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村級林長制工作制度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 、基本情況
我鎮范圍內共有一條市級河流、七條鎮級河流。其中市級河流郁江又稱后江河,在我鎮范圍內全長約12km。上游接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鄉長順村,下游接石榴鄉、聯合鄉。流經連湖鎮7個村、社區。河流經過我鎮場鎮范圍,是我鎮唯一一條市級河流。七條鎮級河流分布在七個村社區,均為溪溝,最終匯入到郁江。
二、落實情況及取得的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構建工作推進體系。按照“建立管理機構、明確工作目標、落實管理責任、嚴格管理考核”的要求,全面建立了區域與流域相結合的以鎮、村二級“河長”為主的“河長制”工作體系,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總河長,各副職領導為鎮級河長,各村支部書記為村河長的組織體系,下設鎮河長辦處理日常工作。
(二)嚴格落實責任,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先后研究下發了《連湖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實施方案》、《連湖鎮“河長制”工作考核辦法》、《連湖鎮河長制工作制度》、《連湖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等一批規范性文件。完成了一河一檔、一河一策的編制。對各級河長、各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和主要任務進行了細化、明確。確立了由河長牽頭召集河長制工作相關部門,協調解決 河流保護重點難點問題,加強河流保護管理工作的溝通與協調,定期工作信息,通報典型事例,對河流保護管理重要事項進行督辦。針對溪溝治理,我鎮增加了公益性崗位、生態保潔員數量,對其負責區域進行劃片,各自負責所轄區域溪溝環境衛生,確保管護無死角,嚴格落實責任,實行長效考核制度。
(三)加強宣傳引導,營造工作推進氛圍。結合“世界水日”、“環保宣傳日”,充分利用標語、傳單、宣傳欄、宣傳車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河長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開展了“綠化大地、保護郁江”植樹造林、烏江流域清潔行動、清四亂專項行動、長江經濟帶河流固體廢物排查專項行動等一系列活動,大力宣傳了重慶市河長制一號令,切實增強群眾環保意識,激發廣大群眾參與水環境保護和積極性和責任感,為河長制工作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完成了郁江七個村、社區河長制公示牌的安裝驗收工作,讓河長接受社會監督。
(四)加大執法監管,抓牢工作推進手段。加強各級河長巡河力度,明確要求鎮級河長每月不少于一次巡河,村級河長每周不少于一次巡河。共查處關閉了樂地社區、多家村兩家非法采砂場,有效禁止了河道采砂行為,搬遷關閉了一家郁江沿岸養殖場,防止了養殖污水進入郁江。有力地推動了我鎮郁江河道健康發展,維護了我鎮正常水事秩序及水生態環境。針對重慶市河長制審計反饋問題,完成了黔石高速連湖隧道渣場、路基渣場的擋墻、排水渠道整改以及多家村榨房溝堆積在郁江河岸的渣土進行清理。
三、發現的新問題與下一步工作重點
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我鎮河長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新問題。1、黔石高速連湖隧道渣場、路基渣場完成整改銷號后,在多次暴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下,連湖隧道渣場渠道修建長度不夠,暴雨沖刷下將原有道路沖毀,路基渣場排水渠被沖毀,導致又有部分渣土被沖積到郁江河岸,我鎮已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黔石高速中鐵二十局四公司進行整改2、連湖鎮二環路修建因入口處需經郁江支流白水溝,施工單位將大量棄土堆積在河溝中,未及時處理,已多次上報主要領導,要求施工單位盡快完成工程建設,保證河道暢通3、連湖鎮場鎮污水管網不足,由于近幾年場鎮發展較快,場鎮闊容,但污水管網未及時跟上,導致部分污水未得到及時處理,我鎮已積極申報項目,抓緊污水管網項目早日完工。
下一步,我們將按上級的要求,明確目標、攻堅克難,狠抓落實,進一步深化和完善“河長制”工作
一是繼續督促中鐵二十局四公司完成渣場整改,防止惡劣天氣等影響再次出現排水渠道損毀,渣土入河的問題。
二是建設增加污水管網覆蓋,將實現雨污分流,加強場鎮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杜絕場鎮生活污水排入郁江。
一、目標任務
通過開展“法律八進”活動,把法治宣傳教育融入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增強各級領導干部依法決策和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能力;提高國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公共權力的能力;培養和提高青少年法律信仰,養成自覺學法用法的良好行為習慣;培養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誠信守法觀念和社會責任意識,提高依法經營管理能力;促進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在法律范圍內,依法從事宗教活動;引導廣大城鄉居民依法參與村(居)民自治活動和其他社會管理,提高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解決矛盾糾紛的能力。
二、活動內容
(一)法律進機關
1、完善機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明確工作責任。各黨政機關每年研究部署普法宣傳工作不少于1次,確定具體人員負責普法宣傳工作,年度工作有計劃、有安排、有措施、有總結、有記錄。
2、突出學習重點。深入學習宣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突出學習宣傳憲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國家基本法律,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深入開展依法行政、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與履行職務相關的專門法律知識的學習培訓。
3、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落實《縣進一步健全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的實施意見》。堅持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建立健全黨委(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會前學法、領導干部法治講座、日常學法、法律知識培訓、法律知識考試等學法制度。黨委(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每年不少于4次,組織專題法治講座不少于2次,單位主要負責人每年參加法治講座或報告會不少于2次,定期開展國家工作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和法律知識考試,國家工作人員每人每年學法不少于40學時。
4、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普法任務清單,開展與履行本部門相關的執法普法專項活動;建立落實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結合各自實際,面向公眾定期向社會典型案例制度。
5、堅持學法用法相結合,積極開展學法用法示范機關、示范窗口等創建活動。領導干部依法決策機制健全,沒有因違法違紀導致的決策失誤現象。公務人員嚴格依法辦事,沒有因違法行政引起的發生,或被追究責任。本部門無嚴重違法違紀問題,無受到紀檢監察或上級查處、通報事件。
6、堅持執法責任制。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建立健全執法機關、司法機關執法責任制、執法公示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和執法考核評議制,不斷提高執法、司法公信力。執法人員嚴格依法辦事、公正執法,執法活動中無重大違法違紀行為,無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事件。
7、落實法律顧問制度。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力爭2017年底前各級黨政機關普遍設立1名法律顧問,使工作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8、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結合工作職能,開展與本部門本單位相關的依法治理專項活動,不斷推進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提高。
9、充分運用刊物、網站以及社會和行業部門的網絡平臺、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開辟法律知識學習版塊,加強機關學法陣地建設,營造機關法治文化氛圍。
10、干部學法用法檔案管理規范,有關文檔資料、音像數據、文件資料保存齊全、真實、規范。
牽頭單位:縣司法局
配合單位:縣委組織部、縣委政法委、縣委宣傳部、縣人社局、縣政府法制辦
完成時限:2017—2020年
(二)法律進鄉村
1、落實鄉鎮黨委、政府普法責任主體,建立農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組織領導體制,完善農村學法用法工作制度。鄉鎮黨委每年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少于1次,基層司法所負責普法宣傳工作的組織、協調,年度工作有計劃、有安排、有措施、有總結、有記錄。
2、加強農村普法隊伍建設,培育“法律明白人”,落實村“兩委”干部、大學生村官的法律知識培訓和輪訓制度,每年開展集中法治培訓不少于2次,組織法律知識考試不少于1次。
3、突出學習宣傳憲法,大力普及農村經濟管理、維護農村和諧穩定、與農牧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4、通過“聯村聯戶”、“法律服務直通車”、“送法下鄉”、“一村一法律顧問”、“以案釋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利用“12•4”國家憲法日以及重大節會、集市和農閑時節等開展集中法治宣傳教育。
5、加強農村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發揮好村司法行政工作室的作用,每個行政村建立1個法律圖書室(角)和1個固定法治宣傳欄。結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運用農家書屋、農民文化廣場等平臺,開展法律知識宣傳。
6、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運用歌曲、戲劇、曲藝、書畫等藝術形式,結合民俗文化、鄉村大舞臺建設等,組織農村業余文化骨干、民間藝人和村自樂班子,開展法治文藝活動,豐富農村普法形式。
7、深入開展法律服務進村入戶活動,組織法律服務工作者定期開展針對農民群眾的義務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依托基層司法所建立村居司法行政工作室和法律援助聯系點,為農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
8、建立健全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充分發揮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的作用,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及時有效調解各種矛盾糾紛,通過調處典型案件,擴大“以案釋法”效果,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9、積極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完善“四議兩公開”制度,依法推進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村務、財務公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效果顯著,沒有發生重特大刑事案件,沒有越級上訪、群體性上訪事件,社會和諧穩定。
10、普法宣傳檔案管理規范,有關文檔資料、音像數據、文件資料保存齊全、真實、規范。
牽頭單位:縣司法局
配合單位: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委農辦、縣農牧局、縣林業局、縣水務局、縣民政局、縣文廣局、團縣委
完成時限:2017—2020年
(三)法律進社區
1、建立健全社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社區每年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少于1次,確定具體人員負責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年度工作有計劃、有安排、有措施、有總結、有記錄。
2、學習宣傳憲法及基本法律,重點加強土地、資產、財產、拆遷安置補償、就業、環保、消防及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權益保障、社區矯正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法治宣傳教育。
3、開展社區居民法治宣傳教育。定期組織開展社區居民法律知識競賽、法治征文、法治演講比賽、案例評析、模擬法庭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利用節假日、公休日、“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12•4”國家憲法日等時間節點,開展法治宣傳、法律咨詢、法律服務等活動,滿足人民群眾對法律的需求。
4、加強社區“六個一”建設。每個社區至少建立一個法治宣傳櫥窗,一個法律圖書角(室),建設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普法隊伍,建立一套居民學法制度,每季度開展一次義務法治宣傳活動,每季度為居民上一堂法治課。有條件的社區積極推進社區普法學校(講堂)、法治廣場、法治長廊、法治宣傳電子屏幕建設,推進社區法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
5、加強流動人口的法治宣傳教育。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在轄區流動人口集中場所、主要工作和活動場所開展定期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6、開展社區法治文化活動。組織社區居民自編自演法治文藝節目,舉辦法治書畫、攝影等展覽。開展社區樓宇普法,使法治文化滲透到社區每個角落。
7、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創建活動,依法推進社區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社區居務公開,社區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無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發生,社區和諧穩定。
8、健全社區人民調解、法律服務、幫教安置、社區矯正等各項工作制度,運作規范。人民調解組織健全,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糾紛。社區矯正工作順利推進,監督管理和教育矯正措施落實到位。建立社區與法律服務工作者定期聯系制度,開展針對性的法律服務。
9、普法宣傳工作檔案管理規范,有關文檔資料、音像數據、文件資料保存齊全、真實、規范。
牽頭單位:縣民政局
配合單位: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司法局、縣文廣局
完成時限:2017—2020年
(四)法律進學校
1、健全學校普法依法治理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學校每年研究部署青少年普法工作不少于1次,有專門人員負責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年度工作有計劃、有安排、有措施、有總結、有記錄。
2、深入學習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開展《義務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禁毒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培養青少年樹立權利義務意識、守法用法意識。
3、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充分發揮課堂教育在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加強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工作納入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切實做到學校法治教育課時、教材、師資、經費“四落實”。積極開辟法治教育第二課堂,廣泛開展主題班會、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辯論會等生動活潑的青少年學法用法實踐活動。
4、加強學校法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法治副校長制度,每個學校都要配備法治副校長,充分發揮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工作者力量,開展校園宣講活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和法治實踐活動,中小學校每學期組織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活動不少于1次。
5、加強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每個中小學校至少要建立1個法治宣傳欄,1個法律圖書架,堅持每季度上1次集中法治教育課,半年開展一次法治教育主題活動。
6、積極推進校園法治文化建設,組織學生自編自演法治文藝節目,舉辦青少年法治手抄報、法治漫畫、法治征文等法治文化活動,營造體現法治精神的校園文化氛圍。
7、建立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參與的立體教育網絡。利用學校網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平臺及教師、班主任、輔導員個人社交平臺進行法治宣傳,增強網絡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法律規范,理性思考和正確認識法治事件、現實案例。
8、深入開展依法治校活動。健全完善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推進依法治教、依法辦學。積極開展校園及周邊環境治理工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9、校園普法工作檔案管理規范,有關文檔資料、音像數據、文件資料保存齊全、真實、規范。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配合單位:縣法院、縣檢察院、團縣委、縣司法局
完成時限:2017—2020年
(五)法律進企業
1、加強企業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工作機制,建立健全企業各項學法制度。企業每年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少于1次,有專門人員負責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年度工作有計劃、有安排、有措施、有總結、有記錄。
2、廣泛學習宣傳憲法和國家基本法律,重點學習宣傳《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突出學習宣傳涉及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等與企業經營管理、職工權益密切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
3、建立健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制度。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治培訓每年不少于1次、法治講座每年不少于2次,法律知識考試每年不少于1次。
4、加強企業職工法治宣傳教育。把法律知識納入企業內各級組織年度學習計劃,通過班前會前學法、法治講座、法律咨詢等多種形式,開展職工法治宣傳教育,每年不少于2次。有條件的企業,要建立職工法治學校,定期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進行法治培訓。
5、加強企業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通過在企業自辦廣播、報刊、網站等開辦法治專題節目(欄目)和廠區設置法治宣傳欄等形式,加強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6、大力加強企業法治文化建設。積極創作具有企業特色、行業特點的法治文化作品,組織開展各類法治文化活動。
7、開展“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建立健全企業各項規章制度,推進企業廠務、財務公開。推行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完善企業法律顧問、公司律師制度,進一步完善和規范企業運行機制,提高企業法治化管理水平。企業無違法違規欺詐行為。
8、普法宣傳工作檔案管理規范,有關文檔資料、音像數據、保存齊全、真實、規范。
牽頭單位:縣工信局
配合單位:縣發改委、縣總工會、縣科技局、縣司法局、縣環保局、縣工商局、縣國稅局、縣地稅局、縣安監局、縣質監局、各工業園區管委會
完成時限:2017—2020年
(六)法律進單位
1、“法律進單位”活動的主體是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以外的各類事業單位、社會機構、社會團體、社會組織以及各類公共活動場所等。建立健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組織領導機構,各單位每年研究部署普法宣傳工作不少于1次,有專門人員負責普法宣傳工作,年度工作有計劃、有安排、有措施、有總結、有記錄。
2、學習宣傳憲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開展與本單位服務和履行崗位職責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教育。
3、建立健全領導班子集體學法、會前學法,法治講座、日常學法、法律知識培訓、法律知識考試等學法制度,把單位領導干部學法用法情況與業績考核掛鉤。領導班子每年集體專題學法不少于4次,組織專題法治講座不少于2次,國家工作人員每人每年學法不少于40學時。
4、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堅持依法管理、依法經營、依法辦事,把各項工作不斷納入法治軌道。
5、開展單位職工法治宣傳教育。把法律知識納入單位年度學習計劃,定期組織職工參加法律知識學習活動,努力增強廣大職工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依法表達利益訴求,維護合法權益能力。
6、各服務單位應結合工作職能,通過公示牌、宣傳欄、觸摸屏、開放日等形式,向社會宣傳與本單位業務相關的專業法律法規。
7、加強單位法治宣傳陣地建設。建立法治宣傳欄、法治學習園地、法律圖書室(角)等普法陣地,為單位領導和職工學法提供平臺。積極開展公益性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公共服務性活動場所要在人口聚集區域設立固定法治宣傳欄、電子顯示屏,開展法治宣傳。
8、把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同文明單位創建結合起來,深入開展“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和行業依法治理工作,規范辦事程序,優化服務質量,落實重大事項決策法律咨詢制度,提高行業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水平。本單位無嚴重違法違紀問題,無受到紀檢監察或上級查處、通報的事件。
9、普法宣教工作檔案管理規范,有關文檔資料、音像數據、文件資料保存齊全、真實、規范。
牽頭單位:縣司法局
配合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政府法制辦、縣人社局、縣教育局、縣文廣局、縣交通局、縣衛計局
完成時限:2017—2020年
(七)法律進宗教活動場所
1、宗教場所應有負責日常普法工作的專門人員,普法工作年度有計劃,目標任務明確。
2、突出學習宣傳憲法,深入開展與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3、開展法治講座、法律知識培訓等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宗教人士和信教群眾參加法律知識學習,每年不少于1次。
4、開展法律服務進宗教場所活動,組織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人員為宗教界人士、信教群眾提供法律服務。
5、建立宗教場所法治宣傳欄、法律圖書室(角)等學法陣地。
6、立足實際,結合“12•4”國家憲法日等重點時段和宗教重要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
牽頭單位:縣民宗局
配合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縣司法局
完成時限:2017—2020年
(八)法律進家庭
1、建立“法律進家庭”工作機制,納入鄉村、社區普法依法治理年度工作內容,年度工作有計劃、有安排、有措施、有總結、有記錄。
2、開展法律知識進家庭活動。以各種法律法規宣傳月、宣傳周、宣傳日以及重大節日等時間節點,通過送法律知識宣傳資料進萬家、專題講座、知識競賽、讀書征文、以案說法、星級家庭評選、文藝演出等形式,引導和推動家庭成員提升法律素養,依法自覺規范行為。
3、開展法律服務進家庭活動。加強法律服務隊伍建設,組織婦聯干部法治教育培訓,提升婦聯專職干部依法維權能力。吸收有經驗、講奉獻、懂專業的“法律服務志愿者”,根據不同家庭的需求,為婦女及其家庭成員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化解矛盾糾紛、開展婚姻家庭關系調適、心理輔導等有針對性的法律服務。
4、開展法律保障進家庭活動。從城鄉家庭的需求出發,進一步完善婦女訴求表達機制、利益協調機制、矛盾調處機制和權益維護機制。切實加強各級各類維權陣地建設,積極發揮12338維權熱線和婦女法律援助站等維權平臺作用,開展法律咨詢、心理疏導、糾紛調解、法律援助等公益服務,保障婦女兒童和家庭的合法權益。
5、開展平安創建進家庭活動。將“法律進家庭”活動與“平安家庭”、“零家庭暴力社區(村)”創建,“不讓進我家”等品牌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以家庭和村(社區)為著力點,綜合開展反家暴、防艾、禁毒、禁賭、防拐賣、反、安全防范等法治教育,積極引導廣大城鄉家庭自覺拒絕黃、賭、毒、暴等不良現象,爭創“平安家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6、普法宣教工作檔案管理規范,有關文檔資料、音像數據、文件資料保存齊全、真實、規范。
牽頭單位:縣婦聯
配合單位:縣委政法委、縣委宣傳部、縣公安局、縣司法局、縣教育局、團縣委
完成時限:2017—2020年
三、保障措施
(一)靠實領導責任。要加強對“法律八進”活動的組織領導,把“法律八進”活動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做為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重要抓手。各牽頭單位要認真抓好本部門落實的各項目標任務,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機制、明確完成時限、方法措施、責任人員等,各配合單位要加強溝通協作,靠實工作責任,強化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活動任務的有效落實。各鄉鎮和牽頭單位“法律八進”工作方案務于4月10日前報縣委全面推進依法治縣工作領導小組法制宣傳教育專項工作組辦公室(縣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