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旅游開發的利與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浙江海洋學院外國語學院,浙江 舟山 316022)
【摘要】醫療旅游是在旅游事業發展過程中催生的一種新的旅游方式。本文從醫療旅游的概念、類型以及國外醫療旅游發展現狀出發,分析了醫療旅游開發的利和弊,闡述了國外醫療旅游對我國開啟醫療旅游的啟示。
關鍵詞 醫療旅游;利與弊;啟示
近年來,新型旅游利基市場不斷涌現,醫療旅游就是其中的一支。醫療旅游是醫學治療與旅游結合的一種新型旅游形式。經過近年來的快速發展,醫療旅游已經成為集醫療、養生、保健、康復、旅游、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項目,包含醫院、酒店、翻譯、餐飲、保險、旅行社、旅游景區等多個利益相關方,輻射范圍廣,市場潛力巨大,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醫療旅游產業的巨大經濟效益已經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爭相投入。據統計,醫療旅游已成長為全球增長最快的一個新產業,全球醫療旅游人數已經從不足萬人上升到目前每年數百萬以上。2000年世界醫療旅游業的總產值不足百億美元,而到了2005年已達到200億美元,其發展勢頭十分驚人。世界醫療旅游業最發達的國家是泰國,除此以外,印度、印尼、哥斯達黎加等國目前均在大力發展醫療旅游產業。中國香港與臺灣地區也在大力發展該新品,但由于這兩個地區的人力成本較上述東南亞國家要高,故在收費上難以與印度、泰國等抗衡。2007年,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5國的醫療旅游產業年收入合計高達34億美元,大約有290萬外國人到這5個國家進行觀光旅游兼治療。[1]
1 醫療旅游的概念
醫療旅游是將傳統的旅游業與醫療服務業相結合的一種新興產業。醫療旅游是指旅游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游覽區,在旅游的同時享受健管家服務,進行有效的健康管理,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國際醫療旅游是指人們由于常住地的醫療服務不夠完善或者太昂貴,在異地(尤其是異國)實惠、特色的醫療、保健、旅游等服務或活動的吸引下,到異地(尤其是異國)接受醫療護理、疾病治療、保健等醫療服務與度假、娛樂等旅游服務的過程。國際醫療旅游是一種新型旅游保健方式,它寓休閑于治病,寓治病于休閑。醫院接收的病人既是接受檢查或手術的患者(非傳染病人),也是旅游者。“患者”入住的“病房”類似于度假村或飯店,他們能享受到十分便利的醫療照顧以及適合旅客病情的健康美食、保健按摩、水療等康樂消遣服務。將醫療、美容、健身、娛樂、休閑度假融合為一個整體,是國際醫療旅游最顯著的特點。國際醫療旅游為病人提供了一個優越的外在環境并能幫助病人營造愉悅的心境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身體的康復,而身體的康復又能促使精神面貌的好轉,二者相互促進,良性循環。目前,國際醫療旅游可分為“治”為主和“療”為主2個大類。
1.1 以“治”為主的項目有
1)無生命危險系數小的項目(如牙科手術、整容手術、美容、皮膚病、生育疾病等)。
2)生命危險系數高并且醫療資源較為稀缺的項目(如器官移植手術)。
3)客源國尚未開發或被法律禁止的醫療項目(如墮胎、干細胞技術治療癱瘓、安樂死等)。
1.2 以“療”為主的項目有
1)康復理療類項目(如醫療檢查、美容、Spa及其他療法等)。
2)養生保健類旅游項目(藥物養生、溫泉、海濱、森林療養等)。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醫療旅游,客戶在選擇該項醫療服務時都頗為謹慎,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收集醫療、旅游、以及相關配套的資料信息,以做出正確的決策,尤其是那些以“治”為主的醫療旅游服務。醫療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開展醫療旅游,需要先進的醫療保健技術水平和一流的醫療服務水平,所以該行業的投入門檻較高。
2 國外醫療旅游發展過程與現狀
國際醫療旅游的興起使醫療業出現全球化的趨勢。以往,到國外看病的大多是尋求先進醫療技術和設備的欠發達國家的高收入者;如今的國際醫療旅,,是以發達國家的人到發展中國家尋求收費低廉、質量上乘的醫療服務為主的反向就醫。歐美等發達國家是國際醫療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場,亞非拉美等發展中國家則成為國際醫療旅游的主要目的地。2006年,僅美國就有約50萬人打算出國醫療旅游。
2.1 國際醫療旅游發展概況
2.1.1 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國發展概況
目前,國際醫療旅游業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很多國家成為國際醫療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如泰國、印度、新加坡、韓國、中國、約旦、伊朗、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迪拜、黎巴嫩等亞洲國家;瑞士、德國、匈牙利、立陶宛、拉脫維亞等歐洲國家;拉美的阿根廷、巴西、哥斯達黎加、古巴,以及非洲的南非等國。亞洲是全球“國際醫療旅游中心”,國際醫療旅游每年為亞洲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東南亞更是國際醫療旅游的中心之心。早在20世紀70年代,泰國就以獨特的變性手術成為了國際醫療旅游的首選地。隨后,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等國的國際醫療也迅速發展起來。并且,印度成為了全球最受青睞的醫療旅游目的地,2003年,印度接待國外求醫游客有15萬人次,且這個人數每年大約遞增15%。2004年,馬來西亞的國際醫療旅游者從2000年的7萬多人增至10萬多人。泰國,僅Bum rungrad醫院,每年接待的100萬人中,就有近一半是外國病人。在中東,擅長治療女性不孕不育的約旦是中東醫療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地;沙特阿拉伯隨著朝圣旅游的興旺,以美容、牙科為主的醫療旅游也興盛起來;但在醫療技術與成本上領先中東的是伊朗,一個心臟搭橋手術在美國、土耳其需$1.8萬、英國要$4萬,而在伊朗僅需$1萬。迪拜、黎巴嫩等正在由國際醫療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向醫療旅游目的地轉變。中東雖無東南亞醫療收費低廉的優勢,但他們堅持“以質取勝”,如迪拜修建了衛生保健城,引進了大批德國一流醫生。在歐洲,國際醫療旅游的發展也備受關注,瑞士、德國、匈牙利、立陶宛、拉脫維亞等國都是有名的國際醫療旅游接待中心。最近幾年,歐盟大力投資國際醫療旅游,在用于發展旅游業的近200億福林(約合7800萬歐元)中,很大部分用于醫療保健旅游,歐盟成員國的很多社會保障機構還為國民支付匈牙利溫泉醫療的費用。2003年,匈牙利將其旅游主題定為 “健康旅游年”。瑞士萊芒湖畔,專門從事整容、整形外科、恢復青春、細胞活化療法以及其他各種回春治療的私立醫院有11家,吸引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醫療旅游者。為滿足他們的需求,這些醫院最近幾年共投資了大約6300萬瑞士法郎(約合4000萬歐元)。近年,拉美醫療旅游也取得重大進展,尤其是整形美容方面,如阿根廷和巴西。它們收費低廉——不到美國的一半,吸引了眾多美國人前往整形美容,以至于加勒比海沿岸國家雖然距離美國很近,卻只能努力發展特色醫療專科以增加吸引力,如古巴的皮膚專科。此外,南非的整形美容也在世界醫療旅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
2.1.2 醫療旅游客源國發展概況
以往到國外求醫的主要是亞洲、非洲或中東其他發展中國家,在這些國家,具備頂尖水準的醫院和專科醫生很少。但是現今的醫療旅游者主要是來自于下面幾類國家,一是醫療費用高昂的國家,如美國;二是醫療社會化和醫療保險有局限的國家,前者如加拿大,后者如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和澳大利亞;三是醫療技術水平落后的國家,也是以往求醫方式的延續,如柬埔寨、緬甸等。這3類國家構成了醫療旅游的主要客源國。這幾類國家的人可能選擇不同的目的國,也可能選擇同一個國家,如泰國Bum rungrad醫院接待的外國病人就來自美國、阿聯酋、孟加拉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柬埔寨、緬甸等國。長期以來,美國是國際求醫者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因發展中國家的有錢人都愿意花錢到美國接受高質量的服務,加拿大等國家的病人因本國醫療選擇的局限性,也愿到美國看病。但隨著發展中國家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美國醫療費用的飛漲,國際醫療旅游的天平開始向不利于美國的方向傾斜。據統計,美國年均醫療年開支在5700億美元以上,但仍有上千萬成年的美國人要么壓根就沒有醫療保險,要么也因保險過于昂貴而得不到足夠的醫療保險服務,且這一隊伍將呈現大幅度上漲的趨勢。因此,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的國際醫療旅游客源國之一。如2006年10月以前,美國就有15萬人到印度、泰國或印尼等發展中國家醫療旅游,接受如心臟或骨骼等方面的重大手術治療,也有做補牙、整容等相對不太復雜的治療。[3]
2.2 國際醫療旅游現狀
國際醫療旅游的興起使醫療業出現全球化的趨勢。以往到國外看病的大多是尋求先進醫療技術和設備的欠發達國家的高收入者,如今國際醫療旅游是以發達國家居民到發展中國家尋求收費低廉、質量上乘的醫療服務為主的反向就醫,歐美等發達國家成為國際醫療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場。
1)亞洲:亞洲目前正成為全球“國際醫療旅游中心”。泰國——最初因為變性手術成為了國際醫療旅游的首選地。隨后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等國的國際醫療也迅速發展起來。印度得益于它的價格、語言和技術優勢成為了全球最受青睞的醫療旅游目的地。新加坡,因為擁有精密的醫療服務,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亞洲擁有最佳醫療系統國家”。
2)中東:中東國家具備高質量醫療旅游優勢。約旦——中東醫療旅游最主要的目的地,擅長治療女性不孕不育的。 沙特阿拉伯——以美容、牙科為主的醫療旅游也興盛起來。
3)拉美:拉美醫療旅游近幾年也取得重大進展。阿根廷和巴西以整形美容為主,而古巴則專攻皮膚專科。
3 醫療旅游開發的利與弊
3.1 利
3.1.1 高檔奢華的服務
這一類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主要有瑞士、迪拜。珍貴的原料、個性化的治療服務、豪華的享受,決定了瑞士羊胚胎素之旅只能是極少數頂尖人士可以承擔的奢侈品,也決定了瑞士醫療旅游的高端路線。
3.1.2 特色的醫療資源
這一類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主要有古巴、約旦、韓國、匈牙利、毛里求斯等。毛里求斯以其特色的溫泉水療著稱,韓國以其出色的整形美容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前往。
3.1.3 優質的醫療系統
這一類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主要包括新加坡、南非、德國等。這類目的地往往擁有完備一流的醫療服務系統,而且價格相對醫療費用昂貴的歐美、日本等地較便宜,綜合條件的突出使其成為了重要的醫療旅游目的地。
3.1.4 相對低廉的價格
這一類國際醫療旅游目的地主要有伊朗、波蘭、泰國、印度等國。據印度醫務人員估計,在英國做一個心臟手術平均費用是3萬英磅,而孟買只要6000英磅。在泰國全球最有名的變性手術醫院之一的Yanhee醫院,隆胸手術需要2200美元,同樣的手術在美國花費至少是5~10倍。
3.2 弊
第一,醫療旅游對客源國的負面影響。醫療旅游將對部分客源國的醫療體系造成了沖擊,特別是隨著出游規模的擴大而導致的醫療機構客源流失。一般而言,客源流失對醫療供給不足的國家影響并不大,但是對美國等醫療供給相對充足的國家來說,在分攤醫療成本的壓力下,當地醫療產品的單位價格有進一步提高的可能性。
第二,醫療旅游對目的地國的負面影響。醫療旅游對目的地國的負面影響主要集中在醫療資源分配失衡導致當地居民利益受損方面,具體為在出口導向下,更多的投資流向了醫療旅游領域,而致使公共醫療投資不足;大批優質醫護人員從公共醫療機構流向了收入更高的私立醫療機構,國內弱勢群體利益受損;受利益驅動,外來游客得到了即時醫治,但大量本國居民卻需要排隊等候等。
第三,醫療旅游項目的合法性、科學性及其涉及的倫理問題。部分較為特殊的醫療旅游項目,如干細胞療法、髓骨修整術、活體器官移植、安樂死等,僅在部分國家被認定為合法或者被默許,但是其科學性及其倫理性卻備受爭議。同時,在醫療旅游目的地廣泛存在的藥品專利仿制問題也備受關注。
第四,醫療旅游者的權益保障。發展中國家關于醫療事故方面的法律薄弱,一旦游客利益受損將很難在當地維權一-,而醫療機構方面繳納的醫療事故保險也往往非常有限,很難充分保障游客權益。
4 對我國醫療旅游開發的啟示
隨著國際醫療旅游市場的逐步完善,我國醫療旅游也逐漸起步,但總體來看,并未形成規模,且我國還存在各種問題。那么在如今的國際形勢下,我國醫療旅游該如何揚長避短,順利融入國際醫療旅游市場,是現今比較重要的關注點。
4.1 規范市場秩序
旅游市場混亂一直是困擾中國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醫療旅游的發展也不例外,要開發醫療旅游,必須先出臺相關制度和措施以規范市場秩序,避免出現行業內由于爭奪利潤而產生的惡性競爭。
4.2 加強政策支持
韓國在全球建立的第一個“韓國醫療觀光服務中心”落戶中國青島,并攜手湖南建立醫療觀光中心,可見中國醫療旅游產業也正在備受關注。但韓國、印度等國家都有國家級的醫療旅游協會,而中國國內現在尚無醫療旅游協會等組織,所以中國醫療旅游的發展需要得到政府層面的支持和保障。
4.3 提升語言文化氛圍
醫療旅游的發展更多的是為了吸引境外游客,而為境外游客提供服務首先必須具備的是良好的語言條件。目前,國內醫療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英文水平還相對較低,國內仍然缺乏為入境醫療旅游者提供優質貼心服務的語言文化氛圍。
4.4 優化醫療服務質量
優秀的醫療服務質量是醫療旅游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醫療旅游發展迅速的新加坡,有11家醫院全部通過了JCI認證,其名列世界前茅的醫療保健水平、多項醫學領域突破性的成果是推動其醫療旅游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中國只有4家醫院通過了JCI認證,所以,中國要發展醫療旅游,須領先提升醫療水平,取得一些先進的科研成果。
4.5 完善醫療旅游產品
目前,中國國內醫療旅游產品體系不夠完善,沒有專門的團隊和部門在開發和研究醫療旅游產品,也沒有醫療觀光產品的持續開發。獨特的醫療旅游產品是吸引醫療旅游者的關鍵要素,因此中國醫療旅游發展需要完善醫療旅游產品體系和開發引人眼球的醫療旅游產品。[4]
參考文獻
[1]侯勝田,劉華云.醫療旅游強國成功因素分析及啟示[J].醫學與社會,26(6).
[2]張文菊楊曉霞.國際醫療旅游探析[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8(5).
[3]萍,甘巧林.國際醫療旅游的興起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
一、草原旅游文化發展中存在的利與弊
(一)草原旅游文化發展的有利因素
1.內蒙古大草原以其廣闊無際、自然秀美帶給人們獨特的視覺享受,“草原旅游是指以草原生態系統為對象,對旅游目的地進行開發規劃、項目選擇、產品設計、市場營銷、空間配量、游客引導等行為,它包括開發時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各旅游企業的經營活動以及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活動行為。”擁有大片優質草場,是我國溫帶草原的主體,依托于此而發展起發達的畜牧業,躋身為全國四大牧場之一。“從東至西由草甸草原逐漸過渡至荒漠,期間亦伴有森林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大漠戈壁,草原類型豐富多樣,為旅游者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草原景觀觀賞系統。”來到草原游玩的旅游者來說,都被它的廣闊無垠所吸引,內蒙古草原成為夏季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2.獨特的民族風情時草原旅游文化的另一大特色。蒙古族獨特的游牧方式、獨特的與傳統的祭祀活動源遠流長,華美的民族服飾,精致的裝修風格,精彩的歌舞演藝,以淳樸天然的“烏蘭伊德”(紅食,即牛羊肉為主)和“查干伊德”(白食,即奶食品為主)為特色的餐飲文化,這些都在一代代人的延續與改良中成為了現代草原旅游文化的精髓。正因為獨特而傳統的民族文化,悠久源遠的歷史,讓草原旅游文化不同于華夏民族其他的旅游文化,被刻上了天然的民族性。這是草原旅游文化得到青睞并且具有遠大發展前途的重要原因,蒙古民族的智慧結晶與堅忍不拔的精神毅力都融合于草原旅游文化中,向世人展現出其他旅游文化所沒有的魅力與不凡。
3.內蒙古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具有發展草原旅游的區位優勢。從古至今,內蒙古高原都是絕佳的交通樞紐,在古代,它是通往絲綢之路至波羅的海的重要區域,而今,它是亞歐大陸的中心,“地跨三北(華北、中北、西北)、內連八省(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外鄰兩國(俄羅斯、蒙古),是距離京津地區、長江三角洲以及珠江三角洲三大旅游市場最近的草原旅游區。”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政策的扶持,內蒙古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日趨完善,擁有多條重要的鐵路干線、高速公路、國道公路和省道公路,機場建設也隨之發展,而在今后幾年還將陸續開通動車、高鐵,這為內蒙古草原旅游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交通區位支持。
4.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可以吸收大量閑散的勞動力,解決就業壓力,最終形成規模效益。依托草原文化逐漸發展起來的草原旅游文化,提煉了數代蒙古民族智慧的精華。居住在蘇木嘎查這類最基層的地方的農民、牧民,其中有很多掌握著祖傳下來的蒙古手工藝技術,比如縫制蒙古袍、蒙古靴,制作蒙古畫等,由于主觀和客觀的原因,這些很難進入市場被廣為認知,而草原旅游文化的興起為傳統蒙古手工藝技術的發揚帶來了機遇,更多的優秀民族工藝可以通過旅游業的發展得到推廣。與此同時,草原旅游業為聚集在草原牧區的人們創造了就業機會,吸納了勞動力,緩解就業問題,讓草原旅游文化具有更實用而豐富的內涵。
二、草原旅游文化發展的弊
(一) 觀念落后,品牌化創新化的意識淡薄
由于游牧民族本身的生活習慣與傳統,導致對草原旅游的開發與利用的認識不足,逐水土而居的生活方式帶給蒙古民族的不僅僅是豪爽熱情的性格,還有一些負面的東西,比如思想閉塞,性情散漫。而傳統的放養式畜牧方式,使得草原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草場退化。許多中小型旅游企業并不注重長遠,不掌握大局,只看眼前,不計后果,使得草原旅游始終無法形成大規模、重品牌、高收益的行業。
(二) 重復建設問題廣泛存在
與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相比,的經濟還處于欠發達的階段,由于政府投入不到位、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全面、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整體還有待提高、草原旅游開發的門檻過低等問題,致使草原旅游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這不僅讓遠道而來的游人感覺到草原文化名不副實,也阻礙了整個經濟的發展,同時,重復建設所產生的浪費與污染,更讓草原旅游文化的充實出現尷尬局面。
(三) 旅游從業人員受教育程度偏低,整體素質不高
從事草原旅游業的人,大都來自牧區,利用現有的資源,開發草原牧區旅游。在這些從業人員中,真正學習過管理、旅游、民族學、生態學、經濟學的人寥寥無幾,他們思想守舊,創新意識薄弱,管理水平欠缺,無法很好地將草原文化――生態平衡――經濟效益這三者很好的結合到一起,他們經營的草原旅游業帶給游人的或許不是草原旅游文化應有的品質,而是落后與散漫的表現。草原旅游文化的未來,與從業人員的文化修養與素質水平密切相關,旅游業的前景也受制于這一因素。
(四) 草原旅游尚處于初級階段
首先,內蒙古草原旅游出現的時間較晚,發展較為緩慢,而其他省份的旅游區,有的甚至有幾百年的歷史,旅游業已成為當地的支柱行業,并能夠很好地解決與其他兩大產業的關系,同時協調文化與物質、原居住人口與外來旅游人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而內蒙古草原旅游業雖有悠久的歷史基本,但形成獨立產業的時間并不長,所以暴露出各類問題。其次,無規劃、無標準的開發,使得草原旅游或呈現飽和狀態,或出現稀缺狀態。以呼和浩特周邊為例,以呼和浩特為中心,周圍就設立了很多草原旅游景點,如輝騰錫勒、格根塔拉、希拉穆仁,它們之間相距也不過幾十公里,這些景點食宿環境雷同,反而降低了草原旅游文化的深層意義,也出現了資源浪費的問題。最后,內蒙古周圍其他省份的旅游業日趨完善,給原本滯后的草原旅游帶來了空前的競爭壓力。
三、草原旅游文化發展的策略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草原旅游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前文所提草原旅游文化發展所處的瓶頸,如果僅依靠從業者的努力,是很難成規模化的,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從宏觀的角度給予支持,通過制定法律法規來為草原旅游設定權利義務,可通過出臺政策扶持那些中小草原旅游業,加大財政支出為草原旅游文化的保存和延續提供物質支持,加大宣傳力度來弘揚草原旅游文化。這樣,才能夠讓草原旅游文化能夠在一個安全、法制的環境下茁壯成長。
(二)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
提高從業人員水平與素質是當前草原旅游文化得以發展的必然要求。培養環保意識,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把草原文化與草原旅游有機結合在一起,合理布局,放眼全局,勇于創新,站在一個管理者的高度去經營――哪怕是規模很小的草原旅游景點,根據市場競爭規律和統籌管理的運用來從事這份工作;而作為草原旅游文化的傳承者和推廣者,從業人員勢必有一顆熱愛民族文化的心,把握機會去了解和學習草原旅游文化所蘊含的精神與內涵,并通過旅游業的展開與發展,讓所有前來草原旅游的人們都能夠為草原文化深受感染。
(三)把旅游變成真正的體驗活動
這種體驗更多的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的。具體到草原旅游文化,承載著就是游客,而作為經營者或管理者,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讓草原旅游文化通過對人們視覺、聽覺、味覺、觸覺、感覺的統一影響,帶給人們一次永生難忘的回憶,以此來發揚草原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草原旅游文化,讓草原旅游文化走進大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