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海洋資源環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 實踐教學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Innovation and Effect of Inland College Marin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DONG Kunming[1][2], BAO Weiyang[1][2], ZHOU Xiaojian[1][2], MIAO Li[1][2]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2]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land universities specializing in marine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on of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summarizes the main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ons in the professio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Yangzhou University carried out and achieved effect in the short term.
Key words marin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practice teaching; innovation
自新的《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高等學校要突破傳統觀念和限制加強海洋教育以來,許多院校,包括內陸有條件的一些高校紛紛設立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海洋資源與環境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因此在它的專業教學中,必須給予學生們大量的實踐機會,以便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然后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同時該專業也是一個創新性很強的新專業,各院校紛紛在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與內容,以期讓學生們通過不斷地學習和運用新的知識,獲得成功的信心并體現自己的專業價值。①②③為此,原有的一些專業建設所采用的實踐教學體系已經不能滿足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必須對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創新探索并及時總結。
1 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的必要性
1.1 社會認知和學生認識方面對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的要求
長期以來,人們對海洋學科的認識停留在海洋類專業只能在臨海高校才可以進行研究教學等工作,而非臨海高校無法設置這類專業。基于這種認識,很多人對非臨海高校開設的海洋類專業不了解,不愿報考內地高校海洋類學科,這導致該學科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調劑方式招收進來。這些學生進入校后,對專業了解不足,對專業的學習感到迷茫。這必將導致這些學生缺乏學習動力,不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也不能很好地掌握專業技能。隨之而來的是他們畢業后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以及就業困難。事實上,隨著海洋強國戰略的深入,國家和社會,對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熟練的實驗技能以及富有創新精神的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結果是,一方面海洋類學生在學校沒有獲得足夠的專業實踐能力,不能夠滿足海洋強國對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許多涉海產業的快速發展急需海洋類科技人才。必須依賴于改革教學體系,尤其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來化解這一矛盾。與理論教學體系相比,實踐教學體系更能培養一個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依靠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開拓思想,增加專業認知,并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新性實踐能力,培養出符合建設海洋強國要求、立志于我國海洋事業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1.2 學生興趣愛好與專業學習有效結合的要求
興趣是學生在學習、工作中起著動力作用的因素。但目前相當多的大學生缺乏真正的專業興趣,尤其是對那些通過調劑招收進來的學生。同時大多數學生或多或少都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有些熱衷于網絡,喜歡從網絡中獲取知識,并建立相關的網頁網站;有些熱衷于攝影,喜歡拍攝自然界的各種生物景觀等;有些熱衷于旅游,喜歡到各種生態環境中考察……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應當考慮如何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專業學習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調整或者提升興趣目標。在專業學習和興趣愛好相結合的過程中,使得專業知識學習和興趣發展有機統一,相互促進。
1.3 學生就業和創業對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的要求
自高考改革以來,中國的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教育,然而我國高等教育的許多環節仍沿用精英教育的模式,這使得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和我國的產業調整與發展出現了一些脫節。特別是對當前蓬勃發展的非公有制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導致很多非公有制企業不能吸納或者吸引更多大學生就業。創新高校實踐教學體系和內容也是新時代的要求。對優秀畢業生的回訪也證明,許多在社會上取得成功的畢業生,在以往的實踐教學中不僅獲得了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且通過實踐教學增加了對相關產業的直觀認知,開拓了眼界。從而早早地為將來的就業以及創業確定了目標,打下了基礎。
如何通過教學改革,讓專業實踐教育環節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的亮點,加快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多樣化與專門化,使得實踐教學體系向著有利于社會認知、社會需求、學生認識、學生學習和發展等等方向進行深度的改革創新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2 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措施
2.1 優化專業課實驗教學內容
海洋資源與環境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專業實驗課所要求的基本實驗技能以及專業技能,這是學生達到專業培養方案的前提,并且在此基礎上,學生才能更好地開拓他們的創新能力。因此,我們首先優化與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理論課程緊密結合的實驗課程內容,在實驗教學上適當減少驗證性實驗,最大限度地增開綜合性實驗以及設計性實驗。并且為了適應實驗課程的優化,專業教師在已有專業實驗手冊的基礎上,加入了新的適應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內容,同時針對實驗類型的不同,探索新的實驗教學方法。精心確定每個實驗課的目的、理論、實驗內容、數據分析等內容,區別對待不同類型實驗項目,將實驗項目要完成的要點涵蓋整個實驗教學體系。使得實驗教學體系既能滿足于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點的融會貫通,又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2.2 強化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主干課程的集中教學實習
在掌握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基本實驗技能的基礎上,開設海洋資源與環境的集中教學實習,并通過集中教學實習這種方式,努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將各門基礎實驗課學到的各項技能綜合到一起并能熟練應用。對于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海洋生物學》、《海洋化學》、《海洋調查方法》和《海洋防污染與環境保護》,我校開設了四十課時以上的專業實習,并組織配備經驗豐富的教師以及相應企事業技術人員參與教學實習指導工作,使學生在強化各項技能的基礎上開拓他們的視野和知識面,為學生在將來應用以及更深入地學習專業知識打下了堅實基礎。針對專業基礎課程《海洋浮游生物和生物餌料培養》和《海水養殖學》,在江蘇如東海產品養殖基地進行教學實踐實習。通過這些專業技能的集中教學,學生提高了動手能力,開拓了視野、培養了科學的精神以及態度。
2.3 豐富課外實踐方式
基于學生個人情況因材施教。在學生基本專業技能強化訓練和實踐訓練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實踐訓練。這些方式包括:第一,在大二學生完成專業技能強化訓練之后,建立本科生導師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去,熟悉科研創新工作。第二,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創新基金的申報,獲得資助的團隊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完成創新基金的研究工作。第三,鼓勵學生實性踐學習,從三年級開始,讓學生參加實踐基地的生產過程,在技術人員的指導參與各類海洋資源、海洋環境的調查統計工作,在實踐中學習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四,鼓勵學生組建創業團隊,進行創業設計或根據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開設的專業發展課程,進行創業初期研究,例如:根據《海水養殖學》課程的內容選擇某一種海洋生物,例如經濟藻類、魚類、貝類、海參等進行飼養,了解它們的養殖過程,計算成本和收益,為畢業后創業做準備,從而達到培養創業型人才的目的。
3 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的效果
學生專業興趣逐漸增強。通過實踐教學體系的創新,增強了學生對學科知識點的理解,使得學生可以系統性以及連貫性地把知識點融會貫通。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僅是被動地接收專業知識,更多的是連貫式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在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他們對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的認同感。另一方面伴隨著學生們的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團結互助、相互協作、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學生科研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在積極拓寬課外實踐方式的同時,我們鼓勵學生申報各級科創基金。近年來學生共申報50余項科創基金。這些創新基金申請有一半以上獲得了校級、省級以及國家級的立項。這些立項是對學生科創能力的肯定,極大地鼓舞了他們的積極性以及參與科研的熱情,使得他們更愿意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科研。近三年來,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共有3個學生創新團隊獲得學校的科創表彰,學生以第一作者或參與三十余篇。
學生專業素質普遍提高。通過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不斷創新和完善,學科實踐教學體系更加適合學生學習以及發展的需要。在這個體系的創新假設中,我們以專業實驗教學為基礎,以專業實踐為綜合,以專業實習為開拓,以學生參與科研、參與科創基金申報、參加科技服務小組等活動為增強點。這些方式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開拓了他們的專業視野,增加了他們的專業認同感。
注釋
① 彭熙偉,鄭戌華,王向周.工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選題的幾點思考[J].高教論壇,2012(12):45-47.
(一)海洋資源會計研究體系的形成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和資源節約型經濟發展戰略的實施,許多會計學者將會計理論與環境問題結合起來,指出自然資源具有價值,并進行了諸多自然資源資產價值的研究,逐漸形成了自然資源會計這一會計學新的分支。目前我國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對自然資源會計的研究,比較成熟的有礦產資源會計、森林資源會計等,對海洋資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開發戰略與管理、海洋產業、海洋區域經濟等方面,鮮有從微觀的角度研究如何核算海洋資源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這是由于海洋資源的資產特性決定的。盡管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許多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條例,但這些法規的具體落實多方面均依賴于海洋資源會計的核算與監管工作。而處于探索階段的海洋資源資產化管理問題,許多信息的取得需要通過海洋資源會計核算予以解決,因此海洋資源會計核算的研究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二)海洋資源的特性 一是海洋資源包括海洋生物資源、海洋港址資源、海洋旅游資源、海洋礦產資源、海水資源、海洋再生能源等。海洋資源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和服務的多面性,使得海洋資源總的經濟價值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有形的商品價值,主要是直接利用價值部分;一部分是目前研究還不夠成熟的生態環境價值。由于一部分資源產品和服務價格難以確認,因此影響了海洋資源會計的發展。二是海洋環境與資源屬于無價格的公共物品,其價值在量化上比較困難,不易與經濟評價和財務評價的結果比較。三是海洋資源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性資產,既具有一般資產的稀缺性、收益性、權屬性和有償性,又具有海洋資源特有的海洋水體流動性、海洋空間立體性、海域質量差異性及使用功能的永久性等特征,使得海洋資源的資產化管理進展緩慢。
二、海洋資源會計文獻綜述
(一)國外海洋資源會計問題的研究概述 對于海洋資源會計問題的研究,國際會計理論界早就給予了一定程度的關注。早在上世紀70年代,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提醒沿岸各國注意,海岸帶資源是一項“寶貴的國家財富”;艾倫·科特雷爾指出保護有限的海洋資源并展開海洋資源價值量的核算;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先后有20多個國家政府、國際組織或研究機構開展了自然資源核算理論方法的研究,但目前尚未有成熟的意見;CoastAnza等綜合了各種方法完成了全球海岸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的估算。這些研究內容及成果具較高的前瞻性和系統性。
(二)國內海洋資源會計問題的研究概述 徐質斌提出實施海洋資源管理總的思路:即四個目標一國有資產所有權實心化、經濟效益評價真實化、資源產權流動化、資源再生產循環良性化;一個核心—資源產權管理;三個步驟—產權登記、價值評估、產權經營。許啟望等進行了“海洋資源核算的初步研究”,首次在國內提出了海洋資源的總價值量核算和分類價值量核算。吳姍姍對渤海海洋資源的價值量進行了初步的貨幣化估算。這些研究說明在海洋會計的研究上我國會計理論界也給予了較高程度的關注,為海洋資源會計的確認、計量和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些研究在我國會計理論研究領域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我國海洋資源會計的研究思路。但因這些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較為單一,其研究對象也不是直接針對全部海洋資源,研究主要集中在運用其他學科的方法和技術進行海洋資源價值的初步估算,沒有建立完善的海洋資源價值評估體系,在我國對海洋資源采用有償化、市場化的管理模式后,很多涉及海洋資源的會計理論問題更需做進一步的研究。
三、海洋資源會計研究體系的框架及其內容
(一)海洋資源會計研究體系的框架 整個研究以海洋資源的會計核算作為出發點,首先從會計的角度探討海洋資源資產化管理中涉及到的資產、負債、權益、收入、成本、費用等基本會計要素,以及會計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問題,以此為起點,進一步研究海洋資源的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和評價等管理會計的問題和微觀核算如何與國民經濟宏觀核算對接的問題。海洋資源會計研究體系框架具體如圖1所示:
(二)海洋資源會計的內容 一是海洋資源會計目標。海洋資源會計的目標具有兩個層次:基本目標和具體目標。基本目標是使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和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重視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步優化,使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具體目標是為有關信息需求者(主要包括政府、潛在投資者和企業合作者、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等)提供準確、及時、有效的關于企業因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破壞而產生的成本和收益的靜態和動態情況,從而幫助信息需求者做出有利于自然資源保護的投入和收益實現均衡的對策。
二是海洋資源會計的對象。海洋資源會計作為會計學科體系中的一個新的分支,其對象包含以下幾個層次:海洋資源會計作為一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它所研究的主要問題是海洋資源會計學形成的基本依據、形成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基礎、海洋資源會計學的學科定位、學科結構、海洋資源會計的核算和管理體系和海洋資源會計的考核指標體系等;海洋資源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的實施對象,它所反映和控制的主要內容是與資源生態循環過程相聯系的海洋資源經濟循環各階段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海洋資源會計信息系統的具體業務處理對象是海洋資源的形成、開發、配置、運用、儲存、保護、綜合利用和再生等各個環節的經濟活動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
關鍵詞:海洋開發 管理理念 變遷及思考
中圖分類號:P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1-0072-01
前言: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大陸海岸線長達一萬八千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領海面積大約有三百萬平方千米,我國東鄰黃海、渤海、南海、東海,并且東對地球第一大洋太平洋,這為我國實現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條件,因此,為我國實現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加強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和管理理念的革新成為當務之急。
一、我國海洋開發的現狀
在海洋開發方面,我國海洋資源生物種類豐富,占全世界海洋生物資源的百分之十,對于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正在朝著新能源、藥物等方向發展。在海洋建設方面,我國主要中在對海上的交通運輸方面和沿海城市的海洋港口建設等,產業建設產值逐年上升,同時,我國海洋新型能源資源也占據重要地位。在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為海洋石油資源的開發奠定了堅實穩定的科學技術基礎,海水中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和天然元素,對海水資源化學物質的利用有效的緩解了我國的能源資源緊缺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能源發展需求做出了巨大貢獻。
海洋管理方面,我國采取國家與地方相結合的方式,有國家海洋局與地方海洋管理機構共同維護和發展海洋管理,地方實行海洋漁業管理相結合、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專職海洋行政管理三方面形結合的模式,并且不斷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海洋的開發與管理奠定法律基礎和政策基礎,這對我國海洋的管理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
二、當前海洋開發管理面臨的挑戰
1.我國海洋開發管理體系不完善
我國的海洋資源作為國家資源的國有化產業,在開發和管理體系上缺乏完善化的制度管理體系。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海洋強國的戰略方案的實施,適應我國經濟背景的相關海洋開發管理體系建立不健全,導致海洋在開發和管理過程出現浪費現象,積極效益和社會效益不能實現雙重的可持續發展。各省對海洋經濟的發展缺乏合理有效的整體開發管理規劃模式,存在復雜化的問題,難以形成集聚發展的產業模式。
2.海洋開發管理的的執法力度不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海洋的開發和管理逐漸重視,提出建立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并出臺了有關海洋開發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但是在管理執行方面的力度卻不明顯,收效甚微。我國的有關海洋開發管理的法律法規缺乏系統化的法律體系,各個法律之間難以達到融會貫通的作用,獨立性太強,融合性不夠,致使想相關的執法者和監督者無法做到綜合執法,人員資源配置不夠優化,管理體制存在空白盲點。
3.海洋資源的利用率低下,污染嚴重,資源浪費
我國的海洋產業結構不合理,在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上沒有形成專門化、科技化的產業技術鏈,產品的附加價值低下。對海洋資源的利用上存在滯后性的弊端,產業依舊停留在以漁業和運輸業為主的傳統海洋產業階段,海洋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不合理。環境污染問題對于海洋資源的開發存在致命性的影響,我國的部分產業將廢水等污染物排進近海中,造成我國海域的生態系統質量低下,同時,對海洋生物資源、化學資源等資源的過渡開采,造成了海洋資源的枯竭,生態系統難以可持續發展。
三、優化我國海洋開發和管理策略
1.調整優化海洋產業機構,對資源進行合理有效配置
我國樹立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這就要求要對海洋產業進行合理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延長海洋產業的產業鏈,增加產業產品的附加值,增強競爭力[2]。對于以漁業、運輸業為主的傳統海洋產業,增加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對產業進行創新,與時俱進,樹立符合時展的管理理念,大力發展合理環保的新型產業結構。同時加強對海洋資源的合理配置,注重海洋資源的技術層面的開發利用,提高海洋資源的利用率,實現海洋產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2.加大對海洋資源的環境保護力度
傳統的資源管理模式是先開采后治理,這種模式早晨資源的枯竭和后續的處理模式不合理,因此,要加大對海洋資源環境的保護力度,實行邊開采邊治理的模式,注重對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建立相應的產業環境評價體系,對于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是實行有償使用的前提,并控制在一定合理的范圍內。對于廢水廢物的排放,相關的管理部門要建立嚴格的標準體系和強有力的監督體制,重視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推行清潔生產的環保生產體系。
3.建立健全海洋開發管理體系
我國出臺的海洋管理開發體系的法律法規之間,要相互臉型,融會貫通,對于個別案例在法律制度中要有明確說明,堅決抵制經營者鉆法律的空白點。要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水平,制定符合社會時展要求的海洋開發管理體系,出臺相應的管理法律法規,與時俱進[3]。加大對海洋執法隊伍的建設,建設一支強有的執法隊伍,強化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從而做到海洋開發管理體系的規范化、制度化、法律化。
總結: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我國海洋事業的開發和管理提供了穩定的基礎性條件。本文論述了我國海洋開發和管理的現狀,發現了在海洋開發和管理過程中的弊端,并對海洋開發管理作出了三方面的思考,分別是調整優化海洋產業結構,對資源井陘合理有效配置、加大UI海洋資源的環境保護力度、建立健全海洋開發管理體系,目的在于可以正確引導我國海洋開發和管理,為海洋管理者提供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潘新春,張繼承.我國海洋開發和管理理念的變遷與思考[J].太平洋學報,2012,02:55-60.
[作者簡介] 馬得懿,東北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
①參見[美]阿蘭•蘭德爾:《資源經濟學:從經濟學角度對自然資源和環境政策的探討》,施以正譯,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4頁。
②參見王利明:《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及說明》,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頁。
③上述海洋權利分別在1982年《對外合作開發海洋石油資源條例》、1986年《礦產資源法》、1993年《海域使用管理條例》、2001年《海域使用管理法》、2007年《物權法》以及2010年《海島保護法》中規定。
④梁慧星:《中國物權法研究》(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31頁。
摘要:海洋資源利用的“xx使用權模式”引發一系列海洋資源權屬理論上的困境。在“體系后研究范式”下,海洋資源權屬從“公有物”到私權盛行的變遷,表明傳統私法視域下海洋資源權屬制度具有反思和檢討的必要性,這是由海洋資源權屬立法上的詬病、適用范疇的不周全性以及理論依據的爭議性所決定的。基于海洋資源國家所有權、環境法理念以及國家或者管理權等多維邏輯進路的考量,海洋資源權屬制度是公私法色彩兼具的混合權屬機制。海洋資源權屬制度的多維解讀,其主要的現實價值在于提升民族的海洋意識和海洋能力。
關鍵詞:海洋資源權屬多維邏輯“體系后研究范式”國家邏輯
中圖分類號:DF9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330(2013)03-0086-08
一、海洋資源權屬的法律表達模式及其困境
(一)海洋資源利用的模式——“××使用權模式”
一般來說,海洋資源內涵豐富,類型復雜,具有公有性、生態性、整體性以及環境的復雜性。根據美國學者阿蘭•蘭德爾(Alan Randal)對海洋資源的界定,海洋資源是指賦存于海洋環境中可以被人類利用的物質和能量以及與海洋開發有關的海洋空間。① 法學意義上的海洋資源通常指進入法律規范體系之中的,人們在開發、利用、保護海洋活動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的客體。隨著人類利用海洋資源活動日益多元化和空間化,法律對海洋資源的調整也日趨復雜化。
我國海洋資源權屬的立法例,基本上形成了海洋資源“××使用權”的立法模式。物權法下以某種資源為客體,并在尊重其所有權的基礎上,設立以占有、使用或收益為內容的用益物權時,新設立的權利通常被命名為“xx使用權”。②我國先后立法創設了海洋石油資源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捕撈權、海域使用權以及海島使用權等。③然而,立法上“使用權”一詞備受爭議,認為其涵蓋的內容幾乎與用益物權同義,其內涵與外延不確定,而且不易區分作為用益物權的“使用權”與作為所有權的“使用權能”。④(二)困惑及其破解:“體系后研究范式”的視角
有學者對“自然資源物權”這一提法提出了質疑,特別是有關海洋資源使用權的認識角度和研究思路存有極大的差異,代表性的學說主要有“特別法上的物權說”、“浮動用益物權說”、“特許物權說”以及“準物權說”。⑤ 然而上述各類學說都不能圓滿地詮釋海洋資源在利用中的各種法律難題。以比較流行的準物權說為例,我國學者基于“思維方法的反思”和“物權客體的特定性理論的反思”,提出了準物權的概念。準物權(Quasi-property)客體難以整齊劃一,主張以多視角模式、時空結合觀、寬嚴相宜的彈性標準以及注重客體內部構成因素變化的方法來觀察和界定準物權客體的思維模式和方法。準物權的權利構成具有復合性,兼具公權性和私權性的特征。在準物權理論的支配之下,海洋資源權屬制度應該重新審視。然而,“將自然資源界定為準物權的客體,只有將權利抵押權和權利質權排除于準物權的體系才可成立,且需要進一步類型化”。⑥由此觀之,準物權下的海洋資源使用權并不具有理論上的普適性和完美性。由此,海洋資源使用權不僅在立法技術上存在不足,還因此催生了一系列相關困惑。在私法語境下解讀上述海洋資源權利,自然會遭遇諸如海洋資源國家所有權的合理性、海洋資源使用權的法律屬性如何界定以及海洋資源物權流轉等系列問題困惑,比如傳統的物權法理論是否可以套用到海洋資源領域?海洋資源使用權的權利類型如何界定?
⑤參見王利明:《物權法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610頁以降。
⑥崔建遠:《再論界定準物權客體的思維模式及方法》,載《法學研究》2011年第5期,第29頁。
⑦參見陳甦:《體系前研究到體系后研究的范式轉型》,載《法學研究》2011年第5期,第15—16頁。
⑧劉楠來:《海洋法律制度》,光明日報出版社1992年版,第49頁。
⑨1804年《拿破侖民法典》第537條第2款規定:“不屬于個人所有的財產的管理與讓與,僅僅得按照與之相關的特別法形式與規則進行。”欲破解海洋資源權屬的困惑,筆者傾向于將問題引入到“體系后研究范式”之下。在某種意義上,我國基本上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海洋權利法律體系。法律體系形成之后的法治建設重點在于法律實施。在體系后研究中,研究的核心和焦點應該集中于或歸結為中國問題中心主義,故而,應該提倡“立足中國場景中尋找中國問題”。中國問題的尋找與認定,只能在中國的法治實踐中進行與完成。然而,所謂“中國問題”并不是研究對象范疇導出的解讀,而是包括研究主體及其與研究客體關聯方式導出的解讀。體系后研究以中國問題為中心,不僅是法學研究對象的再次聚焦,更是法學研究者的法治信念、理論情懷和學術文化的更新構建。⑦ 應該說,在我國海洋法群中,規制海洋資源權屬制度的立法比較健全,法律效力層次亦比較合理。然而,海洋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中的“中國問題”是大量存在的,這其中不僅有理論上的爭鳴,更有由于歷史的、現實的因素所形成的法律上的可操作性等問題。這需要在“體系后研究范式”下認真審視海洋資源權屬的方方面面。
二、海洋資源權屬制度的流變:從“公有物”到私權的盛行
(一)海洋資源作為“公有物( Common Property)”的法律調整
根據相關資料,羅馬法并沒有直接記載關于海洋資源法律制度的內容,然而,中世紀為了適應封建君主對海洋控制欲望的需要,羅馬法的前期注釋法學派學者們提出了沿海國可以對鄰近海域資源享有所有權或的法律思想。此時期海洋法或者海洋資源權屬法并未完全成型,但是這些關于海洋的法律思想為日后現代意義上的海洋法或海洋資源權屬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礎。⑧
關鍵詞:海洋生態損害;補償制度;國際經驗
基金項目:遼寧經濟社會發展項目重點課題:“生態文明建設視閾下遼寧省海洋生態損害補償體系研究”(編號:Lslktzdian-15)階段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P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0月25日
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相關海洋資源管理部門專門制定了《海洋生態損害國家損失索賠辦法》,并明確規定對海洋生態損害之后應該如何賠償的相關問題。此法律對保護我國的海洋生態資源,規范此方面的索賠工作起到了一定的規范作用。海洋環境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惡化后會對人類的當前生活環境造成影響,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類未來一段時間的生存和發展。因而世界各國在交流和協商下,制定了海洋資源利用相關的國際公約,各海洋國家也根據自身的相關情況而制定了各自的海洋生態保護相關法律。
一、美國海洋生態損害補償制度
美國最早關于海洋生態保護相關的法律為《油污法》、《清潔水資源法》等,這些法是在普通法基礎上形成的,其對規范美國的海洋生態損害賠償工作起到了基礎性作用。相對而言這些法律規定的賠償范圍比國際公約的更廣,且相應的賠償額度更高。例如美國的EXXON石油公司在出現一次郵輪觸礁事故之后,泄露的原油污染了近1,609公里的海岸,近萬平方海域被污染,并對附近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同時產生了一定全球影響。這次污染事件促使美國在次年制訂了《油污法》。隨后美國對其進行了改進,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規范的海洋生態損害賠償制度。
(一)普通法下的生態損害補償制度。美國關于生態資源保護的法律首先具體規定了相應受保護資源的范圍,主要包括漁業資源、濕地、野生動物等。如果這些資源被破壞,根據普通法的規定,可以對行為主體進行公訴,并據此獲得相應的生態損害賠償。根據實際情況可知普通法對賠償的范圍并沒有具體的規定,主要是資源損害相應的貨幣度量。這樣對于一些重要特殊資源的損害,不能準確的估計其貨幣度量值,這樣就產生一定的補償不合理問題。美國的普通法對生態損害的賠償范圍規定為資源減少的市場價值,而對主體則規定為公共機構,在確定賠償金時,只有資源的修復費用低于造成的損失情況下才能實現,這樣對一些與重要環境、文化相關的生態損害一般難以明確其市價,其賠償也就不容易實現。而且普通法對損害與行為之間關系的確定也有明確的要求,而在生態損害情況中,這種關系一般不能很清楚的確定出。據此可以看出,通過普通法來保障生態損害的賠償情況存在明顯的缺陷,相應的損害行為認定和損害賠償范圍確定方面都有較大的局限。
(二)生態損害賠償制度。為了有效地應對普通法在此方面的局限問題,美國隨后制定了《清潔水資源法》和《油污法》,并以此來作為生態損害賠償的基本法律。在此基礎上美國的生態損害賠償制度進一步明確了在出現生態損害情況下的賠償主體、主體、賠償范圍和標準等。這樣在海洋生態損害事件發生之后就有法可依,相應的損害也可以得到及時合理的賠償。根據這些規定,賠償范圍主要包括修復費用、過渡期損失和評估費用等,而相應的生態損害的賠償,主要用途為恢復受到損害的環境,保護其免受再次損害。同時這一制度還明確規定了海洋環境損害評估標準,在此情況下如果出現海洋污染情況,受害者可以清晰且合理地得到相應的賠償。在這些法律和制度規范作用下,美國的海洋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這些也對其他國家起到了重要參考作用。
二、加拿大海洋生態損害補償分析
加拿大的海洋資源也很豐富,其很早就研究了海洋污染損害賠償相關問題,并從法律層面確立了船舶溢油賠償機制。加拿大還最早加入了《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同時還根據自身海洋資源實際情況而制定了相應的國內賠償機制,這樣就可以根據國內外兩方面賠償機制來確保相關的船舶油污損害得到妥善賠償。
(一)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制度。加拿大關于海洋資源損害賠償的法律主要為《航運法》,其側重于國內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方面,在1971年修訂之后,此法中加入了相關溢油責任的規定,并對溢油相應的賠償主體和范圍以及標準等做了規定。《航運法》對相應的溢油責任限制規定為,每噸溢油133個特別提款權。對比各國關于溢油法律的建立時間可看出加拿大是此方面立法最早的。
(二)賠償基金制度。《航運法》同時還對海上污染賠償基金做了規定,也就是通過海洋運輸石油到加拿大的貨主需要交納每噸15加分的攤派,并將其加入到油污基金中。加拿大對此基金專門設置了相應的賬戶,并設定了相應的固定利率。20世紀80年代末,加拿大對《航運法》進行修改,也就是設立了新的船舶油污基金,簡稱為SOPF,同時還增加了國際油污基金不曾包含的部分。在此情況下油污賠償包含的范圍顯著增加。新設立的SOPF和國際基金組織也有一定的關聯,這樣在出現海洋資源污染情況下,可以通過SOPF先支付清污費,并先期進行受害人的賠償,之后再依據相應的規定向損害主體和國際基金提出索賠。這樣就可以使得相應的賠償工作順利進行。
三、日本海洋生態損害補償制度
日本在二戰之后為了盡快促進經濟發展而對海洋資源進行了大量開發。不過當時對海洋資源還沒有明確保護意識,因而大規模的進行圍地填海、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等,同時還大幅度的改造了沿海地區的海洋生態環境。在此情況下經過20多年的持續無限制開發,原本風景優美的海岸線受到巨大的破壞,并出現明顯的侵燭,海藻、濕地面積在也急劇縮小,一些地區還出現了大量赤潮現象,造成了一定經濟損失。為了有效地應對這方面的問題,日本政府從海洋規劃、立法等領域開展了相關規范管理活動,同時還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措施,這些對日本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很大促進作用。
(一)多種海洋發展規劃減少生態損害。日本在海洋經濟發展過程中也經歷了與其他國家相似的道路,也就是早期肆無忌憚的犧牲海洋生態環境,在多年以后對海洋資源造成較大破壞并受到嚴重損失后,才開始重視起海洋資源保護工作。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起就開始制定海洋發展規劃,并在隨后的開發中積累了大量此方面的開發經驗。進入90年代之后其開始對前期中暴露的具體問題進行總結反思并制定了更科學合理的海洋發展規劃。隨后在世界各國對海洋資源都加大重視的形勢下,其也和國際社會合作,并制定了更具體的海洋規劃,對原有的規劃內容進行了適當的修訂。這些對日本海洋開發、環境保護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二)注重海洋法律體制建設,強化生態保障。在不斷的努力宣傳下,日本社會各方都普遍形成了自覺保護海洋資源的意識,并形成了全面的海洋環境保護體系。為了更好地進行本國海洋環境的監管,日本還和世界海洋保護組織聯合開展了相關海洋環境的調查和監測工作。2004年日本根據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實際情況而制定了《海洋白皮書》。此書對日本相應的海洋資源的存量、開況等做了詳細和深入的論述。次年日本漁業部還制定了海洋政策建議書,主要是從海洋立法及海洋管理等方面論述了日本在未來一段時間應該開展的工作。同年日本頒布了《海洋基本法》,這對規范和完善日本海洋政策法規體系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并預示著此體系已經很完善。
(三)門類眾多的生態損害賠償。日本社會對環境保護有著深刻的認識,并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法律制度。日本環境立法最初是在水俁病的促進之下開展的,在當時水俁病事件產生了轟動全國的影響,引發了民眾的強烈關注。在社會各界的壓力之下日本政府相繼出臺了《公害對策基木法》之類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并對公害的補償等做了明確的規定。根據此法律,在受到相關公害導致的影響后,受害者可以根據《民法》、《公害對策基木法》等侵害方,并提出一定的賠償。例如西淀川大氣污染訴訟主要就是這些法律而要求作出賠償的。
四、國外海洋生態損害補償制度的經驗及啟示
根據以上各國相關生態損害賠償制度的論述可以看出,為了確保相應的賠償制度得以貫徹落實,就很有必要制定相應的制成法,并建立相應的賠償和訴訟制度。可以詳細地分析發達國家在此方面的經驗,同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而建立起我國的海洋生態損害制度,以促進我國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一)實施環境公益訴訟機制。這種制度最早是美國建立的,隨后被其他西方國家參考引用。根據這項制度規定,在出現相關生態賠償問題之后,聯邦及州政府可根據法律規定,要求污染主體停止污染并作出相應的賠償,在受害對象不明確情況下,政府可以代收取賠償金。在一般情況下此類污染事故主要是損害了公共利益,因而根據這種公益訴訟制度,可以通過政府機構來提起公訴并要求其進行賠償,以此來避免相關訴訟主體缺失情況。
(二)建立專業評估機構和制定切實可行的海洋生態損害評估標準。為了確保相應的生態損害賠償制度得以順利落實,且損害賠償金額清晰確定,就需要建立與之對應的海洋生態損害評估標準。與此同時,還需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海洋生態損害評估規則,以及相應的專業賠償管理機構。美國的這種損害賠償制度相關功能的發揮和其專業的賠償管理機構密不可分。我國在制定此方面的賠償標準時,需要考慮到具體國情,對此類評估規則進行全面分析并充分考慮到其執行后產生的各種后果。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專業的生態損害賠償評估機構以及與之匹配的損害評估標準。
(三)建立海洋生態損害責任保險制度。《海洋環境保護法》對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作了具體規定。由于海洋環境污染事故一般會造成大面積海域污染,因而導致的損失往往很大,大部分污染者并不具備賠償能力,為此就需要通過相應的損害保險制度來保證賠償工作得以落實。在此制度下相應的賠償可以順利進行,且事故導致的損害也可以得到有效恢復。因而我國很有必要加強現有的保險制度,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建立起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保險制度。
(四)建立海洋生態損害賠償基金制度。我國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對生態損害賠償雖然做了一些大體規定,不過太粗略缺乏操作性。而美國的《FUND1971》法在海洋生態污染損害方面有較好的適應性,可以適當的參考其并建立相應的生態損害賠償基金制度。可以通過政府財政撥款和稅收來為此提供資金;同時設置相應的專業基金管理機構,并依據行政管理體制進行責任界定,通過法律層面確定出此類基金的性質,以此來為這項基金制度的貫徹落實打下良好的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白佳玉.美國自然資源損害賠償法律制度初探――以油污治理為視角[J].西部法學評論,2009.5.
[2]曹洪軍.海洋生態損害補償的國際經驗與借鑒[J].學術交流,2013.8.
[3]FREEMAN A M.曹賢剛譯.資源與環境價值評估:理論與方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地處太平洋西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公里,接近陸地領土面積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萬多種,海洋石油資源量約2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14萬億立方米,濱海砂礦資源儲量31億噸。應當指出,海洋所蘊藏的巨大潛在資源和能力將為21世紀中國的和平崛起、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質條件。21世紀,海洋將成為解決我國資源、人口、環境問題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發展海洋循環經濟和構建和諧人海關系的內在聯系,已經成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
(1)發展海洋循環經濟是構建和諧人海關系的前提。
毋庸質疑,發展是以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為宗旨。發展海洋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構建和諧人海關系的前提和基礎。海洋循環經濟是在可持續意義下強調發展,不超越生態環境系統的更新能力,實現海洋生態的良性循環。其實質是一種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把發展經濟看作是一個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的進化過程。其過程是一個“資源-產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反饋式循環,通過延長產業鏈,在系統內進行“廢棄物”全面回收、再生資源化、循環利用。循環經濟的目標不是高能耗、高產出、污染嚴重的物質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健康持續的生態文明。因此,海洋生態的可持續性、高效性、和諧性和自我調節是海洋經濟發展所依賴的環境系統,是新時代人海關系和諧的前提因素。發展海洋經濟就是要實現一條從對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奪型、破壞型向和睦型、協調型、恢復型、建設型、閉合型演變的人海和諧生態軌跡,實現從只追求經濟利益的一維繁榮走向社會、經濟、生態、健康、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多維立體繁榮。
(2)構建和諧人海關系是發展海洋循環經濟的目標。
人海關系即人類與海洋之間的關系,是人地關系的一種類型,其主要反映在人類對海洋的依賴性和人類的能動性兩方面。縱觀漫長的歷史過程,人類很早就開始了“興魚鹽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為人類帶來了更多的財富和恩澤。然而,20世紀開發海洋的熱潮,使得我國近海區域的一些海洋資源開發過度,環境遭到破壞,物種銳減,海洋污染逐年加重,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海洋經濟的健康發展,也影響了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影響海域的綜合開發效益,難以持續利用。所以,在新時代提出了在可持續發展觀念下的新型人海關系的概念,其實是一種互利互惠,共生共長的關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這樣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才能永續發展。一方面,人類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資源,供人類發展利用,另一方面,人類要積極地良化海洋環境,讓海洋的生產力不斷的提高,以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需要。因此,構建和諧人海關系既是發展海洋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前提與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其最終目標,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2發展海洋循環經濟,構建和諧人海關系的思路設想
必須看到,當前世界經濟中心正向太平洋轉移,而太平洋西岸更是世界經濟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區域。為了迎接海洋世紀的到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順應歷史潮流,體現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走可持續發展的國民經濟體系建設道路,以人為本,以海為源,發展海洋循環經濟,促進人海關系和諧。
(1)加強海洋資源調查、勘探,充分掌握海洋資源情況。
人海關系和諧,發展海洋循環經濟,首先應該著眼于開發利用新的海洋技術,加大勘測力度,發現更多資源,彌補陸地能源不足,緩解需求增長的壓力造成的環境、生態破壞。除此之外,還要反對海洋資源的掠奪式開發,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生物種類的多樣性,走出一條以海洋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為基礎、海洋經濟的可持續性為中心、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為目的的發展道路。其次,應該明確未來海洋發展戰略,堅持生態目標與經濟目標的統一,統籌規劃與突出重點的統一,重視海洋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良性循環、海洋資源與環境資源協調發展,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惡性怪圈,實現科學開發與永續利用的有機結合。
(2)根據國家宏觀政策指導,部署有特色的海洋開發戰略。
從宏觀層次看,必須明確發展海洋經濟的最終目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使海洋經濟真正成為促進人類物質和精神生活質量以及環境質量提高的物質手段,由以海論海的狹窄圈子向海陸一體化發展的思路轉變;由粗放型無序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向集約化綜合開發利用海洋資源轉變;由傳統海洋產業向新興海洋產業轉變;由無償使用海域、掠奪性開發海洋資源向海域有償使用、可持續發展的海洋利用開發轉變,以人為本,把海洋開發作為全局性的戰略任務進行綜合部署,促進海洋生產力方式的優化和生產關系的調整,實現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肯定,中國要提出以海洋資源為開發對象,以制度體制創新(如海洋資源產權制度、海洋投資機制、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教育科研體制、海洋管理體制等)為重點的海洋開發戰略是至關重要的。
(3)依托循環經濟基本原則,促進和諧人海關系形成。
走可持續發展的海洋之路,要求我們依托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和基本原則,形成和諧的人海關系。主要表現在:1.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基礎,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將經濟社會活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資源緊缺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2.以人的健康安全為前提,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全面協調發展為目標,從根本上解決自然、社會、經濟和生態系統之間的矛盾。3.遵循“減量化、資源化、再循環”的重要原則。最大可能地延長產品——廢棄物的轉化,有效延長產品的服務周期和強度,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環境同化能力,實現資源節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4.正確處理海洋開發與陸地開發的關系。加強海陸之間的聯系和相互支援,發展既要以陸地為后方,又要積極地為陸地服務,相互依托,相互促進,海陸并舉,加快人海關系和諧步伐。
3發展海洋循環經濟,構建和諧人海關系的支撐體系
2006年作為國家實施《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開局之年,推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采取新舉措,要抓住這一重要的歷史機遇,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時代步伐,構置發展海洋循環經濟的支撐體系,努力人海關系和諧發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海洋經濟開發的進程中著手建立保護為前提的支撐體系、以法律為保障的支撐體系、以市場為導向的支撐體系、以科技為動力的支撐體系。
(1)建立以保護為前提的支撐體系。
吸取世界工業化和城市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重教訓,在海洋經濟開發中必須建立以保護為前提的支撐體系,下功夫綜合治理重點海域的環境,努力恢復近海海洋生態功能,保護紅樹林、海濱濕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帶生態系統,加強海島保護和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積極完善海洋功能區劃,規范海域使用秩序,嚴格限制和制止開采海砂、圍海造地的急功近利行為;有計劃有重點地勘探和開發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和國際海底資源。落實科學發展觀,合理地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資源,實現海洋的可持續發展。
(2)建立以法律為保障的支撐體系。
對于發展海洋循環經濟來說,建立法律支撐體系十分重要,有利于為全國海洋經濟大發展創造公正、公平、公開的社會環境。在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加快循環經濟立法進程,形成配套的法律體系,建立監督有效、執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隊伍,明確消費者、企業、各級政府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的責任和義務,明確把生態環境作為資源納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疇之內。以此推動海洋綜合管理體系的形成和海洋法規的不斷完善,逐步使海洋開發得到合理、有序、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3)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支撐體系。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進海洋經濟開發必須建立起以內需為基點、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主線的產業結構,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各種操作機制和交易規則,站在時代的高度重視海洋事業,按照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標準統籌經濟、資源、環境三者的協調發展,把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利益調節結合起來,遵循“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開發開放價值取向,堅持“開發與保護并舉,速度與效益統一”的基本原則,實現人海關系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舟山;制約因素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識碼]A
1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相關概念
1.1海洋
海洋指的是地表由陸地分隔成并且相互連通的廣大水域,它占地球表面積的30%以上,約3.6億km2。海洋中含水量占地球上總水量97%,其中可用于人類飲用占2%。地球主要有5個大洋,它們分別是北冰洋、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目前為止,人類對海洋的認知十分有限,已探索的海洋只有5%,還有95%的海洋是未知的。
1.2海洋經濟
海洋經濟是開發利用海洋的各類產業級相關經濟活動的總和,即人們對海洋中各類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包括對海洋資源的開發生產活動和與之相關服務性產業活動,如海洋捕撈業、海洋油氣業、船舶工業、海鹽業、海洋運輸業、海洋旅游業等。
1.3可持續發展
在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的時候需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需要依靠現代科技手段,在對海洋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地開發、對海洋生態環境進行有效地保護的基礎上進行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使海洋資源滿足后代人發展的需求,使海洋經濟的發展具有可持續性。
2海洋經濟發展的現狀
2.1世界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海洋可以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大量資源,因此人們越來越重視對海洋的開發保護,人類文明正在以全新姿態向海洋發展,國際間以海洋為中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包括以尖端技術為核心的經濟競爭。目前海洋領域的產業主要分為海洋漁業、海洋能源工業、海洋旅游業和海洋運輸業,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的海洋產業實現了從勞動力資源粗放型向技術資金密集型的轉型發展,對海洋資源的高效利用成為今后海洋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
2.2中國海洋經濟發展現狀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在這個新形勢下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對海洋的開發利用,并制定了建設海洋經濟強國的戰略,海洋經濟快速發展。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海洋經濟產業的影響力不斷向各個領域延伸,表現出了迅速增長的態勢,海洋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經濟總量不斷增長,其發展速度大大高于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速度,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海洋經濟的區域性變得顯著,區域布局逐漸形成。目前以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為中心的海洋經濟區迅速發展,同時,沿海各綜合經濟區發揮各自區域比較優勢,已基本形成以遼寧沿海經濟區、天津濱海新區、上海浦東新區、深圳經濟特區為中心構成的海洋產業經濟帶,海洋產業在我國沿海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國海洋經濟現階段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經濟總量穩步增長,但產業結構不合理、區域發展不平衡仍制約著我國海洋經濟健康穩步發展。海洋經濟發展的區域性差異十分明顯,同時,我國沿海地區經濟高速增長的需求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導致對海洋開發利用的層次不斷拓展。廢棄物排放過多、海洋資源消耗過多的粗放型海洋經濟會導致海洋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和對海洋資源的大量浪費,造成并加劇海洋經濟及資源環境、社會發展的矛盾,影響海洋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妥善處理好海洋經濟帶來的環境、資源問題,對我國海洋經濟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3對中國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分析
3.1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分析
從漁業資源的特性看漁業資源屬于可再生生物資源。魚類通過自身不斷的生長、繁殖,實現自我更新,使種群數量維持在在一定范圍內。但要實現永續利用必須要實行適度的捕撈。如果捕撈不當,嚴重超過自我更新的速度,將會嚴重破壞漁業資源。
目前我國海洋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面臨著海洋漁業環境破壞嚴重、海洋漁業資源驟減、海洋水產品安全性降低等一系列問題。這其中,最為嚴重的表現為:最近幾年,不少地方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赤潮,對海洋生物的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也對我國海洋漁業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黃渤海區由于缺少餌料性魚類,使經濟性海洋魚類生長緩慢。對海洋魚類生產量造成一定影響,導致魚群數量減少,嚴重影響著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2海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分析
隨著我國沿海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環保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海洋污染主要來自海洋的污染、船舶油污的污染、陸源污染物污染。海洋是所有污染物質的最終積聚地,而海洋本身強大的自凈能力也使它成為污染物的天然處理場所,海水的流動和海洋生物、化學、物理過程的作用,污染物通過稀釋、氧化、還原等一系列反應被分解為無害物質,但是這種潔凈的能力不是無限的,一旦進入海洋的污染物質數量和速度超過了海洋自凈的能力,海洋就會被污染,海水水質必然受到破壞。
4舟山海洋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分析
4.1舟山的海洋區位優勢
舟山市在舟山群島上,具有較為優越的地理位置,處于杭州灣外緣,面朝太平洋,海域遼闊,開發利用潛力很大,離上海、杭州和寧波等大中城市較近,是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重要海上門戶。舟山還具有非常豐富海洋資源,海洋生物資源與港口資源為舟山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舟山擁有全國最大的漁場,漁業年產量居浙江省第一位,約有120萬t,種類也非常豐富,約有500多種。舟山還擁有2447.87km的港口岸線,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港口岸線水深在10m以上。
4.2舟山的海洋經濟發展的現狀
海洋經濟在舟山經濟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目前,舟山的海洋經濟正在由“涉漁型小產業”向“臨港型大產業”的轉變,初步形成水產加工、船舶機械制造等臨港工業為主體的產業鏈、海洋生物和海洋旅游等協調發展的經濟體系,經濟發展水平大大提高。但是,舟山海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這一些問題,仍有很多因素制約著舟山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4.3制約舟山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在舟山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海洋生態環境的變化制約著舟山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主要有兩個問題制約著舟山海洋經濟的發展:一是海洋生物資源日趨枯竭。對魚群的過度捕撈大大超出了魚群的繁殖速度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嚴重影響了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很多魚群的退化現象嚴重,難以形成大規模的魚汛,很多被破壞的海洋生物資源難以恢復,海洋生態平衡受到嚴重威脅。二是海水污染嚴重。由于工業排放得不到有效處理、海洋資源過度開發、油污無法得到及時清除等原因,海水污染影響著舟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舟山的產業結構也存在著一定問題,第一產業占有的比重過高,二、三產業的相對薄弱。舟山漁業較發達,但是第二產業主要是傳統船舶工業,附加值不高,結構單一,海洋生物醫藥、新能源開發、海水生物等高新產業的比重較低,產值不高。第三產業中的對外貿易、港口物流和海洋旅游等還需進一步完善。
5舟山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5.1產業方面
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建立,需要以新興產業為發展核心,這是促進海洋經濟升級的關鍵。為了實現海洋經濟和社會全面對接,一定要以協調發展為目標,建立新的管理模式。發展高效率、低消耗的海洋新興產業,對于舟山來說十分重要,可以開拓海洋相關設備制造業、服務業等等。比如,水下檢修系統、海洋防污系統、海洋電子技術等等。這些都是和海洋產業開發有關的新興產業,能夠從新的角度來拓展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空間,為海洋地質、海洋信息、海洋藥物等等領域的需求提供新的技術經濟增長點,建立系統化海洋結構,完成高效益技術的升級,實現海洋經濟的持續性發展。
5.2資源方面
漁業捕撈行業的管理需要從強度方面進行嚴格控制,漁業資源保護與修復要共同維護、同步推進。舟山漁業經濟的發展核心要從“拼資源”轉移到“拼技術”。從這個角度來說,海洋資源產業技術含量的提升,就意味著海洋產業發展的可升級空間擴大。對于非資源型海洋產業的發展,也要用可持續觀點來維護產業發展。舟山海洋產業需要根據新的漁業技術升級來尋找現代“綠色漁業化”的方向,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基礎,積極發展科技含量更高的海洋產業。尤其是海洋捕撈漁業更要向著保護近海資源方向發展,通過遠洋漁業、外海漁業來提高產品的隱性附加價值,促進海洋漁業效益型的轉變。
5.3環境方面
產業結構調整要以產業升級轉型為契機,根據新興產業的技術需求來完成低污染、低消耗的產業鏈建設,在推廣高新技術應用的同時,用清潔生產示范工程來強化海洋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方式。在大力發展海洋環保產業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新技術的推廣和使用來提高企業對污水、廢氣的處理能力,將污染物排放壓縮到最低程度。在進行海洋災害預警機制建設時,需要根據海洋防災減災應急響應系統能力,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實現海洋經濟的健康、安全、全面發展。舟山市組織的“碧海生態建設行動計劃”,就是將河口、海灣為治理重點,以海洋生物資源保護作為目標,利用新技術對灘涂等等海洋環境進行保護與合理開發。著重開發無居民海島的海岸沿線資源,促進海洋經濟發展規模、速度能夠與環境承載能力相匹配,這是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秦宏,孫浩杰.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度實證分析——以山東省為例[J].東岳論叢,2011(1):139-142.
[2] 楊美麗,吳常文.淺析我國海洋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從產業經濟學角度[J].中國漁業經濟,2009(3):12-15.
關鍵詞:高中地理;海洋意識;教學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3.55
開發海洋日益成為21世紀各國發展的新趨勢,在新形勢下各國之間的海洋領土爭奪越來越激烈。因此,在維護我國海洋的嚴峻背景下,各類關于維護海洋的新聞報道爭相出版,引起了我國公民對海洋的關注,使國民意識到海洋資源的重要作用。
1使學生了解海洋中的生態環境
在我們生活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缺乏環保意識,認為環境的保護與自己無關,先污染后治理也是后代人的事,因此對環境依舊肆意增加污染。這些觀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祖國未來的花朵,使部分學生缺乏環保的意識。為了增強學生的環保觀念,高中地理教師應從海洋意識的角度進一步剖析我國環境污染的嚴重程度。
例如,高中地理教師可通過“海洋污染與生態破壞”的學習了解到我們的生態環境受到污染以后,地殼的表面處于逐漸升溫狀態,在北冰洋的積雪逐漸融化,海洋的面積進一步擴大,這使得我們人類生存的空間越來越小。海域的赤潮現象,不得不給我們敲醒了一個警鐘。在2011年,我國的渤海灣發生頗為嚴重的溢油事件,將近五百噸的重油傾入海中,導致海洋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從這些例子中,可使學生更貼切的認識到環境污染嚴重程度,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開拓學生思維,積極主動地學習保護海洋的相關知識。
2以“海洋權益”為切入點強化國家海洋意識
在《聯合國海洋公約法》頒布并于1994年實施以后,沿岸多國得到了原屬于公海海域的管轄權,公海海域面積僅次于全球陸地的總面積。管轄權的實施,使沿海國家的權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專門開設了“海洋地理”模塊。
爭奪海洋權益實際上就是爭奪海洋的資源,目前各國之間海洋權益的爭奪戰日趨白熱化。與我國相鄰的很多國家,尤其是韓國與朝鮮,多年來存在著漁業利益的爭端,而中日韓三國對于東海的漁業和油氣資源爭端也日趨激烈。在與日本關于歸屬權的問題上一直糾纏不清,倘若將歸日本,那么我國損失的不單單是七萬平米左右的海域面積,更是將近十八萬噸的油氣資源。無論是漁業還是油氣資源,東海、南海的爭端都無法平息,南海的漁業和油氣資源爭端也更加尖銳,在南海的南部我國國界線以內的油氣資源爭議區將近三十萬平方千米,涉及到的資源總量將近八十億噸。我國斷續國界線附近的海域周邊國家每年開采月五千噸的石油。
3使學生對海洋中的自然資源有所了解
海洋中的自然資源看似離我們很遠,其實大多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例如我們生活中經常食用的海蝦、海魚、海鹽和海帶等各類海產品。學生對于海洋資源的了解往往僅局限于一小部分,并沒有系統的了解到海洋豐富的資源。
在講授高中地理知識時,可通過介紹我國海底中天然氣及石油的分布入手,讓學生深入學習“海洋礦產資源及其開發”這一課。陸地上的自然資源如石油、煤礦、天然氣等已經供我們人類使用了數千年,目前逐漸走向頻臨枯竭的狀態,而這些自然資源大多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或者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再生。因此,海洋資源的開發變得尤為重要,由于科W技術的局限,海洋資源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我國臨近海洋地區的天然氣盆地經初步探測已經發現了七個,而未發現的寶藏估計還有更多。通過學習海洋中豐富資源的知識,可啟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動機,另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大自然所蘊藏的豐富資源。
4培養學生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態度
我國海洋資源具有擁有很強的優勢資源、海洋的多產業化經濟體系逐漸形成、海域面積較廣、海洋資源保護力度不夠等四大特點,從這些特點中讓學生學習“海洋開發”課程,可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海洋的礦產、化學、生物等資源開發及利用,以及開發利用的空間和應用前景。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人們對開發海洋資源的意識以及開發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人們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和責任感,在學生的理念中形成海洋可持續發展的態度。
綜上所述,高中學習地理知識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及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使學生了解我國的自然科學、生態環境、人文歷史等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海洋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的一部分,教師要加強引導學生學習海洋知識,以全方位、多方向地培養學生海洋意識為出發點,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外向型經濟;實施效應;戰略升級
中圖分類號:F20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08-0071-03
我國沿海地區位于太平洋西岸,具有綿延的海岸線,優良的港口,方便的交通,良好的投資環境,豐富的人力資源和較高的生產力水平。包括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8個省,廣西一個自治區和上海、天津兩個直轄市。改革開放30年,沿海地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發展對外經濟,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龍頭”,促進了中國寬領域、多層次、有重點、點線面結合的全方面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形成。
一、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實施效應
(一)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積極經濟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地區始終走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前列,對外開放過程中引進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優化了產業結構,極大地促進了對外貿易額的增長,為中西部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經濟發展狀況
自沿海地區實施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以來,GDP總量不斷擴大,2007年GDP增長幅度17.98%,達到159 018.41億元。其在全國GDP總值中占的份額也由1980年的48%增長到2007年的63%。近十年,財政收入實現了較快的增長速度,2007年財政收入達到14 059.9億元,比上年增長22.55%,達西部地區的4.4倍。沿海地區居民收入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居民的購買力也不斷增強,消費能力提高,消費市場擴大,市場需求不斷增強。
2.經濟結構變化
沿海地區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90年代之后一二三產業發展趨勢不十分明顯,2007年三次產業結構比為8.20∶52.79∶39.00,第一產業份額有大幅度的下降,二三產業有所發展,其中第二產業發展較為明顯,且與中西部地區拉開了差距。這與沿海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大力推動加工貿易與制造業的發展有密切關系。而外向型經濟發展起步較早的省份如廣東、上海、江蘇等省份一二三產業構成中二三產業比重較高。
3.利用外資情況
從1990年到2004年沿海地區的外商直接投資額累積到5 892.728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6.36%。沿海地區大力吸引外資,為我國解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資金嚴重短缺和資源相對不足的困難提供了必要條件。
4.貿易變化情況
沿海地區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從1990年的3 692.9275 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133 286.2778 億美元,18年間增長了近36倍。以出口發展來大力拉動整個經濟的發展,具體表現為加工貿易、以勞密型產品出口主導,以及出口產品結構迅速提高到以制成品為主。與此同時通過利用外資來大力發展我國的出口是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可見外資企業以及加工貿易的發展,對沿海地區經濟出口的增長確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與沿海地區實施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的初衷也是相吻合的。
(二)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障礙與不足
1.外貿依存度過高
2007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超過64%,與美國、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外貿依存度明顯偏高,而沿海地區更是達到83%的外貿依存度。外貿依存度的提高使沿海地區經濟增長更加依賴于國際市場。外貿依存度不斷升高意味著沿海地區利益在更大程度上與國際市場捆綁在一起,外部動蕩對沿海地區經濟安全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特別是對部分原材料和戰略物資進口依存度過高,增加了沿海地區經濟的脆弱性。
2.高比重加工貿易產生一系列問題
加工貿易在沿海地區出口貿易方式中占了相當的比重,2000年之后一直占貿易出口總額的54%以上,是沿海地區出口貿易方式的主要組成。沿海地區的加工貿易產品的層次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技術溢出效應弱小。貿易福利低,產業鏈條短,產業關聯不明顯,技術已出效應低,長此以往,容易產生貿易的平“貧困化增長”。
3.經濟圈的產業同構現象嚴重
在外向型經濟發展過程中,沿海地區各個省市一味以追求經濟發展,大力吸引外資為目的,忽視了區域協調與合作。沿海地區三大經濟圈之間,經濟圈內部產業同構現象非常嚴重。且主要集中于能源業與加工制造業。沿海地區的產業同構現象,并未使其形成有規模性的產業集群,而是凌亂的,碎片似的產業同構現象。這樣一來,很多企業和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經濟效應,進行惡性競爭,壓力了產品的價格,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
4.環境污染與資源浪費嚴重
從制造業區域布局看,沿海地區是我國制造業集中分布地帶。在各行業占資源消費量比重的排序中,制造業在各種資源的消費中排名均位列前三。而在按行業分外商直接投資中,占比重最大的也是制造業,比例為70.4%。沿海地區外商著重投資的產業――制造業帶來了大量的資源消耗和浪費。
根據2006年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出口貿易額最大的9個工業3中大部分行業都集中于沿海地區,基本上占出口貿易額的80%以上。這些產業絕大部分是污染密集產業或者高度污染密集型產業。這些行業的發展對沿海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可見,沿海地區開放型經濟已進入關鍵的發展階段,升級問題迫在眉睫。
二、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升級路徑探討
由經濟效應分析可以看出,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制約因素主要集中在產業結構低,資源短缺,以及區域協調性不足等方面,針對這幾點提出外向型經濟發展升級路徑。
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應該是以克服弊端,保持并進一步發揮現有優勢,實現其穩定經濟增長、提升對外競爭力,獲得優先發展的同時,帶動沿海地區內部及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為目標的。其內涵涉及多個方面:優化調整產業結構,進行產業升級,引進和利用外資,應以高技術含量,低耗能、低污染產業為主,實現產業的升級;要率先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降耗,應發揮沿海地區資源環境優勢,合理利用與開發海洋資源,做到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相協調,實現資源開發利用的升級;沿海地區區域內部的對外開放應以良性競爭為前提,合理規劃,各盡其能,且應在率先發展地同時積極帶動欠發達地區發展,實現區域合作的效益升級。
(一)路徑一:產業升級
加快沿海地區傳統產業的改造步伐,淘汰、轉移和擴散比較優勢已經喪失或將要喪失的產業和產品。并引進和運用新技術,嫁接式地改造傳統產業。要以高技術產業化為主導,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目標,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海洋工程、環保工程、先進制造等高附加值加工業。鼓勵資本集中以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資本集團,促進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合,形成產業群體,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還應充分發揮科技力量雄厚的優勢,積極發展金融、信息、咨詢技術服務等現代服務業以及旅游業,發展現代農業。
1.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
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是全方位、大規模的,它的興起為沿海地區產業升級創造了機遇,拓展了空間。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式,承接產業轉移也應做到有理有序。應實現制造業的集約型承接。實現制造業承接從“三高一低(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向“三低一高(低物耗、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轉型。
2.以信息、技術帶動產業模仿與產業創新
沿海地區的R&D投入與人才培養與發達國家相比是遠遠不足的。在信息化、知識化的背景下,沿海地區的產業升級的關鍵在于R&D能力,創新能力,系統集成能力的提升以及專業人才對這些核心能力的合理運用。沿海地區企業有選擇的引進外商直接投資,通過“干中學”和“組織演替”實現產品升級和產業升級。
3.通過“產業轉移”促進產業升級
實現產業升級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產業轉移。沿海地區實現向中西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產業向中西部的順利轉移,會在完善產業配套能力,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等方面為東部地區的產業升級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因此實現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升級,必須實現產業升級和產業轉移的有效銜接以及東中西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路徑二:資源升級
沿海地區大陸岸線18 000公里,主張管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自然條件優越,南北跨38個緯度,兼有熱帶、亞熱帶、溫帶三個氣候帶,蘊藏著豐富的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氣、固體礦產、濱海旅游等資源。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形式已由傳統的海鹽業、捕撈業、港口運輸業發展到海洋油氣、海水利用、海洋能及海洋藥物等多個門類。根據海洋資源的承載能力,積極勘探新的可開發海洋資源,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可彌補沿海地區陸地資源不足的狀況。
1.做好區域海洋區劃與規劃
海洋資源的結構與功能,客觀上要求對其開發具有很強的協調性。無論是構成中國的四大海區: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還是與開發海洋資源相關的開發活動:海水養殖、漁業捕撈、石油勘探開發、港口開發等活動地開展,都需要在空間上協調好,做到資源開發的可持續性,以避免對相關資源的損害和影響。這就需要在開發海洋資源時,依據《國家海洋經濟開發規劃綱要》的指導,使沿海各省、縣市之間在海洋資源的利用、保護的協調性一致性問題上達成共識,做好規劃。
2.實現海洋的資產化管理
長期以來人們的海洋意識薄弱,認為海洋資源無價,可以無償使用,致使資源開發者不承擔資源保值、增值的責任,短期行為嚴重,導致海洋資源浪費和破壞嚴重,制約了海洋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因此,應實現海洋的資產化管理,即遵循海洋資源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在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再生產過程中,把海洋資源作為資產,進行投入產出管理,建立起以產權約束為基礎的新型管理體制,最終形成以資源養資源的良性循環。
3.加快海洋技術的創新與開發
目前,我國的海洋資源開發就是發展水平還很不平衡,有些資源的開發技術和設備比較落后,利用效率低,還處于粗放型的開發階段,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應按照海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和海洋技術產業化、業務化的要求,改革現有海洋科技規劃體系,制定海洋開發的科技發展規劃;建立有效的科技投入機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拓寬投資渠道,引進風險投資、課題招標等市場運行機制;加強和完善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重視海洋高新技術園區的建設及其示范作用;加強海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引進和培養機制。
4.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
我國在自主開發海洋資源方面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投入都比較有限,美國、日本、英國等世界重要海洋國家在開發海洋資源領域已探索了很多年,技術相對成熟。沿海地區應積極參與國際海底資源勘探合作開發和管理、極地科學考察和全球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和管理,不失時機地采取有效措施,開發利用公海與國際海底中蘊藏的漁業和礦產資源,保證我國短缺資源的穩定供應。
(三)路徑三:區域合作升級
我國的幾大經濟圈是沿海地區最為發達的集中連片的地域,在沿海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地區的經濟圈經濟快速增長且交相輝映,成為構成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并全方位拉動了中國經濟。因而要進一步發揮這些地區在全國經濟增長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
1.加強經濟圈之間的區域合作
第一,應克服地方主義思想,建立沿海經濟圈區域意義上的整體發展戰略,使區域經濟適應一體化的趨勢,并從政策和體制上推進區域間合作走向高效和諧,避免惡性競爭,實現協調發展。第二,針對經濟圈存在的問題,并在兼顧沿海經濟圈整體協調發展的前提下,提出各經濟圈的發展模式和功能定位,要把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作為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節能、降耗、減少環境污染,切實減少由于經濟增長所付出的昂貴代價。第三,加強經濟圈核心城市的輻射與帶動作用,以中心城市為圓心,加快向地區的產業擴散,組成城鄉一體化的大城市經濟圈,增強大城市國際競爭力,形成以城鎮帶動農村、以發達城市帶動落后城市的區域之間相互聯系的發展模式。
2.加強經濟圈的區域帶動作用
增創沿海地區對中西部地區的輻射與帶動作用。加強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增強對其他地區的示范、輻射與帶動效應。一方面對中西部地區進行產業轉移,加快其產業結構升級;另一方面,發揮互補優勢,壯大經濟腹地的實力,實現共同發展。
3.加強經濟圈的國際區域合作
經濟圈里的環渤海經濟圈位于太平洋西岸,地處東北亞的中心地帶,向東溝通韓國和日本,向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聯結在一起,在東北亞經濟格局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新興的環北部灣經濟圈,是中國與馬來西亞、越南、等國相鄰的地區,是中國周邊國際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這些經濟圈與周邊國家、地區的和諧發展,可以使沿海地區更快、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的大經濟圈中,獲得“雙贏”的效益。
參考文獻:
[1]劉志彪.全球價值鏈中我國外向型經濟戰略的提升――以長三角地區為例[J].工業經濟,2007,(3):28-35.
[2]郭騰云,陸大道,甘國輝.中國開放政策對區域發展的作用[J].經濟地學報,2001,(9):581-589.
[3]鄒冬濤.中國改革開放30年(1978―2008)[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4):12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