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心理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心理學計算機網絡應用
一、計算機網絡心理舉概述
網絡心理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絡心理學是指一切與網絡有關的心理學研究;狹義的網絡心理學則指的是,以網絡為代表的自組織性、非線性的觀點對于心理學的深刻影響。如社會網絡分析觀點對社會心理學的影響。目前來看,網絡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主要有,互聯網使用對人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人格、一般能力、記憶能力、學習能力、社會適應性等心理特征的一般影響;互聯網人格的形成機制與影響因素等問題。
二、計算機網絡心理的發展現狀
在當今世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成熟和迅速普及,互聯網蓬勃發展,它極大地改變著人類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我們正經歷著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革命所帶來的社會變革。與此同時,互聯網給人類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諸多學科都將研究的目光投向了這一嶄新的領域。其中豐富多彩的網絡應用擴大了人們的交往空間,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提供了快捷的溝通方式以及網絡環境下的多種行為方式,使人們的心理狀態、心理過程同現實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差異。互聯網引發的一系列心理問題日益凸顯,并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社會科學領域的基礎學科,心理學也開始介入網絡研究,互聯網成為心理學研究的新領域。
2.1計算機網絡心理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互聯網對人的心理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眾多的心理學家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對網絡心理進行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網絡心理的相關研究仍然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1.網絡心理的研究方法尚未成熟
我國傳統的心理學研究基本上是比較成熟的,包括觀察法、實驗法、問題調查法、心理測驗法等在內的多種研究方法已經廣泛運用于傳統心理學研究的各個領域。互聯網為心理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并己在心理學研究中得到初步的應用。網絡心理研究主要對網絡空間內人的心理行為和過程進行分析。傳統的網下紙、筆測驗使網絡使用者根據自己平時上網時的心理行為來對測驗中的問題進行判斷,增加了更多的干擾因素。
(1)網絡心理研究的方法仍然比較古老。對于網絡心理的研究大多采用問卷調查、心理測驗等方法,只是將這些方法從實踐中的應用轉換到了網絡空間里。但是,對于網絡心理的一些實驗性研究沒能有效地運用到互聯網中。此外,網絡心理研究相對于現實社會中人的心理行為的研究來說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它在研究環境、研究內容和研究的角度上都有了新的變化。
(2)網絡心理研究的方法尚未形成嚴謹的程序和體系。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①從事網絡心理研究的專家學者還處于一個探索階段;②當前網絡技術的發展不能適應網絡心理研究的需要;③網絡心理行為受到比現實中更多更復雜的影響。因此,在具體的研究實踐中不能急于求成,應當遵循科學的研究方法,否則將會是事倍功半。
2.2計算機網絡心理研究的內容比較分散和片面
當前,網絡心理研究的內容極不規范,缺乏系統化的操作方法。具體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對于網絡使用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青少年,忽視了對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的研究,導致研究比較片面。例如,青少年網絡行為、網絡心理狀態、網絡影響及對策等都是心理學家針對以青少年群體為主的研究項目。
2.缺乏對網絡心理行為演變過程的研究。網絡心理研究更多關注的是網絡空間內人的心理行為及其表現,容易造成網絡心理研究只關注到各個點,但卻看不見各個點之間的聯系以及所發生的變化。
3.網絡心理研究比較粗淺。目前的網絡心理研究經驗描述過多,大部分停留在表面的現象描述層面,局限于簡單的經驗數據解說,缺乏實際的操作,給人總體的感覺就是在空洞說教,甚至很多時候難以自圓其說。這主要是網絡心理研究者的知識技能積累匾乏,同時也和現代社會追求實際利益和短期效應有一定的關系。
三、計算機網絡心理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3.1網絡心理研究的目的
在紛繁復雜的網絡背景下,人們有著形形的網絡心態,從網絡應用的角度出發,探求人們的網絡心理,具體目標有以下幾點:
1研究人們在虛擬世界的心理狀態、心理需求和心理變化
網絡的實現,使得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很多人還沒有完全適應網絡社會就己經被網絡的潮水淹沒了。尤其讓人們感受頗深的莫過于信息的收集與傳播速度之快以及網絡資源的浩瀚。同時,網絡也給人們帶來了空前廣泛的交流空間,人們的交往模式、交往行為發生了質的變化。網絡的隱秘性、虛擬性都使得人們之間的交往多了幾分復雜與神秘。
2.研究不同的網絡應用所對應的多種心理需求
探尋人們對不同網絡應用的各種人性化需求,為改革現有網絡應用的弊端以及為各種網絡應用的設計與開發提供依據。現有的網絡應用中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例如,網絡安全、網絡隱私保護等問題。這就需要從研究用戶不同的網絡應用心理出發,從分析網絡用戶的心理需求、心理特征等著手,找出網絡應用的弊端,為設計與開發更符合人的心理、行為等的網絡應用提供依據。
3.研究由于網絡應用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困境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沉溺于網絡不能自拔,這方面的問題特別是青少年尤為突出。如何正確運用網絡,并且引領陷入網絡困境的人們走出困境是網絡心理研究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如何讓網絡發揮其正面的作用,促使人們合理利用網絡,也是當前墮需解決的問題。
3.2計算機網絡心理研究的意義
1從網絡應用的角度出發,可以很好地探知網絡環境下人們的內心狀態,為更好的研究人們的網絡心理提供依據。
2.通過研究不同網絡應用中所涉及的心理與現實對應環境中人們的心理差異,為網絡環境下的網絡規范,網絡道德提供參照。
一、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的概念比較模糊,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網絡語言大致包括以下三部分內容:(1)與網絡有關的專業術語,如“鼠標”“病毒”“防火墻”等;(2)與網絡有關的特別用語,如“網民”“黑客”“虛擬空間”等;(3)網民在聊天室、BBS等交流平臺上常用的詞語和符號,如“美眉”“斑竹”“恐龍”等。狹義的網絡語言專指第三種內容。網絡語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語言,來源于日常生活,是年輕網民思維活躍的一種表現方式,并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一種泛社會化的生活語言,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二、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網絡語言
認知心理學將認知過程看成一個由信息獲得、編碼、貯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連續認知操作階段組成的、按一定程序進行信息加工的系統。信息獲得是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編碼是將一種形式的信息轉換為另一種形式的信息,以利于信息貯存和提取、使用,個體在知覺、表象、想象、記憶、思維等認知活動中都有相應的信息編碼方式。信息貯存就是信息在大腦中的保持,在記憶活動中,信息貯存有多種形式。信息提取就是依據一定的線索從記憶中尋找所需要的信息并將它提取出來。信息使用就是利用所提取的信息對新信息進行認知加工。在認知過程中,通過信息編碼,外部客體的特性可以轉換為具體形象、語義或命題等形式的信息,再通過貯存,保持在大腦中。這些具體形象、語義和命題實際就是外部客體的特性在個體心理上的表現形式,是客觀現實在大腦中的反映。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看,只有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網民才能理解網絡語言的指向意義。比如,利用諧音發明的網絡用語“一鍵鐘情”,區別于常用詞語“一見鐘情”,后者是指傳統意義上的男女雙方一見面就產生了感情,前者則專指雙方通過網絡聊天而產生的感情。又如,“火星貼”這一網絡名詞來源于趙本山代言的南極人保暖內衣廣告語中的“地球人都知道”,因此,“火星貼”就成為規勸一些缺乏知識的人士的網絡詞語。此外,網絡變異語言還常常運用比喻方法,達到語義延伸的效果。人類最基本的認知工具是轉喻和隱喻,運用這兩類認知工具不僅能進行交流、思考和理解,還能進行推理和判斷。網絡變異詞匯的語義構建能運用隱喻、轉喻理論進行詳細解釋。如“美眉”一詞在臺灣的普通話中為“妹妹”,但后來被理解為美女,這一變異主要通過人的轉喻思維,以部分替代整體。因此,變異語言的語義和字面意義所表達的事件之間存在相似性,變異詞匯的語言建構需要心理認知理論,而心理認知理論依靠轉喻和隱喻的思維來實現。
三、心理認知理論視角下網絡語言的應用意義
語言作為社會存在的必要條件,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依附于社會,并在社會的發展中不斷變化。網絡詞語的出現既是社會發展的產物,也是社會心理的映射。日常交流中,不僅會用到文字語言,還會用到肢體語言,比如,語調、手勢、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它們有助于我們更準確地傳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良好溝通的前提是提高社交親密度,而社交親密度的建立需要通過交流獲取對方的個人信息。互聯網環境下,表情符號是一種新的語言類型,例如,笑臉和愁眉苦臉等這些表情符號會對大腦產生一定刺激,改變大腦的工作方式,進而完成簡單的交流,可以說,網絡語言的表情能夠拉近人的心理距離,增進交流,提高交流效率。網絡語言屬于一種平面語言,它的簡明性主要體現在口語形式和書寫形式上。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想用較短的語言形式表達較完整的意義,因而,語言交流便出現縮略趨勢,網絡語言應運而生。網絡語言的產生,使交流變得簡約化,交際速度不斷提高。此外,網絡語言在簡化語言符號的同時,也賦予了部分語言更為多元、富有想象的意義,如“囧”這個原本代表光明的字,在網絡上卻被賦予無奈、嘆息的含義。
四、網絡語言對漢語體系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日益普及以及不同語言文字交流影響的增多,新的語言現象層出不窮。現代社會中,官方語言與坊間評議二元對立,在互聯網上形成明顯的語言沖突,社會表達不再表現為一元態勢,而呈現出豐富的多元化共存特征。互聯網帶來的話語權平等、去中心化、權威解構,正是網絡流行語豐富發展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網絡傳播的即時性,網絡新聞事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為網絡用戶所獲悉,網絡新聞所牽涉的人或事件能迅速成為新的網絡用語,成為人們搜索和使用的關鍵詞,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相關用語和語法,如“我走先”這樣的倒裝句式,本來不符合語法規范,但在長期流行的使用中,漸漸為人們所接受,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句式,豐富了漢語的表達形式。在廣泛的領域內,網絡語言滿足了民眾快速傳遞信息及表情達意的需要,網絡語言受大眾約定俗成的認可,也符合語言的發展規律,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新網絡語言的產生有一個自然選擇的過程,一部分可能逐漸消失,不再使用(如移動電話原來叫做“大哥大”,現在通稱為手機);另一部分因為使用廣泛,人們喜聞樂見,便從網絡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日常生活用語的一部分。這是語言體系自我發展、自我豐富的一個規律性途徑。
(二)消極影響
網絡用語的產生和發展,影響著人們交流和生活,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雖然網絡用語描形摹狀,惟妙惟肖,言簡意賅,有趣生動,有助于人們放松心情,緩解壓力,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特征,但網絡用語由于過于隨意,缺少規范,對漢語體系的沖擊不容忽視。比如,網絡用語諧音字、錯別字很多,容易混淆視聽;有些詞語過于直白,粗鄙低俗,滿足了人們的低級趣味,擠占了規范漢語學習和使用的生態空間。跟風式的流行時尚引發的必然是網絡詞語整體構成上的不穩定性,網絡新詞的顯現和舊詞的消隱都呈現出爆發式變化的特點。一種語言的詞語如果更替過快,不利于語言學習和已有社會文化的傳承。為規范網絡詞匯的使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已經相繼發出通知,明令禁止使用不文明的網絡用語。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網絡用語會在規范化的管理下向著文明的方向發展,只有具有長久生命力、能為大眾接受的網絡用語才能在使用中留存下來。
五、結語
一、大學生癡迷網絡的不良影響
(一)癡迷網絡對大學生生理的影響
癡迷網絡的學生作息時間處于無序狀態,早上從下午兩點開始,白天睡覺,晚上“上網”。由于長時間地坐在電腦前缺乏運動,會造成人體植物神經紊亂,本畢業論文由整理提供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發緊張性頭疼、情緒焦慮、憂郁、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這些問題均可嚴重妨礙他們身體的健康成長,學習和生活興趣減少,與現實疏遠,為人冷漠,缺乏時間感。
(二)癡迷網絡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
癡迷網絡使大學生孤獨感增加,人格異化,情緒抑郁,人際交往缺失。現實生活中,癡迷網絡的大學生情緒波動較大,容易發怒,產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癥狀,對社會和他人缺少愛心。對社會和學校中的不良行為,漠然視之,道德標準下降。網絡迷戀會使大學生的人格發生明顯改變,變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長的信任。
(三)癡迷網絡對大學生行為的影響
癡迷網絡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減退,影響人際關系。由于實際鍛煉的機會減少,一些大學生不善于宏觀計劃、組織指揮和協調控制,綜合應變能力欠缺。大學生通過網絡與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時,他們會變得孤立,與真實的人際關系切斷開來。沉溺網絡直接導致大學生學習興趣喪失,學習成績下降。受網絡交往和網絡游戲的平等、無序、自由等特點的影響,大學生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評判容易發生動搖和改變。長期癡迷網絡,使大學生自我控制力減弱,法律意識和角色喪失。迷戀網絡中的虛擬生活,逃避現實的競爭和壓力,喪失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標,悲觀厭世。
二、大學生癡迷網絡的原因分析
1.網絡迎合了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
大學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強,思維活躍,知識豐富,頭腦敏銳,接受新事物快,人際交往意識強烈,情感日益豐富,自我獨立意識強。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大學生群體喜歡挑戰,敢于冒險,渴望友誼與愛情,希望了解社會和融入社會,獲得成功,受到尊重。網絡滿足了想象與現實矛盾影響下的幻想、玩樂、頹廢的心理作用。網絡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溝通的平等性、方式的自由性、個性化的特點,適合了大學生尋求心理安慰和認同,緩解現實競爭和壓力,擴大交際范圍和層次等要求。大學生能放心的在網上與他人互動,不會有現實世界與他人交際時的陌生焦慮,也不會有面對接觸的危險與壓力,同時可以呈現自我,使得個人的自擴大。網絡的便利性與互動性使大學生能輕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關系,并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大學生在學校生活和學習中,內心渴望得到同學和老師的接受和尊重,實現自我的存在價值,這種渴望成為內在驅動力,又面對生活、學習的壓力時,癡迷網絡的現象極有可能發生。大學生可以從網絡中緩解現實競爭的壓力。網絡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學生愿意通過網絡來了解他人和社會,在網絡的虛擬空間中得到認可和解脫。因此,通過網絡交友,在網上聊天,成了許多大學生沉湎于網絡的重要原因。
2.缺少家庭的溝通與監督是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重要因素
當前我國大學生中獨生子女比較多,且絕大部分遠離父母來到異地求學。在工作生活壓力較大的今天,他們的父母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計而忽略了與子女的情感溝通,或者因溝通困難而不去與自己的子女進行交流;有的學生從小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較嚴格,當他們遠離父母后,覺得少了父母的約束,可以獨自處理自己的時間,追求一種沒有家庭監督的無拘無束的生活環境;也有一部分學生生活在家庭結構不健全的環境中,特別是單親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愛或母愛,會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問題,往往比較內向、孤僻、自卑。而網絡正好是一個無拘無束的虛擬環境,他們便會在網絡中尋找可歸依的群體,迷戀于網上的互動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學生癡迷網絡的原因
大學生由于壓力和競爭的加大,心理問題也日益突出。學生個性的差別與大學心理輔導體系效能發揮不好,促使大學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轉移。癡迷網絡的大學生雖然已經注意到網絡過度使用,可能會對自己及社會產生某些負面影響,但大學生很難在迷戀初期就意識到它的嚴重性。同時高校缺乏對大學生進行網絡人文精神的培養。網絡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本畢業論文由整理提供沒有因為校園網的建立而充分發揮和體現,在“搶占思想教育網絡陣地”的戰斗中,卻更加突出了校園文化的主流,忽視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學生,失去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判斷,價值觀容易發身轉變,沒有上網目標,缺乏網絡文明意識,在千變萬化的網絡交往和游戲中迷失自我。
4.社會對網絡的管理存在薄弱環節
近年來,國家多次對網絡網吧進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會上很多網站都是營業性的,為了吸引更多的人點擊,勢必會“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現一些低級庸俗的東西和不良言論,使信息的科學性、嚴肅性受到沖擊,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大學生癡迷網絡的應對措施
1.大學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強化自律意識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明確自己現階段的任務。大學生要培養對所學專業的熱愛,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培養廣泛的興趣,多參加社會實踐,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從消極上網轉移到積極的現實生活中來,用其他愛好和休閑娛樂方式來沖淡網絡的誘惑,養成良好的網上生活習慣。
2.高校要加強對癡迷網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成才環境
癡迷網絡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是學生中的“弱勢群體”:成績不好,受過挫折和打擊、不受重視、自信心不足、無成功感等,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引導他們科學、合理地使用網絡,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要為癡迷網絡的學生開設心理咨詢熱線,聘請專業心理工作者進行咨詢指導,引導他們通過心理咨詢或自我調節等方式進行一般性網絡性心理障礙治療,對于網絡成癮重癥的學生要主動及時干預,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避免極端事件甚至惡性事件的發生。高校和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培養大學生的個性品質,加強與大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工作,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學會正確對待人際關系,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高校要在學生中大力開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科技、文娛、體育和社會實踐等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3.重視家庭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與子女的親情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家庭關系融洽,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家庭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應加強與子女的交流與溝通。不僅在經濟上資助他們,在生活上關心他們,還要關心他們的思想學習、交友處事等等。另外家長也應該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適應子女成長的需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子女生活在充滿溫暖、充滿愛的環境中,還要注意培養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會他們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娛樂活動,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和使用網絡。。應加強對子女的監護,及時發現子女的心理問題。發現有因上網而產生的異常行為時,應及時進行教育和心理疏導。超級秘書網
4.加強網絡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網絡市場,創造優良的網絡文化環境
要加強對電子游藝廳、網吧等場所的管理和監督,加大對違法、違規網吧的懲處力度;嚴格限制大學生的上網活動,注意網絡資源的利用與限制;加強信息的檢查與監控,保障網絡信息內容的健康,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會有關職能部門必須做好綜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門要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規范網絡經營活動,加大執法力度,使“網吧”、本畢業論文由整理提供游戲室規范化,徹底防止大學生在校外網吧無節制地上網。規范電子游戲市場,創建良好的網絡社會文化環境。
參考文獻:
[1]雙傳學.網絡文化與高校德育工作.揚州大學學報,2002,(2)37-42.
論文摘要: 積極心理學理論是心理學發展的最新成果,與傳統心理學理論相比,更注重個體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這種觀點對于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高職院校要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指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并具有優良心理品質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一、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與局限
進入二十一世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社會競爭日趨激烈,能夠面臨新世紀挑戰的人才是具備良好心理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整個社會的重視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關注下,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不斷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雖然各高職院校都在試圖通過各種途徑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目前各高職院校在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及其實踐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和誤區,并已影響到心理健康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其主要局限有:第一,在教育對象上,難以做到關注更多學生的心理狀況。教育對象的局限性必將影響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第二,在教育內容上,更多的精力用于對有心理問題學生的篩查與咨詢,而忽略了對廣大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第三,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教師積極心理品質的塑造及其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二、積極心理學理論產生的背景及其研究取向
積極心理學產生于二十世紀末期,是西方心理學界正在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1998 年,前美國心理學會會長賽里格曼通過長期以來對心理學發展的反思,撰文指出當前心理學發展的不足與誤區,同時呼吁同行正視心理學的發展。2000年1月賽里格曼和米哈伊森特博士的《積極心理學導論》問世,此后心理學家們更多地開始涉足此領域的研究。
積極心理學的概念和理論,以研究個體積極心理品質、建立積極情緒和品格為重點。它關注三個主題:第一是積極情緒體驗。積極心理學指出任何人生活的質量首先不在于對物質財富的占有量,而是在于積極的情緒體驗量。其次是積極人格特質的研究。積極心理學具體研究了包括好奇、樂觀等在內的24種積極人格特質,認為培養個體具有這些積極人格特質的一條最佳途徑是增強個體的積極情緒體驗。再次是積極組織系統的研究。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了怎樣建立積極的社會、家庭和學校等系統,從而使人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最充分的幸福。這種研究取向有效克服了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
三、當前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工作重心與不足
高職院校普遍建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體系,在學校、分院、學生班級三個管理層面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預防和干預,防范校園心理危機事件。當前高職院校中,無論是在學校層面還是在分院系層面,工作重心是對心理異常學生的關注。從新生進校,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即對學生進行心理普查,依據心理問卷篩選出有問題的學生。分院心理工作小組和班級心理委員在工作中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問題學生的關注上,力求減輕或化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在人群中心理異常學生畢竟只是學生中的少數,這種工作模式這樣就忽略了更多學生優良心理品質的塑造,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
四、以積極心理學為導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體系
1.在教育對象上,點面結合,面向大眾
消極心理學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局限是教育對象的局限,心理學的發展絕不應該僅僅研究心理的消極面和面向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更多的應該著眼于每個學生的心理發展和潛能的激發,教育者應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與尊重,發現其優勢和特長,及時予以肯定并做積極的評價。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正可以運用其健全的體系,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發揮每一級網絡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廣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潛能,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面,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優質的心理服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在教育內容上,注重高校學生積極人格品質的培養
彼得森和賽里格曼(2004)在《人格力量與美德分類手冊》中以人格力量與美德為取向,分類列出了六種重要人格特質:智慧、勇氣、仁愛、公正、節制和卓越。與之相聯系,包含了24種人格力量,具體包括創造力、好奇心、心胸開闊、好學、洞察力、正直、勇敢、誠實、熱情、善良、愛心、社交能力、公平、領導才能、團隊協作、寬容、謙虛、謹慎、自我控制、對美和優秀的鑒賞力、感恩、希望、幽默、虔誠。這就為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準備了豐富的內容。心理健康教育更應該以培養積極的心理特質為目標,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在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和塑造上,才能保證把絕大多數學生培養成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成員。
3.探索與運用多種教育模式,普及面向學生大眾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作為心理健康三級網絡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肩負著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與實施,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團體活動、朋輩咨詢、文藝作品和活動,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其次,分院心理健康小組應在分院范圍內,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注重教育對象的廣泛性和教育內容的豐富性,重視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對于專業素質提高的促進作用。第三,發揮班級心理委員的工作積極性,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心理活動。心理委員應該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專業培訓,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構建積極樂觀向上的班級心理氛圍。
積極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心理科學,其倡導的心理教育理念正是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環節。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應從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入手,發展和完善當前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和心理品質,這才是完善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況志華,任俊.積極心理學:人性的理性復歸[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2)
[2]孟萬金.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3]任俊,葉浩生.積極心理治療思想概要[j].心理科學,2004.27(3):746~749
【關鍵詞】 心理健康;網絡成癮;心理訓練;大學生
The Study of Mental Training of Interner Addiction Disorder University Students. Yang Jinjiang, Li Debo, He Liqing, et al. A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Yun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mental training to Internet-addicted university students. Methods With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 compiled by professor Chen Shu Hui of Tai Wan, the authors tested twenty-three internet-addicted university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mental training, then used SPSS 13.0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The mean value of every test index of the Internet addicted students before mental training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at after mental trainining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before mental training. Conclusion Mental training has obvious effect on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and the relative symptoms.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Mental training; University students
網絡成癮(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簡稱IAD)是指在無成癮物質作用下的上網行為沖動失控,表現為由于過渡使用互聯網而導致個體明顯的社會、心理功能損害[1]。據國內有關報道,我國大學生網絡成癮在3.9%~12.9%之間[2]。大學生網絡成癮導致的一個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成績下降、學業荒廢。2006年12月20日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播出了“高校網患調查”:“近日江蘇徐州工程學院做出了一個處罰決定,對113名考試8門以上不及格的學生做出了退學處理,而對156名考試4門以上不及格的學生留級一年,這些被處理的學生當中絕大多數是因為染上網癮”[3]。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上網人數的增多,網絡在現代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突出,我國大學生網絡成癮的人數也將逐年增多。網絡成癮問題已成為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決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從臨床醫學、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辦法,在實踐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4]。本研究從心理-社會學角度進行探討,運用心理學的方法解決網絡成癮大學生的內部問題,打破原有的心理定勢,從社會學的角度探索社會支持系統,為網絡成癮大學生心理、行為的持續改變提供動力。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由云南農業大學10個學院推薦的29名大學生組成,其中,網絡成癮者23人(男生21人、女生2人),志愿者6名(男生1名、女生5名),年齡在19~22歲之間,通過測量網絡成癮者均符合診斷標準。診斷依據是美國心理學家Young提出的8條標準,在8個問題中只要有3個以上問題作肯定回答,就被診斷為網絡成癮[5]。
1.2 方法
1.2.1 調查 采用了臺灣陳淑惠教授編制的《中文網絡成癮量表(CIAS)》(該量表的編制以大學生為樣本,全量表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94,兩周之再測信度為0.83。各因素量尺的內部一致性系數介于0.78與0.90之間)[6],在訓練前進行了調查。在調查前向被調查者解釋清楚調查的目的、意義,調查表處理的原則,以消除學生的顧慮,保證調查的真實性。所有調查表,當場收回。解決大學生網絡成癮第一次心理訓練結束后兩周,再次用《中文網絡成癮量表》對23位網絡成癮大學生進行了測評。
1.2.2 網絡成癮大學生心理訓練
1.2.2.1 選拔和培訓志愿者。在大學生中選拔人際交往主動性好、有親和力的同學作為志愿者,并對志愿者進行培訓,保證志愿者能夠準確地定位自己在訓練團隊中的角色,同時,能夠有效地配合訓練;使網絡成癮者很好地融入團隊,體會到自己在團隊中的歸屬感、價值感和重要感,便于網絡成癮者重新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7]。
1.2.2.2 訓練方案設計。研究者深入網絡成癮大學生中進行了調查,發現網絡成癮大學生的共同特點是:現實的人際溝通困難、孤獨,缺少責任感,猜疑,自律性差,自卑,低自尊,被遺棄,焦慮等,根據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訓練項目。根據精神分析學派的“無意識與壓抑”理論,在訓練開始前設計催眠和積極自我暗示環節。根據情緒理論,行為可以改變情緒,設計熱身活動項目,營造良好的團體氛圍,鼓勵參訓者互動、打消參訓學生的顧慮。
1.2.2.3 心理訓練。為盡可能地減少外界因素對心理訓練研究的影響,研究者采用了封閉式訓練。①鼓勵溝通。網絡成癮大學生就是因為現實溝通感到困難,才通過網上聊天來滿足溝通的需要,在現實生活中網絡成癮大學生往往是孤獨的,成癮者認為現實溝通是痛苦的,因此,網絡成癮大學生懼怕現實的人際溝通。溝通能改變網絡成癮大學生原有的思維習慣,有效的溝通可為以后的訓練奠定良好的基礎。②打造團隊。組建訓練團隊,明確團隊目標,強化團隊意識,增強責任感,增進彼此互信,讓參訓學生感受團隊的溫暖和力量。③制定規則。網絡成癮大學生自律性較差,要保證訓練效果必須制定規則,規則應由參訓學生討論制定,共同遵守。④挑戰自卑。網絡成癮者對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信心不足,從而通過上網來逃避現實的生活,在訓練中引導網絡成癮大學生來解決自己遇到的許多現實問題,從而增強了信心。⑤強化自尊。許多網絡成癮大學生認為在現實生活中自己是“失敗者”,自己沒有什么優點,處于低自尊,通過互相贊美,逐步改變了自己原有的看法,增強了自尊心、自信心。⑥學會接納。網絡成癮大學生因父母反對他上網,因此與父母有對立情緒,網絡成癮大學生認為家庭排斥自己;因上網逃課,老師也對網絡成癮大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網絡成癮大學生認為學校也不接納自己;在現實人際交往中因與他人交流太少,網絡成癮大學生感覺到人與人之間感情淡漠。所以網絡成癮大學生認為別人不接納自己,當然自己也不接納別人。要適應現實社會環境,必須彼此相互接納。⑦喚醒真愛。長期上網導致成癮與家庭對抗,與學校和老師“對抗”,在現實社會中很少有真正的朋友,很少有社會歸屬感,網絡成癮大學生最需要的是愛,愛的力量可以讓一個人改變,激發網絡成癮大學生對社會的愛、對父母的愛、對自己的愛是成癮者改變的關鍵。⑧增進信任。網絡成癮大學生,對別人習慣于持懷疑態度,一方面網絡的匿名性,降低了撒謊的代價,導致網絡成癮大學生可以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個人信息;另一方面為了從家庭獲得上網費用,需要編造各種借口。信任問題不解決無法順利地融入社會。⑨認知重組。調整網絡成癮者非理性的思維,“東方時空”對9915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問如果你網絡成癮想戒除嗎?41%的被調查者選擇“不想”,網絡成癮大學生認為“戒除網癮對我沒什么好處”[3],在比如:沒有人可以幫助我戒除網絡成癮等。(10)集體討論。即個人分析自己要戒除網癮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由小組成員幫助提出應對策略并建立相互監督機制。在整個訓練過程中,采用了催眠、肯定性自我暗示等方法,充分運用舞蹈、音樂、繪畫、手語操、燈光、氣味等輔助手段。
1.2.3 實施 第一次采用封閉式集中訓練30個小時,打破原有心理定勢后,緩解學生與家庭矛盾,鼓勵學 生參加學校的學生活動,2周后開展第二次活動,及時幫助參訓學生解決所遇到的“難題”。
1.2.4 統計處理 本研究的樣本數為23,用SPSS 13.0進行統計分析,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方法對樣本各指標的前測值與后測值有無差異進行檢驗,檢驗項目共8項,顯著性水平α=0.05。
2 結 果
通過心理訓練解決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收到了顯著效果。附表顯示,與接受心理訓練前的各項指標平均值相比,接受心理訓練后的各指標平均值均顯著降低,各項檢驗項目的相伴概率P值均小于α(0.05),表明接受訓練前后各項指標的平均值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2.1 心理訓練對大學生網絡成癮者的總體影響 從附表可以看出,與接受心理訓練前相比,大學生網絡成癮者在量表平均總得分上出現了明顯下降,并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心理訓練明顯降低了大學生網絡成癮者的成癮癥狀和對網絡的依賴程度。
2.2 心理訓練對大學生網絡成癮核心癥狀及所屬3項具體癥狀的影響 從附表可以看出,在網絡成癮核心癥狀平均得分方面,心理訓練使大學生網絡成癮者的平均得分降低,并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心理訓練明顯減輕了大學生網絡成癮者的成癮癥狀。
網絡成癮核心癥狀所包含的三項二級指標中,耐受性癥狀、戒斷性癥狀和強迫上網癥狀的平均得分均有所降低,并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心理訓練明顯減輕了大學生網絡成癮者的耐受性癥狀、戒斷性癥狀和強迫上網癥狀。
2.3 心理訓練對大學生網絡成癮相關問題的影響 從附表可以看出,在網絡成癮相關問題平均得分方面,心理訓練使大學生網絡成癮者的平均得分明顯降低,并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心理訓練使大學生網絡成癮所造成的相關問題有明顯緩解。
網絡成癮相關問題所包含的兩項二級指標中,時間管理問題與人際健康問題的平均得分均有所降低,并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心理訓練明顯減輕了大學生網絡成癮者在時間管理和人際健康兩個方面所出現的問題。
3 討 論
通過人際溝通能力訓練、愛心訓練、信任感訓練等10多項科學嚴謹的心理訓練活動,讓網絡成癮大學生在汗水、淚水、歌聲、笑聲中去感動和悔悟,糾正了網絡成癮大學生對家庭、學校、社會和人生的認知偏差,激發了網絡成癮大學生追求現實生活的熱情。在訓練現場每個參訓同學都發誓一定要戒除網癮,一定要找回失去的自我,但網絡成癮的大學生缺乏必要的社會支持,這是他們回歸社會的難點。網絡成癮大學生現實生活中也會遇到許多困難。調查表明:95.7%的網絡成癮大學生有補考,50%的網絡成癮大學生甚至不去考試。通過訓練網絡成癮大學生回到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如何更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需要認真研究。大學生網絡成癮的原因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內因包括: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等;外因包括: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要解決好大學生網絡成癮問題,研究者認為主要是如何將心理學與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融合起來,內因的問題主要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解決,外因的問題主要運用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解決。另外,為了能使戒除網癮的學生順利地融入社會、學校和家庭,目前我們已獲得云南省教育廳支持,專題研究社會支持系統問題。
4 參考文獻
[1]劉琪,張平.網絡成癮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醫藥論壇雜志,2006,27(15):18
[2]李娜.大學生網絡成癮研究進展.社區醫學雜,2006,4(8):59
[3]2006年12月20日晚18:00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高校大學生網患調查”
[4]楊昕.網絡成癮防治理論與實踐研究述評.思想理論教育,2006,9:56-59
[5]楊波.人格與成癮.新華出版社,2005,6:345-347
[6]陳淑惠,翁麗禎,蘇逸人,等.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制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2003,3(45):279-294
關鍵詞: 網絡時代;90后大學生;心理特征;積極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68(2014)02006908
2013年1月15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64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2.1%,保持低速增長。與之相比,手機網絡各項指標增長速度全面超越傳統網絡,手機在微博用戶及電子商務應用方面也出現較快增長[1]。可以說,網絡正在全面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形態。
當前對大學生而言,上網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極其普遍的一種行為,也是他們獲取信息、認識世界和社會化的重要方式。2008年以來,我國高校開始迎來90后大學生。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90后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心理特點與行為方式都經受著碰撞和沖擊。因此,本課題希望在實證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出發,探索一條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的路徑。課題組以定性調查與定量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采用問卷和訪談,在福建省內6所高校開展調查,共向800名1990年后出生的大學生發放問卷,收回有效問卷760份,有效率為95.0%。 其中男生408人,占比53.7%,女生352人,占比46.3%。同時,定性調查訪談了50個90后大學生。調查后,采用 SPSS 19.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并結合定性的訪談結果,分析歸納90 后大學生典型的網絡行為及心理特征,深入挖掘影響因素,以期能探尋相應對策,引導和促進90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90后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及對心理的影響分析
(一)網絡生活化及其對90后大學生的心理與行為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54.5%的90后大學生表示“幾乎從早到晚都要上網”,44.6%的大學生表示“需要的時候才上網”,而只有1.0%的大學生“很少上網”。針對“如果沒有網絡的話,你的生活會怎么樣”這一問題,72.3%的大學生認為會“有些不自在,好像生活中少了什么”,5.9%的大學生甚至會“很焦慮”,而19.8%的大學生認為“無所謂,生活沒什么改變”,只有2.0%的大學生認為“生活更精彩”。在網絡購物行為方面,9.9%的大學生“頻繁網購”,22.8%的大學生“經常網購”,64.2%的大學生“偶爾網購”,只有5.0%的大學生“幾乎沒有網購”。
這一系列數據表明,網絡已經成為90后大學生學習知識、搜索資訊、關注時事、溝通交流和娛樂休閑的主要方式,構成了他們大學生活的常態部分。對于大學生而言,已經不再是“應不應該上網”的問題,而是如何更正面、更積極使用網絡的問題。 羅蘭?巴爾特指出:當網絡傳播把一個立體的、更加逼真的、富有虛幻色彩的虛擬世界帶到人們面前時,人們的生活空間得到了全新的擴展,想象的空間隨之擴大了,主體的認知因素處于空前的活躍狀態,對媒介世界意義的理解也得以迅速地更新[2]。網絡信息無所不有、內容詳實、更新及時、觀念平等開放、氛圍自由輕松,影響著90后大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在學習生活方面,網絡的出現改變了大學生傳統的學習模式。網絡時代下90后大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不再局限于學校,網絡世界給他們提供了新的知識來源。課題組調查發現,當需要找生活或學習資料時,有69.7%的大學生首先想到的途徑是上網搜索。可見,網絡對90后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產生的積極影響在于:網絡使大學生思想活躍,學習主動化,學習工具多元化。但是,另一方面,有的大學生是非判斷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容易在網絡多元化的價值體系中迷失自我;同時網絡剽竊行為的增加,可能導致大學生滋生惰性和依賴性,不愿自主動手和動腦。因而,網絡也對90后大學生心理與行為產生消極的影響,可能使他們陷入困惑中。
其次,日常生活方面,90后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依賴度極高,大學生對網絡的使用,從最基本的收發電子郵件、看新聞、聊天,到下載音樂、電影電視視頻,再到購物、微博、微信等無所不包。通過網絡,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最新資訊能夠迅速傳遞到大學生的面前,給他們心理與行為帶來的積極影響主要在于:網絡為90后大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生活平臺,改變了傳統的人際交往的交流方式,他們習慣了在網上維持自己的現實友情,甚至是直接在網絡社區里交友。然而,由于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度高,因而出現個別嚴重的網絡成癮者,他們整天沉溺于網絡,導致體能下降、現實中的自我封閉等不良生理和心理反應。
(二)網絡便利性及其對90后大學生的心理與行為的影響
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 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 4.2 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為74.5%[1]。本課題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手機上網”超越了“電腦上網”,已成為90后大學生上網使用最多的途徑,占65.2%[1]。由于手機上網的發展為網絡接入、電腦終端可能受到限制的大學生群體提供了便利,90后大學生可以越來越方便地隨時獲得所需要的網絡資訊。調查數據還顯示,67.1%的大學生認為網絡對自己與家人和朋友的聯系“幾乎沒有受影響”, 但也有32.9%的大學生由于網絡而減少了與家人和朋友的聯系;在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情況上,73.5%的人認為網絡有利于自己同外部世界的聯系。可見,從現實層面看,即時通訊、網上視頻或語音聊天、收發郵件、隨時隨地搜索信息等方面的便捷、快速、費用低廉是網絡的重要優勢。網絡,尤其是手機網絡的便利化極大地滿足了90后大學生思維敏捷、反應速度快的需求。
首先,網絡便利性對90后大學生的心理與行為產生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網絡的方便獲得使90后大學生豐富了資訊內容,開拓了思維空間。網絡時代背景下,90后大學生也開始具備全球視角、多元思維,整體而言,他們比傳統時代的大學生眼界顯得更開闊些,思想更開放些,思維也更活躍些。另一方面,網絡運行的快捷性和使用的簡便性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效率觀念和行為習慣,客觀上推動了他們主動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更新。
然而,由于網絡信息資源具有良莠不分的混雜性, 大學生在網上獲取有益知識的同時,也可能接觸一些消極、不健康的東西。當還處于心理不穩定期的90后大學生無法消化吸收各類網絡信息時,容易失去思索、推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從而限制了想象力和思維力的正常健康發展。
(三)網絡休閑娛樂化及其對90后大學生的心理與行為影響
對周末空余時間使用情況的調查顯示,“在宿舍進行與網絡相關活動”的大學生占到 60.1%,外出游玩的占 20.8%,運動的占 16.3%, 可見,網絡已經成為90后大學生周末空余時間休閑娛樂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就上網動機而言,在大學生“上網目的(多選題)”調查中,發現有67.0%的大學生選擇“欣賞音樂、電影、小說等”, 62.9%的大學生選擇了“聊天”,21.6%的大學生選擇了“網絡游戲”,當然也有55.7%的大學生選擇了“查找資料”。可見,上網休閑娛樂成為了大學生上網的最主要動機。動機,是直接推動個體活動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部動力。它是個人行為的動力,是引起人們活動的直接原因。當代網絡環境下,隨著休閑娛樂的網絡交互行為的日益普及,大學生利用網絡進行休閑娛樂的功能得以加強,由此對大學生產生了更加突出的影響。
首先,網絡為大學生提供了放松身心、釋放壓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定性的訪談發現,大學生喜歡追求時尚,喜歡娛樂,然而大學實際的學習和生活顯得有些無聊、單調和枯燥。大學生在網絡上尋找自己的娛樂方式,消磨課余時間,把上網娛樂當作學習之余的調節,尋求情感的寄托,緩解學習壓力。其次,網絡的休閑娛樂功能為大學生不良情緒的宣泄提供了合理渠道。大學生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由于受社會規范的制約,與內心需求造成了沖突,在處理這些沖突的過程中,個體需要不斷壓抑和克制本我沖動,而網絡幫助了大學生把深藏在潛意識中的那些不為社會主流所允許的需要和欲望宣泄出來,從而緩解其不良情緒。
然而,網絡的娛樂化也會給大學生帶來消極影響。那些總是習慣于在網絡里宣泄情感的大學生,可能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能力表現弱化。在定性的訪談中發現,有些同學自控能力差,把大量學習時間用于上網娛樂,沉溺其中,無法自拔,以致荒廢學業,有損身心健康。
(四)網絡的互動平等性及其對90后大學生的心理與行為的影響
調查數據顯示,對“你認為網絡帶給你主要的收獲是什么(多選題)”這一問題,77.4%的90后大學生選擇了“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51.3%的大學生選擇“在網絡上可以做很多現實生活中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可見,90后大學生很看重網絡文化中所表現出的開放、自由、互動的特性。網絡中的博客、聊天、交友、論壇、動漫、網游、在線視頻等方面的互動應用可以讓網絡中的每一個成員最大限度地參與信息的制造和傳播;網絡也以其特有的開放性迎合了90后大學生自由、平等的價值觀需求。
首先,網絡有助于大學生尋求自我價值感。一方面,網絡對90后大學生的影響更為自由和發散,使他們的思想更少受到禁錮,從而可以更自主地發揮自己的智慧,追求他們的自我和個性;另一方面,在網絡中,大學生可以跨越時空限制,彼此相識,發展友情,網絡的這種互動模式可以促進大學生的獨立性、平等性、個性化等人格發展,大學生的自我價值感由此得以確立和提升。
然而,網絡的互動性也給90后大學生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因為網絡可能是一個交往的平臺,但也可能成為交往的屏障。Turkle發現,青年大學生過度上網交友將導致社會孤立(socialisolation)和社會焦慮(socialanxiety)等方面的人格異化和扭曲[3]。Sjeberg認為 “電子化的個體”(electronicindividual)正在逐步增多,網絡可能對自我意識的發展與人格的傾向性產生不良影響[4]。
二、 網絡時代下90后大學生的心理特征
(一)從學習特征看,90后大學生追求效率化,認知思維敏銳
認知(cognition)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過程,認知能力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是個人在重構和應用知識時所具備的能力。網絡這個廣闊的空間,為大學生打開了一個未知而新鮮的世界,拓展了他們的視野,開發了他們的潛能;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培養了大學生的識別、選擇能力,鍛煉了他們的思維敏捷性。在“網絡對你的影響主要有哪些方面? (多選題)”的問卷調查中,選擇“可以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的占65.7%,“選擇獲取網絡上豐富的教育資源,學習成績得到提高”的占 53.6 % ,選擇“網絡信息多樣,提高了我的思維能力的”占45.5%,選擇“花費太多時間上網而使成績下降”的占 23.4%,選擇“沉溺于網上娛樂,不想學習”的占9.7 %。結合這些數據以及定性訪談的結果,本研究發現:雖然也有一小部分大學生因沉迷于網絡不想學習,但總體而言,網絡對大學生的認知能力、智力素質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大學生豐富知識結構和自主學習,吸收和運用新知識。正是在這樣的網絡“浸潤”中成長起來的90后大學生,認知能力逐漸趨于成熟,對新事物的感知覺比起60后、70后和80后都顯得更加敏銳,思維更活躍敏捷,處事行為也更加追求效率化,他們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喜歡懷疑和爭論,敢于大膽發表個人的獨立見解,同時擁有更豐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記憶力。
(二)從信仰追求看,90后大學生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躍
90后大學生通過網絡的及時更新與評論,可以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與時俱進,培養他們的政治敏感性。網絡時代,大學生們不再迷信權威,他們喜歡獨立思考,有強烈的權利意識、平等意識和主體意識。本研究調查顯示,49.1%的大學生認同“在網絡上能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可見,豐富的網絡信息使90后大學生的思想更為早熟,對每個事件都會形成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他們有強烈的“成人意識”,崇尚自由,不喜歡受拘束,思想活躍,喜歡直接批判和自由表達對某些社會現象或問題的不滿甚至憤怒情緒,對社會熱點、時事新聞活動都能積極參與,并且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問題等。但定性訪談中也發現,90后大學生的社會意識和責任意識相對淡漠,因而做事可能片面化,看問題容易過激化。
(三)從人格特征看,90后大學生個性張揚,渴望關注
人格是個體在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與后天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和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5]。研究發現,大學生具有一種心理與發展的原動力,需要建立自我認同與親密關系,而網絡為大學生提供可以自由創造和發揮、重新自我賦值及自我滿足的平臺。在調查中發現,對“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這一問題,74.3%的大學生認為是“實現自我”,10.9%的大學生認為是“比周圍的人優秀”,6.9%的大學生認為是“當一個普通人”,只有5.0%的大學生選擇了“為國為民出力”。可見,90后大學生更關注自我價值的體現,而忽視了社會價值。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人在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以后,還有自我實現這一更高級的需要。網絡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大學生自我探索,促進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為每個人的自我實現都提供了相同的可能性。數據表明,71.8%的大學生感覺到“網絡世界比在現實世界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獨立性”,90后大學生能夠在網絡中大展鴻圖,獲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結合數據分析和定性訪談的結果,本研究發現:90后大學生在馳騁網絡的過程中,凸顯自我個性,不盲從潮流,喜歡標新立異,同時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渴望得到關注和認同。但有些大學生在網絡中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就可能演變成不顧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團隊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四)從情緒特征看,90后大學生情感強烈,積極樂觀
在調查中發現,對“你覺得自己生活中基本上處于哪種情緒狀態”這一問題,59.8%的大學生認為是“平穩”,16.5%的大學生認為是“快樂”,當然也有14.4%的大學生認為是“無聊”,6.2%的認為是“郁悶”,3.1%的認為是“焦慮”。可見,90后大學生擁有較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訪談中我們發現,大多數90后大學生朝氣蓬勃、樂觀活潑,直率熱情,精力旺盛,積極向上,他們比以前的大學生更善于表達和宣泄自己的情緒。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網絡為大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助、宣泄消極情緒提供了更為方便的渠道。通過網絡,大學生向網友傾訴,從而獲得網友的心理支持、關心和安慰。課題組調查顯示,對“你在遭遇挫折和困惑,或在承受壓力時經常采取的方式是什么”這一問題,59.8% 的大學生選擇了“哭泣或發怒”,16.5%的大學生選擇“找人傾訴”,14.4%的大學生表示“獨自承受,不想被人發現”。在這些不想被人發現的大學生中,有86.7%的人認同“在網絡中,我常常得到網友對自己的關心幫助和安慰”。
(五)從人際交往看,90后大學生現實人際關系良好,網絡關系拓展
在網絡環境下,大學生之間的交往形式更加多樣,除舍友、同學、師生等關系外,還增加了網絡朋友關系。調查發現,90后大學生對自己在當前人際關系方面的表現評價上,有12.4%的認為“善于交往,人際關系十分和諧”,69.1%的認為“人際關系較和諧,偶爾出現的矛盾可以自己解決”,16.5%的認為“不善交往,人際關系一般”,2.1%的認為“人際關系不和諧,不善于處理矛盾”。在與家人的交流頻率上,18.9%的大學生“一周聯系三次以上”,56.4%的大學生會“一周聯系一兩次”,只有24.7%的大學生“兩三周才聯系一次或更少聯系”。課題組在訪談中發現,90后大學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電話聯系,他們與家人、好友也經常通過QQ視頻、微信關注來聯絡感情。從這些數據以及定性訪談結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學生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與同學和家人交流溝通比較順暢,并且借助網絡這一在時空上可以不受限制的捷徑,與家人同學的聯系更加活躍[67]。與此同時,在網絡中的朋友關系也得到了拓展。網絡讓大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和需要來選擇自己的交往群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現實人際交往中的身份、不被認可等負面影響的擔心。例如,在微博應用上,大學生可以通過標簽分類、查詢、用戶自定義、編輯推薦等方式找到興趣相投的朋友。有些在現實中不會說或不敢說出來的話,可以發表在微博上,得到他人的反饋和關注,由此推動90后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更加順利。
(六)從戀愛與性的觀念看,90后大學生渴望愛情,性態度寬容開放
90后大學生的性發育已經成熟,他們憧憬美好的愛情,渴望與異往。同時,網絡為原來高中就已開始戀愛的大學生提供了維持戀情的便利,并且增加了網戀的渠道。調查顯示,對“你對大學生的戀愛動機如何看待”這一問題,49.5%的大學生認為是“追求美好的愛情”,20.6%的大學生認為是“滿足心理、生理的需要”,18.6%的大學生認為是“選擇人生的伴侶”,只有8.2%的大學生認為是“隨大流,打發無聊的時光”,還有3.1%的大學生的選擇是“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對“大學戀愛是否一定要經歷”這一問題,22.3%的大學生感覺“一定要經歷”,77.6%的大學生感覺“順其自然”,只有2.1%的大學生明確表示“暫不想戀愛”。結合這些數據以及定性訪談的結果,本研究發現,90后大學生將大學戀愛當作大學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雖然他們的思想上沒有了從前那種不好意思談或不敢談的“傳統觀念”,但是他們仍然把戀愛當成比較嚴肅的事情來對待,以比較認真的態度來思考戀愛問題。相比而言,90后大學生更加敢于追求和表白愛情,重視與異性彼此之間的關注和欣賞。對于性問題,48.5%的大學生認同婚前,認為“只要雙方愿意就可以”,46.4%的則認為“是對自己/他人的不負責任”。可見,90后大學生對待戀愛中的,不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他們的性態度表現了更多的開放性特征。
(七)從心理健康角度看,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調查數據顯示,對于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83.5%的大學生認為“有點壓力,但通過自我調節可以保持良好”,9.3%的大學生認為“沒有壓力,心理健康狀況良好”,而認為“需要通過心理幫助或不知道怎么辦,心理健康狀況不好”的大學生只占2.1%。由此可見,90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并沒有像人們擔心的那樣糟糕,總體而言仍然是積極良好的。在訪談中發現,90后大學生會有來自于學習、就業、人際等方面的壓力,但通過對朋友的傾訴、家人的支持、網絡上的宣泄,再通過自我調節,他們能迅速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來完成大學的生活與學習。
三、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
從本課題組的定量調查和定性訪談結果可以看出,90后大學生心理特點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網絡對其心理的影響并不都是嚴重的、消極的、不利的。相反,在網絡環境中成長起來的90后大學生,對網絡已具備一定的辨別能力,有著自己一代人獨特的心理及行為特征,對各類事物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和教育模式可能已不適用于這一代大學生,高校應充分把握90后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模式,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融入更加科學、積極的思路。而積極心理學的興起與發展,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帶來新的思維模式和教育思路,尤其是對于理解和教育網絡時代背景下成長起來的90后大學生意義重大。
(一)積極心理學的視野
積極心理學是21世紀一種新的理論觀點,2000年,塞里格曼(Seligeman)在《積極心理學導論》一文中正式提出“積極心理學”這一概念。他指出,21世紀,心理學研究要轉變傳統的以干預和解決人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為主的病理學方向,而把注意力轉向對于人的積極潛能和積極力量的研究和利用[8]。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謝爾頓(Kennon Sheldon)和勞拉金(Laura King)將積極心理學定義為:“積極心理學是利用比較完善的實驗方法和測量手段,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力量、潛能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門科學。”[9]當今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主觀層面上的積極情緒體驗、個人層面上的積極人格特質和群體層面上的積極組織系統。
1.積極的情緒體驗。積極情緒(positive emotion)是指當個體需要得到滿足后的愉悅感和快樂感等主觀體驗。密歇根大學的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提出了第一個清晰的理論框架,即擴展―構建的積極情緒理論(broadenandbuild),他認為各種具體的積極情緒如高興、興趣、滿足感、自豪感和愛等,表面看來不同,但均能擴展個人瞬間的知行(thoughtaction)能力,由此反復積累的結果能增進個人資源和心理成長,促進幸福感的提升[10]。積極心理學用實驗的方式驗證了積極的情緒狀態可以擴展人們的注意范圍和思維及行動范疇,能夠幫助人們建構出沉浸式的個人自主自愿,從而使人們的行為更具有靈活性和創造性。
2.積極的人格特質。積極的人格特質,即積極的個性特點,它是積極心理學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礎。積極心理學提倡研究積極人格特質,認為積極潛能與積極人格能夠彼此促進,對個體潛能的挖掘與強化有助于塑造積極的人格特質,積極的人格特質則能幫助人們采取更為有效的應對策略,以更有效地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因此,只有人自身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如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愛、樂觀、感恩、智慧、創造力、才干等積極人格特質,才是心理健康和提升主觀幸福感的重要預測指標。
3.積極的組織系統和環境。積極個性品質和積極情緒體驗的形成都需要有良好的氛圍,積極心理學提倡要有使人類幸福的環境條件。積極的組織系統一是要建構公民責任感和道德等大系統水平上的積極國家環境,二是要培養建立具有良好關系的社區、高效能的校園以及健康的家庭等的積極小系統。積極的組織系統和環境可以促進個體積極的人格特質形成,影響積極的情緒體驗。
(二)網絡時代下的90后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創新
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認為,心理健康就是減少或消除、甚至是沒有心理問題與疾病。這種以解決心理問題為導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容易造成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問題行為,注重對問題行為的預防和矯正。馬斯洛認為:“如果一個人只潛心研究精神錯亂者、神經病患者、心理變態者、罪犯、越軌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對人類的信心勢必越來越小。因此對畸形的、發育不全的、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進行研究,就只能產生畸形的心理學和哲學。”[11] 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應該運用積極的視角研究人類的行為,重點發掘和培養他們的積極品質,鞏固與加強積極力量。
因此,在積極心理學的視野下,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提倡遵循90后大學生的心理發展及教育規律,充分發掘大學生自身的優勢,加強潛能和積極因素的開發。注重關注大學生已有的積極心理,堅持積極取向的評價方式,強調大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 借助興趣、快樂與挑戰等積極體驗來調動大學生的成長動力,激發大學生內在的激情,幫助他們發展綜合技能。形成積極人格,大幅提升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增強大學生的幸福感。這種積極正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才真正符合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90后大學生的認知、情緒、人格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和成長規律。
1.始終堅持正面引導的積極性原則
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提倡要用開放和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大學生,強調尋找他們身上的積極力量,用積極的視角重新發現和解讀出現的心理問題[12]。當前無處不在的網絡確實給90后大學生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但如果因為這些消極影響而把網絡視為洪水猛獸,甚至提出要限制大學生上網,反而會得不償失。從各個高校的心理普查結果和心理咨詢中心接待的情況來看,大多數90后學生的心理是正常、健康、富有朝氣、積極向上的,具有突出心理問題和明顯心理癥狀的學生畢竟只是少數。因此,應該始終堅持正面引導的積極性原則,通過對90后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關注他們的發展性目標,用積極的理念優化其心理素質,培養其健全人格,從而使大學生更有效地利用網絡的積極作用,積極適應社會,積極應對問題,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積極正面的引導才能真正促進90后大學生的心理成熟、人格完善和穩定,幫助他們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
2.構建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層立體網絡
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一般是以心理咨詢、心理講座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等為主。而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則倡導全方位、全過程和全面滲透,以學校分管領導為統帥,以專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師為骨干,以輔導員為載體,以大學生心理委員為朋輩助理,以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和社會環境為正能量氛圍,由此形成一個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動多維的交叉立體網絡[13]。在具體的教育途徑和方法上,要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不僅強調知識和認知的接受與改變,而且更加強調情景性、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性。在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上,孟萬金教授曾列出增進開發心理潛能、完善積極人格、發揮智能優勢和主觀幸福感等14項核心內容 [14]。根據90后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國外積極心理學理論發展和國內學者的理論實踐探索,課題組提出,90后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概而言之至少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在個體層面上要培養90后大學生樂觀、堅定、自信、勇氣、寬容、智慧等積極的人格特質;二是在主觀層面上要強化90后大學生愉快、幸福、滿意、希望等積極的心理體驗;三是在群體的層面上要強調促進90后大學生的利他行為、美德、戀愛責任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積極的組織環境系統的完善。
3.開設積極心理學課程
國外已有不少國家成功開設了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2006年,本?沙哈爾博士開設的積極心理學幸福課成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選修課,聽課人數超過了多年來一直獨占鰲頭的經濟學。這門課程創下了哈佛大學聽課人數最多、最受歡迎的課程紀錄[15]。國外課程的成功開設給國內的積極心理健康教學課程帶來啟示和信心。當然,我國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起步較晚,課程教材還有待編訂,教學設計有待開發,課程形式有待創新。但在一些有心理專業背景的高校,可先結合團體心理訓練,開設以幸福體驗為主題的系列課程,增加學生的積極體驗,引導90后大學生獲得信心、希望和幸福感。
4.利用網絡平臺,拉近與90后大學生的心理距離
一方面,網絡的應用,可以提高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與效率。如建立心理咨詢服務和健康教育網站,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成長、戀愛、就業等方面的疑惑,同時結合學生的學習和成才的需求,介紹學習方法,進行就業指導等,從而更有效率地做好積極心理知識的普及。另一方面,通過網絡即時工具加強與90后大學生交流,可以在深層次上了解大學生的真實想法和需求。課題組訪談發現,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內向的大學生,如果關注他們的空間、微博等,卻能發現他們充滿激情的、完全不同的另一面。因此,運用網絡的方法拉近與90后大學生的心理距離,可以讓老師、輔導員與他們在同一個平臺上互動平等對話,從而開辟一個更廣闊的接觸平臺[16]。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30115).[20130202].http:///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2] 羅蘭?巴爾特.符號學原理[M].王東亮,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53.
[3] TURKLE S. Vit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 Searching for community in cyberspace[J]. The American Prospect,1996(24):56.
[4] SJEBERG U. The rise of the electronic individual:A study of how young Swedish teenagers use and perceive Internet[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1999(16):113120.
[5] 鄭雪.人格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5.
[6] 馬.父母教養方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14116,121.
[7] 曾曉強.大學生道德認同、新社會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149155.
[8] SELIGMAN M R, CSIKSZENLMIHSLYI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 514.
[9] SHELDON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216217.
[10]FREDRICKSON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218226.
[11]弗蘭克?G?戈布爾.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M].呂明,陳紅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2324.
[12]朱衛嘉.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欠佳的德育背景及教育對策[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03105.
[13]張維貴,李自維,王飛飛.基于積極品質培養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及干預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56160.
[14]孟萬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38.
[15]王滟明.在哈佛聽積極心理學[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1.
[16]史向軍,張瓊.“90后”大學生思想行為特點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7275.
[17]張曉洪,袁國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途徑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12116.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ducation Innovation under the Network Era: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ZHANG Xiaoping1, SHAO Yali2
(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Department, Fujian Police College, Fuzhou 350007, China;2.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view of network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 the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typical network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found in the network life, convenience, leisure entertainment and interactive equality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who grew up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post90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stream are positive. Finally, from the view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innovation path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promote post90 generation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關鍵詞:高職;網絡;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1解讀高職學院大學生網絡心理情結
當網絡信息“攜帶著自己特有的價值和意義滲入到人類活動的每個場合、角落時”,就決定了網絡時代多元性、豐富性的特點。決定了它對青年學生心理健康與發展的影響也必然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因為從網絡本身來看,信息網絡技術以其雅俗共賞、內容豐富、信息全面、傳播方便、快捷的特點給大學生校園生活帶來了新的活力,滿足了青年學生學習和休閑的心理需求。同時也打開一扇“擋不住的誘惑”的心靈窗戶,使得他們懷著一顆好奇的心去體驗網絡世界。
(1) 網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網絡提供了更大范圍的群體環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網絡交往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傳輸為大學生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圍更大的社會交往機會,使大學生的社會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發展,有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展,并且給大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積極的影響。在傳統交往方式下,個體的人際交往常常囿于實際生活中狹小的生活圈子,但在網絡社會中,網絡的開放性、大眾化、虛擬性、直接性等多種特點容易使網上交往打破身份、地位、財產等社會等級的限制,為人際交往提供便利。通過網絡,人們可以直接地交往,而免去了彼此的客套、試探、戒備和情感道義責任。同時,由于網絡交往所具有的間接性和虛擬性特點,使得網絡人際交往比較容易突破年齡、性別、地位、身份、外貌等傳統人際交往影響因素的限制,為性格內向、羞于言談、社會交往能力較弱的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打開了方便之門。
網絡提供了角色實踐的場所環境,有助于勝任現實的社會角色,人際交往中交往者要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交往環境和交往關系不同,交往角色也會發生變化,于是,交往者所扮演的往往是復合角色――角色叢。網絡為大學生提供了角色實踐的“練兵場”,網絡創造的“虛擬環境”使大學生能夠在其中不斷進行角色學習,理解角色的行為規范,體會角色的需求和情感,了解角色間的沖突,并借助網絡群體成員間的互動檢驗自己的角色扮演情況,進而把握自己在現實社會中各種角色的尺度。
(2) 電腦網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消極影響
網絡對大學生心理的沖擊,容易造成他們情感自我和角色自我的迷失,影響其心理健康,并誘發出種種心理障礙。
網絡成癮癥――電腦網絡成癮問題在大學生中越來越突出。由于進入電腦網絡空間就好比是進入一片浩瀚的信息、知識和娛樂的數字化迷宮,從而導致人們能夠完全沉浸到網絡虛擬化的空間中而不能自拔。尤其是對求知欲望強烈、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大學生更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大學生對網絡的極度迷戀,進而發展成為病態的網絡沉溺。網絡成癮的大學生似乎對上網有強迫傾向,上網就興奮異常,上不了網就“網癮難耐”,在網上留連忘返,根本無法關機,整天沉溺于網絡,甚至通宵達旦,網絡成癮癥與吸煙、酗酒甚至吸毒等上癮行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一些大學生因上網過度,導致體能下降、生物鐘紊亂、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模糊、頭暈眼花、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不良生理反應,變得形容憔悴,情緒低落,并伴有莫名其妙的言行。
人際交往障礙――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和人際關系形成的重要時期,由于網絡交往和現實交往大不相同,有時難以形成真實可信和安全可靠的人際關系。隨著一些“虛擬學校”、“虛擬公司”等虛擬事物的誕生,人與人之間面對面交往的機會大為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人與電腦的頻繁接觸。大學生們在網上的交往以間接形式為主,以符號化為特征,其交往活動不受物理時空的限制。網絡的開放性、大眾化、虛擬性、直接性不僅打破了交往者社會等級的限制,也為性格內向、羞于言談、社會交往能力弱的青少年進行人際交往打開了方便之門。但迷戀上網使大學生參加集體活動、社會實踐等社交的機會大為減少,熱衷于虛擬交往使得部分學生疏遠了現實中的人際交往,與現實社會產生了距離感。更有甚者,大學生在網絡社會交往中一旦受騙,容易導致對現實社會中人際交往的懷疑、敵意和悲觀態度。此外,長時間的網絡交往,容易造成人際情感的逐漸萎縮和淡化,使人趨向于社會分隔化和個人孤立化,導致大學生人際關系的疏淡,交往能力的下降,個人又容易產生焦慮、孤僻和壓抑、冷漠等健康問題,削弱大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導致新的心理障礙的出現,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學業和生活。
情感問題――情感交往是大學生網上交往的一個主要方面。大學生正處于情感體驗的高峰時期,向往異性、渴求情感是正常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的情感表露或多或少地都受到這樣或那樣的限制,他們不論愿意與否,總要面對自身生存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氛圍。從網上看,大學生的情感需求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尋求異性朋友或對象;二是為了情感滿足和心理愉悅。網上最熱門的話題是網戀,就正常發展的網戀而言,由于網戀是借助于網絡媒體、依靠文字進行的,缺乏重要的基礎性環節――感性,因此,網戀的成功率極低,大部分是見光死、下網散。網戀雖然見光就死,但卻容易造成較大的感情或心理傷害。正因為有見光就死的擔心和難以置信的顧慮,大學生在網戀時往往缺乏真誠、責任,他們在網上大肆調情,結果有可能對真誠或深情的一方造成傷害,會導致游戲愛情等畸形戀愛心理的滋長,有時會導致嚴重感情創傷。
聯單隨著網絡犯罪案例的增多,安全焦慮又成為籠罩大學生網民的一片陰影。人們時刻擔心自己的電腦被網絡黑客所光顧,擔心自己的個人隱私被窺視,擔心自己的電子郵件背后的病毒,擔心從網上走到自己身邊的“熟悉的陌生人”。層出不窮而又形形的網絡病毒、黑客和其他犯罪,搞得人們應接不暇、身心疲憊,給社會、組織和個人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創傷。
2高職學生的心理特殊性
在當今社會,在知識就是生產力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人一直保持著一種世俗的觀念,追求名校效應,對重點大學的學生青昧有佳。但是對于高職院校的大學生,他們更多的是采取冷漠的態度,有的甚至是遺忘。因此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從一開始就遭遇著不平等的待遇。因此在他們的心理上造成了一種無形的陰影。還不說他們在高考中失利,或是在中學時期受到老師的冷眼。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他們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弱勢群體”。在他們的心理中,大致有以下幾類:
恨――恨自己“笨”,“不成器”,“不成鋼”。這種心理主要是那些學習態度尚端正,但學習成績總是無大起色的學生。他們不是沒有拼搏過、奮斗過,卻一次一次嘗到失敗的“苦果”,于是他們動搖了,退卻了,喪失了“自信”。
混――不正視。這種高職院校學生雖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況較好,而無緊迫感,熱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玩電腦,看到別人學習艱苦認為是不值得,且尋得“歡樂”、“開心”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混到個畢業文憑就行。
悔――這部分高職院校“差生”,他們對以往由于自身的所作所為而造成的某方面“差”的狀況后悔,為目前差人甚遠而擔憂,為找不到正確的方向而彷徨,為沒有正確的“向導”而發愁。這部分人在“差生”中絕不占少數。
灰――自暴自棄。這也是“差生”中一種較普遍的心理。他們認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學習方面的“差”,甚或“雙差”,如今已是積重難返,長期以來,老師已經形成了“某某是差生”的概念,我即使想努力,也未見有什么用。特別是那些“雙差”生,以往也可能跟老師發生過爭執,給老師留下過不好的印象,他們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進的動力,缺乏前進的目標,而采取自暴自棄,“橫豎橫,拆牛棚”的態度了。
3 “網絡虛擬環境”的構建得到了大學生的認同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虛擬生存”動機是大學生熱衷上網的主要原因。網絡創造了一個“虛擬空間”,允許使用者以匿名的方式與其他使用者進行交流,這樣使用者就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情感,也可以宣泄被壓抑的情緒,甚至虛擬嘗試新的社會“角色”,完全模糊或是異同于原社會定位和身份。大而化之,還可以通過虛擬空間找到類似族或群體。這樣,高職學院的大學生會有一種對群體的歸屬感,獲得了自我接受和認同,這種“虛擬生存”空間的心理認同具體表現為平等感、自由感和身份虛幻感。網絡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平等,更有利于人與人之間心理情感的互動。這使得他們沉溺于網絡中肆無忌憚的放縱自己。
4高職學院網絡心理的健康建設初探
法國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是在于客觀存在是一個人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高職學院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的教育就是要喚醒他們的“生命感”和“價值導向”。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提出幾點建議:
(1) 提高高職學院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實效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延伸,團隊組織和教育部門要充分正視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審時度勢,深入剖析,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必須改變當前空對空的說教方式,在思想觀念、教育內容、工作方法、活動渠道等方面大膽進行創新,樹立新觀念、充實新內容、創造新方法、拓寬新渠道,以人為本,立足他們的思想實際和心理發展特點,將德育工作“虛功實做”,著力提高工作成效。
(2) 幫助高職學院大學生正確緩解壓力。痛苦、挫折、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面對,要正確引導他們以積極的健康愉悅的心理正確認知和評價壓力,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生活中,快樂與痛苦并存,生活中的挫折、沖突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要給予他們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等在內的適當的心理支持,從而有效減輕壓力的不良影響,提高應對紛繁復雜現實生活各種挑戰的能力;要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磨練意志,砥礪品格,培育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和較強的心理調適能力。
(3) 大力倡導網絡文明,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大學生在高中階段不能從容上網,也就無法更多了解到網絡的要求與標準,而大學網絡已進宿舍,上網成了家常便飯,因而對學生一定要進行網絡文明教育,教育的依據團中央,教育部等單位聯合的《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提出的“五要五不”要求:“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保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據此,校團委和學生會可以利用校園網進行網絡道德的專題討論活動,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輿論環境,加強對學生網絡道德的正確引導。
針對大學新生剛入大學新目標尚未確定,出現暫時的不適所引起的上網問題高職院校應更注重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有效地將各種管理思想、管理意識注入到學生活動中,培養自覺參與意識和自覺接受教育的能動性,使每個新生深入到各種集體活動中,不讓新生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要大力倡導和加強班組文化建設。班組文化既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幫助“網絡性心理障礙”學生走出陰影的直接推動力。事實證明,健康,和諧,豐富的班組文化有利于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利于化解個別同學的孤僻、自卑、自我中心等不良心理傾向,從源頭上堵住了新生沉溺網吧的惡習。
(4) 及時了解學生網絡心理情況,進行細致認真持久的個別教育。學校或輔導員應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隨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問卷題目,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學生上網的情況(包括上網的時間、地點、內容、形式等)對于上網成癮不能自拔的學生進行個別教育,進行心理輔導。其實迷戀于網絡生活的人往往對網絡存在著依賴心理,他們上網時精神亢奮,下網后神情倦怠,而且隨著上網時間的不斷延長,這種依賴心理越來越強烈,所以對待這種同學要有耐心,允許其改掉不良生活習慣有個過程,做到教育的持久性。
5結束語
高職學院大學生網絡心理的建設是一項龐大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既需要科學的理念指導,又需要我們從事高職教育的每一位老師和工作人員共同去關注。實現“網絡---現實”一體化發展。同時,要培養培訓網絡心理教育主體,豐富和活躍網絡心理活動,加強網絡心理的教育,全國推進高職院校的網絡心理健康建設。
參考文獻:
[1] 林榕發. 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思想工作探索,2003,(2):38-39.
[2] 凌雪峰. 大學生入學教育[M].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
[3] 楊小蕊. 解讀"學生網民"[J]. 中國青年研究,2001,(1).
[4] 欒靜. 網絡發展對青少年倫理教育的挑戰[N]. 中國教育報,2002-01-23,(3).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購物 行為及心理 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7(a)-0249-01
21世紀以來,互聯網行業和物流快遞領域快速發展帶動了整個經濟領域的飛躍。各種電腦及聯絡互聯網的工具普及,如,PC、掌上電腦、蘋果各種產品和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給網上購物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另外電子銀行的應用也極大地豐富了網上購物的趨勢。享受足不出戶就能購物的使每個人漸漸熱衷于此,大學生是新生的一代,更是領先于這種新興潮流的主力軍。他們對于網上購物的優先選擇構成了一種奇異的景象,在網上購物的背后更是折射出許多不同的心理。因此,在深受各種浪潮沖擊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研究當代中國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背后的心理就具有深遠的意義,了解分析當下高學歷的年輕人的購物心理以及判斷消費觀對大學生心理教育和輔導也有深刻的影響。
此次編制問卷,主要在于抽樣了解大學生在網絡購物行為后的心理,以此反映當代中國大學生的心理變化。無論是從現實意義還是從理論意義上來說,問卷編制的選題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推廣價值。
1 方法
1.1 被試
隨機抽取在校大學生150人作為預測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再次施測時采取了120人作為研究對象,考慮到參與者的性別、年級、專業、年齡以及地域的差異。
1.2 編制
發放開放性的問卷,題目就是針對網絡購物的看法和的疑慮,對收集回來的答案編制預測問卷。另外采取個人訪談,隨機選取幾位大學生作為訪談對象,詢問他們對網絡購物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看法以及擔憂,詳細記錄訪談對象所說的內容。采用結合小范圍的開放性問卷和隨機訪談的方式,進行問卷編制工作。
1.3 預測和項目分析
采取紙筆測驗和李克特式量表,針對回收到預測的有效問卷138份進行項目分析。利用題總相關法,刪除那些與總分相關小于0.35的項目。采用臨界比率值-CR值法,刪除那些在高低組上沒有顯著性差異的項目。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發現,KMO值為0.712,Bartlett的球形度卡方檢驗結果水平顯著。
1.4 再次施測
針對120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采用李克特五點計分法進行紙筆施測,回收108份有效問卷。
1.5 統計方法及工具
運用SPSS18.0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使用自編的《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及心理調查問卷》進行施測,共計31道題目,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法,要求被試根據題目的陳述選出符合自己情況的選項。
2 結果
2.1 第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第一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7個維度,累積方差解釋率為61.752%,采用主成份分析的提取方法,運行最大性正交旋轉法對成份矩陣進行旋轉,剔除因子負荷值小于0.5的項目,保留剩下的項目。
2.2 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保留剩下的40道項目基礎上進行第二次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維度有5個,累積方差解釋率達到65.283%,依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針對旋轉成份矩陣之后的表格,繼續剔除因子負荷值小于0.5的項目,得到35個項目。
2.3 第三次探索性因素分析
第三次運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值接近于1,特征值大于1的維度有三個,累積方差解釋率為68.122%,為這三個因素分別命名,稱其為網購疑慮、網購動機和網購態度。
2.4 信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內部一致性系數(克倫巴赫a系數)和分半信度作為檢驗信度的指標,整個問卷的克倫巴赫a系數為0.854,各維度的α系數分別為0.816、0.788.0.834。分半信度的兩部分α系數分別為0.872和0.796,可知此量表的信度較好。
2.5 效度分析
此研究使用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作為此次效度分析的指標。本研究對預測問卷編制遵循以下幾點:第一,前文述及的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及心理的理論構想;第二,參考、借鑒文獻研究中較為成熟的情緒智力測量工具;第三,請心理學專家對問卷題項進行審查,刪去或修訂不理想的題項;第四,針對題目表達方式及所測內容對大學生進行個別訪談,修改有歧異的語句,最后形成預測問卷。因此,所編制的問卷間接反映了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及心理的構成,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
統計學上檢驗結構效度的最常見方法是因素分析,如果以因素分析法檢驗測驗工具的效度,并有效地抽取共同因素,此共同因素與理論結構地心理特質甚為接近,則可說此測驗工具具有“結構效度”。經過三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及心理調查量表,包含3個維度:大學生網絡購物動機、大學生網絡購物態度和大學生網絡購物疑慮。總體解釋的方差為68.122%。題項對各因子的附屬區分明顯,因子含義清晰,結構效度較好。
3 討論
本研究通過文獻、訪談、開放式問卷建立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及心理理論結構模型,并根據理論編制量表,經過主成份方法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旋轉成份矩陣得到最終確定的31個項目,分析得到關于態度、動機和疑慮三結構模型,最終形成具有良好代表性和可推廣性的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及心理的調查量表。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限制,由于題目設置的分散和主觀,難免有項目重復說明和多次概括。另外自陳量表的施測是一種間接的反映方式,所得得分可能與真實情況有一定的距離。重測信度并未納入到此次信度分析的指標之中,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量表的信度指標說服力。
參考文獻
[1] 劉枚蓮.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消費者行為建模與模擬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2] 黎志誠.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消費者行為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2(6):77-79.
[3] 趙海平,張紅巖.西部地區大學生網購消費心理和行為調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0(12):76-78.
[4] 楊宏偉,曹向園.基于網絡文化接觸差異的大學生網絡購物行為研究[J].江蘇商論,2012(3):50-53.
關鍵詞: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體驗感悟 創新寫作
新課標指出寫作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倡導寫作要開掘學生的創造源泉,引來學生的思維活水,使學生擺脫東拼西湊、內容空乏、造假抄襲、老話套話等“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寫作困境,步入說真話、抒真情、標新立異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境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而紛呈豐富的現代網絡資源為創新寫作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它集圖像、聲音、文字與時代氣息于一體,恰當使用這一資源,可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挖掘創新潛力,讓寫作更富有吸引力。《新課程標準》也要求學生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包括網上學習)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要用好網絡資源。
一、創設表達情境,激發學生創新寫作的興趣
葉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順序是自我認識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欲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便誕生了。”心理學認為,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學習,觀察力敏銳,記憶力增強,想象力豐富。因此,能否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是寫作指導課成功與否的關鍵。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和運用,網絡資源使作文情境教學開辟了新的領域,提供了觀察情境,把學生帶進具體的情境中進行語言訓練,促進了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情感,美感,想象和思品的發展,激發了寫作情感。例如指導《我心中的秋天》寫作時,教師首先問學生,你們喜歡美麗的秋天嗎?接著出示秋天圖片,請學生欣賞。并問:你喜歡哪幅美麗的畫面?點擊放大你能用幾句話來描繪這幅畫面嗎?教師巧妙地把學生帶進自然的課堂情境中,激發了寫作興趣,使學生寫到秋天不再是那么幾句老話套話。
二、引導體驗情境,進行創新寫作指導
情境教學是要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情境,進入激感、升華理念的活動的過程,提高應用母語表達自我的能力。一說到秋天的景物,學生馬上就會想到藍天、白云、秋風、落葉。秋天的景物,可不止這些呀,到校園、公園、農村、山野,去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吧。只要用心去觀察,就一定會有新的發現。因此,教師在本節課之前,就布置了學生對秋天景物特征進行觀察的學習任務。課上教師抓住機會問:你們都觀察到了哪些秋色?你們想學怎么把觀察到的寫下來嗎?我也觀察了秋天的景色,還拍了照片,想不想來欣賞?借助多媒體演示圖片請學生欣賞,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寫作愿望。所以當教師問學生你們觀察了哪些秋色,誰來向同學們介紹?學生的發言可積極了,爭著舉手來介紹。學生的情感逐步激發到了頂點,為成功完成本次習作做了很好的鋪墊。
三、激感升華,促使創新寫作成功
網絡資源的恰當應用,可以使學生在情感的氣氛中進行感悟創新。當學生明確了寫作目的,掌握了寫作方法之后,寫作情感接近頂點時,教師說:我等待著欣賞你們的作品,我把優秀的作文在班上朗讀,請看,(點擊學生作品)我把你的作文放在這里,收集到我們班的作文集中,還要把優秀作文傳上我們班的網頁,讓更多的人來評價欣賞你的佳作,以此來激感升華,促使寫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