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鄉村振興的宣傳形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20年積極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心得體會理論文章課題論文
鄉風文明不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x特色文明鄉風是我省農村精神風貌的總體體現,是x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要通過加大鄉村文化保護力度、加強優秀文化宣傳、增加鄉村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等,積極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沒有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就難以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使命。x特色文明鄉風是我省農村精神風貌的總體體現,凝聚著x大地的鄉土之美、人文之美,是x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我省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的重要價值
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可以為農村“生態宜居”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文明鄉風與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互促共進的孿生體。農村的生態宜居既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也離不開良好的人文生態環境。鄉風文明蘊含著尊老愛幼、守望相助、勤勞樸實、誠實守信、鄰里和睦等優秀傳統,是鄉村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村“生態宜居”的重要保障,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強大動力。
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可以為農村“治理有效”創造有利條件。鄉風文明在農村治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且積極的引領作用,鄉村治理的全過程是鄉風文明建設的全景式呈現。如村民通過村規民約、家風家訓等,實現鄰里互助、尊老愛幼、孝敬父母,不僅彰顯了鄉風文明,還為農村“治理有效”提供有力支撐。
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可以為農民“生活富裕”提供更加豐富的內涵。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能夠賦予農產品更多的文化價值,從而有效提升農產品文化品牌效應,提高農業和農產品品質及附加值,實現文化稟賦和生態資源的深度有機融合,有效促進農民增收。x特色文明鄉風的培育還會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思想素質,轉變農民的生活方式,豐富農民的精神世界,達到“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的效果。
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的路徑選擇
加大鄉村文化保護力度。一是開展x鄉村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明確牽頭單位,并會同專家學者、民間藝人等對全省鄉村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分布情況和現狀進行登記造冊。二是立足全省,制定保護和傳承規劃,研究制定分類保護、分級管理方案和相關政策,同時對各職能部門的權責進行相應劃定,構建高效的聯動機制。三是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文化保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宣傳教育、資金支持、榮譽獎勵、建立鄉村博物館等形式,讓村民認識到文化保護與傳承是一項“惠及當代,造福子孫”的工作,增強人們對鄉村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保護意識。
加強x優秀文化宣傳。一是在農村地區大力弘揚主旋律,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深入挖掘x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引導農民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二是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載體。利用各種新媒體工具,把鄉風文明宣傳融入農民生活。積極組織開展體現x特色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鮮明的輿論導向。三是發揮先進典型示范激勵作用。引導農民群眾對標先進,反思錯誤或落后的思想觀念,形成學先進、趕先進、做先進的濃厚氛圍。
用優良黨風政風引領鄉風文明。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培育文明鄉風,優良的黨風政風是關鍵所在。要以基層微權力腐敗治理為抓手,通過制定微權力清單、規范村務運行流程、健全村務公開制度、培育多元監督體系等舉措,實現正黨風贏民心樹新風的效果。充分發揮黨員的率先垂范作用,鼓勵和監督黨員干部帶頭踐行村規民約,以良好作風帶動鄉風文明建設。
石堆鎮位于安丘市東部,面積67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1.06萬戶,人口3.9萬,耕地面積6.4萬畝。今年以來,石堆鎮以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著力點,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以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為主線,加快推進“四個城市”建設,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基本情況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資料。全面摸清每個村底數,包括人口、房屋、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村規民約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糾紛、村霸村痞等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研判,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四個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突出重點,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創建活動。
一是產業興旺方面。開展“帶富增收富民”活動。1.培育一項致富產業。各村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確定一項或多村確定一項能夠有帶動性的增收產業項目,增加群眾收入。2.培訓一套致富技能。通過外出參觀學習、舉辦種養業、務工知識等培訓班,確保有勞動能力的群眾培訓達到90%以上,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新型農民。各村幫助留守人員聯系工藝品加工、農產品粗加工等項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3.探索一條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扶持,金融信貸單位,對有意向發展項目缺少資金的家庭,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回鄉創業大學生創辦項目,幫助落實貸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務。
二是生態宜居方面。開展“鄉村環境整治”活動。1.全面開展農村環境和衛生整治,通過落實門前三包,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手段,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愛護環境的意識,確保村莊環境衛生長期清潔。堅持“應綠盡綠,能綠則綠”,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綠化、亮化,房前用竹籬、圍欄圍起,房前屋后規范栽種瓜果、綠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鄉土濃郁”的景觀。2.加快美麗村莊建設,全鎮打造西蓮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馬家亭子、梯門、婁戈8個示范村。3.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鎮駐地村、社區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加快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引導農村居民向鎮區、社區集中居住。
三是鄉風文明方面。開展“倡樹新風正氣”活動。1.開展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每月確定一個評選主題,在“陽光議事日”活動中開展“移風易俗標兵”“石堆好青年”“種養殖能手”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利用電視、報紙、微信等形式,對先進典行大張旗鼓的宣傳,激發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目前已評選巾幗標兵117名、移風易俗標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2.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增強群眾簡辦婚喪嫁娶事宜、遠離不良習俗的自覺性。3.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開展廣場舞大賽、消夏晚會、農民趣味運動會、書畫展等系列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4.每村打造1條文化長廊,重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等多方面知識,讓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導觀念,讓大家感受到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風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1.開展“街頭巷尾平安”活動。每村配備1名警務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邏隊伍,警務助理牽頭開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網”監視系統,連接派出所治安監控平臺。每村組建一個警民微信交流群,提供警務服務、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隨時隨地與群眾進行互動、交流。2.開展“全民參與調解”活動。每社區聘請1名法律顧問,在陽光議事日組織法律咨詢和宣傳,讓法律咨詢服務形成常態化。各村成立調解委員會,由支部書記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干部、優秀村民和評選出的先進典型組成,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處“聽證室”,對家長里短、鄰里爭吵等簡單矛盾糾紛實行村級聽證。
五是開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動,強化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保障。制定了《農村干部規范化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村干部工作職責,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每月召開一次“陽光議事”會議,組織學習農業技術、法律常識、健康保健等知識,充實陽光議事內容,增加陽光議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兩委”班子成員,每人確定一個凈增收不低于3萬元的致富項目。發展村莊集體經濟,在盤活資源、招商引資、土地流轉上下功夫,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確保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低于5萬元。
(三)打造示范點,進行典型帶動。重點打造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亭子高效農業示范園、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四個示范點。其中,步云嶺休閑生態園,規劃面積3500畝,已建成1500多畝,是集觀光旅游、戶外運動、休閑采摘、餐飲娛樂、農事體驗、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休閑旅游綜合體。目前,已發展阡陌人間、步云山莊、云嶺人家、環秀山莊等11家休閑農莊和1處步云賽鴿文化交流中心。通過園區的示范帶動,發展大櫻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種植大棚80個,發展西瓜、大桃、黃金梨等1500畝。蓮池高效農業示范園,規劃面積2200畝,已建成1100畝,已發展百匯紫蘇莊園、東順蒜黃種植基地、華仔蔬菜種植基地、田碩洋蔥種植基地、孟戈有機蔬菜合作社種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農業示范園,占地150畝,已建成高效種植大棚45個。沃奇文冠果主題公園,占地面積358畝,以生產生活生態、健康文化旅游為主題,建設木本糧油博物館、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綜合體、文冠果健康體驗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種植、選育、高產示范、集散、加工、營銷一體化的全國木本糧油谷。目前,已經栽植文冠果210畝。全部建成后,帶動就業人數300余人,年可實現利潤2900萬元,利稅700余萬元。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教育引導不夠。農民群眾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識程度不夠深,尤其在發展產業方面,目前大部分產業項目主要以工商資本下鄉的方式建設,通過引導群眾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農家樂、鄉村旅游難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資金扶持。在基礎設施提升方面,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鎮級財政不足,單憑縣、鎮、村三級財力,很難對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三)人才匱乏。目前,廣大農村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學生及高層次人才不愿到農村創業。回來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擔任村干部。
三、意見建議
(一)建議加大對群眾鄉村振興戰略的教育培訓力度,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建議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醫療、教育、文體等設施,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各位領導大家好,我是街道村黨支部書記,根據市委關于推動鄉村振興的指示精神和統一要求,結合我村實際,現就將我村鄉村振興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奎山街道大嶺三村現有戶,人,黨員 名,全村共有 個村民小組,村兩委成員共計4人。近年來,大嶺三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決落實鄉黨委、政府工作要求,村黨支部帶領全村黨員群眾團結一致,大力推進村居舊村改造,創新思路、發展村集體經濟。
二、努力建設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示范村。
村于年適時啟動了一期舊村改造,并于2年和華納房地產達成一致并簽訂合同。同年5月順利開工,我村將支部建在工地,讓黨員活動在工地、作用發揮在工地,組織黨小組長積極參與。監督、督促地產方保質保量的按照合同在工期內按時完成安置樓建設。在整個建設過程中,以“紅色傳播”、“目標管理”、“工程廉潔”為工作內容,助推安置樓順利竣工。目前,一期拆遷戶已于年分配完成并入住。年啟動的二期舊村改造拆遷戶已基本完成安置。
黨支部深知舊村改造的功能不僅在于為老百姓建設一座外殼漂亮的居所,更應該為他們提供一處舒心港灣。在村生活小區建設過程中,同步設置了中心廣場、購物中心、文體活動中心、老年人幸福院及休閑公園等配套齊全。同時,村黨支部聘請了專業的物業公司提供日常物業服務,及時解決居民居住中的實際問題,把為居民服務的意識落到實處,營造了優美舒心的生活居住環境。
三、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在如何轉變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上下功夫,克服安于現狀,疏于進取的思想,努力培植村集體增收的可靠產業。目前我村有沿街出租、便民市場、建材市場等村集體經濟項目。
沿街出租主要是以多層安置樓沿街和高層安置樓沿街,多層安置樓沿街面積為6988平方米,高層安置樓沿街面積為3700平方米,沿街商鋪租賃每年為村集體收入206萬元。
便民市場是我們村集體建設用地開發利用的一個試點,是以市場化管理,增加集體收入的一個項目。該項目也是辦事處和村委會認真貫徹農村振興發展戰略,投資項目轉型的體現。
建材市場是通過整合集體用地進行開發建設,多方籌集資金,采取盤活村集體現有經營性、資源性資產和閑置資源進行投資開發,能更好的為村民提供創業、就業機會,同時給村集體帶來了更好的良性收益,為村里建設增加更多的靈活性。
現村集體為了壯大村集體收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準備在重慶路東側,沙墩河兩側建設以商業、酒店、賓館、辦公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奎安老年康養中心、奎安老年照料中心。按照休閑產業+養老養生產業+健康產業的養老養生方式及理念,打造具有養老養生功能的康養中心,營造出一個具有高品質養老養生、醫療健康、娛樂休閑、生態養老文化社區。
四、富民增收動能工程。
進一步加強村干部責任制考核和民主評議活動,增強村干部服務群眾的意識,提倡禮貌用語,熱情接待,努力提高為民服務的本領。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惠農政策,通過公示、網絡等方式大力宣傳惠農政策的合理性及優越性。引導村民合理選擇。為五保戶、特困戶爭取最低生活保障、為殘疾村民爭取殘疾人就業基金,把黨的惠民、利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百姓家中,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五、文化賦能聚力工程。
我們以村文化宣傳、文體活動為載體,把思想教育融入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能吸引村民廣泛參與,并使村民在自覺參與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為了能把法律送進千家萬戶,我村將通過多種形式在居民中開展了各類普法宣傳活動,營造了一個學法、懂法、用法、守法、護法的良好氛圍。2021年我村將建立一個百姓大舞臺,將思想政治工作和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使村黨員群眾在廣泛參與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增強了村歸屬感和凝聚力。
一、目的意義
以關于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重要指示為遵循,圍繞“綠色產業、綠色生活、綠色村莊”的綠色體系建設,創新示范村發展模式,通過打造“五個一”綠色有機產業示范村,即:一村一社、一村一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網,促進全鎮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
二、目標任務
全力打造“五個一”綠色有機產業示范村,利用三年時間,使全鎮6個行政村均達到“五個一”示范村建設標準。具體是2021年完成2個村;2022年完成2個村;2023年,完成2個村。
三、工作思路
以綠色崛起、轉型跨越發展為主線,以農業增效、農村增綠、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推進“一谷一城”建設為抓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加速三產融合,統籌推進綠色種植、綠色養殖、綠色加工、綠色旅游協調發展,把鎮建設成為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示范鄉鎮。
四、工作內容
(一)村、村:
(二)村、雞冠砬子村:
(三)村:
(四)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綠色示范村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示范村建設組織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農業農村辦公室,具體負責指導、調度、監督、考核等工作。
(二)抓基層打基礎。加強民主管理,保障群眾對建設綠色有機產業示范村建設的參與權、知情權、監督權和決策權,尤其是示范村建設要在村“兩委”領導下,做好發動引導、組織實施和管理服務等工作。
(三)廣泛宣傳發動。要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橫幅標語等多種形式,加大對示范村建設宣傳力度,推廣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提升建成的示范村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關鍵詞:鄉村旅游;動力機制;生態旅游;農村經濟
1 引 言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生活的人們對田園風光的向往,尋求對大自然的真實感受,開拓了鄉村旅游市場。鄉村生活牽引著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進鄉村,去體驗與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鄉村旅游的這個過程,拉近城市與鄉村的距離,緩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壓力,使人們回歸自然,享受鄉村綠色。同時,可持續的鄉村旅游開發將會促進城鄉資源的合理化利用與城鄉產業結構的戰略調整;鄉村旅游也可緩解就業壓力,促進鄉村社區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共建鄉村人居和諧環境。
2鄉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過大量對先行研究的文獻考察,國內外學者和學術機構從不同的視角,對鄉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較有代表性的是歐洲聯盟(EU)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將鄉村旅游定義為發生在鄉村的旅游活動,其中“鄉村性”是鄉村旅游整體營銷的核心和獨特賣點。
筆者綜合眾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將鄉村旅游作如下定義:在鄉村地域內,利用自然環境、田園景觀、農林水牧業生產作業、農耕或游牧文化、民俗傳統、歷史古跡、農家民居等資源條件,通過科學規劃和開發,為到訪者提供觀光考察、休閑娛樂、健身療養、交流結友等體驗的一種有別于傳統大眾旅游的新式旅游開發活動。鄉村旅游包括農業觀光旅游、鄉土文化旅游、鄉村度假旅游以及鄉村生態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項區別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鄉土性和綜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 鄉村旅游開發動力系統分析
鄉村旅游開發不是單純的旅游資源及接待設施的開發,而是所在地域社會經濟和文化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鄉村旅游開發既不能游離于國家經濟實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觀環境之外,同時在微觀上又要受到開發者的思維和意識的影響。
3.1 鄉村旅游開發的一般動力因素
1)經濟發展。鄉村經濟基礎的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經濟增長點。旅游業具有高度的產業聚合效應,發展鄉村旅游是實現鄉村經濟振興,尋求自我發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動。為了促進落后地區的發展,法國、日本等西方國家政府相繼制訂了“休假法”、“度假區法”等法律法規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對鄉村旅游開發的資金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我國政府不斷推出的振興農村經濟的“三農”政策和興起的“建設新農村”活動等都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的發展。
3)鄉村活性化與平衡年齡結構。通過完善社會福利設施、創造舒適環境與大量就業機會等旅游開發項目,既滿足老年人修養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輕居民留守,改善當地人口年齡結構,永保鄉村發展的“動力源泉”.
? 4)旅游需求多樣化。旅游業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業需要尋求進一步拓展市場,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5)環境保護。鄉村地區特有的壟斷性資源面臨環境保護的壓力,而鄉村旅游規劃開發從某種程度上促進當地環境的保護與利用,如圖1所示。
3.2 鄉村旅游開發動力系統模式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發現,鄉村旅游開發涉及到眾多宏觀、微觀因素,其發展的動力系統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等多方主體共同驅使。眾多學者對如何協調各關系主體而進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學者鄒統釬從戰略的角度提出鄉村旅游地的社區主導開發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個方面的內涵:產業鏈本地化、經營者共生化和決策****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關者有當地居民、外來投資企業以及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如圖2所示。該模式作為一個理論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在我國現階段,農村的社區居民在涉及到國土資源整備和地區經濟結構布局的旅游開發事業時候,涉及社區居民的主導權以及軟實力(管理能力)和硬實力(經濟實力)等問題需要協調解決。一般而言,當旅游產業鏈利益分配機制合理,景點和旅行社合作關系密切,景點和旅游產品信息宣介成本較低,投入的回收期較短。如何協調好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各方的權益,在現有的機制上建立一個操作性強的動力因素協調系統成為該類課題進一步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4大連鄉村旅游開發現狀、存在問題以及動力機制構建
4.1大連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與存在問題
鄉村旅游的開發模式大致可概括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為憑借進行開發,以新農村新風貌為憑借進行開發)、民俗風情旅游模式、田園生態旅游模式和綜合旅游模式四種模式。
經過實地考察發現,大連市鄉村旅游開發的主要模式是田園生態旅游。這種開發模式即以農村田園生態環境和各種農事活動為憑借和吸引物,“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摘農家果、做農家事”為特色,把生態與風情結合起來,旅游與休閑結合起來,大力開發諸如竹鄉游、花
鄉游、漁鄉游、水鄉游、樵鄉游、果鄉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旅游產品,滿足游客回歸自然、尋找夢想的心理需求。該開發模式在大連鄉村又主要表現為娛樂體驗型農園和農業公園兩種形式。筆者根據相關資料整理,利用軟件繪制了大連市鄉村旅游地分布圖,如圖3所示,大連大部分縣市區都有各據特色的生態農業旅游區,、 總體來看,大連市的娛樂體驗型田園生態旅游仍處于自發階段,沒有明確的旅游主題,也沒有系統的產品設計和市場開拓計劃,開發主體和經營主體多為個人或自發結成的小團體。休閑農業公園型田園生態旅游,雖然有一定的主題和活動安排,也有較具規模的事業主體,但也仍然處于一種缺乏總體規劃自發形成、自主小規模運營的狀態。
通過進一步考察筆者發現,現階段大連的鄉村旅游存在以下問題:鄉村旅游深度開發的“機車”動力不足;鄉村旅游開發理念空泛方法陳舊;沒有健全鄉村旅游供需銷售網絡;完全承包制的經營模式嚴重地影響了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分布散、規模小、檔次低、旅游服務質量亟待規范;旅游產品單一、缺少創新、季節性強;鄉村資源利用不完全與鄉村環境的破壞等。
4.2大連市鄉村旅游深度開發的動力機制構建
針對基于上述的理論考察和大連市鄉村旅游的實地調查而形成的大連鄉村旅游深度開發所面臨的問題分析,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健全大連市鄉村旅游開發的動力機制。 第一,健全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對鄉村旅游資源開發的推動機制。鄉村旅游具有投資小、風險小、經營靈活、不誤農時,明顯的本土性,非常適合農民經營,可以看作是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最佳途徑之一。農村的資源優勢就是以蔥郁的綠色和優美的環境為依托的產業資源,而這些資源正是最為重要的旅游業資源。通過發展鄉村旅游而新興的旅游產業以其高度的產業關聯度和聚合作用,會不斷加強對鄉村其他經濟成分的帶動,實現農村經濟的振興。這種對以發展鄉村旅游而振興農村經濟的期待是發展鄉村旅游的經濟推動因素。
第二,鄉土情粘合的開發管理團隊為鄉村旅游深度開發提供了牽引機制。鄉村旅游開發是一個對地區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多方面產生重大影響的行為,協調各關系主體,實現旅游發展的可持續性,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推進機構。這個機制包括:促進鄉村旅游事業蓬勃發展的旅游經營者、有能力協調代內各關系體權利的旅****a>行政管理機構和有代際公平利用意識的鄉村居民。以法國和日本的開發經驗而淪,成功的鄉村旅游開發都是有一些認識到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并成為發起者、贊助者、投資者,熱心地推進旅游發展的人,而且這些人結成組織,通過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當地旅游的發展。
第三,健全鄉村旅游開發的吸引力機制。旅游資源是旅游業資源中最為重要的資源,而旅游資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鄉村的環境資源和產業資源的旅游價值越來越大,成為農村發展鄉村旅游最大的優勢。在開發鄉村旅游時,應將新導入的旅游產業與既存產業(農林漁牧業)之間建立起互為依存的關系,協同發展。對旅游資源或旅游產品的開發應突出鄉土性,不斷提升現有資源開發,其形成步驟和運行機制包括:①居民開發構想;②專門機構的設計案;③社會組織的建議案和政府機構的宏觀控制;④旅游資源開發方案;⑤旅游資源開發施工。如圖4所示。
第四,網絡營銷的開展為鄉村旅游深度開發引入了新的銷售機制。旅游宣傳是旅游業賴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準市場,利用多途徑、多媒體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傳。電子時代的旅游業能夠實現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動。過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不平等交易現象,現在得到了較大地改善。相對于其它大眾媒體,網上宣傳有著節省成本,傳播范圍廣,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時時查閱和方便調取等優點,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門人員來維護,這使得很多鄉村旅游經營者望而卻步。如果當地能聯合起來形成一個聯合體,委托某一網頁開發業者就有望解決這一實際問題。 第五,生態環境的改善為鄉村旅游的開發利用提供了保障機制。以往生產活動的過度開發容易造成資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態質量下降,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和諧統一的生態旅游經濟關系是消除生態危機的途徑,是生態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通過發展旅游,使農村的旅游產業資源和自然環境得以保全和改善,從而替代了高能耗企業的引入。此外,為了維系或提高鄉村旅游業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必須將旅游業的一部分收入,返還于環境的保護。
1.提升意見建議提案辦理的實效。
(1)對政協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及提案,部分承辦單位存在敷衍了事的問題。希望創新提案辦理方式,促進提案辦理和意見建議進一步落實,更好發揮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的作用。
(2)發展有專業特長的委員的作用,梳理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和提案,組成工作組,重點突破,群策群力,提高意見建議的質量。
2.加強對委員的學習培訓。
(3)邀請專家、教授等對委員進行授課,也可以通過政協委員中挑選宣講員,在委員中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委員隊伍的政治理論素養。
(4)印發適用于政協委員需要的相關知識材料,夯實委員理論學習基礎。
(5)要加強政協委員履職的宣傳報道工作,展示新時代委員新形象。
3.加強政協委員黨的建設。
(6)以開展政協黨員委員生活會等形式,豐富委員活動,將委員培訓、黨課活動等延伸到委員中,推動理論學習取得實效。
4.提高政協調研的針對性。
關鍵詞:返鄉農民工;創業;現壯;對策
當前,我國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人數和規模都呈現出持續擴大的趨勢。據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19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9077萬人,增長0.8%,其中本地農民工11652萬人,增長0.7%;外出農民工17425萬人,增長0.9%。據2020年統計數據顯示,返鄉留鄉農民工明顯增多,并且各地都在積極鼓勵返鄉留鄉農民工創業創新。預計2020年返鄉入鄉創業創新人員達1010萬,首次超1000萬,帶動農村新增就業崗位超1000萬。在這一情況下,提高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國務院及各級政府先后下發眾多文件以助推農民工更好地返回鄉村、振興鄉村。盡管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作為當下鄉村經濟振興的重要引擎,只有解決好這些障礙因素,才能更好地推動人才“回巢”,有效激活農村生產要素,實現農民增收與鄉村振興的愿景。基于該背景,本次調研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為主,主要了解四川省農民工的返鄉創業現狀,調研正在從事創業農民工124人,還在觀望農民工79人,深入探討影響返鄉創業農民工活動現狀的因素及他們遇到的問題,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對策建議。
1四川地區返鄉創業農民工現狀
1.1創業人員個人特征
在124份回收問卷樣本中,男女比例為53.32%和46.68%。女性創業者人數比例略低于男性,但差距不大。返鄉創業者的年齡情況:30歲以下人數占比21.78%;30歲至45歲人數占比46.68%;46歲至60人數占比29.03%;60歲以上人數占比2.4%。被調查者的婚姻狀況:未婚人員占比14.51%;已婚(含喪偶、離異)人員占比85.49%。創業者學歷情況:小學或低于小學學歷占比8.06%;初中學歷占比29.83%;高中學歷占比40.32%;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20.97%,具有初中或高中學歷的創業者占比最高。
1.2創業活動的特點
1.2.1投資規模及來源
根據問卷調查,有17.74%的創業者啟動資金在一萬元以下;啟動資金在1至8萬元區間內的人數占總創業人員的41.13%;8至20萬元區間人數占比25.81%,擁有高于20萬元啟動資金的創業者比例為15.32%。大多數創業人員的資金來源具有相似且單一的渠道,資金渠道是自有資金的創業者比例為58.87%;向親友借貸的比例為21.77%;向銀行貸款的比例為13.7%;資金來源于政府扶持比例僅為2.42%。大多數創業者只能進行小規模創業并且無法拓寬資金獲得渠道。
1.2.2經營行業及形式
半數以上的創業者選擇了與服務和商品有關的行業,比例為65.32%。也存在一定比例的創業者選擇農業生產加工。創業形式以個體性創業為主,占比58.06%;僅有3人通過政府扶持資金開展扶持型創業,占比2.42%。合伙型創業和組織型創業的農民工也有一部分。總體特點為:進入門檻低,技術要求低,創業規模小,投資風險小。
1.2.3經營規模及產值
返鄉農民工創業多為小規模企業,企業員工數量為1至5人的企業占大多數,占比為64.52%;雇員大于20人的比例為12.9%。由于企業投入少、規模小,大部分企業的年產值數額較低。年產值數額在20萬元以下的企業占比74.19%;年產值高于50萬元的企業僅占比10.48%。
1.3政策感知及需求
1.3.1政策了解
大部分返鄉創業農民工對政府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存在著一部分創業者完全不了解政府政策。非常了解創業政策的創業者占比僅為10.48%;59.68%的創業者了解了一些相應政策;而有29.84%完全不了解當前的所有政策。
1.3.2政策傾向需要
創業者的政策傾向需要主要包括7個方面的內容:創業技能培訓、初期稅費減免、信貸扶持、用地優惠、信息咨詢服務、審批手續簡化以及創業項目支持等。其中對初期稅費減免的需求較高,占比44.35%,少數創業者有信息咨詢服務需要,占比24.19%。相應的稅費減免政策沒有解決創業者實際需求。
2四川地區返鄉農民工創業存在的問題
2.1農民工存在自身稟賦,且培訓力度欠缺
較低的文化水平以及缺乏專業的素質培訓,使得創業者的視野較為窄小,思想保守。創業者也普遍存在職業技能缺乏的問題,外出務工的經歷為他們帶來的更多是技術層面的提升,而很難學習到管理知識。其次是創業意識落后,大多數創業農民會選擇傳統行業,導致農村創業瓶頸難以突破。并且農民工的社會關系簡單,難以及時獲得有效的市場信息并且難以吸引留住優秀人才。在調查中發現只有少數人的培訓需求得到滿足,培訓內容和創業者實際需求不完全契合。現在的政府培訓主要針對技術層面,缺乏針對管理技能和市場指導的培訓。
2.2創業形式單一、規模較小,缺乏核心競爭力
大多數農民工初期創業都會選擇個體形式,且享有政府扶持的企業不到百分之三,雖然近年各級政府均出臺各種措施利于農民初期創業,并于2020年首次整體推出投資總額達218.5億元的130個項目,鼓勵農民工及企業家返鄉入鄉創業,但從數據來看,農民工切實享受到的政府扶持還較少。其從事行業集中于第三產業,尤以餐飲、零售等行業為主,其中一種原因是第三產業投入小,且經營的難度系數較低,這就導致了創業特點極為相似,彼此之間差異小,從而形成過度競爭。并且參與創業的農民工普遍文化素質不高,又未接受過系統的創業經營培訓,很難有能力將創辦企業形成規模化,僅僅停留在小規模的“養家糊口”階段。
2.3硬件設施不匹配,文化氛圍落后
通過調查,只有三分之一的農民工表示家鄉有創業孵化基地,且有26%的農民工在選擇創業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一問中選擇了創業場地困難,這嚴重制約了他們的積極性。目前不管進行什么形式的創業,用地的問題都是根本問題,而審批一塊地手續繁瑣,對農民工是巨大的體力和時間消耗。調研過程中發現,政府規定的免費試用土地質量差、位置偏遠,非常不利于開展創業活動。此外,鄉村公路落后、用水用電用氣等問題依然存在,與外界交流的信息平臺匱乏,農民創業的產品難以推廣,并且運輸問題也是農家好產品走出鄉村的一大阻礙。最后,農村是相對閉塞的環境,創業氣氛不濃厚,且重視“人情”和口頭約定,法律意識淡薄。
2.4政策落實不足,“融資難”問題突出
四川地區先后下發多個文件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農民工工作的開展。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僅有59.68%的創業者了解一些政府政策,這是因為部分創業者對政策關注較少,在創業過程中僅關注企業利潤經營額等;且政府的宣傳成本和受益不對等,沒有達到宣傳目的。且融資問題還是目前困擾初創企業的最大難題,主要表現在58.87%的人員啟動資金來自自有資金,但這部分資金非常有限,通常在十萬以下;在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除了銀行借貸外,很難找到其他融資渠道,但銀行借貸在企業規模、信用等方面條件很高,這就成為企業擴大發展的瓶頸。有44%的農民工還希望有初期稅費減免的措施,這將極大的提升其創業積極性。
3促進四川地區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對策建議
3.1個體層面:加強自身建設,主動夯實返鄉創業基礎
作為創業主體,返鄉農民工群體是決定創業結果的根本性因素。返鄉創業農民工應該積極作為,以改變自身稟賦導致的視野狹隘、思想保守、能力不足等情況;同時,緊密聯系鄉鎮基層組織與干部,及時告知自己的創業意愿,了解政府相關扶持政策,主動尋求幫助,暢通創業渠道,爭取政府資金支持,準備好創業的“第一桶金”;提高管理能力。創業的起步主要靠信息,而成功則主要靠管理。因此,返鄉創業農民工要加強學習管理知識與管理經驗,提高管理企業的綜合能力,積極參加政府組織的創業能力培訓,重點學習相關行業技能、多接觸國內外先進的創業理念,了解創業風險及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借鑒參考返鄉農民工創業者成功的案例;有意愿、有余力的農民工還可進一步參加相應的學歷繼續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為成功創業夯實基礎。
3.2社會層面:加大社會關注,營造有利創業的氛圍環境
目前,社會上對農民工這一群體還存在著許多偏見與歧視,遑論農民工返鄉創業,大多數都得不到家人朋友乃至全社會的認同理解。這就需要政府在輿論上影響全社會,通過表彰、宣傳返鄉創業成功的農民工典型,提高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榮譽感和自信心。社會各界人士要充分尊重、關注返鄉創業農民工群體,認識到他們在社會經濟建設中的巨大貢獻,認可他們的創業活動對統籌城鄉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作用,從而營造優良的創業氛圍,使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意愿增強,帶動更多的能人志士返鄉創業,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3.3政府層面:優化服務體系,加強信息引導和技術支持
首先,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可將返鄉農民工創業工作作為施政目標,將施政效果作為考核目標,建立并完善考核章程,針對不同農民工創業的不同特點,細化目標并開展“因材施政”,保證扶持服務的落地實行,如發現落實不善的情況需著重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其次,不斷完善政府職能,提供配套的一體化創業保障服務。政府需要建立集創業信息指導、手續辦理、融資、銷售推廣、法律援助等多種服務為一體的互聯網創業指導平臺,幫助返鄉創業農民工更便捷、更直接地獲得創業信息、把握創業方向,簡化其創業登記程序和審批程序,充分保障創業資金的供給和產品銷售渠道的穩定,幫助其減少試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最后,著重開展政策指導援助和技術培訓援助。政府部門和相關的創業工會、聯盟等組織要對不了解或了解不透徹的返鄉創業農民工進行“一對一”的優惠政策指導,詳細記錄返鄉創業農民工的詳細需求,對有困難的農民工進行長期性的跟蹤幫助。
參考文獻
[1]孟鐸.農民工返鄉創業機制創新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21(11):46-47.
[2]2019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Z].
一、學習主題
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五中全會精神。以切實把五中全會戰略部署轉化為干事創業的自覺行動作為學習重點,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學習五中全會精神,做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強化干事創業責任擔當,敢拼敢闖,高質量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的銜接,全面做好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
二、學習形式
(一)12月10日-11日自學。
(二)實地調研:12月1日上午9:00-12:00,到參觀學習鄉村振興發展。
(三)集中學習:12月15日下午14:30-17:00,在機關大會議室召開集中學習會。
三、參加人員
(一)實地調研: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各村(社區)書記兼主任、副書記。
(二)集中學習: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機關全體人員、各村(社區)常職干部。
四、學習成果
一要加強學習研究吃透全會精神。全鎮上下要堅持讀精讀細讀、深學深悟全會精神,弄清吃透實質內涵,并一以貫之落實至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堅定當好全會精神的擁護者、踐行者。
一、強化措施,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根據我縣旅游發展實際情況,科學謀劃了2013年旅游工作發展思路和目標,把湖江夏滸旅游景區、寶蓮山景區、古村民俗文化景區、三溪寨九坳景區、景區、祥云湖旅游景區等6個重點旅游建設項目和12個農家樂項目列入了全縣2013年度100個重點工程,并對上述項目進行量化,明確責任。同時,按照市旅游局、市財政局《關于開展100家星級農家旅館創評活動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各鄉鎮的特色優勢,已擬好《關于開展星級農家旅館創評工作實施意見》。目前,六個重點項目正有序推進。寶蓮山景區正在實施觀音谷、臥佛山等景區游步道防護欄建設工程。
二、強化落實,主動做好區發展振興工作。
1、及早對接。3月底赴北京國家旅游局對接蘇區振興工作,向國家旅游局領導全面匯報了我縣旅游產業發展情況,并懇請國家旅游局給予項目和資金扶持。
2、及時匯報。按照區振興工作月報制的要求,認真及時地向市局報送了《紅色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工作進展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工作情況。向縣振興辦報送《區振興發展(旅游項目)有關工作進展情況月報表》和《區振興發展縣旅游產業項目進展情況工作小結》。
三、強化形式,著力加強旅游宣傳推介。
1、加大電視媒體宣傳力度,擴大我縣旅游的影響力。邀請六套《蜘蛛游記》欄目組在、拍攝了《桃花的記憶》(上下集)、《多彩縣·醉美櫻花》三集電視宣傳片,節目已分別于3月27日、3月28日、4月1日晚8:40在電視臺播出,通過省級媒體宣傳,進一步提升縣旅游景區在全省的影響力。
2、創新宣傳手段,提高我縣旅游知名度。為進一步全方位展示我縣旅游景區,我局正在積極籌備拍攝一部8—12分鐘的數字標清旅游宣傳片,通過一年四季不同時間段的拍攝,全面展示我縣旅游的特色亮點。
3、積極開展旅游活動,打響我縣旅游品牌。一是組織參加了省旅游局在北京舉辦的“美麗中國·秀美”宣傳周活動,在活動現場發放了《縣旅游指南》、《縣招商項目手冊》等宣傳資料,并通過圖片展向游客展示我縣的秀美山水和客家風情,引起了許多游客的興趣。二是協助舉辦“櫻花浪漫時”旅游活動,在南客家名人(櫻花錦繡)公園開展了旅游宣傳咨詢活動,發放了《縣旅游線路推薦》、《縣旅游指南》等宣傳資料,熱情為前來咨詢的游客解疑答惑,受到了游客的極大歡迎。
四、強化力度,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1、邀請客商考察。共邀請陪同20批次客商到我縣考察旅游等產業項目,如接待了上海錦江之星飯店管理有限公司崔剛總監在城南考察建設星級酒店項目,實業有限公司和星盛投資有限公司實地考察湖江夏滸項目,信源集團齊優俊董事長考察建設城市綜合體項目;多次陪同接待客家旅游集團到景區實地考察,該公司邀請了北京達沃斯巔峰旅游專業規劃公司到現場考察調研。
2、積極參加推介會活動。組織參加了縣投資環境推介會和縣投資環境推介會,在會上及時推介并發放了《縣旅游項目招商推介資料冊》、《客家文化生態旅游精品項目招商推介資料冊》和《縣旅游指南》等宣傳資料,重點介紹了等旅游項目,全力推介我縣旅游產業項目,吸引客商投資。
3、跟蹤項目落實。客家旅游集團投資景區項目已達成初步合作框架協議;煒地建設公司在湖江投資建設桃花湖畔文化休閑旅游度假村項目已簽訂項目開發意向合同書。
五、強化制度,認真抓好旅游市場管理。
1、做好旅游市場安全工作。為確保元旦、春節、“兩會”期間旅游市場有序,制定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2013年春節期間旅游安全及旅游市場秩序工作的通知》、《縣旅游行業2013年春運工作方案》、《關于切實做好2013年“兩會”期間旅游安全及維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對全縣的旅行社、星級賓館、A級景區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排查安全隱患。
2、認真開展“品質旅游,伴您遠行”活動。制定了“品質旅游,伴您遠行”活動方案,在人流量較大的街頭、縣內景區(點)開展了“品質旅游,伴您遠行”宣傳咨詢活動,通過展板宣傳、發放旅游宣傳資料、現場答疑等形式重點向廣大市民宣傳如何選擇旅行社、如何簽訂旅游合同以及如何進行旅游投訴維權等,受到市民的好評與肯定。同時,還向縣內涉旅企業發放了《“品質旅游伴您遠行”優質服務倡議書》大力倡導向游客提供優質旅游服務。
3、開展旅行社調研活動。為進一步加強對縣內旅行社的監督管理,規范旅游行業秩序,有力促進全縣旅游業健康發展。我局對縣內旅行社基本情況、經營情況和存在問題進行調研,全面掌握了縣內旅行社的發展情況。
六、下一步打算
1、繼續做好區振興發展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省旅游局的資金、項目支持。同時,針對上級主管部門資金有限的問題,我局將加強與國家、省發改、交通、林業、農業等部門的溝通,擴寬爭取項目、資金支持的渠道。
2、繼續推進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繼續實行專人項目跟蹤、差異化指導等措施,扎扎實實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