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行動學習研討方案范文

        行動學習研討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行動學習研討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行動學習研討方案

        第1篇:行動學習研討方案范文

        國網天津電力于2013年下半年開始引入行動學習的理念。培訓中心在中層干部、班組長等重點培訓項目中橫向推進行動學習,讓學員體驗“GROW模型”(解決目標性問題)、“十步法”(解決差異性問題)等過程方法開展問題分析和行動方案制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行動學習橫向推進情況及階段成果

        按照公司開展行動學習工作的部署,培訓中心在2014年開展的全部中層、班組長培訓班(共11個班次)中開展行動學習的培訓,在公司層面橫向推進行動學習的開展。每個培訓班用1.5天時間,由咨詢公司培訓師指導,進行行動學習理論學習,分小組提出問題,截至目前已完成5個中層培訓班、4個班組長培訓班的培訓,受培學員303人,涉及公司各基層單位。重點訓練了運用“GROW模型”過程方法開展問題分析和行動方案制訂。

        這種橫向推進行動學習的方式,對在公司內全面推進、普及行動學習方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行動學習以問題為載體的團隊學習方式,為學習化工作提供有效工具,有效地解決了培訓脫離實際工作的難題,為培訓方式創新提供了新思路,有力地支撐了公司“一流人才隊伍建設行動計劃”的落實。

        開展橫向推進行動學習的主要做法

        加強學習,提高認識

        2013年中心有關人員參加了公司組織的首期培訓,并且在三季度的兩期班組長培訓中試點開展行動學習的培訓,2014年初中心自行組織了行動學習講座,教研室主管以上人員全部參加了培訓。今年中心兩次參加了公司人資部組織的行動學習推廣專題研究。通過學習、研討,培訓中心對行動學習有了深刻的認識,對如何有效引入行動學習,引導員工知行合一有了新的思路。

        找準定位,確定目標

        在公司整體推進行動學習工作中,培訓中心應該做什么?怎樣發揮中心的支撐作用?中心在學習、研究行動學習的內涵后,認識到中心要充分發揮培訓平臺的優勢,在重點項目、重點人群橫向推進。因此選定在中層、班組長這兩個公司十大培訓項目中橫向推進行動學習,使涉及各個單位的中層、班組長了解、掌握,通過他們加強宣傳,擴大影響,改善員工心智模式。

        找準議題,嚴格過程

        在每個培訓班中,分為4―5個小組,每組8人左右。每組成員由同一專業或相近專業組成。每組首先由每人選出1個崗位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經過“團體列名”集中、排序,選出小組議題。學員選出了“降低線損”“提高搶修效率”“如何減少應收賬款”“如何為青年員工搭建成長平臺”等議題,嚴格按照“GROW模型”的規范步驟執行。議題確定后,各組針對議題采取頭腦風暴法遵循SMART(具體的、可衡量的、富有挑戰、結果導向、時間界限)原則進行第一步目標設定(包括近期目標、中遠期目標)和第二步現狀分析(應用魚骨圖找出影響因素),分析有利因素、不利因素。第三步制訂“發展途徑”,依次發表個人觀點,按小組集中、班級集中的方式匯總措施,將措施按照收益情況和實施難易度進行方案評價,確定重大機遇措施優先落實。第四步是“制訂行動計劃”,計劃具體、可操作、可跟蹤。一次課下來,每個小組將卡片列于墻上,將研討結果寫于9張大白紙掛在墻上,提高全員可視性、共享性。

        初步成果:(1)推廣了行動學習理念。303名中層、班組長接受訓練,擴大了行動學習在公司的影響。(2)編制了行動學習訓練課件。完成一個行動學習訓練課件,即將在網絡大學投入使用。(3)受到了學員的好評。學員反映行動學習是個解決問題、組織會議的好方法。行動學習對我們日常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大有助益,從思維層面是一個提升,大大改變思維習慣、優化思維模式、改進心智模式;規避、減少了埋怨、大嗓門、一言堂等現象;提高了組織(部門)的和諧度;提高了大家在解決問題中的參與度。

        應用行動學習解決問題實例

        議題:如何引導青年員工健康成長、崗位成才?

        項目背景:在國網天津培訓中心開展的中層第一期(管理)行動學習培訓中,第四小組7名學員分別來自不同的基層單位,每人所在部門每年都有高校畢業生入職,有的新員工成長較快,3-4年就成為了主力;而有的新員工畢業學校、學歷層次并不差,卻表現平平,成績不突出,得不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成長較慢。經過大家研討,認為“如何引導青年員工健康成長、崗位成才”是每名中層干部帶隊伍、培養人才面臨的共性問題,所以確定“如何引導青年員工健康成長、崗位成才”為該小組的議題。

        問題分析:一是青年員工到了工作崗位,由于沒有社會經驗,感覺迷茫,不能迅速實現由以個體學習為主的學生轉入以群體工作為主的員工。二是基層單位、部門對青年員工的培養不夠規范、科學,有的部門風氣正,對員工的影響好,有利于員工的素質養成、進步與成長,而有的部門風氣差,員工對鉆研業務、規范行為不知所措,對青年員工產生不好影響。三是有些基層單位的員工成長通道還不夠明朗、清晰,存在重工作、輕培養,重形式、輕過程的情況,對培訓結果和使用關注不夠,影響青年員工主動進取,不利于青年員工成長。

        主要任務:①構建職業規劃。結合新員工所要從事的專業工種及個人所學專業、學歷層次,為每名新員工制訂職業發展規劃,明確各階段培養方式、培養目標、考核形式,并將各階段成果記入員工成長檔案。②完善晉升機制。引入競爭機制,建立崗位、技能晉升機制,晉升必須有基層經歷,嚴格開展成效評估,擇優使用。③開展技術技能培養。優化培訓方式,創造學習環境,定期組織青年員工業務培訓,重點開展技能培訓,學以致用,全員通過技能鑒定,創造鍛煉機會,開展老員工與青年員工傳幫帶,建立一對一新型師徒關系。④鼓勵青年下基層。改善基層工作條件,緩解壓力,適當提升一線補助,鼓勵員工下基層。⑤提升價值觀。加強思想教育,開展正面的教育、引導,營造優良的工作氛圍,提高新員工工作責任心,提高價值觀層次。

        項目規劃設計如圖1所示:

        行動方案實施及初步成果:對大家研討形成的行動方案,每位中層可帶回到崗位,與自己所在的部門領導修改完善,在部門實施。對行動學習過程,大家學習、體驗后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下一步工作構想

        拓寬行動學習應用范圍

        在管理類培訓項目中拓寬行動學習的應用,如在普通管理人員中開展培訓、在技術人員中開展培訓。中心將編制“行動學習”課件和學習手冊,重點展示行動學習的過程、關鍵節點、典型樣例等,與網絡大學結合,使公司員工隨時登錄學習。接下來要編制題庫、案例,建立行動學習系統化培訓模式。

        開展催化師的培訓和認證

        系統化開展催化師的培訓和認證工作,為公司打造催化師隊伍,為基層開展行動學習提供有力幫助,支撐公司整體推進行動學習。同時開展中心培訓師的培訓,探討催化式教學在管理培訓中的應用。

        第2篇:行動學習研討方案范文

        關鍵詞:青年干部;創新思路;培養模式

        作者簡介:張先厚(1963-),男,陜西安康人,甘肅省電力培訓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劉在峰(1964-),男,甘肅白銀人,甘肅省電力培訓中心培訓處處長,高級講師。(甘肅 蘭州 730070)

        中圖分類號:G7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36-0031-02

        干部隊伍作為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理所當然地成為企業人才培養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青年干部培養是事關企業長久發展和干部隊伍可持續建設的重大戰略任務。對于事關國計民生的電力行業來說,如何通過有效的培養方式不斷提升青年干部隊伍的勝任能力是培訓中心面臨的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

        2012年甘肅省電力公司培訓中心在青年干部培養項目中大膽創新,充分借力外部咨詢公司智力資源,在項目實施中采取了全新的管理模式,整合多種培養方式,通過對項目的設計、實施和評價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探索出了一種獨具特色的青年干部培養方式。

        一、訓前測評:由經驗培訓走向科學設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睂τ诰放嘤栱椖慷?,課程設置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科學性是保證項目成功的核心要素。在以往的課程設置上,往往依據自己的經驗選擇學習內容,而忽略了學員的實際需求及崗位需要。但隨著培訓成熟度的提升及培訓體系的日益完善,在培訓項目的設計上必然要由“經驗培訓走向科學設計”。

        2012年的青年干部培養項目中,通過引進MTS測評系統,在訓前對個人能力素質進行測評,找出每個學員的短板和優勢,進而針對個人和團體的優劣勢設計學習方案。

        1.確定指標

        在個人能力素質測評指標的設計上,采取了學員上級訪談和本人問卷調研兩種方式確定素質指標。最終,圍繞青年干部的“自我管理、團隊管理和業務管理”三方面確定了帶領團隊、分析能力、計劃管理、監督指導、責任意識、執行能力、主動溝通這七項素質指標。

        2.定義指標與在線測評

        測評指標確定后,需要對每個指標進行行為定義。每個素質指標分別包括五項素質剖面(如圖1),再針對每個素質剖面從測評題庫中抽取適合此次培訓學員的測評題目。通過行為定義與題目選擇可更為準確地反映出學員的勝任水平,從而為后續的學習設計提供更為系統、科學、實用的指導方案。

        3.出具測評報告

        在線測評結束后,MTS系統會根據個人的測評結果為每個學員生成《被試者測評報告》。報告從學員的勝任系數角度,通過對所選指標的學員反映進行精確計算,并將學員的個人素質表現與學員群體水平進行比較,分別得出個人與團體的報告。最終,利用素質剖面技術深度剖析學員在每個測評指標上的特質,幫助學員找到素質短板,并提供其實現持續素質改善的發展建議。

        4.基于測評結果設計培訓方案

        針對測評報告的發展建議,在項目設計上以提升團體能力短板為主要學習目標,同時兼顧個人的成長發展設計整體培訓方案。以團隊建設、發展他人、執行能力和溝通能力等七項能力指標為主,結合工作性質和具體操作實踐設置了六大課程學習模塊;其中,針對六大培訓模塊設置學習方式,結合培訓內容,安排兩個單元的行動學習、一個單元的考察實踐和貫穿始終的訓后行動計劃,形成了不斷循環的學習模式。(如圖2)

        二、混合培養:促進培訓效果最大化

        設計新穎、有針對性、培訓效果明顯的系統培訓方式是整個項目的重中之重。為增強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項目的設計上遵循成人學習發展的“70-20-10規律”,以提升青年干部當下崗位勝任力為立足點,以成就未來卓越管理者為著眼點,設定了學習者、實踐者和傳播者三種角色,以此為出發點搭建混合式學習平臺。

        在“學習者”環節,項目設計了體驗式學習、面授課程、參觀考察等以知識傳播為主的學習方式;“實踐者”環節設計了行動學習工作坊、自主學習、主題演講、課外活動、辯論賽、論文撰寫等以技能提升為主的學習方式;“傳播者”環節設計了分享沙龍、讀書會、訓后行動計劃、成果轉化等訓后學習方式。(如圖3)

        1.體驗式學習

        在體驗式學習環節,從團隊建設、室內體驗式活動、體能訓練、戶外晨練四個角度設計了體驗式學習內容。將直接的感官體驗和知識型學習結合起來,通過多樣化的體驗式學習強化青年干部的集體意識,培養團結協作、勇擔重任的團隊精神。

        2.面授課程

        在青年干部的課程安排上,以“思想境界上有新的提升,理論水平上有新的提高,能力素質上有新的增強,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上有新的突破”為課程目標,確定了“黨性修煉、管理攀升、思維激蕩、知識拓展、心態錘煉、卓越表達”六個模塊的專業學習,結合工作性質和具體操作實踐,在課程模塊學習的不同階段插入主題研討、案例討論、學員分享等多種課程內容轉化的學習活動,以促進課程內容與實際工作的對接。

        3.參觀考察

        在參觀考察方面,選定同行業先進企業和國內優秀企業為經營管理實踐基地,通過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達到青年干部培養的知行合一。

        4.行動學習工作坊

        在面授學習外,重點將“行動學習工作坊”作為主線貫穿于整個培訓項目中,將問題解決能力作為青年干部培養的重點內容之一。通過行動學習把青年干部培養與企業經營管理實踐相結合,在行動學習中通過不斷解決各種復雜的挑戰性問題培養青年干部的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變革創新等經營管理中需要的干部素質,并沉淀出大量可應用的管理工具、案例,這都將有助于提升青年干部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促進業務改善。在為期45天的青干培訓項目里,共設計了兩期行動學習工作坊。

        以指向實際工作問題為導向,通過項目啟動、方案評審、教練式促動、成果匯報四個環節,結合學員的專業背景和崗位特點,分別挑選了“世界咖啡”、“群策群力”和“焦點匯談”三種結構性較強的工具作為行動學習的研討工具。

        項目啟動:首先為學員導入行動學習理念。通過深度討論,工作坊確定了這次行動學習所要達到的業績指標和能力提升要求,同時就深度匯談結果對項目組成員進行“促動”,包括聚焦主題、確立愿景、SWOT分析、關鍵行動確定、行動方案細化六大環節。在聚焦主題時,通過反復討論,學員們最終確定了“如何促進‘三集五大’在本部門的順利推進”等緊密結合崗位工作和管理的學習主題。

        方案評審:制定出的行動方案是否符合公司戰略、是否滿足項目主題需求、是否具有執行的意義,這些需要在不斷的提問引導下讓全體學員群策群力,通過反復討論、反思,最終選定符合公司戰略、滿足主題需求的學習內容。

        教練式促動與成果匯報:在方案的產出過程中,通過“群策群力”和“世界咖啡”兩種方式,從可行性分析、細節執行到解決方案進行全面促動?!叭翰呷毫Α币詫υ?、輪流發言及個人展示等形式展開,不僅為學員提供了積極探索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戰略分步實施的想象平臺,也幫學員開闊了眼界,掌握了技能,明晰了自身定位和挑戰目標。“世界咖啡”則是在輕松的氛圍中,通過彈性的小組討論,以“桌長輪流制”為機制,從澄清問題、分析問題、排序問題、開發方案和制訂行動計劃五個步驟針對訓后的計劃落實展開討論。討論完之后每組推選小組代表進行方案匯報,針對匯報的方案由其他學員和促動師利用“SMART”原則進行分析論證。

        5.自主學習模式

        在項目管理人員的帶領下,培訓班開展了“主題研討沙龍”、“辯論賽”、“讀書會”、“主題演講”等自主學習活動,以自主學習的方式促進了個人綜合素質的大幅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辯論賽”中,項目設計了“人生機遇和能力哪個更重要”、“企業文化外形與內質哪個更重要”的辯論主題,為學員激蕩思維、觀點碰撞、提升邏輯表達能力搭建了趣味化的平臺;“主題演講”活動則是通過學員的感性回憶與理性沉淀,將培訓學習與崗位工作相結合,設定了“電網行業發展專題”、“公司發展戰略落地與執行專題”、“管理案例分享專題”、“人文素養提升專題”等主題演講活動,讓學員根據自己的所長選擇相應的專題進行演講。同時中心組織老師組成評委小組,對每個參賽學員的演講作后續改善點評。通過主題演講,既為學員提供了形象展示的平臺,也提升了學員的公眾表達能力。

        6.主題活動及課外活動

        培訓之余,還相繼開展了“愛心園地”、“快樂早班車”等主題活動,豐富參訓學員的業余生活;同時,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加強了班級凝聚力和組織向心力。例如,在“愛心園地”里,通過輪流記錄班級里的好人好事,及時為生病、有困難的學員送出祝福和問候,讓大家在學習之余感受到家的溫暖;在課外活動中,定期開展羽毛球、兵乓球、打太極等體育比賽和趣味晚會,提升學員身體素質的同時增進學員之間的友誼。

        三、反饋評估:多管齊下推動效果落地

        有效的培訓評價可以為培訓效果落地提供有力的證據。項目期間,中心充分考慮當前的工作實際,在以往比較成熟的評價機制基礎上進行了創新探索,建立起“課程評估—知識內化—成果轉化”的三段式評估步驟,使培訓評價機制更成熟、考核評估效果更顯著。(見圖4)

        1.課程評估

        課程結束后,要求所有參訓學員填寫培訓課程評價表,從課程評價、講師評價及項目管理三方面對培訓實施過程進行總體評價,并出具整體的項目評估報告。

        2.知識內化

        在知識內化環節的評估中,為促進培訓知識的內化、固化及轉化,中心組織學員定期開展“課堂微分享”和“培訓心得撰寫”活動。其中,“課堂微分享”讓學員每天利用課前10分鐘時間分享近日的讀書內容或者課程感悟,并以即時貼的形式粘貼于學習園地內;“培訓心得撰寫”則讓學員結合工作實踐和培訓知識即時撰寫課程心得體會和專題論文,并以演講報告的形式呈現。

        3.“2+1”成果轉化

        為使培訓真正見成效,培訓中心針對此次培訓項目設計了“綜合能力提升的‘2+1’成果轉化計劃”,即1個以個人能力提升為目的的行動計劃、2個以改善組織工作為目的的行動計劃。學員在每個課程模塊結束后,需要根據“2+1”行動計劃表制訂自己的訓后改善計劃。由項目管理人員引導學員在《行動筆記》中記錄當天學習收獲及行動改善計劃。同時,行動計劃針對每個行動步驟設計了課堂筆記、一對一學員分享、集體研討、行動公示和行為評價環節。通過訓后行為公示和評價環節,對學員的訓后行動計劃進行監督,有效促進培訓成果的轉化。

        4.訓后行動監督

        培訓結束后將所有學員的“2+1”行動計劃收集備檔。每份計劃一式三份,即學員本人、培訓中心、學員主管上級各持一份。主管上級會根據計劃表對學員的計劃落實情況進行評分,并將評價結果反饋至培訓中心處。對于落實較好的學員培訓中心會作為優秀樣板在公司系統內推廣宣傳。

        第3篇:行動學習研討方案范文

        發生在校園里的故事

        我教的六年級班里有個男生特別調皮,專門喜歡看老師生氣,比如他上課說話時,我提醒他:“你在學嗎?”他嬉皮笑臉地說:“老師我沒在學?!痹诤醚韵鄤?、多方引導都無果后,我開始從他周圍的同學下手,每次他跟誰說話,我就懲罰那個同學。我發現這個孩子特別講義氣,我罰別人的時候,他就能站出來承擔,于是在上課紀律方面逐漸有了好轉,雖然他還是偶爾喜歡氣氣我。對于這樣的孩子,收他的作業也是個難題,因為不交作業后他看到火冒三丈的我非常開心,于是我根據他自尊性強和重承諾的特點,激他在全班同學面前做出交作業的承諾,終于順利地解決了他不交作業的問題。

        其實,和這樣的孩子打交道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視角尋找出路。高年級的孩子逐漸對自己的性別有了一定的認識,越到高年級教師就越要關注學生恰當“性別”品質的養成。尤其是男孩子,我們應該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男孩性格,如有責任感、幽默、善良、心胸寬闊、有進取心和較強自尊心等,并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問題,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校正。

        ……

        這是本學期我校開展的“說出我的教學故事”活動中一位老師所講述的故事。自2008年起開展一活動以來,教師們以研究者的身份捕捉教育問題情境中的最“痛”之處,通過敘事和講故事的方式,擷取教學實踐中深感“痛”與困惑的典型事件,持續地就一個問題進行深度反思和研討實踐,于平常中見深刻,于細微處見精神,著眼于一事一得,在分析、總結和提煉故事中有價值信息的基礎上,形成對某一類問題的有效教學策略。

        這是一個培養和鍛煉研究者的平臺,學校為教師們的專業成長和自主發展搭建了一系列支持性平臺,突出強調教師的行動反思、集體反思與自主研究,以期喚醒教師內心深處的創造性張力,提升教師個體和研究團隊的專業研究意識與實踐能力。

        途徑一:構建組織文化系統,在文化浸潤中“做最好的我”

        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最寶貴的財富,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近年來,中關村第一小學一直致力于學校文化的不斷建構,借助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不斷踐行學?!白灾靼l展、主動適應、自我超越”的辦學理念,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溝通、開放、接納、融合”的組織文化成為引領教師行動的精神力量,其核心就是將教師發展從“外求”轉變成“內需”,讓教師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提高,從被動發展轉變為主動發展。

        以學校課程研究項目組的系列研討活動為例,項目組由三部的教學干部、各學科部分骨干教師組成,在核心組成員深入研討的基礎上,各學科再自行組建學科課程研究小組,自行開展學校課程改革的方案設計。此后,各小組先后開展了各自的討論,學校課程研究項目組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開展了三輪交流,并形成了學科整合的初步設想。課程改革方案研討會突出了三個“自主”:首先是自主管理,讓干部、教師充分參與到學校重要的決策與改革方案中,充分聽取不同角度的想法和建議,在大家智慧的碰撞中,加強教師對項目進展的認識和理解,為后期的實施做好充分的準備;其次是自主承擔,在充分了解整個工作的目的、要求、流程的基礎上,教師們自主申報自己感興趣的學科項目組,這樣能夠更好地尊重教師自己的意愿,發揮教師的潛能;第三是自主實施,各個學科項目組的負責人可以自己選擇組員,組建自己的項目組,自行制定工作方式,自行確定匯報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不斷地思考與探尋著最適合學生的課程建設的構想,在交流合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組織文化的構建離不開教師對學生需求的關注。學校不斷深化“做最好的我”的核心理念,引導教師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并以此為依據自覺完善自己的行動。我校曾就“我心目中的好老師”進行調研,學生們以繪畫、舉例、描述的方式,表達自己心目中的“好教師”形象,之后,就如何了解學生需求、關注學生需求、回應學生需求進行了深度研討和交流。其實調查、研究本身并不是最終目的,重要的是引導教師了解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形象,了解學生學習與成長的真正需求,引導教師朝著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去努力、去行動,及時回應并滿足學生學習的真正需求。

        在這樣的過程中,學校涌現了一批愛學生、愛學校、愛崗敬業的典型。當學生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及時進行輔導;當學生有了心理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班主任和專業心理輔導老師及時進行疏導;當學生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我們的衛生老師及時處理。課堂上,關注學困生的老師更多了;課間活動,和學生一起做游戲的老師更多了;布置作業,分層安排作業的老師更多了;教學設計,課前進行調研、訪談的老師更多了……

        途徑二:構建多渠道的團隊學習系統,在學習中“做最好的我”

        多年來,我校始終堅持“鼓勵有想法的教師,培養會思考的學生”,我們注重加強團隊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使教師在團隊學習的過程中引發內在的思考和改變,打破慣有的局限思維,幫助教師發現自身的差距,激活對一些常態教育問題的多角度思考,主動質疑教學實踐的有效性,獲得進一步發現問題本質的動力,從而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

        第4篇:行動學習研討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職,大客戶銷售,課程建設,途徑,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8(b)-0000-00

        一、《大客戶銷售》優秀課程建設概述

        《大客戶銷售》是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管理系市場營銷專業的一門核心技術課程,也是建設完成的一門優秀課程。該課程是建立在充分的市場調查基礎之上的,是基于“社會需求、市場需求、就業需求、崗位需求、專業需求、學生需求”而設置、開發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從事大客戶銷售應有的知識、素質、技能,使其將來能夠迅速進入該領域并成為該領域優秀的職業人才,體現職教學生特色,提高學生綜合競爭優勢。因此,該課程從設置、開發、建設、教學實施等都緊密圍繞其定位及目標為核心來開展。

        二、《大客戶銷售》優秀課程建設的意義、目的

        (一)《大客戶銷售》優秀課程建設的意義

        《大客戶銷售》課程是一門在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中生長出來的新課,在全國各大、中專院校包括職業院?,F有的課程中很少出現這門課程,但是,在企業內部培訓的教學內容中經常出現這門課程。這門課程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綜合性很強,企業對大客戶銷售工作和人員的重視程度都非常高。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大學營銷專業學生,不可能只停留在企業的一般銷售員崗位上,隨著其工作經驗的積累、業務的熟練與拓展,必然會涉及大客戶銷售工作,為了學生的發展前景和能快速適應大客戶銷售工作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因此,我校市場營銷專業在與企業專家充分探討、論證后選擇了開設《大客戶銷售》課程。

        《大客戶銷售》作為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技術課,為了使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能夠緊密聯系工作崗位實際,教師們不斷進行改革,嘗試使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等方法。但是,學生對企業實際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沒有直觀感受和切身體會,仍然似隔著一層紗、而無法看見大客戶銷售人員的真實工作內容,不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不利于其動手能力、工作能力及職業素質的培養。

        (二)《大客戶銷售》優秀課程建設的目的

        《大客戶銷售》是基于市場營銷工作崗位群的具體要求而設,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從事大客戶銷售工作應有的基本素質、知識、技能等專項職業要求:包括塑造崗位人員素質與職責、尋找與接觸大客戶、理清大客戶內部關系、完成投標開標、 中標簽約、執行合同(售后回款)、維護大客戶關系等內容,為學生將來從事該崗位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能快速進入并符合該工作崗位對職業人才的需求。

        三、《大客戶銷售》優秀課程建設的方法與途徑

        隨著學院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教師們不斷地將新的教學理念引入教學中。我院營銷專業進行了多輪教育教學改革,我們深入企業進行營銷專業的實地調研,并進行了三輪大型市場營銷專業實踐專家研討會。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為應對該課程進行新的定位,并可以用新的理念對該課程進行較大力度的改革。該課程根據企業調研的結果、“典型工作任務營銷實踐專家研討會”、市場營銷專業專家研討會、課程建設專家研討會的研討成果來建設。

        (一)首先在專家研討、企業調研、結合“崗位、專業、學生”需求,進行教學團隊解析的基礎之上編寫該課程的《學習領域》、《課程標準》

        通過07年到08年我們進行的營銷企業專家研討會、調研以及到企業進行訪談、調研、召開營銷典型工作任務實踐專家研討會,明確了高職營銷專業畢業生今后可能從事的營銷崗位,經過反復分析并確定了五個典型的工作崗位既店面柜臺銷售、店面非柜臺銷售、非店面銷售、大客戶銷售、零售管理實務。由每個具體的崗位確定開發出對應的營銷專業五大核心課程,并根據具體的工作任務、能力要求,確定相應的工作領域,并根據該工作領域的要求開發出相應的學習領域,編寫該學習領域的課程標準。

        (二)工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開發該課程的《課程總體設計方案》、《學習活動設計方案》

        從能力目標出發,面向職業崗位,開發出《課程總體設計方案》,方案中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引領,依據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規律,精心研制出三個相應的學習任務,并對學習任務逐條地、清晰地進行描述。而后將《課程總體設計方案》中的學習任務分解為若干個學習活動,然后,為每一項學習活動確定活動目標、設計活動內容、活動方式及效果評價等,形成系列學習活動,實現對大客戶銷售崗位現場的工作過程的模擬。另外,每個活動內容盡量依照真實的工作背景,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

        (三)依據課程目標,根據行動導向教學方法的運行,開發相關教學文件

        根據課程定位,為了有效的實現課程教學目標,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體現職教優勢,需要采取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而該方法的運行依賴大量的教學文件?;诖?,精心設計與開發出符合該課程作為優秀核心課程建設配套用的、對學生具有詳細指導性的項目任務書及評分標準、學生知識鋪墊及拓展學習用講義及教材、學生輔助及拓展訓練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案例集(案例分析法)、檢驗與激活學習效果的習題集與試題集、輔助與形象教學電子課件、網絡課程建設相關素材等。

        總之,該課程的教學方法設計運用了多種行動導向法,其中項目任務教學法為主導,通過學生以團隊為單位完成項目任務,教師進行指導來實現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在該過程中必須完成接受任務、制定工作方案和計劃、實施工作方案、匯報結果、任務完成后總結、評價等內容,在此過程中要與各方面進行溝通、相互協作、解決任務完成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能真正培養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在項目任務執行與完成的過程中融入如少量的講授法、案例分析法、演講匯報法、公司模擬法、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法、市場調查法等多種方法。不管是哪種教學方法,都要突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盡可能地少講。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還必須按要求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所以從教學模式上要真正體現出學生“行動導向”的特點。

        (五)《大客戶銷售》優秀課程建設在考核上能力與知識并重,過程與階段結合,公平合理學生滿意

        課程考核上將能力與知識并重,每個項目任務都有嚴格的考核標準與評分細則,學生執行每個項目任務都很清楚應該如何完成及完成的目標。每個項目任務的考核都力求公平公正,由每組各派一名代表并根據避開原則公平公開嚴守標準的進行評分,并將教師評分與學生評分占據一定比例來決定最后成績,將過程考核與階段考核結合,最后成績由三個任務的過程考核成績和期中與期末的筆試成績共同構成并按照一定比率進行總評測算。

        另外在任務設計上包含小組任務與個人任務,小組任務分解、落實到個人,有效的避免了學生團隊活動中出現的應付情況,提高了學生的責任意識與團隊精神,學習效果很好,也都很滿意。

        四、結束語

        在整個優秀課程建設過程中,還注意吸收企業專家的意見,注意跟進市場需求及變化,使得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具有實時性,實現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使學生得到崗位實際工作的反復訓練,讓學生身體力行,具備從事大客戶銷售的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心理素質、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等素質與能力也都得到了好的培養與提高,初步形成企業(崗位)的工作經歷。

        第5篇:行動學習研討方案范文

        【關鍵詞】職業教育課程改革 高職教師 “說”專業 說”課程 “說”課 “說”學生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8C-0108-03

        一、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對高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要求

        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不僅要求高職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也提出了諸多挑戰。再加上我國的高職課程改革最初主要是在職業教育專家的推動下開展,形式上也以學習和借鑒國外的模式為主,使得課程改革的主體――教師,一開始是被動地應對這種變革。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擁有綱要性文件、具有明確的課程結構和課程標準相比,高職院校課程改革在給予專業教師更多自主空間的同時,也對其創造性、開拓性、專業能力和教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構建是一個以行動體系為特征的過程,它的開發是一個動態、系統、開放的循環過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學校,相同的專業,所開發出來的課程都不可能一樣,課程實施的條件也不一樣。而且隨著實踐的推進,課程也會隨著社會需求、行業發展、職業資格要求、生源等因素的不斷變化而變化,可以說職業教育的課程是一個不斷調整、動態生成的過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沒有一成不變的固定模板可以套用,教師需要開展校本研究,不斷研討,以本校實際情況為基礎,整合各種資源,發揮本土特色,群策群力地去實踐和總結經驗。在國外,例如德國,課程開發的工作是由德國聯邦職教研究所來完成,而課程實施的具體方法,如行動導向教學等,都是在教師入職前就開展了系統培訓的,教師們的絕大部分精力可以真正投入到課程實施和課堂教學當中。而我國的高職教師往往來自綜合性大學,他們接受的是學科體系的教育,基本沒有機會接觸職教課程開發的內容,而且沒有經過師范培訓,入職前參加的崗前培訓也是以考試拿證為目的,培訓內容缺乏系統性。因此,我國高職教師面對這樣一條課程開發和實施的道路,它要求不同起點、不同水平、不同專業的教師要從無到有的參與全部過程,理解課程開發的意圖,并按照這種意圖和思想去設計教學,否則很容易出現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

        那么,教師除積極參與課程的開發外,還能通過什么方式不斷梳理課程改革中遇到的疑惑,加深對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構建、學習領域設計、課程教學方法的理解呢?并且在自己不斷內化的同時,還能清晰地把這種職業教育的理念,課程的思想、教學的思路表達出來,與其他教師交流和分享,在教學團隊內,學思想與風格,形成教育合力,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筆者認為,教研活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并在強調目的性、針對性和時效性的基礎上,系統設計教研活動,提出高職教師應知應會四“說”,即以人才培養方案為藍本說“專業”,以課程設計為重點“說”課程,以行動導向教學為引領說“課”,以學習者為中心“說”學生。

        二、高職教師教研活動應當學會四“說”

        本文中的“說”,指的是口頭陳述、圖解說明與講演展示的意思。教師要在“說”的過程中說清楚“是什么”、“為什么這么做”、“怎么做”。以四“說”為主要內容的教研活動著眼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解決課堂教學和課程改革實施中教師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基本點,以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切入點開展相關教學研討活動,以達到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的目的。

        (一)“說”專業。為什么要說專業?很多學校認為說專業是系部領導或者專業帶頭人的事情,最多也就是對骨干教師要求會說專業,而普通教師只需要搞好自己的教學就可以了。在職業教育課程的實施中我們常常發現“各自為政”的現象,很多老師承擔一個專業里的一門或幾門課的教學任務,他們在備課和上課的時候往往忽略課標的作用,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做,“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沒有全局觀。更忘了以就業為導向,來自職業領域,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析,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和職業成長的邏輯規律重新構建的課程體系是有其嚴謹的內在邏輯關系的。一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需要所有課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來共同實現的。有的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教師也常常會抱怨課時不夠,一研究才發現是他們仍然希望像學科體系那樣“系統授課”。這種各自為政的現象往往導致辛苦開發出來的課程流于形式,專業核心課、專業基礎課之間的合作關系蕩然無存,教師之間也很難形成教育合力,這是目前高職課程實施效果不佳的一個根源性問題。

        要從源頭上改善這種現狀,就必須要求所有專業教師“說”專業。說專業的內容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為主,教師要能說清楚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人才培養配套師資,人才培養配套實訓基地建設,學生就業情況等。形式上可以采用團隊研討,閉卷考試,關鍵詞解讀,學習成果匯報與展示等。通過說專業的教研活動讓每位教師都清楚了解專業的基本狀況,明確自己所教課程的定位和自己的職責。在說專業的對象上,不僅要在教師間說,還要在專業入門教育中面對學生說,教師要能向學生介紹專業概況,介紹并解讀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介紹行業企業發展新技術和發展趨勢等等,其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增強新生了解專業的基本情況,發展趨勢,找準專業方向,堅定專業信念,培養學生對專業的興趣。

        (二)“說”課程。為什么要說課程?課程是一個專業的靈魂,好的課程鑄就好的專業。如何經營好一門課程,是專業教師們永恒的課題。以服務專業培養目標為中心來組織課程內容需要教師們的精心編排。在實現了“不唯大綱、不唯教材”的思想轉變之后,很多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面對一門課程,常常處于“不知所措”的狀態,以什么為標準確定課程目標,把握怎樣的度來選取課程內容,用什么方式來呈現課程都是擺在教師們面前的“問題”。

        要迎難而上教師必須學會“說”課程。說課程的內容框架構建可以幫助教師們有章可循。根據對高職國家精品課程的申報要求和評審指標的深入解讀,筆者認為說課程可以包括以下內容:說課程性質、地位和目標、說課程設計背景、理念和依據、說課程設計內容、說教材或自編講義、說教學方法和手段、說學習方法、說考核方式、說實訓條件、說教學效果及反思、說教學團隊、說特色和創新。形式上可以采取團隊研討、說課程大賽等。教師通過說課程闡明本課程的性質及它在本專業中的地位及本課程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所起到的主要的支撐或促進作用,并介紹和研討如何更好地策劃和建設一門課程。這一活動不僅要在教師間開展,同時必須在“第一次課”上面對學生進行。所謂的“第一次課”指任課教師新學期上的第一節課。從時間安排上,教師間的說課程可以安排在課程設計好后完整實施之前或之后進行。實施之前的說課程,便于一個課程團隊的教師互相研討,取長補短,學思想和教學目標,使得課程設計方案趨于優化。實施之后的說課程,是在經歷了實踐檢驗之后的最佳調整方式,教師們通過研討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總結成功的經驗,修正不恰當的做法。

        (三)“說”課?!罢f”課源于基礎教育,一般指教師備課之后講課之前(或之后)把教材、教法、學法、授課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學設計及其依據面對面地對同行或其他聽眾作全面講述,然后由聽者評議,說者答辯,相互切磋,從而使教學設計趨于完善的一種教研活動。說課不僅要說清楚“怎樣教”,而且要說清楚“為什么這樣教”。

        筆者認為,在高職教學中,說課同樣可以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再好的課程,如果不能在課堂中逐一落實,那也還是紙上談兵。職業教育一體化課程要求教師遵循行動導向原則實施教學,讓學生在工作中學習,在任務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以提高綜合職業能力。因此,如何創設教學情境、如何設計工作任務、如何實施完整行動、如何過程性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等問題時時考驗著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在現實教學中,通過大量的隨堂聽課,可以發現所謂的行動導向教學被發揮得五花八門,而且也出現了不少“偽”項目教學,甚至有少部分教師以為分組上課就是行動導向教學了,結果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對課程改革產生質疑和倦怠情緒。應該說,課程改革的成效是否落實到課堂,學生是否受益取決于教師是否上好每一堂課。由此,筆者認為高職教師也需要用說課的方式來“磨課”。磨課不是為了讓老師們都按照一套路數來教學,而是通過相同課程的任課教師反復開展說課、聽課教研活動,更清晰行動導向教學的思想與策略,實現同課異構,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

        (四)“說”學生。美國著名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泊爾(D.Ausubel)在《教育心理學》的扉頁中表示:“如果我不得不將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彼倪@句話也道明了在教育教學中應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思想。因為學生既是教育教學的接受者,同時也是教育教學效果的反饋者和主體評價者,因此,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思想要貫穿說專業、說課程、說課三個環節,并在三個環節當中都必須分析和說明到位,按照說的時間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課前說學生和課后說學生兩個階段?!罢f”學生,即分析教學對象,說明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課前說學生,是要說明學生學習新知識前他們所具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起點,包括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所具備的學習技巧,以及是否具備學習新知識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和態度,學生的學習行為特點等。課后說學生,是要說明在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學生還存在怎樣的學習困難,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下一步將采取什么措施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的分析非常機械,甚至出現高度的形式化、固定化與雷同化,還有的直接給學生“貼標簽”。殊不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切教學的起點,否則教師將成為學生學習的障礙。按照腦科學研究發現,所謂的好學生,只是其思維結構和教師很相似,協調,所以學習效果好;中不溜的學生思維結構與教師的不大協調,學習效果不佳,他們上課聽得懂,但是不會做作業;差學生,也就是失靈者,他們不是智力差,是不能適應教師的學習方式,他們沒法學。而教師不可能一個人適應所有的學生,就必須想辦法用行動導向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鞏固和強化自己的學習方式。實際上,教師教什么不重要,學生能學到多少才是關鍵的,教師應花多一些時間思考教學個性化的問題,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考慮,因材施教。只有讓學生身體上處于積極狀態才是學習提高效率的基礎條件。需要強調的是,一個教師的教學行為改變不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必須是一個團隊一起努力才能有效。因此,在教學團隊里開展說學生的教研活動非常必要,通過教研,上完課的教師可以總結自己的教學設計與教學行為是否幫助了學生的成長,新任課教師也可以通過其他教師了解自己即將上課班級學生的情況,做好備課工作。

        學生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回歸點,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組織教學,都要圍繞這個“中心”來展開,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也要服務于這個中心。高職院校應系統設計并積極開展四“說”教研活動,在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明朗。

        【參考文獻】

        [1]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嚴中華.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職教課程開發與實施[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郭麗,王秀芬.高職內涵提升背景下教研活動的創新[J].中國成人教育,2007(8)

        [4]路姝娟,蔣鳴.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模式下職教教師勝任能力素質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2(21)

        [5]鞠紅霞,劉柳,林寧.關于高職教育精品課程建設中“說課程”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9(30)

        [6]奧蘇泊爾.教育心理學:認知觀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第6篇:行動學習研討方案范文

        一、微型課題研究的認識

        微型課題研究應該有兩個定位。首先它是一種行動研究:研究的對象就是教師自己的工作行為,是針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要小而具體,更要有針對性。

        其次它是校本研修的內容之一:平時學校的教研活動如專題學習、集體備課、聽評課研究、課例研討等都開展得很好,但缺乏系統性的研究和學習。微型課題研究就是以教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為主線將各種活動串起來,在活動中確立教師教研主體的地位,引導教師全員參與。

        二、如何確定微型課題研究的選題

        我們都知道“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微型課題研究的問題不能大而空,要明確解決什么問題,力求在3~5個月的時間內通過一系列的教研活動解決課堂教學的某一點困惑。那么,選題從哪里來?

        從自己身邊選題。關注自己身邊時刻發生的教育現象,研究自己的教育行為。如“如何培養學生課堂注意力的研究”“學困生自卑心理的個案研究”等。

        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題。教師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如針對有的學生不喜歡舉手發言的現象,我們就可以確定一個課題:“學生在課堂中參與意識的研究”。

        從平時的積累中選題。教師經常撰寫教學隨筆、教學案例、教學反思,長期積累就會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一定的感悟,這時我們就可以從中選出一個具體的課題進行研究。

        三、微型課題研究的活動形式

        確定好選題之后,要寫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微型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相對比較簡單,大致包括問題描述、確立研究人員、內容規劃、實施步驟、預計成果形式等。實施方案制定好后,還需要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活動來完成落實。

        名家講座、理論、案例學習:名家的講座,以及有關理論和案例的學習一定要與課題研究相關,學習要有一定的目的性。

        隨堂課的潛心揣摩:課題研究的最終落腳點應該在平時的每節課中。教師應帶著問題來設計教學環節、選擇教學方法,在教W過程中要將發現的新問題和激發出的新思考、新創意及時記錄下來,然后實時進行反思,這就是經驗總結,在此基礎上再升華一下就是課題研究。

        集體備課:課題組必須以問題為載體聚焦課堂,注重質而不是量,進行首輪試講和再次上課,適時進行研討,分階段進行小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不是對一節課面面俱到進行評價,而是針對研究的問題在這節課中是怎么體現的,有哪些閃光點與突破點、哪些值得借鑒和學習的方面、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等,進行思考。

        撰寫案例:教師在撰寫教學案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與研究的問題相結合。

        第7篇:行動學習研討方案范文

        一、研討班的創新做法

        企業的研討班培訓模式借鑒了國外相關職業發展課程的良好實踐,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引進消化吸收,進而形成了本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的新模式。研討班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全封閉一周進行課堂授課交流;第二階段在企業內部工作觀察一周,但學員仍然全脫產;第三階段3-6個月,落實行動計劃,不影響正常工作。

        1.因地制宜進行理論研討。研討班第一階段進行課堂交流,授課教員由企業的中高級管理人員擔任,這樣安排不僅能讓學員感到企業對于管理培訓的重視,更是貫徹企業管理層期望最佳機會。傳授知識并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行為的改變。教員不是簡單的講解,更多的是通過與學員的互動,達到激發學員主動思考、討論形成問題解決的方法。在授課過程中,會安排一次關于領導力座談交流的特殊課程,學員就自己在日常管理中碰到的難題,其他學員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出解決方案,通過相互交流和取長補短,激發學員的管理靈感,使學員在討論后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2.深入企業現場觀察訪談。研討班第二階段安排學員分為若干個組,以相對獨立的眼光觀察企業運營狀況,訪談從高級管理人員到普通員工在內的各領域員工,近距離感受企業內不同層次人員的思想情況,體會解決問題的實踐,也對不同領域管理者面臨的挑戰感同身受。在本周內,學員的角色從第一周的被輸入對象,轉變為“思考者/傳播者,并關注其他部門和人員的良好實踐,關注其他領域遭遇的管理瓶頸,在表達關切的同時,也適時將可能的調整建議與對象一道分享。

        3.切合實際制定行動計劃。研討班的第三個階段是圍繞如何帶來積極的變化開展的。通過制定個人行動、部門行動和公司行動計劃并加以實施,訓練學員如何做好變革管理、推動一項行動的有效開展。只要學員能夠實實在在邁出改變自己的一小步,并堅定地走下去,那么無論對于組織或是學員個人,都是十分可喜的。行動計劃制定后,要安排學員向企業經營管理層進行集中陳述,通過陳述行動計劃,學員做出了公開承諾,對學員產生壓力、帶來動力;同時,這也是獲得領導、同事理解和支持的過程,為今后行動的實施提供支持、幫助和監督。

        二、研討班取得的效果

        人不抗拒變革,但抗拒被變革。因此,參加研討班的學員,通過改變自己、影響周圍的人,最終達成提升職業素養、形成良好文化氛圍,從而提高企業管理績效和生產運營業績的目的。

        1.實現管理經驗傳承。作為組織,最重要的責任之一就是幫助一線管理人員學會如何解決困難,這對于他們面對今后工作中遇到的挑戰來說至關重要。研討班搭建了一個管理人員之間、管理人員與員工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提升的學習交流平臺。通過研討班這個平臺,將原來停留在各級管理人員頭腦中的管理經驗進行了有效傳遞和承接。

        2.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培訓是為了改變,一項好的培訓,必須能帶來積極的變化。研討班按照學思結合、學用結合的要求,組織學員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個人、部門和公司級行動計劃。通過行動計劃把培訓中學到的好思路、好經驗運用到工作實踐中,把學習研討的成果轉化為推動企業各項工作的具體措施,進而形成“以學員個人成長一小步,推動企業管理提升一大步”的良好局面。

        3.對企業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安排學員以獨立的身份觀察企業的各種日常工作和會議,訪談不同層次的員工,了解不同層次人員的想法,總結良好實踐加以推廣,分析企業工作中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措施,使學員對企業有了一次全方位了解的機會,也相當于對企業做一次內部管理對標。

        4.增進企業內跨領域交流與合作。每期的學員來自不同的部門,通過兩周的集中學習討論,學員之間緊密協作,有效互動,相互啟發,經驗共享,促進了不同領域間的橫向了解,建立了互信合作的堅實基礎,使返回工作崗位后的跨部門溝通交流更加順暢,有力的促進了問題的解決。另外,每期研討班都建立了班委會,在培訓結束后仍堅持定期開展交流活動,使得研討班也成為企業管理人員間溝通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

        第8篇:行動學習研討方案范文

        出差回來后,我立即開始如饑似渴地研讀朱安妮塔?布朗(Juanita Brown)和戴維?伊薩克(David Isaacs)所著的《世界咖啡》,邊閱讀邊思考各種運用的可能性。同時,我邀請兩位同事組成團隊,共同梳理世界咖啡實施流程,預想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之策。

        之后的日子里,圍繞著“改革、轉型、創新”三個關鍵詞,我們對學員進行一對一訪談,收集世界咖啡教學的背景資料,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實踐。到了2015年,實踐終見成效,我也在這一過程中收獲良多。

        ,起航

        去年5月,我和團隊成員組織的世界咖啡首次亮相。為了營造世界咖啡所倡導的輕松、隨意的氛圍,我們還特意買來彩色桌布和水筆,向物業借來綠色植物,用以布置會場。記得那天,學員一進會場,就被不同往日的教學氛圍所吸引,興奮私語不止。尤其在桌與桌之間輪換會談的過程中,學員逐漸體會到了世界咖啡的魅力。過往培訓中,學員往往只與本組的同學較為熟悉,而世界咖啡給了大家與更多人交流的機會。反饋時,大部分參訓學員都對世界咖啡給予了較高評價。

        從偶然聽得,到轉化為實踐,不足半年,倍感不易。我深刻體會到,培訓師應保持對新培訓技術運用的敏感性。同時,我也認識到了團隊的力量,沒有團隊中的另外兩位老師,我的思考只會限于片面。

        蛻變,重生

        短暫的美好在去年7月被打破。第二次實施世界咖啡時,有一位資深培訓師旁聽后評價:“原來世界咖啡就是做了三輪頭腦風暴。”這無疑給了我當頭一棒。與團隊成員細細反思后,我們認識到實施過程的粗糙,發現問題所在:世界咖啡的“輪換”是亮點,但不能是唯一的賣點。

        繼續學習精進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我挑燈夜戰,研讀行動學習相關書籍,接觸到了“書寫式頭腦風暴”“2×2決策矩陣”等工具方法。在會談主題確定后,我們以“思維發散―思維動蕩―思維收斂”為會談主線,制訂了三輪會談的實施方案。

        第一輪,用“書寫式頭腦風暴”“合并同類項”等方式,在討論中勾勒出最初的解決方案;第二輪,以挖掘“問題背后的問題,方案背后的深層次觀點”為思路,將會談進一步深推,強調貢獻案例和做法;第三輪,運用“2×2決策矩陣”進行方案精選。

        第三次實施的效果出乎我們意料,很多參訓管理人員都在現場表示,培訓結束后將立即組織團隊成員使用“書寫式頭腦風暴”和“輪換”形式來解決一些需要集體討論的問題。

        雕刻自己是痛苦的,每一次蛻變意味著重生。多次實施世界咖啡之后,我逐漸認識到實施細節對實施效果的影響力。每一位學員都是一座寶庫,他們不會自動開啟,而是需要芝麻開門般的引導技術去循序漸進地打開。過去,培訓師多以講授為主,這對于新制度、新產品、新流程類的培訓內容仍然適用;現在,針對復雜性和迫切性的問題,更需要激發集體智慧。

        精進,豐收

        2015年上半年,我們繼續沿用改進后的世界咖啡實施流程,并在各種類型的培訓班上應用,其中也涵蓋員工班。然而,我們發現了新的挑戰。世界咖啡結束之后,管理人員可以將所學方法用于集體決策或集體創新,而員工更關心的是,世界咖啡能否針對工作中所遇困難提供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如果只有管理者滿意,參訓員工卻自感并無收獲,整個項目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7月,在與團隊成員的交流中,我發現了突破口――研討主題的確定及解構是關鍵。管理人員班可以研討務虛和務實相結合的問題,以啟發思路并掌握會談方法;員工班的研討主題則應盡可能趨于務實,重點在于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在組織員工班時,應當對研討主題的選擇和確定提出相關要求,并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問題解構方面,例如解構問題的主體、目標、核心障礙、時限、信心、限制條件和優勢條件等方面。從源頭上進行改進之后,員工班的施行效果較之以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第9篇:行動學習研討方案范文

        新學期,我區數學教研工作繼續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數學課程標準”要求,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沿著“數學教學活動化的研究”的方向探索,在提升教研水平、打造教師隊伍、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逐步形成鐘樓數學學科研究的特色。

        二、主要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濃厚學習氛圍

        工作內容: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及相關教育教學理論書籍,落實“減負”精神,貫徹“大綱(試用修訂版)”要求及“國標實驗版”思想。

        實施策略:健全理論學習制度,加強理論學習指導。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學習形式,以各校校本培訓為載體組織專題學習,結合數學教學研究方向組織各類學術沙龍,努力架起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各校教研組要結合學校實際、教師特點分散研修、自主學習,切實提高學習質量。

        達成目標:在學習理論、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組織教師進一步開展教改實踐,撰寫教育教學論文、課程故事、教育隨筆、教學案例,并努力在各類雜志上發表或在各類評優活動中獲獎。特別關注“我與課改”論文征集(截稿時間:9月20日),市“小數會”2004年論文評優活動(截稿時間:9月27日)

        2、深化課改實踐研究,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工作內容:

        (1)抓好一~三年級新教材的教法研究活動,特別是三年級新教材的研討活動。

        (2)嚴格落實四~六年級“大綱(試用修訂版)”的教學要求,培養課程開發意識、組織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

        (3)認真組織“蘇教版課程標準小學數學教材實驗”工作,收集對實驗教材的評價及修改建議,跟蹤“樣本班”的實驗情況,總結教改經驗。

        (4)積極推進區數學學科協進組的工作活動進程,校際聯動,優勢互補,切實提高各點的活動質量。

        實施策略:課改理念只有付諸于行動、見諸于課堂才能體現價值、煥發活力。因此,在提高課改實施水平的過程中,我們應將研究重點落在課堂上,組織“五個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即學習材料的選擇與組織,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展開,學習方式的改善,學習過程的優化,學習評價的策略,努力探索具有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具體活動形式有三:教研室牽頭的全區性專題教學研討活動;以各協進組為主體的公開展示活動(由各協進組自由申報);面廣量大的課堂調研及問題討論。

        達成目標:策劃活動,組織研討,讓更多教師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育行為提高新課程的實施水平。在各級學科競賽、各類學科教學展示中獲得好成績。

        3、推進教育科研進程,深化數學教學改革

        工作內容:

        (1)區各校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各自實際情況推出了一系列有實效性、有針對性的數學課題,并在實踐中解決了問題,深化了數學教學改革,本學期要繼續扎實過程、有效推進。與此同時,教研室將各校研究的共同點整合,在宏觀層面上提出“數學教學活動化的研究”這一方向,與各校達成共識、形成研究合力、尋找研究策略,形成鐘樓數學教學的新特色。

        (2)評價是導向,本學期將在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形成“鐘樓區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意見(試行稿)”,及“考試改革評價意見(試行稿)”。

        實施策略:以數學學科基地為載體,在基地建設的過程中,搞實驗、作研究,同時借助區數學學科高級研修班成員的研究力量,將科研工作向縱深推進。

        達成目標:(1)擬出“數學教學活動化的研究”方案,論證、修改、調整。選定學科基地及實驗班級,并在此范圍中解讀方案思想,做好宣傳、組織工作,使研究成員內化理念,達成共識,初步付諸行動。(2)制訂出“鐘樓區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意見(試行稿)”及“考試改革評價意見(試行稿)”。

        4、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養

        工作內容:加強幾個層面隊伍的建設:區數學骨干教師隊伍(市、區級學科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區數學青年教師隊伍,新近踏上工作崗位的教師隊伍。對這幾支隊伍做到分層要求,拾級而上。

        實施策略:以學校教研組為主體,通過師徒結對、平行班結伴,幫帶新教師,使他們起好教學第一步。以十一月份“青年教師素質大賽”為載體,為促進教學研究,為青年教師嶄露才華、脫穎而出搭建舞臺。以十月份“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學術研討會為契機,加強教師間的協作互動、校際間的交流研討,從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業務水平兩方面促進教師長足發展。

        達成目標:

        (1)市級、區級數學學科帶頭人要主持一個課題的研究工作;

        (2)市級、區級數學學科青年骨干教師及青年教師每學期至少要在相應范圍內上1——2節研究課或示范課,并在各類課堂教學評優活動中獲得好成績。

        (3)數學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骨干教師要加強自身理論修養,力爭每年在省、市教育刊物上發表1——2篇有質量的教育教學研究論文;

        (4)青年教師要勤動腦、善動筆,爭取在各級各類論文比賽中獲獎。

        三、重大活動:

        1、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舉行“常州市四~六年級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優活動”。

        2、十月份舉行“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學術研討會。

        3、十一月份“區青年教師素質大賽”。

        4、十一月份“數學教學活動化的研究”方案論證,課題解讀。

        5、十二月份數學教學評價工作意見交流會

        四、日程安排:

        八月份:

        1、一~六年級數學教材分析

        九月份:

        1、常州市“四~六年級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優活動”

        2、教學常規調研活動

        3、9月20日“我與課改”論文區內預選

        4、9月27日小數年會論文區內預選

        5、協進組長碰頭會

        6、協進組研究活動

        十月份:

        1、“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學術研討會

        2、小學數學優秀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

        3、第二次教材分析

        十一月份:

        1、區青年教師素質大賽

        2、“數學教學活動化的研究”方案論證,課題解讀

        3、課改年級教學研討活動

        十二月份:

        1、數學教學評價工作意見交流會

        2、市“小數會”年會

        一月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蕉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欧美真人三级在线A | 一级黃片刺激髙潮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