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范文

        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

        第1篇: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范文

        一、大學生村官”計劃對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利影響

        (一)對大學生“村官”角色定位尷尬

        《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規定“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大學生“村官”不是本村村民,沒有辦法參與村委會的選舉,由國家選派到農村,因此大學生“村官”本身就與農村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相違背,大學生“村官”職位權利與義務沒有明確規定,因此大學生“村官”身份受到尷尬的境遇有因可溯,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難以融入農村與大學生“村官”的角色尷尬有很大的關系,這也經常導致大學生“村官”角色的認同感較低,經常被忽視,話語權不重,對其工作熱情帶來了嚴重的挫傷。

        (二)缺乏大學生“村官”持續性規劃

        從最近兩年的政策來看,如《關于建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村官工作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大學生村官的后續發展給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大學生“村官”在三年任期過后沒有工作保障,需要另覓職業,形成了大學生“村官”呆不住的不良現象,使得大學生“村官”的思想狀況極不穩定,部分大學生“村官”在崗不再職的現象非常之多。

        為了鼓勵大學生“村官”留得住、呆得住,偏遠山區如同其他地區一樣,開出了一系列的報考優惠政策,如公務員定向錄取、公務員考試加分、考研加分等,導致大學生“村官”只要求達到三年任期,并不注重在農村的工作績效,也沒有心思想要在農村干一番大事業,因此,偏遠地區大學生“村官”的思想非常不穩定。

        (三)沒有涉及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的特殊性

        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所處的生活環境不佳,給大學生“村官”帶來了生活上的挑戰。大學生“村官”在下村之前已經習慣了交通便利、生活設施齊全的城市,然而到達偏遠山區后,沒有了便利的交通,部分地區是泥濘小路,公共設施缺乏,辦公設施和居住環境簡陋,給大學生“村官”思想上帶來極大的沖擊,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首先要解決生活環境給其帶來的心理偏差。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的待遇相對于其他地區來說會較低,雖然大學生“村官”不可能拿到高的工資,但是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的待遇會比不上其他地區,雖然說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在進入農村之前,就應該做好待遇不好的準備,但有部分大學生“村官”還是抱著在農村大干一場的抱負來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如果大學生“村官”沒有在農村中有所作為,待遇又不好,根據激勵理論,那么對于偏遠地區大學生“村官”的正激勵就會消失。

        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所處的人際交往環境過于復雜。在偏遠山區,宗氏觀念非常嚴重,以血緣為紐帶的家庭群體構成一個宗氏群體,農村的人際關系由宗氏為基礎向外延伸,并且人際關系的密切程度會隨著姓氏或血緣的延伸變得疏遠,出了家族關系以外,還存在政治關系、幫派關系、經濟關系等錯綜復雜,農村的風氣習俗,如宗教迷信、傳統習慣等都給偏遠山區的人際交往環境增加了復雜程度。

        二、偏遠山區缺乏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監督保障機制

        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效果如何,沒有一套考核標準,在優化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同時,沒有監督保障機制來保障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正確性,以至于不能保證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長效性。目前來說,偏遠山區并沒有建立一套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體系,沒有相應的保障機制、考核機制和管理制度,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依靠的僅僅是國家組織或者湖南省關于大學生“村官”的制度體系。

        建立一套制度體系,保證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正確執行,一方面對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情況有指導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對大學生“村官”進行正確的評價,從而鼓勵大學生“村官”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調動大學生“村官”的積極性。目前,偏遠山區對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情況的評價在于相關領導機構的經驗,這種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沒有相關健全的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保證和評價制度,因此很難對大學生“村官”做出的業績進行準確評價,對優秀的大學生“村官”不能及時進行獎勵,也不能對落后的大學生“村官”進行糾正。

        三、對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認識不足

        (一)沒有充分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在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工作中的重要性

        重視高校對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還要重視高校在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一方面使大學生“村官”正確認識偏遠山區的形勢,對大學生“村官”和偏遠山區都有一個本質性的了解,能減輕大學生“村官”到偏遠山區后的思想落差,也給大學生“村官”任職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減輕了難度。

        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的發展方向,絕大多數大學生“村官”經過了三年的任期后直接進入了當地的公務員系統,或者是走向了事業單位的崗位,因此,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是偏遠山區的黨政干部的重點建設力量。偏遠山區對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要有新的認識,(下轉第70頁)

        (上接第68頁)首先要使大學生“村官”在任期內呆得住、干得好,其次要為以后大學生“村官”轉向黨政機關做準備,把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大學生“村官”教育培訓的重要位置,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二)不能準確把握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在于根據偏遠山區的特點,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基礎之上,將大學生“村官”的思想狀況和行為舉止培養成適合偏遠山區發展的要求。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不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出現單一呆板,不能很好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偏離了目標,不能很好地為大學生“村官”計劃服務,也不能建設大學生“村官”隊伍,進而也沒能起到發展農村的作用。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應該定向于使大學生“村官”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擁有無產階級的政治立場,嚴格遵守當的紀律和要求,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

        四、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實現常態化發展

        (一)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

        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時間結合不緊密,一方面體現在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分割,另一方面體現在缺乏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

        對于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分割,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培養一年一般只發生兩次,并且是群體學習,地點局限于會議室,在理論學習時沒有實踐活動的輔助,在實踐學習時沒有理論學習的指導。對理論學習與時間學習之間的考核也是分開進行,并沒有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性,從而使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大降低。

        缺乏大學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雖然有鄉鎮干部―村干部―大學生村官聯系機制,但是三者之間的溝通涉及到農村和農民的機會確實不多,鄉鎮干部和村干部沒有能正確引導大學生“村官”了解農村、處理農村事務,偏遠山區大學生“村官”能在農村進行實踐鍛煉的機會不多,因此鄉鎮干部和村干部要充分利用鄉鎮干部―村干部―大學生村官聯系機制,正確引導大學生“村官”的實踐活動。

        第2篇: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范文

        2009年3月,我們曾對當時在南京市委黨校接受培訓的153名大學生村官,做過一次問卷調查,了解大學生村官的思想與工作狀況,并形成了一份較為詳實的調研報告。如今,這些大學生村官“履職”已滿3年,他們3年來情況如何?他們給農村帶來了什么?農村又改變了他們多少?

        最近,我們對當年參加培訓的153名大學生村官進行了電話回訪,共回訪153人,其中34人未聯系上或未接受深入訪談,119人對我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回答,有效回訪率占77.8%,從我們的追蹤調查中,反映出推動大學生擔任村官幾年后,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他們為何愿意留在最基層?

        在接受我們訪談調查的119名大學生村官中,有98名大學生村官仍在職,占調查總數的82.35%。已不在崗的21位大學生村官中,有15人考取了公務員、2人考入事業單位,占流失大學生村官的80.95%,另4人進入企業單位。這說明大學生村官隊伍總體上比較穩定,沒有出現大面積流失的現象。

        這21位不再擔任村官的大學生,有20人擔任了2到3年的村官,基本上完成了一個任期。而且大學生村官考取公務員、進入事業單位的流向,也是大學生村官政策的鼓勵使然。從一定程度上說,是為有關部門輸送了具有一定基層實踐經驗的人才,這也是實施大學生村官的目的之一。

        在繼續留任的98人中,有69人選擇在合同期滿后續簽合同,21人選擇“報考公務員”、2人選擇“自主創業”、6人選擇“其他”。這反映出大學生村官隊伍的穩定性很高。

        這些年輕的大學生們愿意長期留任農村擔當村官。主要原因一是大學生村官工作平穩,收入也相對穩定,尤其對農村出身的大學生村官有較大的吸引力;二是近年來社會上“就業難”的現實,也對村官們另謀出路產生了影響;三是工作3年后,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對農村工作的熟悉,產生了一定的工作依賴,再加上工資和福利待遇逐步提高,諸多因素綜合促成大部分村官不愿意離開目前的工作環境。

        在職的98名大學生村官目前有這樣幾種工作情況:一是通過競爭性考選,調動到區里的其它部門工作,但身份不變;二是部分區縣對服務滿3年后表現優秀的大學生村官提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或者調整到街道做社區工作;三是被臨時借調到區、鎮或街道內的黨政部門工作;四是繼續留在原崗位工作。

        目前仍在職的98名大學生村官,在回答“合同期滿后,如果您選擇繼續在農村工作,您最愿意從事什么工作”時,有45人選擇“通過一定程序擔任村級領導職位”,占45.92%,有10人選擇“繼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占10.20%,兩者共占56.12%。還有10余人分別選擇“利用自身優勢在農村創業”、“發展農村中介服務組織”和“其他”。這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在職大學生村官,愿意繼續留在最基層。

        另外,有17人選擇“到鄉鎮機關工作”、14人選擇“充實到鄉鎮、學校等事業單位”,分別占17.35%和14.29%,兩者共計31.64%。這表明近三分之一的大學生村官雖愿意繼續在農村工作,但希望改變就業身份,達到“離土不離鄉”的狀態。

        初步找到工作成就感

        為了比較大學生村官3年來的思想狀態與工作狀況的變化,我們在調查中有意識地問到一些上一次調查時曾經問過的問題。

        本次調查中,我們再次提到“您選擇擔任村官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有71人選擇了“響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號召,想為農村做貢獻”,占59.66%;22人選擇“積累經驗便于以后找工作”,占18.49%;19人選擇“國家對大學生村官考公務員或考研究生有優先政策”,占15.97;7人選擇“作為過渡,先解決就業”,占5.88%。

        這一比例與第一次問卷調查中的結果十分相近,再次反映了多數大學生是滿懷理想和抱負選擇到農村去的,因此對于他們的積極性一定要加以愛護和鼓勵,同時也應看到相當部分大學生選擇做村官動機的多樣性,也需要我們更理性地看待大學生村官在擔任村官一段時間后的多種流向。

        在回答“根據您的感受,您認為大學生村官是否受村民歡迎”時,有27人選擇“非常歡迎”、75人選擇“歡迎”,分別占22.69%和63.03%,兩者共占83.19%。可以說在職的絕大部分大學生村官認為在村官崗位上找到了成就感,初步實現了個人理想和價值,因此愿意繼續為此奮斗。

        對于“影響大學生村官能否安心基層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有71人認為是“發展空間”,占59.66%。這表明多數大學生村官具有較強的上進心,在為新農村建設奉獻青春的同時,也關注個人成長與事業發展的未來。還有16人選擇“待遇保障”,占13.45%。雖然比重不高,但工資待遇確是大學生村官們共同關注的切身利益問題。

        另外,還有21人認為是“各級組織的關心培養”,占17.65%;這一方面表明,部分大學生村官希望能夠得到各級組織的關心和關注,另一方面也說明少數大學生村官的離職,或許與得到相關方面的關心與幫助較少有一定關系。

        大學生村官渴望幫助和關注的心態,無形中在提醒我們,各級組織在通過層層選拔將大學生送到村官崗位后,并不代表這項工作業已完成,還需要在大學生任職村官的期限內、甚至離職后,繼續關心關注大學生村官的工作與生活,讓他們體會到組織的關心,從感情上將大學生村官留在農村,使其安心工作。

        由于絕大部分大學生村官都是從校園直接進入農村工作,即使在農村生活過的大學生村官,其生活經驗與面對村民解決農村實際問題能力還是存在差距的,因此對農村工作他們談不上得心應手,這也是影響大學生村官工作成效與成就感的因素之一。因此,有11人認為“影響大學生村官能否安心基層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個人適應能力”,占到9.24%,表明部分大學生村官自身也認識到這個問題。

        “到農村創業去”,這是部分大學生選擇擔任村官的初衷之一。但幾年村官工作下來,成功創業的大學生村官卻是寥寥無幾,表明在農村創業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對于“大學生村官創業的最大障礙”,接受我們訪談的98位大學生村官中有33人選擇“缺乏經驗”,32人選擇“缺乏資金”,20人選擇“缺乏項目”,分別占33.67%、32.65%和20.41%,另外10余位分別選擇了“缺乏技術”、“缺乏組織支持”和“缺乏政策鼓勵”等。

        對于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來說,既缺乏社會經驗,也缺乏創業經驗,更缺少社會資源,在缺乏創業環境和氛圍的農村,想開辟一條創業之路實屬不易。因

        此,對于大學生創業成功可以宣傳,但不能一味鼓勵大學生村官們都去模仿。

        “群眾工作方法”急待培訓

        在深入訪談后,部分大學生村官感到融入當地群眾生活存在困難,這個問題具有一定普遍性。這既有語言溝通障礙、對當地民風民俗不夠了解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宗族勢力的存在排斥大學生村官的融入等方面的原因,還有的是因為大學生村官能力不足,不能很快滿足群眾的期望和需求而遭到群眾的冷落。

        解決大學生村官個人能力不足的主要途徑,是進行各種形式的能力培訓。在“大學生村官最急需的培訓內容”方面,有101人次選擇“群眾工作方法”,占到84.87%,居于各項培訓內容的首位。這表明從高校的象牙塔走到農村基層的實際工作中,大學生村官們普遍缺乏與群眾打交道的能力。

        如果與群眾溝通交流的能力欠缺,服務群眾就難以從根本上實現,甚至可能大學生村官抱著一片熾熱之心去為群眾服務,由于工作方法不適當卻得不到群眾的認可與理解,對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和感隋或許就會造成傷害,而群眾對大學生村官也就缺乏一種理解。

        因此,在大學生村官上任之前,需要對其進行群眾工作方法方面的崗前培訓,特別是與農民群眾交流交往的方式方法,使他們在心理和能力上有所準備。俗話說“十里一鄉風”,各個村的民風民俗均有所不同,在這方面,各個基層組織,特別是鎮街和村級組織,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予以培訓和幫助。

        “大學生村官最急需的培訓內容”僅次于“群眾工作方法”的,是“涉農法律法規”和“推進農村經濟、文化建設方面的知識”,分別有91人次和85人次,占到76.47%和71.43%。

        這一方面表明,隨著農民利用法律維權意識的增強,對大學生村官的法律知識和法律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村官中,所學專業屬于“法學類”的只有15人,占12.61%。調查中,部分法學類大學生村官幫助村民打官司的實例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另一方面,這也說明大學生村官對于更好地推動農村發展,有時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急于改變所在村面貌的心情溢于言表,迫切需要各級組織和有關部門對其進行技能培訓和實施幫助。

        對于“最急需的培訓內容”,還有40人次選擇“如何做一名合格大學生村官”、占33.61%,37人次選擇“新農村建設的形勢和任務”、占31.09%,33人次選擇“創業致富技能”、占27.73%,28人次選擇“農村實用技術”、占23.53%,11人選擇“信息技術”、占9.24%,反映出大學生村官所需培訓內容的多樣性。

        待遇差別和婚戀問題需重視

        在問及“您對自己的工資待遇是否滿意”時,60人表示“滿意”、47人表示“一般”、12人表示“不滿意”,分別占50.42%、39.50%和10.08%。如果將“一般”形同如雞肋,有更好選擇即可拋棄的話,大學生村官對工資待遇的滿意與不滿意可謂平分秋色。

        與此相關聯的是,對于“您所在村的經濟發展狀況”,有72人認為屬于“一般”,27人認為屬于“富裕”,20人認為“較差”,分別占60.50%、22、69%和16.81%。這表明大學生村官們對在比較富裕的村工作的工資待遇比較滿意,對于在集體經濟較差的村工作的工資待遇給予了諒解。

        從大學生村官的工資待遇的差別來看,雖然市、區均實現了統一的工資待遇,但由于村集體經濟狀況的不同,給予大學生村官的福利待遇有明顯差別,甚至存在比較大的差距。

        從調查的深入訪談中我們了解到,南京市各區縣的大學生村官福利差距較大,即或是同一區縣的各個村(社區)之問也有一定的差距,這是目前影響一部分大學生村官隊伍穩定的突出問題。

        例如,江寧區的大學生村官工資待遇較高,平均年薪約在5-6萬,調查統計中的工資待遇“滿意”率遠高于其它區縣,同時表現出來的續簽合同繼續留任的意愿也高;浦口區各村之間的差距較大,經濟條件好的村和經濟條件差的村之間會有1-2萬元的收入差距,大學生村官之間多有感覺不公者;六合區大學生村官的收入較低,約3萬左右,大學生村官另謀出路的比例就比其它區縣為高,同時感嘆生活壓力大的比例也高。

        因此,如何平衡大學生村官之間的福利待遇水平,是需要有關部門認真思考和研究解決的問題。

        第3篇: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范文

        我市沼氣建設之所以能夠持續、健康發展,首先是我們擁有一批敬業奉獻的沼氣建設管理干部,培養了一批合格的沼氣池建設施工隊伍。目前我市從事沼氣建設的管理干部有92人,擁有持證沼氣技工2203名,常年服務于沼氣建設的技工有1000余人;其次是我市建立了覆蓋全市16個縣市區的市縣鄉三級服務機構,其中村級服務網點428個,每個服務網點配備2名高級沼氣技工,基本可以滿足服務沼氣用戶的要求。

        在我市農村沼氣推廣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一是建池質量不高,影響沼氣池正常使用,這一問題在開始大面積推廣過程中表現尤為突出;二是管道設備安裝不規范,凝水器設置不當,室內外管道坡降不夠且埋得較淺,造成冬季凍堵;三是發酵管理知識不足造成沼氣農戶不會管理或疏于管理;四是服務網點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一些好的經驗典型還沒有推廣開來,從而造成服務網點運行經營差,技工收入低,技工的服務積極性不高,影響沼氣發展的被動局面。

        筆者從事沼氣建設管理及技術推廣多年,常年深入農村農戶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并多次參加全省沼氣生產初、高級工的培訓鑒定工作,對沼氣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筆者認為,各級農村能源管理部門除應積極探索推廣一些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現狀的后續服務管理模式外,農村沼氣建設中還有幾股不容忽視的中堅力量需要我們培訓、培養和培育。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并根據不同對象確定培訓內容和培訓手段,必將會為我市的沼氣建設發揮巨大的作用。

        一、婦女同志是農村戶用沼氣管理的主力軍

        受勞動力轉移影響,我市大部分年輕勞動力在農閑時節外出打工情況較多,家中只留下老、弱、病、幼、婦等人員,從而造成沼氣池無人管理而廢棄的情況,影響了沼氣池的使用率。相對來說,婦女在家中承擔做農活、干家務、教育子女的多重角色。如何培養婦女同志使用沼氣的熱情,充分發揮婦女同志管理沼氣的積極性,是解決農村戶用沼氣池閑棄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沼氣能夠長久、持續使用的關鍵。

        針對婦女同志家務多、少出門、帶孩子、管老人的實際情況,培訓內容應首先放在婦女同志對沼氣建設的意義認識上,讓她們首先明白沼氣是一種清潔、便利、環保、節能的生活能源,是與她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可以有效縮短做飯時間,改善庭院和廚房環境衛生,同時通過沼氣的科學使用,使她們的孩子們懂得科技改善生活,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其次要重點培訓沼氣池的日常管理和日常安全使用等知識,讓她們清楚,沼氣池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使用簡單易學,通過簡單的勞動,就可以享受不一樣的人生,同時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培訓方式可選擇農民夜校、資料發放、光碟放映等多種形式。此外,根據婦女同志們愛扎堆閑聊、愛攀比的心理,可開展培養沼氣使用模范的活動,并適當給予物質獎勵,以模范的帶頭作用帶動婦女同志投身沼氣建設的熱情。

        二、大學生村官是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的宣傳者

        我市現有2360余名大學生村官。農村的工作崗位不是很多年輕人的選擇,之所以投身這個崗位,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就業緊張。幾年來,不否認有部分村官沒有盡到責任,但是大部分的村官還是兢兢業業的工作,并成為所在村的工作主力,他們不僅在服務基層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更在工作中贏得群眾的支持和贊許。知識新、思想活、視野寬和接受信息快是大學生村官特有的優勢和特點。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和特長,讓他們活躍在群眾的生產生活當中,成為傳播沼氣知識和技能的宣傳員,對穩步發展我市沼氣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針對大學生村官,我們著力培養他們的管理能力和培訓能力,讓他們熟練掌握沼氣的生產知識、達到甚至超過高級沼氣生產工的標準,讓他們成為百姓身邊的沼氣指導員和管理員,鄉鎮干部身邊的沼氣宣傳員。對于他們,可選擇集中定期培訓的方式為他們充電,使他們積極投身到以沼氣建設為主的循環農業中,投身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廣闊天地里,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鄉鎮農科員是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的推廣者

        鄉鎮農科員是農業科技推廣的試驗者,實踐者,是引領百姓進行新技術的帶頭人,是百姓值得信賴的領頭雁。沼氣之所以在農村有強大的生命力,不僅僅是因為它在生活能源領域上的應用,更重要的是沼氣發酵殘余物(沼液、沼渣)在農業生產上的綜合循環利用使得其在發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上的廣闊前景。

        目前我市沼氣綜合利用技術還處于初級階段,綜合利用的范圍還僅僅停留在項目示范、農戶摸索、服務網點技工試驗階段。尋找一條能夠快速有效地推廣沼氣綜合利用技術的路子是加快循環農業建設,實現沼氣使用率維持穩定的辦法。依托鄉鎮農科員覆蓋范圍廣,工作范圍大的特點,下大力氣對他們進行綜合利用知識培訓,鼓勵他們積極進行沼液沼渣綜合利用示范試驗,以點帶面,全面推進我市沼氣綜合利用技術的全面推廣,以綜合利用效益促進沼氣建設的穩步發展。

        四、村干部是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的管理者、監督者

        村干部是由村民選舉、受村民信賴,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人。村干部對沼氣建設的認識程度,直接影響到該村沼氣建設的速度和管理水平。發揮村干部的積極作用,可以保證項目建設的數量,建池的質量,使用的效果。可把村干部納入沼氣生產初級工的培訓,讓他們系統掌握沼氣池的建設技術、管理技術、綜合利用技術,充分發揮他們管理者的職能,監督施工隊伍認真實施好項目,督促村民使用好沼氣,并利用開會、廣播、板報、墻體等各種宣傳手段,使村中沼氣用戶掌握更多的沼氣知識,使沼氣建設更加深入人心。

        五、“明白人”是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的示范者

        每村一個沼氣管理“明白人”是沼氣建設健康發展的保證。明白人的存在,不僅可及時解決全村沼氣使用中的小問題,還能及時彌補沼氣服務技工服務不及時不到位的現象。

        第4篇: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范文

        題記:心在哪里,夢想就在哪里起航。站在這片希望的田野,我愿以青春作舟、以理想為帆,用實績譜寫一曲青春的田園贊歌。

        面對家人的不解、同學的質疑,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懷著對農村深厚的感情,我毅然選擇來到了長沙市的北大門--茶亭鎮,擔任了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村官。在駐村之前,我滿懷信心,腦海中不斷地憧憬著中興村美好的未來。但當我真正著手開展村務、黨務工作時,才發現農村基層工作真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長岳兩地語言差異,村干部、村民的不信任等問題接踵而至。村里不少人在我上門走訪的過程中毫不避諱地說:“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就是下來鍍金的,過不了多久就會離開。”尤其是聯村的機關干部們,也大多對我這個他們口中“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年輕小伙,抱有深刻的質疑。基層工作,上面一根針,下面千條線,面對這復雜的工作環境,我不由心生疑惑:我真的能夠適應這環境嗎?

        在過去的15個月中,正是在這種種質疑聲中,我走遍了中興村的每一個角落,走訪了大多數的農戶,記下了厚厚3本民情日記,其中大多數能力范圍內的問題都得以及時解決,或是政策性宣講、或是困難救助、或是代辦文書等。

        中興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自然村,全村688戶人家,在籍人口數約為2388,2368.9畝耕地,林地3000余畝,水面1400余畝,組成18個村民小組,6個黨小組(網格)。村內企業分別為望城中興勞務有限公司、望城博三機械有限公司和已經搬遷至河北的長沙市一燈節能燈具有限公司。集體經濟極為薄弱,全部收入來源即約為6000元/年的荒棄學校租金。農業基礎設施較為落后,機耕道、村級道路硬化和溝渠等水利建設不完善,農業生產基本停留在看天吃飯的階段,技術性影響因素較低。因為農戶人均耕地較少,無法通過單純糧食生產滿足物質生活需求,農戶大多以勞務輸出為主要收入來源,曾經熱火朝天的公益設施建設基本處于擱置狀態,境內無河流、渠壩,農業生產處于望天收的尷尬狀態。

        “到中興來就是要將村官作為一份事業來做,我不是來打醬油的”,面對質疑,我在心底暗自給自己打氣。在初期走訪農戶的過程中,為了改變過往本土村干部們埋頭做事、疏于宣傳的弊病,我在統計村情村貌的基礎上,嘗試借助村易通平臺,開始建設屬于中興村的官方網站--,這也是長沙地區第一家村級網站。隨著調查的日益深入,村級網站的內容也一天天豐富起來。現在,無論身處何地,只要網絡能夠聯通的地方,通過瀏覽器打開中興村網,我們就能一目了然地對中興村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此舉,大大豐富了中興村的宣傳手段,為提升村莊知名度和村莊后續發展提供了潛在的動力。其后,我嘗試開通了村務微博--新浪微博@ZhongxingVillage茶亭 ,及時村務動態信息,擴充村務公開的媒介。借助微博,農民之間、農民與政府之間多了一個信息共享和互動的平臺,也多了一個對外的信息化渠道窗口。基本達到了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進而推動村務信息公開,以達到服務地方,服務農民的作用。 與此同時,我嘗試編輯了“湖南中興村”的百度百科詞條,進一步提升村級網絡宣傳陣地,為村莊知名度提升和發展積蓄能量。

        栽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通過村網和微博的宣傳,我順利引進一名意向到農村干事創業的大學生謝端元,在我所聯系的第二網格范圍內,合理流轉山地85畝,從事叢林生態養雞。此舉,為周邊村民、村民組和村集體帶來了17000元/年的土地租賃費用。引導該大學生和洪社龍、黃立新等20余戶社員成立了小米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隨著基地建設的逐步完善,周邊農戶和合作社社員都將從中獲得土地租金之外的工資收益或者分紅。

        在做好對外宣傳的同時,我始終不忘著力改善本地公共文化設施條件,盡力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在我的努力爭取下,中興村惠民書屋在11年底順利落成,結合多年從事鄉村公益的經驗,我啟動了“伙伴教育”、“讓最愛的一本書漂流”、“誠信教育”等一系列活動,倡導“人人奉獻為書屋,書屋建設為人人”的建設口號。在過去的一年內,發展老中青各類讀者近百名,借閱冊次近2000冊次,歸還1700余冊次。科技類、人文類、法律類等諸多讀本,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也為種養大戶們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技術。尤為可喜的是,這是一個實現了讀者自管的農家書屋,作為管理員,我只需要盡到基本的監督職能,書屋即能保持良性運轉。書屋的讀者和社會愛心人士則通過書籍漂流的形式將有用的書籍流進書屋,保持一汪源頭活水,刺激讀者們長久的新鮮感,以保持書屋的持久生命力。而2012年度湖南省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的稱號,在肯定我工作的同時,也為我村書屋建設提供了更為堅實的肩膀。

        一年半的時間過得真快,剛來村里的不適應、度日如年等感覺,都在忙碌而充實的工作中自然消逝。在今年七一評定優秀黨員的過程中,我的工作得到了支部黨員和支村兩委的一致肯定,我主要負責的辦公室文案工作更是在茶亭鎮“一推行四公開”群眾服務工作和網格化管理試點過程中先后作為示范樣本在全鎮范圍內交流學習。

        第5篇: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范文

        實習,是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并在實踐中檢驗,從而提高實踐技能和工作能力。具體分類上有教育實習、畢業實習等多種形式。教育實習一般針對師范生,是師范院校高年級學生到初等或中等學校進行教育和教學專業訓練的一種實踐形式。它是師范教育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實現培養目標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是教學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畢業實習是高年級學生在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后,到有教學資質的單位參加生產實踐活動。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高等教育的實習環節已不再局限于專業知識的實踐化應用,而更偏重學生實際就業技能和職場發展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在此意義上,畢業實習,是高校教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和組成部分,是校內教學的延伸,促進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相互了解,打通就業渠道,實現由學習到就業的順利過渡。通過畢業實習環節,可以加強高校畢業生自主學習、動手實踐、創新思維、綜合素質等能力的培養[1]。

        就畢業實習的具體運行機制而言,目前普遍的做法是——主體上,安排實習教學的相關部門有教學管理部門、學生工作部門和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等多種主體;對實習時間的規定,從1個月到1年不等,其中高職院校的實習時間要高于本科院校;形式上,有高校根據學科特點設置定點實習基地,學生亦可自行聯系實習單位;考核機制上,學生實習表現由實習單位作出點評,高校會對實習基地和下屬各院系的實習工作機制進行考評。

        但在當前的教學體系中,實習作為教學體系的一部分,職責和作用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表面上看,國內高校普遍建立起了完整的、多樣化的畢業實習工作機制。但就目前的運行實效看,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在整個實習階段,從教學安排到生產實習環節具體指導缺乏有效監督,分管部門職責不明,部分實習單位接收實習生較多而不能提供足夠的生產實習崗位,從而使實習成了“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學習;實習生管理缺位,長期處于“放養”狀態,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教材陳舊,學校給予極少或沒有經費支出。總而言之,學生畢業實習的目標難以達成,實習效果并不明顯,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鍛煉提升作用不大。

        但必須看到的是,畢業實習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就業前的“熱身”,是提升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鑒于當前大學生畢業實習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對蘇州大學2014屆本科生進行了相關調查。本次調查共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一個專業門類,二十三個學院,發放問卷46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305份。筆者希望通過本次調查,分析畢業實習對當前本科院校學生求職和職業發展能力提升的實效,并希望通過對學生實習情況、意向、態度、效果的實際調查,了解大學生實習需求,從而推動高校畢業實習工作的深化改革,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也提升高校畢業生的職場競爭力。

        二、大學生畢業實習現狀調查——基于蘇州大學2014屆畢業生的問卷調查

        (一)學生對就業形勢的判斷及就業選擇意向

        有29.71%的學生認為當前就業形勢不好,更有31.78%的學生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很嚴峻,表明學生極其關注自身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前景,如壓力過大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就業焦慮,影響其求學的平穩心態,應該及時給予引導與疏導。57.60%的學生選擇考研、出國深造、公務員、村官等較穩定的崗位,說明擇業觀近年來有了很大變化,與社會經濟的變化緊密相關。

        對于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除了認為供大于求的社會環境導致大學生過剩的客觀因素以外,有57.61%的學生認為缺乏技能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要原因。與來蘇州大學招聘的用人單位調研發現,用人單位認為當前大學生需要重視并加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表明大學生已經意識到自身掌握的求職技能與社會需求的不足之處,而實習可以幫助大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確立學習目標,調整學習興趣,發現與挖掘自身潛能,提升專業實踐技能,培養職業愛好,實習是一次“預就業”,能從心理上、能力上縮短現實與期望之間的差距。

        切身的生產實踐、工作體驗能為大學生盡快適應就業崗位、工作環境做好充足的準備,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情商,尤其是學生在專業實習時面對各種困難時,訓練敢于面對并挑戰困難的勇氣,通過分析問題、學習、實踐克服所遇到的種種困難,能使學生不斷磨練自己的意志品質,塑造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當機立斷的果斷性。

        (二)對自身的定位和基本職場認知

        當前我校學生普遍認為自己求職時的優勢是“能快速適應工作”及“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處理人際關系能力強”,同時認為“社會實踐經驗”是用人單位錄用人才主要的考慮因素。其次是“個人知識的積累”及“畢業院校知名度”,而與用人單位的調查中發現,企業招聘時最為關注的三個要素是:“責任心和事業心”、“專業知識”、“團隊協作精神”。當代大學生已經意識到,適應性、協調能力等情商要素占據了影響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位置。在前期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多數高年級學生有清醒意識,力爭在心理準備上、在技能運用上,與社會接軌,此外還要重視責任心、事業心、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

        在實習前,學生認為應當需要詳細了解企業的崗位要求,做好心理上的調整,掌握必備的專業知識。可見,學生普遍了解,除了專業知識儲備,還需要有針對性的知識培訓與補充,才能應對職業要求。高年級學生個體由學生身份逐漸向職業準備者轉化,自我實現的目標,由學業成就向職業成就過渡。

        (三)對實習的重要性的認識

        68.90%的學生希望通過實習獲取工作經驗,大部分同學愿意從暑期開始參加學校統一組織安排的實訓、實習項目,希望實習時間是2-3個月,從而可以熟悉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便于做出合理的選擇。實習的時間設置與階段目標設置,應當從專業實際出發,既講求規范,又具靈活性。大部分學生以蘇州市區或蘇錫常地區為優先的實習單位,與其將來的就業選擇區域有很大關聯,現實利益與發展空間成為關注的焦點。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思考職業與事業的關系,考慮人生追求的設定與調整,不僅視之為謀生手段。廣闊的視野和心胸,是決定大學生后續發展的關鍵。

        學生主要通過校園途徑獲取實習崗位,校園招聘會也是學生獲取實習崗位的有效方法。學生在選擇實習單位時著重考慮實習單位的實力和未來發展空間,另外單位是否給實習生提供培訓指導也是學生選擇實習單位的重要因素。實習薪資已不僅僅是學生最關心的問題,更關注于實踐機會,提高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為畢業求職創造廣闊空間。對于在正常課程教學以外希望獲得補充的知識依次是職業素養教育、管理技能及知識、專業操作技能,可見,“軟性能力”開始受到學生關注,此類教育培訓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絕大多數學生(91.13%)希望通過有經驗的企業工程師或社會職業培訓師講授綜合素質、管理能力知識。尤其對于高年級即將就業學生而言,校外特聘導師與專家成為重要的師資補充,是培養綜合素質、管理能力的必要補充。

        通過實習,學生主要希望增加“人際關系溝通能力”、獲得“企業的從業經驗”,提升“專業技能”,實習不僅僅能使學生積累工作經驗,更有部分學生希望實習單位成為自己未來的工作單位。當實習工作內容與自己的期望有差距時,絕大部分的學生(95.59%)表示將學會適應,堅持學到東西、找到新崗位后放棄,表明當前大學生已樹立了正確的就業觀——先就業、后擇業。

        三、對創新當前高校畢業實習工作機制的思考

        通過以上調研分析可以得出,當前高校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嚴峻的就業形勢,并積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認識到理想與現實、社會的需求與自身的實際能力之間的差距,直面這些困難,并試圖通過實習這一方式加以改善。實習對于培養大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鍛煉大學生實踐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鑒于當前各高校對實習生管理松散,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定點教學實習單位承擔繁重的教學指導職責,大學生的實習效果不理想,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實習目標得不到保證。結合國內外、校內外為改善實習現狀所采用的種種措施,對大學生實習提出以下建議。

        (一)政府應當加強引導和政策支持力度

        在國外,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對招收實習生的企業實施給予一定額度的稅收減免,并提供一定數量的實習崗位。在國內,由于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給予的扶持力度也不一樣。如蘇州市工業園區,給予區內招收實習生的企業一定的實習補貼,積極聯絡各大高校,為區內企業招收實習生創建合作平臺;如江蘇昆山花橋經濟開發區,與蘇州大學、江蘇捷美集團聯合開發了在江蘇省本科類綜合院校中有著鮮明特色的“校企合作帶薪實習項目”,在政府的指導和組織協調下,推動校企合作帶薪實習項目,從而確保項目實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如重慶地區,由政府有關部門統籌,發動機關單位、國有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提供實習崗位,在各高校各專業中實行實習崗位計劃的協調,保證各高校實習生可根據所學專業及個人能力選擇合適的實習崗位[2]。

        (二)高校需要加強人才培養質量建設,拓寬校企合作力度和方式

        高校需要穩抓教學質量,確保在校生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注重專業技能操作的培訓,完善實踐、實驗課程,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同時也要重視通識教育,蘇州大學“校企合作帶薪實習項目”開設了職場心態建設、溝通技巧、職場禮儀等職業素養課程和辦公軟件使用、問題解決思路、勞動法律法規等管理技能及知識的課程,受到了學員的關注和好評,為學員順利步入職場、實現心理、能力上的轉變打下堅實的基礎,而該帶薪實習項目開創了“由政府、高校、社會和學生多遠主體共同參與的合作模式,是應對嚴峻就業形勢和提升學生職業發展能力的一種有效方式”。與此同時,高校應當明確職責,由相應就業指導部門負責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政府、校友資源,發揮自身科研和人力資源優勢,為合作企業解決科研、人力資源等方面難題,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在全面合作、互利雙贏的基礎上共建實習基地,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保證學生實習的順利開展。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只有切實重視企業的相關利益,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企業才有動力、才有積極性參與合作[3]。

        (三)用人單位需要主動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

        第6篇: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范文

        論文摘要:本文從畢業生就業心態、就業觀念、就業意識以及建設就業信息資源平臺,加大就業服務力度等四個角度就獨立學院輔導員如何做好本三層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行論述。

        獨立學院是中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辦學模式的一種創新,也是優化高等教育資源的一種探索。截至2009年,經教育部批準和確認的獨立學院有322所,獨立學院規模迅速擴大,每年都有大量獨立學院畢業生涌人就業市場,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成為檢驗獨立學院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目前,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面臨嚴峻的挑戰:第一,從獨立學院自身辦學能力與社會認可度來看,獨立學院辦學時間短,社會影響力較低,尚未形成品牌效應,而部分用人單位往往喜歡追求名校效應,對獨立學院畢業生能力認識不足,存在一定的就業歧視,使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第二,從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整體環境和趨勢來看,高校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向,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全國僅2009屆畢業生就達610萬,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凸顯,這就進一步加大了獨立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輔導員作為高校中與大學生接觸最頻繁、關系最密切的老師,在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時,相對高校中的其他工作人員,具有明顯的優勢。

        輔導員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線,是高校就業工作隊伍的重要成員。充分調動和發揮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對于解決目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面臨的種種困難和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引導學生認清自我、明確定位,分階段培養積極的就業心態

        實現大學生就業指導前置,將就業服務貫穿大學四年教育的全過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學生的思想特點、專業視野、發展定位等因素,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并且注重畢業生就業的后續跟蹤、反饋,已經在高校中形成普遍共識。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輔導員應分階段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與教育。

        大一階段,新生人學伊始就應著重引導學生立足專業,制定四年學涯規劃,提升自我的專業認知能力,確立發展目標,并有意識地將學涯規劃與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相銜接,培養學生的自我規劃意識和積極的就業意識。大二、大三階段,隨著學生個體意識的不斷成熟,對專業、對自我發展的認知不斷完善,恰當的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教育有助于幫助他們逐步完善、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在這個過程中,輔導員一方面要幫助學生認清自我,了解自己的特點、能力,另一方面必須時時告誡大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綜合素質是學生就業之根本,唯有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練就過硬的技能本領,才能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此外,對于理工科學生而言,取得相關行業的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證書,不斷提高動手能力,是提升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大四階段,學生直接面臨就業求職的巨大壓力,此時輔導員應通過各種就業動員、就業形勢報告會、就業政策解讀等幫助學生了解最新就業形勢,明確本專業就業前景,及時掌握就業信息,引導他們順應形勢,培養積極樂觀的就業心態,制定科學合理的就業期望值,理智擇業。

        二、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拓寬視野,樹立科學、理性的就業觀念

        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但整個社會的就業心態與觀念與高等教育發展相比卻比較滯后,大部分家長和學生的擇業觀念仍然停留在精英教育階段的較高定位,認為上了大學就應該成為白領,坐辦公室,領高薪。獨立學院的大學生的教育投人相對來說比其他普通高校大學生中更加高昂,家長更是希望高投人可以獲得高回報。針對這種情況,輔導員一要注意加強對當前就業形勢的分析,讓學生進一步認清就業大環境;二要加強相關就業政策的解讀,特別是近年來國家和地方為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出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鼓勵大學生參與選聘村官、參軍人伍,到基層、到中西部建功立業,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貢獻祖國發展相結合,邀請已經走上基層工作崗位的往屆畢業生給大家講講他們的經歷和故事,告訴大家廣大農村基層不僅有廣闊的施展才華的舞臺,還擁有更多自我提升的空間;三要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四要鼓勵學生立足專業謀求職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五要告誡他們眼光不能死盯著事業單位、國企,鼓勵畢業生進人中小企業及民營企業。

        三、幫助學生樹立誠信、健康的就業意識

        輔導員在把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時,要突出務實性,即根據所管理學生的具體專業、思想觀念、就業心態等方面特點,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擇業觀教育,加強就業誠信教育、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和敬業精神教育。

        首先,應加強就業誠信意識、敬業意識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近年來,學生“毀約”、偽造簡歷、多頭簽約等現象在類似情況,有的學生通過了多家單位的考核,卻遲遲不肯簽約,“有業不就”,占據了大量資源,也占據了別人的機會。學生誠信意識淡薄,既讓用人單位頭疼,也讓努力推薦畢業生就業的學校、老師寒心。誠信乃立人之本,在社會呼吁誠信回歸的當下,輔導員應將誠信教育融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喚醒學生誠信意識,通過考試是否作弊、作業是否抄襲、是否曠課等多項量化指標衡量學生誠信度,探索建立學生誠信檔案。

        其次,就業心理疏導一刻不放松。獨立學院學生本身在經歷過高考失利后,在心理上存在一種自卑感,再加上獨立學院的社會認可度不高,在招聘會現場常會出現獨立學院畢業生的簡歷被拒之門外的現象,導致獨立學院畢業生在求職中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使其自信心倍受打擊,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在就業形勢普遍嚴峻的當下,獨立學院學生就業壓力更大,更容易出現恐慌、焦慮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輔導員及時的心理疏導對于引導大學生學會調適心態、自我解壓、正確擇業至關重要。有效的心理疏導應與就業的“個性化”指導緊密結合,輔導員只有在充分了解畢業生情況的前提下,才能針對不同個體開展不同的指導工作。比如有些學生缺乏目標,急功近利,盲目“海投”簡歷,代價很大,收效甚微;有些學生則希望能夠“一步到位”,但現實往往難以如愿,因而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有些人可能還會產生比較偏激的想法,輔導員必須通過與未就業、就業難的畢業生群體多作溝通,密切把握畢業生的心理動態,幫助他們適時調整心態,走出死胡同,提升抗挫能力、抗壓能力,鼓勵他們樂觀面對既往的失敗,通過明確目標,豐富材料,更加熟練地掌握求職技巧,提升競爭力,實現順利就業。

        四、抓好三大信息資源平臺建設確保

        就業信息服務及時到位

        第一,輔導員應始終以學生為本,積極主動地為畢業生收集信息、聯系單位、拓展渠道;及時為畢業生解疑答問、盡心服務。

        首先,輔導員應主動搜集、整理各類就業信息,同時有意識培養學生信息員隊伍,廣泛搜羅各大專業招聘網站及各地人才市場網絡平臺的招聘信息,充分利用學院的就業信息網絡,如就業網站、《就業簡報》、宣傳櫥窗、流動展板等,通過飛信、QQ、博客等網絡平臺,及時就業信息并動態更新,保證就業信息傳遞及時、暢通。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提供網上指導、在線交流等,開通就業咨詢專線,做好畢業生就業“參謀”工作,切實為畢業生解決實際難題,實現就業指導的全面信息化,幫助畢業生及時把握求職機會。

        其次,輔導員應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督促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主動去獲取相關就業信息,變被動等待為主動出擊,避免因消極等待而錯過寶貴的就業機遇。:

        第二,學生信息檔案庫、學生家庭信息庫以及用人單位信息庫三大信息資源平臺的建立將是輔導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根本,也是其有的放矢挖掘就業市場、拓寬就業渠道的基礎。

        首先,建立學生信息檔案庫。輔導員應將畢業生按照不同情況進行歸類,特別要針對家庭經濟困難且就業存在較大困難的畢業生群體建立“家庭經濟困難未就業畢業生信息庫”,做到每個學生情況了然于胸,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推薦和指導工作。此外,學生信息檔案庫還應充實畢業生就業意向調查的結果:學生是否想繼續深造?學生心中設定的就業區域是哪里?學生向往什么樣的用人單位?學生希望具體從事何種工作?這些不僅對于有效開展就業推薦工作,對于了解和把握學生求職心態,幫助輔導員及時拿出應對措施等都大有裨益。其次,建立學生家庭信息庫,主動出擊,充分利用學生家長的關系網絡,爭取學生家長的渠道資源,為畢業生尋求就業機會。隨著就業環境的日趨嚴峻,家長對于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視程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時候,他們利用身邊的各種人際關系網絡為孩子尋找就業機會,甚至有些家長在孩子上大學前就已經找好了出路,他們豐富的社會資源極具挖掘潛力,爭取到他們的支持和幫助是對學校就業工作的有力助推。

        第7篇: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范文

        關鍵詞:甌江學院;創業教育;構建;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4-0046-02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自2000年由浙江省政府批準設立(2004年國家教育部批準為獨立學院)以來,順應了國家改革開放,構建高等教育立交橋的發展趨勢,抓住了“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推進的機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從虛到實。由把學生托管給各學院的虛擬學院,到“六個獨立”的辦學實體,學院健全了管理機構6部7分院,現有獨立教學用地近500畝,教學建筑面積7萬多平方米。

        從小到大。由三個專業一百多個學生,到組建232人的專職教師隊伍,設置38個本科專業,在校生7600余人,學院逐步形成了“優化結構,強化實踐,建設創業教育特色教學應用型本科獨立學院;面向社會,內涵發展,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創業型人才”的辦學特色。目前,學院是國家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浙江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浙江省創業教育研究基地,溫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園,溫州市小企業創業基地。

        十二五期間,學院提出以“厚德浚智,學成致用”凝聚“創業教育”特色,探索內涵發展之路,鍛造學院的品牌、提升學院的品位、追求學院的品質,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高教師教學的影響力,建設以“創業教育”為特色,兼具“專業教學水平”和“實踐指導能力”的師資隊伍;提高創業人才的競爭力,以“知識單元的重構產生附加值”為范式,指導學生的創業實踐;以“專業”為背景,指導學生創業的方向,提高創業的科技含量;以“創業意識、創業才能、創業個性”為線索,構建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培養甌江風格的創業人才。

        一、整合資源,凝聚創業教育的學院特色

        溫州獨特的地域文化與經濟特色,溫州人自主、吃苦、冒險、創新的創業精神,為甌江學院開展創業教育提供了精神營養和物質條件。學院確立了錯位發展,特色立校,特長樹人的辦學思想,以創業教育作為學院辦學特色,整合資源,培養創業人才,探索一條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之路。

        2008年4月,溫州市政府授牌的溫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園落戶甌江學院,先后有60多家學生創業工作室入駐園區,有9個工作室申請注冊成立公司,40多個工作室申請到工商營業執照。2011年該創業園產值達到1000多萬元。

        2008年10月,浙江省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在甌江學院啟動,同時,已連續四年招生的溫州首個企業接班人培養班開班;學院聯合溫州市總商會、溫州團市委、溫州商報共同主辦溫州創業青年楷模評選活動,并承辦頒獎典禮。該活動已連續舉辦四年,積極為廣大學生樹立了創業榜樣,搭建了交流創業經驗的平臺。

        2009年2月,學院與全球最大的軟件公司微軟公司攜手,引入先進微軟IT專業課程體系,著重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

        2009年3月,學院“創業先鋒班”開班,到目前,已連續招收四屆學員,共計220余人;學院和淘寶網淘寶大學合作,在浙江高校中首開淘寶網上創業培養班,著重培養學生網上創業和實踐電子商務的各種能力。

        2009年4月,由溫州市經貿委授牌的“溫州市設計創意中心”在學院掛牌成立,中心主要展示和銷售學生自己創作的工藝品、字畫、產品造型、動漫設計等各種文化創意產品。

        2009年6月,學院14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拿到了工商部門頒發的“創業通行證”——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

        2009年10月,學院與溫州金色童話文化有限公司簽訂人才培養合作協議,設立一百萬元的創業基金共建“金色童話班”。

        2010年4月,全國首家由政府主導、高校搭建、企業參與和學生承擔的“四位一體”運營模式的大學生公益事業創業項目“溫州市希望工程陽光青年網”在學院啟動;由學院創業學生為提高創業實踐成功率而自發成立的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大學生創業促進會正式掛牌。

        2010年9月,由學院承辦的衢州市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培訓班開班,學院的創業教育開始走向社會服務基層。

        2010年12月,大學生網絡創業項目對接會暨網店營業執照頒發儀式舉行。學院8名從事網絡創業的大學生領到“網店營業執照”。

        2011年4月,學院姜艷、馮俊錢等10位2011屆畢業生成功領取由教育部頒發的首批《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

        追問這一系列特色項目的開設及政府和職能部門“授牌”的原動力,那就是為甌江學院凝聚創業教育的辦學特色。而這個辦學特色,又與溫州這座城市的區域特色密不可分。溫州傳統文化孕育的濃厚的創業意識和敢為人先的精神,滋養著甌江學院以創業教育為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在培養學生創業意識與精神的同時,學院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建立實踐基地,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學院先后與飛科電器、申甌通信、星際控股等70多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實踐基地,為學生的創業實踐和就業實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在開展創業教育的同時,學院著手“創意”教育。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素質和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出發點,學院先后設立計算機、電子信息、汽車、機械等學科專業的“智能機器人實驗室”、“計算機DIY實驗室”、“淘寶創業實驗室”、“節能汽車實驗室”等多個創新實驗室。每年劃撥50萬元資金支持學生創新項目,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比賽。2010年,學院56位學生在國家級賽事獲獎,27人在省級學科競賽獲一等獎,申報專利14項,40余位創業者領到工商營業執照,最大限度開發學生就業競爭、社會適應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開展創業教育的同時,學院還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

        (一)學院修訂了培養方案

        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協同作業,學院全面實施以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有機結合的、以“基礎+專業”為基本架構的人才培養方案,將就業創業指導課納入公共必修課程。在實踐教學環節,利用企業創新研發工作室、專業實習、實踐、開放實驗室項目等實踐教學載體,強化對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

        (二)學院搭建創業平臺,增強創業教育的實效性

        學院免費提供場地,集中資源,學生們可以放開手腳大膽嘗試創業。學院還舉辦以“創意、創新、創業”為主題的競賽,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和靈感。

        (三)學院積極建設多元化特色的師資隊伍,為創業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學院派部分老師去本土企業進行掛職實踐,將專業知識和生產實踐相結合,積累經驗,并授之與學生。學院積極引進“活教材”,先后聘任金克明等十余位企業家為客座教授、黃培拉為首席創業導師、李丐騰等85位企業家為創業導師,開設“創意咖啡吧”,每周三下午為學生創業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引導和幫助學生創業。

        二、結合專業,構建創業教育的寬廣平臺

        自2007年確立以“創業教育”為辦學特色以來,學院及各下設分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關于創業教育的政策和措施,積極為開展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業實踐搭建平臺。結合專業,開展富有特色的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活動。

        商務分院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特色,在做好企業接班人培養班和創業先鋒班教學安排和師資配置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大學生創業,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探索精神和創業能力。分院先后舉辦了妙手點鈔大賽、財務會計技能競賽、校園創意集市、別針換別墅、班級企業化管理等活動,開辦了“人才格子鋪”和“人才快遞公司”,在大學生求職與創業之間找到鏈接點,為大學生創業實踐提供便利條件。

        法學分院針對當前司法考試升溫這一情況,緊密結合自身專業優勢,聯合其他組織機構為廣大參加司法考試的學生提供輔導培訓。學生們運用專業知識,開展以提供申訴、法律顧問、法律咨詢、法律文書等為主要業務的創業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利潤,同時也為處于生活困境而又迫切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支持。

        人文與外國語分院通過舉辦報告會、座談會、專題輔導、社會實踐、創業廣告設計大賽,開展創業之星評比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同時,通過宣傳其2005屆英語專業畢業生林美(現為寧波凌美工程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和2010屆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鄭茹茹(言情小說作家,已出版五本小說,出版社冠以“純愛小天后”的頭銜),為廣大學子樹立創業典范,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

        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在藝術分院,創業已經深入人心。在學院的學生創業群體中,該分院的學生充當著創業先鋒的角色,創業隊伍非常龐大。據統計,在溫州市高教園區所在地茶山鎮上的商業街,有將近20%的店面是由藝術分院的學生經營,而在校園內,由藝術分院學生申請成立的工作室就超過10余個。在這些工作室中,有游戲的,有經營服飾創意的,有搞肖像模擬復原的,也有租賃禮服和平面設計的。充分地體現了創業與專業相結合。

        信息與電子工程分院充分利用專業優勢,積極開展以互聯網為平臺的電子商務創業教育活動。分院不僅成立了淘寶網上創業培養班,還搭建了淘寶網上創業供貨平臺,打造淘寶網絡供貨平臺、大學城交易論壇及3D校園等一系列虛擬產品,讓更多的學生在創業中學習,在學習中創業。

        機械與建筑工程分院以創意培訓、學科競賽帶動創業,以創意教育推動創業教育。分院積極與企業合作,將學生“輸出去”,讓學生融入企業,在企業的創新團隊中學習創意,讓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創意體系。同時,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新素質和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出發點,設有土建工程設計類、造價類、檢測類和機械工程模具設計、先進制造技術、機械電子、汽車工程等技能強化實訓項目,學生歷年參加全國、全省機械創新設計、節能汽車、結構設計、算量大賽、建筑設計等十余項學科競賽,均取得優異成績。

        三、重在實踐,深化創業教育的傳承作用

        為緩解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大學生的創業教育,積極倡導大學生參與創業實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搭建平臺。然而,年輕的大學生們在創業實踐過程中因遭遇業務來源、產品銷售、團隊管理、資金缺乏、技術瓶頸等問題而輟業的現象也頻頻發生。因而,怎樣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2009年3月,甌江學院對上一年度因定位不準、經營策略失當、內部管理無序、缺乏后續資金支持等原因而退出“創業園”的創業團隊,舉行了《溫州大學甌江學院大學生創業實踐認證證書》頒發儀式,首次為8個沒有成功的創業實踐團隊進行認證,以肯定他們的創業實踐經歷,同時勉勵他們繼續努力,息業反思,總結經驗,以利東山再起。

        學院重視學生的創業教育,也一直支持學生參與創業實踐。當然,創業并不是都能獲得成功的,但不管成功與否,創業的經歷對創業經驗的積累、今后的就業及個人的成長都將是一筆財富。創業實踐的認證,是對學生參與創業過程的膽識、經歷、經驗和收獲的肯定,以便他們今后能憑借認證證書更好地就業,同時也是對他們創業實踐的一種診斷,希望他們繼續堅持自己的人生設計,永不言棄。學院開展創業教育不是希望人人都當企業家,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精神。

        第8篇: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范文

        關鍵詞: 畢業論文(設計) 網絡平臺 不同流向人才 持續發展能力

        教育部辦公廳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04]14號)中明確要求,必須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充分認識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的重要意義。隨著社會經濟多元化發展,人才市場的不同需求和大學生就業的嚴重局勢,許多高等學校適時調整專業結構和培養模式,使得大學生擇業觀念現實化,人才流向多樣化。例如一些高師院校的畢業生擇業思路初步形成了四個流向:考研深造型、應用技術型、中學任教型和改行跳槽型。不同的趨向和追求,使得畢業生對自己的素質、功底和廣泛的適應性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與感悟,進而渴望在校期間能夠通過某一特定方式例如撰寫畢業論文來凝練競爭優勢,提升創業才干,把自己打造得更為“牛氣”一些,業已成為眾多畢業生的共鳴心聲。這意味著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面臨著挑戰與壓力,既被寄予了厚望又被賦予了重任,所以畢業論文(設計)必須彰顯鮮明特色和蘊蓄深厚內涵。顯而易見,畢業論文(設計)的撰寫過程和論文質量,對他們未來的就業與發展將會產生非常深遠(有時候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如何才能把畢業論文(設計)的完成過程變成培養學生成熟與成才的過程呢?為此,我們提出了“構建以現代化網絡為載體的畢業論文(設計)平臺,用以培養不同流向人才的自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研究課題,并就此進行了有益的研究與探索。

        一、目前畢業論文(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1.目前畢業論文(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選題不當。選題不當甚至是不會選題。相當一部分畢業論文選題缺乏前沿性、價值性和可行性。有些論文的選題過大,沒有實現的可能性;有些論文選題過窄,沒有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

        (2)內容平淡。論文內容平淡一般,多是羅列別家之說,缺乏自己的創新點。

        (3)論證不嚴密。有些畢業論文觀點模糊,而且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一研究過程中沒有邏輯分析、歸納與綜合,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

        (4)不會使用參考文獻。有的學生熱衷于寫綜述,但卻不會使用參考文獻,即使引用也多是較為陳舊的專著和材料,未能反映出本領域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發展趨勢。

        (5)格式不規范。許多學生不遵守論文用紙格式、字體、摘要、關鍵詞、各級標題編號等要求,不重視前言、附錄及結尾部分等整體結構,嚴重影響論文質量。

        2.畢業論文(設計)質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目的不明確。為什么要寫畢業論文,畢業論文與學業水平和學位證書之間有何關系,畢業論文與自己的未來發展之間有何聯系,在部分學生心目中并不清楚,因而重視程度不夠。

        (2)論文選題較晚。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部署較晚,很多部門都是在第8學期開學才進行安排,頻繁的任務加上沉重的就業壓力與考研復試,使學生沒有良好的心態、充分的時間和充沛的精力撰寫畢業論文。

        (3)導師指導不力。導師教學、科研任務繁重,難得與學生見幾次面,師生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學術交流。無論是對學生論文選題方向的把握、選題價值的審查,還是科學實驗研究和畢業論文寫作過程,導師只能疲于應付。

        (4)圖書館、資料室的文獻信息資源沒有充分利用。文獻檢索與應用能力是學生寫好畢業論文的前提和基礎。一些學生信息素質不高,沒有掌握基本的文獻檢索方法。有些學生的網絡檢索方法比較單一、低級,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無從下手,瀏覽時間不少但獲取的信息有限。

        二、畢業論文(設計)網絡平臺的模塊化構成及其功能

        1.網絡平臺的概念

        網絡平臺,又稱網絡支持平臺,既包括承載網絡的硬件設施、設備,又包括建立在Internet基礎之上為網絡運行提供全面支持服務的軟件系統。高校中的實驗室、計算機機房、圖書館、教職工住宅、學生宿舍等場合,網絡平臺非常普及。

        2.網絡平臺的模塊化構成

        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理念發生了戰略性轉變,全面提高質量成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必須把質量意識體現到具體工作中。為了有效提高畢業論文質量,我們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以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為主線,以培養不同流向學生的自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為核心,以現有的實驗室網絡為基礎,構建了由學術研究型、應用技術型、中學執教型、其他擇業型等四大模塊組成的網絡平臺。

        (1)學術研究型。為準備考研深造的學生提供的一種環境,或者說是幾個網絡數據庫。其中包含一些大學生科技創新的資料,與考研方向密切相關的本科畢業論文資料,以及一些課題資料和與此相關的使用方法和要求。

        (2)應用技術型。為畢業后準備到廠礦、企事業單位,公司、研究所等上崗就業的學生準備的數據資料庫。理工科類側重于實驗技能、技術設計、工藝流程等實用技術資料,文史科類則側重于計算機使用、管理科學及與其專業相關的文檔資料。

        (3)中學執教型。為準備到中學任教的學生提供的網絡資源。其中有教育理念、新課改標準、教學技能、中學教師素質、教育科學研究等相關資料。

        (4)其他擇業型。為畢業后打算從事其他工作(例如有的想參軍,有的想支邊,有的想當村官,有的想考公務員)的學生提供的一些參考資源。

        3.網絡平臺的功能

        (1)信息提供功能。根據模塊的不同特點,提供有關信息,學生可以在此領域內比較方便地搜尋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既避免盲目性,又節省時間。

        (2)師生互動功能。在畢業論文整個撰寫過程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可以通過平臺相互協商、相互討論、相互溝通。甚至學生可以在宿舍,教師在實驗室、辦公室或者在家里,都可以相互交換信息。

        (3)論文評閱功能。在論文上交之后,導師和評閱小組可以對論文進行評審。

        (4)管理功能。對畢業論文(設計)的電子文檔進行科學管理,方便論文的借閱、抽查和驗收等工作。

        (5)遠程服務功能。為畢業離校的學生保留的一片網絡空間。畢業生在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后,仍然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從事相關的研究工作,母校永遠是他們的大本營。

        三、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分段實施與學生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1.畢業論文(設計)題目初選階段

        從大三第一學期開始,學生除了公共必修課之外,選修課已經呈現出分流趨勢。從這學期開始,召開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動員大會,部署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并安排網絡平臺知識講座,同時在網絡上公示導師的基本情況及研究方向,讓學生進入畢業論文(設計)題目的初選階段。此舉旨在喚醒學生的自適應意識,當學生的流向確定后,初步培養學生的文獻調研能力和在“海選”中擇定課題類型與范圍的能力。

        2.題目正選階段

        經過一個學期的醞釀、調研,到大三第二學期開始,畢業論文(設計)題目進入正選階段。此時學生、導師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雙向選擇予以確定并適時舉行開題報告。若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師生感到彼此不適,還可妥善予以調整。此舉旨在實現個性發展、優生優培,培養學生清醒認識自己進而優選課題的能力。此后學生根據題目的不同要求,分別進入到實驗室、研究所或相關單位獲取信息,鍛煉實戰能力。

        3.畢業論文(設計)撰寫階段

        大學四年級第一學期,進入畢業論文(設計)撰寫階段。在這一學期開初,要求學生填寫“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并由導師簽字認可。任務書的基本內容為:論文題目;論文(設計)的主要任務及目標;論文(設計)的主要內容;論文(設計)的基本要求;論文將要使用的主要參考文獻;撰寫論文的進度安排等項要求。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積累的資料,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論文寫作。此舉意在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和寫作能力。

        4.畢業論文(設計)評審階段

        學生的畢業論文(電子稿)上交后,由導師組成的評審組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評閱,以確定論文能否進行答辯。若未達到要求,將及時反饋給學生進行修改并限時返回修改稿,這又為學生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時空條件。

        5.答辯階段

        對合格的畢業論文(設計)(紙質文本)組織答辯,進而評定論文成績。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演講能力、答辯能力、思維能力與應變能力。

        6.后期督查與評優階段

        利用網絡平臺,學院組織督查組對各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按比例隨機抽查、驗收,并對優秀畢業論文進行盲審盲評(隱去導師姓名和學生姓名進行審閱和評選)。這樣既可以發現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又可以體現評優工作的公開、公正和公平。猶如電腦系統中的“防火墻”,牢牢地把住了畢業論文(設計)質量關口。

        四、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后續化――延伸、拓展、再發展階段

        許多畢業生在到達新的工作單位后,由于環境、條件、任務和工作性質的改變,進行科研倍感困難。有的迫于無奈只好放棄,也有的跑回母校進行求助。鑒于這種情況,我們的網絡平臺繼續為畢業生保留了綠色通道,特別是他們的課題(自然科學研究或者教育科學研究)若與畢業論文相近或相關,那他們的科研工作就會如魚得水,如虎添翼,這實質上就是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后續化――延伸、拓展、再發展階段。由此可見,畢業論文(設計)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確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網絡平臺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持續發展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與保障。

        五、總結與展望

        幾年來的實踐證明,由于充分發揮了高校得天獨厚的網絡平臺優勢,使得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論文水平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得到了鍛煉,夯實了持續發展的基礎,凸顯了如下主要特征。

        一是學生掌握了撰寫畢業論文基本功。無論是從定題、立意到論文的整體結構,還是參考文獻的引用乃至文本格式,都體現了規范化、程序化和創新化,為他們以后進行文字寫作工作奠定了非常扎實的基礎。

        二是學生增強了特色創新意識。他們清醒地知道,唯有注重特色,加大就業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立足之地。學生撰寫論文的過程,既是跟著導師做學問搞研究的過程,更是礪煉自己成長成才的過程。所以他們非常注重學科前沿動態,敢于向高峰沖刺。如有些學生論文選題是導師的子課題,他們發揮自己的理論特長,敢于創新思維,05級就有4名學生在SCI二區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篇。再如有些學生論文選題是教育科學方面的內容,他們利用到中學支教的機會,一邊教學一邊進行調研。利用網絡資源信息,結合中學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已有數篇在《物理教學》等雜志上。所有這些支撐材料,既是能力的表征,又意味著綠燈亮光,發展道路與就業渠道暢通。

        三是學生強化了信息資源意識,他們主動提高自己獲取信息、利用信息和開發信息的能力,為今后的持續發展進行了鋪墊。

        但在此項工作中,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注意,主要是論文的重復率問題。由于引用資源相對集中,從論文題目到章節段落,重復是不可避免的,但重復率不能超過一定比例。這一點從一開始就必須給導師與學生講清楚,并且通過文獻檢測系統軟件給予警示,以杜絕抄襲、剽竊和假冒等不良行為,確保論文的真實性、科學性和誠信度。

        總而言之,積極加大網絡平臺的利用和開發力度,強化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合理利用,對于保證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乃至教學和科研等項工作,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白薇,常曉明,楊勝強等.著眼于創新能力培養 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7,(10).

        [2]陳友華,丁遠坤,高華等.提高認識,強化管理,確保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6,(1).

        [3]李俊龍,胡鋒,吉東風等.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6,(8).

        第9篇:大學生村官后續發展范文

        關鍵詞:養老公寓;問題;對策

        一、昆明市某老年公寓概況

        昆明市某老年公寓是云南省民政廳的直屬事業單位,于1997年投資建成并投入使用。(文中相關數據和資料系本文的一位作者在昆明市某老年公寓做義工時取得。因涉及單位和個人的隱私,故隱去真實名稱,下同。)

        昆明市某老年公寓占地16畝、建筑面積11200平方米,有床位400張,目前共有282位入住老人,1幢(自理一區)、2幢(護理區)、3幢(自理二區)分別有57、135、90位老人。1幢和3幢的147位老人生活基本能自理,他們中絕大多數的老年人均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2幢的135位老人都需要照料和護理,其中約2/3的老人患有老年癡呆、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等疾病;約1/6為骨折或外傷手術后需要靜養的老人;約1/6為完全無自理能力和臨終關懷的老人。

        昆明市某老年公寓現有各類工作人員70余人,其中醫務人員9人(中、高級職稱2人,初級職稱7人;醫生3名,護士6名);養老護理員15人;行政后勤人員40余人,行政后勤人員中只有部分人員具備專業的管理學知識或接受過系統完整的教育。

        二、昆明市某老年公寓運營中存在的問題

        (一)經營財力緊張

        昆明市某老年公寓是由云南省老齡基金會投資80萬和社會募資900多萬,共計投資1000多萬建成的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無財政后期撥款的事業單位。目前該公寓每年的收入約為550萬,每年的人力成本及水電費支出300萬左右。每年只能勉強維持基本開銷,攤上房租及資產的折舊費就處于虧本狀態――每年都有100多萬的虧損,但財政對公寓沒有補貼,在經營過程中財務壓力較大。

        公寓在2010年1月中旬貼出了《關于調整收費價格標準的規定》――調漲床位費,加收服務費……該規定一出,立刻引發了住在公寓內老人們的集體簽名抗議,抵制漲價。而公寓自身也有苦衷。公寓雖屬事業單位,卻要自收自支;自建成后曾多年持續虧損經營,再加上規模擴張,管理費用亦在上升。雙方的爭鋒相對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公寓的運行窘境。進一步,如果某些老年人因為價格和自身經濟承受能力而搬出公寓,其享受此類公共資源的權利遂被剝奪,則預示著在局部范圍內社會養老公共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將會受到質疑和挑戰。

        (二)專業人員缺乏,服務層次不高

        公寓中約1/2的老人需照料和護理,對長期照料和康復護理等方面的要求較高,急需大量專業的護理員。但在訪談的15名護理員中, 85%的護理員的文化程度為小學,15%的護理員文化程度為初中。相較專業的養老服務護理員或一般的護理員,他們的文化程度較低且欠缺專業知識。另外,需要護理的老人數約為入住老人總數282人的一半,但護理員一共只有15名。每位護理員平均要照料9、10位老人。民政部于2001年頒布的《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范》針對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護老人的日常護理、康復、心理關愛等內容作了明確規定,但是從目前公寓中護理員和被護理老人的人員配比來看,護理人員即便全天候全身心投入到老人的生活起居、日常護理事務中,時間、精力都唯恐不濟,在面對康復活動和心理關愛,特別是需要達到一定的質量要求時,心余力絀之感油然而生。

        (三)未通醫保,老人看病、就醫難

        公寓入住老人中約有2/3患有老年癡呆、高血壓、糖尿病、腦中風等;約1/6為骨折或外傷手術后需要靜養;約1/6為完全無自理能力或需要臨終關懷。有很多老人還患有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昆明市某老年公寓雖然配備了一些醫療設備,也具備了相應的醫療資質,但是目前尚未開通醫保及相應的報銷體系。老人由于身體原因外出就醫極不方便,但就近在公寓看病所有的費用又必須自己承擔。對于多數老人和其家庭成員來說公寓的基本費用已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如果加上醫療費用每個月少則3000元,多則5000元甚至更多,很多家庭本已拮據的財力更顯捉襟見肘。

        三、對策建議

        (一)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基于公共財力的公共養老資源,其出發點在于維護社會公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社會公平性。但如果建成后沒有公共財政的后續扶持,放任市場機制的支配作用,那么公益性的削弱、淡化也就在所難免。就近年來云南省財政支出狀況而言,用于社會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也在逐漸增加,是否可考慮將對老年公寓的財政性供方補貼納入到社會保障支出預算內,用后續財政投入來保證公辦養老機構可持續的公益性和福利性。或者可以考慮就每一年財政結余部分,一個可以接受的百分比安排專項基金,用以扶持養老機構。

        (二)培養專業人才,完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機制

        繼續增加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培訓養老護理員的部分,以此加大公益金的杠桿效應,增加養老專業人力資本。

        另外,可考慮政府、學校、養老機構三方合作模式。即民政部門以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一個比例購買服務――在醫科院校設立養老護理員培訓中心。培訓及相關費用由民政部門劃至醫科院校,然后由醫科院校組織師資對養老護理員進行培訓。在此期間,醫科院校可同時將相同的培訓內容開設為護理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必修課或選修課,在培訓養老護理員的同時完成對學生的授課。在此基礎上,以醫科院校自身的學分制改革為契機,鼓勵學生到養老機構進行社會實踐,以社會實踐作為第二課堂。在完成相應社會實踐后,賦以學分,完成課外學分的考察。這樣養老機構既擁有自身固定的養老護理工作人員,又可以得到外部社會人力資源的經常性支持,有望優化養老護理人員的年齡、學歷、專業結構,提升服務水平,改進工作質量;而醫科院校也在擴招背景下的服務社會中開發出新的實踐基地。

        還可設計一些鼓勵性的政策,吸引和留住人才,穩定養老機構人員隊伍。能否參照政府對“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政策,對在養老機構服務期滿后的大學畢業生,鼓勵留任、擇優選拔、扶持自主創業;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每年留出一定崗位數用以針對此類就業的大學生進行定向招聘;在報考研究生、公務員時適當加分、優先錄用,在未來評定職務、職稱時給予一定傾斜。以此增加養老機構的人才吸引力,增強大學生到這類基層服務、奉獻的意愿,客觀上有利于養老機構為自身未來發展引智蓄力,也為分解巨大的就業壓力進行有益探索。

        (三)調整醫保政策,實行醫養結合的發展模式,將養老醫療服務納入醫療保險衛生體系

        能否考慮建立和開通養老公寓醫保體系,將養老公寓的醫療費用納入醫保體系。養老與醫療的有機結合或許預示著養老事業的一種未來趨勢。昆明市某老年公寓中絕大多數的老年人均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部分老人則為老年癡呆、腦中風、骨折或外傷手術后需修養的;少數為完全無自理能力和臨終關懷的老人。老年慢性疾病是養老機構中老年人的重要開支部分,特別是不能自理的老人,更多時候他們的醫療費用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費用。建立和開通養老公寓醫保體系,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入住老人及家屬的負擔。

        參考文獻:

        [1]張翔,林騰.補“磚頭”、補“床頭”還是補“人頭”――基于浙江省某縣養老機構的個案調查[J].社會保障研究,2012(04).

        [2]邱秋英,袁圣慧.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市場前景分析――以廈門市某民營養老機構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4).

        [3]王冠.合理調整養老機構的結構和功能[J].社會福利,2011(02).

        [4]朱蓉.關于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的探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2(07).

        [5]黃莎莎.民營養老機構的發展困境與未來策略分析[J].學術評論,2012(03).

        [6]朱海滔.養老服務:金礦待開,人才短缺[J].職業,2009(02).

        [7]曲曉鳴.從我父母住入住養老院的醫保困境談起[EB/OL].百度文庫,2012-11-1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思思99热九九在线播放 | 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亚洲a人一区二区免费 |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 在线sese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