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文美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英美文學 英文電影 相關性 探討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1英美文學與英文電影之間的積極聯(lián)系
1.1英美文學對英文電影的影響
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積淀,電影逐漸成為了具備一定獨立性的藝術形式,在觀影的過程中,人們充分放松,藝術審美能力也有所提升,在體驗藝術美感的同時,也得到了巨大的藝術享受,這也是電影的最大優(yōu)點。
而電影取得的巨大進步,某種程度上來說和文學是密不可分的,英文電影中就有大部分作品改編自英美著名文學作品,沒有優(yōu)良的文學劇本基礎,電影的藝術性也會大打折扣。改編自著名英美文學的代表性優(yōu)秀電影作品就有《羅密歐與朱麗葉》、《茶花女》等,即便是沒有以英美文學作品為改編基礎的英文電影,在其創(chuàng)作過程中也依舊會利用英美文學的言語精煉、語義豐富等特點,英文電影的創(chuàng)作不能缺少文學熏陶,具體在任務臺詞中就有所體現(xiàn):
Do you think, because I am poor,obscure,plain,and little,I am soulless and heartless?You think wrong!-I have as much soul as you-and full as much heart! (《茶花女》中女主角簡的經(jīng)典臺詞)
此外在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男女主角以及反派角色之間的大量人物對白,生動塑造出了典型文學形象,作為英文電影的創(chuàng)作基礎,英美文學為英文電影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大量幫助,使得電影得到人們的青睞并散發(fā)出更加濃厚的藝術美感。
1.2英文電影對英美文學的影響
(1)伴隨著社會發(fā)展節(jié)奏的逐漸加快,人們能夠在文學作品閱讀上投入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大批的文學名著被塵封。而電影因其獨到的表現(xiàn)形式,利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和較短的放映時間,成功的贏得了人們的喜愛,某種程度上,英文電影的創(chuàng)作延續(xù)了英美文學作品的各類元素,對英美文學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在展現(xiàn)英美文學作品的主體時,電影發(fā)揮了其重要作用。電影在拍攝過程中經(jīng)常會利用蒙太奇及鏡頭的轉換調動等獨特的創(chuàng)作手法,借此展現(xiàn)出更為豐富多樣的內在含義,在文學劇本的部分場景氛圍營造時,電影還會用到特寫等鏡頭技巧,電影拍攝的獨特形式,有效促進了觀眾對文學作品的內涵理解。以電影《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例,其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同名作品,在拍攝過程中,大量使用了鏡頭的切換及旁白,以羅密歐和朱麗葉兩人的不同角度,向觀眾講述了這段曲折愛情所遭受的種種磨難,隨著人物臺詞的變化與劇情的發(fā)展,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兩人愛情的深厚和封建文化對其的摧殘。電影中的各式橋段都充分體現(xiàn)了小說的主體思想,并在原有基礎上促進了人們對原著的深入理解。另外,在電影中,男女主人公漫長的戀愛歷程,被濃縮成了多個電影片段,每一段都充分凝結了原有故事情節(jié),且演員們夸張的表演也深入挖掘了原著的主體,對于文學作品的表現(xiàn)具有重大作用。
(2)另外,電影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有效地推動文學作品的普及。最為常見的就是進行英美文學教學時,教師對英文電影的多次應用。英美傳統(tǒng)文學作品雖然經(jīng)典,但是由于篇幅過長,語言過多常常缺乏趣味性,使得受眾尤其是學生常常缺乏閱讀積極性,而英文電影以其多樣化的形式充分刺激了學生學習英美文學作品的主動積極性,對英美文學的普及傳播有著重要意義。而作為較為簡便的傳播手段,電影能夠有效展示文學作品的內容,在給觀眾帶來觀影的同時也推動了英美文學的廣泛普及。
(3)此外,英文電影產(chǎn)業(yè)的巨大發(fā)展,也相應地帶動了文學產(chǎn)業(yè)的巨大進步,最為常見的就是英文電影上映后的巨大票房對其原著作品銷量的促進。
2英美文學與英文電影之間的負面缺陷
由于英文電影在拍攝時需要受到導演、編劇等創(chuàng)作人員的二次創(chuàng)作,容易帶有個人情感,若導演及編輯等創(chuàng)作人員的素質不夠全面,往往會導致觀眾觀影所獲的感受與原有英美文學作品所表達的情感相悖的情況,誤導觀眾理解原著內涵。有時一部作品經(jīng)過多輪翻拍之后,同一人物的形象塑造上各有差異,最終導致觀眾或讀者誤解作品內涵。
另外,由于時代的不同,部分英美文學作品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也難免會摻雜一部分負面因素,使人們產(chǎn)生負面情感,而在電影進行拍攝放映時,若沒有對負面因素進行處理,大量的觀眾也會受到影響這也是英文電影和英美文學之間的不足之處。
以上對負面因素的概述也充分說明了英美文學在進行電影拍攝時,對原著內容的綜合把握,從而在尊重原著的同時,進行生化。
3結束語
凡事均有兩面性,本文結合英美文學和英文電影兩者之間的互相關聯(lián)進行了深入分析,不難看出,英文電影和英美文學是密不可分的兩個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將兩者融合時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隨機應變。
參考文獻
[1] 夏彩霞.英美文學作品與電影關系探究[J].電影文學,2013(24).
[2] 莫穎.英美文學教學中電影與文學作品互動[J].柳州師專學報,2013(06).
[3] 李清華.英美文學與英文電影關系探究[J].電影文學,2013(05).
[關鍵詞]英美文學;高校英語教學;情感態(tài)度;激趣性教學;文化移情
1英美文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學習地道的英文用法和語境文化
通過英語文學學習英語是語言學習有效途徑之一。英美文學包含英美當代小說、詩歌、散文等優(yōu)秀文學作品,很大一部分英文文學能夠被作為教學材料使用,其包含的情感態(tài)度和人文情懷能夠對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在我國,高校英文教學主要采用讀和寫兩種方式,特別是在基礎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教學的重點,其重要程度遠遠超出了口語訓練,利用英美文學進行教學是目前高校需要積極采用的教學方式。首先,英文文學中采用的語言比較文學化,和口語形成鮮明的對比,比較講究措辭和語法。英美國家的文學作品充分表現(xiàn)了英文的多樣性,展示了大量英文的書面用法,體現(xiàn)出了英文嚴謹?shù)木涫竭壿?。學生在閱讀英美文學時,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英文的語音、詞匯、俗語的用法,并且在文學語境中,學生更容易理解、學習英語,英美文學能夠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多語境的選擇以及表達模式的范本,使學生能夠全面、整體地學習英語。其次,英美文化的學習符合我國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并且國際上提倡的“全語言”學習將會成為英語教學的重點。“全語言”指的是生成性、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是把語言放置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利用英美文化進行高校英語教學就充分表現(xiàn)了“全語言”的教學要求,能夠完整地表現(xiàn)教學的整體性、交往性與創(chuàng)生性特征。利用英美文學進行教學的優(yōu)勢不僅僅在于語言本身,還因為文學教學能夠通過鮮活的語境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語言文化。我國大多數(shù)的高校英語教學比較封閉、死板,但是文學教學則能夠活躍教學模式,改變僵化的教學體制,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西方的邏輯思維和語言使用習慣。
(2)構建英語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與穩(wěn)定心理
利用英美文學進行英語教學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來說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穩(wěn)定心理。情感態(tài)度貫穿學生英文學習的始終,決定了學生學習態(tài)度是否積極。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教授專業(yè)知識,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克服消極情緒,例如在學生朗讀英文課文出現(xiàn)怯場情況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去克服這種不良心態(tài)。在英語教學中采用英美文學能夠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英文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要認識到英語學習是心理認知的過程,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保持學習的積極性,但要將這份積極性長久地延續(xù)下去,就需要學生把學習對象、目的和方式作為心理選擇的一部分。采用英美文學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保持這份積極性則需要學生在學習中有良好的體驗才行,而英美文學中的很多情節(jié)能夠讓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中放松心情,完全進入到文學作品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作者的思想當中。英美文化本身就是一種開放、動態(tài)的文化,大學生對外界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對這種好奇心充分加以利用,所以用文學作品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情感體驗,這樣的學習過程和情感態(tài)度有利于構建學生穩(wěn)定的心理體驗。
(3)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質,增強西方文化理解
英美文化是英美國家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反映,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大量的英美作品來感受西方的情感、邏輯等,從而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在學習英語中自覺地形成西方的思維模式,有利于學習質量的有效提高。近年來,英美文化成為英語教學中的主要手段。文化來源于生活,中國學生沒法切身實地地深入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中了解他們的習俗,但是可以通過英美文學中各種典故、故事、語言、邏輯等來間接地感受英美國家的文化內涵,并且英美文學中所涵蓋的文化內容不是表象的文化,而是具有西方文化特點的文化內容,可以說,英美文學作品是中國學生看西方的眼睛。學生通過英美文學來進一步學習英語,能夠使原本枯燥的語言學習過程變得感性、活力。而且用于英美教學中的英美文學大多是由文學大家所寫,他們具有博大的胸懷以及獨特的思想,他們的人文情懷通過文學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學生閱讀英美文學不僅可以學習英語知識,還能夠建立自己的人文情懷,從而對人類存在、社會公平的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思考。
2英美文學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利用途徑
(1)英語教學對英美文學內容的選擇
上文所講,英美文學是學生學習地道英文和培養(yǎng)西方邏輯的最佳對象,為了提高高校英語教學質量,滿足我國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在英美文化的選擇上不僅要表現(xiàn)教學目的,還需要充分表現(xiàn)英文自身的特點。所以在高校英文教學中,對于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我們可以選擇吳偉仁的《英美文學史選讀》、龍文佩的《美國文學選讀》來進行教學,這些書專業(yè)性較強,有利于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學習。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學習,我們可以選用經(jīng)典英語作家的英文作品來進行教學,例如柯南道爾的FavoriteSherlockHolmesDetectiveStories(福爾摩斯探案集)、懷特的Charlotte’sWeb(夏洛特的網(wǎng)),學生大多都已經(jīng)閱讀過中文版,所以英文版讀起來并不算困難。
(2)在英文教學中運用英美文學教學,能夠讓學生
感受到英美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人文情懷,其特有的情感態(tài)度和一定的張力,能夠讓學生從枯燥的英語學習中脫離出來,產(chǎn)生美學想象,從而獲得愉悅的內心體驗,從而主動地去學習。英語教學中文學導入一般為可理解性導入,一種是知識性的理解,通過英美文學的學習掌握其詞匯、語法的用法;二是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通過英美文學的學習,感受西方的思想文化,并且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3)借助英美文學實現(xiàn)文化移情與思維啟迪
英語學習最難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學習西方的文化和邏輯思維。西方社會最根本最具有特點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判斷包含在英文文學作品當中,所以教師在采用英美文學進行教學時,首先要縮短學生的文化差距,讓學生能夠進入到西方文化的語境當中;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從而通過自己的學習來更好地掌握西方文化的情感,
3結語
隨著英語在生活、生產(chǎn)中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高校在英語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這也是對英語課程教學著重提出的要求。語言和文化二者密不可分,所以在高校英語教學時,教師需要采用英美文學來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很好地了解文化背景,學習英美人民地道的英語使用方法和西方的邏輯思想,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的使用方法。
參考文獻
[1]馬季青.解析文學語言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10):37-38.
[2]閻耀斌,李昂.基于現(xiàn)狀探析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學知識的融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9):125-126.
[3]張茹.淺談英語閱讀與英美文學課的一體化教學[J].赤子,2014(11):54-55.
關鍵詞:英美文學 高中英語 文學素養(yǎng)
現(xiàn)階段國內高中英語教學普遍存在教學方式單一、呆板的特點。高中階段是青少年提高英文交流水平,培養(yǎng)自身文化意識,拓展眼界了解異國文化的重要時期和良好開端。而現(xiàn)階段國內高中生對于英美文學的涉足普遍較少,學校通過開設英美名著欣賞課等方式來對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英文交流水平和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與文學素養(yǎng),十分有必要的。
一、英美文學融入高中教學的重要性
(一)改變我國高中英語教學方式單一化的現(xiàn)狀
在目前國內高考應試教育的巨大壓力下,國內絕大部分的高中在教學方式上都是采用的“題海戰(zhàn)術”高強度的訓練方式,目的在于學生短期內提高成績。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大多都只能夠死記硬背的生吞知識點,并不能夠真正的理解消化,而且會極其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反感、厭學的情緒。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課程,并不是單純的背誦記憶,而是需要長久的積累鞏固。英美文學本身具有其強大的文學魅力和獨具特色的異國風味,能夠從內容上對吸引學生的關注和反復閱讀,在這種閱讀理解和消化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英文素養(yǎng)。
(二)與現(xiàn)階段高中教學相適應
現(xiàn)階段高中教學在以往的應試教育之余,開始越來越多的強調素質教育,注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道德文明的建設。而英美文學在融入高中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人格建設和人文素養(yǎng)進行教育和熏陶,在擴充培養(yǎng)學生英文素養(yǎng)和英文水平的同時,可以有效的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并且有利于學生身心素質的發(fā)展。
(三)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升
英美文學與高中英語教學的融合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英文水平進行大幅提升。這首先體現(xiàn)在英美文學的閱讀中涉及到海量英文詞匯,在有情節(jié)有感情的英文閱讀理解和記憶中,能夠快速且深刻的將單詞含義記于腦中,這是簡單枯燥的死記硬背所無法達到的記憶效果。其次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英文語感。由于目前的英文試題除了考察學生的單詞掌握度以外,還重在考察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在大部分題型中,完整的領會文章含義和題目意思,題目就充分的做對了一半。而在閱讀英美文學的過程中,可以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英文語感和英文閱讀理解能力。再者就是,英美文學在與高中英語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可以良好的提高學生的英文交流與表達能力。由于以往的英文教學大多是采用“題海戰(zhàn)術”,很多教師只是單純重視學生的筆試成績而忽視了口語教育,導致大部分中國學生一都處在只會寫不會說的尷尬境地。但在英美文學的閱讀中,通過老師的有效引導,可以誘導學生慢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與同伴進行和溝通,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文口語能力。
(四)有利于教育與國際相接軌
在目前的教育形勢下,重視學生對英文的學習提高學生對英文表達的掌握程度,是十分順應目前全體一體化的國際形勢的。伴隨著國與國之間日益頻繁的交流,學生們在日后會有著越來越多的與國外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學習機會,在這種學習機會到來之前提前一步提高學生的英文水平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能夠有效的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體現(xiàn)
(一)開設英美名著欣賞課
2003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高中英語課程必須采用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設置模式。其中任意選修課程包括語言知識技能類課程、語言應用類課程和欣賞類課程[3]。開設英美名著欣賞課作為欣賞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響應了這一標準,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度。
首先,教師可選取部分內容較為生動有趣的英文名著,推薦給學生閱讀,并要求學生對所選名著做一定的總結概括,寫出一定的讀后感。而后再在課堂上,同學生一同進行交流溝通,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自己對于所選內容的見解和感受。這對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會有很大的提升,并且?guī)椭鷮W生培養(yǎng)敢于開口敢于表達的意識。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思考、評判、再回味;再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反復的練習方能夠最終達到自身掌握。
(二)在表演中欣賞
除了對英美文學的欣賞之外,還可通過話劇、小品的等多種形式將膾炙人口的我英文故事或英文劇本演繹出來;亦或是將耳熟能詳?shù)闹袊适聜髡f通過英文表達和演繹出來。相比較閱讀英美名著側重于提高學生的英文閱讀理解能力,這一方法則是更多的側重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英文口語表達能力。當然這一方法首先需要良好的英文閱讀理解能力作為支撐,并且需要良好的翻譯能力,才能夠很好的理解故事或劇本的精要思想。在劇本的練習和具體的現(xiàn)場表演中,則需要強大而心理素質作為支撐,并且反復的開口練習臺詞。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會得到大幅提升。而且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豐富課堂,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優(yōu)秀英文電影賞析
教師可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們一同賞析英文影視作品。英文電影大多由文學作品改編而成,且電影等影視作品可全面且直觀的向學生展示異國風情,可潛移默化的在欣賞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體力水平并培養(yǎng)其英文語感。這一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更方便學生的進一步理解記憶。
三、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基本得出結論,通過英美名著賞析、開設名著欣賞課、鼓勵學生用英文進行舞臺劇表演、賞析優(yōu)秀英文影視作品等形式,進一步地將英美文學與高中英語教學相融合,可以有效地改善以往高中英語教學方式單一呆板,只注重學生的死板記憶,忽視了對學生的理解教育。另外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文水平和英語口語交流能力,同時提升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霞.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2012,(01).
[2]張春開.淺談英美文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英語教師,2012,(04).
關鍵詞:英語習語;英美文化。
一、引言
語言是人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的,習語是語言特征的集中反映,它來自于普通百姓的生產(chǎn)勞動和生活經(jīng)歷,是語言的精華、語言的縮影;語言是一個任意的符號系統(tǒng),習語是人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約定俗成的;語言是以交際為目的的,習語的起源就是在口頭交際中使用最頻繁的俚語和俗語;語言是人類智慧的表現(xiàn),習語比較集中地反映出語言的修辭手段和表現(xiàn)手法(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文學巨匠的精彩詞句);語言是為人類各種活動服務的,而習語恰好生動地反映出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廣義的習語包含比喻性詞組、俚語、格言、俗語、諺語、典故等,是語言發(fā)展的結晶。英語語言歷史悠久,包含著大量的習語,它們或含蓄、幽默、或嚴肅、典雅,不僅言簡意賅,而且形象生動,妙趣橫生,給語言增色不少。由于地理、歷史、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習語承載著英語語言民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特色,并與它們的文化傳統(tǒng)緊密相連,不可分割。而對英語習語的學習有助于我們掌握英語本族語者的真實語言,了解語言背后所隱藏著的豐富而有趣的文化信息。
二、英語習語中隱含的歷史背景
1、羅馬人的痕跡
公元前49年,羅馬執(zhí)政龐貝和元老院共謀進攻愷撒。當時愷撒的領地和意大利本部交界處有條小河Rubicon。愷撒不顧一切,悍然率領軍隊渡過此河與龐貝決戰(zhàn)。在渡河時他說"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經(jīng)擲下, 表明義無反顧。過了河,他還燒毀了渡船,( burn the boats) 逼得士兵毫無退路,只好勇往直前, 打敗了敵人。
就是這樣一段歷史故事, 在英語中留下了幾個常見的習語: cross the Rubicon( 渡過魯比肯河) 喻意決定冒重大危險, 采取斷然行動; burn one's boats( 燒掉自己的船) 表示破釜沉舟的決心; The die is cast. ( 骰子已經(jīng)擲下) 預示著事情已經(jīng)決定, 再也不能改變。
2、條頓人的征服
條頓人, 即居住在西北歐的3個日耳曼部落, 他們是盎格魯人、薩克遜人和朱特人。約在公元449 年, 他們開始征服不列顛。他們的入侵給英語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并最終形成盎格魯-薩克遜語, 即現(xiàn)代英語的起源。條頓人的征服對英語的影響是全面的, 起決定作用的, 從很多英語習語還可以找到條頓人征服的影子。如cut someone to the quick 意為"大傷某人的感情", quick 這里指"皮肉",這個解釋源于古撒克遜語。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是"赴湯蹈火"的意思, 源自盎格魯- 撒克遜時期的中世紀判罪法。
3、斯堪的納維亞風暴
公元790年開始,斯堪的納維亞人入侵英國,并在英國大批定居,他們講的是北日耳曼語, 是現(xiàn)在的瑞典語、芬蘭語、挪威語和冰島語的前身。在此后的二百年中,許多斯堪的納維亞各族語言(北日耳曼語)的詞語滲入英語詞匯。據(jù)估計,現(xiàn)代英語中約有900個斯堪的納維亞各族語言的單詞或構詞成分。斯堪的納維亞各族語言對英語的滲透特別深入。最常用的習語rain cats and dogs, 來自北歐神化:古代斯堪的納維亞人的主神是奧丁(Odin),狗(dog)和狼(wolf)象征"風",貓(cat)象征"雨",所以該習語喻指"狂風暴雨"。
4、諾曼底登陸
公元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入侵英國,并建立了諾曼底王朝。這一事件對英國的影響巨大。它使法語成為現(xiàn)代英語的三大來源之一。同時,法國文化逐漸向英國社會滲透, 影響著英語及其習語。如: return to one's mutton 原是直譯自法國田園詩中的一句: 多情的男女牧羊人在牧場上談情說愛、海闊天空,最終還得回到現(xiàn)實,回到自己的羊群中來。因此,這一習語比喻"回到實際問題,言歸正傳"。
三、英語習語體現(xiàn)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
生活在不同自然環(huán)境中的人會形成不同的文化, 每種文化因其地域、氣候環(huán)境的特點而具有不同的特征, 習語恰恰包含了獨特的文化基因。
英國是一個島國, 為了生存, 人們不得不時常與惡劣的海洋氣候相抗爭。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 英語中形成了許多與海洋有關的習語。如: a drop in the ocean "滄海一粟"; plain sailing "一帆風順";all at sea" 不知所措";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 "進退兩難";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 "未雨綢繆"。
歷史上英國的航海業(yè)一度稱霸世界, 四面環(huán)海的天然優(yōu)勢成就了十分發(fā)達的捕魚業(yè), 因而, 大量與fish 有關的習語相繼產(chǎn)生。如: big fish (大亨), dull fish(枯燥無味的人), make fish of one and flesh of another喻"厚此薄彼, 偏愛一方"。
四、打上宗教文化烙記的英語習語
從嚴格意義上講,宗教代表的是一種倫理觀念,而倫理觀念是維系一個社會生存的重要基礎, 因而也是特定文化的核心部分?;浇淌菑V泛流傳于西方的一種宗教, 英語作為基督教民族的重要語言, 將其基本教義、信仰和倫理觀念傳播于西方社會每一角落, 囊括社會生活各方面和上層建筑的許多領域。
現(xiàn)代英語中大量習語, 源于宗教活動、儀式和《圣經(jīng)》故事??梢哉f,任何一本英文著述中,如果不包含直接源于《圣經(jīng)》的詞句,幾乎不可能。幾百年來,《圣經(jīng)》已然成為英美每一個家庭必備的讀物。隨著基督教義的傳播,《圣經(jīng)》中的許多句子和短語被人們廣為傳頌,久而久之就成了習語。如: Drop in the bucket/ocean滄海一粟。語出《圣經(jīng)·舊約·以賽亞書》第40章第15節(jié):"看哪,萬民都像水桶的一滴,又如天平上的微塵??"(Even the nations are like a drop from the bucket)其喻義為"滄海一粟"。
五、英語習語折射出豐富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
經(jīng)過漫長時間的磨礪, 流傳下來的習語不僅凝聚了人類共同的生活感受, 還積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習語因受本民族文化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折射出特有的思維定勢和語言習慣。
西方文明強調天人對立、側重向外探尋以及強烈的戰(zhàn)勝欲和征服欲, 由此形成了英美人重開創(chuàng)、求進取、善于抓住機會、大膽冒險的人生觀。故英語習語中有"Knowledge is power"( 知識就是力量) 。西方文化精神也推動了英美人對權力的崇拜和對外在物質經(jīng)濟的追求, 最常見的詞如"Inpidualism"( 個人主義) 、"materialism"( 唯物主義) 、"Pragmatism"( 實用主義) 以及俗語"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 面包為生命支柱。) 等, 形成了英美人追求物質利益的功利主義價值和個人主義為中心的人生信條, 因此又有"Money talks"、"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等習語。
六、結束語
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不僅僅只是書本上的語音和語法規(guī)則, 還應包括對這種語言賴以生存的文化背景及社會風俗習慣等知識的獲取。習語作為語言的精華, 它從各方面反映一個民族的歷史背景、風俗習慣等, 可以說, 習語的民族色彩最為鮮明。另外, 習語的真實含義往往并非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組合。因此, 如果不清楚習語的文化背景,或單從字面上進行解釋、翻譯, 難免誤入歧途。我們學習習語絕不僅僅是為了掌握它的"認知意義或詞典意義", 而要了解語言詞匯特定的文化內涵, 也只有做到對詞匯文化內涵及文化差異的深刻理解, 才能更準確地理解和使用習語。
參考文獻
[1]陳文伯:英語成語與漢語成語[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2。
[2]蔣磊: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溯源[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2)。
[3]平洪、張國揚:英語習語與英美文化[M].胡文仲, 主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英美文學 應用
1
前言
對于英語專業(yè)學生而言。英美文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yè)主干課。《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教學大綱》中對此有明確的規(guī)定:“文學課程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和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庇纱丝梢娫诟咝S⒄Z專業(yè)開設英美文學相關課程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中提高英語水平,而且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可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英美文學課程都是學生在單一的接受教師的說教,最多可以在課堂上接觸極其有限的一些英美文學作品。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學生感到課堂比較單調,對老師講過的一些內容也不能夠很好的掌握。計算機網(wǎng)絡等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以后,為高校英美文學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教學器材,讓學生從聽覺和視覺等方面全面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就目前來看,把多媒體應用于高校英語專業(yè)英美文學教學有其必要性和優(yōu)勢,當然,我們在應用多媒體進行英美文學教學的時候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
2
英美文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必要性
就目前高校英美文學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我們做過一項調查,就學生對英美文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68%的學生認為“英美文學課堂氣氛不好,所學到的東西不系統(tǒng),對英美文學沒有興趣,因此不想?yún)⑴c課堂討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提高高校英美文學教學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他們感覺文學作品的真實性,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其次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顯得比較呆板。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的高校英美文學教學,62%的老師還在沿用比較落后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就某一作品而言,先是介紹這個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然后再介紹作者的生平,最后對整個做平的文學價值、故事梗概進行簡要的點撥。這種教學模式過于呆板,然學生感覺非常老套,教師在課堂上講授以后,期待學生課后能夠自覺閱讀整個做平,但是,學生的興趣不夠,時間不夠充足,所以,學生們幾乎沒有完整地閱讀過一本英美文學作品,即便是閱讀,也不是閱讀全英文版本,都是閱讀翻譯成漢語的版本,失去了我們開設這門課的意義,不能感受到原創(chuàng)作品的獨特魅力。
第三是英美文學缺乏應有的感染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課堂上老師是主體,教師一言堂,內容滿堂灌,學生在被動地接受填鴨式的教育,這樣的課堂讓人感覺無味,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受到壓抑。如果我們能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在課堂上給學生們播放一些文學作品的精彩片段,或者是通過讓學生觀看文學作品的相關講座光盤,然后,教師進行啟發(fā)式的、探究式的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第四是課時嚴重不足,教學任務部門能夠順利完成。目前,在高校的課程體系中,英美文學是英語專業(yè)的必修課之一,但是,課時顯得非常欠缺,基本上都是每周兩節(jié)課,學生在課堂上很少參與討論,只是被動學習,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也是一再地壓縮時間,精簡課堂教學內容,但是,在這有限的時間里,還是很難完成既定的教學計劃。如果引人多媒體教學手段,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課堂效率,有助于教學計劃的實現(xiàn)和教學目標的完成。
3
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
在目前的英美文學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明顯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有助于素質教學目標的落實。目前,我們推行的是素質教育,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作為高等院校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文學素質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質之一,我們在英美文學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質,特別是可以讓學生在更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改變教學手段。優(yōu)化課堂設計,讓學生更好地接受英美文學的教育。
其次,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效率,節(jié)省課堂時間。英美文學的教學內容是非常繁雜的,文學史資料比較多,著名的作品和知名的作家也是層出不窮,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要傳遞大量的信息給學生,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是很難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經(jīng)常是老師緊緊張張講了45分鐘,學生睡了整整一堂課
,教師講了,學生沒有掌握,學過了,學生沒有印象,課堂效果極差。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將聲音、影像、文字等信息有機地結合起來,也可以在課堂上播放精彩的電影畫面,這樣,就可以讓大量的信息濃縮在這些多媒體課件中,不僅能加快課堂進程,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第三,采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是因為課堂教學不夠生動,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沒有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當中。我們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優(yōu)美的學習環(huán)境,進行情景教學,也可以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苦口婆心講述的內容,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給學生,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4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應遵循的原則
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在英美文學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授課老師不應該把學生片面地看作單純的教育客體,不能讓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教師也不是標準答案的提供者。對于同樣一部文學作品,不同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對文學作品就會有不同的認識,所以,我們在英美文學教育的課堂上,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題,尊重他們的主動性和獨創(chuàng)性。
師生互動性原則。我們說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為中心,并不是說教師就沒有事情可做了,教師在課堂上是一個總策劃,是導演,學生是主角,是演員,我們采用多媒體教學,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了原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但是教師應該抓住機會,巧妙進行課堂設計,通過置疑、合作等方法與學生互動。與學生互動的時候,教師應該面向學生,細致的觀察學生的各種反應,并隨時修改教學步驟以適應學生,最終達到師生之間、學習者之間最大程度互動的目的。
尊重文學性原則。多媒體信息可以包括文本文件、圖形圖標、靜態(tài)圖像、動態(tài)畫面、視頻影像、聲音和音樂等,由于英美文學課的目的不僅是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因此,我們應該在英美文學課堂上注重文學作品的文學性。雖然我們提倡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的采用各種媒體形式,并不是說多媒體教學就是要插入大量的圖片或動畫,不管與教學目的是否有關。
參考文獻:
[1]洪流,多媒體技術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6.
關鍵詞:英美文學 促進 英語 語言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3-0179-02
英語語言教育廣泛地存在于我們的社會中,是語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升英語語言的教學水平,增強英美文學意識是一種重要的方式,為了探究其對英語語言教學的提升機理,首先分析英美文學的特點。
一、英美文學的特點
英美文學是西方文學的一部分,簡單來說就是指在英美文化環(huán)境的影響與熏陶之下,產(chǎn)生的具有鮮明特征與辨識度的一種文學風格與形式[1],經(jīng)過研究分析,英美文學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一)豐富性
內容豐富,取材廣泛是英美文學最為重要的特征之一。文學作品要形成一定的風格流派,首先在數(shù)量上就要有一定的規(guī)模,英文文學的文學形式的形成,同樣是由眾多的文學藝術家進行大量創(chuàng)作作為基礎的[2],這可以說是英美文學內容豐富的一個體現(xiàn)。另一方面,英美文學作品的體裁也是豐富的,當然這也是所有文學所具有的共同的特點,在英美文學中,主要的體裁有散文、小說、詩歌、戲劇,以及還有其他小眾化的文學作品體裁,這也反映了英美文學在內容體裁形式上的豐富性。對于英美文學另一個豐富性的體現(xiàn)方面是從廣義的層面上來討論其豐富性的,即英美文學在時空跨度上具有豐富性的特點,英美文學的發(fā)展經(jīng)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段過程中英美文學在不斷地發(fā)展與改變,與此同時英美文學存在于較大的范圍的空間區(qū)域,上述兩點便體現(xiàn)了英美文學在時空跨度上的豐富性。
(二)取材廣泛性[3]
英美文學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取材的廣泛性。文學藝術家在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時,生產(chǎn)與生活中的任何元素都可以成為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或文學作品的素材來源,這就體現(xiàn)了英美文學的取材廣泛性。對于取材的廣泛性,這是和英美文學豐富性的特點有關,英美文學在內容體裁形式、實踐與空間層面都具有豐富性的特點,顯而易見在如此豐富的時空跨度與體裁形式上,取材必然是廣泛的,取材具有廣泛性的特點也增加英美文學的整體魅力以及提升其在國際文學中的地位與影響力。
(三)鮮明的文化屬性
文學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即指以語言文字為主要工具進行的一切物質與精神創(chuàng)作的總和。文學發(fā)展是基于特定的語言文字環(huán)境,深受所處文化以及風土人情的影響,當前我們對文學進行分類辨別時,一般都是根據(jù)其文化屬性,因為文學就可以充分反映所處的文化。東方文學指在東方文化中發(fā)展形成的文學藝術,西方文學指在西方文化中發(fā)展形成的文學藝術,英美文學屬于西方文學的一部分,也就是在英美文化中發(fā)展形成的文學藝術,可見英美文學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征的特點。
(四)受其他文化影響較大
由于英美文學所處的地緣因素,使其深受其他文化的影響,并與其他文學交流廣泛。英美文學屬于西方文學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就要受西方文學的中其他文學形式的影響,例如受德國文學、法國文學的影響。這種影響是相互的,英美文學同樣也在影響著其他文學。西方文學中的眾多文學影響是較為“平等”的,這是因為西方文學中并沒有引導的文學流派。以上便體現(xiàn);英美文學受其他文化或者說文學的影響較大。
二、英語語言教學的內容與特點
(一)英語語言教學的內容
英語語言教學的內容不難理解,就是指教授內容為英語語言文字的認識、理解、應用。根據(jù)教育目的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基礎英語語言教學、專業(yè)英語語言教學和職業(yè)英語語言教學。基礎英語語言教學是指基礎性質地為了學習其他知識做英語基礎知識的儲備的英語教學,如初中英語教學,高中英語教學;專業(yè)英語語言教學是指專業(yè)性質的英語語言教學,通常指大學中的英語教學,如商務英語,土木工程專業(yè)英語等;職業(yè)英語語言教學,是指以入職培訓以及工作需要而開展的英語教學。
(二)英語語言教學的特點
在分析了英語語言教學的內容的基礎上,來探究英語語言教學的特點,經(jīng)過研究分析,英語語言教學主要有以下特點:
1.內容的復雜性
英語語言的教學中,處處都能體現(xiàn)出復雜性,復雜性主要體現(xiàn)在幾點:首先,學習英語,就是學習一門語言,一門語言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其能完成所在環(huán)境中的所有交流溝通以及一切社會行為的完成,這就從大的層面決定了學習一門語言是復雜的。另一方面,語言所涉及的知識點是眾多的,英語的單詞、語法、閱讀、寫作都是一些復雜的內容,在學習的層面上而言這是復雜的。除了在學習的層面上具有復雜性以外,教學層面的復雜性也是顯而易見的。
2.教與學的限制性大[4]
本文從教與學兩方面來分析英語語言教學限制性。主要的限制條件就是文化環(huán)境上的限制性和語言環(huán)境上的限制性。所謂文化環(huán)境上的限制性就是指因為對于英語所處的文化不了解或是不能進行深層次的了解。這就使得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不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很好地吸收與掌握,大大限制了教與學的質量與提升。對于語言環(huán)境的限制主要影響就是學習英語的同時無法進行語言練習或者進行練習的難度很大。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應用,如果不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練習,就會影響教與學的有效性。上述便體現(xiàn)了英語語言教學在教與學層面的限制性。
3.教學過程的長期性
英語語言教學同樣也具有教學過程長期性的特點,這是由英語語言教學內容的復雜性與環(huán)境文化的限制性所導致的。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在今后的工作與生活中進行應用,要達到這樣一個英語水平,就要求英語地學習過程必然是長期的。因為只有進行長期的英語語言的學習,才能全方位寬領域的學習英語知識點,弱化限制性因素,這就體現(xiàn)了英語語言教學長期性的特點。
三、英美文學意識對于英語語言教學水平提升的作用
在分析了英美文學的特點以及英語語言教學內容與特點的基礎上,繼續(xù)探究英美文學意識對于英語語言教學水平提升的作用。
(一)英美文學意識弱化了文化限制
具有英美文學意識是建立在對英美文學大量閱讀、大量了解的基礎上的,對于英美文學了解的同時就對英美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是因為文學反映文化,英美文學反映英美文化,這就大大弱化文化層面的限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就可以對深層次的內容更好和更加容易理解,這就大大提升英語語言教學的水平。例如,英語中許多語境的用語極其復雜,如果不能理解性地去記憶,就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但是死記硬背的方式不但加大了學習的強度而且還不能靈活地使用??墒侨绻焕斫庥⒚赖奈幕h(huán)境,進行理解性的難度是很大的,這就體現(xiàn)提升英美文學意識的重要性。
(二)英美文學意識增強了英語語感[5]
所謂語感,就是指對于某種語言的一種無意識的反應,研究表明,語感對于英語學習的益處很大。英美文學意識可以提升英語學習者對于英語的語感,這就因為長期大量的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賞析,在一種無意識的環(huán)境中就對英語產(chǎn)生了感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語感。語感的養(yǎng)成可以大大增加英語學習者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動力,這就不斷促使其對英美文學的熱愛,熱愛英美文學又提升語感,這是一種積極的正反饋的循環(huán)機制,有利于英語語言教學的水平提升。
(三)英美文學意識增加了英語的實踐性應用[6]
英語語言的學習使一個人的英語水平大大提升,需要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必須加大對英語的實踐性練習。而提升英美文學意識就是一種重要的英語實踐性應用。增強英美文學意識的過程就是對英美文學大量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對英語語言教學中所學的知識的最好的練習。
四、增強英美文學意識的措施探究
經(jīng)過上文中的分析,可見英美文學意識對于英語語言教學有著極大地促進作用,為了更加積極地發(fā)揮這種作用,就要進行措施增強英美文學意識,經(jīng)過探究,本文認為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大量閱讀英美文學作品
正所謂量的積累達到質的變化,大量的閱讀會使讀者對于英美文學有全方位的了解,這就會增加讀者對于英美文學的認知,通過不斷地積累,這種認知水平慢慢提升,最后就會使文學意識有較大提升。所以增加閱讀面,進行大量英美文學作品閱讀能夠有力提升英美文學意識,從而更好地促進英語Z言教學的水平。
(二)反復閱讀英文文學作品
在大量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基礎之上還有進行反復地閱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對于一個文學作品進行閱讀、賞析,就會從更深的層面上挖掘文學作中的內涵,體會到作者真正所想表達的思想,進而對文學作品所代表的文化有了本質上的認識。這對提升英美文學意識很是關鍵。
(三)對于英美文學作品的感悟進行交流
除了大量閱讀與反復閱讀英美文學作品,還有一個提升英美文學意識重要的措施就是對于英美文學作品的感悟與其他讀者進行交流,這樣可以發(fā)展自己從未發(fā)現(xiàn)的東西,以及向別人請教不懂的地方。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wǎng)絡交流討論十分便捷,讀者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與其他讀者進行交流,這樣更加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英美文學意識。例如,讀了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很有感悟,但是還是有很多地方自己不是很清楚,這時作者就可以進入文學交流的網(wǎng)上論壇、貼吧,可以與其他作者線上交流,也可以通過相互留言發(fā)帖的形式進行交流,對于不懂的問題,也可以提出來與廣大的線上讀者進行交流。
五、結語
本文探究增強英美文學意識對促進英語語言教學水平提升的作用。首先探究分析了英美文學的特點以及英語語言教學的內容與特點,具體分析了英美文學意識對于英語語言教學水平提升的作用,最后簡單探討了增強英美文學意識的措施??傊鰪娪⒚牢膶W意識就是充分了解英美文化,進而形成語言文化意識,這種意識再來促進英語語言教學,這就使得我們應當努力提升英美文學意識。
參考文獻:
[1]賈佳.增強英美文學意識促進英語語言教學[J].高等財經(jīng)教育研究, 2007,10(s1).
[2]盧華.增強英美文化意識,促進英語語言教學[J].考試周刊,2016(26).
[3]林萍.提高文學意識與高中英語教學[J].教育管理與藝術,2014(6).
[4]沈一然.高中英語教學與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博客最初的英文名稱為weblog, 由 “web”與 “log”組成;其中 “web”的含義為“網(wǎng)絡”,而“log”的含義則為“日志”。因此其字面意思就是“網(wǎng)絡日記”。根據(jù)維基百科的介紹,人們故意把weblog讀成“we blog”,所以blog這個詞便被創(chuàng)造出來了。“blog”的中文譯名“博客”,也有其深層次的涵義。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關于“博”的解釋,“博”既有“豐富”、“廣博”之意,也有“博取”、“取得”的涵義。因此“博客”的功能便是:以網(wǎng)絡為媒介,博客作者在虛擬空間以文字為主的博客內容,輔以視頻、音樂等多媒體手段,在傳播思想、見解的同時,結交更多的網(wǎng)友;通過與其他網(wǎng)友及博客作者的回帖、解答等方式,深入地探討、理解和解釋某些問題,增進彼此間的溝通與交流。
“‘博客’作為一種網(wǎng)絡交際工具,為現(xiàn)代外語教學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它的很多特點與現(xiàn)代外語教學的訴求不謀而合,成為現(xiàn)代外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陳欣如,2007:41)“博客”這種新型的網(wǎng)絡日志,為外語學習者提供了“網(wǎng)絡虛擬環(huán)境下的學習交流情景”(劉濤,2010:115)。因此對于“以學生為中心和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為指導”(蔣樟健,2010:47)的英美文學教學改革,本論文將積極探討博客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教師可以建立自己的英美文學博客,并把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練習等內容及時更新于博客中。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博客內容,提前進行預習工作,就課堂內容對教師進行提問。與此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提問進行回帖解答。 對于這些問題的解答,不僅提問的學生本身可見,其他的學生也都可以進行瀏覽和進一步提問,這些問題的解答則可以供所有閱讀博客的學生共同分享。因此博客的此種交流方式將有別于電子郵箱 – 電子郵箱在很大程度上僅局限于教師與單個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互動性有限。而博客這種“開放性”特點,不僅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而且也有利于學生通過閱讀教師對其他同學問題的回帖解答來增進學生自身之間的交流、互相學習與提高。同時,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博客在文本與多媒體可交互使用方面的特點,在保證英美文學電子文本材料輸入的基礎上,結合圖片、視頻、影視等多媒體輔助手段,一方面可克服純文本材料枯燥無味的不足之處,另一方面在增強學生視覺和聽覺的前提下,極大地增加他們了解相關文學作品及相關背景知識的興趣。不僅如此,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及學生的需要,就某一相關內容,在博客中提供某些鏈接和網(wǎng)址。學生可以依照博客中提供的鏈接、網(wǎng)址,瀏覽、閱讀相關的內容,并為教師介紹更多的相關鏈接與網(wǎng)址。而教師則可以進一步根據(jù)博客中學生所反饋的信息,不斷更新博客中的鏈接與網(wǎng)址及相關文本、多媒體資料,從而可大大提升學生英美文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其次,學生可以建立自己的英美文學博客,把自己閱讀英美文學作品的感受、課堂收獲和所遇到的問題如實記錄在自己的博客中。這些內容,不僅教師可以進行閱讀、回帖解答,而且其他的同學也可以進行閱讀和解答。因此學生英美文學博客的開通將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文學作品的閱讀情況及遇到的問題。教師則可以在解決學生上述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效果。同樣,學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并介紹自己的閱讀方法,在增加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的同時,同學之間的互相鼓勵
轉貼于
也有助于他們克服英美文學繁重閱讀量方面的困難。
再次,教師與學生英美文學博客的共同開通,有助于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教師與學生在課前與課后閱讀與英美文學有關的博客內容,可以為英美文學的課堂教學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通過課前、課后閱讀教師的英美文學博客中關于某些作品的選段、作者生平、社會背景知識等信息,了解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這些了解使得學生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也能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去,活躍他們的思路并開拓他們自己的視野。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能動性和積極性必然會有所提高。而學生通過閱讀教師英美文學博客內容并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活動的行為,必然會改善過去那種以教師授課為主、沉悶單調的傳統(tǒng)英美文學教學模式,大幅度地增加課堂教學效果。針對英美文學課程閱讀量大、強度高的特點,教師可以閱讀學生博客所反饋的意見,就學生具體情況提出建議的同時,不斷地調整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式,真正地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和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通過以上對于博客在英美文學教學應用方面的探討,我們可以看出,盡管教師與學生英美文學博客不能直接應用與英美文學課堂教學中,但是博客在課前和課后的使用,“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自覺形成語言輸入—輸出的過程。”(關長青,2010:155)博客把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作為語言輸入過程與博客的寫作當成語言輸出過程,兩者能動地結合起來。同時,學生的英美文學博客要面對教師和其他的同學,這可以“促使學生對自己的語言輸出進行監(jiān)督和完善。”(楊思思,2007:112)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積極性、能動性及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會有大提高。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努力嘗試博客這種新型的網(wǎng)絡日志并將其應用于英美文學教學改革中去;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正視和解決博客在英美文學教學應用中所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
網(wǎng)絡信息量大,其真實性未必完全可靠。網(wǎng)絡中的信息也不乏許多未經(jīng)驗證、甚至是錯誤的信息來源。因此,教師在博客中提供相關網(wǎng)址和鏈接時,不僅要認真校對、驗證網(wǎng)站內信息,而且應多采用官方權威性較高的信息來源,以免因為錯誤的網(wǎng)站信息而誤導學生。
筆者于2012年上半年對湖南三所高校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進行了全面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紤]到篇幅的限度,在此只論述與本文相關的兩項調查:一項是英美文學類文章所占教材的比例情況,另一項是師生對教材的滿意度調查。
(一)英美文學類文章所占教材的比例情況本研究所選取的湖南三所高校使用的教材是以下三種:《新視野(第二版)》(外研出版社),《希望英語(第二版)》(外研出版社),《大學英語(第三版)》(上外出版社)。在這三種教材中,《新視野》教材共4冊,共有主課文40篇,副課文40篇?!断M⒄Z》教材共4冊,共有主課文32篇,副課文32篇?!洞髮W英語》教材共4冊,共有主課文40篇,副課文40篇。為了了解教材中英美文學所占的比重情況,本研究根據(jù)課文的內容性質、體裁及來源,大致將其分為三類:科普文、應用文和英美文學。從表格中所顯示的數(shù)據(jù)得知,科普文和應用文在數(shù)量上均占有絕對優(yōu)勢,說明這三種教材在不同程度上都較為重視科普信息的傳播和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新視野》中英美文學類共3篇,占教材的3.75%;《希望英語》中英美文學類共3篇,占教材的4.69%;《大學英語》中英美文學類共7篇,占教材的8.75%。不難看出,英美文學在大學英語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極少,被嚴重“邊緣化”。
(二)師生對教材的滿意度調查為了解師生對大學英語教材的整體評價(包括教材難易度、趣味性、信息量及實效性等方面),本研究對來自這湖南三所高校的45名大學英語教師和310名非英語專業(yè)在校生進行了相關調查與訪談。調查中,教師問卷共收回42份,有效回收率為93.3%;學生問卷共收回302份,有效回收率為97.4%。問卷采用利克特式5點計分法,其中5表示滿意度最高,依次遞減;分數(shù)越多,表示滿意度越高。以下是師生滿意度的調查結果:上述表格顯示42名教師對大學英語教材滿意度的平均分為3.13;42名教師當中,有10名教師(23.8%)對教材給了2分,20名教師(47.61%)給了3分,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大部分教師對教材是不滿意或是感覺一般。除此之外,學生對大學英語教材的評價也不樂觀,上述數(shù)據(jù)表明學生對教材滿意度的平均分為3.01;302名學生當中,有11名(3.64%)學生給了1分,85名學生(28.14%)學生給了2分,116名(38.41%)的學生給了3分。由此可見,目前所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與師生對教材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二、英美文學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為了解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真實情況,筆者與參加問卷調查的42名大學英語教師進行了訪談。內容涉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教學手段等方面。訪談中得知,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雖然未形成一個固定的范式,但在本質上都彰顯出某種一致性。首先,42名教師當中,有13名教師明確表示,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較為注重信息量。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掌握最新的信息以及相關的英文術語,使他們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但無形中讓課堂教學產(chǎn)生“重信息而輕文學”的偏向5。另外,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大都是圍繞英語等級考試設置的。比如詞匯量后面會通過標注四級詞匯或六級詞匯來體現(xiàn)其難度系數(shù),除此之外還有每單元的課后練習,在題型設計和難易度等方面,都能反映出英語等級考試所占居的重要性。其次,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所使用的教材。在與教師的訪談中得知,這三所高校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大都圍繞詞匯、語法知識和四級考試等方面設計,對篇章的學習和理解大都停留在“語意”或“語義”這一層面,而對文章中所蘊含的“寓意”和“鑒賞性”卻不被重視甚至被完全忽略。最后,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他們大都表示“成本太大”,“耗不起”。有29名教師或多或少透露出所在學校會采取不同的形式對教師進行考評和獎勵,其中一個標準就是該教師任教班級的英語等級通過率。說壓力也好,誘惑也罷,這些因素會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教師想方設法提高任教班級的通過率。這種大環(huán)境下,英美文學自然而然就被“邊緣化”了。
(二)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自評情況本研究所制定的問卷調查包括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自評情況,自評情況包括學生對自身英語應用能力、成績、學習動機及學習態(tài)度、自信心等方面。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自評情況依然采用利克特式5點計分法,其中5表示自評得分最高,1表示得分最低。上述數(shù)據(jù)顯示,302名學生當中有93名(30.79%)學生在自評時給了1分或2分,說明他們對自身的英語學習效果是不滿意的;有129名(42.72%)的學生給了3分,說明他們感覺自身的英語學習效果一般??傮w來看,302名學生自評的平均分為2.92,還沒達到及格線。由此可以看出,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自評情況是不理想的。除問卷調查外,筆者還對42名學生進行了訪談。訪談中發(fā)現(xiàn)在這42名學生中,有近一半的學生表示自身存在一些消極的心理因素,如主觀能動性不強,缺乏興趣和信心,學習目的不明確等問題。
三、結語
關鍵詞:英美文學;高校英語;教學策略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學閱讀的意義
大學英語中融入英美文學閱讀具有以下意義,首先有利于提升學生英文鑒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英文運用能力,英美文化作品不僅對于學生提高單詞量有著幫助,往往還反映著作家的深刻情感,許多句子體現(xiàn)著英文的魅力所在,以JackLondon的作品中TheCalloftheWild為例,作者用“drinkingupthesunshine”這樣的語句表達了對于陽光的渴望,對于自由的追求,對于自身過往的無奈與辛酸。而高校學生在大量閱讀相關的英美文學作品后,將會形成一定的文學鑒賞能力,成為日后出國乃至學習交流的主要能力。其次在大學英語課堂上開展英美文學閱讀作品課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英文運用能力,語言學指出,模仿是語言學習的基本方式之一,英語學習也是如此,高校學生可以在文學作品閱讀中體會到作者的情感,當情感發(fā)生共鳴時就會使讀者不由自主的進行背誦和記憶,如莎士比亞作品中,“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生存還是滅亡,這是一個問題,對于一些在生活中飽經(jīng)磨難的人來講,會一直流傳在他們心間,作為人生格言,無意間的背誦[1]。當高校學生計劃使用或偶發(fā)使用存于記憶中的經(jīng)典文學時,要比他們僅僅是機械的在純粹英文中反復,效果要好得多。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英美文學作品閱讀的方法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英美文學作品閱讀時應該注意方式方法,整體上還是以教育部所規(guī)定的教育目標為前提,要根據(jù)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相關的教學方法,歸納可行性較強的教學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培養(yǎng)打造英美文學特色教學背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國內高?!半p一流”建設背景下,打造自己學校的特色學科就變得尤為重要?;谟⒚牢膶W的大學英語課無疑是一個好機會。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老師們可以根據(jù)學生在課程中喜歡的英美文學作品,總結相關的教學經(jīng)驗,更加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不僅能夠完成課堂上的英美文學閱讀,而且在日后的工作中還能夠通過不斷的自主學習英美文學作品豐富自己。教師在教學中利用網(wǎng)絡資源來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素材,并采用經(jīng)典文學電影或者作家自傳等方式來實時更新課堂內容,不只局限于傳統(tǒng)的紙質教材,也可以實現(xiàn)網(wǎng)絡資源共享,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教師在課程中可以與學生交流,采用學生進行課下閱讀,課上講解的方式來進一步將傳播更多的英美文學作品知識。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培養(yǎng)同學利用網(wǎng)絡來進行自學的能力,采用排練英美文學話劇的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獲得用人企業(yè)的認可與信賴。
(二)重視專業(yè)教師型人才的引進與培養(yǎng)
目前我國高校英語課的教學改革尚不完善,許多英語課堂仍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并沒有認識到英美閱讀對于學生英語水平的影響,相關教學方法不健全。這直接影響了高校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在我國高校英語課上推行英美文學課程改革時要注意專業(yè)人才的引進與培養(yǎng),這里專業(yè)人才并不是傳統(tǒng)的教學名師,而是對于英美文學有著較深研究的老師,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在人才的招聘上要注意多層次、有側重的選拔。為適應高校英語課上英美文學課程改革工作,學校管理層應該與相關重點大學英美文學的相關專業(yè)簽訂協(xié)議,從源頭做起,重點招收當年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并簽訂培訓合同。此外,從現(xiàn)有英語教師隊伍中選拔出高素質人才,鼓勵他們利用假期時間改進課件,開設英美文學專業(yè)課程,學校也需要定期進行培訓工作,這可以幫助教師接觸到英語專業(yè)改革的最新進展和成功經(jīng)驗,了解相關的新理論、新知識,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水平[2]。最后學校要提高績效待遇,鼓勵老師積極投身于自身的教學中來,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與學生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