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幼兒園五大活動領域之一,而且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幼兒園其他教育活動的基礎。傳統方式的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已不適應新形勢下幼兒語言教育。而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的應用與發展,將極大提高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實效性。因此,筆者認為找到信息化技術和幼兒園語言教育方式的結合點,科學合理地付諸實施操作,將有利于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質量的提高,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界定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是指學前教育機構傳授給兒童的語言形式、語言內容、語言運用的總和。目標是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即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幼兒使用語言,并把語言當成一種認識周圍世界的工具。因此,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十分重要,而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將提高語言教育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
二、傳統語言教育活動的特點
傳統語言教育活動對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它有自己較突出的特點,具體表現如下:
(一)語言教育的形式。
在傳統語言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基本上采用講故事、談話、看圖說話三種方式進行語言教育活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語言教育活動表現的形式單一。
在傳統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基本上借助圖畫,而圖畫又以單一畫面和連環畫為主,這兩種方式無論畫面內容有多豐富,但是表現形式都是靜止的,而幼兒喜歡有生命力的東西。同時,看圖說話和連環畫“生命周期短”,不能滿足幼兒較強的好奇心,因此,不便于幼兒依據畫面內容表達自我感受。
(三)在傳統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談話往往會圍繞一個主題,而這個主題的描述,僅僅以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幼兒的想象為基點。教師往往呈現不出豐富的事物形象,這種方式并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四)傳統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所展示的物體形象不夠生動,很難再加工,這樣會約束幼兒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在進行物體形象創造和設計時往往浪費材料和精力,循環使用的次數比較少,并不符合現代教學的特點。
三、信息技術手段應用于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優勢
(一)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彌補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在形式上的不足。
傳統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最常見的信息技術手段有投影儀、錄音機、幻燈機、電視機和錄像機,這些設備可以幫助語言教學更形象化,更生動化,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原有的電教設備已顯得比較陳舊,生命力已在悄然減退。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幼兒創造更多形式、更新穎的事物形象。不僅強烈的吸引幼兒,同時還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另外,使幼兒活動的形式發生變化,幼兒不僅可以看見電腦技術合成的情景形象,而且可以實現語音圖畫同步。一方面開闊幼兒的視野,另一方面激發幼兒再學習的愿望。
(二)信息技術手段可以讓老師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
傳統語言教育活動,就以看圖說話為例,教師首先要選材,而且選材不僅要健康,而且要符合幼兒現有的認知水平,同時還要考慮畫面重現故事內容的可操作性;其次,教師要用很長的時間描述這幅圖畫,以求吸引幼兒的興趣;最后,圖畫一旦完成,教師將不能再進行更改,也不便于重復使用,造成勞動的浪費。同時,保存也比較困難。而信息技術卻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既節約老師的時間,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三)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可以幫助幼兒很小就形成比較良好的信息素養。
在信息技術日益繁榮的今天,很多教育者都考慮讓孩子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而在幼兒園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幼兒的求知問題,必將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
四、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具體應用
(一)加強幼兒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
幼兒教師,無論是中等幼兒師范畢業還是高等幼兒師范畢業,只強調了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學習,而忽略了信息技術的學習,從目前對幼兒教師的調查發現,幼兒教師能較熟練地掌握和應用信息技術的人在幼兒教師群體中,只占很少的比重。一方面在對幼兒教師培養時,缺少這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整個學前教育系統也并不重視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因此,導致了如下結果:一方面,條件好的幼兒園為了擴大招生規模,大量購置信息技術設備;另一方面,幼兒教師缺乏信息素養,而使這些設備大量閑置,造成資源浪費。故此,信息技術在幼兒園中的應用,具有比較廣闊的空間。
(二)信息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的應用前提是教師必須將幼兒的認知特點和信息技術的特點進行充分了解,尋找最佳結合點。
【關鍵詞】方言 幼兒園 幼兒 語言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所謂方言主要是指某地區或區域具有的區別于非本地區或區域的語言交流方式,是地方文化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元素。從某個角度而言,方言是歷史留給每個人的珍貴遺產,是本土文化積累之后注入每個人靈魂深處的信息。無論現代文明如何洗禮,鄉音的基本信息永遠丟不了。因此,鞏固和推廣方言的使用具有積極意義,是保護本土文化的有效途徑。然而,在當前國家倡導大力推廣普通話的今天,方言是否應該進入教學領域,使用方言進行教學特別是正處于接受外界信息始初階段的幼兒園語言教學就成為了社會各界爭議的焦點。對于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形成一致意見,贊同、反對和兩者相互運用是現存的主要觀點。本文試圖從方言對幼兒園語言教學的角度出發,通過分析其可能產生的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進而提出相關的建議。
二、方言對幼兒園語言教學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共存
(一)方言對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積極作用
1.方言教學有利于拉近幼兒與老師及其同學的距離。方言是經過長期的歷史文化沉淀和風俗習慣形成的,是反映某地區或者區域本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辨別人們所屬區域的重要依據,其具有很強的“故土情結”,古詩“鄉音未改鬢毛衰”正是說明了方言對人的特殊情感意義。也正是由于這種特性,具有相同方言的人,不管是在何時何地相遇都能比較容易地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增進相互之間的感情,形成一種無形而又非常期待的安全感和親切感。
2.有利于幼兒思想感情的表達。實踐證明,在表達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方面,方言比普通話往往更具優勢。特別是對于幼兒來說,很多人都是來自農村或者少數民族地區,受方言的影響比較重,普通話并不是很標準,并不能用普通話完整或者準確地表達某些思想感情或者意思,要求其全部用普通話來交流存在很大的困難。但是,如果使用其所熟悉和熱衷的方言卻能得到更為靈活的運用,順利地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情感、感受、困惑或者快樂,使自己的感情得到釋放,同時也讓老師和同學更好地了解自己,增進相互之間的感情。
3.有利于鍛煉幼兒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提高教學效果。幼兒具有好奇心強、接受速度快、偏重感性認識的特點。普通話作為當今教學和人與人交流的主要方式,其確實有很大便利性,發揮了很大作用,但對于幼兒學習而言,在某些內容的教學上方言卻具有普通話所不能比擬的優勢。這是因為方言具有親切、通俗、朗朗上口等特點,其能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欲望。此外,幼兒期是語言的敏感期,適宜的方言教育對豐富幼兒的詞匯,培養幼兒的語感是很有幫助的。
(二)方言對幼兒園語言教學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幼兒園運用方言教學帶來教育障礙如:溝通不良,造成交流障礙;理解不當,產生學習盲點;方言教學可能對幼兒學習普通話形成沖擊。
三、方言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運用的對策
方言對于幼兒園語言教學利弊共存是一個客觀事實,而推廣普通話教學又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很顯然,完全肯定或者否定方言在幼兒園在語言教學中的作用都是不科學的,也沒有必要。理性地看待方言,秉承“推廣普通話,善待方言”應該才是最為明智和可行的選擇。如何推進方言和普通話的相互融合、優劣互補,最大限度地發揮方言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才是廣大教育者應該重點考慮和解決的問題。
(一)靈活運用方言,最大程度釋放方言在幼兒園語言教學的功能
方言對幼兒園語言教學具有積極作用,并不說明要用方言取代普通話在教學中的地位;同樣,方言的負面作用,也并非就此證明方言毫無用處,完全予以排斥。其關鍵在于用之所長,避之所短,取其最大功效。筆者認為,課間活動和課余非正規活動時間使用方言交流是運用方言的總體方向。即要求幼兒在課堂上要說普通話,在課間活動和課余時間則可以說方言。考慮到剛入園幼兒對新環境和陌生人帶來的不適應性,在幼兒園教學中應安排一定時期作為過渡期或者適應期,在教學中根據需要同時交替使用普通話和方言教學。
(二)家園共建,為幼兒園語言教學創造便利條件
既不能否定方言的作用,又要繼續發揮普通話的功能是當前和未來時期幼兒園語言教學不可回避的問題。而這就需要在鞏固普通話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地位的同時,最大程度發揮方言在拉近與教師、同學的距離,培養幼兒思考問題模式中的作用。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就是要實現幼兒和老師必須能同時掌握普通話和方言。因此,應加強家庭和幼兒園的密切配合,相互合作,為幼兒園語言教學創造便利條件。就家庭而言,家長應該側重加強對幼兒普通話的培養和鍛煉,提高幼兒的普通話水平和用普通話的表達、交流能力。
(三)創新幼兒園語言教學方法,提高幼兒園語言教學效果
應該說,合理使用方言教學是具有積極作用的,這在一些幼兒園教學當中也得到了證實。完全撇開方言而純粹使用普通話教學并不可取,特別是對于來自農村或者偏遠地區的幼兒較多的幼兒園,更應該保證方言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應保有一個合適的地位,起碼在非正規課堂學習時間,應該保持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得到適當運用。鑒于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方言對幼兒學習的積極因素,通過創新幼兒教學的方式方法,促進普通話與方言的緊密融合,提高教學的效果。例如,我們可以結合幼兒好奇心強、接受速度快、偏重感性認識的特點,把一些教學知識點用方言變成順口溜、童謠、歌曲、游戲等,通過念、唱、玩、編等多種方式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
參考文獻
[1]幼兒教育指導綱要
[2]周兢,余珍有.幼兒園教師教育叢書.幼兒園語言教育[M].民教育出版社
[3]蔣希文.漢語音韻方言論文集[M].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 幼兒園語言活動; 自我評價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6)03-099-001
自我評價是教育評價的一種方式,自我評價是對自己工作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活動,幼兒園教師在語言教育活動中的自我評價就是指幼兒園教師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對自己的某一個或者某幾個方面進行的評價,也是對在語言教育活動中的一種自我的檢查和反思。
一、幼兒園教師語言活動自我評價的價值
(一)完善語言教育活動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評價是一種較微觀的具體領域的活動評價,與教師自身息息相關,對教師的影響也是最為直接的。因此,幼兒園教師應當在設計和組織語言教育活動之前、之時以及之后進行自我評價。這樣才能使教師在設計語言教育活動之前對幼兒的發展情況和幼兒已有的經驗以及幼兒的興趣點、學習特點等進行總結和了解,能夠設計出更加全面和適宜的語言活動方案;使教師可以在組織實施語言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及時的發現活動的優點和不足,及時的進行調整,使活動更加順利和有效的進行;還能使教師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語言、行為等進行反思,為進一步完善語言教育活動提供基礎。
(二)為幼兒提供適宜的語言教育
陶行知主張“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的自身評價能夠使教師更加清晰的知道活動前本班幼兒已有的發展水平,為幼兒教師設計適宜的語言教育活動提供經驗前提;教師能夠對本班幼兒的興趣點和所偏愛的學習特點進行了解,為幼兒教師選擇適合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法提供參考,也為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提供信息;教師也能夠在語言教育實施過程中對幼兒的狀況和自身的狀況加以評價,及時的保持優點,改正缺點,調整活動;教師還能夠在語言教育活動組織后對幼兒發展狀況、目標的完成狀況等進行評價,為下一次語言活動的組織奠定基礎和保持活動和經驗的連續性。
二、幼兒園教師語言活動自我評價的內容
(一)對語言活動中幼兒發展的評價
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對活動中幼兒發展的評價并不是簡單的對幼兒語言發展狀況的評估,更不是簡單的對幼兒的一些語音的標準、詞匯的增加或者是句子的掌握狀況等內容進行評價。教師要樹立全面的幼兒發展觀,在語言活動中不僅要看幼兒認知狀況的發展,還要評價幼兒情感態度、技能方面的發展。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根據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語言領域的目標,教師要對幼兒聽、說、閱讀與書寫等方面進行評價,但是在具體的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根據自己所涉及的語言活動的偏向,著重對幼兒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幾方面進行評價。
(二)對語言活動中教師自身的評價
在語言活動中教師對自己的評價主要是對整個語言教育活動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教師自身行為以及行為背后的觀念的評價。首先,幼兒教師要對自身所具備的幼兒語言領域發展的相關知識的評價,因為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是教師自身發展,也是教師組織好相關教學活動的關鍵和保證。其次,是對教師自身在活動實施過程中的行為和語言適宜性的評價。模仿學習是幼兒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方式,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對幼兒有一個正確的語言示范,這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一定要對自己語言的規范性和適宜性做出價值判斷。作為一名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應該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努力踐行“教學做合一”,并以“做”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做”。引導學生手腦并用,有啟思質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識的內化,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做”效益。
三、幼兒園教師語言活動中自我評價的原則
(一)主動性原則
幼兒園教師在語言活動中的自我評價需要教師主動的去思考和探究,如果缺乏主動性的評價,可能會導致走過場,沒有實效性。心理學有研究也表明,內部動機比外部約束更具有持續的作用,幼兒教師的自我評價雖然是教師更加主動的發展自己專業素質的一種有效途徑。但是,只有充分調動起幼兒教師自身的積極性,主動地進行自我評價與反思,才能夠真正的發揮它的價值和功效。在鼓勵教師進行自我評價的同時,還應重視和充分發揮幼兒、家長和同事對教師的評價作用,做到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因為幼兒、家長和同事都是教師的工作伙伴,他們不但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教學活動,而且能夠從不同側面反映教師的工作表現,對教師教學工作的改進和提高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語言教育中教師鉆研教材少,上課無計劃與目標。有的是即興發揮,有的是年年照搬,不去注入新的內容、新的方法,更體現不出教學內容的有序性。另外,在語言公開課教學中,教師對幼兒的發言或聽課不能因勢利導,缺乏創造性因素。
(二)幼兒園語言教學“小學化”。有些教師模仿小學語文的授課方式,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還有些教師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幼兒識字上,有的甚至把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材提前到幼兒園大班使用。
(三)在語言教育中只重視教師講。忽視了幼兒的語言表達。即便是幼兒的口語表達,教師也只注重內容簡單的對話或重復模仿,體現不出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問題之對策
(一)暢通語言教育的主渠道,打造優質的語言課堂。語言課是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和語言能力培養的主渠道,是語言教育的主體,而優質的語言課堂的重點應放在:
1.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傾聽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是語言教育進一步展開的基礎。在小班的語言教學中尤其要注意傾聽能力的培養,除了培養幼兒聽對話和故事外,還要聽音、聽響、聽音樂等。聽除了直接影響說之外,還有利于培養幼兒集中注意力。
2.使幼兒思維和幼兒語言相互促進、協調發展。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是思維能力的體現,有序的口語表達即有聲的思維。因此,教師在語言課教學中,立足點要放在思維訓練上,讓幼兒在“聽――想――說”的思維鏈中學習語言。重點和難點是把握住幼兒的思維特點、思維的素材和啟發思維的時機,但不能脫離幼兒實際無限拔高。
(二)將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各種活動之中。
幼兒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方面的發展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因此,需將語言學習滲透到各課程領域中。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為幼兒創造各種語言情境和交流環境。通過多層次、多側面豐富的語言刺激,加深幼兒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理解和喜愛。
1.在音樂活動中滲透。音樂是陶冶人情操,滋養人靈魂,激發人創造力的一種藝術。憑著幼兒對音樂的喜愛,可在音樂活動中適當加入聽音樂學語言的內容,讓幼兒充分感受音樂,理解和體驗音樂。
2.在美工活動中滲透。幼兒的世界到處充滿著美的色彩,他們愛玩、愛畫、愛制作,教師可在美工活動中,抓住幼兒的這一特點,引導幼兒講述自己或評價他人的作品。這樣,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既培養了幼兒的創作能力,又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創設語言環境,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利用周圍環境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孩子有話可說。教師可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周圍環境,邊看邊說。如:秋天到了,幼兒園內的各種樹木發生了變化,在戶外自由活動時,讓孩子仔細看一看,找一找幼兒園有什么變化。讓幼兒在觀察中議論、想象,及時地用語言表達出來,在觀察過程中,很自然地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為幼兒提供真實有趣的語言運用情境,讓孩子愛說、多說。游戲是幼兒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最佳途徑。活動室內的角色區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娃娃家、理發店、超市、醫院……孩子們津津有味地陶醉在自己的角色里,發現問題,并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從而使語言在游戲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關鍵詞】語言教學;探究;優化;語言發展
一、幼兒園語言活動現狀
1.1語言教育活動達不到現有目標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過程中,語言目標活動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語言教學目標會引領著整個活動向前發展,但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一些經驗比較少的教師來說,不能夠有效的領悟到具體教學的語言活動目標,這樣就會導致教師在進行語言教育活動時,不能夠按照幼兒的發展水平以及相關的特點來制定活動目標。大多數都會存在著活動目標非常的廣泛,不能夠更加細致的明確其主要內容,良好的針對性,而且也不能夠有效的體現出幼兒學習的主要特點。在進行語言教學活動之后,不能夠有效的評價整個活動結果。總體上來說,不能夠有效的完成相關語言目標要求。
1.2語言教學方法單一
在進行具體原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而且也不能夠按照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因材施教。一般來說,語言活動主要是通過一定的組織進行講述或者是談話等等各種方式共同完成的。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給幼兒提供一個情境,或者是進行看圖說話。這些情景一般都是靜止的,就不能夠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也不能夠有效的激發幼兒說話的欲望。現在科技比較發達,幼兒園雖然引進了一些比較先進的設備,但是由于不會使用或者是使用不當,再加上教師的經驗不足,那么就會使得多媒體發揮不出它們的作用,采用比較復雜的表現形式,會吸引幼兒的眼球,但會降低幼兒說話的積極性。其次,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還有些教師過于著急,想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不能夠循序漸進。當遇到一些不愛說話的孩子時,教師就會把關注點放在愿意積極表達的學生身上,久而久之就會使得不愛說話的孩子產生一定的自卑感,甚至還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1.3語言教學活動不能夠符合幼兒語言發展
在進行具體的語言教育活動過程中,不能夠有效的按照幼兒語言發展水平進行開展,同時還不能夠有效的結合生活實際。比如說具體教師在進行設計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根據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進行設置,這就會導致在進行語言教育時,不能夠與幼兒的實際聯系起來,教師在具體進行教學過程中,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孩子的想法,而沒有真正切切的去了解幼兒的實際生活,沒能夠有效的了解實際情況,就會導致具體開展語言教育時,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幼兒語言教學活動優化
2.1從教師角度出發
對于幼兒園教師來講,首先一定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促進能夠有效的開展一些語言活動,教師在語言教學過程中起著比較重要的主導地位,所以一定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根據具體的教學要求,深入了解語言教學活動,才能夠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其次,教師還需要結合幼兒實際語言水平,制定比較科學系統的原活動組織方案以及具體的目標。幼兒教師一定要著重考慮幼兒的語言實際發展水平以及學習能力,同時也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不斷的進行修訂,要充分體現出整個教學活動的系統性以及邏輯性,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提升幼兒的說話能力。另外,教師也一定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心理氛圍環境也必不可少,這樣才能夠有效的促進幼兒發揮他們的自主性。比如說要想創造一個比較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可以從桌椅的擺放以及具體活動內容的設計等等各個方面出發,一定要考慮好學生的心理感受以及具體的發展需求,同時老師也不能夠將個人情緒帶到具體教學中,所有的語言教學活動一定要從學生實際語言發展水平出發。教師還應該積極的關注幼兒的語言發展水平,要根據幼兒的自身特點進行因材施教,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幼兒語言能力。教師在具體開展語言教學活動時,可以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教師也要做好積極的引導,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同時還要考慮好幼兒的自身發展水平,確保語言活動內容要切合實際,在進行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特別關注一些特殊孩子,比如說一些語言發展以及智力發展比較慢的孩子,一定要按照他們的發展水平進行具體教學。
2.2從幼兒園角度出發
對于幼兒園來說,也要創建良好的幼兒園環境,首先,幼兒園管理者應該大力加強環境的建設,主要包括教室的環境、用餐環境、游戲環境等等各個方面。另外,還要提高幼兒以及教師的語言素養,這就需要幼兒園應該大力組織一些外出培訓或者是專題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從而有效的提高幼師的語言素養以及具體的道德職業水平。只有通過多種形式不斷豐富教師的具體教學能力,才能夠有效的促進教師更為科學的進行教學,在具體教學中掌握正確的教學手段,根據相關的教學目標進行因材施教,有效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語言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天慧.幼兒語言領域教學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7(04)
[2]段文艷.試論幼兒教學環境對幼兒語言發展的影響[J].中華少年,2016(19)
[3]唐京梅.淺談幼兒語言能力的培訓[J].時代教育,2015(20)
[4]錢海峰.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J].寧夏教育,2014(01)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新思路
幼兒的語言教學要講究方式和方法,現在很多幼師把幼兒語言教學看成是對語言的復述應用,更注重培養幼兒的語言模仿能力,忽視了幼兒的語言創造能力和運用能力。本文就幼兒的語言能力培養做出探究。
一、幼兒園語言教學現狀
現在幼兒的語言教學是通過對幼兒開展規則約束,導致幼兒把口頭規則和對權威的懼怕還有聽話順從作為比較良好的品質。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主要給幼兒灌輸一定的詞匯量,同時,對幼兒進行造句的訓練,語言教學的最終定位是要讓幼兒學會運用語言交流和表達,在交流中讓幼兒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提煉別人的觀點,詞匯和語言的添加訓練是為了讓幼兒所表達出來的觀點更加鮮明和豐滿。但是,現在有的幼師在教學的時候本末倒置,把對詞匯的灌輸當成教學的重點,讓幼兒機械地背誦詞匯和模仿造句,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可以在短期內得到提升,但是不利于培養幼兒的創新表達能力,久而久之失去自己的觀點表達。幼兒園語言教學的關鍵是“激發表達的熱情,創設交流的機會”,現在很多的幼兒園比較注重于復述故事、背誦兒歌、造句練習,沒有重視幼兒在交流中自我語言的獲得,語言的獲得不是依靠別人怎么教他說話,要自己去表達觀點,主動學習語言。
二、幼兒園語言教學問題剖析
1.社會因素
現在幼兒園的數量增加,幼兒數量銳減,所以,在有限生源基礎上幼兒園為了入園幼兒數量考慮,同時,也為了吸引家長和幼兒更多的注意力,運用很多新的教學形式或者一些速成的學習方法來提升幼兒的能力。現在很多家里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和長輩對于幼兒的希望非常大,那么,對于幼兒的教育和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增強。在幼兒園選擇上,往往選擇一些有特色的幼兒園,這種大的環境催使幼兒園求新穎、脫俗,一些和教學內容關系不大的游戲、繪畫、音樂活動也添加到幼兒語言教學中。幼師在教學的時候,根本就不去思考所選擇的內容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有些教學模式就是“保苗助長”,表面上看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發揮,但是實質上過多的知識滲入讓幼兒在學習的時候不能深入地理解,在幼兒在今后學習中出現知識混亂的情況。
2.學校方面
幼師在給幼兒講解教材的時候出現“偏離”教材的情況。很多幼師只是注重表面知識的講解,忽略了深層含義表達。例如,童話“好朋友”:茶壺與水杯,鑰匙與鎖,這些事物是在生活中出現的,沒有沖突,但是是有著聯系的。幼師是引導幼兒從經常的角度去理解,幼兒的思維就會單一,忽略了全面思考。
三、幼兒園語言課教學的教學實施措施
1.寬松語言環境的創造
要為幼兒創設寬松、自由的語言環境,因為,當幼兒處在一個極度放松的環境里面,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幼師在開展語言環境創設的時候,要本著一個原則:能夠讓所有幼兒說的時候不要讓幾個幼兒說話,要培養全體幼兒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在幼兒說話中,幼師要盡量避免為了教育幼兒而打斷幼兒說話,要讓幼兒說話說完整和說正確,幼兒在表達觀點的時候可以出現錯誤。要給幼兒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培養幼兒的語言靈活運用能力。教師在平時用語中要保障語言的規范性,給幼兒樹立良好的語言學習榜樣,可以建立“交流角”給幼兒創造更多自由交談的機會,培養幼兒參加交際的習慣,可以給幼兒設定一個話題讓幼兒表達,比如現在比較熱門的動畫片《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或者《大耳朵圖圖》,根據里面的內容學生自主討論,引導幼兒在聽、說和練當中養成良好的語言運用習慣。
要充分利用班級里各個區域的資源,為幼兒創設寬松的語言環境,讓幼兒能自由地表達。小班幼兒因為年齡小,所以在班級里創設角色區“娃娃家”,我們就把環境布置得像家一樣溫馨,里面投放一些毛絨玩具、自制小床、自制電話以及自制小房子。幼兒有的在哄“寶寶”睡覺,有的正在打電話跟“媽媽”聊天,還有的幼兒在“家里”和家人有說不完的悄悄話……角色區里學生玩得熱火朝天、樂此不疲。作為教師,完全可以讓自己成為觀眾,欣賞學生原生態、出色的表演。
美工區里,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的繪畫和手工作品,讓先完成的學生和好朋友自由分享自己作品的故事;科學區里,把自己發現的秘密和小朋友交流,探索中遇到問題能大膽地提出疑惑;建構區里,學會用語言和小伙伴交流溝通、友好合作,最后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閱讀區里,鋪上泡沫墊,放幾個靠墊,學生捧著自己心愛的圖書,就能“啃”得津津有味……
2.多樣化的語言活動引入
開展多樣化的語言活動非常有必要。在幼兒語言活動中可以讓幼兒的語言變得更加豐富,同時,也為幼兒進入小學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培養幼兒在不同的語言情境運用中的靈活思維轉化。聽、說、讀、編是幼兒時期語言活動的主要途徑,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可以圍繞這幾方面進行入手:(1)開展談話活動,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傾聽是說的基礎,細心的傾聽以后才能夠明確用什么樣的語言和內容與幼兒交談,談話活動是為了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讓小伙伴接受。(2)文學活動中更多地培養幼兒對敘述性語言活動的表達。(3)聽說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語言應變能力。(4)講故事是為了培養幼兒對事件的敘述能力和清晰表達能力,不但可以鍛煉幼兒的記憶能力,同時還能培養幼兒對文字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多樣化的語言活動,可以提升幼兒對語言的興趣,同時在玩當中學會了知識,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社會的長遠發展需要,教育教學的思路也要在社會發展進程中不斷地變化和發展。幼兒園運用的語言教學方法,要適合社會發展的進程,同時也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發展需求。幼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運用教學發展新思路,找到合適的語言教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一、幼兒的記憶力發展規律決定了幼兒語言教育的特殊性
幼兒在三歲之前是一生里記憶力最佳的時段,此時幼兒的記憶能力可以具備了一切有關外界形成的視覺方面、聽覺方面以及觸覺方面的刺激記憶。由于年齡的增長,到了十八歲的時候,記憶力就會逐漸退化。所以,開發幼兒智力的重點是為幼兒灌輸一些有利于幼兒成長的信息,不斷發揮記憶力的優秀特點,只要讓幼兒記住就可以,不需要具備過深的理解能力。幼兒智力開發的主要方式是語言教育。教師在教授幼兒一些經典內容時,如果幼兒吸收的是美好的事物,證明幼兒的心態非常良好,性格也非常好,智慧也會隨之提升,并且這些事物會對他的一生形成影響,也會讓他受益頗多。
二、幼兒園語言教學對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
不能否認,家庭教育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家庭教育的針對性較強,通過長時間的共同生活以及親子間的親密情感和相互信任,在如此熟悉的環境里孩子才會真實的展現自己。再者,家庭的語言教育具備了隨機性、靈活性和教育性。并且在家庭的語言教育里家長教學具備了特殊的權威性,孩子會更加聽從。可是家庭的教育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家庭教育的時間無法固定,也較容易感情用事,忽略了兒童的個性特點,再加上每個家長的素質都不同,所以這些都造成了家庭語言教育的難題。
三、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在教學的實踐過程里,有很多教師依舊存在一些陳舊的教學觀念,只注重片面的模仿式教學,而忽略了幼兒語言使用能力的開發,沒有為幼兒提供情景的創新。豐富的語言教學在教師的操作下成為了一個機械的活動,在表演過程里也讓幼兒通過原文對話進行表演,如果哪些動作沒有按照原文內容進行,老師就會對此指正,這樣被動的教學方式明顯扼殺了幼兒創造性的發展。
2.語言教學中的目標性較弱,無法運用新的教學成果及方法對幼兒展開完善的語言教育。對于幼兒的兒歌、詩歌等方面的教學大多以毫無趣味的、反復的方式為主,只注重認知方面的要求,而忽略體驗和感知方面的內容,不注重提高兒童審美情趣及能力,對幼兒學習成效的評判只是通過幼兒的背誦能力來進行。
3.語言教育過于孤立。不重視語言教學同其它學科之間的互融。教學形式上極少研究幼兒在哪種狀態下學習是最開心的、談話最多的。教學的過程里大多通過平面掛圖以及幻燈形式進行,創新活動會被限制。教學方式過于陳舊,這樣忽略幼兒需求的教學方式只會限制幼兒的創新意識。
四、怎樣提升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情景創新
1.在教學過程里創新更多的語言情境
在語言教學過程里,教師要不斷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在特殊的情境里學會如何表達思想、如何通過已經掌握的語言進行對話,并且,讓幼兒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其他小伙伴以及和老師進行交流,不斷學習、不斷鞏固,以更加靈活的方式使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在教學過程里通常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問答法
語言教學過程里的問答方法,通過老師問、幼兒答來進行,也可以通過幼兒問、老師答以及幼兒問、幼兒答來進行。教師的提問應當透過啟迪、鼓勵幼兒的思維進行,通過幼兒的認知能力進行,讓問題具備一定的導向性。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加快幼兒自行學習的一個良好的方式。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幼兒主動創建談話的絕佳方式。在組建幼兒討論的同時,要建立一個適當的話題,在幼兒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的同時,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并及時為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
(3)聯想法
語言教學要不斷觸動幼兒的情感,把幼兒的理智思考能力融入到情感體驗當中,為幼兒建立良好的心理情境,讓幼兒不但可以體會到情感還可以抒發真情。很多關于幼兒方面的文學作品中都提供了解決的方法及建議,通過這些方法及建議可以讓幼兒得到訓練語言的機會,這不但可以讓幼兒學會自己沒有認識到的事物,還能提升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平時的生活里進行不同的語言活動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使用的過程里體現出來的,并且幼兒在語言的使用方面的優勢可以在實際的語言交流中體現出來的。在平時的生活里,語言的交往體現的是一個非常真實而豐富的語言教育環境,所以,我們更重視在生活中創新情境,幫助幼兒使用不同的語言進行交流,為幼兒提供更多可以與人交流的機會,拓展自身的語言經驗。
(1)開展故事演講比賽
幼兒時期的故事大多有著美好的寓意以及歡快的情節,內容都非常富有想象力。故事當中的語言都是通過作者不斷提煉而成,可以讓幼兒容易明白,因此,積極開展幼兒故事演講比賽不但可以感染幼兒的藝術性,還可以拓展幼兒的詞匯量,為幼兒學習語言提供極大的幫助。
(2)表演童話故事的編排
活動和情景的各類因素對于情感具有一定的熏陶作用,幼兒的生活空間成為了成長的必備環境,這對于幼兒的語言情感有著非常有效的作用。在教學過程里,可以創新特定的情感,讓幼兒親自表演,并在實踐的過程里不斷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進而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語言。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語言教學的過程里應當引導幼兒通過不同方式學習語言教學,激勵幼兒使用豐富的詞語、優美的句子,不斷想象、表述自己的想法及意見,這樣才可以加快幼兒語言使用能力,才能提升和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文光.如何對幼兒進行創新教育[N].濟寧日報,2008.
在我國,3-6歲的孩子基本都會上幼兒園。該階段,是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幼兒之后的學習、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語言也是該時期教育的重點,對幼兒知識的接收、意思的表達有直接影響。因此,為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為其將來的溝通與語言交流能力打下良好基礎。幼兒園階段的教師,應重視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及時發現當前教育中的問題,找出解決措施,以提升幼兒園語言教學質量。本文,筆者就對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相關教學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質量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基礎,可以為教師指引教學的方向。但是在以往的幼兒園教育中,大多教師在語言教學中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通常是按照教材(或教學大綱)目錄,進行統一的教學,忽視了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幼兒參與程度不高,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語言發展。對此,在新時期的幼兒教育中,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其設置合適的教學設計,以提升語言教學質量。
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所教班級幼兒的特點。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書籍分析,通過與幼兒家長的交流,通過與班級幼兒的溝通等形式,對班級幼兒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在不同的時期(如:語言敏感期、語言發展期等)為幼兒制定不同教學計劃。并在了解、尊重班級幼兒差異的基礎上,可以為不同層次的幼兒制定不同的培養計劃。如:性格活潑外向的幼兒,可以借助游戲培養幼兒語言能力;性格內向、比較沉默的幼兒,教師可以借助幼兒感興趣的故事引導幼兒進行溝通、交流。通過這樣的形式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另外,在教學中,教師應經常為幼兒留出自由發言、幼兒互相討論的時間與空間,使幼兒之間可以互相促進,提升語言教學質量,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
二、教學方法靈活,提高學習興趣
3~6歲的幼兒大多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耐心有限且“情緒化”嚴重。在這種情況下的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若仍采用傳統教學中單一、形式化的教學方式,可能無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導致幼兒學習興趣與參與度不高。為改善這一情況,在新時期的幼兒園語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改變傳統枯燥的教學方法,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以幼兒園中班《大公雞與小鴨子》的故事教學為例,教師在講到這一內容時,可以有以下幾種教學形式。第一種,教師繪聲繪色地并借助自己的肢體動作為幼兒講解故事,然后鼓勵幼兒討論后復述故事。第二種,教師可以在教學前準備相關的教學課件,將相關的故事以生動且直觀的形式呈現在幼兒面前,以吸引幼兒的注意,提升幼兒參與語言學習的積極性。第三種,課前,教師可以制作若干“大公雞”和“小鴨子”的頭像,讓幼兒自由選擇,選擇后“一只大公雞與一只小鴨子”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共同學習這個故事。并在學習之后,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將故事以情景劇的形式體現。通過這樣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語言教學的趣味性,進而可以提高幼兒對語言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教學貼近生活,促進能力發展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目的在于,通過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使幼兒在將來的學習、成長,乃至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可以具備良好的語言溝通與交流的能力。可以理解別人的語言并清晰表達自己想說的話。但分析當前的幼兒園語言教學,可以發現大多教師組織的語言教學脫離了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學內容不符合幼兒的實際經驗與語言水平,導致教學大打折扣。
對此,在現階段的幼兒教育中,相關幼兒語言教師應積極為幼兒創建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在集體教學的基礎上,重視幼兒個體的發展,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應從“幼兒的角度”出發,設計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環節,并在教學中多運用一些“兒童化”的語言,以激發幼兒的發言興趣。以“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這一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下載一些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素材,如:洗完后不關水龍頭、吃飯挑食、亂丟垃圾、見到教師不問好等,教師可以借助動畫視頻將這些內容呈現,讓幼兒講一講這樣做好不好,不好在哪里。通過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同時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
四、總結
【關鍵詞】幼兒語言教育;問題;對策
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和隨機性,能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使幼兒能健康的、愉快的成長。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意義
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語言發展與運用的關鍵時期。幼兒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素質,能夠正確運用語言,才談得上全面發展。這是因為:首先,在人的諸多素質中,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書寫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素質。一個人如果不能正確理解和使用語言,也就難以生存,沒有生存,何談發展?其次,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表現形式。人類的思維成果正是依靠語言的幫助得以鞏固、發展和傳遞的。思維又是智力的核心,所以,語言對智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再次,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學會學習已成為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言恰是學習的工具,通過聽、說、讀、寫各種學習渠道,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因此,幼兒語言教育,依舊是現在和今后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園語言教學小學化。有些教師模仿小學語文的授課方式,對幼兒進行“語文教學”,有的甚至把小學一年級的語文學習材料提前到幼兒園大班使用。
2.在語言教育中只重視教師講,忽視幼兒的口語表達。有些教師為了滿足家長的需要,把教學重心放在教幼兒識字方面。另外在口語表達方面也只注意到簡單的對話與重要模仿,體現不出對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3.語言教育中目標性不強。在語言教育中體現不出教學內容的有序性,無一定計劃與目標,有的是即興發揮,有的是年年照搬,沒有注入新的內容,新的方法,不能利用幼教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對幼兒進行全面的語言教育。
4.孤立地進行語言教育。只在語言課中進行語言教育,不注重語言教育與其它學科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不懂得學前兒童語言學習與其它方面發展的有機統一和語言本身的綜合性和通用性特性。
5.在語言教育中缺乏創造性因素。語言教育活動設計缺乏創造性因素,依然是“老師牽著孩子的鼻子走”。許多教師只能按預先的備課方案展開一節語言課,在遇到幼兒的發言或聽課表現有“意外”時,不能因勢利導,隨機應變轉化為教育活動內容。至于從備課到講課體現教師的創造性因素,則更少。
三、解決幼兒園語言教育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創設語言運用的寬松的心理氛圍。寬松的心理氛圍是幼兒敢于表達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教師對幼兒的尊重,體現了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關系。在課堂中應不怕幼兒說錯話,在幼兒說話過程當中不要為了糾正語言而打斷幼兒的話,教師要允許幼兒說的暫時不對、不完整,要相信孩子會在交往的過程中說得越來越準確,越來越完整。在孩子愿意表達的時候,教師要成為孩子的傾聽者,表現出傾聽的興趣,完全有可能再次激發幼兒說的可能。幼兒間存在著認知、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異,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綱要》中提出“對語言有障礙的兒童要給予特別的關注”,而幼兒語言的學習只有在交流時才對幼兒產生意義,因此,教師應接納他們之間的差異,不光要提供交流的機會,成為交流的對象,對有特殊需求的幼兒,還要在交流的過程中給予特殊的鼓勵。
2.布置多彩的墻壁,引發幼兒“對話”。興趣與需要是引發幼兒探究的動力。新《綱要》強調了幼兒園的空間、設施等應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語言學習活動,因此,在墻壁上以潛在的間接的方式吸引幼兒注意,逐步引導幼兒的語言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以往我們常常把墻壁的環境布置得高高的,幼兒不僅要仰視,而且看得非常吃力,沒有與墻壁達到互動的關系。為了利于引發、支持幼兒與周圍墻壁之間發生積極的作用,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墻壁,我們必須將所有的墻壁布置與幼兒的視線平行,成為真正的應答環境。
3.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在兒童的語言學習中,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教師應從兒童認知和生活經驗出發,廣而淺地選擇教育內容。比如,小班可選擇“我的家”“扮演爸爸、媽媽”“玩具展覽”;中班可選擇“能干的手”“有趣的書”;大班可選擇“生活中的數字現象”“錢幣”等。兒童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而兒童語言的運用又是在實際的語言交流中實現的。因此,在幼兒園里,我們在選擇內容方面一定要適合幼兒,這樣才能讓他們有能力去嘗試“說”,讓他們的說話有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