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育部近日引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并非畫蛇添足,這是很及時,很有必要的。老師批評學生卻實需要因人而宜,因時而宜,因事而宜。老師和學生學習,生活在同一集體中,互相尊重對方是理作當然,眾所周知的。
老師作為師長應當為學生樹立好良好的榜樣,不必為無法在學生中樹立威信而刻意做“母老虎”,應當融入團隊,把學生當作自己身邊的好友一樣看待,成為群體中的“大哥哥”或“大姐姐”,這樣既可以不用為管教不好學生而累壞身骨,還可以高興愉快的和學生們相處,度過每一天。
老師應當學會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的根本,要知道老師和學生看待問題的方式和角度都是不一樣,有時雙方都不一定能很好地看清問題的本質,從而使雙方相互誤解了對方的意思,而有時學生可能會因為這點事而怨恨老師,產生矛盾。作為老師應當有寬廣的胸襟,能像雪松一樣能屈能伸,使自己在學生中有很高的真正的地位,這樣才能贏得“民心”。老師不應為一些小事而大動干戈,批評學生的同時還要注意到時間,不可訓太長時間,這樣即使你自己覺得不累,但學生很可能已經站久了,聽累了。老師批評學生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語行為是否適當,得體,是否傷到了學生幼小的自尊心,常用詞語不能多用,學生早已聽得耳朵出繭子,切記不能動粗,特別是一些男老師,不禮貌的語言不可使用,作為一名好老師,一定要尊敬學生,不能把學生當作自己的“發泄墻”。就以上幾點我來舉一兩個例子簡單談談:
例一:上課鈴打響了,老師已經走進教室了,可還看見某同學在東張西望講話。老師立即火冒三丈,心想:上課鈴都響了,可這位同學卻還在忙自己的事情,顯然沒把老師,鈴聲當會事。于是老師就開始訓斥,剛開始還是一個小波浪,接著卻是一波接一波,老師竟在上課時間“即興演講”。完全沒有顧及到周圍的一切,那位老師竟然訓了大半節課,而其余的學生呢,也有幸旁聽到了一場精彩的激動人心的“演講”,結果這節課本應講的知識都拖到了下節課。
例二:某學生因為作業問題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訓話,老師一看這學生——恨鐵不成鋼,立馬破口大罵,逼真地像咆哮的母獅:“你這死豬腦子,真是榆木腦袋不開竅!來來回回都快訂正十幾次了……”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地傷害,結果成績越考越糟,一落千丈。
我們可以想象得出以上兩個例子的老師是多么可怕,學生卻是如此可憐。顯然教育有方是很重要的,教育一但出了很大的差錯,后果是不堪設想的。如果老師發現教育學生時出了一點差錯,那就應當及時亡羊補牢,想方設法彌補過錯,例如向學生道歉,先欠著學生一份人情,以后再還,老師們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說出口,認為老師是不可以向學生道歉,不然會有損自己的形象,但如果不去彌補,那你的形象就已經受損了,雖然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已經無法再平等了,但是想必退一步海闊天空。
我們可尊可敬的老師,每日都辛辛苦苦,勤勤懇懇地操勞,為學生都付出了很多,哺育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但人才畢竟是難得的,許多學生都很普通,成績平平,并不引人注目,老師如果發現或注意到了該學生還是有潛質,就應該多疏導,指點一下該學生并幫助該學生更加優秀。班級里還是會剩一些“垃圾”無法“處理”,周轉不快,一拖再拖,老師應當多了解一下他,看看是哪方面出了比較嚴重的問題,發現并及時糾正,不應當恨鐵不成鋼,任其發展,變成真正的廢品,拖了班級的后退,成為老師同學們抱怨的對象。如果該學生還有藥可救,并且還有好勝的心,就應當采用“激將法”或“軟禁”。如果該學生很悲觀,就應當給予充分的信任和肯定,定期與他談心,給予安慰和鼓勵。
【關鍵詞】中小學 班主任 實效 對策
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原則,指導著全體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者,更加突出了中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和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興趣愛好、綜合素質等關注和教育。而整個中小學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如何,班主任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班主任對中小學教育實際效果的作用
班主任掌握著中小學生的日常工作,應該是熟悉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的,懂得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環境,明確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愛好特長的。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園丁”。
(一)班主任是中小學生的知“知心人”
中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都需要教師的教誨和指導,尤其是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惑時,他們能夠并且最愿意求助的人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形象逐步從過去的玻璃外的“偷窺者”轉向學生的知心人,有些班主任還是學生的“知心姐姐”。主要是因為班主任工作逐步透明化,更多是以滿足學生的發展和需要為前提而開展工作,班主任更多地從規范學生轉為傾聽學生。因此,學生愿意向班主任表達自己的想法,反映班級的問題了。
(二)班主任是中小學生的“指路人”
班主任應該向中小學生傳遞積極的思想、正確的價值觀、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困惑。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一個現象,學生的家庭條件有限,在一些特長培養和興趣愛好的發展中就會遇到經濟問題,將會向班主任說明情況,表達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此時,班主任就是學生的傾聽者和指路人。
(三)班主任是中小學生的“母版”
中小學生較為擅長模仿教師的行為,因為他們是想成為像老師一樣有知識、有文化的優秀的人,他們的內心是渴望進步、存在真、善、美的。由于班主任是他們常年的陪護者,學生與班主任的性格和行為方式最為相似。因此,班主任就是中小學生的母版。
二、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班主任工作是隨著2009年《中小學生班主任規定》的頒布而逐步走向規范化、合理化的,這一文件的公布為中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論借鑒,同時也對規范了對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評價,促進了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提高了班主任工作地實際效果。但是,與此同時,仍存在很多的問題。
(一)愛與責任的教育欠缺
班主任多為任課老師兼職,這樣一方面能夠幫助班主任了解班級情況,但是由于教學任務繁重、科研壓力大等問題影響了對學生的關心和引導,從而形成了對中小學生的關心和愛護,而將失去和學生更多地溝通和交流,甚至有些教師對學生及其家庭情況完全不知情。這樣的情境之下,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評價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學校、教師的信心,對中小學生的情感造成傷害,還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積極性,最形成班主任只能強制管理班級的惡性循環的局面。
(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當今,有九成的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都是在幾代人的呵護下成長起來的,備受關懷和溺愛,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這為班主任的工作帶了很大的難度。一方面,家長對班主任的托付,請求班主任關照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對中小學生的要求的執行。這兩者之間存在深刻的矛盾,也是對班主任工作的考驗。應對這樣的情境,班主任處理得不夠妥當,甚至形成不良之風。對學生的要求不一致,造成學生對班主任不滿;同時,學生之間的攀比之風盛行,不良社會風氣對學生的影響造成不良生活習慣,嚴重影響學生的價值判斷,這也是對班級管理工作造成了重大阻礙。由此,對班主任工作的評價是不合格的。
(三)價值觀念的教育欠缺
中小學教師為了學生升學率和學生優秀率,十分關注學生的成績。但是,忽略了學生的品德教育和習慣養成,尤其是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引導出現了偏差。有部分教師較為關注成績優異的學生,而對成績較差的學生缺乏幫助和引導。班主任工作中也有這樣的特點,對成績較差或者不太遵守紀律學生的作為安排在教室的最后,并且將這一小撥學生放在一起。這樣就會形成惡心循環。
三、增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實效的對策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是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以中小學的心理發展狀況為根據,以中小學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和歸宿。故而,班主任工作的效率和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工作細致,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愛與責任
班主任的愛與責任的體現不是在重大問題上,而是班級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生活中的細節對學生習慣的養成有重要作用。中小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在晨讀時,有個別學生有東張西望的現象,這就需要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矯正。再者,在班級衛生大掃除的過程中,有不愛勞動和表現出愛勞動的現象,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真正地去教育和引導,督促其養成熱愛勞動的品質。這些細小之處就需要班主任專心關注學生細微的變化,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組織活動,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
社會、家庭和學校都是學生生活的環境,而這些環境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影響較大。有九成獨生子女的班級中,每個學生渴望成為小集體的中心,從而形成了自我為中心之風。因此,班主任需要及時調整這樣的關系,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同學間的和睦關系。
(三)正確評價,引導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班主任作為班級直接的管理者,不僅需要協調好學生之間的關系,還要協調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首先,要要求教師能夠科學評價學生,基礎是班主任自身能夠正確評價學生。再者,需要要求學生能夠尊重教師,努力學習,積極引導學生,關注問題學生的身心健康。最終實現師生和睦的關系,融洽的班級學習氛圍。
總的來說,中小學班主任工作需要在尊重中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機制,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最終實現中小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魏書生.如何當好班主任仁[M].北京:北京大學音像出版社
[2]馬紅宇,周宗奎,陳繼文.小學優秀班主任素質結構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
第一條為進一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充分發揮班主任在教育學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
班主任是中小學的重要崗位,從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要職責。教師擔任班主任期間應將班主任工作作為主業。
第三條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是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重要體現。政府有關部門和學校應為班主任開展工作創造有利條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與權利。
第二章配備與選聘
第四條中小學每個班級應當配備一名班主任。
第五條班主任由學校從班級任課教師中選聘。聘期由學校確定,擔任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時間一般應連續1學年以上。
第六條教師初次擔任班主任應接受崗前培訓,符合選聘條件后學校方可聘用。
第七條選聘班主任應當在教師任職條件的基礎上突出考查以下條件:
(一)作風正派,心理健康,為人師表;
(二)熱愛學生,善于與學生、學生家長及其他任課教師溝通;
(三)愛崗敬業,具有較強的教育引導和組織管理能力。
第三章職責與任務
第八條全面了解班級內每一個學生,深入分析學生思想、心理、學習、生活狀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人格。采取多種方式與學生溝通,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第九條認真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維護班級良好秩序,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責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營造民主和諧、團結互助、健康向上的集體氛圍。指導班委會和團隊工作。
第十條組織、指導開展班會、團隊會(日)、文體娛樂、社會實踐、春(秋)游等形式多樣的班級活動,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第十一條組織做好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指導學生認真記載成長記錄,實事求是地評定學生操行,向學校提出獎懲建議。
第十二條經常與任課教師和其他教職員工溝通,主動與學生家長、學生所在社區聯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第四章待遇與權利
第十三條學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應充分發揮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聽取班主任意見。
第十四條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一半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課時工作量,確保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第十五條班主任津貼納入績效工資管理。在績效工資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傾斜。對于班主任承擔超課時工作量的,以超課時補貼發放班主任津貼。
第十六條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
第五章培養與培訓
第十七條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制訂班主任培養培訓規劃,有組織地開展班主任崗位培訓。
第十八條教師教育機構應承擔班主任培訓任務,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中應設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培養方向。
第六章考核與獎懲
一、西部農村中小學新任班主任的現實境遇
1 崗前培訓脫離農村教育工作實際
[案例]張老師參加了縣級教育部門組織的新任班主任崗前培訓。全縣的新任班主任集中統一培訓,注重的是班主任通識培訓。經驗交流一環中,全是縣城一流學校的優秀班主任介紹經驗,缺乏專門針對農村教育而開展的經驗交流。
《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配備與選聘一項中規定了教師初次擔任班主任應接受崗前培訓,各省市確實對農村新任班主任進行了崗前培訓,但是在培訓過程中依然是城市取向。農村學生的特點、班級管理模式、班級活動內容與形式有自己獨有的特性。農村中小學班主任面臨著留守兒童教育、潛能生教育、結合農村實際開展班集體活動等。在訪談調查過程中,很少有各區縣教育培訓單位專門針對農村班主任的培訓。
2 新任班主任角色認識模糊
[案例]趙老師走馬上任班主任,在工作理念中認為只要我把班上的學習搞上去了,就能在學校樹立自己的地位,每天中午犧牲自己的午休時間給學生講課外作業,評價課后作業。其他老師很難找到一點空隙時間輔導學生,自己所任教的學科確實在學校排位中靠前,但是學生的綜合成績倒數第一,班風建設不盡人意。
趙老師對班主任的角色認識不清,尤其是對農村班主任角色認識模糊。班主任是班級教育的“主任”或“首席教師”,所面臨的是與學生個體、班級群體、科任教師、學校及各方面教育力量等的關系。新形勢下,班主任角色需要由單一型向多元型轉換,不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守護者、班級群體組織的領導者、學校教育計劃的執行者,更是各種教育力量的協調者。尤其要針對西部農村教育的實然狀態,轉換角色,促進學生的發展。
3 新任班主任工作境遇與理想心理落差大
[案例]李老師是過五關斬六將新招聘的優秀大學生,來到重慶西部某鄉鎮中學,在開展班級工作中非常有想法,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帶好班級。在一次班級活動中,主動邀請學校德育主任參加,活動之后,德育主任點評道:“我們農村中學不需要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關鍵是學生不出事,成績搞上去就行了?!?/p>
西部農村中小學新任班主任大多是非常優秀的大學生,通過公開招聘、支教、西部志愿者、頂崗實習等各種形式為農村學校補充了新鮮血液。他們的進入為西部農村班主任隊伍植入了新的文化。新形勢下農村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動態性的特點。西部農村學校工作條件、環境、待遇、地位等一系列的問題往往困擾著他們,新任班主任在學?;顒?、工作中話語權明顯的缺失,致使他們的滿腔熱情、理想被現實境遇敲得支離破碎。
4 新任班主任成長幫扶機制實效性的缺失
[案例]王老師擔任小學六年級班主任,該年級共4個班級。學校為王老師派來同年級的一位班主任傳、幫、帶。在開展班級管理與活動中,王老師常向師傅請教,但每次師傅的回答都令王老師無語:“你是大學生,我們是‘土班主任’,我們的方式方法都過時了,還得向你學習。”
從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學校班主任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協作。大家都為班級活動名次、班級學習成績鉚足了勁兒競爭。雖然學校實行了“導師制”,但實效性非常差。究其原因,一是學校缺乏師師之間和諧的協作文化氛圍;二是學校剛性的量化考評,導致競爭過度;三是學校導師制考評機制不健全,“導師制”流于形式。
二、西部農村中小學新任班主任校本培養的對策
1 轉換培養模式:校本培養
目前,農村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校本模式如火如荼地進行,體現了針對性、自主性、靈活性的特征。新任班主任校本培養是以解決新任班主任在班級管理與建設中生成的問題為出發點,將學校班主任的工作、學習、研究實踐融合在一起,發揮班主任的集體智慧,解決農村學校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的系列問題。西部農村新任班主任培養的校本模式必然成為現實途徑。學校在開展班主任校本培訓時,根據新任班主任特點,在班主任校本培訓的目標層面上設計出學校對青年班主任的發展要求的層次性。譬如,可以根據擔任班主任工作年限對青年班主任提出不同的發展目標。1―2年成為合格班主任,3-5年完全勝任班主任,6年以后向專家型班主任發展。也可以對班主任的現狀作分析,根據素質和水平劃分對象,如經驗型班主任、案例型班主任、學者型班主任。新任班主任校本培養就是要求以學校為基本單位,基于學校的發展,在真實的情境中培訓,增強培訓的實效性。
新任班主任的校本培養途徑不僅是局限在一所學校,如果學校新任班主任過少,可以實行區域聯動培訓,以教學片區為單位,實行點面結合的方式。片區學校具有一定的同質性,能為農村新任班主任提供更廣闊的學習、觀摩、借鑒的平臺。
2 構建長效機制:班主任見習制與導師制相結合
西部農村中小學班級管理問題的復雜性、任務的艱巨性要求綜合素質高、熟悉農村教育規律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大學生新入職期間,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流程、原則、規范還在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中,因此,新人職的教師都應跟班見習班主任,以現任班主任為導師,見習期至少為一年,經考核合格后方能擔任班主任。新人職教師擔任見習班主任,與現任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級,見習班主任就能在導師的引領下逐漸進入角色。師徒在班主任工作中不存在直接利益沖突,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把班級建設好,導師才能毫無保留地手把手帶徒弟,從而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導師制。新人職大學生能在真實的實踐環境中學習班主任工作的技巧與藝術,在體驗中成長。在班主任考評中,實行師徒捆綁式考評,才能真正落實見習制與導師制有機結合,促進新任班主任快速成長。
3 營造文化氛圍:構建協作式教師文化
新任班主任處于能力構建期,一個相互信任、協作的教師文化氛圍是新任班主任成長的保證。學校領導力是教師協作式文化構建的保障。學校領導力是指學校領導團隊通過一系列行為相互協調整合而形成的服務于學校組織目標、確保領導過程順暢運行的影響力。它具有逐步生成、不斷內化的動態特征,能夠發揮導向、凝聚、規范、輻射功能。學校管理層要運用機制、制度,使前喻文化(晚輩主要向長輩學習)、并喻文化(晚輩和長輩的學習都發生在同輩人之間)、后喻文化(長輩向晚輩學習)和諧統一,形成融合、接納、寬容的協作式專業發展氛圍,新任班主任的成長同時也是老班主任知識、觀念、技巧革新的過程。年長班主任豐富的經驗與新任班主任的蓬勃朝氣、多才多藝相得益彰,共同為西部農村教育撐起一片藍天。
4 注重自主發展:提升自主發展能力
教育管理的創造性、復雜性以及動態生成性的特征決定了新任班主任不能單憑被動學習就能成為熟練甚至是專家型班主任。新任班主任自主發展的能力是從新手迅速過渡到熟練掌握班級管理技巧、提升班主任綜合素質的重要保證。學校管理層要提升新任班主任把自身的發展當作認識的對象和自覺實踐的對象的能力,實現“自我引導”發展。其一,把握自主發展的前提:認識自我。新任班主任自主發展的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建立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雖然自己是“天之驕子”,在農村中小學,自己學歷高,可能還出身名校,但是農村教育具有特殊性、復雜性、艱巨性的特征,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教師之間文化的碰撞,都需要新人職教師充分而清醒地認識自我。年長班主任雖然學歷、知識不及現代的大學生,但他們豐富的生活閱歷、農村班主任工作經驗與技巧是新人職教師學習的一筆財富。其二,夯實自主發展的基礎:自主能力。新任班主任必需具備班級教育管理自主能力、主動研究的能力、反思能力等。新任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主動思考、探索,養成記“班歷”的習慣,結合“班歷”進行反思研究。其三,探尋自主發展的平臺。新任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見習、導師機制、網絡媒體、報刊雜志、觀摩培訓,多途徑地學習,自主創設學習的平臺。
參考文獻
一、批評教育學生時,你想批評的學生在嗎
有的班主任常常抱怨:自己經常進班,發現問題也進行了糾正、引導,但同樣的問題仍然會發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當然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有一點班主任往往會忽視:你想批評的學生不在批評現場。比如,學生常常會遲到、早退、曠課,班主任發現后,會立刻到班里進行批評教育,有時還十分嚴厲地給學生上一堂說教課。班主任自以為處理得及時、到位,教育效果應該很好。殊不知,你所謂的批評是在出勤同學面前講的,應該聽的那部分同學根本不在。這種教育有兩種誤區。一是好學生會產生厭煩情緒,自己不缺勤、不違紀,卻聽了一大段自己不該聽的話,心里很不舒服。如果長期這樣,好學生也可能會對班級紀律熟視無睹,違紀人數也會越來越多。二是那些長期遲到、曠課的學生由于沒有當面聽到班主任的批評教育,即使有同學轉告他們,但教育時效性已經大打折扣,內心感覺班主任不管不問,就會更加肆無忌憚。這一教育誤區提醒我們,班級管理中要找準教育對象,千萬不能“費力不討好”。
二、犯錯學生面對面時,你能調解好矛盾嗎
班主任常常將犯錯的幾個同學一起請進辦公室,問這問那,有時大聲訓斥,希望從聲勢上嚇倒他們,然后各打五十大板了事。本以為這樣就能解決問題,實際上學生只是“口服心不服”,沒有把教育真正做到學生心里去。其原因是沒有處理好教育時機?,F在的學生獨立意識比較強,愛面子,尤其在群體面前,喜歡彰顯個性,表現出“唯我獨尊”的外在形象,這也是學生之間容易發生沖突的一個重要方面。班主任把這樣一群學生叫到一起,想問清楚事情的原委是很困難的。學生之間發生的小爭執、小矛盾只是因為他們斗一時的“匹夫之勇”,逞的是一時的“英雄之氣”,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相互承認錯誤,或向對方道歉。尤其在當事人面對面時,還會打“持久戰”,互不相讓。遇到這種情況,班主任應該冷處理:先讓他們各自獨立反思,然后再分別談心,了解事情的緣由,做通各方面的思想工作,最后讓他們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相互承認錯誤,互相道歉。這種冷處理方式,既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又能“化干戈為玉帛”。
三、對學生的偏愛,你是真的愛學生了嗎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往往會把班級管理大權交給部分學生干部,并完全相信他們。班主任認為這是對學生的信任和關愛?,F在班級里的學生人數普遍比較多,尤其三線以下城市和農村的中小學班級人數大多超員。這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許多困難,并大大增添了工作量,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為了減輕工作負擔,把部分班務交給學生,從某種角度上說確實也是鍛煉了這部分學生的能力。但這種做法很難讓其他學生理解和支持。你想想,學生在同一個班集體里,都想得到鍛煉,也想得到班主任的信任和關愛??墒前嘀魅蔚年P愛僅局限于部分人身上,自己卻享受不到“陽光和雨露”,內心能平衡嗎?這部分學生往往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在一些班級事務上可能與班主任對著干。迫于班主任的權威,這些學生表面上還可能收斂些,但對班主任偏愛的那部分學生,他們是不會理解的,更是不能接受的。長此以往,這部分學生常常和班級干部作對,不服管,甚至故意找茬,班級干部則認為有班主任給自己撐腰,也有恃無恐,從而使班級矛盾尖銳化。這樣,班級四分五裂,各項工作也都很難開展。有的學生甚至把這種不滿帶到畢業以后,其影響力可見一斑。這種“教育偏愛”在于班主任的意識出現了問題,其主觀上是為了鍛煉學生干部,但實際上是“害”了這部分學生?!吨行W班主任工作規定》明確指出班主任的職責與任務:“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營造民主和諧、團結互助、健康向上的集體氛圍”“指導班委會和團隊工作”。所以說,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千萬不能偏愛學生,要“一碗水端平”。
四、放心的學生,你真的放心嗎
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都會重視“兩頭”的學生,即前面的“優等生”和后面的“學困生”。而中間的那部分“學習一般、表現一般”的學生,班主任往往認為是最放心,也是最省心的學生。其實這部分學生最無奈,也最悲涼,且人數最多。由于他們學習相對自覺,不大違紀,不會給班主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班主任對他們投入的精力也就最少。班主任把平時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好的和那些給班級添亂的學生身上,幫助學習好的繼續努力,給班級增光,教育不聽話的“改邪歸正”,少拖累班級。就這樣,班級長期處在“三分天下”的局面。格局不變,班主任教育方式不變,有的班主任對中間的那部分學生甚至連名字也叫不全。要知道,中間這部分學生也需要班主任的呵護。他們成績不太好是有一定原因的,如果班主任能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他們會很快邁進優等生的行列。經過走訪,我們發現“中間學生”是十分渴望班主任把關愛之手伸向自己,幫助自己的。但在久等之后,不見班主任老師任何動靜,心里充滿凄涼和無奈,于是就在這渴望與絕望的環境下生活到畢業。有時我們會發現,一些平時表現不錯的學生不知什么原因突然違紀了,究其內因,就是想讓班主任“關照”一下自己,只不過采用了“曲線救國”的策略。在調查中,許多班主任也承認一個現象,平時照顧比較多的那部分好學生畢業后不和自己聯系了,而聯系較多的卻是那些平時批評多的和不大注意的學生。這一現象告訴我們,班級中間那部分讓班主任放心的學生,其實不能放而不問,由于他們缺少主動性,我們教育工作者要主動去溝通、幫助,讓他們迅速跨越到優秀學生的群體中來。
一、高三班主任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適應教育本質要求的需要。素質教育的實質,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協調發展,心理素質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基礎和實現途徑。此外,基礎教育改革綱要——新課改的指導性文件也是把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成長作為關注的重點,把學生的心理成長作為重要的教育目標。
2.適應班主任工作的需要。教育部2009年8月22日印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第2條提到:“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是中小學的重要崗位,從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學教師的重要職責。教師擔任班主任期間應將班主任工作作為主業?!边@個規定表明,教育界有識之士對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3.適應高考的需要。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極盛在研究影響高考的20 多個因素中發現,考試的心態在高考作用中居第一位,考試前的心態在高考作用中占第二位,學習方法在高考作用中占第三位,學習基礎在高考中占第四位。由此可見,高考是一場心理戰和知識戰的較量,平時扎實的學業成績是高考取得優良成績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考生在高考中正常發揮已學知識的前提保證。
二、高三班主任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適的具體做法
1.全程化意識。從高三備考開始一直到高考結束的“后高考時期”,都注意進行心理調適。從高三備考開始,班主任教師要明確整個高三階段需要完成的復習、考試進程等,有助于學生明確每個階段的任務,做到有條不紊。另外,學生的心理不適問題貫穿于整個備考階段,需要班主任教師通過自己的觀察或者向任課老師了解、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班干部的交流等方式獲悉相關學生動向,然后及時進行相關調適工作。即使高考完畢,面臨填報志愿以及錄取結果,學生都會不同程度地出現一些心理不適,因此,需要班主任教師及時跟進。
2.目標學生心理分析。根據相關調查,高考考生存在的心態問題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焦慮問題;二是情緒低落問題;三是怯場問題;四是狀態問題。而每個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很可能是不一樣的,作為班主任教師,首先要有相關的知識才能更好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3.幫助學生正確分析壓力來源。一般來說,高考學生的壓力有內源和外源之分。內源性心理壓力主要是由于自己不能正確認識自我而引起的,這類學生通常對自己能力與高考目標的關系認識不清、定位不準。而外源性壓力主要來自于父母,還有部分來自于親朋好友。一些父母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不顧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過分拔高要求,造成孩子精神壓力過大。作為高三班主任教師,我通常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訴說,從中幫助學生梳理出心理壓力的來源,為下一步工作做好相應的準備。
4.針對學生不同心理需求,開展心理調適。我在弄清楚學生的壓力是內源還是外源,心理不適是焦慮、情緒低落還是不在復習狀態等情形之后,進行相關的心理調適。首先,對于內源壓力,主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和教育,而外源壓力,我除了對學生本人加強心理健康調適之外,還與其家長加強聯系,善意提醒家長配合班主任工作,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而家長本人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于心情焦慮的學生,一方面對他進行恰當的目標定位,避免定下的目標過高,教育學生只要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人生拼搏的時間和階段很多,不要給自己在短期內施加過大壓力。
5.提醒部分家長進行自我心理調適。
部分考生的高考心理壓力來自于其父母,在此情況下,高三班主任除了對相關學生進行心理調適之外,也要善意提醒其父母自覺進行心理調整,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兩點:
(1)善意提醒家長注意營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良好的家庭氛圍,一般表現為夫妻關系和諧、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對孩子給予真誠和理智的愛,家庭成員之間感情融洽、志趣相投、態度和善、思想活躍、心理相容,反映出相親相愛的情調和積極向上的氣息。夫妻關系是家庭心理氛圍的核心,其中父母的情緒對家庭心理氛圍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
(2)恰當提醒家長保持良好的心態。即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就是要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人生的一切,包括孩子的高考,不過高拔高目標,也不妄自菲薄,并將這種沉穩、積極的心態傳導給高三的孩子。
三、高三班主任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調適要注意的問題
1.注意適度。心理調適的適度既包括輕重適中,也包括頻率適中。每次進行調適的時間不宜過長,不占用學生的復習、考試、休息時間,注意細水長流,營造“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外,頻率不宜過高,進行一次談話或者輔導之后,要相信學生,要耐心等待學生自我調整好狀態,不能操之過急。在這方面,我是有過教訓的。如對我們班的某同學,她屬于明顯的復習不在狀態上,我對她進行一次長談后,過了幾天,我看她還是沒有明顯改善,又馬上找她來談話,前后弄了幾次之后,該學生突然沖著我大發雷霆,我找她的同桌了解情況,才知道由于我找她談話的頻率過密,引起了她新的緊張,所以才引起她的爆發。由此,我反思自己要注意耐心等待,不能夠一廂情愿,還要將心比心,注重學生感受。
一、班主任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自己的職責
1.班主任必須具備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在現代教育視野中,特別是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一種服務,也是一種技術。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體現。
2.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的職責
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第二條規定: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是全面關心教育和管理學生?!叭妗弊匀话▽W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關心。班主任應承擔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職責,這是對新世紀班主任工作職責的新要求,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內涵。
3.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內容
能對學生進行多方面、有針對性且持久的心理輔導的人就是班主任。
班主任心理教育的實質是什么?通常所說的學習指導、智力訓練、能力培養、情感教育、人格教育、生活技能訓練、社會適應性培養等均屬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疇,都是學校以及班主任心理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
探究學生各種心理表象的成因,制定各種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計劃和預案,是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班主任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天然優勢
很多時候,教師就像是一面鏡子,是學生對照自己行為的參照,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鏡子效應就更容易形成。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又是多方面的,有許多都是在無形中形成的。我們平時常常會有這樣的體驗,如果班主任對一個學生態度好,印象好,信任,那么這個學生成績也會相應地好,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有所提高。很多成功人士都提到,可能是學生時代老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個興趣的引導而改變自己一生的命運。由此可見,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1.班主任了解學生,熟悉學生
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求,輔導者對被輔導者要了解、熟悉,不但要了解其外在的行為,還要了解其心理的需要或心理發展趨向。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從學習情況到個性心理,從現在的狀況到以前的表現,對學生全面了解的機會非其他教師可以企及,因此輔導會更有針對性,效果會更明顯。
2.班主任可以發揮班集體的作用
良好的學習氛圍,健康活潑的班級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證。
3.班主任可以協調科任教師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科任教師的協調配合。科任教師發現班級中存在的問題也會向班主任反映。這有利于全面掌握學生的動態,促成合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4.班主任與學生家長聯系緊密
教育要想取得實效,需要得到家長的理解與配合。班主任對學生的家庭環境和家長都比較了解,通過電話、家長會、家訪等途徑與家長保持聯系,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班主任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方便條件
1.可以組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班會
班隊會是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主陣地。班主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提出創新性思維,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班隊活動。班主任通過觀看學生的表演、參與學生的討論等多種活動方式,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間的了解,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2.可以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增加心理體驗
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各種活動中。班主任可通過調查訪問、參觀、拓展訓練、社會服務等形式,培養學生交往、合作、戰勝挫折等心理品質。
3.可以讓學生開展心理自助活動
讓學生編輯心理健康知識,出板報、櫥窗、知識角、報紙、刊物、網頁等。
4.可以在班級內開展團體心理輔導
關鍵詞:語文;教學;生活化
按教育部《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的定義,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I者,是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班集體的教育者、組織者和管理者,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是聯系其他科任教師及社區家長的紐帶。班主任要比學科教師更具有巨大熱情,付出著更多心血,筆者作為一名班主任,就從班風建設、轉化差生、師生關系等方面談幾點看法。
一、班風建設共同打造
班風,即班級風氣,是指一個班級中起主導作用的風氣。它是師生在共同的班級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精神風貌,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在多年的班級工作中,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級管理工作,就必須搞好班風建設,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風,就必須加強班主任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然后由教師帶動和影響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首先要確定班風,提出目標。班主任在接班之初,就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特征有意識、有目的地組織學生討論確定班風的構成要素。班主任調查了解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情況明了,才能制訂出切實可行的班集體奮斗目標,班主任可根據目標的內容和同學們的實際情況,制訂出有效的措施,引導同學們實現班級和個人的雙重目標。這樣,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必能形成團結和諧、奮發上進的班風。其次是選拔和培養班級骨干。要樹立優良的班風,實現班級共同目標,必須有一批緊密團結在班主任周圍的學生干部和積極分子。最后是建立完善班級規章制度?!皼]有制度,無以成方圓?!毙W生依賴性強、自覺行為意識差,他們的行為常要依靠外力的監督。因此,班主任必須要為他們建立起看得見、摸得著、可以仿效的參照系,給他們以具體的規范。
二、轉化后進生不要吝嗇“愛”
在每一個班里,都會有幾個后進生,所謂的后進生,在教育詞典中的定義是在班級中經常違反紀律守則,或者犯有嚴重過錯的學生。他們常常表現為思想覺悟低,不遵守紀律,不能完成學習任務。這類學生經常被教師,甚至是同學忽略,所以后進生轉化工作非常重要,要做好小學后進生轉化工作,班主任一定不要吝嗇你的“愛”。后進生往往自卑、沒有自信心。老師不要用有色眼鏡去看他們,他們同樣和其他學生一樣,渴望被尊重,渴望進步,要相信學生總是向上的,要對學生抱有希望。學生犯的錯誤,教師不要耿耿于懷,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尊重后進生,注意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對后進生要有耐心和愛心,后進生轉化工作可能要一個學期,可能要一年、三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教師要有絕對的耐心和愛心,就像孔子說的“誨人不倦”。我們不僅要從行為上堅定,還要從心理上堅定,只要我們引導得當,并持之以恒,后進生是完全可以轉化的。后進生是學生中的弱勢群體,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關愛。通過多方協作,多種形式,共同轉化后進生,后進生轉化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只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協作,在期待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抓住時機,做好轉化工作。這些遲開的花朵將開得更加絢麗,更加燦爛。
三、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教育效果與質量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師生關系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師生之間相互尊重,講究民主。在接觸中,班主任與學生個性充分彰顯,互幫互助,合作共進。班主任與學生敞開心扉,如同朋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師生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作為班主任,首先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正確看待師生關系。很多班主任在面對自己的學生時常常一副居高臨下、不可侵犯的態勢,這在無形之中拉開了師生距離。既不利于師生相處也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努力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有利于與學生建立和諧關系。小學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作為班主任,既要注意外在形象也要注重加強內部修養。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平時待人接物、工作作風等方面,都要為學生做表率。學會與學生溝通。班主任應該放下架子,用心與學生溝通,并在溝通過程中注意技巧。用語要注意言辭,平時課間要多去班內轉轉,深入班級內部,廣泛了解學生。把握好度。班主任既要和藹可親,對學生寬容博愛,但也要嚴格要求學生。學生犯了錯誤,該批評的就要批評,不能心軟。
一、 中小學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權存在的理論基礎
中小學生由于年齡、生理、閱歷等因素的限制與成年人在知理力、自治力、評判力、可塑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在法律上屬于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他們實施一定行為或者不作為,一般需要成年人的指導或管教。作為成年人的教師或班主任批評教育未成年的學生自古以來就是他(她)們的權利或者職權,也是人類進步的必然要求。我國《禮記》有云,“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可連柯也認為,“合理的懲戒不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睕]有懲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事實上,正是有了一批批為人師表的“嚴師”才造就了一代代德才兼備的“高徒”。
學校教育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除了健全學生人格外,培養學生自治、守紀律、感恩、負責任等美德,也屬于學校的教育任務。教師或者班主任的職責或權利除了教學上的授課外,還包括上述學校的教育任務。因此,當學校教育活動的進行受到干擾,導致影響知識傳授以及教學目的時,教師或班主任當然可以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以達成學校的整體教育目的。
在現代家庭里,未成年中小學生與其父母的關系是一種血親關系,依據天然的血緣或者法律的擬定而形成,父母將其視為“私有財產”而倍加呵護或處治,父母對其未成年子女自然或者當然擁有法律上的管制、批評教育或者懲罰的權利。在中小學,未成年中小學生與學校的關系是依據法律或者契約而形成的一種在學關系。該在學關系中,班主任“是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他(她)們在學校與未成年中小學生的關系,如同家庭里父母與其未成年子女的關系,也即如美國普通法上的“代替父母關系”。根據“代替父母說”(inlocoparentis )的基本理論,中小學生進入學校時,教師或者班主任就“立于父母的地位”(intheplaceofparent )。雖然,教師或班主任對中小學生并沒有像父母對自己的子女那樣的自然感情,以及父母對子女的天生的自然關切,但為維護一個良好的學校環境,保障學生自身的受教育權,教師或班主任在學校功能及活動的范圍內,仍然而且應當有權去命令、控制、教訓學生,正如父母在家中教育自己的子女一樣。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這一規定我們也可以從“代替父母說”尋求到其理論基礎。
二、 中小學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權規定的法律依據
“批評教育權”從字面上看包括“批評權”和“教育權”。“批評權”即是班主任對違反學校規定或者“有缺點錯誤”的中小學生給予的教訓、否定評價的權利;“教育權”一般認為是為保障學生的學習權,培養學生的人格自由發展,而由教師或班主任等教育關系的主體享有的權利或職權,如傳道授業,是一種積極意義上的權利。實際上,教育是一個傳授知識糾正錯誤的過程,它不可能拒絕對錯誤的批評,教育詞義里應當包括批評。而此處教育部規定的班主任有“批評教育權”,將“批評權”與“教育權”并列或者重疊使用成一種“聯合權利”,意在加重或突出強調“批評權”。它指的是班主任對違反學校規定或者“有缺點錯誤”的學生具有命令、管制、教訓等處置權利,是一種消極意義上的權利。由于這種消極意義上的“批評教育權”,對有缺點錯誤的學生加以的是不利處罰,涉及中小學生的權益保障及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對班主任來說,行使這種“批評教育權”也需要有明確的權利來源依據,現實中,因教師或班主任的行為無依據而侵犯學生權益引起社會紛爭的情形時有發生。因此,中小學班主任行使“批評教育權”必須有明確的規定,而且這一明確的規定又必須有法律依據。我國教育部賦予中小學班主任享有“批評教育權”規定的法律依據主要是憲法、法律。
憲法是母法、綱領性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行政法規或者規章等規范性文件制定的依據。教育部關于中小學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權的規定在形式上屬于行政規章,其制定必須以憲法為依據,否則無效。我國現行憲法對于教育相當重視,對有關教育事業、精神文明建設、公民受教育的權利、地方政府的教育職權及地方教育文化事業的自等都作了原則指導性的規定。如現行憲法第十九條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提高全國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皣遗e辦各種學校,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發展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發展學前教育”;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通過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發展教育,通過在城鄉不同范圍的群眾中制定和執行各種守則、公約,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憲法第十六條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教育部以行政規章的形式頒布《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賦予中小學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權,不僅是憲法規定的具體化,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同時也是促進中小學生人格自由發展,保障實現其受教育權的重要途徑。
法律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法的位階上作為教育部制定的教育行政規章是當然次于法律。我國以法律形式頒布的教育法和教師法等法律都是教育部制定教育行政規章最直接的依據。如我國《教育法》就明確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籍管理、實施獎勵或者處分”的權利(第二十八條);學生有“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遵守所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管理制度”等義務(第四十三條);我國《教師法》在教師的權利與義務一章中也明確規定,教師有權“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為保障教師或者班主任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支持教師制止有害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等等。以上憲法、法律的規定十分明確簡潔,是教育部關于班主任享有“批評教育權”規定的法律依據。
三、 中小學班主任行使批評教育權的前提條件
如前所說,班主任行使的“批評教育權”是一種消極意義上的權利,其法律性質應當屬于對違反校紀校規或者有缺點錯誤的學生,為達成學校教育目的而給予的一種懲戒。懲戒的詞義里兼含有教育及懲罰以矯正行為的目的在內。然而班主任對學生施之懲罰的目的,并不是純粹性質的懲罰,不是為了懲罰而懲罰,主要是在于達成教育目的,實現學生的人格自由最大限度的發展。因此,班主任行使“批評教育權”或對學生的懲戒,應當以學生的行為“違反校紀校規或者有缺點錯誤”為前提條件,且對“違反校紀校規或者有缺點錯誤”的學生的懲戒應當考慮其教育的目的,而校紀校規為學生所設定義務,以及維持學校內部紀律的規定,也應當限于符合教育目的所必要,其批評教育的方式應當符合法律上的“適當原則”或者教育部規定的“適當方式”,否則有濫用懲戒以達成教育以外目的的嫌疑,不僅背離學校的教育目的,影響學生人格自由的發展,而且也違背了教育部賦予班主任“批評教育權”的初衷。本文認為,作為班主任行使“批評教育權”的前提條件主要是學生有違反所在學校的校紀校規現象,因此,學校的校規中對學生懲戒的規定就應當設定科學合理。原則上應當考慮以下幾點:1.校規所規定事項原則上只能規范有關學校教育事項,對于校外活動的規制,則必須有極強的正當化事由,并且必須是學生的校外行為對于學校教育將產生重大影響,方可比照校內行為給予懲戒。不能以學生在校外的行為“影響學校聲譽”等不確定的模糊的法律概念而加以懲戒。2.即使容許校規規制的事項,也不應當規制過度,如對學生發型等可以適當規范,但不宜一律規定男生“三分頭”,女生耳上一公分,否則將過度限制學生對自身儀容的自我決定權。3.校規的制定應當符合正當性。校規的制定不僅是學校的事情,為達成教育目的,保障學生人格自由展開,學校應當廣泛吸收教師、學生及家長參與校規的制定。因此,校規的合理化,不能完全依賴學校內部的努力,亦需要社會、家長及教育團體的參與和監督,才能確實保障學生權益,避免校規的不合理性。
綜上,教育部賦予班主任的“批評教育權”不僅有理論基礎,也有法律依據;班主任行使“批評教育權”并非無限制,其必須符合一定的前提條件,其批評教育的方式應當“適當”,最終目的是保障學生的受教育權及學生的人格自由發展。
參考文獻
[1] 揚子晚報,2009-08-25(A5).
[2] 許育典.教育法.臺北:臺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