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范文

        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

        第1篇: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范文

        關鍵詞 中國;家具設計;教材編寫;古典家具

        中圖分類號 G7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3)32-0080-03

        收稿日期:2013-11-08

        作者簡介:高峰(1970- ),女,山東濰坊人,蘇州市職業大學藝術學院講師。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職業教育項目課程改革的質量評價研究》(編號:B-b/2011/031/028),主持人:袁麗英。

        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興起和城鎮化速度的進一步加快,我國古典家具和新中式家具行業發展迅猛,但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其相關設計人才的嚴重短缺。因此,編寫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國家具設計》教材,全面提高家具設計人才培養質量,已成為職業院校相關專業亟需解決的迫切問題。

        一、中國古典和新中式家具行業的發展現狀

        (一)中國古典和新中式家具行業的崛起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我國文化產業的興起和城市化、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家具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中國古典和新中式家具為特色的產業區迅速壯大,其主要集中地區包括廣東大涌、中山、新會,廣西憑祥,江蘇蘇州,福建仙游,浙江東陽,河北大城,山東濰坊、淄博等地,有些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目前全國以中國古典和新中式為特色的家具生產企業有上萬家,其發展趨勢已經超過了現代家具生產企業。

        (二)中國古典和新中式家具成為消費時尚

        隨著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居室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為家具設計提供了可以充分展示的空間。居室中的家具除了滿足人們生活起居功能的需求之外,還需要體現文化品位。在文化復興的大環境下,民族文化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中國古典和新中式家具作為居室的中國文化符號,增強了居室的文化氣息。此外,由于其中的文化歷史價值、木材稀缺價值以及家具本身的實用價值、藝術審美價值,其保值、升值、傳世的空間巨大,致使中式家具價格持續上漲,成為中國家具行業的高端品牌。

        (三)現代家具生產企業面臨轉型升級

        多年以來,中國的家具生產企業一直以廉價的勞動力獲取生產利潤,但隨著家具行業國際化程度的提高,中國家具行業這一生產優勢正日漸消失,家具行業正面臨重新洗牌。因此,家具生產企業只有依靠文化創意,提高家具的附加值才能充分獲得利潤。而家具設計人才就成為直接關系家具行業健康發展、提高家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近年來,在廣東、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以中國文化為內容的家具創意設計公司、家具研究院、家具研究中心陸續出現,對家具設計人員也有極大需求。

        二、《中國家具設計》教材的現狀及編寫范圍

        在中國古典和新中式家具持續升溫的市場經濟背景下,能獨當一面、設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家具設計人才卻極度缺乏。究其原因,與近百年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西方科學技術、價值觀對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的深遠影響不無關系,中國傳統文化在整個文化體系建設中始終處于弱勢地位。在目前的設計教育中,德國的包豪斯理論、三大構成的設計教學體系,構成了當前我國藝術設計教學的基礎平臺。在西方觀念指導下編著的家具設計教材,注重家具形式的構成,缺乏中國家具設計的文化理念,難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此情況下,編寫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中國家具設計》教材就顯得尤為緊迫和必要。

        當前我國相關的本科院校以及高職院校開設的家具設計專業、環境設計專業和產品設計專業使用的教材有《家具設計》《環境設計與家具設計》《系列家具產品設計與實訓》等,尚未有專門的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中國家具設計》教材。

        家具設計首先要滿足使用要求,其次要考慮材料加工的工藝條件,三要適合人們的審美要求。使用功能、物質條件和造型形象是構成家具設計的三個要素[1]。中國家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代表手工業時展頂峰的明清明式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更是享有崇高的聲譽。利用這些文化資本,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壯大中國家具行業品牌優勢,是中國在世界經濟競爭中具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中國家具設計》教材應以專門研究中國家具的文化歷史、構造、工藝、材質、陳設為內容,旨在體現對中國家具的傳承和創新,是以中國文化為創意內容的文化產業或后工業化生產所需的家具設計范本,主要內容包括中國古典家具設計和新中式家具設計。

        三、《中國家具設計》教材編寫應突出的重點

        《中國家具設計》教材應以適應當前文化經濟產業發展,提高人民群眾居住生活質量,培養當代中國家具設計人才為目的。現代家具設計是適應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特點的設計,中國古典家具和新中式家具的設計以其藝術化、個性差異化為鮮明特色,設計文化是其設計的主要內容。因此,《中國家具設計》教材的編寫應具體反映和重點突出以下內容。

        (一)突出體現中國家具的歷史演變

        中國家具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其歷史就是中國人民起居生活逐漸改變及其發展的歷史。經歷了從席地而坐的低矮家具到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的發展歷程,也經歷了從青銅家具、漆家具、硬木家具到現代用材的發展歷程,每一次材質的變革都促進了家具業的飛躍發展。中國家具從使用范圍上又可分為民間家具、文人家具、皇宮家具、寺廟家具等,在各個歷史時期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和流派。

        (二)突出體現中國家具設計的文化內涵

        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家具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體現禮儀的家具。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是自然和諧和天人合一的觀念,中國家具的造型、吉祥寓意的裝飾圖案以及陳設、使用方式都深刻反映著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中國家具是極具特色的東方家具,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宇宙意識和生活情調。

        (三)突出體現中國家具設計的造型藝術

        中國家具設計是造型的藝術。經典的中國家具造型特點是線條的藝術,流暢雋永的線條塑造了高雅含蓄的藝術形象。有簡練的輪廓線,有打洼的裝飾線腳,這些都形成了中國家具的獨特造型語言。這是中國家具造型的基本設計理念,明顯區別于現代工業化的家具設計理念。

        (四)突出體現中國家具設計的工藝結構

        中國家具與中國建筑一脈相承,區別于現代板式結構的家具是框架式結構。榫卯結構是中國家具的結構特色,反映了中國家具的科學內涵。36種典型的榫卯結構是中國家具結構體系的精粹[2]。

        (五)突出體現中國家具設計的用材處理

        中國家具采用優質木材,對木材文化歷史和現代工藝處理的認識,是中國家具設計的必要前提。對木材的科學鑒定和科技處理,可以節約木材資源,防止開裂變形,提高木材的力學強度,改善加工性能,延長使用壽命。中國家具采用大漆修飾,中國大漆的使用有悠久的歷史,是一種優質的天然涂料,又有國漆之稱。它的制作工藝復雜而特殊,不僅對家具起到保護作用,而且不同技法的使用,更能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

        (六)突出體現中國家具設計的人體工程學

        古代人生活起居方式與現代人起居生活方式不同,體現在家具設計上,就會有與現代人完全不同的時代特點。例如古典家具中的椅子座面都比較高,這與古代人們的穿著打扮和現在人有很多差異有關,這就是所謂的“正襟危坐”[3]。而現代人追求自由放松舒適的生活,沙發的大量出現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但如果僅僅像當前市場上改制的中式沙發,只是把椅子放矮加寬,恐怕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中國家具是硬木家具,這與西方大量使用軟體家具有很大的不同。在保持中國家具端莊的前提下,中國家具的創新設計需要更多關注人體工程學,從而更好體現現代設計以人為本的理念。

        (七)突出體現中國家具設計的陳設文化

        家具的陳設,是家具設計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如何陳設中國家具,這不僅是滿足生活中使用的要求,更體現著中國家具陳設文化。明代居室中,家具沒有固定的擺放形式,隨意應變,同時又注重禮儀,是當時的陳設特點。清代家具成組成堂,廳堂、書房、臥室、佛堂的陳設組合各不相同。在現代居室中的中國家具設計,在把握文化內容的基礎上,用家具體現格調氛圍和文化意境,這也應該是《中國家具設計》教材編寫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梁啟凡.環境藝術設計:家具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6-9.

        [2]楊耀.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9.

        [3]高峰.談明式家具藝術的文化繼承與科學創新[J].家具與室內設計,2012(3):15-16.

        Analysis on the Editorial Thought of the Textbook for “Chinese Furniture Design”

        GAO Feng

        (School of Arts,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04, China)

        第2篇: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范文

        【關鍵詞】新中式家具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當代化設計

        一、新中式家具設計的概念及產生背景

        在筆者看來,新中式家具設計就是既能反映傳統中式家具文化精神,又能滿足當代用戶生理與心理需求的當代化設計。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國民的民族自尊心不斷增強,人們越來越崇尚民族文化,但是,簡單地將中式家具經典產品照搬學樣已經不能滿足當下日益成熟的用戶對家具產品的消費需求。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與當代生活方式及態度加以融合創新的新中式家具已經成為一種設計和生活的時尚。

        二、新中式家具設計的當代化

        我國家具藝術歷史悠久。家具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成為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隨著人們起居形式的變化和歷代匠師們的逐步改進,到明清時期,家具已發展為具有高度科學性、藝術性及實用性的優秀生活用具,不僅為國人所珍視,而且在世界家具體系中也獨樹一幟,享有盛名,被譽為東方藝術的一顆明珠。然而,筆者認為新中式家具設計不應是對中國傳統家具的照搬學樣,而應是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有所領悟的基礎上所做的符合當代用戶生理與心理需求的當代化設計。一方面,中國有著5000年文明發展的歷史,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著根深蒂固的關于“家”這種私人空間的文化與功能理解,人們或多或少地認為作為家具應該是“穩重大方”的。另一方面,中國又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令人驚訝的變化與發展每時每刻都在這里發生,中國人在這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機以無比開放的心態面對和吸收來自世界各地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的文化與觀念。關于生活空間及生活用具,人們逐漸產生“舒適功能”與“愉悅心靈”的訴求。

        三、新中式家具當代化設計的探索實踐

        中國5000年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但幾件家具不可能表現時間與空間上這么抽象、龐大的思想體系,家具設計需要通過某種具象的形態與結構、色彩與質感、體態與空間來表現這種文明背后的精神。“嵐”系列家具設計就是一次這樣的設計探索。

        嵐,形聲字,本義為山林中的霧氣。白居易《新栽竹》里“未夜青嵐入,先秋白露團”的這般詩意表達在筆者看來恰恰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所追求的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筆者決定借“嵐”字設計一系列新中式家具作為當代化新中式家具設計的實踐探索。

        (一)形式與結構

        中國歷代傳統家具中不乏運用某種字符如“壽”字符、“萬”字符等于家具產品上的例子,它們大多是以直接的方式或獨立或連續地運用這些展露帝王貴族氣質的大吉字符,寓意作用是其核心價值。而“嵐”系列家具則是在形式上借用“嵐”字中橫向與豎向交錯的筆畫之形式關系,并巧妙地將這種形式關系通過一定的比例調整、虛實轉換的設計手法,使產品呈現出似“嵐”而非“嵐”的風貌特征。在設計訴求上,筆者正是希望通過這種獨特的風貌特征反映中國傳統文化所追求的“似像非像”之精神,并詮釋“嵐”字背后的中國文化的韻味。在筆者看來,“嵐”這個中國字符在形式上可以分為上下兩個部分,而上下兩個部分都有兩筆豎向的筆畫夾著一筆橫向的筆畫。這樣的形式關系與家具產品中縱橫交錯的結構關系有些相通之處。基于這種形式上的相通之處,筆者在設計“嵐”系列中的馬頭墻沙發時,將“嵐”字符的下半部分轉換成沙發的就坐部分,而將“嵐”字符的上半部分轉換成沙發的靠背部分。在此基礎上,為了給使用者提供更大的靠背面積并增加適當的儀式感,筆者將“嵐”字符原有的上下部分比例關系進行了適當調整,使靠背部分略高于就坐部分。為了給180毫米厚的高靠背軟包部分提供一個包覆的空間,筆者參考中國傳統民居建筑中馬頭墻的形式元素,將靠背實木部分向扶手部分轉出250毫米,并在這個U形的實木構件上蓋上一個頗有建筑感的實木線角。這樣就形成了馬頭墻沙發的大體形式特征。

        (二)涂裝與色彩

        明代以來,燙蠟技術就已經在中國家具制作上被廣泛應用。燙蠟技術是中國明式家具進行木材表面處理的一種裝飾方法,不僅能很好地展現木材優美的紋理,而且在木材表面形成了一層保護膜,以防止外界環境對木材的不利作用。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層保護膜由于不斷地受到空氣的氧化、人手的撫摸和抹布擦拭等因素的影響,使家具的表面、棱角和邊線等處出現了一種自然的、透亮的、溫潤如玉的表面形態,即“包漿”,產生“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美感。經驗表明,燙蠟后,木材的顏色比燙蠟前要深一些,色澤也會更加圓潤,降低了材色的浮躁感,增加了其深沉、含蓄、內斂的韻味,彌補了有些木材材色上的缺陷。同時,燙蠟后的木材表面光澤也比燙蠟前要好,也就是看上去更光亮一些,木紋更清晰一些。由于蠟質具有柔和、細膩的特點,所以產生的光澤不但不尖銳刺眼,反而更增加了幾分溫和、自然的氣質,讓人易于親近,而且這種氣質也恰恰體現了文人墨客所追求的簡遠、天然、高逸、雅致的審美趣味。正是基于這樣的原因,筆者在思考“嵐”系列家具涂裝工藝時開始考慮運用燙蠟工藝。燙蠟工藝一般用蜂蠟,小面積燙蠟時可一手持蠟液,一手用電烙鐵或火烙鐵融化蠟液,滴或涂到木器表面,使其形成薄薄的一層保護膜。如果大面積燙蠟,再用毛刷或湯匙將蠟液涂或澆到木器上,這樣可大大提高效率。然后用烙鐵熨燙蠟層,以熱力使蠟液滲入木紋。全部燙完后,用稍粗的干布擦凈浮蠟,這時可用熱風機稍稍加熱表面,最后用凈布全面擦光木器。 然而深入了解后得知,這種技術需要經驗成熟的工人手工作業才能完成,生產效率低,不適合工業化大批量生產。而現代蠟油是由蠟和豆油結合成的液體狀蠟油,蠟油可以用現代科學的工具通過空壓機的加壓噴氣直接噴在家具表面,使家具表面光滑,也可用毛刷手工刷制。蠟油工藝環保,不含苯、甲醛,也不含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施工簡單,不用專業施工人員,普通技術人員就可以快速操作;耐候性好,不像油漆,時間久了就起皮、脫落等;養護木材,滲透到木材內部,持久保護木材;本色可以突出木材紋理,凸顯一種自然柔和之美。最終,筆者選擇運用浙江省大風范家具有限公司研發的噴涂蠟油工藝。這樣既具有燙蠟工藝的優點又便于被工業化大批量生產。

        對明清家具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明式家具精于選材、配料,重視木材本身的自然紋理和色澤,家具色澤重視還原材澤,而清式家具裝飾華麗,表現手法主要是鑲嵌、雕刻及彩繪等技法,家具色澤多以漆面色澤為主,給人的感覺是穩重、精致、豪華、艷麗,和明式家具的樸素、大方、優美、舒適形成鮮明對比。但明清兩種式樣、風格的家具都趨向于將家具色彩還原或處理成暖黃色至深黑色的色彩區域中的偏深的色彩,這與明式家具所追求的樸素、大方及清式家具所追求的穩重、典雅是不謀而合的。

        筆者在選擇“嵐”系列家具色彩時,考慮最多的問題是如何在使產品保有明清家具的樸素、大方、穩重、典雅的色彩特征的基礎上融入一些當代生活的“舒心”與“時尚”氣息。經過反復對比與試驗,最終選擇了這種藍中有青、藍中有綠,既有傳統韻味、又有當代時尚感,被筆者稱為“雅藍”的色彩作為產品的主要色彩。

        (三)體態與空間

        “嵐”系列家具在空間體態上運用簡潔的設計語言,將暗藏“嵐”字符的視覺元素二維拉伸而構成產品的空間實體架構,既簡潔又具有一定的厚重感。同時,筆者于坐具扶手下側、柜類產品側板下側等部位鑲嵌3mm寬的純銅線條與扶手及側板平行呼應;并于柜類或桌類產品的底板上鑲嵌10mm寬的純銅線條構成冰裂紋圖案,象征冰清玉潔。這些設計手法都是為了使產品在具備適度空間體量的基礎上增添幾分輕盈與靈動。

        為了使“嵐”系列家具在穩重大方的基礎上增添幾分“時尚典雅”的效果,筆者在選擇產品軟體部分面料時著重考慮選擇與產品木件部分有明顯色彩及質感差異的、略帶絲質感的半閃光面料,并運用傳統手繡技藝以現代設計的構圖表現形式表現牡丹的花開富貴之寓意。手繡圖案本身有助于塑造產品及空間的典雅氛圍,而手繡圖案與主體面料的色彩對比及構圖比例關系、整體軟體面料與木件材料的色彩及質感對比關系的合理設計與運用又有助于塑造產品及空間的時尚感覺。

        “嵐”系列家具自2011年開始至今已經經歷了從設計、打樣、生產、展覽到銷售的全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筆者與一起工作、合作的許多人都只是憑借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及當下幸福生活的熱愛而做了些當代化新中式家具設計的點滴嘗試。通過這些寶貴的工作過程和與之得來的工作經驗,筆者深刻認識到,當代中國家具設計要想真正具有生命力,作為設計師,我們應該在尊重并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基礎上,更加重視通過運用當代的形式與結構的配合、色彩與材料的搭配、產品與空間的結合的設計語言設計出符合當代中國人功能與精神訴求的“新中式”家具產品。

        參考文獻:

        [1]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2]馬未都.馬未都說收藏[M].北京:中華書局,2008.

        [3]佟達,宋魁彥.明式家具表面燙蠟技術的繼承與應用[J].中國家具,2010(12).

        [4]曾應楓,陸穗崗.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8.

        [5]趙菁.小器大雅[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第3篇: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范文

        關鍵詞:家具設計;中西文化;設計風格;文化融合

        一、中西方文化在家具中的差異對比

        立足于中西方文化的固有差異,中方的文化更加傾向于陸地文化,而“西”文化側重海洋文化。由于中西方地理環境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異,在文化發展過程中,中方文化具有很強的閉塞性與保守性,不過較容易實現文化的傳承。西方的文化則更加開放,具有善于變革、善于交換與積極的特性。不同的文化形式逐漸形成了不同的審美觀念與藝術理念,而且這些在家具理念以及藝術設計方面都有所體現。

        (一)宗教背景形成的藝術差異: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時期,中國受儒家思想的“仁、義、禮、智、信”及道教文化的影響,總體上體現出人與自然統一,物質與人心統一,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式家具在不同的時期造就了不同的造型特點,其審美基本原則更加強調對稱,協調和統一的審美觀,如道家的太極圖、如意、祥云、龍、魚等。另外,導致中西家具異同的原因還有佛教文化的影響,如盛唐時期的佛教文化尤為顯勝,這一時期出現具有明顯佛教文化元素的家具。同時,著名的唐代壁畫中,蓮花、七珍八寶等佛教元素也常常出現,使得壁畫華美富麗。無論是家具設計藝術還是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都深受宗教文化影響。西方國家在上多半信仰神獸來作為其種族及國家的象征。如古埃及家具很多腿部都采用神獸的形態,如獅足形態,顯示了其力量的象征,人類征服自然界的勇氣和信心,體現使用者的權力與地位。其裝飾上也受宗教文化的影響,紋飾都來源于圣經、及其國家文化的象征。如眼睛、太陽、莨苕等紋飾。

        (二)中西文化形成的藝術差異:中國古典明代家具造型上多采用直線條,其風格簡約、渾厚、大氣、莊重。不同于西方家具制作精美、雕飾奢華的設計理念,明代家具沒有過多雕飾,以簡勝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家具裝飾上多采用云紋、海水、動物,植物等中國特色傳統圖案。植物、動物等紋樣,被表述為一種形態性符號,這些符號便成為家具裝飾的一部分。另外,中式家具在結構造型上的曲線美也有相應的體現,如收背太師椅,其背部采用“拐子龍紋”紋飾(如圖1)。西方家具在美學設計上也同樣重視線條的應用,不過其線條主要是為了構建家具藝術形態中的“面”,這樣的藝術理念使得西方的家具造型以“面”為基準,在結構上重點展現的是局部的面與整體之間的關系。西方國家更傾向于曲線“S”形,工藝結構、雕刻風格都追求動感姿態美,裝飾更加奢華夸張,采用鍍金,雕刻、鑲嵌等手法。裝飾紋樣上多采用花卉、藤蔓、海草、動物、貝殼、翅膀、天使等紋樣(如圖2)。

        (三)地域背景形成的藝術差異:中原文化最早的發源地——黃河流域,所有的設計融合了當地氣候條件、地形因素、勞作方式和鄉土風習等因素。《周易》要求“適形”。既要順應自然規律,又要符合人性,家具要適中有度,不能逾越儒家長幼尊卑的禮儀等級秩序。[1]根據人們的生活起居習慣的變化,中國家具的形式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簡單到復雜,從古樸到精雕幾個階段;[2]從時代上可以分為幾個時期:商周、春秋戰國、秦漢時期席地而坐的無形式感家具;三國、兩晉、隋唐的椅腿發展的雛形家具;宋元時期的垂足而坐形家具;明清時期的工藝鼎盛時期家具。[3]西方文化藝術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兩河流域。其中亞述區域及古西亞時期的家具由于地理環境的特殊性,木制家具沒能完整地保存下來,留存于世的家具甚少,我們只能從其建筑藝術和其他藝術上窺視到其家具文化藝術的特點。如壁畫、浮雕、青銅像、圓形印章等工藝。亞述人更加注重權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坐具高度較高,下部加設腳踏,以此來象征國王至高無上的地位,彰顯君臣之別;二是華麗的鑲嵌藝術,以體現統治者的奢華。相比之下,新巴比倫時期的家具擁有自己的藝術特色,但其也深受亞述家具文化的影響。如柱式浮雕、雕刻鏤空的裝飾圖案以及簡約厚重的旋木腿等。

        (四)民族特點形成的藝術差異:漢族家具特點:從家具的整體造型上來看,主要以直線型為主,整體風格簡約概括,給人一種大氣、莊重渾厚之感;家具裝飾的紋樣上,通常采用中國傳統元素,“云紋、海水、龍鳳紋、獅子等吉祥圖案。(如圖3)如祥云圖案,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從家具的整體外觀顏色來看,中式古典家具多使用同一種顏色,采用比較莊重的色調,強調的是古典、樸素、雅觀以及精致,顏色選擇上主要有紅、黑、黃、灰四中,能夠借此更好地展現出木材本身的紋路以及肌理,展現給人們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縱觀歷史,近代歐洲民族在家具歷史上也具有濃墨重彩的一筆。以新古典家具為例(18世紀70年代至19世紀前期),法國新古典家具其藝術風格古典又時尚,多采用直線結構,腿部呈方柱或圓柱形,由上而下逐漸收縮變細并開槽裝飾,裝飾以薄木雕刻、鍍金、金屬鑲嵌等為主。裝飾題材多為古典紋樣,如:古希臘的鳥羽、浮雕、繩結紋、蔓草紋樣、古羅馬建筑中的柱式、盾牌、橡樹葉等,整體顯得靈秀、優美、纖巧。家具水平線和垂直線的處理是法國家具結構上的重點,多以直線為主,很少采用曲線,強調機能和結構的力量。到拿破侖時期,帝政式家具盛行,家具腿部采用獸腿形,如:獅子腿,顯示了其力量與權威(如圖4)。同一時期西方不同國家也各具不同特色,18世紀60年代英國新古典家具腿部成細條、尖型,截面成方形或圓形,由上至下逐漸變小,方腿配以梯形或馬蹄形腳,圓腿則配以車木腳(如圖5)。中西方家具設計風格迥異,從宗教背景、藝術文化、地域背景、民族特點等方面分析了其設計風格的差異,對中西方家具的造型、裝飾及色彩運用上作了探究。這種差異性的分析對未來的家具設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立足于中西方家具文化的差異來看,未來我們進行家具設計的時候應該綜合中西方家具的藝術形式差異,揚長避短,有選擇地吸收并且嘗試利用優秀的設計資源,讓中西方古典文化在家具設計中大放異彩。

        二、家具設計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探索

        中西方古典家具的藝術區別體現的是中西方對于自然與人之間關系的不同以及審美觀的差異,具體在家具的整體造型、裝飾設計、色彩應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這種差異的分析對于未來的家具設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由此,我們可以得出:

        (一)家具設計在造型方面的分析與融合:在家具造型設計方面:1.中式家具比較注重家具體現的別致意境,因此多選用線條進行家具造型的勾勒。西式家具則多選用面來進行造型構建,對于家具的寫實性與真實性較為關注,突出其立體感。2.結合中西式家具對腳的處理來看,中式家具多采用高而且整齊劃一的腳部設計。西式家具則選擇比較矮但是造型豐富的腳部設計,很多都選用擬態動物的腳部進行點綴。3.中式家具比較重視對稱,而西式家具除了對稱,還有非對稱平衡的造型。中國家具在自己發展的同時,也同樣不斷地吸收著西方元素,如西式圖案運用,借鑒西方家具的樣式和吸取西式家具的設計理念,使中國家具不斷創新。如清代,家具借鑒西方的一些元素來彌補其內涵的不足,從而使家具整體都體現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特點。在造型上,不少家具部件的造型源于西洋古典建筑,比如一些家具在頂部裝飾有帶雕飾、看上去類似帽子的部件。(如圖6)是一件將中西方家具優秀元素繼承與融合的完美典例。

        (二)家具設計在裝飾方面的分析與融合:從家具裝飾來看,中西式古典家具在裝飾上同樣會選擇雕刻作為裝飾手段,不過具體的雕刻風格以及材料選擇方面則存在很大的差異。1.中式家具雕刻多注重吉祥如意的意境,因此選擇比較抽象性的雕刻藝術展現手段。西式古典家具則多選擇與大自然接近的動植物作為雕刻表現的手段,以盡力展現宗教意義為目的,而且其中多摻雜著生命、藝術以及永恒等這些韻味。2.結合中西方古典家具的裝飾物選用方面來說,西式家具多選擇銅質的裝飾物。而西式家具選擇的裝飾物件則比較多樣化,除了與西式家具類似的銅質物件還選擇寶石等作為裝飾手段,涉及到的許多裝飾手段都十分復雜。中西文化相融合設計的家具,吸取歷史上各個階段家具設計中的精髓,吸收不同時期造型與裝飾特點的基礎上結合了當代人的審美觀念,對裝飾物以及紋樣進行處理,在結合現代審美觀念的基礎上不失古典的美感。如清代紫檀嵌黃楊木寶座(如圖7),形象地詮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宗旨,圖中可以看到牙板浮雕由西洋卷草和中國傳統的夔紋組合而成,遒勁的中方夔龍與柔美的西番蓮穿插交織出又密又透的繁麗效果。

        (三)家具設計在色彩使用方面的分析與融合:在色彩使用方面,中西方家具也有較明顯差別。中式家具慣用黑、棕、黃、紅等色,強調沉穩的色彩,色調的選用上比較單一,體現在中式家具色調上比較典雅而且樸素。西式家具除了傳統顏色的使用之外,白色、大紅色、金色以及藍色的使用都較為頻繁,在顏色的選用上十分開放,用色鮮艷而且多樣,充斥著比較強烈的顏色對比,而且選擇比較鮮亮的家具裝飾物件,跟家具的整體色調形成極端強烈的視覺反差,帶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4]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家具的材料多種多樣。在現代家居中,人們逐漸開始追求個性化的家居產品,家具色彩的使用上也趨于多樣化。在現代家具設計中,不僅僅采用樸素簡單的色調,而且開始借鑒西方豐富、鮮明的用色理念,如以典型的藍白色為基調的地中海風情家具,少了傳統家具的中庸,多了一絲簡潔輕松、浪漫、明亮、大膽的自然的色彩運用。

        結語

        中西方家具的設計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將來家具的設計中盡可能地吸收并且繼承是主要的發展方向。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我們要將民族文化堅定不移地傳承下去。另外,我們更應該與時俱進,發展創新思維,將中國家具文化與西方優秀設計理念相結合。堅持以東方文化為主導、吸收西方文化之精華的思路,將會給中國家具業帶來新的活力和生機。

        參考文獻

        [1]李曉鋒.關中傳統民居的倫理文化意蘊[D].西北大學.2011

        [2]白雪云.標準化制造下的新中式家具創新設計研究[D].山東輕工業學院.2011[3]鐘光明.中國傳統家具造型的傳承與創新[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4(4):131-133

        [4]王文英.織物在室內陳設設計中的選擇和應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0):107-108

        [5]袁鴻牧.明式家具與文藝復興式家具審美比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

        [6]馬瑞萍.中國明代和泰國阿瑜陀耶王朝時期家具文化比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

        第4篇: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范文

        文章從設計理念、造型、功能、結構、裝飾、材質幾方面總結基于傳統家具元素的現代家具創意設計模式。這些模式包括理念和諧化、造型構成化、功能細致化、結構標準化、裝飾簡潔化、材質多元化等。文章指出,傳統家具是現代家具設計發展創新的根源與基礎,對中國原創家具設計風格的形成和原創家具品牌的發展壯大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傳統家具;元素;家具設計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居住環境的改善,很多國際家具品牌開始以強勁勢頭進入我國家具市場。目前我國市場上能與外國著名家具品牌抗衡的本土品牌不多,在這些本土品牌中還存在相互模仿借鑒、產品差異不明顯等問題,產品風格同質化現象嚴重。本土家具企業要想占據更多市場份額,創造更多卓有影響力的品牌,就必須深入挖掘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家具資源,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創新,在創新思維的推動下大膽改革,才會有更多具有我國特色的原創家具品牌站穩腳跟,走出國門,進而參與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

        一、傳統家具元素解析

        我國歷史綿長悠久,傳統家具是祖先高度智慧與精湛制作技藝的結晶,值得后人深刻認識與領悟。元素是事物本質的最基本單位,傳統家具元素包括物質形態和精神形態兩大類。物質形態包括造型中流暢優美的線條、結構中嚴謹理性的榫卯、裝飾中精雕細刻的紋樣等。除了這些外在的物質形態的元素之外,形而上的美學內涵例如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及儒家的“中和”之美等則屬于內在的精神形態元素范疇。

        二、基于傳統家具元素的現代家具設計創意模式

        (一)理念和諧化

        當代設計師以傳統家具為根基,在現代家具設計中引進吸取了我國傳統儒家“中和”文化思想的“和諧化設計”理念,同時借鑒西方“人本主義”“人性化設計”等理念,旨在調和設計過程中家具產品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家具產品、環境”三者之間的關系,致力于構建出有機協調的統一整體,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實用與審美的雙重需求。

        (二)造型構成化

        家具產品設計的外觀形式多樣,有的簡練秀雅,有的繁瑣富麗,有的多用硬朗的直線,有的多用流暢的曲線,給人以不同的視覺心理感受。但不論形態如何,都以點、線、面三種基本造型元素構成,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構成原則與方法來組合成特定的立體空間。因此,可以運用構成理論來研究家具產品造型的創新。1.抽象簡約抽象簡約,是指概括提煉傳統家具造型元素的主要特征,降低現代設計造型中的復雜度,舍棄多余裝飾物和過于繁雜的結構,僅保留典型傳統造型,使家具產品呈現出簡約精致的風格特征。這種手法總的原則,是吸取借鑒傳統家具的精髓但并不完全拘泥于傳統形式,刪繁就簡,優化調整,使家具產品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人體工程學,在具有鮮明時代感的同時又不失傳統神韻,讓傳統家具的精神內涵在現代家具產業先進加工制造技術的基礎上得到繼承與發揚。例如,獲得2014年“中國家具設計金點獎”的“平仄”品牌方圓系列搖椅(圖1)。作品沒有繁雜的裝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精煉簡約的造型和流暢優美的曲線。為追求舒適、健康、休閑的宗旨,設計師廣泛采集人體躺臥姿勢樣本,進行反復實驗。搖椅坐面采用傳統又時尚的手工藤編工藝,扶手高度、靠背弧度、地面接觸點等每一處細節的設計都力求達到人體最高舒適度,最終以飄逸灑脫的線條營造出一種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境界。2.解構重組解構重組也是傳統家具創新設計中比較常用的手法。它將傳統家具造型體系中的各元素以合理的方式進行打散分解,從中提取出具有典型特征或象征意義的符號構件,在新產品造型設計中按照現代審美觀念巧妙地予以重新組合運用,從而呈現出煥然一新的家具造型。這種手法打破了傳統家具固有的構造模式,比較符合現代人追求創新的心理,營造出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新形態,使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圈椅是傳統家具中一種經典坐具,很多設計師會在其基礎上進行造型元素的拆解組合,設計出多種多樣的“圈椅后裔”。比如澳珀家具首席設計師朱小杰的“睡美人椅”(圖2),就是將傳統圈椅和羅漢床的造型進行簡化處理后,應用解構重組手法設計而成。

        (三)功能細致化

        在工作與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僅提供基本功能的家具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多重需求。因此,設計師應該根據現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特點,在實現家具產品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對產品的使用便利性、功能調節性,以及對不同人群的適應性等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細致的拓展創新,進一步提高家具產品的品位和附加值。朱小杰設計的書桌(圖3),乍眼看上去似乎平淡無奇,但他巧妙地拓展了一些細微功能。例如,將桌面邊緣設計成“V”字形玻璃板凹槽,這樣可以把日常工作學習時的書籍、筆記本電腦,以及臺燈電線等雜物放置在凹槽內,既方便隨手拿取,又解決了書籍和電線凌亂堆放不雅觀的問題。另外,桌面下方很薄的三個小抽屜,可以放置鍵盤或細小的辦公雜物。雖然只是小細節的改進,卻較好地拓展了書桌的輔助功能,解決了生活中的常見問題。

        (四)結構標準化

        我國傳統家具一般采用榫卯結構,這種結構主要依靠工匠的手工技藝,制作相對復雜、效率較低,明顯不能適應現代家具企業追求高效率、批量化生產的需要。此外,傳統榫卯結構家具在制作完成時就是成品,不便于儲存和運輸。現代家具生產廠家大多采用板式拆裝,以零部件包裝運至目的地后,再進行現場組裝的RTA家具(指待組裝家具或規格部件組裝家具)已成為市場的主流。因而,設計師可以考慮在設計過程中減少過于復雜的榫卯結構,采用方便拆裝的標準化五金連接件和比較完善的32毫米系統加工設備和技術。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家具的生產加工效率,同時也便于產品的包裝、儲藏和運輸。

        (五)裝飾簡潔化

        傳統家具裝飾紋樣豐富,具有特定的吉祥寓意。但有些裝飾圖案過于復雜繁瑣,不適應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有些也不完全符合當代人的審美情趣。因此,在借鑒傳統裝飾圖案時應當有所舍取,對圖案進行一定的概括、提煉,省略不必要的局部與細節,避免突兀、拼湊之感,使裝飾圖案與家具形體的結合簡潔、單純而又不失原有的內涵。

        (六)材質多樣化

        傳統家具以木材、竹材為主材,但竹材不宜長時間存放,因此很少有流傳下來竹制古典家具。隨著家具產業加工制造技術的不斷更新,家具用材早已脫離傳統范疇的局限,金屬、塑料、玻璃、陶瓷、大理石、纖維等新材料的運用,使現代家具的形式美感更加多姿多彩,使用功能更加豐富多樣。另外,現代家具設計材料的創新不僅僅是材料種類的擴展,利用新工藝、新技術對傳統材料質感進行創新也是重要的體現,例如將塑料做成皮革或透明玻璃的效果,或將木材做成藤編或金屬質感等,都極大豐富了現代家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結語家具市場的競爭歸根結底是設計的競爭,也是文化的競爭,這已逐漸成為廣大家具設計師的思想共識。傳統家具是中國現代家具設計創新發展的根源與基礎。深入挖掘這筆寶貴的財富,悉心研究其在現代家具設計中創新演繹的有效方法,創造更多具有卓越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特色家具品牌,是值得所有從業人員不斷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重大課題,對中國原創家具設計風格的形成和本土家具品牌的發展壯大意義非凡。

        參考文獻:

        [1]賀小翠.新中式家具造型語義及其創新設計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2]隋震.家具創新設計思維方法研究[D].濟南:山東輕工業學院,2012.

        [3]張群成.對“新中式家具”設計的探討[J].家具與室內裝飾,2009(12).

        [4]陳哲.現代家具設計中的解構主義[J].裝飾,2010(9).

        [5]朱小杰.中國當代著名設計師學術叢書——朱小杰家具設計[M].吉林美術出版社,2005.

        第5篇: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范文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6C-0160-03

        我國家具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勢必要擔負起為國家培養和輸送大量具有家具設計與制造能力的新時代家具產業工人的重要使命。在我國進一步加快現代職業教育的新形勢下,專業的教育教學要想跟上產業形勢的發展,必須采取適當改革的措施,才能將人才培養工作和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構成”課程主要包含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及立體構成三大部分內容,是高職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它在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當中起到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其想象、審美及動手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開展高職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構成”課程教學改革的相關研究,對培養家具行業緊缺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職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構成”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與后續專業課程不能有效銜接。在我國高職家具設計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構成”課程的定位是一門專業必修基礎課程,通常安排由年輕教師負責教授。但這些剛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普遍缺乏設計與生產實踐經驗,且對高職院校“以培養職業能力為主”的人才培養目標通常理解不夠深刻,教學時大多只是按照教材的內容照本宣科,在課堂中更側重單純講解一些構成理論知識,沒有將其與后續專業設計課程進行適當的聯系與延伸,導致學生雖然了解了一些構成原理知識,卻不知道該怎樣將其與今后的家具設計應用相結合。這種隔閡與分化的教學方式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非常不利于其創新能力和設計思維的培養。

        (二)教學模式缺乏針對性。“構成”課程是高校各設計類專業共同的必修基礎課程,但不同設計類專業的教學培養目標應各有側重,如針對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學生應偏向于培養其單體造型設計能力,針對建筑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應偏向于培養其空間設計能力,針對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學生應偏向于培養其平面設計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能根據不同設計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靈活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但高職院校往往師資力量不足,通常是指定一名教師負責幾個不同設計類專業學生的“構成”課程教學任務。而這些教師為圖省事,往往套用一本教材、一套教學方案和一套PPT來應對不同設計類專業學生的構成教學任務。這種單一雷同的教學模式沒有與專業特點有效結合,最終達到的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很難滿足高職院校不同設計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

        (三)生搬硬套本科教學模式。高職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學生絕大部分是沒有扎實繪畫和造型基礎的工科生,且普遍理論理解能力較弱,對藝術形式美的感知也不夠敏感,缺乏審美能力。但不少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這些學生的特點,在“構成”課程教學中仍然沿用自己以前在本科教育中接觸到的傳統教學方法,即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課后讓學生大量臨摹一些構成手工作品,導致學生因為難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和難以應對大量的手工作業而對其產生畏懼甚至厭學情緒。此外,傳統的手工構成作品需要學生自費購買大量價值不菲的繪圖工具、上色工具、繪圖紙及模型制作材料等,給不少家境貧困的高職學生造成了較大的經濟負擔,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這部分學生學習“構成”課程的積極性。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師不能完全照搬本科院校“構成”課程的教學模式,必須根據高職學生的學情特點采取適當的改革措施。

        二、高職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構成”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上述提到的當前高職院校“構成”課程教學現狀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在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所開設的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構成”課程的多年教學實踐中,采取了一系列針對性改革措施,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重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構成”課程標準,加大教學督促力度。我們積極申報了廣西教育廳教學改革課題,成立了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構成”課程教學改革課題組,組織成員對多家國內知名家具企業及兄弟高職院校開展了廣泛的調研,在充分了解家具行業對用人職業能力需求和其他高職院校相關專業“構成”授課特點的前提下,重新修訂了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及“構成”課程標準。如在人才培養方案制訂過程中,我們將原本安排在大一第一個學期授課的“構成”課程調整為在大二的第一學期授課。學生通過在大一學習手繪、軟件及設計理論等基礎課程后,在擁有一定的造型能力和理論基礎的前提下,再學習“構成”課程就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所完成作品的質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從而極大增強了學生學習構成知識的興趣和信心。此外,我們要求教研室主任對授課教師教學過程實施隨機聽課督查,確保教師能嚴格按照已審定的專業課程標準開展“構成”教學工作,杜絕教學模式單一,確保其在教?W中將構成的相關知識點與后續專業課程知識點進行密切銜接。

        (二)加大對教師教學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一方面,適當安排具有豐富高職教學經驗和家具設計生產實踐經驗的老教師承擔“構成”課程授課任務,要求新教師經常到老教師課堂上聽課學習,使其更快了解和掌握高職院校“構成”課程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以便在自身授課過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制定相關政策鼓勵年輕教師業余時間到家具企業相關部門進行實踐鍛煉,并從家具協會、家具廠等單位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特殊技能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專家、高級技師等到對年輕教師進行培訓,以提高年輕教師家具設計與生產實踐方面的能力,并要求其在“構成”教學中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踐教學比例,從而在授課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將構成知識點與后續家具設計相關課程進行良好的銜接與應用。

        (三)立足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編纂更具有實用性的校本教材。目前市場上出版的“構成”課程教材大多理論性較強,實踐訓練環節少,且專業設計應用方面的案例體現不多。為了加強教材的實用性,我們組織了一些優秀的教師成員編纂“構成”課程校本教材。在編寫中,我們根據高職院校“以能力為目標、以任務為載體”的教學特點,舍棄了一些抽象晦澀的理論知識,增加了不少需要動手操作的訓練任務環節,從而更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此外,我們還在校本教材中收集了當前家具設計最前沿的優秀設計案例。老師通過引導學生思考構成知識與這些實際案例之間的應用關系,培養其在訓練實踐中初步具備將構成知識運用到家具造型設計中的能力,使其更加明確學習構成知識對自己今后專業設計工作的重要意義,從而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構成”課程的興趣和動力。

        (四)將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與3D打印技術引入構成實踐訓練環節。目前各院校傳統的構成實踐訓練普遍都是讓學生手工完成,不僅費時費力,還需要學生自費購買大量材料,給其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容易造成學生抵觸情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與3D打印技術引入構成實踐訓練環節中。首先,我們在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學生的課程體系設置中,要求其在大一時期就需掌握Auto CAD、3D MAX及Sketch Up等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的基本操作知識,在其大二時期將這些輔助設計軟件創新性地引入構成實踐訓練環節中,結果不僅極大提高了學生完成作品的效率,也減輕了其購買材料的經濟負擔。此外,由于設計軟件在建模過程中不受材料和工藝的限制,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也拓展了學生的創意表現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為了將計算機軟件虛擬設計的模型進一步實體化,我們還將先進的3D打印技術引入構成模型制作環節中。利用3D打印機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打印出學生前期利用三維軟件設計的虛擬模型,方便他們真實觀摩和感受自己所設計的立體模型效果。此外,我們還將打印出的部分優秀模型作為可視化教學成果進行展出,給參展學生帶來了很強的榮譽感和成就感,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對“構成”課程的學習興趣。

        (五)充分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開發網絡課程,建立課程資源庫。由于高職院校目前普遍實施“2+1”的人才培養模式,所有課程都需要在兩年內教授完成,導致一些課程的課時設置相對本科院校的同類課程減少了很多。就“構成”課程而言,一些本科院校常安排多達80課時,而高職院校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卻僅能安排48課時。在授課課時極其有限的前提下,如授課教師不能合理安排授課進度,必然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解決課時少的難題,我們在教學中引入了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將“構成”課程的多個重要知識點錄制教學視頻制作成微課,以供學生課前或課后反復觀摩學習。在此基礎上,將“構成”課程的相關課件、經典案例、師生優秀構成作品、練習題及答案等一起整合成教學資源庫,在學院網站建立“構成”網絡課程。通過該網絡課程,學生無論身在何處都可隨時學習構成相關知識,不僅極大提高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師授課課時緊張的問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第6篇: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范文

        從工業設計到家具設計的轉變并不是彈指一揮間的事,其中肯定有著磨合過程。最開始,武巍和伙伴只定位做設計服務。那時候也有慕名或通過介紹來找他們的客戶,但項目總量并不多,于是便有了一些空余時間。武巍和同伴們便開始用這段時間做家具設計。他說,之前也沒有太多想法,就是通過一件件的設計去摸索自己的風格,然后自己進行制作。當名為“明心”的系列家具推出后,他們的家具―下子受到了所有人的關注。

        一年半的時間內,他們先后推出了“新中式”、“凡”、“明心”、“中合”系列。他們的家具作品中,從開始到現在,手工一直占有特殊的位置。“手工的部分也是思考的部分。”武巍說,有些作品的誕生在開始時并沒有具體的想法,只是邊制作邊思考,反反復復地推敲,這個過程完全是手工的。“一般我們會把重要的部分自己設計并制作好,然后再把制作好的樣品和圖紙一并交給制造商,來完成后期制作。”

        在武巍看來,家具是很看細節的東西。他們的家具一直使用傳統的榫卯結構,要求不能用哪怕一根釘子。“有一次,我們的一家制造商被發現在家具隱藏部位使用了釘子,于是馬上終止了合作。有些廠家的習慣做法需要用很長時間去引導。而我們只想做一些純粹的東西,所以必須選擇我們認為最正確的做法”而且他相信“產品做到極致的時候,才能夠真正體現自己的風格,并更容易讓使用者感受到這份用心”。

        他們的作品,每個系列都有著不同的特色。“中合”系列蘊含中國味道,它注重不同元素搭配在一起的感覺。不同的組合,就會呈現出不同的形態。“明心’’系列,受到了明代家具的影響,外觀更追求精美、安靜。當被問道是否追求“禪味”時,武巍答道,沒有特別追求“禪味”,如果有,只是心向的反射。家具的氣質也是內心的自然流露,是自己的感受與故事。

        武巍喜愛木材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每種木材都有自己的特點,像內理紋路的各異。在注重環保的情況下,素元完全采用北美進口的可持續木材如黑胡桃、櫻桃木。眾所周知,歐洲高檔家具多用櫻桃木和胡桃木,而武巍對這兩種木材也有著偏愛之心。他說,當櫻桃木隨著時間消逝而顏色變深的時候,家具也會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美。

        “木材有很多品種,里面的學問也特別多,你要花很長時間去研究它們,因為它們是理想的設計載體。光拿表面來說,木材的原色就已經很美,如實地表現木材本身的特點就足夠了。相比工業材料,木材中有著更多豐富的妙趣。”

        為了分享木作的快樂,素元木作開設了木工培訓課程。“開始做的時候完全是理想化的,因為當時沒有人做類似的事,能帶動更多的人喜歡上木頭就特別有意義,而且家具制作本身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它不但能培養人們的動手能力,還能夠幫助人們轉換一種方式去思考。”結果,這個課程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現在武巍甚至有了開設兒童班的想法。

        第7篇: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范文

        關鍵詞:個人工作空間;家具;設計實踐

        一、個人工作空間概述

        “個人工作空間”概念源于古代書齋,春秋時期學派大興,催生出書齋的雛形。到漢代,書齋不限于讀書,可作習讀或工作之用。南北朝文化盛世,延生出“文房”。清代盛行,“南書房”發展為輪值、工作的地點。現代的書房,既是辦公室的延伸,又是家居的一部分,這種雙重性在現代家居空間中處于重要地位。從古人讀書寫字用的房間,演變到現代家居生活中集學習、工作、生活多功能的個人工作空間,個人空間中的家具產品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課題研究以個人工作空間中的家具為設計研究對象,通過調研分析設計師與自由職業工作者對家用辦公空間家具的使用需求、使用習慣、審美喜好,以及人機工程學相關數據理論作為研究依據,采用比較法、分析法和歸納法,從功能結構、材料工藝、形態等設計要素方面進行分析及設計創意,以創新設計實踐作為研究成果,力求設計出符合針對人群的使用習慣、功能需求與審美情趣的家用辦公家具,打造集辦公功能舒適、審美個性、生活情趣于一體的個人工作空間系列家具。

        二、個人工作空間家具的設計要素分析

        (一)材料工藝

        1.竹木類竹木類材料應用廣泛,質地堅韌,可塑性強;具有天然色澤和肌理,兼具平衡調節空氣中濕氣的功能,有良好的絕緣性能。易受潮變形,易燃。加工需經過多種工藝。2.鑄鋁鐵藝類鑄鋁鐵藝類應用廣泛,多分為圓方管、角鐵、鋼板幾類。優點:強度特高、耐磨性高,壽命長;缺陷怕濕易生銹,常用塑黑、電鍍等處理。加工方式常使用:切割、折彎、焊接、縮管、打孔等。3.皮質布藝類相對于硬質材料的家具,皮質布藝類具有柔軟溫和的特點。皮質柔軟富有彈性耐磨,可塑性強。布藝材料在透氣性能上比較好,常用來作為椅面和扶手處的軟包,清潔維護方便,跟皮質一樣怕刮擦,不耐臟。加工較簡單。通過對材料特性的了解,掌握各類材料的特性和優缺點,通過材料的運用恰當地表達形態、機理、質感,盡顯質感,體現出材質的美感。本次研究材料主要以實木和金屬不銹鋼等材料為主。

        (二)功能、結構、形態色彩等要素

        設計前期通過對設計要素各方面的調研與分析研究,有助于恰當的體現設計構想、進行設計實踐。1.功能分類基本分為五大類:桌類、坐具類、儲柜類、床類和箱架類。本文探討的個人工作空間家具主要以桌、柜和坐類家具為主,2.結構研究以榫接合為主,方材通過榫接合構成支撐的框架,結構牢固,零部件接合大多為榫接合,輔以釘、膠等其他接合方式。框架作為承重受力部件,多采用實木制做。板式結構:以人造板為基材加工成板式部件,再以聯接件將板式裝配連接,板件即承重又封閉空間。材質穩定、資源利用率高,易實現工業機械化生產,拆裝化組裝化更方便,運輸量大且成本低。3.形態要素遵循對立統一的形式美法則,簡潔、直線型為主。符合實用性能與審美情趣。4.色彩要素感官色彩主要體現在木材本身的固有色、小部分皮質本色等。通過視覺和觸覺會感受到各類材質顏色給予的不同身心感受。

        三、個人工作空間家具的創新設計方法分析

        (一)功能組合創新

        家具產品的功能組合創新是吸引消費者的第一要素。將功能的組合有機地聯系在一件產品上,這樣一體化的家具具有節省空間的作用。如穿衣鏡和衣帽架功能的組合;書架與辦公桌的功能組合等。對家具原有功能進行擴展,增加功能與使用的趣味化設計,家具的組合與節省空間的關系的設計等。

        (二)形態結構等創新

        家具產品的功能、造型、色彩與肌理等審美特征,能直觀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向。家具色彩主要靠材料本身的固有色或裝飾色等來呈現。肌理是材質的表面組織成分,反映出材質魅力。利用色彩與肌理的變化來達到創新,可以提供不同的感官體驗。例如,仿生概念設計思維在家具設計中的運用,以抽取自然萬物的形態進行塑造;對常見物體的形態或仿照生物的特征創造出新的形態家具。

        (三)材料的新應用

        材料的應用必然帶來外觀形式的變化,對材質性能的探索和利用;組成新的視覺和觸覺體驗。如用金屬材料進行仿手工藤編,在視覺、觸覺等感官體驗上,產生手工的質樸與材料的現代氣息的碰撞吸引力。

        四、使用環境與人群分析研究

        (一)使用環境分析

        前期調研主要針對室內空間中的家具特征。室內空間中的功能通過家具設施來體現、分割,不同的家具組合可構成不同功能的空間,如個人工作空間、臥室空間、餐飲空間。

        (二)人群需求分析

        家具產品的設計與開發,首先要先從針對設計的消費人群進行調研分析,才能為消費者量身訂造出適合的家具產品。人們消費觀念的不斷提升,對家具由單純功能性需求轉向多元化需求。人們有不同的需求。時尚人士分析:喜好現代前衛,對家具的風格追求時尚前衛,大膽的色彩對比。偏向時尚布藝軟體家具、彩色家具、貼木皮家具等。職場人士分析:講究功能至上,崇尚“極簡主義”的生活哲學。簡約風格的板式家具,造型簡潔的功能沙發等,是他們的最愛。中產階級人士分析:喜好古典意蘊,新中式和現代歐美家具產品。如現代感十足的玻璃茶幾與古典太師椅的結合。

        (三)使用過程人機分析

        家具的設計和陳設都需根據人體工程學和人們的生活習慣來設計。以“個人工作空間”家具為探究對象,研究人在坐姿和站姿情況下,四肢軀干的活動范圍,工作家具的尺度與人體尺度之間的關系。且需充分考慮運用材料的形態、肌理、色彩等誘發使用者的審美情緒,達到高效愉悅辦公的效果。

        五、個人工作空間家具創新設計實踐

        (一)調研分析

        本次以研究個人工作空間家具為設計研究主題,研究對象主要為設計師與自由工作者,年齡階段在20-55之間,采用發放網絡調查問卷和面訪的方式,根據調研數據分析得出設計定位。通過對消費者的調研問卷分析結果可以發現,簡約自然、質樸的家具最受歡迎。在個人工作空間家具的風格選擇上,人們對簡約自然的工作家具好感度較高,傾向于樸素的色彩;功能上方便舒適。在材質上,木材最受歡迎,因木制家具一般使用壽命較長,比較環保,涂上清漆后也能很好地展現木材本身的肌理質感,體現出自然淡雅的格調.眾多的調研數據結果分析得知,造型美觀、方便舒適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特性;在功能需求上,使用性能良好是最受關注點。家具的首要屬性要求堅固耐用,作為個人工作空間,消費者每天都要進行工作、學習等相關使用操作,因此功能齊全、方便舒適的工作環境是最重要的。自然簡潔、明亮舒適的風格,北歐簡約風格和日本淡雅風格為大多數人所推崇易接受,普遍喜好簡約整潔,實用性能強的工作環境。

        (二)方案設計

        “個人工作空間”家具的創新設計,主張人文情感化設計,強調大道至簡的生活理念。著重把握消費者的幾個方向進行分析。1.針對人群多功能型組合家具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對于設計工作者和自由職業者而言,更喜好有創意性能的家具設計。2.使用環境主要定位于居家辦公環境,對于消費人群來說,家既是棲身之地,又是工作的空間,對辦公家具設備的依賴程度較高。3.工作方式伏案而作是他們最普遍的工作方式,所以桌面上的放置物品分類一目了然。辦公的功能可重疊或省略,遵循彈性,通用的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靈活排列組合。4.行為特征這類人群主張個性化,樂于接受新觀念、新事物、新時尚,不拘于傳統公共辦公模式。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情趣,喜好原創產品。5.心理需求更追求人文情感的設計。注重一定的生活質量和細節,情感豐富細膩,在消費心理上呈現出“求新,求變,追求獨特”的特征。3.方案設計著重把握整合,采用多功能一體化設計,常用物品要伸手可及,功能要豐富,具有創意性能的整合功能會帶來趣味性。置書功能、零散物品、電源數據線出入口等與桌面一體化設計。儲物架與衣架的整合一體化設計,靈活性可調整位置的柜子,高低不同的衣帽架和掛物架整合等.

        (三)功能與形態分析

        分為工作桌、工作椅、儲物柜和衣架。功能尺度依據人機工程學相關數據設計。整套家具的形態上,線條感簡約流暢,大方利落,邊角處柔和過渡,摒棄繁縟的裝飾,努力體現大道至簡的美感。1.工作桌工作桌方正規整,簡約明快。在前后桌腿之間穿插不銹鋼圓管,可懸掛收納袋(如圖5①),且起到穩固支撐桌面部分的作用。工作桌的設計高度尺寸760(單位為毫米,下同),桌面長寬為1200×650,桌面部分的收納、置物兩塊的總長寬尺寸為150×1200。桌面前上方兩個不同的功能延伸模塊,一個是擱物、擱書架,對于設計工作者而言,常因凌亂的桌面或大量的馬克筆而無法精準找到想要的顏色,擱物架設置傾斜90度,把整筒的馬克筆放在擱物架上,視線范圍內可一眼看中想要的顏色。也可作為置書架功用,區別于普通常用書架的垂直放置書,避免造成的桌面擁擠、不易取放識別的情況(如圖5②)。另一個功能延伸模塊是收納盒的設計,用于收納桌上零碎雜物、以及電源線的出入口設計,將電源線隱藏梳理于收納盒內部,讓整個桌面干凈整潔。2.工作椅椅子的坐面高度為450,座深400,座寬430,靠背后傾斜角度100度,與工作桌高度的比例,使臀部得到合理支持,且不會壓擠到大腿。工作椅在形態轉角處以較為圓潤的形式感處理(如圖6①)。靠背處以不銹鋼圓管主要支撐(如圖6②),形成材質、色彩、機理的對比差異感,同時作為靠背、椅腿間的加固處理。3.儲物柜底部支撐塊長寬尺寸為956.5×380,擱物架總高度1188,衣帽架的總高度為1532,四個活動抽屜的尺寸分別為327×322×162(長寬高)。點、線、面、塊的組合構成形式,形態、組合豐富變化,高度起伏有錯落感。儲物柜的右側為可分解為四個單元的抽屜式儲物模塊(如圖7①),可根據需要放置。上方為懸掛衣服和收納袋,高低起落的兩個衣帽懸掛架(如圖7②)與左側的擱物架(如圖7③),視覺上形成錯落有致韻律感,實現功能組合的多樣性和創意性。

        (四)材料工藝分析

        本套“個人工作空間”家具設計,采用橡木為主材質,橡木的肌理自然樸素、淡雅大方、硬度強、堅固耐用,材料成本適中。主要加工工藝:機械切割平刨拼板套材打磨涂裝等。不銹鋼圓管作為支架,有冷靜沉穩的感受,與木材組配,結實耐用。特點是強度高,抗沖性強,堅固耐用。主要加工工藝:圓管坯穿孔縮管折彎焊接塑黑等。桌子和柜子加以皮質懸掛收納袋的結合,皮質材料耐用,帶來整體空間的柔和感。主要加工工藝:原皮染色裁剪打孔縫制打磨修邊等。

        六、結語

        家具設計實踐與研究,經歷了從設計調研、方案設想、方案深化設計、電腦模型的建立和實物家具的制作,最終消費者反映效果良好。由于受現有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加工工藝等條件的制約,仍然有更多的設計方案創意可能性與功能細節等開發探索的空間。家具用品設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追求集功能、審美、個性品味、生活情趣等于一體的家具產品設計,力求為消費者營造更加舒適、便捷、高品質的生活方式,仍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設計研究工作。

        參考文獻:

        [1]戴力農.設計調研[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第8篇: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范文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意境;辦公空間;餐飲空間;硬傳統;軟傳統

        1 引言

        中國的傳統建筑與室內風格獨特,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之一。古人的造物活動節奏與效率大大地低于當代人,但是慢節奏的設計實踐反而可以讓設計者有更深入的思考空間,造物活動與文化意境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意境由意象說生發,至唐代概念明晰,宋至明清走向成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清人王夫之曾一再強調:“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巧藏其宅;”1建筑和室內作為一種生活空間,是一種實存環境,它具有可觀的體量,龐大的尺寸,構成了人的最密切、最親近的生活環境。傳統室內空間對意境的表達是多層次、多向度的,從鋪地、護墻、窗、梁架、隔斷等硬件的程式化造型到室內家具陳設、楹聯等組合創造的空間整體氛圍為使用者的遐思提供了遼闊的馳騁天地,可以激發活躍的浮想聯翩,甚至能夠引發具有高度哲理性的人生感、歷史感,帶來極為開闊和深遠的領悟性。

        隨著民族自信心的增強和文化自省能力的提高,室內設計界也出現了許多傳統風格的設計實踐和成功案例,筆者作為一名室內設計師也進行了一些實踐,并且有意識地在不同功能的設計空間中嘗試體現傳統文化意境,通過設計實踐得出了一些個人的體會。

        2 傳統文化在辦公空間室內設計中的表現手法

        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后工業設計,辦公空間經歷了復合功能到單一功能再到復合功能的輪回,信息技術帶來的了辦公方式的全新變革,對存貯功能的要求不再像以往需要較大面積;辦公空間更加的注重人性化,包括對使用者身心健康的關注。

        如何能創造出一個即滿足現代辦公功能需求,又體現傳統文化意境的工作空間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論題,筆者正好借自己的工作室進行了一次嘗試。

        本工作室位于蘇州新區一座高層辦公樓內,面積120平米,空間呈不規則形,從平面圖上可以看出,空間的北側為鋸齒形圍合,并且在北上方形成了較為狹長的空間。面對這樣一個異形空間,筆者決定順勢而為,將整個空間劃分為公共和私密兩個部分。空間北部的狹長空間設置了財務室、總經理辦公室以及洽談區,這三個功能區間彼此之間聯系比較緊密,但又需要強調各自的私密性,北部空間的序列性正好可以符合三個空間之間這種彼此獨立又聯系緊密的關系。南部的空間較為規整,因此成為了主要的工作區。在充分分析了空間形態的特點并且將各功能分區及流線合理組織后,在室內的哪些區域、以何種方式體現傳統文化意境成為了接下來的設計重點和難點。

        所面臨的問題一:怎樣讓對傳統文化意境與現代感強烈的辦公空間的結合較為自然?問題二:選擇哪種文化意象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

        因為方案地處蘇州,在選擇文化意象的過程中曾經考慮過園林景觀、傳統街巷以及沿河建筑等形象,最終選定了對古城街道意象進行一個抽象與再現。最終的結果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要將傳統文化意境與現代感強烈的辦公空間相結合,較為巧妙的方法就是將表現元素與帶有功能性的裝飾構件相結合,以此強調整個空間的整體性;二是需要選擇簡化的傳統意象符號以一定的節奏韻律在整個空間進行分布和排列。以打印有蘇州舊城黑白照片的展板兩兩相交形成傳統建筑坡屋頂的造型,將展板與工作區下垂的格柵燈組合,工作區臺面較長的尺度正好形成了三個狹長的通道,坡屋頂狀展板的有序排列與照片主題從整體形象到細節都提示了傳統街道的意向。照片與展板均采用無彩色,色彩的選擇使得形象更好的融入了整個空間。

        3 傳統文化在餐飲空間室內設計中的表現手法

        而與第一個方案截然相反的是筆者所做的一個名為“香雪海”的餐飲空間設計。本案地處于蘇州城南,為20世紀80年代初的建筑。低矮的層高和連續的橫梁使層高限制在梁底只有2.7米的高度,且業主規定為中式現代餐飲空間以及在包廂的數量上也有要求。作為高檔次的餐飲空間這樣的原始低矮的建筑形態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該項目給筆者的設計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從高度及空間所受到限制的基礎上進行推進。設計定位幾經考量以及和業主的溝通等,最終將設計方案定位于整個方案按照中國古代傳統的屋架結構來表現,幾經商議決定通過屋架的形式來保證高度。經過圖紙分析,平面布局調整恰當后,頂部設計迎合原有梁的造型以此最大限度保持高度。整個案例中屋頂的形態與傳統中式屋頂的形態相似,最終形成了最高點。保持了原建筑板底和梁底的高度,成功的還原了原建筑的高度和狀態。

        經過筆者的分析,首先綜合業主全包廂思路,結合周邊顧客的消費觀,筆者把一層調整為四個可分割的包廂,合則宴會,分則包廂。并同時考慮散座的需求靈活分割空間。此舉得到了業主的認可。入口導向性的裝飾與地面結合呼應層次分明的空間架構。迎面的造景看似上百條珊瑚魚從墻面上歡快的游出。頂面上水滴“叮咚”融入青花瓷碗,溢出細細的水紋與空中的魚兒以及池中水,水中魚在燈光映襯下形成了動態的空中水景。在各個空間的轉換區域,如走道盡端,或包廂轉角等,采用了中式園林的設計手法轉換空間,從視覺上引導移步換景的空間理念,給顧客以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切身體驗。各個空間上升的頂、椽子、橫梁、上托架以及頂內其他裝飾物等構成了現代中式文化餐飲的空間氛圍。

        與前一個方案最大的區別在于餐飲空間在塑造中國傳統文化意境時更加強調一種舞臺感和戲劇化的再現,對意境的表達借助了更多的裝飾元素和構件,室內陳設的設計再度考量著筆者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度。

        4 余論

        兩個有著不同功能要求的現代空間都進行了傳統文化意境的再現,但是兩個空間卻呈現了完全不同的形象,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中國的傳統美學中錯彩鏤金與清水芙蓉是代表著截然相反的審美趣味,但是卻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的一種再現,也正如這兩個方案帶給人的感受一般,筆者藉此引發了對中國傳統文化意境物質再現的一些思考。正如侯幼彬先生在他的《中國建筑美學》中所說的一樣,中國的建筑傳統分為硬傳統和軟傳統,硬傳統是對建筑形象、結構、構件等表層元素的繼承和再現,比如坡屋頂、斗拱、穿斗結構等;而軟傳統則是指建筑物質形象背后所承載的文化傳統、思維模式、對時空的認知、審美觀念等等隱形的精神層面的元素。軟硬傳統的傳承同樣成為了中國當代室內設計的關鍵問題,當代室內空間格局與物理范圍的突變都決定了室內設計應該更加注重軟傳統的繼承。真正的傳統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各種傳統的室內設計硬件元素圍繞著軟傳統這個核心將會創造出更加多元化的室內設計,從而使傳統文化在室內設計中得到真正的傳承與活力。

        【參考文獻】

        [1]. 侯幼彬.中國建筑美學[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 范江,洪.新中式主義[M].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第9篇:新中式家具設計特點范文

        關鍵詞:廢舊集裝箱改造、旅游景觀、可持續、應用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集裝箱作為具有一定強度、剛度和規格的專供周轉使用的大型裝貨容器,其最大的成功在于它產品的標準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運輸體系——能夠讓一個載重幾十噸的龐然大物實現標準化,并且以此為基礎逐步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船舶、港口、航線、公路、中轉站、橋梁、隧道、多式聯運相配套的物流系統,這的確堪稱人類有史以來創造的偉大奇跡之一。但使用十年以上的集裝箱,因油漆脫落、箱體變形等使得其維修成本升高,逐漸退出流轉領域。而這些廢舊集裝箱,主體框架依然良好,四角承重,安全性高,具有優越的抗震、抗壓、防風、防雨、防火、保溫能力,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將這些最基本的單元主體建造成集裝箱房屋、臨時場所、流動展館、藝術館或商業展示空間、移動店鋪等,它們都能夠有效延長集裝箱的使用壽命,適應城市建設、建筑結構多向發展的需要,并減緩了作為廢鋼再煉對資源的耗用和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從而效地提升了產品價值和企業效益。

        在發達國家中,簡易活動板房正逐漸被安全性更高的箱式板房和集裝箱活動房所取代,而且這個趨勢在我國也正在顯現。目前我國活動板房市場需求約 2000 萬平方米,市場容量 100億元。據悉,模塊化箱房在國外發展較快,主要用于中高端市場,因設計外形優美、色調多變,可形成較好的景觀而大受歡迎。尤其受到運動、戶外、餐飲、汽車、科技等行業的青睞。

        紐約建筑團隊LOT-EK和Puma聯合創作的的Puma City就是個大規模的空間規劃。它是由24個70英尺貨柜自由裝配組合而成的可移動概念商店,交錯的堆疊呈現虛實的變化以及透光與不透光的美感。這個周身涂滿紅色外加巨型Puma標志的“移動城堡”,不僅保持了Puma的品牌形象,更為它吸引了不少眼球;貨柜內部設計簡潔明快,空間分配均勻和諧,全部聚攏時是一個整體的Puma貨柜,而分開后就成為極具現代感的Puma City。

        雖然,目前國內集裝箱式建筑發展總體處于緩慢階段,缺少相關的模塊化集裝箱房屋應用技術規范,相對地阻礙了模塊化集裝箱房屋在國內的應用和發展。但在個別地區和領域已經出現了比較早期和成功的集裝箱創新改造設計的案例。

        天津北塘集裝箱海鮮街可以說是國內較早利用港口優勢和人文環境建立起來的旅游區。它在滿足游人休息的同時,自身涂鴉式的創意風格也賺足了人們的眼球,成為服務區中的一道靚麗景觀。但由于目前基礎設施相對簡單,組合形態處理比較單一,配套設施還不夠人性化,當地集裝箱式的建筑風格還沒有引起主流意識的認可。

        較言之,2012年由北京同和山致設計公司設計制造的“香箱鄉”祈福村主題精品酒店則顯得更加成熟。“香箱鄉”主題精品酒店位于山西省長治縣天下都城隍旅游區,占地約5000平方米,屬于天下都城隍主題旅游區的重要服務接待區塊,也是迎接第三屆“中華祈福節”的兩大祈福香主題項目之一。它所有的功能空間共由35個集裝箱改造而成,其中20尺箱17個,40尺箱18個,分別用作庭院客房、庭院套房、獨立套院、大堂、食香齋餐廳、包房、及尋香徑主題景觀等。其中每個房間都為客人準備了定制的香爐、香具及香品,以供住客焚香冥想;每個房間或合院都以香之德命名(有名蘊智、藏靈、納韻、延思等),并配以手工雕刻的烏木門牌。“香箱鄉”極具標識性的集裝箱外觀,舒適古樸的新中式室內和家具設計,配以庭院景觀和天下都城隍廟對景,構成整個香箱鄉祈福村的獨特住宿體驗。

        2012年6月,我通過甄選有幸參與到由旅設組織的集客·微托邦“拖著箱子去旅行”的創意設計活動中。 “No way”和“N次方”便是這次設計活動的最終成果,其中“No way”為本文重點討論案例。

        No way?! (沒門?!)

        最初的一句玩笑,成了我們設計的開始。一個在別人看來不足以成為設計的理念,卻被我們當做目標。我們頂著各種被質疑的眼光前行!用創新的力量改變舊貌!用近似有些瘋狂的姿態堅持著屬于我們自己的行走夢想!

        “ No way”的設計思路是在空間模擬“N次方(強調簡潔和空間內的任意組合)”時被大家發現的,它是一種很有意思行為限定。行為模擬通常是貫穿于整個設計中,幫助設計者體驗設計和感受空間、尺度的設計方法。但在此,我們利用逆向思維,先制定體驗者的行為路徑,根據其行為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狀況進行模擬設計與再創作,這樣讓體驗者根據設計好的故事進行體驗——

        這是一個可以容納4個人的空間,箱體本身是一個20尺標準貨柜(20尺柜:內容積為5.69×2.13×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17.5噸,體積為24-26立方米),實際使用面積只有12平左右,所以怎樣在狹小的空間中求變化,且有別于酒店式集裝箱的模塊化,這就要求我們不能走尋常路!

        首先,我們把自己可以想到的相關需求的詞語行為化,比如聊天、睡覺、發呆等;然后分類、歸納,選擇有別于酒店式的安靜、單一特點——“以動制靜”,把大家認為有意思的詞(不一定是必須的)留下,提煉出“摸、爬、滾、打”成為行為主線;其次,no way?!不是真的沒門!所謂的出、入口均設計為洞,體驗者必須選擇跪,爬,滾,等蠕動姿勢出入。每個體驗者都有專屬于自己的行為線路,依照每個人的行動路徑劃分出每層的使用空間。因為要“摸、爬、滾、打”,所以箱內沒有床,但箱內各式軟裝飾彌補了其舒適度;箱頂上圓形的開窗更是讓旅途中的風景成為了一幅幅流動的山水畫。其三,空間延展。為了區別于酒店式空間的模塊化,我們在這里通過打開箱壁來延伸出新的空間。一層的公共區域,與展開平臺相連,開敞的空間,把途中美景盡收眼底。聊天、打牌、喝茶、分享照片……如果這樣還覺得不夠過癮,那就“滾”到箱頂上吹吹風(休息區的錯層,搭建起模擬樓梯,將空間縱向延展,使得箱頂成為凳高遠眺的觀景平臺);最后,這是一個可以移動的箱子,節能、環保的日常供給很重要,所以作為此方案的設計者兼體驗者,這些細節設計也是至關重要的——雨水收集器,形成室內景觀;懸在空中的照明及閱讀的燈繩,均為集客手工打造,在這樣的繩燈下看書寫字,相信你對生活會有新的感受。

        不同的思路,造就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方式,領悟不同的體驗,通過以上的考察和實際參與,我們不難發現廢舊集裝箱改造設計在旅游景觀中的應用也是非常廣泛的。都說好的設計是形式追隨功能,那么要想成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技術對于功能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集客的技術支持是占世界95%的集裝箱生產力大連中集集團。它可以說是集裝箱創意產業的先行者,除了利用集裝箱本身“工廠制造+現場安裝”模式、堪稱是中國最低碳的建筑這一特點之外,在環保上,中集自主研發了全球唯一的一條集裝箱水性漆噴涂線進行箱體噴涂,不僅能提供更好的防腐保護,還能確保更低的碳排放,幾乎沒有對人體有害氣體釋放。從創意出發,為了讓箱子去旅行!中集成功的保證了設計中集裝箱要有“腳”有“翅膀”有“生活”的夢想,讓它實現了中國第一個集裝箱車房全自動控制裝卸系統,無需吊車、叉車,此自卸裝置通過伸展升降就能夠將集裝箱房自主裝卸,適應多種環境和移動需求。該類箱體極具展示性,不僅實現這一領域的技術突破,更是展示了集裝箱房屋/車房發展的巨大潛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大,人們更愿意利用假期走出原有的生活,用“旅游”的方式遠離城市中的喧囂,去親近自然、感受不同的人生經歷。而目前國內集中式的休假時間,使得各大旅游區的住宿消費在旅游旺季大大漲幅且房源緊張。綜上所述,我們結合“香箱鄉”和集客概念的成功案例,將廢舊集裝箱設計改造成旅游景區中的臨建住宅或移動式房車,無論是單體還是任意組團形式都可以成為景區中的景區,景區中的景觀。這樣造價低廉,且拆建簡易、方便移動的創意箱,亦可以根據旅游季節或特殊情況,用在非建筑用地內,甚至層疊堆放用于辦公、休閑、儲藏等功能。總之,不同的設計風格,不同的組織形式,不同的體驗感受,都會讓游客從身、心上得到放松和愉悅。至此,我僅個人感受歸納以下幾點廢舊集裝箱創意改造在旅游景觀中的應用思路:

        (1)“尊重自然、可持續發展” 是貫穿設計始終的必要前提。旅游產業的發展,不能再是先開發后規劃,先再重建。如今游客已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有形上水,他們在關注有形的自然景觀的同時,開始希望融入到更多的地域性風俗、文化等無形資源中。所以,對于綠色旅游景區的開發我們必須要因地制宜,集約當前社會環境下的節能、循環、可持續發展。

        (2)“低消耗、長遠期、理性開發”是在旅游景觀設計中應該堅持的理念。

        “低消耗”理念與國家倡導建設和諧社會、節約型社會的目標一致,其核心是建設的低消耗、資源利用的低消耗、能源低消耗;“長遠期”則提醒人們要具有高瞻遠矚的發展眼光;“理性開發”則要求開發建設要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符合市場,因地制宜。

        (3)改造設計強調創新。廢舊集裝箱需要根據主題進行新的包裝和內容去開始新的生活。即使它們是標準化、批量化的產物,但也會因為改造而擁有各自絢爛豐富的不同人生。這也許就是體驗者想要擁有的不同體驗。

        (4)節能、環保、可靠的技術支持。都說設計先于技術,要想實現好的設計理念,必需擁有較好的技術支持,因為技術本身也需要不斷的創新和革新,二者可以通過開發達成共贏。好比大連中集為集客·微托邦活動提供的環保水性漆,同時為滿足其移動功能而開發的自動控制裝卸系統也成為中集技術上的又一個突破。

        結束語

        廢舊集裝箱原本只多見于一些難登大雅之堂的建筑工地、廠區、堆填區等地方,常被冠以不雅之物而加以排斥。而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鐵皮箱子,用它最質樸、最直白的方式爭得的世人的喜歡——它是典型的“形式追隨功能”,臨時性是它的本質。更多的設計是將它介于產品設計和建筑設計之間,確實它已經標志著一個領域的最高成就,同時又是另一個領域中的最基本元素。可通過事例我們不難發現,廢舊集裝箱已經結合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當地地域特色,完全形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體驗風格,為旅游產業中新型的創意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更為寬廣的發展前景和深遠的啟示。

        參考文獻:

        [1]《中國旅游景觀》,楊志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 |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网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