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融學就業方向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金融學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846元
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應用經濟學科,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個人、機構、政府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演化金融學、金融市場學、公司金融學、金融工程學、金融經濟學、投資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財政學、保險學、數理金融學、金融計量經濟學、行為金融學、演化證券學。
金融學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銀行及金融系統。
1、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2、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3、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4、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5、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6、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鸸芾碇行幕蛏绫>?。
7、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8、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開設院校
南開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山西財經大學等
二、物流管理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234元
物流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會計、貿易、管理、法律、信息資源管理、計算機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培養具有一定的物流規劃與設計、物流管理、物流業運作等能力,能在經濟管理部門,貿易公司,物流企業從事政策制定、物流業運作管理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的物流管理人才。
就業方向
物流職位主要分布在企業內部物流和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前者關注的是企業內部的采購、倉庫管理、物料的保障與協調。后者則關注的是貨物的外部,流動過程。
開設院校
西南財經大學、同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
三、統計學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188元
統計學專業主要包括一般統計和經濟統計兩類專業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或數學與經濟學素養,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分析數據,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等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統計學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流向有三大部分:政府部門(統計局等),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部門,市場調查公司、咨詢公司、各公司的市場研究部門,工業企業的質量檢測部門等企業事業單位。
開設院校
山西財經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廈門大學等
四、廣告學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178元
廣告學專業是將廣告以學術性的方法進行研究的專業。它通過研究市場經濟、消費心理、美學,來增強人們的消費意識,產生社會心理共鳴。廣告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研究廣告活動的歷史、理論、策略、制作與經營管理的科學。有關廣告的知識,起初只零星地見之于新聞學科和經濟學科的部分章節內,且很不成系統。廣告知識是這些學科的組成內容之一,如新聞學、市場學、企業管理學、商業心理學等都論述到廣告的內容。本專業培養具備廣告學理論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廣告公司、市場調查及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制作、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工作的廣告學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可從事教育、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廣告公司、市場調查及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制作、市場營銷策劃等工作;或可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開設院校
廈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
五、工程管理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167元
工程管理專業是新興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交叉復合性學科。工程管理專業是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之后,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求設立的。近年來,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入世以后,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成為熱點。該專業對學生經濟工程師和經濟師的雙重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土木工程技術、計算機管理和外語的綜合知識,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外向型、開拓型的高級管理人才。
就業方向
工程管理專業的就業領域涉及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和控制管理、房地產經營以及金融、賓館、貿易等行業部門的管理工作。這一專業涉及就業領域對人才的大量需求比較普遍。從銀行證券到酒店賓館,從建筑企業到房地產開發公司都急需補充大量的工程營造管理及相關專業的人才,因此人才市場上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該專業就業領域所涉及到的工作是:綜合系統地運用管理、建筑、經濟、法律等基本知識,側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產經營開發,并熟悉我國相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進行企業工程開發建設項目的經營和管理。
開設院校
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
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142元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目前,國內眾多高校都開設有此專業。
就業方向
主要涉及與計算機應用相關的工作,還有一些信息管理的工作,這是一個適應面相當廣的專業。就業機會很多,主要是:
軟件開發人員-幫助企業和組織問題;
網絡或系統管理員-企業或組織高效運行的保障;
企業信息管理員-在企業中從事信息搜集、管理工作。
開設院校
南京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等
七、經濟學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004元
經濟學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一:經濟預測、分析人員
職業概況:此職位分布在各行業中,但一般只有在比較大的公司和**中的經濟決策部門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隨著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市場調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將越來越明顯。
就業方向二:對外貿易人員
職業概況:將"世界工廠"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國外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為國內客戶;組織國際貿易貨物物流等。有相當一部分外貿人員在經驗成熟后,成立了屬于自己的外貿公司。
就業方向三:市場營銷人員
職業概況:只要有產品和服務在出售,就會有銷售的職位在招聘。對于以技術為背景的行業里面,例如電訊、軟件等,銷售的需求仍然會持續走高。即使在非技術領域,銷售職位也一直是市場需求最旺盛的職位類別之一。
八、土木工程畢業后平均月收入6998元
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掌握各類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礦井建筑)、道路、隧道、橋梁建筑、水電站、港口及近海結構與設施、給水排水和地基處理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隨著城市建設和公路建設的不斷升溫,土木工程專業的就業形勢持續走高。土木工程專業大體可分為道路、橋梁工程與建筑工程兩個不同的方向,在職業生涯中,這兩個方向的職位既有大體上的統一性,又有細節上的具體區別。
開設院校
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
九、國際經濟與貿易畢業后平均月收入4935元
國際經濟與貿易大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培養具有較強國際貿易實際能力,從事進出口業務、外貿企業管理、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跨國經營等對外經濟和對外貿易活動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一:營銷人員
職業概況:只要有產品和服務在出售,就會有銷售的職位在招聘。對于以技術為背景的行業里面,例如電訊、軟件等,銷售的需求仍然會持續走高。即使在非技術領域,銷售職位也一直是市場需求最旺盛的職位類別之一。
就業方向二:市場/公關
職業概況:企業通過媒介的介紹、傳播,和觀眾的交流、溝通和互動,在公眾面前樹立并強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而在這一系列活動安排中,專業公關是企業的好幫手。
就業方向三:金融/保險/投資
職業概況: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
就業方向四:行政/后勤
職業概況:行政/后勤部門就是協助好上級行政領導施政行政,當好助手。關鍵是要為領導分憂和服好務,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
開設院校
北京物資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
十、市場營銷畢業后平均月收入4920元
市場營銷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市場營銷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營銷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市場營銷畢業生可以從事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市場開發、營銷管理、推銷服務和教學科研等工作。營銷業務管理員、營銷方案策劃員、企業市場調查分析員、企業銷售代表、客戶服務管理員等。
金融專業就業前景好嗎
近幾年來, 中國金融市場正在走向國際化,對專業性很強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學碩士就業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例如高校教師和大公司市場研究分析、基金經理、投資經理、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投資公司等。
金融類專業是一個較為高端的專業,它的定位比較高端,很多的普通院校對于金融類專業沒有一個完善建設,因此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會比較挑,希望找一些有較好學歷的畢業生,能夠熟練掌握金融類專業的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工作中去。因此,對金融學專業感興趣的考生,報考這個專業后,認真學好學精這個專業,將來畢業是很有發展前景的。
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碩士畢業,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總體上的就業方向有經濟分析預測、對外貿易、市場營銷、管理等,如果能獲得一些資格認證,就業面會更廣,就業層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
金融專業主要課程有哪些
金融學專業主要培養具有金融保險理論基礎知識和掌握金融保險業務技術,能夠運用經濟學一般方法分析金融保險活動、處理金融保險業務,有一定綜合判斷和創新能力。
主要課程有會計學、貨幣銀行學、管理學、統計學、審計學、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外國銀行制度與業務、預算會計、投資銀行業務、經濟學原理、經濟法學、稅法概論、中央銀行概論、證券投資、財政學、保險學原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銀行會計、國際金融、國民經濟核算、經濟計量學,經濟活動分析、經濟應用文寫作、思想道德修養(職業道德操守)。
(一)河北農業大學的實踐教學改革思路
學校的實踐教學改革思路大致可以概括為5個方面。第一,以轉變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為先導,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第二,堅持以培養素質優良的復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為中心;第三,遵循“寬口徑、厚基礎、精專業、強能力、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第四,以“一個中心、兩個循環、三個層次、四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改革思路為基礎;第五,兼顧專業特點和課程體系,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二)經貿學院T字型人才培養基本理念
經貿學院的培養理念應該以學校“311”人才培養模式為指導,遵循“一個中心、兩個循環、三個層次、四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改革思路與“1+3+N”課程體系的人才培養方案密切融合,構建復合型、技能型和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框架。該體系也可形象的比喻為“T”型人才培養體系,即需要有一個較好的專業基礎,同時又有較全面的本學科知識,以及綜合運用本學科知識的能力。
二、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目前,金融學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校內實踐,另一部分是校外實踐。校內實踐是指在第5學期開設的“證券投資學綜合實驗”課程;校外實踐主要包括金融教學實習和金融部門調查實踐。由于金融部門的行業特點,對安全性和私密性要求較高,所以一般很難帶領學生到金融部門進行教學實習和調查,所以實踐教學的重點就放到了校內?!白C券投資學綜合實驗”課程開設時間僅有2個學年,主要通過帶領學生在計算機上分析證券的走勢來幫助他們理解、掌握相關的證券投資理論知識。課程開設后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普遍感到原來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生動,也更加好理解。
三、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教學過程的總結和課下與學生的交流,發現了以下一些問題。
1.專業技能培養相關課程設置較少,不能滿足學生需求
通過課下的問卷調查顯示:49.5%的學生認為現有的課程設置不合理;98%的學生希望在2~3年級學習時期進行實地實習;53.3%的學生認為目前最需要增加面向就業的實務實踐型課程;31.8%的學生認為應該增加投資心理學與理財規劃和生涯設計課程,以增強專業心理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
2.現有實踐教學無特色,教學目標不明確
目前的實踐教學大綱基本上和其他財經類院校的大綱一致,重點還是放在股票的分析和研究上,并沒有突出農林院校的專業特色。學生經常會有感觸,學了這些知識對自己今后找工作有多大的幫助,或者自己有多大的把握可以競爭過來自財經類或綜合類院校的金融專業畢業生。問卷調查顯示:在問到“你的未來發展方向”時,21.5%學生選擇的是證券,1.8%的選擇的是保險,24%的選擇是銀行,4.7%的選擇是公務員,43.7%的選擇考研,剩余3.7%的選擇其他(見圖4)。形成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是現在金融學本科學生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不夠明確。并且學校在教學目標上,沒有明確指出現有的實踐教學模式可以在哪些方面、哪些領域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幫助,幫助的力度有多大。3.實踐能力提高有限,傳統教學方法有待改善目前,實踐教學課程的教授方式主要是教師在前面演示,學生跟著練習。這種方式的特點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較快,模仿性較強,但是對于培養自我開拓、挖掘新知識的能力較弱。在模仿完最基本的操作后,學生的興奮程度減弱,重復完幾次后就失去了興趣,整個課程學下來感覺自己的實踐能力并沒有什么質的提高。
四、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目標的重新定位
通過以上的分析,農林院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的關鍵問題還是教學目標的定位。實踐教學目標的定位應該與金融專業的整體培養目標相匹配,而金融專業的培養目標又應該和學校發展的長遠規劃相一致。目前,農林院校金融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脫農趨勢日益明顯,逐漸傾向為純粹的金融學,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絕大多數與“三農”無關。盡管他們在校期間學了很多金融類的課程,但無論是在學校的知名度,還是在專業名稱上和實際動手能力上,相比較其他財經類和綜合類院校的畢業生都缺乏一定的競爭力。高等農林院校一直倡導“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重創新”的辦學宗旨,但為順應新時期的發展需要,高等農林院校的金融學專業培養方案還須體現“入主流、有特色”的要求?!叭胫髁鳌?是指金融學專業的學生要熟知金融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要跟得上學科的主流發展趨勢;“有特色”是發揮最大的優勢,把別人不具備的優勢做大作強。就金融學專業而言,培養方案和教學目標應圍繞“三農”來展開。所以,農業高校的金融學應該是以服務三農為特色的專業,為促進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培養人才,是這個專業的教學使命和天職。針對金融學實踐教學更是如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向涉農領域傾斜,培養既懂金融又懂“三農”問題的復合型人才,這是河北農業大學金融學專業的重點培養目標。
五、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建議
根據重新界定的教學目標得出,提高金融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水平,要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完善現有實踐教學內容
根據重新界定的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目標,在原有實踐教學計劃的基礎上進行完善。主要強化培養學生涉及“三農”問題的實踐能力。首先,要有針對性的對所有涉農股票進行研究。在以往的證券投資實驗課上,帶領學生分析股票的走勢和變動情況時所研究的股票是隨機的?,F在應有針對性的重點研究涉農股票,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股票的基本原理,又可以使之了解涉農上市公司的特點。其次,要加大期貨教學的實踐教學內容。國內現有的實物期貨市場很大一部分是農產品期貨,期貨市場價格的波動對現貨市場價格的影響很大,同時,期貨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現貨價格未來的走勢,這對收購、儲存原材料的涉農生產加工企業來說意義重大。另外,期貨市場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套期保值,農業生產加工企業可以通過套期保值的方式來規避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風險,熟練運用這種方法的涉農企業就可以不用擔心價格波動對其造成的損失,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生產加工上。而現實的涉農企業對此熟悉的非常之少。通過上述方式對實踐教學內容完善后,農林院校金融學專業的學生在處理涉農領域的投資問題上會更加專業,在就業市場上也更具有競爭優勢。
(二)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
目前,證券投資實踐課程所采取的教學方式還比較傳統,無法最大化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想讓學生產生興趣就必須要讓他們全身心投入進來。對此,教師應把課堂教學、研究報告和匯報答辯結合起來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去。首先,在講課之前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成員共同完成研究報告的撰寫,并參加最后的研究報告匯報。其次,教師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授課。講授方向要與新的培養目標相一致,比如在講授涉農股票時,可以先把涉農股票分類,分為種子企業股票、化肥企業股票、加工企業股票、養殖企業股票等,之后再分析不同類型涉農企業的生產特點、發展周期和波動因素。在課堂講授的同時,給各小組布置任務,要求各小組自行選擇股票進行分析,并對未來走勢進行預測,形成一份研究報告,其中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總結4個方面。最后,要求每個小組推選1~2名同學到臺前來用PPT演示其研究報告主要內容。學生最終的期末成績根據其所作的研究報告水平來決定,研究報告的得分由課堂教師和學生代表共同打分決定。每組組長根據其組員的工作貢獻在該組得分的基礎上乘以適當的比例得到組員的最終得分。通過這種轉變,證券投資實驗課的教學模式由“只是老師講授”,變成“學生自己主動學”,充分調動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的積極性,挖掘他們的創造潛力,教師在其中更多的是起到指導、輔助作用。在這種實踐教學模式下,既使得學生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的證券投資知識、把握金融市場的變動,又可以培養他們自己動手、探索未知領域的能力,而這種創新能力的培養恰恰是以往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所忽視的內容。
(三)聘請校外客座講師,嘗試構建產學研實習基地
上課教師理論基礎比較強,但畢竟不是專職的金融從業人員,課堂教學無論怎樣模擬,也與實際工作環境有差異。要想提高金融專業本科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證券投資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金融機構的參與。因此,可以邀請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業專業人才進行聯合授課,特別是針對一些與實際操作聯系緊密的內容,可直接邀請校外專業人士授課或采用專題的形式進行講解。這種模式能使學生及時了解當前金融業的發展動態和實際操作,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習興趣。從金融專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考慮,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可以嘗試與金融企業或機構簽訂校企聯合協議,籌建校外實習基地。企業實習是一種直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方式,也是學生最希望的實踐形式,同時又是金融學專業最欠缺的實踐形式。通過早期的企業實習鍛煉,學生可以及早地發現自己需要學習什么知識,在哪方面還有欠缺。這樣,在回校繼續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有意識地針對上述相關不足進行彌補性的學習。此外,學院還可以派出教師,針對金融企業存在的問題,幫助其進行分析和總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后,學院還可以優先向基地企業推薦優秀畢業生,既解決了金融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又提高了企業的人力資源素質。
關 鍵 詞:金融人才;應用型;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9.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3544(2011)06-0066-05
通過十余年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我們逐步探索了適用于培養高級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的1234模式:明確一條教學主線,即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為教學主線; 建立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兩大教學體系, 即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在課程體系安排上,重點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特點, 把實踐教學環節上升到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確人才培養的三個教育階段,即專業基礎教育階段、專業強化教育階段、專業綜合提高教育階段;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四項結合,即理論與實踐結合、產學研結合、人文社科教育與專業技術教育結合、 職業資格證書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實踐證明,1234模式是一條培養高級應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模式。
一、一條教學主線:技術應用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
為了把學校辦成讓學生、 家長、 社會滿意的學校,我們把“應用為本、學以致用”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 并將其貫穿于各專業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因此,金融學專業從招生伊始,就開始探索如何培養金融學專業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金融職業素質的養成。
金融學專業涵蓋的知識內容非常豐富,銀行、保險、證券這三個方向的專業知識是其三大支柱 [1] 。因此, 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進一步細化專業方向。目前,國內多數高校金融學專業都是不分方向的,導致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內容多而雜, 最終培養出的是一批批“樣樣通、樣樣松”的人才。雖有個別學校作了一定的改革,如將金融學專業改為保險專業、國際金融等若干專業, 這樣做的結果雖然使學生對某一個金融領域的專業知識有了深入了解, 但又導致專業口徑太窄,使學生就業時面臨困難。針對這種狀況,我校金融系成立了專門的課題組,確定了“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能力為本位,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動手能力強, 基礎扎實的金融領域第一線的高級應用技術人才”的目標,就金融學專業的建設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在大金融的平臺上,將符合市場需要的銀行、保險、證券行業某些崗位作為專業方向,構建出“一個專業多個方向”的金融學專業,最終把金融學專業的本科學生培養成“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市場急需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2] 。經過多年的市場調研和專業論證, 我們認為在大金融學的平臺上開設投資理財方向、證券期貨方向、保險營銷方向是比較適時的,可作為目前首選的三個方向。
在這一大背景下, 我們進一步提煉了金融學專業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素質,認為金融學專業學生通過4年大學生活, 應該在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三大應用能力和思想道德、專業業務、文化素質、身體心理四大綜合素質方面有較大提高。詳見表1、表2。當然,從專業的角度來看, 專業能力的培養和專業業務的養成是應用能力培養和職業素質養成的重中之重,而且,應該根據學生所選專業方向,有所側重。
二、兩大教學體系: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
在課程體系安排上, 我們重點突出了應用性和實踐性特點, 把實踐教學環節上升到與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了理論和實踐兩大教學體系。從理論教學體系來看,要把握好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學時比例,可以各占三分之一,也可以有所側重。同時,必須加大選修課比重,這既包括公共基礎課, 也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 如前所述,金融領域寬泛,涵蓋知識較多,因此,培養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其依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從實踐教學體系來看,要改變“重課堂、輕實踐”的傳統教學觀念 [3] ,所以,我們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實踐學時比重, 保證實踐學時至少占到總學時的三分之一。具體說來,除采取課內實驗、上機等形式外,還采取了課外學時和專用周的形式。如統計學、計量經濟學這類課程需要利用計算機及相關軟件進行實際操作, 可以采取課內實驗、上機等形式,加大實踐學時比重;而證券投資學、國際金融、保險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金融市場營銷學、金融英語這類課程安排一定的課外學時,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效果更佳。但僅僅這樣還不夠,還應該采取專業周的形式加大實踐學時,如證券投資學、國際金融等課程可以通過開設證券投資模擬實訓、 外匯模擬交易實訓等實踐課程。部分實踐課程安排如表3所示。
為了增強學生的專業方向實踐技能, 我們增加了專業方向綜合實踐周, 如根據前面提到的專業方向,我們讓學生在理財規劃綜合實訓、信貸管理綜合實訓、保險營銷綜合實訓中選擇一個。同時,為了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我們增設了創新實踐周。創新實踐包括參加創業計劃競賽、創業實踐、學術講座、實驗室開放研究項目、專業課題研究、學術論文、創新能力培訓等,該項學分由學生在校期間取得。 學??杉虚_設社會實踐與調查、 學年論文、創業專用周等實踐課程,使學生可以獲得部分創新實踐學分。此外,我們還鼓勵學生有意識地自己參加其他創新實踐, 并根據上報的材料獲得一定的創新學分。如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公開發表專業性論文;參加證券協會、信貸協會、保險協會等表現突出; 在各個層次的點鈔技能比賽、 證券模擬交易大賽、外匯模擬交易大賽等專業性比賽中獲獎;取得理財規劃師、證券、銀行、保險從業資格證,等等,都可以獲得創新學分,并且,規定學生大學期間至少要取得創新實踐學分10個, 多出部分可以抵扣其他實踐環節學分。見表4。
三、三個教育階段:專業基礎、專業強化和專業綜合提高教育階段
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可以分為三個教育階段:專業基礎教育階段、 專業強化教育階段和專業綜合提高教育階段。 專業基礎教育階段主要是專業基礎課的學習??梢赃@樣說:沒有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金融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這8門全國高等學校經濟類專業核心課程支撐,金融學專業就如同“無水之源,無木之本”。所以,在這個階段打好基礎是后續強化、提高專業技能的關鍵。在專業強化教育階段,國際金融、保險學、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 證券投資學等專業課程是學習的重點。在專業綜合提高教育階段,學習的重點應該放在專業方向的理論課程、專業方向的綜合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等。
如理財規劃方向理論課程我們設置了財務分析、投資分析與組合管理、理財規劃原理、理財規劃實務等課程,實踐課程設置了投資經理實訓、理財規劃綜合實訓課程等; 信貸管理方向理論課程設置了銀行會計學、個人理財、風險管理、銀行信貸管理學等課程,實踐課程設置了銀行前臺實訓、信貸管理綜合實訓課程等; 保險營銷方向理論課程設置了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再保險學、保險營銷學等課程,實踐課程設置了保單設計與銷售、 保險營銷綜合實訓課程等。最后,通過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實現金融學專業人才素質的綜合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學專業還應該加強畢業實習前的職業入門指導,所以,我們還增設了學科前沿專題講座、創業指導、應用文寫作、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
在這里,要特別強調一下畢業設計(論文)。畢業設計(論文)是對學生接受高等教育階段學習成效的一個綜合考核, 所以最好將其貫穿于整個大學三個教育階段中。建議采取課題驅動項目教學模式,即通過畢業設計(論文)課題形式來驅使學生分階段完成畢業設計(論文) [4] 。張五常教授認為,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帶著明確的要解決的問題去學。所以,如果讓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階段, 帶著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課題)去學,分階段地解決各個階段性小問題,并分階段檢驗其學習效果,要比單純地靠畢業設計(論文) 檢驗更具有現實意義。 課題驅動教學模式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思路提出的。它也可以分三步實施:第一步為畢業設計(論文)課題論證階段,可設在大二第二學期期末實施, 因為這時學生有了一定的經濟學基礎知識, 能夠較好地完成課題的論證,同時, 也有利于下一步帶著問題開始專業課的學習。 第二步為畢業設計(論文)課題中期檢查階段,可設在大三第二學期末完成。經過大三的學習,學生的專業理論課基本學完(有些院校在大四也安排專業課),具備了專業基礎知識, 且經過長達一年的資料收集和思考,可以掌握完成畢業設計(論文)課題的理論基礎與研究現狀, 這同時也是對學生理論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一種綜合檢驗。 但由于這一年學生還沒有經過實習,理論聯系實際能力還不強,所以還不適宜讓所有的學生在大三期間直接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在大三第二學期,必須開展課題中期檢查,我們主要采取學年論文的形式。學年論文的撰寫內容為學生所做的畢業設計(論文)課題的理論基礎與研究現狀綜述, 這對于提升學生畢業時的競爭力很重要。 第三步為畢業設計(論文)課題結題階段。經過大三的充分準備,學生應該在大四一年時間里,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論文)的結題報告。通過結題的學生除可以得到畢業設計(論文)學分外,還可以得到由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頒發的課題結項證書,證明其本人(或所在團隊)具備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成功完成了畢業設計(論文)課題的研究工作。
四、四項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產學研結合、人文社科教育與專業技術教育結合、職業資格證書與專業教育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 加強四項結合是培養高素質金融專業技術應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徑, 即理論與實踐結合、產學研結合、人文社科教育與專業技術教育結合、職業資格證書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1. 理論與實踐結合。陸游曾在《冬夜讀書示子律》一詩中告誡自己的孩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與實踐結合,讓學生“學中干”、“干中學”,是實現金融學專業素質提升的必要路徑。這也正是我們一直強調實踐教學體系要與理論教學體系并重的主要原因。 除設置了與理論教學體系并重的實踐教學體系外, 為了保證學生關注金融領域的熱點問題,我們還創辦了《金融快訊》刊物。該期刊每周發行一期,由指定教師負責指導、終審,由學生證券協會負責組織學生進行證券版面熱點問題的采編、初審,由學生信貸協會負責組織學生進行銀行版面熱點問題的采編、初審,由學生保險協會負責組織學生進行保險版面熱點問題的采編、初審。這樣,既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 也使學生的專業綜合技能得到了提升。
2. 產學研結合。 產學研結合是培養高級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的重要保證。從目前來看,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企業,都有較強的與高校合作的意愿。高校要抓住有利時機,建立起與金融企業深度合作的雙贏機制,采取多種形式進行產學研合作,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 我校除了經常與金融企業合作開展各種活動之外, 還成立了一個以教師指導為輔、學生自己管理為主的金融服務公司。該公司按行業(也可以是按專業方向)設置服務中心,如設證券服務中心、銀行服務中心、保險服務中心等。其中,證券服務中心可以幫助證券公司進行股票開戶等服務,銀行服務中心可以幫助銀行辦理網上銀行業務、第三方存管等,保險服務中心可以進行保單推銷、講師培訓等。
3. 人文社科教育與專業技術教育結合。金融行業既要與錢打交道,也要與人打交道。金融從業人員如果沒有很強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精神, 就很難發展起來;如果沒有很強的自律性,就很容易步入歧途。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金融企業的從業要求,我們特別開設了禮儀實訓、演講與口才、團隊拓展訓練、職業教育等課程。此外,每個學期還安排專業性的辯論比賽、點鈔技能大賽、證券交易模擬大賽、外匯交易模擬大賽。這些比賽,由學生負責籌劃、組織、主持,老師負責指導、評判,較好地促進了人文社科教育與專業技術教育的結合。
第四,職業資格證書與專業教育結合。金融學專業方向的設置與就業崗位相關性很強, 且在入職時往往要求取得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所以,金融專業人才培養一定要強調職業資格證書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通過設置相關課程和專業指導使學生適時拿到職業資格證。如理財規劃師、銀行從業資格證、保險從業資格證、證券職業資格證等。以證券職業資格證為例,該證有效期為兩年,所以,可以在三年級時組織學生考證,相應地,證券投資學等相關課程就應該在此之前開設。在考證過程中,我們還注重發揮學生團體的傳、幫、帶作用,并專門組織輔導。
金融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我們的實踐證明,“明確一條教學主線、建立兩大教學體系、 強調三個教育階段、 加強四項結合”的1234模式是一條培養高級應用型金融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都紅雯,金月華,高國慶. 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定位[J]. 杭州電子工業學院學報,2002(4):12-14.
[2]吳云勇,陳凌白. 金融學專業投資理財方向建設方案[J]. 浙江金融,2008(1):41-64.
論文摘 要:為滿足當前金融市場對應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為實現培養創新型現代金融人才的目標,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加快高校金融學本科實踐教學建設和改革已勢在必行。本文在深入分析金融學本科實踐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從金融學課程的實踐教學、校內金融實驗室實訓教學、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金融學本科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國外金融企業陸續進駐,市場對高級金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對金融和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培養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的創新型現代金融人才,已成為金融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和學科建設的發展方向。因此,加強金融學本科實踐教學建設和改革,對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應用型高級金融人才和金融學科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開展金融學本科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回顧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金融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的界限日趨模糊,企業和民眾的融資渠道越來越多,金融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大量涌現,金融創新產品層出不窮,跨國金融機構大量涌現,國際資本對一國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樣的金融市場必然需要大批高層次復合型金融人才,同時也對金融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滿足市場需求,培養綜合素質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金融人才,就成為了各高校金融學專業本科的培養目標。要實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光靠教師在講臺上講解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實踐教學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環節。隨著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金融業務操作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通過案例分析、課程實驗以及通過金融實驗室對學生進行模擬實訓,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金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學習金融學科各門課程的熱情和興趣。另外,學生在校外實習基地實習和參加社會調研活動,可以增強學生對于社會、金融背景和用人單位的認識,使學生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市場需求情況和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從而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就業前所需掌握的實際業務操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由此可見,對金融學本科開展實踐教學建設和改革,是金融市場發展的要求,是現代金融學科建設的要求,是實現金融本科學生培養目標、增強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環節。
二、金融學本科實踐教學的現狀
目前我國各高校金融專業開展實踐教學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以案例教學為主的課堂教學實踐;二是建立金融實驗室,開展校內金融業務模擬實訓;三是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到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和企事業單位的相關部門等實習單位進行業務實習。
(一)金融學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普遍不夠科學
科學合理的金融實踐教學體系是實現學生培養目標的可靠保證。從教學內容上看,金融實踐教學應單項課程實踐與綜合實踐相結合,從教學方式上看,應校內實踐教學與校外實踐教學相結合。因此,金融學本科實踐教學不僅包括在專業理論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在操作性較強的專業課程中引入課程實驗,而且還包括專門開設的培養職業操作能力的校內實訓課程、社會調研以及到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實習。
從整體上看,大多數高校在進行理論教學時能引入典型案例進行講解和討論,提高了一定的理論學習效果。但是,由于講授理論課的教師大多缺乏實踐經驗,要求老師及時掌握各類金融活動的最新動態有一定難度,因此很難將最新金融動態引入到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最新形勢的掌握。
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金融實驗課程開設得較少,課程實踐教學體系不夠合理。目前,各高校普遍開設的實踐課程有“商業銀行模擬業務實訓”、“股票模擬操作實訓”、“社會實踐調查”以及“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對于期權、期貨、外匯和保險等方面的實驗課程則很少開設,這顯然不能滿足創新產品日益繁多的金融形勢發展的需要,降低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此外,在實踐教學的課時安排上,有些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學時安排上不盡合理。有的課程理論教學學時過少,理論知識得不到全面講解;有的課程實驗課時過少,知識的領會不夠深入,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二)實踐教學資源缺乏,配置不夠完善
連續多年的高校擴招政策使得高等教育成為大眾化教育,也使得高校的資源進入緊缺狀態,導致實踐教學經費嚴重不足。從校內實踐教學角度看,雖然目前國內大多數高校都順應金融形勢發展的需要設立了金融實訓模擬實驗室,但是在硬件設施上整體設備仍不齊全,只能開展較為簡單的商業銀行柜臺模擬交易和證券模擬交易。從軟件配套上看,大多數高校的金融實驗室配備了股票、期貨和外匯模擬交易系統和行情分析系統,但對銀行、保險和其他衍生品的模擬軟件則很少涉足。另外,大多數的實訓教學缺乏配套的實驗教材,即使能夠見到少數一些實驗教材,也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金融學科實驗教材體系。實驗教材建設的落后,使得有些實驗課無法開設,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從校外實踐教學角度看,校外實習基地的實踐教學不足。由于企事業單位與學校追求的目標不同,同時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期貨公司等實習單位的相關金融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真刀真槍”的畢業實習難以進行,再加上實踐教學經費的短缺,校外實習效果進一步被削弱了。
(三)金融學本科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
專業的實踐教學隊伍是順利開展實踐教學的基本保障。目前,各高校對實踐教學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重視,在課程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在校內模擬實訓中挑選一些在職教師擔任主講,在校外實習中聘請企業相關人員擔任指導老師。雖然這些做法可以開展實踐教學,但是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實驗室建設經費短缺,實踐教學工作繁瑣,導致一部分教師表現出畏難情緒;二是實踐教學缺乏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實踐教學業績評價還未與薪金掛勾,也未與教師職稱評定掛勾,也就是說,學校對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影響了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金融實踐教學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較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有待提高。實踐教學不僅要求教師精通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求其具備很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但多數高校實踐教學的教師往往要么缺乏實踐經驗,要么不熟悉理論知識,不能做到實驗教學有的放矢,不能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金融學本科實踐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是保障實踐教學質量的前提。各高校在制定實踐教學培養方案時應盡可能考慮金融學專業發展方向和學生的特點,設置的方案既有可操作性,又能保證實施的效果。
首先,從教學模式上看,應構建課程實驗、綜合實訓和校外實習相結合的實驗教學模式?,F實經濟中,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創新不斷,這就要求金融實踐教學不能光靠課堂上的案例教學、單項的課程實驗或者是在金融實驗室的綜合實訓來完成,還必須要與金融實際業務部門密切合作,增加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其次,從教學內容上看,應以專業為基礎構建科學的金融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并設計相應的實驗內容和實驗項目。目前大多數高校的金融學科包含金融理財、金融工程、保險等專業,這些專業的實務操作性很強,對實踐技能要求較高。因此,應根據各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要求設置相應的實踐課程體系,強化專業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優化金融實驗室軟硬件資源,提高校內實訓教學水平
現代金融實驗室建設是實現實踐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高校已經建立了金融模擬實驗室,在承擔金融課程課內實驗教學和校內實訓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從金融學科的發展趨勢來看,現階段多數金融實驗室的建設水平較低,硬件配套不先進,軟件配套不全面。因此,應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實驗室的建設力度,配備技術含量高的硬件設施,不斷更新功能強大的數據分析軟件和內容全面的教學實驗軟件,使實驗室不僅能滿足商業銀行經營業務、證券行情分析和交易、期貨期權交易、外匯買賣和保險業務等課程的實驗教學要求,而且還能瀏覽國內外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衍生品市場的實時行情,跟蹤了解國內外金融業的變化,實時地將行業或專業領域最新發展動態引入教學。這樣,通過實訓教學,不僅使學生能夠通過模擬操作熟練掌握基本技能,而且還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
校外實習基地是金融實踐教學的重要載體。金融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金融學科的教育必須將專業知識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密切結合起來,把學生置于真實的金融經濟環境中,去感受金融業發展的脈搏,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實際業務操作技能。為此,學校應該結合金融專業的特點,在市場中廣泛尋求合作伙伴,與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咨詢公司等金融機構和企業簽訂協議,使之成為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加大與上述實習基地的合作力度,發展業界與學校的良性互動關系,有利于充分發揮實習基地的行業和企業的資源優勢,從而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更好的實踐條件,提高學生的金融業務操作能力。
(四)建設高水平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
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影響金融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金融實踐教學的專業性很強,要求教師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學校應該加強業務培訓,創造條件讓實踐課教師到實際工作部門調研或學習,努力提高現有教學人員的實踐教學水平。另外,學校還應該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提高教師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同時,學校還可以從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企事業單位聘請有實踐經驗的人士到高校任教或兼職,充實實踐教學隊伍,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使金融學實踐教學建設和改革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1] 邢天才,劉麗巍.金融學科建設中的實驗教學改革問題探討[J].航海教育研究,2009,(01).
[2] 葛開明.培養應用型金融人才的探索[J].黑龍江教育,2009,(01,02).
[3] 劉波,曲春青.高等院校金融學科實驗教學建設與改革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18).
關鍵詞:CDIO工程教育模式;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
基金項目:江西高校省級教改課:“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高校金融學專業教學模式創新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學為例”(項目編號:JXJG-13-7-4)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收錄日期:2015年7月25日
地方高校金融學本科培養目標多定位為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面向業務第一線的應用型金融人才,其側重于學生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更加注重人才培養的現實意義和實際價值。然而,現實所呈現的地方高校金融教育與金融業之間供需脫節的矛盾不容忽視。如何深化金融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改革,提高金融實踐教學建設,成為了地方高校金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做中學”的一種模式,它以構思、設計、實施及運作全過程為載體形成了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以CDIO模式的先進理念為指導,改革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探索。
一、當前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教學、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地方高校金融學本科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面向業務第一線的應用型金融人才。由此,實踐教學是高校金融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然而,當前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的薄弱,已直接影響金融人才培養的質量。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是地方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的專業指向性較弱。隨著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改革,金融創新活動不斷呈現,金融行業的崗位分工也更加精細,使得金融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很難準確進行崗位定位。金融專業對于學生的知識面有較高要求,多數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都是不分方向的,其金融實踐教學也側重于培養學生的知識寬度,導致學生所學知識多而雜,知識深度不夠,最終培養出的金融專業學生“樣樣通”卻“樣樣松”。這種缺乏專業指向性的實踐教學,顯然不利于學生的就業。
(二)實踐教學與職業實踐脫節。目前,由于地方高校更多是將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補充,基本采用“計算機與教學軟件結合”模式,通過在實驗室里開展實訓完成實踐教學。這種上機模擬操作的實訓課程,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比較簡單、零散、單一,使學生對于金融活動缺乏整體性認識,缺乏綜合運用能力。由于缺乏按照職業工作的真實任務或業務流程開發的實訓項目和相應的實訓手段,往往導致實踐教學與職業實踐相脫節,通過金融教育培養出的金融人才難以適應金融實踐的需求。
(三)實踐教學平臺不夠健全。在校內實踐教學方面,很多地方高校不重視營造校內實踐創新環境,未積極利用校園平臺鼓勵學生參加各項競賽活動或教師科研課題等活動,未使學生實踐能力在校內平臺得到充分培養。在校外實踐教學方面,由于金融機構崗位的特殊性,多數金融機構不愿意接納在校生實習。另外,高校和金融機構分屬不同行業,兩者聯系較少,地方高校在影響力和利用資源等方面存在相對劣勢,導致很多地方高校難以建立穩定而富有成效的校外實踐基地,金融機構實習的機會嚴重不足,校外實踐教學效果較弱。
(四)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專業的實踐教學隊伍在開展實踐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業務水平直接影響著實踐教學的效果。課堂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校內實踐中模擬實訓、校外實習基地的實習,對教師在實踐經驗上提出更好的要求。目前,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教師大多從學校直接走向教學一線,雖然擅長理論課程講授,但缺乏從事金融相關工作的實際操作經驗,因而難以在實踐教學中有的放矢。此外,多數地方高校沒有建立相關激勵機制,實踐教學業績評價未與高校教師職稱晉升、薪金掛鉤,也直接影響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影響實踐教學的效果。
二、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多所高校針對教育模式改革研究出的工程教育新方法。CDIO是Conceive(構思)、Design(設計)、Implement(實現)和Operate(運作)四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它依托產品自研發到運行的完整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在實踐與理論課程有機結合的教學中,以主動、實踐的方式學習工程。其核心理念是“基于項目的教育和學習”和“做中學”,強調讓學生在真實的工程情境中,一邊學習工程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一邊通過構思、設計、實現和運作提高動手實踐能力。CDIO將職業工程師定義為 “取得并不斷提高技術、交流、人際交往的知識、能力和態度的人,他們有效地通過理論化、構思、發展并建造可靠的、具有實際和經濟價值的結構和機器而對社會做出貢獻”。CDIO培養大綱要求以構建一體化課程體系的培養方式,培養學生個人的學術知識、學習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借鑒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構建金融學實踐教學體系,應按照培養學生個人的學術知識、學習能力、團隊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這一培養目標的要求,以金融業務項目為背景,對課程和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改革后的金融學實踐教學體系應是一個圍繞專業進行組織,將能力培養滲透到課程體系中,通過每門課程和每個教學環節落實關于學術知識、學習能力、團隊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學習效果的有機體系。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真正實現“在做中學,學后用”,將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相互統一。
三、CDIO模式下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對策
(一)以就業為導向、崗位為本位,橫向建立實踐教學體系模塊。金融學專業主要有銀行、證券和保險三個就業方向,故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模板設計可在大金融平臺上,按照市場需求分為銀行實踐模板、證券實踐模板和保險實踐模板三塊。對于每個模塊的設置可將相關課程進行整合,如銀行方向主要包括“貨幣銀行學”、“商業銀行管理”、“銀行信貸管理”、“國際結算”等;證券方向主要有“證券投資學”、“期貨實務”、“投資銀行學”等;保險方向主要有“保險學”、“人身保險”、“財產保險”等。對于各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應以崗位為本位,按照“認識崗位――學習崗位技能――整合崗位能力――實踐檢驗”的順序,以崗位業務和崗位技能為出發點,按崗位劃分實踐學習的項目和任務,按照“崗位――任務――流程”來確立崗位能力訓練內容。依此為基礎“以技能為點,崗位為線,企業為面”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要求以某一典型項目設計或工作任務中心,開展具體典型工作任務單一的技能訓練,再將一個個單一技能整合為崗位任務,然后將多個崗位任務和一個個崗位的技能,按金融企業運作過程建立實戰型實踐教學,以模擬與實戰結合的方法整合崗位核心能力,訓練學生人際團隊合作、決策等能力,培養學生職業崗位綜合能力。此外,通過從業資格考試是金融專業學生在金融行業從業的前提,地方高校開展金融實踐教學,還應與相應的從業資格考試結合起來,這樣在培養學生學術知識、學習能力、人際團隊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同時,又能為學生的職業規劃創造條件。
(二)區分課堂內與課堂外、校內與校外,縱向完善多層次實踐教學平臺??v向層面上,金融實踐教學可分為課堂內實踐教學、校內課堂外實踐教學、校外實踐教學三個層次,各層次間相互銜接、相互補充。
1、課堂內實踐教學。課堂內實踐教學是實踐性教學的第一層次,具有基礎性和啟發性的作用。其主要包括案例教學和課程實訓教學。案例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課前事先布置案例課題、學生自主分析;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課堂指定學生發言,組織全班討論;最后,總結歸納,內化提升,課后學生進行書面歸納,提交書面報告。通過案例教學:一是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包括快速閱讀、查閱資料、演繹歸納等);二是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包括發現問題、評估風險、分析原因、擬定針對性解決方案、獨立決策等);三是能培養學生人際團隊能力(包括口頭和書面表達、辯論、組織、合作等)。這些能力的培養都是CDIO模式下金融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符合金融實踐性人才培養的需求。課程實訓教學即根據金融專業培養要求,針對實用性強的課程設計與職業實踐相符的實訓項目,進行系統的訓練,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
2、校內課堂外實踐教學。校園內課堂外實踐教學是實踐性教學的第二層次,它是指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人際能力為目的的科研訓練和課外文體活動。金融學專業校內課堂外實踐教學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多種方式:(1)開展各類金融實踐技能競賽。地方高校通過舉辦并組織學生參加理財規劃大賽、證券投資模擬大賽、“挑戰杯”大賽等實踐創新活動,以比賽帶實踐,可促進學生分析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2)舉辦金融熱點問題辯論賽。針對金融熱點問題辯論,既可激發學生對金融熱點問題的關注,提高專業責任感,又可培養其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團隊意識;(3)創辦金融刊物。提供平臺給學生創辦自己的金融類報紙和期刊,可讓學生在信息采集、采訪溝通、文章寫作等過程中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創新、人際能力;(4)開展金融實務界專家講座。定期邀請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和金融監管部門的金融實務專家開展講座,可讓學生及時了解金融實務動態、掌握最新金融實務知識,為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創造條件。
3、校外實踐教學。校外實踐教學是實踐教學的第三層次,包括認識實習、學年實習、社會調查和畢業實習等。校外實踐教學環節以校外實習基地為主要平臺,這一平臺是聯系社會與學校的紐帶,是學生技能訓練的真實環境,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基地。校外實踐教學的關鍵在于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首先,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資源,廣泛尋求合作伙伴,建立多元的校外實習基地。一方面地方高??衫帽就羶瀯荩c更多的本土各類金融機構和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使之成為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應充分利用校友和校際、國際交流合作等資源,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金融業發達的一線城市拓展實習基地,積極爭取海外實習崗位,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實習基地。其次,地方高校要基于互惠互利原則推進校企結合,建立校企互動的產學研平臺。學校通過承接金融企業提供的各類項目和課題,讓學生參與金融企業的產品開發與營銷、課題研究等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將學生學習知識、提高實踐、創新能力與幫助金融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相統一,實現校企互利。
(三)“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建設優秀的“雙師型”實踐教學團隊。金融市場瞬息萬變,金融產品、政策法規不斷更新,這就要求金融專業教師在指導學生實踐教學時做到“統攬全局、與時俱進”?!敖y攬全局”強調教師要能從宏觀上把握市場整體格局和發展動向;“與時俱進”強調教師要能主動適應市場變化,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具有市場前瞻性。要使金融學實踐教師達到目標要求,應做到“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建立優秀的雙師型實踐教學團隊?!白叱鋈ァ笔侵傅胤礁咝R膭罱鹑趯W教師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出社會,多為其提供交流、培訓、考察的機會,如有計劃選派教師到金融機構掛職鍛煉,使其深入金融實務一線,積累實踐經驗和實務技能;選派教師到金融實踐教學開展得好的學校交流訪問,提高自身實踐教學水平。“引進來”則指要從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到地方高校任教,讓其參與到實踐教學中。這樣,既能使學生及時了解金融動態和實踐操作,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又能使其與校內金融教師相互學習,提高金融實踐教師的指導水平。另外,實踐教學團隊建設還要求增強教師實踐教學觀念。地方高校應完善實踐教學激勵機制,在職稱評審、薪金因素考量上加強教師實踐教學的比重,鼓勵和引導教師開展實踐教學,提高教師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
主要參考文獻:
[1]景思江,袁毅陽.地方高校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9.
[2]趙樹恩,李玉玲,張鑄,鐘基.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實踐教學模式研究與探索[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10.
[3]華克強,韓雁.CDIO人才培養一體化培養計劃設計與實現[J].中國民航大學學報,2012.10.
本研究以廣東白云學院為例,對應用技術型大學金融學人才需求展開調研及職業面向分析。研究發現,目前廣東省金融學人才需求呈現出職業分工精細化、學生專業化程度要求更高,職業能力復合化、要求學生具備綜合素質,職業要求市場化、專業課程設置需較大調整等新型需求。有必要從強化產學研合作、陪養訂單式人才,完善課程體系建設、提升學生專業水平,提升學生素質、注重全面發展等方面注重學生培養,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素質,為企業打造專門性人才,幫助學生實現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
關鍵詞:
應用技術型大學;金融學;人才需求
近年來,隨著廣東經濟的飛速發展,廣東金融業從銀行、證券、保險到基金、期貨、外匯交易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成長;融資租賃、典當、黃金市場也都全面推出,并展現出國際化、市場化方向的特征。一個由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和商品期貨市場組成的全國性金融市場體系已在廣東形成。目前,廣東已經進入金融時代、金融社會。無處不在的金融活動已形成一個龐大體系,金融產業鏈已經延伸到了廣東實體經濟以及資本運轉的方方面面,并被譽為新時期的實體經濟命脈。以傳統金融產業鏈為核心,廣東省已衍生出了大量以互聯網為依托的網絡金融產業,涉及到與資本市場、衍生證券、投資理財、國際收支、財政管理、貿易金融、風險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相關領域。未來一個時期,隨著國家金融業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外資金融機構還將加快速度進入廣東,民營金融機構、保險機構數量也將迅速激增,各種民間投資活動將空前活躍。“全民理財”將成為廣東經濟發展新勢頭、新局面。面對日益增多的各類金融機構、財務公司、投資銀行,社會對于各類金融學專業的人才需求空前增長。金融業在廣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前景,受過專業金融教育的學生,將會有很多的發展機會。新的條件下,廣東將需要更多復合型且具有實踐能力的金融專業人才。因此,為進一步掌握專業特點,明確人才需求,展開金融學人才需求調研,進行職業面向分析與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是廣東省應用性技術大學所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
一、調研的背景與目標
(一)調研的背景
廣東白云學院是國家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廣東省屬民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單位。其中,金融學專業是該校的重點建設學科。近年來,學校順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職能的新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先進理念,積極探索并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取得了良好進展。為了進一步提升金融學重點學科建設水平,打造高層次金融專業應用技術人才,學校組織開展了大量人才培養方案調研。
(二)調研的目標
本項調研的具體目標是:
1.明確社會對金融人才的需求、人才需求層次,并在多層次的金融人才需求中對本專業培養的人才予以明確的定位,為科學確定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就業崗位獲得理論支持和實際依據。
2.厘清社會對金融學專業人才的質的要求和學生應具備的發展潛能,以便確定學生應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科學地架構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
3.以應用型人才培養或本科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或職業教育的規律,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和科學地運用教學手段、方式與方法。
二、調研的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包括各類用人機構、學生以及兄弟院校三類群體。近年來,金融專業負責人、系主任及專業教師與用人單位有廣泛的接觸,以各種形式了解用人單位對本專業學生入職后(或企業實踐后)的表現,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評價,以及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近兩年來接受調查的企業達50余家。被調查的學生主要是已畢業的學生和企業實踐中的三年級學生。近兩年被調查的學生達600余人(包括學校對本專業學生的問卷調查)。此次調研的高校主要有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東金融學院,調研的企業主要有廣州白云民泰村鎮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萬聯證券、中國平安等金融機構。
(二)調研方式與方法
本次調研主要采用的調研方式與方法如下:
1.以座談形式展開企業需求調研
對用人單位、企業實踐學生的調研,主要采用的是座談會的形式。2015年,我系分別安排教師對廣州白云民泰村鎮銀行、萬聯證券、中國平安等金融機構,就本專業的辦學方向問題、人才培養質量問題、教學內容更新等問題進行走訪座談。并在學校的統一部署下,先后安排專業導師利用暑假走訪實習基地多個,所到之處必招集學生座談。談體會、談問題、談意見與建議。與學生座談后,再與實習基地的財務、人事等有關部門的人員座談。
2.以網絡問卷形式展開學生需求調查
這項工作由學校就業中心統一布置實施。就學生的基本專業技能與素質、就業與分布、薪酬與待遇、換崗與發展、問題與建議等問題面向學生與用人單位實施雙向調查。其中,金融學畢業生參與調研189人,收回有效問卷174份,占發出問卷的89.69%。
3.以實地走訪形式展開同類高校調研
走訪考察是對高校本專業的教研教改情況進行調研主要采用的方式。2015年,金融系骨干教師在院領導的帶領下,先后走訪了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就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所關心的課程體系建設、課程模塊設置、實踐教學等問題進行了走訪考查。
三、廣東金融學人才需求的基本現狀
通過上述調研,發現目前廣東省金融學人才需求呈現出如下基本現狀:
(一)職業分工精細化,學生專業化程度要求更高
近年來,由于國內外金融環境的改善與理財觀念的普及,廣東金融業人才需求空前旺盛。但職業分工更加細化,對學生專業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廣東金融業發展趨向國際化、市場化的今天,金融業分工也從銀行、證券、保險到基金、期貨、外匯交易等各個方面快速細化,這無疑給金融學專業學生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就業契機。但新的條件下,因金融行業發展呈現多元化、多層次的局面,也給學生帶了不同程度的挑戰,職業發展對于學生專業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如廣州白云民泰銀行就希望招收的實習生中能有對于銀行信貸業務辦理更為熟練的同學,以便與工作無縫對接;又如中國平安集團,在招收實習生的過程中,也更加青睞于保險業務知識以及保險營銷工作較為熟練的學生;再如與廣東白云學院合作的廣東省貴金屬交易中心會員單位,也希望招收到對于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方式更為熟悉的學生等。但目前白云學院培養的學生,對于金融學產業鏈中的具體環節專業化程度還是不夠,理論知識與具體的實踐環節難以及時對接,難以滿足市場的深層次需求。致使大部分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只能從事營銷、經紀等初級崗位工作。
(二)職業能力復合化,要求學生具備綜合素質
金融業涉及面廣,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進一步提升。因金融業涉及面廣的特點,決定了該行業需要具備多種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如既懂金融工具,又熟悉相關法律規范;既了解金融業務操作流程,又掌握計算機編程技能;既懂得銀行柜面業務,又具備良好客戶開拓能力等;既具有清晰的專業知識網絡,又要具備良好溝通與商務禮儀素養等。在采訪中,民泰銀行對于金融專業同學的商務禮儀尤為強調,而白云學院并未開設該方面的課程對學生進行專業訓練。再如中國農業銀行需要英語表達能力較好的金融學專業實習生,但因大部分學生對于金融英語不夠重視導致實用能力不強等,使得學院卻難以推薦出合適人選。隨著混業經營的逐步開展,職業能力要求正在復合化,對于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要求金融人才掌握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多種專業知識和運作技術,能勝任為客戶提供多途徑、多方位理財咨詢和策劃,跨行業進行運作等。
(三)職業要求市場化,專業課程設置需較大調整
目前的金融專業設置與企業需求之間依然存在差距。金融學專業近年來一直是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金融學專業畢業生職業發展前景好、收入高,是吸引眾多考生報考的重要原因。在薪酬最高的專業排名中,金融毫無疑問位居榜首。尤其是2014-2015年,隨著國家對于資本市場的重視和政策轉型,資本的力量逐漸得到釋放,給金融學專業的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但通過與用人單位和已經畢業的同學溝通,依然發現與市場要求相比,學院現有課程設置依然存在課程內容陳舊,難以滿足新時期的金融專業需求的尷尬局面。如目前學院仍在開設的銀行公共關系在同類高校已經不再開設;而廣東金融學院等高校結合行業發展,新興開設的房地產金融、汽車金融;用人單位民泰銀行、平安公司對于信貸知識高度要求的信貸管理等熱門課程等并未在學院得到充分重視。學生面臨進入職場后補充學習相關金融知識的挑戰,給順利展開職場生活造成一定程度制約。
四、職業面向的金融學人才培養方案建議
(一)強化產學研合作,陪養訂單式人才
強化產學研合作,加快企業與各學科的對接、發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是打造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有效途徑。一方面,企業要求加快知識轉化,縮短畢業生與企業崗位磨合的時間。另一方面,金融專業本身也要求人才具有很強的從事金融業務工作的能力。因此,在強調理論基礎的同時,必須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從事實際工作的適應能力??赏ㄟ^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邀請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能型人才來校講座,與學生直接進行交流等形式,加強學生職業教育市場化需求的提升。也可通過在企業設立實訓基地,讓學生走進企業觀摩和實習,幫助學生多走多看。通過工學結合的方式,提升職業教育的基礎能力,為企業打造專門性人才,實現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
(二)完善課程體系建設,提升學生專業水平
作為應用性技術人才培養的主力軍,學校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課程體系,為學生建立好建設的知識基礎框架。金融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金融領域的實際工作,而且大都要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因此知識的應用構成了金融教育的最終目的。但是,金融領域知識寬泛,工作崗位繁多,金融畢業生進入社會從事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要求較多。因此,完善學生課程體系,讓學生具有比較扎實的經濟、管理、金融理論知識甚至是英語、計算機能力,是滿足企業對于復合型人才新要求的有效途徑。
(三)提升學生素質,注重全面發展
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如在學生入學教育中,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未來發展目標,制訂科學可行的職業規劃,提升人際溝通、應急應變、綜合分析等非專業技能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就業指導方面,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踏實肯干、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商務禮儀方面,教給學生交往藝術與溝通技巧、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系等。
作者:李卓思 康藝之 黃熾興 方潔梅 方培佳 單位:廣東白云學院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杜慶霞.應用技術大學金融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8):144.
[2]孫光慧,楊黎瓊.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金融學專業綜合改革方案[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34-35.
[3]周方召,王雷.金融學專業校企協同創新人才培養如何“精耕細作”[J].金融教育研究,2014(4):62-65.
[4]閆懷艷,萬佳.獨立學院金融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體系構建[J].經濟研究導刊,2014(18):59-60.
[5]李丹,高麗峰,宋永輝.校企聯動下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5):214.
1.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重要性
首先,我國企業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他們對管理、技術類的人才有非常大的需求量,企業需要這一類型的人才來提高自己的管理和技術水平,一方面,是企業需要財務管理類的人才,一方面,是學習的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紛紛改去做會計類的職業。這樣的供求不對接,造成了市場對財務管理人才的崗位配制上出現了混亂。這就需要我們對財務專業人才的定位培養,使他們在學習完財務管理專業后,以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職業性與綜合性的良好專業能力及素養,來滿足市場的需要。
其次,專業建設的核心與終極目標是對人才能力與素質的培養[1]。學生在學校學習完,最終還是要走向社會,那么,社會需要怎樣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只有了解了這一點才能開始入手對財務管理的定向培養。根據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崗位職業來看,會計類專業是很多畢業生在畢業之后從事的主要職位。而真正在學校學完財務管理后去從事其相關專業職位如:企業財務管理或者金融管理等職位的學生只占了其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這就說明了在建設財務管理這項專業時,并沒有給它找到一個很好的定位,來體現財務管理這門課程區分于其他專業的特色。
1.如何實現對財務管理專業人的才培養定位
了解市場。在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上,要明白“培養怎樣的人才”這個問題。這首先要了解市場到底需要什么,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定位最終還是要取決于整個社會人才市場的需要,無論是作為學習財務管理專業還是其他專業的學生來說,自己能夠被市場接受才是他們學成之后的主要目標[2]。如果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無法獲得市場的肯定,被其接受,這個專業的存在就會面臨挑戰。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總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因此,實現對財務管理專業人的才培養定位上首先就要切合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先要了解市場的需要以及對財務管理相關職業崗位的任務和具體工作程序作出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去定位關于財務管理專業要“培養怎樣的人才”的問題。
構建財務管理專業課程的合理體系。財務管理的專業課程主要包括:經濟學、工商管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經濟法、稅法、管理會計、審計學、會計電算化、統計學、財務管理、財務分析、投資項目評估、市場營銷等、管理信息系統、金融學、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等[3]。關于這些課程體系的構建應考慮到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之間的有機結合,課程體系應該要體現出層次并實現課程與課程之間的組合搭配,實現每個課程的相互串聯,相互作用的合理教學體系。
增強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能夠在最后熟練的進行財務管理的實務操作,才是衡量一個學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素質的最為重要的標準。在財務管理的實際教學中,讓學生經常的接觸實際業務,明確自己通過學習了財務管理專業,在以后走向相關崗位后要做什么,從而可以更好的找到自己學習的目標以及學習的方向,有針對性的去對自己的學習做出規劃,找準自身定位。在增強學生實際運用能力上,教師可以給出相關案例,讓學生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分析了解,掌握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及分析能力,讓學生知道學習過財務管理專業的從業人員應在多變復雜的企業內部及外部的市場環境中具有正確的決策能力,準確的定位自己的方向,讓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快速的找到自己的職業方向。
[關鍵詞]應用統計學;金融;教學
伴隨著高校辦學競爭的加劇和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的迫切,部分地方院校專業的發展也進入了調整組合的新時期。目前部分地方高校依托傳統的學科優勢,結合日新月異的新學科發展,開設了一些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新專業,確立了新的研究方向,諸如高校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專業。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和思考,圍繞當前國內高校該專業的發展現狀,關于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專業的前景形成了一些粗淺的認識,以求教于學界和同行。
1應用統計學開設的必要性
應用統計學發展的廣袤前景。當前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引發了不同學科的重構。這同樣讓傳統統計學也開始走入到了“尋常百姓家”。從2014年11月29日至30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的首屆“大數據與應用統計國際會議”上可以看出,大數據的到來引發了傳統統計學的一次革命。目前在天文學、基因學、宇宙學、流行病學、經濟金融學、生命科學和工程學等領域中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同時當前依托網絡的金融創新工具也異軍突起。而金融統計側重于以貨幣信貸及金融運行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統計學、計量經濟學、金融學等相互交叉的一門學科。從該定義可以看出,金融統計更強調實踐性和應用性。放在應用統計學的語境下,其特殊性是不言自明的。尋求二者之間的差異化,填補地方高校辦學中的“紅海”困境,構建高校辦學的“藍海”戰略,是當前地方高校實現跨越發展的題中之義。從當前的發展來看,應用統計專業(金融統計方向)的畢業生也得到了人才市場的認可,同時人才市場也反饋出了渴求的信號。據財經網“阿里云聯合8高校開新專業3年培養5萬數據工作者”報道,LinkedIn網站在全球調查得知,統計分析和數據挖掘技能是2014年最受雇主喜歡的項技。[2]為此在目前高校辦學競爭日趨加劇的環境下,部分地方院校結合自身的學科特點,整合資源,辦好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專業,就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2現實場域中的尷尬
1、跨學科教學的尷尬。擔憂兩層皮教學,顧此失彼。現實場景下,從教師維度來看,由于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不來自于純粹數學領域,要不來自于金融學學科,在教學中,缺乏跨學科、重實踐的豐盈厚重的教學經驗。授課過程中,較容易出現教學的顧此失彼現象。即要不過于偏重數學理論,而忽視了金融學領域;要不過于倚重或者強調金融知識,而弱化了統計學。從學生維度,研究顯示,該專業的學生興趣點偏向于金融方面,將統計和其他知識視為了金融的輔助。[3]在選取該專業的動機上,也體現出了一定的世俗色彩與功利性動機。顯然,這與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不吻合的。
2、職稱評審中的尷尬。對于高校教師而言,研究方向的聚焦,便于科研成果的涌現和爆發,也有助于個體教師的專業發展。而一些高校該專業的教學就存在如下的尷尬。由于跨學科的專業設置,在授課老師的選取上,受到了一定局限。目前的授課教師,主要還是依托于傳統數學學科的教師,該學科的教師在職稱走向上,主要是數學領域。而金融學教師講授該專業課程,就略微顯得尷尬了。尤其在金融經濟類職稱的申報上就無形中受到了弱化邊緣?,F實情境造成了目前該專業教師隊伍的單一或者“近親化”現象,部分一線教師存在邊講邊學的處境。這對于該專業的整體把握、優化發展是不利的。
3、學生未來發展的尷尬。擔心就業力的下降,也構成了教學中的一個尷尬。優質的學科專業未必是市場所需要的。但是市場所需求的學科專業,高校的人才培養應該給予積極回應。由于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對于全國大多數高校而言,都是新專業。畢業生的屆數不多,總體人數不多,就業前景有待進一步觀察。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該專業的學生對于該專業缺乏信心。
3現實場域困境的化解對策
1、凝練專業方向。其一,圍繞該專業,應該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形成研究的梯隊。以科研成果帶動專業發展,兩者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在“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引進與培養相結合”的方針的指導下,建設數學與金融相融合、學緣結構層次合理的教師隊伍。高校應設置合理的評聘標準與要求,打通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教師的上升通道。采取引進海內外優秀金融統計人才和輸送優秀青年教師外出進修等方式,拓寬學科教師的視野,筑牢學科教師的金融統計基礎知識、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以科學合理的評聘為牽引,留住專業人才,爭取走在金融統計教育教學的前列。其二,整合資源,創新教學方法。一是可以引進案例分析法、討論式參與法、科研項目的教學方式。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是一門實踐應用性較強的新學科,對學生的培育應著眼于業界發展的實踐問題。基于此背景下,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的學生培育要通過典型案例的展示與深入分析,契合實踐中的應用問題,如強化金融統計理論和微觀金融統計業務的結合,運用Eviews,SPSS,Matlab等各種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凸顯金融的實踐性,引導學生開展討論與交流,或者以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的相關聯科研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及實踐活動。三是也可以試行多導師制聯合指導。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是一門交叉學科,既要有數學學科背景,也要有金融的學科基礎,理論與實踐契合緊密,關涉多個學科,單一的學科背景的教師指導難以統攝教學與實踐,可以探索以數學教師為主導,金融學科背景的教師參與,“采用多導師制或導師組聯合培養的方式,解決學生學習中所遇到的各種理論或實踐問題”。[4]多個導師共同指導學生在統計建模、數據挖掘等基礎上,開展金融統計應用的實踐,提升教學與實踐的效果,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
2、搭建交流平臺。教師要積極參與實踐,提高專業素養。交流平臺的搭建意在形成開放的教學環境,形成與外界教學資源對接融合的生態格局。高校教師最好能夠在相應公司學習實踐,而相應的公司人員(比如電子商務與大數據分析機構等)可以走向教師講臺。這樣該專業的傳統視野下的封閉性,就有望得到解決。這旨在打通與外界交流渠道的阻滯,讓高校一線教學與社會的具體應用尤其相應的公司機構有效銜接起來。筆者今年三月份學校組織參加了河南省金融工程學會會議,感受頗深。參會的人員有金融機構,也有咨詢公司,同時高校應用統計學專業教師的參與度也很高。
3、規劃學生的職業發展與推出個性化的培育方案。學生的期待就是高校辦學的動力之源。學生一入校,應該對于該專業的發展前景和四年的專業培養目標有一個明晰的理解。可以以當前知名企業對于數據分析工程師的要求作為參照系。同時在職業發展的同時,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建模的研究中來。尤其金融統計方向的學生,要充分運用統計數據的分布特征、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與回歸分析、統計決策等理論知識,運用建模思維,來解析金融問題,構成學生四年專業發展的主線。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專業有必要在依托“數學統計學”和“金融統計”基礎性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借助本專業的科研與教學實力,“引入學科前沿及互聯網融合背景下的應用實例,督促學生計算機實現和蒙特卡洛模擬分析(Monte?Carlo?method),養成統計與計算機融合的意識”。[5]打造與構建數學統計與金融統計想融通的優勢學科,以推出更具個性化的金融統計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
4、教學相長,激活學生的主體性。當前勃興的慕課或者翻轉課堂,其實都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不少的啟示。這些嶄新教學形式的背后,體現出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高校辦學的挑戰,昭示著傳統和現代的轉換。這激活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活力,不應局限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在自然科學領域同樣也應有所呈現。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的特色一在跨界,二在應用。教學相長,學以致用,就構成了課堂教學的辦學宗旨。首先要培育學生的自學意識與自學能力。隨著大統計的思想深入人心,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在實踐中運用日益廣泛,部分高校及老師在財經類專業的專科、本專業統計學教育教學中,仍保留與延續了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中有現實與實踐意義的內容,譬如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方法、統計的基本概念、統計數據的搜集整理、平均及變異指標、總量指標、相對指標、抽樣調查、時間序列、統計指數等,同時也系統地充實了統計推斷的內容,如統計數據的分布特征、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與回歸分析、統計決策等。
對于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必需為金融統計建模做好基礎,其需要學習及掌握的內容將會更多。依托統計實驗室,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科的認知和體悟中來,讓純粹的數學技巧轉換為具有極強應用性的教學范式上來。同時對金融現象和問題的分析測量離不開數據收集和軟件運用。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的學生必須結合自身喜好選擇性學習s-plus、R、SPASS以及Matlab等,其中R軟件是免費軟件,而且有很多資源免費獲取,是可供選擇的最優軟件。顯然,這些都離不開教學相長和對學生主體性的激發。
4結語
高校開辦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在教學實踐中會遇到一定的阻力和困惑。但是當前國家的戰略發展和長久愿景已經為該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可具參考的坐標。同時一個專業的發展、成熟和壯大,也需要幾個、十幾個的辦學周期的滋養。為此,當下教學實踐中,不能出現因噎廢食的現象和錯覺。高校要立足自身的教學實際,以服務學生成才為核心,重構應用統計學(金融統計方向)專業教育理念,加快專業教師梯隊隊伍的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重視金融統計課程建設,必然能加快推進具有校本特色的應用統計(金融統計方向)專業的構建。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大學“大數據與應用統計”研究組.大數據時代統計學的重構與創新———首屆“大數據與應用統計國際會議”述評[J].統計研究,2015(2).
[2]張學新.大數據時代本科應用統計學專業課程改革探索[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6(3).
[3]管強,何冬泉.有效開設數學與應用數學(金融與統計方向)專業導論課的研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
[4]祝丹,陳立雙.大數據驅動下統計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6(12).
[5]蔣遠營,吳群英,張浩敏,王想.互聯網融合新形勢下的統計類本科專業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