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修復具體措施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水土保持;新農村建設;作用;要求;具體措施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十一五”期間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從戰略高度作出的正確決策,全面體現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是對農村現有問題的系統解決。
1水土保持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努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使農村整體面貌出現較大改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作為生態環境建設主體的水土保持應發揮其優勢作用,強力助推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快速發展[1]。織金縣水保辦在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總結出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水土保持工作應處于主導和基礎地位的結論,主要體現在:一是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態環境,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人文發展空間;二是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物質幫助和積累資金;三是水土保持綜合科普教育培育了新型農民;四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鄉村人居環境;五是水土保持監督執法規范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生態環境的行為,強化水土保持服務,為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
2新農村建設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
一是培育新型農民,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努力解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問題。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決定了農村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也是解決“三農”問題最為迫切的要求和關鍵所在。二是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奠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必須滿足農民衣食住行的需要、農村社會再生產的需要、農村擴大生產的需要。而就目前農村物質生產方面的現實來看,我國大多數農村處在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礎上,其剩余剛好夠再生產需要。三是建設生態文明,其核心是確立人與自然和諧、平等、共存共榮的關系,其實質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國1/3的國土面積存在水土流失問題,因此水土保持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是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也就理所當然地應該擔負起建設生態文明的歷史重任[2]。四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強農村自身的“造血”功能尤為重要。就目前來看,首先要穩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按照自愿、有償的原則,建立土地使用權依法流轉的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可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其次要允許和鼓勵農民組織起來,加大農村有組織化生產的力度,為農民提前、產中、產后服務,有效克服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局限性,實現家庭經營和聯合組織經營的優勢互補,使農民享受到生產全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平均利潤。
3具體措施
一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環境保護力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經營模式,切實保護好農村自然生態,認真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環境問題,在農村形成資源節約的增長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加大對農村道路建設、環境美化建設的投資力度,在鄉風文明的前提下形成村容整潔的自律機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二是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只有率先實現山川秀美,才能逐步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也才能最終保障工業文明等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的不斷擴大[3]。三是保護水土資源,加強建設,促進生態修復[4]。具體方略則應因地制宜,與時俱進,注意把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與當地經濟建設結合起來,尤其是與中央倡導的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以及貧困山區的扶貧搬遷等相關政策結合起來,力所能及地減少人類在水土流失地區的生活、生產活動,從而保障和促進生態修復的實現。同時,對人工治理的地區,有條件的可采取大戶承包、專業承包、集團承包進行連片治理,不具備連片專業治理的則要制訂幫扶措施,進行戶包戶治戶管戶受益。總之,政策要切合實際、注重實效,要有利于水土保持生態環境規劃的如期推進。四是“治水先治塬”。治理水土流失,開展水土保持,建設生態文明,不能拘泥于傳統方式上的工程、生物、耕作三大治理措施,而是要從克服工業文明的弊端入手,從認識上、思想上、策略上、措施上等全方位、多層面地進行系統研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以實現既治標更治本的目的。
4參考文獻
[1] 艾曉燕,徐廣軍,韓守.論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特點與原則[J].中國水土保持,2010(3):44-45.
[2] 武平,杜勇.努力推動云南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又好又快發展[J].云南農村經濟,2010(1):56-59.
不畏艱辛克服困難辦好實事
**省**漁業管理委員會增強服務地方意識,堅持以人為本,牢固確立全心全意為地方服務、為基層服務、為漁民服務的理念。真正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幫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不遺余力地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水環境治理、生態建設、經濟社會發展、漁業管理和惠及民生等方面辦好了實事。2008年,**省**漁業管理委員會向**流域管理局及**省有關部門申請在度假區小梅口5.6平方公里的水域進行生態修復工程建設,并將其做為“十件好事”之一提上了重要日程,進行了迅速有效的實施。經過前期的精心準備,江浙沿湖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湖州**旅游度假區的積極配合下,今年的6月1日到15日,由四大隊負責,共出動船只10艘,動用勞力30余人,克服高溫天氣,拔出各類竹樁XXXX根。。。。。。(這個有我來填寫)。自清理后,水質明顯改善,藍藻明顯減少,初步重現了小梅口5.6平方公里的水域的碧波美景。
高度重視以人為本造福百姓
江浙沿湖各級政府,特別是**漁業管理委員會和湖州**旅游度假區,堅持以科技興湖大力推進現代漁業發展的理念,堅持以依法治湖不斷強化湖區漁政管理的理念,積極營造團結管湖的和諧友好氛圍,對****的生態修復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視,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高度重視,以人為本,造福百姓,多做打基礎、增后勁、管長遠的工作,保持**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胥湖、東西山水域的**銀魚、秀麗白蝦、翹嘴紅鲌保護區成為農業部首批40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東**8000畝的生態修復區、20萬畝水草保護區和10萬畝蜆子保護區的養護和管護工作得到加強,水生植被恢復良好。蘇州市加大了對湖岸濕地和生態修復的財政投入和建設力度。宜興市、武進區積極實施生態清淤工程。湖州**旅游度假區規劃建設了生態濕地工程。沿湖九縣、市、區聯合發出了《保護**母親湖、治理**水環境》的倡議書。所有這些,有力地推動了**的生態文明建設。
落實科學發展勇于改革創新實現宏偉目標
關鍵詞:河道治理;生態修復;治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S891文獻標識碼: A
河流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生活水源、生產動力源,在某些時候也發揮著污染凈化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及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要求,對原生態河流進行了整治,使得其更加全面的為城市化進程服務。
一、當前河道治理給人類帶來的挑戰
1.生物的多樣性遭到破壞
河道的自然形態結構對生物的孕育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所提供的生存空間是豐富的,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存繁衍。河流系統本身就對破壞有一定的修復能力,如果人為的進行河道改造、修復,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在進行河道生態修復的過程中,必定會引起河流的含沙量、水質、河水流量及被覆植被的改變,這種變化進而會對整個河流的生態環境系統產生影響,導致大量對河流生態環境要求很高及依賴性很強的生物遷徙、死亡,甚至會發生種族滅亡的危險。
2.影響城市的防洪防澇系統
河道治理過程中,必定會對河道原本形態進行改變,比如:河流截斷、加深、束窄、變彎及伸直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會縮小河道的整體面積、縮減河道的硬化范圍,并增加河床的不透水體積,造成城市地下水供應補給不足,影響城市生活生產用水。此外,蜿蜒盤旋的自然河道可以起到儲蓄調洪等作用,減緩洪水沖擊力度,減輕洪水破壞力,然而由于現代河道經過鋼筋水泥的修筑,使得河流的流動性受到限制,水體不能進行自由交換,極大的增加了洪澇災害的發生率及泄洪難度。
3.影響城市的旅游經濟發展
河流周邊一般都覆蓋大量的植被,在進行河道整治過程中,植被必然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河流沿岸的風光勢必會受到影響。河流等人文自然景觀是城市的旅游熱點,是拉動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方面,如果在治理過程中不予以充分重視,那么城市的旅游經濟效益也會走下坡路。假如有效措施處理不當,長期下去會導致惡性循環現象的發生。
二、生態河道修復設計的原則
1.整體性原則
河道的修復設計工作要從河道整體的情況出發,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來制定整治的計劃,改善生態環境。科學完善的河道整治計劃中應該包含水資源的治污措施、景觀的設計、河道的管理、維護以及河道生物的保護等等,只有對河道進行綜合處理,才能真正發揮治理的作用。
2.生態原則
河道的修復工作要將生態作為第一要素,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來解決水資源的污染問題、景觀的設計問題以及生態環境的恢復問題等等,通過保護河道生態系統生物的多樣性,來提高自凈能力。河道的景觀設計也要符合生態學的要求,盡量選擇習性相同的植物,不僅能夠提高河道的功能,還能改善周圍的環境。
3.經濟性原則
修復設計在改善河道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也應該注意工程的實用性和經濟性。通過了解河道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恰當的治理方案,生態河道的修復設計更是要注重技術的作用,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充分發揮先進技術的優勢,提高治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重視資源的有效利用。
4.特色性原則
河道的修復計劃要與當地的自然條件相符,在正式開始施工前,工作人員要對當地的自然環境有清晰的認識,修復設計不僅要提高河道的功能,還要盡可能體現當地的特色。治理的過程中要減少對河道結構的破壞,將河道與周圍的自然景觀結合在一起,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處理好人與自然的矛盾,才能為當地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三、河道治理和生態修復的具體措施
1.建設生態河堤
生態河堤主要作用是以人工護岸,實現河水水體和河岸的調節和交換功能。而生態河提的建設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首先是布置河道中心線。此時需要考慮河流的實際形狀、周邊環境和水流動力等多個影響因素,展示河道的整體形態。在設置河道寬度時,施工人員需要測算河道的水流能力,基于河道寬度的控制線來確定施工規劃,不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可變性。所以,河道的寬度控制線應該和河道軸線聯合搭配成平行線,這樣就可以增大河道可變空間。同時,為了能夠達到一定效果的河道景觀,需要在河道兩側布置淺水域,一方面能給人們河道變寬的直接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擴大河道沿的造景空間,增強河灣、河灘、以及濕地等河岸線景觀的美感;其次,選擇合理的護岸材料,結合河道附近的自然環境來選擇合適的材料,并考慮所選材料對河道生態環境的影響,盡可能和河道的綜合空間融為一體。同時,還要注重河道表面形態的變化,比如混凝土有良好的防沖性和穩定性,但很容易破壞周邊物種的棲息地,且影響整體美觀,所以需要對混凝土護岸的表面進行適當的添色和琢鑿。
2.恢復退化河岸帶
河道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間的河岸帶,能夠為河道周圍的生物構建顯著的邊緣效應,這個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生態模式,通常含有非常豐富的動植物,并且可以儲藏地下水資源。因此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一定要恢復河岸帶功能。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恢復河岸帶的物種群體,包括培育、引入以及物種的保護,協調物種群體在河岸帶的存活空間,對物種群體進行最優化的配置;另一方面能夠恢復河岸帶的生態環境,在陸地和河道的交接處,栽種一定寬度的草皮和樹木,并提升生態物種的異質水平。經常所使用的技術有控制土壤污染技術、土壤肥力修復技術等,以便杜絕河岸線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
3.其他生態水利措施
首先是改變河床的物理性質和河道流向:第一創建不同水流的流向,一般而言,河流有深潭和淺灘,在枯水期和平水期可以蛇行和彎曲;第二是使用植石治理法,將石塊排列完整埋入河床中,形成淺灘、深溝以及魚礁,營造出有助于水下物種生存的河床,促進水下物種的繁衍和生息,該法通常適和于河床比降超過1/500且河床地基的堅固部位。這樣以來即使遭遇洪水,植石也不會被沖散,且在河道枯水期也不會出現淤泥堵塞河道的情況。其次是在河道中營造巨石、淺灘、魚道、丁壩等,形成水下的紊流,以便把氧氣傳遞到水中,為水下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氣,同時也可以滿足好氧物種的繁殖需要,使河水變得更加干凈。總之,在河道治理過程中,為物種的生長和生存提供相互制約和依存的有機環境,進而增強河道的自凈能力。
4.適于河流生態修復的材料和植物
在江河湖海岸,蘆葦能夠廣泛的生長,它具有適應力強、分布廣、抗逆性強的特點,在凈化水質和防治水土流失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水陸生態系統中的代表性群落就是蘆葦所衍生的群落,蘆葦群落構成了許多動植物、微生物的生存環境。在歐美和日本等國家,蘆葦已經應用在修復河岸生態系統方面。生物相容型混凝土材料適于生物生存的生態修復材料,主要是研究動植物及微生物能夠和諧共存的生物相容型混凝土。多孔型混凝土還有著透氣、透水等性能,能夠為植物所需營養提供滲透,非常適宜用來種植喬木、灌木草等植被,對恢復河岸植物群落特性有著巨大幫助。更重要的是,生物相容型混凝土的外表面可以對各種微生物的進行吸附,再通過生物層的作用間接降水凈化。
5.修復河流質方法
對河流水質進行修復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底泥疏浚、外流引水稀釋沖刷、生態浮床技術、河道曝氣等多種方式,每種方法都有自身固有的優點。為了在短時間內將河流污染的負荷減小,可以采用外流引水稀釋沖刷的方法,但隨著外流的引入,污染物的沉積率會受到影響,水質容易受到影響。因此此種方法對長期的治理不是很有效。以水生植物為主體,利用物種的共生關系,對河流污染負荷進行降低,這樣就能保證高效的人工生態系統的建立,這就是生態浮床技術。采用河道曝氣的方式對水內有關好氧物的活性能明顯的提高,水體自凈的能力就會有效增加,而地表、河道的有害物質等則可以通過底泥疏浚的方法進行清理。對河流水質進行修復時,對農業、工業、生活廢水的排入要進行控制,保證其治理管理的制度不斷的完善,這樣才能保證修復效果,同時為了更快的進行水質的凈化,可以采取人工快速滲濾池的方式,這樣對水質凈化的速度能明顯的提升,相應的處理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綜上所述,階段的河道治理已不再是人為的戰勝自然,而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生態化治理河道,治理出“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生態河道,使河道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毅.淺析河道治理及生態修復[J].科技致富向導,2010,29:280+324.
1.1農村水源地污染現狀
江蘇省內的湖泊河流有很多,北部有淮河流經,淮河及其支流構成了蘇北地區的水網布局,而南部有長江穿過,給航運、工農業用水帶來了很大的好處,可以說江蘇是一個水資源大省,是一個降水適中的魚米之鄉。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水資源污染越來越嚴重,可用水資源日漸減少,飲用水安全問題尤其是農村鄉鎮飲用水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農村水源地有相當一部分是地下水,在人口的壓力下,地下水開采過度,使得地面下沉。據統計,部分地下水的水質指標超標,主要有礦化度、總硬度、硝酸鹽、亞硝酸鹽、氨氮、鐵、錳、氯化物、硫酸鹽、氟化物和ph。此外,由于農業污染、村鎮生活污染,當地地表水源也受到了威脅。氮、磷等營養物質和有毒的農藥污染水源地水質。再者,旅游、船舶以及污染底泥等內源污染對水源水質也有影響。
1.2農村水源地污染成因分析
由于過量地施加化肥和農藥,農田地表徑流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營養物質和有毒的農藥。此外,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和農藥還會改變土壤的物理特性,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產生更多的農田徑流并加速土壤的侵蝕。農田徑流中氮的濃度為1~70mg/L,磷的濃度為0.05~1.1mg/L,在農業發達地區,已對水環境構成危害。由于農業對化肥的依賴性增加,禽畜養殖業的動物糞便已從一種傳統的植物營養物變成了一種必須加以處置的污染物,禽畜養殖廢水中常含有很高的有機物濃度。例如,豬圈排水中BOD5為1200~1300mg/L,牛圈排水中BOD5可達4300mg/L。這些有機物易被微生物分解,其中含氮有機物經過氨化作用形成氨,再被亞硝酸和硝酸菌作用,轉化為亞硝酸和硝酸,常引起地下水污染。此外,粗放發展的鄉鎮工業所排廢水,在部分地區常成為當地水環境重要的污染源。其廢水中常含化學需氧量、氰化物、揮發酚、懸浮物、重金屬和砷等污染物,這些污染廢水未經有效處理排水當地水體,污染當地水源。造成農村水源地污染的最直接的原因是農業排水、鄉鎮企業廢水和城鎮生活污水的治理速度趕不上排放的速度。近20年來,我國城鎮生活和一般工業廢污水排放量比1980年增加了3倍多,城鎮污水處理率低,污染治理能力不足。不斷加劇的點源和面源污染,使得水污染加劇的態勢未得到有效遏制,導致部分水體喪失使用功能,威脅供水安全,加劇了供需矛盾,地表水有34%的河段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也遭到不同程度的人為污染。此外,對水污染治理的嚴峻形勢認識不足,政府政策導向存在一定偏差。水污染防治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現象嚴重。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責任主體不明確,對相關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重視不足,特別是對現在污染的特征和規律缺乏認識,不能從流域和系統的角度進行統籌安排、綜合防治。各級政府的環境財政投資導向主要集中在城市,對農村地區投資不足;對流域下游投資較多,上游投資明顯不足;對末端治理投資較多,對源頭預防重視不夠;對調水、水庫等工程措施考慮較多,對水污染治理問題關注不夠,從而無法做到標本兼治。
2污染控制對策
2.1發展節水農業、現代農業
據統計,江蘇地區農業用水占全省總用水量的49%,農業節水不僅可以減少對水資源的占用,而且“節水即節污”,從而降低農田排水,減少對水環境的污染。在經濟技術比較的基礎上,可適當發展微噴、噴灌、滴灌、滲灌等節水灌溉新技術。對農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規劃實施農業生態工程建設,發展精品農業、種籽農業、觀光農業等現代農業,積極推廣有機食品、綠色食品。推廣使用立體種植技術和共生互利養殖技術、以生物防治為主的病蟲草害等綜合防治技術、農業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新技術,使農業資源得到合理利用,減少因施用農用化學物質造成的環境污染,實現農業的清潔生產。
2.2減少土壤侵蝕
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持水性能好,不易發生水土流失,因此,減少土壤侵蝕的關鍵是改善土壤肥力,具體措施包括調整化肥品種,科學合理施肥、糞便等有機肥的施用,實行作物輪作,減少土壤肥力的消耗等。
2.3合理利用農藥
推廣害蟲的綜合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農藥施用量,該模式包括各種物理技術、栽培技術和生物技術。例如,使用無草、無病抗蟲品種,實行不同作物的間作和輪作,利用昆蟲抑制害蟲,選用低毒、高效、低殘留的多效抗蟲害新農藥,合理施用化肥等。
2.4截留農業污水及生態修復
恢復多水塘、生態溝、天然濕地和前置庫等,以儲存農村污染徑流,目的是實現農村徑流的再利用,并在到達當地水道之前,對其進行攔截、沉淀、去除懸浮固體和有機物質。水源地保護區生態環境狀況直接影響區域內物流能流的有效流動和循環,對水源地水質產生影響,對生態破壞受損嚴重的水源地保護區進行生態修復尤顯重要。水源地生態修復是指通過采取生物和生態工程措施,對湖庫型水源保護區的湖庫周邊濕地、環庫岸生態和植被進行修復和保護,營造水源地良性生態系統,鑒于修復保護工程是新興的技術方法,發展較快,各城市在采用此類工程措施時,應根據水源地的具體特點,選擇恰當的生物和生態工程技術,也可借鑒其他有實用基礎的生態修復措施,以達到保護水源地的目的。
(1)河岸生態防護工程
湖濱帶生態修復設計的總體目標是要建立過渡帶,維持湖濱帶的生境及棲息其間的動植物群落,保持湖濱帶盡可能多的功能。要達到這個目的,湖濱帶必須盡可能維持湖泊和陸地系統間某一規模以上盡可能大的過渡帶;盡可能發揮湖濱帶的截污和過濾功能,使湖濱帶的水質凈化潛能達到最大值;為土著動植物物種提供合適的生境,同時應允許因為某些特殊需求而引進的外來物種在特定地點生存;對湖濱帶群落的生物生產過程進行控制,維持在某一水平上的動態平衡,滿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盡可能與普遍接受的土地利用和湖泊功能保持一致;盡可能補償湖濱帶土地和湖面占用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以利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水源地岸邊建設陸向綠化緩沖帶,介于河流河濱帶脆弱生態區與城鄉人民生產生活區域之間,其陸向規劃寬度為10~20m,地形特殊地段及居民聚居點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采用喬、灌混交種植、噴播草坪草籽的綠化萬式,同時,根據設計景觀形態穿插布置疏林草地、各種灌木花卉;在石護坡堤岸上種植爬山虎,使之向人工護坡延伸。根據河岸類型,恢復河濱帶喬木、灌木、濕生植物優化群落,在小板塊內實施人工輔助措施對濕地生物進行定向改造。通過對河岸的整治、岸基的修復,種植適宜的水生、陸生植物,構成綠化隔離帶,維護河流良性生態系統,同時,兼顧沿岸景觀的美化。#p#分頁標題#e#
(2)前置庫工程
對污染嚴重且有條件的湖庫型飲用水水源地,可在支流口建設前置庫,一方面可以減緩水流,沉淀泥沙,同時去除顆粒態的營養物質和污染物質;另一方面通過構建前置足夠的庫容滿足蓄渾放清、改善水質的要求。前置庫生態系統一般包括沿岸濕生植物帶、挺水和浮水植物帶、沉水植物帶、底棲動物帶等,布置前置庫生物措施應因地制宜,以適應性、高效性和經濟性為原則,選擇合適的生物物種。
(3)湖庫水源地周邊生態修復工程
對湖庫周邊生態破壞較重區域,結合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物隔離工程建設,在湖庫周邊建立生態屏障,對湖庫周邊的自然灘地和濕地應選擇合適的生物物種進行培育,為水生和兩棲生物等提供棲息地,保護生態系統。周邊建立生態屏障,減少農田徑流等面源對湖庫水體的污染,減輕波浪的沖刷影響,減緩周邊水土流失。以保護現有生態系統為主,在破壞較重區域進行生態修復,選擇合適的生物物種進行培育,維護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4)湖庫內生態修復工程
對于生態系統遭受破壞,水污染、富營養化較嚴重,存在藍藻暴發等問題的湖庫,可在湖庫內采取布置生態浮床等生態防護工程措施,保障水源地供水與生態安全。在取水口附近及其他合適區域布置生態浮床,選擇適宜的水生植物物種進行培育,通過吸收和降解作用,去除水體中的氮、磷營養物質及其他污染物質。生態浮床宜選擇比重小、強度高、耐水性好的材料構成框架,其上種植既能凈化水質又具觀賞效果的水生植物,如美人蕉、水芹、旱傘草等。在受藍藻暴發影響較大的取水口,應采取適當的生物除藻技術,或建設人工曝氣工程措施減輕藍藻對供水的影響。利用載有水生花卉的浮床或浮島凈化水質,用浮床的植物去除庫區中的氮、磷等營養鹽和有機物,既可減輕進入庫區污染負荷,又可美化庫區環境。
2.5禽畜糞便處理
現代禽畜飼養常常會產生大量的高濃度廢物,因此需對禽畜養殖業進行合理布局,有序發展,同時加強禽畜糞便的綜合處理及利用,鼓勵科學的有機肥還田。此外,應嚴格控制高密度水產養殖業,防止水環境質量惡化。
2.6鄉鎮企業廢水及村鎮生活污水處理
對鄉鎮企業的建設應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對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鄉鎮企業實施嚴格管制。在鄉鎮企業集中的地區以及居民住宅集中的地區,逐步建設一些簡易的污水處理設施。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固體廢棄物主要是分散堆積或填埋,隨著土地資源日益缺乏,適當的填埋場地越來越難尋找。農村生活垃圾與固體廢棄物中除含有渣土外,還含有大量的有機組分,如食品、蔬菜葉、植物殘枝落葉等,應統一回收處理,變廢為寶,生產沼氣和肥料,因此,堆肥和沼氣工程是處理農村固體廢棄物的最佳途徑。
2.7底泥污染治理
底泥是入湖廢污水及徑流輸入的泥沙、湖內死亡生物體及其他懸浮物沉降所形成的沉積物,一定條件下,污染底泥能夠向水體釋放污染物,影響水質。底泥中污染物的釋放過程、釋放速率與湖泊水環境狀況、底泥的特性等密切相關。氮與磷的釋放機制不同,前者取決于氮化合物分解的程度,而后者與其化學沉淀的形態有關。氮化合物在細菌的作用下可以相互轉化,不同形態的氮,其釋放能力不同,溶出的溶解態無機氮在沉積物表面的水層進行擴散。由于表面的水層含氧量不同,溶出情況也不同。對底泥污染嚴重并對水質造成影響的飲用水水源,應根據底泥污染和影響水質的程度擬定底泥清淤方案,提出清淤的范圍及厚度、土方量、主要污染物及超標情況等,避免底泥的二次污染。湖庫污染底泥疏浚工程,除應按一般疏浚工程的要求進行外,還需符合污染底泥疏挖和處置的環保疏浚要求。
2.8綜合管理
(1)建設水源地在線檢測系統。
飲用水源污染具有突發性、復雜性和隱蔽性。對飲用水水源加強監督性監測,每月對飲用水水源進行監測由原來的一次增至兩次,隨時掌握水源地水質狀況。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必須快速、準確地判斷污染物種類、濃度、范圍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提高風險預警能力。
(2)加強水源地管理措施,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工作。
對保護區現有的點源、面源污染進行綜合整治;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做好生態修復,恢復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植被,恢復種植涵養水源林及水土保持,嚴禁采伐林木;設立隔離防護措施,防止人為不合理活動對水源保護區水量水質造成影響。
(3)加強水源地環境保護對策。
建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和定量考核辦法,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應急能力建設,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預警監控體系建設,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管理能力建設,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公路、橋梁監管,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宣傳工作,設立和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相關標志。
第一條為加強南水北調工程沿線區域的水污染防治,保證調水水質,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南水北調工程沿線區域(以下簡稱沿線區域),是指本省所轄向南水北調工程輸水水系匯水的區域。
在沿線區域內實施水污染防治和進行相關監督管理活動的,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沿線區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應當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污染治理、水資源循環利用、生態修復與保護并舉的原則。
第四條沿線區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污染防治的統一監督管理;發展改革、經濟貿易、建設、交通、水利、農業、漁業、林業、旅游等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做好有關的水污染防治和監督管理工作。
南四湖、東平湖、沂沭河流域環境保護管理機構應當依據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負責相應范圍內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第五條沿線區域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水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制定有利于水污染防治的政策,加大資金投入,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研究、推廣和使用先進技術,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
第六條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沿線區域水污染防治扶持與生態補償機制。
第二章規劃與水質監控
第七條省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編制沿線區域的水污染防治規劃。水污染防治規劃應當包括水環境狀況、污染現狀及原因分析、水環境容量及排污總量控制方案、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治污項目與投資概算、分階段實施目標及保障措施等內容。
水污染防治要求發生變化的,應當及時調整或者修改水污染防治規劃。
第八條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水污染防治規劃,制定并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水污染防治計劃。
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應當依據水污染防治規劃,制定并組織實施有關產業結構調整、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污水資源化、面源污染控制、生態修復與保護等專項規劃。
第九條省發展改革、經濟貿易、農業、漁業、林業、旅游等部門應當會同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水污染防治規劃制定下列名錄,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執行:
(一)優先或者鼓勵發展的產業名錄;
(二)禁止和限制開發建設的產業名錄;
(三)禁止和限制使用的污染嚴重的農業投入品名錄;
(四)培育濕地、草地、林地等生態修復與保護項目名錄。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依據前款規定的名錄,制定具體的調整方案和措施。
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確保本行政區域內的水體水質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水環境質量標準。
調水期內輸水干線的水體水質,應當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三類標準。
第十一條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建設全省環境監測監控系統。
在輸水干線途經的設區的市行政區域交界處、主要河流入湖口、重點保護河段,應當設立水質自動監測裝置。監測數據作為評價考核水體斷面水質狀況的依據。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裝置,并與全省環境監測監控系統聯網。重點排污單位應當保證污染源自動監控裝置正常運行,不得擅自改動自動監控裝置的參數和監測數據。
第十二條水體斷面水質劣于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標準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減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保證水質盡快恢復。
因污染嚴重造成本行政區域的水體斷面水質明顯劣于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標準的,應當停止該地對新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和可能有重大水環境影響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審批。停止審批的期限由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該地水體斷面水質的改善情況確定。
第十三條實行水環境質量信息公開制度。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水環境質量狀況和重點排污單位的排污情況。
第三章污染防治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十四條實行沿線區域分級保護制度。
根據南水北調工程調水水質的要求,將沿線區域劃分為三級保護區:核心保護區、重點保護區和一般保護區。
核心保護區是指輸水干線大堤或者設計洪水位淹沒線以內的區域。
重點保護區是指核心保護區向外延伸十五公里的匯水區域。
一般保護區是指除核心保護區和重點保護區以外的其他匯水區域。
第十五條實行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沿線區域內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需要削減的排污量以及削減時限,應當符合水污染防治規劃的要求。
超過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削減已有污染源的排污總量;在未完成削減排污總量前,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審批新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和可能有重大水環境影響的建設項目。
第十六條沿線區域內的水污染物排放,應當按照《*省南水北調沿線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執行。
排放水污染物超過前款規定標準、超過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指標或者對調水水質產生明顯影響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間,排污單位應當限制產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并不得建設增加污染物排放量的項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產治理。
第十七條沿線區域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實際,合理規劃建設再生水截蓄導用、人工濕地水質凈化等工程,并配套制定和實施防污調控方案,保證調水水質。
第十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水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制定突發環境事件預警和應急預案,并報當地環境保護、公安、水利、漁業、安全監督等部門備案。
發生較大、重大或者特別重大水污染事故的,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相應措施減輕或者消除危害。
第二節城市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
第十九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水污染防治和保證調水水質的要求,組織建設城鎮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和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并確保于調水前建成和投入使用。
城市舊城區改造和新區開發中的污水管網,應當按照雨污分流和污水資源化的要求進行規劃建設;已建區域應當逐步對現有污水管網進行改造或者建設截污管網,實行雨污分流。
第二十條城鎮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產生的污水,應當全部排入城鎮污水管網;排污單位應當對產生的污水進行預處理,達標后方可排入城鎮污水管網。
未納入城鎮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排污單位,必須對產生的污水進行處理,并做到達標排放。
第二十一條污水處理廠應當保證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因設施改造或者技術檢修等原因確需停止運行的,必須啟動應急預案,并向當地建設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應急預案應當提前報設區的市建設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報省建設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污水處理廠不得超標排放污水。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污水應當達到《*省南水北調沿線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的要求。
第二十二條污水處理廠應當進行脫氮除磷處理,配套建設再生水利用和污泥處理、處置設施。
污水處理廠應當安裝進、出水水質自動監測裝置,并與全省環境監測監控系統聯網。
第三節工業污染防治
第二十三條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的處理,應當通過垃圾集中處理設施進行。可以進行資源化處理的,應當予以分類揀選和回收利用;屬于有毒有害物質的,應當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置。
第二十四條設置排污口、擴大排污口或者改變排污口位置的,應當符合水體水質標準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及削減幅度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有關部門不得批準。
核心保護區內不得設置排污口;原有的排污口應當于調水前拆除。
重點保護區內應當嚴格限制設置排污口。
第二十五條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應當嚴格執行禁止與限制開發建設的產業名錄,并優先安排無污染或者污染輕的項目。
沿線區域內不得新建、改建、擴建污染嚴重的項目。建設其他項目的,應當符合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以及削減幅度的要求;不符合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批準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第二十六條核心保護區內除建設必要的水利、供水、航運和保護水源的項目外,不得新建、改建、擴建其他直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項目;原有的直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項目,應當于調水前拆除或者遷移。
第二十七條重點保護區內不能做到穩定達標排放的污染嚴重的企業或者生產線,應當依法予以關閉、搬遷或者停止運行。
第二十八條能夠做到達標排放但仍對調水水質產生明顯影響的造紙、酒精、化工、淀粉、印染等生產企業,應當對其排放的廢水實施資源化處理。
第二十九條煤炭、礦山、冶煉等用水量大且易于回收使用的企業,應當建設相應的截蓄回用設施,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第四節面源污染和其他污染防治
第三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水體排放、傾倒生活污水、垃圾、油類、酸液、堿液和劇毒廢渣廢液等有毒有害物質。
在核心保護區或者主要河流兩岸露天堆放、儲存固體廢物以及煤炭、石灰等易污染水體的物質的,應當采取必要的防止污染水體的措施。
第三十一條在沿線區域內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一般保護區內應當逐步減少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使用量;
(二)在重點保護區內限制使用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
(三)在核心保護區內禁止使用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具體的政策和措施,推廣使用有機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易降解的農藥,推行精確施肥、配方施肥等科學施肥技術,鼓勵使用生物農藥和采用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第三十二條在核心保護區內禁止從事規模化畜禽養殖;在其他區域內從事規模化養殖的,應當建設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并保證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
對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農用地膜等農業生產殘留物,應當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第三十三條實行南四湖、東平湖湖區功能區劃制度和人工養殖總量控制制度。
根據湖區的功能分區和環境承載能力,將湖面劃分為禁止養殖區、天然捕撈區、人工養殖區以及水生植物栽培區。
人工養殖區內應當合理確定養殖規模、品種和密度,鼓勵推廣使用污染物產生量少和自然水體養殖技術,限量發展并逐步取消人工投餌性魚類網箱、網圍等養殖方式,并不得使用違禁藥物。
人工養殖區應當建立必要的隔離設施,防止養殖污染其他水域。在人工養殖區以外的其他人工養殖設施,應當依法清除。
第三十四條核心保護區內不得新建、改建、擴建直接向輸水干線排污的飯店、旅館或者其他旅游、娛樂設施;已建成的,應當限期治理;經治理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依法予以拆遷或者關閉。
第三十五條進入輸水干線的機動船舶,應當配備相應的防止污染的設備和油污、垃圾、污水等污染物集中收集、存儲設施,并制定船舶污染事故應急預案。
在港口、碼頭、船閘等船舶集中停泊區域,應當設置與其吞吐能力或者通行能力相適應的船舶油污、污水、垃圾等污染物接收與處理設施、設備。污染物接收與處理設施、設備的建設,由港口、碼頭、船閘的經營單位負責。
運輸、儲存危險化學品的,按照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實行河道底泥清淤疏浚制度。
河道底泥對調水水質產生較大影響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及時組織有關部門清淤疏浚。
第四章生態修復與保護
第三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沿線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對已經遭受污染或者破壞的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及時進行修復。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根據生態省建設規劃、水污染防治規劃和生態修復與保護專項規劃的要求,制定并組織實施生態修復與保護的具體措施。
第三十八條在河流源頭區、重要水源涵養區、野生動植物重點繁育區、水土保持重點保護區、重要漁業資源保護區等對維護生態平衡和生態環境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區域,應當規劃建立相應的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
在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功能保護區內禁止采砂。
第三十九條實行濕地修復和保護制度。在南四湖、東平湖的入湖口、生態功能保護區以及其他重要區域,應當規劃修復和建設相應范圍的濕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優惠政策,逐步退耕還濕、退田還湖、退池還湖。
對現有的天然濕地和已建成的人工濕地,應當采取措施予以重點保護。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濕地和核心保護區內從事造田、圩田、筑田、挖池養魚等破壞濕地的行為。
第四十條在南四湖、東平湖以及其他庫區和水域內,應當規劃培植一定區域的水生植物帶,開展具有凈化水質功能的水草和貝類的移植與增殖,建立魚藻間養、魚貝混養和水生植物共生的水體生態系統。
第四十一條推行生態農業建設。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具體措施,合理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并規劃建設一定規模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和生態農業示范區。
第四十二條在輸水干線和沿線區域主要匯水河流兩側,應當規劃建設一定寬度的護岸林帶。
第四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具體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廢物的資源化與無害化利用水平,減少廢物排放,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高效利用。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下列規定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重點排污單位未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裝置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重點排污單位擅自改動自動監控裝置的參數和監測數據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三)重點排污單位和進入輸水干線的機動船舶未按規定制定突發環境事件預警和應急預案的,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排污單位將超標污水排入城鎮污水管網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三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五)污水處理廠不運行或者不正常運行污水處理設施,導致超標排放污水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六)在核心保護區內從事規模化畜禽養殖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法行使水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職權的部門按照下列規定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核心保護區或者主要河流兩岸露天堆放、儲存固體廢物以及煤炭、石灰等易污染水體的物質,未采取必要的防止污染措施的,責令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二)在核心保護區內使用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或者在人工養殖區內使用違禁藥物的,責令限期改正;造成嚴重污染的,責令消除污染,可以處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
(三)進入輸水干線的機動船舶以及港口、碼頭、船閘等船舶集中停泊區域,未配備、設置污染物接收與處理設施、設備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四)在濕地或者核心保護區內從事造田、圩田、筑田、挖池養魚等破壞濕地行為的,責令恢復原狀,可以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其他規定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按規定編制相關規劃、實施計劃、名錄或者水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的;
(二)未按規定組織建設環境監測監控系統的;
(三)未按規定要求建設城鎮污水管網、污水處理廠、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和其他水污染防治工程及設施,并監督其正常運轉的;
(四)未按規定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致使本行政區域內水體斷面水質狀況明顯劣于本條例第十條規定標準的;
(五)違規批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
(六)未按規定要求組織制定和實施生態修復與保護相關措施的;
(七)其他失職、瀆職行為并造成嚴重后果的。
關鍵詞:山坡地;水土保持;生態環境;資源整合;水土流失防治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09)17-0118-02
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環境與農業生產的基本要素。防治水土資源的損失與破壞,保護、改良與合理利用水土資源,對于維護和提高土地生產力,發展生產,改善生態環境,減少水、旱等自然災害,具有重要意義,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
項目區由于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水土資源,投入資金不足,生產經營較為粗放和自然因素的影響,水土資源邊治理邊破壞邊流失現象仍然存在,局部區域水土流失相當嚴重,土地生產力嚴重下降,生態環境惡化。因此加強項目區的水土保持防治,從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進一步加強坡面、溝道水土保持防護工程建設,增強丘陵山地蓄水保土保肥能力,提高項目區社會、生態、經濟效益,是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在此,筆者結合同安區鳳南農場東嶺果場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開展,對山坡地開發建設中水土流失防治采取的一些措施進行了探討。
一、項目區水土流失現狀及危害
本項目區水土流失防治根據水利部水保[2004]23號文《關于開展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示范區建設的通知》精神,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貫徹“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同安區鳳南農場位于同安區的西部,總面積為378.48km2,其中土地總面積為2.48km2,根據水土流失遙感普查結果顯示;鳳南農場水土流失面積為292.35公頃,占與土地總面積的11.80%,其中輕度流失為196.62公頃,占流失面積的67.26%,中度流失62.67公頃,占流失面積的21.44%,強度流失20.32公頃,占流失面積的6.95%;其中果園地流失面積138.73公頃,占流失面積的47.45%,林地流失153.62公頃,占流失面積的52.55%。
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當地土地資源的破壞,導致農業生產環境惡化,生態平衡失調,水旱災害頻繁,影響了各行各業的生產發展。主要的危害有:(1)破壞土地資源,蠶食農田,生態環境失調,自然災害頻繁威脅項目區群眾的生活;(2)導致表土大量流失,土層變薄,地力衰退,農業生產成本增加;(3)渠道、水庫淤塞、危害水利農田、加劇洪澇災害:水土流失,一場暴雨,泥沙碎石俱下,水庫淤積,渠道淤塞,使水利設施難以發揮正常效益,甚至報廢;(4)危害交通:破壞交通道路,影響了交通安全;(5)制約經濟發展,群眾生活困難:項目區群眾、集體的經濟困難,群眾收入低于全區的平均收入水平。由此可見,對本項目區水土流失的整治工作已經到了亟不可待的階段了。
根據鳳南農場東嶺果場項目區地形地貌與植被狀況,以及項目區水土流失的成因、特點、分布狀況和發展變化趨勢,結合該地區的土地利用規劃和經濟發展情況,合理確定水土流失防治的各項綜合措施體系;擬定項目區建設的主要內容為:(1)實施封禁治理面積120公頃;(2)高標準水平梯田改造面積14.15公頃;(3)果園道路修建1824m,寬4.5m;(4)塌方邊坡防護3處。
二、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由于本項目在開發建設期間,對地表的破壞是漸進的,因此,水土保持方案的實施過程,也是一個漸進過程,根據項目區水土流失現狀,結合項目區地形、地質、土壤條件,按水土保持的有關規范和技術規程,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主要以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結合,同時加強臨時防護、施工時序安排及管理措施等,有效布設水土保持綜合防治措施,對項目區進行綜合整治合理。主要改善原有的開發和耕作方式,將原果園坡耕地改造為高標準水平梯田;并拓寬和合理規劃修善園內道路,便于施工和管理,提高勞動生產力;完善園內排水系統,修建截排水溝及沉沙池,集中蓄排徑流,減輕暴雨和徑流的沖刷,最大限度減少水土流失,具體措施如下:
(一)封禁治理
根據項目區的具體地理條件及實際需要,在項目區的上游規劃封育區封山育林育草120公頃,主要在項目區內水庫上游的林地,以水庫上游果園地外沿到防火林帶為界的林地,禁期三年,并在封育區周界如山口、溝口、主要交通路口等處設置永久性堅固告知標志牌。由水土保持部門與當地鎮委及項目區管理委員會簽訂合同,規定在封內嚴禁修枝間伐、畜牧、割草鏟草皮等生產活動。并做好護林防火工作,違者按《森林法》、《水土保持法》查處;具體措施如下:在封育區成立護林隊,設專職管護員,專人管護,并制定嚴格的封育管護制度,獎罰分明,嚴禁一切不利于植被自然修復的人為活動,嚴禁牲畜進入封育區,更不能放牧;結合封禁,進行撫育管理,春秋兩季在殘林、蔬林中進行育苗補植,平茬復壯,修枝蔬伐,擇優選育,促進林木生長,加快植被修復;同時定期檢查樹木生長情況,對封育區進行病蟲害防治。
(二)坡改梯工程
修筑水平梯田,改造坡耕地成等高耕作的高標準水平梯田,項目區坡地開發坡耕地果園面積14.15公頃,坡面坡度在8°~30°之間,設計改造坡耕地成水平梯田,同時前筑埂,挖后溝攔蓄地表水;前埂采用梯形斷面,底寬05m,頂寬0.3m,埂高0.3m;后溝采用竹節溝形式,每隔1.0m的后溝間隔0.2m的節,斷面采用梯形斷面,底寬0.3m,頂寬0.4m,深0.2m。
由于項目區以傳統的粗放式開發種檀果樹,忽略水土保持措施,坡耕地改造成高標準水平梯田后,對一般降雨可就地攔蓄,暴雨時可攔蓄大部分徑流,控制泥沙的流失,達到水土保持的目的。本項目梯田的斷面設計,是根據國家技術監督局1996年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GB/T16453.1~16453.6-1996》編制,經過技術人員現場調查測量,綜合當地坡耕地開發的具體情況,整體規劃,因地制宜,斷面設計根據不同坡度及土層土質的不同進行設計。根據項目區土壤和坡度的具體情況,考慮施工和耕作要求,本項目區選取田坎側坡坡度B 70。,原山坡地面平均坡度α=10°,15°,20°,25°四個斷面,選取H=0.6m,0.8m,1.0m,1.2m,根據技術規范,前埂斷面設計為高h1=0.3m、底寬D2=0.5m、頂寬D1=0.3m;后溝采用竹節溝形式,每隔1.0m隔開0.2m的節,后溝斷面:深h2=0.2m、底寬d1=0.3m,頂寬d2=0.4m。
(三)果園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合理規劃果園內道路,拓寬、修善園內原有簡易道路1824m,同時結合項目區內的截排水溝道布設全線道路內側開挖排水溝,并采用漿砌塊石防護,這樣既方便果園管理,又能改善區內的排水系統,集中引流,減少徑流沖刷,保持水土資源。
工程措施:合理規劃布設果園內道路,對原有的簡易路基進行擴建、修善,將原路面寬1.0~3.0m的簡易道路拓寬為路面4.5m;道路設計根據具體地勢有的路段改彎取直,前坡較陡的地段可采用漿砌石體護坡,上寬0.5m,邊坡坡比1:0.3,高根據地形不同而異。后坡開挖坡度采用1:1,路基經開挖平整后壓實,路面鋪5cm砂石層。
排水溝采用M7.5漿砌塊石防護,厚度為0.3m,采用M10水泥砂漿勾平縫,每隔10m設一沉降縫,縫寬1cm,采用M10瀝青砂漿止水。道路總長為1824m;其進入跨天然溝道段,可充分利用原有的排水涵洞管道或采用埋設一道φ50cm的鋼筋砼預制管作為排水涵洞,長度根據具體地形地勢而定,一般以6m為宜。根據具體地形地勢,在涵洞入口處或地勢較平坦的地方布設沉沙池,沉沙池全線布設5座。
植物措施:道路兩側的地段增設植樹種草防護,根據具體地塊的大小以芒果、青棗等果樹梅花狀布設,株行距3×3m,樹下套種百喜草等水保草種,綠化面積為0.7hm2。
(四)塌方邊坡防治措施
根據現狀具體情況,對部分山體小滑坡或易滑坡處進行削坡處理,并采用人字形骨架結合鋪草皮的方法護坡,本項目擬對3處小滑坡處進行邊坡防護。
削坡后的邊坡應及時進行骨架漿砌塊石的砌筑防護,人字形骨架采用漿砌條石砌筑,骨架應嵌入坡面內,深度使骨架表面與草皮表面平順;骨架底部坡腳1m及頂部0.5m范圍內采用M7.5漿砌塊石鑲邊加固,底部坡腳漿砌塊石加固可結合排水溝設置;施工前應清刷坡面浮土,填補坑凹,使坡面大體平整;骨架砌筑前應按設計尺寸掛線放樣,開挖溝槽,溝深視骨架嵌入深度而定;在骨架內鋪草皮時,應使草皮和骨架密貼,防止表水沿接觸處將草皮沖毀。
三、結語
一、民族文化差異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我們居住和生活的地球上,是一個擁有眾多民族的世界。而各民族之間由于自然環境和歷史發展所形成的民族差異和特點,從而導致了每個民族的經濟社會發展與生計方式也呈現出各具特色的狀況,其對所處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因環境而異。在當今的世界上,單一成分的民族國家都較為少見,絕大多數都是多民族國家。如在亞洲,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境內就擁有100個以上的民族;中國、越南、菲律賓擁有50多個民族;緬甸、伊朗和阿富汗也擁有30多個民族。在歐洲,芬蘭、法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英國、西班牙、俄羅斯等都是多民族的國家。在美洲,美國和巴西各有100多個民族;加拿大、墨西哥和阿根廷各有50多個民族;玻利維亞、委內瑞拉、秘魯、哥倫比亞和智利各有20多個民族。在這些多民族國家中,由于各自的自然經濟條件和歷史發展背景不同,無論是不同國家或者是同一國家中的不同民族,其經濟社會發展和生計方式都呈現出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個性和特點,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印度是亞洲國家中的一個多民族國家之一,現有大小民族300多個,分屬845種不同的語言和方言。在這些眾多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s),約有1.8億,占全國人口的28.2%。這一民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其中居住在其國家北部地區的印度斯坦人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豆類等,而南部地區的印度斯坦人則以種植水稻、甘蔗、棉花等為主。紡織、刺繡、金屬加工等精湛手工藝是印度斯坦人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手工業。比哈爾人(Bikaris)是印度人口中位居印度斯坦人之后的第二大民族,約有660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0.3%。比哈爾人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生產,農作物以水稻為主,山區靠白薯、高粱和豆類等雜糧作生活中的糧食補充。拉賈斯坦人,雖然這個民族在印度只有1400多萬人口、占全國總人口僅2.2%,但其國內的生計方式有的從事農業生產,也有的從事商業活動、手工業生產等,多數人以玉米和高粱為主食,日常生活則以素食為主。其他一些民族如孟加拉人(Bengalis)、馬拉地人(Marathis)、奧里雅人(iy)、旁遮普人(Panjabis)、阿薩姆人(samese)等,大多從事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為主,喜食大米、魚蝦等。
印度是一個人口比重較大的國家,現有居民已達10余億人,全國的一半人口主要居住在恒河流域及沿海地帶,這一地域的每平方公里達500~1000人左右,而在北部、西北部和東北部的沙漠地帶與高密山區,每平方公里不到10人。為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印度除了大力興建水利設施,進一步擴大灌溉面積外,還積極提高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具體措施有:一是引進、培育和推廣優良品種,如現在的小麥和水稻的高產品種種植面積已達95%以上。二是大幅度增加化肥的施用量,如在印度的旁遮普邦,1960-1961年度,全邦只施用化肥5000噸;1965-1966年度增加到4.6萬噸;1968-1969年度全邦平均每公頃種植面積施化肥34.4公斤;1973年旁遮普化肥廠生產化肥164.1萬噸,使化肥施用量每公頃增至74.5公斤;1978-1979年度又提高到94.8公斤。三是實行農業機械化,1960-1961年度,旁遮普邦僅擁有拖拉機4935臺;1965-1966年度發展到10636臺;目前全邦共有拖拉機14萬臺,全部谷物的種植已實現機械化。現代化農業的高速發展,就旁遮普邦的生活水平提高而言,的確帶來了諸多的利益,但由于印度國家的政治體制原因,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除了印度的社會制度所帶來的農村兩極分化,廣大貧苦農民負債累累甚至喪失土地等以外,更為嚴重的是生態平衡受到了破壞,影響了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大量施用化肥而造成土壤板結;大量而長期的灌溉從而使地下水飽和,造成土壤鹽堿化;農藥的大量使用又增加了環境的污染等等。[4]300-302這種由社會經濟發展或生計方式而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在其他一些多民族國家中我們還可找到相應的事例。如位于南美洲的巴西對其國內北部地區亞馬孫平原國土的開發,這一舉措所引起的生態環境問題,同樣值得我們反思。亞馬孫平原位于巴西北部,背靠安第斯山,面迎大西洋,亞馬孫水系流貫其間,形成360萬平方公里的沖積平原。由于亞馬孫平原地處赤道低緯帶,大部分地區的海拔在150米以下,終年高溫多雨,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廣,生物多樣性的植被發育十分豐富。區內的深林覆蓋率達70%以上,樹種繁多,達4000多種,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對亞馬孫平原的國土開發始于戰后的20世紀40年代中期,70年代才加快步伐,成為國家經濟開發的重點地區。開發亞馬孫地區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在大肆砍伐森林的基礎上實施以下計劃:一是修建公路;二是移民開荒,發展農業;三是開辟牧場,發展養牛業;四是發展工礦業。亞馬孫平原通過上述開發計劃,的確在短期內對當地帶來了一定的社會經濟效益:⑴亞馬孫公路網通過庫亞巴和巴西利亞與國家經濟重心東南部及南部公路網聯成一體,有利于北方經濟開發和對外聯系,并吸引大批移民到新墾區定居,對鞏固北部邊陲有很大的戰略意義。⑵增加了谷物生產,滿足了新遷移民的生活要求。70年代中期的農業移民和墾荒,將土質肥沃的原始森林變成生產水稻的天然糧倉,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使這一地區現已移民6000多戶,開荒30000公頃。⑶政府依靠亞馬孫地區新開墾的馬瑙斯自由貿易區的工業發展及本區內開采的鐵、鋁土、錳、黃金等礦產資源抵償了沉重的外債。⑷對亞馬孫平原中巨大的水能資源和森林資源的開發,為北方經濟的發展及鋼鐵生產提供了重要的能源。
在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背后,對亞馬孫平原的生態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和不利的影響:第一,砍伐大片森林(900萬公頃),開辟養牛牧場,得不償失。亞馬孫地區氣候濕熱,疫病流行,并不利于牛群的生長繁殖;由于土壤生態的脆弱性,森林砍伐兩三年后,牧場地力便會衰竭,進而導致更多森林的毀滅。在1965-1979年的15年,巴西政府在亞馬孫地區共投資4億美元資助修建了187個牧場,其結果事與愿違,毀掉價值達77億美元的木材,換來的僅是每年2500萬美元的畜產品,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第二,修筑公路的實際經濟效益并不大。一方面,巴西是缺油國,使用耗油量大的汽車公路運輸與當地的鐵路和水路運輸相比,其成本要大得多;另一方面,亞馬孫公路均為土路,這里常年暴雨,一旦路面養護不善,雨季全然不能通車。第三,毀林開荒發展農耕業和畜牧業,并未達到外來人口在農業地定居的目的,那些從干旱區到濕熱區開發農業的移民,遇到了氣候濕熱、病蟲害、草荒、土地開墾后肥力減弱、農作物產量大幅度下降等問題,遠比在原故土解決吃飯問題更困難,在此背景下,到70年代已有30%的東北移民又倒流回鄉。由此可見,亞馬孫地區的農業開發是弊多利少,而預先確定的各項目標基本沒有達到。相反,卻在社會、經濟、生態等方面產生了許多不良的后果。[4]281-285地球作為一個生命體系,它提供給人類社會的生物物種豐富多樣,而生物物種間的依存制約關系也十分復雜。但是,人類社會對自然界提供的資源似乎并不領情,在當今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在直接利用這些生物資源的方式與手段出奇地單一,僅是依靠有限的10多種農作物和20多種家畜家禽,來支撐人類80%以上的生命物質和生物能的供給,而其他的生物資源卻置之不理,甚至視為穢物。如果這不是人類對地球生命體系的無知,就是對地球生命體系的浪費。正是因為人類社會的這種無知與浪費,采取單一的方式去利用地球生命體系的物種多樣性,從而釀成了人類社會與地球生命體系的嚴重對立。
生物多樣性是指生命有機體及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綜合體的多樣化和變異性,這包括三個層次———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與景觀多樣性。在當代,隨著人類社會的演進,與人類相伴度過了數百萬年歷史的生物物種,有的在地球上已經消失了,由于受到人類活動的擠壓,有的種群規模受到擠壓,而植物群落極度萎縮,有的物種甚至處于瀕危境地。與此同時,人類社會馴化的農作物和家畜家禽,其生物特性高度特異化,抗病免疫力也急劇下降,一旦離開了人類社會的撫育就難以存活,有的不得不依賴藥物去維持其正常生產,但這些藥物的使用對人類的身體已經造成了無法預料的傷害。隨著都市化的迅猛推進,對生態環境的人為過度干預,如農田的擴大,工廠礦區的拓展,等等。使得原有生態系統和景觀的多樣性受到了威脅。這給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了難以逆轉的生態災變。面對這一嚴峻的形勢,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這是人類文化自覺的一種表現,力圖通過對人類行為的規約來實施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用該公約來約束各國的行動,以維護地球生命體系中物種多樣性的延續。但是,事過20余年,我們來檢視該公約執行的成效時,卻令人堪憂,生物多樣性并沒有因為公約的出臺而豐富起來,反而正在減少。關鍵的原因在于,世界各國的國情不同,文化不同,不同國家對待這一公約的反應和采取的行動各不相同,不同國家在其間所獲得的眼前利益不同,有的國家甚至斷然拒絕在公約上簽字。因為生物的多樣性延續靠的是生物間的相互依存與相互制約,這種依存制約關系的復雜性,單靠人力去維持瀕危生物的物種延續無濟于事。因為文化的力量沒有被激發起來,文化的規約仍然被強權霸權所抹殺。這就難怪世界上雖然有這個公約來喚起世人的生態意識,但它的好處卻被不同的文化霸權所分割,因此,若想憑借這一紙公約去解決人類利用資源的局限性與多樣性的矛盾,顯然不是什么良方解藥。
二、多民族國家生態環境修復的差異性
對于生態環境的修復,世界上各個不同的國家從自身的國情出發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措施,本文分別就美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以不同方式開展生態修復的舉措,進而深化對這一研究思路的理解。美國不僅是一個移民國家,而且還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美國的現代居民中有100多個民族成份,其分別由三個部分組成,即美利堅人、未被同化的移民集團和原來的土著人。由于美國的民族眾多、土地的權屬關系十分復雜,對生態環境的修復方式則具有明顯的“美國模式”特色。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就已經啟動了生態系統管理的相關項目,目的在于對那些已經或即將受損的生態系統加以修復。如在公共荒原區協會的資助下,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院的雅妃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對美國的生態系統管理項目進行調查和研究,編制出美國有關生態系統活動的詳細名錄,試圖為美國農業部森林局、國家公園局、土地管理局等公共機構提供信息,使之更好地實行生態系統管理,對所轄土地的管理應充分考慮到生態修復的時間和空間尺度,同時也為面臨當地環境挑戰的個人、組織、機構或企業在從各地生態系統管理中借鑒一些寶貴的經驗。項目的目標依次為保護或保持生態系統、修復生態系統、取得利益相關者的支持、維持或改善區域經濟、提出生態系統管理指導方針等。為了保證管理措施對生態系統的修復具有預期效果,充分調動各種各樣的土地所有者參與設計和實施項目活動,從而促進與生態系統功能和結構相協調的人類土地利用,包括采用創新式農業技術、減少土壤侵蝕戰略、木材管理系統的知識等等。[5]印度不僅是南亞最大的國家,而且也是世界上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由于這里的各民族長期以來對森林資源的過度利用,致使森林資源迅速減少,并出現了林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現象。為了推動森林的管理和生態的修復,1991年6月1日,印度政府公布了發展聯合森林經營的框架,針對國有退化林地確定以利益共享為基礎的聯合森林經營機制,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森林的保護和修復來確保環境的穩定和維持生態平衡,同時又能提供小型林產品以滿足鄉村中各族人民對少量木材的需求。在印度的憲法中,保護環境被奉為神圣職責,并將其確定為國家及全體公民的責任。在生態修復與保護的方式上,印度目前以三種社會林業的形式來加以實現:一是鄉村片林,即在鄉村公有土地上生產村民所需要的林產品。二是聯合森林經營,即指當地各族人民參與國有退化林地的修復活動,并借此以現有森林來滿足鄉村居民的需求。三是生態開發,即通過開展其它開發活動來提高當地居民的經濟地位,以此削弱其對森林的依賴性。
[6]澳大利亞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這里的生態獨特、生物多樣性豐富。但隨著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與程度加深,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經濟增長很快,農業、制造業、能源生產、礦業和運輸業對自然資源利用的持續擴大,以致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這一嚴峻趨勢促使國家新的生態環境政策紛紛出臺,而參與決策的政府部門、企業、個人和社會團體也采取了相應的行動措施。為了將更廣泛的可持續性戰略步驟轉化成對自然資源的有效管理,澳大利亞采取如下具體的方式:第一,為了遏制威脅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消極勢頭,已經通過加大現有計劃的步伐,以及推行新的創新機制來保護已經劃定為各類保護區內外的生物多樣性,同時結合聯邦、州和領地及當地政府的工作,限制農業、制造業、能源生產、礦業和運輸業等行業對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以緩解生態環境的壓力。第二,進一步劃清各類保護區內外的動植物棲息地范圍和充分調查保護區內物種群體數量,將其目標量化,強化措施與目標管理成效。如在實施保護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擴大資金的來源渠道,包括采取對收購和保護協定投資等多種方式,從經費上全面落實對保護區的實際性管理。其具體工作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一是從生物多樣性管理的基礎知識上,開展對保護系統的編目、檢測和開發工作;二是將生物多樣性目標滲透到非保護區土地(如租賃土地和自由保有土地)的管理中,使得保護區域與非保護區域形成對接,與非保護區的民眾之間確立保護權、契約和管理協議等,以實現整體性的保護。三是與所在地民眾密切合作,以立法的形式將屬于當地人所有和管理的14%的領土納入到生物保護計劃,分明權責利;四是將保護區內的農業、林業和漁業活動的目標具體化,以使可持續利用,讓當地人從中獲得實惠,而積極參與到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行列中來,把保護生態環境當做自己的使命。第三,在具體的環境修復手段上,澳大利亞對生態系統進行管理的有效措施有:一是加強生態環境政策的效力;二是在經濟決策中考慮到生態環境;三是實施生態可持續發展戰略;四是在礦業中納入生態環境方面的考慮。此外,還對生態系統管理方面進行了立法,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制定了《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水資源法》、《土壤保持和土地保護法》、《牧場管理和保護法》、《林業法》、《漁業法》、《國家防火法》、《動植物防治法》、《本地植被法》、《荒地保護法》、《國家公園和野生動植物法》等。[7]以上這些舉措對這些國家所處生態環境的修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維護了這些國家生態環境的安全,但也呈現出不同國家民族文化的差異性。這種具有文化差異性的生態環境修復措施,給其他多民族國家的生態修復提供了可資參考的借鑒。
三、特定文化下的生態修復
我們認為,生態修復是一個極為抽象的理想目標,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如果不能將這一目標具體化,生態修復也就沒有了特定的對象,這樣的生態修復就不具有任何實際意義。因此,在實施生態修復時,必然需要將其具體化。在當今的地球上,人類是靠文化的分野而存在,不同文化下的民族對生態安全的理解不盡相同,對生態資源的要求與利用也不盡一致。因此,可能采取的生態維護與生態修復的措施也互有差別。可以說,任何具體的生態修復,都具有明確的文化內涵。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存在,具體的生態修復就無從談起,也就是說,生態修復乃是特定文化的產物。當代人類所面對的生態危機,是人類不同文化對其所處環境持續作用的結果,也是其文化長期偏離其環境累加起來而釀成的災禍。從這一點來說,特定的生態失衡,那是特定文化的失衡。因此,如果不能對生態失衡乃至生態災變的所屬文化展開討論,那么,其生態災變所引發的后果究竟應當由哪些民族承擔責任,各自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均無法具體認定。目前,人類社會關注的頭等生態問題,就是全球氣候變暖,以及由此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和溫帶草原的日趨干旱。生態學家通過他們慣用的研究方法得出結論,認為全球氣候變暖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過大導致的結果。但是,我們需要追問的是,這個責任應該由誰來負呢?是誰在排放過量的二氧化碳,這樣的事實至今無法裁定。即使有些機構勉強做出了裁定,因為霸權話語的存在,這樣的裁定無法讓相關的民族心服口服。我們知道,當今生存在地球上的所有民族幾乎都是靠燃燒生物能源獲取熱能,不論是石化能源的直接使用者,還是在其消費中的受益者,無不在排放二氧化碳。有了這樣的資料,以至于那些認定機構由此做出裁定,由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全球氣候變暖、生態失衡,地球上的每個民族都有責任,都應該來承擔這份責任。
但是,從生態人類學的視角出發,做進一步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在地球上的各民族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可同日而語,其差異大得驚人。可以說,西方工業民族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大超過非洲狩獵采集民族的數百倍,甚至上千倍。如果不能將這樣的差異事實進行說明,而認為所有的民族都排放二氧化碳,因而均擔其所造成的生態失衡責任,顯然有失公道。就是今天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國家美國至今仍未在“京都議定書”中簽字,一直以自身利益為理由拒絕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不愿意承擔起相應責任。這樣的爭議,在國際大會上多次被提出討論,但美國至今依然唯我獨尊,我行我素,不愿意放棄從中獲得的好處。我們知道,全人類要形成這樣的共識,人類以文化分野為民族差異這一客觀存在一直在困擾著人們的思維,在西方話語霸權下,以所謂的“人權”為幌子來抹殺人類文化事實體系的差異性,進而宣稱生態失衡生態災變的后果需要人人均擔其責。但是,生態人類學告訴我們,在地球上復雜的生態系統中,各民族的文化運作僅是其中的一個有限部分,并且各種文化參與運行的內容和方式互有區別。如果這樣的基本事實得不到確立,這就必然導致不同文化在圍繞溫室氣體排放這一具體項目上的責任關系無法理順。在這樣復雜的背景下,要達成共識,有點望梅止渴之感。世界各民族無不是圍繞著對自然資源的消費而獲得延續與發展,并且在對資源的利用過程中還存在著相互的牽連性。就以化石能源的消費為例,不僅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民族獲得了發展的機會與空間,而且那些產出化石能源并出售的民族也在從中獲利。當然這里也存在一個獲利是否合理的問題,但無論如何,產出石油的民族也不能說在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上毫無責任。此外,發達民族通過對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費所生產的產品,通過市場擴散到其他民族中,其他民族也分享到了這種產品的便利,那么這些從表面上沒有與化石能源有直接關系的民族需不需要承擔間接的責任等等,這樣的問題,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仍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總之,就全球化石能源消耗對環境所負責任來說,其責任不均,責任大小、直接責任、間接責任等難以厘清。在討論各民族面對同一內容的生態失衡時,應該如何分擔責任,則是一個十分艱難的事。當代面對生態失衡的另一個熱門話題,就是全球森林面積萎縮的問題。我們知道,推動森林擴大肯定具有生態效益,但其所形成的生態效益卻無法在各民族間均等分享。諸如對于處在江河上游的民族而言,森林面積擴大意味著上游居民的牧場和農田要壓縮,一旦壓縮了牧場和農田,其正常的生計就會受到影響,其生活質量就會下降。
關鍵詞:河道水環境;綜合治理;規劃;思考
中圖分類號:TV85文獻標識碼:A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河道水質的好壞對生態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口急劇增長,河道水質被日益增多的工業、農業、生活污水所污染,河岸被大量的違章建筑所侵占,水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影響了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嚴重制約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河道水環境綜合治理擺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開展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首要的任務是搞好規劃設計,并始終把側重點放在水環境整治的具體措施上。
1.河道水環境的內涵和范圍
河道水環境是以河道水域為中心,包容河道周邊環境的一個特定區域。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河水環境,主要是河道水質、水系循環、水源補充、污水入河比例控制以及水生動植物、微生物等生態系統狀況;二是河岸環境,包括河岸寬度、走向、駁坎、河岸建筑、河岸綠化、河岸休閑園林設施等以景觀為主的河岸線一定區域內的地面與地上的環境狀況;三是河道周邊環境,主要指河道沿岸的城市建筑物布局、道路走向、跨河橋梁、管道的布置以及其他公共設施的環境狀況,包括人們可以感受的視覺環境、空間環境、休閑環境等。
2.河道水環境的污染現狀和趨勢
水資源是珍貴和短缺的,而人類對它的污染卻是讓人痛心的。隨著工農業和城鎮建設的迅速發展,流域內工礦企業、城鎮廢污水大量排入河道,加上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使水質惡化、長期滲透,導致河道水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據統計,我國的主要江、河、湖等水域,如淮河、黃河、海河、松花江等河道水域內已檢測出數百種有機物或被報道已經受到嚴重的有機物污染,在被檢測出的有機物中一些有毒污染物含量超過了地面水質標準,甚至有些是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的有機污染物。監測數據顯示,在14個大中城市河段中,63.8%的河段污染較嚴重,為Ⅳ類至劣于Ⅴ類水質;在47個環保重點河道中,29.8%屬于Ⅴ類水質。河道內私采濫挖、植樹等不合理開發、利用和侵占,改變了河道徑流狀況,影響了河勢的穩定,河道內正常水生態環境嚴重失衡。河道兩側的建筑破舊、垃圾成堆,固沙樹種、草種單一,且植被疏枯、林帶種植結構簡單,綠色屏障殘缺、連續性差。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全國水污染仍呈發展趨勢,有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嚴重,近50%的重點城鎮水源水質不符合引用水源的水質標準。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不加處理任意排放,使許多水體受到污染,也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局面。
3.河道水環境綜合治理的規劃和目標
黨的十鮮明地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為今后一個時期的環境保護指明了方向,而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和基礎保障。河道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人為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善水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環境權益、構建和諧社會為根本出發點,在對河道周邊的主要環境問題及入河污染源等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在治理范圍內,實施控源與生態修復相結合的治理措施,以控制沿河工業、生活、農業面源等污染源為重點,結合河底清淤、河道保潔、河道卡口拓寬、清障拆違、生態調水以及多種生態修復工程,形成河道水環境整治的完整體系。同時建立健全河道管理長效機制,采用政府主導,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經濟可行的戰略,實現水環境的根本改善,從而建立“完善的防汛體系、合理的水資源配置體系、優美的水環境體系、自然的水生態體系”的水生態建設目標,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4.關于河道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幾點建議
4.1實行法制保障、政府負責的有效機制
通過加強與污染整治相關的法規、政策建設,從嚴整治、依法治水。促進環境管理、污染治理與生態保護的體制創新與科技創新,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與管理部門職責,切實保障污染管理長效機制的正常運行和整治規劃的有效實施。水利部門在流域水環境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須突破現行觀念、管理體制、技術與資金、投入渠道等多方面的障礙,要勇于肩負起對河道水環境治理的重任。
4.2堅持治理與管理并重
設立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執行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和控制標準,協調和監督各部門和工廠企業,制定保護水體、控制和管理水體污染源的具體條例和規定,制定不同用途水體的水質標準和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加強城市雨污分流管網的配套建設,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率;加強工業廢水治理、生活污水治理、農村面源污染控制;實行污染控制和生態修復相結合,強調監督管理的重要性,工程措施和監督管理相結合,以管理促進治理,確保工程實施效果。
4.3實行河道生態化整治
從長效管理入手,在切實落實污水截流、河道清淤疏浚、水面保潔,水系調水等整治過程的基礎上,還要積極探索河道水生態恢復工作,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利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菌種等使水生態系統得到修復,實現水體自我調節、自我維持的功能。在滿足防洪、灌溉等需要的前提下,進行河岸的生態化整治,盡量避免采用石砌護坡,對河流河岸帶的植被進行修復,實行生態化護坡建設。
4.4改變傳統水利工程的環境影響和負面效應
水利工程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保障了防洪排澇安全,提供了生活生產用水。但傳統水利工程確實給生態和環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阻斷了水體自然流動,削弱了生態系統的綜合功能,惡化了局部水域環境質量。必須深刻變革水利建設理念,充分和全面認識到水利工程的積極作用和負面效應,重點研究水利工程對水生態系統凈污能力的影響規律及修復理論,分析工程在水生態系統中的環境功能,尋求水利工程與生態工程功能協同技術改善水環境和修復水生態系統,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中取得統一,實現水利真正全面地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服務,實現水利功能與生態功能的良好協同。允許洪水適度泛濫,并在面上考慮進一步的減災模式,以控制洪水的淹沒范圍、淹沒時間等,既可將災害損失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之內,又能使地下水得到較多的回補,還可以產生滯水沖淤、沖污、洗堿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綜合效益。
4.5加強河道管理,保障河道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河道是不可替代的基礎環境,是河流水資源的載體,要完善河道管理法規和管理辦法,明確河道管理的基本原則和責任權利,通過統一的河道規劃,把河道資源的開發利用納入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切實加強河道的秩序管理,嚴禁在河道管理范圍內私采濫挖、違規建設,對涉河建設項目要嚴格審批,有效監管。河道管理部門要從維護河流健康、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出發,開展建設項目對防洪、河道水環境及水體質量影響的調查和研究,不斷提高對河道的科學管理水平。
4.6加強綠化保潔,改善河道陸域范圍環境
河道的陸域范圍通常以道路(防汛通道)、綠地為主,并建有各種各種設施,如宣傳標語牌、安全圍欄、界樁等。河道陸域范圍內應做到基本保潔,無廢棄物和明顯積塵痕跡。安全圍欄應牢固可靠,無銹蝕與變形損壞、欄桿扶手無積塵。河道陸域范圍內的景觀設施包括雕塑、建筑小品、庭閣山、休閑座椅和防護設施等,應保持完好整潔、美觀、無破損和污染。根據園林綠化等級標準,河道沿岸綠化為三級養護標準,防汛通道邊的行道林為二級標準。
4.7促進公眾參與,開展輿論監督
加大宣傳力度,廣泛發動,全民參與。組織開展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和水污染科學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自覺保護水環境的意識。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輿論宣傳和科普宣傳,及時表揚先進典型,批評、處罰破壞水環境的行為。通過宣傳讓全民了解當前水資源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存在的危機,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形成全社會自覺保護水環境的良好風尚,努力朝著建立“完善的防汛體系、合理的水資源配置體系、優美的水環境體系、自然的水生態體系”的水生態建設目標邁進。
1運城市水系環境概況
運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古稱“河東”,是以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湖水資源而著名。區內屬暖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冬寒夏暖,熱量資源充足,夏秋雨水豐沛。境內河流屬于黃河流域的汾河水系,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3.3億m3。境內主要天然湖泊有鹽湖、伍姓湖、硝池、北門灘、鴨子池、湯里灘等。鹽湖地處運城市城區以南,東西長35km,南北寬3~5km,面積130km2,是山西省面積最大的湖泊;城區主要水庫有樊村水庫、安邑水庫、八一水庫等。
2運城市水系環境發展歷史
城市水系環境既發揮著排澇、防洪、供水、涵養生態等作用,也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的載體。運城市以水而產生,以水而發展。早在180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這里繁衍生息,舜都蒲板,禹都安邑,后稷教民稼穡于稷山,嫘祖教民養蠶于夏縣。在3000多年前,已在黃河、汾河谷地建立了農業據點。春秋末期,汾河谷地就因農業發達、人口聚集而興起了著名的城市絳州(今新絳縣)。運城市是山西省的麥棉、花生生產基地,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以“紡織、造紙、化工、食品、冶金、建材、機械”為支柱產業的新興工業基地。運城市的社會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每一次飛躍都對水系生態環境產生著一定的負面影響,如地下水位下降、城市熱島效應加劇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開始對已經破壞的生態系統進行修復,現在人們已將城市水系環境的綜合治理與水生態保護等提到極其重要的位置。
3城市水系環境建設要求
第一,要把運城市水系環境建設規劃納入到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同時要把城市水面積率、濕地面積率、綠化率、透水面積率作為城市規劃的重要控制指標。特別是在新城區建設中,要嚴格執行城市河灘控制線和地面標高控制線,防止侵占水域、破壞水系環境,防止以犧牲水面積來換取城市發展的短期利益。
第二,要根據城市經濟發展對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態與水環境安全的要求編制城市水系環境規劃,以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綜合規劃、防洪規劃為指導,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相銜接。要統籌安排城市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控制和節約保護,科學確定城市水工程布局及規模;劃定水功能區、水工程規劃保留區等。
第三,水系環境規劃要按照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理念,堅持防治水污染與防治洪澇災害并重,水資源開源與節流并重,水環境綜合整治與水生態系統保護并重,水環境改善與水文化水景觀建設并重,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并重,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統籌城鄉、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建設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城市水利基礎設施體系。
4運城市水系環境建設的具體措施
運城市水系環境規劃建設要在保證運城市城區防洪的前提下進行綜合治理,將運城市水系建設納入到黃河流域及區域水系中統籌規劃,要積極尋求運城市第二水源,實現運城市水系環境與流域、區域河湖庫溝通,增強城區引水和排洪能力,建設獨特的“鹽湖生態保護開發區”和“樊村水庫、安邑水庫和八一水庫等三庫為一體”的水系生態環境,讓運城市呈現出玉帶環繞,綠樹掩映的生態美景,打造具有河東文化特色的工貿山水園林城市。
4.1保證水系環境建設的水量
運城市近年來地表水資源減少、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全球變暖,生態環境逐年惡化,加上運城“十年九旱”,導致降水減少。第二,人為污染、不合理取水等原因導致用水增多。針對此問題有兩種解決辦法,一是截流當地地面降雨徑流,充分利用雨水資源。二是在流域內外調配水資源。同時,要增強全民節水意識,建設循環用水及中水回用系統,如此才能夠保持運城市水系環境中的水量,讓人們“有水可親”。
4.2保證水系環境建設的水質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水系遭受的污染也愈來愈嚴重。運城水污染也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而日趨嚴重,在運城市不少水體均遭到污水直排、垃圾亂倒,導致城區內水體發黑、發臭,嚴重富營養化,令人不敢親近。近年來,運城市委市政府采取諸多措施控制和治理水污染,已取得一定效果,但遠不能滿足人們的親水和清水要求。目前,要治理運城水污染,首先要將雨污嚴格分流,積極建設城市排水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使污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雨水也要統一到雨水管網,經過沉淀和過濾后再排入河道。其次,要加強河道清淤保潔工作,嚴禁向河道內傾倒垃圾,還河道本來面目。第三,利用濕地、灘涂種植生物凈化水質,目前國內外也已有利用濕地、灘涂采取生物措施凈化污水的技術,這種方法不僅成本低、有利于環保,還可以結合種植蘆葦用于造紙等。最后還要合理控制河床內土、石、砂的開采,增加河床的自凈能力。
4.3增加城市水系環境的透水面
運城市城區內擁有天然的水系帶,通過人工渠道將樊村水庫、安邑水庫和八一水庫3座水庫的水面相連通,增加透水面。在人工渠道岸邊,建造親水平臺和廊橋亭閣,設置垂釣、小型游船、游艇等水上游樂設施。
4.4構建城市生態水域環境
生態水域可以為城市儲蓄水源、過濾水質、凈化空氣、降低熱島效應等。生態水域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要素共同參與。第一,加強對城區內現有灘地、濕地和水中濕地的保護,擴大樊村水庫、安邑水庫等水域的保護范圍。第二,建造生態美觀性護堤。在水域邊坡建設中,選擇有利于濕生、水生植物生長的護坡形式,采取自然土質岸坡、自然緩坡、植樹、植草、塊石堆砌等各種方式護堤,為水生植物的生長、水生動物的繁育、兩棲動物的棲息繁衍活動創造條件。第三,建設多個城區生態園林。①城區水域周邊河岸、渠堤造樹林,種植樹冠較大的樹木,逐步形成林帶,在硬質護岸的垂直墻上,應攀爬爬藤植物或垂枝灌木。②水邊栽植物,要盡可能構建水植物多樣性的環境。③水中建濕地,濕地可有效凈化水質,在基本不影響行洪功能的前提下,應盡可能保留和建設一些濕地。與灘地護堤林、河灘濕地一起,構成城市綠色防洪生態區。
4.5構建城市水文化
城市是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水文化是人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水環境則是水文化的載體。在城市水環境的建設中要突出其文化性、藝術性、親水性。防洪工程結合文化古跡的保護修繕,不僅弘揚歷史文化,而且增加了人對防洪工程的親近感。水工程的造型與措施要與周圍的環境美化相協調,行洪河道可采用植被保護的斜坡土質河濱,形成親水綠化帶,河岸的防護也應首選生物措施或天然材質,以利于水生動植物、特別是水底棲生動物的生長,便于人們走近河道、接近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