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藏品管理流程范文

        藏品管理流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藏品管理流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藏品管理流程

        第1篇:藏品管理流程范文

        博物館的主要活動是藏品的保護管理、科學研究、陳列展示以及宜教服務。其中藏品的保護管理是博物館工作的基礎,也是博物館的首要功能,其基本操作流程也就十分重要了:

        1.藏品來源。藏品來源的信息資料應該盡量詳細。

        2.移交入館。填寫文物移交清單,附詳細的背景資料,清單只要記載這些文物的不可變特征即可。

        3.館內清理。主要有下列步驟:

        (1)分類。根據博物館現行采用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2)定名鑒定。根據每件文物的具體情況和現行定名方法給文物定名,對文物進行鑒定并填寫鑒定意見表。(3)技術處理及實測。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如除塵除垢、防銹、薰蒸、簡易修復等。同時對文物進行實測,記錄其尺寸、重量、成色、完殘情況等。(4)記錄圖像資料。可采用拍照、攝像、繪圖等。(5)填制入庫憑證。前階段工作所取得的資料應充分進入入庫憑證中成為其若干要素。(6)數據處理。在建立了計算機管理系統的博物館,應將前階段工作的資料錄入數據庫進行處理,自動生成總登記賬、分類賬、卡片、文字、圖像檔案及各種報表;未建該系統的應將這些資料之一份提供建立總登記賬和有關藏品檔案。

        4.入庫。完成以上工作后,由相關人員一起進行核查清點,正式辦理入庫手續。

        5.庫內整理。編制藏品分類賬和卡片、整理資料建立藏品檔案、設計制作藏品包裝、排定藏品存放柜架、編制修復年度計劃、收集與藏品有關的信息、對藏品進行研究等,同時應即時將有關信息交計算機中心錄入藏品管理數據庫,以便處理、保存。

        有規矩則成方圓,對事物只要依據一定規則辦理都會提高效率,變難為易,藏品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二、動態化管理是藏品管理工作的重點

        過去我國藏品管理相對簡單,在一般的狀況下,藏品僅會存在于庫房和展廳兩個空間,少有變動,因此只需為每件藏品建立相應的檔、賬、卡,并做好相關的保護和保管即可。隨著時代進步和社會價值觀念的巨大改變,各博物館利用館藏文物頻繁組織對外展覽、臨時展覽,編輯有關展覽、藏品的出版物,舉辦各類知識講座等等,藏品進出庫房成為常態。處在移動狀態下的藏品,遭到損壞的可能性也最大,藏品動態化管理于是就成為博物館管理中重要的一環。

        1.必須制定一個嚴格的藏品提用制度。在這個制度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是:藏品提用中的安全要素、提借藏品的審批手續、藏品提用憑證的填寫要求、發現問題后的應對辦法等。這些細碎但卻具有實效的條例是藏品在進出庫房的動態過程中的安全保障。

        2.明確藏品在博物館中只有一個進出關口。所有相關事宜都應集中在保管部門由專人辦理。

        3.嚴格辦理、填寫相關的藏品進出庫房憑證,如提借日期和原因、藏品的名稱、總登記號、完殘情況等,相關領導和經手的工作人員要分別簽字,如此才形成了了一份完整而具有法律效應的藏品進出庫房憑證。

        4.各種進出憑證要妥善保管,使每一件進出藏品都有賬可查,有理可據。

        5.藏品進出庫房是為了使用,做好動態藏品的年終統計,可以準確反映出各類藏品的利用率和它在宣傳教育、科學研究中發揮的作用,進而有計劃、有目的地運用藏品為社會文化事業服務。

        通過上述工作,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合理的藏品管理工作體系,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動態藏品管理的秩序井然。

        三、數字化是藏品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衡量博物館的主要標志變成以宜教服務和對社會的影響來衡量。藏品的數字化管理能使博物館這些功用大大增強。

        1.藏品數字化管理主要是建立藏品信息的數據化管理系統。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把館藏文物的文字資料、圖形、圖像資料、音頻、視頻資料等信息,系統、準確、多角度地進行存儲備份,提供準確高效的查詢、修改、統計、復制、輸出等功能。同時也是博物館實現辦公自動化、管理現代化、工作高效率、工作人員高素質建設的重要步驟,是博物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重要途徑和必然選擇。

        2.數字化管理系統中植入藏品出入庫管理模塊。內容應包括核對藏品出庫時的審查口令;提供藏品的現狀、數量和存放架位;記錄藏品的出庫時間、理由和去向;藏品歸庫時的現狀、數量等。有了這一功能,可以使工作人員很輕松地從電腦中檢索到藏品的方位。并且使得館藏文物除展出、保養外,一般無須提取文物本身,減少了文物的流通次數,降低損壞的風險。

        3.數字化管理系統提高了博物館科技含量,促進了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借助計算機強大的統計功能,可在數秒之內完成過去整個部門幾天才能完成的查詢統計、資料的修改補充工作。使得學術研究能夠更加深入、更為方便。藏品展覽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甚至虛擬環境技術結合起來,使展場變得豐富多彩、開放生動。

        4.以館藏文物數字化管理為基礎,可以將博物館的自動化控制防盜、防火等安全報警系統連接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體系。可以將博物館的信息資源連接到Internet網上,建成數字博物館。藏品實現數字化管理不僅能更好地滿足博物館藏品實物庫房管理的需要,還可以為博物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不盡的資源。

        博物館發揮著保護和展示文化與自然遺產,開展社會教育,提供休閑娛樂的功能,現已成為人民群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從根本工作抓起,努力提高藏品動態化和數字化管理水平,才能在新形勢下推動整個博物館事業的大發展。才能把我國每一座博物館都建設成為宣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課堂,都建設成為展示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及其前進的方向的堅強陣地。

        參考文獻:

        [1]《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第二章.1989.

        [2]《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總則,第三條.

        [3]陶潔,李春曉.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方案.南方文物,2003,(3).

        [4]王建平.論藏品信息管理.中原文物,2003,(4).

        [5]魯寧,周勁思.動態藏品管理工作芻議.中國文物報,2005.

        [6]莊文靜.博物館藏品的信息資源建設的思考.中國文物信息網,2004-8-13.

        第2篇:藏品管理流程范文

        “只有皮,沒有瓤。”中國臺灣的文化界狂人李敖曾在文章中這樣評價故宮。紫禁城的百年云煙是戲文里的宮闈之戰,還是宮墻柳,抑或是國寶展,華麗而喧囂的影像片斷烙在每個人的心里,卻難以連成一幅完整的歷史長卷。

        故宮之大,故宮之深。要了解,很難。

        就連在這里工作了30多年的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錘也感慨道:“在故宮呆得越久,就越覺到故宮像一本書,越看越厚,怎么也看不完。”

        不僅是故宮,常年來,中國的博物館往往給人一副高高在上的說教面孔。只可遠觀,不可褻玩。館藏的稀世珍寶,永遠是在玻璃展臺中,我們要了解只能依靠導游的講解,和“文物的身份證”――手抄卡。

        而如今,再到故宮博物院,你可以先到其網站上,確定游覽路線,了解展覽活動,觀看文物圖片;進入故宮,能通過導覽觸摸屏;觀看展覽,能從三重熒幕上一飽眼福。

        近20年來,文博行業在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演進下,發生了從內部管理到外部展覽,從內容到形式的全面改變,緩慢地從神壇走下,面向為公眾服務,有皮且有瓤。

        清點文物磨性子

        翻開發黃的紙面,墨跡斑斑,隱約看到“景泰藍小瓶”幾個字,歪歪扭扭,再往下,有劃過改寫的痕跡。這就是在手抄年代,博物館藏品管理的卡片。

        在過去,這些卡片是博物館寶貴的資源,它們是藏品的身份證,是研究、展覽的尋找線索。博物館的功能有三:收藏、保存、展示。藏品是博物館的血液,藏品管理則是博物館開展業務活動的基石。如何開展這項工作,在信息化還未廣泛應用的年代,這一切只能用人工解決。

        “十幾年前,全國博物館基本上都是手工管理,建立紙質的文物賬,并制作相應的文物卡片,放在庫房里,需要研究,陳列時再一輪一輪地查找。”胡錘感慨。

        截至上世紀80年代,故宮博物院收藏了近150萬件文物,手抄的賬本達到100多本,已在冊文物賬目120多萬條,由博物院文物管理處保管的文物總賬涉及到文物編號、文物名稱、來源等基本信息。如此海量的信息,只能由各個專業部處及各個業務科組負責制作文物卡片,記錄內容包含時代、作者、尺寸以及收藏方位等更為詳盡的信息。

        若要查找文物,猶如海底撈針。一沓一沓的卡片與賬本擱置在房間的柜子中,打開柜門,要從何下手,苦了工作人員。當然,文物管理部門絞盡腦汁想辦法。譬如按照文物號、年代、收藏方位等內容分別排序,各建一套卡片。

        “賬目的人工記錄以及反復謄抄造成的人為失誤不計其數,總賬上的記錄往往與文物卡片上的數據不對應。一旦卡片用完沒有插回至原位,下次找起來更加費力。”在胡錘的記憶中,庫房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必須加入到抄寫大軍中,分配來的大學生,往往都從抄卡片開始,叫做磨性子。

        家底終于盤點清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中國的博物館揭開了技術進化的序幕。藏品管理的信息化首當其沖。在這個時期,上海博物館首闖藏品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領域,推開信息技術應用的大門。之后,中國博物館更是進入信息化建設的快車道,有條件的博物館相繼開始了各自的信息化建設。

        “文物管理系統建設過程是博物館核心工作從手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一個變化過程。” 故宮博物院的信息化建設,始于藏品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而藏品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經驗也推動了故宮博物院各個相關信息系統建設工作。

        1992年,計算機應用的熱潮正席卷華夏大地,故宮攝影室也開始琢磨應用計算機技術來管理多年積存下來的影像資料,以此提升文物影像資料的檢索工作能力。

        由此,在中科院軟件研究所的幫助下,基于386計算機的單機版文物影像目錄管理系統應運而生。這個現在看起來很簡陋的單機管理系統,卻是故宮信息化建設邁出的第一步,并在當時,改變了文物攝影工作大量重復拍攝、高成本低效率的作業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1998年,故宮博物院在原攝影室的基礎上組建了資料信息中心,中心成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開始文物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第一步即是將紙質的文物賬全部數字化。據胡錘介紹,采用中科院軟件所項目小組特別開發的雙機錄入自動查異比對的數據采集系統,經過4個多月的努力終于將所有賬務數據導入了新建的文物管理系統。

        對于保管著價值連城的精美國寶的博物館而言,文物清理與盤查的工作始終是最重要的基礎工作。故宮博物院自建國以來,先后進行過三次大規模的文物清點工作,前兩次由于政治運動的干擾,缺少數字工作平臺的支持,工作效率很低,始終沒有做到善始善終。因此,通過文物信息系統開展的文物盤查工作可以說是故宮文物第一次真正做到了精確的清理。

        “在解決了賬務問題的基礎上,第二步是利用信息技術流程控制的特點來規范原來通過手工實現的文物流通程序,杜絕差錯。”胡錘表示。

        2005年,故宮博物院完成了基于流程控制和開放鏈接技術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平臺。通過不斷地梳理,將已經建成的文物數據庫又重新規劃,進行全面升級。各項文物管理數據根據不同應用分開建庫,分別建立支持文物管理工作中不同應用領域的應用控制子系統,徹底實現了文物管理、文物應用的信息化。

        文物活起來

        藏品管理從手工過渡到信息技術的應用,故宮博物院花費了10年的光景。而整個文博行業則走過了近20年。從本世紀開始,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中心的信息化建設工作開始向博物館的各個基礎業務部門滲透,從以藏品信息管理為內核的圓心開始,向行政管理、文化展示、數據資源利用以及科研、出版、教育等各個方面進行滲透,成為博物館整體管理水平提升的助推器。

        “藏品管理系統的信息化是博物館信息化工作全面鋪開的前提。”南京博物院張小朋曾這樣告訴記者,在核心數據庫建立之上,根據博物館的各項實際業務工作,逐漸搭建起相應的管理信息系統,形成一張信息網。博物館的所有工作就全部納入到信息化管理的軌道上來了。

        如今,要看文物展前,公眾能先到網上轉一圈,瀏覽到藏品信息與藏品影像。首都博物館的網站率先打破舊習,將網站劃分為“體驗、鑒賞、研究、服務”四大板塊,公眾只需點擊兩次,就能查到想要的信息。

        這種門戶式的網站設計使首博網站成為了“最不像博物館的網站”,卻得到了公眾的歡迎,向著“身邊的博物館”的理念越靠越近。

        發生改變的不只是參觀形式,如今進入博物館工作的新人都已經具備大本或研究生的學歷,一進博物院就能夠學以致用,進入文物研究和展陳的工作之中,而不必如當年那樣一進單位先抄幾年卡片。文物選展子系統也已經開通,對文物的選用更加便捷。

        “若要舉辦清代文物的繪畫展,在文物系統下能將琴棋書畫等各門各類的文物全部查找詳盡,并且系統可實時調出相應的影像,拓寬了編寫展陳大綱的視野。”胡錘告訴記者,“我們正在建設的基于影像的文物研究系統,更可以將高清晰的文物影像與相關的文物研究資料結合起來,更加方便文物工作者的研究工作。由信息系統帶來的這些變化,使文物也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草根”計算機博物館

        澳大利亞人Max Brunet從一家數字設備公司退休后,利用10年的時間收集他感興趣的電腦設備,最終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性質計算機博物館。

        這家博物館實際上就是他的家,從地下室到兩層高的小樓擺滿了各個時期的計算機產品,這些巨大數量的藏品涵蓋了整個計算機發展史。其中,包括1920年的Julius Totalisator機型。第一臺UNIX電腦PDP-7,經典的DEC PDP-9,原裝IBM PC機,蘋果公司的Lisa,MITs的Altair 8800機型,無數種打孔卡,以及超過6000部計算機相關圖書。

        信息中心曾被邊緣化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中國的博物館就揭開了技術進化的序幕。上海博物館開展了藏品管理信息系統的研制和應用,基于Basic程序,利用串口對錄像機控制,進行圖像存儲和檢索,南京博物院在該時期也開始了藏品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中國博物館開始了工程技術的進化,網絡技術的應用是該時期的代表。博物館建立起局域網,通過局域網與廣域網、互聯網連接。同時,樓宇自控、安防系統、通信與網絡系統、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等紛紛應用到博物館之中。此外,針對面向博物館公眾服務和展覽的多媒體技術也開始廣泛應用。

        至此,文博業步入了廣泛的信息化建設階段,主要集中于京滬一條線上,如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故宮博物院等。該時期的博物館信息中心更像技術維護部,在博物館建設過程中,信息中心起到的作用是對將要建成的博物館的內部信息化應用進行設計和構建,當這個建設過程完成后,信息中心在博物館的地位就慢慢地邊緣化了,逐步成為了計算機的維護中心。

        從本世紀初開始,中國博物館進入了形式與內容建設并重的時期,技術應用在多個方面展開,如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自控技術等等,一大批新穎的高科技技術爭先恐后進入博物館建設中,包括了對內容的建設、對建筑物本身控制的建設、對公眾服務和展示系統的建設。而信息中心的業務開始向博物館各個基礎業務部門滲透,由此信息中心開始轉變為博物館內部的基礎業務部門。

        第3篇:藏品管理流程范文

        抓住試點契機積累普查經驗

        2011年12月,國家文物局確定陜西為全國唯一的省級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試點省份,2012年2月17日“陜西省全國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啟動動員大會暨第一期培訓班”在西安舉辦,西安博物院有幸成為“陜西省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試點工作”單位。西安博物院提出要以承接“陜西省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試點工作”單位為契機,全面徹底摸清盤點館藏文物家底,不僅要為文物遺產保護提供一份滿意答卷,也要為全國范圍開展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樹立示范,積累經驗。西安博物院將文物普查試點工作列為2012年全院年度重點工作,院領導親自掛帥指揮,召開文物普查全院動員工作會議,明確了相關牽頭部門,制定詳細的普查方案,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全力確保普查工作的順利實施。

        西安博物院館藏文物種類豐富,數量龐大。西安博物院館藏文物大多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賬,由于年代久遠,賬面信息與新規定的文物信息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十余萬件一般文物信息在質量、尺寸、照片等方面極不完備。雖然2008年至2011年,西安博物院在陜西省“文物調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建設項目”中完成了珍貴文物和部分一般文物共計3.5萬件文物信息的采集,但是仍有7萬余件文物信息缺少詳細的備案信息。受歷史原因、保護技術、庫房展館場地面積等限制,長期以來很多文物“養在深閨人未識”,不僅無法一一展出,甚至無法開箱整理、修復、保養,各類藏品保存和備案狀況各異,普查工作壓力很大。

        為了確保文物普查工作高效開展,西安博物院對2008年至2011年開展的“文物調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建設項目”工作方法進行了回顧總結,創新提煉出了“文物普查六步走”:第一步,學習普查規則。組織普查人員認真學習普查規則,圍繞普查手冊,掌握采集文物數據的各項要求及詳細的注意事項,對先期開展文物信息采集和照片修改工作參與人員,進行文物安全制度、安全操作、照片修改要求的講解、演示培訓。第二步,制定普查流程。對普查表進行研究分析并結合操作性、專業性將普查具體工作劃分為文物信息采集、文物形態特描述和數據錄入完成普查表三部分,在具體操作中根據人員、設備、采集數據的難易程度等將工作分步有先有后地依次展開;將人員科學分組,合理分工,確保文物提取、登記、搬運、核對、測量、拍照、歸位的安全有序進行以及照片修改命名的準確無誤。第三步,嚴控普查進度。實行庫管負責制,將責任落實到人,將工作量計劃到天,工作量每日匯報,按日總結經驗、查找問題,發現問題、立刻解決,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依照計劃保質、保量每日推進工作。第四步,多方位查校。借助文物的多角度照片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完成文物形態特征描述,對已完成的文物形態描述采取同類型抽查、不同類型逐一檢查、本庫查校、換庫查校等方式對文物形態特征描述進行查校,確保文物信息的準確性。第五步,普查信息數據化。普查表格的填寫與電腦科技公司合作,在簽署協議明確責權的前提下,由數據公司將采集到的一般文物信息錄入電腦并完成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表,借助現代化科技手段推進普查進度。第六步,開展級別文物普查,由庫管員參照“文物調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建設項目”數據庫的內容填寫級別文物普查表,在填寫過程中同時對數據進行校對,即保證了普查的質量又做到了珍貴文物信息的保密。

        雖然此次試點普查步驟較多,頭緒繁雜、參與人員眾多,工作要求高,但是由于西安博物院創新的推出了“文物普查六步走”,實踐中符合西安博物院文物館藏實際,流程科學規范,加之工作中領導和員工能夠及時交流溝通,發現問題現場立即解決,大家群策群力、不怕困難,不避麻煩,團結一心,加班加點,普查試點工作進展十分順利。截至2012年9月底,西安博物院如期完成普查工作,普查文物103572件。

        持續深入開展普查 全面盤點摸清家底

        2012年10月8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通知》,決定從2012年10月到2016年10月,對我國境內(不含港澳臺地區)全部國有單位收藏保管的文物進行全面普查登記。2013年8月,省文物局舉辦了“陜西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培訓班”。

        西安博物院可移動文物普查正式工作也隨之正式啟動。由于前期試點已經完成10萬余件文物的普查,所以此次普查工作的重點主要包括兩大項:第一項是對西安博物院2012年普查試點結束到2014年新接收的7000余件文物進行普查,這批文物中有西安博物院征集的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銅器、玻璃器,有社會有識之士捐贈的精美銅器,還有考古單位移交的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墓葬出土文物。有了試點經驗,新接收文物的登記、測量、描述、拍照、填普查表工作進展的十分順利。第二項任務是按照正式普查表要求對試點期間整理出的普查表進行重新修改。此次正式普查表在試點普查表14項基本指標項的基礎上增加了11類附錄信息以及照片影像資料,且在部分文物基本指標項欄目填寫要求上進行了修改,對文物照片的命名格式做了新要求,幾乎是對試點文物普查表全面重新的修改補充。用一年時間按正式普查要求修改補充10萬余張試點普查資料和重新命名30萬張文物照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西安博物院普查人員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計劃,將工作任務分解,由專人負責,將工作量計劃到天。在本院普查員滿負荷的情況下,聘請高校博物館、歷史專業人員協助工作,確保普查人力充足保證普查進度。普查進展進行日報、周報、月報,普查員定期開會討論并解決遇到問題、查校完成的普查表,將普查進度和出現的問題控制在計劃范圍內。整個修改補充工作枯燥單調,普查人員冒著嚴寒酷暑,每天、每周甚至連續幾個月都是在面對計算機操作鍵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終于在2014年10月如期圓滿完成了普查任務。2015年6月開始普查數據審驗階段,積極配合省普查辦數據質量審核工作對數據進行查校,2016年6月完成全部數據審驗工作。

        細數家珍明缺漏共享寶藏挖價值

        西安博物院2012年到2016年歷時5年的大規模文物普查工作雖歷經艱辛,但不辱使命,圓滿完成了對館內珍藏的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價值的珍貴藏品(重要古籍、文獻資料等藏品)的文物普查,碩果累累,共計完成1 10742件組文物普查任務:金銀器427件、玉器759件、青銅器12449件、陶器24326件、瓷器976件、石器1147件、字畫碑拓34860件、古籍8920件、錢幣21289件、雜器5589件,其中一級文物199件、二級文物149件、三級文物10392件,一般文物100002件,真正摸清了西安博物院館藏文化遺產家底,為數字化博物館建設及傳統文化弘揚奠定堅實基礎,也為歷史文化研究、對外文化交流和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西安博物院在普查中還發現了許多歷史遺漏藏品。如:2007年至2011年間有151件上賬文物未入庫,有2件長期在外展出,其余149件修復后未能及時回到庫房;另有572件2007年以前接收的文物由于管理人員變更導致遺漏未整理登帳;同時還有2012年前后接收的社會移交、捐贈等來源文物390件真偽存疑未能上賬。正是普查發現了文物管理上的遺漏,通過普查對遺漏文物進行整理、組織專家進行鑒定并登帳普查,推進藏品管理的規范化,進一步豐富了館藏文物。

        通過普查,西安博物院不僅及時改進了藏品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還整理出一批珍貴古籍文獻。在全面清點、梳理館藏文物帳物記錄時發現,過去的藏品管理中存在文物總登記號重復、文物分類不規范、斷代不準確、計量單位不規范、重復登記等問題,不能真實準確的反映館藏文物的實際數量和規模,博物院立即邊普查邊修正,確保每一個文物都有一個準確的“身份證”。西安博物院館藏古籍總數有十余萬冊,普查發現,雖然過去進行過整理、造冊、上賬,但不嚴格,還有登錯、亂放現象,并且在庫房的移交搬遷過程中,出現了搬運造成的次序混亂現象,如:(清)李元祺編輯《佩文廣韻匯編》五卷、(清)林則徐撰《林文忠公政書》三十七卷1函6冊等十余套古籍原賬登記為兩書,實為一書。西安博物院在普查中按照書名、著者、年代、函冊、出版者、尺寸、完殘情況等相關信息,對館藏古籍全面M行編目整理,將一般的古籍書分為了經、史、子、集四大類,每一類的編號順序又基本按照古籍的刊刻年代,先清代后民國,依次上賬。其中最多的一套民國年間鉛印的《四部備要》單冊多達2495冊。除清代和民國的古籍外,也不乏一些有代表性善本,如汲古閣刻的《三國志》《后漢書》等。共整理編目各類古籍8920部,徹底摸清了館藏古籍的家底,是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中取得的一項重要收獲。

        西安博物院借助普查對館藏文物的保護現狀同步進行了一次全面細致的梳理。西安博物院各類文物藏品11萬余件,這些文物在出土、流傳、保存過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人為和環境的損腐。普查不僅是文物清點的過程也是文物安全檢查過程,經過普查,西安博物院對館藏文物的保存現狀、保存環境有了全面認識,為下一步準確判斷文物保護形勢、科學制定文物保護規劃和方案提供依據。

        博物館收藏的目的是展覽和研究,通過普查明確了各類文物的收藏情況,對存放庫房已久的文物再次審視,使得一些具有珍貴歷史、藝術價值的文物重新被發現,拓展了陳列展覽和文物研究的思路。西安博物院2015年參展的赴美國“中國秦始皇兵馬俑”展、2016年博物館日舉辦的“環肥燕瘦”展、參加首都博物館的“大元三都”展以及目前正在籌備的“十年”展等展覽中,部分展品來自于平時很少選用的一般文物,正是文物普查過程中對文物全面的再認識,豐富了文物選展的思路,讓塵封已久的切合展覽主題的文物發揮自己的價值,豐富了展品內容,充分發揮文物社會教育展示作用。

        第4篇:藏品管理流程范文

        關鍵詞:文物保護工程;檔案管理;重要性;措施

        1 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 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的規范化

        由于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具有保密性,因此,只有對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采取集中式的管理以后,才能確保檔案的卷案質量和不泄露。不僅對檔案袋實行統一的印制,對工作人員進行統一的培訓,還統一確定檔案整理及驗收的方式,制定一個標準。對每個環節的檔案工作嚴格控制,例如:檔案的借閱和復印等。只有嚴格統一使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規范化,才能為日后檔案管理工作奠定穩定基礎。對于檔案基礎工作,檔案服務創新也起著廣泛而深刻地影響,檔案服務創新很好的帶動了檔案基礎工作,對于檔案學的理論研究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過去的幾年,我國許多地區的檔案館對于卷宗學理論、文書立卷方法改革的實踐、歸檔文件整理方法改革的具體做法、檔案信息數字化、電子文件、文檔一體化和與改革創新配套的檔案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建設等許多問題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實踐與理論研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經驗。檔案服務創新的開展,使得檔案館的檔案接收、檔案保管、檔案整理、檔案編目等一系列任務的工作量,相對于傳統的手工勞動方式得到增大。

        1.2 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入錄的及時與靈活性,影響著檔案管理工作的成果和效率。與以往的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相比,如今的檔案管理工作新增加了信息化的管理,將以往的紙質檔案與現代的電子檔案結合共同管理。改變了檔案管理工作的及時和靈活性,用現代合理科學的管理方式,實現信息化,不僅提高了檔案管理的成果,還提高了檔案管理的效率。

        1.3 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由于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通過嚴格的管理機制進行把關,不管是在檔案的查閱上,還是在建立檔案的過程中都需要在檔案工作人員規范和信息化的監督下才能確保它的完整、保密,以及安全性,因此安全性是檔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之一。隨著目前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實行集中式的管理以后,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的安全度得到很好的提高。在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的建立上,采取了嚴格的監督機制。在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的查閱上,則制定了非與檔案相關的人員或沒有通過批準的人員是不能進行查閱的。這樣一來就使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得到了保證。

        2 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意識不強,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利用率低

        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對各項工作的開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信息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是許多單位長期以來重“藏”輕“用”,對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利用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缺乏廣泛的宣傳,因此使員工對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利用效益知之甚少。由于對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信息資源開發不足,造成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利用率不高。

        2.2 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硬件投入及經費不足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在管理中廣泛運用,管理手段不斷進步。而運用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管理檔案的單位較少,基本還采用手工收集、檢索,信息量小,不利于檔案的收集、利用和開發。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室建設不標準、不規范,檔案柜陳舊老化,檔案保管條件簡陋。

        2.3 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專業人員業務素質不高

        目前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專業人員隊伍在專業素質、理論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參差不齊,與時展的要求懸殊較大。

        2.4 文物保護工程中的管理制度陳舊

        由于規章制度的缺乏,或者是規章制度得不到有效執行,基層處罰工作不力人員時,往往被上層勢力姑息縱容而失去效力,部門管不住人,某些人囂張氣焰日勝。反映在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上就顯出了諸多混亂跡象,如借閱不登記現象屢有發生,管理者雖心有怨言,卻裝“老好人”,糊糊涂涂地借出,迷迷糊糊地收回,怕得罪所謂“內部人”,而這些“內部人”也是十分不自覺,未裝訂的檔案違反制度東借西看,是想查資料、客觀上有利于工作的開展,還是想泄露信息,尋求權益呢?有時陰暗層面很難放在陽光下來晾曬。這里所謂的管理僅是開門送材料,關門堆資料,沒有借閱登記本,工作就是混日子。檔案收集工作不嚴密,就會造成關鍵資料的缺省,檔案文件完整性受損、管理措施的滯后制約了檔案管理手段的創新與升級,陳舊的毫無章法的管理手段只能造就低層次的缺位管理。制度制定時缺乏集中統一性,把關不嚴,使得檔案管理陷入混亂的現象。

        3 加強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關于文物檔案工作,各檔案藏品狀況雖不盡相同,但必須嚴格按照《中化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檔案館藏品管理辦法》等規定去做

        1991年11月19日國家文物局印發的《藏品檔案填寫說明》是規范著錄工作的最基本依據。《說明》對檔案填寫的格式、文物定名、鑒定、文物總登記號、文物分類號、檔案編號、時代、作者、數量、質地、色澤、用途、來源、尺寸、重量、形狀、入藏日期、征集經過、流傳經歷、修復、裝裱、復制記錄、現狀記錄、照片拍照等方面都作出了具體規定,各博物館應根據各自的館藏實際,按照統一的定義進行完善和整理,使之統一分類、統一格式和內容。

        3.2 夯實基礎,扎實做好“四有”工作

        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指的是有保護范圍及建控地帶,有保護標志,有記錄檔案,有專門的保護管理機構或專人負責管理。各市、縣要按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標志說明、記錄檔案和保管機構工作規范(試行)》的要求,對本轄區內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清理,凡保護范圍和建控地帶尚未劃定的或界線不清楚的,要立即會同城建部門進行合理劃定并報同級政府公布;沒有保護標志和界樁的要及時豎立,損壞的要及時更換;要不斷補充、完善記錄檔案,逐步實現記錄檔案的信息化;要健全保管機構,配齊保護人員,延伸文物保護員網絡,切實把“四有”工作落到實處。

        3.3 增強檔案意識,堅持規范建檔

        在文物保護工程中一定要增強檔案意識,只有這樣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工作才能做到因地制宜靈活有效。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要全面反映博物館的各類信息,應包括文物保護工程中的藏品檔案、陳列展覽檔案、資料檔案等,以每一件器物或每一個文物為基本建檔單元,包括每一件文物的狀態及變化特征,及每個展覽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聯系。通過收集、整理各項資料,詳細甄別分類,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的目的,在于服務和利用,因此要增強檔案工作與文物保護工程中的發展的貼近度,更好地發揮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的服務作用和應盡的職能。

        3.4 加強培訓力度,努力提高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

        一是要明確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管理負責人、檔案員的崗位職責,形成覆蓋全部的檔案管理機制。二是要堅持統一領導、分散建檔、集中備案的原則,按照完整、準確、翔實的要求,按照規范、標準的原則整理歸卷、立卷,把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整合為相互獨立,又不可分割的整體,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檔案工作的檔次。三是要加大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力度,把檔案管理納入綜合目標量化考核范圍內進行考核,使立卷的檔案內容能夠科學分類、流程清晰、檢索方便,實現最大程度保存文物歷史信息的目的。

        在檔案管理基礎工作的各個環節中計算機數據的準備工作是一個大工程。檔案館信息化建設涵蓋保管、研究、陳列、教育和行政管理等博物館各項工作流程,核心是藏品信息數據庫建設,重點在于把好藏品信息的收集整理關和加大信息管理規范化力度。對藏品征集、修復、鑒定、交換、展覽等各種原始信息和相關信息盡可能做到收集齊全、分類整理;根據國家文物局印發的《檔案館藏品信息指標體系規范(試行)》等文物工作規范,錄入藏品信息,做到格式規范、填制準確。文物調查及數據庫管理系統建設項目(以下簡稱“文物調查”項目)旨在通過數字化手段開展文物調查,掌握基礎資料,提高管理水平,是推進文物、檔案館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強化訓練,對檔案工作者分層次進行基礎知識教育、高級理論培訓及文博專業檔案專業教育,培養一支具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年輕的檔案生力軍,使他們不僅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而且具有較強的開拓創新意識。

        我國文物檔案事業信息化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其中最為關鍵的是領導者的現代化意識水平。檔案館信息化并不是單純的技術與設備的簡單組合,它同時牽動管理觀念、管理模式的轉變,工作體系、管理機制和規章制度的改革,這對長期以來沿襲傳統工作模式運行的博物館來說的確是一門全新的課題。推進檔案館信息化建設,首先要解決的不是資金、技術和人才問題,而是思想觀念和認識問題。面對機遇和挑戰,檔案館工作者應樹立信息時代的新觀念、新思路,掌握處理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新辦法和所采用的新途徑。用信息化的思想指導檔案館的各項工作,將信息化的工作方法貫穿到檔案館的各項工作中,并成為每一個檔案館工作人員自覺規范、指導自己工作的行為準則。在借鑒吸取傳統管理成功經驗的同時,尋求傳統與現代的最佳契合點,理順檔案館各項工作所涉及的信息采集、重組、加工、分析與研究等過程,營造出有利于進行博物館信息資源開發的良好環境。

        4 結語

        綜上所述,文物檔案管理現代化是檔案館實現科學化、現代化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檔案館工作者要進一步對現代化管理作深入的研究和不斷的創新,以信息化促管理,以現代化管理出效益,打響檔案館文化品牌,努力實現文博資源的全社會乃至全人類共享。

        參考文獻

        [1]鄭力鵬;黃文錚;;文物建筑保護工程的檔案管理工作[J];蘭臺世界;2008年01期

        第5篇:藏品管理流程范文

        關鍵詞:藝術品;質押貸款;關鍵環節

        藝術品質押貸款就是貸款人通過質押方式,向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貸款申請,以借款人擁有的藝術品質押物發放的貸款。

        藝術品質押貸款與傳統的質押貸款有很大區別,傳統質押貸款主要為紙質文件,可以簡單交由銀行統一入庫保存;而藝術品質押因其質押物的多樣性,可能為書畫、陶瓷、玉器珠寶等,則需要特定的倉儲管理。藝術品質押貸款估值也與傳統的質押貸款估值不同,除一般評估公司進行評估外,還需要有專家對擬質押的藝術品進行鑒偽和評估,并對其來源進行鑒定。藝術品質押物的處置變現環節中,質押物能否像其他質押物一樣快速變現,化解風險,獲得經營收益,也是銀行最擔心的部分。下面針對藝術品質押貸款流程中的三個關鍵環節進行討論。

        1質押藝術品的估值

        目前,藝術品的估值主要依賴于現實市場價格的預估。畫廊和藝術家手中直接購買是在一級市場的主要成交方式,交易價格主要是買賣雙方議價,但是這種議價也可能存在水分,不能作為估值依據。通過拍賣渠道即二級市場成交時,主要是通過競價拍賣的形式成交的,但是我國的拍賣行操作缺少監管,對于藝術品價格的把握不準確,存在人為抬高拍賣價格等因素,因此給出的價格也不能完全參考。

        2質押藝術品的倉儲

        藝術品辦理質押貸款后,該質押物如何存儲呢?這或許是每個金融機構辦理質押貸款都將面臨的問題。面對藝術品,尤其是價值高的藝術品,不能像普通的質押憑證一樣隨意擺放在庫房中,簡單堆砌管理,其對倉儲有著更嚴格的要求。

        2.1倉儲的條件

        藝術品其實很嬌貴,因為溫濕度和倉儲環境控制不好就會使其嚴重受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合理安排各類作品的存放方式是關鍵。

        2.2倉儲的空間利用率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倉庫是建在藝術機構經營場所中,或者藝術家自己工作室中,金融機構的保管箱及倉庫中很少有足夠的倉儲空間對質押的藝術品進行管理。

        3質押藝術品的處置變現

        隨著藝術品收藏的盛行,藝術品的價格也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到底能值多少錢,給予多少貸款金額,也是銀行最關心的問題。而且,當藝術品變成了銀行的質押物,一旦出現風險,需要銀行進行處置變現的時候,質押物的流動性就變得至關重要了。質押的藝術品不僅要賣得出、易變現,更要賣得快,銀行才能從風險經營中獲利。然而,如何將質押的藝術品處置變現呢?存在哪些難題?

        首先,藝術品變現價格難以確定。目前,藝術品市場缺少相關的權威機構對藝術品價值進行鑒定與評估,使得價值無法確定或是鑒定混亂,藝術品交易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導致變現難或者變現時間長的問題出現。其次,變現的途徑有局限性。像陶瓷、錢幣、翡翠等一些藏品的二級市場并不完善,給收藏品的變現造成了不小的困難。

        4問題的解決辦法

        4.1估值問題

        藝術品價格和估值主要指兩個方面:第一,藝術品自身價值,如一個黃金工藝酒杯本身的價值及其作為工藝品的價值;第二,即時市場價格,包括附加值,如該黃金工藝酒杯的出土年份、稀缺性、保存完好的程度而帶來的附加價值。根據藝術品獲得途徑的不同,估值方式也不相同。由拍賣所得的藝術品,可以參考拍賣價格及上手成交價格,并比照作者當年作品成交價格進行對比。如申請人自身收藏所得,則需要金融機構自有的專家評估組或者委托外部評估機構對藝術品進行鑒偽及估值,并與典當及拍賣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對藝術品作回購估價;如藝術家為自身作品辦理質押,也需要金融機構自身專家組和外部評估機構對藝術品進行估值,并與典當及拍賣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對藝術品作回購估價。

        4.2倉儲問題

        藝術品的倉儲目前是個大難題,各家開辦藝術品質押貸款的銀行目前也無法獨立完成嚴格的藝術品倉儲管理。因為藝術品除了與其他日常質押品管理有相同的需求外,其占地面積大,品種多,對溫度濕度要求高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首先,分類管理。藝術品的倉儲一定要進行分類,平面的、立體的、各種材質的需要分類管理,對特殊的藝術品要進行特殊分類管理,單獨存放。如果是平面類的作品,如水彩畫,國畫等,可以用懸掛和分類擺放的方式進行保存。而立體或具有不規則形狀的,如雕塑和玉器等藝術品,除非單獨安排倉庫儲存,否則得根據倉庫存放作品的實際情況來分類安排。其次,藝術品的養護。一般倉儲中的防火、防水基本要求是遠遠不夠的。眾所周知,藝術品忌水,但是除了一般的洪水和其他漏水等情況,藝術品對濕度和溫度的要求也十分嚴格,高溫、干燥和潮濕都會對藝術品造成損害。最好的濕度條件是在45%~50%,最好的溫度條件是在18℃~23℃。對于防火,我們都知道,一般儲存貨物的倉庫都安裝了探測器,出現險情的時候,會自動噴出防火氣體或者液體。但是儲存藝術品的倉庫中,只能用不摻加任何化學物質無害于藝術品的防火氣體,這對防火也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專業倉儲公司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因藝術品對倉儲的要求較高,一般的倉儲條件無法滿足專業的保管和維護需求,所以當藝術品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專業的倉儲公司必須出現在藝術品流通環節中。

        4.3處置變現問題

        作為質押物的藝術品核心應該是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所以該藝術品不僅要買得進,更要賣得出,而且最好能夠快速買賣。不過作為一種投資,藝術品與其他金融產品相比,流通性不強,那么該如何讓質押的藝術品變現不再難呢?第一,實時掌握藝術品市場的成交規則、動態,積極與拍賣行、典當行以及畫廊等終端機構溝通,并采取再保險及回購等合作方式,化解風險。第二,建立互聯網溝通機制。除了實體市場,網絡平臺是近年來藝術品交易的一種新興方式,可通過建立網上交流機制互通有無,并進行網上拍賣。第三,規范藝術品監管。例如,規范藝術品經營交易場所,建立健全藝術品鑒定及定價機制,打擊售假販假保證各種藝術品交易渠道的通暢等。

        第6篇:藏品管理流程范文

        【關鍵詞】糧食;糧食檢測;檢測工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糧食質量安全問題是直接關系到關系到中國人民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問題。糧食質量檢測是判定糧食質量是否糧食質量安全標準的科學依據,通過糧食質量檢測數據可以直接指導糧食管理、確保糧食質量安全。因此,糧食質量檢測工作至關重要。本文從實際工作的角度出發,根據自己多年糧食檢測的工作經驗,以及糧食檢測的工作現狀,提出糧食檢測的工作要求,制定糧食檢測的工作計劃,總結糧食檢測的重要意義。

        一、糧食檢測工作現狀

        隨著糧改后的糧食經營多元化、市場化,一批又一批新的糧食經營企業不斷興起,懂行的做,不懂行的也做,由此產生對糧食檢驗認識不夠、認為執行標準不重要的思想,其表現為對檢驗工作重視不夠。有的經營者不懂糧食檢驗,不設質檢部門,不配檢驗員;有的雖然安排了檢驗人員,但沒有從事過糧食檢驗;較高素質的糧食檢驗人員非常短缺,從而在糧食經營流通中形成了糧食檢驗薄弱環節。糧食個體經營戶中普遍存在,糧食收購入庫第一關把不嚴,入庫糧食品質不清,有的次糧入庫,儲藏期間不懂檢驗、不做檢驗,有的出現壞糧,交易中有的標準不清,交易的糧食質量模糊。加之國家質量監管不夠,常有糾紛產生,給經營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給國家帶來不安定因素。因此,當前糧食流通體制下的糧食檢驗工作現狀亟待改善。

        二、糧食檢測工作要求

        (一)緊抓入庫儲糧檢驗。在糧食收購工作過程中要重質量、嚴把關,根據糧食檢驗流程劃分糧食等級,依據質量和品質論價。入庫時,質檢工作人員務必要按照收購質量標準,按照倉儲有效管理底線,要嚴把收購質量關卡,多收干、飽、凈、無蟲、無霉的優質糧,拒收陳化糧、“三高糧”芽麥等不合格糧。這樣也為有效管理倉庫糧食打下扎實基礎。

        (二)落實庫存糧食檢測。定期檢驗,做到嚴防蟲害與霉菌,糧儲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定期并機動的進行糧情檢測;務必做到兩個及時和兩個特別:及時觀察糧食的蟲害與霉菌反映、及時掌握儲藏穩定性的變化情況,按照標準和規范要求檢驗糧情;特別對倉內邊緣、倉底及四角等易發隱患部位要著重進行防患,特別在季節或者氣候變化時期要增加固定進倉檢查的工作量;目的是及時發現問題并迅速解決;對還沒有發生蟲霉和結露的要做好提前預防與預警工作。

        (三)確保庫存糧食準確。由于在收儲期間,購進的糧食會隨著貯存時間的變化,存在自然分解代謝自身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從而會在品質上發生逐步陳化與相應的劣變。那么就需要檢驗人員認真依照儲糧技術規范與要求,要保證檢驗樣品的代表性,堅持對樣品進行多頻率的檢測,并按照糧食的不同品質判定標準,對面筋吸水量、脂肪酸值、粘度、品嘗評分值、油脂過氧化值以及酸價等全面系統地檢測,并進行取樣化驗分析、依據實際結果對照標準書來判定此品種糧食是否宜存狀態,并以此作為輪換的科學指導依據。

        (四)健全糧食檢測體系。理論指導實踐,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糧食質量監測站對糧食檢測結果的質量控。制要堅持質量體系的健康運行、做好外部質量監控和內部質量監控,從而形成理論再來指導實踐。保證檢測數據處理、記錄、報告準確;檢測方法必須優先使用國家規定的標準方法,制作作業指導書并處于受控狀態;每年年初制定質量控制計劃,并按計劃組織實施。

        三、糧食檢測工作計劃

        (1)制定完整、有效、適應的質量體系,使實驗室的質量活動處于受控狀態;(2)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明確的職責分工和相關部門崗位銜接協調配合;(3)檢測人員必須遵守檢驗操作規程,并具有與從事檢測工作相應的技術知識和經歷。檢測人員應定期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使檢測人員知識和技能不斷更新;(4)實驗室設施和環境必須符合檢測要求;(5)對實驗室的檢測儀器設備(計量器具)應定期進行維護、檢定和校準(期間核查),做好記錄,常年處于受控狀態;新購置的設備,在其使用前應檢定、校準,并處于受控狀態;(6)標準物質必須有專人保管,購買時須向供應商索要有效的標準物質證書,保證標準物質使用的可靠性和可溯性,使用標準物質前應對有效期進行核對;(7)樣品管理必須有專人負責,保證樣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8)保證檢測數據記錄、處理、報告準確;(9)檢測方法必須優先使用國家規定的標準方法,制作指導書處于受控狀態;(10)保證外部服務質量和采購物品的質量;(11)每年年初制定質量控制計劃,并按計劃組織實施。

        四、糧食檢測工作意義

        糧食安全是國策,糧食生產是前提,糧食流通是環節,糧食檢驗就是保證。糧食質量檢驗是一門專業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它是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糧食及其制成品的物理特性、工藝品質、營養品質、食用品質、儲藏品質及衛生指標進行分析與評價。糧食質量檢驗又是糧食工作的基礎,是一項政策性、社會性很強的工作,如果糧食質量出了問題,不僅在經濟上給經營者造成損失,更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糧食質量檢驗工作始終要貫穿于糧食行業各環節的全過程,是整個糧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糧食市場已形成多元化格局,競爭日趨激烈,糧食食品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現象經常發生,在涉及糧食質量方面的活動中,糧食質量檢驗工作在行政執法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因此,加強糧食檢驗監測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我們必須改變陳腐的舊觀念,以糧食的“最佳食用品質和用途”以及“確保儲備糧常儲常新”為目標進行糧食的質量管理工作,進逐漸挖掘和開拓糧食質檢工作的內容和方法,科學、真憑實據地發揮糧食檢驗工作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鳳華.淺論如何做好糧食質量檢驗[J].新農村(黑龍江),2013(16):41.

        [2] 王躍國.糧食檢驗中應注意的環節[J].科技與企業.2012(5):4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亚洲综合亚洲网色就色 | 亚洲午夜片在线 |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日本日本乱码伦不卡视频 | 日韩AV在线亚洲 | 亚洲一线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