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計專業實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本文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現狀分析入手,提出了“教、學、做、考、賽”五位一體教學模式新理念,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革最終實現“教師教學出色、學生學習主動、技能操作熟練、考試能達標,比賽可取勝”的目的。
[關鍵詞]
教學模式;雙證書職業技能大賽;授漁計劃
一、“教、學、做、考、賽”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政策支持
(一)關于教學改革《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2015〕6號)明確提出:要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突出做中學、做中教,強化教育教學實踐性和職業性,促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職業院校要加強與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行業企業的合作,積極推行“雙證書”制度,把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融入相關專業教學中,將相關課程考試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合并進行。
(二)關于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起,聯合國務院有關部門、行業和地方共同舉辦的一項年度全國性職業教育學生競賽活動。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我國職業教育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設計和創新,通過技能大賽,逐步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的良好局面,技能大賽對高等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具有引領和推動作用。以上意見和制度的實施,為“教、學、做、考、賽”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現狀分析
會計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作為培養技術技能型初、中級會計人才的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必須適時對已有的教學模式加以調整,由原來傳統的只重視教師理論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向“教、學、做、考、賽”五位一體新教學模式轉變。筆者通過對山東省部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進行調研,我們發現當前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仍然占據主流高職會計專業的課堂上,主要以教師的理論知識講授為主,學生作為聽眾,教學程序一般分為導入、講授、練習、布置作業四個階段。這種模式容易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有利于教師控制課堂及教學進度,但不利于調動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很容易形成“填鴨式”教學。
(二)以學生為主體的自學輔導式教學模式未受到應有重視經過對高職會計專業部分學生調查發現,大多數同學沒有課前預習的習慣,甚至個別同學不帶課本進課堂,課堂上被動接收教師傳授的知識,課下更缺乏必要的復習和總結。這些做法導致大多數同學不會學習,顯示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學輔導式教學模式未受到應有重視。這勢必會影響同學們畢業后的可持續發展。
(三)理論和實踐教學相統一的教學模式流于形式,學生知行不合一盡管高職院校都在強調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統一的教學理念,而且在人才培養方案中也明確將理論和實踐教學課時進行了劃分,但在實施過程中往往理論教學占絕對多數,且實踐教學流于形式,最終造成多數學生有知識卻沒有應用到具體實踐中、眼高手低,知行不合一。
(四)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考試對接不暢,導致“雙證書”教學模式效果不佳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73號《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對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進行了很大的調整,如三門科目必須一次通過,取消免考政策等,自2013年7月1日實施以后導致高職院校的會計資格證考試通過率急劇下降。這種現象說明部分高職院校沒有根據國家的政策動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優化教學組織,從而影響了“雙證書”模式的效果。
(五)“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教學模式重視不夠,未發揮競賽對教學的重大作用2012年以來,國家教育部和財政部等多部門聯合組織了全國職業院校各類會計職業技能大賽,各省教育部門及相關高職院校都把會計職業技能大賽作為其重要的工作任務之一。但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務處層面只負責轉達競賽通知的工作,二級學院一般僅臨時選拔隊員進行短期訓練,而且參加競賽的隊員大多是畢業生,因為就業的壓力大,而且最后一個學期在外實習,即便被選拔上也很難全身心投入訓練,容易造成競賽成績不理想,成績不佳也往往影響指導教師和學院下一年的參賽積極性。
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通過調研分析,結合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的特點及高職生學習特征,造成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高職會計專業教師缺乏教學新理念教學理念是對認識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人們對教學活動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態度和觀念,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明確表達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當前的高職會計教師大多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較深,傳統的教學理念體系中強調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和課堂中心,忽視了教學方法的運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法國的物理學家朗之萬在總結讀書的經驗與教訓時深有體會地說:“方法的得當與否往往會主宰整個讀書過程,它能將你托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將你拉入失敗的深谷?!庇纱丝芍獙W習方法是何等的重要。高職的學生大多沒有自己成型的學習方法,甚至一些學習優異的學生也推崇死記硬背,這樣的方法無法應付目前的高職教育需要。
(三)高職會計專業實訓條件硬軟件設施相對缺乏近幾年,高職會計專業招生形勢喜人,報到人數不斷攀升。以山東外事翻譯職業學院為例,2015年新生報到會計專業招生600多人。盡管前期學校已經建設了會計技能、會計手工模擬、會計軟件操作、ERP沙盤創業等實訓室,但與巨大的在校生基數相比,實訓設備和軟件相對不足。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殊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困難較大,真正的頂崗實習機會少之又少。隨著會計專業人數的不斷增加,優質實訓師資匱乏現象嚴重。
(四)高職會計專業缺乏優質考證資源大多數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在進行會計證書備考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一部分同學按照老師課堂上的授課內容進行備考,還有些同學求助于社會上的專門培訓學校,隨著“互聯網+”對會計教學的影響加深,有些同學通過淘寶等交易平臺購買網上課程和網上無紙化題庫進行針對性練習,這些現象都說明了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缺少優質的考證資源。
(五)高職會計專業對職業技能大賽缺乏足夠的準備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經過對技能大賽成績相對不理想院校分析發現,大多數院校的日常教學與職業技能大賽的內容融合度不高,沒有專門的教學團隊負責大賽指導,缺少嚴密的競賽集訓制度,這些不足都為成績不佳埋下了伏筆。
四、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做、考、賽”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初探措施
(一)多舉措更新高職會計專業教師教學理念教育理念制約著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只有先進的觀念,才能正確指導教師勇于開拓積極進取。教學模式的改進,關鍵在于教師。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更新高職會計專業教師的教學理念,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培訓。通過安排教師外出參加培訓或請教育專家來校報告的形式,促進教師對教育新理念的認識和運用;二是加強同行互助,通過典型示范課來引導教師們更新教學理念。如通過示范課引導大家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課程觀,讓教師真正成為課堂上的導演與教練,在教學方式上要注重以學生為主,加大互動力度,關注體驗式教學,提倡交流與合作的學習;三是通過評教標準的調整來激勵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利用制度的導向作用來激勵大家努力更新理念。
(二)推行“授漁計劃”加大對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古人云:“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大學教育與高中教育的最大的區別在于大學里同學們是以自學為主的學習方式,優良的學習方法可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推行“授漁計劃”主要有三種方法供高職會計專業學生選擇:一是五步讀書法。這種方法強調課前預習、課堂聽課、課后復習、習題鞏固、階段考試五個階段都要將讀教材放在基礎性的地位;二是口訣記憶法??谠E有助于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和深加工,有利于快速的對知識信息塊的儲存、重組和內化,并且省時、高效。例如“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一句簡單的口訣,讓我們快速的熟悉了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學習實踐中,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將會計理論中的規則轉化為會計口訣來記憶;三是行動學習法。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這里的行強調了親身實踐的重要性。會計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實踐操作就顯得愈加重要。行動學習法是“從做中學”“從反思中學”以及“在學習中學會學習”的有機結合。
(三)推進高職會計專業實訓軟硬件建設高職會計專業要加強實訓,強調對學生動腦、動手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以下軟硬件的建設來實現:一是優化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己任的高職教育需要配備高素質“雙師”型教學團隊;二是加強校內外實訓場所建設。實訓場所的建設是“從做中學”的物質基礎,大多高職院校分為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兩種形式,在實踐中要利用多方資源加大校內外實訓場所的基礎建設;三是完善實訓制度建設。實訓場所只提供了實訓的可能性,而實訓的組織以及效果如何,還有賴于配套制度的完善,通過實訓室、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建設來保證實訓的有序、有效開展。
(四)增強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考試的銜接目前高職會計專業在校可以參加的專業職業資格考試主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試和初級會計師考試兩項。為提高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構建課證融合的課程體系。實施“課證融通”就是將資格考試中的《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初級會計電算化》《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等科目融入高職會計教學課程體系,在教學中實現高職課程與職業資格標準的融通與銜接,使專業課程內容與企業崗位技能需求緊密結合;二是開發優質的課外考證資源。隨著會計資格考試制度的一些改革,難度有所增加,大多數同學僅靠課堂上的學習,無法成功通過考試,往往需要課下針對性的備考才能如愿。這就需要開發一些針對考證的網絡課程、高頻考點題庫、無紙化考試平臺等資源來供有考證需求同學們來選擇;三是營造濃厚的考證氛圍。高職學生往往學習主觀能動性不強,需要通過外部環境的影響來帶動其學習。從大一入學教育開始開展考證說明會,讓大家了解職業證書的必要性。通過會計協會等校內學生組織每季度開展考證經驗交流會的形式來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到考證學習中來。
(五)全方位支持,確保職業技能大賽出成效職業技能競賽是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風向標,“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理念,引領各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地向前邁進。為提高職業技能大賽的成績,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實現日常教學與技能大賽內容的融合。為避免重視競賽作用發展為狹義的“應賽”教育,應將職業技能大賽的考核內容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落實到每門課程的具體內容,以大賽模式帶動整個專業培養模式的改革;二是增強參賽學生的自信心,加強對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心理自卑,但職業技能大賽不僅僅賽的是技能,同時也是心理素質的比拼。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展示歷屆比賽取得的優異成績,或通過學長自述比賽心得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自信心;三是完善激勵保障機制來引導各方積極參賽。為調動教師和學生的參賽積極性,高職院校應以技能競賽為載體,對競賽成績優秀的學生以及指導教師予以獎勵,并形成制度,有效引導各方形成合力參與比賽。
五、結語
總之,要實踐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做、考、賽”五位一體教學模式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結合會計專業的特點,通過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傳授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加強實訓硬軟件建設、改革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考試銜接等舉措,由高職院校、高校教師和高職學生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韓霜.淺談中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及問題.[J]職業教育,2011(09).
[2]張魯雯.高校會計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月刊.2010(12).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G712;F232-4
一、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1.缺乏針對性
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在人才的培養上,主要是為社會提供具有實用性的會計人才。通過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學生要學會自主把教學理論轉化為實踐能力。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高職院校教學的內在要求,只有對會計專業進行實踐教學,才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操作能力強的會計人才。但在會計教學中,一些高職院校存在著不同的問題,比如注重理論教育忽略實際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學生在工作中不能夠盡快適應崗位的需求。
2.會計教學資料陳舊
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教學資料比較陳舊。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財會方面的數據也會不斷的更新。會計的資料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人們去驗證這些數據的準確性。其中,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缺少應用性的教學內容,不適合當前我國市場經濟對會計知識與能力的培養。
3.缺少實踐教學的訓練
會計專業的教學,除了學會相應的理論,還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會給學生制定一些實習的項目,但是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缺少實習的崗位,使學生的實習得不到落實,影響實踐的教學。財會專業的學生在培養方面,主要是培養他們的核算能力、管理能力和整理納稅的能力。在核算方面要給學生提供相應的企業,讓他們能夠在真實的環境下,強化他們的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與會計崗位相適應的專業技能。而在教學中如果缺少實踐教學的訓練,學生在對賬目的整理和分析上就會缺少實際操作的支撐,不利于學生掌握如何分析財會資料的技巧。缺少實踐訓練,會使W生缺少對自己崗位的了解,不利于與同事之間的團結協作。
4.實踐教學體系不夠完善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會計實踐教學中,主要還是依靠財會的理論,對學生在實踐能力的培養上還不夠明確,教師不能夠準確的定位學生在會計學習上的教學目標。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比較低,能夠完成考試即可,忽略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在實踐教學中缺乏科學性的指導,導致學生在學習財會知識的時候,不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在建立實踐教學體系方面,學校的方針政策與教師的指導沒有達成統一,在一定程度上使整個教學計劃都不能夠很好的實施。除了相應的教學環節,還應該制定合理的評價體系,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原則分析
1.以實踐為根本,保證實踐教學具有層次化
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應該結合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重要依據,充分考慮到專業需求和專業教學特點,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分析好學生在不同階段應該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根據職業教育的規律和學生的學習層次,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應該以合理性和可行性為前提,制定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實踐教學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按照這個原則構建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要求能夠形成一個多層次和立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從專業知識教學、課程實際滲透以及模擬訓練和企業頂崗實習等多個層次和多個方面設計出不同的實踐內容,從而保證高職會計專業學生能夠在分層實踐能力逐漸得到提升。
2.以提高學生能力為主,保證實踐教學的全程化
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是會計專業學生從事相關工作的根本,是開展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基礎。學生專業能力提升過程中,應該分清楚哪些是專業能力,哪些是一般能力,哪些是操作能力,哪些是綜合能力。專業能力是學生從事職業活動過程中所應該具備的會計操作能力和專業知識,其是學生從事一些活動的基礎,在實踐訓練過程中必須得到全面的保證。操作能力是學生畢業后從事相關職業崗位所應該具備的技能和相應涉及的知識,是學生能夠勝任這個職業崗位的重要保障。這方面知識和能力是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加強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對策分析
1.明確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設置
高職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級應用型會計人才,其課程設置的指導思想應是??茖哟蔚膶W歷教育和會計職業教育相結合,會計理論以“夠用”、“實用”為度,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會計專業在課程設置時,既要注重會計專業的理論。教學更不能忽視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加強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應用型高職會計人才。
2.提高教師實踐水平,培養“雙師型”教師
要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學校應把社會實踐也可看做是教師的一種進修,是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首先,學校應制定有關制度并創造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地鼓勵教師到企業兼職,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積累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其次,學校應鼓勵教師參加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最后,可與一些企事業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聯系,建立教師實踐基地,以豐富教師實踐經驗。
3.加強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為學生提供實訓平臺
首先,建立會計仿真模擬實驗室,滿足學生會計實習需要。對學校模擬實驗室建設,必須加大投資力度,使會計實驗室達到仿真水平;其次,開發和培養校外實踐性教學基地,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學校應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凡是愿意提供學生實踐機會的單位,都可以發展成為校外實習基地。通過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企業可以為學校提供一個真實的實踐環境,使學生們能夠定期接觸真正的會計工作,從而使學生對會計工作和會計職業有較深入的認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在構建實踐體系時,必須要遵循科學的指導思想,要有系統工程建設的思維,科學設計實踐教學目標、課程與內容,靈活選擇教學方法與手段,建設配套的教學資源與條件體系、標準與質量保障體系等,構建符合各高職院校實際的完善、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為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希.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財會學習,2015;(6).
【關鍵字】高職,會計電算化,工學結合,實踐教學
一、引言
2005年,國家連續出臺兩個相關規定,要求職業院校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2012年,國家“十二五”教育發展綱要再次強調了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诖耍叩嚷殬I院校應逐步形成和構建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和專業教學體系,以適應區域經濟對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需求。
二、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特點
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專業是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而逐漸產生的,專業培養能面向現代企業生產、管理和服務第一線以及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及相關崗位,牢固掌握會計電算化職業崗位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從事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三、以滄州職業技術學院會計電算化專業為例構建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一)滄州職業技術學院會計電算化專業辦學現狀。做為滄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院級試點專業之一,會計電算化專業在工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較多的成果,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1、依托行業,整合內容,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與行業(企業)合作,成立校企合作專業指導委員會,根據會計崗位標準要求,整合實踐教學內容,構建工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由五種類型的實踐環節組成:專業認知實踐、教學做滲透訓練、模擬實訓、綜合實訓、頂崗實習。
(1)專業認知實踐,形成實踐知識的理念。認知實踐的開展,通常應安排在第一學期。一般通過外出參觀制造,流通和服務等行業的典型企業,使同學們了解各種類型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工藝流程,資金循環,企業組織結構和內部制度等,這樣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會計主體,會計職業,會 計要素,會計工作等內容,從而獲得對會計的感性認識。
(2)教,學,做滲透訓練。在日常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安排一定數量的實踐教學課時,滲透實踐教學內容,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根據崗位技能和課程的特點,適時地將有關會計單項技能的實踐信息進行傳授,示范和訓練,將實踐教學課堂化。這一層次的實踐教學融合滲透在各個學期的課堂教學之中,較為分散。教師做到了講中做,做中講;學生做到了學中 做,做中學,教,學,做一體化。
(3)模擬實訓。在校內的實訓基地的模擬和仿真的實訓環境中完成整個會計處理過程,形成會計的“職業能力”。這一過程安排在學生的每一專業技能課程學習結束之后,在每學期都安排有不同技能的整周實訓。著重解決滲透訓練中的單個操作技能的局部行為向整體連貫行為的轉移,采用模擬真實的實訓環境,完整的實訓資料,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業的真實業務環境,從而達到實訓目的。
(4)綜合實訓。綜合實訓室在整周實訓基礎上,著重進行的會計專業綜合能力及專業素質的訓練。內容的選取以一個中型企業兩個月典型經濟業務為主線,模擬財務部門工作崗位通過從建賬到日常會計核算,成本計算,期末會計事項處理,最后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和納稅申報全過程的分角色模 擬操作,使學生掌握會計核算全過程的操作技能,而且能 夠親身體驗會計主管,稽核,出納,成本核算等各會計工作 崗位之間的業務資料傳遞及內部控制關系,并在模擬實訓 中培養嚴謹,細致的職業工作習慣和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
(5)頂崗實習。就是要求學生深入到經濟實體,開展校外實習,進一步鞏同仿真實訓時掌握的技能,彌補其不足之處,培養會計的“職業態度”。這一過程安排在兩個暑假期間以及第六學期,其目的是使學生樹立誠信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不僅可以使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全面檢驗,而且有助于進一步幫助學生對會計工作的整體環境和整個工作程序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印象。
2、加強實訓基地及師資隊伍建設,確保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的順利實施
(1)增加校內實訓基地。學院在政策和資金投入方面對會計實訓基地給予了大力支持,設立了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和會計綜合模擬實訓室等。實訓室給學生配備了各種模擬實習資料,資料都與當前企業實務使用的一致。實訓室制定了專門的管理制度,各項管理制度規范、科學,各課程的實訓計劃完整周密,實訓室使用率高,這些較規范的校內實訓基地為構建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提供了保障。
(2)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根據高職教育的教學要求和學生實習特點,學院會計電算化專業積極開拓校外實習基地,先后與多家企業簽定了合作協議。學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學校會派出相關專業教師進行現場指導。
(3)創新隊伍建設,向“雙師型”方向培養教師隊伍?
打造“雙師”結構教師團隊,,保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順利實踐。1)派出專職教師“頂崗實踐”。通過頂崗實踐,可提高專業技能水平與實踐動手能力,提升教師隊伍的職業素質,也可使教師了解企業生產技術發展和應用的現狀,帶動專業技能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2)鼓勵教師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及相應職稱,從而推動教師專業理論知識的更新。會計專業教師可以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注冊會計師、會計師、注冊稅務師等,通過考證極大的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3)聘請兼職教師指導實踐。在鼓勵專職教師頂崗實踐的同時,我院還聘請4名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和豐富實踐經驗的行業能手,如會計師擔任兼職教師或學生實習指導教師。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實踐需要以及其他因素的變化為會計電算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從而迫使高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教學要與之相適應地進行一系列的變革。
一、高校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學實踐存在的問題
1.師資隊伍力量較弱,能力有待提高
師資隊伍是會計電算化教學實施的保證和基礎,教師教學能力和實踐水平的高低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現階段我國多數高校的會計電算化專業教師都較為年輕,實踐經驗和教學水平都較低,其整體能力有待提高,對于會計實務所需的知識和操作方法都不甚了解,而這一問題只有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積累實際經驗才能得到解決。
2.會計實務所需技能與學校教學內容相脫節
現階段我國高校會計電算化教學的內容僅限于實驗室模擬操作,而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實踐操作,或是深入實際到單位中進行實習,因而也就很難了解到會計實務的需要,獲得直觀的對于會計電算化的認識,對于會計實務流程了解較少,也更加不懂得如何實現其他部門與會計部門之間業務的聯系。
3.學校教學質量較低
在會計電算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使用的是單用戶版的會計軟件,學生所學的知識也只適用于單機的模擬操作,這就導致了學生對于會計電算化網絡軟件使用的陌生,而會計實務中所使用的卻恰恰都是網絡版軟件,這一問題也提高了學生市場就業的難度。
4.學習教學內容較為單一
我國高校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教學實踐通常僅僅局限于會計電算化系統中的單項核算,會計電算化實驗通常以總賬系統為主,教學層次與教學要求一般僅限于會計核算教學中,如何使用計軟件進行編表、記賬、審核、制單和建賬等的學習上,教學的內容也以一般的工業企業為對象。由于現有的教學實踐只關注報表編制和財務核算,因而,教學范圍較小,對于如何進行會計決策和預測、財務分析和與其他學科聯系的教學較少。
二、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內容
1.單項的模擬教學實訓
在會計電算化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對會計電算化專業所涉及的所有專業課程進行種類劃分,設置不同的教學單元,對各個不同的教學單元進行相對獨立的課堂教學實訓。例如,可以將會計實務按照費用、收入、所有者權益、負債和資產等進行劃分??梢詫嬰娝慊瘎澐譃閹齑?、銷貨、進貨、固定資產、工資、報表和總賬等各個單項進行分別處理。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需要對學生進行各個單項的強化教學,這也是會計電算化教學實踐中應該重點關注的內容。
2.校內的綜合模擬實訓
通過對各個單項內容的教學和訓練,學生能夠有效掌握基本的會計實踐知識,然而,對于學生來說,這些單項知識是十分零散的,難以形成知識體系,這就要求學校對學生的綜合知識進行加強教學。學校可以設置綜合實訓課程,從而幫助學生將原有的零散分散的知識整合成為體系,以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3.校外綜合訓練基地的實習
經過校內綜合模擬實訓的培養和訓練,學生能夠形成對于會計實踐業務的綜合理解和把握。然而,僅僅具備校內所學的知識還是不夠的,學生還要進行有效的課外實踐,從而了解企業中會計實務與所學知識之間的距離,例如,在企業中,會計部門的各項業務要與其他部門實現有效聯系,包括數據的輸出和輸入等,此外,學生還要了解相應的系統故障的排除和檢驗。這就需要學校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外實踐的機會,將在校內學到的知識應用的課外實踐中,從而實現崗位需要與會計知識的良好集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4.學年的社會實踐
在系統化的課堂教學實踐的基礎之上,學校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與社會接觸的機會,例如,在每個學期教學內容完成以后,組織學生到工作崗位上進行社會實踐。雖然進行社會實踐的時間較短,且參與的過程也不十分深刻,但這種社會實踐有助于學生對會計工作實踐和崗位需要形成最為直觀的感受。學校還應要求學生在實踐過程完成后對實踐的經驗和心得進行總結,從而有利于日后更加系統的學習,對崗位需要形成深刻認識,明確了解日后的學習目標和自己欠缺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
5.畢業論文
學校要在學生畢業之前要求其獨立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這種方式既能夠有效衡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也能夠促進學生能力和知識的升華,讓學生在掌握和深化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論文的形式實現知識與實踐的結合。通過撰寫畢業論文,能夠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檢驗,還能夠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三、總結
綜上所述,高等院校的培養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學生時,要從會計實務和會計電算化知識應用的實際出發,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實踐水平和綜合能力的提高上,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實際和市場需要的新型會計電算化人才,但這一教學實踐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各高校教師必須從這一實際出發,以培養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會計人才為最終目標進行教學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1]石紅.信息化視角下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4)
[2]刑淑清.談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09(3)
[3]李聞一.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J].會計之友,2008(10)
作者簡介:
關鍵詞: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優化與完善
一、研究意義
目前絕大多數獨立學院都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以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因此,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與完善極具現實意義,主要體現在:1.對于獨立學院探索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路徑具有重要作用。為實現培養基礎扎實、綜合素質較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必須根據企業對會計人才實踐能力的具體要求,并以此為根據構建系統化的實踐課程體系,從而保證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適應。2.有利于促進會計學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將會計學專業單項實訓與綜合實訓等實踐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嵌入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改變現有教學中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訓的傾向,也解決實訓缺乏系統性、連貫性的問題,體現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真正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3.提高培養學生會計實操能力與創新能力,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能從整體上構建會計學專業學生在大學四年專業學習期間的實踐教學體系,聚焦于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不斷推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二、存在問題
(一)實踐教學文件不完善
目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文件缺乏對實務問題的探究。在實踐教材選擇性小,現有教材敘1述案例大多采用文字形式,與實務脫節較嚴重,造成學生不能靈活把握實際問題,使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在實踐內容設置上,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較多僅圍繞實踐教材的要求簡單安排相應內容,直接導致實踐內容不規范,學生知識掌握度低。
(二)實踐教學師資力量不足
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師資緊張,學生人數較多,導致配備的實踐指導教師無任何會計實際工作經驗或從未接觸過會計專業實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目前獨立學院對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卻沒有明確要求;另一方面是教師忙于日常教學工作,沒有多余時間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
(三)缺乏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
目前獨立學院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僅局限于會計電算化課程、會計綜合實訓兩門課程實訓和畢業論文,該體系過于簡單,而審計學、成本會計學、高級財務會計等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沒配備實踐教學。同時,將會計綜合實訓安排在大四,造成學生在做實訓時把之前學過的知識遺忘了,綜合實訓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三、完善對策
(一)會計學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基本結構完善
為實現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與完善,可根據學生在會計學專業課程的優先順序,建立全過程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可將學生在校期間的時間有效銜接,將實踐與理論知識把握相得益彰。全過程的會計學專業教學實踐體系體現在兩階段分別為:認知階段、專業課程實踐階段。⑴認知階段。認知階段的目標是讓會計學專業學生對專業有初步認識,為之后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該階段可分四個環節:會計學專業介紹、會計學專業導論課程、會計學專業認識實習、會計學相關學術講座。⑵專業課程實踐階段。該階段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習主要專業實踐課程,使得學生掌握基本技能。該階段主要由課程實訓、綜合仿真實訓等環節組成,且與上階段的專業認知實習和導論課程有機銜接。會計學專業可開設的獨立專業課程實訓體系主要包括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學、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審計學共6門課程,實訓體系根據難易度和專業判斷能力的不同要求,由簡單到復雜分層次構建。之后設置擴展式綜合實訓系統,即依托會計學專業相關課程,擴展會計學仿真式綜合模擬實踐的內涵與外延,是學完所有專業課后的綜合實踐環節,使用計算機軟件模擬企業實際賬務操作全過程。
(二)規范性文件的編寫及選用
針對現有優化完善過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課程,則必須將實訓大綱、實訓指導書、實訓講義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進行編寫。主要包括:①獨立專業課程實訓體系中,設置“會計學原理”、“財務會計學”、“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學”等課程設置相關的實訓課程,并建立配套的實訓大綱、實訓講義、實訓指導書、實訓報告等一系列規范文件;②擴展式綜合實訓系統中,設置“會計學仿真綜合模擬實訓”的實訓大綱,實訓指導書等;③社會實踐與專業實習系統,設置“企業會計認知實踐”的會計實踐報告和“實踐基地實習、畢業實習”的專業調研報告。
(三)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
獨立學院“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可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如“訪問工程師“項目,鼓勵教師在保證正常教學活動的基礎上,積極去某個單位兼職學習會計實務操作。另一方面學校在聘用會計學專業教師時,優先考慮符合“雙師型”資格的教師。
參考文獻:
[1]李國彥.從能力提升角度探討工業工程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的建設[J].科技視界,2013(11)
[2]李紅艷.工業工程全過程式實踐教學模式設計及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3(03)
[3]蔣希眾.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綜合實踐教學體系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
財政部近日對2005年頒布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26號)(以下簡稱“原辦法”)進行了修訂,形成了《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新辦法”),從10月24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和原辦法相比,新辦法將原來的“申請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適用本辦法”修訂為“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和管理適用本辦法”,將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也納入新辦法的適用范圍。
(一)持證人員范圍新增兜底條款 隨著經濟和企業管理的發展,企業衍生出很多新的會計崗位。為適應這一情況,新辦法在原來的十類持證人員范圍的基礎上,新增了“其他會計工作”這一兜底條款,以更好地適應目前以及未來的會計管理工作發展。新辦法第三條規定,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從事下列會計工作的人員應當取得會計從業資格: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出納;稽核;資本、基金核算;收入、支出、債權債務核算;職工薪酬、成本費用、財務成果核算;財產物資的收發、增減核算;總賬;財務會計報告編制;會計機構內會計檔案管理;其他會計工作。
(二)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有多項調整 和過去的規定相比,新辦法對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相關事項作了多項調整。新的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報名條件增加了“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這一條款,明確了會計從業資格各考試科目應當一次性通過。同時規定在考試結束后及時公布考試結果,考試通過人員在考試結果公布之日起6個月內,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逾期未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視同自動放棄。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人員,可以委托人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新辦法將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修訂為“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明確取消了過去可以以“珠算五級”代替“會計電算化”的規定。同時取消了過去允許具備中專以上(含中專,下同)會計類專業學歷(或學位)的,自畢業之日起2年內(含2年),免試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或者珠算五級)這一規定。此外,新辦法規定,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全國將執行統一的考試合格標準。同時,無紙化考試題庫將由財政部統一組織建設。
(三)增加從業資格證撤銷和注銷管理 為加強會計人員管理,規范會計從業人員行為,新辦法細化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撤銷和注銷管理。新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撤銷持證人員的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作出給予持證人員會計從業資格決定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工作人員超越法定職權,作出給予持證人員會計從業資格決定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違反法定程序,作出給予持證人員會計從業資格決定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對不具備資格或不符合法定條件的人員,作出給予持證人員會計從業資格決定的;持證人員以欺騙、賄賂、舞弊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的。
持證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注銷其會計從業資格: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會計從業資格超過有效期的;會計從業資格被依法吊銷的。
(文/程彩清)
(轉載自《中國稅務報》)
《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信息化調轉暫行辦法》若干問題的解答
根據《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信息化調轉暫行辦法》(財會[2011]11號),全國自2011年6月1日起實行會計從業資格跨省級行政區劃、部門網上調轉。各地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積極行動,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升級信息管理系統,制定實施細則,有效確保了調轉工作的順利實施。與此同時,部分地區、部門和個人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問題,希望能得到解答。
一、持證人員申請辦理調入手續,但其電子信息未上傳至財政部調轉平臺的,應如何處理?
答:遇有持證人員的電子信息未上傳至財政部調轉平臺的,調入地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根據《暫行辦法》的生效日,分以下情況分別處理: (一)持證人員調出日期在2011年5月31日之前的,應按傳統紙質材料調轉模式辦理調入手續。(二)持證人員調出日期在2011年6月1日之后的,應通過調轉平臺辦理調入手續??纱{出地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補充上傳持證人員電子信息后,再為其辦理調入手續;或將持證人員的紙質調轉材料予以退回,由其在調出地重新申請通過調轉平臺辦理調轉手續。調出地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及時將退回的持證人員信息重新納入本地管理系統。
二、持證人員在辦理調出手續時無法將擬調入地確定到縣級行政區域的,應如何辦理?
答:鑒于此種現象較為普遍,財政部已對調轉平臺作出相應調整,在電子信息中僅填明擬轉入省級地區的,也可正常辦理調轉手續。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定期維護本地管理系統中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代碼,保證與財政部調轉平臺的代碼保持一致。
三、持證人員電子信息中部分信息項或信息項之間存在邏輯錯誤的,應如何處理?
答:如持證人員電子信息中的姓名、從業資格證書檔案號碼、有效身份證件號碼項內容無誤的,調入地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在審核其他材料通過的情況下為其辦理調入手續,并對錯誤信息及時辦理更正或變更。涉及更正或變更的,持證人員應提交有效證明材料。如持證人員電子信息中的姓名、從業資格證書檔案號碼、有效身份證件號碼項內容有誤的,調轉申請予以退回,并由原調出地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進行處理。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在辦理調出手續時應加強對持證人員基礎信息的審核,及時發現并更正導出電子信息中存在的錯漏,確保相關信息的真實、完整。
關鍵詞:頂崗實習;考核評價體系;會計電算化專業;高職
一、 當會計專業頂崗實習考核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教學考核評價是促進課程目標實現課程建設的重要手段,歷來在各門課程當中都十分重視,然而考核評價在頂崗實習課程中的實施效果卻一直不夠良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考核評價缺乏統一規范標準
頂崗實習過程學生通常分散實習,實習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實習企業實習指導教師對于考核評價標準了解不足,沒有明確統一標準下發給企業指導教師是主要問題所在。
2、 學生重視不足
部分學生對于最后一學期進行的頂崗實習已經遠不及前兩年那樣重視,認為最后一門課程的成績已經無關緊要,重視不足
3、 企業評價不認真
很多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在考核評價環節重視不足,最終都是以優秀良好給予評價,使得考核評價起不到實質作用。
二、 會計專業頂崗實習考核評價設計原則
1、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導向功能。教學評價以一定的教學目標為依據,通過教學評價中強化教學目標的導向功能,使評價對象的思想和行為不斷的向評價標準靠攏。為此,在建立評價標準時應做到以下兩點:第一,要體現全面和諧發展的培養目標,培養符合科教興國要求、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第二,應體現正確的教學觀念,建立科學評價標準。它應是對陳腐教學觀念的突破和否定,應體現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育思想,符合教育國際化、信息化、社會化以及終身學習發展的現代教學理念。
據此會計電算化專業頂崗實習課程在進行教學評價時,需考慮到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專業能力三方面。如:團隊合作精神、吃苦耐勞精神、助人為樂精神、較好的審美情操、自主學習能力等。在制定教學評價標準時都在明確列在其中。通過這樣的評價導向,讓學生意識到,課堂學習不僅僅是獲取知識,同時也是健康人格的養成過程,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2、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由于頂崗實習過程當中,不僅有校內管理教師參與,同時也有企業指導教師、企業管理人員進行參與指 導,因此參與評價的主體也應該是多元化的,即有校內指導教師,又有企業師傅,同時還有學生自己在實習報告中對自己的實習情況進行評價。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更全面更真實地反映一個學生頂崗實習階段的學習效果。
三、會計專業頂崗實習考核評價設計
1、過程成績
根據學生實習周記,由校內指導教師給出過程成績,占總成績的30%。
學生需通過網絡平臺登陸頂崗實習管理系統,將每周學習心得、主要工作進行記錄。指導教師根據實記中內容所記錄的工作內容是否符合專業實習要求、學習收獲情況以及周記完成的認真程度和提交時間等給出成績。
同時,實習周記也是師生溝通的重要媒介。學生在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校內教師需要通過實習周記來了解每一周的工作情況、情緒變化等,以便隨時掌握學生動態。同時教師也需對學生的實習周記給予回復,可以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指導,也可以對下一步工作以及實習的主要內容提出希望供學生借鑒。
2、 實習報告成績
根據學生實習報告內容,由校內教師給出實習報告成績,占總成績的30%。
實習報告的基本提綱如圖1所示。包括實習目的、實習內容、實結、對母校教學實習工作的建議幾部分。其中實結是實習報告的重點內容,將實習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情況,實習心得體會進行總結匯報,字數不少于3000字。對母校教學實習工作的建議這部分是校方接下來開展實習的工作的重要參考意見,通過已實習學生的反饋意義,可以發現實習管理中的不足,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頂崗實習服務。
圖1會計電算化專業頂崗實習報告
3、 企業鑒定成績
由頂崗實習所在單位,根據頂崗實習學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的表現,完成任務的情況,參考校方提供的頂崗實習管理辦法,以企業員工考核制度為主要依據,給出校外實習成績,并加蓋公章生效,占總成績的40%。頂崗實習校外考核評價表如表1所示。
四、總結
考核評價過程對每一門課程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不僅是對學生學習過程與成績的評價,同時也是教學的重要反饋,作為頂崗實習更應該將考核評價作為一個重點工作來抓,這樣才可以保證更高效的進行頂崗實習工作,同時及時發現實習學生、學習企業以及院校自身在實習管理當中的足之處,之便及時修改更正。(作者單位: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通過建立與會計崗位分工精細化相適應的單項會計實驗體系,提高受訓者的崗位意識和崗位適應能力;通過建立與會計工作知識綜合化相適應的綜合會計實驗子體系,提高受訓者的行業意識和行業適應能力;通過建立與會計實務操作電算化相適應的電算會計實驗子體系,提高受訓者的現代會計意識和電算化操作能力。本文就此作一闡述。
一、建立與會計崗位分工精細化相適應的單項會計實驗體系,提高受訓者的崗位意識和崗位適應能力
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分工呈現出兩個明顯特征:一是行業分工越來越細;二是崗位分工越來越細。會計行業亦不例外,會計崗位的分工呈現出精細化的特征。財政部有關文件中將會計崗位劃分為負責人(主管)、出納、財產物資核算、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財務成果核算、資金核算、往來核算、總賬核算、稽核、檔案管理、會計電算化和管理會計共十三個崗位。單項會計實驗要體現仿真性,必須突出會計崗位分工,體現會計崗位特征,使學生熟悉各個會計崗位的業務流程,掌握各個會計崗位的業務技能。所以單項實驗內容和流程應當是:(1)會計基礎;(2)出納崗位實驗;(3)往來會計崗位實驗;(4)存貨會計崗位實驗;(5)資產會計崗位實驗;(6)收入與利潤會計崗位實驗;(7)會計報表崗位實驗;(8)工資會計崗位實驗;(9)費用會計崗位實驗;(10)成本會計崗位實驗;(11);涉稅崗位實驗;(12)財務分析崗位實驗;(13)審計崗位實驗。注:由于單項會計實驗必須與會計理論教學課程同步進行,因而單項會計實驗必須兼顧到教學進度安排??紤]到《成本會計》和《納稅實務》的開設均在《財務會計》之后,故將其相關崗位的實驗放在比較靠后的位置。
各崗位實驗內容及目的是:
(一)會計基礎部分
實驗內容包括: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和審核,日記賬和明細賬的登記,記賬憑證匯總表的編制。
實驗目的:初步掌握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編制和審核記賬憑證;編制匯總記賬憑證;登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登記各種明細賬和總賬;結賬與更正錯誤的基本技能。
(二)出納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開設和登記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保管和簽發支票,辦理支票借用及報賬,庫存現金管理,填制結算憑證,辦理日常轉賬結算,辦理與銀行的各種業務往來,辦理各種報銷業務,保管各種有價證券、印章、空白支票和空白收據,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實驗目的:全面熟悉出納崗位的基本職責和業務流程;掌握貨幣資金核算的內容和操作技能;了解貨幣資金管理制度及其有關規定。
(三)往來會計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開設債券債務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根據發生的往來業務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編制科目匯總表,登記債券債務總分類賬及明細分類賬。
實驗目的:全面熟悉往來崗位的基本職責和業務流程;熟悉各種應收、應付款項賬務處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各種債權、債務的確認標準。
(四)存貨會計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存貨的驗收、入庫、發出的計價、核算,存貨的清查。
實驗目的:全面熟悉存貨會計崗位基本職責和業務流程;掌握各種存貨業務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存貨業務有關規定和管理辦法。
(五)資產會計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固定資產取得的核算,無形資產取得的核算,固定資產折舊的提取與核算,無形資產攤銷的核算,固定資產改建擴建和修理的核算,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處置的核算,固定資產清查的核算。
實驗目的:全面熟悉資產會計崗位的基本職責和業務流程;掌握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核算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資產核算和管理的有關規定。
(六)收入與利潤會計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主營業務收入的確認與核算,主營業務成本的計算與核算,其他業務收支的確認與核算,投資損益的計算與核算,營業外收支的核算,利潤的計算與核算,利潤分配的程序與核算。
實驗目的:全面熟悉收入和利潤會計崗位的基本職責和業務流程;掌握收入、利潤的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內容和操作技能;了解利潤的形成和分配的有關規定。
(七)會計報表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編制資產負債表及其附表,編制利潤表及其附表。
實驗目的:全面熟悉會計報表崗位的基本職責和會計報表的編制程序;掌握會計報表的編制方法和報表信息資料應用的操作技能;了解各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八)工資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工資的計算,工資的發放與代扣款項的結轉,工資的分配,應付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住房公積金的計提與核算。
實驗目的:全面熟悉工資費用崗位的基本職責和業務流程;掌握工資費用的核算、賬務處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工資費用的構成和有關政策規定。
(九)費用會計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營業費用的核算,管理費用的核算,財務費用的核算。
實驗目的:全面熟悉費用會計崗位的基本職責和業務流程;掌握費用賬務處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了解費用確認標準和計量方法。
(十)成本會計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品種法下各種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方法以及相應的賬務處理,分步法下各種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方法以及相應的賬務處理,分批法下各種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方法以及相應的賬務處理,編制各種費用要素分配表,登記有關總賬及明細賬,填制產品成本計算單。
實驗目的:全面熟悉成本會計崗位基本職責和業務流程;掌握產品成本的各種計算方法和賬務處理操作技能;了解成本構成和確認標準。
(十一)涉稅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并編制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及其附表,并向稅務機關提供資料,申報納稅,繳納稅款;計算營業稅應納稅額,并編制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及其附表,并向稅務機關提供資料,申報納稅,繳納稅款;計算消費稅應納稅額,并編制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及其附表,并向稅務機關提供資料,申報納稅,繳納稅款;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編制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及其附表,向稅務機關報送相關報表并提供相關資料,申報納稅,繳納稅款。
實驗目的:全面熟悉涉稅會計崗位的基本職責和業務流程;掌握各種稅款的計算和納稅申報表的填制方法;了解我國稅收征納程序及稅款繳納方式。
(十二)財務分析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盈利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增長能力分析,財務綜合分析及評價。
實驗目的:全面掌握財務分析崗位的基本職責;掌握各種財務分析方法并能實際運用;了解財務預測方法。
(十三)審計崗位實驗
實驗內容包括:流動資產審計,固定資產審計,長期投資審計,負債審計,所有者權益審計,收入與成本費用審計,利潤形成及其分配審計,編寫審計報告。
實驗目的:全面熟悉審計崗位的基本職責和業務流程;掌握各項企業內部審計方法和操作技能;編寫審計報告;了解社會審計和政府審計的方法。
二、建立與會計工作知識綜合化相適應的綜合會計實驗子體系,提高受訓者的行業意識和行業適應能力
當今社會,一方面業務的知識綜合化過程越來越深;另一方面業務的綜合化、整體化越來越明顯。綜合化要求各學科之間互相滲透交叉。會計學科當然也不例外。這就要求會計教育要不斷提高知識結構的通用性,拓寬自身的業務技能,培養會計行業意識和行業適應能力,使之能勝任會計行業的相關工作,更好地適應當代社會多變的競爭環境。為此,構建整體手工實驗模塊應當遵循:實驗內容真實、全面原則、實驗素材選擇恰當原則和實驗角色清晰原則。
整體手工實驗模塊流程圖1:
注:(1)原始憑證審核的教學內容中包括如何填制常用的原始憑證。(2)記賬,憑證的審核應由會計主管審核,實際做時可在同學間相互審核;登記賬簿注意明細賬與總賬,由不同的會計人員登記,以科目匯總表的賬務處理程序為典型。(3)成本核算以計劃成本為典型,并用到其他方法。(4)期末對賬,包括銀行對賬單與銀行存款日記賬的核對,總賬與明細賬核對,明細賬與記賬及憑證等之間的核對。(5)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其他報表,利潤表要求理解所得稅的金額調整。(6)成本核算主要完成制造業產品生產成本核算的實踐操作,提高成本控制水平。(7)納稅申報主要完成企業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等各種稅金的計算與納稅實務。(8)財務分析主要是運用專門的財務分析方法,及時提供能夠滿足各種要求的財務分析報告。(9)報表審計要求能夠熟練運用審計理論與方法完成常規的審計工作。
(一)手工實驗模塊核心部分的構建思路
手工實驗模塊核心部分的構建,要求能夠充分體現會計核算工作的核心業務,主要是在完成基礎會計與財務會計每章的知識點實驗后,對一個企業一個完整的會計期間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一般對一個股份制生產企業12月份的業務為實驗素材,掌握手工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做到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核算過程中運用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材料的收發按照計劃成本進行,掌握貨幣資金、存貨、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及利潤分配、會計報表編制等內容的實踐操作。手工實驗模塊核心部分的經濟業務要能夠覆蓋日常會計核算的專業基礎知識。在受訓者操作過程中注意運用啟發式和擴散式思維,即在有多種備選方法的情況下,用其它的方法該如何處理,比較之下增強受訓者的理解與記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實驗過程中,為了避免受訓者一人做所有業務而對崗位意識不清的情況,可采取將每4人劃分為一個小組,交替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審核、編制會計報表等業務,使受訓者完成不同崗位角色的轉換,并培養不相容崗位不能由同一個人擔任的專業意識。
(二)手工實驗模塊分支部分的構建思路
綜合會計實驗子體系以會計核算為主體,但會計核算并不是其惟一的內容。會計行業除了會計核算工作外,還涉及稅務、財務分析、審計等其它相關的工作。為了提高受訓者的行業適應能力,使受訓者能夠充分勝任會計行業不同的專業崗位,手工實驗模塊分支部分的構建內容應該包括成本核算、納稅申報、財務分析和報表審計。受訓者通過手工實驗模塊分支部分的操作,完成會計行業相關各崗位的實踐操作,形成一個完整的會計專業知識體系。知識層面的開闊使受訓者的崗位選擇更多一些,并有較好的適應能力;扎實的專業基礎技能會使受訓者走向工作崗位后很快進入角色,適應角色,并得到良好的職業發展。
成本核算實驗內容主要完成制造業產品生產成本核算的實踐操作,熟悉制造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的核算方法,在精確計算產品成本的基礎上,完成成本控制與考核,提高成本控制能力。納稅申報實驗內容要求受訓者在熟練掌握稅收實務的基礎上,完成企業在一個會計期間各項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等各項稅金的計算與納稅申報的實踐操作。財務分析實驗內容要求受訓者根據特定企業的相關報表資料和財務信息,運用專門的財務分析方法完成財務分析工作,并形成財務分析報告,以滿足不同目的的需求。報表審計實驗內容主要是運用專門的審計方法完成報表審計的相關工作,對所審計企業報表的真實性、一貫性和公允性做出合理鑒證,并最終形成審計報告。
三、建立與會計實務操作電算化相適應的電算會計實驗子體系,提高受訓者的現代會計意識和電算化操作能力
此部分實驗的設計思路是:在構建電算化會計各模塊子系統的基礎上以一個核算單位,一個會計期間的完整經濟業務為數據源,利用各子系統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財務一體化實驗。
電算化會計是一種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實現會計工作的一種手段,電算化會計實施的前提是首先要有一套與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相適應的財務管理軟件。以現代財務軟件設計的主流思想來看,大多數財務軟件都是以模塊系統設計為出發點,結合財務工作的流程最終設計一套完整的電算化財務軟件。因此“三化”主導型會計實驗課程體系中電算會計實驗體系的構建首要考慮的內容便是需要培養受訓者哪方面的能力,在構建電算化會計各模塊子系統時,我們只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即可。其次,為了能夠全面培養受訓者的會計意識和電算化操作能力,我們還須建立一套完整的經濟業務數據源。該經濟業務數據源的建立應注意既要體現財務各分支子模塊的實驗內容,又要兼顧財務實驗一體化的設計目標。
核心體系構建:根據電算會計實驗子體系的設計思路,其核心體系的構建應包括兩方面的內容。(1)建立一套完整的經濟業務數據源。按照會計分期的基本假設及會計核算的特點,筆者認為虛擬一個企業一個月的經濟業務是可行的,并且經濟業務應涵蓋會計日常工作的內容,包括賬務處理、應收應付款核算、工資核算、固定資產核算、成本核算、報表編制、納稅申報、財務分析等等。(2)各子模塊系統構建及模塊操作流程。從會計工作內容來看,電算化會計實驗子模塊應包括總賬系統、應收應付系統、工資核算系統、固定資產系統、成本核算系統、報表系統、納稅申報系統及財務分析系統在內,各部分內容既相互獨立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一)總賬系統。主要培養受訓學生運用此系統進行賬務處理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為:總賬系統的初始設置憑證處理出納集成辦公各類賬表生成與查詢賬務系統期末處理。
(二)應收應付系統。主要培養受訓者運用此系統進行應收應付款管理與核算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為:應收應付系統的初始設置應收應付系統日常業務處理各種應收應付單據的查詢與賬表的設計與管理應收應付系統期末處理。
(三)工資核算系統。主要培養受訓者運用此系統進行工資核算、工資發放、工資費用分攤、工資統計分析和個人所得稅核算等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為:工資核算系統初始設置工資系統日常業務處理工資系統月末處理。
(四)固定資產系統。主要培養受訓者運用本系統進行設備管理、折舊計提等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為:固定資產系統初始設置固定資產系統日常業務處理固定資產系統月末處理。
(五)成本核算管理。主要培養受訓者運用本系統進行成本核算與掌控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為:成本核算管理系統初始設置成本核算系統日常業務處理成本核算系統月末處理。
(六)報表系統。主要培養受訓者運用本系統進行企業各種會計報表編制的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為:會計報表的初始設置會計報表的生成。
(七)納稅申報系統。主要培養受訓者運用本系統進行各類稅務報表的編制與申報操作能力。主要操作流程為:納稅申報系統的初始設置納稅申報日常業務處理。
(八)財務分析系統。主要培養受訓者運用本系統對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未來前景做出評價的能力。主要操作流程為:財務分析系統初始設置報表分析與管理。
四、建立與集團公司會計網絡化相適應的網絡會計實驗子體系,提高受訓者的網絡會計意識和網絡財務處理能力
本部分的實驗設計思路是:建立母子公司之間會計數據傳遞實驗模塊。其核心部分為一個集團公司母公司及幾個子公司之間數據傳遞流程;其分支部分為公司內部各系統模塊和各子模塊之間數據傳遞和標準化接口流程。實驗目標是:建立與集團公司會計網絡化相適應的互動協作式網絡會計實驗子體系,實現電算化實驗從單一企業實驗向集團公司集中核算實驗延伸,全面提高受訓者的網絡會計意識和網絡財務處理能力。
(一)實驗室設計
由各個獨立的教學實驗室構成網絡會計實驗子體系基本架構,各獨立的實驗室各自承擔一個完整的會計賬套。一個完整的會計賬套包括總賬系統和應收應付系統、工資核算、固定資產核算、成本核算、存貨核算等等各模塊子系統。
教學實驗室的設計可以考慮“多層次,分級別”。所謂“多層次,分級別”首先是指獨立的實驗室各自承擔的賬套之間是多層次、分級別的,某賬套可能是一個賬套的上級會計主體,也可能同時是另一個賬套的下級會計主體;其次“多層次,分級別”是指獨立的實驗室各自承擔的賬套核算的經濟業務應按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分成幾個層次、幾個級別,較低級別的實現較簡單的賬套處理和賬務核算,較高級別的實現較復雜的賬套處理和賬務核算。較低級別的按照實現情況可以隨時向較高級別過渡。
(二)實驗核心部分流程設計
建立一個集團母公司及幾個子公司之間數據傳遞實驗模塊,實現各個子公司逐級逐層合并的網絡會計實驗子體系。按照“多層次,分級別”的教學實驗室設計,各會計賬套可以考慮按級次逐級逐層合并(由于受相關條件制約,目前還較難實現一次性并行合并)。具體各會計賬套逐級逐層合并流程如圖2所示。
考慮到合并本身的復雜性,筆者認為分層的時候安排三層比較合理,具體各會計賬套中的經濟業務應該涉及多個會計期間(一個會計期間為一個月),各經濟業務包含的信息數據可以模擬母子公司實務中產生的一些往來業務,但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每個會計期間必須涉及較多的關聯交易或內部往來業務數據,這些數據盡量包括股權投資項目、內部債權債務項目、存貨項目、固定資產項目、無形資產項目、盈余公積項目、內部銷售收入和成本項目、內部投資收益項目、管理費用項目、利潤分配等等項目;二是其中的關聯交易和內部往來核算之間的數據銜接關系;三是函數的引用和參數的設計,特別在集團多層級復雜的股權結構下;四是逐級分層合并下要保持合并會計政策的一致性;五是各賬套報表格式的差異和調整;六是內部往來會計記錄因科目的運用和時間的不一致導致不平的調整。
(三)實驗分支部分流程設計
建立一個集團母公司及幾個子公司之間數據傳遞實驗模塊,實現各個子公司逐級逐層合并的網絡會計實驗子體系,關鍵是處理好母子公司之間數據傳遞的具體細節。
首先,子公司要及時生成上報數據并完成相應的數據傳遞。這部分主要培養受訓者提高函數的引用和參數設計的能力,理解子公司如何接收并生成上報數據等一系列數據傳遞關系。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接收母公司下發的數據生成本公司個別報表數據及抵沖數據報表數據實現透視、排序、匯總等操作生成上報數據重新組織本公司各會計期報表對本公司個別會計報表制作分析圖形。
其次,母公司要按照子公司上報的數據及時進行匯總合并。這部分主要培養受訓者提高內部抵銷分錄的處理能力,理解各內部項目之間的數據銜接關系、各報表格式的差異和調整以及內部往來會計記錄因科目的運用和時間的不一致導致不平的調整。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所示:設計合并報表格式定義抵銷分錄項目及抵沖分錄數據調整各公司個別報表數據及抵銷分錄數據報表數據實現透視、排序、匯總等操作審核報表數據及內部交易數據的平衡關系,并顯示錯誤明細抵銷合并項目生成合并工作底稿生成合并報表查詢以往所有報表對工作底稿、合并報表及個別會計報表制作分析圖形。
最后,在具體母子公司操作流程的實現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完整的會計賬套數據建立和個別報表數據的生成中所有信息數據要保持和電算會計實驗子體系緊密相銜接。在安排具體賬套及其核算的時候可以考慮將那些核算業務相對較簡單的安排在較低層次,將那些核算業務相對較復雜的安排在較高層次。
第二,接收內部交易數據并調整個別報表數據和生成抵沖數據時要注意上下級賬套數據之間的關系和格式的一致性,并可對本賬套報表數據進行多區域透視、可變區排序和可變區匯總等操作。
第三,生成上報數據、審核報表數據及內部交易數據的平衡關系時要注意嵌入對象的數據格式要保持一致及平衡驗證中的舍位平衡。
近年來,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而信息技術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也逐漸凸顯出來。目前,經濟社會對于會計信息化管理人才需求不斷提高,而高等院校是人才培養重要的基地,在教育教學期間,將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作為目標,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有效地改進,給予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高度重視,創新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貫徹并落實實踐教學?;诖耍恼聦嬓畔⒒芾韺I作為研究對象,闡述了創新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以期推動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創新;探討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對于高素質綜合人才需求量隨之增加。于用人單位而言,對于人才的要求更重視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特別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會計部門的作用不容小覷?;谛畔r代,高等院校也對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給予了高度重視,對實踐教學的方法不斷創新與完善。對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創新在教學水平提高方面十分重要,同樣關乎國家經濟的發展,為此需要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一、現階段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狀況研究
(一)實踐教學理念問題
現階段,國內大部分高等院校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論知識教學方面,但是并未關注實踐教學,甚至有院校尚未設置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的實踐課程。即便已經開設實踐課程,但始終沒有構建實踐教學機制,而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實踐教學理念的缺失。由此可見,受這一因素的影響,使得高校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開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
(二)實踐教學環節問題
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高校應與政府、企業進行全面合作,積極創建實踐教學基地,以保證高校學生能夠更好融入到會計信息化管理崗位當中,對工作內容與流程予以深入地了解,建立并健全知識結構,使自身實踐能力能夠不斷增強。然而,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高等院校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相對薄弱。究其原因,國內很多中小型企業尚未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導致該專業學生難以找到與專業相對應的單位實習。另外,大型企業對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學生的認知不正確,認為其實踐經驗不豐富,所以,在接受高等院校實習生方面并沒有較大的意愿。與此同時,在學生進入企業實習的過程中,只是從事會計基礎崗位,難以接觸專業崗位的工作內容,同樣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效果。
(三)教師自身素質問題
高等院校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需要授課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同時,實踐能力與教學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素質。然而,在高等院校中,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師雖然具備了豐富的專業知識,但是,在實踐教學技能方面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在這種情況下,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開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由此可見,教師自身素質必須要有所提升才能夠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四)專業教學方式問題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所采用的方式就是對企業會計崗位工作進行模擬,而并未深入認知會計信息化管理工作。特別是在新時期背景下,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因而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對信息技術予以合理地運用。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單一性特點,并未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因而局限性明顯。
二、創新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積極樹立實踐教學正確理念
社會已經逐漸進入到信息化時代,所以,企業會計工作同樣與時俱進,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會計工作得以創新,并且成為會計崗位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與此同時,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實踐型人才需求有所增加,為此,高等院校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需時刻關注市場經濟的發展,重視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積極轉變原有的人才培養觀念,以實踐理念推進專業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實踐教學中,確保實踐課程設置的科學合理性,增加資金投入的力度,對所需實踐教學設備進行購買。除此之外,還應當積極引進專業人才,給予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相應的指導。
(二)全面創新教學模式
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其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不斷提高,而會計信息化管理也逐漸成為企業會計部門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高校必須要對企業會計部門發展給予時刻關注,進而對學生自身信息技能予以全面培養。其中,高等院校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學需對學生計算機技能進行培育,以保證學生可以對信息技術合理地運用,促進會計工作的開展。另外,高等院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針對該專業學生展開實踐鍛煉,進而為其提供更有價值的實習機會。
(三)進一步提高授課教師素質
1.對會計信息化管理教師實踐教學意識予以全面培養。其中,可以積極組織教師參與到實踐教學講座當中,確保能夠對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予以正確地認知與深入了解,同樣提高對于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
2.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教師自身實踐教學能力的有效提升。其中,高等院校應當積極組織專業授課教師參與到實踐教學的培訓活動中,使其自身的知識體系不斷完善,對教師實踐技能予以全面培養,以保證其實踐教學能力的有效增強。
3.高等院校需關注教師職業道德的教育,確保其可以正確認知個人在實踐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四)創建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平臺高等院校在開展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校內實訓的過程中,應積極構建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的實驗室,通過仿真的模式,使學生可以更全面且直觀地認識到會計信息化管理工作。另外,還應當與企業實現有效合作,創建校外實習基地,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進而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接觸到真正的會計信息化管理工作。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升專業實踐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會計部門的進步,同樣關乎企業經營與發展的實際效果。為此,在新時期背景下,高等院校同樣需要高度重視社會人才的需求,對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的教學方法予以合理地改進,貫徹并落實實踐教學。正是因為國內高校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時間不長,所以,教學經驗并不豐富,教學理念與環節十分薄弱,教師素質偏低且教學方式相對單一,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化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開展。為此,必須要積極采取有效的創新策略,在培養專業人才的基礎上促進會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毛元青,劉梅玲."互聯網+"時代的管理會計信息化探討——第十四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學術年會主要觀點綜述[J].會計研究,2015(11).
[2]熊磊.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有效實施策略[J].會計之友,2015(08).
[3]劉亞鵬,林婕,張蓉等.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有效實施的探索[J].中國商論,2015(19).
[4]李斐然.管理會計信息化:新理論、新實踐、新未來--中國會計學會第十四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觀點綜述[J].財務與會計,2015(18).
[5]許漢友,姜亞琳,張蓓等."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信息化研究——基于財務共享服務視角[J].新會計,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