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產品營銷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 F713.5-4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5.13.064
1《農產品市場營銷》課程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中的重要性
1.1《農產品市場營銷》教學的必要性
營銷不同于銷售。營銷不能簡單地認為就是銷售賺錢,事實證明這種說法毫無實質性的意義,就好似生活的目的就是吃飯一樣。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與完善,從事經營的企業開始越來越重視產品市場,也慢慢地把營銷和銷售區分開來。以往的銷售就是一次性地把交易完成,而營銷則是經營銷售,跟消費者建立的是一種長期的客戶關系。2014年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與傳統農民相比,新型職業農民不僅有知識、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而且具有將規模經營和專業技能相結合的能力,是我國未來農業生產中的主導,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力量源泉。所以在這種形式下,《農產品市場營銷》作為一種經營理念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市場營銷學作為一門必修的專業知識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1.2 《農產品市場營銷》教學的目的
通過對《農產品市場營銷》的學習,能夠認識、了解、分析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現狀,掌握農產品價格在市場中的變化,結合新型職業農民自身所經營的農產品特點,組織農產品營銷隊伍,完成商品交換,滿足社會需要,實現社會目標。
1.3 《農產品市場營銷》教學的重點
通過《農產品市場營銷》教學,使新型職業農民認識到以市場為滿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確定需求量的大小,選擇和決定本企業能最好地為其服務的目標市場,并決定生產適當的農產品,推出勞務計劃方案,以便為目標市場服務,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2 《農產品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內容
2.1本課程教學目標明確
通過教材學習、教師引導、視頻播放、模擬訓練、多媒體課件講解,要求新型職業農民掌握市場營銷學的基本概念,充分認識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現狀,掌握農產品營銷隊伍的管理,針對市場多變的狀況做出切實可行的營銷方案。
2.2 《農產品市場營銷》教材
選用的教材是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新型職業農民經營管理型人才培訓教材,劉宏印、曹寅如編著的《農產品市場營銷》一書。本書共八個單元二十八小節,共分三個主要板塊。第一個板塊第一至第四單元,主要了解農產品市場及營銷策略,是本教材的重點。第二個板塊第五、六單元,通過事例主要從兩大類介紹農產品市場,鞏固第一個板塊,引出下一個板塊。第三板塊第七、八單元,農產品營銷隊伍的管理及國際營銷組織運營,是本教材的難點。
2.3 教材的特點
本書的編著是新型農民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的教材,對于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中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的大多數文化底子薄弱的農民學員,還是感覺理論性強,實踐性弱,干燥乏味,從心里抵觸排斥。因此,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引入情境,增強授課效果。將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轉化成通俗易懂的本地語言或者方言,來幫助學員理解學術用語,在玩笑聲中消化難于理解的理論知識。另外,由于課程安排的比較緊湊,學員難于一下消化,往往左耳聽右耳冒,提筆忘字,跟不上教師思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課外實踐,引入學員感興趣的案例,誘導學員身臨其境,引發學生深入思考與探討。
3提升《農產品市場營銷》課程教學質量的策略
3.1注重教學質量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在于為農民提供長效性教育培訓服務,借鑒日、韓的法人經營組織培育經驗,注重實用技術的推廣與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本課程主要是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的高素質經營型專業人才,面對市場靈活多變性,要及時地改變傳統銷售理念,改變思維方式,不斷地學習營銷知識。從而使經營者獲得社會平均利潤,得到較高收入,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享受通過營銷后建立的長久經營機制所帶來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因此,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除了將理論知識化繁為簡,把理論較好地應用到實踐中去,力求做到讓農民在課堂上學到知識,學到技術。更要把營銷知識融合人生價值、社會價值,從根本上改變學員的小農思想,引導他們有理想,樹立遠大目標,把農產品做大做強,因此,必須學好《農產品市場營銷》這門課程。
3.2教學方法與手段
3.2.1利用多媒體課件 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農產品供求曲線、農產品交易市場動感圖片,從感官上激發學員探知欲望,引入農產品市場營銷課程。
3.2.2采用互動式模擬教學方式 讓學員進入角色扮演,參與表演學員模擬事例,其他人觀摩思考問題,調動學員參與積極性,創新思維理念,推銷自己,從而運用營銷理念把產品成功導入市場。
3.2.3案例分析 收集大量農民身邊隨處可見的事例,旁征博引,通過案例讓學員說出自己的想法、做法,分析案例中的營銷方法是否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進而說明營銷策略的重要性。
3.2.4情景模式 通過播放地頭式農產品市場營銷視頻,輕松愉快地把學員思維引入到課堂中來,讓學員感覺到自己也正在從事著營銷,然后用啟發式提問,把精力集中到課堂中來。
4結語
關鍵詞:農產品營銷;組織化;營銷人才;市場體系;政府扶持
中圖分類號:F30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4-0432(2010)-07-013-1
0 前言
隨著我國農產品產量的不斷增加,農產品難賣問題逐漸顯現出來。近些年來全國不少地方出現了因農產品銷售困難而傷農事件。例如2006年西安芹菜豐產卻遭遇滯銷,一斤芹菜只賣八分錢,菜農們為了騰出地種冬小麥,在收割芹菜的時候含淚將成片的鮮菜埋在地里,出現了菜賤傷農事件;2007年聞名全國的奶牛養殖縣山西省山陰縣很多奶農們因奶價過低而不能承受虧損的壓力,不得不把他們上萬元的奶牛以幾千元的肉牛價忍痛賣掉,這不僅使奶農們的利益受到極大的損失,也使這個聞名全國的奶牛養殖縣的奶牛數量在短時間內從7.5萬多頭銳減到7000多頭;2008年湘西碰柑迎來大豐收,但卻在蛆柑事件和金融危機等多種因素的打擊下出現了嚴重滯銷,大量因長期未能銷售出去而爛掉的碰柑被一堆堆地扔在了路邊;2009年秋天,我國白菜主產區遼寧省大民屯鎮的白菜喜獲豐收,然而絕大多數的菜農們卻都愁眉苦臉,因為幾億斤的大白菜躺在地里,四分錢一斤都沒有人購買……農產品難賣問題的頻繁出現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民的經濟利益,也說明如今農產品營銷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目前盡管一些農民已經意識到營銷對農民增收的作用,但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制約,對農產品開展營銷活動卻總感覺舉步維艱。那么是哪些因素在制約著農產品的營銷呢?
1 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過低
的實行極大地調動了我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對推動我國農產品產量的提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這種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小生產和農產品銷售大市場之間的矛盾使農產品難賣也成為必然,而且隨著產量的不斷增加,農產品供過于求市場狀態的形成,這種矛盾日趨嚴重。小農戶面對大市場要實現其農產品順利銷售并獲得更高的收益,必須通過一定組織指導實現專業化生產,規?;洜I,實行深加工,并統一進行市場調研,創建品牌,確定價格,組建渠道和開展促銷等一系列的營銷工作。然而,目前在我國發揮這一組織功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這些經濟組織,盡管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處于成長期,數量相對較少且經營不夠規范,幫助我國廣大農民組織生產和營銷的能力相對較弱。農民組織化程度低是制約農產品營銷的最根本的因素。
2 缺乏農產品營銷人才
近些年來,我國大中專院校培養了大批營銷方面的人才,然而這些營銷人才中的絕大多數都去了城市的企業做營銷工作,真正到農村開展農產品營銷的少之又少。這種現狀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農村相對城市來說工作環境比較差,待遇低很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國農業組織化程度過低使營銷人才在農村沒有多少用武之地。此外,目前我國培養的營銷人才絕大多數學的是工業品營銷方面的知識,專門學習過農產品營銷的可以說少之又少。工業品營銷和農產品營銷兩者在戰略和策略上盡管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在具體內容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目前我國農產品營銷人才的極度缺乏已成為制約農產品營銷的重要因素。
3 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農產品銷售主要是通過農產品批發市場這一渠道來實現的,我國大中小城市農產品消費80%以上是通過批發市場提供,因此農產品批發市場是農產品銷售的主渠道。僅管這些年來我國為農產品銷售的暢通,加強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但到目前這止,批發市場一方面在數量上滿足不了農產品銷售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存在檔次低下,功能單一,交易手段及服務管理落后等諸多不足。與農產品批發市場相似,作為農產品流通重要環節的零售市場,其基礎設施從全國的總體狀況來看也較為落后,我國的主要農產品零售市場即農貿市場多數為鋼架或棚頂市場或馬路市場,露天趕集市場,同批發市場相似,也存在著交易環境差,交易手段及服務管理落后等諸多問題。目前我國為健全和完善農產品體系而大力開展的“農改超”和“農超對接”還處于改革的初級階段,扭轉目前農產品流通現狀任重而道遠。
4 政府對農產品營銷的扶持力度不夠
農業由于相對其它產業屬于弱勢產業,因此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政府對其采取各種扶持政策以促進該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國過去幾十年來為了城市和工業的發展,對農業的扶持力度相對較小,近些年來僅管在“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總的國家經濟政策導向下,對農業的扶持力度明顯加大,但由于受我國財力等各種條件的限制,相對世界其它發達國家還很不夠,農產品營銷方面的扶持更是不足。在我國廣大小農戶無力獨自開展營銷的情況下,政府在營銷方面的扶持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山東省和浙江省政府由于采取了諸多行之有效的有助于農產品營銷的政策措施,這兩個省的農產品營銷工作成效顯著。因此提高政府扶持力度是解決我國各地農產品營銷困難的重要途徑。
5 小結
關鍵詞:品牌建設;特色大米;網絡營銷策略
一、我國特色大米品牌建設現狀分析
(一)消費者對大米品牌化需求增加,但大米品牌建設不足大米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必需品之一,人們生活質量日益提高的同時,對大米質量提出的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特別是隨著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繁發生,人們對大米安全性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雖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傾向于購買具有良好信譽品牌的大米產品。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國特色大米品的品牌樹立較少,市場上銷售的絕大多數大米均為無品牌產品。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受到傳統小農經濟思維以及分散化經營模式的影響,農戶在生產過程中并未真正的認識到特色大米品牌創建的重要性,最終導致我國大米市場上真正值得消費者信賴的大米品牌少之又少。
(二)電商網絡品牌潛力巨大,但特色大米品牌建設緩慢隨著近年來我國電商網絡的迅速發展,涌現出的像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百味草等農產品品牌,雖然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和關注,但實際上傳統的地域農產品品牌不管是在品牌推廣還是營銷方面,仍然沒有將電商網絡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這些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產品的營銷。所以,各地區在構建農產品網絡品牌時,必須充分考慮電商平臺具有的特殊性與消費者需求,進一步加大農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力度,才能使特色大米品牌真正進入到人們的視線中。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發現,我國特色大米品牌在打造的過程中,不僅面臨著建設嚴重滯后以及品牌數量不足等問題,而且還面臨著傳統品牌推廣營銷力度不足的問題。首先,特色大米品牌生產規模小且產業鏈整合力度不足。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我國特色大米生產受到小農經濟的影響,普遍存在著生產集約化程度低,特色大米品牌數量少,加工環節簡單,不重視品牌包裝設計與創意營銷等幾方面的問題。其次,行業標準建設嚴重滯后。雖然農戶已經加大了在網絡電商平臺中銷售特色大米的力度,但是由于受到系統規劃、設計不合理以及特色大米標生產加工標準不同意等因素的影響,不但對特色大米品牌效應的擴大造成了不利的影響,而且降低了市場對特色大米品牌的認可度,對特色大米品牌形象的樹立和維護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品牌建設下臺沃科技特色大米網絡營銷策略
(一)保質保量前提下合理應用粉絲經濟首先,根據消費市場的需求,選擇適合的商品作為直播活動的宣傳品,從而達到提高商品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的目的。直播是即時需求的爆炸式體驗,而短視頻是直播長尾效應的主要形式。以羅永浩直播帶貨為例,其公司有專業的視頻制作流程,有著較強的賬號、分析以及社群運營能力,直播帶貨不是單純的將線下產品帶到線上,究其根本就是借助超級平臺、超級流量、超級內容,讓產品得到更大曝光,以更為有趣、直接、高效的方式觸達用戶。由于宣傳品的選擇是決定直播活動成敗的關鍵,所以,農戶在選擇商品時,不僅要充分重視商品的實用性,而且還應從市場價格方面著手,選擇質優價廉的商品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關注和重視。此外,宣傳活動結束后,工作人員必須及時做好售后服務的相關工作,通過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才能在消費者內心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其次,注重產品質量。直播活動只是一種網絡營銷的模式,其屬于一種平臺性質自身并沒有好壞之分。但是假如相關部門在網絡平臺監管方面出現疏漏的話,一旦網絡平臺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利用劣質商品開展直播活動欺騙消費者的話,不但會影響到產品的銷量,而且對商鋪建立的良好營銷口碑也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二)通過社群營銷進行大米品牌建設社群營銷是當前我國特色大米營銷中常用的一種營銷效率高但分散的營銷形式。所謂社群實際上就是以互聯網社交關系為基礎,將具有相近價值觀和目標的人聚集在一起,打造出的一個利益共同體。這種營銷方式最大的特點在于,消費人群的劃分呈現出極致標準化的特點。社群是移動互聯網上網出現后產生的一種以社交為依托的營銷工具,其作為線上銷售中最小的結構單元之一,與普通的電商銷售、朋友前銷售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社群是以群作為營銷單位,開展商品的營銷宣傳活動的。由于大米產品是一種消耗量大、復購率高、加工便宜且需求量極大的產品,所以,工作人員在運用這種銷售形式時,必須采用合理的銷售技巧,才能提高大米的銷售量和復購率。另外,口碑營銷也是社群營銷活動開展時必須充分重視的問題之一,這里所說的口碑營銷實際上就是產品的質量,一旦社群中對產品普遍出現差評的話,那么該產品就很容易失去大多數消費者的信任,長此以往該產品或品牌自然也就被這個社群淘汰。
(三)搜索引擎擴大品牌營銷影響范圍搜索引擎營銷因為其自身具有廣泛且精準度特點,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擴大的人群數量不僅為大米品牌營銷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空間,而且消費者在購買大米時,只需出現了搜索行為,也就意味著消費者已經產生了購買產品的消費欲望。此時工作人員只需要對用戶進行引導,即可將消費者的購買欲轉化為購買率。此外,搜索引擎營銷具有的支持多渠道流量導流是該營銷模式的另一大特點。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素搜索引擎可以合理地進行淘寶、天貓、京東、微信等相關網絡電商平臺的導流,其具有的渠道高度開放特點,為后續營銷活動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工作人員在借助這種營銷模式開展特色大米的品牌營銷活動時,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晚稻大米臨近上市前,凡是建立了商鋪開展電商銷售的企業或個人,應該進行大米、旅游等關鍵字的引導,最終將其導流至淘寶、天貓等電商銷售平臺。其次,將旅游業、農家樂等相關產業緊密融合在一起,大米種植戶或企業應該加大與旅行網站、酒店等合作的力度,為游客提供采摘特色大米的機會,然后將關鍵字導流至攜程、等旅游游記或形成推薦中,引起游客的關注。
(四)通過社交媒體創設優質品牌形象(1)微信。微信是當前我國社交媒體中發展最成熟且信息內容最豐富的社交平臺。企業在開展品牌營銷活動的布局活動時,可以將活動策劃、廣告投放、品牌宣傳等活動內容放置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進行。由于微信公眾號的人群可以根據地域、年齡、性別、興趣愛好等進行標簽和劃分。只要是關注了微信公眾號也就意味著其對公眾號中傳播的內容產生了興趣,為后續消費行為的發生奠定了基礎。此時,企業就可以通過向其推送信息的方式,開展品牌營銷活動。(2)直播平臺。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是當前除了微信平臺以外,個體種植農戶開展大米營銷活動的主戰場,比如,石榴、臍橙、獼猴桃等農產品在這些平臺中都有著非常好的銷售表現。視頻直播平臺自身具有的感染力較強的特點,不但徹底打通了農戶與淘寶、京東之間的銷售渠道,而且消費者在選擇和購買產品時,只需要通過快速的瀏覽平臺,即可及時的獲取與產品相關的信息,增強了消費者的消防體驗,激發出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五)結合電商平臺擴展大米營銷目前,常見的農產品品牌營銷電商平臺主要有以下幾種:首先,垂直生鮮農產品領域電商平臺。像天天果園、盒馬生鮮等。其次,綜合類電商平臺。比如,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不僅購買方式體驗已經日趨成熟,而且從線上用戶體驗、產品推廣一直到線下產品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建立了完整的服務體系,促進了農產品品牌營銷活動質量的有效提升。但是由于綜合電商平臺對于品牌的準入門檻要求較大,所以增加了產品質量不達標、售后服務差等問題發生的幾率,對同類型生鮮農產品樹立的品牌口碑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六)多維發展互聯網農業配套設施(1)針對采購基地一體化的整合?;ヂ摼W農業并不是簡單的將互聯網與農業結合在一起,而且還需要政府、物資以及人員的密切配合。所以,相關部門必須充分重視農產品電商營銷過程采購基地一體化整合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來說,我國很多地區在構建農產品營銷主體時都忽略整合采購基地的重要性,對農產品品牌營銷活動的開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為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農產品經銷商等企業應該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在農戶與市場之間搭建便捷平臺的方式,靈活主動的向分散農戶采購農產品,建議具有集約化、品牌化與一體化的協同發展模式,推動農產品網絡營銷活動的高效開展。(2)優化和完善冷鏈物流配套設施。冷鏈物流是生鮮農產品營銷的關鍵所在,由于生鮮農產品在實際配送的過程中,離不開冷鏈車輛的輔助,物流在中轉過程中必須放置在冷藏箱或恒溫箱中,才能保證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的生鮮農產品的新鮮。但是由于冷鏈配送體系的建設需要長期持續的資金投入,所以對農產品電商企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經濟壓力。再加上不管是農產品電商或企業,也不具備建立冷鏈配送隊伍的能力,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建立統一集中物流配送和隊伍的方式,按照集約化、社會化管理的方式進行冷鏈物流資源的管理,才能進一步擴大農產品網絡營銷的社會影響力,促進農產品網絡營銷經濟效益的穩步提高。
一、特色農產品何以必須強化品牌營銷
(一)品牌營銷本身有利于更好地實現農產品的市場價值
品牌包含名稱、標識、內涵、目標、理念五個基本要素。品牌建設的目的在于將產品變為名牌,因此必須以提高產品質量為基礎,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能夠成為企業的無形資產,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消費者更加注重某一品牌的功能與質量,品牌能夠幫助消費者對同類型的產品進行區分。品牌具有專有性和擴張性的特點,一個好品牌能夠讓消費者保持對產品的忠誠和信心。品牌不僅能夠給企業帶來附加值,同時能夠起到約束企業行為的作用。一個成功的品牌應符合市場需求,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不斷創新的能力以及較高的美譽度和普及度。品牌具有識別功能,是消費者將同類產品加以區分的標志,一旦消費者對某一品牌產生好感,便容易形成對該品牌的依賴,從而有利于品牌產品的銷售。農產品品牌是指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綜合分析當地的自然、經濟、社會、文化資源優勢,通過加工與包裝體現農產品的個性特征,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產品。農產品品牌營銷是指農業生產經營者借助良好的產品和企業形象運用一定的經營方式和手段,通過制定總體的營銷計劃與目標,開展營銷活動的長期行為。品牌知名度在農產品營銷中起到關鍵作用,國外在設計營銷規劃時,注重品牌經營,并有計劃地制定營銷方案,從而贏得豐厚的利潤。因此,農產品營銷中必須樹立品牌戰略觀念,發展優質農產品,創造農產品品牌,搞好農產品的市場營銷。
(二)特色農業必須具有相應的品牌
一個成功的品牌必須符合市場需求,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一定的形象美譽度以及不斷創新的能力,因而,也就理所當然地必須有自身的特色。而反過來講,一定的特色產品,當然也就必須以自己的特色形成相應的品牌,沒有相應的品牌,也就無所謂特色。特色農業顧名思義是指將具有區域特征的農業資源轉化為特色商品的農業形式。特色農業的發展目標在于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優化。我國幅員遼闊,地方性差異較大,各區域之間可根據自身地域特點,結合市場需求,發展與本地區自然條件等相適應的特色農業。從當前我國農產品資源的發展現狀來看,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屬于特色農產品的資源比較豐富,且種類多樣,但是,由于多數所謂的特色農產品缺少個性化特征,品牌意識不足,競爭優勢不明顯,因而,所謂的特色當然也就大打折扣,很難在市場上獲得最大化收益。就此而言,特色農產品的品牌顯然已經成為了制約我國特色農產品,特色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樹立品牌意識,發展品牌戰略,使得傳統意義上的特色農業成為具有相應品牌的特色農業并形成相應的市場價值無疑已經成為我國特色農產品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強化農產品品牌營銷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
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并開展品牌營銷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首先,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有利于企業維持穩定的價格,防御農產品需求導致的市場風險,從而保證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其次,農產品與其他工業產品不同,農產品之間的差異性較小,為與其他同類產品相區分,品牌成為消費者識別農產品的重要因素,同時消費者也可從品牌的包裝等方面進行識別。農產品品牌建設不僅有助于消費者進一步了解商品,同時對于維持穩定的消費群體,建立品牌忠誠度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再次,從當前農產品市場發展的形式來看,我國傳統農業的優勢已不存在,為增強與國外農產品的競爭實力,必須注重農產品的質量、包裝、營養等方面的提升。在嚴峻的競爭環境下,我國農產品必須推進品牌建設,重視品牌營銷,提高市場競爭力。
二、特色農產品品牌營銷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隨著現代農業的開展,我國特色農產品營銷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國的農業發展歷史悠久,目前已經建立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性品牌,現有的許多特色農產品就是很好的說明。隨著科學技術等的應用和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多數特色農產品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等的出臺,對整合特色農產品以及做大做強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級政府將推進農業品牌營銷作為提升農業效益的重要突破口,政府提供的政策、資金、技術等的支持為特色農產品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助于特色農產品品牌戰略的推行和實施。我國特色農產品營銷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尤其體現在農產品的品牌建設問題上,例如品牌意識淡薄、綜合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品牌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品牌建設主體實力不強等問題。
(一)品牌意識薄弱
從特色農產品的經營主體來看,品牌意識薄弱。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第一,市場營銷觀念不足,品牌意識差。農業生產者作為生產經營的主體,其思想意識對農產品品牌戰略的開展有直接影響。由于我國初級農產品的生產主要是小規模經營,其經營主體為分散的農戶,這些農戶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受傳統小農意識觀念的束縛,經營意識和觀念難以滿足品牌建設的需要。再加上有些地區由于信息閉塞,與市場聯系不緊密等因素導致農業生產者的經營理念落后,難以滿足市場需要,在進行產品生產過程中很難保證產品質量。部分農業生產者還對特色農產品的品牌營銷存在認識誤區,認為企業創建品牌是費時費力之舉,沒有認識到品牌營銷的重要價值。第二,主體經營者品牌建設實力不強。及時有些生產者意識到特色農產品品牌營銷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在技術、管理、營銷技能等方面的缺乏,導致力不從心。生產經營者缺少品牌形象的營造能力,因而影響了品牌經營的有效開展。事實上,造成經營主體品牌意識淡薄的主要原因在于,除了受農民自身素質不高的影響,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農村信息技術相對薄弱,基礎設施等條件缺乏,再加上交通運輸等條件的限制導致農民生產者和經營者對市場信息的把握不足。
(二)品牌內涵不深
從特色農產品本身特點來看,品牌內涵不深。主要面臨特色農產品的綜合質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文化融入欠缺的問題。首先,農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我國農業產業在布局上并不合理,各區域之間的種植結構等較為相似,特色卻分并不明顯。且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地區特色不明顯。尤其忽視了特色農產品的地區適宜性,導致農產品失去了原有的“特色”。此外,農產品的深加力度欠缺,產品增值小。質量是特色農產品品牌的生命,農產品品牌之路的發展離不開對產品的高質量要求。其次,產品科技支持不足。農業科技水平直接制約著農產品質量的提升。科技支持包含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銷售各個環節,目前,我國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仍處于較低水平。造成農產品科技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農業科研資金的投入不足,技術設備等不能滿足深加工的需求。從而制約了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發展。再次,我國一些地區在開發特色農產品時,缺少當地特色文化的融入,忽視了品牌內涵的提升。特色農產品與普通農產品的區別在于其中蘊含的深刻文化內涵,文化底蘊的融入是特色農產品品牌提升的重要構成。忽視地方文化特色便會導致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內涵不足,從而影響品牌推廣營銷。
(三)品牌推廣不足
從特色農產品的銷售過程來看,品牌推廣不足。主要表現在三方面:首先,特色農產品包裝形象差。產品的包裝是消費者接觸產品的第一印象,是品牌宣傳的第一要素。樹立良好形象是品牌推廣的重要環節,然而特色農產品包裝往往被經營者忽略。當前許多農產品包裝簡陋,文字說明較簡單,不能向消費者傳遞產品品質等信息。包裝上傳遞的信息量過少,不僅不能說明特色產品的質量和功能,長遠看不利于品牌的營銷推廣。其次,品牌傳播力度不夠。宣傳是任何產品營銷的必要環節,特色農產品品牌效能的提升僅僅依靠產品的品質與形象還遠遠不夠,還需要通過大量的宣傳不斷擴大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我國農產品在品牌推廣中不善于運用媒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網路信息技術的普及,現代化的媒介宣傳方式不應該被忽視。充分利用新型媒介提升產品的知名度應是最好的選擇。除了宣傳力度不夠以外,在營銷推廣過程中還應加大品牌的促銷力度。從戰略的高度去吸引資金、擴大規模、拓展市場。再次,物流體系不完善。當前特色農產品營銷已經進入網絡營銷與實體營銷的雙重營銷模式。無論是網絡營銷還是超市營銷,都需要完整的物流體系作保障。當前,我國農產品銷售主要由三渠道模式為主,因而造成成本高、效率低的局面。農產品本身受季節和區域等的局限,流通環節的成本增加導致產品價格的提高。流通環節的優化有助于降低產品經營成本,但當前我國農產品營銷過程中由于流通環節較為復雜,導致每個環節產生的費用和成本增加,拉升了終端農產品的銷售價格。
三、特色農產品品牌營銷的對策
(一)堅持政府引導,提高品牌意識,增強經營主體實力
特色農產品營銷的重中之重就是增強品牌意識,農產品品牌意識的提高以及經營主體實力的增強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尤其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扶持。農產品品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色農產品品牌的建立與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發揮政府的先導作用,需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企業與農民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聯合模式。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政府要以身作則,轉變觀念認識到品牌意識對特色農產品發展的重要作用。政府應增強品牌意識,并將其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二是,不斷對農戶進行引導,幫助農戶改變陳舊落后的思想觀念。利用媒體宣傳,樹立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品牌意識。充分認識到品牌對于特色農產品開發的重要作用。各級村、鎮等相關部門可以組織農產品營銷等相關的知識講座,組織培訓班等活動,加強農民對產品營銷等知識的學習,逐步提高認識。讓農民了解到品牌建設是增加收入的保障,改變先前的認識誤區。同時,鼓勵農戶積極投身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建設中去。三是,加強對農產品加工等環節的引導,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支持,由于對企業來說,為企業提供優惠措施,鼓勵企業發展農產品品牌,自覺走品牌發展之路??偠灾?,特色農產品品牌營銷的第一關鍵環節需要政府、企業、農戶的聯合推進,政府在其中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調動企業、農戶發展品牌的積極性。同時,通過開展系列講座、培訓班等活動培養品牌觀念和管理技能,不斷增強經營主體實力,為特色農產品的品牌營銷奠定基礎。
(二)增加投入和監督,推進產品深加工,提升品牌內涵
面對特色農產品營銷中出現的質量不過關和科技含量低的問題,首先,政府應增加資金投入,通過銀行貸款、財政補貼、減免稅收等手段扶持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建設。地方政府也要加強惠農力度,適當采取傾斜政策。同時幫助整合農業地域優勢資源,打造品牌建設主體。其次,應逐漸完善農產品質量監管服務,制定明確的質量管理規則,在執行過程中嚴格監控,把好特色農產品生產的質量關。同時加大對虛假廣告、假冒偽劣產品等的執法力度,完善品牌保護等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特色農產品營銷秩序化、規范化進行。然后,提高特色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產品品質,注重產品品質效益的發揮和挖掘。通過科技創新等手段,培養優良品種,改善現有的農產品品質。增加科技含量的同時不僅有助于農產品產量的提升,同時有助于提升產品的品質,樹立更好的品牌形象。開發農產品的深加工技術,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最后,特色農產品的品牌營銷需注入文化內涵,善于利用當地的文化特色,著重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農業。通過將農產品與當地豐厚的人文鄉土氣息相結合,與消費者的文化品位與審美情趣相結合,達到激起消費者購買欲望的目的??傊?,為提升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形象,需要在產品的品質、科技、品味等方面全面提升。
(三)擴大產品宣傳,完善物流體系,加強品牌傳播力度
改進產品包裝,輔以豐富的文字說明的同時,做到精細包裝,提升產品的美觀程度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同時加大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宣傳和促銷力度,通過廣告、網絡營銷、關系營銷等手段,以及采取獨特的促銷手段等加強產品的推廣與銷售。在推廣特色品牌的同時注重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例如人們對生態食品、綠色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在推廣品牌時可以融入綠色產品的概念。除此之外,由于近年來網絡營銷的推廣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農產品在營銷推廣過程中還應注重物流體系的完善,通過推行產地直購,優化產品流通環節,降低成本等一系列手段不斷提升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形象,開拓新的銷售渠道。
四、結語
為了調研工作能順利開展,調研組制定了詳細的調研方案,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計劃階段(2013年10月-11月)在這一階段主要工作包括:確立調研主題,成立項目團隊,進行頭腦風暴,制定調研思路、方法和手段;依托浙江省供銷社和校友資源,聯系社屬單位及相關企業,溝通調研事宜。第二階段是實施階段(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本階段任務之一就是設計調查問卷和實地調研問卷,主要圍繞校企合作農產品營銷模式的現狀與相關聯動主體、大學生在校企合作農產品營銷模式中的參與度、實施效果等因素,共設計17個問題。把調查問卷的初稿發給專業老師,由專業老師提出修改意見并作出指導,把調查問卷進行小范圍的試調查,根據試調查的信息反饋,團隊反復討論,多次修改,最后形成調查問卷的終稿。實地調研問卷也是先由系部相關專業老師審閱,聽取企業指導老師意見不斷提煉和完善問題。本階段任務之二就是由調研組深入到各個合作企業,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調研基于校企合作的農產品營銷現狀,分析其成功因素及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具體運作的關鍵點和難點等。第三階段是總結階段(2014年3月至4月)具體包括驗證和處理兩方面內容,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總結出基于校企合作的農產品營銷模式的成功經驗,分析和探討其模式實施過程中的兩項有效驗證,即市場營銷專業學生銷售公司和浙江萬禾農產品有限公司經貿展銷廳,分析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對策。
2調研說明
為了調研基于校企合作的農產品營銷模式創新的情況,具體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總結出校企合作推進農產品營銷的新模式,調研組積極聯系學院主管單位———浙江省供銷社,運用供銷社系統強大的農村現代流通網絡,調研供銷社系統及其所屬企業50家(浙江萬禾農產品有限公司等)、學院校友企業12家(浙江富陽天依貿易有限公司等)、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企業(浙江捷創進出口公司等)、經貿優秀校友企業(杭州卡邦貿易有限公司等),以下沙高教園區16所高校為中心,于2013年10月-2014年3月赴浙江杭州、嘉興、紹興、湖州、寧波、麗水等11個地市進行深入實地調研,了解政府、供銷社系統、各類農業企業、行業在農產品營銷中所起的作用,結合大學生的專業實踐,探索出一條具有學院特色的農產品營銷路徑。通過這一路徑,可以了解農產品營銷的重要性,增強校企合作農產品營銷的意識,在供銷社系統、行業的指導下提高農產品質量,生產優質農產品,擴大銷售面,助農增收。本項目擬通過調研,對于與校企合作農產品營銷模式相關的主體實現齊心協力、多維互動、多方共贏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和訪談問卷,針對校企合作農產品營銷相關主體設計了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分為3部分,一是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具體包括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和收入等;二是調查問卷的主體部分,主要包括校企合作農產品營銷模式的認知度、學校及學生的參與程度與實施效果、企業的合作程度、政府相關政策、行業的支持、了解消費者對校企合作農產品營銷具體模式的認同等。三是不同主體對校企合作農產品營銷模式的建議。在本次問卷調研過程中,整個團隊集中1個月發放與統計問卷,共發放500份調查問卷,回收調查問卷483份,其中有效問卷461份。
3校企合作農產品營銷模式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發展迅速,校企合作也是農產品營銷的重要模式,它也推動了我國農業產業的發展。根據調研,校企合作農產品營銷模式具有相當好的發展優勢。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開展校企合作,是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實踐的良好方式。隨著企業社會責任感的提升,企業對校企合作的參與度也越來越高,在此前提下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尋求校企合作并不難,難在如何長期和企業維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創出品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就業環境服務。根據調研,我們發現:
3.1高校設立農產品銷售處較少,大學生缺乏對農產品的認識由調查問卷分析可知,只有12%的被調查者所在的院校有農產品銷售處,再次探索,發現這些被調查者全都來自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很多大學生對農產品營銷師、農產品經紀人等與農產品相關的職業很感興趣,但是由于自身對農產品認識薄弱、技能匱乏而覺得無從下手。因此,學校應該為一些大學生普及農產品知識,讓他們了解農產品,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大學生服務三農的能力。根據不同人的觀點對是否贊成開設農產品銷售處進行了分析,其中89%的贊成,3%的人表示反對,8%的人覺得無所謂。根據調查圖表顯示,說明大多數人贊成在校內開設農產品銷售處。
3.2校企合作的層次比較淺,實際合作效果不理想囿于學生所學專業的不同,學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沒有足夠有效的合作平臺。在專業實習過程中,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對專業教學的促進帶動作用。在調研中發現,下沙16所高校僅有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與農業企業成立校中店深度合作,提供優質農產品,并能為學生提供實踐的真實的具有經濟效益的平臺。在對被調查者所在院校是否有營銷實踐平臺的調查中,96%的被調查者說明沒有營銷實踐平臺,只有4%的被調查者說明有營銷實踐平臺。因此,我們嘗試把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營銷實踐平臺可以在其他院校適當的復制。
3.3校企合作互動能力較弱,管理不完善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使學校在管理上,面對學校、學生和企業三方提出的要求,與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有著很大的不同,對學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校企合作的發展趨勢和共贏模式看,學??膳囵B理論聯系實際的高素質人才,學生在項目化教學中受益匪淺,企業可減少渠道的開發,減少成本,提高效益,校企實現雙贏;從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看,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蓪崿F政府、供銷社、學校、企業、農產品行業五維互動,使五個主體緊密聯系在一起。
4訪談分析
在本次訪談調研過程中,針對供銷社及其所屬企業,經貿校友企業,了解校企合作農產品營銷現狀、發展趨勢以及農產品營銷模式的運營等具體內容,在實地考察和深度訪談過程中,分別與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供銷社、浙江萬禾農產品有限公司、杭州捷創進出口公司、杭州卡邦貿易有限公司等典型企業舉行了座談會,就農產品營銷模式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從不同的主體角度出發,分別給出相關建議。
5基于校企合作的農產品營銷模式存在的問題
5.1農業企業與學院缺乏全方位的合作基于校企合作的農產品營銷模式的成功運行,學校與企業之間在教育教學、技術交流等方面開展了有效的合作,雙方都獲得了實際利益,但不是全方位的合作,究其根本,缺乏利益驅動是企業不愿參與深度校企合作的根本原因。
5.2高職院校服務農業企業的能力還不強高職院校的學生缺乏相關專業技能,在和農業企業合作過程中,不能有效發揮作用,專業知識和農業企業的實際需要存在較大的差距,不能很好地創造價值。
【關鍵詞】農產品 中小企業 微博營銷 微信營銷 前景
一、農產品微博、微信營銷的可能性
(一)農產品購銷企業的大量存在
我國農產品流通途徑主要包括國有農產品購銷企業的采購、各種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的銷售、農產品生產者和需求者的直接交易、流通環節中的物流配送等1。農產品購銷企業由于掌握了及時、準確的市場需求信息,并且擁有一定數量固定、可靠的農產品供應資源,因此成為農產品銷售的主要群體。大規模的采購和銷售也使得他們對營銷的渠道要求更高,微博、微信的出現就為他們提供了更為便捷的營銷渠道。
(二)新社交媒介的廣泛運用
據騰訊2015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微信用戶量已經突破了6億。同時,微博月活躍用戶也達到了1.76億。如此龐大的使用人群就為農產品微博微信營銷提供了廣闊的利用市場,極大的提高了這種新營銷方式的可能性。
二、農產品微博、微信營銷的必要性
隨著微博的普及,利用微博進行營銷將是一個很大的機遇。微博營銷具有立體化、高速度、便捷性、廣泛性等特點,因此,農產品要解決銷售問題也可利用微博營銷這一方式拓寬產品的銷售渠道。
微信營銷是網絡經濟時代企業進行的營銷模式的創新,是伴隨著微信的火熱產生的一種網絡營銷方式,微信不存在距離的限制,用戶注冊微信后,即可與周圍同樣注冊的“朋友”形成一種聯系。具體來說,微信營銷就是商家通過提供用戶所需信息,推廣自己產品的一種點對點的營銷方式。微信營銷具有點對點精準、形式靈活多樣、強關系的機遇等特點,因此可以被農產品企業用來進行產品的銷售。
三、農產品微博、微信營銷的優越性
(一)微博、微信營銷的特點
1.信息傳播快,傳播迅速。眾所周知,網絡營銷又稱病毒營銷,信息的傳播超乎人的想象,而且網絡現在可以連接到全國甚至全世界,所以微博微信可以很好的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2.樹立品牌,容易形成客戶的忠實度。微博微信可以實現企業和客戶一對多和一對一的交流,企業可通過微博將產品信息直接、透明的展示給消費者,形成一系列鮮活的網絡形象,同時解除用戶對產品安全度的懷疑,最終形成客戶的忠實度。
3.微博微信更是客戶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平臺。企業可以將產品信息(生產,包裝,銷售等)通過微博的形式傳遞給客戶,客戶也可以將他們的要求通過微信向企業進行反饋。
(二)成功案例分析
在農產品的微博營銷中,福建的安溪茶葉營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每年5月是福建泉州的安溪縣美村莊春茶上市的季節,以前茶農們賣茶要將茶葉運到幾十公里的茶葉市場進行銷售,但當微博出現以后,局面徹底發生了變化。從2012年開始,茶農們開始利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微博方式賣茶葉,茶葉銷量一路飆升,而美村莊也因此獲得了“中國微博第一村”的美名。村民首創“微博直擊制一泡好茶”活動,從采茶女采摘茶葉,到制茶能手搖青、攤青、殺青、炒青、包揉、烘干直至出爐,再到茶商搶好茶全過程,全程滾動式實時直播。
安溪茶葉營銷是農產品微博營銷中一個很成功的案例,但并非所有微博營銷都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在這種社交媒介營銷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
四、關于微博微信營銷的幾點注意
(一)市場應該循序漸進的拓展
微博微信雖在時間和空間上沒有太大的限制,但涉及到現實的物流運輸,交貨就會考慮到地域和成本的限制,不同地方風俗也不同,所以在營銷的起步階段應該立足本地,然后慢慢擴散,并且根據不同地方的特點細分市場,找到側重點。
(二)微博微信并不是單一的營銷方式,他需要依附一些平臺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五、農產品微博、微信營銷的展望
(一)二者結合促進農產品銷售
微信上,用戶之間是對話關系,微信普通用戶之間,需要互加好友,這構成了對等關系。而微博普通用戶之間則不需要互加好友,雙方的關系并非對等,而是多向度錯落、一對多。微信是私密空間內的閉環交流,而微博是開放的擴散傳播。一個向內,一個向外;一個注重交流,一個注重傳播。微信用戶主要是雙方同時在線聊天,而微博則是差時瀏覽信息,用戶各自自己的微博,粉絲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關注對象此前的信息。這是他們之間的最大區別,但是如果二者結合得好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企業可以首先利用微博傳遞信息、傳播口碑,將企業的產品、文化等信息最大范圍的傳播給用戶,其次企業可利用微信與用戶進行交流,將售后服務做到極致。
(二)實事求是,加強信息化建設
我國是農業大國,也是信息化大國,網絡的普及讓很多人都接觸到網絡,農產品也不例外。農產品要做網絡營銷,必然要先做信息化建設,在培育的時候就能將信息出去,然后再持續的更新產品的生長和培育過程,最后再進行銷售,在利用微博微信進行營銷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實事求是,加強信息化建設。
農產品對于國民經濟的重要性,新社交媒介的迅速普及都使得農產品微博微信營銷具有巨大的市場,而只要不斷更新技術,完善管理,加強信息化建設,解決營銷過程中的幾點問題,農產品微博微信營銷必將前景光明。
參考文獻:
農副產品的品牌化是農業集約化,企業化道路的自然延伸,也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農副產品品牌化的道路是一帆風順的。新興的農產品牌經營者通常會發現,他們總要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局面:消費者“價格第一”的消費習慣以及對本地農產品非理性的信賴;媒體對新興品牌的嚴苛立場以及隨之而來的輿論危機……
天演公關傳播機構在為一些農副產品品牌提供公關咨詢服務的過程中,觀察到這樣一個事實:新興的農副產品品牌對于公共關系事務的重要性往往認識不足。盡管如此,合理運用公關手段的確能使品牌獲取現實的業績收益,同時也能有效避免輿論危機對品牌的損害。
食品安全:公共關系的“定海神針”
一個農產品牌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并不是另一個農產品牌,而是無品牌的“散裝”農產品。這是我國農產市場的典型特征?!吧⒀b”農產品往往在價格上具有先天優勢,而本地化的特點又使得消費者對其具有非理性的信賴。因此許多農產品牌的營銷決策者會有“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在這種“以點搏面”的競爭局勢下,合理運用公關手段的重要性凸顯出來。
食品安全是我國農產品市場目前最熱門的議題,也正是絕大多數農產品牌最重要的公關優勢所在。這些農產品牌的擁有者都是大型現代化農業企業,與生產經營“散裝”農產品的中小企業乃至個體農戶相比,在保證食品安全領域擁有先天優勢,也更易于博取消費者的信賴。利用食品安全議題建立公關優勢,其要點在于對兩個重要信息點的充分傳播:食品安全事前的保障能力,以及食品安全事后的可追溯性。
對事前保障能力的傳播即意味著努力向消費者證明:“我們所生產的產品更為安全可靠?!睘榇?,農產品牌應有意識地突出傳播自身在控制食品安全方面的資質、能力和措施。例如,有目的地組織一系列針對企業質檢技術突破的新聞傳播等。
對事后可追溯性的傳播則傳遞了另一種信息:“如果對我們的產品有任何不放心,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找到我們,我們也能有針對性地做出即刻的改進。”這一領域的公關手段則更為多樣。例如,我們在為國內最大的雞蛋品牌“咯咯噠”提供服務的時候就采用了上面的公關手段。這樣的信息對于媒體而言具備新聞價值,而看到相關報道的消費者對于這一品牌的食品安全水準自然會增添更多信心。
實踐證明,在食品安全水準上的優勢,能夠協助品牌農產品扭轉在價格競爭上的先天劣勢,獲取消費者更為持久的信賴與忠誠度。公關手段在這一環節上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可以一言以蔽之:讓品牌的食品安全優勢得到持續的傳播,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并信任這一優勢。
產品分級:穩定可靠的利潤“金牛”
產品的溢價理由是困擾農產品牌營銷決策者們的一大難題。在公眾認知中,農副產品的生產并不是一項技術活,而品牌農產品在品質指標上也較難建立差異化的優勢。因此,在大眾市場領域,農產品牌的溢價空間是極為有限的。
然而在中高端市場領域,情況并非如此。農副產品中高端市場的消費需求是較為感性的。例如在營銷界為人熟知的一個案例:日本的牛肉廠商宣稱自己生產的高端產品“口感非常鮮嫩柔韌”,而這樣的特性并不能在現有的肉制品品質指標上體現出來,因此廠商提供了一個引人入勝的品牌故事:“在北海道的養牛場里,我們會讓每一頭優質肉牛聽音樂,并且定期為肉牛做人工按摩,以增強肉質的柔韌性?!?/p>
因此,對于農產品牌而言,最有效的溢價手段是主動推動自身產品的品質分級,同時加強對高端產品或副品牌的公關傳播力度,為其注入更多的感性消費元素,把高端產品或副品牌打造成為企業的利潤“金牛”。如前所述,這一領域的公關運用以對“品牌故事”的傳播為主。農場用特殊手段來優化優質稻米的口感,養殖場用高檔飼料使優質水產品更為鮮嫩,擁有這些故事的高端農產品,盡管其本身的營養結構并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足以令有充分消費能力的消費者產生消費沖動。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農產品牌在加強對高端產品公關傳播力度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公關的本原:真實性。用來傳播的品牌故事必須是真實存在的,用來為媒體和消費者提供體驗的樣本農場也必須是真實存在的。這也是我們提議將這一手段選擇性地運用于高端產品或其副品牌的原因。
危機公關:不可忽視的“險灘”
在這一部分我們所討論的話題有所不同。之前我們是從公關的角度來審視農產品牌應該怎樣獲取利益,現在我們要關注的則是農產品牌必須如何來規避損失。
一個顯著的現象是,我國新興農產品牌遭遇輿論危機的概率要明顯高于其他產業的成熟品牌。這里面有幾個主要的原因:首先是由于食品安全的嚴峻環境,使得農產品受到公眾輿論的嚴格監督;其次是由于各類農產市場長期以來無品牌或品牌較少,新品牌的興起在客觀上要遭遇“槍打出頭鳥”的困境;最后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與本地“散裝”農產品競爭的品牌農產品往往給人留下“外來者”“闖入者”的印象,這也招致了部分本地媒體更為嚴苛的審視目光。
因此對于一個新興的農產品牌的經營者而言,首先必須實現觀念上的轉變:危機公關不是可有可無的擺設,而是一門必修課。
農產品是一個比較“樸實”的行業,最常見的輿論危機是針對產品品質的危機。而這恰恰也是對農產品牌危害最大的一類危機。應對這類危機,關鍵要點在于始終維持消費者對于企業產品品質的信心。
一旦發生針對產品品質的危機,品牌農產企業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火速查清危機事實:危機所涉及的產品種類、數量、分布范圍,以及品質問題的成因和危害。
如果這一問題已經為大眾媒體所報道,最好的辦法是立即有針對性地展開溝通,向相關媒體誠實地披露這些事實,展示出企業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控制問題產品危害的能力。農產品的一大特征是產品數量巨大,因此首先要闡明的是問題產品的明確范圍。
論文關鍵詞:寒地黑土;品牌;營銷
我國自加入WTO后,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我國的一些傳統產業,特別是農業遭受了巨大的沖擊。國外農產品及其著名品牌大量進入國內市場,中國農業步履維艱,在這樣的環境下,除了及時調整農業內部的結構外,建立和加強農產品品牌化建設勢在必行,從而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同時對增強農民收益將開辟新的路徑。
一、“寒地黑土”是黃金品牌
寒地黑土品牌,是十分稀缺的生態資源文化的標志,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僅有的寶中之寶.在世界歷史上,曾有過三塊黑色寶石般的黑土地,一塊分布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塊地處烏克蘭大平原的黑土地由于多年的掠奪性的開發,黑土土層產出能力已經較小,只能更多地采用催生劑。據有關資料記載,寒地黑土每積累1厘米,需要200到400年,我國東北松遼流域的黑土層一般在60一100厘米之間,這60—-100厘米厚的黑士形成時間;大約在1萬2千年一4萬年之間.這稀缺的國寶是天地用了幾萬年的時間,付出了無法估量的辛勤與汗水,才養育出來這一塊黑油油的可以供養人類健康茁壯成長的黑土地。據有關資料記載,黑土中有利植物成長的營養成分高出黃土和紅壤的5—10倍所以有:人說黑土地油汪汪,不一朋巴也長糧.這正是黑土價值的真實寫照。
21世紀的品牌,唯有名牌贏天下.寒地黑土品牌,孕育于知識經濟興起之初,誕生于21世紀的剛剛開妗天時,地利,人和為寒地黑土品牌創造了成長,成名的良機面對知識經濟的興起,互聯系的形成,傳統產業的急劇變革,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將洶涌澎湃.西方經濟在知識經濟大潮的推動下,已經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一從經營產品到經營品牌;他們不僅擁有大量的貨幣資本優勢,而且還有諸多的全球馳名的超級品牌優勢;他們占領著大量的市場而西方經濟缺少的,也就是他們的弱勢,缺少資源,特別是缺少像寒地黑土商標所標識的生態資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的優勢,我們應該走的路,用名牌戰略,打綠色品牌,走特色路.這不僅是我們的戰略和策略,它更是當今世界消費的大趨勢。
二、寒地黑土品牌戰略的重要性
1.“寒地黑土”品牌戰略是現代市場化的要求
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在新世紀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綏化市應清楚地看到現代市場競爭已從農產品價格競爭、質量競爭逐步走向品牌競爭,品牌競爭已成為農業企業之間、農業生產區域之間經濟競爭的重要特征。產品生產、加工、銷售與流通各個環節都要根據市場機制來運行,商品以品牌的形式進入市場,通過市場引導龍頭,龍頭帶動農戶,圍繞某種農產品生產,形成種養加,產供銷、服務網絡為一體的專業化經營,從而提高經濟效益,農產品在市場中實現價值的高低是農業產業化形成、鞏固與發展的關鍵,因此只有高質量的名牌產品才能具有巨大的市場獲利能力,農業產業化經營才有活力。
2.“寒地黑土”品牌戰略是農村城鎮化發展的潛在要求
據預測,我國城鎮化逐步增大,城鎮化的發展必然導致農產品市場的擴大和農業市場化程度的加深,這將有利于農產品總需求的擴大和名優品牌農產品所占比重的上升,而且城鎮居民的消費知識較多,對農產品的營養,保健,衛生外觀等特別注重,而獲得這些信息的重要途徑就是確認農產品的品牌,使消費者通過確認品牌而信任農產品的質量和特色。因此,城鎮化的發展為寒地黑土農產品品牌經營戰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3.“寒地黑土”品牌經營是綏化優質農產品交易避免市場交易失敗的有效途徑
我國農產品現在和將來一段時間內將是普通農產品,劣質農產品與優質農產品并存的形式,農產品的品質和成本對于消費者來說很難掌握,而銷售者則不然,這種市場主體對優質農產品所擁有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本能愿意接受以市場平均價格購買優質農產品,銷售者為了增大銷量往往降價銷售普通或劣質農產品,相比藝下消費者則以更低的市場平均價格估價優質農產品。因此這種選擇使得優質農產品受到錯誤的市場導向,導致優質農產品被普通和劣質農產品排擠出局?!昂睾谕痢逼放平洜I則會一改常態,它會將綏化地區的優質農產品的特點和優勢傳遞給消費者,使其積極購買,認識到物有所值。因此“寒地黑土”品牌化經營將避免綏化地區的優質農產品在市場交易中而失敗。
4.“寒地黑土”品牌經營是優化配置綏化地區農業資源的重要途徑
相對于資金、勞動力、能源、機械設備等有形資源來說,“寒地黑土”品牌是無形資源。我國的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是以大量資金、設備投人為主,以稀缺自然資源為依托支撐經濟發展,而忽視了無形資源的優化配置,造成農業兩種資源皆浪費嚴重,生態遭受破壞,農業生產效益較低?!昂睾谕痢逼放平洜I是運用農產品品牌這一無形資源使農產品價值增值,從而降低優質農產品的有形資源成本,在名優品牌的基礎上優化配置有形資源。這樣才能使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相互結合,從而提高農業經濟的效益。
三、“寒地黑土"品牌營銷戰略的對策
1.政府應在“寒地黑土”農產品營銷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寒地黑土”品牌是綏化市政府有關部門審時度勢而創造出來的特色農業品牌。那么綏化市政府在農產品銷售中擔負著重要的角色。
(1)府應做好“寒地黑土”品牌的宣傳?!巴跗刨u瓜,就是要夸’,這—觀念應予以接受,優質的產品需要廣告的有力宣傳,那么綏化市政府應通過新聞媒體等各種渠道做好宣傳工作,把“寒地黑’這一品牌打出去。
(2)依法加強管理,規范市場行為,及時把各項政策傳遞給農民和企業手中。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打破地方封鎖,促進全國統—市場的形成。
(3)聯合農業推廣部門,及時把新產品的種植技術和有關知識、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的操作信息傳遞給農戶。
(4)幫助企業、農戶解決自身難以解決的困難。例如:由于農產品必須達到_定檢測標準才能進入市場,特別是現在的綠色貿易壁壘的興起要求的標準更加嚴格。因此政府應在一定的區域里建立相應的農產品檢測中心,讓農戶能夠吸時了解到農產品的相應標準,及時組織生產。
2.給予“寒地黑土”品牌財力、人力、科技的有力支持
(1)實施‘地黑土”名牌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資金投^,否則是難以形成市場競爭力的。例如:江西的崇江的紅羽麻雞產業項目共需投資1.84億人民幣,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為9155萬人民幣,流動資金為9245萬人民幣。這么龐大的資金需求,只有通過多元化籌資來解決,包括財政部門用于農業的專項資金、農業政策性貸款、農村金融機構貸款及資金入股,勞動力人股、技術入股、資產入股等形式的社會籌資,并應積極吸引外資。
(2)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農產品品牌經營提供技術支撐“寒地黑土’,農產品應增大科技投入,不斷改革老產品,開發新品種。品牌之爭,歸根到底也就是科技的競爭。因為品牌依靠優質,優質來源技術。因此應強化依靠科技創品牌的意識,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黾印昂睾谕痢鞭r產品開發的科研推廣經費投入,尤其是龍頭企業更要增加名牌開發投資力度;二要大力推廣運用農業高新科技,注重培育名特優新品種,引進精深加工新技術,促使農產品升級升值。同時可以借省內各大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等部門的幫助,與其結成科技網絡,為發展“寒地黑土,名牌農產品服務。三要注重從基礎環節抓起,搞好農民技術培訓,搦歌民整體的科學和生產技術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企業+農戶"的聯合性生產體系
“公司+農戶”是以公司、工廠、協會等經濟實體為龍頭,以農戶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利益為紐帶,由生產者、加工者、銷售者、經營者結成的地位平等、利益均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其經營體制是農戶為基礎的公司,農戶與公司資源簽訂合同,公司向農戶有償提供生產資料、資金、技術、產品銷售服務;農戶按公司制定的生產計劃、技術要求進行生產,產品按合同規定的價格、數量、規格或品質交給公司,公司負責產品銷售。“風險共擔,利益共沾”,實現生產、加工、銷售、增值的良性循環。這種“公司+農戶”的產業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有助于通過對農產品的深度加工,提高“寒地黑土’’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五、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寒地黑土"農產品營銷隊伍
眾所周知,現代市場經濟中,商品生產是基礎,但市場銷售是關鍵。我市的“寒地黑土’,農產品品牌創立起來了,能否把它打入國內國際市場主要靠營銷。那么具有高素質的營銷人才只管重要。我市原來從事農產品營銷工作的主體是農民,由于文化水平和營銷觀念的局限,使得這支營銷隊耐匿適應全國甚至全球體化的需要。因此,需要造就一直高素質的營銷隊伍。綏化學院作為綏化地區唯——所高校,應該立足本地,成為培養營銷精英的搖籃。
論文關鍵詞:寒地黑土;品牌;營銷
我國自加入WTO后,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我國的一些傳統產業,特別是農業遭受了巨大的沖擊。國外農產品及其著名品牌大量進入國內市場,中國農業步履維艱,在這樣的環境下,除了及時調整農業內部的結構外,建立和加強農產品品牌化建設勢在必行,從而提高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同時對增強農民收益將開辟新的路徑。
一、“寒地黑土”是黃金品牌
寒地黑土品牌,是十分稀缺的生態資源文化的標志,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僅有的寶中之寶.在世界歷史上,曾有過三塊黑色寶石般的黑土地,一塊分布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塊地處烏克蘭大平原的黑土地由于多年的掠奪性的開發,黑土土層產出能力已經較小,只能更多地采用催生劑。據有關資料記載,寒地黑土每積累1厘米,需要200到400年,我國東北松遼流域的黑土層一般在60一100厘米之間,這60—-100厘米厚的黑士形成時間;大約在1萬2千年一4萬年之間.這稀缺的國寶是天地用了幾萬年的時間,付出了無法估量的辛勤與汗水,才養育出來這一塊黑油油的可以供養人類健康茁壯成長的黑土地。據有關資料記載,黑土中有利植物成長的營養成分高出黃土和紅壤的5—10倍所以有:人說黑土地油汪汪,不一朋巴也長糧.這正是黑土價值的真實寫照。
21世紀的品牌,唯有名牌贏天下.寒地黑土品牌,孕育于知識經濟興起之初,誕生于21世紀的剛剛開妗天時,地利,人和為寒地黑土品牌創造了成長,成名的良機面對知識經濟的興起,互聯系的形成,傳統產業的急劇變革,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將洶涌澎湃.西方經濟在知識經濟大潮的推動下,已經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一從經營產品到經營品牌;他們不僅擁有大量的貨幣資本優勢,而且還有諸多的全球馳名的超級品牌優勢;他們占領著大量的市場而西方經濟缺少的,也就是他們的弱勢,缺少資源,特別是缺少像寒地黑土商標所標識的生態資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的優勢,我們應該走的路,用名牌戰略,打綠色品牌,走特色路.這不僅是我們的戰略和策略,它更是當今世界消費的大趨勢。
二、寒地黑土品牌戰略的重要性
1.“寒地黑土”品牌戰略是現代市場化的要求
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在新世紀生存和發展的必由之路。綏化市應清楚地看到現代市場競爭已從農產品價格競爭、質量競爭逐步走向品牌競爭,品牌競爭已成為農業企業之間、農業生產區域之間經濟競爭的重要特征。產品生產、加工、銷售與流通各個環節都要根據市場機制來運行,商品以品牌的形式進入市場,通過市場引導龍頭,龍頭帶動農戶,圍繞某種農產品生產,形成種養加,產供銷、服務網絡為一體的專業化經營,從而提高經濟效益,農產品在市場中實現價值的高低是農業產業化形成、鞏固與發展的關鍵,因此只有高質量的名牌產品才能具有巨大的市場獲利能力,農業產業化經營才有活力。
2.“寒地黑土”品牌戰略是農村城鎮化發展的潛在要求
據預測,我國城鎮化逐步增大,城鎮化的發展必然導致農產品市場的擴大和農業市場化程度的加深,這將有利于農產品總需求的擴大和名優品牌農產品所占比重的上升,而且城鎮居民的消費知識較多,對農產品的營養,保健,衛生外觀等特別注重,而獲得這些信息的重要途徑就是確認農產品的品牌,使消費者通過確認品牌而信任農產品的質量和特色。因此,城鎮化的發展為寒地黑土農產品品牌經營戰略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3.“寒地黑土”品牌經營是綏化優質農產品交易避免市場交易失敗的有效途徑
我國農產品現在和將來一段時間內將是普通農產品,劣質農產品與優質農產品并存的形式,農產品的品質和成本對于消費者來說很難掌握,而銷售者則不然,這種市場主體對優質農產品所擁有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本能愿意接受以市場平均價格購買優質農產品,銷售者為了增大銷量往往降價銷售普通或劣質農產品,相比藝下消費者則以更低的市場平均價格估價優質農產品。因此這種選擇使得優質農產品受到錯誤的市場導向,導致優質農產品被普通和劣質農產品排擠出局?!昂睾谕痢逼放平洜I則會一改常態,它會將綏化地區的優質農產品的特點和優勢傳遞給消費者,使其積極購買,認識到物有所值。因此“寒地黑土”品牌化經營將避免綏化地區的優質農產品在市場交易中而失敗。
4.“寒地黑土”品牌經營是優化配置綏化地區農業資源的重要途徑
相對于資金、勞動力、能源、機械設備等有形資源來說,“寒地黑土”品牌是無形資源。我國的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是以大量資金、設備投人為主,以稀缺自然資源為依托支撐經濟發展,而忽視了無形資源的優化配置,造成農業兩種資源皆浪費嚴重,生態遭受破壞,農業生產效益較低。“寒地黑土”品牌經營是運用農產品品牌這一無形資源使農產品價值增值,從而降低優質農產品的有形資源成本,在名優品牌的基礎上優化配置有形資源。這樣才能使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相互結合,從而提高農業經濟的效益。
三、“寒地黑土"品牌營銷戰略的對策
1.政府應在“寒地黑土”農產品營銷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寒地黑土”品牌是綏化市政府有關部門審時度勢而創造出來的特色農業品牌。那么綏化市政府在農產品銷售中擔負著重要的角色。
(1)府應做好“寒地黑土”品牌的宣傳?!巴跗刨u瓜,就是要夸’,這—觀念應予以接受,優質的產品需要廣告的有力宣傳,那么綏化市政府應通過新聞媒體等各種渠道做好宣傳工作,把“寒地黑’這一品牌打出去。(2)依法加強管理,規范市場行為,及時把各項政策傳遞給農民和企業手中。深化流通體制改革,打破地方封鎖,促進全國統—市場的形成。
(3)聯合農業推廣部門,及時把新產品的種植技術和有關知識、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的操作信息傳遞給農戶。
(4)幫助企業、農戶解決自身難以解決的困難。例如:由于農產品必須達到_定檢測標準才能進入市場,特別是現在的綠色貿易壁壘的興起要求的標準更加嚴格。因此政府應在一定的區域里建立相應的農產品檢測中心,讓農戶能夠吸時了解到農產品的相應標準,及時組織生產。
2.給予“寒地黑土”品牌財力、人力、科技的有力支持
(1)實施‘地黑土”名牌農產品的產業化經營,必須有與之相適應的資金投^,否則是難以形成市場競爭力的。例如:江西的崇江的紅羽麻雞產業項目共需投資1.84億人民幣,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為9155萬人民幣,流動資金為9245萬人民幣。這么龐大的資金需求,只有通過多元化籌資來解決,包括財政部門用于農業的專項資金、農業政策性貸款、農村金融機構貸款及資金入股,勞動力人股、技術入股、資產入股等形式的社會籌資,并應積極吸引外資。
(2)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為農產品品牌經營提供技術支撐“寒地黑土’,農產品應增大科技投入,不斷改革老產品,開發新品種。品牌之爭,歸根到底也就是科技的競爭。因為品牌依靠優質,優質來源技術。因此應強化依靠科技創品牌的意識,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要增加“寒地黑土”農產品開發的科研推廣經費投入,尤其是龍頭企業更要增加名牌開發投資力度;二要大力推廣運用農業高新科技,注重培育名特優新品種,引進精深加工新技術,促使農產品升級升值。同時可以借省內各大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等部門的幫助,與其結成科技網絡,為發展“寒地黑土,名牌農產品服務。三要注重從基礎環節抓起,搞好農民技術培訓,搦歌民整體的科學和生產技術水平。
四、建立和完善“企業+農戶"的聯合性生產體系
“公司+農戶”是以公司、工廠、協會等經濟實體為龍頭,以農戶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利益為紐帶,由生產者、加工者、銷售者、經營者結成的地位平等、利益均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其經營體制是農戶為基礎的公司,農戶與公司資源簽訂合同,公司向農戶有償提供生產資料、資金、技術、產品銷售服務;農戶按公司制定的生產計劃、技術要求進行生產,產品按合同規定的價格、數量、規格或品質交給公司,公司負責產品銷售?!帮L險共擔,利益共沾”,實現生產、加工、銷售、增值的良性循環。這種“公司+農戶”的產業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有助于通過對農產品的深度加工,提高“寒地黑土’’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五、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寒地黑土"農產品營銷隊伍
眾所周知,現代市場經濟中,商品生產是基礎,但市場銷售是關鍵。我市的“寒地黑土’,農產品品牌創立起來了,能否把它打入國內國際市場主要靠營銷。那么具有高素質的營銷人才只管重要。我市原來從事農產品營銷工作的主體是農民,由于文化水平和營銷觀念的局限,使得這支營銷隊耐匿適應全國甚至全球體化的需要。因此,需要造就一直高素質的營銷隊伍。綏化學院作為綏化地區唯——所高校,應該立足本地,成為培養營銷精英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