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范文

        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

        第1篇: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范文

        [關鍵詞]信息化;生源;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方案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89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5)12-0-01

        1 機械設計基礎教學的新形勢

        1.1 生源質量的下降

        近年來,高職生源質量下降,部分高職院校的平均成績在200分以下,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學習主動極差,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也在逐年下降。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已有的教學方法,教師施教困難,學生接受困難,因此基于生源特點的教學方案勢在必行。

        1.2 信息化水平提高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大數據時代初步形成,學生的認知方式也充滿“微特征”,出現了“碎片化學習”。在教學中要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融合現代教育理論,重構教學內容。微課程、翻轉課堂重新定義課堂教學,為現代教學提出了新目標,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方法,拓展了新思路。

        2 基于生源特點的信息化教學實施方案

        2.1 更新教學理念

        課堂教學已采用CAI多媒體課件,但只是將書本中的教學內容重現,沒有重構教學內容,也沒有提升教學效果,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角,而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通過微課程和翻轉課堂,教師由施教者變為指導者,由課堂的主角變成課堂導演。學生在課堂中分組協作,自主學習,積極探討,有效鍛煉其職業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高職學生的實操能力遠高于理論學習能力,要強化實踐教學。部分高職院校的實驗設備不足,實踐教學課時不多,且缺乏連續性和創新性,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要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驗證理論。

        2.2 優化教學計劃

        目前高職院校的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基本分為“兩段式”:60~80學時的理論教學,銜接集中的1~2教學周的課程設計實踐教學,部分院校穿插6~10學時的驗證性試驗。從學時比例分析,實踐教學學時僅占10%(課程設計學時不包括在內),遠不能達到高職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要求。要將課程總學時調整為64學時,包含32學時的理論學時,28學時的實踐學時,4學時的機動學時。

        2.3 革新教學內容

        對專業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該課程的主要內容選取把握4點原則:(1)以實際應用選取知識點;(2)圍繞實際項目選取知識點;(3)以產品設計選取知識點;(4)以創新能力培養及軟件的應用選取知識點。

        解構和重構課程的學科體系,首先將課程劃分為機械設計概論、運動機構、傳動件、聯接件、軸系零件5個模塊;其次以對象、現象、機構、零部件為載體,設計30個學習情境,將知識點的學習融入到學習情境中;最后采用任務驅動將每一個教學情境具體化,設置不同的教學情景,例如將課程設計的設計計算內容劃分為5次大作業。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從局部到總體,從簡單到復雜,有序安排符合學生成長規律的教學內容和項目。

        2.4 創新教學方法

        為更好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應采用多元化的現代教育技術方法與手段。(1)采用模塊劃分,以任務驅動為載體的項目教學法;(2)采用CATIA和ADAMS(運動學和動力學仿真軟件)的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法;(3)采用微課程和翻轉課堂。

        在教學中充分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形成課件、動畫視頻、微課程視頻、實物模型、計算機輔助仿真、教學掛圖及機械陳列室參觀等多種手段科學組合的立體教學模式,使教學形象、生動、高效,激發學生興趣,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提高教學的信息量和整體質量。

        2.5 開發教學資源庫

        為更好的輔助教學,要根據生源特點和信息化教學條件開發教學資源庫,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模式,建設和開發教學資源庫,主要包括:(1)開發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教學計劃、教學實施方案等教學文件;(2)采用Adobe Captivate 開發交互式課件,包括視頻、測驗等;(3)將課程設計的設計計算內容開發為5次大作業;(4)編寫包括ADAMS、DIY、機械創新設計等在內的實驗指導書1冊,包含14實驗項目;(5)開發理實一體化的項目任務書16個;(6)開發典型機構的教學掛圖10幅;(7)制作微課程視頻44個。

        2.6 拓展評價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學生考核評價方式,主要分為3種考核方式:(1)考試考核:考核成績采用實驗成績30%+項目任務書考核成績30%+理論成績40%。(2)技能競賽:參加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或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中的“高端設備安裝與制造―CAD-CAE-CAM”,獲獎后可替代本課程學分。(3)免試考核:學生正常參加上課,通過申請免試課題,相關的創新性設計和課題研究通過答辯,即可替代修的本課程學分。

        第2篇: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范文

        “知云善教” 聯想助跑教育信息化

        在此次展會上,聯想全面闡釋了“雙態IT”在教育行業的應用――穩健固本的“穩態IT”以教學內容為核心,整合現有系統,構建標準化、謹的信息平臺,實現科學的“教學管理”;靈動創新的“敏態IT”以教學服務為核心,打造資源動態擴展的系統平臺,促進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與師生之間的“服務協同”。

        在同期舉行的國際教育信息化會議“信息化領導與教育變革分論壇”中,聯想集團企業級技術總監、高級架構師李鑫介紹說,“雙態IT”能為教育變革做好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通過業務驅動和技術驅動雙向評估應用特性和匹配的IT架構,從而制定合理的“雙態IT”架構策略、藍圖,最后給出“雙態IT”架構建設的路線圖、項目規劃和與之匹配的組織管理建議。

        端到端解決方案 為智慧教育“交鑰匙”

        第3篇: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范文

        一、健全組織,強化管理,確立目標,整體規劃,是順利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的先決條件

        教育信息化工程涉及多個層面,要使這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發揮效益,體現價值,就必須健全組織領導,全面規劃部署,明確目標,強化管理。首先,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確保信息化建設目標的落實;其次,研究制定信息化建設實施方案,建立相應的制度,組織協調工程實施;第三,聘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專家成立指導小組,為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提供理論保障。

        經過對學校實際的深入分析與專家論證,教育信息化建設初步確定為四塊內容:(1)信息化設施建設;(2)資源建設;(3)教師隊伍培訓;(4)信息技術應用研究。同時確立如下目標:(1)驗證教育信息化建設實施的可操作性和適應度,依據教育發展對教師要求的不斷提高和更新,提出有價值的改進意見,及時調整,提出可借鑒、可操作的經驗。(2)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新途徑、新渠道,使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把教育信息化內化為思想上的需要,并外化為行動。(3)培養一批思想觀念新、業務能力強、能發揮輻射帶頭作用的骨干教師,為新的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供保證。(4)使全體教師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5)積極開發并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進行教育信息化資源建設的研究。(6)通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施,全面推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加強學習,轉變觀念,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首要因素

        首先,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學習。一方面強調信息技術的運用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培養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信息技術教育課的研究力度,使之與其它學科教學融在一起,培養教師教學的整合能力。聘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各種軟件的使用技術培訓。其次,把教育信息化建設與學習現代教育教學思想、課程改革的新理念結合起來,進一步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明確課改的方向、結構、目標,切實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切實把促進學生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可持續性發展的能力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再次,把教育信息化建設與學習教育教學相關知識結合起來,提高自身文化素養,不斷更新認知結構,以豐厚的知識功底和終身學習的態度迎接信息化社會的挑戰。

        四是把教育信息化建設與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結合起來,深入把握教材,教學有深度。

        三、建設功能齊全、方便實用、開放的信息平臺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基礎

        首先,建設集信息資源中心、課件制作中心于一體的多媒體控制中心;其次,建立學生微機室即信息技術課專用教室,正常上課達到每人一機;多功能微機室即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用微機室,也可同時用作語音室和電子閱覽室。設備完善,學習資源充足,學生閱覽電子資料便利。其次,建設完善的校園廣播系統,定時播出校園新聞和教學節目。上課、下課采用音樂鈴聲。校園電視系統采、錄、編、播功能齊全,能自制、播出傳播有關教學的電視節目。

        四、豐富的教育信息資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核心

        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不能簡單地認為是信息機器、信息技術的引入過程,不能簡單地等同于計算機化或網絡化。教育信息化的過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是以信息的觀點對知識傳授過程進行系統分析、認識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指導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因此教育信息資源建設在整個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最為重要。

        首先是教學資源庫建設,存儲大量的教學軟件和學習資源,能滿足教學需要。教師能很方便的查詢及使用教學軟件和資源;其次,教育教學信息平臺(網站),具備網上教學、網上管理、網上辦公以及對外信息等功能。平臺建設科學、合理、實用,能夠實現人機交互,人人交互,學校和家庭、社會相互溝通。各學科和班級都建有自己的網站,更新比較及時,信息比較豐富,有專職或兼職信息員負責收集、整理、下載信息,及時通過學校信息平臺信息;再次,注意營造和建設信息環境,方便學生搜集信息,校園電子閱覽室、圖書館有足夠資料,經常向學生開放,供學生整合信息。四是鼓勵教師開發信息資源,形成校本特色的學習資源。開發包括:自制、引進、下載、整合的各種學習資源,如多媒體課件、教學網站、教學軟件等。

        第4篇: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范文

        【關鍵詞】淮安市;中小學;校園網

        【中圖分類號】G484 【文獻標識碼】B【論文編號】1009―8097 (2008) 07―0050―04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加快,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是促進我國教育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校園網的建設與應用是學校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淮安市地處江蘇省蘇北經濟不發達地區,由于蘇南和蘇北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影響到蘇南和蘇北信息流通、科技和教育的普及與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為了縮小與蘇南地區教育信息化的差距,淮安市從2000年起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市政府專門成立了教育信息化辦公室和教育設備采購中心,計劃三年內投入四個億進行教育信息化建設。至2002年6月,已有三十八所中、小學建成了校園網并接入了Internet。到2007年淮安市有50%農村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建成校園網的基礎上,今年年初又下達責任目標,明確再有25%的學校新建成校園網,為2008年全市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全部建成校園網奠定基礎。

        一 校園網建設與應用取得的成效

        在信息化建設高速發展的今天,校園網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必備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淮安市中小學校園網建設經過幾年的發展,正從單純的信息交流向綜合應用轉變。近幾年,淮安市中小學將校園網應用于信息交流、教學管理、科研、學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 中小學校園網的建設與應用,對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中的進一步應用,目前大多數教師能制作簡單的課件或應用素材進行課堂演示。自新課改推行以來,部分課程的內容走進了多媒體進教室,多媒體輔助教學得到了推廣。校園網已成為學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學校內部網站應用尤為廣泛,每一個教師、學生都可以把自己關于教與學的內容在內部網上公布,好多中小學建立了內部論壇、學生心理咨詢室、家長反饋意見、內部文件FTP系統等,學校真正邁入了辦公電子化、學習網絡化。

        2 校園網的建設與管理開始走向規范。

        2006年,淮安市電教館出臺了《淮安市中小學計算機校園網建設分類標準》,對全市各中小學校園網的建設進行宏觀的指導,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淮安市中小學校園網十佳網站評分標準》,進一步引導全市中小學校園網的建設。為統一和明確創建方向,市電教館制定了《淮安市中小學數字化校園建設標準》,對“基礎環境建設、數字應用水平、管理應用水平、保障工作措施”等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各創建學校都能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對照標準,加大投入,著力于信息化應用的制度建設,加強管理,深入探索,積極應用,確保校園網建設的質量的有序管理。

        3 各學校加強了校內資源庫建設。

        學校網站要有強大的生命力,資源建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從2001年底起,市教育局就著手教育資源中心、教育信息中心的建設。以教育資源的數字化、標準化、共享化為目標,教育信息化辦公室統一領導,統籌規劃,全面負責全市城域教育網資源庫的開發與建設。根據我市城鄉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的實際情況,根據“分區域、分學科、分階段”的原則,進行淮安市城域教育網資源庫建設。

        有條件的中小學也組織優秀的教師開展優質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部分中小學學校優秀教師為展示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育管理等示范性課程制作的精品網絡多媒體課件大量涌現;用于實驗教學示范專題與實驗案例的電子材料不斷增加;用于輔助教學的課件,以及用于各種不同類型教育教學內容的多媒體素材庫、視音頻素材庫、圖片素材庫和各種音像制品持續增長;一批用于網絡教學的課程教學大綱、授課教案、習題、實驗指導、參考文獻目錄材料及主講教師現場教學錄像等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應用。

        二 校園網建設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 校園網建設與應用層次不齊,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均衡。

        淮安市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不平衡,既表現在城鄉之間、各類教育以及同類教育不同學校之間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上,又體現在信息化資源建設、信息技術應用、各種網絡和計算機設備管理以及師資隊伍的信息素養等各個方面。就中小學校園網建設而言,城市中小學優于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起步早、基礎好的地區及學校優于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相對滯后的地區與學校;非省幫扶建設的學校優于省幫扶建設的學校。在一些農村中小學,校園網的部分硬件設施太舊,影響網絡的傳輸;教學軟件資源太少,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庫內容更少;專業的網絡管理人員缺少,網站維護有一定困難。這些差距的存在,固然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但也與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上的差距密切相關。

        2 校園網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近年來,盡管市、縣(市、區)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已經投入大量資金用于中小校園網建設,但與教育信息化發展對建設資金的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再加上在校園網建設過程中,重硬件輕軟件,重投入輕管理,重建設輕應用現象較為普遍,以致用于硬件建設、軟件建設和師資隊伍培訓中的資金比例失調,這種狀況的出現,既嚴重影響了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效益的充分發揮,又進一步加劇了資金的結構性短缺。

        3 教育信息資源重復建設和利用率不高。

        部分學校的教育信息資源建設,由于缺乏必要的統籌規劃與合理分工,且有關數據及教育教學資料、資源又實行部門分頭建設、分散存貯,以致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再加上整合力度不足,特別是教育教學資源的結構分布、數量多少、質量優劣、師資運用能力與水平差異,使部分分散的、自發研制的資源不能與系統兼容,無法實現共享,嚴重影響了使用效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現有的教育信息化資源利用率不高,如辦公電腦也只限于打字和保存資料;校園網的應用領域僅局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忽視了校園網的學校管理功能、教學服務功能和學習功能;教師利用網絡收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不高等。

        4 中小學信息技術師資隊伍有待加強,教師的信息素養有待提高。

        廣大中小學校信息技術課專任教師數量不足,普通教師的信息素養還要進一步提高。部分教師和學生認為校園網只是用于信息交流,對于教學管理、教學、宣傳等其他功能認識不清;有些教師認為校園網能夠收發 E-mail、瀏覽新聞外,校園網的其他應用無關緊要;建設和應用校園網是教學管理人員和計算機專業人員的工作,沒有意識到校園網的應用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有一部分教師和學生已經意識到校園網的重要性,但苦于不懂得如何去應用網絡為教和學服務,這也是限制校園網發展的一個主要瓶頸。

        三 建立分類標準,在實踐中有針對性地指導校園網的建設

        針對在校園網建設中,有些學校缺乏通盤考慮, 不是從學校的實際情況 (學校的教學規模、學校的資金實力、教學具體需要 )出發, 而是以純技術的眼光, 以功能作為選擇技術和硬件設備的標準, 片面追求網絡技術的先進性, 脫離中小學教育教學發展實際, 結果造成設備的浪費和閑置。在總結已有校園網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淮安市校園網建設確立了“分類建設、共享使用、應用優先”的指導思想,淮安市電教館制定了《淮安市中小學計算機校園網建設分類標準》,該標準把中小學校園網建設分為A、B、C、D、E五類方案,運用這一分類標準指導校園網的設計,進步一步推進淮安教育城域網以及教育信息資源中心的建設,在實踐中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

        以上所有方案基于學校校園數字網絡系統接入教育城域網而制定,淮安市教育城域網網絡中心提供WEB服務、MAIL服務、教學資源服務、視頻點播等。

        下面分別就B類和E類方案在實踐中的應用進行舉例說明。

        對于B為方案,校園網絡系統基本配置如:

        淮安市淮海中學目前有五座樓,需要第一期就接入校園網絡,分別是新北樓、北樓、求是樓、行知樓和原奧樓。各樓在校園中的分布如下圖所示:

        依據上述校園網方案技術類型的內容,再結合淮海中學的建筑分布、規模和實際需要,建立了淮海中學拓撲結構圖:

        以淮安市水晶小學為例,由于其學校規模較小,學校各種部門都相對集中,我們可不考慮學校建筑分布位置,依據E類方案,根據其學校一般需求,可以采用下面網絡拓撲結構圖:

        校園網是教育城域網的重要基礎,是信息化資源接收、整合、貯存、傳輸、實現資源共享的重要載體,也是學校實現教育教學、管理、服務信息化的重要設施。校園網的建設除了資金的投入,還要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加強管理。淮安市中小學校園網的建設在上述分類標準的指導下,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與蘇南等教育信息化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繼續推進中小學校園網建設,才能擴大“校校通”工程的建設成果,才能推動淮安市基礎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

        參考文獻

        [1] 淮安市教育局.吳兆方在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EB/OL].

        [2] 淮安市電教館.淮安市中小學計算機校園網建設分類標準[EB/OL].

        A Study of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ampus Net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of Huai'an

        WANG Yu-feiLI Lian-xiang

        (HuiYin Teachers College, Th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Hu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第5篇: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范文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建設;問題

        一、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還不到位

        首先是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還沒有充分的認識,沒有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有些高校雖然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沒有建立教育信息化的領導決策機構,也沒有制定教育信息化的總體規劃。

        其次是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不夠準確,不夠全面。教育信息化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概念,它包括實現教育目標體系信息化,實現教育決策管理信息化,實現學校教育教學環境信息化,實現教育教學資源信息化,實現學習與課程、教學模式信息化,實現學校教育教學評價、管理信息化,實現師資培養、培訓信息化,實現教研科研信息化。有些高校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設中忽略了其中的幾個方面,從而出現了重管理輕教學、重硬件輕軟件、重建設輕維護、重速度輕規劃等一些問題。上述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二、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規劃不夠合理

        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是一個是復雜而又龐大的系統工程。只有科學合理的規劃才能保證其建設過程順利的開展。在規劃中,各個高校應當站在戰略的角度進行思考,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和教育特點,對多種資源進行整合,做到全面準確。規劃不當,不切實際,生搬硬套其他高校模式,無本校特色可言,也是目前有些高校存在的問題。有些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由于時間緊迫或是資金不足等原因,從一開始規劃就完全采用其他高校的模式,按部就班,別的學校建什么我們也建,別的學校用什么我們也用,完全脫離了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辦學特色,結果在使用過程中就會出現許多始料不及的問題。

        三、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經費問題

        教育信息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既包括硬件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包括信息資源等軟件建設。充足的建設經費及其科學合理的使用是保證教育信息化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首先,教育信息化初期投入比較大,需要有一定的經費保障。但目前我國高校的辦學經費普遍比較緊張,除少數列入國家“211”工程的高校外,大部分高校無法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作較大的經費投入,于是便出現了信息化建設不完善,硬件設備配置落后不能滿足教學需求,更新維護不及時等諸多問題,這些也在相當程度上制約著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

        與之相反的是,某些高校有了充足的經費但沒有使其得到科學合理的利用,于是也阻礙了教育信息化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國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數年來,在部分地區,無論是硬件的建設還是軟件的開發,都取得了讓人“羨慕”的成績,萬兆的校園網,配置超一流的多媒體教室,價格不菲的名牌服務器,高檔的教師筆記本電腦,似乎都彰顯著學校的實力和信息化建設的成績。但這些豐富的教育信息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大材小用,本末倒置,反倒造成了資源浪費。

        其實,從教育信息化建設理論的初期,部分地區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就沒有正確樹立,信息化項目沒有經過相關論證,就開始盲目建設,甚至是哪些區域更需要信息化環境,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同時,廣大的針對學校信息化建設的IT企業在為學校提供信息化方案時,也往往出現不了解學校真正需求,設計大而空的工程項目,結果往往是導致了學校的盲目投資。這些都是導致教育信息化資源浪費的病根所在。

        四、師資隊伍建設有待改善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不僅是對高校的辦學條件改善和辦學實力增強的物理建設過程,還是一個不斷提高師生員工信息化素質的過程。教師是教育信息化的實施者,教育信息化對師資隊伍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我國高校現有的師資隊伍還不能完全適應這一新的要求。

        首先觀念問題仍是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主要障礙,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有些教師穿新鞋,走老路,教學觀念還很陳舊。教師要樹立現代化教育思想、教學觀念,具有現代化教學觀念的教師,應從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即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指導、計劃、組織和協調,注重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及獲取信息和知識的能力。但大多數教師在教學觀念方面,在深層次上并沒有發生實質上變化,阻礙了教育信息化順利實施。

        然后是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信息化能力等方面。教師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培訓和要求還遠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同現代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相比明顯滯后。因而,各高校應當結合本校情況對教師開展行之有效的培訓。教師培訓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面向全體教師,研究教學,服務于教學;從教師隊伍的實際出發,按需施教、學用結合,切實加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實踐性。在培訓過程中,強調針對性、開放性、情境性、協作性等原則,兼顧學科體系的不同和受訓教師個性發展的需要。他們不是單純的知識與技術的培訓,而是強調師生互動、學員交流,自主操作和協作學習相結合,使教師樹立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教育觀念,并逐步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和獲取、處理、應用信息的能力。只有當教師具備了良好的信息意識,并能將信息網絡上新的知識信息與課本上的知識信息有機結合起來,不斷了解和掌握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新動向,才能以新的知識信息開闊學生視野,啟迪學生思維,從而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帶來的優勢。

        五、管理維護的問題

        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各個部門和單位,牽動著全校每一根神經每一個人。事實上,高校的的信息化建設也是對高校管理觀念和管理手段的一場革命,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初具規模后,無論是一般的工作人員,還是高校的領導都應該轉變傳統管理的運作觀念。要使信息化建設本身不打亂仗,信息化應用系統有條不紊地運作,就必須加強對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有效管理。當前,有的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初具規模后,便放手投入使用,管理工作沒有及時跟上,主要表現在:一是管理機構設置不當;二是管理權限不明確;三是管理人員配備不到位;四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五是管理標準不科學。管理上的不到位,使教育信息化建設無章可循,各自為政,資源分割,整體化不強,教育信息化的應用系統無法高效有序運行,嚴重影響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此外,投入使用后的信息化體系,無論是管理還是教學上,都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好處,但問題也接踵而來。首先是硬件資源維護不及時。有些高校重建設輕維護,便出現了設備出現故障時得不到及時維修等問題,這些不僅影響著教育信息化的順利開展,還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作為教育信息化的管理部門,應當及時系統信息,升級軟件,對各設備進行定期檢修。同時軟件資源更新不及時也是一突出問題。這里所說的軟件資源不僅包括設備在使用時所需的一些軟件,還包括各高校的科研成果、教師信息、學生信息等各項數據資源。版本過低的軟件不但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而且還阻礙著我們的工作順利進行。陳舊的數據資源同樣也會給我們帶來種種不便。所以及時的更新軟件、補充數據,也是保證教育信息化順利開展的一個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 鄭廣福.淺談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前沿.理論版.2009年01期

        [2] 柴超.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必然性與存在問題.考試周刊.2009年04期

        第6篇: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范文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特殊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

        麥肯錫環球研究院在2011年的《大數據: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下一個前沿》報告對大數據概念、技術的系統闡述宣告了時代的轉型,大數據帶來的信息風暴變革我們生活、工作和思維的同時,也為教育信息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探究大數據時代遼寧特殊職業教育集團信息化教學的豐富內涵符合時代需求,具有助力特殊職業教育集團大發展的重要意義。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中的后起之秀,對培養應用型的創新人才發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對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進一步凸顯。職業教育集團信息化是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標志,是各類職業院校跨越式深化發展,走向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實現職業教育信息化是應對知識經濟挑戰,提升職業教育的整體水平,培養更多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必然要求。基于大數據時代環境下特殊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特殊職業教育集團信息化建設這一課題,企求通過系統研究,克服現今特殊教育存在的弊端,提高特殊教育效益,凸顯了特殊職業教育的研究價值。針對遼寧特殊教育集團信息化建設進行的理論研究,有利于整體推動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從而促進整個教育系統的公平化、合理化、現代化。在大數據時代環境下進行的遼寧特殊教育集團信息化建設,主要應該以以下形式進行。

        一、遼寧特殊職業教育集團信息化教學現狀研究

        通過調研、描述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客觀把握遼寧特殊職業教育集團信息化現狀。研究是以“一個核心、三個要素”的思路推進。一個核心指圍繞以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主體的遼寧特殊職業教育集團信息化建設;通過調研客觀、準確地把握遼寧特殊職業教育集團信息化現狀,探究大數據時代新型教學模式所需要的信息化環境建設需求;三個要素分別指信息化設備硬件環境建設、信息化資源軟環境建設和教與學新思維推廣。職業院校為適應信息技術的集成化、網絡化及社會發展要求,從人才培養規格出發,營造信息應用環境,運用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推動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和發展,以達到教育教學和管理現代化,滿足時代和社會需求的過程。它既具有“技術”的屬性,以多媒體化、網絡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為基本特征,同時也具有“教育”的屬性,以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與協作性為基本特點。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上,“三件”建設是基礎,硬件建設是前提和基礎,軟件建設是核心和靈魂,潛件建設是關鍵和保障,三者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一樣重要,不可厚此薄彼。沒有硬件建設,其他兩個都是空談;但只重視硬件建設,信息化建設只會空有外表,底蘊不足;潛件建設也不容忽視,否則信息化建設將不可能取得成功。信息化建設系統工程的四個關鍵域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形成緊密的聯系,任何一個環節建設的滯后都會影響到全局。它們間的相互依存關系決定了四個關鍵域不能線性地規劃與實施,應保持同步與平衡。

        二、大數據時代的信息化教學模式變革

        通過信息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大數據時代,信息化教學模式的變革,探究翻轉課堂、微課、mooc等新模式的應用,以及新模式對信息化環境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尤其在針對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信息化建設研究上,采取了多種多樣的研究形式,從而探尋出最適宜的信息化建設模式。

        三、如何在大數據時代更好地利用信息化促進特殊職業教育教學

        第7篇: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范文

        6月13日,2014智慧校園管理與建設暨高校信息化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六朝古都南京舉行,會議地點就在東南大學禮堂,相關專家進行了教育信息化的專題演講,與會嘉賓也分享了本次會議協辦方――華為公司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其“創新成就未來,智慧互聯”的理念為中國高校信息化建設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會議期間,本刊記者協同媒體同行對華為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馬悅在研討會的致辭中說:“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知識傳播的限制,讓所有人都能平等獲得不同國家的知識,在線課程包括開放教育資源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知識能夠隨時被分享、傳播。當網絡連接覆蓋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時,教育一定能發揮更大的價值,我們有理由相信不遠的將來,最成功的大學一定是能夠為全世界提供知識的大學。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認為我國教育信息化還應加深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強化基礎設施的認識,建立完善機制,采取應用驅動為推進的方針,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變革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平衡教育資源,推動均衡發展。”

        針對華為“讓所有人都能平等獲得不同國家的知識”的觀點,本刊記者特別感興趣,當問及華為如何支持偏遠地區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問題時,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胡忠華說:“第一,教育信息化的目標就是要實現打破時間、打破地域這樣一種溝通和教學的目標和模式,即我們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第二,是我們怎么去達到這個目標,其中云計算是實現資源共享的一個很關鍵的技術和產品,只有實現資源的共享才可能去做到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溝通。重點應加強農村、偏遠地區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可充分利用國有通信企業的現有網絡,解決當地校園的網絡接入問題,盡快實現‘校校通’;加大教育系統各環節信息化的應用力度。對各類行業信息化來說,建設是基礎,應用是關鍵;加強教育信息化產業鏈建設。教育信息化必須鼓勵和帶動多方參與和投入,形成全社會共建的良好氛圍,才能持續健康發展。以‘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等優質平臺為依托,調動一批教育、科技相關企業參與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積極性,推動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資源開發與推廣、偏遠地區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等項工作中。華為在這方面作出了較多貢獻,如Cernet重點高校IPv6系統案例、廣州教育局科研網云計算平臺以及清遠職業技術學院桌面云應用等。”

        青春易逝,智慧無價。大學校園不光是青年人浪漫的地方,更是智慧養成、夢想實現的地方。從不同地方步入大學的青年人,尤其是從偏遠地方付出更大艱辛、突破各種更大障礙步入大學殿堂的莘莘學子,對自己的未來承載了更多的希冀。他們期望有個平等實現夢想的環境。對此,華為的理念無疑是深受廣大青年學生歡迎的。

        最后馬悅總結說:“大家都在說中國夢,我認為教育夢是中國夢的先決條件和基礎,信息化能夠幫助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打造一個高效靈活平等的教育平臺。信息化的建設對于教育現代化的影響體現在教育模式的變革、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變革,以及教學途徑的變革和精準的教育管理的變革,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這幾個方面的變革。華為公司提供了ICT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我們過去多年來也持續把教育信息化方面作為重點進行投入。華為的教育解決方案,我們認為可以更好地實現學生和教師以及教育各界群體之間的自由交流,這也是華為作為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對教育領域的一個獨特價值。在教育行業,華為提供了從區域到教室、從學校到個人的多層次的ICT解決方案,包括高等教育,也包括基礎教育以及資源共享平臺――就是我們的云數據中心。我們為中國教育現代化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撐,也助力實現中國教育的公平。”

        第8篇: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范文

        關鍵詞:成人教育;信息化;策略

        1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推進力度不斷加大,全國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人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信息化建設卻一直未能得到重視,關于成人教育的信息化方式和途徑一直存在較為模糊的認知,在制定成人教育信息化的相關方案時,也未能與國家的整體規劃或地方的統籌規劃相調配,在政策層面上沒有凸顯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在服務和政策支持上缺乏一定的力度。

        各級地方高校在響應信息化的同時積極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指導機構,職業院校也將信息化進程搬上日程,然而很大一部分高校卻缺失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設。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設異常不順,相對于其他同類高校的信息化建設,成人教育信息化存在師資力量缺乏、教育經費不足、中高端人才短缺和規劃方案缺失等問題。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另一方面,也與當前的軟硬件環境相關,在注重網絡資源、計算機設備等硬件設備的前提下,又會忽視信息化教程、多媒體信息化軟資源的配套跟進,未能形成有效的保障體制和機制,難以滿足大力發展成人教育的要求。由于政府經費投入不足、各級教育部門對成人教育重視不夠等原因,成人教育的信息建設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信息社會和網絡環境下成人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成人高校信息化設施建設不平衡,信息資源匱乏,使用率低下,導致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效能不高,工作進度相對緩慢。

        1.2教師隊伍信息化水平有限

        教師隊伍是推動成人教育教學信息化的原動力,教師隊伍信息化水平不高,嚴重制約成人課程教學信息化的發展。首先是教師對于教育信息化的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協調性等方面認識還不夠。很多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傳統的教育教學手段,對先進的教學理論認識不足,不敢大膽嘗試。這種缺乏全面科學的認識導致了思想和行動上的偏差。認識的不足、信息化概念的不清晰造成了成人教育信息化資源的利用仍然處于初級層次,有些信息化設施設備成為擺設,給信息技術的推動帶來了一定的阻力。其次是教師整體的信息化技術水平和應用能力偏低。多數教師應用的主要軟件是Word,Excel和IE的操作,像數據庫、網頁制作、圖象處理、課件制作等更深層次的軟件使用能力更欠一籌。這就直接導致多媒體課件制作、教學平臺的操作等方面的欠缺。造成成人教育教學教師隊伍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一個是大多數教師均來自非計算機專業而對信息化設備駕馭不夠好。另一個就是成人高校對教師在信息化培訓方面不系統。只有解決教師自身駕馭信息化設備的能力,才能推動成人教育課程教學的信息化,從而推動整個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設。

        1.3成人院校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

        教學、科研和實驗等多個環境的契合度不高,整體而言,當前很多院校的教育信息化仍然停留在將課本中內容照搬到多媒體平臺上,傳統的課本宣讀方式仍是成人教育信息化的主流方式,將大量的優質資源排斥在外,優質的信息化課程資源未能與學生的實際操作平臺和實驗平臺相結合。

        2研究策略

        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進程,將信息化技術與當前實際的成人教育課程相結合,以課程教育來驅動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將信息化的建設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在教學中使成人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教材學習方式轉換為信息化的學習方式,提升成人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熱情,全面提升成人教育的學生質量和教學質量。為此,應著重以下幾點信息化建設的策略研究。

        2.1加大力度建設成人教育教學資源庫及其平臺,實現成人教育教學平臺信息資源共享

        成人院校的教育教學網站建設是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構建教育資源教學庫時,要時刻保持以《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為藍本,以實際教學、媒體化方法、實驗仿真教學和在線學習為重心,推進課程資源的優質優化,在優化教育資源庫統籌建設的同時,推動信息資源的平滑轉化,從當前結構化的離散型數據資源向結構化的主題豐富性資源進行平滑過渡,在知識形態上從單一不變的技術性資源向動態智慧型資源遷移,整體的管理方式由集中性資源收縮方式轉而向開發性資源共享方式進行平穩過渡,力求課程資源的多樣性、豐富性、生動性、靈活性和共享性。構建多門類多元素的課程學習資源,保證成人學生能夠獲得豐富、有效的學習資源,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

        2.2努力建設一支具備信息化應用能力的成人教育師資隊伍,提升成人教育教師的信息化素養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當務之急是做好師資的信息化培養和培訓。從根本上講,教師隊伍的素質深刻影響成人教育質量的高低乃至整個成人教育事業的成敗。無論教學方法如何改革,無論教育政策如何要求加快成人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成人教育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服務于課程教學的能力都是成人教育信息化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動力。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教學水平的師資力量是一所成人院校成功和進步的標志,在保障當前教學正常進行的前提下,努力培養和發展一支具備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的師資力量,加快推動成人教學信息化的進程是當前成人院校建設和發展的重點。成人教育應當更加貼近實際,深入調查和分析,在教學中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按照專業教師的學科不同、年齡不同,分層次、有步驟地開展信息化技術培訓工作。培訓的要義首先要對教師的認知理念進行培訓,使得教師認可當前的成人教育信息化方式是一種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方式,是更加適合成人學生的方式,能夠推動成人教育的整體事業全新的發展,打消他們對計算機的偏見。成人教育師資隊伍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認知、能力能否跟上設施設備更新的步伐,適應操作軟件升級的節奏,是開展成人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在成人教育教師有了信息化服務教學的意識以后,逐步進行專職教師信息化能力的培訓,這時就要以計算機的普及教育和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重點,著力于培養成人教育教師應用計算機等信息化設備的能力,并逐步更新培訓內容,組織部分基礎好、專業對口的教師開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培訓與學習,強調學以致用,加強學習過程的監督和學習成果的展現,加強技術交流與研討。最后,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要面向全體教師開展信息安全意識和信息道德行為規范、網絡安全和病毒防護、學校管理系統應用等培訓,不斷提高成人教育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提高成人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2.3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成人教育信息化辦公平臺

        信息化建設最依賴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的支持。硬件資源是指信息化中需要的一些必須的硬件設備,軟件資源是指信息化建設需要的師資力量。因此,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必須兼顧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以可靠的硬件資源作為支持,同時吸納更新鮮的互聯網資源和信息化資源作為成人學生的實踐資源,構建以多媒體設備、教學實踐設備和互聯網在線學習為主流的信息化硬件平臺。在推動信息化軟實力的同時,一方面要加強原有師資力量的穩定提升,一方面要吸收外來新鮮的資源作為提升,為當前的環境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血液,在進步中前進,在前進中進步。成人教育的信息化不僅包括硬件設施的信息化,還包括所有的用戶界面。在加強硬件管理和資源庫建設的同時應著力建設用戶平臺。最終應以成人院校的網絡平臺主頁為軸心逐步建成對外宣傳界面、對內教學資源庫、在線教學系統、在線測試系統、行政辦公系統等子系統群。逐步開展各教研組、各學科的課程教學網站建設,大力提倡成人教育教師建設個人課程教學網站,鏈接到網絡學習平臺,隨時可以瀏覽課程相關學習內容和信息。部分成人院校已經在使用教務管理系統對學生成績等信息進行科學管理,而學生學籍管理幾乎是各個學校的缺口,成人學生都要登錄到學信網查詢學籍、學歷,而成人院校也沒有對學信網的使用規則和流程給出相應的指導性和說明性文件,校園網和學信網沒有達到有效鏈接,嚴重阻礙了學生對學籍、學歷查詢的需求。因此,成人院校還要逐步實現和完善成人院校的教務教學管理、學生成績管理、招生信息管理、學籍學歷管理、政教管理、教研管理、后勤總務管理等綜合性信息化應用,達到成人教育工作業務的綜合性、共享性信息化管理,各部門實時共享信息數據,消除“信息孤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紙化辦公,極大地提高成人院校日常管理與教學工作的效率。

        3問題與展望

        3.1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成人院校往往獨立于總校的自動化辦公系統而自成體系地單獨管理。具體體現在,大多數高等院校已經投入使用辦公自動化系統,但總校下屬的成人教育部門往往沒有參與其中,而是有自己的管理方法,這可能是成人教育的教學模式與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導致的。其次是在教學平臺上,師生互動模塊使用率較低,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更喜歡使用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進行交流,分析其原因應該是平臺上的互動模塊不具備即時性,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不能及時看到并回復,不如微信等通訊工具直接、便捷。第三是成人教育專業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有差距。這個問題是無法避免的,總體情況是青年教師比中老年教師有優勢,接受新事物快,信息化掌控能力強。計算機專業教師比其他專業教師更容易掌握專業的應用軟件和工具,對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和設計更得心應手。雖然在成人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可以隨著信息化進程的發展,把影響減到最小,不僅不會影響成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大局,更有利于激發新課題的研究和探索,使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向更高要求邁進。

        3.2未來展望

        成人教育信息化可以說是一場革命,它改變了學習者的認知方式,改變了教育者的思維定勢,改變了師生間的關系和教學形態。這場革命將成人教育引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新的高度,積極參與其中是教師的歷史使命,更是一種教育行為的自覺,以深化信息技術與成人教育課程的整合,加強信息化建設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應用指導,建立信息化學習支持服務體系,推動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手段的終身學習。成人教育工作者應全力以赴,以提升辦學質量為己任,傾力打造一個裝備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思想現

        [參考文獻]

        [1]羅佰綏.建設網絡教學資源服務于現代教學[J].農業網絡信息,2009(3):69-71.

        [2]王誠,李璐,唐治中.教育信息化教學應用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23):24-25.

        [3]陳光海,韓晉川,黃華.教學資源庫管理平臺開發與應用實踐[J].軟件工程師,2015(1):21-22.

        第9篇:教育信息化建設方案范文

        關鍵詞:云計算 交通職業教育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117(2014)14-000-02

        教育部于2012年印發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要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促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改造傳統教育教學,支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發揮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鞏固規模、提高質量、辦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務社會等方面的支撐作用。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構建基于云計算的交通職業教育信息化平臺設想。

        1 云計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應用

        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對云計算及其應用的研究,并針對云計算的技術創新、產業發展以及人才保障制定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和保障措施。美國、法國、韓國、新西蘭等國家都將教育云作為云計算的核心應用領域,先后啟動了云建設計劃。各國均把包括云技術在內的信息技術帶來的第三次產業革命作為推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1]。

        建設國家教育云是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搶占發展先機的重要機會。根據教育部發展規劃,我國到2015年,將初步建成國家教育云基礎平臺,為用戶提供教育基礎云服務。以“班班通”工程建設、教育云服務平臺構建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化建設將我國教育信息化推向新的發展階段。為了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推進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而搭建的教育綜合網絡平臺“國家教育云”于2013年正式開通。近兩年,從教育部到各省市區教育主管部門都明確將建設教育云作為當前和近期工作的重點之一,微軟、谷歌、思科、華為等大公司都推出了各自的“教育云”技術解決方案。區域教育云已經進入試用階段,部分師生已開始嘗試從云端獲取各類教學支持。

        2 交通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現狀

        目前,我國國家教育云及各區域教育云的建設及應用主要側重于中小學,以實現基礎教育信息化為主。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586個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中職業院校信息化試點單位179所,其中交通職業院校不足10所。在教育信息化飛速發展的形勢下,交通職業教育信息化面臨著艱巨的挑戰,也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

        交通職業院校遍布全國各地,由于地方經濟發展差異,不同地區的交通職業院校發展也不均衡。經濟發達區域的交通職業院校在辦學理念、師資隊伍、教學設備、實訓基地、校企合作等方面均優于欠發達地區。交通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現處于各學校單獨建設、各自為政的狀態,基礎建設和設備采購重復建設、重復投入情況嚴重。大多學校還存在不同程度重建設輕使用、重硬件輕軟件的現象,設備利用率較低。此外,交通職業教育教學資源開發缺乏合力,交通職業教育院校既有高職院校又有中職院校。在師資方面高職院校教師學歷及理論水平相對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優于中職教師,而中職教師在實踐技能方面要強于高職教師。只有集中、高職教師合力,才利于開發質量高、實踐性強的優秀數字教育教學資源。基于云計算的交通職業教育信息化模式將大大減輕各校購買軟硬件的壓力,降低維護成本,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無障礙分享,提高教與學、管與用的效能。

        3 基于云計算的交通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

        3.1 建設思路

        職業教育信息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作,涉及環節多,影響因素多。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保證體系來保證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進行[2]。因此,交通職業教育信息化云平臺建設應遵循“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職業教育由于其培養行業人才的特殊性,難以在區域范圍內建立資源豐富的云平臺,交通職業教育云平臺建設可依托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及其下設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等專家組織,統籌規劃、全局部署,集全國交通中、高等職業教育院校之合力共建。具體建設過程可分試點階段、普及應用階段、融合提高階段分步實施。首先,由首批信息化試點單位和國家中高職示范院校中的幾所交通職業院校作為試點,合作初步搭建交通職業教育云平臺。其次,由各校提供已建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建設成果,進行教育云普及應用。最后,在普及應用基礎上融合各方意見、整合各項資源完善云平臺建設。

        3.2 交通職業教育信息化云平臺架構

        教育信息化云服務是在云計算的基礎上構建的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主要由基礎云架構、學習門戶、云應用系統和支持服務系統等組成[3]。交通職業教育信息化云平臺建設可采用四層架構設計,即云計算服務應用層、云計算服務調度層、云計算服務解析層和云計算服務物理層。云計算服務應用層是云計算和終端用戶的接口層,為用戶提供其所需的云計算服務;云計算服務調度層負責檢測和響應應用層提交的服務請求;云計算服務解析層負責將調度層轉發過來的服務請求解析成云計算服務物理層能夠正確理解的語言,并將解析后的請求發送到物理層;云計算服務物理層是架構的最底層也是為上層提供服務的基礎設施層。

        云計算在教育信息化領域正在蓬勃發展而且潛力巨大。交通職業教育云平臺建設已經刻不容緩。教育云平臺建成必將提升交通運輸類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實訓、科研、管理、服務等信息化應用水平,實現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為交通運輸率先實現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江蘇 鎮江212006)

        參考文獻:

        [1]張綱,王珠珠.國家基礎教育云建設與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04):3-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AV不卡每天更新 | 中文字幕日本乱码精品久久 |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福利一区 |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