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創新理念的理解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患者;心力衰竭;治療
1.前言
近些年以來,隨著現代人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呈現出逐年增高的趨勢,作為而心血管疾病尤為嚴重的并發癥,心力衰竭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構成了極大威脅。所謂心力衰竭具體指的是因多種原因所導致的心肌功能及心肌機構的改變,造成心臟泵血功能降低,進而使得所心臟所泵出的血量無法與組織代謝的需要相適應。正是因為老年心力衰竭具備著其自身的發病特點,所以,在臨床治療老年心力衰竭疾病的過程中,必須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只有這樣才有助于治療效果的加強。本文回顧性分析了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間我院所收治的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并且對老年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了深入的探析,現做報道如下。
2.資料與方法
2.1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間我院所收治的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29例;最大年齡為78周歲,最小年齡為57周歲,68.4周歲的平均年齡。經過檢測、檢查以及病史詢問可知,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均并存一系列的疾病:27例高血壓, 20例冠心病,19例支氣管哮喘,12例糖尿病,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有15例患者并發兩種及兩種以上疾病。按照NYHA分級標準,將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分級:18例I級,20例II級,12例III級;11例全心衰,25例左心衰,14例右心衰。
2.2臨床表現
因老年患者與諸多疾病合并,所以,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缺乏典型性,患者經常性的會出現呼吸加快、氣急、胸悶、食欲不振、血壓增高、煩躁不安、聽診可聞及肺部濕羅音、咳嗽增多且伴有泡沫樣痰。經臨床檢查可知,絕大部分的心力衰竭患者出現心電圖異常,出現室上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速、心肌勞損、心房顫動以及房性早搏;經尿常規檢查發現,部分患者的血尿素氮超出9.2mmol/L,并且出現低鈉和低鉀癥狀。
2.3方法
對于臨床上已經明確診斷為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應當切實的按照患者的疾病癥狀,及時的強化合并癥的治療和病因的治療,嚴格的遵循個性化的治療原則。當患者入院后,要注意讓患者盡可能多的臥床休息,合理的搭配飲食,適時的補充一定量的鈉、鉀,對于疾病狀況相對較為嚴重的患者,還應當使用呼吸機。全部患者均常規性的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硝酸酯類、螺內酯以及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對于病情嚴重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要加入適量的酚妥拉明或者洋地黃類藥物。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藥物酌情的進行配伍,給予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抗感染治療,給予心律失常的患者相應的抗心律失常治療,給予高血糖患者降糖治療及原發病灶治療,并且對患者的酸堿與電解質平衡、心電監測、腎功能和動脈血氧飽和度等進行密切觀察,根據血常規檢查記過及尿常規檢查結果,合理的調整治療方案。
3.結果
經過為期3個月至6個月的治療,2例患者治療無效死亡,8例患者治療效果不佳,40例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4.討論
老年患者有心力衰竭的出現通常是因多種疾病所導致的,特別是對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是臨床上心腦血管疾病逐漸發展至嚴重階段的癥狀群。最為主要的心力衰竭因素可以說就是年齡,特別是年齡不低于60周歲的老年患者,隨著年齡的持續增長,患者機體的抵抗能力和防御能力就會隨之不斷降低,這便會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心力衰竭患病率及發病率大幅度提升。大量的臨床實踐資料充分證實,如果高齡患者有重要臟器諸如腦、肺、心等疾病,那么非常容易誘發心力衰竭疾病。正是因為老年患者身體免疫功能的下降,因而往往難以避免的會合并一系列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是嚴重支氣管哮喘、肺心病以及冠心病等,再加上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有著相當繁多的致病因素,所以,老年心力衰竭疾病普遍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這便在臨床上極易被誤診成其它疾病,既會造成患者病情的加重,又會極大的延誤治療時機。心臟病以及冠心病因長時間的心肌缺血,導致心臟負荷的加重,這便會使得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本研究中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基本上均是因左心室心肌功能受損所導致的,最為典型的病例就是增厚型心肌病、糖尿病型心肌病以及冠心病型心肌病。
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齡較大,腿腳不便,精神狀態不佳等多方面的原因,長期以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甚至還可能逐步發展成為中度心力衰竭,但凡遇到誘因便會重度心力衰竭,進而危及到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中的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經過為期3個月至6個月的治療,2例患者治療無效死亡,8例患者治療效果不佳,40例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總之,老年心力衰竭的誘發原因主要是冠心病,呼吸道感染,多種疾病并存且互相影響,因而老年心力衰竭疾病通常缺乏典型的臨床特征,所以,應當結合相關臨床檢查,切實的找到原發病灶,積極且及時的治療原發灶,并且實行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患者的有效治療,才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鵬宇,李芳,郜琳.高齡老年心力衰竭136例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7).
[2]李小鷹.老年心力衰竭的臨床特點與診斷步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
關鍵詞: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臨床護理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病率較高,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見的臨床病癥之一,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高慢性心力衰竭對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由此,為了有效的控制和預防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發癥和復發,我們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有效的臨床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減少復發的次數以及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盡快的康復,縮短住院時間,并且患者對于護理效果滿意度高,臨床護理療效明顯,由此在臨床是值得推廣和應用。
1臨床資料
2011年3月~2013年1月來我院就診的4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2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57~78歲,平均(58.5±11.5)歲。對所有患者采取有效的臨床護理措施,均康復出院,在康復后的2年內,對所有患者進行調查專用表的形式反饋具體情況,反饋內容顯示有33例未發生急性復發,7例患者住院兩次。
2臨床護理措施
2.1入院健康教育 老年人數與特殊群體,由于隨著年齡的變化身體各項功能有所減退,特別是聽覺、視覺、記憶力等能力的減退,在進行健康教育時,不能采用常規的方法。所以,在健康教育時我們采取個性化教育,針對不同的個體和需要,制定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首先我們對所有入院的老年患者進行入院綜合評估,由每個患者的責任護士記錄患者的具體情況,從而制定個性化教育路徑。同時在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里變化,多于患者進行溝通,解決患者所需要的問題,對患者給予關心和溫暖以及肯定,不斷的進行引導,促使患者有戰勝病魔的自信心。
2.2.護理措施
2.2.1良好的休息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需要良好的休息,減輕心臟的負擔,具體的休息方法,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采取適當的治療。通常情況下是可以適當的增加枕位的高度,夜間氣短、呼吸困難時可以半臥或者坐立環節呼吸困難。
2.2.2吸氧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情況下我們采用鼻賽吸氧法進行輔助治療,氧流量是根據患者的缺氧情況進行調節的,通常為(2~4)L/min,肺心病患者應為(1~2)L/min持續吸氧。在采用吸氧治療時,我們要詳細的家屬說明治療的根據和意義,并細心的叮囑家屬不能隨意調節氧氣流量或擅自停用,一定要謹遵醫囑,積極的配合治療。
2.2.3輸液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輸液與常規患者輸液不同,護理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操作技術的同時還要嚴格規范的控制輸液速度和輸液量,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復有直接的影響。一般病情患者輸液速度為:20滴/min以內;輸液速度過快,會增加心臟的負荷,會加重心衰現象,導致急性肺水腫。所以,輸液過程中,一定要嚴格執行操作規范要求,實時觀察輸液速度,防止自行發生變化或者患者自行調快滴速。為了有效的控制輸液速度,應勤查房防止人為因素改變滴注速度,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2.2.4口服用藥 患者的口服用藥問題,需要護理人員與家屬很好的溝通,按時定量的服用治療藥物,同時要鼓勵家長在思想上積極主動地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確保用藥的安全性。對一些自理能力較差的患者,要求家屬專人照顧,做好用藥知識的了解,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并且定時的檢查家屬用藥安全知識的掌握,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
2.2.5觀察病情 作為護理人員,要隨時的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由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癥狀不明顯,病情容易被隱匿,要隨時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勤查房巡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1]。有的患者多表現為疲乏無力、不愿交談、食欲不振、心跳加快(100次/min),護理人員應該重視,及時匯報醫生,往往這些癥狀是心力衰竭的早期現象,要預防病情的加重,做好預防工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發病多位夜間,由此護理人員更應該注意夜間的病情觀察,將強病房的巡視,發現病情變化的情況,及時助理并準確記錄患者的癥狀。
2.3心里護理 心里護理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臨床護理的一個關鍵環節,掌握家屬和患者心里變化,更好的給予調節和幫助,是患者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同時碎玉疾病患者自身也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效的環節疾病給予患者的壓力。在整個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主動關心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臨床護理的質量水平[2]。
2.4飲食管理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每天的飲食要合理化,提倡清淡、低鹽量、易消化維生素飲食結構,使患者的體重維持在正常的范圍之內,同時每天攝入的水分也不宜過多。可以適量的給以無機鹽、維生素、鈣,以促進對患者的心肌的保護和正常活動。如果患者治療所用的藥物有利尿作用,要給予患者的適當鉀微量元素的補充(鉀、鎂、鋅),其次是注意飲食的結構的調整,可以保持患者順利排便,減輕心臟的負擔多以含纖維素的蔬菜為主,增加腸道的蠕動,利于患者的排便[3]。
2.5 出院指導 在患者康復出院前,護理人員影響家屬和患者詳細的說明注意事項和自我保健的方法,為自我護理工作奠定基礎,在出院之后要按時服藥,謹遵醫囑,不隨意更換藥物或藥量,對于已出現的反映,家屬與患者要做好預防工作[4]。并且要求家屬或患者掌握監測脈率和尿量的方法,減小心力衰竭發生率,還要更具患者的心力衰竭情況,多次講解用藥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的用藥安全和治療效果。在患者離院時 ,為每一位患者準備一份用藥單以及服藥的具體時間和藥量,防止用藥的不安全因素發生。在家里時,家屬要督促患者合理的休息和活動,注意保暖,避免受涼誘發的心力衰竭。
3 結果
通過有效的臨床護理措施40例患者均康復出院,在康復后的2年內,對所有患者進行調查專用表的形式反饋具體情況,反饋內容顯示有33例未發生急性復發,7例患者住院兩次。見表1 。
4 結論
通過臨床實踐證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護理措施,可以及時的對患者的進行診治,有效的環節患者的癥狀,減輕患者的痛苦,并且對提高康復率效果明顯,在臨床的具有有效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麗紅,楊永玲,焦小紅,等.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12,20(10):72-74.
[2]張繼紅.冠狀動脈造影術后不同臥床時間與制動方法效果比較[J].護理學雜志,2011,13(23):233.
[關鍵詞] 老年人;心力衰竭;病因;誘因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進展,人民平均壽命的延長,心衰的發病率持續上升,心衰的病因多種多樣,目前,心衰成為老年人最常見的住院主要病因之一。回顧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心內科收治的18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心內科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回顧性斷面調查,記錄患者年齡性別,診斷標準依據歐洲心臟病學會2005年慢性心衰的診斷與治療指南1,心功分級按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進行分級,心功Ⅱ—Ⅳ級病人納入該研究186例。基礎病因診斷標準:冠心病:有明確的心肌梗死病史或有典型心絞痛、心電圖或HOLTER提示心肌缺血或曾作冠脈造影或冠脈CT證實。高血壓:符合WHO/國際高血壓聯盟高血壓診斷標準。風心病:有風濕性關節炎病史,或心臟彩超證實瓣膜病變。肺心病:有慢性肺病史,超聲心動圖提示右室肥厚或增大,肺動脈高壓。其他病因均有相應病史及檢查證實。
1.2 一般資料 186例病人年齡60—102歲(平均年齡76.4±7.2歲)。男101例,女85例。
2 結 果
2.1 病因分布 冠心病78例,高血壓38例,風濕性心瓣膜病17例,擴心病16例,肺心病14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6例,酒精性心肌病5例,甲亢性心肌病5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3例,先天性心臟病2例,縮窄性心包炎1例,限制性心肌病1例。
2.2 發病誘因 肺部感染58例,心房纖顫32例,血壓升高28例,心肌缺血21例,勞累及精神情緒及氣候因素25例,其他23例如飲水過多、食鹽過度、用藥不當等。
2.3 伴隨疾病 糖尿病36例,腎功能受損34例,高尿酸血癥32例,貧血12例,慢支炎20例。
2.4 多病因特點 多病因心衰占98例,其中雙病因70例,三病因18例,四病因2例。其中,冠心病、高血壓是最常見的雙病因組合,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是最常見的三病因組合。
2.5 治療及轉歸 針對病因和誘因,積極治療原發病,去除誘因,改善心肌缺血,控制血壓,利尿,營養心肌等治療。186例病人死亡12例,死亡率6%,其余均好轉出院。
3 討 論
隨著年齡增長,與年齡相關的各種基礎疾病的發病率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也日益增加。而患有該病的病人生存時間延長,心衰的發生率也隨之增加。老齡化所引起的心血管的生理變化本身就是心衰的一個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2。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臟病發展到末期表現出的臨床綜合癥,是發達國家當前唯一患病率仍在增加的心臟病。據調查,國外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約為1.5—2%,≥65歲人群可達6—10%3—4,我國心衰患病率也已達0.9%,其中老年人的患病率1.3%5。老年患者往往同時患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疾病。Framingham隊列研究結果表明:冠心病及高血壓病是心力衰竭主要的人群危險因素。本組資料顯示老年心力衰竭的基礎病因占前4位的分別為冠心病、高血壓、風心病、擴心病。2000年華西醫院心內科陳曉平等作的心衰住院患者調查報告顯示在我國西部地區心衰住院患者中風心病仍是心衰的首要原因,其次為高血壓、冠心病、擴心病,但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風心病的發病率明顯減少,而冠心病發病率卻逐年上升。20世紀50年代冠心病作為心衰的主要病因占22%,60年代36%,之后逐年上升,同時,隨著心血管疾病檢測手段的明顯提高,心肌病變尤其是擴心病、退行性心瓣膜病檢出率均大大增加,因此,這兩種疾病也成為發生心衰的常見疾病。6
老年人心衰病因常常復雜多樣,常伴有多器官功能受損,常由兩種及兩種以上病因所致。本組資料顯示多病因心衰有98例,占52.69%,其中雙病因尤多70例,占37.63%,三病因18例,占9.67%,四病因2例,占1.07%。在多病因中,高血壓、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兩病因組合,而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是最常見的三病因組合,這與文獻報道一致。7所以,積極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可顯著減少心衰的發生率。
臨床實踐證明,慢性心衰的急性發作常常有一些誘發因素。本組資料誘發因素前三位是:肺部感染、心肌缺血、血壓升高。其可能的機理如下:①老年人由于氣管、支氣管平滑肌及腺組織萎縮,肺氣腫及肺纖維化形成,致呼吸功能減退,易發生呼吸道感染,感染又可致支氣管炎性水腫、痙攣,使肺循環壓力增加,右心負荷加重;炎性代謝物又可直接損傷心肌細胞,誘發心衰發生。另外,感染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及RASS系統,使心率加快,機體代謝增加,組織缺血缺氧加重,可誘發心衰發生。而老年人發生呼吸道感染時常常臨床癥狀不典型,肺部體征不明顯,所以,心衰發生時要及時查血象和胸片,明確有無肺部感染非常重要。②心肌缺血會導致心衰發生或心衰加重。如病人有胸悶胸痛癥狀時,除了考慮心衰,不能忽略了心肌缺血的發作,及時作心電圖協助診斷,及時用藥改善心肌缺血減輕心衰,待病情穩定后及時作冠狀動脈造影,盡快作冠脈支架或冠脈搭橋,恢復冠脈血流從根本上改善心功。③血壓升高:血壓升高時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臟前后負荷加重,使心輸出量下降從而誘發心衰。④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各種心臟病特別是心衰時常見的臨床表現,尤其是快速的心律失常,如房顫、室上速、早搏等。心房顫動是心力衰竭常見獨立危險因素,由于室率過快及不規則,房室不能同步,減少了心室充盈時間,減少回心血量和心搏量,心輸出量減少30%左右8。房顫合并心室率過速會導致快心律失常性心肌病。9其他因素如睡眠差、休息不好、情緒激動、飲水過多過鹽、貧血等也為常見誘因。均提示我們在臨床上要仔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及查體,尋找心衰可能存在的誘因,積極去除誘因,改善心功。
心衰的治療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去除誘因。用藥應針對不同患者的年齡、體重、一般情況、肝腎功能等從小劑量開始,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監測肝腎功電解質,隨時調整用藥劑量。常用藥物包括利尿劑、ACEI制劑或ARB制劑以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改善心肌重塑;洋地黃制劑增強心肌收縮力。心功能改善后如無禁忌如房室傳導阻滯、竇緩、哮喘、血壓過低等應盡早使用β—受體阻滯劑。本組資料顯示,經過積極治療原發病和去除誘因治療,絕大部分病人均好轉出院,死亡率低。
老年心力衰竭為臨床常見病,雖然不可治愈但可防治。對已出現功能不全的患者應積極預防誘因以減少急性心衰發生。但有冠心病、高血壓、風心病、擴心病、肺心病等病的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延長出現心衰的時間,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Remme W J,Sw Edberg K.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e 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Guilelines for the dio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EurHeart,2001,22(17):1527—1560.
[2] Banerjeep,clark AL,clelamel JGF,et al.Diastolic heart failure :a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elderly[J]. Am J Geriatric Cardiol,2004,13:16.
[3] Massie BM,shan N B.Evolving trends in the epiden iologic factors of heart failure rationale for freventive stategies and comprehensive diseasen anagem ent [J].Am Heart,1997,133(6):703—712.
[4] HoK K,Pinsky JL,Kannel W B,et al.The epiden iology of heart failure the Framingham Study[J].AM Coll Cardiol,1993,22(4 suppl A):6—13.
[5] 顧東風,黃廣勇,何江,等.中國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查及其患病率[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1):3—6.
[6]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治療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30(1):7—23.
[7] 趙玉生,李桂月,吳海云.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不同年齡段病因、誘因和病死率調查[J].中華老年多臟器疾病雜志,2007,6(3):153—155.
【關鍵詞】 螺內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589-02
慢性心力衰竭通常是指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肌收縮功能減退、心排血量降低、伴有左心室舒張末壓升高,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肺淤血和周圍循環灌注不足,以及兩者不同程度的合并存在。近年來大量的研究顯示,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過度增強是慢性心力衰竭發生、發展、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過程中,調整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是關鍵。有文獻報道[1],醛固酮受體拮抗劑螺內酯是繼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后第三個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藥物。我們應用螺內酯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心內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治療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所有患者的診斷均符合Framingham心力衰竭診斷標準,患者的心功能按照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級標準進行評定。將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其中在觀察組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62-90歲,平均年齡(65.8±13.1)歲,其中心功能Ⅱ級11例,Ⅲ級19例,Ⅳ級15例;病程4-14年,平均病程(7.2±3.6)年;基礎疾病:缺血性心肌病24例,風濕性心臟病9例,高血壓性心臟病8例,擴張型心肌病4例。在對照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60-88歲,平均年齡(66.1±12.4)歲,其中心功能Ⅱ級12例,Ⅲ級17例,Ⅳ級16例;病程3-16年,平均病程(7.6±3.2)年;基礎疾病:缺血性心肌病25例,風濕性心臟病1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7例,擴張型心肌病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基礎疾病及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血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對照組給予臥床休息、低鹽飲食、吸氧、硝酸制劑、洋地黃制劑、ACEI制劑、袢利尿劑。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螺內酯40mg口服,1次/日。半年后評價治療效果及左心室功能。
1.3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及心功能改善情況評定[2]。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好轉,心功能改善2級;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好轉,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變化或加重,心功能無改善甚至惡化。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所有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χ±s),組間比較用t檢驗,以P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的有效率為88.89%,治療組的有效率為60.00%,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 論
近年來,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方面,發現神經內分泌活化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比血流動力學異常占主導地位,醛固酮作為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導致心肌和周圍血管纖維化,增加鎂的排泄,促使兒茶酚胺釋放,進一步使內皮功能失調,血管順應性降低。醛固酮通過Ⅰ型和Ⅱ型膠原蛋白的作用使心肌過度纖維化,心肌細胞肥厚,心肌間質結構紊亂,全身血管收縮,惡化了心力衰竭的病理過程[3]。螺內酯為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主要作用于遠曲小管及集合管,阻斷Na+-K+和Na+-H+交換,使Na+、Cl-和水排泄增多,Mg2+和H+排泄減少,具有抗心肌纖維化的作用,改善心肌的舒張功能,并通過排鈉保鉀的作用及減少鎂的丟失,調整細胞內外鉀、鎂的平衡,減少心肌重塑,防止或減少惡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發生,改善血管的順應性[4]。從本組資料可以看出,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螺內酯治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參考文獻
[1] 孟偉棟,汪愛虎.醛固酮及其拮抗劑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2002,29(3):145-147.
[2] 王知軍,張立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現代研究新進展[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06,4(9):708-710.
治療組45例采用坎地沙坦聯合福辛普利治療,對照組45例采用福辛普利治療
3個月為一療程,2個療程后觀察臨床療效、心臟彩超。結果 聯合用藥組總有效率91.11%,對照組71.11%。聯合用藥組各指標改善均優于對照組,治療前后及兩組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坎地沙坦;福辛普利;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臨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middle and old aged patients treated with candesartan and fosinopril
SUN Xi-wen.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aozhou City, Gaozhou 52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safe of Candesartan and Fosinopril in treating chronic heart failure middle and old aged patients. Methods 9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5 patients in the treating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andesartan and Fosinopril,and 4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osinopril. Three months wasa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both group were treated two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 rate, echocardiogram and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1.11%,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1.11%.The effect of echocardiogram wa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Candesartan; Fosinopril; Chronic heart failure; Clinical study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種器質性心臟病的終末期表現,是威脅人類健康極其復雜的臨床綜合征。中老年人發病率高出年輕人的8~12倍,在發達國家,目前老年人心衰發病率為10%以上[1]。福辛普利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以抑制血管緊張素受體Ⅱ(AngⅡ)生成,能緩解心力衰竭的癥狀,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預后[2],坎地沙坦為 AngⅡ中的AT1受體拮抗劑,通過與血管平滑肌AT1受體結合而拮抗血管緊張素Ⅱ的血管收縮作用,從而降低末梢血管阻力,阻斷所有與AngⅡ有關的生理作用,更有效的降低心衰的發病率和死亡率[3]。兩者聯合應用互相取長補短可望給心衰患者帶來更好的療效。筆者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服福辛普利及坎地沙坦治療中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療效令人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心內科收治老年CHF患者90 例,心功能NYHA分級Ⅱ~Ⅳ級,左室射血分數(LVEF)≤ 45%,年齡48~81 歲,按隨機表法分為治療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治療組男30例,女15例;年齡48~80歲,平均(56.16±13.94)歲;NYHA分級Ⅱ級15例,Ⅲ級21例,Ⅳ級9例,缺血性心肌病18例,擴張型心肌病16例,其他11例。對照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49~81歲,平均(58.22±9.57)歲。NYHA分級Ⅱ級14例,Ⅲ級22例,Ⅳ級9例,缺血性心肌病17例,擴張型心肌病16例,其他12例。兩組在性別、年齡及病情輕重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對照組:常規治療包括強心、利尿、擴血管等。加服福辛普利10 mg/d,2次/d。3個月為一療程,共觀察2個療程。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坎地沙坦8 mg/d,1次/d。3個月為一療程,共觀察2個療程。
1.3 主要觀察指標 ①心臟超聲檢查:兩組均于治療前和治療6個月時行心臟超聲檢查:采用ACU-SON128XP多功能超聲心動圖儀,觀察左心室功能和心臟形態變化,包括LVEF和LVDd。②心功能評價:由3個心血管醫師對每例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級進行評價,結果不一致時,取3個評級的平均值。③血壓和心率的測量所有受試者用藥前及研究期間,每天測量血壓和心率1次。
1.4 療效判定標準 心功能改善Ⅱ級為顯效, 改善Ⅰ級為有效, 心功能無改善或惡化為無效。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均用SPSS16.0統計軟件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綜合臨床療效情況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11%,對照組為71.11%,兩組比較,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血壓及心臟超聲情況 兩組經治療后,心臟超聲監測有明顯改善,LVEF較前升高,LVEDD亦明顯降低,血壓較前有明顯下降,心率明顯減慢,但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
2.3 不良反應 兩組在用藥期間發生輕度咳嗽2例,能耐受,未出現其他副反應,對肝、腎功能,血糖,電解質,尿常規均無影響。
3 討論
近幾十年來心力衰竭的治療方法有了很大的突破,目前的治療不僅針對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癥狀,而且越來越關注心肌重塑這一心衰發生發展的主要病理生理機制。導致心肌重構的主要原因現認為和心力衰竭發生后神經體液因素的過度激活密切相關,神經體液因素主要包括腎素-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系統(RAAS),交感神經系統(SNS)和利尿鈉肽(NP),其中RAAS在CHF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以AngⅡ的活性最強,所以臨床抗RAAS主要針對AngⅡ。抑制生成的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在心衰治療方面的臨床應用可以認為是近十余年來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最重要進展,許多大規模臨床實驗已證實其不僅能緩解心力衰竭的癥狀,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預后,還可在心力衰竭的一級預防中發揮積極作用[4]。近年問世的血管緊張素1型受體拮抗劑(ARB)被譽為上世紀年代心血管藥物治療的一個里程碑,能夠更全面地阻斷AngⅡ的不良作用,由于其特殊的作用形式從而避免了的某些副作用,現有的臨床資料表明該類制劑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有心、腦、腎保護作用,是一類有前途的心血管藥物[5]。所以兩者聯合應用互相取長補短可望給心衰患者帶來更好的療效。
本實驗顯示兩組經治療6個月后,心功能、心臟超聲監測有明顯改善,LVEF較前升高,LVEDD亦明顯降低,但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兩類作用于RAAS不同環節的藥物ACEI(福辛普利)和ARB(坎比沙坦)聯合治療,能夠更充分地阻斷CHF時RAAS的過度激活,抑制心肌重構,取得更理想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 考 文 獻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83-297.
[2] 修艷筠.福辛普利治療慢性心衰劑量與療效的臨床研究.中國實用醫藥,2009,4(26):114-116.
[3] 王臻,孫云富,常魯華.坎地沙坦聯用安體舒通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66例的臨床觀察.中國民康醫學,2010,22(15):1955-1957.
[4] Maisel AS, Krishnaswamy P, Nowak RM, et al. Rapidmeasure-ment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he emergency diagnosis of heart failure.N Engl JMed,2002,347(3):161.
[關鍵詞]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療;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4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6(a)-0181-01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多見于老年患者。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日益上升,老年冠心病發病率逐年增加。傳統治療冠心病的方法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其臨床療效不理想。目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不斷完善和發展,現已在臨床上廣泛使用,PCI 可以顯著地改善臨床癥狀,且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質量與生存率[1],然而目前PCI術對老年冠心病的臨床效果報道較少。因此,筆者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60例,探討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60例作為實驗組,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齡70~85歲,平均(73.2±5.7)歲,心絞痛26例,急性心肌梗死28例,陳舊性心肌梗死6例。選取同期年齡<70歲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齡40~68歲,平均(51.3±4.2)歲,心絞痛29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陳舊性心肌梗死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冠狀動脈造影檢測其冠狀動脈的狹窄情況,均符合進行PCI術的指征[2],按照冠狀動脈造影的結果進行常規的PCI手術。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及支架植入情況,若患者術后殘余狹窄
1.3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及支架植入情況比較見表1。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病變部位數、手術部位數、手術成功數、手術成功率、支架植入數及支架植入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傳統藥物治療冠心病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預后,但其引起的并發癥較多。目前隨著 PCI術的不斷發展,其已獲得了較高的臨床價值,在臨床廣泛推廣。因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許多研究者已開始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PCI治療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進行探討。陳步星等[3]發現老年冠心病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PCI術的療效、成功率及不良反應等與非老年患者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但也有資料顯示老年患者PTCA與冠狀動脈支架術老年患者PTCA及冠狀動脈支架術雖然獲得了與非老年患者相同的成功率,但不良反應及死亡率均比非老年患者高,可能與老年人的血管脆性大、合并癥較多、鈣化較嚴重相關[4-5]。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病變部位數、手術部位數、手術成功數、手術成功率、支架植入數及支架植入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綜上所述,老年冠心病與非老年冠心病采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同樣有效、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安偉,羅素新,向睿,等. 266例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臨床分析[J]. 重慶醫學雜志,2010,39(12):1582-1583.
[2] 楊震坤,沈衛峰,張瑞君,等. 雷帕霉素洗脫支架治療冠狀動脈慢性完全性閉塞病變[J]. 中國循環雜志,2006,21(2):110.
[3] 陳步星,王偉民,趙紅,等.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的臨床療效[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1,20(6):426-428.
[4] Abizaid AS,Mintz GS,Abizaid A,et al. Influence of patient age on acute and late clinical outcomes follwing Palmaz-Schatz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J]. Am J Cardiol,2000,85:338-343.
[關鍵詞] 參附舒心湯;老年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5(b)-0158-02
Clinical analysis of Shenfu Shuxi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SHI Lei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Guangxi Liuzhou, Liuzhou,Guangxi Province, 53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henfu Shuxi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3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mitted to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42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Shenfu Shuxi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ysis, improvement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heart function. Results Cardiac function was observed in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mprovement rat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 the index of cardiac diastolic function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henfu Shuxin Decoct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是因心室舒張功能異常,而出現的心室充盈誘發的心力衰竭,該疾病發生后會影響肺循環、體循環淤血,嚴重者會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健康[1]。研究表明,采用傳統的西藥治療,效果不佳。臨床提出可結合采用中西醫治療,效果顯著。該研究在2013年2―5月期間分析研究老年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參附舒心湯治療,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析醫院從2013年2―5月共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隨機劃為兩組,對照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為61~81歲,平均年齡為(71±1.3)歲,心功能分級:Ⅲ級22例,Ⅳ級16例,病史為1~11年,平均病史為(6±0.5)歲,觀察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為58~84歲,平均年齡為(71±1.0)歲,心功能分級:Ⅲ級19例,Ⅳ級23例,病史為2~13歲,平均病史為(7±0.3)年。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入院后,實施常規西藥治療,并對患者進行戒煙、限鹽、休息治療,同時給予患者ACEI類、鈣離子拮抗劑以及利尿劑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用藥劑量。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服用參附舒心湯治療,其組方為:制甘草、郁金各15 g,黃芪30 g,川芎、制附子、葶藶子、澤瀉、瓜蔞殼分別12 g,紅花、人參分別9 g,桂枝、三七各6 g,用水煎服后,1次/d,兩組患者接受為期1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以及療效標準
評價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心功能分級情況。心力衰竭分級以及分度均依據NYHA標準評價,可劃分為4級3度:心功能Ⅰ級:可正常進行體力活動,心力衰竭程度為代償期;心功能Ⅱ級:心力衰竭Ⅰ度,其體力活動有輕微受限;心功能Ⅲ級:心力衰竭Ⅱ度,嚴重影響正常的體力活動;心功能Ⅳ級:心力衰竭Ⅲ度,體力活動完全受限,不能進行正常的體力活動。療效評價:顯著改善:心力衰竭癥狀以及體征徹底消失;改善:心力衰竭體征以及癥狀有明顯改善;無效:心力衰竭以及體征無明顯變化[3]。有效率為顯著改善率以及改善率之和。治療前后分別進行6 min步行試驗,測量兩組患者在長為20 m的走廊上,6 min內行走的距離。分別測量4次,每次間隔時間要大于1 h,若測試距離差異小于10%,取平均值;若差異大于10%,需要增加1次試驗。觀察統計兩組患者的心臟舒張功能指標,具體為:等容舒張時間(IVRT)、舒張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mas)、舒張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Amas)以及兩者之比(E/A)、E峰減速時間(DT),主要采用超聲診斷儀,并分別在治療前后由指定醫師進行測量。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數據資料采用SPSS18.5軟件包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結果
2.1 心功能分級
對照組38例患者中,心功能分級Ⅲ級22例,恢復到Ⅱ級11例;Ⅳ級16例,恢復到Ⅲ級7例,對照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率為47.4%,觀察組42例患者中,心功能分級Ⅲ級19例,恢復到Ⅱ級18例;Ⅳ級23例,恢復到Ⅲ級20例,心功能改善率為90.5%,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42,P
2.2 治療效果
對照組患者38例中,顯著改善11例(28.9%),改善17例(44.7%),無效10例(26.4%),有效率為73.6%,觀察組42例患者中,顯著改善16例(38.1%),改善23例(54.8%),無效3例(7.1%),有效率為92.9%,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5,P
2.3 比較治療前后各項心臟舒張功能指標
結果顯示,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各項心臟舒張功能指標有明顯改善,治療后觀察組的Emas、E/A值高于對照組,IVRT、Amas、DT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步行6 min試驗
對照組治療前步行距離為(302±51)m,治療后步行距離為(415±55)m,觀察組患者治療前步行距離為(311±48)m,治療后步行距離為(570±65)m,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步行距離均有明顯增加,且治療后觀察組步行距離長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0425,P
3 討論
臨床研究認為,舒張性心力衰竭發生主要是因心肌順應性下降以及左心室舒張期主動松弛能力受損,心肌細胞肥大合并間質纖維化,而導致僵硬度增加,出現左心室舒張期充盈受損,心搏量減少,左室舒張末期壓有明顯增加而出現的心衰[4-5]。該疾病多發生于糖尿病、高血壓、左室肥厚的老年女性,且多合并房顫或冠脈疾病。其臨床特點主要為心腔大小正常、心肌明顯增厚、左心室射血分數顯示正常、左心室舒張期充盈減少。現代醫學認為,冠心病早期舒張功能受損,主要是因心肌缺血而導致心肌能量代謝發生異常,心肌舒張時,鈣泵缺乏三磷酸腺苷(ATP),肌質中鈣離子傳輸減緩或傳輸異常,而導致濃度升高,導致心肌舒張不同步[6]。傳統中醫學則認為,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為中醫學上的氣血血瘀癥狀,臨床應主要采用益氣活血方法進行治療。中醫立足于整體,實施辨證治療,因此臨床提出可給予患者實施參附舒心湯治療。參附舒心湯中人參具有良好的補益脾肺、補充元氣之功效,還可用于改善血管內皮組織功能;三七的活血化瘀效果良好;制附子的振奮心陽以及補火助陽效果良好;黃芪可起到提高血管通透性、增加新排出血量以及提高身體免疫力效果;川芎具有良好的改善心肌循環作用。多種組方共奏益氣溫陽、活血通脈之功效,用于改善氣虛血瘀癥狀效果良好。該研究中,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0.5%,心功能分級改善率為92.9%,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47.4%,心功能改善率為73.6%,表明觀察組用藥后心功能改善顯著,療效顯著。6 min步行試驗簡單易行,具有良好的重復性,可客觀實際的反映患者的活動能力,該研究中,觀察可見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6 min步行距離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參附舒心湯用于治療老年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衰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于麗.參附舒心湯治療老年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30):38-39.
[2] 甄利波,田祥.芪藶強心膠囊輔治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5):82-83.
[3] 楊蘭,劉寧,姚福梅,等.化痰祛瘀方對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BNP影響的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3,40(6):1163-1164.
[4] 蘇宏寧.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2,2(4):98.
[5] 郭奎志,袁會玲,張曉華,等.不同劑量的辛伐他汀治療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1,33(20):3116-3117.
[6] 倪訓軍.螺內酯聯合辛伐他汀對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運動耐量及終點事件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8):918-919.
[7] 邱敬國.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舒張性心力衰竭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5):74-75.
方法:選取本院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期間收治的42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對他們的臨床診斷和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經有針對性的治療后,42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中治療效果優22例,治療效果良19例,治療效果差1例,治療效果優良率97.62%。
結論:對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早期正確診斷,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 診斷 治療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196-01
心力衰竭為一種復雜臨床癥狀群,是導致出現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報道大約40%左右的心血管疾病可最終發展成為心力衰竭[1]。并且心力衰竭會隨著人類年齡的增加其發病率也會快速增加,目前中國社會的老齡化以及一些心血管疾病的發病人數正逐年的增加,同時心力衰竭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因為會受到多種慢性疾病的共同影響,所以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上就需要醫生充分了解患者本文多種疾病之間的病理、生理過程影響,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本文選取本院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期間收治的42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對他們的臨床診斷和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期間收治的42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齡最大的83歲,最小的61歲,平均年齡(72.5±5.2)歲;心功能Ⅱ級11例,Ⅲ級21例,Ⅳ級10例;均經本院詳細的診斷確診為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勞累性呼吸困難、肺水腫和疲乏以及運動耐量降低。
1.2 方法。對他們的臨床診斷和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2.1 臨床診斷方法。首先要對初診的患者進行全方面的臨床評價,主要包括患者完整的病史以及全面的體檢結果報告,來評價患者心衰的心源性以及非心源性的病因以及誘因;要仔細的患者的用藥情況、飲食情況、運動情況等進行詳細的詢問;對患者的運動耐力進行評估[2];對患者的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血壓、空腹血糖、血清電解質、血脂、甲狀腺功能、X線胸片、12導聯心電圖進行和檢查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進行二維及多普勒超聲的心動圖檢查,對患者的心臟功能、形態大小、室壁厚度和左室射血分數等心臟情況進行評價;對存在心絞痛以及心肌缺血的患者進行冠脈造影的檢查,注意對高齡的心衰患者如果存在心絞痛同時并發糖尿病腎病,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權衡進行冠狀動脈造影的利弊,并應該正確的區分患者心衰類型是收縮性心衰,還是舒張性心衰。
1.2.2 臨床治療方法。醫生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治療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主要包括藥物治療以及非藥物治療。
1.2.2.1 藥物治療。臨床上治療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有利尿藥、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受體阻斷劑、ACEI、地高辛、ARB、他汀類[3]。其中利尿劑的使用是因為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的患者幾乎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尿潴留,所以合理應用利尿劑是治療老年心力衰竭比較重要的一點。但是因為老年人其生理的代償功能已經明顯衰退,所以一旦應用不理想就發生發生較多的副作用,所以給予老年心力衰竭使用利尿藥時一定要注意并掌握臨床應用技巧,例如:要從小量開始服用,達到緩慢利尿的目的,同時注意用藥時的血生化指標檢測,同時配合各種藥物之間的聯合應用,一般常和ACEI和β- 受體阻滯劑以及地高辛配合使用,ACEI為最早被證實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預后治療藥物,臨床常用的ACEI藥物有伊那普利、懶諾普利、苯那普利等。同時老年的心衰患者應用ACEI藥物或者ARB,可以達到有效降低死亡率,復發率等。但是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應用ACEI和ARB藥物時最需要關注的是要注意不良反應的發生,例如:高鉀血癥和腎功能不全癥狀加重及性的低血壓發生。在治療中使用β—受體阻滯劑能夠有效改善老年血管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左室功能和心室重塑,并在標準治療的基礎上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特別在降低猝死率上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常用治療心力衰竭的β-受體阻滯劑藥物有美托洛爾、卡維地洛、比索洛爾等。注意老年心衰患者在應用β-受體阻滯劑也應該依據個體化,一定要從小劑量開始使用,并在使用中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逐漸的調整為最佳劑量。
1.2.2.2 非藥物治療。包括: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運動訓練方案,進行康復運動。
1.3 治療療效的評價標準[4]。
效果優:心功能改善2級或者2級以上。
效果良:心功能改善1級。
效果差:心功能無改善或者惡化。
效果優良率:(效果優病例數+效果良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2 結果
經有針對性的治療后,42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中治療效果優22例,治療效果良19例,治療效果差1例,治療效果優良率97.62%(詳見表1)。
3 討論
在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治療上,要盡早的準確進行診斷,首先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要進行準確的臨床評估,早期的正確診斷并給予有針對性的及時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在治療中我們發現,大部分的老年患者常會缺乏以往詳細的臨床檢查資料,所以要準確、迅速的診斷其心衰的病因以及存在會更加的困難,并且因為常受到多種并發癥的干擾。盡管老年患者的病史以及體格檢查資料可以提供部分關于其心臟疾病的一些線索,但是對于其導致心力衰竭具體心臟結構變化的診斷一定要進行針對患者心臟腔室或者大血管的影像學檢查。同時經臨床實踐我們發現因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會伴發多種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腎功能障礙、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往往同時接受著多種藥物的同時治療,所以很容易增加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幾率[5]。所以在臨床治療上一定要根據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實際情況,仔細研究其藥代動力學的相關變化,在藥物治療的過程更加謹慎、小心,盡量減少治療劑量。本文選取本院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期間收治的42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對他們的臨床診斷和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經有針對性的治療后,42例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中治療效果優22例,治療效果良19例,治療效果差1例,治療效果優良率97.62%。對老年心血管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早期正確診斷,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雄文,秀仁其木格,張桂玲.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診斷和治療[J].醫學信息,2011,24(9):4711—4711
[2] 李小鷹.老年心力衰竭的臨床特點與診斷步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13(1):94—94
[3] 邢坤,田文華,李尚儉.美托洛爾和福辛普利治療老年無癥狀心力衰竭療效評價[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1,20(3):244—245
[關鍵詞] 中西醫;重癥心力衰竭;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07(a)-016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6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1%,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7.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evere heart failure; Curative effect
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為水腫、呼吸急促、心悸等。除此之外,該病還會影響患者的新陳代謝功能,降低肌體血液循環,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身心折磨,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須根據患者的病情,采取最佳的治療方法,幫助患者恢復健康[1-2]。該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中西醫結合在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效果,該次整群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該院就診的68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患者在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該院就診的68例老年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切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4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59~83歲,平均(78.3±4.1)歲,病程8個月~12年,平均病程(6.5±1.4)年,心功能分類:2級11例,3級14例,4級9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60~82歲,平均(77.9±4.8)歲,病程9個月~12年,平均病程(6.6±1.5)年,心功能分類:2級12例,3級14例,4級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的西醫治療,給患者服用常規的抗抑制劑藥物,包括阿司匹林(國藥準字H31022423)、他汀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等。觀察組在西醫治療的基礎上,服用中藥參附強心湯。在藥方中添加10 g人參、11 g白術、11 g附子、6 g甘草、30 g黃芪、31 g毛冬青、10 g桂枝、10 g桑白皮,17 g茯苓。以上藥物與水按照1:2的比例混合,讓患者煎服。1劑/d。1個療程2周。所有患者給予3個月治療。然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療效。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χ2檢驗;以P
2 結果
觀察組在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4.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7.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