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會計學實習目的范文

        會計學實習目的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計學實習目的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會計學實習目的

        第1篇:會計學實習目的范文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行業會計;自主思考

        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素質專門人才的基地。著重于培養面向特定行業和特定崗位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動手能力強是高職院校學生的一大特點。在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的講授中,也是注重實踐教學。但是,高職院校學生也有一個很突出的缺點,就是自主思考能力差。而傳統的教學往往忽視了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會計課堂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比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學模式,是典型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費時費力,知識輸出量少;不能全面啟發學生的思維,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不能激勵學生的創新精神,難以培養出發展后勁足、開拓創新型的會計人才。

        項目教學法是指將該課程中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個教學項目,在課堂中圍繞項目組織和展開教學,讓學生直接參與項目全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此方法不再把能力作為知識來傳授,而是使學生的能力在完成項目、任務中到提升。所以項目、任務的設計就成了項目教學的難點。《行業會計實務》是適應時下各大產業經濟的迅速發展,結合新會計準則,以五大行業會計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從理論和實踐兩大方面為我院會計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需要而開設的課程。在《行業會計實務》運用項目教學法,能夠將以前所學的知識進一步鞏固,還可為學生創造一個發揮自我能力的空間。以下是以房地產開發企業會計為例來談談項目教學法在《行業會計實務》中的應用。

        1項目目標:掌握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開發成本的核算

        2項目任務:對房屋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經濟業務做出賬務處理,并準確核算出該房屋的開發成本以及結轉其成本。

        3為完成項目應具備的知識

        3.1財務會計知識

        3.2房地產開發成本的核算知識

        3.2.1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核算流程

        3.2.2土地開發成本的核算

        3.2.3配套設施開發成本的核算

        3.2.4開發間接費的核算

        4課堂設計

        4.1導入項目

        勝達房地產所開發的金色藍庭樓盤開發完成。該房地產此次開發該樓盤一并開發小高層、高層、商店、幼托設施各一套。請核算金色藍庭小高層的開發成本。相關經濟業務如下:

        4.1.1結轉自用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1341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前期工程費42,000元,基礎設施費675,000元。此類開發支出按各開發產品的用地面積進行分配,各開發產品用地面積如下:

        小高層4000平方米

        高層6000平方米

        商店1000平方米

        幼托設施1000平方米

        4.1.2將小高層、高層商品房的建筑安裝工程進行招標,標價為2,160,000元,這兩棟商品房的預算造價為:

        小高層1,260,000元

        高層1,440,000元

        合計2,700,000元

        工程價款用銀行存款支付。

        4.1.3幼托設施與房屋不同步開發,幼托設施和各項開發產品的預算成本如下:

        小高層1,600,000元

        高層2,400,000元

        商店1,000,000元

        幼托設施 175,000元

        4.1.4用銀行存款支付開發間接費528000元,按各開發產品的直接成本將開發間接費分配計入各項開發產品的成本中。

        除小高層未開發完成外,其他各項開發產品的成本如下:

        高層2,265,000元

        商店 785,000元

        4.1.5幼托設施開發完成,實際總成本為186000元。結算其實際成本。由于高層和商店均已出售,所以決定將少提數計入未出售的小高層。

        4.1.6將小高層完工驗收,并結轉其成本,等待銷售。

        4.2項目要求

        4.2.1計算小高層的房屋開發成本;

        4.2.2根據與小高層有關的經濟業務編制記賬憑證(以會計分錄代替)。

        4.3展開項目

        4.3.1小高層開發成本的計算

        第2篇:會計學實習目的范文

        【關鍵詞】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會計實踐教學;實踐教學體系

        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以應用型人才為主,但從近年會計專業就業市場看,用人單位需要的是理論基礎扎實、專業實踐能力強、上崗適應能力快的畢業生,但實際上會計專業學生對專業知識把握水平差,尤其是對會計實務的動手能力較弱,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因此,切實加強會計實踐教學是目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首要任務。

        一、目前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了提高會計學專業學生理論及動手能力,各有關院校都采取積極措施加強會計實踐教學,但是目前仍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目前雖然一些高校已經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但由于種種原因實踐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理論與實踐仍然存在相脫節的現象。如校內會計模擬實驗雖然采取模擬仿真的形式,但由于存在實驗材料的單一、實驗方式的單調等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能持久,實驗效果差。校外實習雖可以彌補校內模擬實驗的不足,但由于實習單位接納的學生數有限,校外實習安排較困難。即使已經進入實習單位,實習單位給予學生動手的機會少,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二)手工模擬實驗與會計電算化實驗相脫節

        目前,大多數高校分別設置了會計手工實驗室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但在教學環節中,會計手工實驗與會計電算化實驗卻相互脫節。手工實驗結果不能通過計算機得到進一步驗證,二者的有機關聯及相互印證得不到應有的體現。

        (三)實驗教學師資力量較弱

        目前高校的會計教師大都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而且大多數高校沒有把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納入教學管理計劃或形成制度,在時間上、組織上和經費上都沒有相應的安排和保證,不可避免地出現教師脫離實踐的現象。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會計實踐教學附屬于理論教學,單獨設課的實驗課程少,實驗課時明顯不足,實踐環節系統性較差,缺乏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本文認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設計應以校內實驗環節為基礎,以校外實習環節為補充,以校內外科研環節為高度,以手工和電算化兩種形式為手段,形成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學體系。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如下圖:

        (一)實驗環節

        實驗環節由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和綜合實驗組成。實驗環節一般結合會計學專業課程教學進行,可安排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或于課程結束后進行。

        1. 課程實驗

        會計學專業主要課程有《初級會計學》、《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和《審計學》等課程。每門課程都可以在教學中或教學后進行相關課程的實驗,通過實驗能夠將每門課程理論知識應用于實務中,從而達到鞏固基礎理論知識、培養基本動手能力的目的。

        課程實驗的實施可采取單項實驗或整體實驗兩種形式。單項實驗一般在教學過程中,以課程的章節為實驗單位,按理論教學進度分別組織實驗。整體實驗一般在課程結束后,以課程系統理論知識為實驗單位進行較綜合的實驗,以強化對課程知識的系統性。在一門課程中可分別采取兩種單獨的實驗方式,也可采取兩種實驗方式結合的形式。

        比如在《初級會計學》的教學過程中,可分別進行原始憑證及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會計賬簿的開設和登記等單項實驗,又可以在課程結束后設計一整套關于企業賬務處理流程的整體實驗,讓學生完成從建新賬開始,到處理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一系列基本會計業務。

        又如在《成本會計學》的教學過程中,可分別進行各種費用分配表的編制、輔助生產成本分配、產品成本計算表的編制等單項實驗,又可于課程結束后設計一套運用所學的成本計算方法,完成從費用的發生、歸集和分配到產品成本計算的整體實驗。

        2. 課程設計

        在《財務管理學》、《財務分析》、《管理會計學》等課程結束后可進行課程設計。課程設計強調“知識點”的鞏固和訓練,強調“知識線”的貫通,通過課程設計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全面培養學生獨立、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比如通過《財務管理學》課程設計,能夠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財務管理的知識要點,把財務管理理論知識與企業實務結合起來,強化理解理論知識,熟悉各種理財技巧和方法,對財務管理問題形成系統的認識。

        3. 綜合實驗

        綜合實驗一般在學完主要專業課程之后進行,通過綜合實驗可以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加強學生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

        綜合實驗的主要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針對企業全面經濟業務進行會計實務模擬實驗;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實驗資料基礎上進行財務分析和企業籌資決策、投資決策、股利分配政策等的實驗;第三部分,根據前兩部分實驗資料進行審計實驗。因此,綜合試驗的內容可涵蓋《初級會計學》、《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審計學》等多門會計專業課程。

        綜合實驗可采取個人實驗和分組實驗兩種方式。個人實驗要求每個學生各自單獨完成全部模擬實驗內容;分組實驗是在實驗時將學生分組,在每組中按照會計各崗位的分工情況,進行分崗位操作。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可根據實際靈活選擇。

        (二)實習環節

        實習環節要求必須在校外進行,通過校外實習彌補校內實驗環節的不足,讓學生真正走進企業,進行真實的會計業務處理、財務管理和審計。實習環節主要分為認識實習、業務實習和畢業實習三個階段,并結合實驗環節的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和綜合實驗安排具體的實習時間。如在課程實驗和課程設計的同時,安排對應的認識或業務實習,在課程綜合實驗后即安排畢業實習等,形成校內與校外、實驗與實習相互交錯的實踐模式。

        認識實習是在學生學完了《初級會計學》之后進行的,主要是了解企業的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主要方式是:首先參觀企業生產工藝過程,請財務主管介紹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財務核算特點;其次要求學生必須到企業動手實踐。認識實習要求學生了解企業的性質、規模;企業主要生產何種產品,主要生產過程怎樣;企業經營狀況和經濟效益如何;企業采用何種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等。通過實習,使學生熟悉會計科目、記賬憑證、賬簿的使用方法,了解企業的賬務處理程序和基本會計報表,為今后學習《財務會計學》《成本會計學》課程打下基礎。

        業務實習在學生學完全部專業主干課程之后進行。學生在學完全部專業主干課程之后,基本已掌握了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業務實習,目的是使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在認識實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熟悉會計程序、會計方法、會計準則,掌握各類型會計業務處理的基本方法。通常以分散方式將學生安排到各類型企業單位進行會計實習,主要實中型工業企業的會計核算程序和核算方法及財務管理等內容,了解物資流轉及資金周轉情況,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財務核算特點,會計電算化應用情況。通過業務實習,學生應會設賬、建賬;會對大中型企業的會計業務進行會計處理;會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基本報表;能夠根據報表和相關數據進行基本的財務分析等。

        畢業實習在學生畢業之前進行,往往結合畢業論文選題和將來的就業方向進行有目的的實習。可以分散方式將學生安排到企業、事業、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進行會計實習,主要實習各類型企業、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程序和核算方法及財務管理、審計等內容。畢業實習的目的其一是結合畢業論文選題在實習中收集相關資料,為學生順利完成畢業論文打下基礎;其二是學生可以根據將來的就業方向有選擇的進行實習,既深入實習了某一領域也為將來就業奠定了良好基礎。比如,如果將來要到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那么畢業實習就可以選擇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如果就業單位已經確定,就可以到就業單位進行畢業實習,為畢業后即能上崗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通過校外實習,學生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會計、財務及審計工作的意義,進一步深化專業理論知識,熟悉現行會計、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審計實務操作技能,對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和審計工作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同時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科研環節

        科研環節是對會計相關理論與實踐的深化,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提升。通常可以通過諸如畢業論文寫作、開展社會調研或實踐、參加科研活動等方式進行。

        畢業論文寫作是考察會計專業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會計學專業各課程是一個緊密聯系的統一整體,因此,畢業論文寫作的目的就是理解課程之間的關系,并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2008年5月總書記在北京大學的重要講話中,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向人民群眾學習,磨煉意志,增長才干,切實提高創造能力和創業能力,為今后走上社會、成就事業打下堅實基礎”。因此,會計專業學生應進行必要的社會調研和實踐。社會調研和實踐活動能夠將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了解專業動態,了解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增強對社會的認識能力。通過開展深入的社會調研活動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素質和能力。

        另外,學生可以通過參加教師的科研活動、參加諸如“創業計劃大賽”等形式的全國性比賽活動提升專業理論與實踐技能,培養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引導學生崇尚科學,激發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成才的熱情。

        通過科研環節,學生可以針對感興趣的領域做更深入系統的研究,提升專業理論與實踐技能,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會計專業人才。

        三、新體系下會計實踐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教學體系設計的目的,在會計實踐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必須注意將會計手工實驗與會計電算化實驗緊密結合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對會計工作的要求,必須改變會計手工實驗和電算化實驗相脫節的現象,使兩者融為一體。具體做法有先后實驗和平行實驗兩種。先后實驗是首先做手工實驗,然后再做電算化實驗,即在手工實驗核算資料的基礎上進行電算化實驗。實驗材料從原始憑證的輸入、記賬憑證的編制到登記賬簿和生成會計報表都采用相同數據。平行實驗是在手工實驗的同時同步進行電算化實驗。在手工實驗與電算化實驗緊密結合下,學生不僅掌握了手工會計業務處理的過程,同時熟悉了會計電算化軟件操作的處理方法,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實際需要。

        (二)必須建立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實驗教學師資隊伍

        會計實驗教學對指導教師要求比較高,既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必須加強會計實驗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會計實驗教學質量。為了更好地解決實驗師資問題,學校可以選擇那些具備理論與實踐素質要求的教師擔任實驗指導教師。同時,為實驗教師創造有利條件到企業或會計師事務所去參加社會實踐,以提高其實踐工作經驗。另外,還可以通過聘請校外有豐富經驗的高級會計人員、注冊會計師等給教師做培訓來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三)必須注意將校外實習和科研環節落到實處

        為了保證實習環節和科研環節的實踐效果,必須建立多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或實踐教學單位,包括各類型企業、事業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等。徹底解決學生實習安排難的問題,使學生校外實習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好校外實習和科研環節的過程監控和實踐成果的評定,使校外實踐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玉榮. 應用型會計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研究[J]. 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6).

        [2] 楊火青. 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會計人才實驗體系初探[J]. 中國農業會計, 2007,(7).

        [3] 田巧娣. 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 財會月刊(綜合),2007,(5).

        [4] 胡克瓊,楊侃. 會計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財會月刊(綜合),2007,(10).

        第3篇:會計學實習目的范文

        一、會計學專業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健全的教育教學體制

        在當下的會計學專業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在設定教學目標方面缺乏合理性,學校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只針對基礎會計課程。比如憑證填寫時的基本內容,賬簿中基本收支關系的記錄、相應的資本核算以及報表的編制等內容[1]。針對會計的工作而言,這些內容都是日常基本工作,至于財務管理、財務分析以及財務審計等方面的實驗極度缺乏,另外,還有學校只針對會計電算化這門學科進行實驗教學的開展,這樣看來,將會計學專業的應用性逐步演化為理論性技術,也是導致許多學生在進行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以及相關資格考試的時無法通過考核的原因之一。

        (二)教學內容落后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學專業的理論與實踐內容都應該共同得到發展,傳統的理論與實踐只注重當下業務范圍,忽略新的業務拓展,因此,在當前會計學專業實驗教學過程中,應更多的幫助學生去掌握業務擴展方面的知識并通過實驗教學加以運用。比如對多個報表進行合并,或對企業的財務進行分析與重新決策等方面的內容。由于目前我國高校對于會計學專業課程教材并沒有太多內容更新,因此,導致學生在會計管理方面的內容上知之甚少。

        (三)注重模擬實驗,輕視社會實踐

        在學校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模擬實驗方面注重加強,然而,真正的會計工作是需要通過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結合企業的實際業務來進行實踐,由于會計工作具有實務性、商業性以及保密性等特點,致使企業對會計的崗位需求很有限,許多的學生也大多是走形式而已,根本無法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同時,學校的實驗教學不具有企業業務的針對性,完全依靠學校的模擬實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二、會計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的相關策略

        (一)完善并優化會計實驗教學內容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社會需求,針對這一點,會計實驗教學在內容上需要進行完善和優化,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例如在2001年出臺的《企業會計制度》就提出了在會計學專業的實驗內容上必須要根據社會需求進行不斷的更新,進而能夠滿足企業會計制度的基本要求,同時將《會計原理》以及《會計電算化》等相關的內容能夠有效的進行融會貫通,實現會計工作的手工與電算化相結合的方式,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市場的需要[2]。

        (二)高效融合綜合實驗與專業實習

        將會計學專業的多門課程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來實現,是學生進行專業實習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將實際工作中諸多情況得以重現并得到應用,有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例如:進行成本核算、報表編制等等。

        在設置實驗教學的基本內容時,要與普通的企業經營情況相同,通過設定某個短期時間內,讓學生能夠對當前模擬的企業在幾年內的財務信息進行核算,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將理論在實踐中得到應用,還能將所學知識得以驗證,再利用小組分配的模式,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對應的處理不同的崗位職責,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會計工作在實際中的工作模式。

        (三)強化綜合實驗與畢業實習的結合

        綜合實驗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感受真正的會計工作,學校對學生進行畢業實習的安排是為了拉近綜合實驗與企業實踐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專業技能,拓寬視野。因此,在學生畢業前,校方應該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讓學生能夠擁有過更多的機會去實習,當然校方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為企業進行會計相關內容的擴展培訓,提升企業會計專業水平,同時企業能夠為學校長期提供穩定的實習崗位,最終達到校企合作,互利雙贏的局面。在學生是實習期間,通過借助所學理論知識與企業業務經營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完善對企業財務管理等方面的進一步認知,并從中獲得切實可行的方法與,有助于為日后從事相關工作提供保障,同時校方的實習指導教師也應該根據學生反饋及實習單位的業務特點進行規劃和設計,并根據問題給予針對性的建議[3]。

        會計學專業更多的是注重學科的應用,因此,加強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了解專業技能應用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及實際操作能力,然而這個過程較為漫長,需要循序漸進,教師也需要在實際的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進而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專業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靜.會計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01:167-168.

        [2]田俊敏.開放教育會計學專業(專科)綜合實踐教學改革探索[N].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4:4-7.

        [3]鄭蘭祿.會計學專業實驗教學改革有效途徑的思考[J].企業研究,2013,04:119.

        第4篇:會計學實習目的范文

        [關鍵詞]應用型;會計學;實踐教學;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59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5)18-0-02

        1 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的教育,一直在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然而受傳統會計學專業教育的影響,實踐教學并未受到足夠重視,仍是重理論輕實踐,強調知識的傳授,忽略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模式上均存在缺陷。比如:會計教育方式上仍是灌輸式教育。會計實踐課程大多為校內封閉式模擬實訓,缺少校外實訓基地,缺乏“雙師型”實踐指導教師,因此,學生的實踐教學絕大部分只能在校內模擬實訓,實訓內容大多為人為編制的業務訓練,學生處理這些實訓業務,只是對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復習,無法與企業的實際經營過程聯系,職業素養不能得到培養和鍛煉。而且實踐指導教師也缺乏相應的企業實踐工作經驗,對學生的指導僅限于業務處理的指導,并不能將實訓業務對應于實際工作環境進行講解,因此,學生實訓之后,實踐能力并未得到真正提高。

        2 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思想上不夠重視

        會計學專業屬于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生不但要掌握如何進行賬務處理,而且應掌握如何識別經濟業務以及業務處理的相關內控流程。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的教學,重心在于理論教學,要求學生掌握會計處理即可,未足夠重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就業后不能很快進入工作角色。

        2.2 實踐教學目標不明確

        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組織管理和人際協調能力的應用性人才。而會計學專業更加強調實踐性和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都設置了實踐課程,學生在4年的學習中都進行過專業實踐,但很多院校對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并不明確,對實踐課程或實踐項目的設置盲目沿用一些“985”“211”大學或專科學校的做法,與其人才培養目標相脫節。由此,學生通過參加實踐,只能提高其專業技能,不能鍛煉其綜合判斷、分析能力,更加不具備創新性。

        2.3 實踐教學內容單一

        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后會面臨財務部門不同的崗位,每一個崗位對人員素質的要求并不相同。而目前大多數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均偏重于財務會計課程的實踐,培養學生會計業務處理能力,而較少涉及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審計、稅收學等課程的實踐。因此,學生畢業后只熟悉會計賬務處理,不熟悉稅務處理,不明白納稅流程,不懂得內控流程,不會進行財務分析,更加不具備決策能力。達不到用人單位的期望,影響其得到重用或快速晉升。

        2.4 指導教師缺乏會計實踐工作經驗

        由于高校用人機制的限制,很多高校在招聘教師時,只注重學歷層次,只要學歷達到要求即可符合標準。而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并不一定要求高學歷的教師,但一定要具備企業實踐工作經驗,這樣在進行實踐指導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將企業的實際工作經驗傳授給學生。

        2.5 缺少校外實習基地

        實踐教學必須有相應的實踐環境作為保障,應用型本科院校均具有校內實踐環境,比如: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電算化機房以及ERP實訓中心等,但是校內實踐遠達不到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要求,無論哪一個環節的實踐,均屬于模擬實訓,不具備真實性。因此,學生必須通過校外實習基地的實踐,才能真正體會企業財務工作的流程,以及各崗位工作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缺少相應的實習基地,導致學生不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能力得不到升華。

        3 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應構建“1+3”模式。所謂“1”:即一個中心,以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實踐教學的目標。所謂“3”:即3個支撐點,分別為:改革和強化實踐教學過程、完善并夯實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3.1 牢固樹立實踐教學目標,培養應用性人才

        樹立實踐教學目標,是實踐教學的基礎,對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起著制約作用。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進行“大眾化”教育的背景下,應當突出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這是實踐教學的基本思想。因此,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應該是:在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前提下,擁有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不但會進行會計核算,而且還具有管理、分析、研究、決策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抗壓能力,善于溝通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踐教學是達到這一培養目標的必要和重要途徑,在學生進行理論學習之后,應及時進行相應的實踐教學,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生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也只有在實踐教學中,才能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適應能力和溝通能力,否則,僅注重理論教學將難以達到培養目標。

        3.2 強化實踐教學過程,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3.2.1 合理設置實踐課程

        第一,對于實踐課程的開設,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應設置一套既能培養學生會計專業能力又能增強學生經濟管理能力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在原有的只針對會計核算的實踐課程基礎之上,應增加如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審計、稅收學等實踐課程,讓學生不但掌握會計核算,而且掌握有關成本控制、內控流程、稅收籌劃和稅務實操環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第二,對于實踐課程的開設時間,應遵循分層次、分階段的原則,即在低年級階段,由于剛接觸會計學專業,學生的知識均來源于課本,對實踐沒有太多的認識,而且對課本知識的掌握也不熟練,因此,應只針對會計核算方面進行實踐。可在大一、大二進行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實踐課程的開設。到了高年級階段,可針對一些非會計核算的專業課程進行實踐,即大三時,可在進行審計學、管理會計、稅收學等課程教學的同時,就相應的課程進行實踐教學,使學生將課堂理論應用于實踐,更加透徹地理解學習內容。大四階段,學生已掌握會計學專業的絕大部分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因此,這一階段,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應通過學校的專業綜合實習課程及與校外實習基地實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這樣分層次的實踐教學使學生逐步具備財務人員應有的能力。

        3.2.2 創新實踐教學方法

        第一,理論課堂案例教學法。目前會計學專業理論教學均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教師基本上就是對會計準則的講解,學生對于業務處理的學多是根據教材上總結好的經濟業務,再根據準則進行會計處理即可。這樣的教學方法只達到了讓學生掌握會計處理的目的,忽略了對學生經濟業務識別能力的培養。因為學生對于原始單據很陌生,只知道針對什么樣的業務如何處理,卻不知道這樣的業務對應什么樣的單據,和實際工作環境相脫節。因此,在理論課堂的教學中應大量采用案例教學法,且案例中所采用的資料應該是仿真的原始單據,通過案例教學,不但能使學生熟悉實際工作中財務部門的工作環境,還可鍛煉學生對經濟業務的總結能力。

        第二,實踐環節模擬教學法。大多數院校對實踐環節的教學均采用模擬實訓的方式進行,實訓中的經濟業務均采用企業模擬資料形式,同樣也是對相應的業務進行總結性的描述,后附上相應的模擬原始單據,這樣的實訓,只是對課堂理論教學的簡單翻版,并不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在實踐環節應采用模擬教學法,即設置一個模擬企業,讓學生分別擔任不同角色,模擬處理至少5個不同類型企業的業務。具體的操作應分為兩步走。一是模擬訓練企業的各個典型環節的業務處理,如工程款支付環節、企業采購環節以及銷售環節等,重點讓學生掌握這些環節中的內控流程操作,需要經過哪些審批環節以及需要哪些財務資料。二是在熟練掌握各典型環節處理之后,模擬企業的全盤業務,在這一環節中重點提高學生的財務分析能力以及決策能力。必要的時候老師還可增加一些非常事項,以培養學生的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3.2.3 拓寬實踐教學內容

        在增加實踐課程的基礎上,還應分階段、有針對性地增加相應的實踐項目,拓展實踐教學內容。如在大一階段,學生剛學習基礎會計這門專業課,對會計專業知識掌握不深,應進行認知實習,讓學生走進企業,了解企業的生產過程,以及企業管理部門的工作流程,特別是財務部門的工作流程。大二、大三階段學習的專業課逐漸增多,除了進行憑證填制、賬簿登記以及報表編報外,還應根據各門專業課的情況,按照其實踐課時的安排,進行專業課實踐,學期末安排1~2周時間進行專項實踐教學,比如讓學生進行ERP沙盤訓練,各個小組之間模擬對抗,使學生掌握企業的運作流程,培養學生的管理實踐能力,同時也是對所學專業課的綜合實踐運用。大四階段則集中進行校內綜合實習、校外實習基地實習、企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的撰寫。

        3.3 夯實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3.3.1 引進和培養“雙師型”教師

        目前高校教師大多是引進的博士和碩士應屆畢業生,他們均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經驗,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為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引進“雙師型”教師,這些教師不但具有理論知識,而且還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不論是課堂講授還是實踐教授,均能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切身體會傳授給學生。另一方面,應鼓勵現有的會計學專業教師去企業掛職,學習企業的實操經驗,將現有的教師培養成為“雙師型”教師。

        3.3.2 建設校內實驗、實訓中心

        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均設有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電算化機房及ERP實訓中心等。但僅有這些實踐保障設施根本無法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因此,必須進行實驗、實訓中心的擴大建設。例如,可根據自身條件建立仿真實訓中心,這也是實施模擬教學法的必備條件。仿真實訓中心可讓學生在近似真實的環境下進行業務訓練,不但能進行會計核算訓練、市場分析、資金運作、財務分析及管理決策等訓練,還能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管理創新能力。

        3.3.3 建立校外實習基地

        盡管學校通過建立仿真實訓中心,可大大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但畢竟屬于學校內部的實訓。要使學生完全走出去,進入到真實的實踐環境中,就要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學校應與多種類型的企業簽訂協議,將其作為學校的實習基地,增強學校與實習基地的聯系與互動。例如大中型企業集團公司、銀行、會計師事務所及證券公司等。學校也可通過邀請合作企業的管理人員,如總經理、財務總監等來學校做專題報告,指導學生模擬實踐,為學生講解一些經典的企業案例,以及實踐中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使學生提前了解企業的工作環境及流程。另外,學校應鼓勵教師與合作企業之間共同進行會計領域的課題研究,這既能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又能解決教師的科研經費問題,達到雙贏共進的局面。

        3.4 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實踐教學評價是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院校實踐評價的重心在于對學生的評價,忽略了對教師實踐教學的評價。因此,應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學生角度的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在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方面有沒有提高,應堅持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原則,不僅腰對學生所展示的實踐結果進行評價,還應對其在整個實踐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如實習態度、溝通協調能力及財務分析評價能力等。教師角度的評價,應著重考核其實踐教學指導能力和教學態度兩方面,督促教師提高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端正工作態度。只有這將兩個角度的評價有效結合,才能有效促進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主要參考文獻

        [1]陳立東.地方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能力提升探索[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9):110-111.

        [2]柳志強.高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創新模式探討[J].企業研究,2011(8):188-189.

        [3]湯景輝,李春玲.會計學專業本科實踐教學建設現狀分析及優化[J].商業會計,2014(1):110-112.

        [4]董睿.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黑龍江科學,2014(8):103-104.

        第5篇:會計學實習目的范文

        會計學是一門應用型的管理學科,在會計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會計理論與方法,更要培養學生應用會計理論與方法來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這一點是由會計學科本身的性質與特點所決定的。組織學生到校外企業進行會計實習,是多數高等工科院校所采取的一種會計實踐教學方法。但是,由于企業財務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多數企業一般不愿意接收學生在本單位進行會計實習,即使有些企業接收了,指導老師擔心出現賬務處理錯誤,也不愿意放手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學生在實習單位很難接觸到原始的會計資料,動手能力得不到鍛煉,校外會計實習收效甚微;此外,各高等工科院校在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上,更多的是考慮專業素質的培養,而忽視了職業道德、人文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培養,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其運行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因此對于高等工科院校的會計學專業建設來講,完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整合會計實踐教學內容、搭建實踐教學硬件平臺,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高等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2001年以來,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急劇增加,但社會就業崗位卻相對穩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進入了“就業大眾化”階段,社會對各個部門、各個層面的人才都提出了全新的高標準的素質要求,高校不再僅僅是產生理論家、思想家的搖籃,而是要培養出具有現代經營理念的優秀創業型人才。創業本身就是一項綜合技能的展示,它需要一個人具有很強的運用和駕馭知識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識更是涵蓋了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領域,要將其轉化為生產力,高等工科院校的學生就必須通過綜合的技能培訓,嫻熟地掌握操作技能。筆者認為高等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定位在: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具有系統扎實的經濟學、管理學以及會計理論基礎,熟練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曉會計法、會計準則及相關的經濟法規,具備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較高的綜合素質及創新意識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高等工科院校在制訂會計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時,應遵循目標明確、整體優化;基礎牢固、加強實踐、增強適應性;保證質量與體現特色相結合;注重綜合素質提高;營造因材施教、個性發展良好的空間等基本原則。具體體現在:構建公共基礎課教學平臺、學科基礎課教學平臺、專業課教學平臺、實驗教學平臺的課程構架體系;要求會計學專業的學生必須修讀一定學分的數學建模、電子設計、情報檢索以及外語類、體育類、藝術類等素質拓展類選修課,必須修讀一定學分的跨學科的課程;積極引導學生課外參加創業大賽、體育比賽及各種文娛比賽活動,課外參與科研項目、撰寫科研論文,課外參加資產評估師、注冊會計師等考試,以鼓勵學生全面發展。

        二、構建高等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總體思路

        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教育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建立符合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是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應充分體現“強化應用、重視實踐、突出創新”的人才培養思路,科學地設計出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實踐教學體系整體貫通,在時間上全程化,在結構上層次化,在形式上多元化。筆者建議高等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應構建專業基本素質培養、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綜合實踐素養培養“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一)專業基本素質培養體系

        在“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中,專業基本素質培養體系主要是以培養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增強實驗和基本設計能力為主要目的。該體系主要包括認識實習、計算機文化基礎、管理信息技術基礎、數據管理系統、運籌學、計量經濟學、數據分析軟件與應用、電子商務、OA系統高級應用與開發、經濟預測與決策、管理會計和計算機會計等課程實驗,穿插在第一至第七學期的理論教學之中分散進行。這些課內實驗的組織,使計算機課程四年不斷線。

        (二)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系

        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系是以學生所學專業基礎理論、專業理論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專業技能實訓為主要目的。該體系主要包括OA軟件基礎應用、初級會計學課程設計、中級會計學課程設計、ERP課程設計、財務分析課程設計、學年論文、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等。除生產實習、畢業論文全部安排在第八學期以外,其它實踐教學環節每學期都集中兩周時間來安排,使相對集中的實踐教學環節四年不斷線。

        (三)綜合實踐素質培養體系

        綜合實踐素質培養體系是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精神與創新意識、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團隊精神為主要目的。該體系主要包括公益勞動、社會實踐、課外科技活動、開放性實驗、學科競賽、創業大賽和校園文化活動等,分散安排在第一至第八學期。

        三、高等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內容

        《OA軟件基礎應用》是針對會計學專業低年級學生的教學實踐環節設計的。通過上機操作,使學生掌握OA的基本方法與技能,熟悉文字處理、EXCEL、POWERPOINT等辦公自動化軟件的應用。

        《初級會計學課程設計》是針對會計學專業低年級學生的教學實踐環節設計的。通過《初級會計學課程設計》,使學生熟悉手工賬務處理使用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等基本的會計工具;掌握會計憑證的填制方法;掌握賬簿的登記方法和要求;掌握記賬憑證核算形式的賬務處理程序與要求;掌握基本會計賬戶的結構及其相互關系;熟悉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及其編制方法;熟悉利潤表的結構及其編制方法。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設計》是針對會計學專業較高年級學生的教學實踐環節設計的。通過《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設計》,使學生掌握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的核算;掌握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等存貨的核算;掌握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核算;掌握借款、稅金以及其他流動負債的核算;掌握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應付債券的核算;熟悉各項生產費用要素的歸集與分配方法,掌握成本計算的分步法;掌握收入、費用及利潤形成與分配的核算;熟悉利潤表的結構,掌握利潤表編制方法;熟悉資產負債表的結構,掌握資產負債表的編制方法;熟悉現金流量表的結構,掌握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學年論文》是針對會計學專業較高年級學生的教學實踐環節設計的。指導老師結合會計理論與實踐中的熱點問題幫助學生進行論文選題,并指導學生進行資料收集、確定研究提綱、進行分析研究、完成論文。其中一周進行選題、資料收集、論文提綱的確定,一周時間進行論文寫作。通過學年論文的撰寫,使學生熟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論文寫作的方法與技巧,為畢業論文的撰寫打好基礎。

        《ERP課程設計》包括手工環境下的ERP沙盤模擬實驗和計算機環境下的ERP軟件模擬實驗。通過本課程設計,使學生對企業運營管理有一個全面的體驗,對企業戰略和關鍵成功因素有清晰的了解,學會運用戰略的眼光看待業務的決策和運營,增長運用一定的策略方法改進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學會使用資金預算、財務數據處理、財務信息分析等工具跟蹤企業運行狀況,并樹立適時調整企業發展方向的戰略觀念。

        《財務分析課程設計》是針對會計學專業高年級學生的教學實踐環節設計的。該課程設計要求結合ERP課程設計所形成的“模擬公司數據”以及“財務分析”課程,運用EXCEL等軟件,建立財務分析模型,對企業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并形成系統的財務分析報告。

        《企業調查》要求高年級的學生利用暑假時間就近到企業中去,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了解企業的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財務管理的現狀;調查了解先進的會計理論、方法與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情況;調查財務軟件在現代企業中的應用情況。通過企業調查,使學生掌握企業調查報告的寫作規范。

        《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安排在最后一學期,要求學生到企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進行實習。通過實習,熟悉企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并為畢業論文的寫作收集相關材料。學生畢業論文的選題要求應結合本學科理論與實踐中的熱點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學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論文資料的收集整理、論文大綱的擬定、畢業論文的撰寫及答辯等工作。

        四、高等工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硬件平臺的建設

        為了保證會計學專業“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有效實施,各高等工科院校應積極整合現有的實驗室資源,構建校級基礎實驗平臺、學科基礎平臺和專業實驗平臺。

        校級基礎實驗平臺主要滿足各專業低年級學生基礎實踐教學的要求,如語言教學中心、計算機基礎實驗中心和物理實驗中心等。校級基礎實驗平臺的建設應體現學院辦學特色、強化基礎訓練、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學科基礎平臺主要滿足相同學科各專業學生實踐教學的要求,如經濟管理信息中心實驗室、計算機科學中心實驗室和電子信息中心實驗室等。學科基礎平臺應重點建設學科特色鮮明、受益面大的學科基礎實驗室。

        專業實驗平臺應根據各專業特點,滿足專業實驗的要求,如會計手工實驗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ERP實驗中心等。

        (一)會計手工實驗室

        會計手工實驗室主要安排手工操作環境下的會計業務實驗。各高等工科院校可以根據本校的特點,采用不同的組織形式。如:1.由每個學生獨立完成全部模擬實驗的形式,也就是在實驗室老師的指導下,每個學生從編制記賬憑證,登記總賬、明細賬、日記賬,計算成本、利潤到編制會計報表整個會計核算過程進行系統操作。采用這種實驗形式,學生可以練習全部崗位的模擬實驗內容,有利于學生系統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整個企業的會計業務。2.分組、分崗共同完成實驗的形式,也就是將會計手工實驗室布置成一個模擬財會科,分設若干個會計崗位,在每個崗位上標出崗位名稱及職責、規定每個崗位分管的會計科目及所屬的賬簿、確定會計憑證的傳遞程序等。采用這種實驗形式,學生可以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增強會計實驗的仿真性。

        (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

        會計電算化實驗室主要安排計算機環境下的會計業務實驗,包括會計學專業教學中的全部課內實驗。《管理會計》課內實驗的內容主要是以解決管理會計中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通過介紹、應用Excel工作表解決管理會計相關問題所涉及的常用公式、函數、分析工具等內容,使學生在分析和解決管理會計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掌握“Excel工作表”的功能以及解決管理會計各種問題的技能。《計算機會計》課內實驗要求學生根據手工操作環境下的實驗指導書所提供的原始數據,在指定的通用財務軟件(如用友、金蝶)環境下,上機操作,完成憑證錄入、賬簿數據生成和打印報表等全部會計電算化工作。通過該項實驗使學生掌握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流程,感知手工會計與電算化會計的區別與聯系,學會運用通用財務軟件進行企業會計業務的處理,掌握記賬和報表輸出等基本的操作技巧,并進行基本的財務分析和處理。

        (三)ERP實驗中心

        ERP實驗中心主要安排手工環境下ERP沙盤模擬實驗和計算機環境下的ERP軟件模擬實驗。ERP沙盤模擬實驗課程的開展主要是針對一個模擬企業,把該模擬企業運營的關鍵環節:戰略規劃、資金籌集、市場營銷、產品研發、生產組織、物資采購、設備投資與改造、財務核算與管理等幾個部分設計為ERP沙盤模擬實驗課程的主體內容,把企業運營所處的內外部環境抽象為一系列的規則,由學生組成六個相互競爭的模擬企業,通過模擬企業六年的經營,使學生在分析市場、制訂戰略、組織生產、財務管理等一系列活動中,領悟科學的管理規律,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第6篇:會計學實習目的范文

        Abstract: The basic accounting, as economic major required professional cours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model has been proven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sic accounting class integration content.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in our school is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with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eaching reform.

        關鍵詞:基礎會計課;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

        Key words: basic accounting course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teaching reform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6-0323-02

        0引言

        在我國經濟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的大環境下,各類企業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要求也更加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為了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大批高職院校開設了會計學專業。會計學是以應用為主的學科,專業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出具備實際操作能力的直接可用的會計人才。基礎會計學是會計學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本文討論了基礎會計學進行“教學做一體化”改革的相關內容,介紹了我校進行這門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經驗,并對未來的教學改革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基礎會計學學科特點

        不同級別院校對基礎會計學的具體設置不同,但是各個院校都把本門課程當成是經濟類專業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基礎會計學的學科特點是:課程的理論相對抽象,技術性較強,趣味性不足。基礎會計學的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的概念、對象、職能、任務及核算方法等基本原理和方法。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目的是要使學生能夠比較全面地了解、掌握會計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并具備這些基本技能,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我校對基礎會計學的教學目標設定在使學生具備會計學的基本技能,這個技能的獲得過程即我們的教學過程。結合基礎會計學的學科特點,我們構建了“強調基礎,突出應用,與實際結合”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2傳統方式教學中的不足

        高職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差,加之基礎會計學理論相對抽象,課程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技術性,使得學生學習時面對很多困難。另外,在傳統教育方式的慣性作用下,當前很多院校在整個教學環節中仍存在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教學靈活性不足、僵化,沒有將學生引入到教學環境中來。部分教師仍然習慣于傳統的授課模式--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形成有效的互動;而理論講解過于抽象化,對于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難于理解。②教學偏向于“證書考試”。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在會計課程教學中仍普遍存在,我國有多種會計資格考試,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針對考試,“上課只講考試要點、答疑僅限標準答案。”這樣不僅抹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主要的是扼殺了學生自主創新的動力,在頭腦中形成了“學習只是為了考試”錯誤觀念。③教學實習效果不理想。教學實習對于會計學專業整體教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很多院校的實習時間安排不合理。比如,很多院校將實習安排在學生臨畢業找工作的時段,學生沒有心思去企業認真實習,往往是走過場,流于形式,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實習機會,也因沒有實習經驗而在今后找工作中造成缺陷。

        3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做一體化”的內涵

        為了解決教學中面對的這些突出問題,很多院校都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探索適合基礎會計學教學的“教學做一體化”方法。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論”中提出了三大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其中“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論”的教學理論。要求“教、學、做”從客觀環境到主觀認識必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對基礎會計學課程而言,“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就是將教學場所直接設在公司、企業等將來學生就業的具體工作環境中,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與抽象交錯出現;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而老師負責引導和答疑解惑。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對加強學生的會計專業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很大好處。

        4“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施方法

        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中主要目的就是突出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訓練,強調學生以“做”為主。就是要像在企業里一樣,只提出一個工作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己完成任務,解決其中出現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以此為主線來教學,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幫助學生學和做。所以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較高的實踐能力要求。

        4.1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教師能力要求教學做一體化模式的實施,要求教師首先提高自己的業務實踐能力,要求教師不僅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具有熟練的業務操作技能,成為理論與實踐兼備的“雙師型”教師。所以教師在授課之前,就應該針對相關會計崗位或工作的要求、重點、難點,根據崗位業務知識的特點,編寫“教學做一體化”的教案。而且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針對課程的實際內容,運用不同的課程講授方法和實踐技能的操作方法進行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總結問題。給學生做好示范和行為引導。

        4.2 “教學做一體化”中的“教”在以往的教學中,基礎會計學的理論與實踐是分開講的。學生在實踐課時“手忙腳亂”,在理論課時“昏昏欲睡”。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在教學計劃里壓縮了理論課的課時,將部分操作性強的理論安排到具體實踐操作時講解,運用理論指導實踐。

        在實踐教學中就遇到過這樣的例子:本月銷售的產品,雖然沒有收到款,仍作為本月的收入處理。有的學生不理解,這時候教師為學生講解權責發生制原則,并提出相反的問題:如本月付款預訂下年度的報刊雜志,雖然付了款,但不應作為本月的費用處理。反復舉例教學,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收入和費用與有沒有收付款無關,只與歸屬的期間有關系。這樣學生在用中學,老師在學中教,學生在應用中也掌握了需要的理論知識,這種方式師生都很喜歡。

        4.3 “教學做一體化”中的“學”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長期接受應試教育,使得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消極、懶惰,被動地完成學習任務,不習慣自主思考所學的內容。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也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問題。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后,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將所要掌握的知識融入布置給學生的任務當中,學生要完成任務就必須主動去學習相關知識,完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4.4 “教學做一體化”中的“做”“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施中把課堂教學轉向工作情境,課堂由教師為主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則退居二線,以指導為主,要求學生自主完成一個具體項目,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首先是選題,可以由教師指定,也可以學生自行給出。題目需要緊密結合理論教學,又要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能夠達到鍛煉學生技能的目的。題目通常分為三大類型:登記會計賬簿、填制會計憑證和編制會計報表。之后將學生分組,要求學生在動手之前,先思考,收集相關的參考文獻和資料,借鑒以往的成功案例,再討論具體解決的技術路線和方法。接下來是方案的具體實施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常會遇到很多之前沒有想到的困難,通過自己的努力,逐一解決這些困難,是最有效地提高學生能力的過程。在整個實踐教學環節中,學生邊學邊做,做好的時候,也就學好了。

        4.5 將案例成績融入考核體系在基礎會計學這門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中,我們將最終成績分成下面幾部分:①120分鐘的考試,占總成績的40%。這個環節主要是考核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②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20%。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情況給定。用于考核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③實踐教學成績,占總成績的40%。根據學生在小組完成的工作量以及問題的解決效果給出,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這樣的考核體系,強調了對基礎理論和對應用能力的重視,“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4.6 與企業聯合,借助企業資源基礎會計學是一門與實際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課程,進行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做一體化”,企業是“場地一體化”的最佳環境。我們積極利用企業資源,帶領學生去企業參觀學習,并盡可能地實現在企業的實地環境中授課、學習、操作。盡量將實踐教學結合到企業實際問題上,并請資深的從業者,給學生介紹經驗;請企業的領導者,講解企業對會計工作人員的具體要求。盡可能地建立一條溝通實際的橋梁。

        第7篇:會計學實習目的范文

        關鍵詞:高校轉型;實踐教學;技能人才

        1地方高校轉型職業教育的背景及原因

        2014年高校改革的重點是1999年后擴招的600多所專升本地方院校,使之向應用教育和職業教育轉型。這并不是意味著將地方本科院校降格成職業院校,而是在專業培養中,加強應用型和技術型教育,從而形成具有特色的為經濟和社會充分服務的本科院校。2011年荷蘭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在校生約占高等教育總在校生數的63.4%,芬蘭達到46%,而中國僅占29.6%,可見中國教育轉型有很大空間。這種轉型是有其迫切的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學生就業問題,即大學生嚴重過剩和應用技能型人才的極度缺乏之間的矛盾。我國2015年畢業生是749萬,就業率僅為83.1%,也就是有126萬大學生是失業狀態,給社會帶來一系列問題。由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型院校轉型,并不是換個名稱就可以達到,在轉型中定位要準確、教育理念要清楚、教育目標要明晰。

        2旅游會計學實踐教學在高校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我校是位于轉型名單的600所普通地方高等院校之一,旅游管理專業是我省高校特色專業之一,旅游會計學在我院已經開設了十幾年,是一門典型的應用型學科,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是,目前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

        2.1旅游會計學在整個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

        旅游會計學是一門綜合學科,融合會計學和景區管理、飯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學科于一身的復合應用型學科。隨著計算機網絡的迅速發展,旅游會計學具體教學也分為兩大部分,一為旅游會計基礎理論知識,二為會計的電算化操作,這其實是兩門課的學習。2011年旅游管理ERP實驗室引入了用友T6會計教學軟件,在課程里也加入了用友T6的具體操作學習,但是課時并沒有相應增加,而是從原來的旅游會計學理論課時里分出少部分進行電算化操作,這就導致了一部分會計理論學習被縮減,同時分出的少數課時并不能滿足會計電算化的學習要求。電算化操作不是簡單的案例性計算機操作,而是對一個企業一個完整的會計循環(至少是一個月)所涉及的所有的會計實務進行系統性記錄、計量和分析工作,并利用分析的數據來對企業的發展進行投資預測,因此必須有足夠的時間來掌握會計電算化的操作和應用,目前的課時達不到教學要求。

        2.2缺乏專業性的針對旅游企業會計學的教材

        作為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相應的涵蓋會計、飯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的專業用書較少,適合我們旅游管理專業學習的書更少。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只能選擇普通會計專業的教材《基礎會計》來進行學習,只是在學習過程中,依據老師的經驗來加入一些飯店、旅行社或者景區的一些會計經典實務,來滿足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學習旅游會計學的需要,但是這種方式的學習的知識是不系統、不全面的,不能涵蓋飯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業的全部事項,學生在學習完成后不能形成對本學科知識的全面認識。

        2.3實踐性教學環節力度不夠,學生動手能力差

        學生雖然在學校ERP實驗室進行電算化的模擬操作,但是如果真正到酒店、旅行社從事會計工作,就感到束手無策,因為學校學的東西沒有經過具體實踐,不能學以致用。旅游管理專業已經實行了多年的酒店實習(半年)制,并且和北京、上海、杭州、常熟和濟南等多家五星級或準五星級酒店簽訂了合作意向,向他們輸送實習生,并進一步強調如果學生畢業后愿意留在原實習酒店工作,酒店有免除實習期直接上崗等多項優惠,來促進學生的就業。但是在頂崗實習中,我們學生的崗位多是一線的前臺、迎賓、中西餐廳和客房,而與專業聯系較緊密的酒店會計崗位并不在實習之列,一線崗位由于工作強度大,時間不固定等原因,學生實習回來后大多表示不愿意從事此方面的工作,這給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帶來巨大挑戰。

        2.4具有取得會計職業資格的“雙師”素質教師的比例明顯不足

        旅游會計學的教學既得有深厚的理論知識,還要有較強動手能力以及會計電算化的操作和軟件維護能力,給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很大挑戰。教師從事會計教學工作后,很難走出校門,深入企業進行再學習,知識更新慢,實踐能力較弱。從事會計工作需要考取會計資格證書,很多學生也致力于此,教師更應在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同時來考取相關的會計職業證書,從而能更好地指導學生。旅游會計學課程在教學中已經突兀出現了很多問題,課程探索和實踐的改革能夠使我們在教學中做到“教學做”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真正從學校的學習學到真本事,增強動手能力。地方高校轉型職業教育后,旅游會計學的教學目標應該有所改變,我們應該在學校全面培養學生理論及動手操作能力,使得學生在進入旅游企業后能夠做到零培訓而直接上崗,減少企業的培訓時間和培訓成本,使學生有能夠勝任自己崗位的信心和經驗,增加旅游管理專業的就業率,從而擴大旅游管理專業的招生前景。

        3旅游會計學在高校轉型改革方案中解決途徑

        3.1修改教學計劃,增設會計電算化實踐課程

        旅游會計學的教學分為兩部分,分別是會計理論學習和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理論學習是基礎,必須要保證基礎理論學習的課時不能刪減,還需增設“旅游會計電算化”實驗室模擬操作課程,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普通會計學是以工業企業為范例,旅游會計學應以旅游企業為藍本,在模擬操作中,強調服務的銷售部分,而弱化生產成本核算部分。加強校內ERP實驗室的投資建設,做好會計的模擬實踐工作,校內實習是以提高職業技能為目的的,在實訓中分設多個會計崗位,如出納、記賬、稅收和工資等等,讓學生能夠在不同崗位都有實習機會。

        3.2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加強校企聯合

        旅游會計學的培養方案應該逐步完善,尤其是實踐教學環節,由原來的單一的理論學習,逐步擴展到包括基礎理論學習、實驗室上機模擬、深入企業市場調研、酒店頂崗實習以及相應操作技能考核等所有環節的系統性教學模式,尤其是實踐教學,是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的橋梁。在實踐教學中,應著重強調校企聯合。學生到企業實習存在很多現實問題,一是會計是一個技術崗位,對專業性要求很強,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學生很難達到企業的用人標準,二是企業財務是企業的核心部門,里面有很多的核心秘密,一般不愿意讓外人來實習,針對這種情況應加強校企聯合,雙方建立長久合作,互相信任,互利互惠,學校也可以成立校辦企業,吸納學生來實踐,理論聯系實際,能夠使學生走出校門就能成為合格的會計人員。

        3.3以“案例教學法”

        為基本的教學模式,多種途徑評價教學效果地方高校改革后,培養的人才應是應用型的專業財務人員,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首先要解決教材問題,“會計基礎”是一門應用于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能課程,但是具體應用到不同行業,又有不同之處,對于旅游業來說,絕大部分實務是服務類型的,急需教師根據旅游企業實際來編寫一本切實可用的教材,在教學中,基礎理論知識與旅游財務案例相結合,由教師進行引導和把握,學生根據案例參與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然后教師總結其中的知識點及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在計算機中將思考路徑進行展示。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靈活多樣,不能僅以理論知識的掌握為唯一標準,而是以學生的討論、思路等綜合素質來多方面評判。

        3.4“1+N”制的學生培養模式

        “1+N”即多證書的教學培養模式,學生畢業時除了取得一份畢業證外,還可以依據興趣來考取N個其他資格證書,比如會計資格證、初級會計證等,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學生的素質培養取決于教師的授課水平及實踐能力。很多教師學歷很高,多是研究生甚至是博士,但他們多是研究型人才,基本是直接從學校畢業后就來到學校當老師,缺乏深入企業的實踐能力,理論上的巨人,對企業會計的具體操作流程一知半解,會計資格證的考取注重會計電算化的操作和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工作后最好能不定期在企業掛職鍛煉,增加企業的工作閱歷,讓理論更好地應用于實際。

        4小結

        普通地方高校的培養目標是較高層次的學術研究型人才,以學術型教學為主。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畢業生在技術應用領域內缺乏應用性,其職業能力沒有達到相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轉型后的應用技術型院校的培養目標是適應崗位要求的應用技能型人才,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不再與傳統本科教育模式對立,而是二者相結合,培養出全面的復合型、創新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寧青青.“1+N”制影響下的會計電算化改革制度探討[J].宿州學院學報,2012(5):122-124.

        [2]張曉平.ERP環境下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1.

        [3]范文林.對當前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11):56-57.

        [4]魯芳,廖新媛.我國高校會計電算化教育的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3):121-123.

        第8篇:會計學實習目的范文

         

        【摘要】筆者根據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環境的特點,結合會計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提出了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趨勢及具體方案。

         

        【關鍵詞】會計學專業 實踐教學 改革

         

        會計既是一門專業,又是一種職業,會計的專業教學要為學生將來從事會計職業而服務。因此,在會計教育中強調實踐教學,符合會計職業特點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會計學專業的主要培養目標,高校會計學專業一直致力于實踐教學的研究和探索,相繼開設了模擬試驗、課程實習、業務實習等實踐環節的課程,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社會對會計教育所傳授的知識及技能的要求有了很大的變化。

        第一,隨著企業信息化的深入進行,企業的會計信息要與其他信息進行整合,這就使原有的會計實驗賴以存在的實驗環境發生了變化。

        第二,從最近幾年用人單位對會計畢業生的錄用標準來看,用人單位已不滿足學生只會簡單的借貸記賬工作,要求學生除了能夠熟練應對日常工作以外,還要能夠根據一定的會計理論處理日常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如對會計報表的分析、財會制度的設計、成本管理系統的設計等工作。

        第三,雖然會計學專業已經開設一系列實踐環節的課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從近幾年的授課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會計實踐系列課程內容沒有考慮系統性和完整性;由于經費等原因,教學手段和方法沒有緊跟會計環境變化而調整;由于實際工作單位財務部門工作環境的限制,業務實習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預期效果等。因此,會計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必須不斷進行革新,因為只有通過加強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才能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社會所需的合格會計人才,滿足社會的需要。科學設置會計實踐課程體系,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是高等院校會計教學研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一、國內外研究的現狀

        會計學專業同其他專業相比有其獨特性。關于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建設,各高校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從對國內重點財經大學等高校會計學專業調研結果及網上查閱的文獻資料來看,國內會計專業實踐環節的課程目前主要包括校內模擬實驗和校外實習兩部分。大部分院校模擬企業會計工作環境建立會計模擬實驗室,在學生完成一定的會計課程的基礎上,由教師提供模擬實驗教材,集中進行實驗。國外一些院校采取問題授課方法,先講授理論知識,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繼而解決問題,并要撰寫報告。近年來,隨著會計學類專業人才數量的增加,用人單位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各高校都比較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增加了對實踐教學的投入。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實際情況和經濟實力不同,實踐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系統性研究,因此多數高校的會計實踐課程停留在模擬實驗上,沒有形成科學體系。

         

        二、趨勢分析

        為了滿足社會的要求,提供社會所需的會計人才,高校今后的教學改革趨勢可概括為:科學構建實踐課程體系,不但教會學生記賬、算賬和報賬的基本技能,而且提高學生參與企業管理決策的能力,發揮會計的管理職能;由于會計學專業的課程之間具有協調性和系統性,有的課程內容具有時效性,實踐課程的內容,必須以整體性、協調性和有效性為原則進行構建。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實踐教學質量,要對學生和指導教師建立嚴格的考核指標體系。沒有好的指導老師,就沒有好的學生,可見,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指導教師的實踐經驗,也是至關重要的。引導學生自學就是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自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是給學生提供必要的條件,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觀創造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其素質。

         

        三、解決方案

        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研究主要包括構建科學的實踐環節課程體系、編制與會計改革步伐一致的教材及修訂教學大綱、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師資隊伍素質、設計有效的考核指標體系和培養學生素質等6方面的內容。

        (一)構建科學的實踐課程體系

        從最近幾年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來看,其需要的是理論+技能型人才。筆者認為,根據近幾年的調查和研究結果,結合大學本科會計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在現有的實踐課程體系基礎上,可從以下四個層次構建實踐課程體系。

        1.基本技能訓練層次,主要指的是操作性實驗層次。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且加強實驗能力的訓練,起到鞏固和深入的作用。

        2.主動學習訓練層次,即設計性實驗。目的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把課堂理論教學和實踐更為緊密地結合起來,設計的結果可以證明理論的正確性。

        3.融會貫通技能訓練層次,其目標是讓學生到實際單位實習,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為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4.研究能力的培養層次,即研究探索性實驗教學。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及創新能力。

         

        (二)以整體性、協調性和有效性為原則,編制實踐課程教學大綱及教材

        1.整體性: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是會計學專業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作為貫穿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始終的會計實踐活動,其教學內容應從整體性進行考慮安排,以避免重復,提高效率。

        2.協調性:在設計實踐內容上,協調好各門課程的關系,使實踐內容能將各門課程聯系起來。

        3.有效性:隨著會計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及我國會計準則、制度的不斷推新與修訂,會計的理論教學內容也在不斷地更新。因此,會計學的實踐教學內容也要符合時代要求,不斷進行調整,保持有效性。

        (三)針對不同的實踐課程,構建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體系

        由于實踐環節課程的教學目的、要求、內容不一樣,應針對不同的課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目前常用的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研討會、課堂教授、模擬練習、演示、指導性自學、實踐、問題教學等。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質,應針對每一門實踐課程的不同內容設計一套教學方法體系。

        (四)提高教師隊伍本身的能力和素質

        要想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須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教師隊伍,這也是教學改革得以推行的必要條件。在教學改革中,教師是改革的先行者,也是領導者,教師隊伍素質和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改革的成敗,因此必須首先提高教師隊伍的能力和素質。要提高教師隊伍本身的能力和素質,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給教師壓力,讓他們有緊迫感和

        --> 危機感,使他們自覺地學習新知識,跟上時展的步伐。對個別不思進取、無所事事、學生反映極差的教師,不能姑息遷就,否則將影響教學改革的整個大局。當然,高校要保證給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條件,如:準備充足的技術資料、配備必要的實驗條件、派出進修學習、聘請學者來校講課培訓、定期開展教學研討與講座等。總之,為了保證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就必須采用各種方法培養一支相對穩定、業務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五)構建考核體系

        由于社會大環境的要求,大三、大四學生一般會忙于考研、找工作,而會計學實踐課程大部分分布在此階段。鑒于這種情況,必須建立嚴格的考核指標體系,采用“文件夾”控制法,才能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考核過程包括實踐過程和結果兩方面,為學生建立考核文件夾檔案,以規范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標準,記錄實踐過程和結果。

        (六)引導學生自學,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

        對于大學生的培養,不能只按照學生掌握了教師所講授內容的多少這一個標準來衡量,重要的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另外,在學時有限的情況下,教師也不可能做到在課堂上講解得面面俱到,應引導學生自學一些內容。

        由于會計理論和實踐類方面的書籍種類繁多,可選定幾本作為課后自學教材。一般在課堂上著重講解會計概念、原理及分析方法,而對于理論的應用,可采取按課程單元和實驗相結合的形式布置給學生。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安排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調查。

        教學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探索改革就是逐步完善事物的過程。任何事物的改革都需要經歷試點摸索、總結經驗、修正完善、全面推行的過程,決不能急于求成、操之過急,把改革看得過于簡單。同時,不也能搞花架子,片面地以為修改一下教學或考核方式、課堂上講授一點新知識、能進行出一兩個新實驗就自認為是改革,更不能全盤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他人的做法只能借鑒,具體怎么去做,應當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要摸清各方面的情況,初步制訂出可實施的改革方案;然后,逐步進行改革嘗試,如果發現問題應及時改正并調整方案,使方案更趨合理和完善。對那些條件還不具備的環節應暫緩改革,努力完善條件后,再開始著手推進改革。

        教學改革沒有終點。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更深層次的問題將會逐漸顯露出來,還會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這就需要人們展開探索,總結經驗、教訓,以豐富和發展有實際意義的教育理論。

         

        【主要參考文獻】

        [1]李逸平.對會計學科實踐性環節的評價方法初探.會計之友,2006,3(上半月).

        第9篇:會計學實習目的范文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法務會計人才的需求日趨強烈。在我國,法務會計教育剛剛起步,方興未艾。文章針對法務會計如何構建較為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法務會計;實踐教學;人才培養

        目前,由于法務會計未被教育部列入國民教育專業目錄,國內對于法務會計的學科界定仍然存在較大爭議,其應從屬于法學還是會計學,至今仍處于探討之中。從目前已經開展法務會計教育的高校來看,有將其作為法學專業的方向之一,如南京審計學院、江西財經大學,畢業生獲法學學位;也有將其作為會計專業的方向之一,如云南財經大學、渤海大學,畢業生獲管理學學位。開展法務會計人才培養的院校都是同時設有會計學和法學專業的院校,尤以財經類院校居多,有明顯的資源整合優勢。筆者所在的廣西財經學院從2014年開始在法學專業中開設法務會計方向,對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在探索中前行。因此本文的探討將法務會計置于經濟法學科下設的特色方向之中,從法學教育角度探討法務會計實踐教學問題。

        一、法務會計實踐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一)實踐教學必須契合法務會計的人才培養目標法務會計專業(方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的精通法律和熟悉會計業務的復合型專門人才。作為一門會計學與法學相結合的新興的交叉性學科,法務會計不是會計、審計和法律知識的簡單疊加,而是要以法律法規作為行為標準,通過對經濟運行過程中涉及法律糾紛的財務會計資料進行收集、鑒別、分析,并據此發表專家意見及提供訴訟支持。對法務會計人才的執業要求決定了其人才培養中必須突出實踐指導,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給學生以獨立判斷的空間,培養其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實踐教學必須體現法務會計專業特色財經院校法學專業開設法務會計方向的初衷,往往是深感與老牌政法院校在學術傳統、品牌效應、就業途徑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希望能在開設法學專業的600多家高校中沖出重圍,探索一條適合自己的特色發展道路。因此法務會計教育要追求鮮明的辦學特色并提高辦學質量,就要建立有別于其他學科方向的,特色鮮明的實踐教學體系。

        (三)實踐教學必須符合法務會計人才的職業素養要求法務會計人才應該具備以下6點基本的職業素養:第一,掌握會計、審計、管理學方面的知識;第二,辨別舞弊交易的能力;第三,熟悉法律法規知識,具備法律技巧;第四,具備溝通技巧,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第五,具備高度的職業分析判斷能力,能夠透過表象揭示本質;第六,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獨立敬業的精神。而這些素養通過單純的課堂教學難以培育,實踐教學通過模擬法庭、法律診所、基地實習等方式,強調對實踐技能的掌握以及法律思維方式的養成,打破會計學與法學的學科藩籬,幫助畢業生迅速適應崗位需要。

        二、法務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一)模擬法庭模擬法庭是法學實踐教學中普遍采用的教學方法,但目前國內模擬法庭教學中普遍存在表演性較強、教學目的單一、教師指導不到位等缺陷。法務會計的模擬法庭教學中需要注意以下三點:首先,要重視教學案例的選擇。與單純的法學課堂可以選擇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作為庭審案例不同,法務會計模擬法庭教學中,成型的案例不多,大多是分散的、部分的,甚至是點滴的。需要教師開展團隊式合作,深入實際去挖掘,不斷反復實踐,再凝練提升編制成適合課堂教學的案例。其次,要科學設計模擬法庭的教學流程,包括選取庭審案例、分派角色、小組討論、文書準備、模擬審判、教師點評、成績評定等環節。最后,要注重對庭審活動的點評總結,點評可以分三個階段:一是由模擬法庭各組派代表就庭審中的問題發表看法,相互點評;二是指導教師作全面的評價,要肯定成績,指出不足,解決教學難點;三是創造條件,邀請法官到校指導,對學生的庭審表現發表看法,提出建議。

        (二)校內模擬實驗建立專業的法務會計實驗室,在校內進行高度仿真的實驗。一方面可以進行網絡版訓練,如安裝法務會計教學軟件,讓學生在校內完成財務會計資料的檢查、稅務檢查、法務會計調查、法務會計鑒定等實驗項目;另一方面可以根據仿真資料進行綜合模擬,例如,經濟犯罪調查的模擬實驗,可以收集實習單位辦理過的經濟犯罪案件材料進行改編,讓學生通過查賬和調查取證,來發現嫌疑人作案的痕跡,形成司法會計鑒定意見,達到提升實踐能力的目的。

        (三)法律診所教學法律診所教育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美國,主要借鑒醫學院學生的臨床實習手段,由教師指導以律師身份為當事人提供咨詢,“診斷”法律問題,開出“處方”,免費為當事人提供非訴和訴訟服務。法務會計人才培養可引入診所式法律教育模式。與傳統法律診所教學內容相比,針對法務會計的診所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從法務會計工作人員一般會涉足的業務來看,在診所教學中指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完成以下工作:會見當事人、訴訟價值評斷、收集分析證據、制定訴訟方案、非訴訟業務(包括舞弊診斷、經濟事項調查、參與經濟合同等)。

        (四)校外基地實習法務會計專業學生的校外實習分為中期課程實習和畢業實習兩個階段。中期課程實習安排在第五學期,是學生以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去接觸社會的初步嘗試。根據課程的進度和學生的興趣取向,將學生分組送入實踐基地。例如,在檢察院的實習主要側重于司法會計鑒定、法務會計的訴訟支持方面的訓練;律師事務所的實習側重于訴訟案件和非訴業務方面進行訓練;會計師事務所的實習,則側重于會計技能方面的實踐,主要針對財務會計資料證據的收集與鑒定方面進行訓練。爭取在實習期內使每位學生至少參與一個完整的法務會計真實案件,從而切實提高其對法務會計案件的分析與處理能力。第二階段的畢業實習則是一次全面的職業訓練,通過頂崗實習,培養學生獨立處理有關法務會計實務的能力,真正走入社會鍛煉,為盡快適應就業需要做好準備。

        三、法務會計實踐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做好法務會計實踐課程規劃目前我國法務會計教育的研究還比較薄弱,尚未形成科學、系統、完善的學科知識體系,業界對法務會計關注的重點放在理論研究較多,而對人才培養關注不夠。無論是理論課程抑或實踐環節的安排上仍然存在課程結構不盡合理、課程內容存在沖突或疊加的現象。我們急需加強對法務會計實踐課程的規劃研究,進一步厘順法學類課程與會計類課程的關系,實現課程內容的協調與互補,使法務會計的實踐教學更加立體化、結構化,形成循序漸進的階梯。

        (二)加強實驗教材建設和實驗教學軟件的開發加強法務會計專業系列教材建設,形成一套包括基礎理論教材、案例教材、實驗教材在內的全面系統的教材體系,真正實現多學科知識技能的融會貫通,同時要注重教材內容的創新性、實踐性、前沿性。上文提到法務會計的校內模擬實驗需在專業實驗室進行,但目前基本沒有專門針對法務會計的教學軟件,實踐中各高校使用的多會計學實驗教學軟件。這需要由教師自己開發研制,從法學和會計學大量的案例數據中提取素材,再與相關軟件公司共同開發專業的法務會計實驗模擬軟件。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從事法務會計教學的多是會計專業教師或法學專業教師,既精通會計、審計學又精通法學,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實踐操作經驗的跨學科復合型教師仍十分缺乏。為解決這一難題,要加快法務會計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團隊的建設,使師資隊伍年齡、學歷和學科結構更趨合理。首先要多引入本科修讀會計學或審計學專業、而研究生階段修讀法學專業的復合型人才進入法務會計教師隊伍。同時,通過經常性開展校際交流、開放辦學、教師到司法實務部門掛職等措施,使教師及時了解學術前沿和實務需求。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一区韩国三级 |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 亚洲第一区久久丁香 | 五月天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的 | 久久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