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談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課堂教學;目標;內容;方法
有效教學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指在實施教學之前對教學的規劃和組織,是對課堂教什么,怎樣教,達到什么結果,以及如何評價的一種設計。在研究中我們主要從有效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選擇等方面對有效教學的設計策略進行了探索、總結與提煉。
一、有效教學目標的設計策略
有效教學,首先需要確定明確的目標。它是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學活動的靈魂,課堂教學活動應為目標服務,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有效的教學目標設計應注意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一)研讀課標,準確定位。《語文課程標準》中的學習目標明確描述,它既有總目標,又有各學段的分目標。仔細研讀你會發現期間的目標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是漸進的,螺旋上升的。它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什么”和評價學生“學”到什么程度。因此,制定課時目標,要具有層次性,讓學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吃透教材,明確重點。教材是實現目標的載體,教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把握文本突出的帶有一定規律性的語言現象,確定重點,選擇內容。例如,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稱贊》一課,講述了小獾和小刺猬相互贊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童話故事。學習本文,不僅要引導學生讀好人物對話,還要嘗試學習真誠地稱贊別人。所以我制定的第一課時的相關目標是:學習默契,能夠劃出描寫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稱贊對方的話,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對話,體會稱贊的真誠;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嘗試結合課文插圖和聯系上下文的方式了解小刺猬稱贊小獾的原因,在閱讀理解小獾稱贊小刺猬的話中積累語言,嘗試稱贊。這樣一堂課徹底解決一兩個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有所收獲,比浮光掠影,蜻蜓點水的教學要高得多。
(三)了解學情,選準基點。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合理的目標應該從學生的角度要求。丁煒博士使用了五個“已知”生動地告訴我們如何做:孩子們已經知道什么?(已經知道的課上不用教);未知:孩子們不知道什么?(不知道是老師要教的內容);想知:孩子們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最想知道的是教學的重點);如何知:孩子們,用什么方法獲得不知道的東西?(方法的問題是教師要充分考慮的);能知:根據兒童在這個階段,他能知道到什么程度?(在這里把握教的問題,不要拔高,更不能低估,要恰到好處)。如果一個老師每節課都能真正從學生的實際需要設置學習目標,必然會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四)講究策略,規范寫實。課時目標要成為教師教學效能的尺度,判斷學生學習能力的標準。那么應該如何陳述課時目標呢?做到明確、具體、可操作,更好的服務于課堂教學呢?一是目標陳述的主體應該是學生,二是課時目標必須明確具體,可觀察、可測量。
二、有效教學內容的設計策略
教學內容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是課堂教學成功的基礎,更是創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基石,因此,有效的內容應符合課程標準和學生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能很好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并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
(一)緊扣教學目標,精選教學內容。語文教材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相容性,選擇教學內容必須是正確的反映目標,富有啟發性和和文化價值。一些內容雖然好,但如果與教學目標存在差異,就應該做出合理地取舍。
(二)緊扣典型語段,依據單元導讀,精選教學內容。小學語文教材是以專題的形式組織單元,每個單元都有一個“單元導讀”提出單元主題、教學目標和教學建議,而“點”通常是隱含的,教師要根據文章,準確抓住教學內容,深化重點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緊扣學生實際,整合教學內容。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的需要入手,對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取舍;努力實現基于文本并超越文本,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在《落花生》一文中,應該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設計一個“實話實說的”欄目,讓同學們討論是否要做像花生那樣的人,從學生的辯論中了解學生的生活感受是否深刻,向我們展示著理想的自我形象,每個人都是如此的清新,充滿活力。
三、有效教學方法的設計策略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使用的相互互動的方式的總稱。教學方法的最優化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
(一)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優化教學方法。語文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特征的學科。語文的工具性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具體表現為聽說讀寫,那么各種演講、寫作,閱讀訓練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語文的人文性要求教師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那么,閱讀、角色體驗就是比較好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教育;問題探究;品德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是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基礎,它直接影響著學生以后的人生觀、世界觀。但是當今的小學思想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學生自身、家庭、學校、教師都存在著待已解決的問題。
一、小學生的心理發育不完全所致的不徹底的思想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處于萌芽狀態,世界觀與人生觀還沒有完全形成,他們習慣于“大幫哄”式的接受,別人有什么自己也想有什么,缺乏主見。所以,課堂教學所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能被完全接受,或者說一些學生未必能聽得懂。而品德與社會課有沒有期末考試,這種情況下也無法檢驗教學質量。因此,我們陷入了一個難題:如何讓接受能力如此有限的小學生接受有著龐大體系的思想教育呢?
首先,強加硬灌是行不通的,如上文所說,小學生此時的心理發育狀況容易造成逆反心理的形成,這對以后的中學教育是極其不利的。所以,只可“軟攻”,不可“強打”,這并不是孩子自身能夠辦到的,我們說,一個人的品德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而品德是性格的一個方面,是性格中具有道德評價意義的核心。依據精神分析理論的思想觀點,學生是十分樂于模仿的,他們都是藝術家,他們會不自覺地模仿身邊的人或事,這些東西都會作為一種“內心潛力”被隱藏起來,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會因受到某些外在刺激而發揮作用,從而決定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所以,我們政府應當繼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家長和教師也應當以身作則。
其次,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要盡量活動化,讓學生相互溝通、接觸生活。要使思想品德教育與其他科目相聯系,但是,有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拿不出自己的教學活動方案,盲目地模仿他人,也使得效果適得其反。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通過討論會的形式來檢驗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接受程度。討論會不僅可以檢測出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我們要注意,一定要避免讓學生發生口角,要制訂合適的規則,不要讓學生覺得是為了某種“功利”才去做的。要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發散思維,暢所欲言。
最后,教師的課堂活動應當堅持適度,不要讓學生過度興奮而導致反效果。有些教師不懂得課堂活動的收放程度,一節課下來只是浪費了時間。這樣的教師通常對合作學習的認識很片面,一味地追求形式的新穎,而內容卻不飽滿。合作學習并不是簡單的形式主義的學習方式,而是一種教師指導實踐,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方法。但就算是合作學習也要堅持適度,不要讓學生過于依賴某種學習模式而去機械地學習。
二、不良的家庭教育孕育出的思想教育“惡果”
我們說,離孩子最近的人是家長,孩子的品德修養很大程度上受到家長的影響。俗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但孩子的性格并不完全取決于先天遺傳,而后天教育的影響也起著主要作用。家長品德不高也很難培養出品德高尚的孩子,所以,小學思想品德教育面臨的另一大難題就是家長。
有的家長不理解教師的教育理念,而埋怨學校和教師,甚至還有一些蠻不講理的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地毆打教師和學生。一般家長認為,人的年紀越大,所積累的人生經驗就越多,考慮問題也越周全。而他們認為他們的教育是對的,絲毫不去考慮現實情況和孩子自身的情況,以至于使孩子長大后形成一種僵化保守的思想,甚至是極為偏激的思想。在中國的家庭教育“呵護”下長大的孩子,通常會受到物質教育的影響。
不少家長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對孩子抱著極高的期望。所以,對于孩子的品德與社會教育過于嚴厲,這種情況下,性格倔強的孩子常常會進行強烈的抵抗,與家長處于對立的立場,因而產生“代溝”。而性格懦弱的孩子會產生恐懼心理,變得沒有主見,萌生欺騙、撒謊等不良行為。若出現這種不良的教育結果,不但會嚴重損害孩子的自主意識的確立以及自立能力的形成發展,甚至還會造成社會對“高分低能”的孩子產生頗多的非議。在偏激家庭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孩子極容易走入思想誤區,在社會中無法立足,或是無法與人相處。這樣不但會影響孩子良好道德品德形成,而且會阻礙孩子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甚至可能會導致孩子健康人格的缺失,給孩子當下和未來的社會生活帶來很不利的影響。
其實,這是上一代的思想品德教育問題所留下的病灶,也就是說,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問題是累積而成的。所以,解決起來要從根源入手。教師和學校應多與家長進行友善的溝通,讓家長理解和接受教育理念,讓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但是,這畢竟是一個郁積已久的問題,可能無法徹底地解決,我們對此應當深深地反思,至少這一代開始不能再為后代詬病。
三、教師教學方法不善導致“畸形”的品德與社會教育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應當強調寬松而和諧的課堂氣氛,體現出師生民主。但不少的教師過分地追求師生民主的氣氛,卻走了極端。
首先,在課堂上教師沒有起到主導作用。該講的不多講,害怕學生接受不了。課堂紀律也不去維持,唯恐打擾了學生的自由。甚至有的學生上課沒規沒矩,跑動打鬧,教師都視而不見。課堂紀律都沒有維護好,何談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氛圍。
其次,教師過分地利用“賞識教育”,而忽視對學生的客觀評價。賞識教育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強調對學生的評價應該尊重學生、激勵學生、保護學生。但在教師教學實踐中經常出現絕對化傾向,有的品德與社會課堂,只要學生正確地回答了問題,教師便只有那句單調的表揚語,或者是用集體掌聲籠統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對學生是否清楚概念的含義一概不予理會,稍有訛誤也不予糾正,不敢說學生答錯了,生怕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因此,課堂上好話連篇,像是在做戲一樣,但是這種表面上的賞識,并不能真正地起到激勵作用,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覺得厭煩、無趣,從而失去了學習興趣。此外,也使學生形成為了追求表揚而回答問題的不良習慣。
最后,教師片面地強調“學生主體”,而把自己作為一個課堂的旁觀者。雖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是新課程改革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但是這樣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如果被作為“時尚物品”進入課堂,就會很可能被片面的理解,有時有的學校甚至會以一節課上學生的發言時間去衡量教師是否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理念。這種理念原本來源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教學,教師通過與學生心靈上的溝通和理解來完成教學任務。教科書都由專家按照品德課程標準規定統一編寫。所以,把責任推在教材上只是徒勞。
小學的品德與思想教育是一個大難題,雖然我們了解到了很多問題,但是并沒有完全解決。在日后的教學實踐中,只有在廣大的人民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我想那一天并不遙遠。
參考文獻:
【關鍵詞】有效;設計作業;開放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1-
語文作業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起構成了完整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它不僅是檢測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還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一個導向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其功能與價值,越來越得到教師們的關注與思考。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做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教學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作業單調枯燥,缺乏彈性,倚重書本,脫離生活和學生實踐;長期停留在讀讀課文、寫寫生字、抄抄句子、背背古詩,默默詞語的陳舊僵化模式上,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張揚與潛能的發揮。
一、作業設計應興趣化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它的加入發動了儲存在學生內心的能量,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昂弥卟蝗鐦分??!辈贾萌の缎缘淖鳂I,就是要讓學生找到作業的快樂,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大限度發揮他們的潛力。這樣的學習,才能高效率,才會事半功倍。語文園地里,有很多需要學生識記的詞語或成語。學生們比較討厭機械枯燥的簡單抄背記。想個什么辦法讓學生在愉快中識記這些詞語呢?于是,我便設計了一個“詞語接龍擂臺賽”的作業,每天在第一節語文課前騰出幾分鐘“攻擂”,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下,進行詞語接龍。學生興趣濃厚,為了攻擂,學生就要大量識記詞語、成語,就必須積極主動去廣泛積累。在學生積極參與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詞匯,我也不必擔心語文園地中的詞語積累學生不能認真完成了,學習的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二、作業設計應人文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課文課程應重視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時應考慮作業的人文性,力求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既能增長知識,又能陶冶情操?,F今語文課本中,有不少偉人的故事,這些既是學生閱讀寫作的名篇,也是學生做人的鏡子。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靈活起來,多與課外校外書本外的知識相結合,陶冶學生課外知識的情操。教師可以設計《尋找名人的足跡》,制作《名人錄》等活動,讓學生收集偉人、名人、英雄的故事,還可以以"小報、班會"的形式"話英雄,贊名人",這樣,就能從榜樣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進的路標",又能提高語文綜合能力。通過分角色表演,使學生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課外作業有推薦閱讀、讀后感交流、背誦名篇佳句、閱讀沖浪、觀察飼養日記、資料查詢、讀報看新聞、編寫我的成長故事集等等。這些作業由學生根據各自能力單獨或合作完成,每隔一段時間集中交流評選,如評選“當月閱讀之星”,給予榮譽,激勵學生。評價作業的客觀性,實行多樣化的評價,有效地激發他們學并給予激勵性的批符與批語。
三、作業設計應綜合化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因此,作為語文教學內容重要之一的作業,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中。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雖然豐富,但是知識畢竟有限。語文學習的天地很廣闊,要讓學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學習語文,汲取營養。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雖然豐富,但是知識畢竟有限。因此,課內必須與課外相結合,讓學生在課余、課外通過豐富多彩的作業形式,鞏固、應用、深化所學的語文知識,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如學了《十里長街送總理》后,教師可推薦學生課外讀《大地的兒子》;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讓學生讀《安徒生童話選》;學了《草船借箭》后,引導學生讀《三國演義》。學了《趙州橋》后,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去找一找我們國家的一些古老的橋梁與趙州橋的相似之處及不同之處;還讓學生找一找現代的橋,如城市的立交橋、上海的楊浦大橋的有關資料。這樣,學生不僅了解了古代橋梁的建筑特點,而且也知道了現代橋梁的先進性、多用性、科技性,擴展了知識范圍。
四、作業設計體現主動性
在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動性。因此,在家庭作業的設計上,可以讓學生自己先去看文章進行理解,然后再選同學來給班級做文章初步講解。這個過程就可以極大地讓學生在家庭作業的學習中有很大的積極性和動力。當在布置寫文章時,可以有多種文體格式讓學生任選其一完成。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課文《詹天佑》的時候,筆者是這樣布置課外作業的:設計了4種方案供大家選擇,一是描寫你身邊的一個人物形象。二是講一個你身邊人物形象的故事,突出特征。三是畫出詹天佑的畫像,可以充分地發揮想象力。四是寫寫你對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這樣設計鐵路的路線與現狀鐵路設計進行對比。這樣一來有四種方案可以供大家選擇,學生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課后學習與鞏固。同時這四種不同的方式可以充分讓老師看見同學們的愛好和才能,讓老師更好了解學生的。
總之,語文教學只有超越課本、超越課堂,引導小學生走向現實生活,才能真正實現語文能力的提高。通過語文作業設計要充分調動小學生興趣,展現小學生的個性,使小學生的能力素養在不同方面得到了提高。語文作業設計的方法還有很多,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語文教師要敢于創新、博采眾長,從小學生的發展出發,以更好地促進小學生主動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壽廷,作業布置應注重課改要求[J],青海師專學報,2006年S1期
2、葉雪飛,讓語文作業幫助學生成長[J],黑河教育,2007年05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板書設計;課堂教學
教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板書,它是教學內容重難點的高度概括。它既能條理清楚、層次分明地提示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又能讓學生從知識、審美、情趣等方面感知和獲取信息。備課時,針對板書的設計,我們要全面考慮到課文的“文路”、教材的“編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這樣設計出來的板書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藝術。因此,許多教師很重視板書設計。下面,我結合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的教學實踐談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板書設計。
一、板書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語文課堂教學中兩種傳統的手段便是口授和板書。二者各盡其職、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文本,單單靠教師的講授缺乏直觀感,這時板書的運用,既讓學生對文本有了直觀印象,又讓教學得以順利完成。板書有以下作用。
1.集中學生注意力。板書有直觀性的優勢,同時有美的因素。學生通過板書直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板書的視覺優勢得到完美體現。在板書過程中,學生不斷思索,注意力被板書深深吸引。
2.理清課文思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免會遇到一些篇幅較長、情節比較復雜的課文。單靠口授不行,這時板書就起到了很大作用。雖然寥寥數行,卻包容全篇、提綱挈領,小學生通過板書把復雜或抽象的內容深深記在心中。
3.突破重難點。課堂上的小學生很難通過老師的口授了解課文的重點、難點,這時板書的直觀性便起到了重要作用。老師可以將課文重要內容的關鍵性詞語簡明地寫在黑板上,或者對重點段落進行單獨分析板書,相信這樣的板書設計必然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發展學生思維。好的板書是在鉆研教材的過程中,對課文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敘述順序逐步明晰的過程;好的板書是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時,由局部到整體,由思想到內容。學生通過板書一步一步理解課文,這實際上是方法的訓練與思維的訓練。
二、板書設計的原則
語文教學的板書設計必須周密考慮,板書出來的每一個詞、每一個點、每一條線、每一幅畫,甚至是安排的位置和形式,都必須具有科學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板書時吃透教材的“三點”(即重點、難點、特點)和“三路”(即文路、教路和學路)。要更好地設計出一幅優質的板書,我們應掌握以下原則。
1.目標性。板書設計要符合課文的教學目標,體現教學的“三點”(即重點、難點、特點)。通過板書,我們可以將與教學緊密相關的內容系統、條理、簡練地展現出來。
2.準確性。在準備把握“三路”(即文路、教路和學路)的情況下,板書設計應以精煉、準確的用詞表現出來,做到科學和藝術的結合。
3.凝練性。課堂教學40分鐘,黑板面積4平方米。板書設計必須在有限的時間里和有限的范圍內以少勝多,以簡馭繁,最終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4.條理性。課文本身具有邏輯關系,這要求板書設計具有條理性。板書課文中的關鍵詞可以有條理地反映課文要點,從而構成板書提綱。
三、板書設計的形式
課堂教學的不固定性決定了板書設計形式的多樣性,教師設計板書時必須根據課文內容和特點,設計出多樣性、直觀性的板書?!耙圆蛔儜f”,學生的思維是靈活的,教師在教學中會出現很多突發狀況。這時,板書隨著教學進程的逐步展示,教師也應隨機應變,對板書進行適當修改、補充,最終完善原來的板書設計。最后,我們要注意板書設計的點線運用,點線連接是為了更好地表現課文內容的內在邏輯性。同時,板書時色彩和圖形要簡潔明了,切記運用勿濫。在教學實踐中,我概括了以下幾種板書設計的形式。
1.縱式板書??v式板書給人一種從上至下的流線視角感悟,能立體地反映課文主要內容。學生一目了然,對于課文的理解和記憶都非常方便。如《神奇的克隆》的板書:
“克隆”是什么
克隆羊“多利”
克隆技術造福人類
2.橫式板書。橫式板書實際是將縱式板書做橫式排列,詞句間加上破折號或者箭頭,以此表示內容間的邏輯關系,它的作用與縱式板書相似。如《早》的板書:
三味書屋 梅花 魯迅
3.縱橫式板書。縱橫式板書是教師應用得非常廣泛的一種形式,它是將縱式和橫式綜合起來的一種板書形式。這種板書可以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具體內容結合起來,表現出來的條理更清晰、細致。如《埃及的金字塔》的板書:
胡夫金字塔宏偉高大?搖舉例子重?搖列數據?搖精巧平整?搖作比較緊密?搖
4.脈絡式板書。有些課文比較長,同時內容比較復雜,這時脈絡式板書就可以起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作用,學生通過板書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課文的脈絡層次。如《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的板書:
5.提綱式板書。何為提綱式板書?提綱式板書就是把教材內容綱目化。教師往往先寫大提綱,然后書寫第二層、第三層的小提綱,教師可以邊書寫邊分析。提綱式板書的優勢就是能夠緊扣內容、簡明清晰、突出重點,利于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如《鄭和遠航》的板書:
一段:第一次遠航(詳寫)
一層:起航
二層:友好交流
三層:戰勝兇險
二段:其余六次遠航(略寫)
6.對比式板書。對比式板書主要通過對比,將比較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和事物之間的不同方面加以比較區分,讓知識結構和各部分的邏輯關系清晰地展現。如《愛如茉莉》的板書:
小學教育是學生重要的啟蒙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正規教育的起點,是實現全民素質教育的重要階段,隨著當今社會對孩子全面健康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也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不斷的改革教育方式,尊重學生的想法,打開學生的視野,語文學科是一門注重人類歷史文明和燦爛文化,側重學生人文情感的培育和熏陶,是人類表達自己豐富情感的工具,具有時代性和開放性的特征;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開放式自由課堂教學設計的探討,總結出了具體的教學設計方案,為小學生的自由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關鍵詞:
開放式課堂;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小學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充滿童趣和活力的,傳統的語文課堂主要是在室內進行教學內容,隨著時展的需要,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要從書本上獲取理論知識,還需要從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只注重課本容易走向教學誤區,割斷了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嚴重影響了孩子的智力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局限在狹小的空間里,因此,開放式的教學設計探討變得尤為重要,它影響著民族的未來和希望[1]。
一、開放式課堂探討的必要性
探索小學開放式課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然趨勢,對傳統的課堂缺陷進行彌補,始終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要位置,充分發揮閱覽室、圖書館、網絡的優勢,開拓視野,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和自然。所謂開放式的課堂并不是讓學生自由散漫,而是在教學形式上的開放,把更多的課堂學習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的發揮想象力,營造出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不僅僅只局限于課本的知識,還要拓展課外活動,積極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世界的美妙和神奇,形成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2]。
二、小學語文開放式課堂教學設計方案
(一)教學內容和形式的開放
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在教學選材方面應考慮題材新穎,內容生動有趣,比較典型的課題,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將教材作為一種工具,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由于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都比較強,所以選材方面一定要慎重,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影響孩子的一生,比如:在給孩子講《皇帝的新裝》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去感悟做人應該誠實的道理,避免學生出現模仿皇帝的作法去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小學生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只有及時的矯正錯誤的觀念,才能健康的成長。在教學形式上,多采用實踐的方式完成課堂的內容,有利于學生的記憶,通過學生的實踐總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認知能力、心理素質、知識結構和個性特點等實行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方法上的點撥,引導學生進入如魚得水的階段[3]。
(二)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開放資源
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學生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學生除了利用好課堂的學習條件之外,還應該將學習的眼光放的更長遠一些,教師應該著重的去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首先,市場上的閱讀教材魚目并存,有很多的消極成分,教師有必要按照擇優閱讀的原則,選擇高質量、高品質的書籍和藝術性高、思想健康的讀物,喚起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促進他們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其次,在學生還沒有課外閱讀意識的階段,教師每天規定學生閱讀一定量的課外文章,并在課堂上分享啃到的文章,給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教師要不斷贊揚學生的努力,給孩子足夠的動力,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最后,注重閱讀的實效性。任何的學習內容都是以最終的應用為主要的目的,因此在閱讀活動的過程中,重視閱讀的實際效果,講究閱讀的質量,通過閱讀,能夠達到提高個人素養、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采用靈活、恰當的閱讀方式,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善于開動腦筋、多問為什么,引導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4]。
(三)教學效果反饋平臺的開放
教學問題及時反饋才能及時解決,教師應注重反饋意見,才能提高教學效果。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反饋制度,自覺主動的向學生獲取教學意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其次,分析反饋意見,調整教學內容,保證教學質量;最后,定期的召開家長會,了解學生在家里的學習狀態,與家長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對開放式課堂研究成果的反思
課堂改革和課堂效果反饋的過程同時進行,有利于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解決方案。大部分的教師都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不能充分的了解學生的想法,避免不了會出現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只有不斷的去反思自己的工作,才能盡善盡美;教師應該從各個環節進行反思,這樣才可以形成新的成長點,在自己專業素養不夠的地方,多向同行請教,彌補不足,挖掘原因,讓教學工作更加精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開放式教學課堂的探究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任何規定和方案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改變封閉的系統環境,注重實踐過程和心理體驗,主動的參與學生個性發展,堅持不懈的進行探索和完善,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為小學的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偉大的貢獻。
作者:卓本銀 單位:鹽邊縣漁門鎮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
[1]金翎.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于雪芹.小學語文教學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一、小學語文教育
首先,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教育越來越注重提高學生的口語和交際能力,因此,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聽與說的取向發生了重大的轉移。并且語文教學中更加注重語感的培養和言語的積累,對于所要背誦的篇數和古詩詞的篇目以及課外閱讀的數量都有了一定量的要求。小學語文教育中的課外活動被實踐活動所代替,更加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言語能力的培養。小學時期的學生更注重的是學習能力的培養,字詞詩句的積累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以后的語文以及其它科目的學習奠定基礎。
其次,隨著2001年新課標的頒布,小學語文教育更加關注語文素養的形成與培養,以此來適應社會的需要。小學語文教育的課程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使得語文素養能夠深入到每一位學生當中。通過語文課程中的學習,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正確的理解和學習應用祖國的語文,培養創新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交際能力等,培育學生的愛國熱情,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思想品德,逐漸培養和建立健全良好的個性和人格,來促進學生德、志、體、美、勞全面發展。
最后,小學語文教育的教學內容應是開放的富有活力的。對于課本中的相關內容不應該只局限于課堂中和書本上,還應擴展到課外,讓語文的學習更加立體和開放,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鏈條。大多數教師出于一些原因而不敢放開學生,加大了對于學生的課堂控制,使得學生失去學習的主動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主動發問,突出學生的學習主權,教師的觀念也應進行相應的轉變,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引導學生正確學習。
二、小學語文課程內容與安排
首先,語文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需要打破課堂與學科以及學校的限制,與實際的生活相聯系,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和實踐當中體會和學習語文,增強語文素養。教師也因此不再只是單純的灌輸知識,還有引導學生實踐語文,體會語文,以此來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教師的教學質量。語文的綜合性學習不僅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有利于學生進行互相協作,提高口語和交際能力。課程的內容會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改革而不斷地發展,在進行課程的設計時,不僅要結合語文學科的自身特點還要考慮到學生自身和未來的發展狀況。
其次,教材的內容應該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師范性以及實用性。以提高學生素質為目的,對于教學理論、教學知識和教學方法進行全新的闡釋,體現教育的新觀點;教師應在教學實踐當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小學語文教育的內容,并且在其深度以及廣度上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簡明扼要,有深入淺,使得學生能夠快速的記憶和理解,將經驗融入到教材當中,提高教材的實用性。
最后,小學語文課程在內容于安排當中,應加強實踐類的教學,以教師為榜樣進行示范,學生進行模擬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且進行及時的點評和探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現場的觀摩,讓學生融入語文學習的真實氛圍當中,提高積極性。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時,應建立多元的評價體系,多方式多方面的進行客觀評價,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在進行知識的傳授時,教材內容應與語文教學當中所需要的知識相連接,構建具有自身特點的課程內容。
三、高師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的語文課程設計
首先,高師院校小學語文教育專業的語文課程安排分為兩類,一是通識教育,一是針對中文類學生的課程。針對中文類學生所開設的專業必修課程中有基礎課程和應用類課程?;A課程有中國文學、基礎寫作、漢語、兒童文學等,此類課程能夠提高師范生的口語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于文字的解析和理解能力,為學生將來從事教育事業打下基礎。對文學作品進行閱讀和感知能夠讓師范生更好的理解人類所生存的世界,體驗情感世界,開闊眼界,豐富精神世界,提高師范生的文學素養以及審美能力。學生在具備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后,就需要進行實踐,將所學所識應用到生活當中,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為以后從事相關的文體工作或者是教學研究打下基礎。
其次,在應用類課程中有教師口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書寫以及班級管理等。小學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心理非常了解,能夠進行正確的引導,進行科學的管理,才能夠建立一個良好的班級和學習環境,因此教師不僅需要良好的組織能力,還需要具備引導者的能力。此外教師口語以及書寫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教師的作用而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最后,高師院校小學語文教育專業還包括小學語文教育類課程、教育實踐課程、選修類課程。成為一名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知識和技能兩手的準備,抓住學生的心理及時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提高教學效率。在實踐課中,讓學生體驗真正的教學過程,加深對教師崗位的認識,為未來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實踐學習; 創新設計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毙W語文介入實踐活動教學內容,符合新課程改革基本要求,已經贏得廣大師生的普遍響應與支持。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做好教情學情調查,精心選擇實踐活動內容,優化實踐活動形式,拓寬實踐活動社會維度,快速激活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熱情,并在實踐活動參與體驗中形成語文綜合實踐素質和技能。
一、精選實踐活動內容,激活學生主動參與熱情
所謂綜合實踐活動,是指與語文教學有密切關聯的多種實踐訓練活動,綜合展示其教學基本屬性,一般包含語文教學涉及的“聽、說、讀、寫”等多項內容。在具體操作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注意介入靈活、多元意識,充分利用自主選擇權利,對綜合活動內容進行篩選和優化。小學生大多對綜合實踐活動有特殊敏感性,但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教師要通過深入細致的學情分析,為學生提供適合度更高的綜合實踐內容,以提升綜合實踐活動訓練成效。
人教版第五冊語文《聽聽,秋的聲音》,教師帶領學生完成了所有學習任務之后,又給學生布設一道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課下搜集有關以“秋”為主題的精美詩文,準備在課堂上朗讀展示,看誰找到的詩文更經典,看誰朗誦得更具有感染力。學生課下積極行動起來,利用多種信息搜集渠道展開相關準備。在課堂展示時,學生紛紛將自己準備的佳作展示出來,教師利用抽簽形式決定學生出場順序,并在學生展示結束后給出綜合點評。有學生找到不少古詩朗誦,如杜牧的《秋夕》、王維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秋登蘭山寄張五》等。也有學生找到一些關于秋的散文,如馮驥才的《秋天的音樂》、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等。學生朗讀聲情并茂,感情非常充沛,教師給出具體指導與評價。這個實踐活動是對學生“讀”的能力進行訓練,綜合屬性特征非常明顯。
二、優化實踐活動形式,提升學生操作學習品質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形式眾多,教師在具體篩選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年齡認知特點,還要充分考量教學實際條件和環境制約因素,以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可操作性??谡Z交際、課堂演繹、文本對話、小組辯論、社會調查、信息搜集、課堂習作、課外閱讀等,都屬于綜合實踐活動形式,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需要進行選擇和優化。特別是對綜合實踐活動形式進行整合優化處理,不僅能夠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契合度,還能夠有效激活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以提升學生操作學習的品質。
在教學《花鐘》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教材文本,然后讓學生展示自己最熟悉的一種花,展示方式可以多元化,如口頭介紹、圖片展示、作文描繪等方式,都屬于選擇范疇。在展示階段,學生利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進行展示。有用圖畫形式的,有用口頭講述的,也有用身體造型來表現的,甚至還出現以同學合作演繹方式展示的。有一個學生給出了燈謎:頭戴黃草帽,身穿綠色袍,見風點點頭,朝著太陽笑。其他學生立刻給出答案:向日葵。教師讓學生利用個性方式展示自己最熟悉的一種花,給學生提供實踐展示機會。不管采用何種方式進行展示,都對學生的學習思維形成歷練。
三、拓展實踐活動域度,塑造學生語文綜合素質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有明顯的社會屬性特征,教師在具體引導過程中,要有學科橫向聯系意識,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向更寬廣的領域推進,以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社會化、生活化關聯度。如果有條件,教師不妨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在更廣闊的時空條件下開展多種綜合實踐活動。學校要舉辦演講比賽、作文競賽等活動,教師不妨以此為教學設計創新契機,深入學生之中,在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展開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設計,班級選拔、技術指導、彩排訓練、多元會商、積極矯正、反饋評價等,都是重要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要發動更多學生參與進來,以獲得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質為基本任務,介入綜合實踐教學也是大勢所趨,與教學發展和學生成長同步。教師在語文綜合實踐教學中,要發揮教學設計、組織、參與、輔助、服務的作用,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實踐操作方法,以提升語文綜合學習品質。
參考文獻:
[1]李玉輝.有效嫁接,讓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開花結果[J].綜合實踐活動,2012(5).
一、導語的設計要有新奇性和興趣性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斯納說:“學校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梢?,興趣在中小學的學習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一般來說,興趣是人們共有的心理,興趣的東西才能激發人們的主動性去積極探索和思考。學生也是一樣的,感到有趣才會主動去學。我國中小學教學中,一些經驗豐富的名師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極其重視。
廣東湛江坡頭中學陳國豪老師講同志《梅嶺三章》這篇文章,是這樣導入的:郭沫若有這樣一句詩“將軍本色是詩人”。你知道這將軍指的是誰嗎?為什么說本色是詩人呢?提出了這兩個問題,指名讓學生回答,然后教師訂正,并順勢介紹生平,借以激起學生對同志的為人極其文采的景仰。這種導入打破了以往授課時一開始先作者簡介,接著寫作背景,再具體分析課文的傳統陳舊模式,以新奇的導入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興趣,對后面講解《梅嶺三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特級教師錢夢龍對這種導入方式也是極力推崇。他在講《談骨氣》這篇課文時,這樣導入的:上課前嗎,全班同學背誦文天祥詩《過零丁洋》,上課時放課文錄音,要求學生認真聽,仔細體會,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聽完后,學生回答:
生1:這篇文章充分表達了民族自豪感。
師:確實如此,體會一下,你們覺得哪些句子讀起來特別帶勁。
生2: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生3:富貴不能……
生4:壓不扁、折不彎、頂得住、嚇不倒
……
同學們積極發言,對課文已有大致了解,然后教師引導,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誦課文。這種導入體現了新、奇的特點,使學生在未學課文之前已經對課文的基調有了更好的把握,對于整篇課文的學習也起到了有利作用。
二、導語設計要有審美性和藝術性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學生正處于人生黃金時代,正值如詩年華,他們更有強烈的愛美天性和獨特的審美觀,所以教師進行導語設計力求達到美感,讓優美、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語言給學生美的享受,從而激起學生的審美體驗,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另一方面說,教材的編寫也是以享譽中外的精美、經典文章為主要內容,其本身就很美,從而培養學生美的心靈,美的審視為主,所以導語設計一開始就要學生感受到美的藝術性,讓學生情感與課本產生共鳴,使他們的情感得到陶冶,文學才智得以增長。
于漪老師講《春》這篇課文時,這樣導入的,很有藝術性。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們就會想到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明媚春光;一提到春,我們就會有無限的生機和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詩人曾有彩筆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我們已學過一些古人描寫春天的詩句,我們來回憶幾首。首先是杜甫詩《絕句四首》之三,然后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生:一起背誦了這兩首詩。
由此,作者把學生引入了一個春天的美景中,對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起了一個好頭,學生對春的審美意識和作者《春》中的美有了感應,也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意識。
三、導語設計要有多樣性和知識性
導語是為學生更好的學習教材服務的。因此,教師在導語設計中追求新奇和藝術性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其知識性。讓導語和教學知識緊緊聯系起來,既能使學生了解課文的學習內容,又能明確課文的學習目標,更容易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中。孟子說:“教也多術也”,這意思是說教育方法變化多樣,而非固定不變的。導語設計是一種教學藝術,因此也不會有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加上教師無窮的創造力,導語的設計可以說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但無論怎么樣變化,知識性是導語設計最后應注意的。
浙江麗水地區實驗學校應錦華老師給學生講《井岡翠竹》時,其導入就極富知識性,他是這樣導入的:
【關鍵詞】新時期;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改革
作為一項十分具有延展性及趣味性的教學科目,語文教學涵蓋了多重知識,其中包括歷史悠久的漢字以及韻味十足的古老傳統文化等,由于天生就與國語打交道,所以理論上來講學習語文應該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墒窃趯嶋H受教過程中卻出現了大部分小學生排斥、厭倦國語的現象,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如對漢語拼音不感興趣、面對作文不知所措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1改革教育觀念
意識決定行為,所以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改變教學觀念。過去教學中的主體往往是教師,而學生則是客體,“灌鴨式”與“傳輸式”是教師都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占據著絕對的權威地位,而學生的主要任務則是不斷的被動接受教師講解的教材,這就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質疑精神。所以,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觀念,不再將自己定位于長官位置上,而是努力指引著學生用自己的思維去判斷、領悟與創造[1]。這其實是我國教育理論界近期提出的教育理念,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研究性學習。因此,農村的各位教師都應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脫離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從實際出發,尋找具有合理、創新性的教學方法。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充分意識到學生的心理成長,當學生犯錯誤時,不要急于直接指正,而是要尋找適當的時機教導學生,從而有效避免學生的抵觸。
2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絕大部分教師都會采用傳統的灌鴨式教學方法,往往忽略了多樣的教學方式對提高課堂效率的優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占據著主要的地位,因此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身學習地位的機會。例如,由于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強弱各有不同,所以分層教學將是教師的最好選擇,從學生掌握知識的真實情況出發,以提高學生的實效性為目標[2]。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的不同會導致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各有不同,所以當教師忽略了這一點而繼續采用統一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時,很容易出現成績優劣兩極分化的現象,這將影響到整體的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所以教師可以以每個學生語文這一科目的整體學習情況為評價標準,把全體學生分成幾種不同的層次,之后再為每一層的學生設立相應的教學目標,并布置合理的家庭作業。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學習并不是學生的任務,還需要教師的參與,學生與教師在課堂上互動的過程中會調節整個課堂的氣氛,為小學生學習語文創造出了一種和諧的氛圍。與此同時,還可以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有助于教學與情感的溝通。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提高了課堂效率,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3]。
3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在農村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事實證明對其進行優化后的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改善。在現今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部分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既浪費時間又效率低下的現象,而對課堂教學進行設計之后,能夠充分的帶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探究與交流,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優化課堂效果的目的[4]。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在這一過程中充分展示其自身的調控作用,引導學生改正錯誤、效率低的學習方法,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除此之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兩者的互動不應只局限在對話中,還應在師生的問答中有所體現,通過互動啟發小學生自主性的對課文進行探究和理解。所以,教師應做好語文課堂的教學設計工作,課前準備好課堂中要提出的問題,問題的難度要適中。
4總結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課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科目,它與其他科目,如美術、音樂等不同,這一科目涉及到我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只有充分了解了本國的文化才有向世人展示我國優秀文化的可能,因此,小學語文的學習非常重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認識到新時期下社會的變化,堅持對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并將創新元素引入其中,以此來滿足農村小學生對語文教學的需求,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白云輝.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初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8):186.
[2]陳美秀.談新課程體系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