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品格教育的目的和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品格教育是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相結合的教育,它建立在“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基礎之上,包括了人的智力和體力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全面和自由的發展以及人的個體和社會的全面的和諧發展。它是德智體等的全面發展,也是個體和社會的共同發展,是個人、集體和社會三者的一體化發展,更是我們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
在學校,品格教育可以體現于課堂教學,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提高學生的品格;在家庭,可以通過日常的生活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在社會,可以通過具體的公益性活動提高學生的品格。
江蘇省蘇州市第四中學是一所普通高中,肩負著全面培養學生的重大責任,但是,近20年來,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一直十分嚴重,學校把主要工作放在了學科教學之上,導致了學生社會責任感不強、自覺自律的意識薄弱、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差、學習目標功利化以及公民意識和法制意識等普遍不強。為了改變這些現象,我們挖掘學校的傳統文化,傳承學校的傳統教育,結合國外教育的成功經驗,探索并發展適合于學校的教育。
一、我校早期的品格教育
我校是一所百年歷史名校,創始于1902年,前身是美國基督教圣公會創辦的蘇州私立桃塢中學。學校以“培養高尚純正之品格,切實適用之學詣”為辦學宗旨,是當時著名的學府,被稱為“美國在遠東地區辦得最好的學校”。文化泰斗錢鐘書,中科院院士張青蓮、錢鐘韓、劉元方、潘承洞都曾在這里度過了他們的中學時代。學校當時建有教堂,對學生實施最初的品格教育,其內容是《圣經》。
學校以英文教學為特色,由美籍教師授課,教學內容涉及眾多西方文學作品,如《泰西五十軼事》《人類的故事》《威克斐牧師傳》和《莎士比亞》等著作。
桃塢中學不僅在學習上中西結合自成一套,而且在課外組織上頗具特色。20世紀20年代,學校已有三大課外組織,即“學生會”“文學會”“青年會”,其目的在于研究學術、練習口才,以期培養思維靈敏、舉止活潑之青年。
桃塢中學除了這三大學生課外組織,課外活動也豐富多彩。其一,文藝出版。出版發行“桃塢”學刊,內容有時論、課藝、譯林、雜看、筆記等,對外發行。其二,學術競賽。學校各年度均設有學術競賽,并規定年級參加,優勝者給予獎勵。其三,文體活動。學校各班級學生中,由各自的愛好者組成了中西樂隊、歌詠隊、口琴隊,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娛樂活動,陶冶身心。
桃塢中學的體育運動素有盛名。籃球運動最普及,校籃球隊訓練極為嚴格,隊員中有一門功課不及格者乃不能選入校隊。各年級幾乎都有籃球隊,其中比較有名聲的如“愛克斯(X)籃球隊”“雄魄體育會”“豪光小足球隊”“旭日籃球隊”“培英體育會”等。
我們看到,學校早期的品格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張“與人為善”的美德,從經典中獲取傳統的美德;重視學生的興趣培養和人格影響,以閱讀和各類活動豐富自己和理解世界,可以說,這種品格教育已經注入了我們最早的“國際理解教育”。
二、對品格教育的重新認識
我校解放前是一所美國的教會學校,具有美國品格教育的淵源,而且在此期間也出現了一批仁人志士。因此,去糟粕取精華,“培養高尚純正之品格,切實適用之學詣”辦學宗旨對于我們當今的學校教育依然有積極意義。
1.正確認識品格教育的社會價值
首先,品格教育是學校德育的必由之路。品格教育以培養受教育者的品格為核心目標,以核心價值觀的培養為品格教育的內容,使學校道德教育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內容,為提高學校道德教育的實效指出方法。其次,品格教育是社會文化多元化的必然要求。品格教育的提出是當前價值多元化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培養、內化良好的品格,對于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平及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受教育者更好地適應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品格教育是改造民族性格缺陷,培養強健的民族品格的必然選擇。崇尚和奉行忠誠、誠實、正直和公正的美德,是人類共同的原則。顯然,品格對民族和國家的生存與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
2.正確把握品格教育的學校價值
就學校層面而言,品格教育可以使教師認識到教學中滲透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遵循知識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統一的規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等教育因素,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品格教育可以將教師的現代課堂教學改革意識和現代課堂教學的操作有機結合,將日常工作與科研工作相結合,試圖在研究、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有價值、有實效、操作性強的工作模式。
品格教育可以與學科素養緊密聯系在一起,培育有社會責任感等核心價值觀,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3.正確定位品格教育的研究內容
我們從學生品格教育的現狀研究開始,并對比美國品格教育的實踐過程,從文化差異、社會制度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異同中取長補短。由價值觀培育學生品質美,由課程文化構建學生品性美,由示范教育踐行學生品行美,以形成我校品格教育的實踐模式。
關鍵詞: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品格教育;成因
一、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農村留守兒童的品格教育是促進兒童形成有益于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德行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品格教育能夠表現德育的本質,我們要注重對兒童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使得這一核心價值能根植于兒童幼小的心靈。它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
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的品格教育是時展的要求,它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還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連貫性,更有利于我國學生道德品格教育的良性發展,為我國中小學的品格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從教育目的角度出發,人的社會性發展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同時從當前幼兒園教育不斷弱化和弱效的客觀實際出發,農村留守兒童品格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農村留守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還會促進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家庭的和諧和穩定,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從而使他們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二、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存在的品格問題
對于品格教育的定義,筆者認為,品格教育具有可教性和可塑性。它不僅僅是教,還要通過表現美德的行為養成一種習慣。它是通過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與兒童進行相互的、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引導和促進兒童形成和獲得核心價值觀,形成有益于個人和社會的品格的過程。目前我國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存在的品格問題主要有:(1)性格孤僻。他們不愿意與外人進行溝通交流,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充滿了懷疑,對他人的言行也十分敏感。(2)社交障礙。他們表現出更多的交往困難,不愿積極參加集體的活動。很難與周圍的人形成良好的關系。(3)心理發育不良,逆反心理嚴重。對于來自教師、家長和親友的教育不以為意,經常會用一些逆反的方式表現出來,如不聽話、頂嘴等。(4)道德品行差。農村留守兒童受現實生活的影響,在實際生活中只是單向地接受愛,而不懂得愛別人。所以大多數孩子都比較自私,并且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還有一些其他的表現,如不誠實,不守信用,不尊重他人,不知勤儉節約,喜歡惹事生非,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等。(5)法制觀念淡薄。農村留守兒童偷竊、打架斗毆和行兇等違法犯罪事件時有發生。這與其道德認識偏差、道德意志薄弱等問題相關。
三、農村學齡前兒童品格教育現狀形成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結構不完整是造成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品格問題的主要原因。父母給予孩子的是片面的關懷,他們只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卻忽視了他們內心的需要及思想感情方面的變化,因此與孩子交流和相處時間很少,更別提教育孩子了。
家長自身素質不高,在榜樣教育上很難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主要原因是父母經常外出務工,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比起正常家庭中父母的榜樣作用,留守家庭要小得多。平時的電話囑咐與日常生活中的言傳身教所起的作用相差甚遠。
隔代教育的弊端突出。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一般是由祖父祖母(外祖父祖母)看管,由于他們大多數年紀都比較大,文化水平比較低,因此教育觀念和方法都比較落后,無法保障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品格培養和品格教育。
2.幼兒園教育功能的弱化
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很多農村地區的幼兒園教師文化水平都比較低,沒有接受過專門的幼師培訓,可以說綜合素質水平是不夠的。其次,部分幼兒教師的責任心不強,對待留守兒童缺乏關懷或者是關懷不到位。
幼兒園課程單一。教師教條地將書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幼兒,他們不容易接受或接受困難,因而在轉化為實際的道德行為時效果欠佳。“而對個別留守兒童的思想道德指導也僅限于理論上的說服教育,缺乏情感上的交流溝通,不能動之以情,說服力很小。”
師生關系緊張。由于一部分留守兒童成績差,調皮搗蛋,不尊重教師,很多幼師不能深入了解他們的行為,導致了師生之間關系緊張。而這種關系導致留守兒童在道德品質方面存在的問題得不到重視和解決。
3.社會各界關懷不夠
社會對留守兒童的生活和教育問題關注不夠。由于留守兒童缺乏必要的監護,他們很容易從各種渠道獲取不利于身心發展的信息,從而導致不良后果。而社會對這一問題缺乏長遠的思考和重視,這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目標不相符。
社區教育未起作用。社會德育環境是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基礎。農村留守兒童思想品格教育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介入。
缺乏關懷性的社會環境。雖然留守兒童這一問題已經引起廣大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重視,但關注的程度還是不夠。比如學校周邊環境以及影響日益增強的電視、網絡等,都缺乏對留守兒童的環境關懷。應該堅決抵制在學校附近設立網吧、游戲廳等不良場所。
一、培養自主學習者的價值立意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關于自主學習的思想,強調所學應通過自己的思考、實踐來獲得。先秦時期的孟子認為,一個人要獲得知識必須通過自己刻苦鉆研,自求自得。只有積極主動學習,知識才能牢固掌握、豐富積累,在應用的時候就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所謂“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得之也”(《孟子·離婁下》);到了宋代,程頤對孟子的思想做了進一步闡述,認為自主學習才是善于學習的表現:“義有至精,理有至奧,能自得之,可謂善學矣。”大儒朱熹更是直白如話:“讀書是自家讀書,為學是自家為學,不干別人一線事,別人助自家不得。”他認為做學問主要靠自己主觀努力,以積極的態度去掌握知識或尋求真理。到了近現代,教育家葉圣陶提出的“不教之教”,目的也是培養兒童成為自主學習者。除了我國教育傳統之外,西方教育界也同樣指出自主學習的重要價值。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說:“教育的目的就是激發和引導學生走自我發展的道路。”由此可以看出,一切的教育本質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的學習本質上都是自我學習。要成為終身學習者,首先就必須成為一個自主學習者。盡管自主學習的理念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但當下教育中被動學習的現象依然十分普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依舊沒有獲得根本性提升。就個體而言,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學習的焦慮狀態是缺乏自主學習素養的真實反映。而隨著互聯網時代與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面對價值的多元化,信息的海量化,科技的自主創新化,更需要我們成為自主學習者,學會辨析、處理和駕馭信息。由此可見,無論是立足目前新形勢下的學習樣態,還是著眼于中華民族未來的持續發展,自主學習者的培養都有著當下與未來的雙重意義,它不僅有利于學習者個人的能力提升與思維發展,而且從長遠看,它也是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路徑之一。
二、自主學習者的人格特征
區別于傳統對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方式、自主學習能力等的研究,“自主學習者”更多指向“人”的發展,指向自主學習者“人格”的培養,具有獨特性、穩定性、統合性的特點。我們認為,自主學習者具有以下五大人格特征。一是“價值認同”,具有國家認同、社會責任、主體思辨的品格和能力,能夠充分認識自我存在的價值意義;二是“成長心態”,具有積極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心理品質,遇到失敗會更加努力,傾向于尋求挑戰和機會;三是“高階思維”,具有深度學習和認知的能力,不滿足于知識的簡單獲得,能夠開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踐創造;四是“自省品質”,對自己有充分的認知,具有規劃、指導、控制和調節自己學習行為的能力;五是“適應能力”,具有適應不同環境學習的能力,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促進持續有效的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發展委員會在教育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新的教育精神使個人成為他自己文化進步的主人和創造者。自學,尤其是幫助下的自學,在任何教育體系中,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我們認為,自主學習者是一群生命力勃發、具有強大學習意志的學習者,他們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能夠不斷通過自我塑造、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完成一種動態、積極、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從而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質,形成對真理價值進行永恒追求的完整人格。自主學習者不僅具備近年來提倡的“終身學習”特性,更應當成為當下學校著力培養的主要類型,其對于個人成長、教育變革、社會發展和民族復興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三、培養自主學習者的育人范式
“育人范式”回答的實際上是“怎樣培養人”的問題。自主學習者培養是目的,育人范式是內容、途徑和方式。兩者相互統一,相互促進。
1.品格養成教育為自主學習者培根
品格養成是自主學習者培養的基礎工程。所謂品格,是指人們在個體生活與社會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品性與風格,因此品格養成教育要改變傳統道德教育脫離生活、重在灌輸、缺乏體驗的弊端,對家校、師生、社會等各種關系要素進行整合,建設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的育人場域。我校以活動為載體,通過緊密聯系現實生活,重視學生自我體驗,強調學生實踐參與,培養學生的“小當家”“小主人”和“小公民”意識。小當家教育,實現家庭自理。把家庭作為品格養成教育的重要場域。通過“理一屋、清一室、潔一家”等活動,自主開展物品整理、參與家務勞動等,培養學生生活自理的意識和能力,做好“小當家”。小主人教育,實現學校自治。把學校作為品格養成教育的主要場域。通過“一日校長”“一周班長”“‘六節’我來導”等活動,自主實施班務、校務管理,組織開展活動等,培養學生自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做好“小主人”。小公民教育,實現社會自立。把社會作為品格養成教育的必要場域。通過“社區走訪”“精彩百團”等活動,自主遵守公民道德,參加社會實踐,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意識和能力,做好“小公民”。
2.課堂范型建構為自主學習者啟智
課堂教學是自主學習者培養的主體工程。要改變課堂教學知識零散、被動接受、思維淺層、缺少合作等弊端,建構問題導向、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范型。大問題驅動。將學習內容進行情境化、問題化改造,提高問題的思維容量。在各學科教學中融入核心性的好問題。通過設置總攬類問題、綜合類問題、專題類問題和自驅類問題,激發學生學習需要,拓展探究時間空間,驅動學生積極思考。自組織學習。精心設計和組織學生學習過程,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教會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能夠在常規學習之余自主組織學習內容,更全面地拓展學習任務。當學習遇到困難時自主調節學習策略,更有效地推進學習任務。根據學習目標與自身特點自主管理學習時間,更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高互動合作。學習是一種對話,自主學習并不等于自己學習。課堂是一種交往,師生雙方在平等、互信、支持的教學情境中獲得碰撞、融合、交換,從而產生新的價值追求。這樣一種開放式學習情境,形成了馬丁·布伯所說的“包含”狀態,意味著關系中的雙方進入到彼此的本質之中,從而建構出富有生命活力的學習共同體。培養學生善于傾聽、樂于分享、敢于表達的習慣,促進學生深度合作,讓課堂產生思維的“交響”。
3.項目課程實施為自主學習者奠基
項目課程是自主學習者培養的重要工程。要改變傳統分科課程的割裂化、知識化等弊端,聚焦核心素養,融通學科邊界,發展高階思維,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主題選擇。項目課程的主題是現實生活和真實情境中表現出來的各種復雜的、多學科知識交叉的問題,值得學生進行深度探究和有能力探究的問題。可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內的資源優勢,從當地的歷史底蘊、文化內涵、自然風景、發展現實中尋找探究主題。比如我校毗鄰中國歷史古街——蘇州平江路,學校便以平江路的名人、名居、交通、文創等作為主題進行研究。目標定位。要防止片面理解項目化學習“活動性”“生活性”和“跨學科”的傾向。項目化學習的主體是學科,但不是學科的簡單拼盤,而在于融合。因此,要注重項目主題與學科核心素養的連接與融通,制定各學科核心素養目標。比如蘇州園林中的文化之養、文學之意、數學之美、科學之理、藝術之韻。過程組織。區別于課堂學習,項目化學習的場域是開放的,學習方式具有挑戰性、探究性、實踐性特點。要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開展實地考察、調查走訪、資料搜集、課題研究、實踐創造等。研究的內容、方案的制訂、參與的過程都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評價實施。項目化學習的評價以表現性評價為主,通過觀察學生在學習中的真實表現,比如是否積極主動參與,是否善于與人合作,是否能提出觀點、找出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等;考查學生學習成果的呈現,比如作品制作、研究報告、成果展示、節目展演等。
4.學習環境建設為自主學習者護航
一、品格教育融合于德育實踐活動
對于品格教育的定義,研究者至今都缺少一個統一的認識。我們通過調查問卷和學生訪談,發現學生最看重的五個品質依次為誠信、尊重、寬容、責任、自律。為此,我們以“培養學生做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為目標,確立了愛的教育、誠信教育、紀律教育、關心教育、寬容教育、尊重教育、責任教育等教育主題,并分為四個步驟實施:做一個自律的學生,即從他律到自律;做一個熱愛集體的學生,即從個體人到集體人;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生,即從集體人到單位人;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即從單位人到社會人。
以社團活動豐富學生生活,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學校共有學生社團23個,覆蓋全校80%以上學生,如桃塢文學社、桃塢心語社、桃塢DIY社、桃塢畫信社、桃塢科技社、桃塢集郵社、桃塢籃球社、桃塢動漫社、桃塢足球社、桃塢話劇社,等等。學校還創辦《夢嶼》《科技之光》和《心語小筑》等刊物,在提升學生品味、開拓視野、熏陶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良好效果。
以主題班會引領方向,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針對各班實際,同學們共同討論確立了不同的教育主題,譬如“做一個守信的學生”“做一個誠實的學生”“做一個懂得關心的人”“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等。針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和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展開討論、分析和交流,從而樹立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學校通過調查問卷、學生訪談以及階段性觀察,綜合評價各個班級的教育工作。實踐證明,班會的目標明確和針對性強,學生往往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暗藏其中。
建立文明禮儀指導中心,推廣品格教育實踐活動。學校以空乘班為先導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由空乘班學生組成的“文明禮儀崗”就像一面鏡子,時刻提醒學生進行自我檢視。在學校的各項活動、集會中,我們均以空乘禮儀規范要求全體學生,站姿、坐姿、走姿,樣樣有標準。此外,學校通過開設相關選修課程對學生開展形體禮儀培養。
2011年11月18日,“蘇州市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正式掛牌我校,這是市教育局對我校立足空乘特色、輻射全校進行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成果的肯定。
“青蘋果之家”呵護學生健康成長。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不僅需要形式多樣活動推力,更需要從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入手,健康的心理是促進學生良好品格形成的內在因素。
作為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試點的“青蘋果之家”,下設“文墨雅韻”“虛靜養智”“春華秋實”“青春飛揚”等六個主題區,將國學、書法、雕塑等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化科技手段融合,通過人機互動演示、游戲、學習交流、咨詢等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傳統文化的熏染的同時,尋求壓力釋放、心靈寄托的空間,同時獲取情緒調節、青春期性知識等心理健康常識。
二、品格教育立足于學生發展
品格教育實踐中,學校通過建立個人發展檔案袋,記錄、分析每一個學生的行為表現和行為結果,幫助學生在自我動態發展中獲得成長的動力。
促進學生從個體的被動發展走向自主的發展。個體的品格發展需要一個行動指南,即一個契合學生實際的品格發展目標。一般來說,學生的個體目標是各不相同的,就同一個體而言,不同階段的目標也是由低至高,一個目標的實現常常是另一個目標的開始,如此的循環往復也是獲得自我發展的過程。
我們認為,學生的品格發展往往都是從他律到自律的過程,記錄和描述某一行為和事件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方法,它利于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也可以使學生的成長過程更加清晰。記錄可以是階段性的,這樣可以看出學生這一階段的概況;記錄也可以是主題性的,這樣便于有針對性地改進自我的不足;記錄也可以是持續性的,即在動態發展中看待自我,以把握自我發展的總體趨勢。
促進學生從個體的發展走向集體的發展。學生的個體發展不是獨立于班級集體的,而是與學校的班級集體共同發展的,因此,個體的品格發展也要遵循班級集體規范,并有益于班級集體的發展,從而為班級集體所肯定和認可。
品格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個體,也是學生個體而組成的集體。它首先培養的是學生的主體性,即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習和社會實踐提高自身的主體意識、自主能力,從而實現自我的主體性。品格教育的主體活動都是依托集體活動來進行的,每一種自主行為都受到集體的影響和規范,都是集體活動的組成部分。譬如,要培養學生誠實的品質,雖然目標指向個體,但是活動的開展卻離不開集體,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是在與其他個體相互作用(分享、交流、討論等)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從而接近或達成目標的。
關鍵字:體驗、感受、收獲
體驗的“體”,意為實踐;“驗”,意為經驗、感受、收獲。道德體驗教育的意義重在喚醒和培植學生主體意識,讓學生充分認識外界、認識自我、隨著個體生命的成長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技能,提高素質和能力。道德體驗教育的實施就是以實踐體驗為基礎,尊重學生的基本權利,注重學生的情感需求,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為其創設寬松愉悅的支持性的成長環境。
一、注重環境建設,開啟學生的主體地位
校園環境也是一種文化,只有給學生名副其實的主體地位,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氛圍,才能實現師生互惠共生的和諧教育。
讓學生當家,放開手腳,給學生一定的自主認識和實踐的空間,征集扮美校園的創意,將學生們精心制作的繪畫、手工、紙雕等作品裝裱在教室和學校墻壁上,展現著具有勃勃生機的生命智慧。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輕松、自在、真實,對于品格的養成具有誘發和喚醒的積極作用。每一幅裝裱在教室、走廊、櫥窗的風景畫、裝飾畫,每一盆永遠洋溢著綠意和生機的花花草草,每一張充滿童趣的設計和布置都浸透著對學生成長的關注與希望,生活學習在這樣的環境中身心愉悅。體驗教育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己有的東西,而是將學生的生命感和價值感喚醒。別具特色、飽含深情的環境文化,既讓學生受到熏陶和喚醒,也讓教師得到激勵和鼓舞,內化心靈。
二、注重教育活動,激發學生主體意識的發展
善于利用各種時機和條件,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創設道德體驗的時間和空間,激發學生的責任意思、換位意思,鍛煉培養主體性行為。
(1)開展體育活動,增加生命閱歷,體驗運動之美。
體育教師要引領學生開展體育運動,倡導學生到操場上、到陽光下、到大自然中去,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根據季節的不同,適時開展廣播操、運動會、球類、長短繩比賽,讓比賽以合作體驗為基本形態,著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互助品格,讓學生在反復鍛煉中,不斷深入挖掘其蘊含的體育精神和藝術精髓。這些都是學生們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刻。為學生們搭設了展示的平臺,營造了體驗場,讓學生在運動中,在相互合作中展露出亮麗的生命色彩。這一切都彰顯著青春的活力和律動,所有的美善因子在學生心中流淌。
(2)建立藝術社團,增強藝術感染力,體驗藝術之美。
藝術教師要組織學生成立合唱團、舞蹈團、五彩畫社等學生藝術社團,讓學生或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或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章程、招募會員、進行訓練、設計活動……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合作、協商的情況下實現的,給學生加強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提供廣闊空間,學習展示長處、學會展現自我、感悟藝術之美。加入社團不是因為有多優秀,而是因為這里擁有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向上不斷進步的力量。進入社團,參加活動,經過鍛煉能使自己優秀起來,這樣的人生體驗對學生來講是受用終生的。
(3)多樣化人際互動,增強彼此碰撞、交流的時空,塑造品格。
人的自我成長,歸根結底是人參與社會交往、融入社會生活的結果,其教育的過程是生命感受和經驗體會的累積過程。例如學會感恩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境界,學生需要在體驗中成長,在成長中感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孝親活動,通過為父母做一件事,可以是做一道菜、洗一件衣服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生養的不易,要感謝父母的生養。可以組織學生開展 “做有道德的人,過難忘的六一”公共志愿服務體驗活動,讓學生在父母的陪伴下紛紛走上街頭去做一件有意義,講道德的事,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兒童節,讓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有歸屬、有作為、有地位,學會遵從和寬容、學會選擇和承擔、學會珍惜和謙讓。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現狀;目標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9-003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18 [本刊網址]http:∥
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素質教育是為實現教育目標,著眼于社會長期發展對受教育者群體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基本目的,以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使受教者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為特點的教育。因此,它包括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的教育,而在人才的多種素質中,文化素質是一種基礎性的素質,它對其他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很強的滲透力和很大的影響力。所有在強調大學生素質教育是,尤其要注重抓好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
一、目前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現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高等學校已經把素質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從調整課程體系到充實教學內容,從改進教授方法到豐富校園人文環境,到處體現了素質教育,使素質教育不僅成了目標、方法和手段,而且也成了一種教育觀念,這是十分可喜的地方。但是,也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一是長期封閉型教學環境的特征并沒有消除,課程設置過于向專業化集中,學生仍然是接受固定內容的灌輸,加之教師已經習慣于早已形成的教學模式,在專業課授課中體現和貫穿文化素質教育,實際上仍然停留在表面上實際效果甚微;二是看似全面開花,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盡力滲透,而實際上在各個環節都是零打碎敲,相互之間又缺乏有機的溝通,學生接受的是零碎的,而不是系統的知識,加之缺乏具體考核考察形式,非常不利于這些知識的內化。而大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最終要體現在他們對有關知識的內化,使潛能得到發揮,進而形成某種能力,完善某些品質。因而對高等院校來說,尤其是理工農醫院校,很有必要使學生應該掌握的有關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系統化,根據不同院校學生的特點編寫較為系統的教材或輔助教材,配合教學的不同環節,以講座、知識競賽、自修等形式使學生接受和掌握。這樣,使學生對這些知識有較為系統的了解和掌握,學會一定的基本方法,在其他環節接觸到這些知識時利于強化,利于不同的學生根據不同的個性特點對某一方面的知識的進一步掌握。雖然仍然會因為個體的不同,內化的程度不一樣,但對整體來說,接受的是整塊的、系統的知識,是有利于內化的。
二、當代大學生文化素質和文化素質教育
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是指大學生的文化造詣或文化素養,是包括知識在內的能力、方法、品質、氣質等等。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包括三個不同的層面:其一,基本的或基礎的知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人與人交往的工具(如語言、禮儀規范等)和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外語和計算機知識就應該屬于此類);二是基礎文化科學知識,包括科學的、文化的、自然的、歷史的、地理的等等基礎知識。其二,學科專業知識,主要有本學科專業知識和與本學科有關的學科專業知識以及綜合交叉學科知識。其三,在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之外的其他知識,可以根據大學生自身學習狀況,有所選擇的選修,或側重于文化藝術類,或傾向于社會職業需求,或注重自身價值追求。對理工農醫院校的學生,文、史、哲、藝等等都應該是側重的重點。
大學生的能力結構包括三個層次:意識一般能力,包括閱讀、資料查詢、寫作、社會調查、觀察、運算、試驗等方面,這是每一個大學生從事工作應該具備的最基礎的能力。二是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也就是通過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工作中常見的一般性問題的能力。比如文科學生的社會調查報告、工作總結、業務規劃,理科學生的實驗報告,科研規劃等等。三是創新能力,即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知識創新和工作創造的能力。由于教育的滯后性特點,使得人才的能力也具有潛在性。對大學生應著重創造精神、創新意識與方法的培養。
方法既是獲取知識的手段,又是創造知識的武器。對大學生來說,除了知識和能力之外,方法也是其文化素質的重要方面。大學生對知識信息獲得的多與少、優與劣主要取決于方法。方法是知識與能力之間的紐帶和橋梁。通過有效的方法,可以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能力的提高又能加速方法的掌握。方法也有三個層次:一是基本方法也就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有效的工作方法;二是科學的研究方法;三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方法論基礎理論。方法作為一種生存、創造和發展的手段與中介,是大學生文化底蘊中應該具備的。
品格首先是政治態度,也就是對國家、對社會制度、對憲法的態度,實際上也是對國家、對民族熱愛與否的具體體現。大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群體,必須具備熱愛國家和民族的素質,要有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其次是現代思想觀念,也就是大學生要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民主精神、科學態度、競爭觀念和法治意識等等現代觀念意識。再次是思想道德、大學生既要有熱愛人民,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一般道德,又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職業道德。
氣質,按照心理學家的分類,可以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道德類型。但在日常生活中。氣質類型十分典型的人并不多見,大多數人是近似某種氣質類型,同時又具有其它類型的某些特征。氣質屬于人的心理品質,它使人的心理活動染上某種特殊的色彩,卻并決定于一個人的性格的傾向性和能力發展的水平。但氣質又確實受文化底蘊的影響,隨著知識的積累,會改變或完善某些方面氣質的特征。大學生總的氣質要求應該是:熱情、奔放、執著;儀態自然得體,優美大方;語言舉止文明禮貌,既富有青春期朝氣,又富有學者風度;既富有時代特點,又富有個性色彩。
知識、能力、方法和品格氣質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但是也有區別。知識是能力和方法的基礎,能力與方法是知識的運用,而品格氣質或精神則是知識、能力與方法的升華。因此,品格和氣質是文化素質的最終體現,是文化素質的本質精神。概括地說,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就是大學生通過接受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和社會環境的熏陶,體現出來的能力和方法、內化和外顯出來的品格、氣質修養,是人的精神的總和。
三、當代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
概括起來說,文化素質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學生如何做人。人的本質在于他的社會性,每個人在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中,不論從事任何活動,都要面對一些共性的問題,諸如人生價值、生活的意義、個人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的關系等等。回答和解決這些問題都必須有其立足點和價值導向,對問題的處理往往采取不同的手段,產生不同的結果。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是其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他們在校時形成的思想價值觀念、精神風貌等等,不僅影響著個人對多方面關系的處理和自身的發展,還影響著他人和環境。因此,不論什么專業的學生,也不論以后從事什么工作,首先都要學會做人。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就是給大學生提供一套正確的價值導向體系,使之明確人生的目標、意義和價值,人對自然、社會、民族、他人以及自己應該持怎樣的態度、掌握處理各種關系的程度和準則。并通過體驗、實踐內化為自身的穩定品格和精神,最終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具有民族精神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關鍵詞]法治 人文精神 法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2)04-0106-03
“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更進一步,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還得先有一番改革”。當代中國法治理想的實現,絕不僅限于技術性的制度建設,最為基礎的也最為關鍵的,乃是作為其基礎以支撐整個法治大廈的精神層面的意識與觀念的確立,有賴于全社會法律信仰的養成。而法治建設過程中法學教育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職責就在于,發掘和展示法學所秉持的啟發人類實踐的人道意義,使受教育者將法律理性和法律信仰置于一己身心,造成受教育者的職業精神和志業擔當。然而,當前的法學教育嚴重背離了法學教育的精神啟蒙主旨,拋卻了其對于法治建設精神啟蒙的歷史擔當,正在陷入對于制度技術理性的偏執。就當前高校法學教育變革而言,復歸法學教育的人文精神乃是當務之急。
一、人文精神——法治的精神底蘊
對于人文精神的內涵,目前學界說法不一,但從抽象的最為本質的意義上講,人文精神總是反映出一定社會里人們對人自身的尊嚴和價值的強調,形成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同時,人文精神內涵應該是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不斷更新的,在不同的社會歷史場域中有著不同的界定。在當前強調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條件下,人文精神強調法治建設的人本立場,強調法治對人本身諸如良知、價值與尊嚴的關注,是法治賴以生成和前進的動力源泉,是實現當代法治的精神基礎。它以張揚正義與拷問人性作為法治、社會公平理論的邏輯起點,以法的合理性追問為工具促進法治、社會公平的發展,以所主張的自由、平等、人權等觀念構成法治的基礎價值文化。
如馬克思·韋伯所言,“任何一項事業的背后都存在著某種決定該項事業發展方向和命運的精神力”,法治事業同樣也不例外。如果說法治是源于人類對人性、價值和尊嚴的一種制度關懷,那么人文精神就是深藏于其背后決定其發展方向和命運的精神力量。無論是作為一種形式性的規范還是作為一種精神性的理念,法治無疑都是人類滿足自我完善需要的一種選擇,法治最終所關注的無非是人本身。一旦失去對人本身的關注,法治將不可避免地發生異化甚至走向反面,成為專制的暴力機制。基于此,法治事業與人文精神的關系可以簡潔地界定為“人文精神為法治提供終極性的合法性資源,而法治則以規范化、制度化的形式確保人文理想在人的現實生活之中有條件的實現”。而概言之,人文精神乃是法治的精神底蘊。
在當下強調法治的人文精神底蘊,對于現代法治理想的實現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法治當然是法律之治,但僅僅依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法律并不能實現法治。實現法治的關鍵在于人對法的自覺,比如人對法價值的認同、對權利的自覺保護以及對義務的自覺遵守等。這種自覺產生的前提乃是法治之法必須是人性的護衛者,必須是人權的守護神,必須是正義的化身,而這又恰恰是人文精神的理想和追求。以此種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為指導,當下的法治建設才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才能擺脫流于法律工具主義的現狀;也只有以此種人文精神為指導,人們才能在法治社會中真正實現自身的價值和尊嚴,法治之法才能得到全社會普遍的認同乃至虔誠的信仰,從而最終促成法治理想的實現。
二、人文精神的培育——法學教育的應然主旨
法治的人文精神要求我們在法治建設的進程中要關注作為主體的“人”。法治理想的實現,需要培育作為社會主體的“人”對法律的信仰,需要全社會“人”整體素質的提高,更需要專門的法律人才。而法律人才的培養,當然離不開法學教育。正如孫曉樓先生所言,一國法律教育的得失,關乎國家法治的前途。很顯然,法治建設進程中的法學教育應以培養法治建設所需的合格法律人才為主要任務,培育德才兼備的高境界法律人才乃是當下高校法學教育的根本目標,是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賦予法學教育的重要使命。
【關鍵詞】人格;審美;養成教育;思品教材;教育意義
中國古代曾依靠先進文化和發達的生產力建立鼎盛強大的封建王朝,文化播及大半個世界,“四大發明”、“絲綢之路”就是典例。這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富有特色、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鑄就民族之魂: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思想品德》教材便是這些“英雄”的聚集點。教師在學生的養成教育領域里充分利用教材中體現這種精神的”人”對學生進行健康的養成教育。
一、健康養成教育
“教師理想——育人、無痕、教真、和諧;珍愛教育——不讓愛淪為浮華,不讓價值向物欲低頭;”切實地指出了一種健康教育。思品教師作為學生養成教育的教育者之一,要在新課標背景下明確這一職能。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人才培養,教師要以課程為載體,實在地推進素質教育。教材中那些“人”個性鮮明,其人格魅力也是風光無限好。
身心健康則為美,人格美是那些“人”形象美的內涵和核心,是一切美中最動人心魄的力量。教學中,要恰到好處地運用它來影響學生、塑造學生健康人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思品課堂上展示出來的思品應該是一個多維度,色彩豐富的思品。如果只是一味講授思品內容而沒有思品教育,只關注知識表面化的力量應付考題,不求學生本質的理解,學生只知道這件事,卻沒有“心有靈犀一點通”,沒有觸及學生內心世界,那么“情感、態度、價值觀”。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化、人的精神家園呼喚美的教育。教材中那些杰出的代表人物的故事中充滿著一種既廣博又隱含的美,教學的本質又有審美性。所以,教師應樹立起審美觀念,帶領學生去聆聽那些“人”與事。一位研究教育的人士說得好:不愛學習的學生那兒都有,不愛聽故事的學生一個也找不到。由此,教師何不讓教材中美麗的人美麗的故事進入學生心靈,喚起學生的激情,讓學生積極執著地去探索呢?
二、用 “人”美好的品格在學生心中裝上一盞燈,為學生導航
人的好品格形成,先秦思想家有一種觀點“染積說”。意思是人格是在各種因素的“熏漬陶染"、“潛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漸積累而成的。教師必須讓美好的人格在不斷修正和完善解讀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思想、情感、態度、價值觀發生作用。一直到精神運動的根。透過“人”的情感世界:有對美好的向往,對高尚的贊美,對弱小的同情,對邪惡的憎恨,所以通過合適的審美渠道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情感經驗、眼光、角度去解析“人”、詮釋“人”的意義,從他們身上看到閃光魅力,激發前進的動力,明確自己的價值認定。
自古以來,犧牲在戰場上,一直是愛國軍人以及世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別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難的人,更令人崇敬。清朝后期,外國列強的槍炮聲震碎了腐敗清政府的繁華夢,也激起了中華民族的英勇抗爭。在中日中犧牲的鄧世昌就是這樣的人。林則徐,面對英美法等國的殖民主義者和投機商人紛紛向我國走私鴉片,從肉體和精神上殘害人民,在經濟上進行卑鄙掠奪,他態度最堅決地說: 再不禁煙, 我國就不會有白銀當軍餉,就不會有強壯的士兵抵抗侵略了。為了國家的尊嚴,必須禁煙。1839 年6 月3 日, 林則徐親自到虎門,主持銷毀害人的鴉片,他以無比的勇氣和決心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這些偉大的愛國者,充分表現了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和頑強的戰斗精神,正是他們自我犧牲的精神和強烈的息爭御辱的愛國思想,在我國反侵略史上譜寫了光彩奪目的一頁。葉圣陶說:“教師之為教,不再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這里教師要成為有心人,能因材循導,使學生自覺體悟,就能喚醒激勵學生釋放出本質潛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思維品質,造就學生的陽光品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進而實現健康的養成教育。
三、教育學生要有“愚公移山”精神
學生在畢業后不久,很多知識很快就忘了,如果我們培養了學生良好素質,不管他們從事什么業務工作,植根于他們頭腦中的民族之魂在隨時發揮作用,使他們終生受益。“愚公移山”的故事所強調的是一種精神:勤勞勇敢、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明確的是一個目標,然后再堅定不移地奮斗。我們做任何一件事,都需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兩座山只是象征我們在實現目標中可能會遇到的各樣困難,只要我們能夠執著,堅持方向,堅守信念,堅信毅力,就完全可以憑借我們健康的身心和體魄去征服它、解決它。這樣學生會明白生活中愚公有移山的精神,學習上我們要有“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毅力。
1998年夏,2008年5月,軍民眾志成城,奮起抗洪,力除雪難,抗震救災。這些人和事,體現出公而忘私,舍生忘死,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不怕困難,敢于勝利,艱苦奮斗,堅韌不拔,自尊自勵這一切高貴美好的品格,它使我們看到,“美好的品格和行為一旦集中起來會是多么壯美。億萬人民的力量一旦集中起來會是多么強大。它把我們的民族品格帶向一個光輝燦爛的境界”。學生一旦明白這些,那么它對學生就產生了強烈的感召力量。
1、名副其實的教育,本質上就是品格教育。——布貝爾
2、教化之本,出于學校。——宋朝·蘇洵
3、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結果。——德國·康德
4、教育的目的在于品德的形成。——英國·斯賓塞
5、教師是太陽底下再優越沒有的職業了。——夸美紐斯
6、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胡瑗
7、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責任最大,最光榮的職業。這一職業的作用和意義必將日益提高和增加。——前蘇聯·克魯普斯卡婭
8、每教育好一個孩子,就減少一個敗類。——法國·雨果
9、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也。——唐代·韓愈
10、教育,是民族最偉大的生存原則,,是一切社會把惡的數量減少,把善的數量增多的唯一的手段。——巴爾扎克
11、為別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須放出光芒——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捷爾任斯基
12、為學莫重于尊師。——譚嗣同
13、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責任重大的、最光榮的職業。這一職業的意義和作用必將日益提高和增加。——克魯普斯卡婭
14、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魯納
15、人非生而知之,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也。——韓愈
16、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17、教育是偉大的事業,人類的命運決定于教育。——前蘇聯·別林斯基
18、把完善的教育留給,就是最佳的遺產。——英國·司各特
19、善莫大于大學教育,惡莫大于無教育之大學。——鮑克
20、師道既尊,學風自善。——康有為
21、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結果。——康德
22、沒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都不能完成。——黑格爾
2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24、學校是造就人才的工廠。——捷克·夸美紐斯
25、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后道尊。——歐陽修
26、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斯大林
27、成人的個性在童年成長。——英國·華茲華斯
28、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唐朝·韓愈
29、凡是教師缺泛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發展。——英國·羅素
30、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
31、沒有教育,就沒有人才;沒有人才,就啥也沒有。——柏楊
32、人之初生,不食則死,人之幼稚,()不學則愚。——王夫之
33、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為一個人。——捷克·夸美紐斯
34、一日之師,終身為父。——關漢卿
35、人冀子孫賢,而不敬其師,猶欲養身而反損其衣食也。——清·王卓《今世說》
36、學校之設,固治國化民之本也。——田況
37、教育,是民族最偉大的生存原則,是一切社會把惡的數量減少,把善的數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法國·巴爾扎克
38、師者,人之模范也。——揚雄
39、國家的命運有賴于對青年的教育。——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40、學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歐陽修
41、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斯大林
42、教育,是廉價的國防。——亞里士多德
43、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
44、教育是一種艱巨的事業。優秀的教育家們認為,教育不僅是科學事業,而且是藝術事業。——前蘇聯·加里寧
45、提高教師的威信,應該用教育全體居民的辦法,使他們對教師表示極端尊重,在教師周圍形成一種普遍尊敬的氣氛。——加里寧
46、尊師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曲嘯
47、教育是一種最艱巨的事業,優秀的教育家們認為,教育不僅是科學事業,而且是藝術事業。——加里寧
48、把你的孩子培養成崇高的人,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幸福。這是財富所不能及的事。我是憑經驗這樣說的。——德國·貝多芬
49、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
50、教育是廉價的國防。——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51、在我看來,教會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育技巧之所在。——蘇霍姆林斯基
52、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發展。——羅素
53、教育不應當只從智力上著眼,必須力求使受教育者變得更加敏銳、文明、更加寬容仁慈。——印度·泰戈爾
5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55、夫民,衣食不足,則不暇治禮儀;而飽暖無教,則又近于禽獸。——宋朝·朱熹
56、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
57、教育不僅教人知道他們所不知道的事情,而且教他們做沒有做過的事情。——羅斯金
58、善者一日不教,則失而入于惡;惡者勤而教之,則可至于善。——宋朝·歐陽修
59、教育不應當是從智力上著眼,必須力求使受教育者變得更加敏銳、文明,更加寬容、仁慈。——泰戈爾
60、冰山在海里移動很威嚴壯觀,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海明威
61、教育對于人的靈魂,如同雕刻之于大理石。哲學家、圣人、英雄、智者、善人或其他偉大人物,往往以一個庶民身份埋沒著,經過適宜的教育而被捕發掘出來。——美國·愛迪生
62、教育之最終目的是培養人格。——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