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村的合作社發展范文

        農村的合作社發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村的合作社發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村的合作社發展

        第1篇:農村的合作社發展范文

        關鍵詞:合作社;資金;技術;政策;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F83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0-0-01

        一、農村合作社發展資金和技術支持欠缺制約其發展

        當前,農村合作社面臨的兩大主要難題,一是資金緊缺問問題,二是缺乏人才問題。

        首先是資金問題,當前農村合作社大部分存在資金需求巨大,而融資渠道相對匱乏。以遼寧省為例,20007年至2010年,遼寧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2010年底該省具有法人資格的農民專業合作社7053個,合作社總數比《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前增加了4232個,社員總數達到48.2萬戶。截止2010年底,全省有26家縣級農村信用聯社開辦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貸款業務,貸款支持了23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13192戶,合計發放貸款12242筆、金額48476萬元,其中,對社員發放貸款40440萬元,占合作社貸款總量的83.43%。合作社為社員及非社員農戶代購農資達到355630萬元,合作社銷售農產品達到898000萬元,從合作社流動資金占有量來計算融資需求很大。但是,目前多數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只對合作社社員辦理小額信貸業務,而專業合作社以法人身份獲得貸款比較難,僅為141個,占合作社總數的3.33%,金額只有8036萬元,占專業合作社貸款總量的16.57%,遠低于合作社社員通過小額信貸形式獲得的貸款數量。全省農村信用社小額信用及聯保貸款余額為192.6億元,貸款農戶數為137.7萬戶(不含獲得過貸款支持已歸還的農戶),貸款農戶占農村農民總戶數的21.85%,而獲得貸款的合作社社員只占合作社社員總數的3.01%,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社員的貸款總量明顯不足。在解決資金問題上,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靠銀行借貸,二是大戶出資。第一種情況,在很多地區由于政策落實不到位,往往導致貸款難現象。第二種情況,大戶出資最后導致的結果往往是導致一般社員在合作社沒有話語權,大戶的決策決定一切,最終很可能影響一般社員的利益。

        其次,是技術問題,當前我國農村的合作社大部分社員都是自帶產業入社,政府在技術支持方面往往采取的是不定期開展技術培訓,這種形式的支持對社員的提升非常有限。當前,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如果不采取先進的集約化生產,農村合作社的效益必將不足以支撐其繼續存在發展。而很多社員入社以后,往往不愿意改變以往的生產方式,或者希望改變卻缺少有力的技術支持。

        二、政府對農村合作社扶持力度不斷加大

        首先是稅務方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相關政策,-是合作社成員的產品銷售視同自產自銷;二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合作社購買產品可以按照13%進行進項抵扣;三是合作社向成員提供農資免征增值稅;四是合作社與成員簽訂的產品銷售合同,免征印花稅。第二,在項目方面合作社可作為涉農項目逐一單位。第三,各地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政策扶持資金。第四,合作社納入信用評價體系之中,給予先評級后授信再用信用辦法解決合作社貸款難問題。

        其次《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不斷的頒布與落實,第四十九條規定,國家支持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建設項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條件的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市場經營主體,由于競爭實力較弱,應當給予產業政策支持,把合作社作為實施國家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的重要方面。符合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按照政府有關部門的要求,向項目主管部門提出承擔項目申請,經項目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五十條規定,中央和地方財政應當分別安排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信息、培訓、農產品質量標準與認證、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營銷和技術推廣等服務。目前,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實力還不強,自我積累能力較弱,給予專業合作社財政資金扶持,就是直接扶持農民、扶持農業、扶持農村。第五十一條規定,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和商業性金融機構應當采取多種形式,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務。具體支持政策由國務院規定。第五十二條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享受國家規定的對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服務和其他涉農經濟活動相應的稅收優惠。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其他稅收優惠政策,由國務院規定。

        最后,不斷試驗落實的林權抵押政策,也為合作社融資開辟了新道路。以浙江慶元為我們調查專業合作社是創新竹木合作社,這個合作社成立于08年9月1日,目前成員有28家農戶,其中10家每戶出10萬元,另外18家是以林權證作為入股的,總資產200多萬。

        三、城市就業難為大學回農村創業提供了契機

        去年,我國的大學生畢業生將近700萬,而簽約率只有四成多,再現就業難的問題。然后廣大農村合作社的發展卻面臨了一系列的人才技術短缺的問題,國家也頒布了系列政策鍋里大學生創業和回農村發展,這反面力度只會越來越大,這在不久的將來不然會掀起一股大學生回鄉創業的熱潮,為農村合作社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契機。

        參考文獻:

        [1]李建軍,劉平,主編.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M].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2.

        第2篇:農村的合作社發展范文

        關鍵詞:農民 專業合作社 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改變了傳統的農村以家庭為基礎的分散經營管理方式,通過農民的聯合生產,有效的提升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對于改善農民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發展農村經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但是在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較多的制約問題,發展能力受到制約,因此,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促進合作社的規范化發展,已經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這對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概述

        在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中,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定義為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是經營服務的提供者成立的,民主管理的互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的主要目的是為內部的成員服務,提供與農產品生產相關的采購、銷售、加工、運輸以及貯藏等技術或者是信息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模式是以制度化的管理模式為基礎,通過借鑒完善其他的優秀管理模式,在法律允許的框架范圍內,按照合作社內部共同確定的規則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管理。按照運作模式的不同,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分為基層農技部門依托型、能人依托型、村級組織依托型、企業依托型、技術部門依托型以及供銷社依托型等幾種形式,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業務范圍不斷擴張,組織方式不斷完善,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越發重要。

        二、當前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制約問題分析

        (一)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認識不正確

        一些農村基層干部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這種經濟組織認識不足,對于合作社的發展缺乏責任感,缺少積極主動的幫扶。其次,一些農民對于專業合作社心存顧慮,擔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會影響生產經營的自,因此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不高。

        (二)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雖然國家在財政、稅收以及金融等政策上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但是這些政策在落實實施上出現了中梗阻,尤其是貸款、資金扶持等方面的政策,落實力度不足。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質量不高

        現階段我國相當一部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不大,實力不強、帶動能力不足,這也是導致農民專業合作社吸引力不強的關鍵問題。再加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過程中的品牌意識不足、缺少農產品的精深加工項目,更是制約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擴大發展。

        (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管理不規范

        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管理上,普遍存在著規章制度不健全、社會化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而且在實際的運作管理中,合作社社員出資不規范、利益分配不合理,更是降低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新時期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策略分析

        (一)強化宣傳和組織領導力度,促進合作社建設的積極開展

        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鎮村兩級管理部門應該作為主導,強化宣傳,讓基層干部、農民群眾深刻的認識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優勢,積極的引導農民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立,積極倡導企業、能人等組織建設合作社,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掃清思想障礙。

        (二)確保各項扶持政策落地

        對于國家出臺的各項優惠扶持政策,應該確保貫徹落實,真正讓合作社享受到優惠,扶持合作社的積極發展。當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最大制約就是資金問題,金融部門應該結合合作社的發展實際,適當的放寬信貸條件、簡化信貸審批手續、增加貸款優惠,積極的通過金融政策,為合作社拓寬融資渠道,增強合作社的融資能力,在資金方面扶持合作社的發展。

        (三)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基礎建設

        首先,應該積極的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培植產業基礎,重點以區域特色以及優勢產業為主導,作為合作社經濟組織發展的基礎。其次,應該夯實社會基礎,這就需要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專業化、規模化的水平,能夠積極的吸引農民群眾與外部企業、民間資本參與到合作社的建設中。第三,應該重視技術與市場基礎,技術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動力,市場則是合作社的生命,必須依靠技術推動產業,依靠市場推動發展,可以通過強化品牌建設,尤其是在農產品商標注冊、產品認證等方面做文章,打開市場,提升合作社的生產利潤,通過夯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基礎,確保合作社的穩步發展。

        (四)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管理水平

        對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管理,首先應該結合合作社的實際情況完善管理機構設置以及管理制度制定,嚴格按照制度對合作社進行管理,可以分別設置生產管理、采購營銷、財務會計、技術管理等部門,并分別健全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進行管理。其次應該強化合作社的民主管理,重點設置相應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制度體系,在生產、銷售、財務等方面進行民主化的管理,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結束語

        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發展趨勢,也是調整我國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手段,對于農村的建設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強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就需要通過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機構設置、完善制度管理、強化教育培訓等手段,實現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運行,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第3篇:農村的合作社發展范文

        德國結合本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農業經營理念、農業發展戰略、農業支持和保護政策以及農村建設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一定成效。

        促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經營,努力提高農業經濟效率。鼓勵農地合并,促進土地規模化經營。德國政府頒布《農業法》和《土地整治法》,使農場規模擴大,調整零星地塊,使之連片成方。農地合并對于推進農業機械化,改善農田基礎設施,實現農業的規模經營發揮了重要作用。依托科技投入,促進土地集約化經營。20世紀70年代,德國農業生產普遍使用農業機械,大量施用農藥和化肥,農業產量顯著增加。80年代以后,農業發展轉向應用生物技術和環保技術,農業生產從單純追求產量轉向注重提高品質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90年代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農業生產開始采用地理信息系統、衛星遙感技術等手段,農業生產率進一步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環保。發展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組織化和產業化程度。農業合作社是德國最重要的農業經濟合作形式。作為農民互助組織,農業合作社對內以服務會員為主;作為市場經營主體,對外以盈利為目的。供銷合作社通過批量采購農業生產資料,降低農戶的生產成本。信用合作社為農民融通資金,規避債息過高的風險。加工和銷售合作社則通過規范產品生產和銷售標準,使用統一品牌,實行規模經營和標準化生產。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環保農業和生物農業,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鼓勵發展生態農場。生態農業是德國農業發展的新趨勢,生態農場的比重逐年上升。生態農場嚴格按照生態農業的標準進行各項生產活動,不施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等,上市產品需貼生態食品標識。按土地面積不同,從事生態農業的農場主每年可從政府得到數額不等的生態補貼。重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鼓勵農地休耕,把技術集約型的農業經營同土地粗放型利用有機結合,既保證農業經濟效率,又保護生態環境。建立國家森林公園和農業自然保護區,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大力開發生物能源和原料,種植可替代礦物能源和化工原料的經濟作物。借助先進的生物技術,德國還對油菜、馬鈴薯、甜菜等作物進行定向選育,制取酒精、甲烷和植物柴油等生物能源。

        建立農業支持和保護政策體系,穩定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農業補貼是德國政府支持和保護農業發展最重要的政策手段。隨著歐盟共同農業政策的不斷調整,德國的農業補貼政策在經歷了農產品價格補貼和按生產規模直接補貼兩個階段后,正轉向按環境保護、農村發展、農產品質量和動物生存條件等標準發放直接補貼。采取多種稅收優惠政策,減輕農業和農民實際稅賦。農業企業和項目投資不僅可享受政府的直接補貼,而且還可申請由財政貼息的優惠貸款。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務體系,促進農村地區的穩定與繁榮。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德國的農業人口享受包括養老保險、醫療和護理保險、失業保險以及工傷保險在內的所有社會保障。加強農村教育與培訓。德國政府針對農村地區,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青年農民在完成普通教育后,須經過專業培訓并通過考試,方可獲得獨立經營農場的權利。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政府出臺了加強農業教育的計劃。該計劃強調要全面更新農民的專業知識和生產技能;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和更多新型農民;采取各種措施,鼓勵具有高學歷的年輕人進入農業企業。另外,德國政府還充分利用農村業余大學對農民開展成人教育,并通過舉辦農業學習班、專題講座及短期進修等多種形式,對農民進行專業知識和生產技能等方面的培訓。

        第4篇:農村的合作社發展范文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現狀

        一是由于國家政策傾斜,合作社成立門檻低,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致使大部分合作社只辦照不運行,或是運行不規范。二是服務能力較弱,我市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著經營周轉資金困難,公積金積累不多,公共服務資金短缺,缺乏帶頭“能人”,對合作社成員的服務仍停留在統購農資、種子等初級層面;三是合作社運作不夠規范。雖然合作社都制定了章程,但多流于形式,不按章程操作;民主管理與監督機制不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欠缺,“二次返利”比例較小,多數沒有盈利。合作社與成員之間業務控制不夠嚴密。財務目標就不能實現;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規范,理事長兼出納、理事長直系親屬兼倉庫保管等現象比較突出;缺少專門管理人員,一般成員參與管理很少;財政補助項目專款專用意識較差等問題突出;賬簿記錄不完善、記錄不連續、財產清查不健全。四是社員素質普遍偏低。管理知識匱乏,市場開拓能力不強,缺乏長遠的發展眼光,法律意識淡薄,難以適應合作社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以下對策:

        一、加強領導和協調,為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培育和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是一項長期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領導和協調。市、鄉兩級政府應制定本區域的合作社發展規劃并落實到部門和人,做到發展有規劃,落實有專人。市政府還應組織工商、財政、農業、國土、稅務、金融等部門相互協調,從政策上支持引導農民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如為合作社提供擔保貸款、建立產品交易、氣象、技術、農資信息服務平臺,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健康發展。

        二、工商、技監、農業等管理部門應相互協調,出臺相應的監督管理政策,以規范合作社的登記管理,日常運行管理,杜絕為了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套取相關扶持資金,編造農民專業合作社設立大會紀要,隨意填寫出資清單、章程、財務報表等現象。聯合工商等部門建立相應的審核制度,對三年以上不運作的合作社予以注銷,以促進其健康規范發展。

        三、準確掌握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和經營情況。

        工商部門已經出臺了信用公示制度,很快會出臺農民專業合作社營業執照年度檢驗制度,以便于準確掌握合作社領取營業執照后是否開展經營、是否出資到位、經營情況如何、什么時候停止經營等情況,形成準確、有效的統計數據和信息,以利于政府決策和發展政策的調整。

        將獲得國家、省級資金扶持的合作社列入常規審計單位。隨著國家對合作社補貼力度的加大,獲得補貼的合作社數量逐年增多,問題也逐漸顯現,有獲得補貼后就注銷的,有變賣國投資產的,有沒按項目要求實施的,嚴重損害了國家的利益,為此農業、財政等部門將對合作社的審計列入常規審計,以加強對國投資產的管理。

        五、加大宣傳力度,抓好典型示范,發揮輻射的作用

        總結各類合作社成功的經營、運作、管理模式介紹,通過多渠道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群眾成立、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心,把政府的良好愿望變成農民弟兄的迫切要求,真正做到“民辦、民管、民受益”。

        六、加強業務培訓和指導,提高合作組織運作水平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新生事物,對其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而培訓則是深化認識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應對有關機關和各鄉鎮農業部門主管領導、合作社負責人,以及每個合作社的骨干成員,分期分批進行有計劃的培訓。這樣既培訓了一大批具有合作理念、懂得如何指導合作社發展的領導干部,又培養了一大批具體管理經驗的合作社負責人和參與合作社的農戶。

        七、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切實保障農民利益

        合作制的內在特征包含以下兩點:一是民主的管理制度,二是按勞分配、按交易額、按土地流轉量和按股金分紅的分配制度。只有以民主管理的形式來規范合作社才能保證社員的利益。

        第5篇:農村的合作社發展范文

        【關鍵詞】農村專業合作社 問題 建議

        農村專業合作社,有效地克服了農民家庭經營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競爭力不足等問題,對于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是解決當前農村諸多發展問題的關鍵所在。近年來,這種新型的農村經濟組織形式得到了迅速發展,但一些制約因素成為了其發展的瓶頸。

        一、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思想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農民群眾思想觀念不解放仍然影響著群眾的入社積極性。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是農戶連接市場的橋梁和紐帶,它有效地解決了許多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深受農民的歡迎。但就實際情況來看,仍有相當一部分農民和農村基層干部沒有認識到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和發展前景,特別是對其帶動農民致富的作用沒有切身體會,創辦或參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熱情不高。

        第二,組織規模偏小,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就黑龍江省大部分農村而言,農村專業合作組織還處在多、小、散的分布態勢。這就導致合作社自身經濟實力不強,服務功能較弱,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脆弱,從而不能很好地達到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帶領農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第三,運作資金短缺,扶持力度待進一步加強。資金短缺是制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首要問題。多年來,由于產業政策的詬病,導致農業底子薄、農民兜里空的現狀,產業發展所需的資本成了無源之水。又由于農業產業效率低,很難吸引具有追求利潤最大化本性的資本的流入。近年來,雖然給予了資金、信貸、稅收、土地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但力度仍然不夠,嚴重影響了專業合作組織的快速發展。

        第四,社員素質不高,難以適應發展的要求。目前合作社的管理層大多綜合素質不高,適應市場經濟的意識和能力不強,普遍缺乏合作組織的知識和經驗,缺乏組織管理、協調指導、市場營銷和對外交往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致使合作組織的功能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第五,運作不規范,給合作社的未來發展埋下隱患。

        內部機制不完善,管理不規范導致利益關系出現調和難的矛盾。突出表現在利益分配時普通社員的利益受到損害,打擊了社員參與合作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弱化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凝聚力,嚴重制約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

        二、加強合作社建設的對策建議

        第一,提升典型質量,增強輻射帶動作用。從總體上看,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不少合作社內部管理有待規范、市場競爭力有待提高、帶動農戶能力有待增強,需要樹立一批可學可比的典型,發揮示范引導作用,推動合作社規范化發展。建議進一步加大對示范社的支持力度,國家涉農建設項目優先委托示范社來實施,對作用發揮較好的各級示范社予以表彰獎勵,對獲得示范社稱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優先給予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

        第二,政府要準確定位、科學謀劃。在合作社的組建過程中,政府必須防止兩種傾向,即缺位與越位。以往的教訓,既有行政捏合,人為強制建立官辦協會的教訓,也有放任不管、任其生長的失責行為。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必須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則,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政府可以撒手不管,而是應該積極搞好引導、管理和服務。一是黨委政府要研究制定加快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具體規劃和實施方案,明確本區域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方向、目標、任務和具體措施。二是將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情況納入農業工作重要考核內容,對運作規范、績效優良、發展潛力巨大的合作經濟組織,要適當的給予表彰鼓勵,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第三,加大培訓力度,培育新型農民。就目前來看,合作社經濟還是能人經濟。專業人才的缺乏是各類合作社存在的普遍問題,而且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不斷發展,對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將更加迫切。建議統籌培訓資源,建立培訓制度,把合作社專業人才培訓工作經常化、固定化。撥付專項資金,開展合作社專業人才培訓,培訓以理事長為主的經營管理人才、以會計為主的理財能手、以生產技術為主的種養能人等。

        第四,增加信貸資金的投放。資金匱乏是各類合作社發展中的共性問題,導致出現優良品種難推廣、先進技術難應用、營銷市場難開拓、經營規模難擴大等問題。當前已有的專項資金扶持政策,難滿足眾多合作社的發展需求。建議涉農金融部門根據合作社的經營特點,實行靈活的信貸期限,通過自有資產抵押或成員聯保等形式辦理貸款,適當為種植業和養殖業提供無息、貼息、低息、減息等優惠貸款。出臺扶持政策,鼓勵合作社內發展資金互助組織,解決社員季節性的資金需要。

        第五,鼓勵支持發展聯合社。小規模、分散的合作社與分散的小農戶并無本質的區別,這是諸多小合作社有名無實的重要原因。合作社的發展要克服追求數量的傾向,要重視規模和對農戶的覆蓋面。合作社可以走聯合的發展路子,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進行多領域、多方式的聯營與合作,促進合作社走向聯合,有效形成了規模優勢,加快主導產業的培育與壯大。

        參考文獻:

        [1]朱啟臻,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方向 [J],第一營銷網,2012,(12).

        [2]陳梅,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工商報,2012,(05).

        第6篇:農村的合作社發展范文

        關鍵詞 農民專業合作社;現狀;存在的問題;發展對策;江蘇邳州

        中圖分類號 F32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08-0315-01

        邳州市是傳統的農業大縣,全市耕地面積12.2萬hm2,農業人口120萬人,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是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之一。當地農業生產仍然以家庭承包經營形式為主,不適應目前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農村經濟不斷改革,農民專業合作社產生,它是建立在農村家庭經營基礎上,以農民為主體,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為共同利益發展而成立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其發展比較迅速,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自2006年起,國家先后出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稅收減免政策》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扶持政策。

        邳州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近2年迅速增加,隊伍不斷壯大,部分合作社已經帶動農戶進入市場,帶動農民發家致富,也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穩健發展,解決了農村經濟家庭發展障礙,帶動了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發展。關注農民合作社的運營,已成為關注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雖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比較快,帶動農村經濟實現較快發展,為農村經濟發展增添動力,但是也存在不少問題,如何加快農民合作社組織健康發展是當前的主要任務。

        1 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人員文化水平低,綜合素質不高

        農民專業合作社高層管理人員及主要領導者的文化程度多為初中水平,雖然他們對合作社事業比較熱心,但其文化素質嚴重制約了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缺乏管理知識。如對生產工具和辦公設備的添加和更新、利用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生產質量進一步提高、生產方案制定、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的配置等不了解。二是市場經營意識差,比如合作社生產的產品沒有統一的包裝和自主的品牌,僅僅處于出售原材料的階段,沒有走出個體農戶經營的框架,還是處在原始的組織層面。只有掌握市場規律,合作社才有發展方向。三是合作社管理松散。合作社管理人員對合作社管理不夠認真,把合作社視為可有可無的組織。合作社運行散慢,效率不高,甚至部分合作社都沒有運行或處在擱置狀態[1]。

        1.2 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不健全

        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多、種類全,涉及面廣,包過種植、養殖、農機、植保、農村能源、林業、水利等多個行業。一些合作社目前形同虛設,沒有運作,僅僅是個名稱,沒有合作社的章程、制度等,沒有起到合作社應有的作用。個別合作社雖然在運行,有一定的實力,經常組織活動,能正常開展工作,但也存在內部機構不合理、決策不民主等問題。最影響合作社的問題是利益關系不順,合作社是否能給社員帶來增值利潤,這是合作社存在的核心價值。還有些合作社服務形式比較單一,僅僅是在產前、產中、產后進行服務,沒有進行進一步提升合作社的服務質量和產品增值利潤,沒有真正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服務。

        1.3 合作社技術人員缺乏,技術落后

        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缺乏真正的技術人員,具有一定學歷、正規院校畢業的技術人員幾乎沒有。現任技術員均為“土專家”“土技術員”,都是土生土長的當地農民,全靠自身的實踐經驗,沒有理論技術支持,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就不知如何處理,手忙腳亂,無法解決問題。信息服務落后,合作社的技術人員大多數知識陳舊、年齡偏大,生產僅憑經驗,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及新裝備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接受能力較弱,對先進的設備了解不夠,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1.4 合作社資金缺乏,基礎設施簡陋

        多數合作社經費來源是靠有限的會費,并且收繳困難,常常缺少資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作社工作的有效開展和主要功能的發揮。不少合作社因經費短缺,無法開展工作,不能發揮作用;基礎設施還處在20世紀90年代的水平,多數是簡單的辦公桌椅,現代化設施極少,硬件設施更加匱乏;還有的合作社連基本的現代辦公設施都沒有,更不用說大型冷庫、冷藏車、檢測設備等,無法對產品進行推銷和價值提升[2]。

        2 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對策

        2.1 提升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

        一是采用“專家授課、集中培訓”模式,聘請高等院校的教授或同行同類型的專家定期授課,組織合作社的管理人員集中培訓學習,盡可能更多更好地掌握合作社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掌握先進的管理經驗,開闊視野,提高管理水平。二是采用“參觀”學習模式,組織管理層到先進的合作社進行學習參觀,學習先進的合作社管理模式和運作方法,吸取成功經驗,提升合作社的管理水平。三是采取“考試與考核”的模式,能者上庸者下,提高管理者的積極性,讓管理者有危機感,強化管理人員的準入門檻。

        2.2 合理運行機制,完善服務內容

        合作社要想穩步、健康地向前發展,內部運行機制既要有原則性也要具體。各種規則章程要完善,重大事項要做到民主化,充分發揮民主協商、投票表決的作用。在經營上,要實行成員大會和理事會制度。在利益分配上,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在風險和利益上為合作社社員提供信息、技術、物資、機械等服務,形成產、供、銷一體化運作機制,使合作社又好又快地向前發展。

        2.3 加快知識更新,提高技術人員的技術含量

        在合作社的能力范圍內,盡快提高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引進專業人才。可以直接從專業院校引進專業人才,提升合作社的技術水平。二是聘請專家顧問。專家顧問一般專業技術水平較高,聘請其定期來合作社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能達到迅速提高合作社及合作社社員技術水平的目的。三是“送出去”。選擇比較年青的合作社技術人員送到相應的專業院校或先進的合作社組織進行培訓學習,做到定期“充電”,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合作社。四是結合科技培訓,增強社員對先進技術掌握及使用的能力。目前,各級農業部門舉辦多種公益型科技培訓班,合作社要積極聯系相關部門,爭取培訓指標,配合農業部門組織好技術人員的科技培訓,提高合作社整體技術水平[3]。

        2.4 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

        合作社不僅要有好的產品,還要有質量、有品牌,這樣在市場中才能具有競爭力。合作社產品要有產品產地認證和無公害認證,有了這2個認證,說明合作社的產品具備了產品“身份證”,才能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好的質量是一方面,自主的品牌也很關鍵,合作社只有積極打造自主的品牌,打響自主的品牌,走品牌之路,實施名牌策略,擴大自己的產品知名度,才會有市場競爭力,合作社才會有發展前途[3]。

        2.5 走聯合社之路,增強合作社實力

        單一合作社的力量有些單薄,發展空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想發展到更高的層次有很多困難,要想突破此瓶頸,只有走發展聯合社的道路。把一個個單一的合作社聯合成一個整體,形成聯合社,聚集各家所長,補己之短,這樣就解決了單個合作社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資金、現代化辦公設施、大型冷庫、檢測設備等單個合作社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走聯合社之路是以后合作社發展的方向,也是農村向前發展的途徑之一[4]。

        4 參考文獻

        [1]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成功之路――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強服務組織運作模式和經驗[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2] 王建新.要重視和扶持新型農機經營主體的發展[J].農機科技推廣,2012(12):24-25.

        第7篇:農村的合作社發展范文

        1 建立和發展農村合作醫療是新形勢下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樹立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加快衛生事業發展,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是實現農民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有之路,也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內在要求。

        1.2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具體體現。建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有政府引導并資助,實現農民看病“風險共擔,互助共濟”讓農民群眾看起病看好病,減輕農民醫療負擔,讓廣大人民真正得到實惠,切實是維護和保障農民的健康利益,這既是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新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體現。

        1.3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客觀需要。長期以來由于城鄉居民收入,衛生資源配置即以社會保障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農村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相對緩慢,廣大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非常突出,這不僅威脅著農民的健康,也嚴重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人名群眾的關懷,有利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并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心思和干勁凝聚到加快發展上來,促進社會大局發展。

        1.4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推動農村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通過實行合作醫療,拉動農民健康投資,提高農民醫療消費水平,為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注入新的活力,有力推動農村保健網絡的建設。同時也為農村居民提供優質價廉方便快捷的醫療衛生服務,并進一步增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吸引力,提高了農民參加的積極性,從而形成一種良性互助機制,實現農村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 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要著重做好的事情。

        建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必須堅持讓農民享有實惠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高農民參加的積極性,建立廣泛的群眾基礎,促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不斷發展與壯大。

        2.1加強組織領導,廣泛宣傳發動。首先是加強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及農村衛生工作的領導。讓農民轉變思想觀念,認識到健康投資的價值,真正體會到合作醫療的優越性,增強農民參與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為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營造良好氛圍。

        2.2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具體的操作性強的工作方案。要根據各地農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制定相應的籌資運行機制,合理的確定起伏標準,支付比例和最高限額,切實做到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為建立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2.3規范資金管理,提高工作透明度。合作醫療資金管理,要嚴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以收定支,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做到專戶儲存,轉賬管理,專款專用,保證合作醫療資金全部公平有效的用在農民身上。

        3 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3.1 建立和發展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工作,必須堅持與衛生配套工作相結合,多措并舉,多方促進。

        3.1.1堅持與改革衛生院管理體制相結合。根據農村對合作醫療制度的需要,著力建立有利于改進醫療衛生服務的競爭機制,避免因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行定點導致壟斷現象,加大農村衛生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深化衛生院內部運行機制改革。

        3.1.2 堅持與推進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相結合。充分發揮農村衛生服務網絡的整體功能,大力推進農村服務一體化管理,逐步加強鄉村兩級衛生組織的功能。堅持以公共衛生為主,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提供預防,保健和常規性體檢等基本醫療服務。

        3.1.3 堅持與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相結合。要繼續深化保障制度改革,擴大保險覆蓋范圍。在抓緊健全城鎮各級社會保險制度的同時,還要切實加強農村保障體系建設,特別是對農村特困家庭,重點優撫對象能夠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待遇。

        3.2 建立一套科學有序,穩定長效的合作醫療籌資機制。為保證合作醫療正常有序的運轉,我們要科學規范的籌集合作基金。首先要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群眾對合作醫療的需求量,建立政府引導支持,集體扶持,個人投入為主的籌資機制。

        第8篇:農村的合作社發展范文

        摘 要:自農村信用社開展改革試點工作以來,其經營狀況明顯好轉,在支農資金實力、產權制度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績,與此同時也暴露出不少問題。本文以江蘇省農村信用合作社為研究對象,針對調查所顯示的人才匱乏、網絡資源不足、新業務缺乏統一的平臺、優質客戶資源不足、同業信息共享存在壁壘及創新不足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加強與外部的協調合作(即銀政、銀銀、銀保三方合作)及加快內部的改革發展等涵蓋了多方面的對策,對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改革與發展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發展;對策

        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是全國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單位,是在全省農村信用社以縣(市)為單位統一法人的基礎上,由1家市聯社和82家縣(市)聯社共同入股,經江蘇省政府同意并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而設立的省級地方性金融機構,于2001年9月19日正式開業。下文即從國家政策及改革實踐兩方面著手,對江蘇農信社改革發展狀況做出了較為全面的考察與總結,以期為各地區農信社改革發展提供一個適當的參考。

        一、調查方法與調查對象的基本狀況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深度訪談法。共計發放問卷100份,實際回收96份,其中有效樣本89份,有效回收率92%。在職者的職業在各個領域分布較為均勻。如下圖所示:

        第9篇:農村的合作社發展范文

        關鍵詞:含山縣;農機合作社;發展;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5-20-02

        農機專業合作社是由農機戶結合自身條件,自愿組成的社會團體組織。在提高農機作業水平、提升農機作業能力,促進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此,認真分析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有效的對策,對大力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更好地服務“三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含山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現狀

        自2008年以來,含山縣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農機服務方式不斷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農業機械使用模式,農機資源得到了較好的利用,農機經營效益較以往也有所提高,農機服務逐步向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方向推進。2013年全縣完成機耕作業面積5.85萬hm2,占可機耕面積94.9%,機收(不含跨區作業)4.09萬hm2,占全縣可機收面積的91%,機播面積1.04萬hm2(油菜機播面積達0.39萬hm2),機植保面積1.84萬hm2,秸稈粉碎還田0.73萬hm2,農機化耕種收綜合水平達55.5%。據統計,目前全縣依法注冊成立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達17個,合作社社員總數596人,機具數量804臺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機153臺、小型拖拉機13臺、配套農具229臺套、收獲機械181臺、水稻插秧機53臺、較大型維修設備57臺套、其他農機具118臺套),實現了機械的共同利用,減少了機械的重復購置和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有效地解決了家庭承包經營實現機械化的難題,為農機合作社的大力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大中型農機具庫房建設用地難以解決 目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普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大中型農機具庫房用地難。我縣多數合作社目前使用老舊危房或者租用別人的舊廠房來停放農業生產機械,庫房建設簡陋,而且選址很隨意,導致大型農機具無處存放或無固定存放點,常年風吹日曬雨淋,很容易使機具老化,從而導致機械本身損耗嚴重,嚴重影響其使用年限,減少了農業機械的使用壽命,增加了農機大戶們的經濟負擔,造成農機合作社的發展速度緩慢。

        2.2 國家對農機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大 按現在的生產經營和操作模式,組建一個農機專業合作社需要大量的固定資產投入(包括庫房建設資金和大中型農機裝備及配套設施投入)和經營性流動資金投入,但農機合作社的成員中大多數都是農民,收入普遍較低,使得他們在組建合作社時一次性投入較多資金難度很大。同時,農業是個低收益的行業,國家投入的扶持資金太少,獎勵額度也不高,遠不能調動農民入社的積極性。另外,金融部門在對農機合作社的放貸資金額度也非常有限,而且貸款程序復雜、申報條件高、貸款周期短、利息高,難以體現金融政策對農業方面的扶持力度。

        2.3 農機專業合作社規模小,經營管理水平較低 我縣大部分農機專業合作社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社員大多都是農民,文化水平、素質相對較低,管理理念不強,使合作社在發展上找不到突破口,管理方面很難走上規范化。再加上缺乏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和運作經營理念,導致正處于發展階段的農機合作社管理松散,規模難以擴大,服務功能遠遠跟不上來,嚴重影響了合作社的持續健康發展。

        3 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措施及對策

        3.1 加大貫徹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力度 縣農機、財政、國土等部門要相互協作,聯合行動,認真貫徹執行國家一系列相關涉農政策和法律法規,按照各自職責分工,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財政扶持、金融信貸、稅收優惠、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場地、庫房等用地)及相關符合政策條件等方面要開通綠色通道,全力扶持,共同促進農機合作社向規范化、科學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

        3.2 加強農機合作組織建設 農機服務體系建設是農機化工作的一個亮點,在農機服務體系建設中占有重要位置。為適應農機社會化服務的需要,縣農機部門要繼續加大對農機合作社的投入,對合作社的內部管理實施規范化指導,并幫助其積極爭取項目、政策支持。要嚴格按照《合作法》運作經營,保證農機合作社健康發展。目前全縣擁有2個部級示范合作社和2個省級示范合作社,應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3.3 創新發展,促進農機合作社市場化 縣農機部門應結合實際情況、現有條件和市場需求,鼓勵和引導有發展空間的農機戶們組建不同形式的農機合作社,并進行分類指導,鼓勵合作形式多樣化,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市場化,走農機共同利用、合作發展的路子。農機合作社要以服務“三農”為主題,突出農機跨區作業,大力開展農機技術推廣服務,發展中介、信息、咨詢、培訓、維修等多項業務。

        3.4 多方位扶持,推行“一站式”服務 將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優先向合作社傾斜,支持合作社增強農機裝備,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效應,縣農機、財政等部門本著“公開、公正、農民直接受益”原則,明確責任、強化監督,做好購機補貼各個環節的核實和查對;推行“一站式”服務,實行“全價購機、縣級結算、直補到卡”,方便農民辦理補貼手續,并明確專人及時做好項目檔案信息的采集錄入、統計分析及總結上報工作,確保農機補貼工作高效有續運行。涉農金融機構和政策性農保機構要采取靈活機動方式,以一流的服務積極為農機合作經營主體提供金融服務和農保服務;稅務部門對于符合條件的農機經營主體,應在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按照國家有關政策給予稅收減免和優惠。

        3.5 推廣農機新機具、新技術,加強對合作社人員的科技培訓

        3.5.1 推廣農機新機具、新技術 針對個別發展快的農機合作社,縣農機部門要特別關注,幫助其引導開展多項農機與農藝相結合技術試驗,如:水稻機械化育秧、插秧一體化技術、反旋耕滅茬秸稈還田與機插秧、機械化淺耕滅茬間隔深松和全深松聯合碎茬保護性耕作等技術,并采取組織參觀學習、現場觀摩、經驗交流、評比表彰、新聞報道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典型經驗,營造氛圍,引導發展。

        3.5.2 加強對合作社人員的科技培訓 縣農機部門要結合各合作社的發展特點,在資金上給予扶持,在業務上給予指導,技術上給予培訓。不斷提高農機合作社人員技術水平、業務素質和服務質量。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 黑色丝袜脚足国产在线看非洲 | 最新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伊人久久 | 亚洲精品综合精品自拍 | 婷婷色五月另类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