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民合作社產生的原因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F32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7)07-0051-02
一、問題的提出
據國家農業部統計,目前,全國有15萬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和規模的擴大,預示著中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邁向新的臺階。而長期以來,對合作社財務管理工作的忽視將阻礙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要發展壯大,不僅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加強其內部自身的管理,特別是財務管理工作。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外交易量的不斷增加,將對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挑戰。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的現狀分析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經濟組織。它的財務活動就是合作社再生產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包括資金的籌集、使用、耗費和收入分配四個方面,其實質就是合作社與各有關方面發生的經濟關系。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務管理正是基于合作社生產經營過程中這種客觀存在的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而產生的,是組織資本運動、處理各方面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是合作社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有:
(一)總體上看,財務管理工作長期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長期以來,合作社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忽視,限制了合作社提升空間。財務管理工作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初期,由于其經營活動較少,造成收入低下,合作社不愿意也承擔不起專門聘請會計人員而產生的成本。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的財務管理意識淡薄,觀念比較落后,對于財務知識比較欠缺,很難識別財務公開的真實性,也就起不到監督作用。
(二)具體上看,財務管理中的籌資、投資、收益分配、財務管理制度等環節存在問題
1.籌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合作社資金主要來源于社員會費、股金、從節余中提取的公積金、公益金、風險基金、來自銀行和信用社的借款、接受國家財政的直接補助、他人捐贈等。造成合作社資金籌集困難的原因有:一是許多傳統農民專業合作社規定按社員身份同等投資的,造成投資額有限;加之,社員通常需要以現金形式得到更多的返還金。二是,由于合作社是一個非盈利性組織,對外交易量少,盈余少。再加上合作社普遍存在抵押資產不足,擔保難以落實等問題,金融機構出于防范風險和規范管理的要求,限制對合作社發放貸款[1]。
2.資產管理混亂,相應的資產保管制度不健全。合作社把籌集到的資金投資于合作社內部用于購置固定資產、農業資產等,形成合作組織對內投資。目前,合作社由于其自身發展的局限,很少有對外的投資活動。對于合作社的資產管理,一些合作社未制定健全的資產保管制度,導致對固定資產、存貨等資產缺乏有效控制。如一些合作社缺乏對貨物流通的必要賬簿記錄,從而不能將實物流轉信息與賬務信息一體化。
3.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一些合作社存在收益分配混亂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對收益分配中的股金分紅、股息、利潤返還的比例制定不合理,甚至合作社社員對這三個概念理解不清楚,混淆不清。導致不少合作社把付給社員股息當成是股金分紅,而實行股金分紅,這種現象帶有普遍性。更有一些合作社沒有建立起相應的收益分配制度,對社員不進行利潤返回,從而違犯了辦社宗旨和相關法規。
4.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合作社法》的頒布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相關的配套政策――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尚未出臺。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無章可循、監督控制機制不健全,或有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約束體系,從而造成財務管理混亂的局面[2]。
三、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財務管理意識,普及財會知識
財務管理工作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規?;l展的重要保障。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將逐漸得到體現。財務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視一部分原因就是農民對于財務知識比較匱乏,即便公開合作社財務狀況,許多成員也看不懂,根本起不到監督作用。因此,普及財務會計知識,引導合作社規范自己的財務管理,以加強全體社員的財務管理意識是一項重要而急迫的任務。合作社領導要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特別要注意《合作社法》中對財務管理的要求,并且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二)擴大籌資渠道,增加資金實力
農民專業合作社應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擴大籌資渠道,使籌資渠道和方式呈現多樣化,增加資金實力。一方面,通過對我國的農業合作社股金籌集機制進行創新,增強其內源融資能力。借鑒新一代合作社實行成員資格封閉制及交易份額制:通過封閉社員資格及較高的初始投資(增加退出成本)確保成員對合作社管理的關注及對合作社的繼續投入,包括提供穩定的保質保量的初級原料產品[3]。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可根據各個合作社成員收入能力、合作社規模、經營宗旨等適當提高入社社員的股金,實行股金額與交售量相聯系的機制。同時,制定吸引外部資金投入的靈活機制,以提高合作社資金實力。另一方面,利用良好的外部融資環境來提高合作社資金籌集能力。《合作社法》的頒布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使得合作社的發展有法可依。利用政府為合作社創造良好的財稅環境、金融環境,并為其創造有效貸款擔保機制,籌集來源于金融機構的資金,以提高資金實力。
(三)加強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和落實,加強財會隊伍的建設
財務管理制度,是合作社理財活動的重要依據,對合作社理財活動起著重要的規范作用。制定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應以滿足出資人需要,服從出資人利益,以服務成員為宗旨,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點。要樹立新觀念,完善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專業合作社必須按《會計法》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等規定,明確合作社內部崗位責任制,實行錢、賬、物分管,建立健全簽收、審批和內部稽核制度。在會計核算方面,在國家未頒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財務會計制度之前,專業合作社可以根據經營范圍,參照《合作社法》,適合本專業社的原行業會計制度、會計政策,設計和制定本社的核算辦法。制定財務管理制度只是手段,實施財務管理制度,狠抓落實,推動合作社全面科學管理。另外,必須提高財會人員的要求。其一,合作社聘請具有較高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的會計人員。其二,根據合作社不斷出現的新的經濟活動,鼓勵財會人員通過繼續教育方式達到知識及時更新以適應新要求。其三,合作社要加強對財會人員的考核,完善考核機制。
(四)健全收益分配制度
貫徹《合作社法》中有關收益分配的規定,并根據本社的特點,合理確定盈余返還、股金分紅和股息的比例。根據該法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分配制度不同于企業,主要有三點不同:第一,專業合作社從當年盈余中提取公積金,并量化給每個成員,計入個人賬戶,這是合作社在財務核算中的一個重要特點。第二,可分配盈余按成員與本社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返還總額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其余部分,按照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的比例分配給社員。這說明按交易量(額)的比例返還是盈余返還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途徑。第三,每年的分配方案要經社員大會討論決定。另外,要分清盈余返還、股金分紅、股息這三個不同概念。簡單說,社員作為顧客(供應商和消費者)應該得到盈余返還,作為投資者,應該得到股金分紅和股息。三者收益各自占的比重,由合作社的具體發展情況來決定。初創階段,股金分紅的比例高一點,可以吸引社員的加入;發展階段的關鍵是穩定,利潤返還應該成為分配制度的主角。如果合作社中社員繳納的股金數量較大,在合作社總資產中的比重較高,股金分紅就應該占較大的比重,反之,則應該著重進行利潤返還[4]。
總之,我國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要想走上長久發展之路,必須重視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工作,對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應給予認真分析,并多方尋求解決措施,使得財務管理對合作社的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曉渝,王文獻.我國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融資問題研究[J].農村經濟,2006(6).
[2] 王瑜,賈憲威.淺談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管理問題.農村經濟與科技,2006(6).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金融支持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剛剛進入起步階段。但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諸多問題,包括普遍實力不強,運作部規范,經營機制不健全,在發展中受到各方壓力等。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金融供需研究
中國人民銀行荊州市中心支行(2009)課題組通過對江漢平原四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調查與分析得出農民專業合作社金融性需求特征為:
(一)現實性需求與潛在性需求并存,以潛在性需求為主;
(二)融資性需求與保障性需求并存,以融資性需求為主;
(三)商業性需求與政策性需求并存,以政策性需求為主;
(四)集中性需求與分散性需求并存,以集中性需求為主;
(五)大額需求與小額需求并存,以大額需求為主.
鄭有貴 (2008)認為合作社生產的經營模式,一般分兩種,一種為合作社統一生產經營模式,另一種是農戶分散生產的經營模式。在生產經營模式下,合作社信貸的需求也分為兩種,一為針對專業合作社統一生產的經營信貸,二為針對農戶分散生產的經營信貸。
賈楠(2009)認為合作社所需求的經營資金主要是解決周轉性資金短缺。農民在自身發展上有需求增長,合作社的經濟實力、市場也增強開拓能力,合作社擴張規模和提高水平要求也會使得信貸需求更加旺盛。由于合作社正處于發展階段,所以信貸需求很少能得到滿足。
二、金融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支持的存在問題
康金莉、劉瑩(2010 )提出雖然現在合作社面臨各方面金融的需求,但無論是社內還是社外,都不能提供與其需求相對應的支持,會極大影響合作社經營與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自有資金嚴重不足. 2.金融機構貸款支持不理想. 3.財政資金補貼覆蓋面小,監督難度大. 4.保險服務基本無著落. 5.內部互助金融缺乏制度保障.
鄭有貴 (2008)認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金融供給的障礙因素表現在: 一是金融支持政策不足。二是信息不對稱。三是信用體系不健全。四是農村金融體系的不健全,導致商業金融機構的網點減少,而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服務半徑較大引起難以觸及到農村基礎,合作金融也還處于試點階段。
陳剛、榮長蕓(2005)提出主要問題:一為政府缺少鼓勵措施和宏觀規劃方面的研究與指導,協會對開展綜合服務或興辦經濟實體的工作中,財政、稅務、工商、信貸等部門的扶持政策也不明朗,二是協會組織的松散,法律不明確的地位,不規范的內部管理等,都導致了金融對信貸支持無法落實。
三、 金融支持合作社發展的阻礙原因
針對金融支持合作社的問題,國內許多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到鹄?、劉瑩(2010)認為農業風險大,業務分散,是商業金融機構不愿涉足的根本原因??蓺w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合作社運營規范性差;
(二)缺乏有效擔保。
(三)信息不對稱。
(四)國家金融政策缺乏可行性。
(五)純商業運作模式不適應農業金融需求。
賈楠(2009)認為中國目前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處于初階,面臨外部環境和內部機制的制約,信貸支持合作社適應性與主動性的較低,還有很多問題與困難。一為合作社獲取銀行支持的自身條件不足,二是行業機構對合作社的金融支持不適應,三則政府力度不夠,不利合作社與銀行對接,四是風險補償政策不完善,外部環境還需要很大的改善。
顧海峰、蔡四平(2004)剖析了我國金融發展現狀與缺陷,農村金融支持不足在于農村金融市場的組織不完善,無法提供合適的金融服務,引起農村金融資產的規模小,不僅農村金融機構無法提供足夠的金融服務給農村經濟,而且成為了農村資金外流的主要渠道。
四、金融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對策和路徑
關鍵詞:農業合作社;產生;本質
Abstract:In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form in agricultural sector which is dominated by market economy. As for the emergence and nature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neoclassical economics,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game theory compete for giving a theoretic explanation. Based on a systemic review on theoretical study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this paper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institutional essences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Key words: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emergence;nature
一、農業合作社的產生
農業合作社是一種類似于公司、大學等具有目的性的組織,它的出現是與從農業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社會轉型相伴隨的。對于農業合作社為什么會出現,有兩個重要因素不可忽視:一是促使農業合作社形成的共同利益的性質;二是促使農業合作社取得成功的因素。
(一)新古典主義的說明
對于農業合作社的產生,新古典經濟學從生產成本的角度進行了解釋。生產成本是指與生產、運輸、管理、銷售以及其他的支持活動有關的各種支出。從勞動分工的角度來看,生產規模的擴大(通過分工協作)可以帶來效率的提高。基于此,農民通過合作社可以實現縱向協調,進而帶來生產成本的節約和規模經濟效益。農民之間的縱向協調之所以能夠帶來巨大好處,原因在于它有利于農民實現規模生產、獲得技術、增加融資、降低風險和提高質量。
Helmberger采用新古典經濟學的方法解釋了合作社產生的原因在于,現有的企業未能為農民的利益服務[1]。因此,合作社的目標是確保農產品銷售和農業投入品購買的交易符合競爭的要求。成員會把從合作社得到的凈收益和市場價格進行比較,當通過合作社能得到較高的經濟回報時,生產者將會轉向與合作社做交易。一般而言,當市場缺乏或者低效時,農業合作社有存在的必要,這時它們被視為克服市場失靈而建立的一種組織形式。市場結構的不完全性(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市場都存在壟斷的情況)使得那些具有壟斷力量的群體在兩個市場上都可以制定不利于農民的價格。從理性的角度出發,農民組建合作社可以在壟斷市場上迫使投資者所有企業提高(營銷合作社)或者較低(購買合作社)價格。Nourse強調指出,力量不均衡與生產效率和規模經濟有關。因此,他認為農民只有通過建立規模較大的合作社才能恢復力量的平衡[2]。這里,Nourse所堅持的合作社促進市場競爭的角色是清晰的:當能夠成功促進競爭和提高經濟效率時,合作社就有存在的必要。
(二)交易成本經濟學的解釋
交易成本經濟學則從交易效率的角度解釋了農業合作社形成的原因。首先,由于多數農產品具有容易腐爛的特點,畜群、機械、手工技能等農業投資的可轉換性較差,生產活動對季節、氣候、活的有機體以及專業化生產具有較強的依賴性,農業上的資產專用性比較明顯。當機會主義行為存在和交易雙方力量不均等時,這些資產專用性很容易被農民的交易伙伴所利用。一般情況下,那些處于衰退或者成熟的產業,比如奶產品,蔬菜和水果,由于具備資產專用性的上述特征,其交易成本會增加[3],在這些部門農業合作社出現的比例相對較高。與投資者所有企業、合同等其他替代形式相比,合作社能降低由資產專用性引起的交易成本,原因在于合作社是農民所有的,它們沒有理由不履行與成員之間的協議[4]。其次,農業合作社相對于單個農民具有更少的交易頻度(經濟規模)和更高的市場開拓能力,加上有惠顧返還機制,合作社可以減少交易頻率,降低交易風險和交易成本,確保農民獲得相對穩定的收益[5]。第三,在農業生產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如多變的天氣,變動的市場價格,無法控制的貿易限制等。面對較高的不確定性,農業合作社在協調基本的經濟活動方面是比較有效的,例如,購買合作社能夠減少商品數量、運輸費用和訂單等方面的錯誤[6]。同時,合作社能較好的處理不確定性[7],還在于它有一個靈活的價格機制——初次支付和依據市場行情的惠顧返還,以及可以在不同產品之間進行調劑補充。第四,受到地理條件限制,農民在購買生產資料和銷售農產品兩個市場上都面臨壟斷的風險,合作社可以在協調產品的供給和需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此外,由于在推廣服務方面有優勢,例如,引進新品種,開展業務培訓,推廣新技術,合作社也能很好的降低交易成本。在這方面,合作社的機會主義行為相對于投資者所有企業而言要少的多,原因在于農民跟合作社是休戚相關的,合作社的生存依賴于社員的持續惠顧[3]??偠灾?,農業合作社是一種介于市場與企業之間的一種組織,它能夠使資產專用性、不確定性、有限理性、機會主義等因素的實際影響程度降低,因而能夠降低交易成本。
(三)博弈論的方法
考慮到很多學者在研究合作社出現的理由時大多把合作社視為已經存在的組織,Sexton認為,研究合作社的出現有必要關注其形成的“過程性”以及背后的動機[8]。他指出,合作社是一種為了完成縱向一體化功能而具有橫向聯合性質的俱樂部,成員如果不能從中收益他們是不會參與合作社的,也就是說,人們決定是否加入合作社主要取決于合作社能為其帶來多大的收益;并且這種聯盟結構只有提供與其他替代性的群體組織至少相當的收益時,才能保持穩定。利用存在核心(core)解的N人博弈模型,Sexton分析了單個決策者的行為選擇以及他們在購買/采購合作社(purchasing cooperative)中采取集體行動的動機[8]。該博弈模型的結果透析了合作社的均衡產出、穩定性、決策、融資方法以及成員政策選擇。最后的結論是,如何在成員之間以及其他參與主體之間分配成本和收益對合作社的形成、穩定和效率至關重要。
二、農業合作社的本質
(一)新古典經濟學的主張
1. 縱向一體化里的合作社
在新古典經濟學的第一個流派看來,合作社不是一個廠商,而是獨立的經濟行為人的一個集合體[9],或者說是一個多廠縱向一體化的商行[10]。這個流派很大程度上否認合作社的企業性質,他們把合作社更多地看作是獨立的農場主為了從縱向協調中獲益的一種聯合行動。Emelianoff在1942年首次把合作社看作是社員農場的延伸。在他看來,廠商是具有很強的逐利性的,它們所獲得的利潤要反映企業家的回報;而合作社不是一個利潤最大化的組織,因為它堅持按成本交易,此外,成員控制合作社事務暗含的意思是在合作社里企業家是不存在的。
與其他成員控制的組織的區別是,合作社具有縱向協調功能[8]。在農場操作和加工/銷售之間,合作社扮演的是一種縱向協調角色。對農民而言,無論是下游還是上游的投資活動都遵循規模效益原則,對融資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單靠自身的力量很難實現縱向協調,從經濟上來看,單個農民的縱向協調也是沒有效率的。因此,農民通過合作社可以有效完成縱向協調功能。
這個流派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推導價格產出均衡的方式揭示合作社的經濟本質。在縱向一體化的方法里,Phillips的分析是最值得注意的。從成員企業處于首位地位的假定出發,他推導出了基于成員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社目標函數的最大值。通過讓成員農場的邊際成本與合作社工廠的邊際成本之和等于合作社(產出)的邊際收益方式,每個成員可以實現利潤最大化。這個均衡產出隱含的假設是:(1)單個農場和合作社工廠的聯合利潤最大化是存在的,(2)當每個成員實現生產均衡時,聯合工廠的最優規模也是可以達到的。對一個營銷合作社而言,聯合工廠的最優規模出現在長期平均凈收益最大化的時點上。事實上,Phillips的分析暗含的假設是,農民采取的是Cournot-Nash行為,而不是價格接受者[11]。
2. 合作社作為一個企業
在新古典經濟學第二個流派的文獻中,合作社被普遍認為存在中心目標,但是這個目標只存在于合作社層面,而在成員農場層面是不存在的。受西蒙和巴納德的影響,Helmberger和Hoos把合作社視為企業的一個子類[12]。相應的,合作社的決策主要由一群經理人員主導的“高級協調者”來完成。這種方法背后隱含的假設是,合作社企業的管理者能夠把成員的偏好聚集成一個清晰的目標。
像縱向一體化的方法一樣,確定合作社目標函數的性質是該方法的首要任務。有兩篇原創性的論文對此進行了詳細說明。首先,Enke聲稱,成員作為投資者和惠顧者與組織存在雙重關系,這意味著兩種角色下的收益都應該最大化[13]。因此,根據Enke的觀點,均衡(產出)應該在合作社的收益和惠顧者的收益總和最大化的時點上。這就是所謂的“福利最大化解決方案”(welfare maximizing solution)[14]。盡管Enke的分析是以消費合作社為基礎的,但是可以很容易地應用到購買或者農業投入品合作社。然而,“福利最大化解決方案”只有在以下兩個條件下才可行:固定的惠顧額;利潤分配不是作為鼓勵成員需求的價格折扣,而是作為意外獲得的橫財[5]。
Helmberger和Hoos的方法對合作社目標函數本質的解釋更具有穩定性。首先,作者清楚地界定了幾個基本假設:(1)通過合同的形式限制農民必須把全部產出交給合作社;(2)每一個農民都是一個存在U型成本曲線的利潤最大化者;(3)農民是價格接受者;(4)合作社在其所在的市場上也是價格接受者;(5)合作社愿意銷售成員投售的全部產品;(6)合作社的成員人數是固定的;(7)成員企業接受統一的定價。在這些假設的基礎上,作者通過邊際分析的方法推導出長期和短期的均衡價格,以及合作社在成員資格開放或受限制條件下的均衡產出。這個目標函數導致營銷合作社的目標是最大化成員的初級產品的收益。這種情況發生在投入品的成本最小化和產出的利潤最大化都實現的情況下。相對于Enke的均衡而言,Helmberger和Hoos的“零盈余解決方案”(zero surplus solution)更具有穩定性,但不具有帕累托效率,因為只有成員資格封閉的合作社的長期均衡才是帕累托最優的。
(二)以理論為基礎的分析
理論(agency theory)認為,組織就是存在于各群體之間的各種合約,經理、所有者、投資者、工人向組織提供各種投入,相應的從組織獲得各種回報[15]。經理(人)在不承擔經濟風險的條件下如何代表股東(委托人)的利益做決策,是組織能否生存并取得成功的關鍵。依據理論,委托-關系面臨的挑戰來源于信息不對稱:人對自己的績效和任務知道的比委托人要多。這種事前的信息不對稱需要委托人建立信息搜集和監督系統。此外,委托人還必須制定明確的激勵機制,讓人能追逐自己的利益。一般而言,理論認為,組織的目的就是節約成本。借鑒理論的觀點,Vitaliano重點關注了合作社里界定剩余索取權性質以及人之間決策分配的兩類合約[16]。在復雜的企業中,剩余風險分擔與管理的分離導致決策過程的精致化:決策經營(包括最初決策方案提議和決策方案被批準后的執行)由管理者來執行,而決策控制(包括決策方案的審批和對決策方案執行的監督)由剩余索取者來掌握[17]。在投資者所有企業,決策控制是通過股票市場來體現的,因為股票市場可以提供評價管理者績效的信號。由于在合作社的剩余索取權不能市場化,剩余索取權的贖回可作為替代以發揮一定的威懾作用,敦促管理者以業務增長(最大化)為目標,極端情況下甚至可以采用威脅管理者職位的方式。對社員而言,其他的方法還包括,與合作社的競爭者簽訂惠顧合同,通過解散、合并以及兼并等方式中止或者修訂合作社的組織結構。上面提及的這些方法,都是直接控制機制,事實上,社員的多數決策控制都是授權給理事會的。很顯然,把理事成員限定為惠顧者可以確保理事會能夠代表剩余索取者的利益。
Vitaliano總結了合作社剩余索取權的三個顯著特點:(1)被限定在惠顧群體;(2)是選擇性權利,只有當成員保持對合作社惠顧時才發生;(3)既不可轉讓,也不可分離,它們不能市場化,并認為這些特點對合作社的績效和效率有重要的含意。從Vitaliano和其他學者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合作社的所有權缺乏可交易的二級市場而導致以下問題的產生:(1)剩余索取權的決策性質:無論是決策管理功能,還是決策控制功能在合作社都是較差的。(2)剩余索取權的公共性質:合作社由其惠顧者集體所有,社員不愿意分擔投資,社員的收益也不跟他們的成本相匹配。(3)剩余索取權的短視性:投資的收益只能通過保持成員身份或使用合作社的方式獲得,而不考慮其投入資產的產出生命。(4)剩余索取權的交易性:由于剩余索取權的交易、流動和激勵機制的缺乏,惠顧者不能采用資產組合的方式去滿足自己的風險偏好。
(三)以博弈論為基礎的解釋
早期關于合作社的研究傾向于忽視合作社內部不同參與者之間存在利益差別。例如,在新古典經濟學的文獻中,成員資格被看作是同質性的(homogeneous)。然而,農民在生產規模、資本集中度、市場需求和就業模式等方面的發展使得成員資格的異質性(heterogeneous)日益突出。這些變化對早期文獻中暗含的假設“成員的偏好是一致的”帶來挑戰。偏好的差異性不僅存在于成員之間,理事會成員、合作社的雇員的目標很可能也不相同,他們之間也需要行為上的溝通。對這些問題,早期的理論僅僅是提到而已。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借鑒俱樂部理論和博弈論,部分研究者開始把合作社視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亞群體之間的一種“聯盟”(coalition)[18]。
一般而言,博弈論方法分析的是當成員(用博弈論的術語是博弈者)具有部分不同的目標,并且有策略行為時的群體選擇問題[19]。特別的,合作博弈需要滿足以下假設條件:(1)博弈者的利益是異質性的:成員在利益目標上只有部分是重合的[19];(2)博弈者能夠從聯合行動中獲利[8];(3)博弈者擁有與替代選擇相關的信息,這樣他們可以與競爭性的購買者簽訂新的合同[15];(4)博弈者可以交流,并形成捆綁性的承諾,例如合同[15]。
作為一種“聯盟”組織,博弈者必須討價還價,并就聯合行動的成本和收益分配達成協議。博弈的核是博弈者在成本收益分配上達到均衡,也就是說,沒有更好的替代選擇。為此,要滿足三個條件:(1)每一個博弈者的所得至少不低于其單獨行動所得;(2)在參與者聯合行動條件下,全部收益等于可獲得的最大收益;(3)沒有小群體在按自己的利益行事時可以獲得更多[8]。
三、總結和評論
本文對合作社的產生及其本質進行了系統的述評。文獻回顧表明,農業合作社理論研究經歷了一個從尋求其存在合理性解釋,到對其組織制度進行深入剖析的過程。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新古典經濟學的分析范式,探討合作社的價格-產出均衡及其對市場競爭的影響;隨著新制度經濟學(產權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理論和契約理論等)和博弈論的發展,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許多學者開始采用新的方法分析合作社內部制度安排及其效率。
合作社大量出現在農業領域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原因。作為一種具有目的性的組織,農業合作社的出現是與“個人主義”的興起和從農業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社會轉型相伴隨的。不可否認,作為一種社會思潮,早期人們追求社會公正與公平的熱情極大地推動了合作事業的發展。然而,農業合作社的出現主要是尋求經濟上的目標,簡言之,農業合作社的出現是為了在農業市場獲得抗衡壟斷的力量。對此,以新古典經濟學為基礎的流派從生產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合作社糾正市場失靈的作用(農民參加合作社,可以通過聯合的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規模經濟);以交易成本經濟學為基礎的流派分析了合作社節約交易成本的功能(通過縱向一體化,可以降低資產專用性、不確定性、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等因素的影響)。由于認識到成員利益并非是同質性的(從合作社內部資源基礎出發),以博弈論為基礎的流派從形成的過程性及其背后的動機角度討論了合作社的出現(合作社是一種為了完成縱向一體化功能的具有橫向聯合性質的俱樂部,成員如果不能從中收益他們是不會參與合作社的)。由此可見,合作社是一個具有多重功能的復雜組織,其出現具有多種原因,現實中究竟哪種因素的作用更突出,除了受基本經濟目標的影響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員采取聯合行動的動機(incentives)時其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基礎。
與合作社的出現存在多種解釋相一致,關于合作社的本質同樣存在不同理解。在新古典經濟學里存在兩個不同的流派:以Emelianoff和 Phillips為代表的第一個流派認為,合作社不是一個廠商,而是獨立的經濟行為人的一個集合體,或者說是一個多廠縱向一體化的商行;而以Enke和Helmberger & Hoos為代表的第二個流派則把合作社視為一個獨立的廠商:存在核心的目標,合作社的決策主要是由一群經理人員來完成。作為新古典經濟學的替代,以新制度經濟學為基礎的流派認為,合作社是一種合約集;而以博弈論為基礎的流派則把合作社視為一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亞群體之間的“聯盟”。由于社會經濟環境的復雜性和資源稟賦的差異性,多年來關于合作社的本質一直存在爭論。這帶來的啟示是:合作社的認定和功能具有多重性,采用多理論的分析方法是合作社研究的題中應有之意。
參考文獻
[1] Helmberger,P. G. Future roles for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J].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1966(48):1427-35.
[2] Nourse,E. G. The place of the cooperative in our national economy:American cooperation 1942-1945[A].Washington D.C.:American Institute of Cooperation,1945/1995:33-39.
[3] Staatz,J. M. Cooperatives: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behavior of farmers[D].Ph.D. dissertation,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1984.
[4] Royer,J. S. & Bhuyan,S. Forward integration by farmer cooperatives:comparative incentives and impacts[J].Journal of Cooperatives,1995(10):33-48.
[5] Ollila,P. & Nilsson,J. The position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the changing food industry of Europe[A].In Nilsson,J. & .van Dijk,G.. (Eds),Strategies and structures in the agro-food industries. Van Gorcum:Assen,1997:131-150.
[6] Shaffer,J. D. Thinking about farmers' cooperatives,contracts,and economic coordination[A]. In Royer,J. (Eds),Cooperative theory:new approaches[C].ACS Service Report No. 18,USDA,Washington D.C.,1987:61-86.
[7] Fulton,M. The future of Canadi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A property rights approach[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5,77 (5):1144-1152.
[8] Sexton,R. J. Cooperatives and forces shaping agricultural marketing[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6,68(5):1167-1172.
[9] Emelianoff,I. V. Economic theory of cooperation:Economic structure of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M].Michigan:Edwards Brothers,Inc. 1942,reprinted by the Center for Cooperativ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5. [10]Phillips,R. Economic nature of the cooperative association[J].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1953(35):74-87.
[11]Sexton,R. J. A perspective on Helmberg and Hoos’ theory of cooperatives[J].Journal of Cooperation,1995(10):92-99.
[12]Helmberger,P. G. & Hoos,S. Cooperative enterprise and organization theory[J].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1962(44):275-90.
[13]Enke,S. Consumer cooperatives and economic efficien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5,35(1):148-155.
[14]LeVay,C.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theory:a review[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3,34(1):1-44.
[15]Staatz,J. M. Farmer cooperative theory:recent developments[A].USDA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Service,ACS Research Report Number 84,Washington,D.C. 1989.
[16]Vitaliano,P. Cooperative enterprise: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 basis for analyzing a complex institu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83(65):1078-1083.
[17]Fama,E. F. & Jensen,M. C.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2):301-325.
關鍵詞:合作社;交易成本;合作成本;收益分配
在新鄉村建設②的歷次會議上,鄉建精英們對于合作成本的支付總有很大的意見分歧。這需要我們理清為什么要支付合作成本,存在哪些合作成本,以及通過與合作收益的比較,分析一下合作成本的收入與支付格局,并探討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
一、為什么要支付合作成本?
為什么要支付合作成本?由于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會涉及成本問題,而合作成本無疑是由合作帶來的。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問的是:為什么要合作?
我們用制度經濟學的觀點作出解釋。制度經濟學認為,人們每天都在進行交易,這種交易可以有很多種類型,③但不管是什么類型的交易,都會存在交易的費用。這種費用,通常可稱之為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存在,使人們尋求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于是,合作行為就產生了。
交易成本概念的提出,使人類對自己的經濟行為的認識,有了革命性的進步。以至于人們發現,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里面假設的經濟世界,幾乎是不存在的,原因就在于交易成本的無處不在。人們的一舉一動都會涉及到交易,涉及到交易必須發生的信息成本、契約成本、界定產權成本、維護交易秩序成本等等。正是由于交易成本的無處不在,才會產生克服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比如,面對交易成本,是選擇組織一個團體進行合作,從而將交易成本內部化呢?還是不選擇合作,繼續支付交易成本?這時候,就有人采取了合作行動,組建了克服交易成本的組織,企業就這樣誕生了。這就是制度經濟學的重大發現。在合作行動的選擇上,也就變成了兩種成本的比較:一種是個體或團體組織與外界進行交易的成本,可稱為交易成本;另一種是同類型的個體之間尋求合作,或團體組織內部維持良好合作狀態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可稱為合作成本(也常被稱為契約成本)。如果交易成本大于合作成本,人們就會傾向于合作,因為這樣可以節約交易成本,產生合作收益;如果合作成本大于交易成本,人們的合作也就變得不劃算了。
在市場經濟大潮下,分田到戶的農民形單影只地站在市場組織(私人組織)和政府組織(公共組織)面前,既無談判經驗,也無談判能力,從而不得不忍受高昂的交易成本,由此而凸現了農民合作的必要性。比如,面對強大的現代化市場,農民在其生產與生活資料購買、產品銷售和消費過程中,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和力量不對等問題,以至于達成交易的信息、談判、防止假冒偽劣與維護自身權益方面的成本十分高昂,④而“爭取”(毋寧說“接受”)到的交易條件對自己十分不利,所以我們看到傷農、坑農、害農的事件不斷發生,農民總是此類事件的最大的受害群體。再如,面對政府征稅、征地、維護自身權益和要求合理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等,同樣存在單個農戶無法克服的交易成本。因為政府作為一個有理性的政治實體,有其自身的目標函數,它追求的是政治支持最大化和財政收入最大化。為了實現其雙重目標,政府必然要綜合考慮社會各個利益集團對它的損益影響,尤其會考慮某些強勢集團的利益需求;作為交換條件,政府制定和實施的政策安排,往往有利于強勢集團。農民要想維護和爭取自己的利益,必須參與對政府的討價還價,而這又是單個農民幾乎無法承受的交易成本。⑤既然單個農戶無法承受這樣的交易成本,又不甘于忍受任人宰割的命運安排,合作起來就變得十分必要。西方發達國家以及東亞不少國家和地區的經驗顯示,農民通過合作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參與能力。⑥國內現有的各個合作社,也是因為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而顯出了特殊優勢。這使得面臨雙重壓榨以至于沒有利潤的個體生產與經銷,通過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從而由于成本的節約而變得有利可圖。
但是,農民合作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時,又由于合作產生的經濟收益有限,而使得支付有限的合作成本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二、合作成本:顯性與隱性
實際上,與其他將農民組織起來合作的方式相比,農民自發組織的合作社,其組織成本是極低的。在合作社能夠利用的五大資源(人力資源、社會資源、土地資源、金融資源、自然資源)上,幾乎都不需要支付成本。連最具有逐利性的金融資源,目前各個合作社將其動員出來的成本也是極其低廉的。因為目前合作社對社員股金和資金互助股金,幾乎都沒有支付紅利,社員們普遍也沒有支付的要求,因為他們已經達成了一種互惠性的合作交易。這是任何一個外部組織,包括政府和非政府組織,都無法做到的。作為鄉土社會,內部人使用農民的資源,幾乎都是免費的,而外部人要想使用這些資源,每一步都需要成本(尤其是最不可避免的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使用成本)。外部人即使愿意付出成本,也無法克服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道德風險和不利選擇問題。農民合作社的巧妙之處在于將農村的資源,幾乎無代價地在農村社區內部資本化了。
但即使這樣,農民的合作還是不可避免地要發生一些組織與管理費用,而非資源使用價格的費用。這些相對于資源價格支付已經非常微小的費用,在合作社收益極其有限的情況下,也構成了合作社目前運轉中的沉重負擔。對于這些成本,本文依照易于被農民朋友理解的方法,將其分為兩類:
1.顯性成本。這是農民合作中已經花出去的、并最終表現為現金或實物支付的現實成本。比如交通費、電話費、電費、招待費、網絡使用費、車輛損耗費等等。這些成本是合作社實際上已經付出并且拿不回來的費用。合作社骨干們所講的成本支付,也主要是針對這部分成本而言的。顯性成本的分布是極其不均衡的。因為大部分社員幾乎不用負擔上述費用,而合作社骨干們卻為此支付甚多。實際上,在隱性成本的支付上,也是如此。
2.隱性成本。這是農民合作中已經花出去的時間和勞
動,沒有納入現實成本核算的那部分費用。在經濟學里,稱作機會成本。因為農民們不做合作事業,完全可以從事其他工作,這些工作都會帶來相應收益,但由于辦合作社而放棄了從其他工作中獲取收益的機會,所以叫做機會成本。鄉村建設的合作社骨干們個個都是鄉村精英,都有獲取其他工作報酬的能力。也就是說,本來應該計酬的時間和勞動,為了辦合作社,都成了免費提供,這成為農民們辦合作社要支付的隱性成本。實際上,在合作社的初創期,顯性成本已經使合作社感到難以支付了,就很少再進一步提出隱性成本的支付要求。
隱性成本的分布也是非常不均勻的,和顯性成本一樣,主要由合作社骨干們支付。這就是每次農民合作社骨干培訓會議上,關于成本支付的呼聲總是很高的原因,也是屢次會議中要求合作社骨干們“無私奉獻”、有“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的主要原因。合作社發展過程中,這種思想教育是必要的,但卻是不能持久的。因為這樣不符合經濟理性的思想工作,并不能有長期的效果。如果想使合作事業成為一個可以普及的事業,也不能要求合作社的帶頭人都是不計個人利益的“超人”。但實際上,下文將分析到,隱性收益的存在,使得隱形成本的支付要求,不是最主要的問題。
在顯性與隱性分類之外,對外來人員支付的合作成本,必須另加說明。對農民來說,合作社初創時期的啟動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也是目前農民們幾乎無法支付的。所以,目前全國的農民合作社幾乎無一例外地依靠外力去克服這個初始的組織成本。所以,支農大學生和專家學者們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他們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構成合作成本的一部分,而且同樣也可以有顯性和隱性兩類劃分,只不過這部分成本已經外化,不由農民支付,暫不在本文中考慮。但即使這樣,也不可避免地使農民支付了相應的成本,比如招待費用與搭進去的時間精力等。而這一部分,已經納入上文農民合作的成本收益核算了?!∪⒑献魇找妫猴@性與隱性
與合作成本相對應,辦農民合作社的收益,也表現為顯性和隱性兩類。
1.顯性收益。是通過辦合作社所獲得的現金和實物收益,也可以說是經濟收益;這部分收益可以從生產領域獲得,如聯合種植、聯合養殖、聯合加工,由小生產變為大生產,從而達到規模經濟,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也可以從流通領域獲得,如聯合購銷;還可以從消費領域獲得,如農業生產消費、農民生活消費上的互幫互助或者聯合購買等。此外,顯性收益還可以從金融領域里獲得,比如,通過資金互助的開展,可以獲得利息差,并增加信貸投入領域的產業利潤等。
但是,受到市場和政府的雙重約束,現在留在生產領域的利潤已經比較微薄,而農業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對單個小農和合作社而言,都是不可抗力風險,通過單個小農和小農的合作組織,暫時也很難克服。所以總體而言,農民合作社現在最主要的收益還是來自流通和消費領域。幾乎每個合作社都有這樣的經驗,種子、化肥、農藥、年貨、煤炭等等,只要聯合購買,馬上成本就節約不少。大豆、玉米、小麥、辣椒、生豬、獺兔等等,只要統一銷售,就會避免壓擠壓價,同時銷售成本也大大節約,銷售利潤馬上就會增加。由于當前合作社的經濟效益普遍并不明顯,也就沒有多少顯性收益可以讓人眼紅,自然也就沒有分配明顯不均的情況。當前,顯性收益的獲得多有普惠的一面。不管是生產合作,還是消費合作或金融合作,幾乎所有的社員都能享受到合作所帶來的經濟收益。
2.隱性收益。實際上,最能說明合作社骨干們一方面在支付成本,另一方面卻仍然越干越起勁的,是隱性收益的獲得。那么,什么是隱性收益呢?就是通過辦合作事業所獲得的非物質收益。實際上,鄉村建設的培訓和交流,極大地擴充了合作社成員的視野、見識,增強了能力。同時,也因為他們接觸到了外部資源并組織合作而贏得村民贊譽。合作文化的確立,也使長期以來被邊緣化的農民朋友找到了自尊,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意義。所以,在鄉村建設總結的三條基本經驗⑨中,“文化建設、收效最高”成為一個基本經驗。由于合作骨干們沒有特別地去計較隱性成本,所以也就不用過多去計量這個隱性收益了。但是,如果有人去計較隱性成本的話,就要考慮一下隱性收益的獲得。實際上,隱性收益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顯性成本的付出上,合作社骨干們都會心甘情愿。因為,隱性收益的獲得已經足以支付隱性成本,并支持骨干們心甘情愿地吃點虧,去支付部分顯性成本。
但是,隱性收益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多數為合作社骨干們獲得了。這種分配格局有其好的一面,因為合作社骨干承擔的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都比較多,他們多獲取隱性收益,可以抵補其成本的支出。但也存在不足,就是有一部分人已經過度培訓、過度動員了。當然,隱性收益也有其普惠的方面,比如,通過合作社的文化建設(文藝活動、圖書閱讀、學習活動等)和組織活動,使合作社社員們普遍找到了交流的平臺,提高了能力,培養了自尊自信的合作精神,找到了組織的依歸。組織文化的收益,是合作社社員們共享的。同時合作社的發展,也給了社員們以希望,使他們產生了對未來經濟與非經濟收益的美好預期,這也使他們愿意繼續忍受合作社不賺錢的現實,繼續支付相應的成本。在當前合作社發展的初級階段,隱性收益(非物質收益)遠大于顯性收益(經濟收益)。這使得當前的不少合作社盡管存在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存在入不敷出的經濟困境,卻仍然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四、誰來支付合作成本?
實際上,在沒有考慮隱性成本的情況下,農民合作社對于顯性成本的支付,已經成為問題。所以,顯性成本的支付,可能成為合作社發展中正在面臨的首要問題。
由于農民的合作不僅是農民自己的事情,還涉及到國家農業政策的落實、農村社會的穩定、農民收入的提高,甚至和諧社會的建設、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等許多方面,也就是說,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那么,獲得外部收益的政府和社會,理應為農民的合作支付一定成本。日本、韓國、臺灣以及許多發達國家的經驗已經表明了這一點,政府和社會為農民合作提供支持、支付成本,早已形成共識并付諸實際。但是,由于這種共識在國內尚未達成,而農民們又不可能被動等待這一共識的達成,所以,立足自身努力,克服成本支付問題,是當前的合作社不得已的選擇。這種努力可以表現在:
1.通過顯性收益支付顯性成本。合作社的生存和發展,必須要使現金流可持續。因此,提高經濟收益是發展合作社的一個必要條件。根據合作社已有的發展經驗和發展環境,雖然留在農業和農村的利潤空間并不大,但通過合作努力,總有獲取經濟收益的可能。比如,通過搞聯合購銷,馬上就帶來成本節約和售價提高,獲得收益,社員和群眾也都得到了實惠。通過搞資金互助,馬上解決了以往缺錢時求貸無門的問題。雖然目前的各地資金互助受制于資金規模和利率水平,帶來的資金收益還不足以支付成本,但是,如果看看日本、韓
國和臺灣的經驗就會發現,土地和金融收益是農民合作組織最大的兩個收入來源。由于現階段土地制度還是保持國家穩定的主要工具,農民的土地權益仍然難以為農民獲得,或至少不能自行處置。而金融合作空間仍然有限,如今的資金互助合作,仍處于初創期,由于放貸金額小,放貸利息低,即使是零成本的資金,在財務上也幾乎沒有可持續性。所以,沒能像日韓臺等地那樣,從這兩大收入源獲得較多收益。但由于中國現階段農產品流通領域利潤很大,沒有聯合的單個農民,只能忍受強大的市場壓榨;而聯合起來,可以大大降低農用物質及其他大宗產品的購入成本,提高農產品的銷售收益。所以,目前要立足于農產品流通和消費領域的合作,獲取顯性收益。同時,在生產、交易、信息、技術服務等方面,獲取相應收益。必要時,還可從外界吸收資金,但要立足自主,否則,合作事業就有可能陷入“等靠要”的境地,無法實現自主發展。
本來,農民合作的顯性收益理應很大,但目前由于受制于宏觀背景以及合作社仍處在初創階段的制約,合作的經濟優勢還沒充分發揮。如果通過努力,使合作社的顯性收益能夠大于顯性成本,那么合作社在財務上就是可以持續的。
2.通過隱性收益補償隱性成本。在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合作社骨干們先支付了隱性成本,但這大多已經通過隱性收益獲得了補償。明知要吃虧,合作社骨干們還都這么努力地組織農民合作,實際上,是隱性收益在支撐他們繼續辦合作社。而且,目前的隱性收益大大高于隱性成本。此項收益之高,實際上已經彌補了部分顯性成本的支付。這就能夠解釋合作社骨干們為何一邊“吃虧”,一邊還在努力從事合作事業。
在合作社創辦初期,其經濟功能(也就是顯性收益)往往難以發揮。在這種情況下,非經濟功能(也就是隱性收益)的發揮就變得十分重要了。所以,新鄉村建設的推動者們還在不斷地通過培訓,描繪鄉村建設的美好圖景,以讓合作社社員們有一個良好的預期并參與合作文化的創建。描繪圖景之余,還在做許多扎實的工作,使得其經濟功能能夠顯現,使得本來應該微不足道的合作成本,不再成為困擾合作社的難題。畢竟,當前合作社大部分隱性收益的獲得是依托我們鄉村建設的培訓與交流獲得的。這種外來的收益,不是所有地方的農民、所有地方的合作社都能獲得的。所以,在組織農民進行文化建設、普遍提高隱性收益的同時,還必須努力壯大合作經濟。畢竟,沒有經濟收入的獲得,合作社在財務上就不具有可持續性,而合作社試驗區也就沒有了普遍性的推廣意義。
五、結語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1.059
1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與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與引領
1.1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其相關研究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新形勢下傳統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與創新的結果,是在現有家庭承包經營的基本制度下,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與農業現代化要求的驅使下,通過適度擴大經營規模而采取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形式和組織模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具體應包括哪些類型或形式,目前學界還存在較大爭議,但“家庭農場、專業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是當前普遍認為的中國主要的或者說是發展最快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近些年來,正是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不斷培育與發展,為中國農業經營方式與農業經營體制的創新奠定了較好的基礎,為中國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以及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比較堅實的發展平臺與組織保障。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興起與發展也引起了國內廣大學者的高度關注,近年來相關研究蓬勃開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為推動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與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通過網絡與相關文獻調研,目前國內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①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形成機理、組織形式、發展現狀、存在問題[1,2];②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健康培育、有效管理與體制機制創新;③包括市場、金融、土地等在內的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支持。
基于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與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如何做到數量與質量、速度與效益、立足現實與著眼長遠的有機統一,有志于這方面研究的學者們任重而道遠。
1.2 技術支撐與引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發展的必要性
有學者指出,在當前中國“農地流轉制度缺陷、農村金融資源瓶頸、農業專業化合作程度相對低下”等因素的影響下,國家應適時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科技支撐體系建設[3]。對此筆者深有同感,認為技術進步與創新是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動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健康培育和持續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與引領。這樣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需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當前中國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組織形式與組織保障,而技術應用與創新又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技術支撐與引領,一方面符合中國當前大力倡導并實施的科技驅動戰略,另一方面也符合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基本要求。
二是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的現實需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當前中國農業技術吸納與應用的基本載體,農業技術要素的有效流動以及農業新技術、新產品的及時有效推廣,都取決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技術支撐與引領程度。然而,據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統計,目前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4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80%以上的水平。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如此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支撐與引領的力度疲乏是重要原因之一。
是什么原因導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支撐與引領的力度疲乏,對此人們并不否認當前中國農業技術推廣與服務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同時認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身的技術吸收與轉化能力低下是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由于受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勞動力轉移趨勢、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的影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技術吸收能力尤為疲弱,其健康、持續發展問題令人憂慮。
2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吸收能力的提升是欠發達地區農業科技成果及時有效轉化的重要保障
2.1 技術吸收能力及其相關研究
“技術吸收能力”概念源于外商直接投資和發展經濟學理論。Abramowit[4]于1986年提出的“社會能力說”(Social capability)被國內學界認為是“技術吸收能力”的理論雛形。該學說指出,一個國家和地區要吸收先進的科技成果,必須擁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基礎設施、技術水平等條件。需要指出的是,“技術吸收能力”概念是由Cohen等[5]首次明確提出,其內涵被定義為組織對技術、知識的獲得、消化和應用能力。此后諸多學者圍繞“技術吸收能力”的內涵、外延、本質特征等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Mowery[6]認為,“技術吸收能力”是不同技能的有機組合,包括將隱性知識顯性化和外部技術內部化的能力;Zahra等[7]認為,“技術吸收能力”不僅是組織獲取、消化、轉換技術的能力,還是其利用外部知識和技術的系列組織慣例和過程。迄今為止,有關“技術吸收能力”的大多研究是針對企業或外商直接投資(FDI)展開的,而把它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結合起來進行研究還比較少見,目前只發現宋艷平[1]把“技術吸收能力”與中國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放在一起做比較宏觀的研究。
2.2 欠發達地區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有賴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吸收能力的提升
當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中國被定位為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基本主體、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型實體、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有效載體。除此之外,當前中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還是吸納農業科技成果,從而實現農業科技成果及時有效轉化的主要載體。
從目前各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培育與發展情況來看可謂速度驚人,但發展質量參差不齊,特別是欠發達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發展中面臨的效率與質量問題更加突出。有學者認為“科技實力不強,農業技術的利用轉化率較低”、“帶動力不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較差”是當前中國欠發達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培育與發展中面臨的兩大問題[8]。這兩大問題比較準確地反映了當前中國欠發達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與發展的現狀,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吸收能力低下是重要原因之一。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當前中國農業技術吸收與應用的主要載體,它們的技術獲取能力、技術消化能力與技術利用能力將直接關系到農業技術推廣的力度,直接影響到農業技術成果轉化的速度與效率[8]。眾所周知,一方面是中國農業新技術、新成果不斷涌現,另一方面是許多新型實用技術并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推廣和應用,導致巨大浪費,應該說這一現象在中國普遍存在,欠發達地區尤為嚴重。根據規劃,“十二五”末農業科技對中國農業發展的貢獻率要超過58%,要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需要圍繞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以及優化農業科技投入機制等方面開展工作;另一方面,不斷提高欠發達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技術吸收能力,以此提高它們的農業科技成果的應用與轉化效率,也必須成為工作的重點。之所以這樣認為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
1)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應用與轉化優勢的需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著傳統農業經營主體所不具備的優越性,尤其在農業技術綜合與集成使用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然而由于受技術吸收能力多重因素影響,欠發達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2)促進欠發達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動吸納農業技術成果的需要。目前,中國大部分經濟社會欠發達地區的農業推廣與服務還是被動展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其農戶積極主動吸收并采納新技術、新產品的現象還并非常態,究其原因還是受制于其低下的技術吸收能力。一個技術吸收能力相對低下的組織,往往對新技術、新產品缺乏應有的敏感性與主動性,其主動吸納并應用新技術的行為就顯得力不從心。
3)推動欠發達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發展與創新的需要。吸收與應用技術是技術創新的前提與基礎。欠發達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吸收能力的提高,不僅有助于農業科技成果及時有效的利用與轉化,而且有利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身在主動吸收并應用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管理創新。
3 欠發達地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技術吸收能力問題的實證調查
3.1 調查內容與方法
受教育部社科規劃課題資助,課題組選取經濟、社會欠發達的農業大省江西作為樣本地區進行了調查。據江西省工商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江西有6.7 hm2以上種糧大戶1.25萬余戶,種植總面積達27.7萬hm2;農民專業合作社有2.13萬家,合作社員數超20.3萬戶,帶動農戶超164萬戶,出資總額近315.6億元;國家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40家,省級龍頭企業472家。為了使研究更具針對性,此次調查涉及的對象僅限于農民專業合作社。也就是說,課題組此次僅對江西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吸收能力問題進行專門調查。
農業部給60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授予了“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其中“江西順發白鴨養殖專業合作社、江西富民生豬專業合作社”等22家江西農民專業合作社榜上有名。這肯定了江西多年來在培育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方面取得的成就。然而,由于歷史與現實等原因的影響,目前,江西大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持續發展能力總體還比較低下,因此更有必要在調查基礎上指出其在技術吸收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課題組按照分類抽樣方式在江西省分別選取了“種養業,農機業、加工業、林業”各8個共3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每一個合作社選取10家農戶分兩個層次進行了調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調查內容如圖1、圖2所示。
3.2 問題與分析
通過對問卷與訪談記錄的整理與分析,發現樣本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技術吸收能力相對低下,致使其合作的專業化程度與發展的持續性受到影響。歸納起來,當前江西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吸收能力方面存在以下3個突出問題。
3.1.1 技術獲取渠道單一,對“鄉村能人”依賴程度過高,技術獲取能力低下 樣本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中農民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對技術信息、新技術、新產品的獲取能力低下,對“鄉村能人”的依賴程度高。調查表明,樣本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現有勞動力中文盲占20.5%,小學文化程度占32.5%,初中文化程度占26.7%,高中文化程度占11.8%,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8.5%;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農戶獲取新信息、新技術、新產品的途徑調查表明,有72.3%是通過合作社內部領導或“能人”那里獲得;有10.2%是通過政府部門、龍頭企業、鄉鎮農技人員那里獲得;有9.6%是通過技術中介、參加技術交流會或者從大學、科研院所那里獲得;有7.9%是通過網絡、電視、報刊雜志等新聞媒體獲得。農民專業合作社里的農戶在具體生產實踐中遇到技術問題時,找組織領導和“能人”解決的占80.1%;通過親戚、朋友解決的占11.2%,通過其他方式解決的占8.7%。調查表明,合作社及其農戶的技術獲取具有明顯的“能人”帶動特征?!班l村能人”主要有合作社理事長、創業能人、技術能人、村干部能人等??傮w來看,這些“鄉村能人”比一般農民具有更豐富的經驗與技能,但通過調查發現,“鄉村能人”中多數也屬于傳統農民,他們學歷不高,只有大約15%的人具有大專及以上文憑,他們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也還比較膚淺。
通過對回收問卷的分析,發現樣本地區大部分農民在使用新技術、新品種之前都有明顯的觀望心理,他們要等到“鄉村能人”使用并獲得較大贏利之后,才意識到自己也應該使用某種新技術、新產品。由此可以看出,“鄉村能人”其實是新技術與新產品在鄉村的先行者,討教與模仿“鄉村能人”,是欠發達地區鄉村農民簡單、實用、有效的學習機制,“鄉村能人”事實上就成了欠發達地區農戶學習的“標桿”以及獲取新技術、新產品的主要渠道。
總體來說,充分利用“鄉村能人”的帶動與示范效應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對“鄉村能人”的過分依賴也存在以下風險:①利益沖突風險。如果“鄉村能人”與合作社之間,農戶與“鄉村能人”之間存在利益邊界不明晰的情況,就會產生矛盾與糾紛,調查中發現有不同主體經常會因為利益問題而爭得不可開交,而一旦發生利益沖突,“鄉村能人”的帶動與示范作用就會大打折扣;②“鄉村能人”流失的風險。由于缺乏寬松、有利的發展環境,許多農村出現一種堪憂的現象,那就是“能人”外遷,弱者沉淀。有一定經驗和技能的人大多進城發展了,而缺乏經驗與技能的卻留在農村。這樣一來,以“能人”支撐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技術獲取方面更是困難重重、后繼乏力。
3.1.2 組織學習與交流不足,農業技術培訓效果不佳,技術消化能力低下 調查發現,樣本地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經常舉辦技術學習與交流會的只有10.7%,在生產或銷售中經常交流信息的農民僅有9.5%;與組織中的領導或“能人”經常交流的農民占56.2%,與鄉鎮農技推廣人員經常交流的農民占20.5%,與親戚朋友經常交流的農民占23.3%??傮w來看,組織中的領導或“能人”對普通會員的影響較大。與此同時,調查數據還顯示這些交流60%以上為隨意交流,參加合作社組織正式交流的只占20%左右,而其中主動交流獲取信息和技術的比例更是只占15%左右。合作社中農民通過信息交流獲取某種技術后,學習自然就成為其理解這一技術的主要途徑。通過調查發現,65.1%的農民認為比較普遍的學習方式是合作社組織開展的技術培訓交流,可是認為通過合作社組織的技術培訓方式能收到良好效果的只占30%左右。那么,為什么會有如此矛盾的回答呢?分析發現,樣本地區有組織的技術培訓次數并不多見,僅有的培訓也存在諸多問題,致使其對技術的消化與理解能力低下。歸納起來,目前樣本地區合作社組織的技術培訓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基層技術培訓員知識更新不夠,教學方式、手段單一。普通農技人員平時從事的都是農技推廣實踐工作,日常下鄉進村進行一般性指導還可以,但由于他們接受新技術、新知識的機會不多,如果要解決新技術、新產品使用與推廣中的難題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另外,基層農技培訓員從事教學的經驗少,教學方式、手段單一,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不強,表述方面難以做到通俗性與專業性的有機結合。
2)教材內容與先進適用技術的結合問題。農村自然資源稟賦的差異致使農業技能培訓呈現一定的地域性、時效性。調查發現,一些農村從外地訂購了許多實用技術教程,結果發現這些教材內容并不完全適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實用性不強;盡管當地農技人員也編寫了一些培訓教材,可是大多存在知識面較窄,接觸面不寬,操作不夠系統,規范性不強等問題。
3)農民技能培訓的理論教學與試驗示范指導脫節問題。各項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引進需要開展試驗示范,試驗示范基地是技術培訓良好的教學實訓基地,它有著其他教學方式不可比擬的特點與優勢。然而,調查發現,大部分地區由于試驗示范基地建設滯后,培訓基本上采取的是從教室到教室,從書本到書本的形式,缺乏起碼的實訓教學與實踐指導,致使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3.1.3 使用新技術、新產品的主動性不強,技術服務與推廣滯后,技術應用能力低下 通過對樣本地區3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使用新技術、新產品的情況調研發現,他們在引進新技術或新產品時,基本要先進行試種或試驗。大約45%的合作社每年或每隔一年會使用新技術或新品種,絕大部分合作社及其農戶是根據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某種新技術或新品種的效果,來判斷其是否使用某種新技術或新產品。在調查影響合作社應用新技術或新產品的主要因素時發現,52.6%的合作社認為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使用費用高,難以獲得資金支持;30.5%的合作社最擔心新技術或新產品不適應當地實際情況;還有16.9%的合作社認為新技術、新產品的贏利性是其考慮的主要因素。通過對3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中農戶應用技術情況的調查發現:占42.5%的農民使用某種技術或產品前,先要觀望合作社內部管理者或“能人”使用某種技術或產品的情況,如果合作社內部管理者或“能人”對某項技術或產品用的效果好,農民就會采用;占35.8%的農民要觀望親戚或朋友使用某種新技術或新產品的情況;占10.5%的農民則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決定是否使用某種新技術或新產品;占7.2%的農民是在鄉鎮農技人員和經銷商的推薦下使用某種新技術或新產品;還有大約4%的農民是在看了電視宣傳后使用某種新技術或新產品。
通過對上述數據分析,發現樣本地區合作社及其農戶應用新技術、新產品的積極性不高,他們考慮和參照的因素太多,以至于行動上瞻前顧后、畏首畏尾。
農業技術服務與推廣是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其水平與質量如何對合作社及其農戶的技術應用能力也會產生相應影響。通過調查發現樣本地區農業技術推廣與服務還存在以下問題。
1)農技服務與推廣的運行機制不健全,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少、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調查發現,大多數地區的農技推廣采用的還是“政府主導”模式。這一方面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壓力,另一方面由于未能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使得企業和農民的積極性都無法發揮。調查還發現,大部分農技推廣人員都集中在鄉鎮以上單位,致使基層一線人員缺乏,農技服務與推廣的實效性大打折扣,從而影響了新技術、新產品的及時有效推廣,也降低了農民對新技術、新產品的利用能力。
2)農技服務與農民的科技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致使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戶的技術轉化與利用能力受到影響。從樣本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戶技術需求的調查情況來看,目前農民最希望得到的技術主要為“優良品種信息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等。這自然與江西大部分地區為雙季稻區,以及與農民的增收、致富愿望密切相關。然而現有的農技服務卻五花八門,缺乏針對性,甚至一些人為了謀取商業利益,推廣了一些不符合當地實際的技術與產品。
【關鍵詞】 價格波動 成本 壟斷 合作社
一、我國豬肉生產現狀及價格波動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在第十二屆業發展大會上面提出: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養豬業已經進入成熟穩定期,我國人均豬肉擁有量已經超出世界平均水準,該產業已由快速增長趨于平穩發展。截止2013年底,全國生豬存欄數已達47411萬,同比下降0.38%,生豬出欄數達71557萬,連續6年保持增長,同比增加2.8%,而且超過7億頭。
近幾年來我國的豬肉價格有了幾次較大的波動。2004年之前豬肉價格一直都很平穩,波動極小,沒有太大的起伏。2004年之后豬肉價格略有上浮,隨后價格回穩,2006年的價格跌入谷底,隨后2007年豬肉價格強勢走高,漲幅很大,之后價格又逐漸回穩,但是到2010年上半年豬肉的價格又經歷了一次大幅度的上漲,達到了新世紀以來的最高點,之后豬肉的價格一直在震蕩并且處于正常水平。總的來說,2006年是豬肉價格的一個分水嶺,前后穩定時期豬肉的價格差距較大。
二、我國豬肉價格波動因素分析
(一)生產成本變動引起價格波動
按照價格產生機理,生產成本是價格的首要組成因素,是確定價格的根據與經濟范圍。豬肉生產成本的是豬肉價格周期性變化的首要因素,生產成本的變化與價格的變化息息相關,生產成本增加將推高價格,生產成本降低將拉低價格。對豬肉養殖業來說,豬肉生產成本主要由飼料成本、仔豬采購費用、人工勞務費、醫療防疫費這幾部分組成。
(二)國家補貼政策引起的價格波動
2006年之前的豬肉價格波動幅度較小, 2007年自國務院頒發了《關于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一系列的補貼政策之后,豬肉的價格就經歷了一次大幅度上漲。補貼主要有生豬良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等等,這些都是主要用于大型生豬養殖基地,但在市場中占有很大比例的小養殖戶卻被排除在外。
其次,雙匯、雨潤這些豬肉生產商為了拿到更多的補貼,不斷的保育能生產的母豬。經過一定的生長周期以后, 2009年大量小豬上市,到了2010年上半年豬肉價格跌至了谷底,從1月的17.34元/千克迅速下跌為5月的13.84元/千克,很多養殖戶出現了虧損。但是國家的補貼卻沒有真真正正的到達養殖戶的手中。一方面因為國家的補貼需要一系列煩人的手續,小養殖場也就沒有各種功夫去應付;另一方面,很多補貼停留在出欄環節,很多小養殖戶沒有屠宰權,他們養的豬只能被大企業所收購,所以很多補貼進入了雙匯這些大廠商的腰包,沒有實實在在到達農民的手中。
而2011 年發生的“瘦肉精”事件恰恰說明,雙匯已經完全有能力控制豬肉的市場價格。3?15晚會將雙匯“瘦肉精”事件曝光后,隨后雙匯的屠宰量和銷售量下跌了不少,僅僅過了3個月,2011年6月份的豬肉價格就開始漲到了峰頂,政府一點兒辦法沒有。隨著瘦肉精的風波逐步平息之后,到2012年的4月份,豬肉的價格才恢復到之前的水平,每公斤22元左右。這一輪豬肉價格的上漲,就是由于雙匯已經具有了壟斷勢力并減少市場供應造成的。
三、穩定豬肉價格波動的對策
在養殖生產豬肉方面,可以實行農民合作社模式。
(一)農民合作社的介紹
農民合作社是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使用者在農村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的基礎上,自主結合、合作經營的原則下成立的互助共贏性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參與的成員,并為他們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加工、運輸貯藏、銷售以及農業生產經營相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
對于合作社,農民也是很愿意加入的。農民普遍處于農業生產的中間環節,生產既需要向市場采購種子、飼料、化肥、農藥乃至農用器具等必須的生產資料,也可能會需要暫時的資金援助和適時的技術幫助,而在生產完成之后則需要面臨銷售、加工等產業鏈下游的問題,因而個體生產者直接面臨市場的波動會有不小的危害,并很可能由于討價還價的能力不夠,被上下游的公司所剝削。農民參加合作社的最大優點便是能夠轉變單個農戶的劣勢地位,使他們聚在一起抗衡市場風險以及壟斷企業,并同時共享合作社提供的不同種惠農服務,如技能幫助,同享信息等。
(二)國家支持農民合作社
國家對農民合作社也是大力支持的。在2014年后半年,農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九部門聯合《關于引導和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發展的意見》,而2013年中央1號文件和2014年中央1號文件均明確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社,并給予相關的政策支持。農民合作社已由過去的重扶持、重發展階段走向發展與規范并重的階段。而《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度報告公示暫行辦法》的出臺,表明自2014年10月1日起,農民專業合作社將開始向工商管理部門上報年報,并向社會公示將農民合作社作為國家涉農項目的重要承擔主體。這會是我國創新財政支農方式提高財政支農效率的改革方向,同時農民合作社發展的核心是讓農民繼續受益。
【參考文獻】
[1] 賈巧玲.我國生豬價格波動的原因及對策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關鍵詞:農戶;專業化;茶葉合作社;入社意愿
中圖分類號:F32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31-0019-04
引言
農業作為關系民生的基礎產業,重要性不容忽視,在當前國內農業雙重比較優勢喪失的背景下,農業的發展與保護顯得尤為重要。而農業合作社作為農業未來專業化發展的一條可行性道路,在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專業合作社法》正式頒布后,便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地破土而出。國內對于合作社的研究,從早期對國外合作社的學習探索和對國內合作社的內部制度研究(國魯來,2001;秦中春,2007),轉變為目前對國內合作社真實性和規范性的探討研究,有學者認為,由于異質性和政策性因素現實中難以存在真實的合作社(鄧衡山等,2014),但大部分學者對于合作社仍持樂觀態度。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指農民自愿聯合起來,通過共同所有和民主控制的事業來滿足他們共同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需求,開發和保護自己正當利益的自治聯合體或經濟組織(秦中春,2007)。
一般認為,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參與數越多,農戶參與程度越高,那么合作社發展越穩定,對于農業的專業化發展越有利。而目前我國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參與度并不高,對推動農業專業化所起的作用并不十分顯著。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國依法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合作社128.88萬個入社農戶約9 400萬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35%左右。而根據黃山區農業委員會截至2015年6月底的統計數據推算,安徽黃山區的茶葉合作社農戶入戶率僅為4.5%~6.8%,遠遠不及全國農戶入社率水平,茶葉合作社的作用并沒有得到發揮。因此,研究希望通過調查分析對提高黃山地區的茶葉合作社農戶入社率提出可行性建議,推動黃山地區的茶葉產業化發展,在“一帶一路”的政策背景下發揮安徽黃山地區的名優茶優勢,實現茶農的增收、茶葉產業化的發展以及茶文化的傳播。
一、理論分析與數據描述
(一)理論分析
農戶作為茶葉合作社的主體,他們的加入意愿受到以成本收益分析為主的一系列因素的影響,這里主要考察影響農戶加入合作社的內部因素,具體分為以下幾點:
1.農戶戶主特征。農戶戶主特征主要包括農戶的年齡、農戶的性別、農戶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農戶對合作社的了解程度這4個變量,研究把主導家庭發展的的農戶作為戶主,認樗們在決定家庭茶葉生產經營的相關事宜上具有主導作用。
2.農戶家庭特征。農戶的家庭特征比較寬泛,此處主要針對農戶的家庭人口數、農戶家庭的農業勞動人口數以及農戶的家庭茶葉種植年收入3個變量進行分析討論,劃分家庭人口數與家庭農業勞動人口數主要是出于對農業兼業的考慮,理論上農業勞動人口數越多,即同等規模下的農戶家庭兼業程度越低,對茶葉種植的自主性越強,那么對于合作社的依賴程度越低,加入合作社的意愿越低。
3.農戶生產特征。農戶的生產特征主要考察農戶的茶葉種植年數以及農戶的茶葉種植面積,前者關系農戶的生產經驗和對市場的了解程度,后者反映農戶的生產規模。
(二)數據描述
1.數據來源。研究根據調研需求進行樣本選擇,最終確定了新明鄉舉坑村和譚家橋聶家山為樣本村。新明鄉舉坑村位于黃山區東北部,靠近太平猴魁的生產發源地猴坑,而黃山區譚家橋鎮聶家山地處黃山區東部,以黃山毛峰為其特產。兩個地區均符合樣本村選擇的條件,具有較好的樣本代表性。研究者在兩個村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86份,有效率為86%,樣本村的大致概況(見表1)。
2.樣本數據描述。研究依照前述理論分析的影響因素討論和二元模型建立的需要,將調研得到的農戶數據進行整理,表2是整理后的樣本數據結果。
二、實證分析結果
研究運用Eviews計量分析軟件建立一個二元的Logit Regression(Robust Covariances:Huber/White)模型,模型表達式如下式(1):
Ln(pi/1-pi)=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μi (1)
(1)式中,pi表示農戶參與合作社的概率,X1~X9分別如表2所示,β0表示常數項,β1~β9為待估系數,μi 為隨機誤差項,最終的二元Logistic模型回歸結果(見下頁表3)。
綜合上表分析,對于影響農戶加入合作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農戶戶主特征對農戶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影響
首先,農戶的年齡對農戶加入合作社意愿產生負影響,即說明農戶的年齡越高,他們對于合作社這一新型組織的接受程度越低,他們越傾向于傳統的小農經營,對于接受新事物的風險偏好程度更低,故而加入意愿較弱。其次,農戶的受教育程度對農戶加入合作社意愿產生正影響,反映出農戶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對于合作社的接納程度越強,越能從長遠角度分析合作社利弊,加入意愿也越強烈。此外,農戶對于合作社的了解程度對農戶是否加入合作社不產生影響,結果與預期不符。研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樣本農戶對于合作社的了解程度均比較低,而且農戶之間是否加入合作社的結果是彼此產生影響,故而與預期不符。
(二)農戶家庭特征對農戶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影響
農戶的家庭人口數對農戶是否加入合作社不產生影響,而農戶家庭農業勞動人口數對農戶是否加入合作社是產生負影響的。調查表明,這是因為茶葉生產具有強烈季節性,使得農戶兼業與自主進行茶葉生產經營兩者之間并不矛盾,故而農戶并不依賴合作社。農戶的家庭茶葉年收入對農戶是否加入合作社是產生正影響的,主要是因為農戶的家庭茶葉年收入越多反映該農戶對于茶葉收入的期望值越高,在市場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希望加入合作社來規避風險,獲得更高收益。
(三)農戶生產特征對農戶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影響
模型結果說明農戶的茶葉種植年數對農戶是否加入合作社不產生影響,而茶葉種植面積對農戶是否加入合作社產生負影響。研究認為,種植年數的增加伴隨著市場交易次數的增長,但難以改變小農戶的市場被動地位,而種植面積的多少卻決定著農戶作為一個獨立個體能否產生較大的市場影響力,從而改變自己的弱勢地位,故而種植面積大的農戶可能已經獲得了較好的市場交涉地位,從而不愿意加入合作社。
三、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通過實地調研與計量模型的實證分析,研究認為農戶入社率不高反映出當前中國農業仍以小農經營為主,小農經營的思想根深蒂固,也反映出有關部門對于合作社的宣傳以及合作社自身經營管理的不足。即使現有狀態下的小農家庭經營不可否認是十分有效率的(舒爾茨,1987),但在未來人多地少和環境氣候惡化的壓力下,專業化經營更能滿足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改革的要求。同時調查顯示,農戶對于加入合作社還是持有一定傾向心理的,只要能解決好農戶的收益問題,做到真正為農戶謀利益,那么合作社就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黃山地區就可以繼續推廣發展茶葉合作社。
(二)對策建議
黃山地區要真正發展茶葉合作社,必須密切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政府及相關部門要以適當方式大力宣傳合作社,當前的農村勞動力老齡化現象嚴重,同時大多數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受教育水平并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不夠。為此,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針對當地農戶的具體情況進行宣傳,確保農戶能夠深入了解合作社這個組織。第二,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農戶的教育培訓,培育新型的技術型茶葉農戶,生產高質量的茶葉,以名優茶來保證當地茶葉的持續發展。第三,合作社自身要積極尋找市場,在政府的政策號召下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努力推廣茶葉品牌,讓茶葉得以發揮品牌優勢獲得更多收益,并在市場中適當進行茶葉生產鏈的延伸,創造更多價值。第四,加合作社契約緊密程度,建立適當的獎懲制度。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公約條款應予以法律效力,將農戶與合作社緊密聯系,使得合作社和社員之間有良好的監督互相監督,保證合作社的效益。同時,通過獎懲制度激勵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使合作社內部的良性競爭推動合作社發展。
參考文獻:
[1] 秦中春.農民專業合作社制度創新的一種選擇――基于蘇州市古尚錦碧螺春茶葉合作社改制的調查[J].中國農村經濟,2007,(7).
[2] 蔡榮,韓洪云.農戶參與合作社的行為決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山東省蘋果種植戶為例[J].中國農村觀察,2012,(5).
[3] 鄧衡山,等.合作社的本質規定與現實檢視――中國到底有沒有真正的農民合作社[J].中國農村經濟,2014,(7).
[4] 劉勇.西方農業合作社理論文獻綜述[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5] 國魯來.合作社制度及專業協會實踐的制度經濟學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01,(4).
[6] 潘勁.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數據背后的解讀[J].中國農村觀察,2011,(6).
[7] 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Participation in The Tea Cooperatives
――Based on Survey in Anhui Mount Huangshan Area
LI Xiao,JIANG Chang-yu,ZHU Ning,SUN Kai,JIA Wei-guo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一、基本情況
(一)數量與規模
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出現于20世紀末,且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都是由農民專業協會演變形成的,但總體數量較少,規模較小。20__年以來,尤其是自20__年7月1日《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施行以來,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環境不斷改善,農民對專業合作社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引導和扶持下,農民創辦合作社的積極性日益高漲。據縣農委的普查統計,截止20__年2月末,我縣在工商局注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46個,其中:種植業36合作社個、養殖業合作社5個、農機合作社1個、食用菌合作社4個。4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當中,__縣祥馳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鳳山五味子生產合作社為我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點,__縣華隆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點。46個合作社共有成員2219人,資產總額971.9萬元。
(二)行業分布及分類
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布于不同的行業和領域,其中:種植業合作社的比重為78.2%;養殖業合作社的比重為10.8%;農機服務合作社的比重為2%;其他為9%,這與我縣種植業、養殖業在農業總收入的比例相關。
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類型看,按牽頭人劃分:由農村能人和專業大戶領辦的39個。依托涉農部門、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的6個,其他形式創辦的1個。由農村能人和專業大戶領辦的合作組織據主體地位,比例為84.7%;由涉農部門、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的合作社所占比例為13%。從合作社與成員結合的緊密程度看,較為緊密的專業合作社是主要形式,約占80% 。
(三)基本特點
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近年來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整體上農民專業合作社仍然處于發展初期,在機制和運行方式上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全縣4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雖然形式、行業各不相同,但有許多共性,表現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些基本特點。
一是在合作方式上,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制度。
二是在經營內容上,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專業合作社能夠圍繞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為成員開展產前、產中和產后的服務。
三是在組織管理上,實行自愿結合,民主辦社。專業合作社由農民自愿組成,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專業合作社內部實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項由成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
四是在辦社宗旨上,對內以服務為宗旨,對外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專業合作社對其成員開展技術培訓、信息咨詢、農資供應,提前、產中、產后服務,不以盈利為目的,對外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參與市場競爭,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
五是在盈余分配上,讓社員得到實惠。專業合作社無償、低償為社員開展技術培訓、技術輔導、信息,甚至無償提供良種等;幫助社員進行產品銷售,或者按不低于市場價統一收購后銷售;加工、銷售環節產生的盈余按交易量實行二次分配,給社員帶來實惠。
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對于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我縣全面實現小康的步伐,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第一,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大幅增加農民收入。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中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突出的是農民增收困難。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重要途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民購買農業生產資料難和銷售農產品難的問題,而且促進了農產品加工、運銷、服務業的發展,使農民能夠部分分享流通、加工環節的利益,增加了農民收入。祥順鎮1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人均純收入7360元,比20__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802元。
第二,農民專業合作社增強了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改變了農村一家一戶小生產的經營方式,組織帶領千家萬戶共同闖市場,成為農民進入市場的橋梁和紐帶,促進了農業規?;^域化、專業化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改變了農民在市場中的“弱勢”地位,增強了農民的市場競爭力。__縣生態養豬專業合作社成立以前,農戶養豬疫病難防、銷路難尋,市場競爭力差,養豬效益不高。20__年9月,__縣生態養豬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實行“五統一”即:統一引種、統一防疫、統一飼料供應、統一培訓、統一銷售,大大提高了該社成員養豬的市場競爭力和養豬效益。20__年該合作社成員人均收入達到8200元,增幅達32%。
第三,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當地的資源條件和產業發展情況,以共同利益為基礎,把農民組織起來,圍繞主導產業共同從事產、加、銷等經營活動,有效促進了當地優勢產業的發展壯大,推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第四,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力地推動了農產品品牌的創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都在盡力打造自己的品牌,通過實施品牌戰略,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如__縣祥馳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注冊了綠色水稻“祥馳”牌商標,實行規模經營,標準化生產,統一供種,統一應用水稻富硒技術,統一使用生物有機肥,農家肥,統一防治病蟲害,統一品牌銷售,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三、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看,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仍然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許多亟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量較少,規模較小
據縣農委的普查統計,截止20__年2月末,我縣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達46個,46個合作社共有成員2219人,每個合作社平均擁有成員48人,每個合作社平均擁有資產21萬元(數據未經核實)。不僅數量較少,而且規模較小。究其原因,一是我縣的合作社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二是在合作社的效益和優勢未能得到充分體現之前,暫時不宜盲目擴大規模。因此我縣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和規模的提高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另外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規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數量達到5人以上就符合辦社條件,規模較小農民專業合作社具有門檻低、經營靈活的優勢,也是合作社發展初期的普遍現象。
2、合作層次低,覆蓋面小,輻射帶動能力差
目前我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合作內容上主要是以地域內生產資料的采購和農產品銷售為主,農業生產資料的跨區采購和農產品的跨區銷售相對較少,從事的農產品加工多為初級加工,給農戶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不明顯,并且覆蓋的領域狹小,多數是種植業,因此,合作社對本村及周邊農戶的影響和帶動能力
較差,影響了農民加入合作社的意愿。3、運作不規范,管理不到位
當前,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營不規范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大多數合作社的成員甚至理事長不清楚何謂真正意義上的合作社,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合作社的運營往往停留在簡單模仿的層次上。有的合作社雖然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和各種規章制度,但缺乏對章程和規章制度的充分協商、論證。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產權制度的設立、民主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不能按照合作社的要求落實到位,嚴重影響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發展。
4、部門之間協調溝通不足,指導和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目前的情況是工商部門只負責登記發照,合作社的管理和指導以農委為主,相關部門配合。由于各部門之間分工不明確,職能不具體,造成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指導和管理上的不到位,甚至缺位。出現了誰都管,又誰都不管的現象。由于部門之間溝通不暢,管理措施不到位,使得一些合作社鉆政策的空子,不是在辦合作社為社員增加收入,而是在利用合作社的招牌為個人謀私利。
5、效果不明顯,農民入社的積極性不高
由于多數合作社規模小,運營差,在增加合作社農民收入上不明顯,使得沒入社的農民入社積極性不高,多數處在觀望狀態,造成合作社發展一度滯緩。
6、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市場觀念和競爭意識較差
特別是能夠領辦專業合作社的帶頭人尤其缺乏。
四、對策建議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即是廣大農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需要,又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為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大宣傳力度,強化人員培訓,提高其參與合作社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發揮電視、廣播、新聞媒體的作用,利用板報、墻報、公開板、宣傳欄等工具,通過科技下鄉等活動,向農民宣傳普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知識、釋講《農民專業合作法》,增強農民的合作意識,使更多的農民了解、支持、參加合作社。通過舉辦培訓班、專家講課、組織人員到先進地區學習等形式,進行合作知識、市場營銷、經營管理及法律等方面的培訓,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能夠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農村能人,鼓勵、引導和扶持他們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
2、規范內部運作,夯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基礎。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機制,建立健全產權明晰、管理民主、服務全面、分配公平的內部治理結構,是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重點抓好五項工作。一是明晰產權。依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對社員的出資方式、出資額以及出資所占比例,經全體出資成員簽名、蓋章進行重新確認,以明晰合作社的產權結構,保障成員的合法權益。二是規范完善章程。合作社要對章程重新進行完善,①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必須出資,并且是從事與合作社業務有關的農戶、企業、事業單位或團體。②成員個人所占股金比例最多不能超過總股金額的20%。③實行一人一票制。④主要按照社員的交易量(額)返還合作社盈余。三是民主管理。合作社必須按照“成員大會決策、理事會執行、監事會監督”的民主管理機制運行。四是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合作社必須建立規范健全的財務管理、生產銷售管理、社員管理、盈余分配、議事規則、社務公開、檔案管理等規章制度;財會人員要持證上崗,合作社必須獨立建賬核算,在銀行開設賬戶;建立社務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制度,并實行財務公開,接受社員監督。五是強化對社員的服務。合作社與成員在農業生產資料采購供應、市場信息、業務培訓、技術指導和產品營銷等方面要有穩定的服務關系。合作社要建立統一的生產質量標準和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并嚴格執行。
3、推動合作社規范化建設??h政府應重點培養2—3個要章程規范、組織健全、制度完善、利益聯結緊密、運行效率高、作用發揮好的合作社作為示范點,各鄉鎮也要重點培養1—2個規范合作社作為示范點,發揮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其他合作社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推動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健康發展。
4、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加大支持扶持力度,確保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1)搞好登記服務??h工商局和農委要聯手搞好合作社的登記和備案工作,共同做好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認證、指導服務及監管工作,防止一些農民只辦照、不辦社,甚至辦假社的情形出現;(2)產業政策傾斜。各涉農部門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的標準化生產、無公害基地建設、農產品市場營銷及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等項目,要給予優先扶持;(3)財政扶持。財政部門要安排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對作用發揮好,農民得實惠的專業合作社在財政支農資金中對其開展信息服務、技術培訓、引進新技術新產品、農產品質量標準與認證、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營銷和技術推廣等服務給予一定額度的資金扶持。(4)金融支持。政策性金融機構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低息貸款,農村信用社要專門安排一定額度的貸款,解決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所需資金。(5)稅收優惠政策。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稅務部門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農業產品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等生產資料免征增值稅;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不辦實體無需納稅申報。工商部門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辦理登記不得收取費用,不得以違反證照管理規定進行經濟處罰。
一是專業農產品生產必須實行市場調節,不屬于政府指令性和指導性計劃生產。
計劃經濟是農民組織化程度最高的一種形式,生產經營全由計劃進行調節,各生產主體就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因此也就無需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只有實行市場調節的農產品,建立合作經濟組織才有必要,它既能發揮各個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極性,又能克服市場調節的無序性,做到兩者的結合。從實際來看,凡是放開經營越早的農產品,其專業合作的程度也就越高,現在出現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比較多地集中在蔬菜、家禽等領域,糧食、棉花放開得遲,至今這兩個領域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還比較鮮見。
二是農民必須成為真正獨立的市場主體,具有完全的生產經營自。
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加入自愿,退出自由,只有獨立的市場主體才能行使自主的權利。我國農村改革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重塑了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家庭承包制使農民獲得了生產自,糧食購銷市場化改革又使農民獲得了經營自。生產自和經營自的結合,使農民成了真正的市場主體。當市場主體發育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市場主體為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自然需要相互之間的合作。過去長期以為,溫、臺地區的農民善分不善合,但現實恰恰是這些地區,無論是工商領域的股份合作制企業還是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協會,發展得最好,走在全省前列。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地區的農民較早地成為市場主體,當主體培育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各主體之間就有一種作的愿望。
三是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過剩經濟基本形成。
分析我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過程,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的農民專業協會、研究會,其產生的主要背景是,農業結構調整初期,農民缺乏生產技術,同行的人聯合起來,聘請專家上課,共同研究生產經驗。此時的農民合作組織更多地是以科普組織形式出現,這也是為何科協成為許多農民專業協會主管部門的原因。第二階段是世紀之交出現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它以一種生產經營主體形式出現,其服務的領域不僅僅是科技普及,還包含產品購銷在內的各種服務。其產生的背景就是隨著農產品市場一體化的形成,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時,一些農戶自發成立合作組織,通過注冊商標、改進包裝、實施標準、加強營銷來增強市場競爭力,力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關注我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過程,不難發現哪個領域競爭得激烈,哪個領域的合作組織就培育得早、發展得快。版權所有
四是專業化生產達到一定水平。
可以說,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育源于農業的專業化生產,其發展又能進一步提高專業化水平,推進區域化布局。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我省通過開展“一村一品”、“一鄉一品”活動和建設優高農產品基地,專業化生產已經發展到了一定水平,全省的中國特產之鄉已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左右。這些地方應當適時地培育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如果專業化生產沒有達到一定水平,應積極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品”,以培育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培育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時,不要人為地拔高專業合作組織的層次,宜村則村,宜鄉則鄉,切不可貪大求洋。
五是要有帶頭人(企業家人才)。
帶頭人是關系到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能否發揮作用的主要條件。我省有一個較早成立的合作社,帶頭人很有頭腦,合作社辦得很有特色,后來換了人,合作社也就名存實亡了。帶頭人一般要具備以下素質:為人比較正派,在當地有一定的威信;在技術、購銷、加工方面有一定特長;能愿意為大家服務。因此,有學者認為,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既要有駕馭市場的能力又要有菩薩心腸”。但這樣的人一般比較難選,因此,在興辦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時要調動各種社會力量來牽頭。主要有這么幾個:一是農技部門利用技術優勢來牽頭,包括市、縣農業局下屬的部門以及鄉鎮農技站。二是基層供銷社利用經營人才、設施的優勢來牽頭。三是專業販銷大戶利用銷售渠道優勢來牽頭。四是農業龍頭企業利用加工能力、資金優勢牽頭。五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