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校食堂衛生管理辦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食品安全監督指導管理近幾年來,一件件學校食衛生安全事故頻發,觸目驚心:2011年,吉林省四平市80余小學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2011年,廣州大學城43學生疑食物中毒事件;2011年,陜西省渭南市崇寧鎮中心小學31名學生食用早餐后惡心嘔吐事件;2013年5月6日,湖南漣源行知中學73名學生疑因吃米粉中毒事件,等等。一樁樁事件發生后,似乎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一級級會議、一份份文件、一層層檢查、一次次督導。然而,實際效果又是如何呢?一些學校在一陣恐慌之后,隨著檢查活動的結束,很快就把專項整治的措施又拋在了腦后。“食不安寧”的隱患仍然存在,安全事故照常發生。筆者就學校的食品衛生工作談幾點看法。
一、存在的問題
1.衛生部門缺少指導和監督,教育部門后續工作跟不上
《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第三條指出:“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的衛生管理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實行衛生行政部門監督指導、教育行政部門管理督查、學校具體實施的工作原則。”由此看來,衛生部門和教育部門都有責任監督、管理學校飲食衛生工作。而正是由于兩個部門管理,兩個部門負責,造成了職責不清,銜接漏洞,該管的不管,該做的不做的混亂狀況。除了頒發衛生許可證的時候,衛生部門在一年之中,幾次到過學校食堂進行監督指導?既使到過學校,除了發幾份“衛生監督意見書”,開罰單外,在預防安全事故方面又現場做了哪些指導工作?教育部門除了文山會海之外,又管理了哪些內容,采取了哪些措施?是否把飲食安全衛生作為經常性工作,常抓不懈!
反之,學校食堂達不到衛生條件,不能頒發衛生許可證,衛生部門能夠讓學校食堂關閉停業嗎:學生食堂關閉停業后,學生到哪里去吃飯?教學秩序又怎么來維持穩定呢?
2.食堂內部專用場所及必要的消毒、保潔設施還有待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食品原料處理和食品加工、包裝、貯存等場所,保持該場所環境整潔,并與有毒、有害場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第二款“具有與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相適應的生產經營設備或者設施,有相應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塵、防蠅、防鼠、防蟲、洗滌以及處理廢水、存放垃圾和廢棄物的設備或者設施。”第四款“防止待加工食品與直接入口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觸有毒物、不潔物。”第七款“直接入口的食品應當有小包裝或者使用無毒、清潔的包裝材料、餐具。”第八款“生產經營食品時,應當將手洗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銷售無包裝的直接入口食品時,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售貨工具。”《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中也明確指出:“食堂的設施設備布局應當合理,應有相對獨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間、食品加工操作間、食品出售場所及用餐場所。”比照上述條款,普通中、小學校中的部分食堂還沒達到基本的場所和設施還未達到要求。可為什么這些單位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一方面在于滿足日益擴大的教學規模的需要,在引入競爭的同時,就要滿足學生及家長的生活需要。學校的食品安全工作要做實不貪大,安全無小事。
3.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并未按章執行
學校食堂在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大都制定了符合本校實際要求的各類規章制度。可這些規章制度的執行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國家沒有相應的學校飲食經營單位準入制度,再加上學校食堂有著社會餐飲行業無可比擬的豐厚、穩定的回報利潤。所以,吸引了眾多商家的目光,但更多的卻是由熟人通過各種關系來進行經營。這雖便于管理,但礙于面子或其它原因,具體管理者很難將規章制度落到實處。
搞好飲食衛生本是學生食堂首要的任務,但一些炊事員在加工制作和食品出售過程中,圖省事、講速度,簡化操作程序,同時,工具不定位存放,出售食品時不戴口罩,等等。這些現象阻礙和制約著學生食堂衛生狀況的改觀。因此,大多數學校并不缺少各類規章制度,缺少的卻是對規章制度不折不扣的執行力度。
二、解決的辦法
1.加強領導,夯實基礎
各級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應高度重視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和飲用水管理,將其提到與教學質量同等的高度來抓,把各項法規制度落實到位,督促強化學校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
2.應急處置,重在預警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管理規定》《關于加強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意見》《學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規性文件,提出學校食品安全應急處置的關鍵在于事前的干預措施和預警。
3.健全制度,依法管理
一是要建立學校食品安全責任制,真正落實問責制。二是要建立學校食品安全預警體系,并進行常規演練。三是要建立完善科學的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并及時與食品衛生監督部門聯系溝通;建立原料采購制度、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等食品衛生安全管理系列制度;并確保制度的實施和管理的實效。
總之,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關乎祖國下一代的重要工作,只有各個部門齊抓共管,團結協作,并把各項工作做好做實,常抓不懈,才能防止各類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為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關鍵詞】學校;食品安全;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R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8-253-02
學校是廣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學校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到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近年來,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倍受社會的關注和重視,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和各級政府的重視及有關部門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我國學校食品安全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隨著學校生源的增加和寄宿制學生的增多及學校后勤社會化,學校食品安全隱患依然嚴重,直接威脅到師生的飲食安全和學校的教學秩序。
1學校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1.1學校食堂衛生許可證持有率不高,無證食堂食品安全狀況差。學校食堂是一種特殊的餐飲單位,也是師生就餐的主渠道,它依托的是學校,服務對象主要是處于弱勢群體的學生,大多數中小學食堂都是非贏利性的,無論其衛生狀況如何,相關監管部門常因社會影響問題而無法直接關閉不合格食堂,做出的處罰和責令改進措施也難以落實,這就造成了很多學校食堂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校未取得衛生許可證而一直運行的現狀。據統計,無餐飲服務許可證的食堂較持有餐飲服務許可證的食堂安全衛生狀況差距較大,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多。學校食堂未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1.1學校食堂房屋、設施等硬件條件不達標。法律法規要求學校食堂布局合理,有相對獨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間、加工操作間、出售場所及用餐場所,加工操作間最小使用面積不得小于8平方米,還要有基本的消毒、防腐、防鼠、防蠅、防潮和污水排放、廢棄物處理、冷藏保鮮等基礎設施設備。很多食堂都是由于硬件條件不合格而達不到要求,一些食堂只有一間簡陋的房屋,連保潔柜、冰箱等基本設施都沒有。還有的甚至用危房作食堂。
1.1.2學校管理不到位、組織制度不健全。學校領導及分管領導對學校食堂安全工作不夠重視,沒有建立食品安全領導機構,沒有配備專門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未盡到管理職責,食堂沒有建立系列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將制度當作擺設,在采購食品中不能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索證,在貯存加工等過程中無章可循,隨意性大。
1.1.3部分學校食堂私營化、商業化現象嚴重。由于地方財政對食堂的投入不足,大多數學校食堂和部分中學食堂實行了后勤社會化。私人或企業業主對食堂的短期承包或長期經營后,一些業主以贏利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運行中盡量減少投入、降低成本,使各方面條件難以達標。
1.1.4學校食堂人員素質不高,食品安全意識差。很多食堂從業人員未經過崗前培訓,特別是雇用員工流動性大,多數未參加健康檢查,欠缺食品安全知識,無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加工操作不符合衛生安全要求,在儲存加工環節,食品原料不能分類、隔墻、離地存放,生熟不分等現象十分常見。
1.2校內外飲食店衛生狀況差,監管乏力。很多大中專學校和部分中小學校校內及校園周邊還有不少餐飲糕點店和攤點存在。校內的飲食店攤大多為學校職工親屬經營,與學校有復雜的關系,往往不符合衛生安全條件但又難以管理,衛生教育部門要求學校配合管理,學校由于各種原因又不了了之。而校外的飲食店攤的管理又牽涉到食品藥品監督、教育、工商、質監、城管等多部門,各部門職責不夠明確,常常是條件越差,什么證都不辦,越是無人管,變成了監管的空白地帶。
1.3學校食品安全預警機制不健全。近年來,學校食品安全的總體狀況有了很大好轉,但學校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則往往具有發病率高、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等特點。目前,監管部門的量化分級管理尚未完全覆蓋,食品安全有關分析工作不到位,大多數學校無論是常規安全風險預警還是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都不健全,很難發現食品安全事故隱患,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件,不能及時有效應對。
1.4學校相關人員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目前學校師生員工及食品加工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普遍較淡薄,一是學校領導層和食品管理人員食品安全意識不強,工作中重教學輕安全,常常對教學設施大量投入,狠抓教學質量,而食堂房屋設備陳舊,安全管理放松。二是食品從業人員缺乏食品安全知識,很多人以為食品只要加工出來口味好就行了,根本不知道在食品的采購、貯存、加工、制作等環節應如何按規定管理和操作。三是學校師生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不能識別不合格不安全的飲食,特別是廣大學生常有在小攤小販購買食品的習慣。
2加強學校食品安全的幾點對策
加強學校食品安全工作,預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有效推動學校教育工作的需要。根據以上分析,筆者認為這項工作需要政府、監管部門、學校、社會多方面共同努力,健全制度明確責任,密切配合齊抓共管,著重抓制度、抓監管、抓宣教、抓投入、抓應急,為廣大師生提供良好的飲食環境。具體應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2.1加強領導,夯實基礎。各級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應高度重視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將之提到與教學質量同等的高度來抓,把各項法規制度落實到位,督促強化學校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教育和財政部門應樹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意識,特別應加大對學校食堂的投入,對不合格的學校食堂進行改造或重建,使房屋等基本硬件設施達到安全要求。學校要重視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同時爭取各方面的支持,加大對食堂的補貼或采取優惠措施,保證食堂這個就餐主渠道的安全,并努力將師生吸引過來,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2.2健全制度,依法管理。要保持對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關鍵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是要建立學校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形成地方政府負總責、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學校領導為第一責任人,一級對一級負責的責任體系。二是要建立學校食品安全預警體系,常規預警重點是宣傳預警知識,建立健全食物中毒與食源性疾病的監督、檢查和報告制度,應急機制主要是建立一套快速啟動和應對突發事件的制度和系統。三是要建立完善科學的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并執行到位。學校要建立主管校長負責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食品衛生管理人員,建立食品衛生安全管理系列制度。學校食堂和餐飲單位要建立原料采購制度、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等制度。同時要建立與制度相對應的各項考核、獎懲細則,確保制度的實施和管理的實效。
2.3強化宣教,提高意識。一方面可通過整治與教育相結合、集中宣傳與重點培訓相結合、典型報道與反面曝光相結合的方式,廣泛開展校園及周邊的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學校管理者的意識和食品叢業人員素質,使他們真正意識到學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如何保證食品安全,從而自覺按照法規的要求執行。一方面可利用校會、班會、健康講座、致家長的一封信等方式,送食品安全知識到學校、進課堂,引導廣大學生培養衛生、科學、健康、安全的膳食習慣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營造和諧健康校園。
2.4部門配合,著眼長效。學校食品安全涉及到多個環節,需要教育、衛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等多部門共同監管,因此各部門要統一認識、密切配合,聯合加強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管理,強制推行量化分級管理,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學校嚴格按照規定追究責任。同時應加強對校園周邊飲食環境的監管,針對當前存在的監管空白和盲點,可充分發揮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的抓手作用,由地方政府先制定管理辦法,各部門聯手整治規范學校食堂及學校周邊餐飲食品店,從而把好學校食品的源頭、生產、加工、銷售關,并逐步探索學校食品安全的長效機制,真正保證師生飲食安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繼“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地溝油”等相關報道再度使食品衛生安全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如何提高餐飲業經營者的守法意識,促進企業自律,完善餐飲衛生監督管理模式也成為時下最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課題之一。筆者就我縣餐飲業量化分級工作現狀及突出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1食品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現狀
1.1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
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是從有利于保證食品衛生安全,有利于調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自身管理積極性、規范衛生監督管理行為而創建的一種全新的監督管理模式。量化分級管理把以往的拉網式檢查改為重點檢查,提高了衛生監督工作效能,降低了衛生行政執法的成本。根據量化分級管理的指導原則,衛生狀況差、風險高的單位成為衛生監督的重點,通過對食品生產經營者衛生信譽度進行分級來確定監督頻率,把監督重點放到衛生監督的薄弱環節、關鍵環節上,在很大程度上合理地配置人力物力資源,降低了行政執法的成本。
1.2城固縣餐飲業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現狀
城固縣根據本縣實際情況,從2007年起按照《衛生部關于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通知》精神,制定《城固縣食品衛生監督分級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在全縣范圍各類餐飲業開展了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對促進當地餐飲衛生整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為客觀評價餐飲業量化分級管理現狀,筆者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對城固縣2009年度領取《食品衛生許可證》的城區餐飲單位和縣內學校食堂,通過查看資料、詢問、現場檢查的方法,統一按照《餐飲業衛生許可審查量化評分表》和《餐飲業經常性衛生監督量化評分表》的內容逐項打分,評出食品衛生信譽度級別。
1.2.1分級結果:2009年領取《食品衛生許可證》的城區餐飲單位、縣內學校食堂共有493個,其中城區餐飲單位419個,縣內學校幼兒園食堂74個。經嚴格審查打分按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評分表的標準評得A級單位0個,B級單位4個,占0.81%,C級單位489個,占99.19%。被評為B級的4個單位中,大型餐飲單位2個,縣直中學2個,被評為C級的全部為中、小型餐飲單位。
1.2.2評審情況:大型飲食單位衛生管理制度落實率占90.2%,中型餐飲單位的衛生管理制度落實率占63.7%、小型餐飲單位的衛生管理制度落實率占35.4%。所有餐飲加工場所使用面積都大于8m2,廚房地面都能采用耐磨、防滑、不滲水的材料鋪設,墻壁建筑材料均符合衛生要求。原料庫房大多只設一個倉庫,主、副食倉庫未分開設置;29.2%的小餐飲單位未設置獨立的粗加工間;70.6%的餐飲單位都有餐具保潔設施;62.1%的餐飲單位有防蠅、防塵、防鼠設施。約31.5%的小餐飲單位,其建筑、布局、設施和裝修相對陳舊,各生產加工間的使用面積相對較小,特別是燒烤制作間、熟肉銷售間、涼菜制作間等,這些餐飲店在量化評審過程中得分相對較低。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持有率占95.6%,從業人員基本衛生知識與消毒知識掌握、知曉率68.3%。食品及原料采購都能按照相關規定索取檢驗合格證或化驗單,索證臺賬資料完整的僅占46.6%;很大一部分索證范圍不全、驗收登記不齊。食品庫房混亂,與非食品混放現象較為普遍;餐飲具消毒、保潔完全規范的占45.8%。
1.2.3反映出目前食品衛生安全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從城固縣2009年餐飲業量化分級管理檢查、評審結果看,當地餐飲業、特別是小餐飲業衛生水平與國家衛生標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表現在布局、硬件設施配置較差,全年無A級單位,B級單位比例較低,絕大多數為C級餐飲單位,餐飲業衛生水平相對滯后。其原因可能與城固縣地處經濟不活躍地區,生活消費水平較低;流動人口少,餐飲業不發達,餐飲業投資少、規模小;經營觀念落后,衛生意識不強等因素有關。城區大型餐飲單位的衛生設施、衛生管理體系較中小型餐飲單位完善,這可能與大型餐飲企業在生存競爭中,總結和摸索出了成功經驗,經濟能力決定了大型餐飲企業為使企業做大做強,在衛生管理中加大了軟硬件投入,不斷規范內部制度落實與管理等因素有關。城區縣級學校食堂衛生狀況的好轉,與近年來國家對學校餐飲衛生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食品安全責任制的落實,城區縣直中學加大衛生管理投入,以及堅持開展學校餐飲整治工作密不可分。
2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縣級在推行量化分級管理中,經營單位主動參與性不強,缺乏市場經濟動力,不是積極主動配合,需以強制力來保證。突出表現基層低等級C級占絕大比例,獲得C牌、低等級的餐飲經營單位不愿掛牌,對餐飲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評審積極性、主動性不高[1]。經營者誠信機制尚未建立,無約束懲戒制度,表現在經營者多為短期行為,以牟利為主要目的,自律性差,無視信譽的養成,重復著垮掉-轉讓-重開的過程,隨意性大。食品采購索證管理辦法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強[2,3]。突出表現在基層小餐飲單位食品原料、調味品、添加劑種類繁多,采購量小而頻繁,要求全部索取衛生許可證和檢驗報告不符合實際,不便操作和堅持。社會問題與衛生監管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外來打工、進城農民、下崗職工從事小餐飲經營居多,這類經營者多以糊口、謀生、短期盈利為主要目的,成本小且條件簡陋,衛生問題較多[4]。但由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等多種因素,衛生問題得不到徹底根除,衛生條件改善困難較大,在量化分級管理中有一定阻力。
3對策與建議
一、2000學生無剩飯
以前,學生就餐,買的很多,吃不完就隨意剩。剩飯剩菜到處都是,白白的饅頭隨手就扔,浪費糧食現象嚴重。針對此,學校食堂一方面提高飯菜質量,另一方面想辦法改變學生不良的就餐習慣:成立勸導隊,勸誡亂倒剩飯剩菜的同學,對浪費糧食的同學進行批評教育;制定獎賞辦法,凡吃飯顆粒不剩的就能得到獎品;制訂靈活售賣方式,隨吃隨買。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現在已基本沒有學生浪費糧食。
二、自備碗筷好處多
學校學生食堂餐具使用經歷了兩個階段:使用一次性快餐盒和食堂統一配備就餐工具。使用一次性餐盒不僅造成巨大的浪費,不利于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品質,而且容易亂丟亂扔,不利于衛生管理。食堂統一配備餐具雖然方便管理,方便學生就餐,但卻培養了學生懶惰的習慣,以至于連碗筷都不會洗。針對此,學校實行自備碗筷,統一消毒的就餐方法。既干凈衛生,有培養學生動手做家務的習慣,效果很好。
三、潔凈安靜秩序好
就餐環境和紀律是最能反映學生整體素質的試金石。學校精心布置食堂餐廳,從制度到從業人員相關資料,從宣傳畫到溫馨提示欄,從菜單到多姿多彩的餐桌圖案設計,每一個細節都精心設計,讓學生舒心就餐,又在就餐過程中收到潛移默化的教益。同時,食堂大力整治就餐吵鬧現象,學生安靜排隊,安靜買飯,安靜就餐,安靜離開。培養了學生就餐的文明習慣。
四、少吃零食無攀比
關鍵詞:高校; 食堂管理; 癥結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3)09-133-002
一、引言
高校食堂肩負“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特殊使命,承擔一定的維護校園穩定的政治責任,這種特殊性決定了高校食堂必須以服務師生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怎樣做到食堂管理工作的與時俱進,及時化解各種矛盾和難題,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師生對食堂工作的滿意度,是我們食堂管理者面臨的新課題。
二、學生食堂主要癥結所在
1.物價上漲引發諸多問題
由于食堂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給食堂經營帶來很大壓力,學校食堂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也日益突出,嚴重影響了學生生活的穩定及食堂員工隊伍的穩定。
1.1多數食堂經營困難。盡管一些高校和中小學食堂都采取了多種措施緩解物價上漲帶來的巨大壓力,但是隨著通脹的加劇,物價持續上漲,學校食堂成本負擔已遠遠超出其承受能力,不少食堂虧損嚴重。如何在高物價下滿足學生的低價格的需求,同時又要保證飯菜質量,這是我省學校食堂共同面臨的難題。教育行政部門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江蘇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關于加強中小學食堂財務管理的意見》(蘇教財〔2010〕108號)已經明確:對于義務教育學校只提供學生蒸飯服務的食堂,鑒于蒸飯費已納入公用經費支出范圍,可不單獨設置食堂賬,所需費用在學校公用經費中列支。但是通脹帶來的壓力是全方位的、持續的,而且涉及各級各類學校。
1.2部分食堂員工隊伍不夠穩定。招工難和人員成本高影響到食堂工作人員的穩定,此問題以地處中心城市的高校尤為突出。與其他服務行業相比,食堂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特別是廚師等技術工工資偏低,留不住人,導致食堂用工成本大幅上漲。為執行《勞動合同法》,食堂已普遍要求執行全員投保(購買五險)。目前部分大學食堂出現“招不到人”和“招不起人”這一兩難局面,嚴重影響了員工隊伍的穩定。
1.3一些食堂飯菜質量有所下降。由于伙食物資價格上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伙食虧損嚴重加劇,食堂對部分漲價幅度加大的品種進行了調整,部分學校食堂通過調整菜肴搭配以降低成本,存在“變相漲價”現象,導致學生食堂伙食質量有下降的趨勢,學生也有相應的反應,甚至上網發泄造成不良影響。針對目前的通脹情況,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將激化學生就餐矛盾,影響學校穩定和社會的穩定。
2.管理體制有待研究改進
學生食堂對外承包經營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對外承包以后,有些學校領導平時不參與食堂的管理,減少甚至停止對學校食堂基本建設的投入,這就相應增加了食堂的衛生安全隱患。有些承包經營者片面追求營利,背離了為學生服務的宗旨,買菜時圖便宜,不講究質量與新鮮度;盡量少用炊事人員以減少開支,造成食堂人手不足,服務跟不上,結果是飯菜質量低劣,價格昂貴,學生不滿。因而,既要加強對學生食堂的管理,更好地體現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為學校和諧發展服務的功能,又要打破學生食堂的壟斷經營,引進必要的競爭,從體制上杜絕壟斷,以維護學生的就餐權和作為消費者應享有的基本權利,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3.硬件設施不能滿足需要
部分學校食堂經費短缺,設施不達標,硬件投入不足。如有些學校食堂餐廳就餐位明顯不足,就餐高峰時比較擁擠,學生對此有較大意見。另外,盡管近幾年很多學校加大了食堂的投入,但是仍有一些食堂條件依然很差,存在學校餐廳過于簡陋、設備不齊全、配套用房不夠等問題。
4.少數食堂衛生狀況令人擔憂
少數食堂衛生狀況主要表現在個別食堂員工出售食品時不用夾具、工作時不著裝;操作過程中不遵守操作規程;極少數食堂工作人員衛生意識淡薄、衛生知識缺乏、個人衛生較差。在高校學生的座談中,有學生反映有時會在飯中發現沙子、菜中發現雜物和頭發;有時會吃到隔夜飯菜;有些大葷菜偶爾存在沒有完全燒透的現象;餐具清洗消毒有時不夠徹底,盆筷不干燥等等。
5.食堂員工素質參差不齊
盡管大多數學校食堂員工素質近幾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學校還組織了對食堂員工的培訓,但是仍有一些學校的食堂存在員工流動性過大,責任心不強,業務素質不高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員工多為外聘的臨時工,還有一些為再就業退休職工, 年齡偏高且缺少專業培訓。
6.學校周邊飲食環境堪憂
很多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力度不夠,對學校食堂的經營帶來了沖擊,也對學生健康帶來不利影響。不少學校周邊飯店、零食攤點較多,個別地方形成飲食一條街。有些小販無證經營,販賣質量低劣的垃圾食品,學生受其誘惑,經常在課間或放學后到校外攤點購買食品或干脆一日三餐在那里就餐,構成飲食衛生較大隱患。學校領導及有關部門非常擔心,盡管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不斷地做宣傳工作,希望學生能到學校食堂就餐,不要或少到路邊店買東西吃,但效果不明顯。從食堂自身找原因,一是學校食堂品種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口味需求,二是學校食堂采購渠道導致價格相對較高,三是學校食堂就餐管理嚴格,部分學生覺得拘束,四是學校食堂排隊時間較長,等等。但是“小吃街”的小店、小攤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突出的有以下三點:一是非法經營,小店、小攤許多是無證經營;二是存在衛生安全隱患,小店、小攤從硬件、軟件來看基本都不符合衛生要求,有的食品吃了當時可能沒有問題,但時間長了對身體會有嚴重影響;三是大批學生集中時間到校外就餐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迫切需要加強對學校周邊飲食環境的治理。
三、解決之道
1.思想重視,不斷加大對學校食堂的建設力度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加強對學校食堂衛生工作的領導,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高等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通知》,充分認識到學校食堂辦得好不好,不僅關系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和健康,而且影響學校正常教育秩序和社會穩定。學校食堂主要服務對象是學生,不管目前實行何種管理經營模式,加強學校食堂的管理是校方義不容辭的職責。因此,學校領導要將食堂管理納入議事日程,加強學校食堂的管理,完善食堂的管理制度,還要對學生食堂的基礎設施建設、食堂衛生設施、大型設備購置及維修進行必要的投入,改善學生用餐環境。食堂硬件的建設直接關系到食堂的衛生質量,影響到學生的身體健康。各級政府及學校要像建教學樓那樣重視對學校食堂的投入,應有計劃、有步驟地改造那些使用年限長,已陳舊、破損的舊食堂。對于新建食堂要求建成一個達標一個,逐年淘汰不合格者,從根本上改變學校食堂的硬件狀況。實踐證明,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投入必要的經費用于學校食堂軟硬件的改造,是確保學校食堂服務質量的必要條件。
2.增加投入,對在校學生和食堂實行財政補貼
由于目前物價漲幅較大,全省很多學校食堂僅靠挖潛節流或減免部分費用仍然舉步維艱,因此,建議政府增加投入,給予在校學生以一定的財政補貼,給予高校食堂以經濟補貼或優惠性政策,以確保學校食堂的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保障學校食堂的公益性,維護師生正常的生活、學習秩序。可以考慮要求各校從學雜費中提取一定比例補貼學生食堂。此外,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大對學校主副食品采購的指導力度和支持力度,降低伙食成本,穩定飯菜價格,確保學生伙食質量穩中有升。建議集中開展一次“學生食堂達標”行動,緩解一些學校因資金短缺帶來的困境,縮短學生食堂建設規范化的過渡期;進一步擴大對特困生伙食補助范圍,加大對高校貧困學生的補助力度。為了確保貧困生的基本生活需要,盡可能地減少物價上漲對其生活造成的影響,多設置勤工助學崗位,同時把政府的關懷政策落到實處,及時發放生活補貼。另外,針對寄宿制中小學食堂人員、經費不足的困難,建議在制定相關標準時,給寄宿制學生人數多的學校適當增加人員編制。
3.完善機制,確保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3.1學校要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負責食堂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堂各項管理制度,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并把食堂管理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作為考評學校的內容之一;要積極依靠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衛生、防疫、工商等單位共同加強對學校食堂的規范化管理,學校的食堂管理領導小組或相應機構應定期對食堂工作進行檢查,并虛心聽取師生的意見和建議;要充分發揮師生的民主監督作用,尤其是高校,可以讓學生參與食堂的監督管理,使食堂運作信息透明化,最大限度地爭取學生理解和支持。
3.2要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做到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學校應根據《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保證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如建立學校食堂危險因素分析與關鍵控制點管理制度;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日常衛生監督與專項整頓相結合的監督制度;從業人員培訓與普及衛生知識相結合的健康教育制度;學校食物中毒預警制度;定期評估考核獎懲制度等。
4.強化監管,保障學校食品衛生安全
正因為學校食堂的特殊重要性,政府和學校一方面給以積極引導和支持,促進它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要重視調控和監管,負起應有責任,不能“以包代管”、“一包了之”,要將對食堂的監管作為常規工作,常抓不懈。學校有關職能部門和相應人員要加強對食堂經營單位和人員的日常監督與管理;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建立健全學校食堂評估指標體系,會同衛生、防疫等部門一道加強督查、評估;學校食堂發生責任事故的,要嚴肅追究當事人和有關領導的責任,更換食堂經營者;要全面推行餐飲食物供應單位招投標和集中、定點采購制度,學校的食堂必須到合法經營單位采購飲食物資,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要通過各種辦法,對采購的全過程進行嚴密的監控,堅決杜絕各種腐敗行為,并制定嚴格的監督措施,發現問題迅速嚴肅處理;對于新建、改建和擴建食堂的衛生、保潔設施,必須達到省定標準,經學校驗收合格、衛生部門審查通過并獲得衛生許可證后,方可投入使用,確保萬無一失。
5.開展培訓,提高食堂從業人員素質
加強學校食堂管理不僅要加強硬件建設,還要提高軟件和服務水平,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有的學校食堂炊事員多數來自外地,文化水平較低,有的未從事過食堂工作,因此,學校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崗前培訓,可以聘請校內外專家定期給食堂員工上課,對他們進行衛生知識、技能、服務禮儀等方面的培訓。學校還應定期組織從業人員和食堂管理人員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江蘇省食品衛生條例》及其它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學習和掌握必要的食品衛生知識,提高食堂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學校還要堅持食堂從業人員持健康合格證上崗,注重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開展“良好操作規范”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6.減負增效,穩定學校食堂伙食價格
要從社會和學校和諧穩定的大局出發來認識學校食堂價格的工作。學校食堂的主要功能是為學生提供餐飲服務,具有明顯的公益性。因此,學校食堂的運作、經營,既要遵循市場規律,更要立足于為師生服務;既要考慮經營者的利益,更要考慮學生的利益,決不允許經營者為謀取更大利潤而隨意提高價格。加強學校食堂的管理監督首先是管住價格,對學生食堂的就餐價格實行最高限價。全省高校一方面應盡力爭取上級部門給予食堂經濟上的補助和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應通過減負增效等方式來降低食堂經營成本。相近的幾所院校,可以組織聯合采購,建立長期定點供貨單位,減少流通環節;做好食堂基礎管理,增強自身實力,培養食堂全體員工的節能優化意識,降低能耗成本,積極向管理要效益,為學生提供價廉物美的伙食。
7.注重教育,培養學生良好飲食習慣
一是要注重學校食堂的優化美化,積極營造和諧優雅的進餐環境,體現學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二是要聯合城管、工商和衛生等相關部門集中整治學校周邊的非法飲食攤點,確保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可以將那些符合要求的攤店,通過租賃、招標的方式把他們引進校園,學校提供一定條件,進行目標管理;三是要高度關注學生飲食消費與健康飲食。學校相關部門及領導要高度關注學生飲食消費問題,積極開展有關健康飲食的活動,提高師生的健康飲食意識,引導師生走健康之路;四是要在學校普及《食品衛生法》有關知識,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為自身健康負責,使人人都成為食品衛生義務監督員,鑄就校園的食品衛生安全屏障。
【關鍵詞】社會化改革 物價上漲 管理體系
高校食堂工作是后勤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承擔著為科研、教學師生服務的,還擔當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職責。因而,食堂涉及到全校廣大師生的切身利益,它不僅是辦好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條件之一,而且肩負著高校改革穩定的重任。高校食堂管理應注意的內容包括食堂各崗位的標準化操作管理、菜肴食品質量檢測、循環菜單的開發及運用、菜肴品種及口味創新、菜肴食品安全監控等。結合菜肴食品采購建立食堂菜品價格調整備案機制。在新的形勢下,物價不斷上漲,如何做好食堂管理工作,使食堂工作健康、持續發展,本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一、實施標準操作流程
控制菜肴質量為保證菜肴質量達到一定標準,高校食堂必須實施標準菜譜規定的相關程序,進行菜肴質量有效控制。在實施食堂各操作流程的標準化方面,首先在原料切配時,應掌握好以主料形狀為主,輔料根據主料形狀進行刀工切配原則進行原料切配,如:主料形狀為丁,輔料形狀也為丁;主料為條,輔料形狀也為條。其次在原料加熱時,應掌握好調味的準確度,由于各類菜肴可在加熱前、加熱中、加熱后三個階段進行調味,故應根據菜肴在各階段所使用的調味料情況進行相應補充,避免味重現象。
二、標準規范高校食堂菜肴食品質量檢測
規范菜肴食品質量檢測。高校食堂要保障菜肴食品出品質量,就必須進行菜肴食品質量檢測,常規檢查方法主要從菜肴食品的色澤、香度、味感、形狀等方面進行,檢測標準和細則主要包括主料的選擇、刀工切配、火候及溫度、成品滋味、芡汁等幾方面。
三、高校食堂循環菜單的開發機標準菜譜的實施
實施循環菜單,加強技術創新。鞏固加強現有菜肴質量,制定可以周期循環使用的菜單,以每五個工作日為一個循環周期進行菜肴制作的更新調整,菜單使用三十天后,根據季節及原材料供應情況,進行食品原料的更新和補充,并設計和推出新一輪的菜單。菜單設計應注意對上一期菜單中同種原料進行不同烹調方法與制作工藝的更新,根據菜單的使用情況對菜單中的各種菜品進行分類統計,從而可以了解掌握各種菜肴品種成本高低和受歡迎程度,及時調整菜單設計不但滿足就餐者口味需求,而且節約成本。
菜肴食品創新研究。高校食堂需不斷創新菜肴食品的種類滿足師生口味需求。研發新品并對其進行銷量及受歡迎程度的檢驗,在創新機制方面,食堂可成立菜肴創新研究小組,由該小組成員進行菜肴食品銷量及受歡迎程度的統計,接受專業指導意見和師生的建議,并借鑒相關經驗和書籍進行技術研究,每學期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開展比賽,吸取經驗,不斷創新以增強高校技術人員菜肴創新研究能力。
四、加強宣傳學習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識,進行安全監管
在新形勢下,食品安全問題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為了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健康,很多基礎內容的學習與落實尤為重要,如以下幾點:
學校及后勤部門以及相關單位積極組織宣傳學習《食品安全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衛生管理規定》、《產品質量法》、《餐飲衛生管理辦法》等。
定期或不定期邀請衛生監督管理部門消防部門及具有先進管理經驗的管理者到學校,對食堂員工進行系統的培訓,要求食堂員工除應具備健康的身體狀況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相應的食品衛生知識,食品營養知識以及相關的法律知識通過對食堂從業人員的的宣傳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他們操作管理水平。
實行食品衛生安全第三方監管,監管內容包括有毒有害物質現場速測及分析、風險預警、風險隱患評估、遠程視頻監控等,通過第三方食品衛生監管,全面控制食堂的菜肴食品衛生,對食堂操作的關鍵部位進行視頻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建議高校食堂實施HACCP體系,可有效預防中毒事件,保障飲食安全。
五、建立食堂菜品價格調價備案機制
為了保持高校食堂飯菜價格相對穩定,維護廣大師生的合法權益,高校后勤管理部門應加強對市場原料的價格監測,制定切實可行的高校食堂飯菜價格調整備案制度,并作為高校食堂對外招標的必要條件。此外,深入研究“農校對接”模式對于降低高校食堂采購成本,提高食堂員工福利及隊伍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農校對接”主要是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高校食堂的對接,實現農民增收、學生受益這一雙贏局面。它可以減少高校農產品采購環節,降低學生食堂采購成本,能夠更好的保障學生食品安全,對促進高校穩定起著重要意義。由于現在物價持續走高,這條途徑是非常值得我們考慮的。
六、總結
高校食堂是一個特殊的運營實體,它不同于普通的市場運營實體。只有認清其經營、管理、模式、對象、利益、監管等方面的特殊性,才能有的放矢,提高食堂管理的效率、降低高等學校食堂改革要始終堅持為教育、為師生服務的方向,應注意結合具體情況,因地因校制宜,積極、穩妥推進在高等學校食堂改革方面。要按照“三滿意”原則開展工作,也就是學校滿意、教師學生滿意、職工滿意。隨著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推進,食堂經營體制的不斷完善,要充分認識高校食堂是公益性質的部門,關系到每個學生的切身利益,各院校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一套適合本校實際的管理模式,提高伙食質量與服務水平,切實保障學校的穩定和師生員工的正常學習和生活,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成吉.對高校食堂管理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17).
關鍵詞:高校 學生食堂 管理
1 高校學生食堂發展現狀
近年來,高校學生食堂發展迅速,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食堂規模不斷擴大,自營收入大幅增長。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高校學生食堂快速發展,營業收入大幅增加,從業人員成倍增長。據統計,全國萬人以上的高校,食堂年產值都在千萬元以上。二是經營形式多樣化,競爭力不斷增強。
2 目前高校學生食堂存在的問題
通過二十幾年的改革,高校學生食堂經營模式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學校自主經營,自我服務;二是承包給個體經營戶;三是引進社會大型餐飲企業進校經營。不管是哪種經營模式,都存在一些弊端:
2.1利益最大化與公益性之間的矛盾
全國高校食堂經過幾十年的改革,基本上都實行了企業化或半企業化的經營模式,食堂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職工自己養活自己,學校不再支付食堂職工工資,少數食堂甚至還要上繳利潤。
2.2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差,無法滿足就餐者需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現在的就餐者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對食品的花色品種和口味要求越來越高。但是目前大多數食堂從業人員都是從農村招工來的,普遍文化水平低,加之又沒有接受過正規專業訓練,所以在服務過程中主動性差,意識性不強;飯菜也是一年四季一個味。一個樣,質量普遍不高。
2.3隨行就市與飯菜價格穩定之間的矛盾
農副產品的價格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隨行就市是其基本規律。而高校學生食堂的飯菜價格在一定時期內必須保持穩定,不可能每天隨著市場進貨價格的漲跌而隨時變動。
2.4不能正確處理和協調學生食堂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從根本上講,經營者與消費者的利益是一致的:經營者提供服務,消費者享受服務,經營者投資并享受產出,消費者消費并享受服務。
2.5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步伐緩慢,管理模式落后
高校學生食堂多為高校自己經營,發展缺乏統一規劃,經營管理方式落后,產業化程度低,管理手段、管理技術還沒有擺脫傳統模式,經驗型管理方式較為普遍。
2.6食堂規模普遍偏小,創新意識薄弱
近年來,高校食堂雖有較快的發展,但與社會上的餐飲企業相比,無論是從數量和規模上看,都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各高校學生食堂缺乏做大做強的意識;二是發展的政策還不夠寬松。部分學校領導對學生食堂的發展重視不夠,特別是在資金投入上偏少,從而限制了食堂、特別是大伙食堂的發展。
3 高校食堂社會化經營模式探討
3.1公開招標,擇優引進
將食堂對社會公開招標發包,采取租賃承包經營的企業化運作形式,既告別純福利辦伙的經營模式,又不要走以食堂盈利為目的的經營模式。
3.2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公平競爭
將食堂承包給不少于3個承包商經營,打破一家獨營的壟斷局面,使他們在公開、公平、公正中競爭,讓師生、經營者和學校三者都能從中受益。
3.3設施統一購置,利潤合理分配
在食堂配套設施方面,如廚房設施,餐廳的桌椅、餐具等均由學校統一購置,以便形成整體化,費用由承包商承擔,分5~7年折舊;在交納風險抵押保證金的同時,根據在校生就餐數測算承包費,將承包商的利潤控制在20%范圍內,從20%的利潤中提取40%作為上繳學校利潤,用作學校獎勵食堂的基金,重大節日學生伙食費的補貼和維修添置設備的補助金。剩余60%作為承包商的利潤和用于設備的更新改造。這樣學校既沒有貼錢,有少量利潤,承包商也有利可圖。
4,高校食堂社會化管理措施探討
4.1用制度規范約束
學校在制定食堂招標方案時,除要求投標商不折不扣地執行好國家《食品衛生法》、《產品質量法》、《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外,還要落實和執行好在招標前制定的《衛生管理制度》、《崗位責任制度》等各項管理制度,做到從食堂管理人員到食堂從業人員,從硬件到軟件,從原料購進到成品售出,都有一整套有法可依、行之有效、易于檢查監督的規章制度,使學校食堂管理在競爭中日趨制度化、標準化、科學化,做到時時有規范,事事有規范,處處有規范。
4.2用嚴密措施作保證飲食安全
必須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明確歸口管理部門,設專人負責管理食堂,從組織領導到從業人員都要有崗位職責,做到責任到人,加強監督指導、管理督查。
4.2.1嚴把采購、儲存關
米、面、油、鹽等7類食品由學校集中采購儲存,肉由經學校考察合格的供方送貨上門,食堂管理員對進入學校的原料或食品進行檢查驗收,確保無有毒、有害、腐爛變質、酸敗、霉變、蟲變、污穢不沽、混有異物或者其它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進入學校食堂。
4.2.2嚴把食品加工關
要求承包者必須加工設施配套,按規定操作程序進行清洗、加工、配制、烹飪,做到生熟分開。加強對特殊食品烹制的監督,如四季豆、鮮黃花菜等食品需煮透、燒熟防止烹制不當引起的食物中毒。
4.2.3嚴把食品銷售關
對每天銷售的食品要堅持抽檢,各取不少于250g的樣品留置于冷藏設備中儲存24h以上,以備查驗。食堂對每頓剩余食品必須實行冷藏,再銷售前一定要經高溫處理。在確保沒有變質的情況下方可銷售。按時做好餐飲用具的消毒衛生,未經消毒的餐具不得使用。售飯一律實行刷卡收費,減少售飯過程中的污染。
4.2.4嚴把衛生預防關
要求食堂從業人員定期體檢并養成良好的衛生意識和個人衛生習慣。嚴禁非本食堂工作人員隨意進入食品加工操作間及食品原料存放間防止投毒事件發生。制定《食物中毒預防、控制方案》,以防中毒事件發生時,按應急處理機制使中毒人員得到及時救治。
4.2.5嚴把飯菜價格及品種關
將飯菜價格確定在毛利潤的18%范圍內,特殊菜肴加工精制利潤不得超過20%:早餐品種不少于5個,中、晚餐主食品種不少于8個,副食品種不少于15個。食堂管理員每天定時檢查,核算飯菜成本單價,每星期不少于2次公布市場主副食品價格情況。
4.2.6嚴把督查獎懲關
加強對從業人員食品衛生安全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建立有效的管理、獎懲機制。每學期組織1~2次食堂管理人員、從業人員進行食品衛生知識、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培訓:組織管理員每天檢查食品衛生和環境衛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留隱患;根據《食堂管理獎懲制度》,對成績突出者,年終給予一定獎勵,對每周平均分低于85分以下者定為不合格。對每學期不合格累計達5次者,或發生食物中毒事件者取消其承包資格,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傳染病控制;食品檢查;中小學生衛生保健服務
【中圖分類號】 G 478.2 R 17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9-0833-03
為了解四川省學校現有衛生資源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相應對策,進一步完善學校衛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切實加強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管理和傳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預防食物中毒和傳染病在學校的發生,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2007年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系統開展了全省范圍內的學校衛生相關情況調查工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自行設計并下發學校衛生報表,內容包括學校衛生基本情況、傳染病管理、食品衛生、生活飲用水衛生等,要求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轄區內學校開展調查,對全省19個市(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報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學校衛生基本情況 大學、中學、小學開展學生體檢的分別有87.50%,61.66%和36.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45.28,P<0.01);城市與農村中小學開展學生體檢的分別占75.58%和37.95%(χ2=827.87,P=0.000)。學生健康檔案建檔率大學高于中學,中學高于小學,分別為64.42%,39.57%和23.37%(χ2=407.209,P
2.2 傳染病防治管理情況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對學校校醫院、衛生室進行檢查。大學、中學、小學設有傳染病防治管理機構和建立制度的分別占89.29%,81.30%,72.13%(χ2=71.642,P
2.3 食品、飲用水衛生情況 依據《食品衛生法》、《學生集體用餐管理辦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對學校食品衛生、生活飲用水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監測檢查。大學、中學、小學食品從業人員持證率分別為99.23%,84.16%和75.97%(χ2=1 315.193,P
對4 294所學校進行了生活飲用水調查,市政供水合格率為93.68%,二次供水合格率為44.95%,自備供水合格率為45.08%(χ2=1 220.452,P
3 討論
由監測結果可見,四川省各類學校衛生工作均存在校醫和保健教師數不足和學生健康體檢不能落實等問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要求按學生人數600∶1的比例配備專職衛生技術人員,而四川省大學/大專的比例是999∶1,中小學約為1 200∶1,遠遠低于條例規定要求。尤其是還有很多中小學校沒有設校醫和專(兼)職保健教師,大學情況僅稍好于中小學校,其主要原因是社會重視程度不夠,學校普遍存在重教學、輕衛生的現象,缺乏校醫崗位編制,制約了學校衛生工作的開展。此外,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無專項體檢經費保障,只有42.38%的學校能堅持開展每年一次學生健康體檢工作,27.26%的學校建有學生健康檔案,大學高于中學,小學最差,城市中小學好于農村中小學。受教育經費“一費制”影響,加之健康體檢缺乏專項經費,特別是農村學校經濟條件較差,經費短缺,致使很多學校學生健康體檢工作處于滑坡停滯狀態,學生健康檔案不健全。
本次檢查的各類學校中,約70%開展了有關各項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還有近30%的學校未開展相應工作,農村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比較薄弱,主要因為部分學校領導及校醫對傳染病的防治工作意識不到位,責任心不強,工作流于形式,學校沒有建立學生傳染病、常見病及慢性病登記和報告制度,學校校醫和保健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和了解在校學生的健康狀況。因此,應加大衛生監督監測和宣傳力度,督促和幫助學校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做好傳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保障廣大學生身心健康。
食品衛生問題是各類學校存在的共性問題。從食品衛生監測結果可見,大專院校地處城市,食堂的各方面條件較好,管理比較完善,監測結果較好;中小學校情況較差,尤其突出的是餐飲具消毒效果監測合格率低。近年來,隨著學校后勤制度的改革,大部分學校食堂實行私人承包經營。承包者衛生意識淡薄,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了衛生狀況,加之一些學校監管不力,給衛生部門監督監測工作帶來了難度;還有個別學校食堂衛生設施簡陋,存在發生食物中毒的隱患,不能確保飲食衛生安全。
在飲用水衛生方面,大部分市政供水的學校監測結果合格,但二次供水和自備供水的學校監測合格數不到50%。究其原因,由于二次供水與自備水源容易造成水體污染,如蓄水池未及時清洗或消毒環節未按規范操作,細菌學指標易超標;有些蓄水設施陳舊,材料老化,使二次供水中一些理化指標含量增高[1],也是導致學校飲用水水質不合格的一個重要原因。針對學校食品衛生和飲用水衛生問題,衛生部門應當加大監督和監測工作力度,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學校應積極主動配合衛生部門工作,切實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安全,杜絕因飲用水污染引起傳染病的發生。
根據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系統2007年對全省學校衛生的監測結果和情況分析,建議教育和衛生部門加強聯系與配合,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國家教育部、衛生部的要求,設立醫務室,配備校醫,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和學生健康體檢工作,建立學生因病缺課、晨檢、慢性病、傷害登記制度,做好傳染病防治和學生常見病監測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4 參考文獻
一、建章立制,強化體衛管理。
1、學校成立了由分管校長為主管,教導主任、體育教師、總務主任共同參與的體衛工作領導班子,將體衛工作納入學校工作整體計劃,尤其將田徑傳統項目、籃球、乒乓球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落實體育工作,并把體育工作業績列入年終考核內容,使之步入良性循環、持續發展之路。確保了日常體育教學工作和各項體育活動及訓練落實到位,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2、我校歷來重視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為深入貫徹中央7號文件,我們對學校體衛工作每學年都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并制定好相應的學校體育衛生工作發展規劃與年度計劃,期末進行總結。為把工作落實處,我們每學期都召開體育衛生工作專題會議,具體討論學校工作主題、系列活動及經費落實情況,做到專款專用。
3、學校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課程計劃開足、開齊體育課程,并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授課(每周開足3節體育課、2節體育活動課等)。我校嚴格遵照執行“陽光體育運動”、“三課兩操兩活動”的體育規定,以學校作息時間表為依據,組織學生參加早晨的早操和晨鍛,確保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幾年來,我校無論是嚴冬還是酷暑,從未間斷過。學校還根據學生的年齡差異特點,適時更換活動內容,由于形式多樣,深受學生歡迎。由于我們一貫堅持,學生體質較為良好.
4、我校群眾體育的開展方面也做得很有特色。每年舉辦春、秋季兩次運動會,開展冬鍛長跑活動,校運動會、冬季體育系列比賽等大型體育活動,做到制度化、規范化。田徑、籃球是我校歷年來的體育特色項目,在縣比賽中成績名列前茅。具有參與率高,涉及面廣等特點。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更達到了鍛煉身體,鍛煉意志的作用。
5、搞活體育傳統項目訓練。
籃球、乒乓球是我校傳統項目,在加強日常體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我們十分重視傳統項目的課余訓練。從科學選材到梯隊建設和訓練,分工到人,層層落實。從興趣出發,激發隊員訓練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積極參與運動訓練的源泉。從特長入手,充分挖掘學生運動潛能。在訓練中必須采用針對性原則,在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的同時,努力使學生的專項身體素質得到發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在訓練中,遵循少年兒童生長發育規律,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系統訓練。在訓練中,能抓住學生的特點,認真制定訓練計劃,在訓練過程中,針對每個人的特點進行適當調整,使他們的訓練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由此,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競技水平逐年提高。近幾年,在全體師生積極努力下,我校籃球、乒乓球代表隊在縣中小學生籃球、乒乓球比賽中屢創佳績,團體總分名列前茅。
二、加強師資培訓,購置必要的體衛設施。
1、我校一直把優化學校體育教育師資隊伍作為提高體育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來抓,不斷充實教師隊伍,重視和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學校按規定配備專兼職體育教師5名,(3名專職、2名兼職)。學校按規定在今年暑期中進行場地改造、配備體育器材和教學用具、用品等,并做好課內外體育活動和體育訓練的安全工作。
2、加強衛生教育,提高學生健康水平。
學校全面貫徹衛生工作《條例》,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全面加強對學生健康狀況的監測。同時切實改善衛生環境和教學衛生條件,著力提高師生的健康水平。今年,學校在教育局的幫助下將投入100多萬元的資金改建師生餐廳,對教室、辦公室換窗、全面粉刷。加強食堂衛生管理和食品、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及時對一年級新生進行預防接種查證驗收。制定防近措施,學校定期開展學生的體質檢查,建立學生健康檔案。保健教師定期檢查學生眼操、讀寫姿勢,并組織教師學習教學衛生要求,關心學生的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使學生的視力不良發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學校還舉行講座、黑板報的宣傳進行健康教育。學校能根據季節性流行病傳染特點,進行預防宣傳教育。健康教育的時間以健康教育課和晨會為主。通過健康教育活動,學生基本掌握了健康知識,養成了良好的健康行為習慣。我校嚴格執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建立衛生責任追究制度,由校長、總務部門有專人負責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學校食堂有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有健康證,有食堂衛生管理制度與措施,并有預案制度。
三、存在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
近年來,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雖然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中還存在有一些不足,如學校的硬件條件還不達標,功能室的建設還不完善,專用教室、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及師資等不足,體育教師教學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們要不斷加大硬件投入,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