本科教育以培養基層復合型金融業務人才為主要目標, 碩士研究生教育以培養中級復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為主, 而高端的復合型金融決策和研究人才主要由博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后流動站進行培養。同時,在對各個具體層次、具體領域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內容設定上, 應進行廣泛的事前市場人才需求調查研究, 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要始終做到以實用主義為指導, 充分貫徹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原則。

        2. 設計科學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方案。 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在設計培養方案時, 要改變我國既有課程設置過度強調專業理論的窄口徑范式,注重寫作、數學、信息科學等基礎性教育,加強基本科學素養的培養,同時切實安排相關研究性課程和實踐訓練內容, 強化學生的創造力與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具體學制安排和學習形式上,要在現有雙學位制、第二學位制、聯通培養制(即本碩連讀、本碩博連讀等形式)、主輔修制度、選修課制度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學分制,加大學科交叉培養的力度,創新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學制和途徑 [11] 。此外,在設計培養方案時,還應充分考慮當代大學生金融人才自身的成長規律以及他們由學校等培訓機構向職業機構過渡過程中的特殊需要, 通過教學內容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模擬實踐教學等強化學生對實際工作的適應力, 通過挫折教育和心理輔導等增強學生承受人生挫折和抵抗生活壓力的能力。

        3. 完善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的方法手段。 金融人才培養的方法和手段直接影響到培養對象對傳授知識的接受程度和能力鍛造的實際效果。一方面,要不斷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 廣泛借鑒美國等教育發達國家采用的討論會、工作坊、研究小組等方法, 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切實將應試式、 填鴨式理論灌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學生自我驅動的新型學習方式。重新審視和改進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系, 建立重在過程考察、 重視能力表現的以學習能力為標準的考核體系。在課外教育上,要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專業和分專業的興趣小組,通過文化節、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志愿服務等多種途徑,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感。此外,要充分運用現代信息科技,特別是因特網, 對學生進行全天候的跟蹤培養和教育熏陶, 使得學生在接受專業訓練的同時掌握基本信息技能。

        4. 優化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 雖然我國金融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已經符合基本的教學需要, 但現有師資隊伍限于既有知識結構和成長時代的局限,對信息技術、國際動態以及西方金融學、經濟學主流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把握不夠充分,運用不夠熟練,形成了金融教學中的障礙。要改變這種局面,一方面,應加大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力度,增加教學經驗交流, 嚴格教學激勵與懲罰機制; 另一方面,應努力吸引諳熟目前金融業發展、通曉金融學理論、 洞悉金融學前沿的金融專才加入到金融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中來。

        5. 健全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的機制體系。復合型金融人才本身就是著眼于人才市場需求提出的概念。因此,在進行復合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從學校培養、 在職培訓和業余培養等整個金融人才成長過程入手, 將人才培養工作延伸到金融人才成長發展的全過程中, 不斷增強其復合能力構成的廣度和深度。通過校企合作興辦學生實習基地、金融俱樂部、企業員工培訓班、 學校企業聯合研究中心等多樣化形式, 一方面根據企業等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量身培養人才, 另一方面不斷充實企業員工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還應建立學校與企業之間關于人才培養效果的通報和反饋機制, 不僅使學校的人才培養進展和人才成長情況能及時傳遞到用人單位, 還能使企業的人才需求和用人意見能及時反饋到學校,使金融人才的供需雙方達到有效互動,共同推動符合我國金融業發展需要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工作。

        四、總結

        復合型金融人才是應用復合型人才理論結合金融業發展的人才要求催生出來的新型人才。 從對我國金融人才培養現狀和金融人才需求狀況分析出發, 對其能力構成進行了設計, 并就我國現階段轉化既有金融人才培養模式, 構建合理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新模式,從培養目標、培養方案、培養方法、培養師資和培養體系等多方面提出了培養具備專業化、 信息化和國際化特征的復合型金融人才這樣一種較為系統的思路建議, 希望對我國現階段明確金融人才培養改革方向和進行改革路徑選擇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央財經大學課題組. 21世紀中國金融學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戰略研究[J]. 中國大學教育,2005(2):6-8.

        [2]黃江美. 高校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研究[D]. 廣西大學,2008.

        [3]羅剛,李華. 美國金融研究生的商學院培養模式及啟示[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09):73-76.

        [4]黃達. 金融、金融學及其學科建設[J]. 當代經濟科學,2001(7):1-11.

        [5]曾康霖. 試論當代金融學科發展及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J]. 金融研究,2005(10):1-8.

        [6]彭建剛,周鴻衛,周行健. 金融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2):26-28.

        [7]王東升. 基層復合型金融人才需求與培養探析[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1):150-152.

        [8]徐學鋒,馬欣. 我國高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發展的建議[J]. 高等教育研究,2010(5):87-88.

        [9]廖宜靜. 高等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113-117.

        第3篇: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范文

        【關鍵詞】金融研究 方法論 思考

        一、關于金融研究方法論的概念理解

        (一)科學研究方法論的概念

        關于科學研究方法論的定義有兩個:定義一,科學研究方法論是關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定義二,科學研究方法論是指方法的科學或方法的有序安排,使給定領域中進行探索的一般途徑的研究。方法論提供了組織、計劃、設計和實施的基本原則。方法提供了如何進行一項具體、個別研究的技術和路徑。這是方法和方法論的區別。

        (二)關于金融學研究方法論

        首先,在邏輯上認為金融學屬于經濟學,經濟學具有科學性,從而可以推出得到金融學也具有科學性。其次,經濟學的核心是理性經紀人的假設,理性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則。金融學的方法論是用近似替代物給金融契約和工具定價。活躍的市場中價格是由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相交得到的,需求曲線上每一點都是消費者效用函數最大化的均衡點,供給曲線上每一點也是供給者效用函數最大化的均衡點,二者相交得到市場均衡點和均衡價格。價格變動是由供求雙方變動一起決定的,所以我們應該分析供求雙方行為的變動,這點上又回到經濟學的分析方法,供求雙方是各自約束條件下的效用函數最大化,所以關鍵是分析供求雙方約束條件和效用函數。

        二、宏觀金融理論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二之戰后的20年,西方主流經濟發展理論與金融理論基本上是互相分離的。金融學的思維方式經歷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驗證解答的邏輯思考過程,其思維過程仍然是:“歸納現實,從特殊到一般提出問題;再演繹一般結論,從一般到特殊來驗證理論的過程”。縱觀金融學的發展歷程,主要運用了如下三個方法。

        (一)科學抽象法

        科學抽象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本質,逐次形成概念、范疇、規律及一般原理的認識過程,是從經驗到理論,從舊理論到新理論的必由之路。

        科學抽象的進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認知主體運用其分析能力先將多樣性統一的事物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和方面,然后從中排除其非本質的、次要的和偶然的成分,抽取出某一部分和方面或不同部分和方面的本質規定。在第二階段,認知主體運用其綜合能力按照不同部分和方面的本質規定的內在聯系,將它們連接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達到思維中的具體。

        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中,馬科維茨首先抽象出單個資產的預期收益率為某收益率出現的概率,風險可以用收益率的變動幅度(即方差)表示,這就是從感性上的具體上升到抽象。針對用馬科維茨模型選擇資產組合需要進行大量繁復的計算這一缺陷,威廉?夏普在1963年提出了單指數模型。在威廉?夏普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中,在無效性的投資組合與其他個別證券的風險與收益條件下,資本市場線很難對其收益與風險進行衡量。為此,證券市場線的模型描述了在市場均衡狀態下,風險證券或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它與市場組合收益的協方差(風險)的線性函數。無論單個證券還是證券組合,均可將其貝塔系數作為風險的合理測定,其期望收益與有貝塔系數測定的系統風險之間存在線性關系。這個關系以E(rp)為縱坐標,βp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代表一條直線,這條直線被稱為證券市場線。

        (二)實證法

        實證主義堅持只有通過包括測量在內的觀察獲得的“真實的”知識才是可靠的,現代市政主義的觀點則信奉事實的邏輯延伸,這被稱之為邏輯實證主義,并在20世紀初成為居實證主義哲學。

        實證主義者認為,只有能夠直接觀察或測量的事物才應該引起科學的注意,而不能觀察或測量的事物對于實證主義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盡管經濟學家不贊同邏輯實證主義哲學對其他哲學的排斥,但它們對經濟學思想和經濟學研究具有重大的影響。實證主義影響經濟學的一個方式是在可能的情況下更多地強調測量和數量表示,經驗分析和估計至少從使其成為更為實證主義的推動下獲得部分激勵。實證主義影響經濟的另一個主要方式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作為實證性知識的價值知識上,而規則性知識則極為不同。實證主義作為一種哲學影響經濟學思想的第三種方式是在經濟學和經濟學研究實踐中強調客觀性的重要性。即實證主義哲學在強調提供以支持一個描述性結論的重要性時,認為個人的判斷和感覺是模糊不清的。

        (三)數學分析法

        現代經濟學的發展表明,數學已經成為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研究工具。在對實際經濟問題的研究中,經常需要對經濟活動及其數量變動規律作定量的分析。對經濟問題的定量分析,需要解決一些共性問題;提出所研究的經濟問題及度量方式,確定表現研究對象的經濟變量(如用GDP的變動度量經濟的增長);分析對研究對象變動有影響的主要因素,選擇若干作為影響因素的變量;分析各種影響因素與所研究經濟現象相互關系的性質,決定相互聯系的數學關系式;運用科學的數量分析方法,確定所研究的經濟對象與各種影響因素間具體的數量規律;運用統計方法分析和檢驗所得數量結論的可靠性;運用數量研究的結果做經濟分析和預測。對社會經濟問題數量規律的研究具有普遍性,計量經濟學是專門研究這類問題的經濟學科。

        三、總結

        現代金融學與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在根本上基本上是一致的,金融學在大量運用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之后,其研究方法的范式正在逐步走向規范。實際上,經濟學的發展進步正在為金融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提供了比較科學的分析工具。因此,我們就需要運用更加精密復雜的數學分析工具運用數學模型幫助我們在更高的程度上將直覺變為理論。我們承認科學的思想很重要,但思想的科學性性必須要靠正確的方法來進行證明。可以這樣說,我國金融學研究方法論發展的方向將是建立在更為堅固的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并且向科學化的研究方法發展。

        參考文獻

        [1]諾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效益[D].1991(1).

        [2]韓永進.西方經濟學方法論[D].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

        第4篇: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范文

        依據《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主要途徑,要求其培養模式改革必須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而為達到這一目標,其培養方案需要圍繞解決實際問題和培養良好職業素養而展開;課程設計需要更多考慮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著重于案例教學、模擬訓練等教學方法的創新運用;其培養過程需要立足于互動式、探究式的教學,更多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金融?R鄧妒顆嘌?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人才是金融發展的關鍵。而在我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高層次應用型金融人才的短缺現象正日益嚴重,依據《金融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 ( 2010-2020年)》,未來金融人才需求的重點將逐步從數量轉向質量,擁有研究生以上學歷人才占比、擁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或職業資格人才占比將大幅提高,而那些同時具有扎實的金融學理論功底和對金融市場實際運行有深刻理解的高層次應用型金融人才將成為相當長時期內市場追逐的焦點。金融專業碩士理應存在著廣闊的市場需求。

        但從現實看,金融發展創新步伐的加快正和高層次金融人才的供應之間出現日益嚴重的結構性錯配,國內高校培養的金融專業碩士并不能有效滿足金融機構對高層次金融人才的實際需求。這不僅反映于實際教學內容往往與金融市場操作實踐相脫節;也體現在無法更好映射不同地區不同方向金融專業碩士培養的獨特性,無法培養出能夠真正立足于本地實際需求、符合現代金融業發展要求的人才;更體現在無法圍繞金融市場創新加速和互聯網化的新趨勢,無法培養出涵蓋金融產品研發、金融風險管理、金融分析與理財、信托與資產管理等不同領域的高層次應用型金融專業技術人才。所有這些,實際上都已經成為制約金融專業碩士教育發展的重要障礙,并成為國內金融學高等教育的重要瓶頸。

        相對于法律和會計等專業碩士,金融專業碩士培養面向的是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其創新速度明顯高于其他領域,對學生培養模式的動態調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無論是投融資模式的創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還是金融機構的融合與變遷,都會深刻影響其教學培養內容,也使得其培養過程需要與外部資源進行更加廣泛、深入、積極的互動,更由此使得相對于其他專業領域,金融專業碩士和學術型碩士培養在目標、原則和方法上存在著更加顯著的區別。如何基于金融市場的創新變化以及應用導向的內在需求,使金融專業碩士的培養模式既符合金融業創新趨勢,又符合金融發展的現實目標,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現行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我國金融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始于2011年,總體仍處在探索階段,所以現有的對于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改革的相關研究成果相對較少。王琦(2011)對中外金融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進行了比較;曹偉(2011)對高校如何培養高素質金融專業碩士進行了初步探討;吳曉求(2012)對我國金融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進行了初步思考;孫龍建和辛清(2014)發現金融專業碩士培養尚無法對接新興服務業發展;周春喜(2014)以浙江工商大學為例對現行金融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和概括;李國義(2015)認為我國的金融專業碩士培養尚未與學術型學位研究生培養進行清楚明確的區分。

        由于長期以來高校研究體系和金融實踐體系的相對隔離,使得當前國內學術型碩士和應用型碩士的培養存在著較為明顯的趨同現象,而因為金融學本身的應用性學科特征,上述缺陷在兼具較強專業性和較高變化性的金融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也造成當前的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無法匹配不斷創新的金融市場,無法適應金融領域變化的新趨勢,也由此無法滿足現實的人才培養需求,甚至導致供給和需求的錯配,問題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

        一是課程設置與教案更新滯后于實踐變化,且存在較為嚴重的同步性問題。雖然針對金融專業碩士培養的獨特要求,現有培養方案都進行了相對差異化的課程設置,但各培養單位在師資使用上基本都和學術型碩士存在明顯重疊,由此導致相應的教案更多是基于較長時間前的通用教材,不僅無法滿足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本身的實踐要求,也與金融市場最新情況存在較為明顯的脫節或滯后。

        二是培養方案的體系性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欠缺。相對于學術型碩士,專業型碩士理應在基礎理論學習之外,重點突出以下實踐性內容:第一,涵蓋股票、債券、商品等不同類別的金融市場介紹;第二,對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共同基金等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進行全面比較分析;第三,對ETF、REITS、場外期權、結構化產品等不同的創新金融產品進行全面梳理和總結;第四,讓學生能夠真正有效地學習了解資產配置和資產定價的方式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微觀市場結構認知。但是,現有培養方案在這種整體性設計上存在明顯不足,既缺乏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產品的介紹總結,也無法通過DDM模型、有效市場假說、微觀市場結構理論等金融學基礎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讓學生真正了解金融運行的本質,進而掌握理論到實踐的基本技能。

        三是教學的互動性和實踐性存在明顯的不足。受制于師資力量的背景約束,現有的金融專業碩士教學更多聚焦于單純的理論知識傳授,而針對實際案例的具體分析和介紹存在明顯不足,或者是引用的實際案例與金融市場最新實踐存在明顯的時間差,也缺乏組織學生形成有效課堂互動的形式和方法,而所有這些都會對學生的興趣培養和實操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拖累。

        四是外部資源的整合流于形式,實際利用明顯不夠。雖然目前國內多數的培養單位均已在金融專業碩士培養的過程中引入了外部導師制度,但現有的外部導師選聘更多只是考慮聲譽因素,而沒有考慮其對碩士生培養過程的實際投入能力;外部導師在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多數限于面上的一對多交流或是偶爾的公開講座,在教學環節的融入度明顯不夠,且缺乏明確穩定的機制保障;外部導師的領域配置與專業培養的目標和方向的實際契合度并不高,更多是為了選聘的門面工程,由此影響到外部專家資源在金融專業碩士培養過程中的實際利用效果。

        針對以上種種問題,部分培養單位已開始進行相關的積極探索,比如在課程設置上更多考慮我國金融體系的特色及金融實務的創新方向,通過開設更多的講座,著力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從業能力;同時也引入“雙導師”制度,為學生同時安排校內導師和外部導師進行同步指導,并依據教學過程的互動需求設置導師和學生的“雙向選擇”機制,以此來滿足個性化培養目標等等。但總體看,這些探索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金融專業碩士和學術型碩士培養的趨同性問題。完善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仍需要進行整體性的架構設計,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安排。

        三、金融?R鄧妒顆嘌?模式改革的目標方向

        綜合以上分析,相對于其他領域,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的改革研究具有更強的時效性和綜合性,需同時考慮金融市場的現實變化以及培養體系的完整性和差異性。就時效性而言,金融市場變化和金融創新速度遠快于其他領域,因此金融專業碩士的培養方案應當有更高的更新頻率,在培養過程中動態反映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最新變化尤為必要。就綜合性而言,強化金融專業碩士培養的應用型特征,就必須在教案的及時更新、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外部資源的導入優化等方面進行全面優化。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的改革應依據金融市場實際情況變化,在時效性和綜合性兩方面對金融專業碩士的培養模式變革進行全方位探索,通過重塑專業碩士的“應用型”內涵,使金融專業碩士的培養更多地與金融市場的最新變化相對接,更多地與學術型碩士培養相區別,進而推動金融專業碩士培養過程與實踐需求變化的真正互動,全面提升金融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

        具體而言,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改革應致力于完成以下幾項目標:一是依據金融專業碩士的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構建一個更加契合于現代金融市場實踐變化的課程體系,使得金融專業碩士的培養課程能夠及時動態地反映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最新變化,并與學術型碩士培養相區別;二是依據金融市場的最新變化對相關教案進行及時動態更新,完善實踐性課程的教案內容,依據學生興趣和課程教學實際尋找到能夠有效提升師生互動的方式方法,使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得以迅速提高;三是依據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對金融專業碩士的外部導師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利用,防范金融專業碩士外部導師選聘過程中的門面工程,使外部導師能夠更多參與到培養的過程和實踐當中,并對整個教學培養過程形成良性驅動。

        四、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改革的具體內容

        依據前述培養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目標,基于應用導向的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改革應當立足于以下四點:第一,依據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創新變化完善現有課程設置,使其更加符合現實需求;第二,讓教案更充分反映金融市場的最新數據和案例,更好地滿足應用型需求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第三,更好地在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間實現動態平衡,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也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第四,讓外部導師資源真正融入金融專業碩士培養的實際過程之中并發揮更大作用,避免外部導師更多充當門面工程而無法發揮實際作用的問題。

        從實踐角度出發,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改革應當重點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一)對金融專業碩士培養的課程體系進行梳理并進行課程設置的補充

        依據金融市場的最新變化以及金融機構業務類別的動態調整,對現有金融專業碩士培養的課程體系進行系統性梳理,對專業必修課和共同選修課進行相應的優化,同時對目前課程體系設置中的空白或薄弱環節進行補充。建議增設《金融研究方法》的基礎課程,重點介紹金融學相對于其他學科的獨特性以及資產定價和資產配置的基礎原理和方法;增設《微觀市場結構》的必修課,了解微觀市場結構變化以及交易制度設計對于金融體系運行的影響;增設《現代金融市場》《現代金融機構》《現代金融產品》三個專題課,讓學生能夠真正了解和掌握金融體系的現實變化,并由此提升實踐能力。

        (二)對金融專業碩士培養重點實踐課程的教案進行及時更新

        為滿足金融創新提出的新要求,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的改革應當對當前培養環節中涉及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重點實踐課程進行相應的教案更新,使理論傳授更符合現實變化。建議對金融市場的歷史變遷和未來趨勢進行重點介紹;對金融機構的具體類別及其角色差異、金融機構的混業分業模式、金融機構的具體業務模式進行重點講解;對金融產品創新的背后邏輯、基礎方法論、現實變化趨勢進行專門深入的探討。

        (三)推進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尋找提升課堂互動性的方式方法

        針對金融專業碩士培養的應用性要求,可以嘗試通過情景模擬、案例剖析、專家講解等方式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和提升課堂互動性,使學生能夠提前熟悉機構路演、公司交流、投價分析等金融實踐的日常情境,并能夠基于課程教學的時間設置,適當安排對應實務界人士的對流,包括到對應金融機構的實地調研觀摩等活動,通過教學組織形式創新真正提升學生的現實理解和應用能力。

        (四)強化外部導師在培養環節的配置,優化其參與教學的方式和方法

        現有金融專業碩士培養中的“雙導師”制度多流于形式,核心問題在于兩個方面:第一,外部導師的篩選環節過多注重崗位和職位,而缺乏對其覆蓋領域的配置研究,使得外部導師的領域配置不盡合理;第二,外部導師更多只是掛名,而缺乏對實際教學過程的具體參與。建議依據金融專業碩士未來的就業方向和潛在崗位,對外部導師資源的配置進行系統研究,并由此進行合理配置。同時積極探索外部導師參與教學過程的有效路徑,在外部導師選聘過程中不僅關注崗位和職務,更多關注實際的參與程度。

        五、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改革的路徑方法

        綜合上述分析,基于應用導向的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模式改革應當遵循以下思路:一是依據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創新與變化完善金融專業碩士現有的課程設置,使其更加符合應用導向的實踐需求,并與學術型碩士培養顯著區分;二是讓教案更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場的最新數據和案例,更好地在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間實現動態平衡,更好地滿足金融專業碩士培養本身的應用型需求和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三是讓外部導師資源真正融入金融專業碩士培養的實際過程之中并發揮更大作用,拓寬外部導師選聘的范圍,而不限于面子工程,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增加外部導師的教學參與度。

        第5篇: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范文

        [摘要]:本文說明了國內高校金融學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在介紹和分析國外高校金融學教育特點的基礎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進國內高校金融學教育理念,學科建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思考和建議。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因此金融學是一門具有特殊地位的學科,具有極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隨著我國加入WTO后金融業全面開放,中國金融業不但面臨著外資金融企業在國內的強大競爭壓力,還必須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顯然,當前形勢下國家必須加大培養適應未來需要的金融人才的力度。未來的金融業從業人員不僅要懂現代金融實務,熟悉國際金融市場慣例,而且要懂得金融投資管理和金融企業管理,能夠進行金融創新產品設計,通曉英語、計算機、法律、電子商務等相關知識。金融網絡化與工程化的發展,給新世紀的人才培養帶來了挑戰。我國的金融教育是一種建立在傳統金融產業,特別是傳統銀行業基礎上的金融教育,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修訂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將原目錄中的“貨幣銀行學”專業和“國際金融”專業合并為“金融學(含:保險學)”專業,既反映了這樣的認識,也是當前國內金融學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礙。而現代金融學教育的開展還面臨著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師資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高校培養的大多數金融人才難以適應社會經濟和國際競爭的需要,最終必將影響我國金融業的業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因此,我們的高校迫切需要學習國外先進的金融學教育模式,在和國際接軌的同時改革金融學教學方法,根據自身情況探索和創造出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金融學教育體系。

        一、國外金融學教育的特點

        盡管西方各國不同高校的金融學本科教程在培養目標上各有側重,但它們之間亦有共同點,例如都十分強調培養學生寬廣而扎實的理論基礎(既包括通識教育的知識,也包括專業理論基礎),同時十分注重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特別是面向實際工作的能力,強調本人學識和能力的增加與對經濟和社會做貢獻兩者的結合。西方高校的金融學教育特別強調本科層次的人才培養與社會的需要相結合,不少西方國家的高校就直接以“所培養的學生滿足社會上各種組織不同層次的需要”或“能夠在爭取良好的職位時有足夠的競爭力”作為培養的目標提出來,這其實真正體現了高等本科教育的實質目的。而反觀我國高校的金融學教育,正是由于這個目標不夠明確,才會過多的給學生灌輸一些與社會的實際需要相脫節的無用的知識,而學生走上社會工作崗位以后也不能很好發揮作用,實現自我價值。

        多數西方國家的大學都認同本科階段的教學應該是一種專業基礎教育,因此,它們的教學計劃都十分注重通識教育,即培養學生廣泛的文化意識,這當然也會反映在金融學這樣與社會經濟密切相關的學科中。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會要求金融系學生在頭連年里學夠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類的基礎課程,甚至還需要學習文學、寫作、數學、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課程部分和金融學專業課程的學習,主要由經濟學類、金融類、會計類、管理類及市場營銷類等課程組成,其金融學專業課程包括金融會計、公司金融、投資學、衍生證券和金融中介機構等。這樣的教育模式強調基礎和能力的培養,輔以良好的教學,就能把學生培養成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與國內金融學教育的一個很大不同在于,國外大學的金融學專業都是以微觀金融,即金融市場、投資和公司財務為主,而不是以宏觀金融,即貨幣銀行和國際金融為主的。

        國外高等學校金融學專業的課程設置及教學內容大體上都有以下幾個特點:(1)在進入專業課學習之前,一般均有十分嚴密的前導課程安排,以保證學生在修學高級課程之前已經掌握充分的理論基礎和前導知識。比如,在學習金融經濟學課程前,一般都要求學生修完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學習公司理財課程之前,學生一般都要將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等課程修學完畢;學習金融工程之前,必須學完投資學等,這既能保證每門課的授課質量和教學要求的嚴格貫徹,又能指導學生在種類繁多的課程中進行選擇。(2)專業課程設置十分豐富多采。國外高校在金融學課程的設置上一般分為兩個層次:專業必修課一般只有3到4門。盡管課程的命名有所差異,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貨幣經濟學,金融市場,公司金融,投資學和期貨期權這幾個方面。而專業選修課可以根據客觀實際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學教學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長設置。這些課程有的緊密聯系實際,有的緊緊扣住金融學前沿理論的進展,有的課程國際化色彩濃厚,都可以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為學生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專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非常有益。(3)國外高校金融學專業所開設的專業課的內容,一般都會涉及該課程應該涵蓋的金融學理論和知識點,這一點對于保證金融學本科生完整的知識結構至關重要。但是與每一門專業課程所具備的廣度相比,其所涉及的有關理論的深度則是參差不齊的,有的課程緊緊圍繞現代金融學前沿理論,例如資產定價理論。而一般的課程,由于其出發點主要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因此這些課程往往重介紹輕分析、重實踐少理論,例如固定收益證券,房地產金融等。(4)在國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學專業課程中,都十分強調實踐環節。最為簡單的就是強調通過課程作業,包括作文、小課題、案例分析等,強化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還會安排金融和統計軟件的學習和練習,案例研究,學生講述,乃至社會調查等。比之課堂講授,這些方式的優點都是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培養能力。與國外高校相比,我國高校的差距是明顯的,課程體系不合理,教材陳舊,教學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進的地方,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對金融學這個學科的內容和辦學目標的認識問題。

        二、國內金融學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國加入WTO意味著我國的各類金融機構將在國際通行的游戲規則下,直接與國外金融機構進行市場化、國際化的競爭,同時,我國的宏觀金融監管也必須走向國際化,融入國際金融協調、監管過程中。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門順應時代的呼喚,培養出既熟悉本國金融運行的特點和規律,又通曉國際金融規則和慣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國際競爭、國際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說勢在必行,根據以上分析,這里提出以下幾點改進建議:

        首先,金融學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須在對照國外教學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培養目標上實現突破,才能保證金融學教學改革的成功。具體而言,就是在教育觀念上要實現以傳授知識為主到以能力培養為主的轉變,在培養目標上要實現以培養專門人才為目標到以培養綜合素質以及能夠適應社會各種需要的金融學通才為目標的轉變。

        其次,全面與國際接軌,以現代金融學為核心規劃金融學教育體系。徹底轉變我國金融學科以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為主的教學思路,突出微觀金融學為主的辦學方向,強化微觀金融類課程建設。根據金融學與社會實踐密切結合的特點,在注重金融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使學生通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識結構體系的同時,建立起通識教育的培養模式,讓學生不僅僅是學到多方面的知識,而且能培養出優秀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未來個人發展和工作打下厚實的基礎。

        第三,注重金融學課程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面對金融全球化、網絡化、技術化的趨勢,金融學本科教學必須做到與法學、數學、外語、計算機等多門學科的交叉融合。這既是金融學科發展所需,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知識再生能力。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調節市場運行和交易行為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礎就是法律。因此,在經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背景下,學法、懂法、用法、守法,對培養金融人才尤為重要。金融活動通常以數理模型為基礎,缺乏較高深的數理知識,不僅很難登其堂奧,更不用說去設計和開發新型金融工具。金融的高科技化又使得傳統方式進行的融資和支付業務,為電子化、信息化、系統化、工程化的現代金融所取代,使金融學科成為了融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為一體的新型邊緣科學。外語和計算機更是跟隨金融學科發展所不可缺少的工具性技能。知識再生能力指的是一種學習能力。我們不可能在本科教育階段解決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和技能,重要的是在向學生傳授基本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注重金融學課程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使學生文理交叉,理工結合,知識結構合理化,有利于提高他們走向社會后的再學習能力,增強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第四,革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考慮到金融學科更具有實證和實用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滿足于一般的理論解釋,而應更注重對現實問題的認識和判斷。對于像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保險學等宏觀類課程,可在著重講授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的基礎上,通過組織課題討論、撰寫小論文和學術報告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思辯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對于像公司融資、金融機構經營與管理、投資理論等微觀類課程,應突出其應用性、操作性和前沿性等特點,可通過案例教學、聘請業務人員授課、模擬實驗等手段,增強學生對業務知識的感性認識、理解應用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最后,高質量的金融學教育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作為保證。由于現代金融學的引進是很晚的事情,國內高校金融專業的師資隊伍不是很完整,水平更有待提高。從事金融學教學的教師,需要對各種金融經濟理論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時對社會對各類金融人才的需求狀況也有著深刻的理解。正是通過教師與社會及學生之間的直接交流,各種符合實際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才能得以醞釀并付諸實施。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需要從海外引進人才,更應該立足于師資的培訓,以及通過加大高水平的研究的支持力度促進師資隊伍的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1]張亦春蔣峰,中外金融學高等教育的比較及啟示,高等教育研究,2000/5,pp69-73.

        [2]王聰,提高金融學科教學水平的思考,暨南學報,2001年6月,pp91-95.

        第6篇: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范文

        [關鍵詞]人才;金融;教育

        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曾經說過,21世紀的人才需求標準是懂得現代科技的金融人才或懂得現代金融的科技人才。換句話說,21世紀的人才需求是現代金融和現代科技高度結合的復合型人才。所以,現代金融學教育在培養適應經濟市場化、自由化和國際化要求的金融人才方面擔負著重要職責。

        一 經濟發展呼喚金融人才和金融學教育的加強

        現代金融已滲透到了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現代經濟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金融經濟。無論是政府的宏觀調控,還是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老百姓個人的投資理財和創業,都與金融息息相關。金融業發展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的推動作用日益彰顯。事實證明,凡是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同時也是金融業發展較快和金融人才相對集中的地區。美國、英國、日本等莫不如此,我國的上海、深、江浙等地也是這樣。經濟發展與金融業發展之間形成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經濟越發達,金融業就越發展;金融業越發展,經濟發展越快。與此同時,金融業越發展,對金融人才的需求就越迫切也越大。“金融業逐漸成為一個覆蓋范圍最廣與日常生活結合最緊密的服務型行業,同時也是一個最具有創新動力的知識、智力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因此,我們一方面要繼續建立和健全現代金融體系,實現金融和經濟的健康發展,加強金融法規建設,規范金融行為,完善金融市場以及加強金融監管,健全監管體系,維護金融競爭秩序;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大力加強金融人才的培養,以滿足各層次、多樣化的金融人才需求。而這一切又有賴于全社會金融學教育的加強。

        總體上來說,現代金融學教育的內涵應包括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面向社會大眾的金融學知識的普及型教育(在這方面我們甚至可以看到有關專家學者在東北農村手把手地教農民如何運用農產品期貨交易來規避市場價格風險,增加農民收入,也能夠看到遍及全國各地的形式多樣的面向社會公眾的金融知識講座或短訓班,內容包括股票投資、藝術品投資、國債買賣、黃金買賣、外匯交易、房地產交易、保險業務等);第二個層面是面向在校大中專學生包括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金融學知識的系統的學院式教育。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創新日新月異,國際金融運行風險增加,通過系統扎實的學院式教育,培養既具有國際視野懂得全球一致的業務規范和取向統一的管理法規,又能夠把國情特點與國際慣例結合起來的高素質金融人才是當務之急。

        二 現代金融學教育應體現人才需求特點,不斷完善學科體系和內容

        我國經濟發展對金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金融人才的復合型特點,二是金融人才的國際化特點。復合型是指金融人才既要懂得金融又要懂得現代科技尤其是網絡技術和高等數學等;既要懂得營銷又要懂得管理;既要懂得法律又要有較高的政策解讀能力。國際化是指金融人才首先要有較高的外語水平,特別是要具備較強的外語交流和溝通能力,其次要熟知不同的金融文化背景,還要有較高的理論研究水平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為此,學院式教育在專業學科體系構建方面應突出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英語、高等數學、計算機技術等;第二部分是營銷心理和營銷行為學、不同金融文化比較研究等;第三部分是專業課程。

        當然在現實中,由于宏觀金融與微觀金融已很難截然分開,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也日益混合。以央行宏觀調控、貨幣政策制定、操作和協調、金融監管及立法和制度安排為核心的宏觀金融,直接作用和影響于以金融機構業務經營與管理為核心的微觀金融。所以,各高校在自己的經濟學或管理學方向的學生培養目標中,可以結合實際有所取合,有所偏重。比如要么以宏觀金融為主,要么以微觀金融為主;甚至還可以在宏觀、微觀金融中突出某一部分的內容,比如在國際貿易專業中可突出國際金融及外匯交易、國際信貸與國際結算的內容等。而在金融學專業中則可以給學生更大的自主選擇的空間。

        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創新既是必然又是常態。它涉及金融制度創新、金融市場創新、金融機構創新等。而就金融機構而言,又涉及金融業務創新、金融工具創新和金融服務創新等。因此,在現代金融學教育中應及時補充進去這方面內容。

        三 現代金融學教育應適應人才需求和培養目標,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完善教育形式

        現代金融學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和學科,金融人才又是具備復合型和國際化特點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上更應體現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具體來說,可以通過討論式、案例式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現在隨著軟件設計與開發技術的發展,有許多模擬現實金融活動的軟件被開發出來,比如國際貿易流程軟件、股票交易流程軟件、外匯交易流程軟件、黃金及藝術品投資軟件等。有條件的學校不妨可以更多地利用軟件模擬教學去增強學生的分析、應用和操作能力。除此而外,還有一種方法值得嘗試,那就是通過聘請在實際金融部門和領域的從業者和管理者開展講座的形式,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金融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2002年金融年度報告[R],2002

        第7篇: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范文

        關鍵詞:金融工程本科生;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0引言

        作為一般本科院校新開設的金融工程專業,湖南工業大學的金融工程專業起步較晚,比較許多國外和國內眾多高校金融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均是面對碩士研究生及博士以上層次,而專門針對本科生層次的人才教育,目前國內尚無可以參考的教育模式,因此設有金融工程專業的院校都應該結合自身的學科優勢,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教育模式,向社會輸送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且有專業特長的金融人才,這是制定和探討金融工程人才培養的方向的一個重要議題。

        1金融工程的人才需求

        隨著金融行業的飛速發展,以及互聯網金融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國的金融行業呈現出了與以往的傳統金融行業完全不同的一面,金融行業的競爭也已經從傳統的金融服務轉向了一些特定的金融工具,如何幫助客戶來解決實際的金融問題,金融產品化和電子化已經成為市場的導向。金融業務網絡化電子化的發展也要求金融企業根據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趨勢,運用工科人才的教育管理思路,將金融市場中的高新技術引入專業課堂,調動各方資源和各類教學手段,開發出更符合市場要求的金融產品,力求為金融客戶提供更科學、更優質的金融理財策劃方案。這也表明金融工程在生活中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這也對我們開設金融工程的院校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社會環境和歷史等因素,我國的金融學科建設比起許多發達國家還處在相對落后的階段,從金融學研究的發展情況看來,我國的研究主流依舊是對策性或者政策性的研究,對于涉及到數學應用的定量化模型和工程化方案的研究還是較少,這就使得政策性的應用方面有比較大的局限。隨著金融業務全球化、國際化趨勢的日益明顯,我國的金融行業在面臨巨大挑戰的同時也蘊藏了巨大的商機,這也對培養金融工程專業人才的院校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作為金融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首先應該完成在學理上金融工程專業所設置的基本科目,確定培養的人才是屬于哪一種類型。其次應該針對市場的要求,培養相對應的金融工程人才,使得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以后能夠盡快適應和應用所學的知識更好的服務自己所在的金融機構和崗位。根據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科培養目標,我們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屬于應用型的金融技術人才,能夠運用現代經濟理論和方法,應用現代數理和信息技術的理論和方法,運用模型定量化處理金融收益和風險評估的問題,為金融市場的總體效率的提高和市場的穩定,不斷創新和發展新的金融產品和方案。這樣培養出來的金融畢業生能夠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和國內金融環境中適應不同的需求,滿足大部分金融和非金融機構的要求。

        2金融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

        2.1金融工程專業的本質內涵

        金融工程專業是指一個系列的有關金融工程學的課程組合,學生修完該系列的課程即具備了有關金融工程學的知識素養和技能,從而可以從事與該專業直接和間接相關的職業或者工作,作為一門典型的交叉學科,金融工程專業包含了一組涉及到現代金融經濟理論方法,現代系統工程理論和方法,現代信息理論與方法的有邏輯關系的課程組合,這就對設置金融工程專業的院校老師提出了很高的教學要求,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來應對市場對學生提出的需求。

        2.2金融學科的培養模式

        為適應國際和國內金融行業的發展,又能適應區域經濟的要求,防止學生所學和社會需求脫節之間的矛盾,金融學科和企業共同培養本科生的培養目標與能力體系需要重新構建,金融工程專業的本科階段人才培養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是扎實的經濟金融理論素質,強調基礎的經濟金融理論教學。在金融工程本科院校的專業設置上應該立足于經濟金融理論,這是培養合格的金融工程專業本科生的根本。第二是適度開設一些數學類課程,培養本科學生掌握比較基礎的數學和統計學的技能。為適應現代金融的快速發展,讓畢業生能夠盡快適應日新月異的信金融環境,作為一名合格的金融專業學生掌握比較全面的數學和統計學的技能已經成為必須。因此開設概率論基礎;經濟數學;隨機分析;運籌學;固定收益證券等課程,還有一些房地產金融;項目融資等課程供學生選修,這些課程的教學大綱充分體現了現代金融對數學的要求。第三是為了培養學生建模和分析數據的技巧,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計算機軟件對相應的金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應用所學的金融學知識得出相應的金融運行規律。為此我們開設了:計算機R語言程序設計、SPSS應用、金融實證分析等課程,培養學生如何從復雜的經濟環境中提煉出自己所需要要的數據,并且應用所學的經濟學模型和計算機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并解決相應問題的能力。第四是構建金融工程的專業化課程,為了培養復合型的金融工程人才,圍繞這個學科我們開設了金融工程學、公司金融、金融工程案例、金融風險管理等課程,學生可以通過學習了解相關的金融工具并利用相應的工具和策略來解決實際的金融問題。針對湖南工業大學金融工程專業起步較晚,硬件和軟件設施都在逐步完善的情況下,所培養出來的金融專業人才在市場上和其他重點院校相比還是缺乏相應的競爭力,所以從長遠角度出發,“校企”聯合的辦學模式更加適應于我們這種剛剛起步的金融工程專業院系。這一培養模式的主要特征有:①企業的需求就是學校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依據;②學校為主導,學院和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整個制定過程;③校企有機結合,人才培養和區域金融經濟發展緊密結合;④校企共同建立教學資源和科研平臺,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體系以及基礎條件建設,同時又解決了學生實習難的問題。校企協同培養模式研究是以培養金融學科人才為目的,以高校,企業充分利用各自的環境和資源,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高校主導,企業參與培養出符合區域經濟產業轉型升級所需要的金融行業特色人才為目標,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和科研方式,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單一和分散性的辦學合作,而是圍繞行業特點和需求來進行人才培養的一個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的有機整體。

        3校企研合培養金融本科生的主要模式

        3.1“校企”聯合建立校內實驗教學平臺

        工科類的高校應該利用其所具有的優勢,通過政府政策相關的引導,高校的運營和管理,相關金融公司的通力合作,打造一個具有高規格的金融實驗室,利用這個實驗室學生可以實際操作在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金融機構在實際業務操作中所運用的到的新型軟件以及金融工具,并將其及時更新應用到金融實驗室當中,而金融機構及相關的企業負責人也可以定期派相關的專家學者指導學生如何應用相關的軟件,幫助他們更早的適應以后的工作環境。

        3.2“校企”合作建立金融專業本科生的實踐基地

        金融學科是一門應用和實踐性都要求很高的社會學科,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學校里單純靠書本和課堂知識的理論教學已經無法滿足金融機構的人才準入要求。高校金融工程專業必須認清形勢,及時更新人才教育觀念,多與政府科研機構和本土企業互通有無,加快金融工程專業校外實習實踐基地的建設,為了實現高校和企業之間聯合辦學的優勢,培養出對接的金融專業人才,可以建立多樣化與多層次的金融專業實習實踐模式,可以開展認識實習、暑期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方式,在學生實習期間可以加強學生和企業之間的溝通和了解,訓練學生的溝通和表達能力,同時在實習的工程中也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漏洞加以彌補,也可以發掘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一步加深知識的了解,在另一個方面可以幫助企業盡早的選拔所需要的人才進行重點培養,這樣也能夠節省企業的員工培訓成本,同時緩解企業人力資源緊張的局面。

        3.3校企聯合采用“雙教師“制聯合培養學生

        為了培養能夠適應新金融環境下的金融專業本科生,我們即要求培養學生金融工程專業學生的理論知識又不能忽視他們的動手和應用和創新能力。所以我們可以采取“雙教師“的培養模式。所謂的”雙教師“制度是指在校內高校教師教授書本上的專業基礎金融和經濟知識,但同時又給他們配備一個在金融機構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又具有高水平金融理論知識的校外輔導教師,共同開展課題項目的研究。這樣可以很好的彌補高校教師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的弊端,幫助學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接觸到前沿的金融工具與金融市場,使得他們的動手和實踐能力得到很大的加強,也更有利于他們將來在畢業的時候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4結語

        本文以湖南工業大學經貿學院為例,闡述了金融工程專業培養的一種可行模式———“校企”聯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本校剛剛起步的金融工程專業來說這種模式能夠幫助畢業生更好的面對市場的競爭,同時也可以提升高校的金融專業本科生的質量和相應的科研水平,加快本校金融工程專業建設的進度。

        參考文獻:

        [1]劉云,李阿利.地方院校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現狀及發展趨勢概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6):23-25.

        [2]盧曉東,陳孝戴.高等學校“專業”內涵研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文印資料.

        第8篇: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范文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理科實驗班

        理科生在人數上占了絕對優勢,與此相應,高校的理科專業也比文科更多,但也更加復雜。如果和后面介紹的文科類實驗班相比,你就會知道理科實驗班情況有多么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理科實驗班包含的專業有較大差別,不像文科實驗班往往能實現更多專業的通識。一般來說,高校設置的理科實驗班會與學校的優勢、特色學科聯系起來。開設理科實驗班的院校有人大、中國科大、上海交大、北交大、北京科大、中國農大和上海大學等,還有吉大、同濟、浙大開設的工科實驗班,復旦開設的自然科學實驗班和技術科學實驗班,以及浙大開設的科技與創意設計實驗班等。

        中國人民大學:人大的理科實驗班屬于信息學院,對該院四個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統一招生,學生進校后,在學習共同基礎課的基礎上,自主選擇課程,根據選課自動形成專業和發展方向。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同時完成兩個專業的學習并以雙專業或雙學位畢業。部分學生從大四起可以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學習兩年,獲得人大和該校兩個學位;還有部分學生作為交流生赴香港城市大學、臺灣逢甲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學習一年,同時還將選派部分畢業生赴世界著名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此外,人大每年從新生中分別選拔7人和5人進入數學與經濟學雙學位實驗班、數學與金融學雙語雙學位實驗班,學習數學專業和經濟學、金融學接軌課程,完成培養要求后獲理學和經濟學兩個學位。

        中國農業大學:農大的理科實驗班與學校的優勢緊緊聯系在一起,分為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兩個方向。學生在大一時重點進行公共課和基礎課教學,除了人文、英語、體育、計算機等公共課,主要進行數學、物理、化學等相關基礎課程的學習。此外,為了拓展學生綜合素質,學校還安排了人文類系列講座。大二時,理科實驗班重點進行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學,如生命科學實驗班在數學、化學等基礎課以外,開始學習生物類的專業基礎課程;信息科學實驗則在數學、物理等基礎課以外,開始學習電子、信息、電氣類的專業基礎課程。當學生確定專業方向并選擇導師后,便開始學習相關的專業課程。如果學生在大三完成了所選專業方向規定的專業課程并完成畢業論文,可以提前畢業。

        北京交通大學:北交大的理科實驗班(即思源班)開設在理學院。入學前兩年,實驗班在注重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強化了數學和物理學科基礎教育,培養學生既有數學的高度抽象思維能力,又有現代物理的形象思維和實驗技能,以及優良的外語應用功底。該班設置電路分析類、模擬、數字電子技術類、信號與系統類、信號處理類、電磁場類、計算機原理類等模塊的專業平臺基礎課程,使學生得到電氣信息大類學科的專業基礎。大二以后,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和發展需要,自主選擇通信工程、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氣信息工程等專業,并通過個性化培養計劃,完成專業課程的學習。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的理科實驗班將數學與金融打通,并實行本碩貫通培養模式。這不是簡單地將本科數學課程與研究生金融課程相疊加,而是將數學、經濟、金融的學習、研究和實踐整合成一體,貫穿整個本碩培養過程,從而實現學科交叉融合。另外,上海交大還有電子信息科學類本碩連讀試點班,學生進校后一年左右將與普通班學生一樣,根據規定在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六個本科專業中選擇主修專業,學院會按淘汰機制淘汰不合格的學生,并于大四第一學期對該試點班學生進行直升碩士研究生資格審核。取得直升資格的學生從這時開始兼修碩士研究生基礎課程,同時確定其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導師并提前進入導師課題研究組。

        浙江大學:浙大突破了學院的劃分,以信息學院、計算機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航空航天學院等工科學院為依托,建立了特殊的工程人才培養基地,以“工科實驗班”統一招生。入學后,學生在兩年內確認主修全校的各個工科專業(包括實驗班內設專業和實驗班外其他學院的專業),鼓勵交叉學習修讀第二專業和進入本碩或本博一貫制培養。浙大的工科實驗班由學校工科大類培養基地直接負責管理,除榮譽證書需申請認定外,學生享有竺可楨學院學生同等待遇。

        清華大學:化學-生物學基礎科學班的學生主要有化學或生物學競賽獲獎的保送生,以及從各理工科院系通過全校性第二次面試選拔的同學,其中不乏奧賽金牌得主和省高考狀元。學生大一大二學習共同基礎課以及化學和生物學的核心課程,包括基礎化學及其相關實驗,基礎生物學及其相關實驗。從大三開始進行科學研究訓練,可選擇不同學科方向參加科研實踐,將本科與研究生培養過程有機銜接。學生成績合格并參加科研實踐后,可根據自己的志趣和對學科的認識,通過多次選擇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主修學科方向,并在此方向上繼續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大的管理-電子工程復合培養實驗班,從報考工商管理類專業的考生中擇優錄取。前兩年學生學習通識類課程、電子信息大類學科基礎課程和經濟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打下厚實的基礎;第三年則根據志向選擇在電子工程或工商管理類專業方向進行深入學習。而綜合素質培養貫穿于整個培養過程。

        傳遞人文精神

        ――人文科學實驗班

        最早的人文科學實驗班是武大在1993年設立的,現在清華、人大、浙大和吉林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也都開設了人文科學實驗班。顧名思義,人文科學實驗班的目的是培養具有深厚文、史、哲理論基礎和科學素養,又有較高的外語水平,能適應多學科日益滲透發展趨勢的人文學科科學研究和教學方面的人才。

        清華大學:入學后的前三個學期實行不分專業的通識教育,主要打好專業基礎。從第四學期開始,分別開設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等專業課程,實施雙向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理想,經過學校考核,在文史哲三個專業中選擇一個作為主修的專業方向,同時選修其他兩個專業的相關課程。

        中國人民大學:人大的人文科學實驗班學制是六年,本碩連讀,畢業時授予碩士學位。畢業后如果想繼續深造,可以繼續在本院攻讀博士學位。課程分為學科通識課、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比如國學通論、文字音韻訓詁、版本目錄校勘、國學經典研讀系列、先秦諸子研究、宋明理學研究、唐詩研究、宋詞研究、敦煌文書研究、信息與社會、外國語言學等。

        浙江大學:涵蓋人文學院、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等三個學院的專業,主要包括哲學、漢語言文學、古典文獻、編輯出版學、歷史學、博物館學、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以及英、俄、德、法、日等外語和對外漢語等專業。

        解析真實的世界

        ――社會科學實驗班

        社會科學是很龐雜的學科,主要研究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涵蓋了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人類學、民俗學、新聞學、傳播學等,可謂包羅萬象。因此,一些高校對同是社科的幾個專業實行聯合招生,在學生對具體專業有所了解之后,再選擇其方向。這類實驗班往往文理兼招,當然還是以文科生為主。除了老牌文科較強的高校如人大、武大等,以工科為主的清華、浙大、北航等高校也開設了社會科學實驗班。不同的院校,開設的這類實驗班包含的具體專業有所不同,如浙大包含經濟、法學、管理、教育等幾大類專業,清華則包含了經濟學、社會學、國際關系三個專業,北航則幾乎包括了其所有文科學院的專業。

        清華大學:入學后的前一年半,學生主要學習社科專業基礎課,特別是打好數學和英語基礎,同時也接觸專業基礎課程,以便確定自己的學科興趣,尋找符合自己的發展方向。這一階段的課程如數學類課程、微觀及宏觀經濟學、社會學概率、政治學概論和國際關系分析等,通過學習,學生基本了解了社會科學的研究工具、研究領域與研究方法。大三大四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以及專業的要求通過雙向選擇,從社會學、經濟學、國際關系中選擇專業方向,深入學習各自專業的專業知識,加深對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經濟學專業具體學習中級微觀/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投資、國際貿易等課程;社會學專業學習社會思想史、家庭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等具體領域;國際政治深入學習包括國際關系理論、地區研究、研究方法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入校后第一年統一以“社會科學實驗班”的名義加以組織,隸屬于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并實行一年通識課程(如中國文明文化史、西方文明文化史、藝術史)和交叉學科基礎課程(經濟學、法學、行政管理三大學科的基礎課程),為學生的專業學習奠定寬厚的學科基礎。在專業選擇方面,實施“既充分尊重考生對專業的自主選擇,又恰當考慮學院的專業要求”的雙向選擇機制,根據學生的專業興趣和第一學年的課程選擇、學習成績以及綜合表現進行二次選擇。

        浙江大學:文科生報考浙大,只需要選擇人文科學實驗班或社會科學實驗班即可,這兩個實驗班幾乎涵蓋了浙大的所有文科專業。社會科學實驗班,涵蓋了經濟學院、光華法學院、教育學院、管理學院以及公共管理學院等學院的專業,主要包括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金融學、法學、教育學、公共事業管理、工商管理 、物流管理、旅游管理、農林經濟管理、社會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等。

        邁向“華爾街”之路

        ――經濟管理實驗班

        經濟、管理專業是當下備受考生青睞的兩類專業,學科領域也有所交融。因此很多大學對兩者進行聯合培養,比如復旦、北交大、中南財經等高校開設了經濟管理實驗班。從招生對象來說,雖然社科實驗班也會招收一些理科生,但總體上理科實驗班和人文社科實驗班招生還是比較涇渭分明的,真正實現文理兼收的只有經濟管理實驗班,此外,西南財經大學開設的金融雙語班、工商管理雙語班等也文理兼收。

        雖然經濟管理實驗班包含的專業有所不同,但在培養方面仍是以通識教育加專業教育的形式進行。由于經濟管理專業以數學、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干學科,部分課程會采用英語教學,所以,考生報考的時候要權衡一下自己的數學和英語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復旦大學:復旦的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旅游學院對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財政學、保險、公共事業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會計學、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統計學等14個專業以“經濟管理實驗班”進行招生。雖然招生時文理兼收,但第一學年結束后分流時,后七個專業只招收理科生。

        北京交通大學:第三學期末學生要進行分流選專業,分流的依據條件依次是標準專業規模、分流時的填報志愿和大學前兩個學期的學習成績,可選擇專業包括經濟學、金融學、市場營銷、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專業。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南財經的經濟管理實驗班以財經政法類專業為特色,依托該校經濟學、管理學與法學三大主干優勢學科,于2012年首次面向全國招生,優先錄取第一專業志愿考生且其高考總分位列所在地區生源中前2名,或其高考各科目中理綜或文綜達到卷面總分80%及以上,且另三門科目中有兩門科目達到卷面總分90%及以上的考生。

        武漢大學:武大開設的不是經濟管理實驗班,而是數理經濟與金融實驗班(含數理經濟實驗班、數理金融實驗班),注重在現代經濟學、金融學、高等數學、計算機和英語方面進行教學和訓練,采用國際上最新版本的權威性原文教材。學生進校后前兩年,在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學習階段打通專業界限,采用統一的經濟學科基礎平臺和專業基礎課平臺進行培養;大二快結束時,在學生對專業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根據其興趣、專長、人生規劃和社會需要,分別進入兩個實驗班繼續進行專業課學習。學生畢業后可獲得經濟學學士和理學學士雙學位。

        其他實驗班

        除了以上四大類學科實驗班,還有其他一些實驗班也比較有特色,這里選取兩例進行簡略介紹。

        浙江大學:浙大的“求是科學班”可以說是“實驗班中的實驗班”,該班重在加強學生科學基礎培育及科學素養的熏陶,實施全程導師制,采用個性化、國際化培養方案,設置本碩博多通道出口。該班選拔的是對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科學五個基礎學科中某一學科有濃厚學習興趣、具有較強培養潛力并有志于深入學習的優秀學生。所招學生或是通過保送,或是通過在大一新生中公開選拔,每屆招生100人左右。

        西南財經大學:光華創新人才實驗班在四個學院進行設置,包括金融學院“光華創新人才金融與理財實驗班”、工商管理學院“光華創新人才金融服務與管理實驗班”、統計學院“光華創新人才金融統計與風險管理實驗班”和經濟信息工程學院“光華創新人才金融智能與信息管理實驗班”。每屆“光華創新人才實驗班”學生選拔總人數為160~200人,選拔時間在大一第二學期結束后進行。

        友情提醒

        如果能有機會進入大學實驗班,一則證明了你的實力非常強,二則讓你在大學里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為你今后進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礎。

        第9篇:金融學的研究生方向范文

        關鍵詞:雙語教學;國際金融;教學方法

        Abstract

        Bilingual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has been introduced by more and more universities andcolleges. Various obstacles to the bilingual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should not be ignored.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se obstacle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we have to choose right contents, books and teaching methodsand modes for students who majored different subjects.

        Keywords:Bilingual Teaching;International Finance;Teaching Methods

        1. 引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國際金融學的課程建設在我國受到高度重視,不少高校鼓勵老師 采用雙語教學講授國際金融。可是,和其它學科一樣,國際金融雙語教學在實踐中存在不少 問題,在一些高校學生害怕甚至抵制雙語教學,教學質量受到影響。對于每門課程雙語教學 存在的共同難點,許多學者已經發表論著闡明自己的觀點,不需要筆者在此文中贅述。本文 的目的在于從國際金融學的課程內容、課程特點出發,找出國際金融學雙語教學有的障 礙和難題,供同行借鑒。

        2. 實施國際金融學雙語教學的意義

        國際金融學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中世紀,但是很多年以來,國際金融學只是國際貿易學的 一部分,處于從屬地位,沒有形成獨立的體系。直到二十世紀 60 年代前后,美國出版了幾 本以國際金融為題的專著,國際金融學才開始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在大學的課堂上講授[1]。 我國在改革開放后開設國際金融學,雖然歷史不長,但不少學者積極撰寫國際金融學教材, 其中不乏優秀作品,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西方開設的國際金融學更成熟,通過引進原版教材, 西方的國際金融體系讓國內的任課老師耳目一新,學生可以直接學習原汁原味的國際金融理 論。同時國際金融學的研究對象和課程內容要求師生都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這樣才能學到 最新的國際金融理論,分析不斷出現的國際金融新問題。沒有較強的英語語言能力,只能學 習別人翻譯的作品,翻譯的作品除了存在時間滯后問題外,還可能因作者的表達而在一定程 度上偏離原文的含義。國際金融雙語教學亦有助于糾正人們對英語學習目的的認識,中國學 生從中學開始學習英語,可是到了大學,許多學生卻不知道如何運用英語這門工具,這是因 為學生們一直是為學英語而學英語,或者是為了英語考試而學英語,十年寒窗學英語,結果 沒有任何用武之地,真是太可惜。其實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通過掌握英文這一交流工 具學習西方先進的專業理論和知識,在網絡、傳媒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英語水平高的學生 可以通過這些平臺學習最新的專業知識,所以開展國際金融雙語教學能夠提高學生英語語言 應用能力,促使他們重新認識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

        3. 國際金融雙語教學中存在的特有問題

        同其它學科雙語教學一樣,國際金融雙語教學中存在不少共同問題和障礙,這些障礙分 別來自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方法,不少學者已經發表了自己的看法[2]。為了避免重復建 設,本文只針對國際金融學雙語教學有的問題和障礙,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教材的選 擇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

        3.1 教學內容方面

        關于國際金融學的研究對象和教學內容,國內外的看法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相同的, 也就是國際金融學具有宏觀性、微觀性和綜合性,研究的問題錯綜復雜。其內容既涉及到全 球性的國際收支平衡問題、國際資本流動問題、開放經濟條件下國與國之間在貨幣與金融方 面的相互依賴關系、各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矛盾與協調及其對國民收入、國際收支以及 世界經濟帶來的種種影響等。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國際金融學主要分析國際貨幣金融關系的 各種形式,如外匯匯率、外匯市場、國際儲備、國際借貸、國際債務、國際金融一體化等一 系列問題[3]。同時國際金融學是一門具有交叉性質的邊緣性學科,學好國際金融學,學生必 須具備一定的會計學、經濟學、國民經濟核算學、貨幣銀行學基礎。正是因為國際金融學內 容豐富復雜,在西方國家的大學里,管理學院或商學院與經濟學院開設的國際金融課程內容 并不完全相同,前者住注重微觀部分的講授和國際金融實務,主要從企業財務管理的需要出 發,講授如何在國外籌資和投資,如何進行風險管理等內容。而在經濟學院,則注重國際金 融理論的講授,不少高校開設國際經濟學,內容包含國際金融理論和國際貿易。我國出版的 國際金融教材頗具自己的特色和優點,既包含國際金融理論,又包含國際金融實務,理論聯 系實際,但因為受到課時和教材篇幅的限制,所以有些問題在課堂上老師沒有足夠的時間為 學生深入講解。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越來越多的高校在講授中采用雙語教學,這意味著越 來越多的學校將國外的教材引入中國課堂。同一門課程,中外不同的教學內容,使教師在講 授時不知該如何取舍。

        3.2 雙語教材的選擇

        如前文所述,在西方,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習到的國際金融學內容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不 同的國際金融教材內容存在較大差別,國外比較有代表性的國際金融教材主要來之英美,主 要代表作有 Obstfeld, M.和 K. Rogoff 合著:Foundations of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 MIT Press, 2006";Grossman, G. 和 K, Rogoff 合編: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1, North Holland,2005";PaulR1Krugman 和 Maurice Obstfeld 合著: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Addison Wesley Longman 公司 ;RichardM1Levich 著: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Prices and Policy, McGraw-Hill 出版;Davod K, Eiteman, ArthurI, Shonehill 和 Michael

        H, Moffett 合著:Multinational Business Finance, Addison; Ephriaim Clark 著 international finance,北京大學出版社。這些教材中,Obstfeld 和 M. Grossman, G 為第一作者(或編者)

        出版的教材 主要針對國 外的研究生 [4] ,其難度 略高于中國 金融本科專 業的要求 。

        PaulR1Krugman 和 Maurice Obstfeld 合著: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主要講解

        國際金 融理 論。 RichardM1Levich 著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Prices and Policy, McGraw-Hill 注重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分析。Davod K, Eiteman, ArthurI, Shonehill 和 Michael H, Moffett 合著:Multinational Business Finance, Addison 強調國際金融管理。北京大學影印的 international finance(由 Ephriaim Clark 著)在西方是 MBA 教材,體系上卻與我國的教材比 較相似,區別在于該教材更注重對金融衍生品和金融風險管理的寫作。國外原版教材語言純 正,體現了西方的邏輯、文化,尤其是其推理過程、思維方式的不同能很直觀地顯現出來, 并且往往體現了新的教學原則和教法。面對這些優秀教材,任課老師感到耳目一新甚至賞心 悅目,但是只能選擇一本作為教材,如何取舍無疑是一大難題。

        3.1 教學內容方面

        關于國際金融學的研究對象和教學內容,國內外的看法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相同的, 也就是國際金融學具有宏觀性、微觀性和綜合性,研究的問題錯綜復雜。其內容既涉及到全 球性的國際收支平衡問題、國際資本流動問題、開放經濟條件下國與國之間在貨幣與金融方 面的相互依賴關系、各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矛盾與協調及其對國民收入、國際收支以及 世界經濟帶來的種種影響等。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國際金融學主要分析國際貨幣金融關系的 各種形式,如外匯匯率、外匯市場、國際儲備、國際借貸、國際債務、國際金融一體化等一 系列問題[3]。同時國際金融學是一門具有交叉性質的邊緣性學科,學好國際金融學,學生必 須具備一定的會計學、經濟學、國民經濟核算學、貨幣銀行學基礎。正是因為國際金融學內 容豐富復雜,在西方國家的大學里,管理學院或商學院與經濟學院開設的國際金融課程內容 并不完全相同,前者住注重微觀部分的講授和國際金融實務,主要從企業財務管理的需要出 發,講授如何在國外籌資和投資,如何進行風險管理等內容。而在經濟學院,則注重國際金 融理論的講授,不少高校開設國際經濟學,內容包含國際金融理論和國際貿易。我國出版的 國際金融教材頗具自己的特色和優點,既包含國際金融理論,又包含國際金融實務,理論聯 系實際,但因為受到課時和教材篇幅的限制,所以有些問題在課堂上老師沒有足夠的時間為 學生深入講解。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越來越多的高校在講授中采用雙語教學,這意味著越 來越多的學校將國外的教材引入中國課堂。同一門課程,中外不同的教學內容,使教師在講 授時不知該如何取舍。

        3.2 雙語教材的選擇

        如前文所述,在西方,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習到的國際金融學內容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不 同的國際金融教材內容存在較大差別,國外比較有代表性的國際金融教材主要來之英美,主 要代表作有 Obstfeld, M.和 K. Rogoff 合著:Foundations of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 MIT Press, 2006";Grossman, G. 和 K, Rogoff 合編: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1, North Holland,2005";PaulR1Krugman 和 Maurice Obstfeld 合著: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Addison Wesley Longman 公司 ;RichardM1Levich 著: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Prices and Policy, McGraw-Hill 出版;Davod K, Eiteman, ArthurI, Shonehill 和 Michael

        H, Moffett 合著:Multinational Business Finance, Addison; Ephriaim Clark 著 international finance,北京大學出版社。這些教材中,Obstfeld 和 M. Grossman, G 為第一作者(或編者)

        出版的教材 主要針對國 外的研究生 [4] ,其難度 略高于中國 金融本科專 業的要求 。

        PaulR1Krugman 和 Maurice Obstfeld 合著: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主要講解

        國際金 融理 論。 RichardM1Levich 著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Prices and Policy, McGraw-Hill 注重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分析。Davod K, Eiteman, ArthurI, Shonehill 和 Michael H, Moffett 合著:Multinational Business Finance, Addison 強調國際金融管理。北京大學影印的 international finance(由 Ephriaim Clark 著)在西方是 MBA 教材,體系上卻與我國的教材比 較相似,區別在于該教材更注重對金融衍生品和金融風險管理的寫作。國外原版教材語言純 正,體現了西方的邏輯、文化,尤其是其推理過程、思維方式的不同能很直觀地顯現出來, 并且往往體現了新的教學原則和教法。面對這些優秀教材,任課老師感到耳目一新甚至賞心 悅目,但是只能選擇一本作為教材,如何取舍無疑是一大難題。

        3.3 教學方法方面

        雙語教學采用的教學方法與母語教學方法其實本身并沒有太大差異,然而雙語教學增加 了教師表達和講授的難度,同時對學生的要求也更高。在實踐中,一些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 水平達不到雙語教學的要求,畏懼甚至反感雙語教學,由此產生厭學的情緒,他們在課堂上 表現出不合作的態度,這不僅會沖淡教師上課的熱情,也進一步增加了教師管理課堂的難度, 講授的難度也更高。從雙語教學的模式來看,主要有沉浸型、過渡型、翻譯式、保持型、和 雙重語言教學等模式[5],在國際金融雙語教學中該選擇哪一種模式,也是任課教師困惑的難

        題。

        4. 對策

        提高國際金融雙語教學的質量,關鍵在于因材施教,不同專業的學生傳授不同的教學內 容,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另外,教材的選擇也十分重要。

        4.1 根據不同的專業,選擇教學內容

        因為國際金融學的內容很多,在課時有限的條件下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應傳授不同的教 學內容,同時要注意教學內容本土化,聯系中國匯率制度改革、國際收支狀況、中國國際金 融市場的發展等實際,因為這些內容,一般不會在外國學者的著作中出現。筆者認為,對于 金融專業的學生,特別是國際金融方向的學生,講授內容應該最深也最全面,不僅是理論還 是實務部分,要求都應該比其它專業高得多。對于開放經濟下內外均衡目標的沖突與調節、 國際收支理論、匯率理論、金融自由化與發展中國家資本賬戶開放、金融監管、金融衍生品、 金融風險管理等難點,應深入講授。 對于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可以將講授的內容與國際 貿易專業的特點和要求結合起來,比如說為學生深入講解外匯風險管理、國際結算等方面的 內容。 經濟學專業的同學具備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可以將國際金融理論作為講授的重 點。而管理學、會計學、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同學往往金融學基礎比較薄弱,教學計劃中的國 際金融課時又比較少,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應首先保證國際金融基礎理論的傳授,然后再選擇 比較容易又具趣味性的國際金融實務,比如外匯交易、套期保值等內容。

        4.2 參照國內優秀教材,選擇合適的外文教材

        外文教材有不少優點,但是外文教材缺乏對國內國際金融熱點問題的闡述,同時外文教 材也缺乏豐富的教輔資料,學生在學習時往往要參照國內的中文教材。筆者認為,對學生推 薦國內優秀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姜波克、陳雨露老師以及老一輩的國際金融專家陳彪如和 錢榮堃編寫的教材都是非常嚴謹和漂亮的,符合我國國情,選擇外文教材開展雙語教學時, 不僅不能忘記這些教材,而且應該向學生推薦強調這些教材的優點。根據這些教材的體系, 選擇合適的外文教材,這樣即便是英語水平不太好的同學,也能夠從中文教材得到啟發,有 助于自己理解外文的含義。筆者認為,對于國際貿易和經濟學的學生,可以為他們選擇 PaulR1Krugman 和 Maurice Obstfeld 合著: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因為這 本教材注重國際金融理論的講解,同時包含的國際貿易的內容。而對于金融專業的同學,可 以選擇北京大學影印的 international finance(由 Ephriaim Clark 著),這本教材既包含國際金 融理論,又有豐富的國際金融實務內容全面、語言表述深入淺出。但是這本教材在國外主要

        為 MBA 學生準備,所以國際收支理論和匯率理論方面的內容相對簡單,教師在講解時可以 適當補充教學內容,增加教學難度。

        4.3 因材施教,注意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教學需要教方(教師)和學方(學生)的默契配合,再富有激情老師面對冷漠無互動的 學生也會變得沮喪。高校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省市,英語水平存在一定差異(見表 1),有些 學生對雙語教學充滿熱情,有些學生認為雙語教學誤人子弟,各有各的理由。恰當的教學方 法和教學模式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筆者認為對于不同專業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應采取不 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表 1 截至 2007 年 9 月末某高校 2005 級金融專業學生四、六級通過人數和通過率

        班級

        金融一班

        金融二班

        金融三班

        金融四班

        總人數

        51

        49

        45

        45

        四級通過人數

        15

        24

        28

        18

        六級通過人數

        1

        4

        6

        5

        四級通過率

        29.4%

        48.98%

        62.2%

        40%

        六級通過率

        1.96%

        8.16%

        13.3%

        11.11%

        表 1 的數據顯示,金融一班和金融三班英語四、六級的通過率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顯然在這兩個班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收效和學生的反饋也同樣會存在差異。在實 踐中,我們采用的辦法是打亂學生原有自然班的安排,按學生的意愿和四、六級的通過率對 學生進行分班,分層次授課。學生們被重新分為五個小班,將英語成績最好的同學和喜歡英 語的同學劃分到相同的班級,對他們采用過渡型教學模式,老師在講授中英語表達可以達到80%以上。國際金融案例層出不窮,所以在方法上,盡量給這些英語好的學生安排課后案例 閱讀與分析,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于英語最差的學生,應耐心 鼓勵他們,其實筆者始終認為,高校學生不能通過四、六級考試,并不代表英語水平低,只 要持之以恒,他們也一樣能夠運用好英語。在教學模式的選擇上,應采用雙重語言教學模式, 同時采用兩門語言,英語表達可減少到 30%左右,逐步將學生引入雙語教學中來。對于外 語水平居中的學生,可以采用保持型模式,英語的表達在 5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筆者 認為沉浸型和翻譯式這兩種模式在國際金融雙語教學中都不可取,前者對學生的要求太高, 后者會讓學生感到十分枯燥。

        以上觀點,只是作者的粗淺認識,供同行借鑒,希望我國的雙語教學質量不管提高,也希望得到更多師生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陳彪如. 國際金融[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2] 陳晶瑛.高校開展“雙語教學”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 經濟師,2005,(1)

        [3] 錢榮堃. 國際金融[M],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4] 鄒宏元;何澤榮. 中美兩國大學本科《國際金融》課程教材和教學內容的比較[J], 財經科學,2002增刊

        [5] 鄒艷. 關于高等學校雙語教學模式的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4,08

        [6] 姜波克, 國際金融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申沛;馮永平.推進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5,(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欧美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欧美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 | 亚洲真实片中文字幕 | 在线视频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不卡 | 午夜宅男永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